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与视唱教学大纲(共8篇)
1.乐理与视唱教学大纲 篇一
自我评价
一、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该课程是一门融合理性知识与实践能力练习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既需要理论基础,又需要大量的技术训练。学生在全学程中,以调节发挥听觉意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强有力的音乐音响听辨目的性为主要练习目标。通过看谱即唱、看谱视听和视唱分析、记忆、记写等手段,使学生达到对构成音乐的各种要素有系统的听辨、分析和准确的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也需要将此课程与艺术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将此课程的实践特色发挥出来。本课程的另一特色是:在上好集体大课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网络辅助教学,使用专业的视唱练耳软件,使用视频习题的实时教学,对学生的提高能起到显著作用。
二、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是音乐学及音乐学(南音方向)、音乐表演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项课程主要从乐曲的视唱练习、节奏训练、听辨训练、音乐记忆训练、音乐表情训练、各种音乐诸要素训等开展教学。以钢琴教具为主、多媒体设备辅助进行教学,并且运用视唱练耳电脑软件进行教学和学生人机互动以促进视唱练耳水平的提高。从50年代首先引进前苏联的教学体系后,不断有法国、美国的教学体系介绍进来,为此近十年内在我国大部分音乐院校中先后设立了视唱练耳专业。目前九大音乐学院也相继开出了研究生课程。我院一直以来对该课程十分重视,先后选送一批专业功底好的青年教师进修,并积极参加该课程的学会活动。使其近年来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在同类课程中水平居上。以钢琴教具为主、多媒体设备辅助进行教学,并且运用视唱练耳电脑软件进行教学和学生人机互动、自助视唱练耳水平提高的应用。
三、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虽有提高,但仍然不够,需进一步提高;
2、课程的网上建设刚刚起步,有些教学资料与文件急需完善,数字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够,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需在教学中很好的实践。
考核办法
为了检查《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和检验教学质量,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我们制订出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具体办法如下:
一、关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考核办法
1、严格按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间授课,未经批准,不得调换授课时间。
2、建立了定期的听课制度,所有主讲教师,规定每学期必须互相交换听课不少于8次,并
在每周举行的教学研讨会上,分别进行评述、总结特点、优点,分析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在每次开课之前,互相检查教案、讲义,重点查看新材料、新内容的补充、充实情况。
4、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具体办法是从各个班抽查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全方位评价。
二、关于教学效果的考核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课堂问答、讨论、学习笔记等主要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采用期中、期末考试、单元考试等主要形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又要关注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和质量,以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对教学过程和结果做出全面评价。做到“质”的描述和“量”的呈示相结合,采用笔试、面试等多种形式收集测试的数量化资料,重视对这些资料的合理解释。
3、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内容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音乐基本能力、音乐心理素质、音乐文化修养的形成与发展状况;课程进度的合理性、师生之间的适应性等。
三、考核过程:
1、笔试: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听觉分析与听写。
2、面试:精唱的视唱;视谱即唱;构唱;弹唱。
3、考核的分值比:笔试30%,面试30%,平时作业20%,课堂表现20%。
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来源:音乐舞蹈学院 编辑:myinyuewudao 时
间:2010-07-11 11:15:35
陈雅先
[摘要]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应以“课程性质”的准确定位为前提,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优化教学。其教学设计,应以节奏及旋律的基本形态为核心,结合其它音乐元素进行螺旋扩展。简化—— 节奏、旋律、和声的元素性提炼;渗透——挖掘各音乐要素间的关联点;整体——教学设计建立于整体音乐要素的螺旋式递进并不断的在更高层次扩展,是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设计;课程
恢复高考以来,作为教育部正式颁布的高师音乐教学指导性文件有:《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0)、[1]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颁布的《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音乐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1996),[2]用分科教学。
自2001年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至2005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的基本乐科课程改革尚未启动,沿袭下来的《视唱练耳》和《乐理》课程的分科教
4134
其中,《视唱练耳》、《乐理》为两门课程,采
学与中小学基本乐科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使中小学基本乐科教学与高师基本乐科教学之间进行有效衔接,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纲要》正式出台,将《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
一、解读《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学科理念
长期以来高师基本乐科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经历了几度分分合合的过程。“合”的优势是提供了音乐基础理论与音乐基本技能实践结合的平台,困难的地方是这两门课有着各自的特点:乐理课以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为主,要求逻辑思维,课程较适合采用直线式的教学设计方式;视唱练耳课以视唱、听音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等音乐基本技能,要求更多的是直觉思维,因此课程较适合采用螺旋式 [3]107 的教学设计方式。《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内容上虽然有重复可整合的部分,但又因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同,存在着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矛盾和困难。因此,为了实现理念与方法、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纲要》,对于这一门课程的学科性质给予重新界定: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的准确定位,有助于对“课程目标”理解,基于以上课程性质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目标如下:
1.学习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曲片断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
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音乐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关系。
5.了解多声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
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
7.了解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课程目标”包括“内容”与“行为”两个方面。其内容包括: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要素,培养音乐表现力,完善音乐文化素养等。与《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目标内容相对应的行为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识读、视唱、即唱、表达等。
