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实践

2024-08-08

初中语文写作实践(精选8篇)

1.初中语文写作实践 篇一

如今文化知识可以说是在飞速发展,在这个跨越性很强的时期,教育事业也是不停的向前奔跑。以创新为行动力,以学生为核心来进行新的教学模式,这才是教育革新。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多的就是一成不变的你讲我听,语文需要学生不断的积累知识,学生大多会觉得语文作文这门课程太过高深莫测,很难才能学好,其实并不是这样,语文作文是一项很愉快的课程。在初中的语文作文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利用已有的语文基础,将思维模式打开组成小组来进行合作学习,这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作文学习模式,很多学校也在尝试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更愉快的进行作文的学习。

1.形成写作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实践活动

现在很多初中学生对语文作文都抱着敌对的状态,作文可以算初中学生的普遍问题,在初中的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比小学多得多,由一些简单的组句跨越到记叙文、议论文等,不仅要求句子的通顺,还要上下贯通,前后呼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作文学习大多不感兴趣,写作小组合作的模式实施让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增大,能更积极的完成任务,这也是对现今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改观。它更具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自由发散,学生自由组合下的学习模式,因此更要求学生形成自主思考能力,小组合作的作文教学对教师有一定的考验,要求教师要在以往的课堂教学经验中总结创新出新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新的启发。初中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对作文大多感到厌烦,特别是在作文三番四次写不好之后干脆就放弃了,对作文失去了信心,有的学生则是想不到东西来写,一篇五、六百字的作文东拼西凑才能写出来,要不就直接用三、四百字完成,面对学生这种情况,教师要合适使用应对方法,解决好学生问题,不能抱着随意的心态。其实造成这点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对作文产生兴趣,觉得作文非常乏味枯燥,那是因为学生没有接触到作文有趣的方面,教师要开展小组配合学习,让学生在一起讨论新鲜的事物,议论最近发生的`大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也是种新颖的作文教学模式。

2.促进写作小组合作学习,团结合作互利互惠

在初中,学生的独立性不强,这时让他们能一起交流沟通,一起做一些活动,那不仅让学生的友谊更加牢固,也让班级的凝聚力更强,学生能更好的进行语文的中级学习,不断进行的语文作文学习是枯燥的,这个时候就要依靠团体的力量,如果整个氛围都是欢乐的,那中学生就很容易被感染进去。教师创新出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五六个为一组,组里的人共同学习,还可以进行组和组之间的比拼,这样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还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作文学习上。初中的语文作文是从简单的记叙文开始的,这就需要学生观察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件,才能做到有东西可写,就这样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其实这种学习的本身是快乐的。每个人都会有好奇心,教师不能将这种好奇心打断。独立的个体力量很有限,但是整体的力量却可以无限大,无论是以教师讲解的形式,还是由游戏活动学习的形式,合作总是要比一个人来的有效并且有趣,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在一起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突破极限,还会激起学生的干劲,同样得出的想法也就更多,就像你有一个梨子,()我有一个苹果,他有一个桃子,如果我们各自归各自的,那么每个人只能吃到一种水果,但如果我们合作。那每个人就能吃到三种不同的水果,故事很浅显但寓意很深。无论是互帮互助还是互相竞争,带来的都是语文作文上的成功。这样的形式下来,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会得到普遍的提高,如果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话教师的教学任务也能更好的完成,由此看来合作型教学的实践无疑是互惠互赢的,学生从此阶段开始积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在一个人的时间里得到两个人甚至更多人的思想和知识,合作的结果就是学到的更多、更高效。

3.互相合作参与游戏活动,创造有意义的教学

例如在进行说真话,抒真情的写作时让学生组成五个人的小组进行合作,每个人说出一句自己最想对自己的亲人或者身边朋友等想说的一句话,再由人记录下来,接着再让学生将这句话引发的故事说出来,五个人循环下来,如果没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听完别人的故事后再说,接着让小组的另外四个人评价这个故事,补充一些内容,说话的人就把这些记录下来然后就可以形成一篇作文了;或者是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的写作课,让小组成员玩一个游戏,一个人用几个关键字描述一个人,让小组内的人来猜测对方是谁,在合作的游戏下进行学习。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合作型学习,进行愉快的教学,形成欢乐的氛围,在这种教学下,学生更能懂得合作的珍贵。合作型学习不是只存在于学生之间,也同样可以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不是主导学生的地位,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共同前进的伙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可让学生享有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发挥思维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更愿意去学习写作,更享受写作,能在写作中中找到目标和快乐,就是最有意义的教学,也无疑是最成功的写作教学实践。作为新时代的教学,要用合适的方法提升学生与学习之间的平衡关系,合作是一种技巧,这种技巧在写作学习中更为明显,语文学习的集体性较强,合作型学习打破学习的常规,在最短的时间里创造最高的效率。

初中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吸纳量很大,教师想要提高语文写作教学水平就要学会与学生感同身受,让学生几个人成为一组开展作文学习也是一种策略,让学生在自己的圈子里思考创新,也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途径,更是取得高分的途径。

2.初中语文写作实践 篇二

一、新课标的写作教学理念

第一,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的写作要联系生活, 写作的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的, 没有了生活, 作文就是空洞的, 成了无本之木。这就需要学生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生活, 从而发现生活的乐趣, 要求学生能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捕捉事物, 进而通过创造性的表达把生活用文字语言描述出来, 流出出真情实感。同时新课标也强调了写作是要服务于生活的, 学生应该学会按照生活的需要选择写作方式进行表述, 深入的描写生活。

第二,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写作中不要说空话、假话, 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述出来, 这也是初中语文写作的目标, 要学生表达出自己真切的体验, 这也体现出新课标试图改变学生一直存在的写作由空话堆砌而成的现象, 让学生叙述真实的生活。

第三, 新课标要求学生作业能够有创意的进行表达, 写作个性化。希望学生可以运用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对生活进行观察, 并通过有创意的语言来描述。有创意的表达, 要求学生发表自己对生活真是的看法, 体现写作教学的根本要求。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写作实践的有效策略研究

为了完成新课标的教学任务, 必须在传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模式上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实践。其实布置一篇写作的作业, 教师需要从学生写作指导到写作选题、批评作文, 最后进行讲评付出很多努力, 但是学生的写作成绩却提高很少, 新课标下进行初中语文写作实践的有效性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培养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写作素养的培养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 要想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学生必须进行生活和语言素材的双重积累。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 课本中的好词好句, 阅读中学到的名言警句都可以作为学生积累的素材。例如教师还可以安排专门的欣赏课或者仿写课, 自然学生就会把这些好词好句记忆在脑海中, 等到写作的时候就能够熟练自如的使用了。

生活是学生寻找写作素材的又一宝库,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培养学生做有心人, 热爱生活, 观察生活, 积极的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 到社会中去, 主动寻找素材, 体味人生百态, 从而丰富写作的内容, 促进写作灵感的出现。

