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课堂实录(精选6篇)
1.《将相和》课堂实录 篇一
《将相和》课堂实录
执教:米红英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26、将相和》,孩子们齐读课题。生:
26、将相和
师:在学习之前,我要请孩子们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一共讲了几个小故事,是哪几个小故事? 生:这篇课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完璧归赵》、第二个《渑池会见》第三个《负荆请罪》。
师:这三个小故事涉及了两个人物,是哪两个人物? 生:是蔺相如和廉颇。
师:也就是我们课题中的_____ 生:将和相。
师:上节课我们确定了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记得是什么吗? 生:勾画出描写蔺相如和廉颇语言、动作、神态、心里的句子,去品味蔺相如和廉颇的形象。师:对。勾画出描写蔺相如和廉颇语言、动作、神态、心里的句子,去品味蔺相如和廉颇的形象。我知道昨天晚上孩子们进行了一定的预习,但部分孩子还需进一步完善,下面给时间请孩子们进行完善。
(学生完善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自主学习完毕的小组可以进行交流。注意交流时请不太爱发言的孩子先发言。(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师:接下来请各小组将你们刚才的交流汇报给大家,汇报时先汇报有关蔺相如的语句,在汇报有关廉颇的语句,有请书香小组同学发言。
生1:请大家看到第八自然段,听我读“秦王双手捧着璧„„”从这段话中我们小组体会到蔺相如非常聪明,知道秦王只是想把璧骗到手。从“理直气壮”可以看到蔺相如的理由非常充分,利用这个理由来逼迫秦王。
生2:从“退、靠、理直气壮”可以体现出蔺相如誓死保卫国家利益,不畏强暴、顾全国家。师:他为什么要退后一步靠着柱子站着?
生:如果他不退后几步,靠着柱子站着,秦王就有可能派人抓住他,从他手中夺走璧。师:靠柱子站着,如果秦王派人来夺璧,就可以_____
师:人还未靠拢,我就已经把璧撞碎了。那么你们认为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为什么? 生1:假撞。因为他知道秦王舍不得这块璧。
生2:因为秦王十分喜欢这块璧。如果他这样威胁秦王,秦王就是非害怕他,害怕他连同那块璧一块儿撞碎。生3:因为前面第六自然段说了,他说的是“如果秦王真的那十五座城来换„„”从那个“一定”就说明他要把这块璧完好无损的送回赵国。
师:你认为因为他要把这块璧完好无损的送回赵国,那么孩子们试想,假如秦王不想要这块璧,他就只有_____ 生:真撞。
师:那为什么蔺相如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说明他对秦王_____ 生:很了解。师:蔺相如对秦王了解得太清楚了。他知道秦王很想得到这块璧,这就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生:前面的动作“双手捧着、一边看一边称赞”可以看出秦王十分喜欢这块璧。蔺相如正是利用秦王的这一心理特点,抓住他的心理进行要挟。
生1:请大家看到第十三自然段“蔺相如看到秦王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我们小组经过讨论从“拼”可看出蔺相如为了国家,对赵王忠心耿耿。生2: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对国家忠心耿耿。生3:蔺相如不畏强暴,非常爱国。
生4:蔺相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还可以体会到蔺相如不畏强暴的精神。
生
5、从这句话还可以体会到蔺相如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根据秦王怕死的心里,用“拼”来威胁秦王,迫使秦王击缶,这表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和智慧。
生6:这一段在写蔺相如和秦王针锋相对的情景,他是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就反映了他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不惜放弃生命的勇气。师: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蔺相如甘愿与秦王_____ 生:同归于尽。
师:秦王侮辱了赵王实际上就是侮辱了赵国的_____ 生:尊严。
师:所以蔺相如在看到秦王侮辱赵王时_____ 生:生气极了。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这一部分。
生:请大家看到第十三自然段,请我们小组的同学跟我一起读“秦王我都不怕,会怕„„”我们小组同学从“都”“会”“必然”和关联词“如果„„就„„”体会到了蔺相如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全大局,顾全国家利益。请大家对我的发言进行补充。
生1:从这句可以看出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将相的和与不合关系大国家的安危。
生2:这句话先说出了结果,再用就因为说明原因。表现了蔺相如以国际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对赵国的情势有清晰的认识,所以用这样的话来说服手下人。生3: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蔺相如“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生4:我们小组经过讨论想到了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师:赵国的兴旺不仅仅是我蔺相如一个人能够撑起来的,还需要有廉颇将军,还需要其他许许多的赵国人民一起来维护。生:这句话写了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蔺相如回避廉颇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第二个意思是:如果蔺相如和廉颇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让秦国有机可乘。
师:不仅是秦国,还有可能其他的国家也乘机进攻赵国,甚至于将赵国灭掉。不错,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不怕廉颇,那你们是从哪句话读出蔺相如不怕廉颇的? 生1: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经军?
生2: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生3:蔺相如是一个股全大局的人。
师:这一切都说明蔺相如心中只有国家。
生:我觉得应该把前面的也勾画上“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里在写廉颇是怎样说的,廉颇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听到了为了不与廉颇碰面,就请病假不上朝。把这里勾上就更能体现蔺相如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师:他为了避免跟廉颇碰面,两人之间发生矛盾,所以请病假不上朝。生: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我体会到蔺相如是一个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生:请我们小组的同学跟我一起读:“蔺相如的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 师:这是关于谁的?
生:应是后面一句“蔺相如见廉颇„„”从“热情”“出来迎接”可以体现出蔺相如心胸心胸广大。
师:这里用“广大”合适吗?应是_____ 生:宽广。
生1:请大家看到了第六自然段,请我们小组的同学跟我们一起读。我们小组经过讨论从这里体会到了蔺相如聪明机智、考虑周全、有谋略。生2:这里还能体现蔺相如愿意为国家做事。
生3:从这里还可以体会到蔺相如勇敢。连赵王都不敢去,他都敢去就更能体现他勇敢。生4:我给青雨忻补充一下。从”一定“体会到蔺相如很有自信心,胸有成竹,底气十足。他认为自己一定能保护好和氏璧,十分有把握。
生5:从两个“如果„„就„„”可看出他想得十分周到。
师:两个“如果„„就„„”说明他考虑周全。他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脑袋里已经经过_____
生:深思熟虑。
师:说明他有超人的智慧和胆识。
生:请大家看到第八自然段,听我读“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从这里就可以体现蔺相如是个考虑周全的人,他知道秦王是假意以城换璧,就提出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让更多的人知道亲王说话不算数。师:这里我有一个问题,你们说蔺相如他是真的想交出璧吗?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生:拖延时间,让手下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师:可以说这是一个缓兵之计。因为他知道秦王更本不可能拿城换璧,这样说就是为了把璧送回赵国赢得时间,这就说明他遇事考虑周全。
生:第九自然段。听我读“到了典礼那天„„”从“大大方方”知道了蔺相如很勇敢。因为他不怕秦王杀他,体现了勇敢机智。
师:办事果断。直接了当的说和氏璧我已经送回赵国,没有躲躲闪闪,干净利落。生1:还体现了机智勇敢、胸有成竹。
生2:我局的还有前面那句话。这里体现了他做事周全,足智多谋。师:现在蔺相如的形象有了吗?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吗? 生1:勇敢机智、考虑周全
生2: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生3:心胸宽广。
师:蔺相如的形象有了,现在我们请书香小组接着交流廉颇的句子。
生:请大家看到第十六自然段,听我读“我廉颇攻无不克„„”从“不服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体会到廉颇很骄傲,嫉妒蔺相如。
生1:很骄傲。认为蔺相如靠嘴皮子反而做了比廉颇大的官,想要羞辱蔺相如。
生2:还可以体会到廉颇当时十分的居高自傲。请大家更我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体会蔺相如多么的不服气,傲慢。
师:多么的不服气,居高自傲啊!
