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诗意生活

2024-07-06

诗歌诗意生活(12篇)

1.诗歌诗意生活 篇一

诗意地活着诗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诗意;“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诗意;“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诗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诗意。诗意,无处不在。能在生活中品尝出诗意,诗意地活着的人是幸福的,我喜欢,我追求这样的生活。

诗意地活着,是一种闲情。品茗读书,习字画画,侍弄花草,养宠遛鸟,生活的诗意,尽在其中。午后,泡一壶香茗,揽一卷诗书,悠闲的品茗,静静地读书。茶香墨香,充溢书房,十分惬意。夜深人静的时候,坐在电脑桌前,点上一支烟,浏览信息,创作文字,悠闲自在。要不就养一只金钱龟吧,网购来的葫芦形的`的玻璃鱼缸,小小的金钱龟,时而趴在小石子上,一动不动,时而划动着四肢,伸出小脑袋,东张西望。尤其是给它喂食的时候,更是趣味无穷,你可以用剪刀,将瘦肉剪成细条状,然后喂到它嘴里,小龟伸出脖子,张开小嘴,咕噜一下,肉就下肚了。看着小龟一天天的长大,你的心里一定会充满了无限的快乐。

诗意地活着,是一种理想。唐朝的李白,他,着一袭白衫,仗剑行天下,一边饱览山川美景,一边品酒作诗,优哉游哉,成就一代“诗仙”;明朝的徐霞客,他,背起行囊,骑一匹瘦马,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玉汝于成,写就了《徐霞客游记》这部旷世奇作。意大利的马可波罗,他,告别妻儿,扬起风帆,劈波斩浪,游历世界各地,尽览风土人情,终于有了《马可波罗游记》传世。他们,怀抱理想,百折不饶,诗意地行走在大地上,生命也因此变得丰盈而美丽。

诗意地活着,是一种情怀。让清风吹走阴霾,让阳光温暖胸怀,让爱盈满心间。古人云:“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坎坷、挫折、困难、逆境,人生路上,在所难免。“诗圣”杜甫,面对自家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惨状,依然心系天下百姓,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柳宗元,被贬柳州,访贫问苦,旋作《捕蛇者说》,感叹“苛政猛于虎也”。宋代的苏轼,中秋之夜,思念亲人,对酒当歌,吟出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范仲淹,登岳阳楼,赏洞庭湖,遂作《岳阳楼记》,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诗意地生活,是一种创造。看茶叶在沸水中,起伏舒展,香气由淡而浓,感悟人生真谛,世事沧桑;看庭前花开花落,树木由荣而枯,感悟季节变化,岁月流觞;看天空云卷云舒,形态由聚而散,感悟空灵之美,闲适之态。善于发现,善于想象,善于感悟,就能创造生活的诗意。在你遇到困难时,陌生人的一次援手,让你感动;在你忧伤时,朋友的一句开花的话语,使你倍感温暖;墙角的腊梅,孤傲的开着,给你坚强和力量;树上最后的一片枫叶,孤零零的挂在枝头,激起你对世界的无限依恋。世间的一切,你都可以去创造诗意,创造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

人活着,就应该有诗意。春天,撑一把油纸伞,在濛濛细雨中,漫步柳堤,看蜂飞蝶舞;夏日,斜躺在大樟树下的竹椅上,半眯着眼睛,听蝉噪鸟鸣;秋天,沿着枯草掩映的小径,踏着满地金黄的落叶,赏浩荡秋色;冬日,穿蓑衣,戴斗笠,寻一僻静所在,静静地独钓“寒江雪”。清晨,推开窗户,清风盈袖,朝阳入怀;黄昏,乡间小道,牧童短笛,袅袅炊烟。清风明月,高山流水,鸟语花香,露重霜白,大自然的一切,总是那样的美好!我陶醉在诗意的生活中,心生感慨,诗意地活着,真好!

2.诗歌诗意生活 篇二

一、吟咏赏读, 咀嚼诗歌的音乐美

诗的语言美, 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讲音律、节奏。因此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铿锵有声, 让人感受到悦耳和谐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 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妇幼音乐美的语言之中。因此, 古诗教学要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彻于教学诗中。起始阶段自读, 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 边理解边想象边朗读;在深入体会了诗的丰富意蕴之后, 让学生抑扬顿挫, 反复吟咏, 让学生把情感通过朗读的语调、语气以及停顿等读出来。如《静夜思》, 以《思乡曲》和《静夜思》两支曲子作为背景音乐, 让学生在音乐与诗句的欣赏中构想意境, 充分悟出声与情韵的和谐美。

二、拓展活动, 再现诗意

在古诗教学中引入活动, 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想象、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1、画诗。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与画互相生发, 相得益彰。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 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 理解好诗句, 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如教学“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诗时, 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无处寻”的蝴蝶呢?大家开动脑筋, 展开想像。结果, 有的学生画面上的蝴蝶隐约于金黄的菜花之中, 有的干脆不画。理由也各有不同:有的说把蝴蝶画成淡黄色, 和菜花就分辨不出来了;有的说画上儿童正拍着脑袋思考, “蝴蝶飞哪儿去了, 怎么找到它呢?”虽然怎么画都无所谓, 但可贵的是, 它已经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2、演诗。比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中诗人询问童子师傅的去处时, 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 充分展开想像, 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童子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 一片茫然的;有焦急无奈, 举目远眺的;有故作神秘, 睨视微笑的……学生种种表现, 再现了这篇古诗在他们头脑中的不同意境, 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不同创意。

