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2024-07-15

镇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精选9篇)

1.镇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篇一

孙楼镇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镇教育科研工作继续得到了中心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县教科室指导下,镇教科室继续发挥教育教学先导者、加油站与参谋部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高“管理、研究、服务、指导”的职能效率,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创出鲜明的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总结一学期来的主要工作,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在中心校领导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抓好广大教师的理论学习工作,以教师自学、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为主要形式,提倡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其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今年先后聘请县教研室领导、专题讲座。同时,中心校教科室继续以《教科研学习手册》为载体,结合我镇教师月考核制度,落实具体的学习要求、论文写作要求和平时的督查要求。

通过以上多种途径,落实对教师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指导,促使教师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并把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不断提升研究水平,为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过程管理,落实课题研究

围绕我镇的各类立项科研课题,期初切实制订教科工作计划、每月汇报工作、期末认真做好工作总结与资料归档。本学期,我们镇各级课题的许多做法得到领导赞赏与肯定,研究成果得到及时推广。

三、教科教研有机结合,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科研工作的着眼点应该在课堂上。要走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之路,就要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为此,中心校领导和镇教科室紧密合作。镇、学校主课题“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实验研究,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结合“双休日少儿乐园”活动等渠道实施,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积极引导教师在教研组中主动、有效地开展“一课三议”研讨活动,通过开展上课、听课、评课,着力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围绕研究课题,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研究方法和策略,检测研究成果,牢固确立服务意识,为教师成长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

因此我镇课堂教学研究风气较浓,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升格,涌现了一批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

新形势下的学校教科研工作,必须真抓实干,并且要不断开拓创新,为提高全镇的教育质量献计献策,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服务。因此在下学年中,我们将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2.镇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篇二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们监管和抚养, 而祖辈们大多又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精力不充沛, 家务劳动繁重, 缺乏沟通能力等客观因素的束缚, 导致了家庭教育的放任自流, 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这将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前途和命运, 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兴衰与成败。

如何适时引导, 加强教育, 将“留守儿童”现象化弊为利?这一问题现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新课题。

一、关于“留守儿童”现象的调查及分析

(一) 据调查, “留守儿童”的所占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仅以崇岗镇小学为例, 今年全镇学生约2500人, 据统计, 其中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所占比例近40%, 这些学生均由其祖辈们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监管与抚养。另外, 学生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比例又占近30%。由于地域及环境差异, 部分自然村学生父母的外出打工率甚至高达90%—100%。

(二) 据分析, 大多数委托监管人的抚养及监管能力较为薄弱。

1. 部分家庭由于经济紧张, 老人们的生活自顾不暇,

导致“留守儿童”们的起居生活不能得到保障, 严重损伤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有些大家庭, 老人们由于监管和抚养的对象较多, 加上精力有限, 导致照管困难、心力交瘁, 致使“留守儿童”们产生各种挫折感。2.由于老人们自身文化素质低, 致使“留守儿童”们的学习没有有效的家庭教育做支撑, 产生“放羊”现象, 不但制约了他们的学习进步, 而且间接地助长了他们说谎、焦躁、懒惰等不良习惯的滋生。3.由于现阶段独生子女的增多, 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庭经济的逐渐宽裕, 导致部分老人对“留守儿童”过分溺爱或者放任自流, 使得他们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下滑, 给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及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带来强大的冲击与挑战。

二、“留守儿童”现象引发的负面效应

(一) 淡化了家校联系。

由于监管与抚养“留守儿童”的老人们大多把抚养孩子们衣食住行工作放在首位, 而对他们的学习状况及在校表现漠不关心, 缺乏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拉大了家校之间的差距, 使得家校间的关系日益淡化, 导致“留守儿童”们产生了在家与在校有两种截然不同表现的双重性格。

(二) 制约了学校工作。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己任, 须培养出身心健康、团结协作、奋发进取、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而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保障, “留守儿童”的不良心理及品德将制约着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首先, 加大了德育工作开展的难度。“留守儿童”的心理及品德养成与学校或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那些被溺爱或放任自流的“留守儿童”们自我约束及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往往存在依赖性强、意志力薄弱, 在困难面前较为懦弱等性格特征。其次,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在学习教育上的紧密配合, 导致作业等学习任务不能及时完成, 阻碍了学习进步。

(三) 抑制了个性的发展。

一个完整、健康的家庭对学生价值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由于老人的监管, 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 并与学校工作严重脱节, 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对人的信任感, 遇事存在偏执、胆小、狂妄等反应, 甚至缺乏是非辨别能力, 容易上当受骗。

