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原文翻译(精选8篇)
1.杞人忧天原文翻译 篇一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一、给下面词语中的红色字体注音。
杞人忧天躇步跐蹈
日月星宿
中伤 充塞
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读出节奏,读出语气。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杞人忧天原文翻译 篇二
关键词:电报风格,“冰山理论”,异化翻译策略,《老人与海》
作为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 《老人与海》自1952年发表以来, 中译版本众多, 影响力较大的有张爱玲译本, 海观译本和吴劳译本。本文以张爱玲和吴劳译本为例, 通过对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两个版本译文的对比分析, 从海明威电报写作风格和“冰山理论”评析《老人与海》的翻译策略。
1 理论基础
1.1 背景简介
1.1.1 海明威和《老人与海》
美国著名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生于1899年, 是美国2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1917年高中毕业后去了《堪萨斯城市星报》当见习记者。1952年, 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老人与海》, 讲述古巴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前往海湾打鱼, 却连续84天一无所获的故事, 简短的篇幅集中描写了老人独自在海上捕鱼的三天。他奋斗不懈, 因为他坚信“人不是为打败而生, 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
1.1.2 译者
译者的译文为译文读者架起从原作者表达处获取信息的桥梁。译者的职业、学习和人生经历等都会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立场和策略的选择, 从而影响译文的质量。
张爱玲, 作为中国现代作家, 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1952年到香港, 在香港期间主要为美国驻香港处做翻译, 在她的众多译作中, 《老人与海》是她唯一真正喜爱的作品。
吴劳, 作为一名翻译家, 被誉为海明威专家, 主张全息翻译, 即要求译文尽量传达出原文所蕴含的从语言到文化层面的多重信息, 包括作者刻意创造的写作手法及其给读者带来的特殊反映。
1.2 海明威写作风格
1.2.1 电报风格
海明威高中毕业后去了《堪萨斯城市星报》, 虽然只当了六个月的见习记者, 该报所提倡的行文明快有力、句段短小, 及强调新闻的新意、时效、准确、凝练等风格却为海明威之后写作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后, 他又到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当驻欧记者, 1922年热那亚会议期间, 他用电报拍发消息, 语言必须简明, 极少用形容词和修饰语, 形成了所谓的“电报体风格”。
从《老人与海》中可以看出, 海明威选词具体、确切, 句子短小精悍、条理清晰、结构整齐, 文章简洁明了、清晰自然、效果直接, 充分体现作者电报风格的写作特点。例 (1) When the boy came back the old man was asleep in the chair and the sun was down.The boy took the old army blanket off the bed and spread it over the back of the chair and over the old man's shoulders. (吴劳译文:等男孩回来的时候, 老人在椅子上熟睡着, 太阳已经下去了。男孩从床上捡起条旧军毯, 铺在椅背上, 盖住了老人的双肩。) 这两句话中“chair”、“sun”、“old army blanket”等词语简单、具体。两个句子分别为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和由“and”连接的并列句, 均采用一般过去时态, 简短无赘述, 结构清晰, 表达自然。
1.2.2“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最早于1895年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其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的《歇斯底里研究》中提出。在人格理论中, 他把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 认为人的人格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 露出来的仅仅是一部分, 即有意识层面, 剩下绝大部分则处于无意识, 而这无意识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却决定着人的行为和发展。
海明威在他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 (1932) 中第一次提出“冰山原则”, 即外在的简约艺术和内在的“经验省略”。他将文学比作海面上漂浮着的冰山, 文字和形象是露出水面的部分, 而情感和思想则是在水下。《老人与海》出版后, 他回答《巴黎评论》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想知道的话, 我一直用冰山理论指导我的写作。冰山有八分之七在水下, 只有八分之一是显露出来的。任何你知道的, 你都可以省去不写, 这只会增强你的冰山, 重要的是那没有显露出来的部分。”《老人与海》原本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 描述村庄里每一个人物的生活细节, 但最后却只留下了五万字, 删掉了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 只留下了最重要的部分。