第二, 注重学生情感的发挥和兴趣的培养。在通常的语文写作过程中, 教师都是给学生布置一个题目, 让学生必须写出来, 这种行为忽视了学生的兴趣, 导致学生对写作没有积极性, 要想改变学生写作缺乏积极性的问题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情感的发挥, 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入手, 让学生从心理上愿意写作, 有的可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当今社会的时事热点让学生展开讨论, 增加学生的写作热情, 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 让学生带着情感, 有自信去写每一篇文章,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转变态度, 爱上写作。

第三, 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实感, 养成好的写作习惯。脱离了生活的写作就不是写作, 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要给学生灌输抒写真情实感的新课标理念, 让学生能够锻炼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反对虚假的编造, 让学生明白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最能打动人的。让学生思考如果文章随便写一些空洞的事情是否还能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从而改变以前错误的写作方式。

学习写作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面临考试, 学生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这样才考试的时候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能高效的完成写作。学生在在平时锻炼正确的写作步骤, 认真审题, 先想好文章的结构, 中心主旨, 进而精心拟题, 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学生作文, 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 大多是很随意的, 漫无目的地写到哪就算到哪, 写作前提。

第四, 运用激励性的评语评价学生的习作。教师对于写作进行写作的评语是师生之间交流的窗口之一,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文章得到老师的认可, 教师在进行点评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 运用激励性的评语去评价学生的作文。例如一些写的很精彩的文章, 老师可以在评语里说:“你是个有灵气、有才气的孩子, 读你的文章给老师带来了美的享受。遇到文章写的比较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从文章中选择运用的比较好的词语或者简单的描写对学生进行点评, 鼓励学生。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心。

总之, 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实践水平需要师生长时间的共同努力,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要求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在写作中真情实感的运用,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征, 写出与众不同的优秀作品, 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代光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12

[2]王美兰.初中作文教学整体改革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4

[3]陈飞.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 (下) , 2013 (05)

3.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之谈 篇三

一、题眼:恰当解读

写作构思的第一步便是审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命题人给出的记叙文的题目进行深入探索,仔细的推敲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这样才能领会题意,对题目进行恰当的解读,从而抓住写作的中心和重点,掌握题目的限定信息和要求,从而选取符合题意的新鲜材料,更好的完成写作任务。审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其步骤一般包括:审文体形式、审写作内容、审写作重点、审文题限制。把握题目的题眼是第一位的。例如“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虽然作文题目有点长,但应抓住题目中最重要的一个词“最熟悉”,找准文题所要求写的重点,选材也就有了范围。“记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有意义的事”、“令我敬佩的一个人”、“记一件拨动我心弦的往事”等这些命题作文,也都能用此方法找到它们的题眼,即“难忘”、“有意义”、“敬佩”、“拨动心弦”,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再例如“春天”、“清晨”、“路”等题目,在写作时就应该在理解题目上多下功夫,因为记叙文的题目就一个词,这个词既是题目,也是文章的题眼。同时还应分析题目的内涵,深层意义。象“春天”,它可以代表季节,可以写这个季节里的雨、风、花草等,也可以把人的心情比喻成象春天一样美好。

二、行文: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是谋篇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能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在写作过程中做到前后照应,其形式主要有如下四种:(1)文题照应。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巴金的《繁星》一文,文章开头一段:“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一段既是破题,又是统领全篇的关键段。(2)前后照应。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第一段中有三组对比,即济南和北京的对比、济南和伦敦的对比、济南和热带的对比,其中第三组是用热带的毒日跟济南的温情作对比,从而得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结论。在这一组中“宝地”对应了前文第一组对比的“奇迹”,在后文中交代和阐明前面所写事物的结果与发展脉络,使全文环环相扣,结构紧密和逻辑清晰。(3)首尾照应。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待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文章以对比开篇,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结尾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笔,和标题“济南的冬天”相呼应,抒发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三、观察:注重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包括全面细致观察法、重点观察法、比较观察法等,在观察之后师生交流,归纳和总结。只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即使是很平凡的事情也可以成为很好的题材,都能写出形象生动、语言流畅、景色优美的好文章来。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这个在生活中太容易让人疏忽的“背影”却成了朱自清文中描写的焦点,从小小的背影中却映衬了大大的父爱。

四、仿写:熟能生巧

仿写作为一种作文的训练手法,能带着学生慢慢的走进“爱上写作”的文学殿堂,不管是作为范例的课文,还是其他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容、写法、技巧都值得研究和效仿,正如王维模仿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成了《桃源诗》,毛泽东的“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辉”模仿借鉴了李白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从仿写句子到仿写片断,再到仿写范文,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写作过程,把握写作思路,只要勤练笔,定能熟能生巧。

五、讲评:科学合理

4.初中语文写作的目标 篇四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加 工修改等环节。

4.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 表达中心去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地安排内容的 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 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地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文章,记叙性文章要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要具体充实;些简单的说明性文章,要求是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的需要写常见的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的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 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 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8.是关于对写作数量和速度的要求。

5.初中语文亲情类写作指导 篇五

“亲情”是个极富人性化、个性化的话题,也是极易引人共鸣的永恒的话题。但亲情是最基本的人类情感之一,人人都曾体验、天天都在感受着亲情的关爱与呵护。囚此,要写好这一类文章也着实不容易。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亲情作文呢?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建议:

一、抓住生活的真实,写出真实的生活。亲情总是在家庭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是在日常家庭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所要表达的亲情,总是建立在对日常生活作客观、真实的描述的基础之上。越是真实的,越是能引发读者共鸣而产生动人效果。

二、从小处落笔,借助一件小事乃至一件物品的由来,揭示蕴含的深情。亲情。总是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之间,但我们往往熟视无睹,见惯不觉了,这需要我们学会感受。

三、要写出不一样的爱,不一般的亲情。每个人都有家,都享受着亲人的关爱或给予关爱,但各家、各人亲情的表现方式是各不相同的。越是有个性的,越是有新意。

亲情类作文写法:

1、时间顺序联想法;

2、散文化多事例法;

3、以小见大法...亲情类作文选材:

亲情类选材很多,根本无法一一列举出来。但归根结底,无非两大点:第一、写父母的“变”;第二,写父母的“不变”。

写“变”的,如例文《老妈》,写老妈头发变了、身影变了,连脾气也变了,但最后点题,老妈唯一不变的是对“我”浓浓的爱。再如例文《浪漫时刻》,写父母生活紧张,变得不像以前那样浪漫了,但平凡的生活却让父母显得“别样浪漫”。其实,我们都能从文中的爸爸、妈妈那种质朴得近乎笨拙的恩爱情感中折射出我们自己的已步入中年的爸妈的身影。真实的,往往是最动人的。再看例文《品读母亲》,写与母亲吵架,仿佛母亲变得絮絮叨叨,不那么爱自己了,但最后经由自己一系列的思考联想,还是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并生发出母亲别那么辛苦的感叹。

写“不变”的,即直接抒发亲情之爱的,这方面的选材可以写很多。一般的,大家多是选择生病、考砸后的鼓励、送伞、盖被子、送生日蛋糕、母亲节礼物等的题材表现亲情。这也未尝不可,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一样可以写的很动人。如果还要追求选材新颖,可以参看例文《爷爷的石榴树》、《五月一号》寻找一些感悟。当然,题材新颖关键在于把小事写生动,你可以写“玉米稀饭”、“给...的一封信”,“父母拿“我”和...比较”等等。

但是,无论你是写亲情之“变”,还是写亲情的“不变”。谨记一句话,“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

最后,祝考试成功!