三、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几点方法及建议

(一) 认真调查, 摸清情况。

作为学生, 只有亲其师, 才能听其言、信其道、效其行。认真调查, 摸清“留守儿童”家庭概况及本人思想及学习情况, 对改善学校工作, 加强家校联系大有裨益。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为他们建立爱心档案卡, 以便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倾注爱心, 时刻给予他们更多的特殊的关爱。

(二) 切实加强家校联系。

通过加强学校与家庭间的沟通与交流, 能及时互相反馈“留守儿童”们在校及在家表现情况,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信息。加强家校联系, 还能及时发现问题, 共同分析、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家校联系时, 应充满理解与民主, 容忍“留守儿童”们的各种不足, 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 努力从自卑、忧郁、紧张、烦躁、畏惧等阴影中摆脱出来。加强家校联系具体可采用教师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设立家校联系卡等方式。

(三) 切实抓好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理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工作, 它对转化“留守儿童”的思想, 培养良好道德风尚和健康心理品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日常学校教育工作中应当坚持“德育置首”的原则, 切实抓好德育工作。

1. 认真抓好德育工作的五落实, 即组织、时间、内容、措施、地位五落实。

2. 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如政治思想教

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防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 使“留守儿童”们通过学习, 自觉养成良好的品德及习惯。

3. 利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模式, 使“留守儿童”能愉快地接受教育, 陶冶自己的身心。

如认真上好、组织好每堂班会课、队会课, 让他们在平等、和睦的气氛中进一步加强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助人为乐精神等。

WENJIAOZILIAO

4. 努力改善教学方法。

教学工作中, 重视师生间情感交流与沟通, 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良好学习氛围, 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风尚。学习上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都要加以鼓励, 甚至为他们创造条件, 让他们树立起自信, 从而全面提高“留守儿童”们的学习水平。具体做到如下四点。

(1) 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改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学习特点, 将空洞的说教转化为有趣的教学, 从而引导他们愉快地学习, 在轻松中掌握知识, 学到本领。

(2) 树立学习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能促使“留守儿童”们产生学先进、超先进、做示范的学习动力, 从而激发他们的未知欲和上进心。

(3) 培养优秀的班集体。集体是孩子们成长的温床, 特别是“留守儿童”们, 他们需要更多的集体的温暖, 帮助他们团结同学、充实生活。

(4) 付出关心和信任。多一分宽容, 多一分理解, 教学工作中做到真心实意说优点, 轻声委婉道不足, 让“留守儿童”们随时随地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信任, 从而树立信心, 锐意进取。

四、关注“留守儿童”现象的积极意义

(一) 密切了家校联系, 得到社会认可。

通过教师与学生紧密相连的教与学联系及家校间的共同监管, 使得广大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从而提高了学校在广大民众心中的地位。

(二) 加强了师德修养, 提高了教育水平。

广大教师通过不断的探讨、研究, 妥善地处理好与“留守儿童”的这种新型师生关系, 既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又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及教育教学水平。同时, 也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新的飞跃。

3.镇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篇三

现在,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教育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增强,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参与或主持科研课题研究的人数越来越多,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涨,并且普遍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一是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越来越需要教育科研理论的提升。

二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越来越需要教育科研的指导。

三是办学品味的提高,越来越需要教育科研的武装。

四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来实现。

记得20世纪六十年代世界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琼?皮亚杰曾经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庞大的一个教师工作者队伍,这样专心致志地在全世界工作着,而且一般都有胜任的能力,却产生不了杰出的科学研究者,能够使教育学变成一门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学问。”其实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仍然在我们的现实教育生活中存在着。在我们的学校里面,有很多勤勉踏实肯干的教师,他们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却不注重学习教育理论,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当学校布置的教研科研任务与其它工作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退而求其次。我想,相当一部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意识淡薄、参与教科研的热情不高也是现在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这些尴尬充分暴露了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育科研工作发展不均衡,各校重视程度差别较大

名校比较重视科研工作,行政参与有利于科研工作开展。而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先导性的认识不到位或者是错位。科研兴校仅仅停留在口号上。真是在筆头上重要,口头上必要,实际上次要,忙起来不要。还没有把教育科研工作真正纳入工作日程。有的认为科研可有可无,或认为搞科研不是教师的事,甚至认为搞科研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科研薄弱校依然存在。

2.科研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地位不稳定,有“边缘化”的趋势

有的学校科研部(室)专职科研人员少,素质不高。而县(市)区科研部学校科研室主任基本上都是身兼数职,事务繁多,领域不清。

3.基础教育科研经费匮乏,基本上是零运作

基础教育科研经费的匮乏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市县科研部门没有任何科研专项经费,基层学校在科研投入上也很有限。

