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计划、总结

2024-10-07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计划、总结(通用13篇)

1.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计划、总结 篇一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素质的教育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基本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可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我校是一个优秀的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及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我校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青年教师现状分析:

青年教师:孙建,男,27岁,兼职五年级2个班的美术。从整体状况看,该教师的优势与不足并存:

优势方面:该教师知识水准起点较高,思想观念较新,思维定势较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热情高、干劲足,上进心和创新意识强。

不足方面:由于刚刚兼职美术,缺乏教育的实践锻炼,经验少,业务不成熟,教育教学能力有待于提高。缺乏对社会变革的适应能力和探索能力。

三、确定培养目标

(一)教学能力目标

1、分析教材的能力:能够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教科书、教学大纲、参考资料等教材。

2、实施教学能力:神态自然,情绪饱满,举止大方,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灵活地运用设疑方式,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二)教学基本功目标

1、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2、具有专业特长基本功

(三)理论基础目标:掌握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四)教育研究能力目标:选择恰当具体的教育研究课题

(五)远景目标确定为六个方面:

1、积极高尚的思想品质

2、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

3、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4、富有创选性的思维能力

5、成熟稳定的教师人格

6、健康的体魄

四、确立培养原则

在制定青年教师教养规划的同时,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基准点,确定基本原则。1、方向性原则,即贴近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2、发展性原则,即新教师通过培养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发挥其长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3、针对性原则,针对个体诊断开方,因材施教。

4、持续性原则。即按规则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坚持持久,强调自修,逐步提高教师素质,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五、培养实施措施

1、请一位有高度事业心、责任心,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为该教师的指导老师。

2、每学期听指导老师的课不少于10节。

3、接受指导老师对上课、备课等的检查和指导。

4、组织青年教师业务学习。

5、每学期写好一篇拜师心得或体会。

6、开展观摩课、研讨课、汇报课、竞赛课活动,正确导向,相互学习,在竞争中提高。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总结

本学年我作为孙建的指导老师,对其进行培养,以期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孙建老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理论水平。作为一名教师,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到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才能始终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因此,我能经常和孙建老师一起钻研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工作理论、教育教学杂志,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畅谈学习心得,不断提高两位老师的理论水平。

二、指导孙建老师备课,提高备课水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因此,我注重指导两位老师进行备课,教给她们一些备课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备好一节课,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对教材,要做到吃透、钻透,宏观上把握好教材,找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必要时要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备学生就是要掌握学情,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包括学生的思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水平、班级的一些基本情况等等,在备教材和备学生的基础上,要选择恰当的、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因村施教。

三、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听课是教师互相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首先,我能经常深入到孙建所教的班级进行听课,听课后能及时发现优点、缺点,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能做到面对面地进行指导。其次,我经常让她们去听我的课,帮助我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重点学习优点,共同探讨教学的新路子,以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本学年我们互相听课6次。

四、加强周六研训活动,做到共同提高。

研训活动可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我们美术教研组非常重视研训活动,经常利用周六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一起为上课的人出主意、想点子,共同探讨教法、学法、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时间安排、教学重难点的处理等等,实践证明,集体备课之后再上课,和没经过集体备课上的课,水平判若两人,可见研训活动是教学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总之,一学期以来,我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收到了一些成效,孙建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教学方面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固城中心校的教育教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计划、总结 篇二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简称“卓越计划”) 是教育部2010年针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升计划而提出重要举措, 并在若干高校试点开展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特别强调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企业的全程参与, 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性人才, 能在国家重要企业担当骨干创新带头人。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 特别是近10年来, 随着国家房地产效应的持续升温, 知名房地产企业、大型设计机构、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大幅度攀升, 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位提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而作为“卓越计划”实施的第一阶段, 高校培养过程中广大教师, 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在发生转变, 如何应对建筑市场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如何调整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 如何与需求企业的前沿技术接轨并转化为有效课堂知识, 如何与建筑企业人员开展大学生的协同创新培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摆在土木工程类青年教师、特别是从未走出校园的青年骨干教师面前的难题和挑战。

二、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特点

“卓越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培养途径是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按行业标准培养人才, 培养学生的工程和创新能力。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特点是要培养学生掌握专门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有关的技术标准, 具有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同时需要强调的是, 土木工程也是我国比较特殊的一个支柱行业, 建筑市场的经济总量非常巨大, 人才流动性强, 技术型人才需求量大;但也具有一般技术门槛低、研究生与本科生从业差别小, 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设置密度过大等一系列特点, 这些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而且需要重点指出的是, 随着设置土木工程专业高等院校数量的急剧膨胀, 对于专业教师的需求也急需扩大, 导致吸收了大量刚刚走出校门的博士、硕士进入到校园从事一线教育, 这些青年教师往往没有从事过土木工程专业技能培训, 甚至远离建筑工程领域实践多年, 完全是从“读书到教书”, 缺乏“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专业培养和教授能力, 而且这些青年教师还面临以下一些急需解决的从业问题。

三、土木工程类青年教师面临的问题

1. 知识结构的调整。

随着“卓越计划”的不断实施深入, 高校毕业生需要在大学阶段获得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更为深入, 获得的职业技能需要越来越接近实际需求。目前, 高校的青年骨干教师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非常明确, 但知识面往往并不宽广;很多青年教师局限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 以科研论文和基金项目为依托, 从事着前沿、高端的科研工作, 但往往这些知识成果不能迅速转化为企业生产力, 甚至不能为企业所接受。这种情况下, 往往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也导致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 知识结构出现严重缺陷, 大量埋头于相关领域内的文献研读中, 甚至土木工程类学生基本具备的画图、识图、分析、计算的能力都已经缺失, 对土木工程施工、安装现场的设备、工艺、工法更毫无认识, 这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完全相悖, 其主要原因之一也主要是学生直接接触的青年教师在知识结构中出现缺失。这也就要求青年教师需要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和补充, 将自己变成专家中的杂家。首先应补充自己结构工程领域的知识, 学习建筑管理、复杂结构分析、施工技术等专业知识, 同时应能够熟练地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编制,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 能综合运用上述知识感染学生, 引起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增加学生对工程实际的了解, 这样才具备成为“卓越计划”指导教师的资格。