例文1:

老妈

老妈真的是老了。

面对着老妈脸上那深浅不一的皱褶,常常想起那幅著名的油画---《父亲》,而记忆中老妈的脸上是光滑的呀。

老妈的头发白得很早。小时候,老妈曾每根悬赏两毛钱让我们给她拔,但后来,白发越拔越多,大有燎原之势,老妈便不再让拔,而是去染。十多年前,老妈忽然不再染发,我们说她“这多难看呀,黑不黑白不白的”,老妈笑言:“白发新添数百茎,几番染尽白还生,不如不染由它白,哪得功夫与白争。”说来也奇怪,近几年来,老妈头上的白发一根根减少,而黑发却一根根增多,原本花白的头发现在看起来却是灰色的,虽然失去了往日银色的风采,而那比例日渐增多的黑如墨、亮如漆的发丝是否意味着老妈的健康、长寿呢?

老妈日渐消瘦的背影失去了往日的匆匆,步履依旧是那样轻盈,但速度已放慢了许多。瘦则瘦矣,但老妈的身体极好,除了偶尔牙疼以外几乎没有什么病,使得她的老姐妹们羡慕不已,问她养生之道,她说“无它,素食、宽心、勤活动而已”,弄得老阿姨们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因为,一向衣食无忧的她们绝对不会像老妈那样起五更搭黄昏、整日忙忙碌碌,即使是天天打拳练剑也难驱走身心沉疴,自然也就与健康无缘了。

老妈的性格变了,脾气也变了,变得温和了慈祥了。早晨,老妈会抽空准备好早饭,或做或买,怕凉,就温在锅里,等我们起床后好吃热的,而这待遇在儿时我们却享受不到,那时候,品尝最多的,便是老妈曲起来的中指敲在头顶的滋味。老妈的严厉与粗暴虽然在表面上驯服了我们,在内心里我们却进行着无言的反抗,相反,在老爸面前我们却俯首贴耳,俨然一群温顺的羔羊。对此,老妈曾不止一次地埋怨老爸:“恶人都叫我当了,好人都让你做了。”那时候,我们做梦都盼望着能吃到老妈准时准点做好的饭菜。后来,我们一天一天地长大,一点一点地品尝着生活的真味,慢慢地,我们理解了老妈的严厉与粗暴,我们为错怪了老妈而羞愧。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出身书香门第的老妈千不嫁万不嫁,偏偏嫁给了只做学问不问世事的老爸,又呼呼啦啦生了我们姊妹六个,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贫穷、困窘自然就如影随形了。老爸头上那顶右派帽子使我们家不仅收获贫穷,还收获歧视,在一个地方住不上多长时间,我们就得举家搬迁,搬来搬去,家徒四壁,一日三餐尚且不继,老妈纵有千般厨艺又能到哪里去施展呢?况且,那些勉强能够果腹的茶饭,还是老妈和老爸一起不知作了多少难遭了多少罪受了多少委屈扒啦回来的。关于饮食,老妈有一句至理名言:填坑不要好土。对此,我们曾经很不以为然,我们以为老妈不疼我们,老妈不爱我们,老妈只知道一味地吼我们。现在想来,假如没有老妈的日日奔波,我们姊妹几个能长得人高树大吗?我们能有今天吗?是那个特殊的年代剥夺了老妈温存的权利!现在,老妈在尽一切可能把我们儿时渴望的温存补给我们,我们还能承载得动吗?

老妈好像也意识到自己不如从前了。老妈酷爱读书,即使是在疲于奔命的年代,只要有空有可能,老妈总是手不释卷,有唐诗宋词,有名著名篇,或默读或吟诵。那一盏昏黄的白炽灯、灯下手捧诗书的老爸老妈以及聚精会神姿态各异的我们成了记忆中经典的镜头。前些年,老妈迷上了梁羽生、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以至于我们也成了武侠迷,耳濡目染中,我们家总是弥漫着一股书卷的沉香。而近几年来,老妈又迷上了电视,老妈说好的电视剧那么多,比看书轻松多了。于是,我们又随着老妈一起看《雍正王朝》看《康熙大帝》看《省委书记》看......,看得此起彼伏,看得荡气回肠。前些日子,老妈说,“电视上介绍一种新药,人老了糊涂了,一吃那药就好了,等我老了糊涂了,你们就给我买那药吃”。我们说“看来老妈您还没有糊涂,不然的话,您会说我不糊涂我才不吃呢”。老妈说“也是,这就像喝醉的人总说自己不醉一样”。

老妈真的是老了。

已经渐显老态的老妈却不服老。

老妈经营着一个食品摊。老妈的创业史应该追溯到九年前。那一年冬天,当第一场寒流袭来的时候,与老妈相濡以沫的老爸再也敌不过病魔的折磨驾鹤西去了。我们没有看到老妈的眼泪。在老妈不吃不喝闭门三天之后,老妈告诉我们,她要去远游,地点是潍坊。我们执意要与她同去,老妈说“你们放心,我会平安归来的”,那一份执拗,那一份自信,不由你不服从。七天后,老妈回来了,除了扑扑风尘,还有一包风筝。哦,风筝,那是对老爸的纪念啊!曾几何时,老爸制图、老妈制作的风筝飘满了我们贫瘠的童年,那是我们童年唯一的游戏啊!老妈怀念老爸,但嘴上从不讲,我们听过的老妈最具感情的一句话是:以前,好歹还有那个人,出去了老惦着回来,现在一进屋总觉着空落落的。当老妈把老爸的轮椅擦得明晃晃的,连每一根辐条都抹上黄油,最后装入纸箱的时候,我们知道,老妈已经把对老爸的怀念沉入不愿人知的心底。老妈把带回来的风筝连同以往曾经做好的风筝一起悬挂在门外的大路边,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摊点,后来,又增加了小食品,倒也红红火火,老妈的香辣豆皮远近闻名,成了主打品牌。看着老妈整日里起早贪黑,我们于心不忍,就劝她别再干了,难道我们姊妹几个养不活您吗?老妈说“趁我现在还爬围得动,减轻一下你们的负担,等我老了,再让你们养活也不迟”。倔强的老妈啊!

