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政府--读书笔记

2024-10-23

改革政府--读书笔记(共10篇)

1.改革政府--读书笔记 篇一

《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

读书笔记

源于对政府改革的兴趣及与本职工作的相关性,在众多公共管理学科推荐书目中,选读了《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一书,虽然只是略读,有些章节也只看了个别实例,但对书中所提观点却颇感认同,并觉得受益匪浅。

政府的改革是当今世界共同的课题。在一直以来标榜其政府“民主有效”的美国,同样存在类似问题。《改革政府》一书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美国的官僚主义弊端,指出政府不应当成为一个庞大的、无效率的机构,政府完全可以摆脱传统思维,通过挖掘企业家精神和自由市场力量,来实现真正的重大改革,在阐述其革命性的观念,介绍改革政府具体措施时,作者列举了大量实例,说明只要政府官员有事业和创新精神,是可以严格按照预算来投入公共服务与设施,为广大公众服务,提供优质公共产品。

本书以介绍美国政府改革情况起笔,通过阐述运用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的十条原则,深入浅出的说明了企业家精神在改革传统工业化时代政府模式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序言部分,作者首先对当前美国政府现状的做了深入分析,认为当前的美国政府运行模式已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其政府运作的弊端日益显现并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书中,作者用官僚主义制度模式的延伸来定义当前体制主体,指出当前的政府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其在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阻碍了信息化社会的进程,人们对政府越来越失望,各地的抗税运动接踵而至。在此情况下,各地方政府纷纷作出反应,其共同特点就是利用企业化精神来改造政府。同时,作者指出政府与企业是完全不 1

同的两种机构,因此政府不可能向企业那样运转,但是在官僚主义行为和企业家行为之间是一个巨大的连续体,政府可以调整自己的位臵,减少不必要的官僚主义,改变政府作事情的手段,实现更好的政府治理的目的。

在本书的主体部分中,作者提出了运用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的十条原则。一是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浆。首先区分了管理和治理两种概念:管理是实际操作和提供服务,是企业之所长、治理是引导社会前进,说服各个利益集团接受共同目标和策略,是政府之所长。在当前全球竞争激烈、社区、学校、志愿组织及企业健全发达而政府对提供服务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政府应让企业、志愿组织等组织机构发挥所长去提供服务及划浆,而政府应集中力量发挥所长去治理即掌舵。二是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秉承的理念是计划启作用的前提是让服务对象拥有它。现在政府大包大揽的方式造成了依赖性,挫伤了公民的信心。三是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政府提供服务低效的原因在于垄断,而竞争是破除官僚主义死结的良方,但是为克服不公平,必须对竞争加以管理组织。四是有使命感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在防止坏事发生的同时,当前更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特殊利益及公共雇员的消极应对,应该着力于建立有使命感的人事、预算制度及组织。五是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当前预算制度注重的是投入,结果是适得其反,而只有确立按效果拨款、按业绩管理的制度,才能引导政府部门注重改善绩效,前提是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测量绩效。六是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由于公共部门的资金不是直接来自于所服务的公众,导致了政府对公共需求的无知,形成了一方面官僚政治的傲慢:对其所提供服务的大多数公众,一方面官僚的被“俘获”:对特殊的利益团体。当前应使政府倒转过来,受顾客驱使,公共机构应

象企业那样得到资金,顾客面对的应是透明、方便及整体协调的服务提供者。七是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效益而不浪费。政府机构应正确面对并应用利润动机的力量,学会以花钱来省钱、为回报而投资,应引入系列制度促使管理者象企业家那样思考。八是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官僚政治模式由于疲于提供服务,而成为“未来盲”导致从危机走向危机。政府应学会花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去治疗。应在预见中决策。九是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官僚主义的等级集权制度造成雇员巨大的惰性。但分权的前提是组织机构必须按前提说明使命,围绕核心价值观创造内部文化,计算成果。使分权能在方向明确的基础上激发成员积极性。十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官僚机构通过计划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存在许多弊端,政府应学会通过市场的方式提供服务,其间政府的角色应是规范市场。

本书在提出十条原则的同时,例举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方法及生动活泼的典型案例,使以上原则变的更加容易理解和操作。本书虽然讲述的是美国政府改革的内容,且处处透露出西方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标准,但对于我国政府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在如何提高政府效率、完善预算投入、绩效考核制度及解决官僚作风,加强服务政府、政府治理职能建设方面我们也同样存在着书中所列的问题,也需要不断改革提升。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书中所讲的原则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不规范的前提下,还需有条件的取舍。健全规范市场经济体系、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是当前政府不容推卸的责任,保持一个有效的政府去推动我国社会经济跨越发展是当前的普遍共识。因此,利用企业家精神去改造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大方向,但需立足国情,过程要更加曲折缓慢。

2.改革政府--读书笔记 篇二

钱钟书真是一个狂人, 但他的“狂”绝不是轻狂, 他敢睥睨天下, 是因为他学问非凡, 又性情率真, 固守“文章之德, 真理之勇”的学人信念, 不惺惺作态。

钱钟书被誉为中国20 世纪的“文化昆仑”, 他的学识都是读书做笔记得来的。他离世后, 夫人杨绛整理他的笔记, 仅外文笔记就有34000 多页, “日札” (随意写的读书心得) 也有23 册2000 多页。