3、写诗。学生学习了古诗, 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 触发学生的灵感, 让他们对古诗进行改写或者仿写。例如, 在学习《赠汪伦》后, 我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 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 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 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 回家后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 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

三、多元教学, 渲染意境

诗中有画, 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 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 它需要老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例如四年级费老师执教的《江雪》, 这首诗如果仅仅让学生理解渔翁孤独寂寞, 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不到位的, 所以, 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 体会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 郁结在胸, 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 来表露他愤世恨时且又不愿同流合污、孤独、高傲的感情, 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也是本课教学的内容。然而, 由于写作背景复杂, 又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阅历、个性等方面的不足, 其中的感情, 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费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作者的有关资料, 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激起学生的心灵震荡。

四、品味赏玩, 真切感悟

3.中国诗歌的诗意呈现 篇三

很多同学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常埋怨诗歌的晦涩难懂。而“梨花教事件”后,大家忽然又觉得诗歌咋又这么俗呢?其实晦涩与俗白并不是诗歌的特征,这只是我们出于对诗歌的片面阅读而带来的阅读感受。诗人说,“诗歌是一种慢”。在一个消费的时代里,诗歌本身并不“慢”,而是诗歌在“审美”意义上产生了“慢”。而这恰好与我们时代的“快餐”消费相反,诗歌的阅读尴尬便自然生成。

读诗需要的是“慢”,这是心灵的“慢”、审美的“慢”,我们只有在“慢”当中才能细细品出诗歌的审美意味。

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遭遇一些问题的困扰,诸如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艺术手法等等。而老师在讲解诗歌时,常常挂在嘴边也是一些我们听起来似懂非懂的词语,譬如意象、意境之类。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鉴赏诗歌的方法,总让我们对诗歌充满着敬畏。其实我们欣赏诗歌,并不在于如何去阐释和解读,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去感受。感受诗的美感,感受诗的韵律,感受诗所带来的某种意味……而这正是我将要和大家谈的诗意呈现。

诗意的呈现对于一首诗尤为重要,它牵涉到我们对一首诗的理解以及这首诗能否唤起我们内心的美感。在我看来诗意的呈现是诗歌写作过程里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法,诗歌一旦驱除了呈现诗意的手段,那么诗歌将不再具有了诗的意味。或许会有人问,我们该如何从诗歌里发现诗意的呈现呢?你所说的诗意的呈现和我们传统诗歌所谈论的意境是否有相通之处?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还是从一首诗开始说起: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爱情诗之一,作者通过“蒹葭”这个意象来刻画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作者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有起兴和复沓,当然这并不是这首诗能够被广泛传诵的因素。这首诗最吸引我们的地方还是它的意境。“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和前面所描绘的“蒹葭”与“白露”相呼应,创造出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而这种意境之所以被凸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诗意空间被呈现了出来。作者所要突出的便是对所痴情对象完美性的表达。而“在水一方”的“伊人”正是在这样既清晰而又模糊的想象里被我们读者所勾勒。

在这首诗里,诗意的呈现体现在意象和意境的相勾连上。作者通过对水边清凉意象的写意,把诗歌中所表现的美轻松地显现。即使我们对诗中“伊人”有着陌生感,但蒹葭的“苍苍”、白露、霜和水边等意象的组合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美感涌出。诗意便是在这样的感受中而得出。诗意的呈现和意境的区别在哪里呢?在我看来诗意的呈现表现的是一种动态,而意境则是静态地显现。在中国古代美学范畴里,意境一直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只不过我们的古人一直强调“境”而非“意”,所以才有了后来王国维所说的造境与写境之分。诗意的呈现所突出的是对诗意的直接观感。

在一个理性越来越发达的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人擅长于对诗歌做缜密分析和理性观照,感性的体验越来越少。难道这是艺术的必需吗?我有时在想,艺术到底是什么呢?艺术难道不是我们生命里某些感悟吗?只要读读《诗经》,读读唐诗,读读宋词,便随处可拾得生命片断感受。“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诗意与失意的诗歌 篇四

诗意中的学期犹如繁华的人间……

失意中的学期犹如嘈杂的地狱……——题记

月光皎洁,群星闪烁。沉寂的街角有几盏微弱的灯光,寂寞的黑夜在孤单中徘徊。黑暗中有一盏孤独的夜灯,灯下有一个矮小的`背影。那是谁?是我!沉思中的我……我捧着一杯绿茶,看着一本旧书,望着街角孤独的灯影……回想往事如烟,看看今世如醉,展望未来如歌。岁月如此短暂,稍纵既逝。短短之间六年流金岁月,就像浓浓的茶水,越品越值得回味;像玩耍的光阴,转眼就消失;像优美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像抒情的诗歌,让我如痴如醉。过去的一切如一张苍白的卷子,已经成为历史;过去的一切如夕阳的黄昏,已经成为往事;只有把握现在,努力拼搏,创造一片更加辉煌的历史。

不想唠叨太多,过去以成为过去。我不想临阵磨枪、临渴掘井、临时抱佛脚。无论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始终坚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依旧是那个街角,灯很暗。我独自穿梭与黑暗之中,身披黑夜的罪牢,死神的眷顾。寂寞中,才知道温暖的可贵。依旧是那个黄昏,阳很淡。我独自品赏夕阳的惨淡,独享一片天空的徜徉,云彩的艳丽。孤单中,才了解幸福的真谛。