老妈的精神令我们汗颜。老妈变换着花样增加她的经营品种,只要听说别的摊点有新商品,老妈都要千方百计搞到手,甚至瞒着我们骑着自行车跑到相距20公里的邻县去进货。老妈还经常向我们发布经营信息,诸如附近又开了几家同样的小店啦,每天的交易额又下降啦等等,那忧心忡忡的神态着实令人心疼。看着老妈辛辛苦苦终日忙碌,我们笑她“公司老总也没有您敬业”。

每天晚饭后是老妈最开心的时刻。老妈坐在电视机前,一边整理着当天收入的现金,一边等着电视剧的开播。老妈把皱巴巴的钞票一张张捋平展,然后十张一叠摞起来,最后用橡皮筋扎在一起,向我们通报一下总数,全天的工作才告结束。那些钞票五元以上的很鲜见,大多都是角票和硬币,合起来也不超过一百元。但那是老妈的骄傲,足以证明老妈还没有老。老妈是一首隽永的哲理诗,深沉,含蓄。

老妈永远不会老!

例文2:

浪漫时刻

爸爸、妈妈17年的“婚龄”,可算是老夫老妻了,早就没了热恋中的花前月下,甜言蜜语。平时他们很忙,似乎也很少坐下来聊天。即便有,也多是为了我的学习。

生活很单调:妈妈为了拍摄MTV常常不回家,爸爸为了自己的业务也是常常外出,即使回家碰面,通常已是深夜,而且都用连连的“哈欠”作见面礼。刚看了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的我,虽然想在他们之间加点浪漫气息,可是面对如此疲倦的他们也只好作罢。

今天妈妈拍完了MTV,爸爸谈完了业务,总算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了。但他们都默默无语,似乎只有我一人激动地描绘完治和莉香的浪漫情节„„

电话铃响了:“喂,你好。”“喂,你是××,我是老徐,台里把评奖的结果送来了,很可惜,你拍的那个MTV没评上,不过以后还有机会的„„”

妈妈一脸黯然。她为了拍这个节目,真的很累,也很认真。我和爸爸不知该说什么。妈妈好像哭了,因为她很要强。我只好匆匆扒完饭去做我的作业。爸爸也很惘然,只是说:“算了,人到中年了,还哭。”爸爸真不会说话,妈妈最不爱听“中年”这二字。妈妈哭了一会儿,就早早上床休息去了。

屋子里气氛很沉重,爸爸呆呆地抽着烟。“爸爸,明天陪妈妈去看电影,或者是烛光晚餐,嗯,点歌也可以,要么一束玫瑰,或者去江边散步„„”我把脑子里所有认为带有浪漫

情调的事,都“教”给了爸爸。“去睡觉,你妈又不是少女,还要浪漫,肉麻!明天她就没事了。”我无奈,没办法,人家毕竟早过了热恋之时了。

第二天,妈妈带着红肿的眼去上班,爸爸不知去哪儿了。爸爸真是缺少浪漫细胞,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居然放弃了。晚上回家,闻到一阵诱人的肉香,还有叮叮当当的锅盆碗勺协奏曲,好难得的声音,要知道家里是很少开伙的。“回来了!”爸爸系着围裙,我不禁笑出声来。桌上已摆上辣子炒鸡、辣丝里脊、青椒鳝片„„都是辣的。妈妈平时就是个“辣不怕”,爸八成是用这些辣肴代替烛光晚餐了,真没情调!

妈回来了,依旧有些憔悴和伤感。“回来了呀,快洗手吃饭。”爸爸在喊。“我不想吃。”“你减肥呀?”“心情不好,你们先吃。”这时爸爸不容分说拖妈妈上了桌。“你有毛病?我不饿,要我怎么吃?”“神经!我辛苦了老半天,烧这么多辣菜,你不吃谁吃!好好儿地,竟唇枪舌剑起来了。

妈妈不禁又哭了,泪扑扑地流进了饭里,爸爸递过手巾,不作声地又给她换了一碗饭。“呜——没评上多丢人,我几天没睡安稳了;这奖评不上,中级职称又被耽搁了。”妈妈把一肚子的委屈都倒了出来。爸爸拖着张凳子斜着身坐下来:“算了,明年还有机会,要不,你内退吧,整天为单位拼命„„”妈妈毕竟是女人,再坚强的女人也有脆弱的时刻,她把头猛地埋进爸爸的怀里,又哭了;而爸爸却不知所措,可我分明看出他想笑„„

桌上的菜还在冒热气。“快吃,你不是很喜欢吃辣的?整个下午,我都在剥辣椒,切辣椒,现在我的手指头还火辣辣的,不信,你尝尝„„”我似乎嗅到一种叫浪漫的味儿,那么清新、自然,这比完治和莉香的感情更浓、更烈。我为他们点了一盏香油灯,灯光映衬下的这对“老夫老妻”都带着笑,妈的是泪中的笑,爸的则是欣慰的笑。爸说:“我们今天出去走走吧,或者去看电影。”妈说:“你平时不是最不喜欢这些的吗?„„

例文3:

品读母亲

这一日,心情颇有些烦闷,晚上,便索性不理母亲的关怀,莫名其妙地与母亲吵了一架.我关上房门,准备将这份不顺发泄到作文上,但作文的题目竟让我为难了:《品读母亲》。品读?当我越来越适应快的生活节奏时,母亲似乎定格成脑海中那个唠唠叨叨的形象,然而难道这就是我品读的结果,母亲生下我十四载的全部吗?

显然不是,母亲的好,又一次在她儿子的眼前显现。

生活的步伐越来越快,自己一天天地步向成年,而母亲却不断地逝去青春的容颜,可悲的是自己却懵然无知。每日天蒙蒙亮,当我洗完脸,刷完牙,便可以迅速吃上蒸得热气腾腾的包子。母亲每天早晨都会比我先起床,从冰箱中取出前一天晚上买的包子,轻轻地走到厨房,将包子用电饭煲熏蒸。当我吃毕上学,母亲才又回到床上,直到听到孩子关上大门的声音。这样周而复始的一幕,我竟然忽略了。

无论是中午还是晚间,她总会做着各种家务,但她却是拖着刚面对病人的疲惫的身躯。作为急诊科的护士长,处理的事务就远多于一名护士。每至月末年终,开始要交护理论文和述职报告,她时常通宵达旦地准备。有几次早上,她却忘记了做早餐,正香甜地徜徉梦乡。要知道,凌晨三四点她方才去睡,因为她打字不太熟练,在电脑屏幕前坐上这么长时间,她的视力也下降了不少。

游离于单位、家庭之间,繁忙的公务、琐碎的家务无疑夺去了她更多的笑容。每年春节期间,当其他护士休假在家时,她仍旧穿着白大褂坚守岗位,不负于面对南丁格尔庄严的誓言。

对,儿子太读不懂母亲了!

怀着深深的歉意,我再次轻轻地站在母亲房门口,她坐在床头,披着大衣,手中拿着一

本护理杂志,正香甜地睡着„„

睡吧!母亲,不要太劳累了.

