可爱的英文的副词

2024-07-06

可爱的英文的副词(精选8篇)

1.可爱的英文的副词 篇一

2、safe

中文释义:adj. 安全的;可靠的;平安的

例句:

Officials arrived to assess whether it is safe to bring emergency food supplies into the city.

官员们过来评估调拨紧急救济食品进入该市是否安全。

safe的`同根词:

1、safeness

中文释义:n. 安全;平安;保险

例句:

The replication protocol between servers relates to the safeness level of the replication.

服务器之间的复制协议关系到复制的安全级别。

2、safety

中文释义:n. 安全;保险;安全设备;保险装置;安打

例句:

The built-in safety device compensates for a fall in water pressure.

这个内置的安全装置可以补偿水压的下降。

2.可爱的英文的副词 篇二

(1) 据调查, 在“夜猫子”市场里, 不法商贩将私下收购的病死猪加工成熟食, 趁夜销售给肉贩或是低价批发给市区以及县市区各种中小酒店。 (1)

(2) 花房可以简易扩建, 因为各种花的习性不同, 没有花房很难保证四季有鲜花。 (2)

近年来,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 “各种”这个原本十分不起眼的词语有了新的语法功能, 即“各种”可以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等谓词性成分。这种用法类似于副词, 因此本文将首先运用袁毓林先生提出的“汉语词类隶属度量表”给“各种”进行打分, 以此证明“各种”的副词身份。

一、“各种”的副词新用法及其副词隶属度

(一) “各种”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例子在语料库和主流媒体、报纸中很多。下面仅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3) 《各种不走运不得不知的20个客厅风水禁忌》 (3)

(4) 《出境游也要防各种“坑爹”》 (4)

(5) 《范爷头戴乔巴帽各种卖萌美不胜收》 (5)

(6) 各位亲爱的女光棍们, 望着鲜红欲滴的嫁衣, 你是否在纠结, 在羡慕, 在嫉妒, 各种恨嫁个中悲, 各种不服各种催。 (6)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 “各种”既可以修饰“坑爹”、“不走运”等形容词, 又可以修饰“卖萌”、“恨嫁”、“不服”、“催”等动词, 这是副词最典型的语法功能。那么, “各种”具有了能够修饰谓词性词语这一语法功能是不是就意味着它也是一个副词呢?

如果仅仅按照“可以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等谓词性成分”就判定一个词是副词, 那么, 少数名词和形容词也要归入副词了。因为这些名词和形容词也能作状语修饰动词, 例如:

(7) 东边日出, 西边下雨。

(8) 深入浅出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并且副词的语法特点是只能作状语, 少数还可以作补语。可见, 想仅用一两种用法给某种词类下定义或划分词类是不容易的。因此, 本文将借鉴袁毓林先生的副词隶属度量表测定“各种”的副词性质。

(二) 词类隶属度量表是根据每类词的典型成员的语法表现选定一组用法, 按照这些不同用法的重要性设定一个分值。对于一个具体的词, 比照上面的相关用法进行测量, 符合的得正分, 不符合则不加分或减分。下面, 我们运用副词的隶属度量表测量“各种”关于副词的隶属度 (degree o membership) 。

【各种】gèzhǒng每种;所有的那些种, 表示不止一种并且彼此不同。

对于副词的分布特征的适应情况:

1. 可以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形容词性成分, 得30分。例如:

(9) 偏偏我又是一个极度慢热、不热衷相亲的人, 每次他找来的机会, 总能被我以各种出差、各种忙为借口推掉。 (7)

2. 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性成分, 减10分。例如:

(10) 各种花草树木

3. 不能加上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得10分。

4. 不能作主语和宾语, 得10分。

5. 不能作谓语或谓语核心, 得10分。

6. 不能受状语或补语修饰, 得10分。

7. 不能作补语, 得10分。

8. 不能重叠, 得10分。

结论:副词, 积分80分, 隶属度0.8, 属于比较典型的副词。

因此, “各种”可以看做是一个数量词和副词的兼类词。

二、副词“各种”的词义分析

综合了语料库中“各种”的副词用法后, 我们归纳出“各种”的两种不同的副词用法。

(一) 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限制性副词中的一类, 所谓限制性副词是指那些以表示语法意义为主的副词。程度副词是限制性副词中表度量的一种副词, 分为相对义和绝对义两种。而“各种”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时, 表示的是绝对程度义, 类似于“很、非常”。例如:

(11) 楼主各种给力。

(12) 买了传说中的减肥咖啡, 各种难喝, 我只喝了一袋。

(二) 表状态类的描摹性副词

以表示词汇意义为主的副词称为描摹性副词。根据其构成语素、表义特点和形成来源, 又大致分为表方式、表状态、表情状和表比况四类。在分析语料后我们发现, “各种”在作状语时, 不仅有程度副词“很”的意思, 还有表示与相关行为有关的数和呈现的状态的意义, 表示对相关动作数量、类型的总括。试看下面一个例句:

(13) 而郑钧现在也在为各种事情忙碌着, 他的经纪人巨浪说:“现在他那边忙得不可开交, 公司的事、电影的事、音乐的事, 是各种忙啊。” (8)

在这一句中经纪人先说他要忙公司的事、电影的事、音乐的事, 最后总结一句“各种忙”。很明显能够看出, “各种忙”是对前面忙的原因、忙的事情的总结。在这一句中, “各种”有程度副词“非常”的意义, 因为郑钧要忙很多事情, 所以是“各种忙”;又有描摹副词义, 表示要忙的事情各种各样、很多。

