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课堂作文(通用13篇)
1.人生课堂作文 篇一
人生处处是课堂作文
人生就像爆米花,有甜也有苦,因此人生不可能一直是甜的,都是不同的,都有可能遇到挫折。
今天,我来到了补习班上课。“铃!铃!铃!”上课了,老师拿了一个又大又神秘的机器来到了班上。
“老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那是什么呀?”“这是爆米花机。”老师回答道。
“耶——!好嗨哟!老师你太棒了!”我们大叫道。说着,有的人一蹦三尺高,有的人在相互拥抱,还有的.在大孔大叫。“安静!”老师严肃地说道,“我们要开始制作爆米花了。”
说完,全班鸦雀无声,静静地等待。老师开始制作爆米花了。首先,先把椰子油放进锅里,然后把白砂糖依次放入,最后放入干玉米粒,一个个干玉米粒如同一个个小小运动员跳入水中。接着,老师打开电源开关,只要等玉米粒爆开变成爆米花。
过了三分钟,清香扑鼻,就等爆米花探出了又黄又白的头时,过两三秒就立刻关掉,不然的话就烧焦了。早关的话,有些又还没有爆开,迟关有些会黑掉。所以过一两秒后是最佳时机,就是因为有点迟关了,导致今天的爆米花有苦有甜。不过很多人一吃“啊!真香!”,只要吃的人都会大叫,我也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苦的就像人生中那失败的几次,甜的就像你成功时得到奖品时。这就是人生,有苦也有甜。
2.人生课堂作文 篇二
一、语文课堂让美文引领学生“远航”
雅克贝尔斯说: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透视全新的语文教材,正是这一教育思想的折射。以北师大七年级语文课本为例,上册共编排了“童年梦痕”“秋日撷英”“亲情歌吟”“品行善恶”“生命礼赞”“性灵愚慧”六个单元; 下册共编排了“千古涛声”“斑斓春色”“慷慨正气”“伟岸人格”“逆流勇进”“心志坚毅”六个单元。所选编的诗文多姿多彩,课文内容涉及咏秋、童年、亲情、品行、赞春、爱国、献身、奋斗等方面。时常听到身边一些语文老师感慨: “新课改,让人越来越没有内容教了! 咋让学生学呢? 将来考试怎么办?”的确,郭风的《长江》是挖掘不出多少考点的,鲍尔吉? 原野的《雪地贺卡》也无多少内容可教。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篇篇美文来诵读,来品味,来欣赏,再联系自己的经历,沉浸在类似的生活体验中,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简直美妙极了! 这一篇篇充满睿智的美文,有力地拨动着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内心的情感波澜,让他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在不知不觉中与文章、与作者、与文学、与生活产生了共振,并演绎出人生优美的乐章,这岂不比老师苍白的说教更有力!
在教学七年级语文“童年梦痕”这一单元时,我设计了“回眸童年”“童年的我”“和别人比童年”“永葆童心催奋进”系列阅读实践交流课,带领学生寻找童年、走进童年、畅想人生。记得第一节课,我在学生的期待的目光中开始引导: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的记忆将永远深深地留在心里。让我们一起唤起记忆,走入童年……”接下来,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欣赏、品味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张洁的《拣麦穗》,舒婷的《童年絮味》……同时,还向学生推荐租借了《童年》《雷锋日记》《朱德小时侯的故事》《白雪公主》……在大量的关于“童年”的书籍中,让学生认识了记忆中迷信愚昧,但是心底善良的保姆,回想起了童年荒诞的幻想,调皮的嬉戏; 为雷锋不幸的童年流泪,为自己幸福的童年庆幸; 被别人童年时的远大志向所感染,因自己不经意间已荒废的学业而懊悔……接下来我又安排了“讲童年、比童年”的说话课。我让学生明白: 读人家的文章,不是为了重复人家,而是为了说出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激情四射,高潮迭起。课后,我又布置了“童年的我”为主题的动手实践活动课———趣味小制作: “童年纪念卡”。最终为完成“永葆童心催奋进”为主题的作文课做好了铺垫。
我想,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在于让学生学会了什么,而在于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更在于使学生明白如何去生活。作为一名全新教育理论引导下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让美文感染学生,积极给学生推荐美文,用美文播撒人文的阳光,引领学生远航。“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壮美的大海,可以激励学生凌云的壮志。“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以陶冶在审美体验中增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学生高洁的情怀。“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这段话又可以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增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二、语文课堂让“人生”对话成为永恒
“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这一类的问题,不仅仅是哲学政治课才探讨的话题,也是所有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永恒课题。在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拥有一个梦想,但这个梦想又具有不稳定性,时常会被学生弃之脑后,这是学生的天性所决定的。当有人提醒时就会重拾遗梦,在无人垂询时又被丢弃到“爪哇国”了。这种心理的变化影响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情绪,时而信心百倍、激情四射; 时而烦躁郁闷、得过且过。语文教师就是调节学生情绪波动的重要控制器,而和学生探讨“人生”话题则是我们重要的抓手。在课堂上,我们要让“人生”对话成为永恒,警钟长鸣。教会学生: 在遇到困难畏缩不前时,扪心自问“为什么活着”,当生活繁乱如麻、理不出头绪时,问自己“怎样活着”。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看看别人,比比自己,想想明天,还有什么样的“坎儿”过不去呢?