从课程性质到课程目标是课程从概括向具体的转化过程,课程内容则是目标的实施的核心部分。这部份含有传统基本乐科课程内容实施的三个基本途径:1.视唱;2.听觉分析;3.音乐基本理论的辨析与讨论,概括为:唱、听、写。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设计应根据课程目标,搭建一个尽可能宽广的、使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相辅相成的平台,使基本乐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在形式与内容上获得统一。
其一,力求准确传达课程目标的意图,采用螺旋式课程设计方法,避免乐理内容与视唱练耳技能教学内容的生硬拼接,使理念与方法相统一。
直线式与螺旋式是两种建立在不同的心理学原理上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直线式是将课程内容组织建立在学科的逻辑顺序上,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螺旋式是将课程内容的组织建立在学生的心理顺序上,课程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程度。直线式可避免不必要重复,螺旋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便于学生对学科的理解,直线式要求逻辑思维,螺旋式要求直觉思维。逻辑思维按直线思维,注重构成整体的细节;直觉思维在理解细节前先掌握学科的结构实质。《乐理与视唱练耳》学习应以发展逻辑思维还是直觉思维为首要任务,是《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编制采用哪一种组织方式的依据。根据《乐理与视唱练耳》学科性质,以发展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为核心,应采用螺旋式教学设计方式,才能构建学科逻辑顺序与学习心理顺序相辅相成的有效平台。中国音乐学院的分级制视唱练耳教学体系,孙从音《基本乐课教程·练耳卷》都有螺旋式课程设计的思想。国外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中的《综合音乐课程》、[4] 《视唱音乐》[5] 和《通过音乐作品训练听觉》[6] 都体现了螺旋式课程设计的思想。
其二,用“感知与表现”、“理论与听觉分析”概括音乐基础理论和音乐基本技能的两个基本面。与中小学教学实际及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使形式与内容统一。
“感知与表现”、“理论与听觉分析”的教学理念来源于中小学课程标准。“感知”包含了音乐感受与音乐认知的涵义,“表现”主要通过视唱来体现,用“表现”一词意在突出这一教学形式的音乐文化意义。因此“感知与表现”这一层面概括了以实践为主结合理论学习的视唱练耳教学;而“理论与听觉分析”这一层面,构建了使“乐理”与“练耳”教学内容得以结合的平台,避免乐理教学脱离音响,或练耳训练脱离理论的教学误区。实际教学中,以节奏与旋律为两条基本线索,发展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用理论与听觉分析内化、强化、巩固、理论升华。用“感知与表现”、“理论与听觉分析”这两个层面来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可以优化教学,搭建一个适合乐理与视唱练耳融合的有效平台。
基本乐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音乐认知和表现——听、唱、弹、读、写。因此优化整合应以实践为基础——视唱练耳教学,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包容传统的乐理教学。有些必须了解但无法与技能训练相兼容的理论内容,可在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过程中,采用研究性、自主学习的方式穿插讲授予以完善。
二、《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设计——内容的整体性逻辑关系剖析
音乐表现是人类的另一情感语言表达方式,与人们的文字语言的组织形式存在必然的一致性。从语言的共性角度来理解音乐语言,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一样,同样存在单词、词汇、语汇、乐句、乐段等基本的内在组织关系,而音的长短和高低是构成音乐语言的两个基础核心内容。
(一)节奏
1.节奏关系的基本形态
①字:一个独立的长短音符单位。如: 或,其不具有节奏型特点。
②词:在节拍形态特征下的单词组合构成词汇,即通常的节奏型。基本拍子类型有二拍子、三拍子,即单拍子。二拍子的词汇特征是强和弱循环交替,或 等,三拍子的词汇特征是强、弱、弱的循环交替,如 或 等。以上是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长短组合,它们都以二拍子或三拍子作为一个词汇单位,形成了有音乐性格特征的节奏型。
③句:由不同词汇构成具有节奏特点的节奏句子。如二拍子: │ │ │ ‖,它们由词汇的重复、变化重复、对比等基本方式发展而成。
2.基于节奏的综合教学设计理念:音值关系的认知建立于多层次的对照比较
①节奏名阅读法
在节奏教学时,注意使拍子、速度、长短关系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采用三位一体的节奏阅读训练读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节奏阅读也应如唱名一样,有相应的节奏名,使学习者在阅读节奏时同时对节拍、节奏、速度有全方位的理解。法国式的节奏名阅读法,[7] 可以有效形成速度、节拍、音值相关联的各个单词、词汇、语汇意义。其基本方法是:
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拍,一分为二划分为例,读“da-a”,读“da”,读 “da de”,读“da fa de fe”等。一拍以下对应的休止符用“S”表示,读“S”。
常用的单拍子有2拍子、3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都是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所以必须强调单拍子的学习。音乐语言与生活语言是一致的,紧密联系的。用法式读法加上击拍动作长短的结合就形成理解意义上的单词。例如单词,如果把它念成“da da”我们很难辨别是 还是,用“da de”来念和击拍法结合,加上速度就能准确表示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拍的一分为二的单词了。而 和 都可以读做“da de”,是以二分音符为单位拍、一分为二划分的单词,虽然单位拍不同,但节奏划分的意义是相同的。用法国式读法一个单词对应一个节奏意义,包含了速度、单位拍、长短三个方面的内容,对节奏意义有了全面的诠释。在奥尔夫、柯达依等一些不同国家的音乐教育体系中,视唱练耳教学的节奏阅读名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是都使用了带有节奏意义的节奏名读法。
②节奏原型的识别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突出节奏原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依照螺旋式课程内容组织原则,进行横向派生与纵向扩展,可实现因材施教,弹性教学。例如:一个节奏原型:,把它创编成一个二声部,如下: ……
纵向整合为一个声部,其原型便是四个小节的“ ”;它可以相互补充成为立体的二、三、四个声部,而每个声部又有横向的不同组合。以上第一个声部的横向节奏短句成为:
第二个声部的横向节奏短句是: ……
以上既有横向的节奏派生,也有纵向的节奏扩展,其相互补充,充满内在逻辑联系。这样的教学设计,实现了既从音乐理论上,又从音乐技能学习上综合立体地理解、表现节奏关系的意图。同理,上例还可以纵向扩展为三声部、四声部或更为复杂的节奏组合练习。练习形式可以有多种,如,口读、手拍、跺脚、捻指等,练习内容有律动、卡农、模仿、记忆等。
③节奏句型的认识
在节奏乐句中,同样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他们是两种最基本的节奏发展方式。即:重复和对比。进行节奏模仿时,可以把模仿和重复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而变化重复则是节奏的派生。进行边听边模仿的练习可以构成两声部的节奏卡农。只有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对照比较训练,才能整体的认识、理解、表现音乐节奏。
(二)旋律
1.构成旋律的基本形态
①字:不依附调性特征的独立音高。如:C或G,一般不具有旋律风格意义。
②词:三个音以上的,建立在某一调性特征上的旋律音程组合,具有旋律风格意义。如:三音组、五音组等。建立于五声基础的三音组与音阶的组合,带有中华民族调式旋律风格意义,建立于和弦音型与音阶的组合,则带有西洋大小调式旋律风格意义。
③句:建立在音型、节奏型基础上的旋律线。
如,五声基础的三音组(do re mi与re do la)构成的乐句:
或,和弦音型(do mi sol)加音阶构成的乐句
2.基于旋律的综合教学设计理念:建立于以音型为核心的调性(调与调式)对照
在语言学习中,“字”的学习和记忆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孤立的学习和记忆,往往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而把“字”的学习置于单词中时,则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旋律时,通过“词”学习“字”,并通过“句”突破“词”,强调突出旋律的内在关联性,使音乐语言的阅读和记忆更加理性。“字”、“词”、“句”的学习还应建立在调、调式、调性特征的体验中。首先,通过视唱作品的学习提炼旋律音型(单词),再将单词置于纵向的各调对比,同一首乐曲都应使用首调或固定调在不同的调高上进行移调练习。
调的对比,第一个层次可以是一个升降号范围,共三个调;第二个层次可以是二个升降号范围,共五个调;第三个层次可以是三个升降号范围,共七个调。三个升降号调后可以是所有的调。
五声调式与大小调两个调式体系,其旋律的音调组织方式具有普遍性特征,但旋律风格具有其特殊性。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五种调式,是我国民间传统音乐、民歌中常见的调式。一般来说,调式色彩明亮的有宫调式、徵调式;柔和的有角、羽、商调式。
五声调式的旋律音型特点建立在五声基础的三音组与音阶的结合上。五声调式音阶的每个音上都可以构成三音组,原型三音组是按照五声音阶的上行和下行顺序构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有多种变体。如:上行:do re mi/re mi sol/mi sol la,下行:la sol mi/sol mi re/mi re do。