可以看出的是, 虽然“各种”在充当副词时语法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其表示原因或情况种类很多的意义与其作数量词时类似。

三、“各种”副词用法显现的原因和条件

在现代汉语中, 不乏由流行语转变为合法合理的固定用语的例子。如传统语法认为副词的语法功能是“只能作状语, 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但近年来, 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头语中, 我们都能发现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 如“很淑女”、“很男人”等。可见, 流行语中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一部分语言成为汉语中合法一员是现代汉语发展的一个趋势。那么, 我们有理由相信, “各种”的副词用法是现代汉语词汇演变、语法演变的一个新动向, 应该引起语言研究的关注。

“语言=显语言+潜语言。”在语言的任何一个层面都存在着“潜”与“显”的对立和互补, 但语言中的潜与显并非一成不变的, 而是二元对立的, 可以相互转化。“潜语言的显性化是交际需要的产物, 往往是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的产物……都带有强烈的修辞色彩———好的或坏的”。那么, 副词“各种”是如何实现潜性语言向显性语言转化的呢?“各种”并非一个新词, 而是旧词有了新用法, 且它的新义与旧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显现不具有任意性, 而是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 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 社会文化语用条件。

王希杰先生认为:“如果还没有满足潜性语言成分出现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它们是不会出现的。一旦所需要的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具备了, 它们是会出现的。潜性语言成分的显性化取决于社会文化语用的条件是否充分。”这里所指的社会文化语用条件, 实质就是王希杰“三一”语言理论中的“四个世界”因素。“各种”的副词用法之所以显现并且流行, 是因为它具备了显现所必需的社会文化语用条件, 即具备了物理世界的真实性、文化世界的得体性、心理世界的可接受性和语言世界提供的可以从“各种+谓词性成分”结构的语体风格、时代气息、流行力量和社会人群等四个方面考察的潜性材料。

1. 语体风格。

稍加留意我们即可发现, “各种+谓词性成分”的表达方式出现于标题、广告的比例要高于一般的叙述性语体。且这一表达多用于口头交际、娱乐类、游戏类新闻中, 而正式的、严肃的语体则几乎没有出现这类用法。这是由于标题和广告词等对语言精练程度有较高的要求, 而现代汉语中缺少能够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原因或状况种类多的词语。但由于这种用法产生不久, 其用法还没有合法的身份, 因此不能出现在严肃的语体中。也就是说, “各种”的副词用法与语体风格有着共变关系, 在不同语体中有不同的数值。

“各种+谓词性成分”的结构具有结构简洁、因变致奇、信息突出等特殊的语用戒指, 并以其独特的表达效果适应了特定语体的特定要求。比如同样是表示要忙的事情很多, 说“我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或者“我太忙了, 因为……”, 不如说“我今天各种忙”。虽然基本意义相同, 却有很大差别:表达上, “我要忙的事情太多了”等偏于直陈, “各种忙”偏于描绘, 并带有总括意味, 有简洁、明快、顺畅等附加色彩, 还给人留下了充分的联想和发问空间;在语用上, “各种忙”一般不用于庄重的语体, 而是用于报纸、杂志等。既然有差别, 人们就有分别选用的必要和可能, 可以说, 特定的交际需要使“各种+谓词性成分”结构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2. 时代气息。

人们在运用语言中总是追求一种新鲜感。副词“各种”的用法新颖别致, 满足了人们这一方面的追求。它以一种反常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不乏幽默, 不乏自我调侃和苦中作乐。如:

(14) 今晚我各种睡不着觉——因为我又饿又心烦。

(15) 还有一方面, 则是以“炒房”、“炒矿”等“各种炒”而四处获利的大量游资。 (9)

3. 流行力量。

“各种”成为时尚语言现象, 是因为它有了一种新兴用法即作状语。这是与新时期以来人们的求新、求变、求雅的文化心理分不开的。“各种+谓词性成分”这一异乎寻常并带有独特表达效应的格式吸引着那些追求时髦这自觉模仿, 并心甘情愿地适应并习惯这一形式。对于不想追求时髦意味的人来说, 不管你是否愿意, “各种+谓词”格式已经逐渐流行并成为一种在部分语体中常见的格式, 也许最终有一天人们也会见怪不怪地习惯于这一格式, 甚至不自觉地使用它。

4. 社会人群。

徐通锵先生的“有序异质”语言理论认为“如果某一变异成分在言语社团的某一社会人群中扩散、传播, 那就意味着演变的开始;如果使用这种变异成分的社会人群在言语社团中具有某种特殊的地位, 那么这种变异成分就可能成为其他社会人群的仿效对象, 从而使它从这一社会人群扩散到那一社会人群, 完成演变过程。”徐通锵先生的这一理论总结虽来源于方言系统, 但用于副词“各种”的分析也是十分恰当的。这一用法最先产生于互联网中年轻人最活跃的贴吧、博客, 然后慢慢弥漫整个互联网, 随后一些新闻、广告和日常口语中也频繁地出现了这一用法。可以想见, 在未来, 也许“各种”作副词能够被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接受。