在我的课堂里,“人生”的话题无处不在。每周我都会挤出一节专门的说话课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每节课都精心准备一个主题。谈生活的感受,谈父母的关爱,谈师生的情谊,谈班级的温暖; 品评伟人事迹,交换人生感言,憧憬美好未来……每一个主题都启发学生积极发言,一句两句不嫌少,长篇大论不嫌多。只要学生愿意表白和交流,我都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评价。对交流中出现的“火花”碰撞,我还特意鼓励并把谈话延伸到课余,激励他们迸出智慧的火花,牵引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创造辉煌的人生。
三、语文课堂让知识延伸,使信念共振
生活处处皆语文。作文一名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明白: 课堂仅仅是老师抛砖引玉、点石成金的作坊,是学会“淘金”方法的场所。只有学以致用,大胆探索创新,才能真正遨游于语文知识的海洋而不被淹死,淘到真正的“金子”。
其实,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让语文知识延伸到社会生活并不难,关键是教师敢不敢松手,学生会不会去做的问题。这也正是新课程实验改革要求和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带给师生的疑惑与担忧。这几年来,在教学第一线也存在许多论争: 多年的优秀教师,尝试了课改,开放了课堂,最终却步入教学成绩差行列。这是什么原因呢? 深入剖析: 教学成绩差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实际上教学效果早已发生了质变。学生会说了,动手能力强了,能讲故事了,喜爱语文了,师生关系和谐了……诸多的可喜变化,不正验证了开放语文课堂的好处吗?
3.课堂处处是人生 篇三
那天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勃兰兑斯的《人生》。我莫名地焦虑起来,不是生活琐事所扰,也不是心绪不畅,而是我不知道怎样上这节课,因为这是一篇读起来很枯燥的议论性散文。按说我是会讲这篇课文的,毕竟也是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教学重难点、课堂结构熟稔于心,甚至课文里的一些片段,我都能背诵。可是我还是不知怎样去讲授,因为我实在不愿意和眼前的这群毛孩子共同探讨“人生”,我觉得这个命题是他们还无法深刻理解的。
我打开课件,导入新课,录音范读,探究问题,一张张幻灯片按部就班地拉开,展示……这样的课堂波澜不惊,在学生眼里,也许窗外小雨中的风景会更美吧!
忽然,“砰”的一声。我眼睛的余光瞟到了一幕:一只飞进教室的麻雀撞到了后窗的玻璃上,摔在了墙角。与此同时,学生们的目光已不约而同地聚焦到那面玻璃上。为了尽快把学生重新拉回课堂,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我提高音量,继续提问:“关于人生,你们还有什么不同于勃兰兑斯的比喻?”没想到我的这一举措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更多的学生去关注那位“不速之客”的命运。坐在前排的同学好奇地向后面伸长着脖子,后排个别调皮的男生已经离开座位凑过去看了。
我来气了,走下讲台,走至后窗。我得尽快让这只破坏课堂秩序的麻雀离开学生的视线。走近一看,那只小麻雀在努力站稳,一次,又一次,却不停地打着趔趄。我正打算去帮它一把,后排的小蔡同学已经伸出双手轻轻地将它捧在了掌心,正仔细地捋着它被雨水淋湿的羽毛。邻座的小季同学麻利地打开了后窗,只见小蔡双手轻送,那只小麻雀便腾身钻进了雨幕。
心里突然间有些感动,为同学们对这个小生命的关注和珍视。感动之后又是惭愧,因为“撞击”一幕发生后,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那个受伤的小生命,而是我的课堂纪律,还有我那在形式上还没有结束的“人生”一课!
我惭愧着!眼前的这群毛孩子似乎在用一件课堂上偶发的小小事件教我体会关于人生的大大道理。
从后窗踱回讲台的几步之间,我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这个雨天,一只麻雀误闯进我们的教室,一头撞在了后窗的玻璃上,小蔡和小季同学热心地帮助它重回自然,联系这节课的话题——人生,你们有什么感想吗?”我借助这个偶发事件修改了“拓展延伸”环节的问题。
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地看着我,也许是对我借机“捡来”的话题感到新奇。
“我们的人生也会遭遇风雨,我们也和这只麻雀一样需要关怀和帮助。”快人快语的小蔡说道。
“人的一生总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否则我们也会像这只麻雀一样迷失!”语文科代表小李激情地说。
“有时候人的前途看起来是一片光明,其实眼前就有陷阱。这只鸟一定是没有看清窗户上的玻璃,以为外面就是向往的蓝天,所以我们每走一步都应该谨慎。”性格内敛的小高说。
“那是一只轻柔纤细、楚楚动人的麻雀,风雨中,它飞出来寻觅什么,被雨水打落。它试图挣扎,但终于倒下。当太阳用明亮的光辉照满人间,那美丽勇敢的小精灵在晶莹的世界中终于一跃而起……”小诗人小王朗诵道。
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每一个学生都露出了灿烂自信的面容,我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一节课的时间很短,不足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人生”的全部内涵;一节课的时间也很长,足够无数的思绪从学生脑海里涌出。我不知道课后学生们究竟会得到什么,但我知道,这节课一定会成为他们生命中一段神奇的历程。
下课后,同学们还在七嘴八舌地探讨交流:麻雀,生活,人生,追求……我忽然发现,这群小毛孩长大了!他们在课文的学习中,懂得了感受爱,给予爱!他们从课文走向了生活,将自己懂得的道理化为生活的实际。
我一直以为“人生”离孩子们很远,远得难以企及,今天我才知道“人生”其实早已掌控在他们的手心。而我也从中收获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深刻感悟——原来,课堂是人生,人生亦是课堂!