例文4:

爷爷的石榴树

夜又开始了。望着窗外,我听见院子里月光摇曳的声音。风在心底荡漾,我尝不出是什么滋味。树影婆娑,那多像一棵石榴树!我的心好像被猛地刺了一下,一阵阵的痛楚袭来,我又想起了爷爷和他的那株石榴树。

小时候的一天,爷爷不知从哪儿移来一棵石榴树。树很矮,纤细纤细的,很柔弱。我很怀疑它是否能活下来。爷爷对我说,别看它小,它的生命力可强着呢!没有想到,几天后,它竟真的发芽了。石榴就这么自由地长着。爷爷不让我多浇水,说这样的树生命旺。

石榴树渐渐长大了。直到一个清晨,石榴枝上开满了花,鲜红鲜红的,迸发着活力。我叫着笑着,爷爷走出来说,等到了秋天,你就能吃到甜嫩的石榴籽了。

于是我便在一页页的日历中期盼着。

终于有一天,满树硕大的石榴在我的笑声中咧开了嘴。爷爷说:“快摘石榴吃喽!”踏着木板凳,我小心翼翼地摘下一个个硕果。看着那丑陋的小胖娃儿,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呀,好涩,爷爷骗我!”爷爷一下子也笑了,说石榴可不是这样吃的。爷爷拿一只小刀,将石榴一切两半。剖开的石榴静静地躺着,青黄的汁水流在蒂上。晶莹剔透的小果粒儿滚下来,如玛瑙般剔透,初入口,滑腻,淡涩,汁水迸开,甜丝丝的流入口中。吃不到什么东西,却香甜异常,难道这便是石榴的滋味?它没有浓浓的甜汁,没有滑嫩的果肉,但朴素的味道却让人回味。

石榴被分成好几份,给了小叔、大伯、姑姑、表哥……我噘着嘴不乐意了,爷爷笑着说:“好东西要与人分享啊。”

冬日里,青青的石榴叶枯黄了,终于随着寒风的一声声叹息纷纷扬扬地飘落,在空中如黄色的蝴蝶轻飞曼舞。我哭着对爷爷说石榴死了,爷爷笑着说:“傻孩子,它可没死,它正在存着力气等明年给你结更多的果儿呢。”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石榴一次次花开叶落,年复一年,我终于不再是那个懵懂的仰望爷爷的小孩。不知不觉中,便与爷爷一般高了。石榴树也老了,树皮如刀刻般,宛如爷爷的手。

而今,爷爷去世了,就在上个月。现在,我只能时时拿起放在床头的那只珍藏已久的石榴,闻着熟悉的青涩味,默默地想着爷爷……

这一夜真漫长啊……

例文5:

五月一号

“娃,今儿几号了?”外婆问。“3月2号”我显然有些不耐烦了,每次前脚刚跨过门,迎面而来的就是这句。我抬头看看墙上的日历,上面大大地印着“3月2日”,想了想,我又补充了一句“还早着呢!”“不早了”。外婆莞尔一笑。我知道外婆在等待五月一日--舅舅回家的日子。

外婆是个大闲人,撕一小张日历都要花一整个上午。一个星期天我在外婆家做作业,有幸窥见了这一幕。

匆匆吃过早饭,外婆颤颤微微地走到日历前,缓缓地坐在靠墙的凳子上,久久地凝视着属于昨天的那张日历,发呆„„我继续埋头写字,当我再次抬头时,外婆正用颤抖的手轻轻地撕开那张日历,“旧日子”捏在手中,眼睛又暗淡下来,久久地凝视,发呆„„

有时外婆会叮咕起来,象是在对我说话,又象在自言自语,但是我的确听不懂,也听不

清。有时外婆会翻翻日历,甚至一页一页地数日子。有时外婆还会不知不觉地靠在墙上睡着了„„

“娃,帮外婆„„”外婆说话很慢,我静静等候着。老人的记忆就是不好,外婆一定是又忘了后面的话,因为她正微皱着眉,象是在使劲地想什么。久了,外婆说:“算了”。待转身看到床上的铁盒时,眼睛一亮:“瞧,我忘了,帮外婆拿个干的毛巾来”。

外婆接过毛巾小心翼翼地去擦那个上了锈的铁盒,我拍了拍散在床上的锈碎问:“这是装什么的呀?”外婆打开了它,我很失望,几张退了色的奖状,模糊的照片和墨水淡得无法辨析的信。“这是强儿(我舅舅小名)的,以前寄给我的,瞧,你舅舅小时成绩可好了„„”这天下午,我从外婆口中听到了有关舅舅小时候的许多故事,什么被老师批评了回家才哭呀!什么与我妈妈争论呀!零零碎碎的。

后来去外婆家是4月下旬,妈妈说外婆这一个3月和4月都没出门,守着电话,叫我去陪陪她。恰巧,我那天去时,外婆正在接电话,我留意听着看着,外婆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声音也硬朗了许多“嗯„„嗯„„我身体好得很„„啊?哦,票价涨了就别回来了,你在外挣钱又不容易,我又没生病,回来看我干嘛?在外要注意身体,别感冒了,把嗓子弄坏了,不要和人争,要处处学会忍耐„„我挂了,电话费可不便宜。”然后外婆又笑眯眯的,我知道,这通电话又能让她高兴好几天,不过她仍掩饰不了那心中的失望,她轻叹了一声让失望随风去。“娃,今儿几号了?”外婆又开始了下一次的等待。

6.初中语文写作价值取向研究 篇六

作者:杜丙新汪向征

现代中小学教育 07期

初中生主要处于13~16岁的年龄段。该阶段是智力和身体发育关键时期,同时是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的选择与困惑,如何对初中生的价值取向给予准确的评价,并为进一步恰当的培养提供指导,成为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研究问题之一。[1]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大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课程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因为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文如做人[2],但如何通过语文写作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判定和评价,有没有可能通过量化研究的方法提炼出语文作文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目前还缺乏明晰可操作的范本。

此外,价值取向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界定,一直是一线教师以及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点。价值取向本身难以进行量化,也不适合仅仅用量化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基于上述考虑,论文借助技术工具,通过语文作文进行较为科学的量化分析,为价值取向的量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为此,论文选取安阳市滑县一中(初中)一班和二班共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做半命题式作文,把写作资料作为研究内容,以质性分析和量化评价为途径,分析当下学生价值取向。力求以技术的手段,找到价值取向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一个可能的解决途径。并借助质性分析把握学生价值取向,为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提供决策。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论文采用质性研究(定性研究)和扎根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通常是相对量化研究而言,是一种在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领域常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而非人工控制的实验环境,充分地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实际互动来理解他们的行为。质性研究常用于微观层面的自然情境,通过细致、动态地描述和分析个别事物,从而对事物的“质”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性理解。[3]

扎根理论是定性研究最重要的方式。其主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即研究者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之后上升到系统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性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