2 翻译策略
2.1 异化与归化
1995年, 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 (1995) 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两种翻译途径“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和“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分别称作“异化法” (foreignizing method) 和“归化法” (domesticating method) 。“概括而言, 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 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 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 采取目的语的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 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孙致礼, 2002)
异化不等同于直译, 归化也不等同于意译。异化和归化是文化层面, 而直译和意译是语言层面。 (黄艳春, 2010) 作为“异化”的代表人物, 韦努蒂从文学和文化的研究角度来研究翻译 (郭建中, 2009) , 提出“译者的隐身”, 将异化和归化植入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历史等大背景中, 发展以抵御目的语的文化占指导地位趋势从而突出文本在语言和文化这两方面的差异的异化翻译理论。奈达作为“归化”的代表人物, 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 (郭建中, 1998) , 提出“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他的动态对等 (或功能对等) 强调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完全自然的, 并尽可能地把原语表达的意义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 (Nida, 1964)
业界对于异化和归化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赞同异化的学者认为异化可以更好地传递源语文化;支持归化的学者认为翻译就是交际, 必须要通顺易懂;有学者从哲学辩证角度看待两者关系, 提出根据文本不同和目的不同采取最恰当的翻译策略 (唐德根, 吴静芬, 2008) ;也有学者兼容并蓄, 认为在文化内容层面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而在语言形式层面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张智中, 2005) ;还有学者从后殖民视域出发, 揭示强势文化所取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 提倡采用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达到文化交流上的平等 (葛校琴, 2002) 。采用异化策略可以更好地保护源语文化, 而归化则是对目的语文化的保护且更便于目标语读者信息接收。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根据文本、目的及接受者不同, 译者应考虑暂时放下一贯坚持的立场, 优先选择最恰当的翻译策略。
2.2 原作者写作风格对译文的导向
2.2.1 电报风格在译文中的体现
例 (2) That's easy.I can always borrow two dollars and a half.
张爱玲译文:那很便当。我两块半钱总借得到的。
吴劳译文:这个容易。我总能借到两块半的。
原文为两句简单句, 选词具体, 句子短小精悍, 表达清晰, 是典型的“电报体风格”。
张爱玲爱好古典文学, 在《老人与海》翻译时偶尔使用文言文或半文半白语言。在译文中将“easy”和“two dollars and a half”分别译作“便当”和“两块半钱”, 带有强烈的文言文色彩, 文风独特, 却与原文风格相左。吴劳则将其用白话文分别译作“容易”和“两块半”, 准确、自然, 表达风格与原文电报风格一致。
例 (3) All I know is that young boys sleep late and hard.
张爱玲译文:我就知道年轻的男孩子睡得晚, 睡得沉。
吴劳译文:我只知道少年睡得沉, 起得晚。
张爱玲将“young boys”译为“年轻的男孩子”, 形容词赘余、不简洁, 违背了电报风格对形容词和修饰语简明的要求;而吴劳译作“少年”, 确切、简洁, 符合原文电报风格。
2.2.2“冰山理论”对译文的指导
例 (4) Now we are joined together and have been since noon.And no one to help either one of us.
张爱玲译文:现在我们遇在一起了, 自从正午起就遇在一起了。我是没有一个人帮助我, 它也没有一个人帮助它。
吴劳译文:如今我跟它拴在一起了, 从中午起就是如此。而且我和它都没有人来帮忙。
张爱玲在《老人与海》翻译时, “她的译本透露了她对这篇小说的理解, 她本人对人与命运的看法折射在其中。” (王璟, 罗选民, 2010) 因此, 译文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读者对原文的独立思考。张在译句中加入了自己对原文中主人公心情的理解, 重复语的使用使译句显得冗长、赘余;吴劳在翻译时, 则采用全息翻译, 译句短小精悍, 简单自然, 切合原作者“冰山理论”追求简约艺术和“经验省略”的特点。
例 (5) "Come on, "the old man said aloud."Make another turn.Just smell them.Aren't they lovely?Eat them good now and then there is the tuna.Hard and cold and lovely.Don't be shy, fish.Eat them."