4.教育科研的激励与制约机制不完善

有的学校追求课题级别或证书级别,而对是否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却不在乎,原因就和我们的激励制约机制不完善有直接关系。

5.科研的功利思想严重,浮躁跟风现象普遍

如有的学校追求课题数量,不顾质量;追求课题级别,不顾实际;追求课题立项,不求结果,课题主持人(校长居多)及教师缺乏真实的课题研究,造成了“空壳”课题;追求证书,不重实效。

6.基础教育科研和教研、教学相脱节

教育科研和教研、教学相脱节增加了参加研究工作教师的劳动量,使科研工作成为一种负担,这不仅弱化了学校教科研活动所具有的功能,而且还打击了一部分教师从事教科研的信心和热情。

以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科研质量的提高,需要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并妥善解决。

二、思考与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树立严肃的教育科研态度

教育科研工作是扎扎实实的事情,容不得半点含糊。“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不能停留在口号上。真正实现“科研兴校”的目标,就必须对教育科研工作有正确的前瞻性认识,切实转变对教育科研工作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首先,要强化科研工作的领导,领导首先要有科研意识——走出教育科研工作可有可无、可管可不管的误区。进一步理顺科研管理体制。应把教育科研工作做为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校长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要认识到教育科研要讲求实效性、应用性——走出教育科研急功近利的认识误区。第三,搞教育科研要有自觉自为意识——走出“搞教育科研是负担”的误区。教师进行研究是工作所必须的,树立工作即研究的理念。教师的研究不是为自己增加额外负担,而是力图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从自己的研究中找到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就可以熟练地解决种种教育、教学困惑,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在不增加工作时间的前提下,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就必须树立科学、严肃、求真、务实的教育科研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科研工作进入“创新思考—实践研究—成果运用—指导实践—提高水平”的良性运行机制。

2.校本科研,课题教研,实现真正意义的教科研训一体化

著名教改实验家华东师大顾冷元教授指出:“要把教师的研究指向自身的实践”。那种不顾学校和个人实际一味追求级别高的课题去研究或图虚名的做法是错误的,结果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进行科研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体现,实现课题牵动。从学校和教师的总体情况上看,能够主持和参与省、市科研规划课题的还是少数。大多数学校和教师主要是要进行校本课题的研究。参与或主持校本课题研究,就是要落实校本科研的基本理念即学校就是研究中心;课堂就是实验室;教师就是研究主体;师生成长就是研究目的。有校本科研就要有校本课题,校本课题不要追求数量,关键是质量;不要求大求全求名,而要求实求真求精。有了校本课题就要有课题教研,课题教研就是采用科研的选题方法,运用教研的组织形式,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立足改进教学实践,解决教学现实问题的小专题、跟进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我认为,一个课题就是一个团队,或者说是一批科研骨干教师队伍,从开题论证到课题实施再到得出结论,这个研究过程就是队伍历练和提高的过程。就是培训科研型教师的一个完整过程。科研、教研和培训能更好的体现集体的协作力和凝聚力,我们的目标就是最终实现真正意义的教科研训一体化。

3.推出精品,加强建设,形成市县校三级管理网络制度化

南方和教育发达地区教育科研机构都是相当受重视的,相对于我们北方来说教育科研机构的地位需要强化。我省市、县两级教育科研机构多挂靠在教师进修学院(校)。仅大连市教育科研所独立的。沈阳市、葫芦岛市教科所已并入教育局。在学校科研工作开展日趋重要的新形势下,加强市、县、校三级教育科研组织的建设很重要。各县(市)区应设立独立的教育科研部(室),整合县(市)区教育研究资源,并有专人负责教育科研工作。建立健全我市三级科研工作网络,为课题实验校提供一个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在理解贯彻省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学校教育科研规章制度,我市好多学校建立了几种科研室建设方面的制度,如队伍建设制度;条件保障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成果评审制度;表彰奖励制度。还有学校建立了两类教育科研规章制度,一类是规范教师行为的制度,如科研室主任职责,科研骨干带头人职责。另一类是促进教师参与研究的制度,如科研成果、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等等值得推广学习借鉴。

4.镇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篇四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行素质教育。结合镇中心校工作计划,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实干兴校、兴教,抓好教学研导、视导、服务工作,努力实现我校教育教学梦,特制定2013年春季学期教学科研计划,具体如下:

一、奋斗目标

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努力巩固上学期期末考试与县平均比的M值为1及以上的学科,争取提高M值未到1的学科,力争M值总计达到15.5以上,学校整体综合实力有所提高。