(二) 语言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

王希杰先生曾说:“潜语言的显现化, 也受到了语言系统内部规律、规则的制约。”这就是说语言的显性化还受到了语言内部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语言系统内部有其自身的构造规律和发展规律, 这自然会影响到潜性语言向显性语言的转化。在由追求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样的循环中, 语言不断地发展着。在社会文化语用条件充足的条件下, 当一种显性语言出现或长期存在需要一种平衡时, 与之相对应的潜性语言就会显性化。而副词用法的“各种”的显现是有其句法基础和语用基础的。

1. 同比类推的结果。

这也是语言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而言, 主要有两方面的类推:一方面是同构的类推, 体现为一种修辞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同类的类推, 首先从人们普遍接受的有限范围开始, 逐渐把能够运用这一特殊用法的语体、交际范围扩大, 最终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语法格式。

2. 修辞现象语法化。

许多临时用法在出现时都是与语法相冲突的, 这些临时用法都要经历由偶显到常显的过程, 然后才能为多数人所接受并变成一种固定的格式。这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 也并不与我们要求的“规范”冲突。如:

(16) 我们成了“铁”哥们, 至今仍然很“铁”。 (10)

现在非常普遍的“很铁”、“铁哥们”, 在十多年前还只是必须用引号括起的临时修辞用法。那么以此类推, “各种”的副词用法作为一种新用法已为越来越多的受众所接受, 流行的面也越来越广, 其合法化是完全可能的。

3. 语言审美的选择。

语言的发展需要活力, 更离不开创新。汉语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言简意丰。副词“各种”修饰动词、形容词的用法以其新颖的格式, 表达了一个广阔的语义空间, 符合语言创新、经济的要求。

4. 双向促进的过程。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开放性心态、包容精神的不断增强使人们对语言的运用也更富有追求新格调、敢于新创造的激情。一方面, 社会和人的发展要求语言不断变化、发展, 另一方面, 语言的发展和变化又要求社会和人能够以一种更柔性的“规范”限定它、更包容的心态接受它。这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 语言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王玲玲, 袁磊.网络新语“各种+谓词/短语”的探析[J].现代语文, 2011, (12) .

[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3]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4-28.

3.可爱的英文的副词 篇三

【关键词】副词 同源副词 抽象性 异形同义词

副词(adverb)就是一类用以修饰动词(相当于英语的verb)或加强描绘词组或整个句子的词。副词在英语总词汇量中不过百分之五,数量不多。它的词义本身并不难掌握。但在千变万化的生动的语言环境里,副词十分“活跃”。它的使用频率很高,搭配能力极强;在句中的位置灵活多变,有的还构成结构。如何才能正确使用副词,这是初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许多情况下,副词都放在所修饰的动词后面或句末。如:The girl dances very well. 这个女孩跳舞跳得好。有时也放在主语后面,谓语动词前面(对动作加以强调)。如:He angrily closed the door. 他生气地把门关上了。置于句中的副词,若碰上助动词,则通常放在助动词之后、主要动词之前:He has just left for work. 他刚刚离开去上班。

英语中有一些表示方式、 程度的副词具有两种形式。 如late,lately; high,highly;slow,showly等 等。在这些词当中,两种不同形式所表达的含 义有的完全不同,有的很相似,而有的却完全一致。这就给人们 使用这些词时 带来一定的麻烦。特别是在学生中间,总免不了使用时的混淆。笔者想就此问题 分类作一点探讨 。

(一)本类词有hard,hardly;late,lately;most,mostly等等,这两 种副词形式含义完全不同,所以 ,使用时不易引起混淆。

1.He works hard all day.他整天都在使劲地干活

2.The person who talks most is often the one who does least.说得最 多的人常常干得最少。

(二)这类词主要有wide,widely;close, closely ;high,highly等 等,这两种副词形式不同,含义 也有差别,但是没有第一类的区别明显,而且 翻译成汉语时用词也很接近。所以使用时很容易混淆。这类词含 义及用法上的 主要特点是:不带-ly的副词表示具体的行为和动作,说明的动作或状况有可测 量性和可见性;而 以-ly结尾的同源副词所表达的常常是抽象性的行为和状况。 这时,这些词大都具有"greatly"和"extremel y"的含义。试作如下比较:

1.Do you see that butterfly flying high above the street?你是否看 见那只蝴蝶在街道上方高高飞舞 着?

2.You will have to pay dear for that telescope.买那个望远镜你得付 很高的价钱。

(三)这类词主要有slow,slowly;quick,quickly等等异形同义词。当 然,现代英语的语言规范性要求 用以-ly 结尾的副词来修饰动词,但由于句子 结构以及搭配的不同,使用时也具有不同的倾向性。在此,主要 探讨一下在什 么情况下常使用不带-ly的副词形式。同时, 把第二类中一些适应于下列规则 的词也包括进去。 总的说来,倾向于使用不带-ly副词形式的情况大致有下列 三种:

Ⅰ、 用作比较级或最高级时:

1.Allen was walking quickly, but George was walking even quicker.艾伦走得很快,但乔治走得更快 。

2.The men were quarreling loudly, but the policemen shouted louder.那些人在大声争吵着,但 是警察喊叫得更响。

睡了。

II、用于修饰表示移动、天气等常用动词时:

1. Come quick; we are waiting for you. 快来,我们在等你。

2.Drive slow; this part of the road is dangerous.车开慢一点,这段 路很危险。

Ⅲ、 在固定词组中或当用于修饰它经常固定搭配的动词时:

1.Take it easy.不要紧张。

2.Stand firm and hold it tight.站稳抓牢。

4.heavy的副词形式英文 篇四

这个学程非常侧重于工程学。

The area is heavily dependent on tourism.