张爱玲译文:“来来, ”老人自言自语。“再兜一个圈子。你闻闻看。这沙丁鱼可爱不可爱?好好地吃它们吧, 不时还可以吃吃那鲔鱼。硬硬的, 冷的, 可爱的。鱼, 别怕难为情。吃吧。”
吴劳译文:“来吧, ”老人说出声来。“再绕个弯子吧。闻闻这些鱼饵。它们不是挺鲜美吗?趁新鲜把它们吃了, 回头还有那条金枪鱼呢。又结实, 又凉快, 又鲜美。别怕难为情, 鱼儿。把它们吃了吧。”
张爱玲将原文中“the old man said aloud”译作“老人自言自语”, 明显加入了自己对小说整体的理解;将“Just smell them.”译作“你闻闻看。”, 是根据译者对篇章的把握在译文中添加了主语;将“Hard and cold and lovely.”译作“硬硬的, 冷的, 可爱的。”, 叠词及“的”字短语的表达偏女性化, 与倾向大男子主义, 喜欢硬汉形象的海明威的语言风格相悖;“Don't be shy, fish.Eat them.”译成“鱼, 别怕难为情。吃吧。”, 将原文语序调换使译文符合汉语主题、述题的语序习惯, 但改变了原文中信息的强调点。吴劳将以上几句分别译为“老人说出声来”, “闻闻这些鱼饵。”, “又结实, 又凉快, 又鲜美。”, “别怕难为情, 鱼儿。把它们吃了吧。”, 语言简练, 与原文表达信息一致, 又不失老人的硬汉形象, 符合“冰山理论”写作简约艺术的特点。
3《老人与海》翻译策略的选择
译者是原文的读者, 而译文读者是译文的读者。译者为译文读者架起从原文及原作者处获取信息的桥梁, 译者既是原文读者又是译文作者, 因此翻译时应以译者为主体, 把译文读者当成译者, 即原文读者, 假定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使译文读者从译文和译者处接收到的信息与译者作为原文读者从原文和原作者处接收到的信息无限接近。原文读者从原作者和原文处接收到的信息不仅包括文字和思想层面的, 还有原作者的写作手法、理念和文体格式等等, 这些都应该在译文中有所体现。
奈达认为“一种语言里能表达的事情, 必然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 (Nida, 1969)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严格按照他的“冰山理论”写作, 作品中只写出了“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 而水下的部分则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异化翻译策略强调保留原文化中的语言特点, 采用原文化表达方式, 使译文读者像原文读者一样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满足“读者对差异性译文的期待”。 (孙会军, 2005) 翻译要假设成原作者在用中文写作, 因此, 翻译《老人与海》时, 鉴于海明威对电报风格的应用及对“冰山理论”的追求, 译者应站在海明威的立场上, 遵循电报风格、“冰山理论”以及原作者对原作的期待, 优先选择异化翻译策略, 使译文向原文靠拢。
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作家有自己独特的文风, 作为女性对译文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因此, 在译文中多有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之处。作为翻译家, 吴劳在翻译时主张全息翻译, 尽量使译文传达出原文所蕴含的语言、文化及原作者写作手法等多重信息, 忠实原文, 忠实原作者。
例 (6) He thought of how some men feared being out of sight of land in a small boat and knew they were right in the months of sudden bad weather.
张爱玲译文:他想, 乘着个小船出去, 看不见陆地, 有些人觉得害怕;在有一种季节里, 天气会忽然变坏, 这也的确是危险的, 他知道。
吴劳译文:他想到有些人乘小船驶到了望不见陆地的地方, 会觉得害怕, 他明白在天气会突然变坏的那几个月里, 他们是有理由害怕的。
张爱玲将原文看作由“and”连接的意义上互不干扰的两个并列分句, 因而将“right”译作“恰好”之意。其译文采用归化翻译策略, 打散原文英语树状句式结构中的主句和从句结构, 将原文一句话拆成八个部分, 译成符合汉语竹状句式结构的松散句;译文“在有一种季节里, 天气会忽然变坏, 这也的确是危险的”采用了增译翻译策略, 显得赘余。吴劳也将原文看作是由“and”连接的两个并列分句, 但前后两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因此将“right”译作“正确, 有理由”之意。其译文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句式结构与原文相似, 条理清晰, 逻辑性强, 符合英语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
例 (7) “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he said.“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张爱玲译文:“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他说。“一个男子汉可以被消灭, 但是不能被打败。”
吴劳译文:“然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给打败。”
张爱玲将原文中“a man”译为“一个男子汉”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 使原文内容变得狭隘。吴劳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译作“一个人”, 既简洁又准确。
4 结论
3.杞人忧天出处文言文翻译 篇三
原文
《列子·天瑞》:“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后用以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清邵长蘅 《守城行纪时事也》诗:“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