生1:请大家看到第十八自然段,听我读“蔺相如的话传到„„”从“真不应该”可以体会到廉颇从心里还是一个顾全大局,一心为国的人。
生2:从这里还能体现廉颇知错就改,为了国家利益他不顾颜面,不怕别人嘲笑主动认错。生3:从这里还可以看出他做事认真,不会拖延,发现错误立马改错。师:并且这里还有几个描写廉颇动作的词,孩子们把它勾画出来。生:“脱、背”
生:第十四自然段。“秦王知道„„”从这里知道廉颇将军很有威信。
生:这句话是赵国在渑池会见上取胜的原因。我从“不敢”这里知道了将和相的和与不和十分重要。正是因为有廉颇和蔺相如,秦王才不敢派兵进攻赵国。
师:看来。在渑池会见上,使秦国一点便宜没占到翻倍蔺相如羞辱,而最终能取得这样的结果,不仅仅是因为有蔺相如,更是有廉颇。看来廉颇除了是一个居高自傲的人,通过我们的分析,它还是一个坦诚的人,也是一个勇于认错的人,还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当然同样也是一个英勇的将军,没有他赵国也不可能有这么强大,他在赵国也占有一席之地。师:现在廉颇的形象也深入我们心中,那么廉颇和蔺相如他们之间有没有共同点? 生:顾全大局、识大体。
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给我们讲了三个小故事,我们从这三个故事中认识了人物的形象,那这三个小故事是独立的吗?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
生: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和第二个故事《渑池会见》是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的原因,第二个故事《渑池会见》是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发展。是那个故事及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师:我们刚才说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两个人物,那为什么不用廉颇和蔺相如做题目,而用将相和做题目?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经过。师:将代表谁?相代表谁?和又是什么意思? 生:将代表廉颇,相代表蔺相如,和是和好。
师:你看,整个课题不仅给我们点明了故事的人物,更重要的是还点明了事情的经过,所以课文要用将相和做题目。请大家再次齐读课题。
师:我知道课前同学们还收集了许多有关出自《史记》的小故事,请大家展示出来。生浏览采集的内容。
师:我希望课后大家接着走进司马迁的《史记》
2.《金色花》课堂实录 篇二
《金色花》选自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是一篇充满母子深情的小诗。
学习目标为: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以及探究想象的能力;积累母爱名言、诗句、故事;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实录
师:不知道同学们听没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婴儿在出生前问上帝:“明天我就要降临人间了,我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助,我该怎么办呢?”上帝说:“孩子,放心吧,我已经选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满心欢喜地期待你的来临,而且,她将用她一生一世的爱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照顾你,一直到她生命的尽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天使是谁吗?
生:妈妈!
师:是啊,是妈妈。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敬意,一起走进《金色花》,去聆听印度诗人泰戈尔对妈妈的倾诉吧。
(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屏幕显示母子图幻灯片,伴《小夜曲》,教师范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意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挑选你喜欢的诗句,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当你沐浴后,……
……
师:刚才大家朗读了这首优美的诗歌,现在请说说你在读诗时有怎样的感受。
(屏幕显示三个问题)
生:从“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中,我读出了母亲一天没有看到孩子的焦急心情。
……
师:诗歌总是含蓄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要表达情感,请大家相互合作,找出在诗中不能理解、又想知道答案的地方。
(学生六人小组讨论)
生: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一天都去哪了?
……
(教师现场归纳问题,并把问题录入电脑)
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
生:因为孩子虽然为妈妈做了很多事,但他不希望妈妈表扬他。
……
师:大家看,泰戈尔借金色花表达了孩子想要回报妈妈的心愿。老师想就此做一个现场调查:有谁记得妈妈的生日?(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表示知道妈妈的生日)那又有哪些同学确定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呢?(所有的学生都把手举了起来)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这说明什么?
生:对妈妈不够关心。
师:但不关心不代表大家不想关心,谁能说说你平时是怎样与妈妈相处的?
生:平时都是妈妈给我做饭,有一次……
……
师:在大家的生活中,还有一个和妈妈同样重要的人,他是谁?
生:爸爸。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是怎么和爸爸相处的?
生:……
师:孟郊在《游子吟》中写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虽小也想回报春日阳光。汪国真在诗中写道:“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用小草的芳馨、用溪流的欢唱来回报我们的父母。从一杯温水、一句问候、几只刷洗干净的碗盘做起,让爸爸、妈妈感受到你的爱。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这首诗吧!
(学生齐读课文)
师: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变成“金色花”来回报妈妈的爱。如果大家也可以随意变化,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对妈妈深深的爱意呢?
生:我想变成漂亮的发卡。
(教师板书第二朵大大的五瓣花,在其中的一个花瓣里板书“发卡”,以此类推)
……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感恩的事情。(在圆圆的花心中板书“感恩”)比如我们摔倒时别人伸出的双手,失败时别人的一句鼓励,甚至是我们眼中看到的自然美景,以及生活本身,都值得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但是,如果没有母亲,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所以,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来赞美母亲。老师想考考大家:除了泰戈尔的这首诗,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母爱的诗句和故事呢?
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师:老师也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播放《天亮了》,深情讲述)韩红的歌曲《天亮了》是为一个真实的故事而唱的:在一个旅游风景区里,一辆满载着游客的缆车在高空缓缓地移动着。突然,机器发生了故障,缆车和缆绳瞬间崩裂。说时迟,那时快,缆车从高空急速坠下。就在这生死关头,一对年轻的父母共同将不满周岁的孩子高高举起,当一切尘埃落定,缆车内30多名游客,只有这个孩子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其余全部遇难。可以想象,是爸爸妈妈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孩子托起了重生的希望。(歌曲转入主旋律,声音调大,留白约十秒。此时,在座教师和学生中很多人已经热泪盈眶了)
师:这对年轻的父母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的体温还留在孩子的身上,他们的血液依然在孩子的脉搏里流淌,孩子的性格里有他们的印记,孩子的思维里有他们的智慧。可以说,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略停)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在危急时刻,父母却可以心甘情愿地把它奉献给孩子。老师相信:必要时,所有的父母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让我们带着对父母的深深敬意,来朗读这首名为《母亲》的小诗。(《小夜曲》响起,众生深情朗读小诗《母亲》)
师:假如在座的某位同学将来能成为一名文学工作者,老师希望他的第一篇作品会是《母亲》。因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是由上帝创造的,而是由母亲创造的。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从一首小诗出发,回味了母爱的无私,启迪他们懂得回报,引导他们善于回报。提供话题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现场调查又触动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受到一次沐浴与洗礼,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式教学理念。
3.将相和教学实录 篇三
[板书:将相]。什么“和”?
生:[齐答]和好的和。
师:[继续板书:和]这个字的口字要写得靠下一点,凡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笔画较左边少,右边部分就靠下一点写[指板书:“和”字的“口”]。这个故事是怎样引起的呢?它的起因是由于当时闻名天下的一块宝玉“和氏璧”,[板书:和氏璧]哪个璧?
生:[齐答]璧玉的璧。
师:这个故事在哪里见过?
生:《和氏献璧》。
师:《和氏献璧》的最后两句话怎样说?[指名学生回答,以下凡不注明的都是指名回答]
生:为了纪念和氏为这块玉失去双足而命名为和氏璧。
师:这块玉之所以称为宝玉,不只是它玲珑剔透,质地精良,更重要的是这块玉在刖掉一个人的双足后,才被发现的,所以简称和氏璧。《将相和》这个故事怎样引起的呢?当时战国时期在中国境内分成七个大国,谁能说说是哪七国?
生:齐楚燕韩赵魏秦。
师:哪个国家最强?