三音组一般有以下变体:(1)转换式。颠倒原型三音组中各音的顺序,如原型:do re mi,变体:re mi do/do mi re等;(2)重复式。重复原型三音组中的一音或数音,如原型:la sol mi,变体:la sol la mi/la la sol mi/la sol sol mi等等;(3)连环式。两种或两种以上三音组的混合,如:la sol mi 加do mi re;(4)减音式。省略原型三音组中的某音,如原型:do la sol,变体:do sol/do la/la sol等;(5)增音式。增加原型三音组以外的音,一般为音阶级进的方式构成,如原型:sol mi re,变体:sol fa mi re等。[8] 大小调是西方音乐中常用的调式。一般来说,大调具有明亮的色彩,小调具有柔和色彩。
大小调式的旋律音型常常建立在主、属、下属和弦及其与音阶的结合上,在和弦和音阶上建立的旋律音型有三音组:do mi sol,fa la do,sol si re等,五音组:do mi sol mi do,fa la do la do,sol si re si do 等等。音组可以发展为具有调式特征的旋律音型。认识主、属、下属和弦,有利于对以调式为基础的音级运动形式规律的理解,促进视唱的音高音准把握。
大小调体系的音组也有以下变体:(1)转换式。原型do mi sol/la do mi,变体为mi sol do/do mi la等;(2)重复式。原型do mi sol/la do mi,变体为do sol do mi/do mi la la等;(3)连环式。如属和弦加上主和弦,成为sol si re mi sol do等;(4)减音式。原型do mi sol,变体为do sol/do mi/mi sol等;(5)增音式。原型do mi sol/fa la do/sol si re等,变体为do mi sol la/fa sol la do/sol si re do等。
在视唱时,牢记旋律音型,可以起到稳定调性不走调的作用。进行旋律听写时,捕捉旋律音型,有助于分析旋律发展方式、乐句等的内在关系,通过听、唱、写进行技能内化,促使理解、思维、记忆的理论升华。
(三)和声听觉分析
1.构成和声功能关系的基本形态
①字:单个音程、和弦结构,如:C-D;C-E-G,其不具有调性意义。
②词:和声语汇――调内音程、和弦的一般连接方式,如:Ⅰ-Ⅴ6-Ⅰ或Ⅶ-Ⅰ,具有调性意义。
③句:建立在语汇基础上,成为具有和声色彩特点的功能序进。如:Ⅰ-Ⅴ6-Ⅶ-Ⅰ。
另外,在分析调内带简单节拍节奏的和声音程连接时,音程应视为和弦的简化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和声色彩感。
2.基于和声听觉分析的综合教学设计理念:旋律音程、分解和弦的纵向音响构成的和声色彩体验 基础课的普适性教学内容组织原则,决定了我们选择并介绍最常见的和声语言组织形式,以使学习者在此基础上听辨、分析、掌握和声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在和声听觉分析中,了解音程、和弦的基本连接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听辨与分析中预设与生成。按照传统和声的和弦基本的连接方式有:和声连接法(保留一个移动另一个声部的连接法),旋律连接法(移动二个声部的连接法,有同向进行、斜向进行、反向进行)。在和声功能序进中,常见的是和声连接法与旋律连接法交替运用。进行和声听觉分析时,先了解并感知和声功能及相应的色彩特征,再分析和声音程连接的基本方式,在此基础上最后判断音名。
和弦是构成大小调旋律音型的元素,因此,构唱、弹唱、移调唱和弦对听辨旋律和即唱新谱能起明确调式、稳定调感的作用,也是巩固强化和声感的有效途径。如下例,其旋律中隐藏的和声关系是: 因此,在各调上构唱、弹唱各种Ⅰ与Ⅴ的和弦连接,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一般的主、属功能色彩和常规的连接方式,如Ⅰ-Ⅴ6-Ⅰ,Ⅰ-Ⅴ46-Ⅰ6,Ⅰ46-Ⅴ-Ⅰ6等,以上三种连接均应在三个升降号调内构唱、弹唱,在全方位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听辨、分析、判断、记写各类调性的和声进行亦可得心应手。
(四)乐理
1.作品要素的综合听觉分析理念
通过对作品要素的综合听觉分析,进行乐理学习,是使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音乐基本技能(弹、唱、听、读、写能力)发展相辅相成、有效融合的途径。
①选择符合阶段性教学内容的音乐作品。
②有针对性地设计弹、唱、听、读、写练习。
③结合阶段性乐理教学内容的听觉分析(输入)。
④在理解相应乐理教学内容基础上的唱、弹、读、写(输出)。
2.基于作品要素的综合听觉分析的综合教学设计理念
集节奏、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等音乐要素于一体的音乐作品学习,可有两大板块,一是整体的分析、连接、听辨,二是局部的分析、连接、听辨。节奏、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等音乐要素都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作品节奏的整体感受和分析,有节拍、速度、节奏型的提炼、律动等等;节奏的局部听觉分析,可以是某个指定节奏型,某个声部或某片断的记谱、节奏模仿等。
作品旋律的整体感受,有调性、句型、音乐发展方式的分析等等;旋律的局部听觉分析,可以是某个指定音型,某个声部或某旋律片断的记谱、模唱等。
作品和声的整体感受,主要是体验和分析作品整体的主、属、下属和声色彩及功能进行顺序,各类型终止式的分析等;作品和声的局部听觉分析,可以深入到某个指定和弦(包括副和弦、转位和弦)所在位置的辨认,以及弹、唱、写等。
三、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把新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核心部分,课程评价可以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确定达成课程目标程度。因此,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与结果分析,是优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针对教学需要或学生条件,以节奏或旋律为立足点,结合各种可能结合的音乐要素,抓住元素性进行螺旋扩展(纵向与横向)。应做到:
简化——节奏、旋律、和声的元素性提炼;
渗透——挖掘各音乐要素间的关联点;
整体——教学设计建立于整体音乐要素的螺旋式递进并不断的在更高层次扩展。
(一)优化课程的基本途径
1.教学方式的优化
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同伴教育与自主学习已不再是陌生的概念。乐理学习不应该再使用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应该是学生的自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如,学生通过自行阅读乐理知识完成作业,教师根据学生作业中显示出的音乐理论普遍误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讨论,再加以总结、加深理解。
2.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提倡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互相促进。使用视唱练耳学习软件,用制谱软件做听写或乐理作业,可以将音响与音乐符号立刻对应起来,非常直观。还可以使用现代多媒体自制练耳MP3音响等,使学习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和琴房,学习用具不再局限于纸笔和钢琴。
3.弹性内容
紧扣阶段性教学内容核心,明确教学重点的固定音型,固定节奏型,教学内容可简可繁,避免面面俱到。以一个点为基本面,重点建立一个概念。如,在以节奏为基本点的教学中,可以渗透旋律,比如旋律音型不变,而不断的变换拍号、节奏型等。相反,在以音高感为基本点的教学中,可以简化节奏,使旋律音型有所变化,或使其产生于不同调高中。
(二)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
在传统的基本乐科教学中,大多采用总结性评价。现代音乐教育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
1.面试与笔试
从以往学生考试成绩分析中显示,面试成绩与笔试成绩的绩效呈正相关。换句话说,唱得好就听得好。音高和音长是两大板块,这两部分分值比的设定应针对学生能力方面的不足来设立,目的是引导教学趋于完善,为下阶段的教学铺平道路。因此要特别重视面试卷的设计。一般来说,学生能力的缺失部分,应作为面试的主要考核内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纲要》中,测试的基本内容为:
(1)笔试: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听觉分析与听写。
(2)面试:精唱的视唱;视谱即唱;构唱;弹唱。对音乐能力评价分值比进行了专门陈述:
笔试30%,面试30%,平时作业20%,课堂表现20%。
2.平时与期末
绩效测量与分析工作应起到反馈信息、促进课程整改的作用。教学评价不仅仅报告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对教学过程所得到的信息做出分析、解释和概括,并对教学提出建议。现代音乐教育提出的增值性评价方法,将学生的成长进步值也考虑其中,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
四、小结语
总之,《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设计应明确理念,掌握方法,做到理念与方法统一、形式与内容统一,使教师的教学充满挑战和乐趣,课程改革才能得以顺利展开。作为未来的音乐教育人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只有真正感受和理解了音乐语言的内在逻辑关系,音乐能力才可能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具备更好的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传授音乐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2] 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美术)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3]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 Mel Powell.A Comprehensive Course[M].University of Alabama Pr(Txt);3 edition(February 2005)[5]〔美〕罗伯特 W.奥特曼.视唱音乐[M].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材.