二、工作思路:

新学期,教导处根据中心校工作安排,重在围绕一个中心,强化二项工作,全面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

围绕一个中心: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思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强化二项工作:

一加强教导处日常管理工作,努力做好备课、上课、月检等常规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二加强教研组建设,使各科教研活动开展丰富有效。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实干兴校,一丝不苟落实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程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节课,杜绝私自调课、旷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堂、上课接打手机、体罚学生等现象。

2、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做到教学各环节步步扎实。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同科目交流研讨,解决教学难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个性化备课、艺术化教学、多元化作业、规范化测试、公开化评价。

(1)督促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上好每一节课,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2)引导教师备好导学案和教学案,杜绝无备课就上课现象。教导处认真做好每月教学常规检查及反馈工作,并做好记录与绩效挂钩。

(3)严格上课管理,积极探索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主轴,以导学为主线,以合作为主攻”的课堂教学理念。

(4)严格作业管理。对于作业设计、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严禁以罚做作业来变相体罚学生,作业批改要严格执行的有关规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要做到精选、先做、批改、反馈)

3、加强学科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在加强语数英学科教学的同时,关注一些薄弱年级科目及学科的教学管理。针对部分学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有效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4、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制作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推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在效果上加以提高。

5、继续落实听课制度(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5节,学校领导不低于20节。),加强随堂听课力度,领导要深入课堂;教导处也将从第三周开始进行随堂课活动,了解掌握教师教学动态、学生的学习常态,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

(二)、立足本校搞好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继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校为单位,认真制订教研活动计划,确保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科研活动,尽量做到每人一学期至少开一节公开课,研究解决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作好评课记录。认真开展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每次的公开教学活动要结合学校教学实际,确定研究主题和研究重点,做好活动的总结以及资料的整理工作。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探索模式,追求实效,提高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生存之本,任何时候对教学质量的管理都必须放在第一位。本学期教导处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贯彻新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管理,开足开齐课程,抓实各科的课堂教学工作,采取推门听课制与抽查相结合方式,检查教师常规工作,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学期末量化成绩。

2、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探索转差保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各班要针对本学期出现的学困生,建立档案,制定转化方案并认真执行;着重抓六年级的教学管理,力争在毕业检测中取得好成绩。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树立“最是读书能至远”的思想,使学生学而不厌。

4、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学习,促进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一切条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和各种观摩活动,博采众长,拓宽教学思路。

总之,本校的教学工作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主要工作安排

2月份

1.做好开学有关准备工作。

2.制定工作计划;制定相关的教学管理要求。

3月份

1.组织学科教师参加县相关的教学培训;

2.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学习培训;

3.组织教师参加全县小学语、数、英教师素养大赛;

4.教学常规月检月汇报。

4月份

1.组织学科教师参加教学研讨活动;

2.组织期中检测,进行质量分析;

3、参加片区教研活动;

4.教学常规月检月汇报;

5.参加小学生乒乓球、篮球比赛。

5月份

1.参加小学语、数、英六年级总复习研讨会;

2.参加各学科复习研讨活动;

3.教学常规月检月汇报。

6-7月份

1.小学期考考试工作;

2.组织教师参加区、市级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3.教学常规月检月汇报。

4.学段总结。

5.呼和镇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篇五

2010—2011学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的办学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夯实科研基础,创新科研机制,培育科研特色,提高科研质效,贴近教学实际,以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大胆实践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为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发挥教科研在学校教育发展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教育工作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先导作用。

主要工作:

一、强化理论学习力度,落实师资培训工作

1、坚持全员培训,进行科研理论学习,做到人人有笔记,有学习心得,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为促动教师不断学习,学校教务处、工会与教科组联合组织,对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3、坚持科研培训落到实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选派部分骨干教师、课题组成员参加市、旗教育科研培训,探索研究素质教育的最新模式。

4、积极配合教务处对新教师进行有计划、系统全面的校本培训;将“师徒结对”工作落到实处,配合教务处、政教处举办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和谐共进。

二、将课题研究变为行动研究

1、课题的产生“由下而上”:让教师将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产生的困惑找出来,填写意向性研究课题表,明确个人研究方向,教科室根据教师申报的研究课题,梳理出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形成课题,并结合学校情况将课题进行分类编组,分为教学、德育、心理三类,并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指导。

2、积极开展我校“十五”规划课题的后续研究以及“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工作,认真制定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积极协助聘请专家到我校举办讲座并指导