这个地区非常依赖旅游业。

Americans were always welcome because they tended to tip heavily.

美国人总是受欢迎,因为他们往往给很多小费。

They are both heavily involved in politics.

他们俩都深深卷入政治中。

The festival is heavily dependent on sponsorship for its success.

5.可爱的英文的副词 篇五

[摘 要] 使非某方言区语言使用者了解方言词语最恰当途径是通过比较找到与其用法最为接近的普通话中词语,再指明两者间的差异。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包含两种用法,一与普通话程度副词“老”的意义用法相同;二是东北方言特有的程度副词“老”的用法。将“老”的后一用法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太”“很”“可”进行语义、语法和语用上的对比,得到与东北方言“老”最为接近的是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可”,因此,东北方言中程度副词“老”=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东北方言特有“老”≈普通话话中程度副词“老”+普通话中程度副词“可”。

[关键词] 东北方言;老;可;太

中图分类号: H 1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2-0037-03 东北方言中特有的程度副词数量较多,如“老”“贼(贼黑)”“确(确黑)”等,其中以“老”使用频率最高,对连用成分限制最少。前人对于程度副词“老”的语义及用法已经有诸多讨论,但关于它与其他词间的差异较少提及。程度副词看似并不复杂,但彼此间也有很多细微的差异,因此比较这些副词间的同与异,也是了解它们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对于其他方言区的人来讲,为某一个方言词寻找一个意义用法最为接近的普通话语词,是了解该词特点的最快最直接的途径,因此本文试将“老”与普通话中的意义相似的常用副词进行对比,以期在对比中深化对东北方言词“老”的认识。

一、程度副词“老”的基本分析

(一)所属程度副词类别

从意义上讲,程度副词显示的是对象具备某一属性的量度。这一量度既可以在与具体对象的比较中被显现出来,又可以与某一隐含的常态标准相比较判断得出。前者称为相对程度副词,如“更”“稍微”“最”“比较”等等,相对程度副词都可以用于比较句。而“很”“非常”“太”与前者不同,它们不能用于比较句,是结合常态标准的判断结果,称之为绝对程度副词。东北方言的“老”基本不用于比较,不能说“我比他老漂亮了”,因此属于绝对程度副词。同时,绝对程度副词又可以根据与常态标准相差异量度的大小分为:过量级(太

1、过、过于)、极高级(极)、次高级(多、多么、好、怪、挺,可,非常,很,十分,相当,颇,颇为),略低级(似乎、有点、有些)。这四个量级的区分是一种语义区分,彼此具有连续性和模糊性,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老”必定不属于略低级和过量级,但是属于极高还是次高级后文还有详细论证。

(二)基本用法

多数程度副词都能修饰形容词、动词或短语,“老”也是如此,只不过 “老”是方言词,因而其中心语多为口语词,但近年来书面语词,类似“壮观”“和谐”“威风”等与“老”的连用在方言中也屡见不鲜。我们将“老”修饰的中心语简称之为C(center),“老+C”结构有五个语法位置:1.谓语位置,2.补语位置,3.宾语的定语位置,4.非宾语的定语位置,5.状语位置,如:

(1)我老不幸福了。(乡村1)

(2)这几天在宾馆里给我难受的,那被子让我搂得,老紧了!(乡村3)(3)今天又买了这身工作服,花了老多钱了。(马大帅3)(4)老多人在那等着你呢。

(5)长贵在树林边等着呢,老远就喊她。(乡村1)

以上5个例子一一对应5个句法位置。在方言中“老+C”结构处于1、2位置时,句子必须强制带语气词“了”。在3、4、5位置时,不必强制带“了”,其实在3、4、5位置的“老”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老”一致。如:

(6)罗金保、小嘎子两个正从一个老大的鸡窝上跳下来。(《小兵张嘎》)(7)老早就想见见邓颖超同志,希望得到邓大姐的指导和帮助。(《中南海畔海棠红》)以上两例都非方言作品,句中“老”的用法属普通话用法,东北方言中特有的“老”在1、2位置上并同时强制与“了”共现是在句法形式上与普通话“老”最大的不同,普通话“老”也可出现在1、2位置,但常与“的”共现,如:河老宽老宽的。(《八百词》),此例在东北方言中同样可以被接受。

因此,在东北话的语法中,程度副词“老”的用法既包括普通话中“老”的用法,也包括了其独有的在位置1、2并强制与“了”连用的这种用法。为更深入地认识方言程度副词,本文以下将着力于后者,因此下文中若非特别注明,所提到的“老”都是指东北方言中“老”的用法。

在普通话中,强制带语气词“了”的绝对程度副词只有两个:“太”和“可”。笔者询问的很大一部分东北人觉得“太”的程度与“老”更为接近,但下文将证明,无论从语义、语法,还是语用上,与方言词“老”最相近的都是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可”。

二、普通话“太”与东北方言词“老”的对比 普通话的“太”有两个含义,太1属于过量级,表示性质超过了应有的程度,具有批评意味,太2是极高级,单纯表示某性质的程度高。如:(8)你太1相信他了。(《八百词》)(9)我太感激你了!(同上)