[6]〔美〕G.威特利奇,L.汉弗莱斯.通过音乐作品训练听觉[M].孙从音,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7] 陈洪.视唱教程(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8] 孙从音,范建明.基本乐科教程·练耳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本文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2期)
作者简介:陈雅先,广州大学音乐舞蹈教育研究所所长,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rd4、乐理、视唱练耳课程: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是音乐教育中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努力开发本课程软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实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基本乐理知识及视谱能力、听音记谱能力。现有专业教学软件《乐理新思路软件教程》、《听力冲刺教程》、《简谱学习二十课》、《音乐之门(音乐学习四加一)》、《新编雷.卡法国视唱教程》。
等到条件成熟后,还将逐步进行双向选择的教学措施,双向选择打破了传统的只有教师选择学生的惯例,对教师从两方面却是个考验:一是教学水平,二是教学质量。避免了学生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又都争着挑选条件好的学生这一矛盾,使之得到较好的解决,我系专业课的教学,存在着师生双方面的配合问题,配合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实行双向选择,这必将促进教师的教学态度的改善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我系目前有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中等学校音乐教师,其规格应是有宽厚的音乐基础,适应现代教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与规格,我系开设了声乐、钢琴、基本乐理、和声、视唱练耳、合唱与指挥、中国音乐史及鉴赏、外国音乐史及鉴赏、民族民间音乐、形体与舞蹈、复调与配器、曲式分析、歌曲作法、艺术概论与美学、音乐教育学、即兴伴奏、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电脑音乐制作、手风琴、器乐、乐器维修与钢琴调律、竖笛、舞蹈编排等专业课程。其中声乐、钢琴、舞蹈、基本乐理、和声学、视唱练耳、合唱与指挥等课程为主干课程。通过调研,发现新形势下的教育体制正快速向素质教育方面改革,丰富多彩的课余音乐活动与学习,高中音乐课的全面开设急需非常全面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在声乐、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器乐、舞蹈及组织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具备以上能力的人才非常受欢迎,“一花独放”的人才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思考。因此,我系积极的在各方面做了努力。
首先,调整课程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除抓好已申报的院级重点课程声乐、钢琴课程的建设外,我系还决定将其余的主干课程均列入系级重点课程建设,制定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我系在课程建设方面实现制定的规划。
其次,增加教学设施。随着我系学生人数的增多,目前我系现有的钢琴数量已明显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努力达到国家规定的设备配置标准,本科为每3人一架。
音乐系有其特殊性,由于音乐专业的特色,我系在舞蹈房配置了电视VCD以适应需求,在MIDI教室安装相应的音乐软件,以满足学生用电脑音乐制作的需要。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科情况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专业技能课采用了个别课、小组课、大课相结合,主修、辅修相区别,定期开展了各类专业观摩活动,集体会诊,解决疑难问题;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定期请专家,教授讲学,提高理论水平;采取讲、听、看等多种授课形式,丰富课堂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经常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丰富知识、积累教学经验。如:我系特聘了德国法兰克福音乐学院克里斯托夫•德列恩教授面向全系师生做了四场名为“意大利语、德语、音乐术语及艺术歌曲”的讲座。费承铿教授所作的《作曲趣谈》讲座。南京艺术学院刘承华教授的《论文写作与指导》讲座。秦运尉教授的《谈音乐艺术》讲座。费承铿教授为即将毕业的同学和全系学生作职前培训的讲座,题目为《江苏中小学教材解析》。还有本系教师作的讲座如:系主任文铁林老师作的《拥有自己的录音棚-音频编辑软件介绍》、《歌曲伴奏和声选配》、《即兴伴奏和弦的选配》以及《高音的演唱技巧》的讲座,崔学宝副教授作的《刘淑芳声乐艺术探讨》、《音乐治疗与康复》陈泓如副教授的《作为教师应如何适应新课标的需要》讲座等。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针对教学需要统一认识,及时调整了教学方式,如: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研究现行教材过于传统,周期长,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摸索一条适合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从教材着手,选择
适用于培养中等学校音乐教师的教材,探索一条师范钢琴教育的捷径之路;充分利用电钢琴实验室集中组织练琴、辅导,增加学生练习时间。针对专业课的考核与学习,我系也进行了教学改革:钢琴考试分A、B、C三级评判考分,以此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理论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电脑音乐实验室,进行电脑做作业,改作业(已部分进行)努力提高效率。充分发挥电脑音乐实验室的优势,力争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搞出我系理论教学的特色。
我系十分重视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开展、教学文件的完善,进而形成课程教学规范,避免教师授课的随意性。为加快我系各专业建设与发展,科学地规划专业结构体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我校“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专业建设目标,近几年,我们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辅助教学,除教师上课使用外,还安排专人定时定点播放各种教学影像资料片,为学生的能力培养、素质训练、眼界拓宽提供了条件。同时,结合我系的实际,修改和制定了相应的大纲和计划,培养人才向实用型转化,改变周期长见效慢的状况。面对日渐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结合现有毕业生就业情况,多能一专型人才很受欢迎,为更好适应社会需要,我系计划培养有多种能力和一项专长的实用型人才。
2.乐理与视唱教学大纲 篇二
1. 正确认识乐理、视唱练耳
乐理、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
1.1 乐理
乐理是音乐理论课的基础。它是学生最先接触音乐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之一。包括读谱、记谱以及音阶、音程、和弦、节奏调式调性等内容, 通过理性思维, 可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 从而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乐谱的理解能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对每个知识点细心讲解全面分析。因为它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和声、视唱练耳、曲式分析的学习, 只有学生打下牢固基础, 才能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和视唱练耳的扎实学习。所以学生应该充分理解, 多次复习, 熟练掌握, 以使今后音乐理论学习更灵活的运用。乐理主要目的是“识谱”能力, 通过乐理的教学, 可以对各种乐谱, 各种节奏, 各种音乐表情符号等有很大的了解。
1.2 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同样也是音乐专业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是训练基本音乐素质和提高综合音乐素质能力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系统发展听觉的音乐基础课, 是从事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等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视唱练耳强调是听觉和唱的练习。它包括唱谱、节奏、音程、和弦和调的听觉和唱的学习。视唱练耳的教学目的是:
(1) 提高音乐感知力。音乐感知力是指对音的高度、强度、长度、音色的感觉及辨别能力;以及对音乐的节拍、曲调、调性和结构的复合感觉和辨别能力。敏捷的音乐感知力, 要以一个人的先天条件即音乐天赋为前提和基础, 经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影响等加以培养, 才能逐步获得, 两者缺一不可。
(2) 提高音乐记忆力。记忆音乐的能力主要由“听觉”、“视觉”、“触觉”、“分析”的记忆力构成。“听觉记忆”以对音高、节奏、音色的敏锐感觉为基础;“视觉记忆”以视唱、视奏能力为前提, 使乐谱上的各种符号深刻地印在脑海中;“触觉记忆”是演奏者对指法、弓法、触键感觉的精确记忆;而“分析记忆”则是以音乐理论知识为基础, 使之得以进一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音乐记忆力只有通过反复听辨音乐, 坚持背谱和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才能逐渐提高。