2. 实践经验的积累。

目前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普遍面临从“校门到校门”的职业技能培养环节缺失问题, 很多土木工程专业的青年博士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 并没有接触过多的工程实践, 往往在边缘学科为发表论文, 申请基金而埋头于文字和数字游戏, 研究成果往往不能转化为有效生产力。同时由于多年从学, 导致本科以及研究生期间学习的土木工程类基础知识已经遗忘殆尽, 甚至自身研究已经完全转到材料、力学、防灾等领域。但难以回避的是, 这些青年教师往往刚参加工作就面临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一线工作, 直接面对广大学生, 自己尚没有融会贯通, 现学现买,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不能及时回答, 甚至无法理解学生意图, 捉襟见肘。针对这些问题, 土木工程类青年教师, 特别是在结构工程领域, 应该主动学习实践知识, 加强与企业合作, 多深入工程第一线, 参加各类工程参观以及工程设计咨询, 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培养优秀土木工程类技术人员的重大责任。

3. 市场需求的认知。

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从博士到留校, 基本没有经历过复杂的企业面试和考核, 高校目前的留人标准与企业完全不同。高校强调科研能力, 如撰写文章的能力等;而企业更注重综合素质、专业和协调能力以及作为未来企业领袖的潜质。所以青年教师往往无法深入理解企业需求, 也无法给予学生人生择业的正确信息。针对这些问题, 土木工程类青年教师应积极了解、掌握建筑类主流企业动态、用人机制, 市场情况, 通过同学、学生、校友等关系建立企业信息网, 一方面扩展自己对建筑市场需求的认知, 另一方面可以给在读学生提供丰富的企业信息, 起到企业—教师—学生三者之间信息的有效传达。

四、土木工程类青年教师迎来的机遇

1. 建筑企业博士后的大量需求。

目前技术创新性企业大量需求科研技术人员进入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创新,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也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实践、技术转化、互相学习的良好平台, 土木工程类企业往往又是国家支柱型企业, 资金雄厚, 技术需求量大, 创新意识强。青年教师应该抓住机遇, 博士后期间尽量选择进入到企业工作站交流。目前我国建筑领域的国家级企业和省部级企业, 均设有博士后工作站, 而且原则上均与高校具有联合招收博士后的合作意向, 但这些企业也往往需要科研人员实实在在地解决企业难题和技术攻关, 青年教师应迎难而上, 而不是为了“混”一个博士后经历,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建筑企业深入合作, 青年教师自身也能在企业学到许多校园内无法学到的管理知识和职业技能。

2. 国家联合工程中心蓬勃发展。

国家工程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研究开发实体, 目前土木类高校大多在建或申请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这给广大土木工程类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成果转化,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平台, 搭建了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桥梁”。工程中心往往有大量的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 并有一定量的具有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专家作为顾问, 与这些复合型人才共同工作, 是获取职业技能和巩固理论知识, 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的大好时机, 青年教师应抓住机遇, 通过与企业的联合, 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实用性转化, 积极投身到工程中心的工程实践和课题攻关中去, 是全面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大好时机。

3. 校外兼职人才的联合教学。

我国土木工程类企业的高层技术人才往往都具有高学历, 同时又大部分从基层做起, 甚至从本科毕业就纳入到了企业精英人才培育计划, 他们自身凝聚的企业气息和技术实力, 以及从业经历都是非常吸引在校学生的。青年教师应该通过校友, 同窗的渠道, 争取更多的企业高管进入到学生的培养环节。同时青年教师应与企业人才积极联合, 在认识实习、暑期实践等环节中, 取长补短, 互相借鉴, 推荐优秀企业经理人, 企业技术骨干在学校设置专业讲座、真正实现将兼职人才引进校内, 将实践课堂设在校外, 这样青年教师可以在与校外兼职人员的专业合作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

五、结论

伴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深入开展, 针对我国建筑市场的持续繁荣, 对于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的职业技能和从业水平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应该面向建筑市场的社会需求, 针对自身职业技能, 专业水准欠缺等问题, 利用到企业进行博士后合作研究, 积极参加企业社会实践、投身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和实施, 以及积极与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合作教学等机会, 补充专业知识, 提高职业技能, 促进培养专业性人才, 实用性人才计划的顺利实施, 全面提升广大青年骨干教师的职业技能, 也是保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秦磊华.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22) .

[2]卢庆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途径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5) .

3.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计划、总结 篇三

一、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主要内容

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社交需求与物质需求。但由于他们处在职业的未定型期,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可塑性以及感受压力的敏感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学校应当根据这些特点,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1.入校初期的职业生涯指导

入校初期是其进入中职学校的初始阶段,一般在22到28岁之间。这一时期职业生涯指导的主要内容是:使他们度过危机期,并确立职业发展方向。

新教师刚刚进入教师岗位,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他们将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发展人际关系,如何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都是他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个别教师可能因工作遭遇重挫而丧失信心,以致出现种种意料不到的事。所以,这一时期是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危机期,学校应当安排好新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尽快地熟悉环境并能融入集体。

度过危机期后,重点是要突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方向的明确性和工作的挑战性。22到28岁的这时间是人的生理和智力的高峰阶段。青年教师会产生强烈的成就需要,喜欢应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为此学校可以为他们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机会,可以帮助青年教师为自己制订短期、中期、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应当配合学校的发展,否则就很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其具体的工作如下:

(1)入职培训。按照“先培训、后聘任”的原则,中职学校教师在入职前必须进行培训,这是教师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要帮助新教师了解中职学校工作的特点、熟悉中职学校的工作环境,并向新教师介绍本校的基本情况及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专业技术职称和任职资格标准以及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学校要让他们了解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如何进行规划,并着手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等。

(2)“传帮带”工程。为了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对新教师最有帮助的是提供必要的指导教师,以老带新,在平等民主的关系中实现教师的新老承传和梯队建设。让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师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深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加以专业引导,这对新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调查,90%以上的新教师认为,教学关是他们最怵的一关,他们最想学习提高的是教学方法和科研能力。因此,重点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有效解决新教师在上岗后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中职学校教师既有教学之责,也有学术要求,可以让青年教师参与相应的课题研究,使他们熟悉学术研究的过程和环节,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自身素质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学校领导应该适时地与青年教师进行沟通,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表现,如综合素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等进行评估,并结合青年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避免他们在关键时期原地踏步或误入弯路而错过了发展。学校可以组织管理部门为教师设置合理畅通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类型有: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管理型。

