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10篇)
1.浅谈对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篇一
浅谈对做好校友工作的几点建议
李玮
林学与园林学院党委
【摘要】:高校校友是以学缘为纽带而聚合的一个特殊人群,校友资源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做好校友工作意义重大,但在实践中,存在思想认识、队伍建设、信息管理、服务功能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浅谈了从文化传承、在校生培养、特色校友活动、服务团队和数据库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建议。【关键词】:校友工作
不足
建议
高校校友一般是指以学缘为纽带而聚合的一个特殊人群,也包括曾经在学校工作过的同志。校友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校友特别是知名校友,对于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校友工作越来越得到高校的重视,我国很多高校已将校友工作纳入学校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并从人力、物力诸多方面加强了校友工作力度,推动校友在学校产学研创就等各个方面部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实践中,面对不同年级,不同经历,不同爱好的校友,面对纷繁复杂的基础数据收集整理,面对人本关怀和文化传承的更高要求,高校校友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第一是思想认识上还不到位。部分高校的决策者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校友工作经常处于应时应急的被动状况。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校友活动和理论研究往往集中在校庆、毕业多少周年聚会这样重大型活动前后,要不就是学生就业工作检查,需要校友广泛支持的时候。
第二是队伍建设上还不到位。部分高校校友工作部门人员配置不讲究专业性,人员素质缺乏服务意识和全局意识,一些岗位甚至成为“富余人员”安置点。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导致校友工作停顿滞后,缺乏动力,也把握不准时代节拍。
第三是信息管理上还不到位。有一些高校,校友联络工作主要依靠教师和员工的个人联系,校友资料只有简单的纪录,而且信息不够完整,也不能及时更新,很难适应校友流动速率不断提升的新形势。第四是服务功能上还不到位。校友工作,在内容上也往往偏重于为学校建设发展出力,从服务的角度看,服务学校比较到位,但服务社会、服务校友的功能明显不足,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措施。
第五是活动效果上还不到位。学校把持着校友工作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接着,没有充分考虑到校友本身活动的自主性、积极性,学校的大包大揽严重影响了各种校友活动的效果。
高校校友工作就是通过校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类,设计校友工作的具体方案,日常工作中要保持学校与校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校友之间的交流沟通搭建平台。要做好校友工作,我有以下建议。
一是要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要调动所有校友的积极性,不能靠行政手段,只能靠母校的精神和文化特质,靠相同学习背景和文化底蕴的精神归宿。这份文化是全体校友对母校历史、文化的集体认同感,是全体校友不断的进行文化传承的积淀。正如有人说的,母校就是“自己能说一万句不好,缺不能容忍别人说一句不好”。高举大学精神的旗帜,把校友凝聚到学校文化的精神家园里来。
二是要举办特色校友活动。通过一些特殊活动,加强校友间,校友和学校间的联络。比如举办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利用节假日,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寻访校友;以知名校友主讲的学术报告会、成长经历巡讲会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友活动月等。
三是要重视在校学生的教育。校友工作需从在校生开始就强化校友意识、培育校友文化;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校友,因此,校友工作一定要从在校生做起。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另一方面,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在校学生进行校情、校史和爱校教育,增强在校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为今后的校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要打造优质服务的团队。团队能够为校友及时了解母校发展提供资讯服务,能够为校友接受继续教育和实现终身学习提供服务,能够为校友返校提供接待服务。在服务校友的过程中,提供热心、细心、耐心、贴心的四心级优质服务,把工作做到校友的心坎里。
五是要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专人负责构建校友信息库并负责更新维护,借助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手段,可以迅速有效准确的获得校友各类信息的变更,将变更及时入库,时刻保持数据库的最新状态。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按照不同要求设立不同的索引,得到需要的数据结果。实现数据库管理,既便于方便保存更新校友信息,又方便统计整理校友资源。
校友工作是一个全局,全员参与的工作,需要全校动员、全员参与。以真情感动校友,以真情联系校友,才能把校友工作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陆志华.高校校友会工作现状及其理念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 2012(6).[2]奚萍.在校生校友意识培养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3).[3]李旭荣.高校校友工作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高教与经济,2011(6).