对照钱钟书, 我以为, 我们今天的中学生, 如果真想学习, 做到学业有成, 进而做学问, 还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静下心, 认真读书;二是不怕烦, 扎扎实实做读书笔记。

有的同学说, 现在是网络时代, 资讯检索很容易, 哪里还需做读书笔记!这是不对的。网络检索得到的信息, 一般只能停留在“了解”“知道”这一低级层面, 往往转瞬即逝, 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很难积淀深化为思想和智慧, 不是真正的学问。 做笔记会迫使我们深度阅读、感悟, 这样, 我们就有了深刻的体验。 如果能再不断回顾、更新, 融会贯通, 便会积淀成为学问。

我曾教过一位小卢同学, 女孩子, 个子不高, 小小的年纪, 性格沉静得像一湖水。我很惊异地发现, 她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 显得是那样的出类拔萃。 原因很简单, 她从小学就开始坚持做读书笔记。 她有三本并不太厚的笔记本, 内容大多是摘抄的优美词句, 间或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 甚至还记录了对文章中人物、事件、思想的思考、评判。 她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 都可以在笔记上找到痕迹。

朱永新说, 阅读和思考是达到精神高峰的唯一途径。撇开有些功利色彩的“学习”“做学问”, 毫无疑问, 读书有益于人的成长, 而做读书笔记则使我们在成长的“途径”上走得更加坚实, 更快更好。

3.《现代政府理论》读书笔记 篇三

通过对《现代政府理论》的阅读,我发现它把国内政府发展总结出的经验和国外政府理论吸收到的成果有机结合。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我就是带着“怎样向现代政府转变”这一问题对其阅读的。通过对这本书的了解,我知道了它是目前国内对现代政府现象的梳理最为系统,结构安排相对科学、理论分析比较全面的现代政府理论力作,可望对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本书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有一个逻辑清晰、结构合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理论层次较高,开放性较强,便于不断进行“可持续”的研究工作;二是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现代政府现象和现代政府理论问题,内容丰富。

“现代政府理论”四维框架主要是以“职能”、“机构”、“体制”和“过程”四个重要范畴为基础的。本书首先介绍和论证政府的概念、政府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现代政府的主要特征、政府与宪法、政府的合法性。再次从四个重要范畴渐次分析:第一是“职能”,包括对政府的职能比较、政府的功能和职责、“政府失灵”现象;政府机构、政府官员与政府编制、政府的非基本要素、政府的组织;第二是“机构”和“体制”,包括政府体制的组织原则、中国和西方典型国家的政府体制;第三是“过程”,包括政府过程的主要环节、政府周期与公共政策调整、政府更迭、政府规制、政府经济行为;政府与政党的关系,政府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本书积极而又稳妥地面对中国政府发展的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较好地注意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在这本书中,我着重注意阅读了“中国的政府职能转变”这一小节,因为中国政府提出“政府职能转变”已经好几年了,但还是在反复强调,可见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执行起来的艰难性。在《现代政府理论》这本书里,通过政府职责的缩小与适当扩张、调整政府职责的纵向划分、提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这三个方面来谈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但是并没有谈到政府职责转变的制约因素,我认为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可以更好的使读者理解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职能转变本身是不能直接操作的,要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和具体措施加以落实。政府职能转变在实践上的操作与进展也远不如理论上那么纯粹规范和来得快。政府职能转变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其它诸多领域和方方面面的配套改革,其进程、力度要受制于政府系统内部与外部的许多因素,因而理想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步到位:首先,政府职能转变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互促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得到彻底改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起来之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可能按照理想的目标去操作,也不可能真正到位。而政府能否尽快从旧体制下的职能模式中走出来,转向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履行好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又是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的关键。其次,政府职能转变要受观念、利益和旧的行为方式的制约。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比较浓厚,而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服务观念、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加之长期以来,行政人员习惯于计划体制下的一套下计划、下指令管理方式,政府职能方式要从支配型向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型的转变,需要克服文化价值观念的障碍。另外,按照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公职人员并非天然的公仆,他们也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政府部门也有自身的特殊利益,这样,政府部门手中的权力常常成为获取个

4.《政府公共关系》读书笔记 篇四

《公共关系学》读书笔记(1)

此书由张克非所主编,他是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近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中国近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7年4月至2009年6月,兼任兰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2006年至2009年,负责主编兰州大学百年校史

现为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甘肃党史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省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校史研究会理事,《兰州通志》总纂。

学术研究侧重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西北区域史、社会文化和公共关系。全书共分为九章:1.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公共关系的形成、发展;2.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3.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4.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5.公共关系调查研究;6.公共关系策划与创意;7.公共关系策划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估;8.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9.公共关系机构与从业人员。

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现代文明包含着复杂化的关系和多元化的利益,在运用法律、道德和行政方式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需要寻求其他的手段。于是,主要通过信息沟通来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活动即公共关系工作便应运而生。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中突出了公众及其利益的重要性,确定了公众在一切组织中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使公众成为组织生存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因素;现代的民主政治与社会平等,规定了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平等;而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有效地协调公众关系提供了方法、手段和技术保证。

“公共关系”源于英语“PublicRelations”(缩写为PR)。也被译为“公众关系”。人们常说的“公共关系”,主要有四层意思:社会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公共关系状态),专门为协调这些关系而进行的活动与工作(公共关系活动),由此而形成的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公共关系意识),以这些关系及其沟通协调工作为对象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公共关系学科)。直到20世纪初,公共关系才实践的中形成较明确的内涵,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和工作而开始倾向成熟。