岁月沧桑,掩盖千年的苦楚。暗语寂寥,修饰几世的凡尘。学海淡淡,装载着无尽知识。渐渐地…消逝的那片落叶,依旧彷徨。霰雪鸟的苍鸣,划破午夜的寂寥,点缀苍穹,装饰流星,挂满云彩,黯淡地欣赏。

这世间值得回味…

5.孙子的诗意现代诗歌 篇五

《二泉映月》

打开电脑,乐曲缓缓流淌

流出江南的月和月下的江南水乡

冉冉升起的氲氤和迷茫

无声流入你的脉动你的心房

在你臂上细细的小青河中

每一个细胞都是民族最基本的乐章

在你心灵的每一片土地

永远印记的是中华民族的印章

月亮

那天上圆圆的白玉盘叫做月亮

嫦娥老姑奶奶住月亮之上

养了好多好多的.玉兔长耳朵红眼睛

她家的桂花酒可是特别的香

去那里串亲戚要坐火箭登月舱

长长的尾巴闪烁明亮的光

穿上航天服我们去远航

把五星红旗插到最远最远的星球上

六一,送你一个气球月亮

六一,送你一个气球月亮

让你的心儿乘月遨游远方

采摘美丽的朝霞点缀未来

去天空放牧星星的群羊

从此月儿在你的小屋安居

从此你的梦儿不会迷失方向

还有梦中海的女儿

每天送来珠贝和大海的波浪

那小小的脚丫已开始思想

那小小的脚丫已开始思想

在目光指引下踢向喜洋洋

这恰如原子中能级的跃迁

意识变行动精神变为力量

仰天长啸,只是指日可待的事

踏破贺兰山阙饮马边疆

十年一剑今日把试君

6.诗歌诗意生活 篇六

呈现篇: 诗歌教学的现状 刘祥: 最近连续听了若干节诗歌教学公开课,又在网络上阅读了更多数量的`诗歌教学课堂实录,最大的感受是热闹有余而深度欠缺.许多课,表面看来结构完整,课堂上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学生发言热火朝天.

作 者:王朝江 余万所  作者单位:王朝江(安徽省来安县双塘初级中学)

余万所(江苏省仪征市教研室)

刊 名:河南教育(基教版) 英文刊名:HENAN JIAOYU 年,卷(期):2010 “”(6) 分类号: 关键词: 

★ 高中思想政治课线性教学误区管见

★ 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师怎样应对素质教育论文

7.诗歌诗意生活 篇七

林新荣为温州市人, 现任瑞安市作协主席。从中学时代爱上诗歌以来, 他就把业余时间倾注于诗歌创作, 迄今出版了两部诗集, 两部诗文集, 一部诗歌合集, 一部散文合集, 而今年也是他诗歌创作20周年。

研讨会由浙江省作协组联部副主任、文学评论家孙侃主持, 省内外诗人、作家、评论家近50人应邀参加, 《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温州市作协等多家单位发来贺信, 与会者探讨了林新荣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 对其创作的成绩作了肯定, 一致认为其诗歌意境优美, 富有古典韵味, 清新流畅, 充分体现出其热爱生活、在世俗中捕捉诗意的艺术追求。

商震 (《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诗人) :林新荣是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写作的。首先, 他的语言他的审美他的表达方式是中国的。我很不喜欢有的诗人写的诗, 土不土、洋不洋, 经常把一些翻译诗里的意象拿来用。这一点, 林新荣做得非常不错。站在这块土地上, 我们就要说这块土地上的话, 这块土地养育了你, 你就要为这块土地说话。

林新荣的诗歌, 确乎是在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说对生命的历练, 作为自己的审美判断, 把这种判断, 作为自己审美的旗帜。他不会乱抒情。他的诗回避晦涩。他有些很不错的小短诗。虽然他直接的抒情方式看上去有些空泛, 可是你回过头来再把他的诗歌重新咀嚼一下, 你会觉得也只能这样写了。林新荣所选择的抒情方式, 要求他的语言要明快、简单、直接, 没有复杂的词汇。这种朴素的直接方式, 是他诗歌的一个优点。

张德强 (省作协诗创委主任、诗人) :《天瑞地安》一稿, 我认为写得挺不错, 虽为主题先行, 却显示了他的艺术功力, 以抒情短诗结辑的形式表达他对瑞安人文地理的独特感受, 同时也为宣传家乡尽了子民之力。这些诗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林新荣擅长捕获生活中看似不经意的寻常细节, 有选择地加以诗化处理, 意象清新, 构思灵巧, 将古典意境与现代技巧糅合在一起, 朴实的语言中暗藏机智, 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抒情风格。看了第一辑“云江·溪滩”, 我尤其喜欢《笛音里的寨寮溪水》、《古典的寨寮溪和一位旅人》、《清晨, 走过二条小溪, 早起汲水的姑娘袅娜在桑树边》等几首, 实在写得太美了。

董培伦 (省作协诗歌创委会副主任、诗人) :林新荣的诗有三个特色:第一, 短小精悍。纵览林新荣的全部诗作, 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短小精悍之作, 可以称之为现代诗的绝句, 这对当前诗坛上存在的冗长化是一个挑战。也符合人们在紧张的生活节奏间隙, 挤出一点时间来欣赏诗的需求。如《一个旅人独自坐在峡谷边》, 没有任何说教, 把生活中的感受呈在读者面前, 让读者去联想去品味。

