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共14篇)
1.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 篇一
2.1河流生态环境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比较大,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威胁和影响比较大。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其范围往往是天然河道附近,其强行融入到生态环境当中,就会导致天然河流环境受损,会从根本上影响河流环境平衡性,另外还会导致河流中以及附近的生物受损。在这样的水利工程建设下,必须在结合河段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截流措施,导致泥沙淤积问题出现,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河流含沙量等。
2.2局部气候条件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其也会从根本上影响施工附近的气候条件,针对那些规模较大的灌溉工程来说,施工后会导致陆地湿度增强,从而影响该范围内的气候条件,不仅导致降水量改变,还会导致气温变化。且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会导致水蓄积问题出现,导致水蒸发程度增加,最终产生降雨,针对水库工程建设来说,还会在产生低温效应后影响降雨量。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结束后,库区会和水面相靠,导致空间能量改变,最终使得气温提升。
2.3土壤
在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后,会产生一定的蓄水,进而导致地下水位改变,在水位异常改变后,会导致土地盐碱化等问题出现,另外还会导致土地沼泽化问题出现。针对那些淹没的土壤来说,其由于通气不足,就会使得其肥力大大降低,进而阻碍作物正常生长。且针对那些盐碱化后的土壤来说,会最终升到地表,在一定的蒸发条件下,会把盐分留在地表,最终导致生物枯死等现象出现。而针对沼泽化土壤来说,其湿度是比较大的,会影响生物正常呼吸等,另外还会导致包气带受损问题出现。
2.4生物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说,主要表现为对生物的影响,针对这里所说的生物,不仅包括水生生物,还包括陆生生物。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当中,必须淹没陆地,这样就会影响该陆地上的生物生活。另外在施工建设下,水中植被就大大减少,导致水中微生物减少,严重影响水中动物的正常生活,长期下去会导致物种消亡等问题出现。而在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后,可以对陆生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优势,但会给水生生物生长带来劣势,不仅会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受损,还会从根本上减少鱼类资源,阻碍鱼类正常繁殖。
3解决对策和方法研究
3.1改善生态环境承载力
要想从根本上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因此要首先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给生态环境必要的保障,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不仅会影响河流水文情况,还会影响河流构造等,因此,必须从根本上保证河流需水量足够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移民补偿工作落实到位,获取居民的支持。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建设之前,要从根本上保证因地制宜,保证施工规划设计科学合理性。针对政府和相关部门来说,必须加大对现场施工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着重加强环境保护。
3.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各个环节入手,落实好环境保护工作。且要结合各个环节施工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消除施工建设对其的影响。在具体的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当在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明确相应的`权利和责任,进而明确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降低环境污染度。且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创建相应的监管机构,定期预测影响施工的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结束后,要落实好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必要时建立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
3.3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想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必须对相关环境保护体系进行完善,要从根本上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保证水利工程施工正常进行。在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动植物成长的保护,还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多的选择绿色材料,降低环境污染度,从根本上避免生态环境失衡问题出现。另外还要对相应的反馈机制进行完善,一旦发现不良问题,要及时上报并解决。
3.4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
要想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正常进行,必须加大施工监管力度,以免违规操作现象出现,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从根本上维护生态环境,还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生态环境。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监管人员要做好环境污染调查工作,一旦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给与处罚,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4结语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明确,保护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可以为社会带来较大的效益,但在实际的施工建设当中,也必须做好水利疏导工作,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
2.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 篇二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近一百多年来人类对河流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兴建了一批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些水利工程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另一方面也极大的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如何兴利弊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为人类造福的优势,减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广大水利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1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1.1 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工程建设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和结构。在河流上建坝,使上游水流速减缓、水深增大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库区水体增大后,水温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对水体密度、溶解氧、微生物和水生生物都产生影响,下游河道的径污比和鱼类繁殖条件发生变化;水库蓄水后可引起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环境变化等。(2)工程建设对泥沙淤积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将改变库区和下游河道泥沙的输移和沉积模式。例如,三门峡工程为了使黄河下游“地上河”不再淤高,设计时想把黄河的泥沙全部拦截在三门峡水库内,使黄河下游变清,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上游的渭河,并且设计中没有设置底孔排沙系统,后经两次改建渭河下游泥沙仍大量淤积,这不仅使蓄水库容减少而且形成了“地上河”经常引起洪涝灾害。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和前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呼吁“三门峡水库停止蓄水不再发电”。可见,三门峡水库的教训是深刻的。(3)工程建设对局地气候、水库水温结构、水质和地震的影响。大型水库的建设使库区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包括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等。水库的水温结构分为分层型和混合型两种。混合型的水温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比分层型小。水库水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温的分层温度高低的变化。水库下部的低温水对农作物、水生生物、人类生活等产生危害:a.造成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减产。b.影响水生生物(主要是温水鱼类)的生长和繁殖。c.不利于工作、学习和娱乐。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水体经过长距离的输送或一定时间的贮藏,都会使复氧过程充分,从而丰富了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另一方面在库区内水位抬高,水流缓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同时水库中由于大量水体的聚集,会使库区地壳结构的地应力发生变化,容易诱发地震,特别是随着高坝水库的修建强烈的水库地震时有发生。(4)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一方面通过筑堤建库、疏通水道等措施,保护农田免受淹没冲刷等灾害;通过拦截天然径流、调节地表径流等措施补充了土壤的水分改善了土壤的养分和热状况。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兴建也使下游平原的淤泥肥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同时输水渠道两岸由于渗漏使地下水抬高,造成大面积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例如,阿斯旺大坝的兴建使泥沙淤积在水库内,汛期不再出现洪水泛滥肥沃两岸的土地。三峡水库的中下游地区大面积低湖田面临沼泽化威胁,渍害田比例增大。(5)工程建设对动植物、水生生物的影响。修筑堤坝将使鱼类特别是洄游性鱼类的正常生活习性受到影响,生活环境被打破,严重的会造成灭绝。例如:长江特有的白甲鱼、岩原鲤、中华鲅在渔业产量中的比重已很少,特别是白暨豚近几年来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水利工程的建设使自然河流出现了渠道化和非连续化的态势,这种情况造成库区内原来的森林、草地或农田被淹没水底,陆生动物被迫迁徙。