公共关系工作的特征有:(1)以组织的自我完善为前提;(2)以真实﹑真诚为原则;(3)以协调利益为基础;(4)以信息沟通为主要手段;(5)以创造和谐的组织环境为目的。

公共关系工作的功能有:(1)监测环境;(2)管理信息;(3)协调利益;(4)塑造形象;(5)营造组织文化。

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根据组织的社会功能,组织的公共关系可分为:企业的公共关系,政府的公共关系和教科文卫等组织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就是公众。公众是指那些与特定组织发生联系,具有某种共同利益,可以相互交流信息,相互产生影响的个人、群体或其他组织。他具有共同性、可变性和多样性。一个组织应积极主动地影响公众,进而改善组织的环境,那就要了解公众,服务公众,劝说公众和引导舆论。带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公众对象有:内部公众、顾客公众、媒介公众、政府公众、社区公众。

公共关系工作具有相对统一的程序:调查研究、策划创意、方案实施和评估反馈是其中的四个关键步骤。其中,调查研究是前提,策划创意是关键,方案实施是重点,评估反馈是总结。

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总的来说有:搜集和管理信息,宣传引导,与公众交际和进行各种专题活动。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应具有的心理素质:开放的心理,热忱的态度,执着的精

《公共关系学》读书笔记

神和创新的意识。应具有的道德修养是:必须恪守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职业道德。(我国于1991年全国省市公共关系组织第四次联席会议上通过《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四种能力:(1)分析、策划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交际、传播能力;(4)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

5.改革政府--读书笔记 篇五

——读《当代中国政府过程》有感

最近读了《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使我深刻的了解到政府运行体制在形式上其实就和一所学校或者说和一个家庭的运行过程是大同小异的,但是政府过程又极大地区别于任何一个不同的单位和组织。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任何政府,都不仅仅是一个体系,而是一个过程”,这样的过程为全民族大大小小的事物服务,并使其运行机制有条不紊的进行。因此对政府过程这一无形巨掌的研究必然要在方法上突破传统的体制研究的范围,走上一个重要的领域,即过程研究。而我们所说的政府过程是一种新型的对现代政治,行政问题研究的视角。其主要特征就是对政府特别是政府活动的行为、运转、程序以及各构成要素,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以及它们与政府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可见对于政府过程的研究是对传统的政府体制研究、要素分析和法理说明的极为重要的完善。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这本书是运用政府过程这一概念,集中对当代中国的政治权力结构、“党政关系”和社会结构,对意见表达、意见综合、决策和施政四个基本环节,对政务信息传输和监督两个保障性环节作了比较详尽系统的阐释和介绍。当然也针对性的分析了“单位”现象、政府经济行为、央地关系和地方政府过程,并对下一步的政府过程的调整问题作了展望。

“政府过程的研究就是试图反应一个具体政府的实际运行状况和工作程序,探究其中的规律性。也就是说探寻政府是怎样管理国的。”就我个人而言对“政府如何管理国家”的细致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现在社会中有很多人埋怨政府,比如教育、住房、社保、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这部分人不了解政府,不了解政府过程,当然还有国民的劣根性“利己”成分的影响。我们的党是实事求是的为人民服务的大党,每当有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时,政府总是在尽其最大的限度去解决问题的。就政府解决问题这一件事情而言,政府都要经过调研、审议、决策、实施、监督等过程,所以政府过程是一个比较缓慢的全局性的的过程,它不像吃饭“充食则腹足”,当然政府工作是容不得半点错误的,否则会蝴蝶效应般波及整个中国,比如十年浩劫“文革”。下面我就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政府过程的认知:

一、“政府体制一般就是政治问题,二而政府过程则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问题。”

政府过程这一确定性概念在中国形成是比较晚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过程”的角度研究和表述政治和政府的各个方面。区别于政府体制的政府过程,它是政府运作的一种实际的过程。正是这种过程将整个中国脉络起来,而政府充当的则是脉络总输。所以说政府过程不仅仅涵盖政府的运作范畴,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站在宏观的角度可知,中国政府过程,不是“团体”问题,也不是 “接近”问题,而是如何摆正党和政府、政府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并以实事求是为准则。

政府过程的研究处于中央和地方的中间地带,有助于领导圈和理论界互相发现问题,有助于增强政府机构改革问题研究的针对性,也可以

培养出应用性的政治理论人才,从而带动中国政治学走向世界,只有具有民族性的东西,才能具有国际性。

中国是一个***的高度集权的国度,国家的政治权力结构就会是“党”、“政”、“军”、“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党政关系”就成了中国最基本的政治关系,其中的“党”是一个专有概念,即中国共产党。“政”在使用上是相当广泛的,包含“政权”、“政府”、“政协”、“行政”、“政法”、担任一定“政治任务”的人民团体等多种含义。

二、“当某个集团提出政治要要求时,政治过程也就开始了。在政府学上这种过程称之为“意见表达”或“利益表达”。”

政府过程的开展实际就是对不同利益群体意见表达的展现,利益群体就传统观念而言就是指社会利益群体,产业工人群体,官员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农业劳动者群体,军人群体等,它涉及几乎所有的社会构成元素。这些社会利益群体由于自己的具体利益,因而要表达自己的意见。

