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2024-07-02

我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精选12篇)

1.我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篇一

我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为什么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是针对阅读教学的“虚效”而提出的。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正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如何。教学效果不尽如意,表现在:大多数小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口头、书面)能力等还不能令人满意。很多小学生的毕业考试分数很高,但分数里是否有“虚效”?不能不承认,当前学生的高分低能依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打不好,对于我**语教学综合水平和整体质量的提高将构成严重的阻碍。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总体来说,小学毕业生应该掌握3000个汉字,做到会读、会写(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会用;对于教科书中的课文能够理解,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默读能力)、阅读欣赏能力及判断能力,能够阅读书报,能从阅读中吸取知识、感悟思想、丰富情感、提高品质;能够写出四百字左右的、简单通顺的记叙文和常见的应用文;能够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够有条理地、语气适当地和人交流、从小学各年级来说,应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从课文的学习来说,应完成该课文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三、怎样实现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这个问题涉及语文教学理论、教科书、教师、教学过程等多种因素,我想主要从教学上谈点看法和意见、1.认清语言的本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认识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那么作为学习语言的课程——语文,当然不能脱离语言的运用。具体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我仍坚持20年前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论》一书中的提法:“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包括口头和书面语)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分不开的,为了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我曾提出五项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2)培养和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充实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5)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想品德、道德情操、思维水平及学习习惯的全面进步。

这五项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最基本的是第一项任务——“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严格说应该包括:识字、写字、听话、说话、读书、作文六种能力,其他各种能力和品质的形成,都是在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中统一实现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达到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交流,才能称得上教学获得实效。

现在有的研究者强调语文素养的全面性,但在全面之中,没有突出最基本的因素——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容易使阅读教学方向不明,把握不住阅读课的本质。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课,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课。阅读课要在“用”字上狠下工夫,要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写作,学会听懂别人讲话,学会熟练地和人进行口语交流。这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必须将这个核心突出出来,明确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阅读教学在使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其认识能力和情感素养,但任何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阅读教学必须充分显现展示语言的魅力。

2.阅读教学要体现课文这一文本要素。

阅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明确之后,应明确阅读教学的依据就是课文。阅读教学必须依据课文这一文本要素进行教学。凡是选为课文的篇目,大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语言规范、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记忆、积累;第二,凡是好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一定的写法,鲁迅先生曾说:“凡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第三,好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与思想情感。

针对这三点:关注课文的语言、写法、思想情感,在教学时应该如何具体实施呢?第一,使学生吸收规范的语言。教学时,教师要将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体现出来,使学生将词句读懂,好的片段、全文要求学生背诵。第二,使学生学习课文写法。阅读教学既要教学生读书,还要教学生写作。在阅读课上,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反映生活,如何构思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学习课文的写法。第三,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同时,语文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提高其审美能力。审美个性的培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审美个性,主要指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个性化的认识和情感特征,也就是每个学生对某一文学作品形成的自己合理的理解、感悟和感动。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积累;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审美判断能力,个性理解必须合理,教师要适当引导;再次要在对语言的审美过程中,将文学的种子深深地播在学生的心灵之中。

阅读教学还要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现在的阅读课多考虑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把感动忽略了。有的课,必须能感动学生,使课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之中,令其终生难忘。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能够在语言上有所积累,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一;能够在思想上有所领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在心灵上有所净化,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二;能够学到一点写作方法,懂得作文必须“情动而词发”,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三。

3.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阅读课要将课时交给学生。提倡学生“自读、自查、自写”;提倡学生“说课”——说内容,说语言,说认识,说情感;提倡学生“写课文”——写事实,写心得,写真情。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要始终贯彻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尤其强调说和写的训练。一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说、写句子;二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说、写片段,写日记;三年级进行作文启蒙训练,写学生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各种事物和人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四至六年级把习作放在重要地位,由片段训练到篇章训练,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指导。

平时应开展读写结合的课堂“小练笔”。我一直主张在每篇课文的讲读过程中,要有10至15分钟的时间进行说、写训练。

这样做课上时间不够用怎么办?这必然涉及阅读课的教法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改变一问一答的琐碎式教法。如,三年级以后的阅读课,可以将课设计成几个板块:初读、细读——可以要求学生全文默读;深读、探究——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讨论的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对思想、感情的领悟等;阅读欣赏——可以采取朗读的形式;巩固运用——可以设计一些说和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当然,这还要依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千万不可将所有的课上成一个模式。如果平时的“小练笔”抓得紧,逐步养成学生的习作习惯,学生就不会感到作文难了。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二年级重点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三年级以后,主要提高欣赏能力,重点训练默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读出心得体会的能力。一句话:让学生学会读书、作文。4.提高青年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1)语文教师要提高人格修养。首先,人格修养体现在心灵上,也就是体现在爱心上,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的专业。其次,人格修养体现在道德规范上,主要表现为高度的责任感。再次,人格修养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中,教师要真挚、诚实、笃信。孔子早就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正人先正己”。

(2)语文教师要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基本功:写一笔好字,说一口标准的、流畅的普通话,能背下几十篇名篇,能给学生写出范文,具有一定的语文专业知识。此外,还要多读些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修养,以影响和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读经典作品,不能匆匆过目,有的应该熟读、精思、背诵、做笔记,坚持数年,定有成效。

当前,青年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很大。青年语文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常规教学上,研究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必人人都写论文,但是一定要写“教学日记”。“教学日记”的积累,就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有经验的教师则必须能写出论文。教师写论文时主要应该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多一点真实案例。我真诚地希望学校领导给青年语文教师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要坚持校本教研制度,让他们从从容容地教学和学习,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5.端正教风,坚决反对“虚效”、“虚名”。