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译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长庐子闻而笑之曰:“虹蜺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解释
杞:周代诸侯国名,杞国,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古老的方国,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西周末杞为宋灭,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国从雍丘(今河南杞县)迁都至齐、鲁之间的.淳于一带,重建杞国。忧天:担心天会掉下来。老是怕天塌下来,以至于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比喻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1-3]
典故
战国时代 列御寇 《 列子》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今郑州市东30里圃田乡圃田村北有列子祠。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遗成《列子》一书,余者皆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博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老婆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老婆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这样的列子遗事至今郑州民间还在流传,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列子贵虚尚玄,修道炼成御风之术,能够御风而行,常在春天乘风而游八荒。庄子《逍遥游》中描述列子乘风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他驾风行到哪里,哪里就枯木逢春,重现生机。飘然飞行,逍遥自在,其轻松自得,令人羡慕。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隆基封其为冲虚真人,其书为冲虚真经。[3]
4.王冕勤学翻译原文 篇四
王冕勤学翻译原文
王冕好学
明代:宋濂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选自《元史·王冕传》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
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像侍奉韩性一样的侍奉王冕。
那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便将母亲带入越城供养。时间久了,母亲想念故乡,王冕就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也笑。
注释
(1)牧:放牧。
(2)陇:田埂。
(3)窃:偷偷地,暗中。
(4)辄:总是(常常)、就。
(5)或:有人;有的人
(6)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
(7)挞:鞭打。
(8)曷:通“何”,为什么。
(9)去:古义—离开,离去。今义:到。。。去。
(10)潜:暗暗地、悄悄地。
(11)执策:拿着书卷。
(12)旦:早晨,天亮。
(13)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14)恬:心神安适。
(15)异:(意动)
(16)一词多义(之)
①父怒,垯之:他。
②执策应长明灯读之:无实义。
(17)“被”通“披”:穿戴
5.智囊原文及翻译 篇五
【原文】
彦博幼时,与群儿戏,击球,球入柱穴中,不能取,公以水灌之,球浮出。司马光幼与群儿戏,一儿误堕大水瓮中,已没,群儿惊走,公取石破瓮,遂得出。
〔评〕二公应变之才,济人之术,已露一斑。孰谓“小时了了者,大定不佳”耶?
文言文翻译:
文彦博幼时常和同伴一起玩球,有一次球儿滚入洞中拿不出,文彦博就提水灌洞,不久球就浮出洞口。
司马光和同伴嬉戏时,有个玩伴不小心失足掉入大水缸中,眼看就要淹死,大家惊慌得一哄而散。只有司马光不慌不忙地拿起一块大石头把水缸打破,救了那小孩。
评译
6.钟嵘 诗品原文+翻译 篇六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气候变动着景物,景物感动着人心,所以使人的性情摇荡,并表现于舞蹈歌唱上。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它照耀着天、地、人,使万物显现着光辉美丽,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上天之神依待它接受祭祀,幽冥之灵依待它昭明祷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能够)感动天地鬼神的,没有什么是比诗歌更接近了。
昔《南风》之词,《卿云》之颂,厥义夐矣。从前《南风歌》的歌词,《卿云歌》的颂词,它们的意义是深远的。夏歌曰:“陶乎予心。”谣曰:“名予曰正则。”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觞也。夏代的《五子之歌》说“忧郁啊我的心”,楚国的歌谣《离骚》说“给我取名叫正则”,虽然诗的体制还不全备,然而是五言诗的起头啊。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到了汉朝的李陵,开始创作五言诗的(这种)体式了。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古诗的时代渺茫遥远,诗人和时代的难以详考,推究它的文体,本是西汉时的制作,不是周代衰弱时的首创啊。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自王褒、扬雄、枚乘、司马相如一班人,(都只以)辞赋竞相取胜,而诗歌之作还没有听说过。从李都尉迄班婕妤,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从李陵到班婕妤,约百年之间,只有一位女作家(班婕妤),也只有(李陵)一位诗人罢了。诗人之风,顿已缺丧。诗人(创作诗歌)的风气,顿时缺少丧失了。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东汉二百年中,只有班固《咏史》诗,(但)质朴而无文采。