2.浅谈对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篇二
1 设立健全的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办法
根据以往安全事故的经验教训, 大部分施工单位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安全管理体系, 并在安全管理岗位设有专员进行管控。在所有硬性规定都严格执行的同时, 在工程施工环节中, 部分作业人员会由于外界干扰因素及本身心里素质等等问题而滋生不安全心理此类的情绪。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包括内心的承受能力, 外界的干扰因素包括社会趋势、周遭环境的影响与现场管理办法等等, 一旦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工作者在作业时心理发生波动, 产生负面情绪, 就提高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通过科学手法对工作人员心理问题及情绪波动进行分析, 健全施工现场的环境设施, 科学化进行施工管理, 如此一来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少操作失误以及违规操作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所以, 全方位分析与消除工作人员的负面情绪尤为重要。这项工作需要底层的管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细致观察, 渗透到工人的核心了解调查, 最短时间内发现其内心波动, 进而达到减少因情绪致使的问题与安全事故。
在调节工人心理素质与降低安全风险方面, 可以通过以下两点:
1.1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赶施工进度而致使工人高强度作业, 为了避免生产工人过度疲劳, 超负荷工作, 就应当科学的安排他们的作息时间。通常使用的有效休息方法为换岗制, 在高强度的生产作业后要确保工人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缓解生理疲劳的同时也可以舒缓内心的紧张情绪, 也可以策划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 带动施工人员的正面情绪, 使得身心可以健康发展。
1.2 对工人进行培训
定期对现场工人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并传递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也要通过培训提升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 熟练操作现场各种机械设备, 提高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工人的自信心, 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并且提高了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2 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管理
2.1 材料采购的控制
优质的工程是以优质的原材料为基础的, 原材料的合格与否是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材料的采购需要专业的采购人员多走多看, 选择正规生产厂家, 在价格合理的基础上选择最为优质的施工材料。大型的路桥施工项目为了确保供应商的资质与材料质量, 应该执行准入制与全面招标制。众所周知材料成本的支出是整体工程成本中支出最大的一项, 因此部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在选购材料方面只看价格, 不重视质量, 造成项目整体施工质量不合格, 验收不过关进行返工, 因小失大。在材料进场时也要进行二次检验, 检验数量与质量, 将材料抽检送至试验室进行检验, 两者均合格方可入场, 从根本上杜绝低劣的材料流入到施工中。
2.2 实行施工质量奖惩办法
不同的施工队有不同的薪酬支付方法, 有部分的施工企业是按照工作量支付生产工人薪酬的, 这就容易导致工人为了赶作业量而忽略了工程质量。桥梁比公路更严重的是一厘米的误差就可能造成整座桥梁的坍塌, 所以施工质量更不容忽视。为了从主观意识上使施工人员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可以实行施工质量奖惩办法, 对于生产质量优异的, 予以加薪奖励, 对于生产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人员, 采取扣减工资的办法, 以此激励施工人员从主观意识上发挥自身最高水平, 提高工作质量, 以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2.3 岗位责任制, 谨防施工中的腐败问题
在以往由于施工质量问题而引发的路桥事故中不乏由于施工环节中的贪污腐败, 疏于监管, 处罚力度不大等因素导致施工质量不过关, 针对这一现象, 需要将岗位责任制更细化, 细致到个人。将责任制层层落实, 杜绝施工中出现腐败情况。对于情节严重的违规行为, 应当加大处罚力度, 甚至移送司法机关, 显现监管部门的力度, 使每位在岗人员都清楚认识自身肩负的责任, 远离贪污腐败。
2.4 建立路桥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以交通部颁发的相关规定为范本, 建立路桥工程相关的质量评定标准。把每个需要检查的环节, 环节包含的内容落实到条条框框, 使得质量检验有理可循, 有据可依。
3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
路桥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是指对该项目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每个环节持续的时间以及各个环节的衔接进行系统的编制, 而后的施工便按照之前制定的进度计划进行。在进度管理实施的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各个环节是否依照计划进行, 对于与原定进度出现偏差时, 要调查原因进行补救, 或者修调原定计划直到工程竣工, 投入使用, 施工进度的控制务必要同其他控制过程紧密衔接。进度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导致进度计划发生偏差的因素进行影响, 如果发生的偏差不可改变时, 必须要得到利害关系人的同意认可;追踪每天的实际完成量, 而后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 了解实际完成进度与预定计划是否相符, 当实际与计划出现不符时, 对进度进行管控。
4 确保施工环境的条件
4.1 路桥工程施工现场的照明设备、周围的环境问题、配备的色彩识别标志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施工单位要按照施工现场不同的环境来配备符合环境的设备和标志, 确保颜色醒目。例如我们常用的红色的警告牌、绿色的安全网、红白相间的栏杆等, 这些都是可以很好预防事故发生的标志。
4.2 根据有关研究显示, 当所处环境的温度濒临三十七点五摄氏度时, 人体内部的热量就无法通过皮肤表皮挥发, 人就会因此而产生不适, 例如头昏脑涨、反应迟缓、手脚不听大脑支配等。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也容易致使工作人员由于体内缺水而虚脱瘫软, 这也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反的, 在寒冷的条件下进行生产作业, 人体内的热量大量流失, 身体颤栗, 手脚冰冷而无法灵活运用时, 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5 结束语
科学的发展与创新是目前公路桥梁建设的整体目标, 要全方位的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从安全、质量、进度及环境等多方面考虑。需要施工中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感, 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来保证公路桥梁的优质建造。公路和桥梁是我们出行必备的交通需要, 也牵动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随着科技的创新与科学的发展, 未来路桥工程施工管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要不断探索, 挖掘潜在的问题, 使我国未来的路桥发展更具辉煌。
摘要:公路桥梁的发达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是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 因此我国在近些年来着大力进行公路桥梁的开发建设, 力求交通四通八达,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在公路与桥梁的建设中, 最重要的就是施工环节, 掌握好施工管理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当前公路桥梁施工管理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笔者根据自身经验, 对公路桥梁的施工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广敏.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及监督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08, (27) .
[2]李佳, 顾雪梅.探析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检测技术[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0年01期.