(1)反对“虚效”。我们为什么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呢?就是因为有“虚效”,“虚效”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应试教育的积弊上。当前应试教育依然有广大的市场,应试教育就是一切为考试而准备。例如学生到了四五年级,读书还不会概括要点,不会做笔记,为什么?因为教师在讲课时把要点都给他们概括出来了,写到黑板上了,写完了让学生去背,背完了应付考试。时间长了教学就产生了“虚效”,即使学生能考及格、考好,但能力还是没有提高。还有就是作文考试以前,有些教师让学生在“优秀作文选”上选几篇,背下来应付考试,或者教师事先让学生“突击”出来几篇应考的作文,甚至允许学生“雇枪手”。部分教师的这种做法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学生的考试分数可能很高,但是他们不会读、不会写、不会欣赏,这样不仅产生“虚效”,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危害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以为学习可以“作假”,他们将来也可以在社会生活中“作假”。

(2)反对“虚名”。“新课标”实施以来,确实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师,他们在教学上改革创新,将语文课教出了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的提法就过于膨胀,比如,有些教师的课被冠为“大师的课”、“经典的课”、“经典的设计”、“经典的教学”等。我总觉得,“经典”这个词不能随意地使用。什么是“经典”?“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根据学生的变化来确定具体教学方法的,被封为“经典”的课,是不是再讲就不能变了,再变就不叫“经典”了呢?我们的课是要有变化的,特别是根据不同的学生,要改变我们的教法和设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切勿耽于“虚名”和功利。现在小学语文教师的负担比较重,我希望各级领导和全社会能够给广大教师创造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有一些学习、研讨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不一定非要人人写论文,前面提过的,写点“教学日记”就很好,把学生们思想的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教学经验都记录下来,这也是培养研究型、特色型教师的基础和关键。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扎扎实实工作,不能心浮气躁,也不要盲目地追赶潮流,因为只有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才是最好的。我相信,我们的教师一定能踏踏实实地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做好,把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2.我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篇二

一、精心备课, 预设精彩课堂

一节鉴赏课, 好的开头是关键, 教师应该注意讲究导课的艺术。比如短小的故事, 有趣的新闻、富有哲理性的格言警句等, 都可以作为导入, 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 并且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 一开始就专注教师的引导。比如《心灵的慰藉》, 我先让学生听一首歌曲《南无阿弥陀佛》, 让他们猜猜是哪位歌手演唱的。学生听了都猜不到, 他们很好奇, 问到底是谁唱的?我告诉他们是李娜出家后唱的, 并展示李娜出家前和出家后的图片, 介绍李娜出家前曾经唱过《好人一生平安》《嫂子颂》《女人是老虎》《走进西藏》等影视歌曲。学生就问“她为什么出家呢?”这其实也是我做课件时的一个疑问, 就找到了答案。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 新课内容就得以顺利展开。

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体验, 为学生创设审美的情境,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都会影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感受, 敢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教师要对教材作品事先分析:哪些做重点分析鉴赏, 哪些点到为止, 哪些让学生阅读鉴赏或课后自查资料鉴赏。鉴赏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地方, 并对其做深入分析, 让学生在剖析中发挥想象力, 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

二、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 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了学习活动, 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

1. 上课时, 教师出示鉴赏作品后, 不要立即讲解, 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 也可以分组讨论。

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通过一些思考题,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情境创设, 从中品味艺术魅力。

优秀的艺术作品, 在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思想或意蕴, 或某种意味等精神内涵, 即意蕴美。如果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精妙的语言、设置感人的情景, 往往事半功倍。

三、动眼观察, 动脑诠释, 动心体验, 动情甄别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习惯?下面结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具体阐述这一教学过程。

1. 动眼观察。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视觉能力的培养上, 让学生动眼观察。在人获取的信息中, 有80%以上是依靠眼睛观察。如在鉴赏《蒙娜丽莎》时, 首先提示学生观察作品, 例如从作品采用什么构图方式、作品的色彩、明暗、线条等。通过教师的提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动脑诠释。

要求学生把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 大胆推测美术作品的含义, 探究作品所表达的观念。我提出的问题是:蒙娜丽莎为什么流眼泪, 她在画像前遇到了什么伤心事?她在一种什么情形之下去画的像?问:画面上的蒙娜丽莎为什么是微笑的?画家想了哪些办法让她面露微笑?

3. 动心体验。

这是一种“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东西, 仅凭教师口头传授, 而没有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 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这些体验的感觉往往会加深学生发现、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 有助于其进一步对作品做出判断和鉴别。

4. 动情甄别。

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甄别作品的优劣得失。视觉语言效果是否适当传达主题内容?作者的技巧是否成熟?等等。这一过程要求学生经过理性分析后, 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一环节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判断, 让学生自己去鉴赏、诠释、体验和讨论。

教师在最后阶段做出综合讲评总结, 这也是鉴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讲评总结起着一定的导向性、权威性, 既对作品做出恰当的评述, 也对学生的鉴赏活动过程作一个综合的评述和肯定。

3.我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三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道:“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体验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正如卢梭所讲的那样,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掌握知识的兴趣,是提高文言文教学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1.巧妙提问,激发兴趣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几个问题,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解读文本,因为内心有疑,所以会激发学生解疑的兴趣。同时巧妙的提问,对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学会巧妙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学习《狼》这篇文言文时,笔者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假设你就是屠户,回到家之后你向家人说说今天遇狼的事。(要求紧扣课文内容,也可以适当地加入自己的创造)