(作者单位:湖北省广水市杨家河教学点)
□责任编辑 李杰杰
4.课堂外的人生初中作文600字 篇四
教室里,弥漫着不安的气氛,老师准备发下这次的段考考卷。成绩并不理想的我,脑中缠绕着无数的不安和烦躁,感觉教室中的事物总是被成绩禁锢着,教室是座囹圄,充满着制式化的思维,困住我们的心灵,彷彿有堵墙,遮蔽了这些课桌椅外的清新、和大自然的种种奥妙。
走出教室,绚丽的阳光挥洒着,抹去了大家脸上的烦恼和不满,剩下的是喜悦、快乐;走出教室之后,我可以尽情地在球场上奔驰,享受和同学合作无间的那种纯粹的喜悦,除了精进了球技,还能拉近和同学间的友情;走出教室,蔚蓝的天空和青翠的大地连成了一片,世间有许许多多的事物等着我去学习。有些经历是在教室感受不到的,必须靠自己去领略的。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希望我们能多听、多看,才能体悟其中的真正道理。
摆脱无趣的思维,开拓新的视野!走出教室,就像从深陷的泥沼中挣脱出来,体会到的是一个新奇的、完全不同的.人生。在课堂上的不满,在教室受的委屈,走出教室,能尽情地发洩,将你的不满完全的吐露;在教室外,并不会被庞大的压力压得快要喘不过气,没有人会嫌弃你,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但又如此的蕴含着哲理。数字并不代表一切,人生有许多新的事物等待我们去发现,而教室里,一丝丝的空气都紧紧束缚着我,如果那庞大的压力和对分数的执着是一堵高耸的墙,那我将冲破它。
5.人生寓言课堂反思 篇五
1.激趣导入。在课文导入中,根据七年级学生好动活泼、争强好胜的特点,我出示他们已读过的寓言让学生猜猜看,比比谁读的寓言多,学生学习这则新课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被充分激发。为后面的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并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才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要让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关注教学对象的情感体验,并抓住了课文与学生的情感契合点。在学生学完了这两篇寓言后,我分别设计了问题:你从这一则寓言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以及你能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说说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坚强起来。正所谓“保荐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你能结合古今中外中的事例来谈一谈你的看法吗?
没有遭遇到厄运的人又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学生的发言充分的调动了他们的生活积累,寓言让他们更深入的思考了他们的人生。他们的发言让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改中提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是停留在中心思想、主题的归纳上,而应面向生活,走进社会,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的天地。生活是语文的教科书,每一天都是一页语文的精巧阅读。《白兔和月亮》仅仅作为寓言故事讲是远远不够的,还有更广阔的拓展空间。
6.心理调控与幸福人生课堂感受 篇六
距离我写这篇课堂感受为止,我已经上了三节《心理调控与幸福人生》,已经剩最后一节课了。说实话,这是我上过的通识课中最让人感到舒服无压力的课,心中渴望得到释然,而这堂课就恰恰给了我这种释然的缘故吧。
还记得上的第1节堂课,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幸福是什么,我还记得当时我们组的同学写上一大堆“奇葩”的答案---幸福就是---考试不挂科、成为邑大首富、宿舍不断网…..等等,我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大堆毫不认识的同学,因为这样的小组活动而聚集到一起,一起讨论,一起说说,这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事。也许有时候因为赶作业、赶报告忙得晕头转向,但一到了这样的课堂上,我又可以会心地哈哈大笑了。总的来说,这是一节开心的课。
当然,除了欢声笑语,从这堂课中,我还能得到一些别的收获。还记得第3节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小游戏---让一个人选择另一个人,让这个人说出他们小组的同学的名字。很让我惊讶的是,被挑中的同学成功把所有组员的名字都说对了。从这个小游戏中,我明白了记住别人名字的重要性,将心比心,如果别人记住了我的名字,我是会非常开心的,相反,如果别人没记住我的名字,我会很伤心的。所以,从这堂课中,我懂得了在人际交往中,当你稍微地用点心,记住 别人的名字,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足以让别人对你的印象深刻。不要忽略这些小细节,也许这取决你是否可以交到一个好朋友。这是我另外收获到的。
很开心可以上这样的一堂课,让我收获了不少,不仅是新朋友,还有对人生,对人际关系的种种思考,让我真正在大学时期里学到东西。我觉得在这样的课堂里,学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教会我如何去思考。就比如说“幸福是什么“,如果以我以前的那种思维模式去思考这个问题,上了第一节课之后,在我看到了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之后,我懂得了用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从而对幸福也有了新的定义,所以,就我现在的这种思维模式,更多得我是趋向于将幸福定义为简简单单的事或物。或许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的心态有所改变,让我明白了不一定轰轰烈烈大干一场,创造出无比的财富或者名誉才是幸福的,做到自己想做的事,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那么你就是人生赢家,你就是幸福的。让我养成这种思维的同时也在改变我的心态,让我觉得,大学的确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做,有很多很多的活动要参加,有很多很多的人可以认识,但我们永远不可能都做完这些事,与其每件事都去做,但每件都得不到好结果,不如只挑一件事,专心干下去,也许会收获更多。
7.人生课堂作文 篇七
关键词:课堂教学,个性化备课,精彩课堂,智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余年来,课堂教学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笔者认为用个性演绎精彩课堂,用课堂激活人生智慧,应该是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一、用个性演绎精彩课堂
精彩的课堂不止于老师的设计与表演形式上的完美,而在于学生表现是否打动人心、丰富而精彩,在于思想、灵魂、生命的碰撞, 应是追求课堂的个性、深度和风格。
(一)教学理念的进一步转变是基础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和可能性,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对教师来说,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它是教学方法的引领。教师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 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顾问。
