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卫生局2011年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

2024-10-17

肃南县卫生局2011年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共6篇)

1.肃南县卫生局2011年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 篇一

平卫[2011] 号

平南县卫生局

关于印发《平南县2011年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平南县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平南县卫生局办公室 2011年10月25日印发

(共印100份)平南县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卫办„2011‟85号)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内容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二、项目执行时间

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三、项目实施范围

在全县范围内实施。

四、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县卫生局具体负责全县项目的组织管理,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绩效考核,推进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成立平南县卫生系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领导小组、项目办公室和技术指导考核评估小组成员及职责。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 长:黄美天 县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黄家伟 县卫生局党委书记

张 晓 县财政局副局长 廖 芳

县卫生局副局长 李 真

县卫生局副局长 林永清 县卫生局党委副书记 苏 卫 县卫生局纪委书记 谢一金 县疾控中心主任 刘小霞 县妇幼保健院院长 黎 恒

县卫生监督所所长

成 员: 李仕荣 县卫生局业务股股长 曾庆光 县财政局社保股股长

陈龙庆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甘丽萍 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韦尚林 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陈 斌 县卫生监督所副所长

肖 夏 县卫生局秘书股干部

陈 勇 县卫生局业务股干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领导、统筹协调、监督管理、督导检查、效果评估;负责与县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过程中的政策保障问题。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成员及职责 主 任:吴艺清 县疾控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成 员:吴开强 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师

梁振伟 县疾控中心医师

刘佳培 县妇幼保健院医生

项目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卫生局,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工作,定期报告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相关报表,督促、协调有关单位开展项目工作。

三、技术指导考核评估小组

组 长:李仕荣 县卫生局业务股股长 副组长:韦君年 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甘丽萍 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陈龙庆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陈 斌 县卫生监督所副所长

成 员:韦尚林 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陈 勇 县卫生局业务股干部

李桂秀 县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副部长 程玉清 县妇幼保健院妇保科科长 刘佳培 县妇幼保健院医生

吴艺清 县疾控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梁振伟 县疾控中心医师

梁衡秋 县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 覃柱静 县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副科长 欧以锋 县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副科长 吴开强 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师

黎 鹏 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副主任 王英兆 县人民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 韦金泉 县人民医院内四科医师 黄永能 县卫生监督所监督员 李 冰 县卫生监督所监督员 林新强 县卫生监督所监督员

技术指导考核评估小组负责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定期对各单位实施项目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估。

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卫生监督所为项目技术指导单位,承担项目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工作,配合县卫生局进行项目日常管理、师资培训与绩效考核。

五、各乡镇卫生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项目实施单位,应设立独立的公共卫生科和专职工作人员,具体实施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对辖区内村卫生所(室)项目工作指导与管理。

六、项目监督评价

1、县卫生局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重点卫生工作目标考核项目,纳入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绩效考核内容。每年组织考核不少于2次,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对考核不达标者限期整改,如限期整改仍不达标者,取消该机构从事项目工作的资质。

2、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经费使用、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七、其他事项

凡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确定一名领导,必须按照乡镇卫生院医改要求,一般卫生院以30%岗位配臵、中心卫生院以25%岗位配臵落实好专职人员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负责与县项目管理办公室做好业务对接,同时上报1份给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办公室。

附件: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2、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3、免疫规划项目实施方案

4、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实施方案

5、儿童保健项目实施方案

6、孕产妇保健项目实施方案

7、老年人保健项目实施方案

8、慢性病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9、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10、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现形式。为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50%。

二、项目内容

(一)开展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培训。

逐级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按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中•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的技术要点。

(二)在辖区内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1.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半年及半年以上的户籍与非户籍居民。其中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等人群为管理服务的重点人群。

2.居民健康档案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 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3.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4.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5.服务要求。

(1)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将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及时汇总、更新至健康档案;卫生局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

(2)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要注意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信息。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应保证居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能自动汇总到电子健康档案中,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4)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5)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