2.入校中期的职业生涯指导

入校中期一般在28岁到35岁之间。这一时期职业生涯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青年教师突破现状,尽快走出职业发展的平稳状态,逐步向教学骨干教师转变。

30岁左右常常处于多重交困之中。如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工作环境和家庭发生变化。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影响,部分青年教师会重新审视和自我评估,有的从此丧失了工作热情,只求平稳,不想在工作上投入过多的时间。这表明其已经进入职业生涯发展的平稳期。学校要帮助青年教师了解自己职业生涯中期的平稳状态,并尽快设法使他们摆脱这一困境而进入职业成熟期。这时候,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面对现实,积极调整心态。学校要使他们认识到平稳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正常的发展过程。同时,学校领导要抓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青年教师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激发起教师的工作热情。要充分地相信教师,放手让教师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进行教学改革。青年教师如能正视职业危机,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职业危机就可能成为新的机遇,实现职业发展的新跨越。

(2)提供培训,消除教学倦怠感。经过入校初期的指导,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很容易使之产生思维定势,从而制约了教师的自我发展。这时,学校如果能够及时地给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可以使其摆脱事业发展的平稳状态。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状况,结合教师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在内容上,要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学校应为优秀的青年教师创造有利的条件,比如参加一些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学术会议或研讨班等,它将极大地提高青年教师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认知,也能有效地消除青年教师对长期教学的倦怠感。

(3)构建一种和谐的教师文化。学校可以组织青年教师观看或学习先进教师典型影片及事迹;开展青年教师沙龙,为青年教师提供相互交流、探讨教育教学体会、倾诉教师困惑、研究解决方法、介绍成长经历的机会;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外出拓展训练,提升自身吃苦耐劳的品质,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组织专家或老教师向他们介绍经验,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可以在一起讨论交流并分享经验,从而构建起一种和谐的教师文化。

二、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取得的主要成效

1.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潜能,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青年教师增强了对整体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特殊困难的应对能力;提高了教学和科研能力,协调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接受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明确自己一生将要为之奋斗和可能实现的目标;使处于职业生涯平稳期的教师,尽快走出平稳状态,看到自身的发展前景。

2.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促进了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由学校和青年教师共同制定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最大限度地实现青年教师的个人价值以及学校的师资培养目标,使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和中职学校的发展获得双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是中职学校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它不但提高了中职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优化了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更好地促使青年教师成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中职学校肩负的使命具有更多的内容,即从人才培养拓展到了服务于科技、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发展等更为深远的领域,青年教师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实现这一使命的生力军。中职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够更好地促使青年教师成才,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4.培养指导青年教师计划 2 篇四

根据学校师徒结队工作安排,经学校认定我担任孙莉莉老师的指导教师。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使青年教师成长的更快,加大对孙莉莉老师的传帮带力度,加强对她们的业务指导,使其紧跟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根据本学科特点,以及两位老师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指导计划:

一.指导备课方面:

每周与孙莉莉老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在备课过程中,深入理解新课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特点,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校的教学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个活动来提高她们对教材的理解驾御能力。

二.常规教学方面:

每周互听一节课,课后进行交流反思,找出不足,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孙莉莉每两周设计一节公开课,突出科研课题的主题,培养与挖掘学生的主体体验,打造高效课堂。

三.教育科研方面: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通过数学研读课程标准,系统地把我整个学段的数学教学要求;学习高效教学的理论,并大胆尝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二)每两周一次进行校本研修学习,在网上和学校订的刊物上查找相关文章进行学习,抄写笔记,谈体会,写反思,交流感受。共同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并能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找出本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我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指导青年即使的对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并要求孙莉莉老师撰写教学反思、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叙事等。

四、课外辅导方面:

学生课外辅导是教师成长的摇篮,为让青年教师充分在活动中得以锻炼,我

将指导孙老师,根据其自身的优势,来辅导学生,完成各项艺术教育辅导工作,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5.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篇五

指导教师:吕少英(二级教师)被指导教师: 111(二级教师)指导时间:2014.9.1-2015.7.1

本学期在学校的安排下,有幸与青年教师111结对子.学校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是:以“认认真真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新阶段的办学理念,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为目的,实现学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也是青年教师本身成长的内在要求,作为111的指导教师,我从思想方面高度重视,在教学方面将给予指导和帮助,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教学实施之前,制定如下计划:

一、思想方面:

经过我们的了解和交流,他具备了初步的专业思想,通过不断地交谈和谈心,他也能够较为熟练的处理教学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作为青年教师,经验还需要不断地积累,所以,需要找他谈心,使他树立更加牢固的专业思想,勤奋工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真正成为物理教学的骨干力量。

二、教学方面:

新课程改革,无论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习要求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与过去的教材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前期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标的内涵有了初步的了解,如何进一步了解新课标的理念,如何探索出适应我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如何调整上学期教学中出现的不足,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学期我们仍然做好以下各个教学环节。

1、集体备课方面

在备课组共同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备课,精心写教案。每个教案都要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过程(包括师生活动的安排),以及课后总结等等。每个星期都要进行备课研究,并指导其写出教案,力争每个教案都达到学校规定的优秀教案。并在学校的教案评比中取得好的成绩。

2、课堂提升方面

精心指导其上好每一节课,力争每一节课都达到优质课。在教法上要注意传授教学过程的条理性、层次性;知识传授应由浅入深、由少至多;能力培养上应循序渐进。在教学语言上力争做到语言准确精炼、幽默生动、语调抑扬顿挫。板书上要努力做到板书规范、书写工整、做图规范、本节课主题在板书中一目了然。师生配合上要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融为一体。同时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的培养。本学期惊心指导好他的多媒体教学课,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3、听课评课方面