因此,老师要在进一步转变理念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和创造,既要在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上狠下功夫,又要把新的理念落实在日常的备课、上课等常规环节中,求变、求新、求真。
(二)精心准备,演绎课堂
阅读自己,即深度认识自己,明晰自己的特长和短板,以便在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法指导上取舍。擅长唱歌的老师,在设置情景教学时可尽量设计与音乐有关的场景。因为老师的特长展示会无形激发学生的敬佩和亲近,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反之,学生会认为老师学识浅薄,不屑一顾,就会“去老师”,自然不会喜欢你这个老师,更谈不上喜欢你的课堂,喜欢你教的学科。
老师要激发学生对你有“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阅读生活,既有教师本人的生活经历,又包括学生生活现状。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备进教案,具有生活味、真实感,教育具有说服力。 老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要走进学生生活,不能用老师的生活替代学生生活。
老师要发掘教材中与当前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切入口,让学生感到学习与生活是那么的接近,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把生活写进教案,扬长避短,课堂呈现方式个性化。
二、用课堂激活人生智慧
(一)生活的课堂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堂,我们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素材,同时尝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把语文学习和孩子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生动真实的生活原型,经过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上升为学科知识,也就是在课堂中亲身经历一个“生活化”的过程, 体验学习的无穷乐趣。
教师要借用教材内容建构生活情景。并不是每个学科每个教材内容都适合生活情景的架设,但老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发掘教材生活原点。课堂学习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在课堂学习中,往往集中了个性的全部的生活体验,感知、情感、想象、思维, 驾驭语言的能力等,是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从教育的观点看,要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二)思维活动的课堂
俗话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激疑、生疑、析疑、解疑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有比较清醒的思考力和判断力。
尽管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希望也始终在努力引导学生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轴心来质疑,但原则上不应否定、责怪学生提出的似乎离题万里、刁钻古怪的问题,也不应圈定提问的角度和内容,而是把质疑的权利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钻研问题的前提下,无所顾忌地提出所想的任何问题,没有任何约束地大胆质疑,这样才能营造一个相当宽松的气氛。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尽可能多地把思考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探究热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那么在课堂中学生将会时时闪耀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为课堂教学增添风景。
(三)生命的课堂
生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形成有智慧和德行的人。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富有体验性的。在生命课堂中,学生要“活”起来,不仅可以解放他们的眼、耳、口、手、脚等器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了自己思维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取结合起来。课堂将由过去“死”的课堂转变为“活”的课堂,课堂将由过去“静”的课堂转变成为“动”的课堂,课堂将由过去“教” 的课堂转变成为“学”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在传统的接受学习的基础上,出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
生命课堂提倡创造性教学,相对“操作性教学”而言,它以发展学生的多种才能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和突出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激励。它是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一种教学方法。创造性教学被称为“活的教学”“有生命的教学”,它一反传统教学过程中主体—客体思维定式,在教学中确立新型多元关系, 解放学生;它也使教师走出惯性教学误区,真正发挥师生的创造性。
8.创设人生情境 构建和谐课堂 篇八
关键词:中职 网页设计与制作 任务驱动教学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一人一机”模式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但也存在教学形式机械、师生交流与合作学习匮乏、教学缺乏想象力等问题。目前,大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认知与兴趣仅限于游戏行业,对未来的职业定位与职业认同度普遍感觉不强,导致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感到迷惘。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职业感兴趣,并以自己的职业为荣,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思考的。
中职学生的思维活跃,对新鲜的事物的追求渴望很高,但坚持韧性相对较弱。笔者在《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了解学生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了“择业、就业、创业”三个阶段的人生情境,注重师生情感培养,构建和谐课堂,层层深入课堂学习,并融会贯通。笔者实施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以任务过程实施为依据,以任务的成果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并以过程与成果为考核,在此与同行探讨。
一、课堂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