以上例(8)是太1,例(9)是太2,张谊生(2010)认为两者可以不进行区分,但太1太2不仅在语义上有差异,在句法上也有不同表现。首先,太1不强制与“了”连用。其次,太1因为是主观批评态度,出于礼貌原则可以加上表示减量的“有点儿”“一些”表示委婉语气。如:你也太干脆了些。但太2一般不这样用。因而与“老”意义相近的是太2,但尽管“太2”与“老”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仍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语义上

1.是否具有极性含义。“太”具有极性含义,而“老”则不具有。以语气副词“简直”作为测试词,可以证明副词是否有极性含义。与“简直”连用的程度副词应该满足两个条件,条件A:程度级别上的极性高度。这与“简直”一词本身含义密切相关,“简直”是一个具有夸张主观感情色彩的语气副词,而夸张的目的程度必是某种极高程度。如“很”作为次高级的程度副词,就不符合被“简直”修饰的条件,因而不能说“他简直很漂亮”。条件B:带有主观性的评价。这也是由于它的主观夸张义,这一点可以从极高级程度副词“极”的两种用法与“简直”连用的差异上来看,“极”可以在形容词动词前作状语,形成“极C”格式,也可以作补语,形成“C极了”格式,“简直”很少与“极C”连用,却可以与“C极了”连用。如:(10)*他的心情简直极好。(11)他的心情简直好极了。句(10)与句(11)的差异与主观性相关,“极C”的主观性要小于“C极了”,这与语气词“了”不无关系。而“太2”由于具备“极高级”和“主观性”两个要件,因而可以接受“简直”的修饰,例如:

(12)我告诉了她我简直太爱她了。(《处女地》马宁)(13)简直太荒唐了!(《尸变》嵇鸿)

而方言副词“老C了”却不能与“简直”连用,东北方言中不大会说“我简直老爱她了”或者“这简直老荒唐了!”,“老C了”中有句尾语气词“了”,它并不缺少主观夸张和评价的意味,可以满足前文提到的条件B,那么“老”不能与“简直”连用原因就在于它不满足条件A,即“老C了”所表达的程度并未达到极性至高。因此,曹曼莉(2008)在分析黑龙江方言副词“老”时,凭语感认为其“接近于极高级程度副词,其意义相当于‘极其、特别’”是值得商榷的。

2.相对性含义的高低。“太2”与东北方言副词“老”都是绝对程度副词,两者都不能用于狭义比较格式如“X比Y老/太C了”格式,但是,两者对于广义的比较语境的适用性又有所差别,可用“跟X比,他太A了”作为测试格式:(15)跟周围人比,他太穷了。(16)*跟周围人比,他老穷了。例(15)是完全合格的例句,而例(16)接受性相对而言就要差很多。因而虽然“太”与“老”都是绝对程度副词,但就其相对性的高低来讲,“太”是要高于“老”的。

(二)用法上:否定形式不同

“老”与否定词“不”连用只有“老不C了”格式,如前文例(1)中的“我老不幸福了”。中心语往往是具有符合主观愿望的积极色彩。而普通话中程度副词“太2”有两个否定形式,“太不C了”和“不太C”。如:(17)太不虚心了。(《八百词》)(18)这事你做得不太合适吧。(《八百词》)

例(17)是“太不C了”格式,其与“老不C了”有相通之处。而对于例(18)的“不太C”,程度副词“老”则不存在相对应的“不老C”或者“不老C了”格式。

(三)语用上:已知与未知的差别

“老C了”一般只用于说话人觉得C是听话者未知的性质。而“太C了”用得更广,既可以假设对方未知的,也可以是假设对方已知或通过推理可获知的。如:(19)甲:今天签名会怎么样? 乙:那场面太壮观了。(20)你的汉语太好了!

例(19)中,甲的询问使乙有理由推知这一场面的状况对于甲来讲是一个完全未知的情境,乙可以用“太”对甲未知的“壮观”进行程度修饰,但,(19)也可以用“老”进行替换而句子合格性不变。但是当一个留学生跟我们面对面交谈以后,我们发现他的汉语很好,要对其进行夸赞时,可以用“太”,如例(20),但不能说“你的汉语老好了!”,因为听话人对自己的汉语水平程度我们默认为是一种已知状况。而以下对话中,又可以使用“老”。(21)甲:对不起,我的汉语说得还不太好。

(22)乙:没有啊,我觉得你的汉语说得老好了!真的。

此时,乙根据甲的前句信息得知“甲汉语讲得好”对于甲来讲是一个新信息,可以用“老”。试让我们再想象一个场景,当甲乙共同在画展上看到一幅画,甲要夸赞这幅画漂亮,一定会说,“这幅画太漂亮了!”而不会说“这幅画老漂亮了!”,如果用后者,似乎让人觉得乙是一个盲人,看不见这幅画,甲在为乙描述这幅画。综上,“老”主要用于描绘听者未知的事件。以上通过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四项指标对“太”和方言副词“老”进行了比较,这些指标显示了“太”与“老”的诸多差异。而以下将看到普通话程度副词“可”在四个方面,与东北方言“老”保持高度一致。

三、东北方言副词“老”与普通话程度副词“可”的对比 普通话中的副词“可”有两个,可1是程度副词,可2是语气副词。当作为程度副词时,“可”重读,强调程度高,有夸张的意味,主要修饰心理动词以及“有+抽象名词”等,后边往往带语气词“啦、呢、了”例如:(23)他汉语说得可好啦!(《八百词》)(24)样样俱全,堆山成岭,可多了!(《虚词例释》)可2是语气副词,在句中不占据重音,可与一般动词连用,在不同语境中,可表达“终于”“强调”“疑问”等语气,如:(25)这会可睡着了!(《虚词例释》)(26)我可要试试。(同上)

