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信息中心工作计划

2024-08-18

税务信息中心工作计划(共8篇)

1.税务信息中心工作计划 篇一

窗口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不理解我们工作的纳税人,有些纳税人觉得来办业务就是盖个章,缴个款就成了,等待时间长了一点就开始抱怨:怎么这么麻烦啊,给你们交钱还这么多事。这时候你也许就会抱怨这些人的素质不高。其实当你在抱怨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了,而找借口的惟一好处就是安慰自己。但

这种安慰是致命的,它让你对现存的状况无动于衷,并且给你一种心理暗示:我克服不了客观条件造成的困难。在这种心理的暗示引导下,你不再去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方法,其实只要我们多从纳税人的角度,耐心地给他们解释清楚了,同时多为他们的便利考虑考虑,也就能赢得纳税人的理解,也能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了。

借口只能让我们暂时逃避困难和责任,但其代价却是沉重的。找借口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容易让人养成懒散,拖延的坏习惯,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积极地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这样只能导致失败,也会使自己一事无成。优秀工作人员从不在遇到困难时寻找任何借口,而是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继续出色完成任务。“拒绝借口”是追求完美表现的有力保障,我们要牢记责任,奉行职业准则,培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因为工作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更是没有任何借口。

真诚服务需要注重细节

细节实质是什么?细节实际上是一种通过长期的准备,从而获得的一种机遇。在充满竞争的今天,如何做好工作,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一个“小”字。《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众多的例子从正反两面向我们说明了细节能够表现整体的完美,同样也会影响和破坏整体的完美。细节在创造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究竟有多大差别?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差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在我们办税服务大厅里,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办公桌上,过道上摆放净化空气的植物,大厅南墙边定期更新的税务文化戗牌等,这些都是领导从细微之处着眼,为大家营造出良好办公环境氛围,我们的领导如此注重细节,从一点一滴关心我们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职工在工作中更要注重细节,做好我们的份内工作了。服务厅的工作就是直接面对纳税人,提供办税服务的我们心里就应该装着“民”字,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当我们用真诚、热情、细致的服务去对待纳税人的时候,我们也能得到他们的尊重和理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到位,执行力就不成问题了。

税务事业的发展也需要团队精神

我们都听过三个和尚喝水的故事:当庙里有一个和尚时,他一切自己做主,挑水喝;当庙里有两个和尚时,他们通过协商可以进行分工合作,抬水喝;可是当庙里来了第三个和尚时,问题就出现了,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愿意单独劳动,其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水喝。这则寓言使我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在完成一项任务时,缺乏团队协作就可能导致失败。毕竟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做工作时,只有通过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提醒,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能力。

办税服务大厅是税务机关的综合办事机构,是承上启下、上传下达、联系内外的桥梁和纽带,是对外的窗口,代表着整个税务机关的形象,可以说责任重大。办税服务厅全体工作人员相互支持,搞好团结,作为一个整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必须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干工作。让纳税人满意是办税厅的工作首选目标,目标的实现最终要靠大家共同的付诸实际的行动。我们工作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部都力求完美,追求卓越,这,就是我们税务人追求的目标。

2.税务信息中心工作计划 篇二

一、增强敏感性, 拓宽信息渠道

企业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当前, 随着企业新特点、新成果、新问题的不断出现, 我们只有具备较强的信息敏感度, 才能使信息渠道更开阔, 信息题材更广泛, 信息内容更丰富。若职业敏感性不强, 重要信息就会擦肩而过, 造成漏报、迟报的现象, 贻误工作。因此, 要做好信息工作, 必须始终处于捕捉信息的临战警觉状态, 早发现、早关注、早开发。在实际工作中, 要把握好“六个关注”, 确保信息鲜活、典型、生动, 有思想内涵, 给人以启迪。

一是要关注上级会议精神和热点问题。上级会议精神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单位整体工作的部署安排, 信息工作者要结合单位实际, 把围绕中心、紧扣主题、服务大局作为信息工作的基准点, 使信息工作和整体工作思路合拍共振, 围绕如何贯彻落实, 在重点、难点、要点、焦点等问题的解决上开发信息。例如, 2010年初我们报送的“克拉玛依钻井公司积极做好抗雪救灾工作”、“克拉玛依钻井公司积极应对北疆暴雪灾害”两条信息被西部钻探采用后, 上报中石油, 中石油又报国家有关部委, 集中展示了中石油讲政治、讲大局, 勇于奉献、不畏艰难、敢打硬仗、履职尽责的良好形象。

二是要关注年度主要生产经营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重点关注年初岁末上级下达的全年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亮点工程、具有历史意义的经济技术指标, 以及在生产实践中总结摸索出来的创新做法、先进典型、成功经验等。

三是要关注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的进展情况。就钻探行业而言, 对年初的起步上钻、夏季的防暑降温、冬季的防冻保温等重点工作信息要及时上报。特别是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探井施工和突破性成果, 要从不同角度切入, 编制成系列信息。例如, 对前两年倍受中石油高度关注的莫深1井, 我们从钻机的研制、队伍的组建、技术的准备、现场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资料收集和信息上报, 得到上级领导高度评价, 要求基层推广学习莫深1井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

四是要关注领导在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从领导的讲话中, 可把握重要情况、重点工作和主要工作思路。我们围绕“领导想知道的、想要领导知道的”开展专题工作调研, 形成调研专题信息, 及时跟踪了解掌握了领导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近年来, 重点开展了市场开发、钻井提速、基层建设、职工培训、精细管理、安全文化等专题调研, 形成专题信息, 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是要关注基层的工作。基层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 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从基层往往能够折射出深层次的问题, 提供重要信息线索。我们通过公司生产运行系统、内部网络、每周监理现场监督情况通报、每月上报工作总结、深入到基层督查等形式, 及时了解、收集和掌握各基层单位的生产动态、职工队伍的思想动态、现场的表现、创新的做法、取得的成绩, 以及基层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在筛选、分类和归纳的基础上, 将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信息及时整理上报。

六是要关注深层次信息。针对一些重要信息, 不能只一味地就事论事, 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由点到面, 由表及里, 进行深度挖掘, 才能提高信息的质量。例如, 近年来, 新疆油田水平井较多, 我们公司作为承担水平井施工和提供技术服务的主力单位, 不但所承钻的水平井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而且同比速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还创下了多项历史记录。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没有简单地把一些数据罗列出来编为信息上报, 而是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 反映出我公司对水平井的高度重视, 以及技术实力、组织保障能力、管理水平、配套管理制度迈上了新台阶, 不断适应了油田勘探开发对钻井需求等。

二、树立精品意识, 提高信息价值

精品信息就是在了解掌握大量的原始资料、最新动态的基础上, 对一般的、常见的信息, 经过分类整理、集成提炼、创新思维, 开发出新颖独到、打破常规、有突破性的信息, 它对领导决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要多出精品信息, 信息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洞察分析能力和归纳提炼能力, 同时, 还要坚持“重点信息及时报, 重大信息第一时间报, 特色信息大量报, 问题信息不回避”的原则, 才能撰写出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的信息, 提升信息的辅政功能。为此, 我们注重把握“三个突出”。

一是要围绕中心工作, 突出服务决策。针对上级做出重要决策、重大部署后本单位的贯彻落实情况、执行情况, 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例如, 在上级每年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之后, 我们都对贯彻落实的工作思路、目标、措施和重点工作安排等进行及时上报, 使上级的部署有反馈有回音、基层的落实有行动有成效。