2.研究内容

研究材料选取学生在自然条件下的写作,即不限时、不限字、不评分、非考试的状态中,学生自由自愿有感而发所做社会评论。能够有效排除干扰因素,获得学生最真实的.看法。

分析后选择“富二代”作为半命题式话题作文,作文形式熟悉;“富二代”引发的社会关注和争议较多,诸多话题人物与学生年龄相仿,学生理解更深入,有话可说;该话题牵扯教育、金钱观、社会公德、法律等多方面内容,能反映研究所需的价值取向的多个维度。

3.研究工具

以Nvivo质性分析软件为主。通过对原始文献的一级编码形成“自由节点”,进而进行节点的结构化而形成“树节点”。主要使用了数据编码、数据分析和统计功能,通过对作文数据的编码和分析[4],找出显性以及隐性关系,保证了研究过程尽可能科学、客观。

以中文关键字云图为辅[5],对材料进行词频分析,并依照词频大小生成一幅词频越高字号越大的关键词图片。该方法虽缺乏传统分类法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层级结构,相对不够严谨,但作为辅助工具,能够简单、直观地展示词频,增强分析的直观性。

二、研究的实施

1.一中学生现有价值取向分析

(1)一级编码分析。从120份以“富二代”为话题的学生作文中,根据文段思想组合成47个自由节点,归纳成11个树节点:基本认识、学习态度、社会价值取向、人生观、人际交流、情感态度、民主法治、金钱观、个人优秀品质、产生原因和爱情观。11个节点的子节点描述如图1所示(数字表示节点个数,即持该态度的人数)。由图1可以看出,120份作文析出的学生价值观节点数较为丰富,涵盖面也比较广,基本上代表了学生目前所持有的价值观现状。因此,通过对学生写作中原始观点的一级编码子节点进行分析,可以抽取出丰富的价值取向,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关键词云图分析。将文字材料用分词器分割成单独的词,依据在材料中出现的频率,形成频率越高字号越大的云图,可以很直观、便捷地看出写作者的侧重点。关键词云图本身不能得出写作者的价值取向,但结合前面的质性研究,可以作为很好的辅助工具。

通过关键字云图的统计分析看到一班频率最高的名词为父母、社会、鄙视、金钱,其次为法律、孩子、权利、帮助、生活、羡慕、权利等。表明大部分同学鄙视“富二代”挥霍的行径,父母和社会与其联系度最高。法律意识、公民权利、社会公益、羡慕“富二代”富足自由的生活能在二级频率中表现出来。

而二班频率最高的是社会、孩子、生活、父母、家里,其次为鄙视、炫耀、国家、家庭等。在情感态度上,二班比一班要谦和,社会仍是提及最高的,在初中生当中,社会参与和责任感已表现得非常突出。

2.初中生应有价值取向分析

价值取向作为情意上的目标是对人类价值观和语文学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规定部分的综合提炼。

目前,比较有影响的价值取向系统是心理学家Rokeach的分类。[6]他把价值取向分为两大类: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心理学家Allport提出六类式分析:理论取向、社会取向、经济取向、政治取向、审美取向和宗教取向。

国外的S.拉塞克G.维迪努将价值观体系共划分为三类:价值标准、个人价值标准和国家世界的标准。其中公民精神、负责任、合作、正直、社会公义、尊重他人、尊重人类尊严、人权、劳动尊严等属于价值标准;襟怀坦荡、宽容、上进心强、有条理、忠厚诚实守纪律等属于个人价值标准;而爱国主义、民族间相互依存的意识、和平的公民精神、民族意识、国际理解、人类友爱等属于国家世界标准。[7]

初中生应有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8]:一是以个人为主体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上进心强、勇于承担、自我约束,尊重并理解他人、孝敬长辈、交流合作、吃苦耐劳、不畏挫折、勤俭节约、珍惜劳动等。二是以社会为主体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维护社会公德、社会公平、社会秩序、社会和谐;关心集体、保护环境、民族意识、公民精神、国际理解等。三是认知过程价值标准。主要包括有学习愿望、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能分析和解析问题、探究与创新精神,辩证认知、客观对待、实事求是、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等。

3.现有与应有价值取向的比较

研究是根据数据材料中提取的价值点与相关理论分析获得结论。借助Nvivo从学生作文中提取的11个树节点,学生现有价值取向的三个主体如下。

一是以个人为主体的价值取向:人生观、金钱观、爱情观、个人品质、人际交流;二是以社会为主体的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民主法治;三是认知过程的价值标准:基本认识、情感态度、产生原因、影响评判的因素、学习态度。

个人价值取向应是端正的积极的,人生追求多样且充满希望,金钱不是成功的标准和人生的最终、唯一追求,要利用钱财去创造更多的价值,每个人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要将外在发展和内心素养作为追求方向。图1节点反映的个人价值取向分别为人生观(13)、金钱观(45)、爱情观(1)、个人品质(43)、人际交流(5)(括号内数字代表节点数),却更倾向于功利性的追求,12人表示羡慕“富二代”们的富足生活,13人想要努力奋斗让孩子成为“富二代”,并有28人认为有资本的炫耀并不是错误。在精神追求上也有缺失,把学习作为人生转变的工具,端正的价值观等未被提及。

社会价值取向的8个子节点里,大都表现的宽松广泛,宣扬社会重视(71),没有行动力,认知和行动出现分歧。虽然有很多人提到法律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性,但也有16名同学认为行贿可以减免罪责。这种对社会的不信任和对法律的轻视,是一种社会价值取向的表现。

认知上要求学生客观、辩证、谨慎对待,能够由表及里认清事实。然而通过分析节点,发现作文中表现出肤浅的认识水平。大部分能认识到问题的两面性,但内在的原因、举措涉及较少(仅有26个节点)。涉及的也以单方面为主,综合分析能力较弱。此外,分析问题的情绪化明显,情感态度共有165个节点,是分析中比例最高的节点数,表示每个同学都表达了不止一次态度。这种认知的偏情绪化对学生以后价值观的塑造不利。

三、初中生价值取向的特点

初中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在认清初中生价值取向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论文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中学生命题作文覆盖节点的分析,发现当前初中生价值观取向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合理因素。分析这些不合理因素对加强当代初中生价值观教育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可以使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通过前文分析,当前初中生价值观取向表现出如下特点。

1.人生追求功利性

当下,中学生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相较于传统生活环境,他们接触的信息量更大,获取的纷繁复杂的信息更多。面对外部世界的丰富信息和资源,诱惑也是必然存在的。通过以“富二代”为主题的作文可以看出,很多同学坦言羡慕“富二代”们从父辈手中可以轻松获得巨额财富肆意挥霍,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富二代”。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除了拥有巨额钱财外,人还有很多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东西。功利化倾向提醒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合理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帮助学生尽早理解个人价值实现的多元取向。