(3) 提高音乐的鉴赏力。鉴赏音乐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积累了丰富的音乐词汇, 扩大了音乐视野。同时, 在音乐的形式和音乐载体、风格和审美情趣等方面, 也获得较多的感受和较深的理解, 音乐的鉴赏力随之得以提高。
(4) 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将谱面上的音符变为富有生命的实际音响, 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音乐表现力就是善于精确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它以高超的演奏、演唱技巧为前提, 以出众的表演才能为基础, 以敏锐的音乐听觉和优异的音准为保证。
2. 借鉴国外先进音乐教学理念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 当属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德国的“奥尔夫”教学体系以及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体系。他们开拓性的教育思想、内涵深刻的教育理念, 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育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法非常重视以下四个方面: (1) 元素性的音乐教育; (2) 用多种形式实施教学; (3) 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 (4) 面向全体学生, 发展他们的能力。它的教育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去培养人, 培养健全的人格, 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 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3. 尝试与合唱教学渗透融合
合唱与乐理视唱练耳课程的综合化教学, 是听与唱的结合, 是一种相互渗透, 相互支持的教学关系。一方面, “合唱富有旋律性的演唱形式, 改善了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单一性, 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在视唱练耳教学中, 强调高位置、弱声、歌唱性流畅发声, 从而达到音高稳定、节奏准确统一”。重视合唱发声方法运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视唱旋律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赋予视唱艺术美,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3.乐理与视唱教学大纲 篇三
关键词:乐理 视唱练耳 整合
一、有关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基本概念
在音乐教育领域之中,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都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部分,尽管是基础课程,它们对于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在这一阶段接受扎实的训练,才能保证学生不仅仅是狂热的“音乐爱好者”,而是具备专业知识与高水平音乐素养“音乐人”。音乐理论基础作为音乐专业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向它们比较系统的解释了音的产生、性质以及有关规律,以便学生在日后的发音与听音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
视唱练耳课程又分为视唱和听音,在课上呈现出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包括单音、多音、单音程、和声音程、节奏以及旋律等的唱与听。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需要培养学生比较标准的发声、读谱方法,保证他们形成比较深厚的基本功,这样才能够保证以后对音乐作品的驾驭与掌控。这两门课程虽然表面枯燥、死板,但是它们却是所有好的音乐作品产生的摇篮和基石,学生不应该因为其单一乏味的上课形式与内容就忽视其重要性,而是应该格外注重在简单的训练中促成自我能力的增强与音乐审美品位的提高。
另外,加上现阶段一些音乐院校以及专业老师对这一基础课程的轻视,导致学生接受的音乐教育过于浮躁,难以回归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的本质,一定程度的造成了音乐教育上的失职。针对这样的局面,学校以及师生们应该尝试在跨学科教学中寻求突破,进行有规划、有目的的“强强联合”,由此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同时,老师们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国内音乐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创新,为将来更加广泛的学科合作与教学整合提供借鉴,从而实现该领域整体水平的提升,为中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音乐人。
二、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整合
(一)尝试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同步授课
乐理与视唱练耳大多是开设在学生入学初期或者是贯穿在几年的学习之中,这样的安排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保证学生在接受更高层次音乐专业教育的同时紧抓基本功,保证其学习效果与质量。但是,由于学生反映出的对这两门课程比较一般的反馈效果,老师们应该尝试将它们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与创新,来促成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再次重视与学习。一方面,学校和老师们可以尝试将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融合成为一种综合性课堂,在开展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将与二者有关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并进行有机的结合与穿插,比如在形式比较固定的理论讲授过程中,老师们可以加入视唱练耳环节,有计划的在其中进行举例与演示,从而加深学生有关理论的理解,合理的做到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从事两个科目的教学活动的老师们可以进行定期的教学研讨,积极的开展课堂中的合作模式,让两种主题的教学活动做到优势互补,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对相关教材进行个性化调整
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教材可谓百家争鸣,每个学校或者地区都进行了有关教材的个性化调整,老师们希望以此达到专业教育与学生需求的最优的切合。老师们大多进行的教材调整与选择都局限在固定科目的不同参考资料或者某一出版社的不同书目之中,以此为依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也自然因为这一局限性而大同小异,教学改良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因此,学校以及老师们可以在比较宏观的角度对教学使用的教材进行更加大胆的选择与调整,从而来获得不同的教学方法与体验。以大多数院校使用的教材为例,孙丛音、范建明编写的《基本乐科教程》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分为视唱卷、练耳卷、乐理卷,其中还加入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实例,能够进一步的便于学生的理解以及老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避免了学科之间互不联系的尴尬,真正让学生的学习行为与鉴赏能力在科学的教学方案中潜移默化的得到了培养。
(三)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接受程度的实时反馈
关于两种科目的整合不仅与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密切相关,还将比较直接的反映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效果上,想要将整合方案调整到最优的状态,还需要老师在强化教学创新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反馈情况。老师们可以将已经得出的整合方案分为几个小的部分,在每个部分中明确自己想要关注的重点以及具体的标准,从而为接下来的实践打造比较成熟的实施框架。在过程中,老师要时时注意学生的接受效果,一旦产生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反馈,他们需要及时准确的将这些现象记录下来,以便为方案的调整与改进提供依据和方向。除此之外,老师们也可以尝试利用多种渠道与形式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比如,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问卷调查与实际测评相结合等等,这些方式都能保证老师们获得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与数据,来支撑关于教学改良的相关尝试,促进音乐教育水平的显著提升。
三、结语
音乐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教学内容,本身就需要与其他常规学科区分开来,它对学生艺术领悟力以及审美水平的高要求,都需要老师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乐理和视唱练耳本身就是音乐教育中最基础的内容,尽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着难以避免的困难,老师和学生却不应该“忘本”,而是应该积极的做好传统学科的教学形式创新,在授课方式、教材运用以及学生反馈方面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使它们焕发新生。
参考文献:
[1]秦红梅.高师院校《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3).