课堂的高效与学生参与热情密不可分。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运用再好的方法,采用再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最终的教学结果只是教师“一人谈”。缩小与学生的距离过程中,课堂是最好的阵地。笔者以“择业、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印象: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目的是以自身的明天为铺垫的。在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情感的培养尤其重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需要教师熟知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引导学生自觉自发地完成任务。这时,教师设计的任务与问题必须具有趣味性,适合中职学生情感发展。
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符合中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堂教学特点,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形成课堂参与的全体性、课堂的开放性,最终达成学生的思想与成果的多样化。
二、课堂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与评价
1.任务的设计符合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是用合适的任务驱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任务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点,使之从行之有效的目标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兴趣行为,最后成为学生引以为豪的特长。中职《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特点是知识点具有连贯性,而且环环相扣,知识即技能点。学生学得好坏,可以从具体的网页设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更使学生具有成就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择业,主要是学生择业前的学习阶段、择业阶段;第二环节是就业,分为就业初、就业中与就业后期;第三环节是创业。第一环节创设的任务主要是从学生自我剖析开始,以“我”为主题,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制作网页,展现从前的我、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从最简单的网页知识点,设计现在的“我”,恰恰符合知识的认识规律。第二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就业前的想象,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一个毫无知识的我如何适应社会,思考前期学过的知识,从自我简历开始,到就业推荐,认识到技能学习的重要性。第三环节的任务更要符合知识的综合性与连贯性,使自己的作品得到同学的肯定与社会的认可。
2.任务的实施与组织中合作学习尤为重要
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是必不可少,并且是至关重要的。在所有任务驱动教学中,都要通过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处在一种虚拟的现实中。而事实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如一地让学生处在一种自身发展的环境中,从一个空白的我开始,从最简单的网页标记常识知识开始,让学生感受学习的“简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在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在网页上显示以标题一为格式的红色的“我”,通过一个简单的页面,要求学生去探索内在存在的知识点。接下来在就业环节中,任务的设计,从一个孤单的我到有朋友的我,并把任务融入设计页面。通过完成的作品与同学分享成功的喜悦。
在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的任务刺激学生的兴趣点,如在“择业”阶段,重点学生分析择业的艰辛和目前计算机行业的前景。任务的设计主要是自我简历、就业推荐、面试技巧、成果展现。在网页设计过程中,自我简历的风格与网页设计风格,布局、色彩以及图片处理等相关知识协调并融会贯通。各个任务相辅相成,并在自己的综合主页面展示成果。在“创业”阶段,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能综合运用网页制作知识完成作品。在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围绕学生创业,提升网页的应用,并把开发网站与动态网站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站营利,开发商务网站、交友网站等相关内容,通过合作讨论,利用同学之间的人脉关系进行推广。
3.运用多种评价板块,学生锦上添花是关键
评价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对与不对,在以往的网页设计教学过程中,评价往往局限在教师与同学之间的肯定而确定作品的成功与否。而事实上,这种单一而又粗糙的评价手段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极大的消极因素。
运用多种评价形式,来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仅会提升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还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自我评价、师生评价与评价反馈三方面来评价学生。评价反馈是评价与学生发展之间的桥梁,桥梁的畅通与否直接决定着评价功能的体现。就现状而言,反馈常常被许多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忽视,致使评价的发展功能在实践中大打折扣。在网页制作与设计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对学生的作品的修饰来进行,评价的对象不是直接作品的作者,而是作品的修改者。这样既不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使得作品本身有很大的提高。修改与修饰对网页的后期又是非常细致的过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课堂任务实施的理想与实际的差距
对比
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合理运用从“择业、就业和创业”创设人生目标的情境,很好地解决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差距,并且把知识融入任务教学中,使得教学不再枯燥,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运用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孤军奋斗”,而是“同舟共济”。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教师在设计情境过程中难以做到知识点与任务的有效融合,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忘了主次,而使教学脱离实际预设的目标。其次是教师工作量增加,且由于学生的全面参与,使课堂存在更多变数与机遇。
参考文献:
[1]张学林,段珊,胡波.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
[2]王会兰.浅谈项目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5).