教育科研工作,督促各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并实施研究,进一步对我校市级课题进行总结反思,认真规划好“十二五”课题前期的准备工作并多次组织召开课题组长联系会议和课题研究进展报告会。

3、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开学制订科研计划,及时召开科研例会,学期结束上交研究过程资料和阶段性成果并召开研究进展报告会。

三、建立激励机制,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

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教科室完善了教科研奖励制度,及时收集课题成果材料,认真考核教师教科研资料,认真组织学期末的“优秀课题组”、“先进教科研个人”的评比奖励工作。对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辅导学生等劳动成果均有奖励措施。促使教师经常总结教学经验、思考课程改革,进行教育创新,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及教育理论水平,努力成为科研型教师。

2011年7月10日

呼和镇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2010—2011学

2011年7月10日

呼和镇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6.xx镇中心初中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六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1年是“十二五”教育规划的起始之年,为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教育科研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第一生产力;成为提高教育质量有效手段;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务处将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务处“研究、指导、服务”的三大职能,使全校教科研工作上台阶。为此,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为目标、改革为动力、管理为重点、提高质量为根本”,坚持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我校教育水平的推进器,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使教育科研与与确立科学的教学和管理理念结合,与提高教育质量和注重人的发展结合,努力发挥好教育科研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大力推行教育行动研究,积极营造广中教育科研发展的新优势。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学习实效

教育科研的开展离不开教育理论的学习,为打造书香型校园,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我们将抓好教师的读书学习活动,以各教研组为龙头,狠抓教师的理论学习,引导教师树立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帮助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1)、采集信息,推荐书目

教师是推进学校发展的主体和生力军,坚持不懈的抓好教师读书学刊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管理与学校发展、质量提升的第一要务。教务处制定教师培训学习规划,指导教师制定读书学刊计

划,将读书活动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将教师读书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并列入教师年度业务考核范围,记入业务档案;采取教师自读、交流、撰写读书随笔、聆听学术报告、参与读书沙龙、征文演讲比赛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读书评奖活动,以促进教师的学习与反思。

教务处将采集课改形势下的前沿理念、课改经验和教改信息,编辑成建议阅读书目,供教师自学时选读。同时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再阅读相关书籍。同时,积极向教师推荐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刊物和书籍,如《江苏教育研究》、《上海教育科研》、《中国教师报》、《徐州教育科研》等。

(2)、定期交流,表彰先进

为推动青年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习效果,教务处将定期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举行教师读书学习笔记展示,评选读书学习活动先进个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切实提高读书学习活动的实效。

(3)、搭建平台,充分展示

在广大教师读书学习的基础上,教务处将组织优秀教育活动评比和读书学习论文评比,促使教师把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把对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不断提高新的研究水平,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

2、加强科研培训,壮大科研队伍

(1)、抓好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

重点抓好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课题组组长三支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教科研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本学期教务处将举办教研骨干培训班(教研组例会),通过学术研讨、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外

出参观等形式分层分类培训,逐步扩大教科研骨干队伍。

(2)、发动和鼓励教师参加教育科研

活跃群众性教育科研的氛围,是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根本所在。教务处将在校长室领导下,协同各科室努力完善机制,促使全校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每一位教师都要有目的进行一项实验或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个问题,通过问题较深层次的探索,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3)、校本培训,夯实基础

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有关要求,认真组织校级培训。由校长负责,教务处具体操作。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如:知识讲座、专题会议、学术沙龙、心得体会等,使广大教师人人参与教育科研,个个出科研成果。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培训,激发全校教师的教科研热情,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壮大教科研队伍,从而将全校的教科研工作推到一个崭新的平台。

3、加强课题研究,落实过程管理

⑴指导做好教师“个人课题” 的研究

“个人课题”是由教师个人承担,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源于教师个人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操作性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

“个人课题”选题一是要具有针对性,针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主要包括学生个案研究和学科教学类研究。二是选题切口要小。一个问题、一个现象、一个学生、一种方法、一次活动等,均可以成为“个人课题”。三是选题内容要切合自己的特长。题目虽好,但不是自己的专长和爱好,再好的课题也难以研究。四是课题研究的周期为一年。

对教师个人课题实施网上积分管理。我校2011年第三批教师个人课题获徐州市立项的有一位同志,根据课题管理的有关规定,要加入“徐州教育信息网”的“课题管理博客”,并及时上传有关研究资料和活动信息。新立项的教师个人课题,本学期要完成以下工作:读一本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专著并撰写读书心得;组织一次专题研讨活动;开一堂课题研究课;写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积累一些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等;期末形成一份研究工作总结。这些材料不仅要发表在课题博客上,还要形成文本材料,整理归档。