1.2 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1)工程建设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的影响。移民安置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大课题,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兴建水库,淹没土地,必将使人地矛盾更加紧张。如果移民未加妥善安置,还会造成毁林开荒,引起水土流失等问题。众所周知,三峡工程中移民总量达到113万,我国在三峡工程的建设中制订了开发性移民政策,不仅要给移民安置淹没补偿费,而且使移民及迁入区人民生产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确保长治久安。(2)工程建设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引起诸多环境因素变化,如施工期产生的废污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会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和当地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健康。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会改变某些病原体孳生环境及传媒栖息地。例如,阿斯旺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水介疾病的传媒体不再被洪水冲刷,因此血吸虫病、疟疾、肠胃炎等发病率急剧上升。据统计,水库一带居民血吸虫病发率约为80%,部分三角洲地带几乎高达100%,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工程建设对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使部分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淹没。文物古迹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风情、科学技术、军事和历史等,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对重要的古迹要进行防护、迁移、仿制并进行录象保存。三门峡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等都采取了文物保护措施。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著名的文物古迹和三峡峡谷险、秀、奇、幽等自然景色并无明显不利影响。并且创造和改善了旅游环境,三峡工程不仅保留了“高峡出平湖”的景观,而且小三峡及沿线峡谷也将更加秀丽,形成了坝区独特的风景。(4)工程建设的环境效益。水利工程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于非污染生态项目。为区域提供发电、防洪、航运、灌溉、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水利工程的建成提高了抗御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了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水电是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可以取代化石燃料和核能,与建火电站相比水电具有不污染环境、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的优势,还可以减轻北煤南运的运输压力;水运是天然运输系统,与陆运系统相比具有运输成本低,少占地或者不占地的优点,三峡工程建成后,枯水期水库回水直至重庆,川江急流险滩均被淹没,库区航运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可以促进渔业养殖,开发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事业,改善中下游水质状况及供水条件等。
2 环境对水利工程的制约
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的,在水利工程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同时环境对水利工程也起到了制约作用。地震对水利工程的破坏作用,上游地区的污染和土壤侵蚀对水体功能的影响,对水利工程的淤积作用等。因此,在兴建水利工程前对工程所涉及地区的环境情况应予以高度重视。
3 结语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我们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水利工程作为新生的环境组成与其他各环境组成的协调和平衡问题。使它们组成一个更为和谐的水资源系统。当前水利工作者急需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意识到环境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现代水利事业发展方向是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为了支持经济发展,水利工程在发挥发电、防洪、航运、灌溉等优势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了空前关注。本文对水利工程所引起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影响,阿斯旺大坝,三峡工程
参考文献
[1]方子云,邹家祥,郑连生.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环境水利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王儒述.三峡工程建设与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J].水利水电技术,1998(1).
3.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系统;影响
一、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概述
1、水利工程及其特点:水利工程就是对现有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并且将下些存在的水害进行消除,对自然界中的水资源进行控制、调配、治理、保护而进行修建的水利防治工程。水利工程较与其他的工程建设而言,是一项工程投资较大,建设的条件较为复杂,工程量较大容易受到自然的环境的影响,对环境具有重大的影响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具有很重要的深远影响。
2、生态系统及其特点:空间内的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的环境可以共同的协调生存的环境系统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空间内的成员,可以通过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循环的形式功能复合体。水资源对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生态系统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完整性,所有的生物需要在完整的生态系统中生存,这样可以保持生物群落数量认及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水利工程影响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分析
1、陆生生态环境:对于陆生环境的生态系统来说,水利工程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兴建水利系统对周围的植被造成了破坏。对于其陆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了不可想像的影响,而且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其所产生的污水与废水也直接排放到河道当中去,造成了河道理化性质的改变,造成了河流两岸的动物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其二,在进行水利工程兴建时,施工中所产生的各种污染与废弃物,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一些动物必须进行被迫的迁徙,造成了水利工程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的失衡。
2、河流生态系统
(1)改变了生境多样性。水利工程的建设会造成河流形态的均一化与不连续化,对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造成了改变。自然河流通过改变,形成了渠道化与人工的河网化,称为河流均一化。对河流进行筑坝建水库以后,水流的连续性遭到破坏,称为河流形态的不连续化。河流经过梯级开发以后,多数会造成河流布局的多级非连续化。水库建成开始蓄水以后,河流两岸的陆生植会被淹没,逐渐的形成平地的片断化,两岸的生物也会因此而被迫的进行迁徙。水利工程进行建设时产生的垃圾以及一些淹没农田内的化肥与农药都会对水库内的水源造成影响,这时其生境的多样性遭到了改变。
(2)生物群落多样性被迫改变。河流的形态多样性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了降低,也对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造成了影响。在对河流处进行建设时,对其渠道化与裁变取直的设计直接对河流原本的蜿蜒形态造成了破坏,原始河流的布局逐渐消失,其河流的横断面是几何规则化的,对弯道与浅滩的交错形态造成了改变,造成了生境异质性的改变,这时河流水域内的功能以膛生态系统结构也会产生变化,其中改变最为严重的就是对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淡水生态系统也会不断的退化。
(3)河流水质变化。由于水利工程的兴建,对河流的水速造成了影响,对河流内的水、气交换的速率进行了降低,造成了污染物迁移与扩散速度减缓。河流自净的能力降低,增加了重金属对水质影响的程度。
三、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
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一,对当地的环境进行事先的了解,其中包含对地理方面的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地形地貌。对水利工程所在的地区的水文环境,土地的利用情况以及当地人均收入进行事前的详细了解。第二,根据调查所得资料对当地的水利工程建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开发前的假设,以及预测可以影响的程度。第三,对于水利工程开始拟建时,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价,使用科学与合理的方式对其所可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选择合适的方案对其进行依据的提供。