②当你遇到两狼时,你会怎样做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由于《狼》这篇课文内容比较容易读懂,学生在初读第一遍时就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学生合上书,依照原文同时发挥想象力去创造自己版本的《狼》。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会空前高涨,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对文言文的枯燥感觉一扫而光。而第二个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会更浓。一位学生是这么想的:假如我是屠夫,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两狼,决不像课文中屠夫那样笨呢!先“投一骨”,“让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然后等到前狼快吃完骨头的时候,再“复投骨”。我觉得这样未免太可笑了,要是我就一起投两块骨头,让两狼同时得骨止,这样就可以借机甩掉两匹狼了,他就不会遇到后面的麻烦与危机了。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否定了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狼》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屠夫是多么多么的勇敢,多么多么的机智,而是说屠夫做法有些笨拙。这位同学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参考书理解这一问题,而是发挥想象,提出自己具有创建性的理解。而我们现在新课改所希望的也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有创造性的见解。所以说,笔者认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一定要扮演好这个角色,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增长见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我们知道,相对来说文言文距离我们时代比较远,缺少具体的应用语境,所以大多数学生不愿学习文言文,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怎样改变学生这种心理,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通过对文言文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如:《国语》《左转》《战国策》《史记》,它们保存了各个时期的大量资料,一般多是叙事散文,常常每篇文章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安排这样一些活动。如在课堂中教师开展讲故事的活动——或老师讲,或学生讲,这样学生兴趣盎然、热烈讨论,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表演,这样学生对文本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有的文言文就是一个剧本的底本,教师也可让学生在忠于原文的情况下对文本有所创新。

①讲解故事 疏通文意

笔者认为,在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言文时,由于这篇文言文故事性较强,分为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负荆请罪)。教师可以在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所了解之后,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这篇文章(复述时要注意课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和一些文言句式的用法)。通过讲故事,学生在愉快中掌握了文章。由于文言文的笔法简练,所叙述的故事情节不够具体生动,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想象处理,进行仿真的细节补充,让真实的故事情节更为生动。但是,细节补充需要为理解文章的内涵服务。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地使用故事讲解法解释疑难字词,用故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等等,那么会使枯燥的文言文课堂变得有趣味。同时故事法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都会有莫大的帮助。

②进行表演 启发创新

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上看,学生一般都存在较强的表现欲,这就要求教师利用这一点,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地、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表演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空前高涨。例如在学习《卖油翁》中“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这一情节时,就可以发挥想象:老翁为什么这样对待陈尧咨呢?一定是陈尧咨又犯了“自矜”的毛病了。学生表演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发挥来表演:陈尧咨射中后围观的人如何喝彩的,陈尧咨的表情又是怎样的,老翁又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这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有助于对人物性格的挖掘。

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地采用表演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改写能力等,所以老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地模仿课文, 使学生获得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学起于思,思源于学,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设置相关的疑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联想、表演、讨论,通过设疑解难,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情感距离

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总觉得枯燥无味,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是不必要的,教材中的文言文应取消。学生产生这种心理其关键在于他们觉得文言文与现代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相距甚远,文言文已经失去具体的语境,文言文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情感距离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一大法宝。

1.古今沟通,拉近时间距离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几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品,但由于时隔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文字的隔阂、语言的流变使文言文很难像现代文一样,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以为在讲授文言文时,教师要学会古今沟通,赋予文言文一定的时代意义。当然,这样做要因文而异,不能牵强附会,生拉硬扯。

如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时,里面提出了便民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与“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几千年前的孟子就已经是一个“环保专家”了。他提出的观点,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啊!这样一来文言文与今天的距离接近了,学生与文言文的情感距离缩短了。

2.悟古人心,引起情感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些文言文之所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并且这一感情与今天人们的思想感情有相通之处。我们今天读起来,仍会被其真挚情感所打动。悟古人心,有助于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理解文章,更有助于性情的陶冶。

如学习李密《陈情表》一文时,不妨让学生揣摩一下:

①假如你是李密,祖母有病在床,面对晋武帝的三番五次邀请你去做太子洗马,你会去吗?

②假如你是晋武帝,面对李密的一片孝心,你会怎么做?

对于第一个问题,假如我们是李密,别说自己对仕途已看淡,纵使为官有千好万好我们又怎能扔下老祖母,远取功名呢?幼小的乌鸦长大后都能够反哺其母,何况人乎?

对于第二个问题,假如我们是晋武帝,即使自己求贤若渴,也会让李密在家侍奉老祖母,以终余年的。我会被他那份孝心所打动的。这样一来,学生会进入一种“设身处地”的状态,仿佛回到几千年前课文中人生活的那个年代,仿佛自己就是那个侍奉老母的李密。因而他会用自己的心与古人的心相联系,用自己行为与古人的行为相联系,认识到文言文不仅是激活阅历和思想感情的载体,同时可以从中依稀看见自己身边熟悉的影子。

因此,文言文教学关键在于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对文言文没有陌生感、厌烦感,从而产生愿学、乐学的心态。

参考文献:

[1]石岩.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J].成才之路,2008,(8).

[2]朱小健.关于如何实施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5,(1).

4.浅谈我对基层义诊的几点看法 篇四

揭西县中医医院医务科

黄煜民

揭阳市揭西县京溪园镇

联系电话:***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卫生计生系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013年,国家卫计委曾发动了一次 “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周活动。据统计,约60万医务人员参加了该活动,受益群众超过600万人次。

义诊,是一种由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免费诊疗的社会公益活动,义诊有别于行医,行医是以施展医术为获取生活资金来源的职业。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义诊特别是基层义诊因而受到受到众多百姓的欢迎,各地出现了许多义诊医疗队伍,比如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医疗队、侨爱工程——送温暖医疗队、情系功臣巡回医疗队、广东省援藏医疗队,等等。

基层义诊越来越普遍,常常可以看到医护人员为群众免费测血压、血糖、查眼压、检查身体,对慢性病病人进行合理用药指导的场景。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层义诊活动的兴起,在便民惠民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下就我院基层义诊活动浅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义诊前的宣传