3.浅谈对班级管理理念的几点新认识 篇三
一、班级管理中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释放学生的个性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班级不是纯粹来管学生、压学生,约束学生的,而是一个充满情趣、活力,充满吸引力的地方;是一个让学生身心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发展的地方。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现在,教师们在一起老谈论,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了,越来越害怕开家长会了,开完家长会也没有原来的效果了。为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太严的管理让学生感到不堪重负,统一的要求让一些学生已经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经过十几年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摸爬滚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认为班级管理应该更多地深入学生的内心,发现并挖掘他们的潜能,更多地关注学生品质的形成,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思想上要追求“真、善、美”,先做人,再做学问;言行上要遵守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在做到这两点的前提下,我尽量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空间,尊重他们的感受,注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同时,我觉得人生如一场长跑,人的成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 ,学生有时犯点小错,我们不该大惊小怪,而是要对他们多一点宽容,点到为止。
二、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别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它已成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与传统教育在班级管理理念上是截然不同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旨在强调行动的统一性,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管住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着重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在管理方法上。传统教育是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以行动的整齐与否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而创新教育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被管理中逐步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三是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是否听话及“执行命令”的快速程度和准确程度。而创新教育视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针对教育对象起点、基础的不同,要求也不同,评价机制各异。
创新教育不是竞争性教育,而是合作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创新教育提倡学生质疑,能培养学生既尊重教师,又不迷信教师的敢想敢说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使他们成为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它鼓励学生敢于对管理质疑,激活学生的生活热情和内在潜能;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用前所未有的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三、班级管理中要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
作为一名新课改氛围中的班主任,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也该有一个新的目标。以往,教师的管理都是以“抓两头带中央”为原则,对几个较好的学生紧抓不放,希望在他们的带领下把班集建设起来;对几个较差的学生时时关注,因为他们的稳定关系着整个班级的稳定。但对中等生很少过问,因为他们很乖,不会惹事。可是,我认为成绩好或表现突出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全部,我们不是经常说要全面地、发展地评价学生吗?那么,如果说好学生可以具有一两个缺点,那么每一位学生就都应该是好学生。反之,每一位学生也都同样具有成为中等生甚至后进生的机会。已经冲到前面的学生,我们要为他们喝彩,使他们冲劲更大;一直落在后面的学生,我们要为他们加油,甚至使劲拉他们一把;而那些自觉地在中间努力着的学生,我们也不应该让他们承受寂寞,推他们一把或是为他们加加油,也许他们也能冲到前面。我作为班主任始终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管理中对无论是班干部还是
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一视同仁。
四、班级管理中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分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者被概括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着制约作用,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多方面的功用。因此在某种情况下某些时候,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目前,中学生生理上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结构各个方面都还不成熟,特别是独生子女学生,常出现情绪不稳、感情脆弱、意志不坚的现象,经不起社会上种种不良思想干扰。有的学生遇到困难或受到挫折后,就“惧怕”或“厌恶”学习。因此,在平时的管理中要注重:1. 磨炼学生的意志。坚强的毅力、坚韧的品质,是保证兴趣持久和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2. 始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班级管理中,形成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班主任应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教师一定要热忱帮助,他们有进步,应及时表扬,使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
五、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其他方面班主任要大胆放手,如公物维修、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班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到班务管理中来。
六、要用爱心和耐心教育学生,做到理解与尊重他们, 严与宽有效结合
中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上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学习,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如何交友,怎样遵纪守法,他们心中还没有清晰的准则。作为班主任必须肩负起这个神圣的使命,给学生以恰当的指点,常做学生思想工作,这不仅是出于爱心更要有耐心。
常规性的问题要经常说(如卫生、纪律),容易出现反复的问题要反复说(如迟到、抄袭),个别性的问题要单独说(如早恋、吸烟),普遍性的问题要公开说(如安全)。对班级问题要有预测性,平时多打“预防针”,多提出严格要求。而问题出来之后,对捅了娄子被处罚的学生要私下做好思想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到他们心里去,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要寓教育于处罚之中,不伤害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用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4.浅谈对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篇四
——以XXXX镇为例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前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伟大事业的基础工作,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而党员则是构成我们党组织的一个个细胞,因此,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对于增强党员服务宗旨,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结合几年来从事党务工作的些许认识,就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几点思考。
一、当前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党员党籍管理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村党员纷纷外出务工或经商,逐渐发家致富。由于常年外出,对村内不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几乎不关心,党性观念有所弱化,更有的党员一通知开会或者缴纳党费就声称要退党云云;有的党员身处基层不但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在农村散步一些不利于团结、有悖于党的一些言论,对党组织开展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基层党组织开会或开展活动,年轻党员常年外出,年老的部分卧病在床,只有一部分党员能前来参加,如有的支部有50几名党员,但每次前来参会的只有二、三十人,参会、参学率根本不能保证。对这部分党员,党组织往往碍于面子不好给予党籍处理。党员素质参差不齐,党员队伍急需肃清。
2.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方面
一是个别党员在组织关系转出后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成为“口袋”党员。有的党员在转出后不及时将组织关系转接介绍信交目的党委,时间久了导致介绍信失效或遗失,有的因为户口已迁出且工作单位没有落实,导致基层党组织因不便于管理而拒绝接收,久而久之无处落实组织关系成为了“口袋党员”。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特殊的“流动党员”。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之后因工作单位没有落实将组织关系转到户籍所在地,但本人却在外地从事非正式的工作,导致这部分党员常年不能参加党支部组织的活动。三是组织关系转接介绍信不规范,给目的党委造成“麻烦”。部分党员在办理组织关系转接的过程中,原属党委工作人员在填写组织关系介绍信时直接填写为“由我处去你处”,而不写清楚具体党组织名称,同时,部分党员在办理关系转接的过程中由他人委托办理,对于党员的入党日期、入党介绍人、入党时党支部名称、转正日期等详细信息一概不知,给接收党组织关系的党委带来很多麻烦。
3.“三会一课”方面