当代中国的意见表达主体分为两大类型:作为意见表达主体的个体和作为意见表达的群体。前者是比较具体的,当然前者的规模是比较大的,不论是普通个体还是专业个体,其表达的意见是具体的直接与其利益相联系的意见。而意见表达团体则是民主党派、公会、共青团、妇联、军队等,他们都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职能,属于意见表达的重要类型。

有了这两种不同意见表达主体的意见,就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对意见进行综合,也就会讲意见上交中国意见综合的主体。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机构和最高领导机构,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局域主导、统帅

地位的意见综合主体,所以意见综合主体有能力也有责任将上交的意见综合,意见综合的过程涉及到了很多政治过程,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但是最终结果是当综合意见完成后党内就会积极的进行政治动员。

三:“在中国,所谓决策,就是指经过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意见综合体系整合起来的人名群众的意愿、意见、要求等,转化为进行立法、确定时政纲领等国家和政府行为的阶段,只要立法(决策)就进入一府两院等国家机关执行决策。”

做决定是承接上面意见综合的,它是在综合意见中进行决策,当然决策的前提是意见的可行性、效益性。对于一个多系统、多层次的政府决策部门,意见决策是相当慎重的。具体过程是提交草案—人大常委审议—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立法—提交执行部门(政府工作报告)—局部开展—全局开展。

(就以中国党政系统实施重大决策的方式和步骤为例:传达:就是将政治中枢的决策按照一定的组织渠道,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宣传,部署。试点:政府机关为了验证其正确性、可行性,区的具体的方案,局部性实施活动。计划:在试点之后,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一定期望目标的决策实施方案。组织:就是成立领导小组,并有组织成员的严格责任制。指挥:是“全面辅开”的必然要求,即现实的组织若干人去协调一致的行动,以完成一定的决策方案。协调:参与的组织之间同步化、合作化、通过有效配合,达到控制决策实施过程的效果。总结:分析整个决策执行过程的情况,并反馈意见提交上级机关。)

可见,政府在决策和施政这一过程的工作是相当精密和认真的,只有在这个阶段做好合理的决策并全局部署,政府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四:“一个特定政府过程的正常运转和推进,不仅要求有一个高水平的决策机制和一个有效率的决策施行机制,而且要求有一个与决策和执行密切协同的信息传输机构和社会监督网络。”

就信息传输一方面而言,它是一个衍生非常快的过程,正是由于信息传输过程的不断改进,才能使信息准确无误、迅速的传递给接受信息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监督,监督涉及政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督促政府工作透明化,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监督系统有很多不同的监督形式组成:党的监督、行政监督、政治协商监督、公民社会监督、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其中政协监督是最具权威的,新闻舆论监督是最迅速的。

为什么要监督,原因就是中国政府与国家经济、社会生活都有特殊的关系,人是利益趋向的个体,只要与利益相关的就要进行严格的监督,才能保障政治决策在地方的充分的额施展。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而政府过程直接服务于地方个体,所以在政府过程推动的过程中,还有合理的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靠监督过程了解地方,地方靠监督过程了解中央。

当代中国政治过程运行于今天,它的健全程度远远的超越了以前,但是它的服务功能与现代的经济社会相比还是不够的。从不久前结束的两会可知,中央政治局正在着手改革强化政治运行体制,其中下发中央领导到地方是其中的一项重大的决策,也是政治过程改革的具体

表现。在《当代中国政治过程》中的最后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比如适时规范“党政关系”、完善人大“双层结构”的运行模式、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税制改革等等。可见政治过程的改革只有开端,它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摸索的过程。

6.《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 篇六

郑永年教授写的《中国改革三步走》是一本介绍中国改革发展的读物,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上篇为改革步骤篇,很好的分析了目前中国改革的现状和动力、社会对改革的争论,进而提出来中国改革分为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三步走,并分析了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先后顺序,以及三者的主要内容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下篇为改革策略篇,分析了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暴力、信任危机等问题,提出了社会改革为主题的阶段改革的意义、目的、改革采取的方式。整本书保留了作者自己独立的批判精神,对中国改革开放给予了相对公正分析,并为中国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中国的经济改革最先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第一,分解式改革,即先农村改革,再城市改革。第二,分权性,即中央政府向地方和企业分权。分权过程是渐进性的。第三,开放性,这里需要特别强调这一特征。比起改革的其他方面,开放性最为重要。开放性分为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对外开放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人们正常理解的开放,就是把中国市场向外国开放。199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邓小平同志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发展生产力的工具,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可以使用。

其次就是社会改革。社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为民主化确立社会制度,培育中产阶级,就是要把蛋糕做好,促进共同富裕。在党的十七大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这从实质上就表明了党和国家队社会改革的决心,也表明了社会改革也是是国家改革的重点。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物价总体水平上涨、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这些复杂多样的矛盾,这就要求必须加快社会改革,调整社会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社会改革作为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衔接点,它对未来中国实现一民主选举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就要加快社会改革、完善社会医疗卫生建设、住房保障建设以及促进教育公平,实现面向民族的、世界的、现代化的教育。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只有经济改革而没有政治改革。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我们认为,中国的政治改革早已经开始,并且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中国称之为“机构改革”的行政体制改革、农村自制制度、乡镇选举、党内民主等都在进行。不过,一选举民主为主体的、国家层面的政治民主化改革则还没有成为主体性改革。在政治改革方面,我们主张基本国家制度建设在先,民主化改革在后。我国一些方面的基本国家制度都还处于早期建设阶段。需要先将国家制度建设完成后,我们才能搞西方那些所谓的民主化建设。