生:[齐答]秦国。
师:人们当时提起秦国往往叫它什么?
生:虎狼之国。
师:虎狼之国[板书:虎狼之国],一方面说明他强,一方面说明什么?
生:强暴。
师:不讲道理。另一方面说明这个国家不守信用,对各个国家也有不同的对策。究竟是怎样样呢?看地图。
生:近攻远交。
师:远交哪些国?
生:远交齐、楚、燕。
师:近攻哪些国?
生:近攻韩、赵、魏。
师:和氏璧原先在楚国,之后落入赵国手中。秦国听说和氏璧落入赵国,便写了一封信给赵国送去,说愿意拿十五城交换和氏璧。赵王接到这封信就召开了御前会议,商量换不换。这是故事的开头,由赵王作主席,召开文武大臣会议。我们看是怎样处理的,文章一开头第一节就是。我们翻开书看一看[学生开始看书],看到决定之后就行了。看完的坐好[学生默读,读完后即自动坐好,约一分钟,大部分学生都已坐好,教师即开始讲课]。我们首先看赵王接到信很着急,召集文武大臣讨论很久,得出两句话。哪两句?[许多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
生:送去不好,不送去也不好。
师:决定没有?
生:[齐答]没有。
师:送去不送去呢?
生:[齐答]没决定。
师:讨论半天没有办法(用手势表示没办法)。怎样说?
生:简直没有办法?
师:送去不好,文章说明得很清楚。送去有什么不好?
生:这是秦王耍的花招,想把璧骗到手,但又不给城。
师:秦王耍的花招但是是想把宝玉骗到手罢了。“罢了”是什么意思呢?
生:[齐答]完了。
师:“罢了”换两个字怎样说?
生:[参差不齐地回答]而已。
师:送了璧秦王就给城吗?
生:[齐答]不给。
师:送去不好,白丢宝玉。不送去有什么不好?
生:不送璧伯秦王以这件事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师:不送璧怕秦王以这件事作为什么?
生:[齐答]借口。
师:[板书:借口],什么叫借口?
生:不正确的理由。
师:有理由没有?
生:[齐答]有。
师:[发现学生的回答不恰当,立刻重问一句]有理由没有?
生:[齐答]没有[学生显然对这个词是不太理解]。
师:没理由,假托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又是不正确的,这就叫做借口。过去讲过的《草船借箭》,周瑜想杀诸葛亮,限他三天造那么多箭,“造箭”是为杀诸葛亮的——
生:[齐答]借口。
师:对,这就是“借口”。赵国文武大臣争论了很久,简直想不出办法。以后呢?课文中单提一人,谁?
生:廉颇,连那位百战百胜的大将军也拿不定主意。
师:连那位百战百胜的大将军廉颇也拿不定主意,以后还差一句话……你们能不能补充?
生:别人更甭提了。
师:那别人就更甭说了,这是由赵王作主席讨论了半天也实在没办法。文章用哪四个字能够说明没有办法?
生:束手无策。
师:束手无策[板书:束手无策]。在大家束手无策的状况下——这种写法是为谁出场而写的?
生:[齐答]蔺相如。
师:蔺相如出现了,蔺相如出现之后有办法没有?谁能在这个地方之后念,念出这段[指名朗读]。
生:[朗读]正在十分为难的时候,有人推荐一个官职很小的蔺相如,说他勇敢机智,找他夹能够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差人把蔺相如找了来,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并问他有什么办法。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秦强赵弱,不能不答应。”赵王说:“如果他不给城,怎样办?”蔺相如说:“秦王要求拿城来换宝玉,要是赵国不答应,理屈的是赵国;赵国给了宝玉,要是秦国不给城,理屈的是秦国。两下比较,宁可答应下来,让理屈的罪名背在秦国身上。”赵王问:“谁能够担当这个任务?”他说:“大王若找不到人,我愿带着宝玉去泰国。如果泰国不拿十五座城交换,我就设法把宝玉送回来,保证完璧归赵。那时候我国理直,秦国理屈,秦国如果动兵,就更没有道理了。”
师:结果蔺相如有没有想出办法?
生:[齐答]有。
师:“介绍”用哪个词?[指名推荐]
生:推荐。
师:几个字说明了蔺相如?——
生:机智勇敢。
师:[板书:勇敢机智]连同赵国大将廉颇和文武宫在内,讨论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把蔺相如找来,想了一会儿,比开会时间——
生:[齐答]短。
师:短时间就想出解决办法,怎样样?
生:提出自己的主张。
师:[板书:主张]主张什么?
生:秦强赵弱不能不答应。
师:不能不答应。蔺相如之后陈述自己的理由[板书:理由],他根据的是什么理由?念念这段话[指名朗读]。
生:[朗读]蔺相如说:“秦国要求拿城来换宝玉,要是赵国不答应,理屈的是赵国;赵国给了宝玉,要是秦国不给城,理屈的是泰国。两下比较,宁可答应下来,让理屈的罪名背在秦国身上。”
师:两相比较,他用了一个什么词[用手势表示两相比较]?
生:让理屈名声背在秦国的身上,这样解决了大家的什么顾虑?
生:怕秦国发动侵略战争。
师:我们不给送去,理屈的是赵国;送去,不给城,理屈的是泰国。比较的办法,要让理屈的罪名背在秦国身上。“宁可”理屈背在秦国身上,则不能发动侵略战争。我们看“宁可”,你们见过这样的句子吗?说一说。
生: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师:还有——
生:[有些紧张]宁可跪着——
师:你说反了[等待了一会儿,那个学生还答不出,其他学生纷纷举手]。谁能说?[又等待了一会儿,才叫另一个学生回答]
生:宁可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
师:对了,宁可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在几种状况下选取一种,蔺相如有几种方法?
生:[齐答]两种。
师:宁可送去璧让秦国理屈。之后蔺相如还提出他的结论[板书:结论],谁愿意念一念[指名朗读]。
生:[朗读]“大王若找不到人,我愿意带宝玉去秦国,如果秦国不拿十五座城交换,我就设法把宝玉送回来,保证完璧归赵。”
师:对,送去之后,如果秦国真的拿十五城交换,赵国交换不交换?
生:[齐答]交换。
师:如果交换成了,就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城入赵,璧留秦[板书:城入赵,璧留秦],两者加一个虚词用什么?[有个学生回答“归”,教师说“归”不好,又有人答“而”]对,而[在城入赵和璧留秦当中加一“而”字],不给城,完璧归赵[板书:不给城,完璧归赵]。我们也加一个虚词是什么?
生:[齐答]而。
师:不大适宜[有一个学生说“则”]。对,“则”,如果秦给城则璧给秦,不给城则璧归赵,这样做容易吗?
生:[齐答],不容易。
师:这当中当然有——
生:波折。
师:还有——
生:斗争。
师:要经过斗争,谁把这段念一念[指名朗读]。
生:[朗读]蔺相如到了秦国,在王宫里大殿上献上宝玉,秦王只称赞宝玉好,绝口不提十五个城。他看秦王果然没有诚意交换,就上前几步,说:“这宝玉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秦王就把宝玉交给他,他捧着宝玉往后退,退,退,靠近柱子站定了,怒发冲冠,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没有交付十五个城的意思,所以我把宝玉拿回来,你要是强迫我,我的头和我手里的宝玉,就一齐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托着宝玉,斜看着柱子。秦王怕砸了宝玉,再三说好话,又叫主管人员拿了地图来,指给他看,说明把哪十五个城给赵国。蔺相如又想,秦王这是耍手段,假装要给那些城,就说:“和氏璧是天下著名的宝贝,赵王送出这宝玉的时候,礼节很隆重,以前斋戒五天。此刻大王也就应斋戒五大,还要举行授璧典礼,这样我才敢献上宝玉。”秦王想强迫蔺相如改变主意恐不可能,于是便答应斋戒五天,并且跟他约定日子,举行隆重的授璧典礼。
蔺相如回到馆驿,明白秦王仍旧没有诚意交换,就叫跟他来的人,化了装,走小路把宝玉送回赵国去。到了举行授璧典礼的那一天,他大大方方的对秦王说:“秦国从来不守信用,我实在怕受大王的骗,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宝玉回赵国去了。再说,秦国强,赵国弱,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者到秦国去,赵国立刻就把宝玉送来。凭着秦国这样强大,要是先把十五个城割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住宝玉,得罪大王呢?此刻宝玉已经送回,你杀了我也没用!请你和你的大臣仔细商量商量吧!”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好好招待他,送他回国。
师:还有几句再念一念。
生:[之后朗读]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封他做大夫。
师:[发现学生读丢了一个字,有的学生也发现了,便举了手,这时教师问了一句]封他做什么?