2.认知偏情绪化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存在叛逆心理和过激的认知。研究中发现,部分同学的作文里“鄙视”、“从心眼里看不起”、“你以为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之类的言语比比皆是,能够真正客观全面地看待,并以包容之心对待的,少之又少。这反映出中学生在情感认知上还有较为浓厚的情绪化色彩。然而,科学的认知应该是:辩证看待、客观对待、实事求是、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当然,在中学阶段让学生形成全面、科学的辩证思维也不太可能,但是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培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辩证思维方式。这对中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有较大帮助的。

3.重文化轻道德

目前,尽管学术研究领域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寄予厚望。但是,必须承认现实中很多中小学实际情况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还相差甚远。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核心评价标准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学生在这一氛围的潜移默化下,就逐渐将文化学习作为学校学习生活的主旋律,而轻视或无视道德水平的提升。如在前文研究中析出的11个节点中可以看出,很多同学能考虑到社会多方面因素对“富二代”现象形成的影响,但唯独有关道德层面的思考很少。很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道德在整个问题分析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一些作文表现出的学习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懂得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知识和能力是改变世界的钥匙,然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过于片面。作文中将知识囿于文化知识的范畴。强调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良好品德的养成,只关注学习成绩,几乎无人提及道德品质的提高、品德培养和心理健康。

4.易于塑造

中学生处于认知水平的发育期,尽管上述研究发现当下中学生价值观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但是应该认识到这只是中学生在人生发展历程中的必然经历,经过合理引导,价值观中的不合理因素是可以被逐渐转化的。

在后续研究中,为了验证教师合理引导和有目的培养对于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笔者在另一所初中(三中)以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针对同样主题写作文;同时,有意识地让教师对有关“富二代”话题进行引导,并允许学生借助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家庭作业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网络上搜集更加丰富的资料来辅助认知;此外,教师的引导又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方向。研究发现,在教师指导和网络信息的干预下,学生价值取向发生明显变化,表1统计了两所学校在部分节点覆盖情况的对比情况。

在一级编码的节点分析中可以看出,后者(有教师引导和网络信息搜集)无论从单个节点的覆盖数还是总体节点个数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同样一个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和丰富了,在道德层面上思考问题的节点也有了明显增加。这一现象说明经过合理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整体思路从认识“是什么”转向解决“怎么做”。创新的观点覆盖更多,表示他们更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宽容”、“知错能改”等新节点被提出,说明经过合理引导后的学生更能包容他人的过错,价值观表现得更加合理。

四、塑造初中生正确价值观的三点思考

1.提升学习成绩与培养思想道德不可偏废

在材料收集中,不少教师谈及,虽说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不少学校依然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抓成绩轻思想问题比较严重。初中生是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初中教育不可仅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学生学会做人然后才能做事。

2.价值观塑造与引导要注意因人而异

价值观的形成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与个体受教育情况及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从前述研究资料中不难发现,针对同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价值观维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同时,中学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变化阶段,可塑性极强,易受外界影响。教育工作者要注意观察、了解个体间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塑造。

3.要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孩子不成器与家庭、父母教育有关”,家长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通过交往和交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因此,家长应该有意识地通过科学的家庭教育培养子女形成正确价值观,锻炼孩子勇敢自强、积极向上、勇于承担的人生态度。

利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和中文关键字云图对中学生作文进行了质性分析,并依据作文中析出的节点,分析了中学生的价值取向。通过分析发现目前中学生价值取向存在功利化、情绪化和易于塑造等特点。价值观的形成因素和表现形式均呈现多样化的特性。仅从中学生命题作文入手,通过分析作文的观点来归纳其价值观特性虽然是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但也不能排除其有失片面的可能。因此,后续研究中需进一步进行多种策略的价值观评价,以实现研究方法的相互印证和比较。

7.初中写作材料积累的实践研究 篇七

一、感悟生活, 储存写作素材

丰富多彩的生活永远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带着学生们走进大自然, 让他们更多地感受、体验生活, 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 才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可从如下两方面进行培养和引导。

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让学生体会生活, 在生活中汲取语言的养料。结合新课程语文活动, 我组织学生开展课前3分钟的“看—悟—写—述—评”活动,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感悟真情。请学生在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 在假日逛街、游玩的途中, 留心一下店名、标语及名胜古迹处的对联、诗词, 并自主发表自己的感受, 同时也可让学生留心一下自己所参加的活动, 如在元宵节参加灯谜竞猜中品味汉语的奇趣, 在“三八”节中给妈妈、女老师写封信, 在母亲节用经典词句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真切感受, 圣诞节、元旦时自制卡片送出祝福等。

2.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要学生留心观察对象与同类事物的显著不同之处, 观察要完整而有序。还可引导学生把事物联系起来观察, 并以随笔、日记等形式积累素材, 练习写作。叶圣陶先生指出: “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 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 写作材料自会无穷尽地流注出来。”生活就是作文, 观察身边的万事万物, 并及时记录观察所得, 随时积累, 不断挖掘新意, 写作时才能厚积薄发。

二、博览群书, 广积写作素材

我们强调广泛阅读, 其目的不仅在于学习写作技巧,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阅读, 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开拓写作思路, 提高认识水平和表达的能力。

1.开挖教材, 活用教材资源。

内容丰富的新教材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且也蕴藏丰富的写作素材。只要教师坚持以读促写的方法, 就能使学生得到适用的素材, 学生的习作就有可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阅读都德《最后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分析韩麦尔的心理活动, 学习作者用神态、语言、动作含蓄反映内心变化的技巧。课后拓展, 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生活, 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

2.课外阅读, 充实写作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古典诗词、现当代优美诗文、中外名著和报纸杂志上的时文。然后指导学生分类, 建立充实的“写作素材库”。当然, 积累不仅仅是字词篇章的语言积累, 更是生活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文化的积累。

教师要对阅读进行相应的指导,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选好书、选有用的书, 确定阅读内容, 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触多元文化的宽松环境, 让他们在潜心阅读的过程中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在与作品沟通和撞击的过程中, 燃起写作的热情。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阅读, 学会边读边想, 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通过诵读美文诗词, 仔细品味书中的精彩片段, 摘录好词好句、名人名言以充实自己的素材。订阅报刊, 让学生做读书摘记卡, 从而增加写作之泉的储备量, 到写作时方可取之不竭。

赏析文章并记下心得体会, 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最初, 我要求学生每周在课外阅读三篇优秀习作, 并做好摘记, 然后我把一些语言优美、材料新颖的摘记拿出来, 请学生上讲台读给全班同学听, 并请他讲讲摘录这些句子的原因, 最后进行点评。过了一个阶段, 我要求学生记下对习作的整体感受和心得体会, 分析习作的写作特色。如今, 学生们的赏析文章都能写300字左右。

三、认识世界, 拓宽写作素材

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引入现实题材的内容, 能够引起学生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关注,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感悟世界、认识自我。