4.视唱.练耳乐理试题初、中级 篇四
2、《欢乐颂》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贝多芬
3、MARCH是什么伴奏风格 进行曲
4、PIANO是什么乐器音色 钢琴
5、C表示几分之几拍? 四四拍
6、《天鹅湖》的作者是谁? 柴可夫斯基
7、请说出3/
4、2/
4、4/
4、拍的强弱规律? 强弱弱 强弱 强弱次强弱
8、《勇士之歌》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奏? 有力的
9、请说出莫扎特的一首作品。《小星星变奏曲》《魔笛》
10、L.H.和 R.H.是什么 意思? 左手 右手
11|、D7和弦唱哪几个音?
12、音乐家贝多芬被后人称为什么? 乐圣 交响乐之王
13、Allegro是什么术语? 快板
14、请问圆号又称为什么? 法国号
15、《摇篮曲》可选用什么音色和伴奏风格?
华尔兹
弦乐
16、《运动员进行曲》可以选用什么音色和伴奏风格?
进行曲 小号
17、FA的音名是什么?F
18、请问G大调音阶有几个升号? 一个升号
19、《魔笛》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莫扎特 20、D.C.FINE 表示什么? 从头反复到FINE处结束
21、mf、mp、p、f是什么意思? 中强 中弱 弱 强
22、< 和 > 分别是什么意思? 渐强 渐弱 23、8BEAT辨认节奏? 8拍子
24、单簧管又称为什么? 黑管
25、请问F大调音阶有几个降号? 一个降号
26、请唱出Am小调的音阶?
27、请说出6/8拍的强弱规律? 强弱弱 次强弱弱
28、被称为“乐器之王”的是什么乐器? 钢琴
29、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是哪位作曲家? 洗星海 30、升LA 的音名是什么? 升A
31、在4/4拍中附点二分音符等于几拍?三拍
32、G7和弦唱哪几个音?
33、EM和弦唱哪几个音?
34、《拉德斯基进行曲》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老约翰.施特劳斯
35、《匈牙利舞曲》是哪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 勃拉姆斯
36、术语rit是什么意思? 渐慢
37、Do mi sol 是大三和弦还是小三和弦。大三和弦
38、A大调有几个升号? 三个升号
39、被称为“乐器之后”是什么乐器? 小提琴
40、附点四分音符等于几个四分音符加几个八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加一个八分音符
41、请说出re fa la 是小三和弦还是大三和弦。小三和弦
42、A和弦唱哪几个音? LA #DO MI
43、D.S.FINE 表示什么? 从记号处反复到FINE处结束
44、A7和弦有那几个音? SOL LA #DO MI
45、请问勃拉姆斯是哪个国家的?德国
46、L.Rhythm Start是什么意思?? 加入前奏
47、《蓝色多瑙河》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小约翰.施特劳斯
48、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什么? 京剧
49、请说出中国的音乐家至少3个? 贺绿汀 冼星海 李焕之 50、京剧是一门传统的舞台艺术,诞生于什么年间? 清朝的乾隆年间
51、《自新大陆》的曲作者是? 德沃夏克
52、京剧的四个基本行当是什么?生 旦 净 丑
53、“音乐之都”是什么地方? 维也纳
54、Gliss是什么意思? 刮奏
55、《牧童短笛》是谁的作品?贺绿汀
56、《春节序曲》曲作者是谁? 李焕之
57、音乐符号是什么意思? 波音
58、是什么意思? 颤音
59、德国音乐史上的“3B”指的是哪几位音乐家?贝多芬 勃拉姆斯 巴赫
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名是什么?词、曲作者分别是谁?《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耳曲
注:1-30为初级范围
31-60为中级范围
5.乐理与视唱教学大纲 篇五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乐基础知识》(初级)乐理-视唱练耳考试
先了解一下如何考试,考试共2张卷子,“音乐常识卷”40分加“乐理视唱练耳卷”60分两部分,后者60分中包括视唱。“我爱音乐考试网”网站蓝色标题都是“音乐常识”卷内容,粉色标题都是“乐理视唱练耳”的内容。
问:网站内容这么多,可是我家孩子该从哪入手呢?
第一步:.先练“音乐常识卷”内容,这部分占考试中的40分,属于见效快、效果好、易掌握的送分题。
练习方法:将网站上蓝色标题(共六道)熟练掌握,这部分满分轻而易举。不要在纠结用书附赠的内容具多的光盘了(知道你懂的)。
注:本站“常识卷在线练习”顺序都为随机产生,右侧的“钻石”表明题目的难易程度,1颗为简单题,3颗为有难度。
问:剩下60分,怎么练?
第二步:网站提供5套“考前全真模拟题”(粉色标题)就是针对这部分的。五套练习内容不同,知识点相互补充。可根据孩子年龄,学习情况酌情选择,建议全练。说明:第一套(简单):
1.语音提示非常详细,将容易被忽略的扣分点都加以语音着重提示。(重点)
2.难易程度比实际考试略简单
3.做题时间由自己控制
第二套(普通):1.难易程度与实际考试完全相同,语音提示与考试相同。
2.普通版的做题时间由自己控制,对于没把握的题,可反复听。
第三、四、五套(困难):1.难易程度与实际考试完全相同,语音提示与考试相同。
2.困难版的做题时间与实际考场考试完全一样,自己不能控制时间,每道题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时间到即进入下一题。(这几年考试,经常会有年龄小的孩子因为在限制时间内一道题没做完而大哭,我想他们肯定没有做过这3套题)
问:写完了,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呀?
答:各题,都可在回复中找到答案。也可以把你的答案发在相对应的帖子中,会有老师为你判分。
问:还有视唱呢,怎么考啊,网站上有复习资料吗?