义诊前的宣传是否到位对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影响很大,义诊前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比如借助义诊点的负责方进行宣传,比如发放宣传单、贴宣传海报。有条件的话可以发动媒体宣传,媒体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传播活动情况和医学常识,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我院的影响力。义诊前的宣传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1、将义诊活动安排向社会公告,让群众了解义诊活动,方便更多群众获得义诊服务;

2、有助于传播义诊的公益性,和社会上的个别借义诊名义进行卖药的行为相区别;

3、让更多的当地百姓了解我院诊疗项目、优惠项目和专家队伍组成,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途径。

二、落实便民惠民措施

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简陋,医护人员短缺,农民一旦得了大病就要长途跋涉到县城、市区甚至省城看病,而这些医院的治疗费用又往往让他们望而却步。我院不定期进行的基层义诊要想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就必须要落实便民惠民措施,重视义诊活动,做好义诊前的筹备工作,组织有实力的医疗队伍,引导群众进行问诊、查体,耐心讲解、关心群众,促进患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目前我院的义诊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本院医务科倡导的自发的惠民义诊活动,二是上级行政卫生部门布置的便民任务,三是配合省城大医院专家队伍(如南方医院、珠江医院)进行的义诊公益项目。义诊的形式主要有送医送药、中医治疗(望闻问切、针灸、拔罐、按摩等)、西医诊治(问诊、查体、开处方)、发放宣传资料等。搬迁新址以来,截止到今年3月份,我院进行了近30次义诊,参与活动医务人员200多人次,受服务群众2000多人,免费发放价值3000余元的药品;同时进行体检回访20余次,参与活动医务人员100多人次,受服务群众1000多人,减免体检费用1万多元;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累计超过3000份。

三、了解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医疗服务

因为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同一地点的义诊活动很难持续进行,在有限的义诊次数中,可以开展疾病筛查,实行分类诊治,针对疾病谱选择相应的专科医师,进行有目的的医疗服务,如大洋乡风湿骨病患者较多,义诊时可以组织康复医学科的医师到场;京溪园、五经富脑梗塞患者较多,义诊时可以组织内科脑血管专家到场。对一些常见病如感冒、腹泻、高血压等,由普通医师诊治;对一些疑难病则由专家诊治,并争取和当地卫生院合作,由我院专家现场指导基层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治,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四、重视义诊中的解说工作

基于前期的宣传工作,百姓往往都是集中时间段到达义诊现场的。百姓们对活动的流程并不熟知,加上前来参加义诊的群众大部分年纪偏大,如果没有工作人员引导、解说,现场秩序可能会比较乱,影响专家医师们的诊治工作。义诊解说员可以是后勤人员,也可以是医护人员,关键是要有耐心和协调能力,清楚义诊的流程、专家医师的擅长项目,并能及时回答群众关于医院的优惠项目、科室设置方面的咨询。

五、健康宣教比诊治更重要

义诊只能缓解一时的疾病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健康宣教。义诊人员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当地群众的防病意识,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如体育锻炼、健康饮食),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熬夜),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其作用主要有:

1、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

2、提高和维护健康;

3、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

4、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5、增强健康理念,从而理解、支持和倡导健康政策、健康环境。

有条件的话可以邀请我院或者外院专家医师,在我院体检中心大会议室举办面向广大群众的健康大讲堂。讲授、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掌握适用的健康生活常识和专科防病知识,培养正确的就医理念。

六、基层义诊的意义

基层义诊,对于筛查当地多发病、常见病有积极的作用,可以缓解村民看病难,特别是专家看诊排队时间长等问题,树立医疗单位为民务实,热心服务群众的形象。通过义诊,可以有效提高村民们的健康意识,促进他们对康健的关注,老年人通过检查发现是否有潜在的疾病,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只有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才能预防疾病,年轻人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生产中。

5.我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篇五

——胡东方

前言: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招生难的问题现已成为制约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在乡镇和农村的招生更是困难。针对咱们学校在萧县范围内以及其周边地区的招生问题,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和意见。

一、环境分析:国内外大的经济、政治形势

近年来,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产业结构的大幅调整,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增多,又加之这两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更是使原本不景气的企业雪上加霜,造成了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峻局面。由此直接对招生产生不利影响。

虽然说是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大批的工人失业,但是中国对于中高级技工的需求还是相当紧缺。尤其是近些年,萧县及周边县市的招商引资活动的成功,吸引了大批的外地商人来投资建厂,技术工人大量紧缺。去年,全国防腐大会在萧县的胜利召开,更加有利于我们学校的招生工作的开展。

总体来说,利大于弊,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这个大形势对我们来说可能不是很乐观,但局部的经济发展和全国大量中高级技工的紧缺对我们来说又是个大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我们的招生,我们必须充满着信心。

二、优势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亮点

萧县被称为“国画之乡”,名家辈出。自古就是人杰地灵,盛产人才的地方。安徽省防腐蚀工程技术学校、萧县技工学校,历史悠久,创办于1988年,是我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技术学校。现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特殊工种培训考核定点基地”、“农民工定点培训基地”。学校还和中国防腐蚀协会合作,在我校设立“华东地区防腐蚀职业技能鉴定站”,由于学校办学质量稳定,富有特色,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

学校有诱人的优惠政策,“丰厚的助学金”、“按比例减免学费,有些专业甚至学费全免”、“双学历”、“四证书”、“入学即签《就业安置合同》,确保就业”等。让我们的学生无后顾之忧。

这一点,我们的招生简章及我们学校简介上面介绍的很清楚,我这里就不加详谈。

三、招生:如何招生

这一块也是我所谈的重点。目前,我们所做的一切分析和工作都是围绕着招生这个主题来展开。能招收到学生,才能使我们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得到实现和升华。招生工作是我们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一块我将从前期宣传、招生、一直到新生到校几个阶段来展开。