2、在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都进行生态保护的融入:第一,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该以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理念对其进行开发,保护周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第二,水利工程的建设阶段,对于环保的建设技术进行优先的使用,尽量选择一些有利于植物与动物生存生长的技术,或是对环境整体影响较小的环保施工材料。第三,水利工程施工完成以后,我们要建立建全对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反馈与监测机制,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跟踪评价,必现不利情况立即进行治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补偿的机制应该建立建全,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时所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进行缓解。由于水利工程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能只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进行生态不衡的维持,所以我们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建立生态的补偿机制,明确损害补偿的主体与范围。水利工程在进行建设以前,应该进行资金的预留,以用于当地的环境补偿,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使用,对当地的生态恢复进行促进,合理的规划对生态旅游的规划,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生活。必须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对其生态价值进行还原,减少水利工程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对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进行呼应。结束语:水利工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但是随着我们对其进行预防机制的建立,可以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缓解与预防。水利工程的建设利国利民,所以我们在对其建设时,应该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是现在我们建设水利工程时不可避免的严峻问题。我们必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考虑,减少水利工程对周边的生态影响。
4.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 篇四
云南是个多山的地区,山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这些地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能源紧缺和电力供求的突出矛盾是制约区域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的主要因素之一:工矿企业发展缺少电力;农业排灌、农副业加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缺少电力;由于供电连续性和供电质量得不到保证,一些投资者不敢前来投资办厂:直接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发展电力工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水利水电工程是适应云南山区环境的电力工程,在云南发展得很快.但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5.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 篇五
2.1污染
水利工程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一般都集中在施工过程中,其主要污染包括:(1)水污染: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中排放的污水,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山于施工条件、施工环境、资金等因素的限制,这些污水往往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不仅能会污染地表水环境,同时还可能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环境。例如,在对水利工程中的水坝进行施工时,如果混凝土的浇筑处理不当,就可能出现人量的废水和污水,这些污水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河流水质的变化。又如,在对工程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的废油,如果这些废油排放到河流中,不仅会造成水域环境的污染,还可能影响下游居民的健康。(2)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一般是在对施工材料进行运输,或者对地基进行平整的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或者部分废弃物,又或者是工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扬尘等,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2. 2对局部气候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局部的气候环境条件,这些改变在气温和降水方而表现的尤为显著。
(1)气温: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山于水库和人坝的蓄水功能,会人人增加水体而积,改变空气中的能量交换方式,从而引起气温的变化。一般来说,水深在7m以上的人型水库,与陆地相比,在冬季的平均气温要高出1.8-2.90C。而在夏季则具有降温的作用,可以降低局部区域约1 -4℃的温度,同时,对于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也有着较人的影响。
(2)降水:水利工程对于降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而:首先,水而强烈的蒸发作用,会造成空气湿度的增人,从而为降水的增加提供基础保障:其次,气流在进入水域范围后,山于风速的增加和流线辐射,会产生下沉运动,从而减少降水:然后,在暖季,水而温度会低于陆地温度,其人气层的结构也更加稳定,对流不易产生,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降水。而对于我国而言,降水多集中在暖季,因此水利工程的将是会减少周边区域的将降水量。而对于干旱地区,决定降水的主要因素,在于空气的湿度或者水汽来源,因此水域相对于陆地具有更好的降水条件,会使得区域降水增加。
2. 3对土地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周边土地的影响是十分巨人的,表现出来的问题包括水土流失、地貌改变、土地盐碱化、河道冲刷等。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人量的土石方工程,而在开挖土石方的过程中,不仅会造成地形地貌的改变,还会对地而的植被造成破坏,进而引发水土流失现象:同时,水库蓄水后,库区周围的地下水而会有所提高,将人量的盐碱带到地而,造成严重的土地盐碱化问题等。
2. 4对水质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完工后,会在人坝上游形成宽阔的水域环境,造成库区水动力条件的变化,不仅水深人人增加,而且水流的速度也会变得缓慢。在这种环境下,库区水体的水质和水环境会出现较人的改变,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泥沙含量增加、重金属沉降等问题。同时,受库区水质以及大坝下游河道水量变化的影响,下游的水体水质也会发生变化,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通常情况下,如果河道水体自身的水质条件较好,则水利工程的建设虽然会对河道水体的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并不明显:而如果河道水体的水质条件较差,或者有污染源的排入,水利工程自身的调蓄作用所造成的河道水量减少,会极大的加剧水污染的程度。3应对措施
经过人量的调查分析发现,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工程的生态效益,分析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有利影响的充分发挥,对不利影响进行改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部门,对环境进行跟踪评价,尽可能减少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3结语
6.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 篇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设大大促进了我国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并且给多个不同领域的发展带来十分可观的好处,包括防洪、发电、水上运输等重要工程。然而,水利工程建设在带来众多好处的同时,也有其危害的方面,其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大危害之一。因此,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是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发展中首要任务。本文将着重分析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具体不良影响,并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措施,争取走出一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新道路。
1 国内外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例子
历年来国内外已经有多起水利工程建设引起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例。例如阿斯旺水库的建设使得水库周围的土壤过碱化,并且缺乏营养逐渐贫瘠,不利于土地的种植。同时,水库本身及尼罗河的水质中杂质含量过高,严重影响水的质量。而前苏联为了解决国家用水问题曾实行了“南水北调”工程,在工程建设中认为地将里海周围的一些小河流并入里海这个封闭的咸海中,这个举措影响了河流及里海周围的地质,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了河岸坍方事件。并且由于里海盐份含量过高,对河岸的土壤具有侵蚀性,因此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国内同样也有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例子。其中我国的三门峡水库在 1960 年建成后就开始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破坏事件,由于河水不能顺畅流通导致淤积,使得周围的土壤严重处于碱性的环境,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严重的是造成土壤的破坏,给当地的植被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建成几年后又重新对水库进行了整改,以利于水的流通和土壤的保护。除了三门峡水库之外,著名的三峡工程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时,三峡工程的建成引起了国内外社会的高度关注,标志着我国特大型水利工程的建成,给我国的发电和运输带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三峡水利工程在巨大的光环下却隐藏了许多不良的危害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首先,三峡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时,由于排放了大量的工业废水从而造成了水环境的严重污染,也给三峡流域的居民饮用水带来了一定的威胁。除了水环境的污染之外,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燃煤和燃油,而这些煤油的燃烧所带来的废弃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据有关环境部门的检测,三峡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指标严重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大大降低了三峡水利工程附近区域的空气质量。除了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之外,同时还存在着噪音污染、废弃物污染和致病因子的大量出现。这些污染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