第二个显著的特色:是以白描的手法, 将客观现实诗意地呈现给读者, 不加任何主观的见解与评语, 让读者在他的白描呈现中, 去品味诗的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第三个特色:突出诗的细节描写, 更好地表现客观形象, 从而给人以终久难忘的艺术效果。特别是《擦拭头发的妻子》这一首, 写得活灵活现,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还能闻到那女性特有的香味。当然林新荣还采用了比喻、通感、拟人化等手法。《豆芽儿》就是其中之一, 堪称神来之笔。“水对豆芽儿说/豆芽儿、快起床。/豆芽儿醒了/挺了挺身子/探了探头/外面的世界真奇妙。”

子张 (浙江工业大学中文系主任、评论家) :我喜欢林新荣的诗。他的诗短小凝练, 用词精确, 意境幽远, 给人以和谐、静谧、安宁之感。这一点, 在他上世纪90年代的诗作中体现得特别好, 特别美。

林新荣比较善于推敲词句和营造意境, 其诗往往有古典式的意境美。这似乎体现了林新荣的一种古典情怀。在超越世俗功利之后, 能安静地坐下来, 观察生活, 体悟生命,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 他的诗进入了一种类似于禅悟的境界, 特别是那些极短的小诗, 通过一种类似于“月下归来僧敲门”的意境, 传达出撞击心灵的力量。如:“茅篷的小亭/三两个诤友”这两句, 只十个字, 唐诗的意境就出来了。

但他的诗, 我们很难发现他具有爆发力和冲击力的句子, 他好像不大追求这个。中国传统诗学中有所谓的“有章无句、有句无章”之说, 他的诗可能前者居多。这与他注重整体感有关。所以对于林新荣的诗, 我们最好不要一句一句地去分析它, 把它一句一句地拆开来读, 这样会破坏它的整体性, 我们只能去感觉它、感受它。

他在散文里谈到自己的诗风, 提到有些读者不理解他, 批评他的诗歌缺乏冲击力或爆发力, 缺少一种宏大的力量, 或曰“张力”。其实, 何必刻意去追求这种“冲击力”呢因为人是一种文化动物, 总是受到自己置身于其中的那种文化的制约。他似乎不热衷于城市化的、社会化的东西, 而比较欣赏自然的状态, 这是他的特点, 也是他的优点。只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靠作品说话, 不断有超越自我的自觉, 我想他有通过时间检验的力量。

楼奕林 (省作协诗创委副主任、诗人) :我觉得林新荣过去的诗歌缺乏火候, 这火候在哪里呢, 让人一下子又说不清。他不是没有自己的东西, 而是没有太多自己的东西, 看了让人总觉得不过瘾。昨晚上我看了他的《抵达》, 我一震, 感觉他的变化很大, 有好些诗很不错。他开始用自己的眼光、角度, 去观察事物和这个世界了。然后, 在这当中提炼出自己的诗意来, 我喜欢他的《江边》, 写得很有画面感。这种画面感不是简单的一幅画, 我觉得像是一张四开的照片, 但他把自己拍进去了, 照片里的自己, 不是平面的, 他把自己的心灵全部装了进去, 让人读到了很多东西。

柯平 (湖州师院教授、诗人、诗评家) :林新荣的诗有很强的画面感, 如《我走过树下时》这首, 一个很普通的生活场景, 就是写自己看到老妈洗衣服, 站在树下晾晒, 激发出内心的感慨, 这是王国维“因景生情”的典范。这首诗的前面几句, 我相信任何人都能写得出来, 但最后两句非常好, “像一道闪电/灼伤了我的眼睛”, 看似和前面没有关系, 其实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有了这两句, 整首诗的意境获得了提升, 言有尽而意无穷, 境界全出, 是属于可遇不可求的那种。《感觉或者幽会》这首诗, 写一只热水瓶摔在地上, 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小意外, 作者内心有强烈的感受, 通过这个事件, 就发泄出来了, 这印证了《人间词话》里另一个观点, “因情造景”。它写什么呢, 写的就是一种感觉,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在这首诗里, 其实诗题也是诗句。通过标题, 通过对场景的渲染, 勾勒, 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主要想表达的东西。真正的好诗也许就是这样, 你没法完全把它弄清楚, 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从整体上说, 林新荣像一只质地比较好, 业绩比较稳定的优质股。他写了二十年了, 一直在朝前走。横着有多长, 竖起来就有多高, 这是股市里的一句话。他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竖起来。当然, 这只是一个比喻。

邹汉明 (诗人、诗评家) :林新荣是我同时代的诗人, 我看过他的《抵达》, 很惊讶, 跟他过去的诗歌不相象, 又看过他最新的电子文本《天瑞地安》, 这本诗集还没有出版, 我个人认为, 在他所有的诗集中, 这本书最好, 这本书的抒情, 比较原先的, 有了一种变化, 不纯粹是浪漫主义的抒情, 不繁复, 它是那么简约, 简约不同于简单。他的有些诗非常短, 短而有力, 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在这本书里, 我看到中国古代文化在现代诗人作品中的回应。我在他的诗中看到了他和古人的一些对话, 如与高则诚、孙诒让、曹豳, 这些他家乡的了不起的人物在他诗中出现了。这些人物的出现, 为我们刚才讨论的诗歌的抒情性加入了一些文化的元素。