第三步:视唱考试是每个孩子依次独唱,轮到哪个唱哪个。网站上也有相关资料http:///showtopic-1141.aspx。
经过以上的练习,考试完全可以轻松面对了。
6.乐理与视唱教学大纲 篇六
内容摘要:视唱练耳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经过严格的技能训练,能够准确地阅读乐谱和理解乐谱的内涵,能够运用训练有素的内心听觉在心中展现音乐的形象并根据这个形象去表现音乐;同时,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想象力。
关 键 词:视唱练耳 听觉 节奏 音调 旋律 速度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音乐教学中出现了只重视专业课,如:声乐、器乐、舞蹈等在社会上比较热门的科目,而忽视在社会上不容易显示出“成绩”的视唱练耳等基础技能课的现象。教师认为视唱练耳不实惠,显得没出息,没有成就感,好多人不愿意教。学生认为学习视唱练耳没劲,枯燥无味,不如其他科目有意思,大多数人不愿意学。从而导致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整体素质下降。音乐院校的学生除了少数天生素质较好的学生在声乐、器乐、舞蹈方面成绩较好外,大多数同学成绩平平,毫无建树。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没有学好基础技能课——视唱练耳。笔者认为,学好视唱练耳是学好一切音乐课的基础,是一个人是否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重要标志,是能否当一名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条件,更是促使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
视唱练耳对音乐院校的学生以及所有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科目,一般是由专业音乐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师,从事这方面基础教育的专门人员来辅导和训练的。
视唱练耳教学包括视唱读谱能力和音乐听觉与分析能力的训练,二者相辅相成,绝不能机械地从字面上将视唱练耳理解为单纯地唱唱谱、听听音。简单地说,视唱练耳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经过严格的技能训练,能够准确地阅读乐谱和理解乐谱的内涵,能够运用训练有素的内在听觉在心中展现音乐的形象并根据这个形象去表现音乐;同时,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想象力。因此,视唱练耳教师应该精通乐理、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理论知识,拥有音乐实践经验和音乐修养、具备敏锐的音乐听觉和良好的钢琴键盘基础。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视唱练耳教师通常是由获得作曲、钢琴双学位的人士担任的。
20世纪代末30年代初,我国几位留学法国归来的音乐家将视唱练耳传入我国,他们是唐学咏、马思聪、陈洪。据了解,这几位音乐家留学法国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视唱练耳这个词,到法国之后才懂得:要想学好音乐,必须学好视唱练耳。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视唱练耳在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中的作用:
一、视唱练耳对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知道,不论歌唱或演奏乐器,都离不开人的内心听觉,在演奏(唱)实践中,音乐听觉基本包括以下几个因素:音调、节奏、音质、音色、乐句组织、整体结构等。完整的音乐听觉应该体现对这六个方面的整体感受力和想象力。感受力是接受外来音响、色彩、情绪的效果之后为之感动而产生共鸣,并有意识地加以吸收和消化。而想象力则是内心听觉的体现,也就是演奏(唱)之前对各个因素如何表现出来的构想。我们首先要对将要演奏的乐曲进行整体的构思,如风格、情绪、形象等,然后再到个别的表现因素,如音调、力度、色彩、速度等。这其中不但要有细致分析形成理智概念,而且还要有感性概念,即内心听觉里已经感觉和听到应发出的声音,包括色彩、情绪、力度等,再用这样一种内心所构造的声音画面去引导自己的演奏(唱)。由于有了目标增加了演奏者的兴趣,因此它是一种艺术的创造。音乐内心听觉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严格的视唱练耳训练得到的,如听音、视唱、记谱节奏等,并要求我们形成良好的音乐听觉的习惯或能力。多听、带有分析地听,多唱(包括内心的歌唱)、有表现力地唱,将有助于内心听觉的发展。当看到谱子时,要放声唱出来,把各种表情、风格等因素都尽量加以表现,脑海中就闪出应该发出的声音效果,这就是内心听觉发挥的作用。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视唱练耳。
二、视唱练耳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起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永恒课题。视唱练耳是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手段之一。音乐具有非具象性、模糊性,这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但任何创造都需要一定的素材,如若学生对音乐知识一无所知,音乐创新从何谈起!如若学生连音符都不能辨认、不会唱,不理解节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不懂得强弱拍,不懂不同节拍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听不准基本的音高,辨不清声音的协和与不协和等等,创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所有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中视唱练耳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视唱练耳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是十分有利的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成为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音乐的想象能力是由音乐的联想能力与想象力组成,是大脑把以往记忆的音乐形象进行重新加工与组织的能力。没有高度的音乐想象,就谈不上音乐创作。而大脑中以往记忆的音乐形象大多数是视唱练耳的教学不断积累得到的。比如:视唱练耳中我们要练习大量的.曲目、旋律片断等,练习听记单音、双音、和弦音,其中也包括二声部、三声部以及多声部的视唱练习,听记不同旋律,进行音高、节奏、节拍、力度、“调感”等方面的训练。这些都为我们培养音乐想象力打下了基础。
四、视唱练耳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培养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听音记谱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听音记谱是包括音准、节奏、时值、拍号调式、调性等多方面内容的系统性的综合训练,具有较大的难度,学生只有经过较长时期的锻炼,不断总结,不断记忆,展开想象,才能完成记谱任务,丰富音乐知识,从而培养锻炼记忆能力。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在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搞好视唱练耳教学呢?
首先,让大家认识视唱练耳的重要意义,按音乐教学大纲进行严格训练,力争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其次,针对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现实,各地音乐院校的设备、师资还不能很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我们应鼓励广大同学进行自我训练。再次,应加强旋律训练。具体的视唱训练归根结底是旋律的训练,而旋律则是由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音高、速度、力度等因素相结合,由许多独立音所组成。旋律各方面的训练是视唱的最终目的。为此,我们应进行音准的训练,它是视唱练习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进行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构成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节拍训练,节拍用强和弱的关系将音乐组织起来,并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要确立强拍的位置,明确节拍拍号的种类,用手划出固定的节拍图式进行练习;进行力度训练,视唱之所以能够得到完整的体现,与力度的变化情感的表露是分不开的。它是乐句之间、段落之间进行对比的重要手段,包括各种标记的表情记号,无论是单声部视唱,还是多声部视唱,在练习过程中应十分仔细地对待,避免死板、“喊唱”,将其风格、韵味、内涵、情感很好地表现出来;进行“调感”训练,即调式、调性方面的训练,无论在民族的各种调式中还是在西洋大小调式中,都存在有稳定和不稳定的音级,它们之间的倾向性决定了各个不同调式的特征,所以在视唱时,应明确哪些是稳定音级,哪些是不稳定音级,这样才能找准音与音之间的倾向性,从而去判断视唱的调式与调性。同时还要把好听音训练这一关。听音记谱具有较大的难度,我们要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不妨分三步进行:一是单项练习,初次接触听音记谱训练时,绝大部分学生有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出现,因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教师必须分散训练内容,培养学生的内心节奏感和听辨节拍、听辨时值的能力及音准概念。二是提示性综合训练。单项训练虽不复杂,但较抽象和枯燥,教师在学生具备了基本节奏感、掌握了常见的概念的基础上,作必要的揭示,一般为听记内容的难点。三是综合训练,有了第二阶段的扎实训练基础后,就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听音记谱的练习了。
7.乐理与视唱教学大纲 篇七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原有《乐理》《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整合。是声乐、器乐、音乐欣赏及其它音乐活动的基础,掌握好乐理、视唱练耳知识对提高个人的音乐修养、增强音乐理解力都会提供有效的帮助。《乐理》是音乐基本理论课程,它主要学习有关声乐的性质、记谱法、调式调性、和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视唱练耳》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识谱能力和建立音高、调式、和声概念的基本技能课程。2010年我校正式升格为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进一步符合教育部课改的要求,更应在原有教学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探索与改革以适应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现状