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下来到了建安年代,曹操与曹丕父子,非常爱好文辞;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曹植、曹彪兄弟,兴起成为文坛栋梁;刘桢、王粲,成为他们的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於属车者,盖将百计。次第有攀龙附凤,自己来做附属的,大约将要以百来计算。彬彬之盛,大备於时矣。文质兼备的兴盛,在当时是非常完备了。尔後陵迟衰微,迄於有晋。之以后逐渐颓唐衰落,直到晋代。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太康中间,有张载、张协、张亢这“三张”,陆机、陆云这“二陆”,潘岳、潘尼这“两潘”,左思这“一左”,都突然复兴(建安的兴盛局面),继承前代王者的足迹,(是建安文坛的)风流未尽,也是诗文的中兴啊。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於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永嘉年间,看重黄帝、老子的学说,稍稍崇尚清谈,这时期的诗文,(述说)玄理超过它的文辞,平淡而缺少滋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到了东晋渡江到江南后,清谈(玄理风气)的影响像微微的波浪还在流传,孙绰、许询、恒温、庾亮诸位的诗,都平淡得像《道德论》,建安文学的风力丧尽了,先是郭景纯用俊上之才,变创其体。在此之前,郭璞运用(他)俊逸的才华,变革创新诗歌的体载;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刘琨依恃(他)清新刚健的气势,辅佐成就了诗歌的美感。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然而,他们(按,指“孙绰、许询、恒、庾诸公”)的人多,我们(按,指郭璞、刘琨)人少,没有能够改变世俗的文风。逮义熙中,谢益寿斐然继作。到了义熙中间,谢混文采熠熠地继续创作。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固已含跨刘、郭,陵轹潘、左。刘宋元嘉中间,有一位谢灵运,文才高峻,辞藻丰赡,作品富丽艳逸,难以追踪,确实已经包含和超越刘琨、郭璞,压倒潘岳、左思。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幹、仲宣为辅。所以知道陈思王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俊杰,刘桢、王粲是辅佐;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陆机是太康文学的精英,潘岳,张协是辅佐;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谢灵运是元嘉文学的雄才,颜延之是辅佐:这些都是五言诗首要的作者,文词闻名于世的诗人。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四言诗字数少而意思多,效法《国风》、《离骚》,就可以摹仿其大概,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習焉。(但诗人们)往往苦于文字(用得)多而意思(表达)少,所以世人很少学习它。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於流俗。五言诗在诗体中居重要地位,是众多诗歌中最有滋味的,所以说合于世俗之人的口味。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这)难道不是因为(它)指陈事理,塑造形象,尽情抒情,描写事物,最是详尽切当的吗?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所以诗有三种表现方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文辞已经完了意思还有余,是“兴”;因物喻志,比也;借物来比喻情志,是“比”;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意于言,是赋。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幹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扩大这三种表现手法,斟酌地采用它们,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得体会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如果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意)流移不定,文辞就没有归宿,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至于那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酷寒,这是四季的节令气候给人的感触表现在诗歌里的。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好的集会寄诗来寓托亲情,离开群体依托诗来表达怨恨。至於楚臣去境,汉妾辞宫;至于楚国臣子离开国都,汉朝的妾媵辞别宫廷,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 有的尸骨横在北方的荒野,魂魄追逐着飞去的蓬蒿;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有的扛着戈矛出外守卫,战斗的气氛雄起于边地;塞客衣单,孀闺泪尽;在边关的客子衣裳单薄,闺中寡居的妇女眼泪哭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有的士人解下配印辞官离朝,一离去就忘掉回来;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女子有扬起娥眉,入宫受宠,再次顾盼(姿色动人),倾国倾城: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所有这种种(情景),感动心灵,不作诗用什么来舒展它的情义?