生:[愣了一下]封他做大夫。
师:什么?
生:上大夫。
师:这段课文证明蔺相如花了不少力量,也表现了他[指名回答]
生:勇敢机智。
师:别人[赵国其他官员]不敢去,他敢承担这么大的职责,挺身而出,他的对手是厉害无比、狡猾阴险的秦王。到了秦王大殿上,蔺相如的智慧表此刻什么地方?
生:拿玉要砸的那个地方。
师:第一次秦王接玉时怎样样?[停了一下,没让学生回答]秦王接了这块宝玉,高高地坐在当中的宝座上,两边排列着文臣武将和卫士,很是庄严威武。蔺相如一个人,双手捧着宝玉献给秦王,秦王只称赞宝玉,那里有一个很关键的字,什么字?
生:[齐答]只。
师:只是不提什么。
生:[齐答]十五城。
师:怎样说?
生:[齐答]绝口不提。
师:连谈都不谈,这是耍手段。如果商相如说你不给城,还给我宝玉,这样秦王会给玉吗?
生:[齐答]不给。
师:不但不给,反而会遭到武士的驱逐。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这叫什么?
生:随机应变。
师:对,他说宝玉有毛病指给秦王看,接到玉后,退到柱子边,他很气愤。书上怎样说?
生:怒发冲冠。
师:[板书:怒发冲冠]冠是什么?
生:[齐答]帽子。
师:“怒发冲冠”是说生气时头发把帽子都冲掉了。[学生都笑了]没有这样的事,这是什么写法?
生:[齐答]夸张。
师:“怒发冲冠”是夸张的写法,表示十分愤怒。蔺相如干脆揭穿秦王的阴谋,你看他是不是莽撞的人?
生:[齐答]不是。
师:如果他拿不到宝玉,他绝对不撞,如果撞了怎样样?撞碎活该![学生活跃]他拿着玉这样一撞就和玉怎样?
生:[齐答]同归于尽。
师:当时秦王对他有办法没有?当时秦王能够让武士对付他,但怕他把宝玉砸碎,只好拿着地图对他说好话,蔺相如是不是一个只是能说会道的人?
生:[齐答]不是。
师: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秦王想让他把宝玉交出来,他不想交出宝玉,又想出什么办法来了?念一念书上怎样说的?[指名学生朗读]
生:[朗读]“和氏璧是天下著名的宝贝,赵王送出这宝玉的时候,礼节很隆重,以前斋戒五天。此刻大王也就应斋戒五天,还要举行授璧典礼,这样我才敢献上宝玉。”
师:和氏璧是块宝玉,是不能用金钱的价值来比的,这叫做什么?
生:无价之宝。
师:[板书:无价之宝]这块宝玉给秦王送去的时候,赵王以前怎样?
生:斋戒。
师:过去我们以前在哪里讲过?
生:西门豹治水,讲过斋戒。
师:斋戒的时候要沐浴,不喝酒,不吃荤,要恭恭敬敬。赵王既然这样,秦王也就应斋戒五天,举行授璧典礼,这叫什么?
生:[齐答]受。
师:秦王答应了没有?
生:[齐答]答应了。
师:他为什么答应?
生:他明白蔺相如走不了。
师:秦王想,早两天得到也能够,晚两天得到也能够,只要人走不了,璧也走不了,白添一块宝玉。结果蔺相如又发挥他的智慧,回馆驿后,让随从化装把宝玉送回去。他为什么要求用五天呢?
生:能够保证随从带璧回到赵国境地。
师:他是有意识的这样做,过了五天秦国追也追不上了,五天之后他再大大方方地承认。如果秦王讲信用,你要璧就把城先给我们。这时璧也不在了,你杀我也没有用,秦王只得好好款待他。为什么不杀他?
生:杀之没用。
师:杀了他也得不到宝玉,白白承担一个随便杀人的名声。秦王得了宝玉就完了吗?
生:[齐答]没完。
师:没完。他必须会认为赵国好欺负,要了玉之后,还会把城要回来。相如的机智粉碎了敌人的阴谋,维护了赵国的名誉。所以回去后赵王封他什么?
生:上大夫。
4.《将相和》课堂实录 篇四
师:昨天我在曲阜城里拍了几张照片,大家看看知道是哪儿吗?(展示幻灯片:《学而》杂志)生:孔子中学的校刊《学而》 师:(展示幻灯片: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有朋路)生: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我家就住在有朋路。师:(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生:陋巷街北头的牌坊。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
生:一个土堆?(学生开始思考)
师:这个土堆可能不太引人注意,但很有名。现在有个学校就以此命名(展示幻灯片:舞雩坛中学),这就是沂河北岸著名的舞雩坛——古代鲁国求雨的土坛。师:(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生:万仞宫墙——曲阜的南门。
师: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的来历吗?(展示幻灯片:《学而》杂志)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师:对!(展示幻灯片: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有朋路)这一个?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 师:不亦什么乎?乐(yuè)乎?乐(lè)乎? 生:(停顿、思考)乐(lè)乎!
师:再读一遍。生:(齐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 师:(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这里曾是谁住的地方? 生:刘禹锡。
师:刘禹锡?为什么?
生:因为刘禹锡写过《陋室铭》。
师:刘禹锡是河南洛阳人,他没在曲阜住过,这个人比刘禹锡要早一千多年。生:孔子。因为《陋室铭》中有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师:是有这句话。在《论语•子张》中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因为道不行就发了“欲居九夷”牢骚话,有人说九夷闭塞,经济落后等等,然后孔子说了这句话。不过孔子居住在阙里,今天我问的是陋巷的来历(展示幻灯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有一次孔子说,颜回真是圣贤之人,居住在陋巷,生活条件那么差,如果是一般人早已不堪忍受了,可是颜回是那么的快乐的学习,“贤哉!回也!”因此,陋巷就是后来被称为复圣的颜回居住的地方。师:我们齐读一遍大屏幕上的文字。生:(齐读)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在第一册语文中有一个活动性学习专题——走近孔子,在活动资源里选了六则《论语》,其中有一则谈到它: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理想—— 生:《侍坐》中有一段好像是说“风乎舞雩”什么的? 师:对,(展示灯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找一个学生来读读吧!生:(读)
师:这是曾皙的政治理想。(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曾有旅游者问:你们曲阜的古城墙南门为什么叫“万仞宫墙”,而不叫什么“门”?你知道吗?