二是要结合单位实际, 突出自身特色。要把挖掘特色信息作为提高信息质量和采用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 努力在特色上下功夫, 在特色上求实效。例如, 围绕职工培训和全员“提素”, 我们及时报送了“钻井公司HSE培训软件成效显著”、“钻井公司注重现场再培训”、“钻井队干部到监理公司轮训”、“全面启动‘提素’工程”等信息, 得到领导的好评。

三是要立足实现多赢, 突出经验共享。针对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好经验、新做法、将在更大层面上具有推广价值的做法编制成信息上报。例如, 2009年安全生产月期间, 我们连续上报了小小“STOP”卡发挥大作用、安全文化建设、员工安全代表、成功控制溢流险情等方面的信息, 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扬, 兄弟单位多次来我公司交流学习。

三、建立管理机制, 落实信息责任

完善的信息工作管理制度, 是做好信息报送工作的重要保障。着眼于建立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信息工作长效机制, 以下三项制度不可少。

一是建立信息收集制度。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信息, 是确保信息时效性、针对性的客观需要。因此, 要建立年有安排、月要计划、周有重点的信息收集制度, 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每年初, 要根据上级和本单位的整体工作部署安排, 编制年度信息工作要点, 并对可预测到的重要信息, 提前策划, 提前介入, 随时跟踪, 重点掌握, 及时上报。每月初, 要根据生产经营工作策划和阶段性重点工作, 制订月度信息上报计划, 分解指标, 抓好落实。每周一, 要根据周重点工作安排, 制定周上报信息, 责任到人, 及时上报, 对重要生产动态类信息要求做到工作完成之时, 就是上报之日;对重大突发事件类信息, 要在2小时之内上报, 牢牢抓住舆论的主动权, 避免被不明真相的媒体炒作, 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二是建立信息考核制度。制订信息工作考核管理办法, 明确信息工作职责、任务目标、工作要求, 把信息报送工作与岗位人员年度业绩相挂钩考核,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为调动岗位人员报送信息工作的积极性, 创造性地开展好信息工作, 每年要进行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优秀信息员、关心信息工作的好领导、好信息等项目评比工作, 对优秀单位和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 为促进基层信息报送工作, 建立季度信息报送和年度信息报送情况通报制度, 对各单位的信息报送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评价、排序, 以引起基层单位特别是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三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建立顺畅、便捷、实用的信息传输、交流沟通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加快信息的流转, 形成全员参与、人人关心信息工作的良好氛围。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信息工作业务座谈会、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 讲心得、谈体会、提建议,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把信息工作做实。主动与本单位各部门进行沟通交流, 特别是对生产会、情况汇报会等一些重要线索, 顺藤摸瓜, 捕捉重要信息。

3.税务信息中心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地震,网络安全,防火墙,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146-02

1 引言

山西省大同中心地震台地震信息网络系统于2006年6月建成并开通。主要设备有浪潮服务器,华为路由器、交换机,光纤传输设备,UPS电源等。采用山西移动公司2MSDH专线,上联山西省地震局区域网络中心,下联上皇庄前兆台及辖区内9个测震台站及两个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GNSS基准站的传输。该信息网络系统自建成并开通运行以来总体情况良好,所属的3个信息节点基础设施运行正常,网络通信平台(上联省局信道、下联台站信道)运行基本正常,网络服务运行正常,未发生重大故障。

对网络病毒进行了安全预警防范,时常检查防病毒软件的升级更新情况,确保网络防病毒库可以自动升级。严格执行台站制定的有关地震信息网络的规章制度,做好运行监控和网络值班工作,定期巡检机房安全情况、线路状态、设备运行指示。对网络运行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做好设备保养与维护、故障处理等工作。

由于对本地局域网办公网段、业务网段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确保了地震信息网络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地运行。

2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技术、应用数学、数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1]。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中的所有软件和硬件以及系统中的所有数据都要受到严格的保护,不会被外界窃取、破坏和泄露,能够保证系统持续可靠的运行,并且网络服务不会被中断。

随着网络社会时代和网络经济的到来,网络将会无处不在。国家的经济、文化、军事和各个方面的社会活动将会强烈地依赖网络,同时网络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其本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将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网络安全的本质定义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就是一切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可用性的相关技术理论知识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范围[2]。

山西大同中心地震台信息网络的管理和运行维护人员都希望能够控制和保护好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和相应的读写操作,从而能够在最大的限度上防止被病毒感染、非法窃取和网络被非法控制等等事件的发生,能够有效的防止被黑客攻击。

网络系统的安全涉及运行平台的各个方面。网络安全模型有7层结构,按7层模型贯穿着整个OSI安全体系模型。

图1表示了对应网络系统网络的安全体系层次模型:

链路层的安全主要是能够保证对介质的访问安全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能够不被窃取和窃听。

(3)网络层的安全

网络层的安全是能够确保网络只授权给相应的客户进行访问,将试图绕过系统验证访问系统的客户“拒之门外”。

(4)会话层的安全

会话层的安全主要是保证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的安全、客户资料。

(5)应用平台的安全

应用平台的安全通常采用多种技术来增强应用平台的安全性。主要的保护范围包括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和系统中间层Web Service服务器。

(6)应用系统的安全

应用系统的安全是为了完成网络系统的最终目的—为用户服务。

3 目前所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

山西大同中心地震台信息网络系统内主要运行的网络协议为TCP/IP,而TCP/IP网络协议并非专为安全通信而设计。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鉴于大同中心地震台信息网络系统现状,需要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上再下功夫。包括:病毒、木马及杀毒软件的升级,可连接到互联网的主机安全,涉黄、涉密的预防,避免网络设备因受到攻击或软故障发生死机或其他重大故障,尽最大可能减少网络中断,杜绝网络瘫痪现象的发生。

保护网络设备的安全,要经常对供电、消防、避雷等设施进行检查,排除存在的各种隐患。并协助移动公司维护人员巡检链路设备,尤其是仪器设备之间的连接指示,包括光端设备、协议转换设备、光缆及网线等。控制好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保证网络畅通,降低故障率。

山西大同中心地震台信息网络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还有以下方面几个方面:

(1)物理层的安全威胁

物理层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对物理通路的损坏、物理通路的窃听、对物理通路的攻击(干扰等)、电磁辐射等,针对这类威胁主要依靠物理设备和线路的保护以及设备防电磁辐射技术来防范,建立完善的备份系统。

由于管理局主要的系统设备都不是低辐射设备同时也没有建立屏蔽间来放置这些设备,局网内大部分线路使用的是非屏蔽5类双绞线,广域网则是PVC线路,因此管理局的网络系统缺乏有效的防电磁辐射措施。

(2)网络层的安全威胁

网络层的安全需要保证网络只给授权的客户使用授权的服务,保证网络路由正确,避免被拦截或窃听,对于这类威胁,主要依靠采用访问控制、网络信息检测和监控的手段来防范、划分VLAN(局域网)、加密通讯(广域网)等手段来进行防范。

在广域网与管理局内部局网之间缺乏有效的网络边界保护措施和集中的访问控制措施。

缺乏完善的网络事件日志审记措施。缺乏有效的网络监控与入侵防范措施。采用的TCP/IP协议族,本身缺乏安全性。在通讯中未采取加密措施和严格的认证机制,信息容易被截取或窃听。