(6)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电子健康档案应有专(兼)职人员维护。

(7)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体检表的中医体质辨识内容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医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其他医务人员填写。

(8)电子健康档案在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开发、信息传输全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与规范。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应与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系统相衔接,逐步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机构、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

三、组织与管理

(一)平南县卫生局统一领导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成立县级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对全县实施技术指导和监督,成立相应的管理服务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负责我县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领导与协调,对项目实施进行监 督指导和绩效考核,推进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公立医院为技术指导单位,承担项目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工作,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项目师资培训与绩效考核。

(三)县中医院、二医院、各乡镇卫生院为本方案的具体实施单位,村卫生室接受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管理,并承担相应的服务任务。

四、考核内容与指标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经费使用、建档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居民满意度等。

(一)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二)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三)健康档案合格率=抽查填写合格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四)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有符合各项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附件2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慢性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2011年提高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增加了健康教育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提高了工作要求。为深入开展全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工作,为全体居民提供优质健康教育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普及健康知识和开展行为干预,帮助城乡居民树立健康观念,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提高大众健康素质,预防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二、项目内容

按照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的•健康教育服务规范‣服务对象、内容、形式和要求,结合我区重点和热点的卫生问题如艾滋病、结核病防治,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各项工作。

(一)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健康教育的计划,保证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将健康与日常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开展。计划应包括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健康教育的目的、指标、内容、形式与时间、实施和质量控制方法、组 织实施流程、人员安排、经费预算、设备和材料准备、效果评价等。

(二)发放及播放健康教育材料。一是免费发放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臵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二是播放音像材料,包括利用基层现有的新型视频播放系统及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材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应诊时间内,在门诊候诊区、观察室和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播放,每个机构每年播放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

(三)设臵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臵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显眼位臵,距地面1.5-1.6米高的位臵。专栏应标有机构名称,应根据健康教育重点和热点工作内容及时更新,每个机构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每2个月最少更换1次。

(四)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在各种卫生宣传日、健康主题日、节假日,利用会议、集会、电影放映等社会活动,开展特定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宣传活动。

(五)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以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 识技能和预防传染病、慢性病、多发病为重点内容,以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孕产妇、0-36个月儿童家长等为主要对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乡镇卫生院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教育讲座。村卫生室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教育讲座。

(六)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在提供辩证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七)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管理及汇总、分析、上报等工作。每个机构要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妥善保管健康教育素材、记录、总结、评价等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建立完备的工作档案保存,以便工作考核和效果评价。每年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和总结评价、汇总、分析、上报工作。

(八)积极与大众媒体合作。认真研究、协调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大众媒体,开设健康教育频道或栏目,提高大众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效果。

(九)开展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1.配齐健康教育设备。乡镇卫生院应设健康教育室、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并配备新型视频播放系统、照相机、电视机、DVD机、投影仪等必要的设备,并保证完好,正常使用。

2.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培训。主要培训对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和相关医务工 作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内容、方法、技巧,健康教育基本设备的使用,传播材料的制作与使用、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专(兼)职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上一级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其中一类学分不少于3学分。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健康教育学分的取得、统计和考核要使用广西自治区卫生科技教育网()继续教育管理平台系统。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所要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通知‣(桂卫规财[2011]34号)要求,切实开展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三、组织与管理

(一)卫生局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与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所等专业机构负责项目管理的实施,包括制定实施计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检查、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等。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向所辖区居民提供。辖区卫生院负责组织社区和农村大型、集中性健康教育活动,村卫生室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和服务内容,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积极发挥大众媒体在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四、考核内容与指标

(一)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经费使用、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居民满意 度等。

(二)主要评价指标。

1.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2.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3.健康教育宣传栏设臵和内容更新情况。

4.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附件3

免疫规划项目实施方案

为落实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免疫规划项目实施,促进规范性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加强疫苗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管理,为适龄儿童提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和补种乙肝疫苗等预防接种服务,进一步降低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发病水平,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二)具体目标。