7.改革政府--读书笔记 篇七

暑假里我认真研读了《新基础语文教学指导纲要》,拿到这本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期间也经常拿在手中翻阅和揣摩。书中阐述的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当我翻开这本厚厚的书页,总能带给我很多的启发。书中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定位很准确,其中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关键词“无人化”——教师在教学中,更看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的执行,容易忽视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水平和需求,以及课堂中学生呈现出来的真实状态,课堂中产生的真实问题和积极体验。在“小学语文名师送培”的培训中,屡次有专家提到语文教学沦为学校最不受孩子们欢迎的课程,试问一门让孩子们感觉没有趣味、没有收获的课程,甚至这门课程根本就没把学生放在眼里,怎么还会有人喜欢呢?小学对照自己平时的教学,这也可以说是我的课堂的一个真实的写照。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先后有人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回归:回归语文教育之本,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立场。书中提到,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存在三种状态:一是知道要有学生意识,但内心没有确立;二是心里有学生,但是学生被看做受教育者,只是教师教学的接受者和配合者;三是心中有学生,但只是抽象的学生,没有具体的学生,没有具体到年级、班级、个体差异上去

认识学生,没有具体到在某一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过程中,如何把学生作为前提去思考。针对书中的分析,我觉得有的时候这三种状态混合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全程向全体学生开放,比如我一般会在导入和拓展部分加入一些开放的环节,让学生们自由表达。但是有的时候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很多环节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还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整体的结构意识,要注意单元整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知识形成一种整体的结构意识,学生掌握起来才更加容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上学期我们中年级组关于习作中提示语运用的教研。在听冯丽媛老师的《关于提示语的用法》的习作课时,许校长提到我们三年级的课文中其实有很多关于提示语不同位置的片段,可以把这些片段整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研究提示语位置的不同随之带来的语气、表达效果和标点符号的不同。我听了以后很受启发,回去就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花瓣飘香》等几篇课文的相关片段整理出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研究,他们很容易就掌握了提示语的位置不同相应的标点符号的变化。我认为这就应该是一种知识整合的方法,这样的整合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8.党员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之《白说》 篇八

特地去书店买了这本书,在接触传媒行业后,一直视白岩松为自己的偶像,他身上有很多值得传媒人和个人学习的东西。他说:读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乍看,有些懵懂。但当你静下来,慢慢去思索和品味之后,那种顿悟和与作者的契合会让你热血沸腾。我眼里的白岩松理性而有温度。无论面对自己,还是社会上众说纷纭的社会现象,他从来不会简单地定义好与坏。而是用理性的眼光、客观地笔触来描绘。透过他的文字,你能让自己冷静下来和他一起思考,然后获得前行的力量。他的每一篇演讲稿,正如他对新闻从业者的要求“讲故事说道理”“没有细节就没有公信力”,避免了他批评的主持人大赛中“流畅的废话”的误区,他用自己的实际作为践行着柏拉图的名言: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他深知:公众总是喜欢用感性的方式去理解和接受理性的知识,因而每一次的演讲,他都根据受众的不同职业和地域,讲与内容相关的故事和细节,让人在细节中、在故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他的想法。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太纷乱,也太功利。很多时候会让人惶惑不安,缺乏安全感。而白岩松的文字犹如一剂安神药,让你瞬间沉静下来,并有了前行的希望和动力。因为他是真的有远见。他说:包容是阅读的另一种趣味。我喜欢并认同这样的观点。在这个时代里,认为受到委屈或不平待遇的人太多,所以人们心烦气躁,所以意乱情迷。对于此,只有先去理解和包容,才会获得情感的共鸣。待情绪归于平静,再细细研磨,然后终会明了:受到委屈或不公平的待遇,别着急,把它留给时间,不要总是当下见。读书笔记()当你以积极的情态去面对之后,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和收获。其实,人生的大道理,认认真真去做就好了,没必要去争。白岩松的语言和文字,给我的感觉就是在讲故事,用感性的方式传达理性。作为一个媒体人,他的主要职责就是传播,传播理性,传递思考,传达一种精神和信仰。都说,如今的中国人最缺少信仰。不太认同。我觉得不是缺少,而是信仰得太肤浅和功利。但不管怎样,信仰是不应该缺的,因为有信仰才会有敬有畏。这本白岩松起名为《白说》的书籍,多多少少让我看到了作者的一种调侃,但更多的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走走停停,提醒我们为什么前行和怎样前行。他的文字中,一直有一个声音提醒我: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吗?这是一种思考,也是一种声音。他告诉我们,唯有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才会更强大,更富有,我们也才会更幸福。“幸福”是当下我们谈论最多的字眼。但诚如白岩松说得那样,“幸福就像百分之百的黄金,没有绝对的抵达,但是可以无限靠近。

9.改革政府--读书笔记 篇九

我的童年,更加无忧无虑,更加幸福。

小时候的我对待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看到有什么新鲜的事物都喜欢摸一摸,看一看。就是我的这点好奇心,惹出了一个个笑话。