8.诗歌诗意生活 篇八

关键词:赏读;品味美;享受美;入情入境;诗意情怀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它以脍炙人口、凝练含蓄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都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培育学生的诗意情怀。

一、吟咏赏读,咀嚼诗歌的音乐美

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讲究韵律、节奏,因此诵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和谐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因此,我在教古诗时,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教学始终。起始阶段自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想象边朗读;在深入体会了诗的丰富意蕴之后,让学生抑扬顿挫,反复吟诵,让学生把情感通过朗读的语调、语气以及停顿等读出来。让学生在赏读中咀嚼诗歌的音乐美,还可以借助背景音乐促进赏读。如教学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然大多数学生已经熟悉这首诗歌,但不一定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内在情韵。于是,我便配了《思乡曲》和《静夜思》两支曲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与诗句的欣赏中构想意境,充分体悟声与情的和谐美。学完全诗后可以让学生反复吟咏,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声情并茂,品出语言的“真趣”,欣赏其优美的情趣来,方肯罢休。这样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使学生对诗歌的音乐美产生向往之情,涌起诵读的欲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还达到了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之功效。

二、创设情境,把握诗歌的意境美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刘勰关于“情境”的论述。人对处在一定情境中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事物往往体验深刻。王国维的 “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浸入诗的“意境”。

1.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美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绚丽纤细,有的雄伟壮阔,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因此,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教学《咏柳》一诗时,首先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多媒体展现这样一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则化枯燥为情趣,化深奥为浅显,学生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2.披文入情,让学生体验美

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如李白在经历15个月的流放生活之后,重新获得了自由,怀着难以自禁的轻松喜悦心情,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一诗。可见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古诗是前人所写,是诗人感情的真实流露,贵在含蓄蕴藉的意境,但由于古诗文语言高度凝练,时间跨度大,在内容和情感上都留有空白,而小学生受到年龄、知识、阅历的束缚,很难进入诗人描摩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就要在教学时找到与学生情感接洽的契合点,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通过情感上的联系、转化与诗文达到共鸣,用心感受丰富的情感。

3.放飞想象,让学生感悟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三、读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色。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教学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寻访人,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纷纷回答:“我看到的是高山入云,云雾缭绕。”“我看到的是山高林密,云缠雾绕。”接着我让学生自由作画。有的学生画了一座大山,山中有大团的云雾;有的画上小房子、青松、寻访者、小书童。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对诗中的画面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四、积累运用,让学生享受美

要真正学好古诗文,就要做好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内化、吸收,不仅要在古诗文课堂教学、朗读积累上下功夫,还要明确功夫在诗外,让古诗文在悄然无声中走进学生们的生活,让那些背诵过的诗文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激荡他们的情感,升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培育学生们诗意的情怀。

(1)在常规教学中注意营造古诗学习的氛围。可以在教室前方黑板的左边,指定学生用来誊抄诗篇,一周一换。在教室后的黑板报上留出一定的篇幅,用来刊出一些古诗文,或与古诗文相关的其他内容,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每天都能接触到古诗文。

(2)对那些情节性较强的古诗文,学过后鼓励学生像讲故事那样来讲述,如《清明》一诗,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把作者和牧童的对话补上去,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还可以适当安排改写训练,将叙事诗改写成小故事,将写景诗改写成散文。这样,古诗文融入了很强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因而,在学了一定阶段后,可以让学生按要求背诵,还可以确定每次背诵的主题等。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走进古诗的艺术殿堂,引导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9.低碳生活,诗意生活作文 篇九

满天繁星闪烁,只能苍白地留在课本中,了然无味;下河摸鱼的快乐忆变作妈妈的故事,在夜空中回响;高山流水,鸟唱莺回,只能在乐曲声中勾起人无尽的联想……

高楼代替了大树,大路劈开了高山,高耸的烟囱倾吐着黑烟,那是工业发展的“纪念碑”,噪杂的马达声取代了悦耳的鸟鸣声,这是现代社会的“交响曲”。当汽车搭载着人们飞快向前的时候,美好的家园已离我们远去。

翻开发黄的.书页,聆听着上古时期智者的声音。“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的至善境界,是循天道的所谓,黑白棋子的智慧博奕,是感阴阳之所想;袅袅轻烟的舞动,是天地人共生的美好期盼。而如今,后世之人又当怎样?

不要让绿树成荫的景象停留在生态园之中,不要让“满眼都是绿色”这样的仅出现在游记里。让绿草装点我们的家园,让鲜花点缀我们的街道,让世外桃源不再隐蔽在山谷里。掘开土壤,用心呵护,用爱浇灌,让希望的细苗缩放出和谐的花朵。青草鲜美,落英缤纷,孩子们在树下心情地绽放笑脸。

抬起双腿,自信轻松地前行。不要在铁壳子里百无聊赖地收听着庸俗的口水歌曲;不要在漫长的路上地摁着刺耳的汽车喇叭;不要让自己的身后拖着长长的难闻的有害所体。甩开双臂,快乐地前行。微风带着泥土的清香从身旁拂过,蝴蝶挥着绚丽的双翅在前方起舞。让我们向着目标,快乐前行。

大树,是土地的精灵,当一颗种子随风飘落,在大地的哺育、甘霖的滋养下,生根、发芽,终成参天大树。每一片纸张的背后,都是一位大地精灵的生命。当他们被无情的抛弃,被撕碎,被焚烧,大地在默默地叹息。珍惜每一片纸张,力所能及,却意义深远。