所谓“现实题材”, 是指当下社会正在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件。那么, 什么样的现实题材是学生应该汲取的呢?首先, 内容应该是阳光的、积极的。其次, 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有共鸣的, 最后, 应该能给人以警醒和启迪。

教师精心收集的一些适合学生运用于作文的“现实题材”, 必须是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适合学生提炼挖掘的内容。学生阅读这些内容, 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提炼主题, 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从而形成自己的作品。同时, 教师可以在每周布置一项作业, 即新闻素材的收集, 每周安排一节新闻素材交流课。学生收集的素材往往是五花八门的, 教师在学生素材交流之前, 必须有一个筛选的过程, 要选择一些符合学生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新闻内容进行展开, 既要切合学生的兴趣点, 又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为了便于对学生所收集的素材的整理与储存, 有必要对素材进行分类。新闻素材应从主题的角度归类, 也可以根据新闻的内容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就这些新闻谈谈自己的感受, 并形成书面语言。

四、运用想象, 丰富写作素材

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孩子的天性, 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别旺盛, 在接触周围世界时, 会产生许多新奇的想法、创造出许多与众不同的形象。

在作文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极为重要。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能够激发想象的情境, 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编写童话《文具盒里的争吵》,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激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其中的一些文具确立关系, 编故事、写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使想象更加充实生动, 直到编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下, 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 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想象思维得到了启发和锻炼, 写作素材也丰富了, 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学生的写作离不开想象。对学生的写作训练, 我们可以设计出各种有助于启发思维活动的方式, 为学生创造发挥想象力的机会。教师是学生想象力的开启者和引导者, 要在作文训练时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创造余地, 以引发学生的想象, 丰富写作素材, 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 广泛地积累素材, 可以谈古论今、厚积薄发;灵活地运用素材, 能够旁征博引、文由意生。积累材料是培养学生写作基本功的前提, 它与家庭、校园、社区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更与学生的主动追求、坚持积累、积极感悟、不断运用直接相关。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感知世界, 日积月累, 学生的写作之泉才能源源不断。

参考文献

[1].张在贵《中考作文复习之管见》, 福清三中校园网。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3].陈瑜《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前沿》 (综合版) 2007年第6期。

[4].刘海蓉《聚片段训练之沙, 打造作文质量之塔》, 《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6期。

[5].刘明田、张宏伟《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09年第7期。

8.初中语文写作实践 篇八

【关键词】写作能力;想象力

一、清晰认识问题,精确补漏

在笔者看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是指在原来的文章上简单的增减,而是针对文章的弊端进行反思改正,对自己写作能力的短板进行强化。

在对学生的习作观察后,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写作习惯,即他们自己的写作方法、模式。同时,他们也很难发现自己在这个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而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清晰认识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精确的查缺补漏。教师需通过课堂评讲,指出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而对于个别问题则需进行面批,避免让问题误导其他学生。唯有知道自己的问题,才能有所进步。如在理解题目上有困难,就应在审题、理解题目上下苦工。

二、强化写作训练,再接再厉

行百里者半九十,写一篇好文章需要持之以恒。切勿操之过急,目标过高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性长久发展。小作文是一种新型的作文类型,它是相对与大作文而言。大作文这种写作类型成型很早,有比较明确的字数、文体、时间的限制。有了限制,学生写作大发挥余地难免受到影响。此时,小作文应运而生。与大作文相比,小作文的形式更加灵活,限制要求也少得多。也是一种片段式的微型化写作。

在以往的写作的训练中,为了考试,平日的写作难免更多与考试出现频率较高的题目挂钩。这虽然有利于考试,但不利于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造成局部短板。随着课程要求的不断改革,考试内容有了更多的变化,这就需要学生面对更多类型的题目、变式训练。小作文就是一种较为适合学生进行日常写作训练的作文类型。

小作文有三种类型,规范性写作训练、拓展性写作训练以及自由写作。规范性写作注重要求写作技能与文体,提高学生在写作中对各个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拓展性的写作训练意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等。它的训练方式非常多变,有补写、缩写、改写、续写、半命题作文、情景作文以及看图说话型。自由写作则是对想象力创造力更高层次的训练。要求少,但对写作能力的要求并不低。

三、评讲示范结合,独占鳌头

许多人认为提高写作就仅仅是在原来的文章上增增减减,这种说法太片面。评讲作文课堂可以说是一个能力的分水岭,可以说评讲是对写作的又一次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说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内容息息相关。平日的学习训练更多有学生自己自主完成,而评讲课则是学生听取老师的评讲进行反思,对自己的写作模式进行修正完善。

老师要做的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自行解决问题。

作为新型课堂,想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学生。而想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必须要有所创新。长久不变的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学生的注意力下降,也会拉低教学效率。同理,在评讲课我们也可以增加新的活动,比如小组交流,互相批改,以及增加游戏的活动提高课堂活跃度。教师应充分利用群体团队,发挥“示范作用”,互相纠错,而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错误里。引导学生吸取大家的教训,减少犯错几率。评讲与示范结合即利用团队的力量,博取众长,发扬优秀的写作方法,同时吸取众人所犯的错误。

除此之外,课后的反思总结非常重要。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运用方法解决问题需要有一段时间缓冲。课堂的时间紧张不足以让学生静静思考,许多学生写完一篇作文,知道问题,知道分数就完事。写作后不总结,再多的量也难有提高。磨刀不误砍柴工,整理反思往往会让写作更上一层楼。

四、养成积累习惯,事半功倍

日常的训练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运用写作能力,而仅仅有写作能力还不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的素材与思维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1.构建思维网络

写一篇文章需要有全盘的布局,故事型要有起因经过结果,伦理型需要论点论据论证。而构建思维网络所需的想象力思维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发展和拓展。比如日常看报刊杂志时看着标题,尝试想象一下这篇文章是讲什么的,会怎么编排布局。看完一本书时,尝试总结人物性格、论证的方法、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等等。

2.注重细节

比如看一部伦理小说,关注细节推测结局。首先做出你的假设,然后在已知内容中找证据支持你的推论。思维能力就像是一场抽丝剥茧,这不仅是想象力的提高而且是构思能力的提高。

3.关注时事

议论文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种作文类型,而议论文需要事件去支撑。可以说论理是议论文的“骨”,而事件则是它的“肉”。事件的实时性和与论理的吻合度都非常重要。关注时事是我们非常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之一。

4.养成摘取名言的习惯

文章的脉络通常需要一个总结性非常强的句子或词语,名言警句的积累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而积累不仅需要记忆、理解、运用等多方面能力,还需要学生持之以恒以及积累的广泛性。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础,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直接影响各科成绩。而写作就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写作能力的提高影响的不仅仅是语文能力。写作这门语言的艺术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的重要性值得我们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罗雪花.阅读教学中“微写作”的尝试与思考[J].语文天地.2014(16)

[2]吴雪,汪莉.“微写作”对中学作文的影响[J].文学教育(中).2014(04)

上一篇:停车场管理合同下一篇:怎样设计小学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