⑵做好“十二五”课题的申报与研究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省级课题申报已经结束,我校已申报,正在等待审批。

一旦获得立项,课题要按时开题,按照各级课题管理要求认真做好日常实验与管理工作。要按照课题的实施方案,瞄准目标,落实任务,合理分工,抓实过程,精细管理。完成一轮实验的课题要及时提出申请,按期结题。

本学期课题组要开展好“五个一”活动:①期初制订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②每月填写一份“课题研究进度表”,及时记录实验中的成败得失;③每月组织一次教科研例会,总结、反思前期课题研究情况与下一步工作安排;④主研人员每学期围绕承担的课题上好实验课;⑤期末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经验论文及案例。

7.镇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篇七

此次会议由武汉市教育局主办、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这样的教育科研工作会每五年举办一次, 此次会议是一次继往开来的盛会, 全面总结了武汉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的成绩, 并展望了“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的美好前景。会上, 通报表扬了一批科研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个人和新一届规划领导小组及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颁布了“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和课题指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汉南区) 教育局局长余学泉、汉阳区教科室主任王王泆朗主任和科员王世芳、崇仁路小学教师汪亭、江汉大学科研处处长丁建军分别代表单位和个人交流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全程参加大会的武汉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程斯辉认为, 武汉市“十二五”期间的教育科学研究, 克服了以往教育科研中普遍存在的“虚化”现象, 化虚为实, 做到了“三个服务”、“三个倡导”, 即教育教研课题立项引领服务、检查指导服务、总结推广服务;倡导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 倡导把教育实践发现的问题转化为课题, 倡导课题的研究基于实践的改进, 走向行动研究的范式, 体现了很高的教育科研的管理水平, 具有了信度, 具有了时效性, 具有了影响力。这样连天接地的教育科研前景广阔。

会上,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池富作了“立足新起点实现‘十三五’教育科研良好开局”的主题报告。他首先总结了武汉市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教育科研成绩, 认为全市坚持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 引领和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内涵发展, 充分发挥了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决策的功能, 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教育科研工作呈现良好局面;教育科研服务决策和实践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管理效能不断增强;课题成果转化力度日益提升;教育科研培训力度不断增强;教育科研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有突破。在总结成绩的同时, 他指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教育科研整体水平和质量不够高, 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精品力作不多;教育科研发展不平衡,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 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之间, 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差距较大;科研方法的运用仍显不够, 低水平研究、重复研究尚未得到根本改观;教育科研的投入水平不够高, 部分区、校按规定配套的经费落实不到位;有的区或校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重视不足, 教育科研氛围不浓, 教育科研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对市属高校科研的指导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 他要求从事教育科研的同志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予以解决。最后, 他根据“十三五”时期教育科研面临的形势, 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的预期目标与应重点抓好的五大任务。未来五年的预期目标是:保持总量, 提高品质, 突出重点, 注重绩效, 创优品牌;应重点抓好的五大任务是:着力前瞻, 统筹各类研究;着力创新, 优化科研管理;着力素养, 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应用, 促进成果推广;着力常规, 提升服务能力。

最后, 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孟晖就此次会议作了总结, 他充分肯定了大家会上总结的经验和对存在的问题的透彻分析以及“十三五”规划所确立的教育科研工作的新目标、新思路, 要求会后抓好落实, 并就“十三五”期间如何通过科研助推教育内涵发展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深刻认识教育科研对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他明确指出, 要揭示教育规律, 必须依靠教育科研;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必须借力教育科研。二是要准确把握武汉市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他认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教育进行新谋划;武汉城市地位的新提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人口变化的新趋势要求教育做好新应对;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要求教育作出新回应。这些都需要教育科研作支撑。三是要抢抓机遇, 切实发挥好教育科研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此, 他要求大家一要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大力鼓励和支持校长抓教科研工作, 校长要大力鼓励和支持热爱教育科研工作的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不仅要鼓励支持, 还要建立保障机制、考核奖励机制。二要加强领导, 加强培训。要加强和完善科研机构和队伍建设, 加强科研骨干培训。三要突出重点, 破解难点。要加强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重视对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要出科研品牌。他指出, 当前武汉市教育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在全省和全国有影响的科研品牌还不够多。要通过重大课题研究、团队协同攻关研究、充分发挥高校专家资源优势等途径, 锻炼科研队伍, 做强科研品牌, 深化成果转化, 加强成果提炼, 强化成果推广, 争创全国一流教育科研品牌。