10.诗歌诗意生活 篇十

暖暖心欲容,却得冷寒冰,入君心头。

愤愤四目对,未得一声愿,谅君自愁。

江水染情书,何人能潜读,懂我深情。

无际海漂浮,终究沉浸底,无人知晓。

倾入百年愿,难得半言好,一厢情愿。

渺茫星一点,君却视朝阳,自寻安慰。

堆忆千万种,辛酸苦辣咸,五味俱品。

前檐又雨滴,润眸又为谁,痛楚心酸。

回首草榻前,轻抚略余温,幻于往昔。

追悔早无门,身心陷甚深,无法自拔。

言虽坦然悦,疼痛亦难忍,给予快乐。

痴心难相应,孤寂亦无声,孤傲难收。

赤心天未怜,承受亦享受,演绎无谓。

身欲放天涯,飘荡亦自由,躯壳无魂。

若水似心艰,痴狂演癫狂,你未问津。

清心念净魄,前后者难缘,逝恋如灰。

魂魄归魔化,生死命由天,爱情玩偶。

血洒夕阳下,鸦雀齐哀鸣,无动于衷。

弯月钩尘世,织女挂牛郎,神话再现。

我思恋断肠,佳人何处欢,鲜明以对。

半世随风去,终得化尘埃,爱入粉尘。

金樽烈酒润,醉意画佳妻,如梦如幻。

吾心欲刨出,只视佳人眸,无时正视。

悲痛欲命绝,难舍为佳守,于心难舍。

苍天欲悲雪,无奈血有温,万事无常。

尔等欲乱食,自有甘为食,往乐因果。

万里真情融,未解佳人封,视君极陌。

痴心照天地,红颜暗处藏,心门紧闭。

君饮杯中醉,烟燃寂寞随,潸然午夜。

11.诗歌诗意生活 篇十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为了一首诗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我们必须去感觉鸟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

我们必须能够回忆:异乡的路途,不期的相遇,逐渐临近的别离。

如果回忆很多,我们还必须能够忘记……

这段文字截选自里尔克的《诗是经验》,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名师题解】

材料形象地诠释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创作的灵感即为生活,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材料的前两句表达了我们要深入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环境、自然风情、社会现象、建筑景观,甚至到一只鸟儿的飞翔、一朵小花的开放,从宏观到微观,将这些观察、感受、分析的信息储存于大脑中,形成许多艺术呈现,成为日后创作的积淀。所以,生活积累是产生创作灵感的源泉,一切灵感都是生活经验的产物。其次,创作是生活的再现。我们通过体察事物,得事物之真,感事物之骨,现事物之原;见人所不能见,闻人所不能闻,感人所不能感。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创作灵感,独抒性灵,诗意地栖息于大地。

角度一:学生审材料时只抓住“观看、认识、感觉、知道、回忆”后的内容,即人、物、路途、相遇、别离等,认为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细心观察,所谓“一花一世界”,用心观察、感受、体悟,才能带来内心视角的丰赡。

选材小贴士:这一角度选材,学生容易把握但偏离了材料整体的理解。问题就在于仅仅抓住材料中某一部分内容,即仅扣观察、回忆内容的丰富,而忘了理解材料的前提是“为了一首诗”,除了要观察回忆之外,还有“忘记”。所以审题要有全局意识,素材的选用也应与整体立意相一致。

角度二:我们在观察、认识事物时,都要用心感悟,悟有所思,思有所写,写有所忆,忆有所忘,所以体验生活是获取认识的来源。用心积累、适当取舍,从生活中获取真知与经验,在感悟中抒写真情与共鸣。

选材小贴士:这一角度整体理解了材料中“创作与生活”的关系,立意中规中矩,规范而全面;只需在选材时不要陈旧,不要雷同。素材选择的新颖、妥帖与否,与学生阅读面的宽窄和理解高下不无联系。比如选用有着丰富生活积淀的龙应台,其作品呈现对生命实景写生的素材,就远比学生备考的俗滥素材要有意义。

角度三:生活是回忆的源泉,过往的人与事也许只是我们生命的“碎片”记忆,但用心的筛选与记录,会让封存的人与事,构成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独特的、有意义的诗意人生。我们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寻找、感受诗意,并记录、创作生活的灵感。

选材小贴士:学生抓住“诗意地生活与创作”这一角度选材,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颇为一亮。诗意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情怀,更是一种创作追寻,醉卧山间云,闲钓水中月,流淌于诗文之间。以此选材,不仅立意有新意,文笔显性灵,更凸现了对材料理解的深刻和富有意蕴。

【高分素材】

经典素材:飞行员作家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一生只做两件事——飞行和写作。飞行是他的行动,也是他进行思考的方式。在一次次飞行的高空中,他体味着危险和死亡,宇宙的美丽和大地的牵挂,生命的渺小和人的伟大。高空中的思考具有奇特的张力,既是性命攸关的投入,又是空灵的超脱。他把他的思考写进了他的作品。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遗作《要塞》,犹如最后一次驾机神秘地消失在海洋上空,没有结尾,看不到底,像极了人生、宇宙。

素材点拨:圣埃克苏佩里有着双重身份:飞行员与作家,这两种职业在他身上相辅相成、相映生辉。从写作《南方邮件》到《小王子》的十六年间,他的六部作品都以飞机为工具,从宇宙的高度,观察世界,探索人生。他用一生的行动和思考,践行了生命的真理。