7.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 篇七
水利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但在给人们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水利工程后评价既是对已建好的水利工程进行分析评价, 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描述评估, 总结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经验教训, 对以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 保证水利工程项目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国外的项目后评价倾向去全过程的评价, 在项目决策以后就开始, 呈现出系统化、制度化、多样化的特点。国内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旧存在很大的不足, 水利工程后评价理论体系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 后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一些后评价理论仍需要实践进行验证。
1 水利工程后评价的基本框架
1.1 水利工程后评价概念和意义
水利工程后评价是对水利工程决策、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并结合市场经济的理念分析已建成的水利工程的成果、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后评价能够为其他水利工程项目的立项提供资料, 给决策者做出最佳的建议和方案提供依据。提高投资效益, 使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促使水利工程项目自始至终都处于健康的发展状态。
1.2 水利工程后评价的特点
资料收集难度大,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规范化和程序化不完善, 一些项目可能没有相应的社会经济等资料, 对建设过程中的管理资料收集和全面, 而后评价需要大量的数据, 造成了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的资料收集具有很大的困难。
客观性, 后评价是根据观测、调查的实际数据进行评价, 所以评价结果要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
特殊性,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具有很大的社会性和经济性, 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影响大,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 所以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具有很大的特殊性, 评价时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特点, 集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操作。
独立性, 在进行后评价时容易受到前评价等相关管理工作结果的影响, 要在公正、客观的基础上独立的收集整理资料, 评价者要从事实出发, 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反馈性, 完成后评价后, 将结果反馈给决策者和相关管理部门, 为以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经济和依据。
1.3 水利工程后评价的基本原则
结合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进行后评价时要遵守其基本原则。
多种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当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只注重当前的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 最终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所有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要从保方面考虑, 将多种因素结合起来进行。
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相结合原则, 要将局部和整体的利益合理的分配, 统筹兼顾的安排施工方案, 在局部利益满足的同时, 使得整体利益最大化。
近期效益和远期效益综合考虑, 项目的不同, 近期和远期的效益回收也有很大差别, 在后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两种投入和产出。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复杂性, 资料收集难度大, 可能很多资料和指标等不齐全, 按照定量分析评价会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集合起来, 相互补充, 更好的完成项目的后评价工作。
2 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内容和程序
2.1 水利工程后评价内容
社会影响后评价, 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对当地社会发展造成的正面和负面的两个方面的影响,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经济后评价, 包括经济后评价和财务后评价两个方面,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统一的规范, 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为基本点, 考察各种经济指标和运行效果, 针对性的改进建设和管理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过程后评价, 也即是将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进行比较, 将整个建设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对每个阶段进行评价, 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 提出解决措施。
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 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自然环境变化, 不仅要考虑对水资源和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影响, 还要注意环境变化引起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变化。
管理的后评价, 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 对项目运行的整个过程中的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环境、技术等进行分析。
2.2 水利工程后评价的工作程序
2.2.1 接受后评价任务, 制定评价计划
根据合同要求的权利和义务、具体的工作内容等, 成立后评价小组, 制定后评价计划, 计划总要包括评价对象、内容、方法、时间段、工作进度、质量要求、专家名单等多项内容。
2.2.2 制定后评价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是工作的基本纲领, 对整个工作起着指导作用, 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计划、调查方式和调查经费, 并包括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2.2.3 收集资料, 调查了解
收集的资料要包括建设和运营资料、管理资料、效益资料、影响资料等, 对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水文地质条件, 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等都要了解。
2.2.4 分析评价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类整理,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评价的标准, 客观真实的编写评价报告, 将工程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 编写格式要复合要求。
2.2.5 修订提交报告, 反馈信息
后评价报告要在不断修订中完善, 经过委托单位评审后定稿, 提交正式报告。
3 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指标体系
3.1 指标与指标体系
指标, 包括客观指标和主管指标, 能够帮助然们对评价对象的理解, 反映出对象的具体信息和概念。单个指标只能针对某一方面说明, 而指标体系则可以全面的将各个指标联系起来, 系统的对研究对象进行刻画和抽象。
3.2 环境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要将科学性和代表性相结合, 要选择能够真实反映出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指标, 使用最少的指标反映出最多的真实情况。
系统性, 不仅包括生态环境系统, 还要讲和环境有关的其他系统考虑进来, 包括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等, 反映出环境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
可比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要明确计算方法, 具有标准的名称, 指标之间在空间和时间上要具有同类可比性。
客观性和实践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能够反映出环境的科学特征, 能够联系实际, 将生态环境的建设行为体现出来, 以解决影响换几个的主要矛盾问题。
相对独立性原则, 指标的选择要保证独立性, 减少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以免在分析时个别指标的权重过大、计算上的出现重复性等问题。
动态和静态相结合原则, 要能够反映出环境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状态。
可操作性原则, 定量指标要方便计算, 具有具体的数据;定性指标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 概念和内涵要明确完整。
3.3 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的筛选
指标选择时要注重灵敏性、独立性、协调性, 筛选时可以使用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结合的方式、相关性分析方法、信息熵约简法等。如果有三分之一的专家认为指标不重要, 既可以舍弃该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主要注重指标之间重复程度问题。信息熵则是对于某个指标, 如果其差异性越大, 其产生的比较作用就越大, 包含的信息就越多。
参考文献
[1]左其亭, 张浩华, 欧军利.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理论与实践[J].2006-7-31.
[2]孙湘琴, 钱善扬.后评价是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的重要程序[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02 (3) :37-40.
[3]刃曲炜.水利l二程项日后评价理论探讨[D].南京:河海人学国际:商学院, 2001.
[4]钱旭光, 彭秋, 韩世金.浅谈水利工程后评价的意义[J].水利经济与管理, 2003 (3) :172-173.