为了达到要求相互听课、评课。具体操作模式:(1)共同备课—指导教师先讲—青年教师听—共同讨论研究—青年教师讲—小结。(2)共同备课—青年教师先在一个班讲—共同讨论研究—青年教师在另一个班再讲—小结。(3)共同备课—指导教师和青年同时讲同一内容—对比小结。(4)相互随意听课,听后共同讨论得与失,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本学期力争每周互听一节。

4、教研方面

在教研方面,继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课改为契机抓住机遇,做到与课改一起成长。努力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力争本学期在共同探究的基础上,完成一个小课题,使其从开始就由教者型的教师转向学者型的教师,逐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把课程改革和教研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实践的观察,又要重视理论的提高!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白河一中

吕少英

这几年一来,我们学校很关注着新招聘来的年轻教师的成长问题,为了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素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 成长,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水平,教导处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子,进行“传”、“帮”、“带”活动,这是营造学习型 学校的一项长期而深远的举措。在本学期,教务处分配给我的任务是指导青年教师苏畅,我知道师徒结对不是一个虚空 的形式,它将承载的是一份责任与一份自我体现。我深深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在本次活动中,我也是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共同成长。转眼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我和苏畅老师一起,共同收获了辛苦 与快乐。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现将本次帮教活动做一小结:

一、基本的师风师德方面: 我想: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表率 作用,在言传身教中首先让苏畅老师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引导她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 作。让她明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在本学期,苏畅老师做到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没有发生违纪现象。

二、教育教学方面:

1、我对自己工作上严要求,处处为年轻教师做好表率,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 她,学会分享。在苏畅教师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她走出困境。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苏畅教师,在帮带中共同进步。

2、做到指导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新理念。这要求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尽快熟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工作的同 时,鼓励苏畅教师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领会《纲要》的精神,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 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师徒结队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 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

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新的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改革的关键。青年教师作为最具活力的一部分,更应该成为新型教师的主体。走上工作岗位十二年的我,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注重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把自己在教学经验、知识结构、技 能等方面微薄的经验,与我们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我经常在教学常规、教学研究、教学思想等各方面,全面关心和指导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掌握备课、上课、考 试评价等教学常规工作的要领,展开对教材、教法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分析,指导青年教师选择和确定教研、科研课 题,深入领会并具体体现学校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和先进教育思想。还经常给予青年教师以具体的教学指导,每两周至少 听青年教师一节随堂课,并及时给予分析、评述和指导。其次,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把握、学生学习年龄特征的研究也十分重要。我经常指导青年教师要抓住继续学习机会,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科的知识结构、认知体系都在不断变化,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更新自 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以更全面的视角、更新的观点、更丰富的知识来面对学生。另外,由于青年老师还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我就指导青年教师要经常通过自己的反思,将自己的心得与教学理论 结合起来,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和教学行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如在以前的学习中,青年教师往往重视对知识的获 取,忽视对知识的管理。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一节课自己上的很差,差在哪里,这些问题很少 去追问。还有,我经常指导青年教师要思考如何才能加快自身的成长,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课改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 我们的教育要适应当今社会的这种变化,我要求青年教师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在磨练中吸取营养,不断的提高 自己,那么就能加快自身成长,促进专业发展师徒结对可以传、帮、带,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

6.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篇六

一、目标任务

“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术)带头人的后备人才。该计划纳入主要目标任务是20xx年—20xx年,重点资助500名左右35周岁以下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该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引导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立德垂范、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勇于探索科学难题,加快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的培养,促进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推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资助对象

资助对象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在职、在岗优秀青年教师。已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含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及国家级培养对象),不列入本计划资助范围。

三、计划实施期限与规模

计划实施期限为20xx年—20xx年。20xx年计划资助200名左右,20xx年—20xx年每年资助100名左右。

三、申报条件

(一)本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申报条件

1、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博士学位和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年龄35周岁以下(至申报当年1月1日),身体健康。

2、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强烈的事业心,工作严谨,协作精神好。

3、已入选“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或纳入学校学科(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并获得学校的重点支持。

4、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在本学科领域内某方向有深入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5、近五年来系统讲授过本学科1门主干课程或2门以上课程,教学效果好;获校级以上教学奖励,或有2次以上学年度教学质量评估被评为优秀,或指导的学生在省级以上专业(专项)比赛中取得三等奖以上成绩。

6、近五年主持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2—中心以及重点学科建设。

7、近五年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并在核心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的本专业系列论文3篇以上,或从事科技开发、产学研合作以及其他社会服务工作,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8、在同等条件下,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优先推荐。

(二)高职院校优秀青年教师申报条件

1、具有高校教师资格、硕士以上学位和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年龄35周岁以下(至申报当年1月1日),身体健康。

2、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强烈的事业心,工作严谨,协作精神好。

3、已入选“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或纳入学校专业带头人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并已获得学校的重点支持。

4、具有本专业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和技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5、近五年来系统讲授过本专业2门以上课程,教学效果好;获校级以上教学奖励,或有2次以上学年度教学质量评估被评为优秀,或指导的学生在省级以上专业(专项)比赛中取得三等奖以上成绩。

6、近五年主持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校级以上精品课程、示范(名牌、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建设,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专业建设。

7、近五年主持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并在核心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的本专业系列论文2篇以上,或从事新产品、新工艺开发、产学研合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排名第1)。

8、在同等条件下,双师型教师优先推荐。

四、工作程序

1、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每年发布申报工作通知,实行限额申报。

2、学校组织申报工作。申报人下载并填写《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申报书》。

3、学校对申报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并组织专家对申报人的学术水平、教学科研能力以及申报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认真评审,择优遴选、推荐,并提出推荐意见。推荐人选须在本校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省教育厅。

4、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对申报人资格进行初审,审查合格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5、省教育厅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确定入选名单,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发文公布入选名单及资助项目名称。

6、各学校与入选人员签订培养计划合同书。

7、省财政厅下达经费到各相关高校。

五、支持措施

1、省教育厅、财政厅以项目形式对入选人员提供人才项目经费资助,自然科学类30—5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15—30万元。入选人员培养期三年,资助经费一次性下达。