可1不能再修饰其他程度副词,而可2则可与其他程度副词连用。如:(27)你的心眼可太多了。(老舍《生日》)(28)他的心眼可多了。例(27)是语气副词,“可”轻读,其后可以接程度副词“太”,而例(28)中“可”重读,是“可1”,其后不能加任何程度副词。

可1与可2的差别是很明显,与“老”意义用法各方面极为相似的是程度副词“可1”。

(一)普通话“可1”与方言程度副词“老”的相同点 1.语义上都不具备极性义和相对性。“可1”与“老”相同,在简单形式下,都不能与语气副词“简直”连用,不能说“简直可C了”或“简直老C了”,因此前文中例(12)不能说成:我简直可爱她了!

2.用法上都与句尾“了”强制性共现。与“老”相类似,可1在普通话中也需要与句尾“了”连用,删除句尾“了”后,句子不成立。如例(24)不能说成:样样俱全,堆山成岭,可多!3.只有一种否定形式。“老”与“可1”都只有“老/可不C了”这种否定形式,而不存在“不老/可C了”。因此,例(20)不能说成:他汉语说得不可好啦!4.语用上都只用于未知。“老C了”“可C了”在语用上都常用于描绘听者未知场景,因此,一般不太会在夸奖对方汉语好时说:你的汉语可/老好了!而在书画展览中甲乙同欣赏一幅画时,也不会突然说:“这幅画可/老好了!”

综上,普通话程度副词中与东北方言的“老”最为贴近的非“可1”莫属。虽然两者极为相似,但也有一些很细微的差别。明确这些细微的差别,可以避免对两者的简单对译,并有利于程度副词用法的深入发掘。

(二)“可1”与东北方言副词“老”的细微差异 1.与句尾语气词“呢”连用。“老”“可”都常也句尾“了”连用,表达夸张语气,有时“了”也可能变体为“啦”,“啦”本身就是“了啊”的变化形式。但“可”在普通话中除了可以跟“了”“啦”共现,还可以用“呢”,尽管这一用法频率并不高,但句子是合格的,如:(29)这鱼可新鲜呢!(《八百词》)(30)那个大灰狼可坏呢,不是吗?(《虚词例释》)

2.是否可受其他程度副词修饰。这一条限制严格说来应该是普通话“老”与普通话“可”的区别。普通话的“老”前可以出现其他程度副词,如“挺”“死”“大”等,整体结构作谓语时后加“的”,形成“挺/死/大老C的”格式。如:

(31)俺们那疙瘩有个挺老大的养鸡场,那都是我剪的。(32)难为你们,大老远的。(《到战地去》蓬麦哲)结语

以上将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的用法与“太”“可”进行了细致地比较分析,认为在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既有普通话程度副词“老”的用法,又具备东北方言特有的“老C了”用法,并得出“老C了”与普通话中“太C了”有较大差异,而与“可C了”最为近似。以下将前面所列出的测试条目用表列出,并加入普通话中常用的绝对程度副词“很”,使四者差别更清晰:

6.careful的副词 篇六

1.We carefully watched every detail of his action.

我们仔细观察了他动作的每个细节。

2.I backed up carefully until I felt the wall against my back.

我小心翼翼地后退,直到感觉后背碰到了墙壁。

3.He studied the keyboard carefully, one finger poised.

他仔细研究了键盘,一个手指随时准备敲击。

4.He folded the paper carefully.

他把纸小心地折起来。

5.I am carefully selecting the breeding stock.

7.开封话中的副词“都” 篇七

“都”的本义为名词, 指有先君宗庙的城邑。后来用作动词, 有“聚集、集会”的意思, 并进而引申出“集中”、“统一”的含义。大约在东汉时期, “都”进一步由实词虚化成为副词。在《语法讲义》中, 朱德熙先生将“都”归为:范围副词。一类“都”是标举它前面词语的范围, 表示“总括”的意思, 例如:

(1) 这些事情他都告诉我了。

另一类“都”也表示包举, 例如:

(2) 大家都在这儿吧。

(3) 都是你的事儿。

也就是说, 用作范围副词时, “都”可以表示“总括”, 实际上是强调对象的每一个都能跟谓语部分相配。有时, “都”是“指事物的每一个”而不是指全体。也有学者认为“都”在总括之前, 对前面的事物分别进行了“逐一看待”。

“都”在开封方言中是一个广泛使用的高频词, 词性和功能复杂, 在日常用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普通话中“都”常用来表示范围的用法不相同的是, 开封方言中, “都”不仅可以作为范围副词, 表示“全”, 也可以做为时间副词, 表示“已经”或者“将要”, 同时可以作为语气副词, 表示一种强调、确定, 或者吃惊的语气。而且, 在开封话中, “都”字除了用作范围副词外, 更多地是用于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

一、开封方言中的“都”字用法

开封话中的“都”字有范围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三种用法。下面先从开封百姓日常交流用语中选取几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1) 这俩水龙头都可以用, 你咋又买了个儿。 (范围)

(2) 这都能怨谁, 你瞅成啥样了! (范围)

(3) -你看, 行不?