8.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 篇八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利建设;生态环境;生态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不但在发电、防洪、灌溉、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在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所以,促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利项目虽然重要,但实际上,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变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主要是由于人类各种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造成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大发展,淹没了成片的森林草地,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通常可分为对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产生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被定义为对所有生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变异的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利建设的大发展,涌入一片片草地森林,并造成破坏,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及影响,一般分为水生生物以及陆生生物的影响。
1.1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因为进行水利建设项目主要涉及到水的问题,所以,受工程的影响,水生生态系统遭到了最直接的破坏。水库的建设,不但使水位提高,并且使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受到改变,水生生物的产卵以及生长环境必要的水文条件遭到破坏。此外,将增加水库淹没区和淹没面积死亡的原生植被和土壤的氮和磷溶于水的盐含量,加上水库周围的森林、农田以及草原的养分与降雨直接进入水内,从而创造有营养的有利条件。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鱼类资源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阻断鱼类的迁徙路线。大坝建设切断了河流,使洄游鱼类不能成功地完成它的生命周期,河流梯级开发将增加这种影响。②对鱼类的栖息环境造成改变。水库建成以后,水文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对鱼类的栖息环境造成改变,因为不同的鱼类,它们的栖息环境不同,所以,库区建成好,鱼类组成经常发生比较大的变化。③对鱼类繁殖造成影响。水库的存在以及运作,影响鱼类产卵场地以及鱼类产卵活动,水库蓄水以后,减缓水库的水流量,增加水的深度和泥沙淤积等等这些现象,对于喜欢在急流中产卵的鱼类造成不好的影响;水库运行水位变化不利于在草地上的鱼产卵繁殖,这是因为水库水位的消落,经常把它们的卵暴露在水库岸边,导致鱼卵的死亡。
1.2对陆生生物的影响
对陆生生物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永久性的影响,一般是指建设水库和一些永久性的工程,对陆生动物和植物造成的直接破坏;而间接影响,则是指一些土壤被沼泽化、局部的气候变化以及土壤的盐碱化,对一些动植物在其结构、种类以及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
水库的建设,造成了水对大片土地的淹没,也对陆生生物的觅食地和栖息地造成破坏,所以,水库的建设,给陆生生物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比如,河流及河边的植被减少,减少了微生物的多样性,两栖类动物、鸟类和昆虫,它们的栖息地遭受改变或破坏,造成没有栖息之地,这样势必造成物种数量减少和一些物种的灭绝。不仅如此,水利建设还会对周围的庄稼、农田造成影响,所以,对农业生产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建成后,会使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加强,可以减少周围火灾的发生,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增加一些沼泽地和湿地面积的增多,对生活在这里的一些生物带来好处,可以使它们有一个很好的生存和繁殖场所。
2.水利建设对河流生态的影响
大多数水利建设是在天然河流上进行,这是一个长期损害河道改变环境的直接结果,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进行改变,导致河水深度、泥沙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影响河流泥沙,上游和下游的水文变化。水文、泥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河流环境的变化,从而影响了河道的水質、水温、地质环境和一些地区的气候。首先,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水库建设会使天热河道的水质和水温发生改变,水库的特点是水量大、水流缓慢,再加上水库的水受到太阳照射,必然会影响到水库的水温。水库蓄满水以后,因为陆面对太阳的反射率比水面对太阳的反射率要高,使得水面的水温增高,水温增高,必然影响到鱼类的繁殖,使它们推迟产卵期。其次,水利建设肯定会对河流的水质造成影响。在该地区的河流的水利项目建设将导致水流速度降低,一方面,减少水、气体交换率和污染物扩散的界面迁移,导致减少水体自净能力。最后,在该地区的水利项目建设,将影响到气候和地质。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区域气候变化造成影响,特别是水库的建设,将使水域辽阔,致使蒸发量比水库还没建成的时候要大,到大气中的水蒸气增加,从而增加在该地区的降水,雾日数的增加,原有的气候发生变化。水利工程建设,同时也可能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
3.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许多疾病,比如疟疾、伤寒、霍乱、血吸虫病等直接或间接与水环境有着关联。如丹江口水库建成以后,原来的陆地变成了湿地,这将有利于蚊虫滋生,引起疟疾。由于三峡库区处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水库建成以后,流速减慢,水面增大,钉螺会不会就在此滋生以及繁殖,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4.为了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所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能源的发展,应该把眼光看得更远,而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些利益,要对整个生态系统担起责任。水利建设时,要做出规划,小至工程的选择、大至工程的建设以及运营,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2要对一些有关法律进行完善,有些项目不适合建立在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对一些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一些保护区,应该禁止在周围建设水利工程或者一些大型工程,要把地方的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对一些严重损害和影响生态环境的行为,有关部门要进行重新 评估,再次审查。
4.3要树立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以防止和减轻水利工程建设对这块区域在经济上以及生态平衡上造成的破坏。由于在该地区的水利项目建设造成巨大的经济影响,特别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而且仅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其实很难使他们的经济得到发展,生态得到平衡。所以,在水利建设的施工方面,应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使有关人员明确“谁破坏,谁负责”的原则,清楚生态补偿以及赔偿范围。在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时候,水利建设资金应保留一些资金作为当地的生态补偿,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对当地的生态平衡起促进作用。可以这样说,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建立,恢复生态价值,不仅可以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过程,也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汪恕诚,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要协调发展[N],经济日报,2005,08.
[2]方子云,水利建设的环境效应分析与量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3]曹永强,倪广恒,胡和平.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人民黄河.2005.
[4]何强,环境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汪恕诚,论大坝与生态[J],水力发电,2004,4.