2、学校成立培养指导小组,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入选人员专业情况,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3、学校支持入选人员参加学术活动、组建学术团队,优先给入选人员安排或协调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图书资料等;定期听取入选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培养指导,督促入选人员实现培养目标。

六、日常管理

1、“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纳入强师工程高等教育“育英培青“工程,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和各高等学校共同组织实施。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负责本计划的整体规划、人选选拔、期满考核及绩效评价等工作;各高校负责人选推荐、培养、日常管理等工作。

2、入选名单公布后,入选人员与学校签订《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合同书》(简称《计划合同书》),明确培养的目标任务和支持措施。

7.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计划、总结 篇七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 指教师在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基础上为了有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进行课题和科学、学术研究乃至最终实现专业自主, 更好地服务社会而进行的促进自身的教育理念、服务精神、教育机智、科研内在能力等自我认知结构的完善、提高和成熟而进行的各种独立、合作、正式及非正式的活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个突发的、转眼间就可以完成的过程, 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反复的、有机的、渐进的过程,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分阶段完成的, 突出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本文以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以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结构因素展开分析, 对其外在各阶段因素在时间维度上展开对应研究。

一、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的有关研究

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学者弗兰西斯·富勒 (Frances Fuller) 提出了教师发展的“四关注阶段理论”, 即职前关注阶段、入职初期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从此拉开了教师专业成长发展阶段理论研究的序幕。随后, 卡茨 (Katz) 、伯登 (Burden) 、菲勒斯 (Fessler) 、伯利纳 (Berliner) 、休伯曼 (Huban) 等人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 采用多种不同研究方法, 对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分阶段进行了种种考察与描述,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卡茨 (Katz) 在访谈与调查的基础上, 提出教师成长发展可分为求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和成熟时期的四个阶段。

伯登 (Burden) 等人在访谈的基础上提出教师生涯发展论, 将教师成长、专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求生存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

菲勒斯 (Fessler) 提出教师生涯循环论, 认为教师成长经历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和生涯退出阶段。

伯利纳 (Berliner) 提出, 教师发展成长经历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

斯德菲 (Steffy) 提出教师生涯阶段模式论, 将教师发展成长经历分为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

瑞士学者休伯曼 (Huban) 等人提出教师职业生涯的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教师生涯经历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重新估价期、平静和关系疏远期、保守和抱怨期、退休期。

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在上世纪末, 国内学者借鉴西方国家教师教育研究的成果, 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部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 教师成长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校管理中的焦点问题, 我国专家学者对促进教师成长、专业发展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叶澜教授等将教师成长、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和“自我更新关注”等五个阶段。

傅道春教授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历程归结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和“学生关注”阶段。

吴康宁教授将教师专业化过程分为预期专业社会化与继续专业社会化两个阶段。还有一些学者通过调查和分析我国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管理的现状, 确立了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在高等院校中的重要战略性地位, 并对现在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建议和完善措施。

部分研究者认为要转变教师管理观念, 并提出了一些新理论, 如:人本观念、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双阶梯机制理论、马氏预测法等, 对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研究理论创新大有好处, 实际应用也成效显著。

二、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 从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 高校教师增加869566人。据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 当年全国高校40岁以下 (含40岁) 青年教师为822173人, 占教师总数的63.48%。高校青年教师已经占据了高校教师的较大比例, 出现了“青年教师峰值”。随着“量的增加”, 需要研究者重视和关注青年教师“质的提高”。目前,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缺少主体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等方面的问题。

1.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者单一, 仍以政府和相关鉴于主管部门为主, 不够多元化。导致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缺少主体性。

青年教师在入职后常常会发现, 因为自身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往往与学校的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 或者因工作需要被安排从事不是很适合的教学任务, 而无法施展才华, 逐渐流于平庸。

2. 目前针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项目内容主要为学历补偿式教育, 强调对青年教师理论知识的提高学习, 而忽视了教育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导致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实践性。

根据江苏某高校教学督导组专家近三年来在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座谈会上的发言记录整理发现, 老专家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担忧主要集中于:不少刚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暴露出对所教的科目没有把握, 因缺乏学科知识的教育技能而经常照本宣科, 依赖于只要求单一答案的问题, 不能进一步补充和扩大学生的回答, 墨守成规。

3. 从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上来看, 现有的培养模式主要为岗前培训、进修学习, 形式单一, 导致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多样性。

以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方式为例, 自上而下、千篇一律的评价指标, 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和培养, 也无法促进优秀的青年教师更多承担起更广泛的职责。

三、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途径

从我国高校建设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出发分析, 进行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化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研究的重点,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应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本次研究对象———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来说, 这一过程包括重在奠基的职前准备阶段、重在适应的入门适应阶段、重在建设的在职专业阶段、重在提高的歧变重估阶段。

1. 职前准备阶段:严格高校教师准入机制。

职前准备阶段既包括毕业于师范院校的青年教师接受的教师教育, 又包括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接受的职前教育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高校在引进青年教师的时候, 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需要明确引进人才的相关要求, 全面考察、了解拟引进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基础, 了解他们的社会经历、生活经验和人生品质, 严把入门质量。

在青年教师进修岗前培训时, 要延长岗前的培训的时间, 丰富培训的形式和内容。除了进行常规的高等教育学、心理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等课程的培训外, 还要进行一些高等教育理念、教学技能、课堂教学中常见情境, 高校学生特点和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机智等方面的培训, 让青年教师对这些方面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使他们在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之前有一个心理、思想上的准备。另外, 要组织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老教师进行一些相关经验的介绍, 和青年教师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丰富青年教师的经验和感受。要让他们认识到岗前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不能敷衍塞责, 一定要有对自己、对学校、对学生负责的意识。这些尤其是对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在教育技能培训方面, 要教导青年教师探究学科的主要概念和组织原则, 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 而且要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在培训结束时, 要采用相应的形式进行严格全面的考核, 严把教师资格证书的发放关, 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坚决不授予资格证书, 宁缺毋滥。

2. 入门适应阶段:加强高校教师组织建设。

入门适应阶段指青年教师入职3年之内的时间。新任教师在最初3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青年教师的整个教师生涯并决定新任教师的去留。这一时期是青年教师的适应期, 是需要特别关注、支持和帮助的时期。