9.NLP人生幸福课堂的培训心得 篇九
通过NLP人生幸福课堂的培训,我对幸福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一、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作为一名教师最神圣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我们在教书时如何育人,这是比教书更为严峻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他们出的状况也较以前更为复杂多变。我急于得到一些如何帮助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法宝。因此我在此时,或许可以这样解释幸福:幸福就是得到你急需的东西。
二、放下企图
幸福的人生里,顺其自然最好。这不是说我们不要追求,而是说,当我们努力追求了,事情是否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就只能顺其自然了。不要事事企图完美。就拿参加培训一事来说,我希望得到的知识和老师给予我的东西未必能一致。但我用心接纳了老师所付出的(或许是一部分的东西),将其内化成为自身的东西,积少成多,厚积薄发,对自己、他人也将是一种帮助。
三、感恩
以前的我可能会埋怨;我怎么这么倒霉,碰上这么笨、这么淘气的学生?通过学习,我明确了一点:缘分让我们相遇。这样的你,助我更快更好地成长。正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我才急于参加心理辅导的学习培训;正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我才会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
四、要学会引导
通过学习我明确了: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我们只能找出对
方的价值观,创造、增大或转移对方在乎价值,对方便会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因此,一个人不能“教导”别外一个人。一个人只能引导另外一个人去学习。由此,我也深深地理解了理论中学习到的“引导式的心理辅导为什么说是难度最高的一种方式。”
10.人生课堂作文 篇十
【主题】 创新——我能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创新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创新,学习中的创新,工作中的创新;使学生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决心,明白“创新——我能行”。
2.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动力之源,也是企业的动力之源,是中职生成才之路。
3.使学生理解青年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具备创新能力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活动设计及要点】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重在“信心”,让学生明白创新并不是部分人的特权,事实上每个人都需要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中职生不但能创新,而且有许多优势。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重在“作用”,创新是中职生的成才之路。同时企业发展、社会发展更需要创新。创新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重在“方法”,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学生掌握常见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自身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课前准备】
1.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字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3.电脑、投影设备。
4.记号笔、铅画纸、普通圆规。【课堂教学与活动】
一、导入新课: PPT展示“创新”两个字
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我们中职生能创新吗?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一)任务与探究
1.观小发明充满大智慧——中职生发明多功能圆规 2.收看视频《浙江省中职学生小发明广受小微企业青睐》 课堂讨论:
1.你认为作为一名中职生在开展创新实践方面有何优势? 2.你认为创新对中职生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知识与重点
创新,我们往往都认为是专家的杰作或者是天才的灵光闪现。实际上创新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神秘。纵观人类生生不息的创新实践,环顾我们四周比比皆是的创新实例,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是科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重视实干、重视实践是科学创新的基本要求。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三)体验与提升
创新并不神秘,它也不是某些人的特殊的权利,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有创造力,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同学都能学会如何去创新。创新念头就是一种力量,它能激发你的热情,促使你淋漓尽致地发挥你的潜力。作为中职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创新,创新是中职生的成才之路。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要相信“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要敢于去做别人没想过、没做过或做过却没成功的事。要以科学的精神面对失败,认真找出失败的原因并探索新的道路,使失败变为成功的阶梯和创造的源泉。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一)任务与探究
分析案例:1台iPhone,苹果公司独占58.5%利润 中国大陆仅得1.8%。
课堂讨论:1.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2.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
(二)知识与重点
个人成才需要创新,企业发展需要创新,国家兴旺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三)体验与提升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缺少创新能力。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他未来的发展前途。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以下四个活动,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每完成一个任务满分是10分,其他的根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看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又快又准确地完成任务。
活动1:在两个没有关联的信息间寻找各种联系,将它们联结起来。中间增加的关键词不得超过三个,时间2分钟。
活动2:下面图是一张九子图,它被用作“美国创新创造协会”的会标。活动3:发散思维创新游戏。
活动4:根据下面的四个图形等式,推导出第五个等式的答案。
2.课堂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知识与重点
提高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培养“联想思维、自由思维、发散性思维、聚合思维”等创新思维方法,逐步改变思维的惯性定式,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三)体验与提升
人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和训练产生和提高的,提高创新能力需要科学思维。要创新就必须学习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我们如果掌握了思维创新的有效方法,又能密切联系实际加以运用,那将会大大提高我们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有与无,将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与低(大 与小),将决定一个人的事业天地;创新思维能力的超与凡,将决定一个人的勇气谋略;创新思维能力的显与隐,将决定一个人的目标设计。
三、课堂总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人在工作乃至事业上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实践告诉我们——在学习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脑子就灵;在工作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办法就多;在事业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天地就宽。
四、课后作业
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创新并不神秘,结合专业特点,说说我们该如何去创新。感悟成长:
11.创设激情课堂 塑造趣味人生 篇十一
“文似看山不喜平”,讲课也是如此。平铺直叙的课难以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要善于运用设问、悬念、铺垫等手法,使课堂呈现出起伏、急缓、张驰等变化。在设计教学时,要预留出教学高潮出现的时机,引导学生达到思维力的高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就会增加,课堂就会是一汪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