-中, 中, 中, 都这样了, 别说了, 说多了伤感情。 (时间)

(4) 赶快吃, 饭都凉了。 (时间)

(5) 那个人不都病成那样了吗? (时间)

(6) 都说嘛, 别这样。 (语气)

(7) -你看是他吗?

-都是他! (语气)

(8) 咱今个儿都是来高兴咧! (语气)

(9) 我都不知你给那显摆啥? (语气)

(10) 都给你说是这样啦, 不用再问了。 (语气)

(11) 他满嘴瞎话, 都不说实话, (语气)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在开封方言中, 副词“都”用作语气副词居多, 大都是用来强调说话人的语气, 去掉“都”字, 并不影响句子的表达, 而且也没有改变句子的语法。比如在 (7) 中, 去掉“都”改为“咱今个儿是来高兴咧”, 意思没有什么变化, 倒是强调的语气平和了很多。同样的道理, (6) (8) (9) (10) 中的“都”字去掉后对句子的合法性没有什么影响。在 (3) (4) 句中, “都”描述的是时间, 表示“已经”或者“将要”的时态, “饭将要凉了”、“事情已经成这样了”, 字里行间还隐隐透漏着一种表“结果”的状态。当“都”用作时间副词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省去的, 如果省去了, 可能并没有对句子的语法产生影响, 但是可能会造成句子的歧义, 比如 (3) 中, 试比较“赶快吃, 饭都凉了”和“赶快吃, 饭凉了”, 前者强调了“将要”这个状态, 而后者则说的是“凉了”这个结果。

二、开封话中的语气副词“都”

“都”字作为语气副词理解时, 《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把这一用法解释为“甚至”。在《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中把“都”字作为强调语气词, 认为语气副词“都”表达的是说话人主观上认为某种情况所达程度之深, 而这种情况在不同的句子里随着语义的变化而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有时在句中显现, 有时则在句中隐含。在开封话里, “都”字作为语气副词除了表达“甚至”, 还可以表达的语气有“肯定”“确实”“没错”“认同”“吃惊”等。

从语义上分析, 首先, 如果一句话没有用“都”字, 那么只是陈述一件很平常的事, 说话人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试比较“你去学校看望他”和“连你都去学校看望他”。很明显, 后一句的说话人显然觉得“你去看望他”这件事比较特别、出乎意料。其次, 当有的句子中没有出现“都”字时, 说话人只是以一种平淡的语气在叙述一个客观事实或某个一般事件, 例如“他忘了他的生日”, 但是加上“都”字, “他都忘了他的生日”明显在说话人的语气中带上了强烈的主观态度, 代表这种事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的, 或者说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正常的, 而在普通话中一般用“竟然”来表示意外。

“都”字作为语气副词一般带有预设和暗含的意味。当说话人觉得一件事情不正常时, 往往会认为预先存在一个正常的合乎情理的情况, 但是这种正常的情况是说话人个人的主观看法, 也就是说话人的语用前提, 叫做预设。与此同时, “都”字也暗含了一种潜在的意义, 可能是对语境的暗含, 也可能是说话人意义的间接推理。“都”字的暗含包括了多种可能性, 具体情况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

“都”字除了上面在普通话中较为书面的用法之外, 在开封方言中, 语气词“都”主要用于口语中的答语, 简单、通俗、易懂, 并且清晰地体现了说话者的主观态度, 比如:“都好”、“都中”、“都是”、“都说”、“都来了”, “都傻了”等等, 一般情况下会省略掉主语, 但又不会让听话者混淆是非, 比普通话中的语气副词“都”显得更自由、更自然。

三、开封话中时间副词“都”

在开封方言中, “都”字用作时间副词时, 表示“已经”或者“将要”的意思。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含义, 均可以用“都”字来表达出, 在句中怎么去理解, 就要到具体情况中分析。比如:“他都走了”、“天都黑了”、“都八点了”, 等等, 在这些没有具体语境的句子中, “都”字很容易被理解为“已经”的意思。而在“你快点, 都要八点了”、“快来, 茶都要凉了”、“吃饭吧, 都凉了”、“走吧, 都迟到了”, 等等, 这些带有具体语境的答语中, 很明显“都”字表示的是“将要”的意思。后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表达效果, 主要归结于在说话人在表达自己的态度之前, 已经在语境中预设了事情发生的结果, 既然是提前设想的, 就必然表达的是“将要……”的含义。

“都”字在开封方言中作为时间副词时, 还可以和“不”字连用为固定句式“都……不”, 或者和“没”字连用为固定句式“都……没”, 这两个句式均表示“已经”的意思, 并且是以一种反问的语气来表达说话者肯定的态度, 而且还暗含有一种责备的口气。比如:

(12) 你看, 人都走完了不?

(13) 瞅瞅, 天都黑了不?

(14) 走吧, 他们都走了不?

(15) 你看都七点了没?

(16) 还玩啊, 衣服都破了没?

(17) 还说, 都哭了没?

(12) (13) (14) 这种句式其实是把“不”字后置了, 正常的顺序应该是“你看, 不都走完了?”、“瞅瞅, 天不都黑了?”、“走吧, 他们不都走了?”等等。而 (15) (16) (17) 中, “没”字只是充当一个语气词, 和“都”字连用只是在原来强调的基础上, 更加深强调和责备的意味。

另外, 在开封方言中, “都”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中。例如:

(18) 啊, 天都亮了吗?