对于新任教师来说, 渴望获得高校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信息。譬如, 学校组织对他们的期望, 他们是否有权参与目标的制定, 他们享有的权利和职责, 他们应该努力达到的发展目标, 他们已经达到目标的程度, 他们的工作表现是否符合学校的发展需要, 他们能否缩小个人需求和学校需求之间的差距, 等等。尽管高校中处于入门阶段的新任教师在年龄、文化、个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但他们中间仍存在着共同的需求, 譬如, 相对自主、获得个人发展发展的机遇、接受令人感兴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发挥特殊专长的机会等。

从国外的很多研究中可以看出, 教师组织这个团体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非常有益和必不可少的。但本次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中基本没有教师组织这个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教师组织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青年教师加入其中, 通过和其他教师的交流、沟通、合作, 能够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大大缩短专业发展的进程, 减少因靠自身摸索而造成的精力上的浪费。

青年教师在组织中, 除了获取必要的生存资源外, 还能够从组织中获取新的技能, 寻求进一步的发展;也能从组织中获取归属感、安全感, 并以业绩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获得荣誉和尊重。这对于他们的专业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3. 在职专业阶段:注重高校教师文化氛围营造。

在职专业阶段是指青年教师入职后7—10年, 这一时期是青年教师专业结构诸方面稳定、持续发展的时期。经过之前的准备和适应, 青年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已经比较了解和熟悉, 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也逐渐清晰, 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同时, 由于这一阶段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仍比较脆弱,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会屈服于外在的评价, 有时难以协调各种关系、创造条件以获得专业发展, 还会产生自我怀疑失去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 对于这一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来说, 应注重高校教师文化氛围的营造。

加强高校教师文化氛围营造, 能使青年教师有较多的机会能够与学者、专家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专业对话, 进行批判性反思, 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专业发展。通过与学者、专家的对话, 青年教师能反思自己的社会角色与责任, 从而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逐步构建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知识体系。

青年教师应该努力适应独特的学校氛围。高校组织应该努力创造适应教师心态的学校氛围。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意义之一就是促进教师心态和学校氛围的融合。高校组织要听取和研究各种合理的建议和批评, 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得这些建议和批评融入到学校组织的氛围之中。

4. 歧变重估阶段:激发高校教师“自我更新”。

歧变重估阶段是指青年教师入职10年前后。40岁以前经历这一时期的主要是两类青年教师:一类是入校时未到达最高学历的青年教师, 在工作的10年间, 经过进修和培训提高了学历层次, 对教师生涯进行重新评价。另一类是教师专业发展进行顺利的青年教师, 已经获得高级职称, 希望通过创新实践进一步激发自己的专业潜能, 在突破中继续提高。

在这一阶段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已逐渐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 而不再受到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 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同时, 此时青年教师正处于人生青年与中年的转型时期, 已经可以自觉地依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目前的发展状况, 有意识地自我规划, 以谋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在这一阶段中, 决定留任的教师会全心致力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 能够对专业发展的问题予以整体、全面的关注。

因为这一时期同样为青年教师发展的再评价期, 如果教师感到难以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教学, 而且切身感到教师职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并非想象的那样高, 机械、重复的劳动很多, 等等, 也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 会心灰意冷, 甚至离任。

从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轨迹来看, 要使其获得较为满意的专业发展, 高校组织需要对青年教师进行长期的、阶段性的关注, 特别是在职后稳定、成熟的歧变重估阶段, 更要注重对青年教师自我更新意识的培养, 以“自我更新”取向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帮助青年教师形成内在专业结构和自我更新意识、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使青年教师自身能在自我更新意识指导下谋求专业发展, 顺利走完整个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第三编教师发展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10.

[2]王斌华著.发展性教师评价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0.

[3]威尔伯特.J.麦肯齐等著.徐辉译.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和理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12.

8.如何培养好青年教师 篇八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养教师专业化 师德修养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后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补充到教学一线,青年教师与日俱增,如何培养好青年教师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要激发青年教师的热情,增强信心

青年教师的学历高、知识层次高、时尚元素多、富有激情,很重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但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他们因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无论是在教育思想还是在教学方法上,相对稚嫩、笨拙,从学生到教书育人的教师的角色变换过程中,会出现现实与期望的巨大反差,使学生时代的种种远大抱负,在适应社会化的过程中灰飞烟灭,感到渺茫,热情大减、丧失信心,甚至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因此要用宽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青年教师消除这种压力和困惑,培养他们勇于挑战、善于挑战的精神,不断超越自己。学校要紧紧抓住新教师刚刚入校的机会,根据青年教师活泼好动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把思想教育、形式教育、传统教育寓于有组织的活动之中,使青年教师在丰富的活动中加强合作与交流,陶冶情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针对青年教师有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进取心理,一方面引导青年教师把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实现远大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为青年教师要选配好“师傅”,对青年教师要做到“带”、“领”、“抓”、“帮”、“扶”;再者,还要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激发青年教师对学校、对事业的蓬勃热情。学校对青年教师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应该做到充分肯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必要的奖励,在评优、提干、晋级、考核等方面多考虑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在事业上往往有成就感与功效感,激发起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增强他们实现预定目标的信心和勇气,体会到教育教学工作是充满创造性的,是艺术,是富有魅力的,体验到“日日新”的生命境界。

其次,要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化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

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过程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和努力,以促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且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创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如教育组织和学校要积极地为教师提供接受专业的职前教育、在职的培训、与外校学习交流的机会和条件;确立严格的教师选拔制度和任用标准;建立教师专业组织和形成教师专业规范等。

以“职业观”为指导,工作就是干活挣钱;而以“专业观”为指导,工作就是要靠智慧、精神、理念创造性地去开拓事业。能否把一种职业当作一门专业去看待、去钻研,这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在专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专业能力能否得以提高,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丰富,生存状态得到改善。对于新教师,一是要根据地区、城乡的差别,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对教师的培训考核;二是要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分门别类地开展对教师的培训考核;三是要以理论指导实践,注重实际操作,加强知识的应用。学校要结合青年教师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制定明确的业务目标,在制定具体目标时,要做到主次兼顾,不同层次结合,多方面结合,使青年教师明确努力的方向,全面有效地发挥目标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达到游刃有余的水平,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和最优化。