个性素材:影画合璧

“诗情画意王摩诘,镜里丹青复礼陈。”陈复礼是“影画合璧”的开拓者和践行者,在兼具中国画意、书法、篆刻等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照片上,补充中国传统绘画,绘画题材与照片题材有机融合,成为一幅新的“合璧”作品。六十多年来,陈老创作了大量彰显民族特色的摄影作品,如香港仔的渔港、漓江的晨色、苏州的园林、西湖的朝霞、江南水乡的春晓景色……他镜头下的华夏美景、中国画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为画意摄影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素材点拨:陈复礼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摄影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陈氏风格”:写实与画意结合,写实为摄影根本目的,画意为表现手段,讲求中国画意。正体现了“见人所不能见,闻人所不能闻,感人所不能感。”

人物素材:“拓荒者”的东方视角

被法国媒体戏称为“当代巴尔扎克”的马蒂亚斯·埃纳尔凭借小说《罗盘》,成为新晋龚古尔文学奖(法国最高文学奖)得主。小说讲述了体弱多病的维也纳音乐家Franz Ritter的一个漫长不眠之夜,回忆起自己的情人——担任田野调查的东方学家Sarah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彻夜未眠所回忆的东方之旅,无疑是作者本人当年在中东地区真实的旅行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个人色彩及强烈的主观臆想。法国总理大赞埃纳尔的作品:“乐曲般的语言传递了对东方的爱,以及值得被保护的东方宝藏。这是时代的指南针。”

素材点拨:《罗盘》写了三年,其实是埃纳尔酝酿了整整十年的一部作品。那年在完成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学习后,他就踏上了去东方的旅程,埃及、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等。亲自去看、去听、去体悟“东方”,自此,“东方”成了埃纳尔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文化素材:多元而丰富的“文学上海”

日前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题为“感知上海:想象、记忆与城市文明”的主题论坛。华东师大教授罗岗认为,就上海文学而言,小白的《租界》,王安忆的《启蒙时代》,金宇澄的《繁花》,是在三个不同的脉络里重新书写上海史最重要的收获,“但我们对它们的解读其实远远不够”。 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背景下,“文学上海”的解读与构建,既代表了中华文化精髓,又并蓄包容着西方先进文化元素的城市文化新形态,成为新形态的城市表达。

nlc202309081839

素材点拨:上海常常成为小说、电影的书写“对象”,不同时代、不同角度、不同经历、不同身份的城市书写者,采取冷静的旁观姿态,自身的体认与解读,激活城市体温与脉象,把城市从干枯冰冷的符号系统中还原出来。

【素材演练】

石头·神殿

越州中学301 王依兰

生命的意义,不应该是风花雪月诗词堆砌的荒芜,而应该是经由风霜雨露洗礼蒸发后留下的崎岖怪石。圣埃克苏佩里喜欢用石头和神殿作譬:石头是材料,神殿才是意义。

岁月的磨砺,使石头经历世事,负起重任,累加叠起,聚集并闪耀着光辉的意义――成为一座神殿。神殿是静默的,它囊括了千万石头无声的奇遇,就如在漆黑的夜里能清楚听到秒针的转动一般。它活在岁月的尘埃里,无声无息,却又是光芒万丈的存在,神圣而虔诚,使我们在静默中沉思生活的历程。

圣埃克苏佩里一生只做了两件事——飞行和写作。飞行是他的行动,也是他进行思考的方式。他喜欢驾驶着飞机翱翔在广阔的天地里:头上是闪烁的星辰,散发神秘的幽光,给予他美妙的幻想;脚下是无垠的土地,在漆黑的夜里,无数的灯光霓虹等细小的微光,汇集成银河般耀眼的华丽,令他的思绪不由自主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他走访过荒无人烟的沙漠,体会过被漫天黄沙吞噬掉的寥远寂寞;在迷途中品味孤独,在震撼的景致里体悟生命的意义。所以他笔下的《小王子》,充满了爱与哲思,是一本他经历与幻想的合集。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我贴着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而我认为,我们既需要在地面脚踏实地步行,在淋漓百态中感受和寻找属于我们的石头,也要在云端缥缈中,跳着冥想巅峰之舞,虔诚地在心里构建神殿的框架。

诗人需要生活的经验来填充那贫瘠的词句,教徒需要踏遍千山万水寻找心中那片圣洁的土地,而先知需要感受自然界的雷电风霜,需要探求星球的运转、四季的推移,需要走过大江南北,需要掌握神秘的语言……那样的经历就是石头,是筑建神殿必不可少的材料。想要理解世界,抒写诗意,首先必须学着去认识与感受。正如饱经了大雪,才能在春日感激阳光的温暖;经历了雷雨,才能在初晴日观赏彩虹的美好。

感受生活的诗意,充满希望和神秘,满载旅途人的回忆和变化,是被无常峥嵘的岁月所怀念和珍惜起来的殿堂。一笺纸承担不了那么多的东西,它总是用生活的零碎在心里默默帮你诗意地幻化起一座神殿,你把未知的恐惧和祈祷填放在内,把所思所想留存在内,把欢欣与苦楚寄托在内……“把石块砌在一起,创造的是静默”,诗人如是说。