一堂没有激情的课绝对不是一堂好课,学生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拨动生命的琴弦,教师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会创造,只有激情才能使谩谩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激情源于爱心,激情来自自信,激情来自于志趣。我认为一堂充满激情的课堂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虽无定法,但却需要讲究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重要方面。结合学习的文本和学生的实际,每节课要有针对性的选用教学方法,而且应注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课堂面目不断推陈出新,使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创新带来的学习乐趣。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活”。教师无论使用任何形式的教学法,都不可忘了这个“活”字。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常规教法外,还应结合教学实际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同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熟悉教案,才会成竹在胸,充满自信,才可能精神振奋,情趣饱满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上风度翩翩,声情并茂,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二、教师高超的综合素质,非凡地表演才能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的全部激情就是为实现对学生的激励、鼓舞和唤醒.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情感和谐的统一体。只有营造了这样的“激情”课堂,才能使学生从“知之”到“好知”再到“乐知”。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教师应当自觉的学习“激”情艺术,具备高超的综合素质。“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有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教学中,部分内容要求教師讲解,这就要求语言上有吸引力,语言要丰富、准确、精练、逻辑性强,而且表达要清晰、形象,讲课声音大小、速度快慢,都要讲究:做到抑扬顿挫,富有幽默感和戏剧性,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综合素质,学生感到听教师的课犹如欣赏一部百科全书,教师必须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凡事都能说出点道道。这样上课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从容自如,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望和地位,学生才愿听你讲,愿到你身边来。课堂是让老师尽情发挥,大展身手的舞台,教师除运用慷慨、激昂的有声语言之外,适时运用肢体语言更能感化学生、吸引学生,教师运用自身非凡地表演才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对其所讲述的事物理解更形象、更直观,从而达到共鸣,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师永恒的爱心,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要打动感染学生,首先要打动感染自己,否则怎样去影响别人呢?激情源于爱心,教师有了一种对学生的爱,对职业的爱,才会有激情的焕发。洒一份爱便有一份收获,当学生在你的鼓舞下进步了,当学生通过努力成绩提高了,当学生由于老师的耐心批评而认识错误时,教师就更多了一份激情,换一种说法,便处处是阳光。
有了爱心带来的激情,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实施教师对学生的点拔和引导。只有发自肺腑的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学生得到老师的爱,反馈回去,就形成了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后果,学生自觉尊重老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愿意与老师合作,即“爱其师,爱其学”。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和责任感,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2.人生课堂作文 篇十二
2013 年, 笔者开始接触优学派电子书包。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终端产品介入教学后, 为一线教师的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得益于电子书包及其海量信息资源与强大的网络互动特征, 实现了课堂教学高起点, 大容量, 同时, 课堂上也能充分感受到学生智慧的迸发和激情的放射。
以下, 将通过优学派电子书包上的一对一数字学习综合课例——《人生寓言》 , 来谈谈笔者的收获和喜悦。
一一、、基基于于优优学学派派电电子子书书包包构构建建语语文文数数字字化化学学习习新新环境
在优学派电子书包的课堂环境下, 教师电脑和学生平板电脑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 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发送互动学习任务, 学生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进行查看、答题、探究等学习活动, 系统将记录所有的学生操作。教师能实时查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获取学习反馈, 包括探究的过程、结果、学生录制的音频、视频或书写的图文信息。系统中除了通用的互动课件、互动试卷等工具外, 还有针对语文学科特点设计的“高效阅读”“古诗文”“作文集”“国学”“汉字听写”等学科组件 (如下图所示) , 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备课与教学。
每种组件都配有相应的同步教学资源,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组合, 以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
二、优学派电子书包让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更丰富
《人生寓言》是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是有关人生教育的课程, 本课由《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两篇短文组成。初一学生虽然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 但对人生的思考还需要引导。所以本课的教学思路以让学生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为主线, 设计了六个语文活动 (如图5 所示) 。
体现活动语文, 注重互动生成, 让学生在感受优美的语言, 积淀丰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 正确把握人生, 合理对待人生际遇, 从而智慧来指导人生。
这样的教学环节设置是传统课堂无法企及的, 课堂的容量之大让人惊叹, 是过去的教师不敢想象的。至少在自制视频, 资料欣赏, 抒写人生和展示人生四个活动环节, 不借助优学派电子书包平台是根本无法完成。
三、课前个性学习化预学奠定了整堂课的基石
一堂成功的一对一翻转课堂, 课前的学习很重要。课前, 学生自行登录优学派电子书包教学平台, 进入电子教室, 查看学习任务单, 熟悉教师的上课思路, 启动学习前动场。
教师通过任务单要求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学习要求, 并录制有关人生的配乐朗诵视频, 优选自己的得意“作品”在“班级空间”进行分享。
学生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 不仅接触了关于人生的话题, 还体会到了配乐朗诵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家长也可以参与互动评价, 变原来的一对多为一对一、多对一, 不仅给家长带来了快乐, 也起到增强学生普通话能力的作用, 可谓一劳多得。
人生是一个很大很抽象的话题, 教师利用电子书包教学平台提供给学生大量有关人生的资源, 学生以一对一的形式, 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个性化欣赏。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精选的材料兴趣盎然, 他们投入地欣赏着, 感动着, 逐渐形成了对人生的初步认识, 在交流碰撞中也很自然地将视野引入到对文本的学习。
四、优学派电子书包让字词学习不再是教学的困难户
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 一直是一个难题。运用电子书包教学平台的超强互动、高效反馈功能, 设计字词检测环节, 让学生通过网上答题纸来做题, 教师通过后台查看全班学生做题情况, 及时对集中出错的字词进行重点讲解, 并对重点词语进行造句运用。因为有了检测和即时反馈, 教师的讲课变得有的放矢, 节约了学生和教师的课堂时间, 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实效,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优学派电子书包让学生思想碰撞迸发出奇异的火花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及时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电子书包平台班级的讨论区设计了一个主问题:《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这两篇文章的主人公在人生遭遇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们不断地通过网络来质疑、追问, 是什么?为什么?在不断的语言与思想的交流碰撞中, 他们逐渐明白, 白兔拥有月亮和落难的王子遭受厄运一样, 在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上都属于巨大的变化。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 学生们在不自觉中就走进了文本, 感知了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完善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实现了语文的学习教育功能。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会思考, 能写作, 本课的教学通过电子书包教学平台发布给学生大量的感人材料,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 带着感动去抒写, 阐述自己对人生中的财富、地位、荣誉, 以及生活中的不幸、挫折、苦难的看法。从学生的展示当中可以看出, 学生在这节课上受到了感染, 对人生的认识得到提升。
六、优学派电子书包让语文课堂实现了“语文大课堂”
《人生寓言》课堂的结束, 却是演绎精彩人生的开始。教师在班级博客论坛创建“演绎精彩人生”的栏目让学生把随笔及时上传, 启动课堂学习后动场,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让生活语文化, 让语文生活化。课后学生写作上传了《拥有什么的人生最精彩》《经历了什么的人生最精彩》的读书笔记。看到孩子们作文中精彩的表达和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让人感到由衷的高兴。
伴随着“微课程”“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兴教育变革思想带给我们的巨大冲击, 电子书包也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初中课堂, 一线教师不仅应该迎难而上, 顺势而为, 加紧结合中国国情创造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更应该理性的认识电子书包强大的数据技术处理凸显出的教育应用价值, 让电子书包的技术服务于传统教学, 使两者有效结合创造出更高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钱东明, 管钰琪.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 2011[4], 24-27.