1、前期加大宣传力度

搞好学校的对外宣传工作,通过媒体对学校的宣传报道,架起一条学校与考生家长联系的桥梁,以提高学校知名度来吸引生源,是招

生工作一项重要措施。有句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前期的宣传队我们的招生工作尤其重要。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的学校进行宣传:

⑴发动全校师生齐参与,共同宣传学校校的办学优势及特色。对于校外参与宣传工作的人员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也就是咱学校的优势和亮点以及国内外有利于咱们招生的政治、经济环境等。

⑵媒体宣传。

报纸媒体。通过县内以及周边地区知名报纸媒体对咱们学校的招生优势和亮点进行宣传。

电视媒体。通过县电视台及周边地区电视台、乡镇电视台,甚至乡村广播站对我们学校的招生工作进行宣传,尽可能的把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到位。

⑶条幅、广告牌的宣传。

为了最大限度的扩大我们招生工作的影响力,可在全县范围内,甚至周边县市的主要路口拉上条幅,竖起广告牌,进一步扩大宣传的效果和影响。

⑷流动宣传。

建议能为招生工作配备面包车以作宣传车之用,车身置以咱们学校的招生广告,同时配以录音宣传。此车可走街串巷,直接到各个村庄进行流动宣传,同时随车配备发放宣传广告的工作人员。

⑸直接拜访。

对于生源地学校,甚至个别农户,我们可以采取直接拜访的方式对我们的招生工作进行宣传。

⑹活动宣传。

利用生源地各乡镇集会时间,举办招生宣传活动,需配备老师和宣传招生相关的工作人员。老师和工作人员需对学校的优势和亮点以及招生工作相当熟悉和了解。

2、招生工作。

前期宣传工作开展的同时,招生工作也随之相应的展开。招生工作和前期宣传工作一样很重要:

⑴培训。对于参与招生工作的人员,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使之能够做到对学校的优势和亮点以及招生工作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⑵设立固定招生点。建议在人口众多,生源地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固定招生点(这里只是针对萧县范围内进行的招生工作,当然周边县市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例如:黄口镇、王寨镇、杨楼镇等比较大的乡镇。

⑶新生入学和学校的接待工作。把新生入学和家长或者学生来学校参观、考察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新生接待实行“车站接、学校迎、报到领、宿舍送”的一条龙服务。

四、“售后服务”

如果我们前期的宣传和招生是在推销们学校的话,那么后期的服务管理和教育就属于“售后服务”工作。“售后服务”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在实施“教书育人”的同时要完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家长放心,学生安心。同时也为来年的招生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最后,在招生实践中,我们应当认识到市场的瞬息万变,令我们时刻充满危机感,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生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技工教育已到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地步。我们要一如既往的走市场化办学的路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预测—招生—培养—就业”的办学机制,以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促进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6.我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反思 篇六

汶南一中 张昭勤

德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

一学会去爱

1、爱就是了解。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因此,本学期,我不断地去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情绪波动的学生等等,都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深刻的是我们班的张瑞,面对性格倔强的他,我与他多次的谈心,使我发现在他内心深处,他所渴望的是老师的重视与关怀。可以说每个孩子所表现的一举一动,莫非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正如,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一句诚恳的表扬,一个赞许的微笑可以让孩子高兴老半天。反之,教师的冷言冷语足以浇灭孩子心中那一个个希望的火种。当我明确了这一点后,我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使师生间缩小心理距离。那时,让我明白:师爱就是教育的“润滑剂”,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不但让那孩子,而且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过去的我,盲目的爱,过度的爱学生,只会让学生更加的放肆。现在的我,领悟到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只有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这样,我不仅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这也是做好班级管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2、爱就是关怀。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3、爱就是尊重。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4、爱就是责任。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二、家长工作

主动亲切地与家长沟通。我充分利用了放学的时间和飞信跟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并且,利用家校联系卡及时将班级信息和教学进度反馈在家校联系卡中,让家长及时了解和知道孩子在学校中的日常生活,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总之这段时间非常忙也非常累,收获当然也不小。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后的努力方向:

三、努力方向

1、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思想及业务素质,大胆地创新教学方法,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及业务素质,积极地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地参与各种竞赛学习活动,力求把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2、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3、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4、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5、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6、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7.我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篇七

笔者也曾经历了从”弃档”到”拾档”的转折, 能深深体会个中滋味。2000年大学毕业, 我们16位同学一起南下加入了一家外资企业, 当时我们的人事档案也随之转移到了该城市。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非国有企业不具备保管职员人事档案的资格。因此我们的档案就只能挂靠在当地市人事部门专门为流动人员建立的档案保管中心———市人才交流中心, 这是一种带有一定商业色彩的档案保管机构, 所有挂靠在该中心的档案, 委托企业或委托人每月需向其缴纳70元的保管费用。合同期内是公司为我们缴纳的保管费, 我们也没有什么概念。但合同期满以后, 公司不再为我们承担此费用, 这时才发现每年八百多块的挂靠费对我们来说太昂贵, 而且由于公司离档案挂靠中心较远, 缴费又很不方便, 加之后来有人辞职, 公司不给开调档证明, 不得已弃档去了另外的城市, 结果没有带人事档案走也好象并不影响他个人的发展。因此, 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 对人事档案的在意程度也就日益淡化, 到2007年底, 16人中就有13人加入了”弃档族”的行列, 对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的档案不再问津, 任由其成为”死档案”。另外3人呢, 一个是因为要出国政审, 其余两人包括笔者在内是因为要继续深造, 必需要提取档案, 所以后来又去补交了所有的费用。4年的费用累积起来好几千块, 对于几年都没有工作的笔者来说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但不缴的话, 挂靠中心就不给你提档, 为了能重新成为有档一族, 费用再高也不得已而为之。尽管拥有了档案, 但从封尘已久的档案封皮就能知晓2000年到2007年这几年的人生经历已成了一段空白, 这几年是白过了。费用要缴, 一分不少, 但档案却没有及时得到补充, 这就使得人们对档案的可信程度产生了怀疑, 对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失去了信心。“弃档族”队伍也就开始急剧膨胀。像这样的情形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 尤其是沿海一带是司空见惯。尤其是7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 不拘一格, 不受羁绊的性格和对个人发展空间的拓展需求,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弃档族”的行列。例如:武汉市人才交流中心目前代管的5万多卷人事档案中, 有近30%的档案已被主人遗弃, 有的甚至已经有近10年无人问津。据不完全统计, 到2003年底, 全国至少已有60万”弃档族”。