(3)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威胁

4.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工作报告 篇四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近几年的日常工作中,我们的检查人员常常感到会计电算化带给传统手工查帐模式的强烈冲击。就以往相关案件的实际操作过程来看,在对会计电算化企业进行检查时往往会面对以下难题:首先是稽查人员对会计核算的逻辑性与真实性难以判断。很多财务软件允许设置多个帐套,各帐套之间可以相互传递数据,可以对凭证科目和帐册再加以筛选、过滤,这就为企业设置AB账,编制虚假财务报表提供了可能。系统超级管理员还能直接进入任意环节篡改,会计信息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不可更改性。其次是财务数据存储方式灵活,易遭转移和销毁。电子帐套可以存在本机硬盘上,也可通过网络存储在其他硬盘、磁带、光盘中。再次是稽查人员获取企业财务软件的基础信息的渠道过窄,虽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纳税人使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当在使用前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核算软件、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但是税务机关往往因为没有相应的运行环境和人员配置而无法试用。这种情况下想在检查前深入了解财务软件的运用情况就受到相当程度制约。最后是信息化环境下对控管、检查企业财务数据的相关法律依据尚欠完善。《征管法》及实施细则没有明确指出税务机关有检查、封存有关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权力。国税发[2003]年47号文虽明确了税务机关有开展电算化检查的权力,但法律位阶低,且对电子取证、电子检查的具体执法程序缺少规定。

因此,我局针对税务检查手段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转变传统稽查思路,创新税务检查手段,从2006年7月起,将部署地税稽查查帐软件列为跨的重点工作之一。一年半来,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对稽查信息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执法程序和管理制度。现就软件开发应用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二、查帐软件的功能特点

无锡奇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多年税务查帐软件的研发经验,其产品已推广应用于全国二十个省(一百多个城市)的稽查局,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我局与该公司联合开发的查帐软件包括数据准备、分析评估、项目检查、帐务检查、成本检测、结果处理、综合管理、帐套管理、基础数据、模型管理、系统功能等11大模块,从每个模块中又散射出若干功能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又包括若干功能菜单,主要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一)采集范围广,可采集近百种300多个版本的财务软件中的数据;采集数据类型多,包括:帐务数据、物流数据、工资数据和固定资产数据;提供了多种采集方法。

(二)提供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层层逼近分析技术和模型项目修正。模型分析功能十分强大

(三)提供分税种项目化检查平台,针对不同税种、不同项目提供相关的检查工作表、检查模型和稽查提示信息帮助检查人员完成项目检查。

(四)提供个人所得税和固定资产的专项检查平台

(五)提供物流数据及成本检查分析方法

(六)提供数据集中管理平台(B/S结构),以实现数据增值应用,加强稽查实施过程监控管理。

(七)可以将企业多个的相关数据放在一个检查平台上,并提供跨年、月分析工具,以强化工具的分析功能。

(八)各种分析模型按照行业和不同进行设置,加强了分析模型的适用性和软件的伸缩性。对于主要模型的运行结果,内置数据加工功能,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

三、使用查帐软件查帐初见成效

经过一年半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信息高科技对税务检查的有力推动:查帐力度大大增强,案件质量得到切实提高,稽查威慑力明显提升,队伍建设再上一个台阶,内部管理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提高效率和准确度,查深查透案件

查帐软件所提供的查帐工具和多样化的模型提高了查帐的工作效率。传统的手工查帐只能从海量凭证中单纯凭经验来抽查,而软件通过科目的名称、凭证的摘要内容、金额等信息,运用查找、过滤等删选手段,能快速地将所需要的信息汇总列示,方便了检查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利用软件提供提供的指标分析、报表分析、帐户分析、帐户检测、分录比对和存货检测等模型分析功能,迅速发现异常信息,并通过穿透式阅帐功能帮助稽查人员任意透过总帐看明细帐,透过明细帐直接看记帐凭证,省去了稽查人员到企业大量的原始凭证中去翻找这一烦琐的工作环节。

(二)塑造稽查高科技形象,提升稽查威慑力

利用信息化查账工具,进一步强化了查账手段,可以对多种常用财务软件数据进行导出,也可以多人联合对一个案件同时进行案头分析,拓展了检查的广度和深度。

在使用软件以前,按照传统的查帐方式对会计电算化企业进行查帐,面对海量的原始单据,调帐费时,费力,如要企业把凭证打印出来可能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一旦遇到企业不配合的情况,工作就难以顺利展开。现在只需带光盘和U盘,稽查人员就可以独立将企业数据采集出来带回去检查,研究,不需要会计从旁协助,企业也不必担心凭证丢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查帐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减轻了企业对于税务稽查的抵触情绪,同时也为我们稽查队伍塑造了文明,亲和,高素质,高科技的形象。

据一线检查人员反映,查账软件对企业的会计分录进行全面检测往往只要用几分钟时间,而人工检查起码要两天,效率是后者的十倍以上。税务部门能快速、高效、准确地摸清对方的底牌,极大的震慑了那些企图以高科技手段蒙混过关的不法分子。

(三)规范稽查业务流程,加强队伍监控

查帐软件的使用过程体现了实施检查的业务流程,加上对各税种、各项目计税依据的归集和对查帐过程的记录与控制,使内部管理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对检查人员而言,规范了各类工作底稿,检查内容和范围,统一了各类计算标准,实现定式检查。一些扣除比例、扣除限额预先设置好参数(如业务招待费、计税工资限额、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等),一旦归集好计算依据就可自动计算出结果,可以避免检查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的误差,在规范检查内容的同时,对稽查人员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特别是所得税的归集设置的项目,从内容到口径全部与省局的所得税申报表基本一致。这样,对所得税申报缴纳不足的情况,可以直接找出税款差异的原因。

对审理人员而言,能够以查阅人员的身份查阅最原始的帐册数据,从软件应用各模块的记录中可以看出整个查帐过程。审理时就弥补了传统的审理仅审查纸质案卷的缺陷。审理人员可以看出取证是否完整,对“事实清楚“的把握更到位更准确,有效地排除差错。

对领导层而言,事中、事后的工作过程都会在检查帐套内留下记录,可以方便局领导监督、检查稽查工作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也提醒和督促检查人员须敬业爱岗,工作精益求精。

(四)提高稽查业务水平

稽查人员要想成功地运用查帐软件开展稽查工作,必须具备基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的会计电算化知识。检查干部在使用查帐软件的过程中积累和共享查帐经验,不断接触和加深这些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尤其是计算机应用能力,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稽查业务水平。

(五)降低稽查成本

电子数据比较容易复制、转储,可减少调帐检查的次数与成本,软件查帐减少了单个企业查帐时间,大大降低了税务稽查成本。

(六)实现数据增值应用

随着查帐软件的不断应用,积累的案件数据会越来越多,查帐软件应提供数据增值利用工具,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各种统计分析,以自动生成相关行业数据,自动修正查帐软件中的相关参数。同时可以将已查案件自动或半自动生成案例库,用以指导类似企业检查或案例学习。

四、开发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我们感到上马查帐软件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人、物、财、目标、机器设备、信息等六大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要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环节必须全程伴随开发过程。这里谈一谈开发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一)成立强力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开发工作

领导重视,带头参与,上下一心是做好工作的有力保障。我们的做法是:成立了以稽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副局长和市局信息中心主任为副组长,局中层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小组,由查帐能手和业务骨干组成,具体负责项目的测试、应用、二次开发的业务和技术工作。班子成员结构合理,既有综合管理人员,也有专业技术人员,既保证了团队的有效沟通交流,又便于在开发过程中高效灵活地配置人、物、财、机器等各类资源。

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尊重软件开发客观规律,科学统筹,将开发应用工作细化成实施准备、实地采集数据、测试应用、测试应用评估、项目实施等五阶段,分解责任,落实到人,有条不紊地予以实施。