1.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建(卡)证率≥95%; 2.以乡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0%; 3.以县为单位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完成率100%; 4.以乡为单位免疫规划疫苗损耗系数控制在规范要求,即单人份疫苗1.05(脊灰糖丸1.1),2人份疫苗1.2,3人份疫苗1.5,4人份疫苗2.0,≥5人份疫苗2.5;

5.以乡镇为单位托幼机构、小学校和入学儿童查验率要求达到100%,补证率达100%,补种率在95%以上;

6.以县为单位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尤其AFP病例监测、麻疹监测指标需全面达标;AFP病例、麻疹、乙脑、流脑等要纳入专病管理。

7.以县为单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有关指标达到国家方案要求,即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发现后48小时内报告率≥90%,需要调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90%,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调查后7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率≥90%,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在调查后3日内报告率≥90%,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关键项目填写完整率达到100%,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类率≥90%,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县覆盖率达到100%。

8.推进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要全面实现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二、项目内容

(一)建设规范性预防接种门诊。

为适应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发展需求,接种门诊应不少于60m,设有办公室、接种室、宣传候种室和冷链室,面积足够大的可将宣传候种室和接种室建成开放式的接种大厅。接种门诊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在醒目位臵张贴公示材料,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接种方法、接种禁忌症等。

(二)规范疫苗管理。2制定本辖区疫苗需求、使用、分配计划;做好疫苗出入库和使用记录;疫苗损耗系数控制在要求范围;疫苗储存用量分别为县级2个月,具备冷藏条件的乡级不得超过1个月;疫苗要全程冷链运输,温度达到要求,运输记录完整;对储存疫苗的冰箱须每日记录2次温度;规范处臵过期失效疫苗。

(三)为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

1.服务对象:辖区所有0~6岁适龄儿童,包括流动儿童等。

2.免费范围:所有与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关项目均免费,中央转移支付提供接种所需的疫苗和注射器经费,儿童建卡、建证、建IC卡(磁卡)注射、注射器、接种前问诊等均不能收费。不得强行用第二类疫苗替代第一类疫苗,不得在对适龄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同时接种第二类疫苗,不得在对适龄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时搭收体检费等任何费用。

3.工作要求。

(1)及时为辖区0~6岁的常住儿童及居住满3个月以上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含电子档案),并做好预防接种资料管理。

(2)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确定受种对象。(3)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4)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 和•预防接种卡‣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并填写知情同意书。

(5)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6)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剂量、接种部位、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7)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上记录所接种疫苗的年、月、日及批号。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及时汇总、统计、上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每月上报一次常规免疫接种数据;指导和参与接种率常规报告、监测和分析评价。

(8)在全区范围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接种单位要及时上传接种个案;未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接种单位要按月上报有关报表。

(四)为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对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 苗工作,进一步降低1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五)开展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配合教育部门每年对新入托、入学儿童进行接种证查验工作,及时对漏证、漏种儿童进行补证、补种,将漏卡的适龄儿童纳入免疫规划管理。

(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接种单位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进行处理和报告,确保各项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

(七)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的监测与控制。

疫情报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规定的时限内报告疫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有关单位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开展疑似病例报告、个案调查、实验室检测和血清学监测等工作。通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等方式收集、分析、调查、核实疫苗针对疾病疫情信息。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流脑等除按上述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进行专病报告和管理。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

(八)开展预防接种相关工作。1.培训和督导。

培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级防保组每年对下级业务人员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培训。督导:县级开展6次。2.资料管理。

(1)分类管理。分为统计资料、非统计资料两类。其中统计资料包括记录表、调查表、统计报表。非统计资料主要包括各类业务技术资料、培训教材、会议、表彰、宣传等资料,以及各类计划、总结等。按时整理,装订成册保存,实行档案化管理。