不用长篇的歌咏用什么来畅抒它的情怀?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所以(孔子)说:“诗可以(使人)合群,可以(抒发)怨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於诗矣。使得穷贱的人容易安心,隐居避世的人没有苦闷的,(要想如此)没有比诗更好的了。故词人作者,罔不爱好。所以诗人作者,没有不爱好(作诗)的。今之士俗,斯风炽矣。现在的士子俗人,(作诗)这种风气是很炽烈了。才能胜衣,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骛焉。刚刚才能禁得住穿大人的衣服,就开始学习文字,(并且)一定心甘情愿地为写诗奔忙。於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因此平庸的声音,杂乱的体裁(的“诗”),(却)人人自认为容貌可人。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以至于使富家子弟,以(作诗)文采不如人为耻辱,夜以继日地点缀文辞,吟哦词句,独观谓为警策,众睹终沦平钝。独自观赏,自认为精妙绝伦,众人观看,终究沦落为驽钝平常。次有轻薄之徒,笑曹、刘为古拙,谓鲍照羲皇上人,谢朓今古独步。其次有轻薄的人,嘲笑曹植、刘桢的诗古旧笨拙,说鲍照是伏羲时代以上的人(其诗格调高古),谢脁今古无人可比(其诗雄视千古)。而师鲍照终不及“日中市朝满”,学谢朓劣得“黄鸟度青枝”。可是效法鲍照,终于比不上“日中市朝满”;学习谢脁,(只能)低劣地学到“黄鸟度青枝”。徒自弃於高明,无涉於文流矣。徒然自己被高明抛弃,与文人一流毫无关涉了。
观王公缙绅之士,每博论之馀,何尝不以诗为口实。观察王公和士大夫之流,每每在广谈博论之余,何尝不借诗作谈话形式,随其嗜欲,商搉不同,随着他们的爱好,商讨不同意见。淄、渑并泛,朱紫相夺,喧议竞起,准的无依。像淄水和渑水一起泛滥混合,像紫色和红色互相混杂改变,各种意见竞相喧哗争论,无法用正确的标准分清辨别。近彭城刘士章,俊赏之士,疾其淆乱,欲为当世诗品,口陈标榜。其文未遂感而作焉。近来彭城人刘绘,是高明的(诗歌)鉴赏家,嫌恨诗界的混乱,要作当代的《诗品》,口里说出了(许多对诗歌的)品评,(只是)他的著作没有完成,(虽然如此)也是有感而作的呀。昔九品论人,《七略》裁士,从前班固论人,分为九等,刘歆评论士人作者,分为《七略》,校以贵实,诚多未值。依循名称以考究事实,确实有许多是不恰当的。至若诗之为技,较尔可知。至于写诗的技巧(的高下),明显是可以知晓的,以类推之,殆均博弈。按类来推求,大概同评论赌博下棋的胜负(那样可以明白知晓)。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沈郁之幽思,文丽日月,赏究天人。当今皇上,禀赋有生而知之的上等才能,体验有丰富深沉的文思,文辞与日月同辉,学识能探究自然和人世之间的关系。昔在贵游,已为称首。从前在与贵族子弟交游时,已是称职的首领。况八纮既奄风靡云蒸,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何况(现今)已经占有宇内八方,天下响应者像从风而伏、云气腾涌,怀抱珠玉之才的,摩肩接踵而来。以瞰汉、魏而不顾,吞晋、宋於胸中。本来下视汉魏(之作)而不屑一顾,气吞晋宋(篇什)于胸中,谅非农歌辕议,敢致流别。确实不是农民的歌谣、赶车人的议论,敢于加以品评的。嵘之今录,庶周旋於闾里,均之於谈笑耳。我现在记录的,近乎是在街闾里巷中交流谈论,等于是谈笑而已。
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後,不以优劣为诠次。在一品之中,约略依照时代先后排列,不按照优劣次序来作评论解释。又其人既往,其文克定。再者那人已经去逝,他的诗能够论定。今所寓言,不录存者。现在的品评,不存录在世的人。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连缀词句,排比事实,是只作通常的谈论。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至于像那筹划国事的文书,应该凭借广博引用古事(以成其典雅庄重);撰德驳奏,宜穷往烈。叙述德行的驳议奏疏,应该尽量称引以往的功业。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於用事?至于吟咏诗歌抒发性情,又何必看重运用典故?“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思君如流水”,就是就眼前所见而想;“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高台多悲风”,也只是即目所见的情景;“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清晨登陇首”,没有典故;“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明月照积雪”,岂是出于经书史籍?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观察古今的佳句,多不是拼凑假借古人词句,而都是由于直接抒写。颜延、谢庄,尤为繁密,於时化之。颜延之、谢庄的诗,用典更是繁多细密,在那时(诗风)受他们的影响。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所以(刘宋)大明、泰始中间,诗文大几同于抄书。近任昉、王元长等,词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浸以成俗。近来任昉、王融等,不看重文辞(本身)的奇特,(只是)争着运用无人用过的典故。从那时以来的作者,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遂使句子里没有不用典故的话,话语中没有不用典故的字,拘束补缀,损害诗文已经很厉害了。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可是诗歌写得天工自然没有雕琢的,很少能碰到这样的人。词既失高,则宜加事义。文辞既然失去高明,就只会增加典故,虽谢天才,且表学问,亦一理乎!虽然失去天才,姑且表现学问,也是一种理由吧!