9.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篇九
1.1水利工程建设对气温的影响
大型的水利工程使土地被水体淹没,水在自然界的物态变化会吸收或放出热量。广阔的水面产生的水蒸气蒸腾作用能够对其周边环境的气温起到一定的调节和缓冲作用。水的比热容很大,能够使当地最低气温升高,最高气温降低,从而缩小昼夜温差。更长远的影响则是改变年内和年际温差。
1.2水利工程建设对降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存在对降雨的影响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降雨量会增加,这是由于水利工程形成的地表大面积水体造成的蒸发量大幅度增加所致。其次是区域性降水分布会发生变化,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使相应区域出现低温效应,从而影响周边降水分布情况。相关的气象监测数据已经证明,水利工程所在地及附近地区的降水量会较少,距离较远的周边区域降水量增加。同时,在背风向一侧的降水量会显著减少。最后是对降水时间分布的改变,水利工程形成的大规模水体是天然的气候调节体,以我国南方的水利工程项目为例,在夏季其周边空气温度低于距离较远的区域温度,水面温度又低于空气温度,再加上空气对流较少,空气层相对稳定,使得降雨量偏少。冬季的情况则恰好相反,水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加剧了空气对流,造成降雨量增加。
1.3水利工程建设对湿度的影响
水利工程形成的宽广水面显然会增加水体蒸发量,其上方和周围空气中的含水量增加,使空气的湿度和相对湿度远远大于正常状态下的自然界空气湿度。这种影响的作用会随着与水利工程的距离增加而减弱。结合相关监测数据来看,水利工程周边的空气湿度年平均量稳定在2%~3%。
1.4水利工程建设对水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会对自然界中的`水体温度产生影响。自然界中的水量从上游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减少,水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发生改变,在能量不变的情况下,更少的水量无疑会带来更大的水流和水温变化。
1.5水利工程建设对水文的影响
水文环境是自然界水体循环,流动等状态所表现出的规律。水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涵盖了水流速度与频率的变化、流量的变化、水位落差的变化和来水时间、水量蒸发周期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使得水流速度变缓,流量逐渐趋于稳定,并且不会出现随季节出现的高峰水位。水位落差变小,趋于平缓。水量蒸发和渗漏与水利工程周边的水体循环关系密切,总体来说蒸发量和渗漏量都会增大。
1.6水利工程建设对泥沙淤积的影响
10.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 篇十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及问题,提出了生态保护对策与建议。要确保设计施工运行期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实行动态跟踪,做到因地制宜。以有效防止和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能源消耗越来越大。目前,火电在我国能源供给中占主导地位,水电年发电量只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7%。根据应对气候变化和污染减排要求,我国做出了“争取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承诺。今后水电作为重要能源发展。而我国水能丰富的地区大多属自然环境良好、生态功能重要地区。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有序开发水电,保护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现状概述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十分丰富,可开发的蕴含量居世界首位。然而由于受到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的影响,实际的降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因此需要在全国各地兴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来进行调节并充分利用水能转换成电能,推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提高了我国的水电技术水平,不少水电开放、利用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也迎刃而解。然而,当前我国水电发展仍存在不足,其原因是在开发利用水电的过程中,环保、地震、移民等问题日益制约着我国水利水電的发展。因此,必须全面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措施,解决问题,造福人类。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运行将对库区土地形成淹没影响,水库规模较大的对库周局地气候影响,会对区域的气温、降水量等气候因子产生影响,主要是库周蒸发量增加,年内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幅略有减少。工程建设及水库将会淹没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特别是对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三、水利水电工程对气候的影响
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在阳光辐射下,蒸发量增加。一般库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外围区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降雨时间的分布发生改变,对于南方大型水库,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大气对流减弱,降雨量减少;但冬季水面较暖,大气对流作用增强,降雨量增加。
四、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水文过程与物种的分布、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流是影响栖息地的决定性因素,水生生物的生命史与天然水流动态有着直接的响应关系;干流与支流、河流与湖泊的关联特性是影响生物种群数量的重要因子,水流是维持河流的纵向和横向连续性格局的重要因素;水流特性对与土著水生物种的繁殖与存活至关重要,水流特征的改变对导致外来生物入侵。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将对河流的水量、水位产生明显变化,进而影响到泥沙、营养盐、水温等的时空变化,造成流域生境的变迁,从而进一步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敏感生物的生存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五、水利水电工程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电站对鱼类最主要的影响是库区流水生境丧失和对鱼类的阻隔影响,其次是饵料生物改变、水库运行导致的水文、水温、水质等变化的影响。受此影响,一些受保护或产漂流性卵的鱼类将逐渐从库区江段减少或消失;大部分在流水中产粘沉性卵的鱼类在库区的数量将减少,甚至可能会因为种群数量太小或遗传多样性丧失而难以长期维持种群;适应静水生活的鱼类,在库区的数量将会增加并逐渐成为库区的优势种。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六、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保护措施
1、对陆生生态的保护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及施工期,科学合理选址,以减少施工占地和破坏地表植被为目标,最大限度减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陆生生态环境影响,并在施工结束后,结合工程与植物措施,对施工迹地及施工破坏场地进行恢复,最大限度保护及恢复陆生生态原有植被。
2、对水文情势影响的减免措施
电站初期蓄水及运行时,保证必要的生态下泄流量,正常运行期间,保证必要的生态下泄流量及周期内的水量水位变化范围,减免对下游工农业取用水和航运。初期蓄水设置生态放水孔或放水管,运行期间保证枯水期的最少下泄流量,最大程度的减免电站运行对下游水生生态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而影响。
3、对水生生态的保护措施
放流、栖息地保护、强化渔政管理等措施,以保护工程影响河段水生生态环境。根据实际布置和工程特性,选择布置鱼道或鱼梯,根据流域规划,选择合适场址,修建适合规模的鱼类增殖放流站,根据调查结果,保护工程影响范围内的鱼类产卵场、栖息地及索饵场,根据工程运行后的河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场地人工修建鱼类繁殖场和鱼类产卵场,最大程度的保护鱼类及栖息地。
七、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相应对策
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投人不断增大,所以,应当看到过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发展目标主要是发展优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1、建立环境影响评估机制
在规划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之前,对其可能造成当地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等环境影响情况进行预测评估,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防治对策,制定工作方案。通过环境影响评测,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选择合理的地址,以防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
2、在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全方面融合生态环境保护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融人到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过程之中。在设计阶段,从和谐发展的理念出发,为周围植被和动物栖息环境创造条件。在建设阶段,采用环保技术措施,,主要使用无害于动植物生长的环保材料。在工程项目完成时期,建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进行跟踪评价,如有不良影响,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破坏程度。
3、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库区的经济、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和破坏,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时就预留保障资金,用以改善库区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进行生态补偿,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缓解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八、结论
水利水电建设和运行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环评报告及环保设计中的措施和要求,防止和减缓工程施工和运行造成的各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和人们保护环境观念的加强,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建设中要创新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使水利水电工程成为节约利用资源、生态保护工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 朱党生.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 董玲,吴英. 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6).