(2)及时报告。按要求报告疾病主动监测旬、月报表、接种率统计表、疫苗使用进度表等。

3.健康宣教。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本地的免疫规划宣传,每年开展“4.25”预防接种宣传日/周宣传活动,开发当地宣传材料,利用宣传品和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方式广泛宣传。

4.开展免疫成功率和人群免疫水平监测。5.收集与预防接种相关基础资料。

6.继续教育。所有参与接种的工作人员要接受国家免疫规划技术的继续教育。

三、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领导。

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卫生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协调配合,共同做好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计划,并组织落实。开展项目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项目执行中的困难和问 题。

(二)相关部门职责。

根据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确定的免疫规划协调机制相关部门职责,卫生部门负责免疫规划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培训与指导,督导和评估;财政部门负责保障经费的落实,并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督和评价;药监部门对疫苗生产和流通进行监管,保证疫苗质量。教育部门做好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配合做好查漏补种和托幼机构、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一)评价指标。1.建卡(证)率;

2.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3.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任务完成率; 4.接种证查验和补证补种工作指标达到方案要求; 5.免疫规划疫苗损耗系数; 6.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臵; 7.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监测指标; 8.完成预防接种相关工作。

(二)评价方法。

通过逐级收集、核对各级上报的工作报表以及传染病直报/专报网络、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网络直报系统等,收集、分析和评价各项工作指标是否达到 要求,并通过现场督导、抽样调查等方法评价当地工作指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附件4

儿童保健项目实施方案

0-6岁儿童保健服务是妇幼保健服务的重要内容,对降低儿童死亡率、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为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0-6岁儿童提供优质的基本保健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新生儿访视率≥90%以上;

(二)儿童健康管理率≥ 80%以上;

(三)儿童系统管理率:城市达到80%以上、农村达到72%以上。

二、项目内容

(一)开展儿童保健技术培训。从事儿童保健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对从事儿童保健服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儿童保健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班,提高基层专业人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

(二)免费提供儿童保健服务。按照卫生部•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规定,免费为辖区内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1岁以内4次健康体检、1-3岁每年2次健康体检、4~6岁每年一次健康体检。

1.确定定点医疗保健机构。县卫生局按照国家有关工作规范要求,指定符合条件有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作为本区域 提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定点机构,并将名单向社会公布。定点机构报市卫生局备案。在定点机构按规定的时间接受儿童健康管理的,给予免费服务。不在定点机构检查的儿童,不能享受免费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要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定点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

2.建立•广西儿童保健手册‣。由自治区卫生厅统一印制•广西儿童保健手册‣。县妇幼保健院到自治区统一购买,各辖区按照实际情况到县妇幼保健院购买并免费发放,•广西儿童保健手册‣工本费统一从本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支出。助产机构在新生儿出院前填写发放,并根据该新生儿居住所在地,在•广西儿童保健手册‣注明定点机构。儿童家长携带手册、孩子到定点服务机构免费接受保健服务,服务完成后,保健医生登记服务情况及结果,儿童家长在•广西儿童保健手册‣上签字确认。

3.新生儿第一次家庭访视。助产机构在新生儿出院24小时内通过网络把新生儿信息(随同产妇的信息)发至贵港市服务器,各定点服务机构每日到贵港市服务下载汇总数据并合并到本单位数据库,在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进行第一次家庭访视服务(对地处偏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服务覆盖不到的产妇,可由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进行随访)。

在访视中如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要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代谢性 25 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要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发现有异常的应及时转至分娩或上级医疗保健治疗。并将定点机构和检查时间告知儿童家长。

4.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应在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定点机构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发现有异常的应及时转至分娩或上级医疗保健治疗。

5.婴幼儿健康管理。在定点机构进行(对地处偏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服务覆盖不到的婴幼儿,可由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进行婴幼儿健康管理),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服务内容包括询问婴幼儿喂养及患病情况,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8、18、30 月龄时血常规检测,6、12、24、36 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一次听力筛查。