生:(思考)摇头。
师:它的来历出自《论语•子张》(展示幻灯片: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篇》)有一次有一个叫季孙的人说子贡的道德学问已经超出了他的老师孔子。子贡说:“千万不能这么说,如果把道德学问比作宫墙,也就是围墙,我的墙也就是到肩膀这么高,在外面就能看到里面的房舍;我老师的墙有几仞高,你根本找不到进入的门,根本看不到围墙里面的建筑。因此“宫墙”是指孔子的―― 生:道德学问。
师:曲阜的好些地名都和《论语》有着密切的关系。曲阜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写有《论语》句子的。以下是我在曲阜鼓楼大街上拍摄的。(展示幻灯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来读一下。生:(读)
师:这句话是写的哪一方面? 生:治理国家。师:用两个字概括。生:为政。师:很好!(展示幻灯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大家边读便欣赏其书法。师生:(读)
师:这句话表面上说松柏,实际上说什么? 生:人的道德修养。
师:因此孔庙里有许多松柏。尤其是柏树已成为我们曲阜的市树。师:陈毅元帅曾做过一首诗:“大雪压青松,生:(齐背)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师:(展示幻灯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大家齐读。生:(齐读)师:(展示幻灯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我在曲阜师范学校的墙上拍的,因此《三字经》里面有一句什么来的? 生:性相近,习相远。师:这是哪一方面? 生:学习、道德修养。师:(展示幻灯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到处可见,大家说这幅放在什么地方最恰当?
生:曲阜是旅游胜地,接待外来旅游者,应放在孔林、孔府、孔庙门前。生:宾馆大厅或门口。
师:宾馆。好。我在好几个宾馆拍了几幅,但图象都不清楚,这幅是在汽车站拍的。汽车站,行不行? 生:(笑)行
再向下看(展示幻灯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生:(读)师:(展示幻灯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师生:(读)
师:同学们想想这一句放到哪儿最合适? 生:学校。师:具体些。生:图书馆。
师:对。这就是曲师大图书馆前面草地上的一块石头上刻写的。为什么放那儿最合适? 生:我认为“博学”嘛!图书馆书多,应该广泛学习。切问而近思,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沉醉其中。
师:说的太好了。(展示幻灯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个应该放在哪? 生:(齐答)教学楼上。
师:如果你想读《论语》全篇,我建议你到这里去!(展示幻灯片:论语碑苑)。那里有好些精美的书法作品,形式丰富多样。总之:《论语》在我们曲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我们从小就接触这些,可谓耳濡目染。下面请同学们说说,除了这些,你还会背哪些?并归纳一下属于哪些方面。
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师:这是说的哪一方面?你归纳一下。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学习方面。
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面。生: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谈道德。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学习。生: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谈为政。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方面。
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准则。你认为这句话放在什么地方最好? 生:学校。
师:学校。教给人做人的准则。还能放在哪? 生:市场。师:为什么?
生:提醒人们诚实,不欺骗。
师:有道理。我觉得这句话更主要是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据说,联合国大楼的门厅上就写着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觉得这句话如果让美国人多看看多好!
师生:(笑)。师:总的来说,《论语》的内容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教育,二是道德修养,三是为政治国。如果你今天放学回家,家长问你,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你说《论语》。家长问什么是《论语》,那么请你概括一下什么是《论语》。思考讨论一下。生:(思考、讨论、交流)生:《论语》是每个人应遵守的准则。生:《论语》是一部编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的。师:它是记录孔子言行的,只有孔子的言行吗? 生:不,还有他的弟子。师:你再补充一下。生:《论语》是一部编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而成的。师:这句话告诉父母,《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谁还想说? 生:《论语》告诉我们做人的准则,学习的方法。师:这是它的内容,谁还想说? 生:《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教育我们的一部追记。
师:她补充了这么一个观点——“追记”,这个观点很好,为什么是教育我们的追记?
生: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说是追记。我们是孔子的后人,应学习前人的经验。
师:我觉得大家说的很好,我总结了几句,请看大屏幕。(《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全书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分上、下两部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无以复加的影响,故朱熹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并影响到全世界。)让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生:(读)。师:(展示幻灯片:巴黎宣言)因此在1988年有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今天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么一群伟大的先人,手捧的就是这么一部不朽的论著。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想象的说明的《论语》的重大作用。《论语》分上下两部,今天给大家手拿的的就是半部《论语》,《论语》的上篇。师:(展示幻灯片:“同学们,我们以首篇《学而》为例(如果你不喜欢,可以选取你所喜欢的一篇)从中选出你喜欢的句子加以研读,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好吗?10分钟时间,够吗?
提示:你从中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哪些地方你觉得有异议?你认为如何?“)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读《论语》读过几次,不过,前两天我又读,有这么一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产生了异议,学完之后整天复习,真是快乐!对吗?我就想,今天复习,明天复习,经常复习,我问你如果叫你整天复习,你快乐吗? 生:(齐)不快乐。
师:大家说在这方面古人的心态和今天天的我们是不是相通的? 生:(齐)是。
师:假如孔子整天复习,你说他快乐不快乐? 生:(齐)不快乐!师:可孔子当时为什么非得说快乐呢? 我想这里面可能有问题。再有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说到月底了,钱快花光了,工资还没发下来,有朋友给你打电话说,明天到你家去,你说会怎样?是不是很悲惨?“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对我发脾气,我表面上不发脾气,心里恼怒一下也不行吗?这种君子不做也罢。因此,台湾有位学者叫南怀瑾,他曾经把这几句戏改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难过乎?”我觉得这才符合常情。师生:(笑)
师:我认为这里面有一字应注意,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这个字的最初写法是上面一个“羽”下面一个“白”,在《说文解字》上说“习”指小鸟反复的振翅学飞。意思不仅仅是学习,复习还引申为演习、训练。因此,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仅仅指复习,还有实践、训练、实习的意思,老师讲了知识和道理我们来实践一下看看对不对,对了!乐!。因此这句话指少年时代应立志刻苦学习并且学了之后再干什么? 生:(齐)实践。
师:对!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中年,历经磨难,历经仓桑,知交半零落,好朋友没有几个了,这时才发现朋友的弥足珍贵。在一个风雨之夜,有一个好朋友从远方推门而入,这时你会怎么样? 生:快乐!
师:太快乐了,两人触膝长谈,不觉到天明。再随时间的流逝,人到老年,这时历尽苦难,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已看透了,所有的苦难都可以装在心里,这时晚辈即使抱怨一句甚至不了解自己,也是笑而不答,这才成了真正的君子。因此,我认为这三句话不可分割,它写了人生的三个时代:少年时代立志学习,并学以致用;中年时代知道朋友、友情的弥足珍贵;到了老年,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苦难。这是我研读的心得。大家研读一下,十分钟够不够?我加入那个组织?哪一组需要我就举手!师生:(讨论,十分钟)
师:同学们发现了好些问题,我们一起讨论,谁先说? 生:(争相举手)
生:二章17句。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它的译文我有不同的见解,它的译文是:“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人,你明白了吧?”我认为应译为“我教你知或不知的态度吧!”因为这一则是孔子对子路的教诲,对他讲实事求是的态度,很多同学都知道子路的性格非常草率,不够谦虚,所以孔子针对他的这一特点,要他要养成实事求是的好习惯,所以我认为应这样翻译。
师:我觉得这个同学有两点非常的可贵:一,他的理由很充分;二,他从子路的性格态度入手,能够找到最原始的问题,做到知人论世,这就是历史地看问题。说得很好。谁还说? 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解释为慎重的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我认为这样不对。如果在父母终年之前没有好好地对待父母,没有尽到做子女的责任,仅慎重对待他们的去世又有什么用呢?
师:你认为不仅仅在最终的时候谨慎的对待,生的时候,尤其是赡养父母的过程更要认真。那么我再问你,这句话是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生:有些道理。师:哪些道理?
生:父母养育了我们,在他们去世的时候,理应受到谨慎的对待,在他们死后我们应该去追念,精神上追念,尤其是对父母的爱。
师:主要是精神上的追念,情感上的追念,不仅仅表现在表面的形式上。大家见过有些出殡的,表面上十分隆重,你认为应该怎样?