造成这一见怪不怪现象的原因其实并不像前面所说的是因为”弃档族”没有责任感, 不讲职业道德, 追求时尚和洒脱等因素促成的。它的产生追根究底是由于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诸多限制, 烦琐的移交手续, 以及昂贵的保管费用和粗浅的服务, 使人事档案凭证作用不断弱化, 人们的档案意识日益淡薄等造成的。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 人才流动日趋频繁, ”弃档族”队伍也在不断扩展。要改变这种状况,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第一, 应该从根本的管理体制着手, 改变当前人事档案分级别、分层次的管理制度, 打破”只有县级以上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组织才具有人事档案保管资格”的陈规, 使人事档案管理由传统的行政化管理向社会化、服务化管理转变。当前, 人逐渐成为社会人, 那么记载个人德、能、勤、绩, 能真实反映个人成长经历的人事档案也必须要进入”社会”角色。而某些单位为了垄断人才, 防止人才流失, 利用所保管的人事档案这一特殊权限, 设置关卡, 限制个人发展空间的做法, 最终导致更多的人为寻求个人的发展而不得不”弃档”。因此要缩小”弃档族”队伍, 就必须改革现有的不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取消特权, 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化服务管理, 改变档案管理机构仅仅充当保管员角色的现状。

第二, 要简化手续, 健全管理制度, 维护人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杜绝不经过专门渠道或机要通道而由个人携带人事档案的错误行为的发生, 减少人事档案被篡改、伪造和损毁的可能。

第三, 要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 包括档案转移或移交手续费、保管费及咨询服务费等, 建立定期鉴定和催缴制度, 派专人负责。可以参照社会保障部门收取费用的方法, 对流动人员的档案保管费用可采用由公司定期缴纳或公司代为收取的方式, 减少委托人的麻烦和档案部门的工作压力。对于那些待业或失业人员的档案保管费用可凭其待业或失业证明, 适当给予减免, 但期限最多不超过12个月。对于有支付能力的委托方没有按时缴纳的可先通过邮件或电话方式及时催缴, 逾期不缴者可视具体情况收取一定的滞纳金。与此同时, 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档案管理的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减轻档案部门的经济压力, 使档案挂靠中心由商业性向公共服务性转变。

第四, 加快改革步伐, 建设社会化服务型的人事档案挂靠中心, 并建立起以委托者个人为单位的人事档案补充、完善管理网络。委托者凭身份证通过网络可以查询有关人才交流中心的基本活动、相关政策及个人的基本信息, 包括个人档案的补充更新、缴费情况等。同时, 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对放置在人才交流中心的人事档案定期进行检查, 确认并及时对档案进行补充、完善, 防止个人空白人生档案的发生。为档案委托者提供良好的、全面的、优质的社会化服务。

第五,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规范人事档案管理。目前, 关于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主要有《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和《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等。这些文件仅仅是规定、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而不是法律、法规。因此, 在管理实践中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 达不到预期的管理目的。为了使人事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条理化、有序化, 政府部门有必要出台像《公司法》、《企业法》那样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制订并统一颁发的法规文件, 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方法、对象、范围、作用及补充、更新等从法律、法规角度予以明确界定。只有这样才能规范人事档案管理, 使人事档案在管理过程中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人事档案管理纳入现代法规化、法治化管理、建设的轨道。

第六, 要加强素质教育, 包括法律法规和人事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等的教育, 以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和人事档案认识、理解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尤其是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使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朝着更加完备、更加规范、更加专业的领域发展。在人才流动加剧的社会, 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具备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尤其是专门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人才交流中心, 面向的是不断进步, 日益开放和透明的社会。因此, 对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加强专业知识和法规教育的同时可以开展一些专业技能培训, 经验交流会等, 与委托者之间建立起可互通有无的管道, 以保证档案的及时更新, 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 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全面、规范发展。

摘要:本文陈述了作者从“弃档”到“拾档”的经历, 对“弃档族”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并对解决“弃档”问题,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弃档,拾档,人事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北京晨报, 2003年11月20日.

[2]黄雄.”弃档”: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亟待关注的问题.档案时空, 2003 (4) .

[3]曹春红.流动人员”弃档”现象研究.陕西档案, 2005 (3) .

[4]朱玉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难点与对策.湖北档案, 1999 (4) .