一年多来,我们边开发、边测试、边修改、边完善,分行业、有重点、有针对地对查账软件进行实地测试、应用、比对,充分将稽查经验、方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攻克了财务软件版本繁多、数据接口不统一等难关,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二)重视配套队伍建设,人员培训贯穿始终

查账软件应用要求稽查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有丰富的财会、稽查知识和技能,熟悉税收法律法规,而且还应当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所以我们认为“宁可人等装备,不可装备等人“,决不能等软件出来后再培训干部。局里从开发起始之日就狠抓配套队伍建设,对人员的培训工作贯穿始终。到目前为止,已利用双休日大规模集中培训3次(包括召集市本级全体人员和各县(市)部分人员集中培训1次,市本级全体人员单独集中培训1次,检查人员集中培训1次)。在平时,通过演示性培训,小组讨论,赴企业现场实地培训和互帮互学等形式,使全体稽查人员了解了软件基本框架和主流财务软件的运作模式,逐步掌握了查账软件的基本操作,理解了检查模型设置原理、能熟练应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查账技巧。

(三)探索完善相关制度,严格规范执法程序

《征管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有权检查纳税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国税发[2003]47号文明确了税务机关有开展电算化检查的权力。这是电子查帐的主要执法依据。然而以上法律条文对电子数据作为稽查证据所涉及的证据完整性、规范性、安全性以及证据使用、储存和保管等方面的具体操作都缺乏详细指导。我局在参考了兄弟单位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律和本地实际,大胆探索,主动创新,制定了《XX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利用查账软件实施稽查的工作程序》(见附件1)。规范了电子数据的调取、保管、归还、存档等多个环节,将利用查账软件实施稽查与TF2006设定的流程相结合,为检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规范执法、严格程序、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武器。

(四)采用二次开发模式,科学规避项目风险

现代软件工程学实践表明,近一半的项目存在开发延期,预算超支等风险因素。为把项目风险降至最低,项目小组决定大胆创新,参照快速原型法(rapid prototyping)思想进行二次开发。即首先构造一个具备主要功能的查帐软件原型,然后通过对它的不断试用,不断修改,不断扩充完善得到“本地化“的查帐软件。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们以奇星公司原有的综合性查帐软件为原型,将稽查问题分析转化成查帐软件业务需求,边试用、边细化、边完善,顺利实现了软件的“本地化“。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开发,成功开发出工业、商业、餐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等六个行业的专业查帐软件,并在各行业的检查中进行了应用,尤其是在餐饮业、所得税汇总缴纳企业的检查中发挥了重要功能。

这种开发模式前期投入小,风险低,非常适用业务需求经常变化的情形,有效跨越了业务人员不懂技术,技术人员不懂业务的鸿沟。

五、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在税务稽查工作中,取证是实施稽查的关键环节。查帐软件的电子取证功能集中在数据采集软件上。随着查帐软件的广泛使用,加大电子取证力度,规范电子证据取证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以往的数据采集经验,下一步我们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规范电子取证工作:

(一)强化数据接口,扩大采集范围

目前的数据采集软件已经可以采集近百种300多个版本的财务软件中的数据,涵盖了国内外主流非主流的财务软件,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从我局的实践和其他兄弟省市的案例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可采集数据的国外财务软件偏少;二是对采用新型网际网络架构,服务器不在本地的财务软件难以采集数据;三是对企业自行开发,量身定做、结构复杂的财务软件难以采集数据。

我们将与奇星公司联合,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财务软件接口的研发力度。

(二)保护目标系统,确保取证全面客观

电子取证时,如何划定取证范围,确保取证全面客观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实际操作中只对财务软件中的帐套取证,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能满足检查需要,但必要时建议扩大取证范围。稽查人员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7条的规定对现场可能记录违法行为的物品、数据等证据,经批准后采取封存方式,以备进一步分析。封存前要保护好各种与系统相关的软硬件及外围设备,避免数据丢失。封存对象可以包括:现场的信息系统、各种可能涉及的磁介质、上机记录、命令记录、内部人员使用的工作记录、现场的各种打印输出结果、传真打印件、程序备份和数据备份等。

(三)依照法定程序、科学取证

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证据收集。我们觉得将来在取证的执行程序上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最好由两个人以上进行提取操作,稽查人员提取电子证据后在文书化的证据材料上签字,并由在场的当事人同时签字确认;二是提交有关取证过程的文字说明材料,注意电子文档的存贮位置、文件名、文件后缀等细节;三是提取的电子证据来源必须与原始计算机和备份硬盘、软盘的编号一致;四是要确定形成时间,注意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上机时间和实际操作时间之间的差异。

常用的固定电子证据的方式不外是打印和拷贝两种。无论采取哪种取证方式,在固定证据后,都应当现场确认,明确电子证据的收集和固定情况,包括:案由;参加检查的人员姓名及职务;检查时间、检查地点及检查顺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取证方式及取证份数;参与检查的人员签名;提供电子证据的人员签名。特殊情况下,如收集证据时电子文件遭意外损毁或非法篡改、删除的,应及时通知专业技术人员予以协助。

(四)积极开展电子证据检验鉴定,提高证据法定效力

理论上电子证据通过鉴定才能成为定案的直接证据,税务机关在办理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时,应及时提请法定机构对电子证据进行检验分析。找出电子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客观联系,从而确定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但是目前省内电子证据鉴定尚欠完善,该项工作开展有相当困难。

(五)精心存档,确保证据安全

在处理电子证据的过程中,有些案件设计金额较大,需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有些案件处理后纳税人申请行政复议,提请行政诉讼。为保证电子证据的可信度和安全性,检查人员要对各个步骤取得的电子证据进行归档,确保安全。因此取证调查时可将备份的介质打上封条,并采用安全措施进行保护。非相关人员不得对存放电子证据的计算机进行操作,相关人员调取证据时不得轻易删除或修改与证据无关的文件,以免引起有价值文件的丢失。

5.税务信息中心工作计划 篇五

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实施,税收事业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反映、研究、服务和推进各项税收工作的税务信息工作而言,无疑将面对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同时,也将分享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好这个机遇,将税务信息工作融入到税收事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使其焕发出特有的新的生命力,已成为广大税务工作者,尤其是信息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以下笔者就如何做好税务信息工作谈一点拙见。

一、税务信息工作是什么税务信息是反映税收工作的特征和发展变化,探索其发展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和方向的直接或间接表述,是税收工作客观活动的状态,经过加工传递后的生动再现,是税收工作运转情况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反映。税务信息工作就是围绕税收工作开发信息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宏观调控和监督经济的重要手段,不仅税收工作本身,而且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税务信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开发税务信息资源,是客观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服务税务机关和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是推动各项税收政策更好地贯彻落实的需要,是提高税务机关行政效能的需要,是税务机关纵向联系与横向沟通的需要。

二、税务信息工作为什么税务信息工作主要为两大对象服务:即内部,为上级部门和领导、同级部门和领导、基层单位服务;外部,为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社会各界服务。

(一)服务内部1.为上级部门和领导搞好信息服务。税务信息是上级领导把握整体情况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一方面为领导修正决策和确定下一步工作目标提供总体思路;同时,信息又是领导了解各项方针、税收政策在基层贯彻执行情况的一条捷径。一个中心工作的确定,一项重要举措的出台,各基层单位贯彻落实情况怎样,会遇到什么困难,共性的东西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领导迅速做出新的决策等等,都是领导十分关注的。税务信息可以使领导灵敏、及时地掌握基层情况,从而在指导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通过上报信息,不仅能反映本单位、基层征管单位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税收政策、措施和中心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经验和做法,也能反映基层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可以反映本单位需要上级出面协调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及时加以解决,从而促进各项税收工作顺利开展。