记得五岁那年,有一天,爸爸新买了个剃须刀回家。看着爸爸在自己的脸上抹上泡沫,然后照着镜子前剃须刀刮胡子,我也一下子来劲了,也想试一试这个新奇的玩意儿。我盼星星盼月亮得,终于等到了机会。

吃完饭后,爸爸说他要出去一趟,我想,诶~这是个好机会。于是——

爸爸前脚刚踏出家门,后脚我就溜上了楼,跑到爸爸妈妈房间去。我小心翼翼地从第一个抽屉里取出了剃须刀,可怎么也找不到爸爸用过的那个泡沫。“算了算了。”我自言自语道,“少个泡沫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说罢,便开工了。我从盒子里拿出剃须刀,亲亲在脸上一刮。咦?怎么什么都没有刮下来?可能是我的力气太小了吧。于是,我用力一刮,终于看见剃须刀上有一块小小的东西。我心满意足,又在脸上刮了几下,每次都成功了。就在我刚准备放下剃须刀时,就感觉脸上有刺痛,照了照镜子,呀,脸上被刮破了,还流血了。“呜呜……”我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妈妈一听到我的哭声,立马跑了上来,看见我脸上破了好几个地方,就一边安慰着我,一边从柜子里拿出了ok绷,往我的伤口处粘。妈妈把我扶了起来,我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脸上有四个ok绷,和小花猫一样,不禁笑了起来。妈妈问我脸上怎么弄的,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妈妈不禁笑了起来,还说我是小傻瓜,而我却一脸茫然地看着妈妈,还没反应过来,闹了一个大笑话……

童年像一锅粥,酸甜苦辣竟在其中;童年像一幅画,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10.法律视角非政府组织读书笔记 篇十

本书是由任进所著,2003年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属于当代中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丛书系列。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其下篇从法律实证和比较分析的视角,将中国非政府组织放到整个国家宪政制度和法律制度中研究,阐述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社会团体与政府的关系及社会团体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介绍了具有独特公共服务组织地位的事业单位的有关法律制度,并对非政府组织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相当长时期里,经典理论是这样描述社会基本分工的: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市场提供私人物品,由此可将社会组织分为提供公共物品的政府组织(又称公共部门),与提供私人物品的企业部门(又称私人部门)。但物品的公共性可以从0到100%,介于纯公共物品与纯私人物品之间的就属于准公共物品或准私人物品。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生产这类准公共物品或准私人物品的组织归属什么部门?”

由此我们引入非政府组织的概念。所谓非政府组织(英文为“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是指一个介于政府体系与市场体系之外的庞大的社会组织体系,又称第三体系或第三部门。在我国,官方一般将其称为民间组织。

美国学者萨拉蒙(Lester M.Salamon)曾归纳出非政府组织五个基本属性:组织性(即这些机构都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民间性(即这些机构都在制度上与国家分离)、非营利性(即这些机构都不向他们的经营者或“所有者”提供利润)、自治性(即这些机构都基本上是独立处理各自的事务)、志愿性(即这些机构的成员都不是法律要求而组成的,而是接受一定程度上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献),这被看作是“非政府组织”属性的权威性概括。

如果严格按照萨拉蒙概括的上述属性来分析,我国并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其主要是因为我过目前尚不具备形成一个规模庞大、功能完整、能够与政府、企业并驾齐驱的非政府组织的条件。简单来说,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的社会转型正处于起步阶段,计划体制的印痕依然在经济、政治、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社会领域;第二、从总体上看,我国改革的基本进程是:经济始发,政治体制尤其是政府体制改革紧密配合,其后向社会领域延伸。因此,相对于经济、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的改革明显滞后。

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并不意味着我国在政治组织、企业组织之外就是一片空白。事实上,我国目前已有成千上万个极有中国特色的非政府组织,它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即民办事业单位)自治性社区组织等等,其中,大量存在的公益性的人民团体、免于登记的社会团体、工商注册的社会组织和未注册的非政府组织等不是政府机关的社会组织群体仍值得讨论研究。

我国直到20世纪后,受西方文明的影响,相对独立于国家的民间组织才开始活跃起来。1949—1954年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期间,出台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草案)》等,确立了我国社团登记制度,至此,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社会团体。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正式颁布与实施则是到1989年了。但是,到了1992年,我国公民的结社和社团活动基本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特别是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1998年国务院制定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并制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后,有关机构、部门、和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截止到2002年12月底,全国共有登记的社会团体13.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1.1万个,基金会上千个。

由于我国国情所致,我国非政府组织总体而言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我国非政府组织多半属于政府主导型,具有明显的官民二重性,特别是由政府机构改建而来的非政府组织。

这类非政府组织的机构、人员、设施等多半源于政府。许多重要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部门所管理的业务基本一致,并保持密切联系,有的还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或补贴;有的社团组织特别是重要的社团的主要领导职务由一些原政府部门的领导或政府机关改革分流出来的原政府官员担任。这就使得我国目前许多的非政府组织在相当程度上对政府依赖性较大,而自制程度较低。第二,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尚处于形成和发展之中,带有某种过渡性。而这种过渡性又是与整个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政治与行政改革尚未完全到位这一宏观背景相联系的。第三,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程度仍较低,且具有不规范性。这主要是由于现有法规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民办事业单位)、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的规范不够健全和完善所致。

现在根据该书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介绍作出如下整理:

一 基本理论:1,“社会团体”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宗旨,按照一定的法律,自愿结成的不