生:对待父母孝顺就够了,不必过分在乎形式。师:这一点很好。那么你如何评价“追远”这两个字?
生:我认为这没有多大意义,父母乃至祖先都死了,我们如果还沉浸在追念中,就会永远地沉浸在悲痛中。我们应该把对父母的那种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师:寄托在孩子身上,培养好孩子,有道理。父母死了就忘了? 生:教育孩子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先。师:不要忘记祖先,要不要追远? 生:在一定时候追远。师:什么时候? 师生:(笑)
师:我这个问题好像问得不好回答,好,你来说。一生:“慎终追远”这一句没有说对待父母生前怎样,它只说父母去世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所以我认为她刚才的说法不对。
师:她又反驳了,干脆你们俩辩论一下。
生:后面有“民德归厚也”一句,如果是对待仅仅在去世以后,就不足以使“民德归厚”了,这句话主要是教育后人如何孝敬父母的。
一生:不对,这话仅仅是说对待父母的死和追念祖先这两件事,我们应就事论事,不要扯的太多。
生:不行!这句话的意思不仅表现在追念祖先,还应体现在生前对待父母、孩子。其的中心是“民德归厚矣”,而“慎终追远”就是为了它。总之,这句话是教育人们要形成一个世人必须遵守的好传统。
一生:请问何为“终”?终”就是“死”,终点嘛。
生:汉语博大精深,它有多种意思。再者,你不能只看文字的表面。
师:你们两个互不相让,我来说两句好吗?我们先这样考虑,“慎重追远”,它有没有合理的一面?首先对于我们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不要“慎”? 生:(齐)要。
师:对于我们的祖先要不要“追”? 生:(齐)要。师:这个问题好象没有争议。我记得上个月国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来大陆访问就写了这四个字——“慎终追远”。他干了两件事,一是在故乡湖南湘潭“慎终”,他和他的母亲一起奠扫祖坟;再一个是在黄帝陵“追远”,拜谒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有时,我想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那三个已分崩离析了,只有我们中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其中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先人提倡的“慎终追远”的传统,这种民族的传统文化维系着我们。我们这个国家历经沧桑,50多个民族在历史上历经多少苦难战争和分裂,海峡两岸60年的隔阂没有隔断我们血浓于水的感情,靠的是什么?不就是“慎终追远”吗?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沉湎于思念之中,应该如这位同学所说,把希望放在未来。再者,父母死了,形式上的大操大办行不行? 生:(齐)不行。
师:所以我们看问题应该用历史的眼光看,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是我们看待论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展示幻灯片:“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师:时间关系,我们再讨论一个吧!
生:17页,子曰:“父母之年不可忘。”——我认为它的译文有问题,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并且应该常常记在心里。为什么要把父母的年龄放在心里呢? 师:我先问你个问题,你知道你父母的年龄吗? 生:知道。
师:你怎么知道?
生:这是一个女儿应该做的。师:那么别人该不该知道? 生:(笑)我是说没必要非得把他们的年龄记在心上,而应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努力孝敬他们。
师:你是说这个意思!还有呢?
生: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不应该放在年龄上。
师:但按照自然规律,判断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一般以什么为标志?
生:年龄。不过我认为应该把父母的健康和快乐放在心上,而不仅仅是年龄。
师:看来你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很好,他说的很让我感动,让我们祝福我们的父母,让他们永远健康快乐!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论语》里面有好些精华,值得传承,但是还有些—— 生:糟粕。
师:糟粕,好,你举一个糟粕吧!
生: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错误!师:非常错误,有没有合理的地方? 男生:(齐)有!
师:男同学派代表说一下。
一男生:古代女人地位低下,他把小人与女人放在一起类比,说明小人不得人心。师:不是说女人,是想说小人,女人受到无辜的牵连了!这位女同学想说一下。
一女生:我认为古代这样说有道理,现在再说就没道理,现在男女平等,如果没有女人,就没有你们的存在,有句话说:宁做小人,不做伪君子,试问伪君子中就没有男人吗? 一男生:女人中也有小人和伪君子呀。
一女生:我认为这句话是片面的。小人是难养也,但这句话歧视妇女,它直接把女人与小人并列,让女人受到无辜的牵连就不对了。《礼记》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给妇女套上了重重枷锁,这种男尊女卑的观念是不对的,想想如今,奥运会上阴盛阳衰。师:有点,男同学委屈一点吧。我顺便问一句,你读过《礼记》吗?
女生:没有,我听我爷爷说的。如果没有女人的这种力量,我们在奥运会上也不会有那么好的成绩,可以看出女人在现代社会中是一股强劲的力量,是社会的半边天!
师:我还是想问一句,你开始说这句话是片面的,刚才你说的是不合理的一面,那还有合理的一面呢?我很想听。
女生: 小人的确难养,但女人也有天生的一些缺点,如有时言行不一,有的妇女比较专制,心胸狭窄等。
师:关于这个问题的是非曲直我们今天先不下结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应从两个方面看等《论语》。一是积极的一面,一是…… 师生:消极的一面。
师:因此著名学者匡亚明说过这么一名话(展示幻灯片: “孔子思想中既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这两种不同因素导致了两种不同后果,前者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后者则形成了中华民族某些优良传统和特点。这种矛盾现象是孔子思想内在二重性(矛盾性)的毫不奇怪的必然产物。”《孔子评传》)我想用他的话来平息我们刚才男女生之间的争执,好不好? 生:(齐)好!
师: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同时我们也应用一种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包容它积极的一面,也包容它消极的一面。大家看世界上别人是怎么看待《论语》的。(展示幻灯片:
“1.孔子不仅是万古圣人,也是东洋学问哲学思想的元祖。--金溢洙
朝鲜学者
2.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类的老师。
--井上靖
日本学者 3.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多民族的光荣。--艾默生
美国学者 4.在道德上,我喜欢的是孔子。
--拜伦(英国诗人)5.中国文化基于孔子之学说。孔子学说关系建立一个中华大帝国。中国切不可盲目采用欧洲文化,时移世易,但将中国旧文明之不适于今日者,略加改易可巳。欧洲人皆言中国如无孔教,中国道德必破产,此语余极赞同。中国最切要者不在西方文化之吸收,反在东方旧有文明之复兴。中国学术远在两千年前已灿然大备,若加以整理使之复兴,则影响世界,极为大,对于世界,必有特别贡献,最后中国或将为世界文化之中心。
--——罗素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6.以中国教化最著之邦,历数千年而存在,余认为孔子之功。余虽隶耶教,于孔子之道莫不乐闻之。
--李提摩太
英国传教士)前几句话都是对孔子的赞美,我最欣赏最后这两句,尤其是罗素说的,他为我们中华民族作了一个长远规划,最让我感动的是李提摩太说的,他虽然信奉耶稣,但并不排斥孔子。人家外国人都用这种包容的心态看待《论语》,我们更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展示幻灯片: “包容的心态”)不仅我们要用这三种眼光看待论语,同时论语本身也具备了这三个特点。首先它如实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及儒教的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具有历史性。孔子有些保守,但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他又虚心好学,关于这点,《师说》上曾有论述,谁能说说?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生:“圣人无常师”。师:好。《腾王阁序》中有两句:“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是一个典故,当时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在《论语》上有记载,可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这句话最早是孟僖子说的,当时孟僖子说的时候孔子才十七八岁,因此孔子经常学习人家合理的话。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还记载了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当时有很多人在乡校这个地方议论朝政,有人建议把乡校毁了,子产说:“其所善者,我则行之,其所恶性者,我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何毁之?”此时孔子至多11岁,后来孔子评价说:“有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孔子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并赞美民主作风。因此我们说在论语本身就具备历史性、发展性、开放性。最后我们用一幅对联概括我们今天研读的内容吧(展示幻灯片:“三种角度读论语 ,一颗童心谱新篇”)我记得一开始大家背了一句《论语》 “三军……” 师生:(齐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展示幻灯片:“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为践行自己的理想,请从《论语》中找寻依据,好吗?并为刚才的那幅对联加个横批,作为我们下一步研读《论语》的目的,好吗?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比如说,他想当教师,你就找一找《论语》是怎样谈当教师的。刚才有一个同学和我讨论时谈到政治问题,我说他你很有政治才能,那么你就看看《论语》是怎样谈为政的。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展示幻灯片:网站:
资料: «论语别裁» 南怀瑾
«论语今释» 蒋沛昌
«论语译注» 杨伯峻
«论语类纂» 刘振东
«论语导读» 杨树增
«论语通译» 徐志刚)这些可以到我们学校的电子备课室和图书馆去查找。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吧,下课!生:起立
5.《公输》课堂课堂实录 篇五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一年前发生的伊拉克战争吗?