2.为同级部门和领导搞好信息服务。信息工作者收集和掌握最多的是本级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同级领导做出决策和工作部署,很多时候也离不开本级信息工作人员的参与和努力。所以信息工作为同级领导服务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也是最重要的,应突出为同级领导搞好服务。其一是帮领导听,采集基层信息,分类、整理、综合,为领导所用;其二是帮领导想,信息人员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通过分析、挖掘、提炼,形成初步工作思路,当思想火花同领导合拍时,激发领导的决策和创新灵感;其三是帮领导做,信息人员和秘书经常和领导接触,思想交流较多,能通过信息将领导思路系统化、具体化,转化为可操作的措施或指导性意见,协助领导推进工作。

3.为基层服务。各基层单位在贯彻落实各项税收政策法规和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并不十分了解自己工作质量和进度的“庐山真面目”,只有跳出圈外,回头审视自己,才可能有一个客观全面的比较和认识。而基层单位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没有条件去做这些事情,这就要借助上级信息平台,互通有无,实现信息共享。一方面自己上报信息反映自己的工作,为上级信息部门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流;另一方面通过获取上级信息,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吃透上级精神,进而指导自己的工作,避免走弯路。

(二)服务外部1.为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服务。税务信息通过党委和政府信息渠道上报后,可为党委、政府了解、协调、支持税收工作提供具有一定权威的信息源,只有让党委、政府吃透政策上情,了解税收实情、把握纳税人下情,才能更好地驾驭大局,科学决策,合理协调,为税务部门开展工作创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级党委、政府指导经济工作,非常想听听税务部门的意见,这就要求税务部门及时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把税务信息反映的情况放到各种信息流中,让领导全面掌握、综合把握、宏观决策,加强对各部门的调控,统筹解决跨部门的有关问题,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包括税务部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社情民意是衡量税收工作成绩和成效的一面镜子,各级领导都十分关心这方面的信息,信息工作者应及时将基层和社会各界的呼声、困难和要求反映给领导,以便领导密切联系群众、分类指导工作。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2.为社会各界服务。国家出台发布的税收法规、政策,涉及到方方面面,影响到千家万户,如何把这些新的政策、法规在第一时间内、通俗易懂地传递给包括广大纳税人在内的社会各界。这就要求税务信息工作者多动脑筋,把规范的、专业的税收术语和知识变成大众化语言,形象生动而又不曲解原意地讲给老百姓听,借助信息平台提高社会大众对税收的遵从度,及时把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给老百姓交实底儿,让老百姓知道国家鼓励什么,自己该干什么。另一方面,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老百姓也很想通过税收形势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这些都离不开税收信息做媒介。

三、税务信息工作怎么样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一是不少干部认为税务信息工作是软指标,相对税收收入硬指标而言显得不那么重要。二是认为信息工作与税收工作联系不大,对业务工作没有多大作用。三是认为信息是务虚,业务工作才是务实,务虚的劳神伤脑,看不到明显成绩不说,也没有税收业务工作好干,只要有一点成绩就能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对信息工作而言,不管能干的还是不能干的,大家都纷纷“趋利避害”,去选择业务工作。四是认为信息工作是办公室信息人员的事,与其他人员不相干,其他人员没必要参与、也怠于参与。五是部分领导不重视信息工作,认为“笔杆子”不如“收款子”。

(二)工作制度不健全信息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从信息的撰写、报送、采编、审核、编发、上报等环节上看,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质量要求、责任要求等。由于衡量信息工作的多是软指标,所以只要信息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自我加压、自我约束,就可以“自我减负”,给自己降低标准,使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下降,甚至连一些重大、紧急信息也漏报、迟报甚至瞒报,反正别人也不知道,即便是别人知道了,或者是给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也不会受到什么特别的责任追究,这是信息工作的一大症结。另外,信息工作干的好与坏,站在本单位的小圈圈里不可能知道,只有与兄弟单位横向比较才能知晓,如果没有健全的奖惩激励机制,即便知道本单位信息工作所处的位置,也“无法可依”,起不到惩戒和激励作用。

(三)信息队伍不稳定一是专职信息人员出现断档现象。近几年,随着机构改革的步伐加快,文秘人员轮岗、交流频繁,加之税务系统内文秘专业人才非常少,多是半路出家或是业余爱好,新上岗的文秘人员一时难以适应工作岗位;老信息员普遍感到“江郎才尽”,滋生了疲劳感和厌倦情绪,想歇歇脚,想换换岗位新鲜新鲜,还因为对信息人员的关心爱护不够,人心思动,以至于信息工作留人难;另外,部分走上领导岗位的文秘骨干笔头变懒,总认为没有时间、没精力去专心琢磨、去动手撰写。二是兼职信息人员从事信息写作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兼职信息人员一般为各基层单位大中专毕业生或业务骨干,虽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加上现行“能者多劳”的工作机制,使得兼职信息人员分身无术,疲于应付,催催报报,不催不报。三是信息工作后继乏人,青黄不接。信息队伍中缺乏新鲜血液,既与近年来分配文秘专业大学生少有关,也与爱好写作人才稀缺有关。

(四)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有的信息人员不求上进。平时不加强业务学习,改善自己的知

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不加强文笔磨练,写信息多年,一直是老一套、吃老本、无新招,眼高手低、长进不大;有的好逸恶劳,具备写信息、写好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却作风浮飘、办事浮躁、好高骛远、不求深入、不精益求精,不能战胜惰性心理,可能是很好的题材也整不出个什么名堂来。

(五)信息工作套路陈旧一是信息工作人员思维、视野狭窄。部分信息工作者受长期工作模式的束缚,形成了单向思维方式,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习惯于一个方向、一个思路、一种模式。二是信息编报 “守株待兔”。不主动搜集、挖掘信息,坐等基层单位报送。而部分基层信息人员由于缺乏对信息的敏感性,收集、传递不及时,使有价值的信息擦肩而过,变成了昨日黄花,旧时“新闻”;部分信息采编人员作风拖沓、效率低,如果不积极挖掘,等来的只能是“一只死兔子”。三是选择信息角度死。只知道从正面、从最大众化的角度选题,抓不住受众关心的焦点和关键,不吸引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四是重反映轻挖掘。突出表现在调研性信息报送数量少,挖掘深度不够。编写的调研性信息粗浅、俗套、空洞,没有说服力,成为没人要的“大路货”。五是编报信息结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报喜多、报忧少,负反馈信息的份量不够,正反失衡。

四、税务信息工作怎么办

(一)端正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解决思想问题必须先端正认识。首先,要认识到做好税收信息工作是做好税收工作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队伍就是领导的智囊团,税收信息是税收工作乃至整个经济工作的重要资源和智库,是对税收工作的客观反映,是领导制定政策、做出决策和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及时发现、挖掘、归纳和总结税务管理和各项业务中的具体问题和做法,进行分析、综合与反馈,提出建设性的或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服务领导决策,指导税收工作,对于推进依法治税、提高征管质量、加强队伍建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税收工作的内在需要,绝对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信息人员自己的事,大家应该共同面对,全员参与。其次,做好信息工作是提高文秘人员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信息人员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创造,综合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持久锻炼和逐步提高。不少“笔杆子”政治进步快、得到提拔重用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第三,做好信息工作是树立国税形象的需要。信息工作担负着对外宣传的重任,通过信息发布,能起到宣传国税工作、展示国税形象的作用。第四,税务信息源于工作、服务工作,与业务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干好业务工作“显绩”突出,干好信息工作“潜绩”无限,只要有辛勤的付出,必然换来甘甜的收获。

(二)加强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税务信息工作搞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因此,要建立健全诸如岗位责任制度、信息报送要点定期下发制度、信息报送采用情况通报制度、信息人员列席有关会议制度、税收信息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等。将信息考核制度纳入税收工作目标责任制,确定分值,兑现奖惩,将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使税收信息工作成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落实到每个单位和各项业务工作中去。信息工作的成果一般都体现在上级的采用情况上,因此上级信息工作部门除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外,还应加大对好信息的奖励力度,建立奖励制度,自下而上逐级评选好信息,从正面规范和引导信息工作。另外,建议实行信息署名制度,作为主供内部使用的信息,署上作者姓名(哪怕是笔名)很有必要。新华社《内参选编》作为内部高级特供刊物,文章质量之高令人叫绝,原因何在?有作者署名。一方面被刊发后劳动成果被认可,自身社会价值得以体现;另一方面文责要自负,谁敢拿自己的名声甚至是创作生命做儿戏!