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按其民间化程度分为:官办、半官办、民办三类;按其目前存在的实际情况分为:合法登记的社会团体,无法人地位的次级社会团体(即挂靠在合法登记的社团之下,实际上独立开展活动的社团),以企业发人身份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社会团体和未进行注册的“非法”社会团体;其按法定性分类为:学术性、行业性、专业性和联合性社会团体(“基金会”,是指对国内外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自愿捐赠资金进行管理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其以通过资金的资助推进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和其他公益事业的发展为宗旨;有以公益为目,以财产为基础,主要财产来源于社会捐赠等基本特征。现在由其归口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对其实行双重管理。其详情可参见《基金会管理办法》)。2,“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非营利性社会活动的社会组织。也“就是过去习惯讲的民办事业单位”或“非国有事业单位”。其特征在于:民间性、非营利性、社会性、独立性和实体性。3,“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的,有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习惯上有官办和民办之分,但据我国相关规定,现在事业单位仅指官办的,民办的事业单位被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二 基本制度:

(一)管理体制:官方认为,我国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体制的基本

框架为“统一登记,双层负责,分级管理”。具体而言,所谓“统一登记”,是指社会团体和非民办企事业单位统一由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管理,其他任何部门无权审批和颁发证书。“双层负责”是指对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施行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双层负责管理。据相关法律规定: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职责有三项,包括负责其管理对象的成立、变更、注销的登记或备案,对其管理对象实施检查,对其管理对象违法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和对其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分。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督管理职责有五项,包括负责其管理对象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监督、指导其管理对象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按照章程开展活动;负责其管理对象检查的初审;协助登记管理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其管理对象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机关指导其管理对象的清算事宜。“分级管理”是指按照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活动领域分级等级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有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与其管辖的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住所不在一地的,可以委托其住所地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委托范围内的监督管理工作)。与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同的是,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机关不是民政部门,而是各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如国务院的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二)社会团体自身内部制度建设:1.制定章程或行业公约,以规范组织及其活动的开展。

2、会员制度,即会员资格、会员入会程序、会员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规定。

3、组织机构,即会员大会或会员

代表大会、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等的设置。

4、社会团体负责人,其一般是指社会团体的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等。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通知》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各党政机关在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得兼任社会团体(包括境外)领导职务(含其分支负责人)。

5、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置。其具体情况可参见《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

6、社会团体内党团组织的设立。《关于在社会团体内建立党组织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主要内容就是:经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凡是有正式党员三名以上的,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尤其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审批。

7、财务制度。这主要是指社会团体资产管理和使用原则方面的规定。一般包括经费来源如会员出资、接受捐赠、社会资助以及财产使用原则等内容。

8、奖惩制度。这主要体现在社会团体等组织自身的章程中。如《中国足球协会章程》中有规定,凡会员协会、会员俱乐部违反本章程及有关规定,中国足球协会常务委员会均有权作出暂停会员资格的处罚。

三 法律地位:从非政府组织的职能来看,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具有行政相对人,准行政主体

和民事主体三种法律地位:

1、作为行政相对人。这是从其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管理和监督检查而言,非政府组织在其与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业务主管单位共同构成的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的地位,享有一定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如参与权、知情权、收益权等)且须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如遵守法律和法规,服从行政命令等)。

2、作为准行政主体。从其依法管理公共事务而言,一些非政府组织可以作为“准行政主体”、“类行政组织”或“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组织”,但须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如根据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授权性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

3、作为民事主体 这是从其从事各种民事活动而言,即依法经核准登记,取得合法资格。对事业单位的民事主体地位,现行法律、法规有专门规定。如根据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0条的规定,具备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经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但对于我国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民事主体地位,现行法律、法规还没有专门规定,只是在相关条列中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对准予登记的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要发放相应登记证书。

四 与政府的关系: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各种社会组织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都共同致力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我国政府与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具有共存、共处与合作的坚实基础。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管理实践,政府与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一)政府对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与培育。如政府通过逐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来进一步发挥社团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社会团体的独立地位和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法规授予或政府委托社会团体一定的社会职能;政府对其业务上的指导而非直接干预;政府对其必要的财政支持等。

(二)登记管理机关的登记管理和业务机关对其业务管理。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社会团体等登记成立采取的是审批登记制,即成立社会团体等,发起人先要取得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登记管理机关在审查该批准文件和非政府组织自身的一定条件后,才决定是否给予登记注册。对社会团体等的业务管理,是指在其登记前后,由登记管理机关以及其他机关对其进行业务指导、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其中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警告、撤销登记、罚款、没收非法财产、依法取缔等,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负责人员行政处分以及取消从业资格、罚款等。

(三)社会团体等对政府的服务。如社会团体协助政府部门执法或教育和组织会员遵守法律法规;协助政府对本行业、本领域、本学科的指导和管理;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协助政府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接受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委托办理某项专门事项等。

(四)社会团体等对政府的监督制约。如社会团

体通过参与立法和政府决策进行监督;通过行政复议进行监督(与非政府组织管理密切相关的行政复议范围包括对登记管理机构和业务主管单位监督行政处罚不服,对有关许可证等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等);通过行政诉讼对政府进行监督(但社会团体处于相对人地位时,如果对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和其他有关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当可以提前行政诉讼)。

五 与社会成员的关系: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在法律、法规规范下,对其联系的各行业、各领