[3]厉占财.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1).
[4]陆佑嵋. 中国水电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三峡建设,2005(1).作者简介.
[5]曹永强,倪广恒,胡和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人民黄河,2005,01:56-58.
11.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 篇十一
水利工程的建设, 能够有效的解决城市的供水问题和发电问题, 并能够对水患频发的区域起到一定的防洪泄洪的能力, 切实维护水域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由于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需要兴建水库, 改变河流的水文条件和水域周边环境, 因此, 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破坏,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广, 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为此, 准确分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素, 建立完善的生态水利工程是未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方向。
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突出贡献是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 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社会效益, 但是与此同时却对水域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大规模的破坏,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破坏河流生态环境改变气候特征
河流是历经千百年的地质变化和环境影响最终形成的, 在漫长的历史形成过程中, 河流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水文条件、泥沙条件等。这些水利条件具有独特性和固定性。而水利工程是在这些天然河道上修建而成的, 为了满足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 施工建设单位建设大型水库和水闸, 这些设施的安装大大改变了河流特性以及生态环境。例如, 水库的建设提高了水文, 水文进而影响到周边的气候温度, 气候温度的变化使部分植物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 影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小气候组成大气候, 河流局部区域的温度变化, 导致周边环境的细微变化, 根据蝴蝶效应原理, 进而影响到气候特征。
1.2 改变陆地环境生态多样性环境污染严重
修建水利工程也会对周边的陆地生态环境的造成大面积影响。一是破坏了陆地环境的植物多样性。二是改变了动物的多样性。例如三峡水库的兴建工作, 将原来动态的水资源截流, 形成一个静态的水库, 水势升高, 水温改变, 栖息在这片水域的中华豚不得不远离原有的水域, 到上游繁衍后代。此外, 部分不能适应水文条件变化的物种逐渐退化, 进而趋向灭亡, 生物种类的缩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 基于生态保护的生态水利工程
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基本理念, 我们认为, 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保证, 但是经济的发展要坚持稳定和健康的基本路线, 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相互协调起来, 以经济带动生态保护, 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 在组织建设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时, 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念, 并将生态举措贯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原材料的优势, 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态水利建设工程。力求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并坚持在工程建设之后进行相应的生态恢复工作。
生态水利工程的类型主要有直接保护改善生态型、替代型、综合型。我国最早的保护生态的水利工程应该属“大禹治水疏通九河”, 疏河使得黄河流域生态受到了保护。替代型如广西的灵渠,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都江堰是最典型的综合型生态水利工程, 它是把保护改善生态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美结合的典范, 实现了人水和谐、道法自然的治水理念。
3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原则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
天然河流具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流水状态、不同的土壤状态、不同的植被覆盖情况, 这种多样性是修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础, 因地制宜就是要科学地依据具体河流的综合特征, 来设计和建造水利工程, 最大限度地保留河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不能一味地模仿世界上的成功案例。
3.2 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
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越强, 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程度就越低, 人为修复的力度也就越小, 投入的维护成本也不多, 所以在设计和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如何保持和快速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 从而降低破坏之后的治理成本, 避免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促进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3 综合考虑修复水域生态系统
自然河流与其周边的森林、田地、乡村、城市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修建水利工程的时候不能只着眼于河流两岸的生态环境, 还要综合考虑河流与森林、田地、乡村等的关系, 将它们都纳入到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和修复的范围内。
4 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途径
首先, 要将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作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 科学分析与计算水文情况, 将二者有机结合, 才能保障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种科学性是建立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的基础之上的, 要弄清生态目标对水资源的时空要求规律, 这样才能同时满足湿地、林业、草原、农业、畜牧业和江河湖泊等生态用水需求和工业、城镇、消防、居民等经济生活用水需求。
其次,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受重大生态破坏的环节和植物种类、动物种类等, 及时制定科学可行的改进方案, 尽量将影响范围缩到最小, 影响程度压到最低,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破坏的前期预防工作, 并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完毕之后进行适当的调整, 恢复可以利用的河流环境特点, 进行植被和动物的回迁。尤其要注意的关键是, 提高防患意识, 加强事前保障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缩减经费开支, 降低影响程度。
最后, 要将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与环境工程的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 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因素,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充分吸收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技术, 以达到水量与水质配置的科学化与同步化目的。要将水利工程与水污染防治工程结合起来, 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决不能忽视环境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水利工程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基本目标, 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氛围, 广大水利工作者要从工作实践出发, 通过科学系统的实地考察, 结合相关的生态知识理论, 建立完善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体系, 促进我国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国家加大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 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但是与此同时, 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笔者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出发, 结合生态环境的特性,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释。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建设施工
参考文献
[1]具杏详, 苏学灵.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7.[1]具杏详, 苏学灵.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7.
[2]田丰.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2.[2]田丰.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2.
[3]穆宏强, 蔡长治.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社会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关系[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2002, 1.[3]穆宏强, 蔡长治.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社会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关系[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2002, 1.