(三)壮大信息队伍信息队伍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基础。除强化专职信息人员队伍外,还要明确基层兼职信息人员,建立一个四通八达的高速信息网络平台,为信息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各级办公室确定专职信息员,各部门、基层单位确定兼职信息员,各单位负责人为信息报送责任人,形成全员参与的大信息格局。提高信息人员的待遇,多为信息人员排忧

解难,多关心信息人员的生活、健康问题等,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和谐环境和氛围。

(四)提高人员素质写信息是个苦差事,没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不行,没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不行,没有摒弃私心杂念、潜心钻研的“苦行僧”精神也不行。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吃得起清苦,就要求信息人员不但要有厚重的文字功底,更离不开过硬的政治素质。要做好信息工作,就必须广泛涉猎,博闻强志,努力成为杂家,成为复合型税收科研人才。当前尤其要全面掌握各项税收政策和有关业务知识,锻炼和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捕捉能力,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提炼、归纳和综合,否则很难写出有用东西。上级信息主管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采取专家授课、交流座谈、实地采风等活动形式,为信息人员提供学习、锻炼、交流和提高的机会。另外,还要拓宽信息人员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其创造有利条件,允许信息人员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通过掌握高层信息和综合动态,提高对整体工作全面把握的能力。

(五)创新信息工作1.要坚持思维创新。在信息化步伐加快、税收征管改革接连不断的今天,只有善于、敢于创新思维,提供的信息才能更合拍、更有用、更具生命力,才能不断拓展信息服务的空间,在更高层、更宽领域、更好地为各级领导服务。要达到思维创新目标,首先要把握好多向思维创新,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思考,探求多种答案,开发出来的信息让人耳目一新,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其次要把握好反向思维创新,别人不想或没想到的,认为很正常的事情,你都加以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当然,考虑的问题应该是促进税收工作的有益探索,而不是钻“牛角尖”;再次要把握好超前思维创新,超前和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超前信息最新颖,科学的超前最具价值。要做到超前思维创新,一是可以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如每年年初确定税收目标、分配税收计划、年中加强税收征管和检查、年末进行目标考核和工作总结等;二是可以借鉴以往成功的经验或做法进行科学判断和演绎推理;三是可以按照形势的走势进行延伸。当然,不管哪种途径,都必须以信息积累为基础,厚积薄发,缺少信息积累的超前创新思维,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

6.税务信息中心工作计划 篇六

王晓东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本地区当前基层税务干部素质的基本情况,提出在信息化工作模式下基层税务干部应具备六种能力,应建立完善的聘任体系、信息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公正的任用体系,以不断适应信息化工作模式下对基层税务干部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化工作 基层干部队伍 体系建设

基层税务干部处在征管第一线,是贯彻党的税收政策,组织财政收入的具体落实者和第一责任人,是国家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加快,对基层税务干部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在信息化工作模式下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现阶段基层税务干部素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各级各地税务部门都十分重视税务干部的素质培养问题,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大家的学历水平、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拿宣化国家税务局来说,通过在职学习和培训,全局在职214人中,大专以上学历203人(本科59,大专122,大证22),占在职人员的95%,其余11人(中专9人,高中2人),占在职人员的5%。从文化水平的结构上看,这是一支知识型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从工作完成情况来看,也能充分满足当前税收工作的需要。但是,由于税收干部来源复杂,大部分由军转干部、社会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组成。存在高学历干部多,专业型干部少;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年老的干部多,中青年干部少等问题。有的虽然取得了文凭,但还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业务素质和能力;有的虽然业务素质较强,但涉及信息化工作模式,就显得力不从心;有的同志因年过不惑,不愿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能,已不足满足当前信息化工作的需要;有的同志原则性差,生活上追求享乐,工作上追求享受,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都说明,目前的税务干部队伍素质离建设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税收干部队伍还有较大差距。

二、信息化工作模式下基层税务干部应具备六种能力

(一)持续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第一要务,仅靠一张文凭吃一辈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哪个领域,无论何种职业,对知识更新的适应能力都要求很高。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是以前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革命迅速地刷新着世界的面貌。以征管手段现代化为核心的税收管理工作的知识化、信息化、现代化是税收工作不可逆转的潮流,也是基层税务工作者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基层税务工作者只有随着社会的 进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对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知识的学习,并善于从知识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准确把握知识发展趋势和潮流,明确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通过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逐步适应信息化工作模式下对自身的要求。

(二)精熟的业务能力

业务能力是基层税务干部必备的基本工作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基础,是提高征管水平,促进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保证。金税工程、征管信息系统、纳税评估等信息化工作程序的陆续实施,都对基层税务干部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成为本业务的行家里手,就不能愉懒耍滑,要多学、多干、多练、多想、多总结,认认真真做好份内每一项工作,逐步掌握业务工作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基层税务干部“四懂四会”目标,即懂税收政策,会用最新的税收政策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懂财务会计,会用所学理论稽查企业帐目;懂征管程序,会用征管信息系统办理各种征管手续;懂纳税评估,会用科学的方法对纳税人实施正确的纳税评估。

(三)综合的知识结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纵横交错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林立的边缘科学、前沿科学,都将不断的渗透到税收工作的各 个方面。信息化条件下的税收事业要走科技发展之路,不能依靠某一单一知识和技能来实现,它需要借助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来推进。我们不仅要求基层税务干部成为本专业和本业务的“专才”,努力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向纵深发展;我们也要求基层税务干部能多具备几种素质和能力,尽量使自身的知识结构横向发展,努力实现“精一岗、通两岗、懂三岗”的目标,成为复合型的税务干部。只有适应信息技术发展,适应经济国际化要求,熟悉涉外税收业务和法律知识,精通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基层税务干部才能更好的适应信息化工作模式下的工作需求,才能更好的保障税收事业沿着科技化的道路健康发展。

(四)科学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体现在税务部门,它包括思想观念创新、组织体系创新、技术手段创新、管理体系创新。作为基层税务干部,不能满足现有的工作形式、工作手段和工作程序,应充分认识到创新对于基层税收工作发展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要坚持以创新的精神、超前的思路展开各项工作,积极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条件下税收征管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技能,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使之与信息化的征管模式相适应,实现最佳的人机结合,实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中国电子税务的总体目标。

(五)完善的协调能力

税收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作为基层税务干部既要处理好本单位、本部门之间的内部关系,也要搞好同地税、工商、银行、电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要牢牢把握大局原则、效率原则,少讲条件,多讲配合。避免因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而影响工作。要通过协作与配合,使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有序,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共享,努力构建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的税收管理工作格局。