根据新课标、课改的要求已将原本独立的《乐理》《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视听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因此,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合并这两门课程是高专学校音乐教学发展的趋势。通过学习加强学生基本音乐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听觉的记忆能力和音乐的感受力。
就我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学生大多是零基础的并且都已十六七岁了,想要练成固定音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这又是必须面临解决的现实问题。怎样来有效解决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深思和探索,在这种情况下《乐理》《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利用音程、和弦等乐理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视唱练耳》方面的困难,利用计算的方法加以实施突破。进而更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基本视谱、听音技能,帮助学生建立调式和声印象和调式和声意识等,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是需要我们教师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
三、《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探索与研究
1. 务实性与科学性
广泛地调查研究了解《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课堂的现状,结合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当今幼儿园对幼教人员的需要。让《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更适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为提高高专学前专业大学生音乐素质服务。
2. 建立适合学前专业的课程实施标准
本课程传授有关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更好的学习、了解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启进入音乐殿堂的大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与音乐素质有重要作用。
四、《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实施目标
按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法原则,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可分为:知道、领会、应用、综合、评价。按照目标的要求分层提出和涉及问题,让学生透彻地分析和理解音乐理论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对乐曲的分析处理情况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念和自我评价体系,一门学科不仅教专门的课题或技能,而且应该使学生弄清楚学科知识组成的基本结构。任何概念、问题、知识都可以用一种极其简单的形式来表示。以便使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用某种可以认知的形式来理解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并按照一定的方法去组织他的知识,帮助他在需要发现的特别情景中有所发现。
8.乐理与视唱教学大纲 篇八
关键词:视唱练耳 乐理 综合化教学
普通大学音乐教育是非专业音乐基础教育,是面对一般大学生开展的普及式教育,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音乐情感和音乐审美而进行的一种教育,并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它是平等、普及的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以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所以在开设高校音乐课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挖掘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降低技术性和理论性,与其他学科有效联系起来,运用综合化教学手段和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音乐素质。
一、理論与音响相结合的课程教学
理论课程具有丰富的内容,但是很多教师重视理论而忽略音响,学生难以直接理解和感受音乐,视唱练耳课程会将这个缺憾进行弥补,运用音响教学能够直接阐述乐理的内容,将感性和理性结合在一起,增强音乐记忆,让学生用敏锐的音乐思维以及准确快速的视唱能力完成乐理以及视唱练耳课程的必修内容,可以培养学生敏锐、规范、全面的音乐思维。
乐理课和视唱练耳课程各有侧重点,理论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逻辑性、理论性;劣势是传统教学以解题和理论为主,容易脱离事实,让课程枯燥缺少生命力,进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视唱练耳强调音响的作用,学生比较容易忽视理论教育,将精力转移到音高方面,对培养音乐的分析、理解能力缺乏重视,难以达到课程设计的要求。另外在一些教学内容上,视唱练耳在律制、省略记号、演奏法、音乐板眼、现代音乐知识方面涉及的不全面或者不深入。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互补机制才能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音乐技能课与教学的相互渗透
乐理和视唱练耳是既能传播音乐理论知识,又能提高音乐知识技能的课程,它们能够和同步开设的包括声乐、钢琴在内的音乐技能性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演奏和唱歌的学习内容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的有效方式,用多学科综合化的教学方式提升课程层次和内容,能够提高和完善学生综合性音乐知识。这种将多门学科横向结合在一起的音乐课程,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音乐技能课程和钢琴演奏教学的渗透
随着高校硬件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琴、钢琴等键盘乐器逐渐走进音乐课堂,要对这些资源予以充分利用,当讲到和弦实际应用的课程时,可以选择钢琴曲中较为简单的片段进行课堂上的了解和分析,分析键盘化所运用的手法以及和声的序进,然后让学生利用钢琴听辨和弹奏各种音色,进而对理论课程中的和弦在音乐中的灵活运用有进一步的理解。将弹奏音乐作品和理解乐理知识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风格、调式具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乐理教材中严谨、深奥的理论知识逐步渗入到钢琴弹奏课程的技法学习中去。让学生在技能练习时,从原来单纯照谱弹奏的技能学习,提高到能够分析和理解作品的更高层次上来。
(二)音乐理论课程和声乐教学的渗透
视唱课中的教材内容一直是优秀声乐作品,在进行视唱练耳学习中,应该和演唱进行紧密结合。按照乐谱中不同表情记号所提示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运用课堂上所学的正确气息方式分析并借鉴名家演唱过程中的呼吸方式;通过唱歌,对作品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寻找到能够符合作曲家真实创作意图的分句,按照音型起伏变化对比旋律发生的变化;通过对音乐技能的运用表达出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反之又能够按照对音乐作品不同的理解,将声乐演绎到声情并茂的境界。将发声技巧运用到唱谱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导他们正确、流畅、富有感情的进行读谱演唱。
三、多媒体教学与音乐史、音乐欣赏的结合
在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中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用动漫、图片、课件来对音乐教学进行辅助,对学生的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予以刺激。例如多媒体教学中放入各种记号和音符、键盘图、五线谱等元素,将会为课堂教学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进而达到多角度、多途径传播信息的目标。许多现实中难以出现的事物,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搜集,将音像资料和图片相结合,制作成丰富多彩的课件,不但能够降低和避免理论讲解的空洞、乏味,还能让教学效果更加生动和饱满。
想将音乐的艺术性表现出来,要对音乐文化有一定了解,在学习视唱练耳课程时,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完全是对节奏、音准等技巧的掌握,还包括在乐句划分、速度变化、力度变化、情绪变化等方面表现出音乐的艺术性。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对音乐史和音乐欣赏等方面教学予以重视。学生在对节奏、和弦、音程等环节进行练习时,要接触各个时期音乐作品,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具有的音乐风格,将音乐风格欣赏和音乐史学习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练习视唱练耳时,不仅能够把握音节音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音乐,改变为提高技术而学习技术的现状,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结语
乐理课程和视听练耳课程的综合化教学整合,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是新型课程,和其他课程进行综合性教学时,要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契约点,对教师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也要在钢琴、声乐等学科上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并具有丰富的音乐欣赏知识、超强的分析能力以及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正发挥这门综合学科的价值,提高学生音乐修养和音乐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从音,马东风.基本乐科教程.乐理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乐理与视唱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大纲08-14
钢琴乐理教学计划07-04
复习视唱练耳11-11
视唱练耳优质课08-08
乐理课说课稿08-30
简谱乐理基础知识入门10-23
乐理试题华中师范大学11-04
基本乐理单元卷及答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