一是“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够好。虽然较之往年,“三会一课”制度有了很大改善,支部会议也能够做到有事随时研究,会议记录也规范了许多,但是党员活动开展不够新颖,创新少,多半存在走过场,大多数支部都是有事需召开党员会议讨论、或者上级党委要求开展活动时才组织党员集中开会,且党员活动记录多以学习文件精神为主,不能体现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二是党小组设置不明晰,会议不能保证,有以党员活动取代党小组会议的现象。三是党课多半以领导讲党课为主,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地点受限,基本都是在村部党员活动室,党员到会率低,学习成效一般。
4.支部主题党日
对于如何开展主题党日的模式没有走访党员征求意见,没有结合镇情村情,主题党日的“主题”设置不科学鲜明,活动开展按部就班,形式不够新颖,对基层党员的吸引力不强。5.党员日常监督
大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党性意识越来越弱,由于缺乏有效的党员管理评价机制,部分党员认为我参与不参与支部会议及活动,支部也不能拿我怎么样,对于支部安排的工作我干与不干一个样,导致党员管理工作一般化、水平低。
6.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
农村党员因普遍存在“三低一大”现象,开展组织生活会多半有走过场、开展不扎实、找问题不深入、对照检查材料不深刻、不能紧扣主题、征求意见建议不广泛等问题,导致组织生活会变了味,不查找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而是追究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了。开展组织生活会进行对照检查的往往只是党支部委员,其他党员不能开展自我批评,在提批评意见的时候有的碍于村干部面子,提问题辣味不足,不能达到“红脸出汗”的目的。整改措施浮于表面,可操作性不强,组织生活会开完后整改效果不明显。
7.党员信息化教育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各种新型媒体层出不穷,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大部分农村党支部建立了党员微信群,大大缩短了支部党员之间的距离,党支部经常在群内发布一些村内近期情况,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也比到党员活动室现场活动高了许多。但是,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现今社会公众追求言论自由,不论什么言论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或朋友群及其他手段发布到网络上,有时候一些负面信息或以讹传讹的话题就会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在社会上引起不良效果。我们的党员群有时候监管不严,就会让一些信念不坚定的党员不加判断地捕风捉影、人云亦云。
8.党员档案管理方面
一是党员档案管理不规范。按照档案管理制度,党员有人事档案的,党员档案应与本人人事档案合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相应主管部门管理;没有人事档案的,党员档案应由组织关系所在上级基层党委保管。在乡镇中,没有人事档案的党员占到90%以上,这部分党员档案应由所属乡镇党委保管。二是部分党员档案遗失。由于历史原因,早期入党的党员档案资料早已遗失,对于党员身份的确认和入党时间、入党介绍人等信息的查询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三是党员档案硬件环境设施不齐全。档案管理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不齐全。这些硬件主要包括档案室和相关的档案管理基本设备。事实上的情况是,大部分基层党委至今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和配置相应的档案管理设备,甚至连档案管理工作中必备的切刀、统一的档案夹,都无法购置齐备,计算机的管理更是不可能实现。档案管理的硬件缺失导致很多原始的纸质档案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时间一长很多珍贵的原始档案很可能出现虫蛀、霉变、遗失等现象,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
二、浅谈对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本人几年的基层组织工作经验和在相关市县镇观摩学习培训的体会,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改善上述情况:
一是对党员党籍进行全面清查。对于“三不”党员从严处理,经党支部屡教不改、党性弱化严重甚至扬言退党的党员,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进行除名。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培养发展一批新时代有理想信念、致力于农村事业发展的党员,让党员队伍逐渐变得“清澈”起来。
二是规范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程序。借助全国党员管理系统全网通的有利条件,对各级党委组工干部进行培训,统一要求,对于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信息模糊不明的一律打回不予接收;针对大中专毕业生,根据其实际情况,工作尚未落实的县委组织部门可先将其组织关系转至当地人才交流中心成立的党支部管理,在本地落实工作单位的直接转至其单位所在党组织,对于真正回乡创业且在家居住的党员可转至户籍所在地党组织;对于移居至他地但组织关系尚未转走的党员,动员其将组织关系转至现居住地,方便其参与组织活动。对办理组织关系转接的党员,务必保留通讯方式,在其转走组织关系一周内,督促其将回执交回,确保其按时落实组织关系。
三是创新形式开展“三会一课”。改变过去开会就是念念文件、看看片子的方式,可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邀请建国前老党员、参加过革命的老党员、部队退役老战士等英雄或先进模范到基层党组织做先进事迹报告,唤醒现今党员逐渐泯灭弱化的党性,也可组织党员瞻仰烈士遗像、开展普通党员讲党课等形式提高“三会一课”的吸引力。
四是确保支部“主题党日”正常开展。将每月25日定为支部主题党日。由乡镇党委制定若干操作性强、有实际意义的规定动作,如开展学习、缴纳党费、讨论村级项目等,再由村上根据每月的实际情况自己制定若干自选动作。在通知党员参加活动时,可针对每名党员的实际情况,如外出务工经商或县域外发展种养殖业的党员,可在冬季进行补课,但是在本县内常年居住工作生活的党员,务必通知其按时参加主题党日。
五是探索建立有效的党员管理评价机制。党支部班子成员应切实履行支部委员的责任与义务,平时加强与普通党员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外出务工经商及党性观念弱化的党员,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送去对他们家庭的关心,结合主题党日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加大对老党员及新发展党员思想及生活的关心关爱等形式,感化他们知党情、感党恩。根据每年民主评议党员结果,在党员家门口悬挂星级牌,让群众监督党员,借以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六是规范管理党员档案。学习借鉴探索实行“一镇一室,一村一柜,一人一档”的档案管理模式,对档案遗失的党员,通过各种途径证实其党员身份后补填档案,针对老党员无党籍档案的现状,可查阅乡镇保管的手工党员年报表来证实其身份,力争做到每一名党员都有“档”可查。
5.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几点体会 篇五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几点体会
俗话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借用这一精典词眼去诠释班主任这一平凡而又特殊的工作,是再恰当不过了。班主任从事的是一份良心活,需要我们从事者在工作时用心浇灌、用真情心投入,让自己所教的学生在母爱般的温暖中健康成长。让那幽幽“玫瑰的余香”伴随着学生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坚定而自信的走完他们的漫漫人生。
下面是本人担任班主任十多年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经验和几点肤浅的认识。今天我想利用区教育局精心组织的“班主任论坛”这一特殊平台,与大家一起切磋交流。我真心的希望借此抛砖引玉,让我们能聆听到更多的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真知灼见。
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班主任管班时,切忌“高高在上”,应主动的放下架子,真诚的去善待己的学生。
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应在班上树立自己的威信。但这种威信从何而来?怎样来?那么答案就众说纷纭了。甚至有人还崇尚“棍棒出孝子”“拳头树威信”。认为只有武力才能让学生屈服;只有用暴力才能让班主任树立威信。其实,笔者认为,这种一味的为了树立威信而极端的采用暴力的形式不可取。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主动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用真诚的去善待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的学生明白老师既是一位传授知识的长者,又是一位平易近人的朋友。从而 1
自然而然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让彼此之间以平等相待,从而建立真正的信任。所以,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班主任,在教育自己的学生时,千万别以为你是老师,你的地位就一定比学生高,你所说的就一定是对的。有时你还应该适时的弯下你的腰杆,真诚的去对待你的学生,你就会惊奇的发现原来你眼中的那位差生也同样的可爱;你原来自认为“廉颇老矣”的心一下子变得多么的年轻。其实,有时主动的放下自己的架子,你就会欣喜的感受到平等的感觉真好。
第二,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别强迫自己的学生做。
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一定要对自己的学生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化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有一次,我在食堂值班时,看到一位班主任在训斥班上的学生不要用一次性碗筷进餐。可这位学生却振振有词的说:“老师,为什么你自己使用方便碗筷,我就不能使用呢?”这位班主任一下子语塞了,十分尴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班主任应身先士卒,自己带头去掉不良习性,给学生做出表率。切忌自己明明做不到的事情,却一定要让自己的学生做到。这样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第三,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自己的学生,千万别用死眼光看人。我认为一位高明的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赏识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学生,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不要动不动就骂自己的学生是“猪”,骂自己的学生“一无是处”。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如我去年所带的班上有一名叫何威的同学。这名学生平时由于言语太多,不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但这名学生有自己的优点,你叫他帮忙做事;他从不推脱。成绩在班上算不上特别好,但他对物理特别感兴趣。我就充分利用其爱劳动、爱物理这一优点去鼓励他,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他。期末考试成绩进步很快,连他平时最讨厌的英语学科也有较大的提高。后来在中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江夏区实验高中。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用赏识的眼光去善待那些学困生,你就会惊奇的发现,原来你眼中调皮生学困生也同样是那样的可爱。