7.竹石原文及翻译 篇七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
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解说
8.老子原文和翻译 篇八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 之言,不可道也”。《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 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 之外的教化。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翻译】:
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
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心里谦卑,腹里饱足,血气淡化,筋骨强壮。人们常常处于不求知、无所欲的状态,那么,即使有卖弄智慧的人,也不能胡作非为了。遵从无为之道,则没有不太平之理。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1]。
【注释】:
[1]很多人用“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一句,证明老子用“道”来否定上帝,破了古代的宗教迷信。这种解释不确切。这句话里的“帝”,显然并不是今日所言上帝。有人说老子原文的“象帝”就是上帝,这是不对的。“象”就是象,是“形象”的意思,不是“上”的借用。因为老子常将“上”字用于“上天、上德、上士”等等,显然老子并非不懂“上”字的用法,也并非不能使用“上帝”一词。老子不用“上帝”一词,显然是因为这个“帝”不是至高无上的,不配使用“上”字作定语。因为唯有老子的“道”,才与今日所言“上帝”之无限、永恒、自在的内涵相一致。详见本书第一章第二节之五“《老子》中的神与帝”。
【翻译】:
道,空虚无形,其大能却无穷无尽,渊远深奥啊,像是万物的祖宗。放弃自以为是的锐气,摆脱纷纭万象的迷惑,和于你生命的光中,认同你尘土的本相,你便能在幽幽之中,看到他那似有似无的存在。我不知道有谁产生他,他先于一切有形之帝。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翻译】:
天地不理会世上所谓的仁义,在其看来,万物是祭神用的稻草狗。圣人也不理会世 上所谓的仁义,在他眼里,百姓是祭神用的稻草狗。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冶炼的风箱吗?虚静而不穷尽,越动而风越多。
话多有失,辞不达意,还是适可而止为妙。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翻译】:
幽悠无形之神,永生不死,是宇宙最深远的母体。这个母体的门户,便是天地的根源。冥冥之中,似非而是,延绵不绝,用之不尽。
【老子·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翻译】: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因为它不自贪自益其生,所以能长生。
同理,圣人把自己置于最后,他反而在前;把自身置之度外,他反而长存。这不正是由于他无私,反而成全了他的私吗?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翻译】:
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处身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跟道很相近。
居身,安于卑下;存心,宁静深沉;交往,有诚有爱;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天下归顺;做事,大有能力;行动,合乎时宜。唯有不争不竞,方能无过无失。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翻译】:
抓在手里冒尖儿流,自满自溢,不如罢了吧。
千锤百炼的锋芒,也长不了的。
金玉满堂,你能守多久呢?
富贵而骄,是自取灾祸啊!
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这正是上天之道。
【老子·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翻译】:
谁能使灵魂与真道合一,毫无离隙呢?
谁能使血气变得柔顺,像婴儿一样呢?
谁能洗净内心的杂念,透亮如明镜呢?
爱民掌权,谁能舍己顺道、无为而治呢?
运用心智,谁能因应天意、如雌随雄呢?
明白通达,谁能超越人智、摆脱知识呢?