(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件导入,自然、贴切、巧妙,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一是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热爱和平的人文情怀;三是和课文内容紧紧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阅读文本。)
生1:记得。
师:这场战争不仅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灾难,而且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心灵上留下了创伤。我们还清晰地记得,在这场战争爆发前,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爱好和平的国家以及爱好和平的人士四处游说,力图阻止美英等少数国家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但是,结果却是──
生2:失败了。美英等国最终还是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师:那么,国际社会的斡旋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生3:******太专制。
生4: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生5:美国太强大了,他想称霸世界,谁不听他的话就打谁。
师:对,美国太强大,伊拉克太弱小,而支持伊拉克的国家也没有谁是美国的对手,所以没有实力阻止美英等国对伊发动战争。看来,阻止战争,不仅要有三寸不烂之舌,还要有实力作后盾。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对这点作了诠释,不信,我们来读一读《公输》,看一看墨子是怎样阻止一个强大的国家去攻打一个弱小的国家的。(多媒体课件打出:公输《墨子》)
二、解题释题,明确目标
师:现在请大家打开读书笔记本,将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交流一下,看看谁搜集得比较全面、完整。(学生交流、评比,推荐搜集得较全面较完整的笔记本,教师用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
(传统教学都是教师解题、释题、介绍作者,此处教师却把这一教学任务放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显然可以有效培养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师:大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很强,能够自己去查阅,去探究,这种精神值得发扬。下面我们看看学习本文应达成哪些基本目标。点击课件,屏幕显示目标。(目标略)
三、朗读课文,揣摩文意
师:下面我们带着目标学习课文,首先请大家对照注释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我们共同解决。
(突破了讲析式,教师不再包办字词句的诠释,而是让学生为学生释疑,教师着重对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提示,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
生1:“吾义固不杀人”的“固”是什么意思?
生2:“固”作“本来”讲,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坚持道义本来不杀人的”。
师:“固”作“本来”讲这种用法我们已经学过,学习中我们要善于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就像这位同学那样。(生点头)
生3:“争而不得,不可谓强”,这里的“强”是“强大”呢,还是“坚强”?
生4:我认为是“强大”。
师:“争论了却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强大。”说得通吗?
生5:说不通,应该是“坚强”。
师:词语的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生点头,默认。)
生6:“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一句中的“以”和“之”我不理解。
生7:我认为“以”是“以为”“认为”,“之”是“的”。
师:“之”是“的”吗?说不说得通?
生8:我认为这个“之”字没有实义。
师:很对,这个“之”是一个虚词,无实义。
生9:“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句中“乃”是什么意思?
生10:“乃”是“才”的意思。
11:我认为不是“才”,而是“于是,就”。
师:大家同意哪种说法?
生12:第二种。
师:我也同意第二种,因为前后两句不是条件关系。
生13:“吾请无攻宋矣。”是楚王攻打宋国,为什么还请求不攻打宋国了呢?
师:这个“请”不是请求,是一个谦词,不翻译。
生14:“吾既已言之王矣。”我老是翻译不通。
生15:我既然已经说给大王了。
生16:我已经对大王说过了。
师:大家同意哪种翻译?
生17:第二种。
师:我也同意第二种,因为“既”是“已经”的意思,“言之王”是“言之于王”,省略了介词“于”。
师:我们理解了文章大意,下面请一位同学将全文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其他的同学小声朗读,并评判一下,看看你的同学读得怎样。
(一女生朗读。)
生18:读得流利,声音洪亮。不过有几个字读错了,“短褐”的“褐”应读“hè”,而不读“jié”。“雉免”的.“雉”读zhì,不读“cí”,可能她把“雉”“雌”弄混淆了。另外,应读“禽滑(gǔ)厘”,而不读“禽滑(huá)里”,其实书上有注解。
师:他听得很仔细,把读错的地方全都纠正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分析了读错的原因。
生19:她读得节奏感比较强,停顿也处理得比较好。但我认为有四处地方处理不够妥当:一是“此为/何若人”,应读成“此/为何若人”;二是“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应读成“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三是“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应读成“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四是“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应读做“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师:厉害!连这么细小的地方都听出来了,很有文言语感。
生20:人物的语气语调也处理得比较到位,如墨子的话正气凛然,一气呵成,富有论辩性。但有两处我认为处理不够好,一处是“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理亏,心里发虚,无言以对,同时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仗势欺人,朗读时要把他心里发虚又仗势欺人的语气读出来;二是“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盘想杀掉墨子以绝后患,还有一种威胁的意味,所以也应朗读出来。
师:真了不起,对人物有准确的把握。如果这样朗读课文,那么人物形象也就会跃然纸上。下面老师来读一遍,大家看是不是合乎要求,并希望大家提出意见。(师朗读)
(重视读,体现了语文特别是文言文的教学规律,不仅有范读,还有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生21:老师读得好,不过你的声音没有张洁(班上一女生)的动听。
师:那我们请张洁朗读吧,同学们跟着小声朗读。(张洁朗读,众生跟着小声朗读)
师:请大家再大声地将课文读一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层次和人物形象。
四、师生对话,解读文本
师:通过朗读,我想大家对课文内容一定有所了解了,现在我们以“这篇课文叙述了 的故事,表现了 ”为话题,试着和作品对话,从而更深入地把握课文内容,可以争先恐后地说。如:叙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机智、勇敢和善辩。
(以话题的形式,让学生朗读文本,有利于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读出个性,读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实现了师生与文本的交流,体现了阅读的规律。)
生1:叙述了墨子阻止大国侵略小国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政治理想。生2:叙述了墨子为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勇于实践和顽强斗争的故事,表现了要制止不义战争不仅要从道义上说服别人,还要有实力。
生3:叙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不仅表现了墨子的机智和勇敢,同时表现了侵略者的阴险和狡诈。
生4:叙述墨子用道理说服公输盘,迫使楚王不得不放弃侵略宋国的意图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对攻伐的精神。
……
五、吟诵玩昧,合作探究
师:我们都已进入了角色,走进了课文之中,有自己的感悟,现在我们深入学习课文,通过吟诵玩味进行探究和鉴赏,深入领会课文的内容、层次、写法,欣赏作品的美。请大家先用吟诵法朗读,要真正进入情境之中,读得入情入境,摇头晃脑,自我欣赏品味。
(吟诵、品析、探究,将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并融入现代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文言文教学方式;同时探究专题也充分表现了文本内容、写法特点,可以说,这些问题探究清楚了,文本的学习也差不多了。)
师:现在我们分组边吟诵边品析边探究,先着重探究如下几个问题(点击课件,屏幕显示):①课文写墨子止楚攻宋有哪几个步骤?是怎样一步一步说服楚王的?②课文在叙述时曲折生动,表现在哪些地方?试结合课文具体说说。③墨子的语言很有论辩性,这种论辩性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各组探究后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学生分组吟诵、品析、探究,然后汇报。)
(汇报略。)
(学生提出探究问题,说明学生已完全深入了文本之中,像这样解读文本,收获一定很大。)
师:下面请大家再朗读吟诵课文,看能不能再提几个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
生1:墨子为什么用许多比喻说理?