第四,做一个学习性班主任。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九十九岁还要巧。我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多学习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不断的完善。记得我刚当班主任的前几年。我总是管不好班上的学生。每一次大扫除,不是这个跑了,就是那个溜了,每次总是剩下几名老实本分的学生在那里认真的打扫。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别的班级的教室就扫得那样的干净,清洁区打扫得那样的彻底?而自己的班却做得这样的差?后来向学校资深的班主任赵老师请教,他的经验是把学生固定安排在每周的同一天值日,由专门的班干管。后来我在他的基础上加以调整,选出八个小组长,每天小组轮流值日,谁擦黑板、谁摆桌子,谁负责扫教室,还有谁承包清洁区,一目了然,小组长负责监督,合格后再回家。再由当天值勤班干部检查当天的卫生情况及行为习惯,对那些乱扔垃圾的人记上名字。这样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学生们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同时学生的卫生习惯也纠正了。一周下来,班级卫生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样既培养了班干的管理能力,又管好了班级卫生,老师也少操心了。做会学习的班主任,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班级管理因少走弯路而变得更加的顺畅。
第五,做一个智慧性班主任。
近年来,大凡班主任都会由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实在难教难管。就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像以前那种懂事,听话,吃苦耐劳的学生越来越少了。管起这些学生来,不是让你苦口婆心,就是让你焦头烂额。所以管理起来显得特别的累。我个人认为,要管理好90后的学生,我们班主任一定要大力的开动脑筋。不仅要苦干,而且还要巧干,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才能使自己的班级管理更加的给力。如一名好的班主任,在开学初应选好一个好班子,充当自己的好助手;在学期中要树立一批好典型,充当自己的推手;学期末要表彰一批好学生,成为班级的旗手。这样让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帮助老师管理学生,引导学生们多去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去争做班级的主人。良好的班风在这种良性的竞争中自然而然形成了。班风纯学生就自然好教了,班上不顺心的事自然就少了,班上的工作就自然好做了。
第六做一个会反思的班主任。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们除了想方设法开动脑筋去创造性工作以外,我们还要学会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平时自己的用语是否得体;是否因自己工作的不慎而无意伤害了自己的学生;是否因自己的疏忽而歧视了学困生等等„„经常反思,让自己的班级管理思路更加清晰,班级管理的目标更加的明确,班级管理的方法更加的科学合理。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融洽、奋进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温馨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这样才是我们新时期班主任追求的最高境界。
6.浅谈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六
中村小学张世喜
上作文课时,许多老师都倍感烦恼。因为现在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这是许多老师所关注的。下面谈谈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形式的教学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是的,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记得在指导学生写一种动物时,考虑到学生对一些奇异的动物知之较少,写出来的文章会较单调。我就在课堂上播放了《动物世界》的片子,此时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最后他们写出了题材多样的习作。有一次,我让他们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植物,好几天他们都写不好。后来我带他们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并适机点拨指导,回来后他们一下子就完成了这次习作。教写读后感的作文时,我组织他们到图书室边看书边写,轻音乐把他们带进了书的世界,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他们受到了熏陶感染,迸发出写作的灵感。我还常运用多媒体提供写作素材、指导他们练笔„„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作文课有了兴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表明: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丰富训练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剂“良药”。
二、注重个性差异,提倡多层次的要求
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知识结构的不同,在指导写作时,我努力做好以下三点:
1、命题适度放开。
课标要求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言之有物,挥洒自如,就要在作文命题上狠下功夫,就要放开学生的作文思路。所出的作文题目要尽可能符合他们的表达意愿,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如写《假如我是 》、《我学会了 》„„这样的半命题作文,由于命题灵活,不会牢牢束缚住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有话可说,也就乐意写。
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于作文的命题我极少搞“一刀切”。常常多出几个作文题目,或多提供些写作素材,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样便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所喜欢的来写。如我向学生提供了这样一段写作材料:“一阵大风刮来了,把地上的小塑料袋刮起来了。小塑料袋飞呀,飞呀„„”我引导学生拟定了以下几个题目:(1)白色的污染(2)你为什么还用我(3)假如(4)一次小队活动(5)塑料袋的诉说(6)我的家在哪儿„„,此外他们还可以自己命题。由于可供选择的作文题目多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就宽了,个个写得眉飞色舞,特别有劲。
2、上交可先可后。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要求那些“小作家”们写好后,只要经过认真检查,就可以拿给老师批阅。这样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宝贵的写作素材。对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我则允许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构思、查阅资料及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才上
交。如果作文质量太差,我就加以指导,再让他们重新构思、写作。作文上交有先有后,不仅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了作文的不可应付性。
3、训练疏密有致。
“题海战术”或密集型的训练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地培养起来。对于优秀的学生,我适当加大作文训练的密度,如每周安排写两篇习作,看两篇课外优秀习作,让他们熟悉各种题材的作文,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而对于作文水平不是很高的学生,则坚持少而精的训练原则,最多每周安排一篇习作,让他们能够“精雕细刻”,课外也只安排看一篇优秀习作。训练时有疏有密,学生才不会疲于应付,作文训练也才会有效果。
三、注重交流合作,提倡多渠道的积累
写作文时,学生常有“无米之炊”的烦恼。要让他们“有米下锅”,就要从平时入手,积极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指导他们看有益的书籍,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指导他们用小本子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下来;还指导他们坚持写各种“观察日记”„„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我还鼓励学生“走出去”,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让他们把自己拟定好的作文题目、写作提纲与别人进行探讨,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把写好的作文拿给别人评价或修改;组织他们把自己的作文编成小册子,多方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不断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作文能力。
四、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多样化的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中我注重方法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1、注重作文评语的多样化。
在评改时,对进步特别显著的学生,我采用了鼓励性的评语。如,“这次作文,你进步真大,真了不起。”“能写出这样好的作文,真让老师吃惊”等,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对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采用了协商性的评语,在与其共同探讨写作方法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条理些,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作文一定会更棒的。” 这些评语就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条理不够清晰,想象不够丰富,这样在以后的习作中,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加以改进了。
有时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了好的写作技巧,我就写上巩固性的评语。以便他们进一步把写作技巧巩固下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如一个学生在作文开头时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来写,我就打上“开门见山,写得好”这样的评语,让这位学生明白自己运用了开门见山的写法,从而丰富了他的写作经验。
2、实现讲评方式的多样化。
根据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有时选几篇各具特色的作文,进行对比讲评,让学生在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有时围绕作文中的共同问题进行启发谈话,综合评述全班作文情况,表扬共同的优点,揭示共同的缺点,提出总体性的修改意见;有时把一些佳作整理出来,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让学生阅读、欣赏、品评;有时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有时先张贴或印发一篇作文,让学生在课外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让