(六)严格的自律能力。

不能否认,目前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个别人为了个人目的跑官要官,只讲名利地位,只图个人升迁。不看工作成绩好不好,只看个人感情好不好,不看业务能力强不强,只看活动能力强不强。有些税务干部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惜损害纳税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甚至是触犯国家法律。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主流是好的,一个有事业心的干部,不应该受到这些歪风邪气的影响,相信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管理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会得到有效遏制。基层税务干部应该牢固树立积极进取的观念、廉洁自律的意念和服务纳税人的理念,积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个人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欲望,自觉遵守党内各项规定,严于律已,一身正 气。

三、信息化工作模式下,提升和改善基层税务干部素质应建立三个体系

(一)拓宽引进渠道,建立完善的聘任体系

目前,基层税务部门的干部来源渠道主要是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存在素质高,业务能力低,文凭高,工作水平低的特点,年龄结构也存在不是太大就是太小的问题。虽然经过初任培训,基本都能胜任本职工作要求,但是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人员引进上,还必须拓宽渠道,把真正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当中。要广开“才”路,千方百计地把人才选拔、挖掘出来,只要是税收工作急需的人才,就不应该被学历、出身、工作经历、身份所限制,只要自身政治素质过硬,经组织部门审查后,既可充实到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当中。在引进方法上,一是“聘请”。基层税务部门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从社会上聘请法律、金融、外语、信息、高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这些临时聘请的人才不具有行政职务,不行使执法权力,不占用编制,只服务于某一税务机关和税务部门的某项工作。二是“借用”。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经过一定组织程序,请外单位、外系统、外地的专业人员到基层税务部门兼职,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与基层税务部门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三是“出借”。定期选派个别基层税务干部到外单位、外系统、外地域兼职,学习其它单位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通过建立完善的聘任体系,不拘一格的引进人才,积极主动的改进基层税务干部的整体素质。

(二)完善培训手段,建立信息化的教育培训体系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关于税务教育培训工作曾作重要批示:“除在必要情况下派去讲师团进行培训外,应更多地采用录制发送教学光盘(磁带),中国税务网络示教,组织基层税务干部就地学习的方法,这样能较快地提高培训效果。”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税收信息化的期望和要求在不断提升。教育体系作为培养人才、提高税务工作效率的倍增器,面对当前教育培训存在的教育培训内容单一,缺乏综合素质培训,培训教材落后,体系缺乏完整性,基础设施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作为培养税务骨干人才的各省(市)税校、教育部门,应该积极适应信息化建设需求,依托网络平台,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体制,打破传统的面对面培训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网上教学、远程教育等先进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当前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和抓好人力知识资本的储备。在培训手段上,以现有的国税系统四级广域网络为平台,建立以国家、各省(市)税校和教育部门为支撑点的三级网络教育平台,通过发布最新税收政策、法规,发布会计、征管等各种业务知识的教学课件,发布各种税务杂志、报纸的优秀文章,建立纵向贯通、横向交流的互动网络培训体系。在 培训对象上,在摸清基层税务干部的素质现状的基础上,考虑思想观念、人员素质、培训机制、软件设施等各方面的不利因素,立足实际,确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做到对新录用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对新提拔的干部进行任职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的变换进行知识更新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对不同职位的干部进行专门业务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加强征管、稽查、会计等基础业务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各项税收政策的学习,既要加强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学习。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努力为税务系统造就一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健全激励机制,建立公正的任用体系

一是建立激励制度,对干部进行规范化管理。根据基层税务部门的实际,应重点抓好《廉政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干部奖励制度》、《干部轮岗制度》、《岗位目标考核责任制》和《税务人员诫勉制度》等建设。以激励干部奋发进取意识,增强干部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干部潜能。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活力。没有压力基层税务干部的素质就难以提高。基层税务部门要全面实行竞争上岗,努力从制度上、机制上创造公正、公开、公平、择优的用人环境,对业务熟练的征管能手、税务会计能手、稽查能手、信息调研能手和微机操 作能手要给他们压担子,解决优秀干部“上”的问题,加速基层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逐步完善学、考、用一体化的选人用人模式,推行岗位能级制管理,实行末位淘汰制,解决干部“下”的问题。三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原则。先进不奖等于惩罚先进,后进不罚等于鼓励后进。我们不仅要把忠于税收事业、作风正派、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干部使用起来,对不能短时间使用的优秀干部,我们也应当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做到弘扬创业者,重用实干者,鞭挞空谈者,提拔开拓者,惩治腐败者。切忌违背用人原则,任用那些官瘾大、素质低的人,挫伤干部工作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提高干部素质的内在动力。

四、信息化工作模式下,提高基层税务干部素质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成本和效益的关系

税收成本是指在一定经济条件和体制下,政府在实施税收分配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耗费及损失。按行为主体可分为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和社会成本三个部分。其衡量标准为税收成本率(即税收成本额占税收收入额的比重)。有资料统计,河北省1998年税收成本率为7.96%,而同期山东省的税收成本率为4.3%,广东为4.7%,美国则为0.58%,新加坡为0.95%。基层税务部门的税收成本过高,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征管基础薄弱、税源监控水平较低、纳税申报质量低、征 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而提高征管人员素质和提高基层税务干部队伍水平是降低税收成本的关键。有些地方用精简机构、人员来降低税收成本,但这些“形象化”的工作现在又成了增加税收成本的源头。比如说,现在很多地区合并基层征收单位,虽然机构减少了,但结果是级别上去了,工资待遇提高了,新办公大楼建起来了,降低税收成本只能是一种奢望。只有把提高基层税务干部队伍素质作为减少税收成本的主要手段,才能不断提高税收效率,适应税收征管现代化的需要。

(二)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关系

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工作,它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应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人才的开发和利用上要讲究科学性,不能只看重短期效益,只注重培养短期人才,也不能只看重长期效益,只注重培养长期人才。要坚持短期开发与中长期开发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对短缺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实施短期开发,对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实施中长期开发。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未来,既要解眼前之急,又要谋长远之计。

(三)加强培训与实际应用的关系

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方面,有的单位只重视培训,不重视应用,对学有所长的干部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有的单位只重视应用,不重视培训,对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不愿或不让他们出去参加学习培训,担心他们离开工作岗位以 后会影响目前的工作质量和进度。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只有所学有所用和鼓励、支持业务骨干积极充电,解决供需矛盾、工学矛盾,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工作,才能更有利于推动税务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牟可光 《知识经济时代税务系统人才开发对策》,税务研究2003年第7期

(2)《百万税务干部成本过高 降低税收成本从何入手?》,中税网 > 新闻中心 > 财税时评,2004年5月19日发布

(3)2003年4月25日谢旭人关于税务教育培训工作的指示

7.税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析 篇七

本文将税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归纳为:法定性、相关性、可靠性、确定性、可理解性、及时性、可比性和经济性。

一、法定性

1. 在对各种经济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上,提供的税务会计信息要根据税法做出必要调整。如税法规定,企业因购买国债所得的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虽然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国债利息收入是计算在内的,但提供税务会计信息时应该对应税收入进行调整,不应包括国债利息收入。在成本费用扣除方面,税法规定,无形资产可以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这与会计准则有所不同,所以在税务会计中也要进行调整。

2. 税法对企业的税务会计核算过程进行了规范。如税法规定,对视同销售征税而无销售额的按下列顺序确定: (1) 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2) 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3) 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这些规定,使得税务会计减少了主观判断,提供的信息更加明确、更加客观。