8.探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科研之路 篇八

音乐教师教科研提炼研究思考提升教育的不断发展,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特别是教科研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勤奋耕耘,在课外活动中各显特长,在重大活动中一展身手,然而在教科研方面,常常会望而却步。更有者,因为缺少一篇论文职称不能晋级,因为没有课题而不能提升。正确认识教科研,把握信息,梳理清晰,整理归类,静下心来,保持平常心态,不求高度和深度,注重实践性,从浅入深,从小到大,逐步提升,稳步发展,一定会有所收获。

一、从教学轶事中精心提炼

课堂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主要工作空间,课堂教学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多值得记忆的瞬间,如学生对问题的独特见解、非凡的音乐表现能力、童趣化的交流发言,等等,都是很好的研究素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思维、记忆、感知、展示、互动,包括性格的转变,都是我们最佳的研究话题。观察是把握这些教学轶事的最好方法,通过观察而激发研究的兴趣,产生论文写作的灵感,通过观察更深层次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分析是对教学轶事的筛选、提炼过程,把你认为可用的、有价值的素材记录下来,作为研究的依据和论证。

有的时候,教学轶事还可以生成,当你想知道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反应时,提出一个问题,从学生回答中寻找你需要的奇特、好玩、有意思的答案,并通过这些不一般的答案,分析、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进一步了解学生。

音乐课外活动是学生音乐实践活动的主阵地,音乐课外活动更是放飞学生心情、拓展学生才艺的最佳方式,学生没有顾虑地参与活动中,思维更清晰、更活泼,往往会流露出最最真实的情感,也是音乐教师提取研究素材的最佳时刻。我们不但要留意学生个体现象,还要留意课外活动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变化、互助信息、配合细节等等。

二、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它不但要把握教学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理念,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需要教师巧妙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而对能否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合理?能否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问题的研究,会更好地激活音乐教师针对教学的目标性展开思考,逐步完善教学目标的拟定,辅助教学过程的实施。

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是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普遍研究的课题之一。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学思维的多元性,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便老师们对如何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产生顾虑和疑惑。常言道:教无定法。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依托于音乐教师的专业型、情感型和活动型,教学方法的运用要适应于音乐学科特点,突出情感因素,体现活动特性,将中小学音乐课区别于其他文化课程学习,也区别于艺术门类的美术课堂教学。一名成熟的音乐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方法,甚至更换教学内容,灵活把握教学进程,恰到好处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会在教学之后进行认真反思,寻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思考更新的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特别是把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亮点积累下来,作为学生音乐成长档案中的鲜活材料,给学生音乐成长保存好一片记忆。

三、在教研活动时善于思考

教研活动的开展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反思的一种的有效方式。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同步提升。

1.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目前,音乐教研组是大部分中小学校音乐学科教研团体,而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更是普遍的中小学音乐教科研方式。而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并不是唯一以教研活动形式所能达到的。就人员而言,可以是个体,以独立自学为主的学习型氛围;可以是结对,如师徒结对、结对互助、学习小组,等等;还可以按专业划分,如歌唱组、器乐组,等等。就内容而言,不只是就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交流和讨论,更注重思考教学过程的设计、梳理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效果的预设等等。就研究对象而言,既要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更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淡化教学过程性教学,更多地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回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值得升华的素材、需要弥补的地方,并提出巩固和改进的方法。

氛围的营造依靠每一位音乐教师,最多的话题是课堂教学,最热心的事情是教学交流,只有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融入到良好的教科研氛圍中,思路才会更清晰,方法才会更灵活,目光才会更远大。自然,科研成果才会更辉煌。

2.真心相待加上真情交流。评课是音乐教研活动常见话题,随着课程改革的转变,对理念的更新和方法运用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声音,评价课堂教学时,也会出现想法不一、意见分歧,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对此,音乐老师要真心相待、真情交流,说者,准确运用评价语言,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不嘲弄、不武断。听者,要虚心倾听,宽心接受。双方在真心实意中互换思维,在真情交流中寻求共识,在坦诚相待中共同进步。

3.思维碰撞方能产生火花。教研活动是全体音乐教师在一起进行思维碰撞的过程,经常的思维互通,不但可以激活对教学过程的设计灵感,也能激发课堂实践的热情,更能提升课堂教学质态。更有者,对年轻音乐教师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让更多的音乐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一定的建树。

四、在理论学习中不断提升

理论学习是对已经经验的提升过程,用理论知识支撑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提升科研能力。理论学习的方式不只是看几本书,或者看几篇同学科的论文,而是要博览全书,既要有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更要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既要在本学科的论文中寻找灵感,也要从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论文中提取精华。客观看待课程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提高对理论言论的分辨能力,汲取科学、正确的观点充实自己。