他们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并着重对修改情况作讲评,通过“评——改——评”的循环,让学生真正评有所得。
7.浅谈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 篇七
1、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
档案人员掌握了整个单位的信息资源, 有的是暂未公开的, 有的是保密的, 更多的是最新的文件精神。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性,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很容易因一点点蝇头小利而丧失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从而导致悔恨终身。因此, 档案人员必须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能够站在大局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 自觉维护单位的团结和荣誉, 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级领导的工作部署, 使自己的一切言行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相符合, 与单位领导班子的要求相一致。
2、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作为档案人员, 处在这个特殊的位置, 绝不能有争权夺利、见利忘义、急功近利、缺少社会公德、劳动组织纪律性差、随心所欲、不务正业等现象。要时刻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 能够正确处理名与利、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不断校正人生坐标, 讲道德, 讲廉耻, 讲荣辱, 严于律已, 率先垂范。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正确对待名和利, 服从组织安排, 不闹个人意气, 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 不与歪风邪气同流合污, 充分体现档案人员优秀的品质。要看淡个人名利, 看重肩上的责任, 踏踏实实, 勤勤恳恳, 坚忍不拔, 持之以恒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二、广开收集渠道, 努力把好收集关
1、健全管理体制, 发挥网络作用。
要结合单位自身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的设置、档案材料的形成规律建立一个纵横交织的管理网络体系, 协调各部门配备兼职档案信息员, 从而做到从上而下, 层层有人负责, 形成上下配合, 左右协作的档案传递网络, 这是做好档案收集工作的基础。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应与各部门信息员经常联系, 加强对平时收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工作, 做到随时收集和定期收集相结合, 尽可能防止和减少文件资料的流失。这样做不仅拓宽了档案的收集范围, 还丰富了室藏, 促进了收集工作的开展。
2、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除了建立健全文件资料的收集归
档制度、取得领导重视、各部门配合外, 更重要的是专职档案人员要做到“三勤”, 即脑勤、手勤、腿勤, 爱岗敬业, 尽职尽责。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档案材料来源广、范围大的特点, 主动上门, 跟踪收集。首先根据文件材料形成时间的规律主动收集, 把握文件收集的主动权, 把反映主要职能活动和历史面貌的的重要材料都收集起来。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 避免归档时遗漏。
三、拓宽知识层面, 实现管理现代化
1、加强管理意识。
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其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 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科技知识, 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因此, 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涉猎广博的专业知识, 拓宽知识层面, 提高综合素质, 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
2、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 提高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 也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所以, 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 边学习边操作, 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 特别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努力使自己具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3、利用现代化技术, 整理档案。
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 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 又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 减少了手工操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四、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进程
1、分清轻重缓急, 循序渐进, 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2、分级次著录, 省时省力, 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
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8.浅谈对职称评聘工作中的几点建议 篇八
关键词:职称评聘 医学 专业技术 建议
职称评聘工作是一项长期相对复杂、矛盾的工作,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这项工作能否做到客观公正、严肃认真,不但影响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创造性、积极性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而且更影响到医学的发展。在近几年的职称评聘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激发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但是仍然发现职称评聘工作无论在制度、条件、方法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进一步改进,以便更好地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医院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职称评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审标准与实际岗位脱离
近年来,职称的评定条件几乎包括学历、任职时间、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测试、职称计算机考试、职称外语考试、论文、科研奖励等项目,而针对具体岗位、具体专业至今还没有形成可行的考评标准。在进行职称评聘中对学历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学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就比较笼统了,所以申报者只要学历达到要求,就符合晋升条件,也不管其从事的专业岗位工作要求是否相符。例如从事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不管其原来所学的专业与现在的岗位是否对口,只要取得相应的学历,就可以晋升相应的职称。这样一来,促使有些工作人员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历的取得上,近年来,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确实上了一个台阶,而其所从事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就很难说了。还有一些人员为申报职称投机取巧,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成果或撰写论文上,这样就致使那些临床诊疗水平较高而缺乏论文的人员失去了申报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得出的考评结果,一方面促使了部分人员学会投机取巧、不思进取的局面,另一方面挫伤了部分优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名额有限
当今,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各單位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完全相同,由于上级人事部门给各单位下达的名额有限,让职称考评工作非常被动。有些单位名额较多,不能浪费,一些条件一般的专业技术人员就非常幸运地被圈在内;而有些单位却因名额有限,一些真正具备任职条件的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却被拒之门外,所以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三)形式化
在职称申报考核的过程中,每位申报者都要经过层层审批。从形式上看,程序非常严谨,环环相扣。但是绝大多数科主任从人际关系出发,都会在领导意见一栏填上“同意推荐”和“同意聘任”,而逐级上交后,考核结论都类似于“同意科室意见”,所以评聘程序太过形式化,结果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轨。
(四)评聘合一,任职终身制
评聘合一,就是评了就聘,聘了就终身享有相应的各项补贴及职务工资等,这种制度偏离了聘任制的竞争机制,成为专业技术人才的绊脚石,制约着医院的发展。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给予以下几点建议。
二、职称评聘工作中的建议
(一)继续教育应与专业岗位相结合
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建立不同等级、不同专业的职业资格教育与考试制度。在这一方面,美国、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已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只有获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之后才能从事相关的岗位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更高层次教育时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岗位。
(二)个人申报,社会评审
职称评聘要突出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将职称评审走向社会,由大家评比,实行公开考试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智能化的网络管理,使评审工作更高效、便捷、安全,使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其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