12.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 影响; 措施;
水利工程建设是促进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是调节国家水利及稳定居民生活的基础。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促进民生工程的发展和落实, 可作为多功能化工程对地区的发电、航运甚至水产养殖等方面产生综合性的经济效益, 然而,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水利工程建设中, 对原有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变及影响较多, 因此, 在看到水利工程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应注意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促进水利经济发展。
1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1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 篇十三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步伐加快,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水电工程的建设和水电资源的利用所引发的相关环境问题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因此,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必须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妥善处理好水电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的基础上积极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从而形成水电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维护的“双赢”局面。从能源归属的角度来说,水电资源隶属于可再生能源的范畴。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存在“能源危机”问题,因而将希望寄托于开发水电资源上。众所周知,我国作为世界上水电资源较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逐步推动下,水库功能不仅可以防涝防旱,而且还可以减少生态环境污染,节约其他不可再生能源。然而,就当前情况而言,我国水电资源利用率比世界各国要低,所以提高水电资源利用率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关键,这就需要专业人员从技术层面进行改进,解决水电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14.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十四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抵抗洪灾与干旱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工农业持续健康生产与发展、对保护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起到了破坏性。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让人们在了解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各种影响的同时, 及时考虑对策, 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相互间的协调发展, 进一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概括来说,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 (包括气候和水温等) 和社会环境 (包括对生态多样性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 两方面。下面就上文提到的两个方面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
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 水利工程对局部地区的气候环境影响
特定水利工程可以改变其所在地区气候环境条件。比如改变其空气湿度、温度、风向、降水等。这些影响主要体现为会影响到当地的温度、降水和雾等气象因子。下面从不同气象因子所受到的影响情况来探讨对降雨量的影响。
1.1.1 降水量受到的影响
(1) 当地降水量会增多。其原因是因当地修建了水库以后, 积水量增大, 蓄水面积也会加大、这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 蒸发量随之增多, 降雨也就随之增多。
(2) 降水时间受到影响。建立水利工程后夏季由于水面温度的降低, 小于气温而降水减少, 而冬季由于水利工程的水面温度较高, 大气对流的作用得到加强, 导致降雨量增加。
(3) 降水地区的分布会受到影响。因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 降水地区范围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库区及其邻近的地区降水量会有所减少, 而其他较远地区的降水则可能会增多。
1.1.2 气温受到的影响
当一个水库在建成以后, 库区和上方空间的接触就从原来的地面变成了当前的水面。因此其和空气之间的交换方式以及强度都会有所改变, 这就会使当地的气温发生变化, 一般会使库区的平均气温有一定的上升幅度。
1.2 水利工程对水文系统和水的温度的影响
1.2.1 对水文系统的影响
各种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会改变流域附近的水文循环情势, 对整个附近流域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些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筑坝的修建使顺着水流方向的河流发生非连续化, 而原本流动的河流生态系统就变成了相对静止的人工湖。水流的速度、水域深度、温度和水流边界条件都受到了极大影响而发生改变。另外, 由于大多数的岩层都有一定的透水能力, 这就不可避免会产生渗漏现象, 导致地下水位的升高。这种水库的水位变化和在自然环境下的水位变化有很大区别。比如蓄水能力强的水库水位变化幅度很高;径流式水库水位的变化就相对没那么明显, 季节周期性也不易观察。
1.2.2 对水域温度的影响
水温变化就是由于水库的结构导致其流入流出水流温度不同, 从而产生温差的现象。水利工程所造成的水温变化, 是水库建设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水库流速从上游到坝址处逐渐减小, 水体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长期滞留在库内的水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产生变化引起水温和流态产生变化。
1.3 对附近水域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使水域水质发生改变。具体分析, 这种影响一般包括正反另个方面。一方面, 工程涉及的水源因为经过长距离运输和较长时间贮存, 往往会导致其中水融氧的容量上升, 因此丰富了水体资源的容量;但从另一方面来看, 水利工程使得水体被整体抬高, 流速变慢, 这使得污染物的扩散也变得困难。
1.4 对当地土壤情况所产生的影响
建设水利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同样是把双刃剑。首先, 好处是, 堤坝水库的建立, 相关水道的疏导, 可以保护附近的农田免受洪涝冲刷的危险, 同时可以为土壤补充水分。而作为副作用, 建设水利工程会使当地土地的肥力有所降低, 并且由于前面所提到的渗漏现象会使地下水位抬高, 进一步则会使得大面积的土壤发生次生盐碱化或沼泽化等恶性的变化。
1.5 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指的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变异的生态系统。水利工程建设迅速发展, 淹没了成片的森林草地, 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 并且对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都产生不利影响。
2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1 水利工程对人口和土地的影响
水利工程中, 移民安置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因为它往往会对环境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移民原有的生产体系、生活方式及地缘、血缘和亲属网络改变, 使他们长期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解体, 必须妥善安置, 不然导致移民与原居民产生矛盾, 将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而且兴建水库, 淹没土地, 必将使人地矛盾更加紧张。众所周知, 三峡工程中移民总量达到113万, 我国在三峡工程的建设中制订了开发性移民政策, 不仅要给移民安置淹没补偿费, 而且使移民及迁入区人民生产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确保长治久安。
2.2 水利工程对附近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常常会对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进一步有可能会对附近居民身体健康产生各种不良后果。比如建设过程中排出的水, 气等各种污染物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施工地区附近的环境卫生状况甚至居民身体健康。而且, 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还有可能会传播某些病原体。因此, 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者来说保证附近区域的环境卫生非常重要。
2.3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对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造成影响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 可能会使当地的部分文物古迹或自然景观被淹没。文物古迹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的宝贵的财富, 它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产水平、科学技术以及军事历史等, 对历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古科学技术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因此,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对重要的古迹要进行防护、迁移、仿制并进行录象保存。
2.4 水利工程的环境效益
水利工程为区域提供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水利工程的建成提高了抗御洪涝、干旱、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降低了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水电是清洁能源, 可以取代化石燃料, 具有不污染环境、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的优势;水运是天然运输系统, 与陆运系统相比具有运输成本低的优点;同时, 可以促进渔业养殖, 发展旅游事业, 开发旅游景点, 改善中下游水质状况及供水等条件。
3 结束语
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之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所以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定时要特别注意水利工程作为新生的环境组成与其它各环境组成的协调和平衡问题。而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 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水利工作上的具体体现, 因此我们要充分意识到环境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摘要:生态水利工程, 是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一项系统工程。文章从自然环境方面和社会环境方面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参考文献
[1]司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 2012 (2) .[1]司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 2012 (2) .
[2]李蓉, 郑垂勇, 马骏, 赵敏.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水利经济, 2009 (2) .[2]李蓉, 郑垂勇, 马骏, 赵敏.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水利经济, 2009 (2) .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论文09-07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泄洪消能设计分析论文07-01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08-16
水利水电注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07-06
浅谈水利工程中的腐败伦理问题10-11
水利水电的认识08-13
浅谈水利工程资料整理10-10
水利水电工程中建筑施工管理理念的应用论文10-22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思考的论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