[2]陈琳, 陈耀华.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 2013, (11) , 114-118.
13.人生课堂作文 篇十三
—题记
他叫林淼森,他的母亲早逝,父亲在母亲逝世后有清廉高正的高官变成了贪官,家财万贯,骄奢淫逸,他每天什么都不做,也不会做什么,只知道整天享乐。但林淼森不知道父亲是个贪官,只知道是个高干。
他整天泡在酒吧、舞厅、赌场里,在学校上课时他在睡觉,作业给徐锦夜钱,让徐锦夜写。在酒吧、舞厅、赌场里认识了一些“好朋友”,每天都很快活,而今天一切都变了,再也不是原来那副样子。
今天,徐锦夜被迫给林淼森请了“病假”,与此同时林淼森穿着那洁白的衬衫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了多次过夜的酒吧,在踏入时,被那多种混合在一起的气味装了个满怀在多类人混在一起的地方,看见了老朋友顾晨,两人轻道熟路地走进了酒吧,刚一走进去就和急急忙忙地端着红酒的王猛“拥抱”在了一起,鲜血似的红酒帮林淼森和顾晨洗了衣服,马上好面子的林淼森怒了,条件反射的抓住王猛的衣领吼道:“你知不知道这件衣服有多贵?告诉你!你打一辈子工也买不起。”王猛全身发颤,豆大的冷汗从额头上流下,面色苍白,声音发颤:“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可林淼森并没有听进去,而是更愤怒,一把将王猛摔在地上,林淼森并不想就此罢休。这时顾晨拉住了他说:“算了,一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啊。”说下,林淼森冰冷地走了进去,顾晨拿了一张录取通知书放在王猛身上,便随林淼森走了。
走进包厢后,林淼森对甲服务员点头示意,不久,各种各样的酒就摆上了桌子,林淼森熟练地把酒瓶在空中旋转了一圈,便准确无误的接住并送人嘴中。而一旁的顾晨只是默默的玩着手机,说道:“能放过就放过,不要把事闹大。”一双担忧的眼睛与林淼森对视。林淼森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怨恨说:“能玩就玩,不能玩就散了!”说罢就把瓶子摔在了顾晨脚下,一人走出了酒吧。
就在他走出酒吧的那一瞬间,顾晨心里暗下决心道:对不起了,兄弟。便开始和政府联系。
林淼森走到家门口的那一刻有点惊讶,当看见自己的父亲带上了冷漠无情的手铐时,他冲过去问:“你们凭什么来带走我父亲?”警察说:“他贪污了十几亿,我们必须要带走他。”说完他们便把未“吱”一声的父亲带走了,留下他一人风中凌乱。看着曾经辉煌现在冷清的别墅时,他感觉世间没有爱了,他想:父亲为什么会贪污?他们又怎么知道的?一瞬间,林淼森觉得天昏地暗,无依无靠,脑子一片空白,身体剧烈颤动,脚一软便瘫在了地上,他想起了以前与父母的生活,便仰天大笑:“一切都是假的,假的!”喊着,便朝着母亲的坟跑去。跑着跑着,下雨了,雨与他在风中共舞着,当跑到墓前时,林淼森跪了下来,不知何去何从,那一刻他觉得所有生物都静止了,世间仿佛只有他一人。顾晨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后。雨下着,风吹着,林淼森哭了,他不知该怎么办。他给“好朋友”打电话求助,却不曾想到他们只是为了钱而已。他想到顾晨,便迅速地与顾晨联系并懊悔自己曾经的所做的一切,顾晨接着电话略带担忧的笑着,看着林淼森在他母亲坟前与在电话里对他的忏悔。一个月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