我想,正是生活的石头,伫立了我们心中的神殿。

【素材运用简评】一个好的素材的内涵和外延是非常丰厚的。小作者的素材运用,不仅在于选材的丰厚新颖,体现其广博的阅读面,更在于熟练地运用素材,用一个素材贯穿全文,一气呵成;既保证了文章构架的统一,又凸现了学生思维与表达的流畅。

审视近几年考场作文的命题,发现越来越强烈地要求联系学生个体的阅读面和生活面,而非联系“书袋子”进行写作。素材积累和临场运用也出现从“我们”到“我”的蜕变,选材必须先经过“我”的“个人性”过滤。所以,如何充满“个体性”运用素材,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是当下作文备考的关键点。

编辑/关晓星

12.诗歌诗意生活 篇十二

一、捕捉信息, 读懂诗意

读懂诗意是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读懂全诗, 就必须借助于诗歌蕴藏的信息。

1. 标题。

诗歌的标题, 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诸多信息, 它往往告诉了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确定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 王昌龄的《西宫春怨》, 说明诗的内容是宫女失宠后的哀怨;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说明诗的内容是诗人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倾慕。因此, 通过对诗歌标题的揣摩玩味, 便可感知诗人的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等某种情感, 或诗人对生命、生活、社会的某种见解, 甚至是诗人所寄予的某种理想、抱负等。

2. 作者。

《诗·大序》曰:“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而诗人的“心”与“情”与自己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正是因为不同的诗人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 所以, 他们的笔下就有了不同内容、思想和风格的诗歌。因此,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时代背景和创作风格等, 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3. 注释。

在诗歌鉴赏中, 为降低难度, 命题人往往会对影响理解鉴赏的疑难处作出注释。这些注释有的介绍写作背景, 有的注明生僻字词的读音、意义, 有的间接地告诉作者的感情……被注释的字词往往就是鉴赏的“拦路虎”, 如果我们能正确利用这些信息, 那么诗歌鉴赏就迎刃而解了。

标题、作者、注释是帮助学生作答诗歌鉴赏题的三个重要信息。在备考复习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捕捉这些信息, 有效作答。

二、研读诗意, 整体把握

学生认为诗歌鉴赏题难做, 就因为他们觉得面对考题无从下笔。因此, 教师对学生进行研读诗意的指导尤为重要。诗歌鉴赏题千变万化, 但总体而言, 不外乎考查三方面内容:内容、表现手法、表达效果。内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表现手法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表达效果解决“什么作用”的问题。一般地, 我采用以下的表格指导学生研读诗意, 整体把握诗歌。

具体指导步骤如下: (1) 品读诗歌, 整体感知诗意; (2) 精心研读诗歌, 品味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3) 填表; (4) 归纳作答。如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题: (1) 请赏析“江风引雨入舟凉”这句诗。

(2) 诗歌三、四两句, 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 其情更远。”请就其表现手法方面作具体分析。

很明显, 问题 (1) 是综合题, 考查了内容、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三方面;问题 (2) 考查的是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为此, 在学生品读诗歌, 整体感知诗意后, 我要求他们用上面的表格形式把整首诗歌条理化:

从上面的表格, 学生很容易就概括出上面两题的答案:

(1) “引”字运用拟人手法, 生动的送别环境描写, 烘托了送别的悲凉心境。同时“凉”字一语双关, 既表现出自然气候的“凉”, 又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后心境的“凉”。整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开后的心有不舍、心感悲凉之意。

(2) 三、四两句诗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不直接写诗人对友人的难舍之情, 而是以“忆”虚构了友人旅夜孤寂难眠的场景, 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挂念。这拓展了诗歌表现空间, 深化了主题, 更突出双方的不舍、互相挂念的情谊, 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用表格的形式把诗歌的内容、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条理化, 有助于学生快速整体地把握诗意, 有效作答。只要持之以恒地加强训练, 就能迅速提高诗歌鉴赏题的分数。

三、正确“踩点”, 紧扣考题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评改, 历来都是“踩点给分”, 因此, 正确“踩点”很重要。那么, 教师该从哪些方面指导学生怎样正确“踩点”呢?

1. 品味炼字。

讲究炼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点, 往往一字不同而境界迥异。中国古代诗人炼字多从动词、形容词、虚词等方面入手。了解诗歌的炼字艺术及效果, 有助于学生提高赏析能力。高考中, 对诗歌语言炼字艺术进行赏析的表述规律, 可以归纳为:“字义—意境—感情”。

2. 探析意境。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体味意境就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 把握诗中的意象, 去理解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悟诗歌的主题。规范答题方法是:先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其次在描摹出图景后, 用两个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最后, 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3. 提炼观点。

一般来说, 古诗作者的态度观点就是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很多感情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 而是借助某种手段含蓄地表达的。所以, 在把握作者态度观点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了解创作背景;把握诗的情感;分析诗句的隐晦意;辨析用典;分类掌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品味炼字—探析意境—提炼观点”是正确“踩点”的有效做法。在复习中, 我们必须把这些规律教给学生, 让他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反复揣摩, 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总之, 只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备考指导, 教给他们方法, 反复训练, 诗歌鉴赏题成绩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摘要: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考查, 不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 它与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 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

关键词:信息,诗意,“踩点”

参考文献

[1]邹仁波.诗歌鉴赏及答题技巧.广西教育, 2004 (33) .

[2]狄永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命题特点和应对策略.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 (07) .

上一篇:爱管闲事的爷爷作文650字下一篇:冷水机使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