域社会成员提供服务、代表其利益、反映其要求,并对其进行自律性管理,实现其管理的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促进本团体、本行业的发展。

六 区别:

(一)1,社会团体与事业单位的区别主要在于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机关等的不同。

前者由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管理和业务主管机关业务管理,后者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登记管理和有关机关行政管理。此外,两者在举办者和资金来源上也有区别,2,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区别主要是:社会团体是按照会员共同意愿集合而成的社会组织,根据章程开展活动;而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会员,而是由固定人员、固定专业和固定场所面向社会服务的实体。3,民办非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的区别主要在于举办主体和资金来源不同。前者是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后者是有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民办非企业单位与企业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从事营利性活动。前者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只能用于章程规定的目的和社会公益服务事业,不得在其成员中分配,注销时资产不得转让和私分。)

(二)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的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即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一般而言,作为《民法通则》中规定的我国四种法人之一的事业单位法人,与其他三种法人组织相比,除了设立目的的不同之外,还有以下区别:一是获取法人资格的注册程序和开展活动的凭证不同:国家机关法人依据组织法规定的机构设置程序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履行职能时不需要证书类法人凭证;而事业单位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或备案,完成获取法人资格的法定程序,开展活动时需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作为法人身份的合法凭证,社团法人或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经登记管理机关登记,完成获取法人资格的法定程序,开展活动时需要《社会团体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证书作为法人身份的合法凭证;企业法人依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完成获取法人资格的法定程序,开展活动时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机构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作为法人身份的合法凭证。二是活动领域不同:事业单位法人主要活动在科教文卫等领域,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企业法人主要活动在生产流通领域,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机关法人的活动领域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以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三是产出不同:事业单位法人的产出,主要是精神产品和教书育人、救死扶伤等公益性服务行为;企业法人的产出,主要是各种物质产品和运输、销售、餐饮等经营性服务行为;机关法人的产出,主要是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各种行政行为。

三 非政府组织的意义:

(一)非政府组织的产生是公民结社自由的需要。结社是宪法规定的公

民的基本权利。

(二)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的中间层次,可以有效的避免公民直接面对行政权力,同时组织起来的公民可以对政府加以监督和钳制。这样,不仅可以使政府政策通过非政府组织的协调、转达得以接受,也使公民获得利益表达途径而消弭对政府的对立情绪,为任何社会都可能积聚起来的社会压力设置了基本的缓冲器和安全阀,众多不同非政府组织的存在,是社会和平、稳定的特征。

(三)非政府组织具有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即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分为无偿服务于全体

公民如国防、外交、环保等的纯公共产品和需要服务对象支付一定的费用如邮政服务、交通设施、卫生服务等准公共物品),解决社会公共需求的功能。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但随着社会公共需求的日益增长,政府往往因为其的力量有限而使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共产品的缺乏问题。如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动员民间资本兴办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等,提供一定的有偿服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口。

(四)发展非政府组织是转变政府职能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加快了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走向联合与合作的进程。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审批制度的进一步改革,非政府组织在公益事业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是一种社会中介组织,一些社会事务由它们处理往往能显著降低成本,如进行区域调查。所以,非政府组织常常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力伙伴,在很多情况下,能比政府提供更高质量、更低价格的服务,有利于节约成本,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

(五)非政府组织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在我国目前登记的13.3万多个社会团体、上千家基金会和11.1万多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事业单位)中,粗略估计有工作人员200多万,且具有日趋活跃的对增加就业机会方面的潜力。

七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大难题:

(一)许多非政府组织独立性差,带有

明显的官办色彩。如前所述,我国很多由政府部门改建而来的非政府组织,仍然是官办或半官办的“二政府”。

(二)非政府组织职能不到位。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多数行业协会划分大而粗,人员和知识结构老化,观念陈旧,企业认同度低,在行业内没有权威,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三)非政府组织总量不足,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数量上,从全国的需要来看,数量明显不足,有些急需的非政府组织尚未建立起来;从结构上来看,有的社会团体如行业协会的布局不科学、结构不合理,存在有的行业覆盖面过大,分类不科学,行业特点不明确,不符合产业升级要求,有的重复设置或在兴新行业中行业组织弱小等问题;从地区分布来看,非政府组织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内陆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非政府组织明显不足,作用也很有限。

(四)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滞后。目前,结社法、社会团体登记法、民办事业单位管理法、基金会法、行业协会法、商会法等基本法还没制定;已有的规定多是侧重登记管理的规范,且有的规定不尽科学合理,有的对相对人权利保障不够,有的规定与上位法不一致。

(五)非政府组织的运作和管理不够规范,相关法律缺乏。

(六)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体制还未理顺。从1989年以来,我国确立了对民间组织实行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体制,并不可否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持续这种体制,但这种体制既不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做法,也使程序繁琐,且易使不同部门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发生分歧。

八 最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文明的建设,和针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主要面临的以上问题,作者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作出如下三点展望:第一,明晰和规范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实现政社分开。第二,多非政府组织进行统一规划,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一方面要对现有的非政府组织进行改造和优化,调整布局,优化结构,逐步使非政府组织在数量、种类、层次,布局等方面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实行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方针,优先发展一批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非政府组织,鼓励和支持优势行业、重点领域的非政府组织,逐步建立起分类科学、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和运作规范的非政府组织结构体系。第三,加快建立起一整套对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对非政府组织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上一篇:26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