8.我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篇八

关键词:兴趣;主体;开放;合作

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素质教育必须走进课堂,而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于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去,不仅要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

一、设置生动的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说明了“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将数学知识在数学情境中合理进行呈现,既体现了数学的真实存在性,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种方式共同作用的活动方式,课堂上教师应努力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如果教师只注重师生之间的教和学,而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只会导致课堂枯燥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长此以往,将出现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的局面,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厌学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为了充分改变这种局面,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积极地进行实践:

首先,认清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原学生学习主人的身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合适的场景与条件,既要帮助学生学会,也要帮助学生会学,努力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丰富他们的课堂学习。

其次,预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讲得太多、太细,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抑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大胆尝试,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质疑与讨论空间,使学生带着疑问去解决问题。如我在《角的认识》的教学,当讲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90度时,一个学生提出疑问:“书本和操场的形状都是长方形,但课本的四个角比起操场的四个角显然小得多。为什么说它的四个角都是90度的角呢?”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涉及角大小的本质问题,于是就顺水推舟,让大家发表意见。小组讨论后,我及时引导,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显示一个60度角,再把角的两边延长、缩短,结果这个角还是60度。最后总结归纳达成共识: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三、将“开放式教学”带入课堂

开放式教学既是对教师传统教学方法的挑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開放他们的思维空间,促进他们的创新。在四年级《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我仔细研究了教材,发现教材主要是按两端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及一端植树的思路来进行安排的,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来认识间隔与植棵数之间在各种情况下的关系。

四、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通过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相互作用,使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它将传统的讲授式学习方式改变为“小组合作”、“小组竞争”的方式,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组织和指导学生交流、讨论各自探索的学习成果,批

判怀疑各种观点、假设、思路、方法等,通过交流分享同伴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要鼓励学生敢想、敢干;善于动脑、善于动手。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进行探究,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做数学,在实际操作中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通过改革我们的教育理念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来转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5.

[2]陈清容,吕世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3.

[3]夏慧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9.我对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1 篇九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是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关键。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和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研究,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要训练学生在阅读中的发散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小学生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教导学生能从事情的几个方面,多个层次来看问题,可以顺向思维,也要学习逆向思维,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讨论能力。讨论特别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讨论过程是学生反馈信息、互相交流的过程,也是接受教师指导,纠正错误,提高认识,形成规律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思维更加活跃,沿逆向或多项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例如:小学语文第七册课本中有一篇《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自发来送总理,这表达了他们对总理的无比热爱之情。这是正确的。但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这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去寻找答案。经过老师的启发,同学们很快发现了这段文字的几个描写送总理的人的重点动词:“拄、靠、挤„„”,这样,人物的迫切,凝重的心情,不辞辛劳的事实就如一幅画卷一样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总理的形象就更高大了,人们对总理的爱戴就得到了升华。这样,教师诱发学生以议代讲,事半功倍,同学们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己寻得知识,思维也活跃了。

二、让学生树立以学习为主,以读书为主的原则

教学中必须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思想上必须确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的大量时间应是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去学,把读书、思考、讨论交流贯穿于教学过程。应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每一次读书都应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每次读书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如:一边读一边想,看看整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读读课文,找出重点句、重点词;看一看文章各个段落是怎样连接的等等。让学生在绘声绘色地朗读中,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心领神会。

三、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讲究提问技巧

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在学生不能完全自学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

导有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引导主要又是靠提问来体现的。

但是,在提问中也要避免“一问到底”的问题。不能怕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就放弃启发式提问方法,而采用机械式的简单问答。这种问答方式在课堂上看起来好像很热闹,其实所问的问题毫无思考价值,就不能启发学生对课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激情。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其核心就是教师从教材和学生个性特征的实际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运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去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每册编排30篇左右的课文,每学期仅靠阅读这些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我经常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并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引导学生把语文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不断提高阅读能力。给小学生选择和推荐课外读物,要求内容健康,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符号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深浅要适度,要能为他们所接受。因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结合课堂教学选择

可以选择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读物,也可以选择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给学生推荐了安徒生的《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加大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

小学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在识字、阅读能力、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别的。要根据他们各自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如低年级可以选一些浅显的童话、短小的故事来读。中年级可选一些革命故事、人物传记,到高年级可以找一些科技小品文、散文来读。、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

如果对所读的书很喜欢也乐于读,就会越读越有动力。小学生读课外书也这样。为此要摸清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喜好,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他们选择书籍。此外还有结合节日、纪念日,各种活动,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名胜古迹等选择。

为了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我还在课堂上开展阅读欣赏活动,让学生朗诵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断,介绍文章的梗概,表演故事的生动情节,来激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

10.我对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几点体会 篇十

神道口中学

李四男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稳步推进,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然而,在我们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练习评价不到位等等。通过观摩同行教学过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认真专研教材,找准教学目标。

有一次听课活动,听的是六年级下册Unit 4 What time do you get to school?的Section A,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表述daily routines。首先,老师让孩子们欣赏了一首歌曲,然后通过课件进行单词和短语的教学,这个过程固然必要。可是接下来,老师的举动就让人费解了,老师开始很投入地 “教”怎么用英语表达时间。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20分钟。

45分钟的时间里,有整整20分钟学生是在不断表达时间中度过的。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么做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吗?我认为,每节课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英语课堂应该是是有效的课堂,学生在老师的领引下体验英语语言,而不是机械性地重复某个知识点。教师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求知欲望。

二、精心设计活动,服务教学目标。

这次研讨课活动听完杨老师的课以后,我对于这一点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杨老师课堂设计很用心,精心设计了每一个课堂活动。六年级上册Unit 10 Section A这堂新授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询问和回答价格。杨老师主要开展了以下教学活动:

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有关服装的词汇,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多。

2、通过大屏幕展示,引导学生学会This is a / an …和These are …的说法。

3、谈论课本上图片,这个环节用到了前几个单元学过的句子,比如表达颜色,这样既复习了所学知识,又为下一步听的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听力理解之前对于图片进行谈论或者开展其他准备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

4、在学生进行展示之前,老师都会给出明确的要求或者通过给出对话示例让学生明确下一步要干什么。一般都是在双人活动或小组活动之前,老师和一名学生在讲台上进行表演,当然也可以是由两名学生进行提前的展示活动。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迷茫,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三、准确把握重点,落实教学目标。