那创造并养育这个世界的,他创造养育并不强行占有,他无所不为却不自恃其能,他是万物之主而不任意宰制。这真是深不可测的恩德啊!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翻译】:
三十根辐条集中在车轴穿过的圆木上,圆木有空的地方,才对车有用处(可行走)。
揉合黏土制成器皿,上面有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用处(能容纳)。
为房屋安窗户,窗户有空的地方,才对房屋有用处(取光亮)。
有形者对人们有利益,是由于无形者的功用啊。
【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翻译】: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昏花,变幻的音响使人耳朵发聋,丰腴的美食使人口味败 坏,驰骋打猎令人心意狂荡,珍奇财宝令人行为不轨。
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给他们内在的充实,不是给他们外在的愉悦。据此而取舍。
【老子·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翻译】:
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
为什么说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呢?宠是来自上面的,得到时吃惊,失去时也吃惊,所 以说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
为什么说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呢?我有大祸患之忧虑,是因为我有肉身性命要保全;及至我把肉身性命置之度外,我还有什么祸患可忧虑呢?
所以,舍弃肉身性命去为天下的人,堪为普天下的寄托;舍弃肉身性命去爱天下的人,堪得普天下的信靠。
【老子·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1],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释】:
[1]释德清注:“致诘,犹言思议”。又马王堆甲乙本「致诘」作「致计」,均有深究之义。
【翻译】:
看见而不晓得,叫做“夷”;听到而不明白,叫做“希”;摸索而不可得,叫做“微”。“夷希微”三者,不可思议,难究其竟,所以它们混而为一。在他之上不再有光明,在他之下不再有黑暗。难以言说的无限延绵啊,又复归于空虚无物。他是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形象的形象,叫做恍惚。迎面看不见他的先头,追踪抓不著他的尾迹。
秉持上古之道,可以把握当今万有,知道其由来始末,这便是大道的要领了。
【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翻译】: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其微妙玄通,真是深不可识。由于深不可识,只好勉强来形容他:
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谨守好像畏惧四邻,恭敬严肃如同作客,流逸潇洒如同化冰,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
谁能沉淀混浊的,使之渐渐清澈呢?谁能启动僵死的,使之徐徐复活呢?
持守此道的人,是不会自满自溢的。唯有不自满自溢,才能在凋敝死亡中成为新人。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1],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翻译】:
内心虚化到极点,持守安静到纯一。我就能在万物的篷蓬勃勃中,看出其来龙去脉。
万物纷纭百态,都复归其本根。回到本根就叫平静安息。平静安息便是复归了真生命。复归了真生命便是永恒。认识永恒便是光明。不认识永恒,就会任意妄为,后果凶险。
认识了永恒,就能万事包容。万事包容,就能公义坦荡。公义坦荡,则为完全人。完全人,则与天同。与天同,就归入道了。归入道,可就长久了,即使肉身消失,依然平安无恙。
【老子·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翻译】:
至高至善的掌权者,人们仿佛感觉不到其存在。次一等的,赢得人们的亲近赞誉。再次的,使人们畏惧害怕。更次的,遭人们侮慢轻蔑。信实不足,才有不信。
悠悠然大道之行,无须发号施令,大功告成之后,百姓都视之为自然而然的事,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老子·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翻译】:
大道废弃了,才出现仁义。智慧出来了,才有大伪诈。六亲不和,才大讲孝慈。国家昏乱,才呼唤忠臣。
【老子·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翻译】:
弃绝成功与智慧,对人民有百倍的好处。弃绝仁义的说教,人民就会复归孝慈。弃绝技巧与功利,就不会有盗贼为患。然而,用这三者作诫律是不够的。
一定要让人心有所归属才行,就是:认识生命的本根,持定存在的本原。使自我越来越少,使欲望越来越淡。拒绝人间的学问,保持无忧无虑的心。
【老子·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翻译】:
恭维与呵斥,相差有多远?赞美与厌恶,区别在哪里?人所畏怕的,不能不畏怕啊。
荒野啊,广漠无际!
众人熙熙攘攘,像是在享受盛大的宴席,像是登上了欢乐的舞台。
唯独我浑然无觉,好像不曾开化的样子;
混混沌沌,像初生婴儿还不知嘻笑的时候;
疲惫沮丧,像是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人。
众人都自得自满流溢而出,唯独我仿佛遗失了什么。我真是愚笨人的心肠啊!
世俗的人个个明明白白,唯独我一个昏昏然然。
世俗的人个个斤斤计较,唯独我一个马虎不清。
大水荡荡淼如海,高风习习行无踪。
众人都有一套本事,唯独我又没用又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