再次,要树立榜样,培养良好的师德修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的教师队伍中选拔出一些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特别要从青年教师中发现榜样,为青年教师树立做人的榜样、事业的榜样、生活的榜样。通过榜样的示范,潜移默化,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化,高深的道德理论具体化、人格化,使青年教师从这些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可信性的榜样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影响。学校还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团委等组织的核心作用,做到正确引导,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每名党员要各联系几名青年教师,帮助思想,促进学习,带动工作。团组织要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团结青年教师,调动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青年教师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

总之,青年教师是新鲜的血液,是振兴民族教育的希望。一大批有志有为的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是学校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学校只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就能极大地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可以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先进、教育思想端正,业务能力过硬,有创新意识和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旭东.《教师专业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杨志恒、高岩.《教育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9.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1 篇九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充分体现集体的力量,加大教研力度,使青年教师早日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特制定此工作计划。

二、培养目标:

1、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化。

2、增强青年教师的教研意识,提高他们的教研能力。

3、提高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4、使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

三、具体措施:

1、青年教师每周进行一次说课活动,内容为下周要上的教材,说课后与指导老师交流看法,修改教案。

2、青年教师的教案经指导老师审阅后方能施教。

3、青年教师要经常随堂听课,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每学期听指导老师的常态课不少于30节。

4、青年教师每学期在校内至少上一次公开课,通过大家的评价,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5、青年教师要多接受新信息,不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及教研能力。

6、青年教师要与指导老师一起承担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

四、具体安排:

1、每周一次说课;

2、每周一次随堂听课;

3、每学期期一次公开课;

4、学期结束总结得失,改进提高。

计划人:刘凤祥

10.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总结 篇十

指导教师:程 梅

2010年11月—2011年6月,学校安排我担赵志华老师的指导老师,1年时间里,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从以下几方面对培养指导赵志华同志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一、指导教师情况

我是2002年8月考入瑶海区教育局,分到枞阳路小学(原幸福村小学)后,我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进修。在教学工作中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在老教师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很快适应教育的岗位,担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了校领导和同仁的好评。承担了培养新教师的任务。

二、青年教师赵志华的情况

赵志华同志2010年10月进入我校工作,从工作到现在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赵志华同志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上勤奋刻苦,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是一名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的教育工作者。

三、培养指导赵志华同志的情况

赵志华同志刚走上工作岗位期间,教学基本功欠缺,备课抓不到重点,组织教学能力欠火候,管理班级不到位,不能和科任教师密切配合搞好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当我了解这些情况后,及时找她谈心,首先肯定她好的方面,鼓励她认真钻研教材,搞好教学工作。然后,指出上课中存在的问题。平时教学中,我经常听她的课,在每一次听课前让她先说一说这节课的教法,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上完课后,让她自己分析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学效果如何?实际教学是否按照备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的?是否根据课堂上的信息反馈及时高速教学等等方面的问题。先让她自己去认识,去体会自己的教学活动,然后,我再对她的课进行讲评。肯定她成功的一面,找出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互听互评,让她经常听我的课,对我的课进行讲评,一方面,让她找出好的地方,值得她学习的方法、经验;一方面让她给我找不足,这样通过互评互听,使她从中学到了教学经验,同时也促进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平时在课下要求她认真备课,告诫她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但备课进不能只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这一点也是新教师容易出现的赞美。赵志华同志备课十分认真,为了上好一节课,查资料做练习,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学中,除了给她传授我的教学经验,介绍教学方法以外,还指导她如何设计练习,如何批改作业等。总之,为了使一个刚走了讲台的新教师适应自己的角色,提高教学水平,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语文教师,我想了很多办法,花费很大的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

赵志华同志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工作热情很高,但由于缺少方法,对一些问题感到束手无策,工作很吃力,往往是出力不讨好,效果不佳,班级各方面工作都上不去,她为此很苦恼,情绪低落。我知道以后,就到她带的班级中去了解班级学生情况,帮她想办法解决问题,向她传授管理班级的方法,找学生谈话,处理问题的技巧,帮她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指导她对重点学生进行家访,帮助她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赵志华同志领悟到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班级管理步入正轨。自己能够独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了。此后,我还经常和她进行交流班级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交流与学生谈话沟通方式,不断地帮助她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赵志华同志取得了“瑶海区第一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质课评比”二等奖、瑶海区第五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三等奖的好成绩。(附奖状复印件)

在培养指导赵志华同志的过程中,我不光在业务上指导她,还在生活上关心她,思想上引导她,让她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积极要求进步,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11.培养青年教师的“五要诀” 篇十一

所谓“引”就是引导、引领和引发的意思。从政治思想角度而言,就是要引导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从教学业务而言,就是要引领青年教师参与课程改革,争取少走弯路,缩短成长周期;从工作状态而言,就是要引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用智慧来谱写教育的美好篇章。尤其是引发青年教师群体的合理有益的竞争,在竞争中加速成长和发展。我校每学年都要组织青年教师制订或修订成长计划书,使他们心中有奋斗之目标、前进的方向;业务上为他们配好导师,定期开展活动;年末组织评选“五星教师”,即课堂明星、师德之星、希望之星、教科之星、德育之星,以此来激励青年教师特长发展、个性发展。

晒本指在阳光下使实物干燥或变得温暖,这里的“晒”是指让青年教师敞开胸怀,表白内心,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袒露出来,与同事同行交流、共享,就像接受阳光的洗礼,使得自己更加阳光、更加纯洁、更具人格魅力。如“晒心”,就是召开座谈会,让青年教师轮流坐庄,谈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谈内心的愉悦和苦恼,达到一吐为快的效果;“晒脑”,就是召开读书交流会,组织青年教师阅读教育专著,交流阅读体会,在交流中互相得到启迪和教育,用先进的理念武装头脑;“晒根”,就是进行技能展示评比,让青年教师展示自己的绝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此来调动积极性。学校对新上岗3~5年内教师和工作十年内教师都有不同的展示和考核方案,旨在督促他们强本固基,早日成才。