(19) 不是吧, 都七点了吗?

(20) 昨儿晚她都来了吗?

在这些疑问句中, “都”字同时肩负了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作用, 一方面强调“已经”的意思, 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说话者的一种惊讶、迟疑、不可信的语气。而在普通话中, 副词“都”字一般不会用在疑问句中。

四、小结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发现, 副词“都”字在开封方言中, 与普通话中的副词“都”无论是在用法上还是语义上都有所不同, 有别于在普通话中常作为范围副词的“都”。如此看来, 我们可以对开封方言中副词“都”的次分类进行更进一步的划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开封方言中, “都”字修饰的结构简单。因为副词“都”一般用在开封百姓的口语交际中, 所以它所修饰的谓词性词语或短语形式简单, 多为单音节词或只有一个层次的简单述宾结构短语, 而且多用于口头答语, 通俗易懂、简洁干脆。

在方言中, 有关“都”作为副词的一些用法还有待学者更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现代汉语八百词》将“都”的意义分为三类: (1) 表示总括全部; (2) 甚至; (3) 已经。与普通话中“都”常用来表示范围的用法不相同的是, 开封方言中, “都”不仅可作为范围副词, 表示“全”、“所有”;也可以做为时间副词, 表示“已经”或者“将要”;同时可以作为语气副词, 表示说话者一种强调确定, 或吃惊的态度。

关键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开封话,普通话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陆俭明, 马真著.《现代汉语虚词散论》.语文出版社, 2003

[3]李艳.与范围副词“都”相关的一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 2000, (4)

[4]王还.再谈谈“都”[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8, (2)

[5]张洋.副词“都”的语义及语用功能分析.理论界, 2005 (11)

8.谈谈暗含否定意义的副词 篇八

一、暗含否定意义的副词too

too ... to结构意为“太……而不能”。此结构中的too隐含“太……而没益处”的意义。例如:

1. The boy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 这个男孩太小不能上学。

2. He is too tired to walk any farther. 他太累了,不能再走更远的路了。

3. It is too dark for us to see anything. 天太黑了,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4. She is too angry to speak. 她气得说不出话来。

这种结构也可以转换成so ... that ... not”或“not ... enough to do”句式,其意义不变。如句①和句②可改为:

5. The boy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go to school. → The boy is not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6. He is so tired that he can’t walk any farther → He is not strong enough to walk any farther.

too much (many/hard ...) for也表示否定意义,意思是“受不了”、“吃不消”。例如:

7. This work is too much for me. 这工作我吃不消。

8. The question is too hard for me. 这个问题太难,我答不上来。

“not too ... to”意为“并不太……所以能做某事”。 “too ... not to do”意为“不是不……所以能……(即可能)”。例如:

9. English is not too difficult to learn. 英语并不太难学。

10. The problem is not too difficult to work out. 这道练习题并不太难,能够解答出来。

11. He is too careful not to notice it. 他那么细心,不会不注意到这一点的。

12. He is too strong not to carry the heavy box. 他那么有力气,不会搬不动那个重箱子的。

too前面加上only时,only的否定意义和too的否定意义构成双重否定。这种双重否定即表示肯定意义。 only too的意思相当于very。 例如:

13. We shall be only too pleased to hear from you further. 我们非常欢迎你再来信。

14. The news is only too true. 那消息是非常真实的。

15. I’m only too pleased to be able to get home. 能够回到家,我真高兴。

too后面有ready,apt,easy等形容词时,“too ready/apt/easy too ...”表示肯定的意思。例如:

16. Beginners are too apt to make mistakes. 初学者容易出错。

二、暗含否定意义的副词only

only与never,seldom等一样,含有否定意义。例如:

1. You would probably do better in the test,only that he gets rather nervous. 若不是他有点紧张,他可能考得更好。

2. Only for your help,I should have fallen into the river. 要不是你的帮助,我就掉进河里了。

3. She loved her son and let him have his way only to spoil him. 她很爱她的儿子,她儿子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结果倒把他宠坏了。

4. Only he has seen the film. 只有他看过这部电影。(意即其他人没有看过。)

5. Only a few students can work out this difficult problem. 只有少数学生能算出这道难题。(意即多数学生算不出来。)

三、暗含否定意义的副词sometimes

some和somebody,something,somewhere,sometimes同样隐含否定意义。说“Some of these books are useful”的同时也是在说“Some of these books are not useful”。 因此使用这些词时,往往含有否定意味。例如:

—Do you like watching TV?你喜欢看电视吗?

—Sometimes. 有时侯喜欢。(即有时候不喜欢。)

四、暗含否定意义的副词yet

副词yet后面接动词不定式时,表示未做的动作。这种肯定句式,实际上暗含否定意义。例如:

1. I have yet to hear of it. (= I have still not heard of it?) 我还没有听说过此事。

2. The visitor is here just yet. (He will not be here soon.) 来访者此刻还在这里。(意味着过一会儿就不在这里了)

五、暗含否定意义的副词almost和nearly

amost与nearly也是隐含否定意义的副词。例如:

1. Supper is almost ready. 晚饭差不多准备好了。(实际上是说:Supper isn’t ready yet.)

2. He nearly died. 他差一点死了。(意味着:He didn’t die yet.)

3. —What time is it?几点了?

上一篇:必修三生物典型例题下一篇:电大财务管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