(三)打破“评聘合一”,实行竞聘上岗
全面实行全员聘用制,放开获取任职资格的数量,取得资格后可有岗位限额进行聘任。各单位根据各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定员、定编,科学设岗,废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专业技术聘用制。医院要注重培养医生的医德修养,加强医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与培训,提高医疗水平。建立竞争机制,优化人才资源,进行人员动态化管理,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专业技术队伍生机勃勃,从而促使医院在竞争中稳定发展。
(四)任期考核、客观、公正、公开
各单位要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在全面实行全员聘用制之后,必须对每个岗位设定合理的任期目标,考核的内容必须与岗位目标相结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医德医风、诊疗水平、教学科研等进行客观性的量化考核,由大家评定,使考核标准、程序全面公开,考核结果客观公正。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重新聘任,充分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晗辉,黄珍娟.论职称评聘工作中的弊端及其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4)
9.浅谈对提高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九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要提高有效教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一课,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了解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特别是在教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积极提高有效教学。【关键词】有效教学
学习
关键
《教育规划纲要》的序言就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说明提高教育质量是整个教育的核心,现在我国学校都在扩招。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教学的生源质量有所降低,有效教学也相应下降,只有抓住提高有效教学这个核心,提升学校的教学内涵发展。学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有效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有效教学的关键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有效教学,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必须讲究开头艺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趣味的持久性,教师要不断探索、钻研教法。什么样的课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更适合学生,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时适当地运用通俗易懂的韵语、简明扼要的口诀、饱满机趣的顺口溜.往往可以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喜闻乐听中接受知识,强化记忆。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i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有效教学,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产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化学有效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二、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有效教学的关键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员和学兵在人格上的平等、在交互活动中的民主、在相处氛围上的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的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体现在学兵在与教员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并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学兵作为教学的主体,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深入学兵的内心世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既能直接体现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又能恰如其分地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要想让学兵克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关键在于了解学兵的心理,想学兵之所想。教员与学兵越贴心,教学的吸引力越大。学习是一种行为参与,也是一种情感心理体验,情感是兴趣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贯穿于每节课之中,深入到每个学兵的心扉,情感是开启学兵心灵的金钥匙。
师生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他们往往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克服逆反心理的措施很多,在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爱学兵,教育的快乐是在爱的期待中收获。作为教员,一定要深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爱始终激励着教员的教和学兵的学,教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员的爱与期望会给学兵带来积极的心理影响,这是学兵求知的动力源泉。教员在教学中应俯下身来,亲近、关爱、尊重、理解每一位学兵,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创造良好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切实把执着的爱和殷切的期望传递给学兵,达到师生期望心理的共鸣。爱学兵就要尊重学兵,无论学习成绩好与差,都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打破学兵心理障碍,教员要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兵,亲切的语气教育学兵,信任的心态引导学兵。因此,在课堂上,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暖语,每一个细节都传递着情感,传递着知识。教员与学兵的心理沟通特别重要,学兵不愿意在偏见、冷漠、责备、失落、毫无表情的氛围中学习,更不可能在紧张的气氛中积极学习。教员要有宽容的胸怀,满腔热情地爱学兵,才能使学兵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对你的学科产生兴趣,才能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三、认真备课是提高有效教学的关键
备课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它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备好课。
备课的工作内容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阅读参考资料,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等。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因此,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钻研大纲和教材。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学必须结合学生实际,课前不了解学生情况,就很难保证课堂教学有好的效果;参考资料包括与教学有关的专著,杂志,教学法方面的文献以及与教学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这些资料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的知识。或者提供教学经验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备课的工作程序是按“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进行的。所谓“由大到小”是就范
围而言,即先进行学期总备课,在单元备课,最后是每堂课的备课。“由粗到细”指的是备课的深度,例如对教材的钻研,在整个备课过程中至少要钻研三次。第一次是开学前对整本 教材的通读。相对后两次来说,阅读可能“粗”些;第二次是对一个单元的教材重读,这时研究的细致些;第三次是细读一节甚至于一堂课的教材,钻研的更加深入。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教案,则依次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备课程序中三个不同阶段的产物。教师只有认真做好课前一系列准备,严格把握各个教学环节,使前课与后课有机的结合起来,通盘筹划教学工作,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忙乱现象,保证有效教学。
四、转变学困生是提高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要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他们的智力水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上尽可能做到分层次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外辅导上,对基础好的学生,应注意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学困生,则应着力于帮助他们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教会他们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做,能使好学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逐步提高。
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传播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建立教学知识体系,在适当降低教学内容难度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思维方法;在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再适当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在这里“夯实基础”是转化学困生的立足点,“滚动提高”是转化学困生努力的目标,所以教学中应做到“抓两头促中间”:抓住优生使其更优;抓学困生使其转为中等生;促中间就是使中等生逐步迈向优等生的大门。