9.镇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篇九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紧紧围绕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这一主题,全面落实 静海县教育局、教科室有关工作意见,坚持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坚持“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发展”的理念。一学期来,学校着重从制度管理、过程管理入手,不断强化教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分层引导,扎实开展业务学习。

本学期我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引导教师开展业务学习。参加工作不足三年的教师,着重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促使其尽快在教育教学上入门。参加工作3-10年的教师,着重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生发出来的科研课题进行扎实研究,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骨干教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其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形成特色,发挥教科研示范作用。

教务处认真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活动,要求教师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保证每周学习3个小时,每月写2000字的业务学习笔记,四篇教学反思。为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布置给学生的练习题教师先要做一遍,每周将典型练习题写在《教师作业》上。练好三笔字,做好听课记录。通过学习,让教师掌握所任学科最前沿的一些教学信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

二、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以理论阐述和案例解剖相结合的形式,了解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些原则。要求教师明确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习习惯并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贯彻和培养,并能通过学习培训,让实在、实用、高效的课堂呈现在课堂上。

本学期,我校组织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等学科教师参加县级教材培训,帮助教师正确、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提高教材解读能力,另外班主任还参加了静海县研修培训,教师们围绕本次研修活动内容,谈学习收获、教学经验或提出了建议、困惑等;我们继续开展了根据师徒结对方案,经常召开教师座谈会,还举行了校级“推门课”、“汇报课”及学科“带头人”薛印发、程炳杰、毕桂荣展示课活动,营造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和竞争态势,激励教师争先创优。由于组织有序,监督有力,教师们都能及时交流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真正做到了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让优质的教学课型带路。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得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又促进了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地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气氛。

为了提高校本教研与研修活动的实效,本学期我们两次聘请静海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我校参加校本研修活动,指导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从而提高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校本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承担课题实验研究,探索教改之路。

本学期要求每个教师做到两周一次集体教研、至少上一节优质教研课,在研讨会上作一次发言,编写一篇优秀教学设计,撰写一篇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或论文。并且,我们把这种“五个一”内容的教研模式,固定成为学校校本教研中的常规形式。分年级组安排教学公开课共27节。十一月下旬参加了团泊镇优质课竞赛,本校的李静、程珊珊、程治礼、马欣欣、毕桂荣等老师被镇教育办推选参加了全镇学科示范课,两次聘请静海县教研室语文、英语、数学、化学和物理五个中考学科的教研员来我校指导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

本学期本校的县级立项课题《初中理科主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初中文科主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经完成组档申报结题工作。全体教师参与各学科课题研究,对高效教学有了新的全面认识。有4篇教师的论文参加县市两级论文评比。我校市级立项课题《农村初级中学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已于12月顺利开题。现已经进入研究的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注意发挥好学校现有资源的作用,推动课题研究不断社深入。我校的县级骨干教师薛印发老师,是天津市第二批265工程学员,曾获双优杯教学竞赛市级一等奖,静海县兼职教研员。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我们请薛老师举办专题讲座,对全校教师进行电子计算机技术培训。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积极参加优质课、同课异构评选活动,本学期我校教师参加县镇两级教学竞赛活动,房萍荣获县级青年教师演讲优秀奖,李静、程珊珊、毕桂荣、程治礼、马欣欣等教师分别荣获镇级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通过深化课题研究,推动课改进程。学科间的有效沟通与积极整合,带动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学科的课题研究,形成“科科有专题、人人搞研究”的良好局面。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回顾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研方法的培训做得不够,部分老师产生了畏难心理;

2、宣传的力度不够,老师们对学校教育科研的形式缺乏足够的了解;

3、对教育科研成果,特别是发表成果,缺乏激励机制,使一些老师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1、进一步唤醒教师个体科研的意识,积极创设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促使转变,让反思和科研成为一种自觉。

2、在备课方式上必须做到真正的突破,真正备出优秀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逐步改革无效教案。

3、还是要增强教师的业务学习,以此为基础逐步提升综合素养。

4、排好课表,保证在全校范围内分课题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活动的时间,通过举办讲座、交流等方式,使老师们尽快熟悉基本的科研方法:

5、定期召开全校性的公开课、论文比赛等教育科研活动,广泛地进行宣传和交流,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

6、期末召开科研工作布置会,明确下学期的主要努力方向和基本要求,布置一些具体任务及激励措施,为下学期的教研工作做好铺垫。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团泊镇中学教务处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提纲下一篇:金融市场学重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