二、相关性

首先,税务会计信息要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满足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需要,满足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纳税信息的需要,满足经营者内部经营管理和纳税筹划的需要。

其次,相关性体现在税务会计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关系上,因为它是在一定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比如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对所得税的计算方面。税务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应交所得税是税法上确认的企业应该缴纳的所得税,它既和财务会计上所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有关联,又有一定的区别,二者在数值上往往不等。

再次,纳税人当期可扣除的费用在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其取得的收入相关。例如,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以公司名义购置奢华轿车自用,税法中规定,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企业上述支出由于没有相对应的收入,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而在财务会计中是可以扣除的。

三、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以实际发生的涉税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税务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税务会计信息是建立在可靠的历史数据或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基础上的,如果信息失真,则会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税务决策。例如,税法规定企业综合利用资源取得的收入可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但若企业并未以规定的资源为主要原材料,或生产国家限制或禁止的产品,就不应该享受该优惠政策。如果企业没有及时在税务会计核算中进行反映,就会造成收入虚减的假象,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四、确定性

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为谨慎性,即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该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主要表现为计提各种减值准备和坏账准备。而税法以客观性原则为依据来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成本,强调的是有关资产真正发生永久或实质性的损害时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对任何事项的确认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不能估计。

例如: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可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下降;但在税法中,除另有规定外,纳税人必须遵循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另外,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对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的处理不同。财务会计中在销售当期确认为费用;而税法规定,与销售产品有关的支出一般只有在发生时才可以税前扣除,且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无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这些都体现了税务会计信息的确定性。

五、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税务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便于税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比如:企业所提供的纳税申报表,应该严格遵照税法进行披露,并要求企业对纳税申报表上的内容通过附表的形式进行说明,以保证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六、及时性

税务会计信息具有及时性的特征。税法明确规定了各个税种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及纳税地点。例如,纳税人取得的运输发票,应当自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向主管国家税务机关申报抵扣,逾期不得抵扣。又如,《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而且企业延迟纳税,还会承担滞纳金。这都要求企业及时进行税务会计处理。这也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及时了解企业的纳税义务履行情况和税收负担,了解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和经营策略,以获取最大的收益。

七、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在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不变的前提下,企业提供的税务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各期基本一致,当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改变时,改变后的各个年度所反映的内容也应该大致相同,这也体现了税务会计信息的可核性。可核性使得各信息之间有了联系,我们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到税务会计信息之间的可比之处。然而,税务会计信息有时比单纯的财务会计信息更复杂,所以企业应在保持税务会计信息可靠、准确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其可比性。

八、经济性

税务会计信息应该能够体现税务会计的目标,即向税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进行税务决策、实现最大涉税利益的信息。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只有当提供税务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时,才值得提供该信息。 (2) 有些税务会计信息是必须提供的,比如企业的纳税申报表。而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相关信息是不需要向税务机关说明的,企业对于这类信息可以简要说明或不予披露。 (3) 当经济性原则与税法规定发生矛盾时,应遵循税法的相关规定,而不是一味追求成本的节约。

参考文献

[1].王凤英.浅议税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现代会计, 2007;2

[2].盖地.税务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8.讨论关于税务稽查信息化的建设 篇八

关键词 税务稽查 信息化建设 稽查体系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1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1稽查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需要

一方面,会计电算化在企事业单位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以检查纸质账目为主的传统税务稽查方式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以交易异地化和凭证无纸化为典型特征的电子商务使税务稽查传统的凭证追踪检查方式失去基础。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加快稽查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提高税务稽查的信息技术含量,以科技创新带动稽查技术创新,才能有效地查处各种税收违法,不断提升稽查执法水平。

1.2稽查信息化建设是规范稽查执法行为的需要

税务稽查管理工作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税务人员在稽查执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高的执法风险。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计算机管理,可以及时掌握稽查工作进度,同时可以对各个业务环节,层层加以控制和制约。因此积极运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对税务稽查执法进行高度的信息共享和科学的分权制约,严格限制和规范每一项执法行为,可以有效增强税务稽查执法的刚性。

1.3稽查信息化建设是发挥稽查职能作用的需要

当前,税务稽查工作中一个突出的矛盾是纳税人数多,稽查力量弱,税务稽查重点打击的效果不理想。如何提高税务稽查效率和质量,是当前税收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内容。税务稽查信息化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在“大集中”的海量数据基础之上,把稽查选案到稽查实施、案件审理、案件执行等各个环节中能够结构化的工作内容运用计算机完成,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提高税务稽查效率和准确性,充分发挥稽查的职能作用。

2搭建“三位一体”的信息化税务稽查体系

2.1搭建案源管理平台,提高稽查科学性

选案环节是税务稽查的首要环节。为使稽查选案更加科学有效、更具针对性,在案源管理平台中,每个工作小组及人员都有各自的操作口令,通过稽查选案模块,可以对全区所属企业的纳税数据、行业、税种等指标数据进行纵、横向比对、分析,进行案源信息采集,使选案环节更接近科学、及时和精确。而自查数据、数据统计查询、备查线索等模块,则涵盖了稽查内部工作流程和外部信息,使信息查询、自查补提、自查补缴等各项数据的录入、统计、分析都得到了直观、细致的体现。平台的成功搭建,将省局“大集中”数据和稽查管理平台数据有机结合起来,稽查数据信息与省、市、区局内部网站实时对接,使稽查工作实现了数据、信息的无纸化传输,极大地提高了稽查工作质效。

2.2优化电子查帐软件,提高工作时效性

为积极面对现代企业电子财务软件不断升级改造给税收稽查带来的挑战,就能够将企业财务数据和税务征管信息采集并导入到查帐软件平台,穿透式查阅企业帐户、科目和凭证,对报表进行自定义分析、加工处理后,对企业进行整体税收的全面评估,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涉税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比对,指出检查重点和方向,找出涉税疑点,使原来需要一周查完的案件可以在半天之内完成。该软件可以对不断积累的相关数据、案例进行分析,自动形成稽查案例库,指导类似企业的检查,实现信息管理的不断增值应用。

2.3创办稽查内部网站,提高信息共享度

“行业专题”下设“房地产专题”和“城中村改造”栏目,将外网中有关房地产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出售等情况以图形和表格等形式清晰直观地展示出来,方便检查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各开发公司楼盘项目的详细资料。网站全面、直观的展示当前税务稽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和信息资源,使大家查询政策、案件查办、制作文书时更为方便、快捷。稽查内部网站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网络体系,可以实现各项信息和业务内容的即时更新,使内外部信息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实现稽查信息高度共享,稽查工作质效得到大幅度提高。

3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3.1提高了稽查工作效率

稽查人员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采集的财务数据信息进一步加工、比对、筛选、挖掘和利用,可以让稽查人员从中发现稽查实施的方向和重点关注细节,快速锁定帐套差异和疑点,直接指向差异的凭证,指导检查人员进行分析判断,提高稽查实施的效率,使税务稽查工作更为科学、快捷、高效。同时,应用电子查帐可以大大减少稽查人员翻阅、查找、计算等简单劳动,节约了办案时间,降低了稽查成本。

3.2规范了稽查执法行为

电子查帐软件既是一种稽查实施工具,也是一种监控管理和业务学习工具。稽查人员通过使用电子查帐软件,大大提高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执法技能,增强了税务稽查的威慑力。同时,使用电子查帐软件从企业调取的数据信息,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加大执法透明度,进一步规范了稽查工作流程,有利于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

3.3提升了稽查部门形象

上一篇:婚姻中保证书的效力下一篇:励志减肥唯美句子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