生2:文中公输盘的描写和历史不太相符。
师:此问题非常有价值,值得我们探究。
生3:文中对墨子的描写有美化之嫌。
……
师:这个问题很有创意。大家提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一时半会解决不了,我们还是留着大家下去探究吧。如果需要老师帮助的话,我一定鼎力相助。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墨子的?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他什么特点?注意:要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来谈。
(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训练。)
生4: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墨子,表现了他的机智、善辩。比如,他见到公输盘,不先说来楚国的真正目的,却从想借公输盘之手杀掉侮辱自己的人说起,引起公输盘的不快,继而逼出“吾义固不杀人”。但公输盘只知道杀一个人是不义,却不知道兴师攻宋杀更多的人,是更大的不义。所以,墨子接着指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把公输盘说得哑口无言。再比如说,墨子在说服楚王时,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说得楚王诺诺称善。墨子说话总能抓住对方要害,引其上钩,先发制人,使对方无言以对。
生5:我认为通过语言描写还表现了他的勇敢无畏。墨子只身前往,本来就是勇敢的表现,他是在用生命践行他的政治主张!再比如说,当公输盘发出“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的威胁后,墨子针锋相对:“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你无非是想把我杀掉,我清楚你的险恶用心。)墨子的勇敢无畏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生6:我认为还通过行动描写表现墨子的智勇双全。比如,他和公输盘的对阵,他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你公输盘的云梯并非不能摧毁的迷信,从而彻底挫败了公输盘。
生7:我认为对比描写也表现了墨子的机智和善辩。墨子的滔滔不绝和公输盘、楚王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表现了人物形象。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那么,作为现代青年,你觉得墨子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并继承和发扬的呢?
生8: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教者能够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
生9: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顽强斗争的精神。
生10:我以为,他那种热爱和平、反对不义战争的精神值得永远发扬光大。(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是的,今天的和平是千千万万人奋斗的结果。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台湾没有解放,****势力依然存在,恐怖组织也影响着人类的和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墨子那样,为和平而不懈奋斗,那么,生活就会安定,世界就会和平。
师:鉴赏文学作品,除了人物形象外,还可对文中美点、妙点进行品析、鉴赏。下面我们试着鉴赏一下。
(从语言入手鉴赏美点、妙点,是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生11:“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九设”“九距”表现了战斗之激烈。
生12:“攻械尽”“守圉有余”形成鲜明对比,充分表现出了墨子的智慧。
生13:墨子劝说楚王时,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生动、贴切。
……
六、梳理小结,链接延展
……
师: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一定有所收获,大家交流一下吧。
(从文本中获取知识,训练能力,收获人生,文本作为一种资源,其效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生1:学习文言文要多读多诵,这样就能读出味道,理解文章的内容。
生2:通过学习,我学到了一种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就是从描写入手去分析人物性格。
生3:学习这篇课文的最大启示是:为了实现理想就要勇敢实践,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生4:我要发扬墨子的精神,做人类和平的卫士! (响起热烈的掌声)
6.《范进中举》课堂实录 篇六
师:我们都知道,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在这篇小说中你觉得哪几个人物形象最具有讽刺的意味?
生:范进和胡屠户。
师:范进是本文所要看重点表现的一个形象,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文章的哪个片段,让我们在笑声中体会到作者辛辣的讽刺?
生:喜极发疯
师:速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发疯的过程:(生介绍,师板书:昏厥→疯跑→跌倒→疯走)
师:疯得跌荡起伏、疯得劲头十足、疯得丑态百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普遍吗?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夸张!
师:在这些夸张的描写中,你印象中最深的是什么?
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范进的动作“踹”,可见疯的劲头有多大。
生2:我印象最深的是范进的外形,“披头散发”,鞋不知道掉在哪里,而且浑身是污泥。一个中举的举人竟是如此一副丑态,真是又可笑又可悲。可见作者对范进是讽刺、批判的态度。
师:仅仅是讽刺、批判范进吗?
生3:我觉得不仅仅是讽刺、批判范进,我觉得更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科举制度。
师:你思考的很深刻。的确,无论是孔乙己还是范进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而作者正是借这一些典型的人物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的科举制度!还有吗?
生4:我印象最深的是范进的语言:“噢,好了,中了”并且反复出现,说明人疯心不疯,可以看出范进是一个极度热衷于功名利禄的知识分子。
师问:噢,你发现的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探究。人在疯狂的状态下仍然知道中举带给自己的是“好”!你们觉得文中有写到这些“好”吗?
生5:有,在文章第6段。“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的,有拿酒的,还有的背了斗米来的,也有的提了两只鸡来的”。而中举前范进的家里没米没面,老母亲都饿的两眼发昏,却没有人过问。可以看出,“好”在他家的经济可以迅速改善。
生6:文章第11段,写到张乡绅一听说范进中举,马上带着钱财亲热地套近乎,“好”在地位可以快速提高,荣华富贵自动送上门来。
师:一个“好”字,却言简意赅通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心态,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所以说好文章需要“咬”文“嚼”字的。你看,这就是夸张的力量,在夸张的描写中,人物的丑态毕露无遗。虽无一贬词,但却使读者在哑然失笑的同时,深感他的可笑可悲可鄙。从而不露声色地鞭挞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罪恶。
师:范进中举,冲击的何止是范进一个人!细心的我们会发现中举后,范进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所有的对比中,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生答胡屠户)。好,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封建市侩的嘴脸。
师:通过寻读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待同一个事物,人物前后的表现是多么的不同。下面我们就利用对联的形式让人物原形毕露。我先示例一下:上联是“盘缠不借骂一通”,下联是“喝酒壮胆治疯病”,横批是“贫欺富惧”。注意我们在拟写时可以从称呼、态度、礼品、相貌的评价、才学的评价、嫁女的解释等等角度去考虑。好,下面请小组合作拟写,视本组的能力而定,越多越好。
生1:我的上联是“尖嘴猴腮不三不四”,下联是“方面大耳相貌堂堂”。横批是“厚颜无耻”。
生2:我的上联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下联是“文曲星下凡做大官”,横批是“前倨后恭”。
生3:我的上联是“可怜女儿没福气”,下联是“嫁个老爷真幸运”,我的横批也是“前倨后恭”。
生4:我的上联是“一副大肠一瓶酒”,下联是“数斤猪肉数斗钱”,横批是“有利可图”。
生5:我的上联是“遇见蛤蟆今生真倒霉”,下联是“有了贤婿后世有靠头”,横批是“趋炎附势”。
生6:我的上联是“边啐边骂腆肚去”,下联是“又奉又扯低头来”,横批是“媚态十足”。
师:看来,大家集体的智慧就是大,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横批概括得也是极为一针见血。
师:在夸张、对比中,我们体会了讽刺的魅力,那么结合本节课的分析,你们是否有深入的发现!请以“通过____________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____________的社会”的句式来写出自己对文章独到的感悟。
生1:通过范进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一旦中举,便会飞黄腾达的社会。
生2:通过范进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社会。
生3:通过张乡绅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官官相护、拉帮结派的社会。
生4:通过胡屠户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趋炎附势的社会。
生5:通过乡邻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世态炎凉的社会。
生6:通过胡屠户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对不幸者冷酷,对权势者敬畏的社会。
师:是的,通过范进中举这个小小的窗口,我们不仅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无情批判,而且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认清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我们才能感受到今天新社会的生活的美好,更加明智地建设我们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