听完徐倩老师的课,最大的感受是徐老师很好地把握住了教学重点,感觉到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是有所收获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的准备活动比较充分,设计也很巧妙,无论是播放的一首英语歌曲,还是观看的一段视频,都和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有关,既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又让学生明确了学习要点。

2、阅读过程具有层次性,首先是快速阅读,完成简要任务,然后是细读并且回答问题,唯一的缺陷就是我认为阅读问题的设置还可以更丰富一些,比如还可以增加 What clothes …? If you have 25 dollars, what can you buy? How many colors are the T-shirts? 等有助于扩展学生思路的问题。

3、对于课文中的知识点,徐老师注意把重点进行一个简单的讲解,而且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讲,创造性地对待课文所提供的知识。

4、读后鼓励学生根据大屏幕提示用简略的方式表述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领会,而不是简单地背诵或复述课文。

5、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能够引导学生把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节课学生围绕已学课文开展调查活动,然后进行汇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11.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篇十一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

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作“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以为讲清楚、讲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三、教学反思的四个视角

1、自我经历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以及紧张、痛苦、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

当然,我们已有的数学学习经历还不够给自己提供更多、更有价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们可以“重新做一次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并有意识地对活动过程的有关行为做出反思。

2、学生角度

教学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比如在新课程实验中,学习分段函数时,让学生去了解出租汽车的出租费用,或家长工资中的扣税标准,并写出调查报告。

在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学生表面上听懂了,但当他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得十分精巧,连板书都设计好了,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我们教师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获呢?所以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3、与同事交流

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并且由于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 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等。交流的话题包括:“我觉得这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我觉得这堂课比较糟糕的地方是……;“这个地方的处理不知道怎么样?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 我本想在这里‘放一放’学生,但怕收不回来,你觉得该怎么做?”“我最怕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但今天感觉处理得还可以,你觉得怎样?”

4、文献资料

12.我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十二

1 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学好英语, 首先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我注意在初一第一节英语课开始就重视讲解学英语的重要性。当今世界是信息化和经济化的时代, 在激烈的竞争中, 越来越需要优秀的英语人才, 特别是在对外开放和与其他国家交往中, 英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以后的讲课中, 我同样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目的教育。通过课内外的多种形式引导和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懂得了它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明白了祖国建设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这样, 从初一开始, 学生学英语就有了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 慢慢端正了学英语的态度, 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 针对学生、家长认为学英语没用这个观点, 我就给学生举了个例子, 一个合资企业在一个乡村招聘工人时, 第一步就是叫受聘者背诵26个英语字母, 会的暂时留下, 不会的立刻走人, 接下来再问你几个简单的英语问题, 有的因会英语而被高薪聘用, 从而改变命运。多学点英语, 可以使你的人生之路更加宽广, 使国民素质更高。

2 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1 进行趣味性、娱乐性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呢?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创设情景, 进行趣味性、娱乐性教学,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问颜色的句型”What color is/are…?”“It is/They are…”时, 教师先举例做一些示范问答, 然后让学生根据班上同学的穿着进行练习。他们的兴趣一下就起来了, 有问头发和五官颜色的, 有问衣服鞋帽颜色的, 有问其他的。教师不时说”Good!Very good!”“Excellent!”等来表达赞扬, 使学生在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中轻松地学到知识。

2.2 灵活运用英语教材

教材的合理运用不仅很有必要, 而且也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根据农村初中学生学英语的特点 (不敢开口说英语) , 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情境, 把教材内容激活, 还原为活生生的交际现实, 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交际中主动学习、领会、掌握、应用教材内容。

1) 首先进行课内调整 (课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中几个部分的顺序) 。例如, 我在上《Project English》 (仁爱版英语) 七上Unit 3 Topic 2 Section B时, 就这样做的:Step 1.Ask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Then write Maria’s parents’jobs and workplaces.Step 2.Work in pairs.What does Maria’s mother/father do?She/He is a nurse/cook.Where does she/he work?She/He works in a hospital/restaurant.Step 3.Finish 1b.Step 4.Work in groups.Survey your classmates about their parents’jobs and workplaces.进行到Step 4时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他们问各自的父母在干什么, 在哪儿做事。有些学生有意问到其他的家庭成员、职业以及工作地点, 他们想“考考”对方, 因为有些单词、短语没学。于是, 我就顺势将Section C里面的一些相关单词、短语介绍给学生, 学生继续操练。这样他们在有情趣的交际中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

2) 适当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中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年龄段, 教师应引导学生记忆单词, 扩大词汇量, 使他们成为高效的学习者。又以《Project English》 (仁爱版英语) 七上Unit 3Topic 3 Section B为例, 我给学生补充了一些food和drink名词:面条noodles, 饺子dumplings, 土豆potatos, 可乐coke, 奶茶milk tea, 咖啡coffe等等。接触到一些生词, 学生又兴致勃勃的操练起来。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I usually have….What does he/she usually have breakfast/lunch/dinner?He/She usuallyhas….

2.3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在教学之余, 从网上下载或自制、修改完善多媒体课件, 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使新知识更加清晰地显现在学生的面前,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要有可能尽量用课件、直观的教具上课。七年级上学期Unit 4 Topic 3Section A教授时间表达法时, 我运用多媒体上课。课件中不同颜色的时钟与时间表述, 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句型What time is it, please?/What’s the time, please?/It’s….并很快掌握了时间的表达方式。然后用动物的图片和声音, 复习学过的动物的单词, 同时引出生词zoo/panda/monkey/lion/tiger/elephant。太直观了!有时, 教师利用晚自习等空闲时间给学生放一些有趣的英语电影,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 在看完英语电影《音乐之声》后, 不时会听到学生说几句英语台词, 哼哼《哆来咪》, 感觉他们很享受似的。

3 注重课堂教学, 加强学法指导

上一篇:2024新基村委会换届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扁鹊治病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