所谓“压”就是压任务、压担子、压场子。小年轻,精力旺、士气足,重大任务压给年轻人去完成,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提高工作时效,增强青年教师的耐挫力和动力。所以压任务、压担子是培养青年教师的好办法。只有负重奋进,响鼓重锤,才会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所谓“压场子”是说,一定的时候,一定的场合,师傅或领导为徒弟压阵压场,暗中助其一臂之力。这就像中国象棋中小卒子过了河界,在车马炮的掩护下,小卒子就力大如牛、不可侵犯一样,青年教师在完成重任、大任时候有导师或领导“掩护”“照应”,其潜能就能得到完全彻底开发,重压后的“反弹力”就会无比强大。

所谓“磨”就是打磨,把课磨成正品、精品,把教师磨成业务骨干或精英,通过反复锤炼,实现百炼成钢。“磨”也不是被动地磨,而是引导他们主动接受打磨。如我校开展青年教师“磨课”活动(“六课制”活动),即要课、说课、试课、改课、思课、写课。学校引导教师主动申报要课,申述理由;通过说课,确定上课人选;教师反复试课、改课;最后反思课堂,撰写课例,即思课、写课。既磨课又炼人,它能使青年教师在反复的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耐挫力和拼搏的韧劲。磨课中磨意志、磨毅力、磨品格、磨韧劲。常言“十年磨一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意味着铸就成功非一朝一日,需要我们充满信心和毅力,坚持长年的栽培。

凡精品都是精心雕刻而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雕不成才。这里的“雕”主要指对有培养前途的新苗新秀加大力度和强度,精雕细琢,着力培养成骨干教师、名教师。“雕”要比一般的“磨”层次要高,磨侧重于达到规范、最多完善至正品、上品;而“雕”则要将青年教师培养成非一般的教师,是精品、是珍品、甚至是杰品,要使他们独具个性的教育观和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甚至教学的风格。从合格教师到骨干教师到名教师、名家的过程就需要不断雕刻打磨。我校经常让青年教师走出圈子去考察、去见习,到“窗外”去见大世面;让青年教师在大场合开课,参与高层学术研讨或交流,从而达到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境界,或刻除或碾磨或抛光,尽量放大自己的优点、长处,以扬长避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与风采。

这里的“引”是前提,只有“引好”才能使其走上正确轨道,拥有“正气”,促进健康主动发展;“晒”是基础,只有奠定了扎实的根基、丰厚的底蕴,才能使其拥有充足的“底气”,促进稳定快速发展;“压”、“磨”、“雕”是培养青年教师的关键性手段,只有经历了锻压、打磨、刻雕等实战、实练,才能使其拥有“才气”“名气”,促进全面发展、高位发展。

12.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总结 篇十二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承担着学校的主要工作,他们是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顶梁柱,是农村教育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与能力、他们的师德修养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下一代接班人的质量。学校今后发展靠的就是青年教师。因此,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造就一批“未来型”、“发展型”、“创新型”的教师,对我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乡全面开展青年教师培养活动,采取落实到人,定任务,压担子,让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教师锻炼成长提高。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发展的希望,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已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本年度继续继续开展指导青年教师工作。现特做总结如下:

1.师德教育。

袁毅老师对刘莹老师坚持不间断、多方面、多渠道加强师德规范教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为依据,结合学校一系列重要的规章制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全体青年教师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态度和远大理想,从而提高了该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

2.师徒结对。

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应该说经验不足。如何在这方面作指导,这就需要给他们在走上讲台时有一个好的引导,好的榜样,好的老师。定向指导无疑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达到这样的目的。师徒在师德、业务的教学业务探讨活动,定期进行师徒交流,采取对话、交流等形式,增进互相了解、听取各自的教学活动情况。这样,使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手把手的指导下,迅速成长起来,迅速掌握教学技能。这一学年度里,袁毅老师对青年教师刘莹进行思想、理论培训指导2次,听课指导2次,但这还不够,还要加大力度。

3.放手挑担。

青年教师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经过指导教师指导和自身努力,所指导的青年教师不仅在教育思想成熟起来,而且在教学业务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这基础上,让青年老师独立挑起工作重担,在工作中,坚持“信而用之,用之不疑”的原则,这样,该青年教师在完全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尽力工作,努力工作,显示出他思维敏捷,具有独创精神的特点。

4.跟踪指导。

青年教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这不仅反映在处事待人上,也反映在教学工作中。我掌握了青年教师这一特点,于是,本人除了加强思想教育外,在教学业务上采用跟踪指导的方法,对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作跟踪。在跟踪中,及时帮他寻找规律;在跟踪中,坚持激励上进的原则,促进该青年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作业指导等技能。在跟踪中,尽量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在能力,使其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长处,以期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5.特色展示。

每一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积累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或特色,就是青年教师也有自己的长处或特点。通过教学评比,让每一位教师展示自己的特色,如有的教师善于指导学习;有的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等等。通过特色展示,不仅达到了互相学习的目的,也促使教师在教学技能上不断完善。同时,这也给一些教学无专长、方法老一套的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13.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总结 篇十三

一、师德方面:

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课程组老师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课程组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在言传身教中首先让赵谨老师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引导她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让她明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在本学期,赵老师做到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没有发生违纪现象。

二、教育教学方面:

1、课程组老师对自己工作上严要求,处处为年轻教师做好表率,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学会分享。在杨老师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她走出困境。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赵谨老师,在帮带中共同进步。

2、做到指导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新理念。这要求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尽快熟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工作的同时,鼓励赵老师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领会《纲要》的精神,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师徒结队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在日常的教学中,课程组老师们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本学期,课程组老师听了赵老师几节课,课后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交流,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以此提高赵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重点指导了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课程要求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校的教学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个活动来提高赵老师对教材的理解驾御能力。赵老师面对课程组老师提出的一些不足之处,能认真反思,虚心接受建议和指导,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和指导,赵教师成长很快,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基本完成本学期的培养、指导的目标和任务。

4、要求赵老师学习课程组老师的经验,但不要刻意地模仿。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风格,千万不能丢失自己的个性。

上一篇:小班班级下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申办人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