在教学方法上,变“填鸭式”为“目标教学”,变“启发式”为“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确立好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采用各种方法、手段,促使教学目标实施成功。及时巩固练习,引导知识的归纳小结,搞好目标测试和矫正。注意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优势,调动他难解疑的积极性,带动全班学习。对差生,则应多鼓励、多提问、多板演、多检查、多个别辅导、多当面批改作业。只有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有效教学才能大幅度大面积地提高,学困生就会逐渐转化。
【参考文献】
【1】王德培,潘兆平,廖益.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有效教学.高等农业教育,2003-04. 【2】陈锡坚.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有效教学.高等农业教育,2006-12. 【3】程华东.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复旦教育论坛,2003-11 【4】徐迎涛.践行科学发展,扎实推进教学管理创新.山东高职高专教育网.
10.浅谈对参与式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十
灵武市回民中学 何吉元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形成了以升学为主题的固定模式,“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那么该如何革除这种在课堂教学上以单向灌输为主的弊端,归还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又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意识,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呢?基于这些内容,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念上必须有一个转变。为适应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如何适应改革的形式,如何充分认识自己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教学切实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就大胆尝试使用参与式教学法。下面,结合本人数学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何谓数学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英国。最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一些英国的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让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当中来,才能使援助项目取得成功。后来引进教育教学领域中来,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在我国21世纪初所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参与式教学法的影响。参与式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贯彻教学民主的理念,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主体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
用,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数学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创设轻松、愉快、平等、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模式。
二、参与式教学与应试教育的不同
1、使师生教与学的观念得以更新,逐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转变”。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合作教育的过程。它使我们认识到:课堂上必须注重摆正师生的位置,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着主导的作用。这种作用应该是指导作用、示范作用、推动作用,教学中应表现为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它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也在参与实践中认识到:应该从为分数而学的被动“受教”转向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大胆创造、表现自我,为成为具有“三自”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学。实践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转变”,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管、灌、压向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转变。
2、增强了学生主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通过各种参与活动,使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训练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的能力。
学生参与的过程是一个生生合作、组组合作以及师生合作的过程,它使学生看到了集体的智慧
和力量。合作的过程又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组织与交往过程,这里既有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还有学校与社会的交往,多种交往使学生心胸开阔,增强信心,学会交流,学会倾听,提高了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4、有利于学生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
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人的价值实现在于组织、集体、他人、社会的认可、肯定、承认自己的劳动、创造等。学生主体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从而更增强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他们感激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内心产生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感,并由此产生了价值追求的新目标、新动力。
三、如何有效利用参与式教学法
1、对于教师来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应该让学生有非常明确的参与目的;师生之间相互都要有严肃认真而又积极参与的态度;教师的前期指导和说明要清楚;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对象的参与方法,而不是照搬,流于形式;要督促每个同学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中去;要了解学生参与前后的自我主张,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合理,并且要符合学生概念理解水平。在互动过程中,利用教育时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对上好一堂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十分注意教学环境的设计,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集中全部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应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展示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的图片、幻灯片、课件。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其次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创设悬念,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学生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能够从新的角度去审视、想象问题,这样新课就会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境界”,使他们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进入学习状态。
3、自学讨论,探讨方法。自主学习,主动探求新知识,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过自己的学习钻研而达到掌握新知识、技能的目的。这种学习方法一是要靠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二是教师的点拨、启发、引导,三是学生之间有相互讨论和合作,集思广益。四是教师真心诚意地组织学生讨论,用心和学生交流,而不是把讨论作为教改的装饰品,流于形式。只有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一起讨论,这种讨论才具有实际意义,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在这个环节里,学生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并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适时的指导。通过学生之间合作讨论甚至争论,教师点拨、引导,最后达到正确一致,从而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
4、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来促进他们的学习。能动性的方法使学习更有趣味,学生应该“自愿接受”而不是“被动灌输”,例如在课堂上采用问答方式或其它互动交流的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说也吸引了那些心不在焉的学生。另外,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参与进去,并且把学生自我评价作为重要的反馈信息。
5、总结评价,拓宽提高。一堂课快结束时,应简明回顾重要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要有拓宽知识面的指导性评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并有所发现。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指出,正确引导,不能模糊不清,对出现的个别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让他们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层次,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浅谈对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推荐阅读:
浅谈对职业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09-23
浅谈对学校管理的建议11-07
对班级管理的几点感悟06-26
浅谈对“四不伤害”的理解07-18
浅谈对动画的认识07-20
浅谈对创业的认识11-03
浅谈对入党动机的认识09-01
浅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10-16
浅谈对语文素养的认识10-18
浅谈对幼儿教育的认识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