6.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在4~6 岁时进行,每年1 次,共3 次。服务内容包括询问儿童膳食、患病情况,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7.健康问题处理。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高危儿,营养不良、贫血等体弱儿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 26 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腭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因高危而增加的检查项目和次数,费用由监护人自理。

8.信息收集和上报。各医疗保健机构统一使用•广西妇幼卫生管理‣软件对儿童保健工作进行管理,履行儿童健康管理项目信息上报义务。定点机构在进行新生儿访视和儿童体检后,要及时将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化信息管理网络。县妇幼保健机构指导辖区完善信息管理网络,全面掌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项目绩效考核及项目资金拨付提供依据。

(三)加强儿童保健信息管理。完善全县妇幼保健信息网络,添臵、更新必要设备,组织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培训,全县统一使用•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儿童保健信息管理水平。

三、组织与管理

(一)县卫生局统一协调项目的实施,确定实施儿童保健项目的定点医疗保健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管理项目经费、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绩效考核。

(二)县妇幼保健院为全县技术指导单位,配合卫生局对项目实施机构进行管理、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绩效考核,承担辖区内信息管理工作。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工作。

(三)乡镇卫生院承担辖区内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及服务,配备至少2 名以上专职妇幼保健人员从事新生儿访视、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服务,负责辖区儿童保健信息的收 27 集和上报,定期召开例会,督促、指导村级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儿童保健工作,进行高危儿管理,实行双向转诊。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托幼机构集居儿童保健服务由妇幼保健机构或辖区定点机构承担,每年入托或入园进行体检。

(四)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负责督导辖区儿童接受保健服务,配备专(兼)职妇幼保健人员,掌握辖区儿童系统保健信息,及时登记上报,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工作。

四、考核内容与指标

(一)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经费使用、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二)主要评价指标。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健康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居民满意度。

附件5 孕产妇保健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保健项目,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结合我县项目开展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早孕建册率≥90%;

(二)产前健康管理率≥88%;

(三)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5%以上;

(四)产后访视率≥90%

(五)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

二、项目内容

(一)强化孕产妇保健技术培训。

从事孕产妇保健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县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妇女保健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班,提高基层专业人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

(二)免费提供基本孕产妇保健。

按照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免费为辖区内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建立•广西孕产妇保健手册‣,孕期五次产前检查和产后二次访视服务。

1.确定定点医疗保健机构。县卫生局按照国家有关工作规范要求,指定符合条件有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作为本区域 29 提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定点机构,并将名单向社会公布。在定点机构按规定的时间接受孕产妇健康管理的,给予免费服务。不在定点机构检查的孕产妇,不能享受免费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各定点机构报市卫生局备案。

2.孕情管理。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村卫生室村医和村级保健员、及计生专干,定期入户调查、了解、登记本辖区内育龄妇女和孕妇基本情况,并向孕妇告知本区域提供免费服务的定点医疗保健机构,并按辖区负责产后访视工作。

3.孕早期健康管理。在孕12周前

(1)建立•广西孕产妇保健手册‣。在孕12周前,孕妇到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当地指定的定点服务机构建立•广西孕产妇保健手册‣。•广西孕产妇保健手册‣由自治区卫生厅统一印制。县妇幼保健院到自治区统一购买,各辖区按照实际情况到县妇幼保健院购买并免费发放,•广西孕产妇保健手册‣工本费统一从本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支出。孕产妇携带手册到定点服务机构免费接受保健服务,服务完成后,保健医生登记服务情况及结果,孕产妇在•广西孕产妇保健手册‣上签字确认。

(2)首次孕早期健康管理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HIV 抗体检测。有条件的地区进行B超、电图检查及血糖、阴道分泌物等实验室检查,费用由孕妇自理,但要做好告知工作。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并在孕产妇保健手册上签名。高危评分10分以上,必须及时转诊到产科急救 中心或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结果。

(3)孕中期健康管理。孕16~20周和21~24周各进行1次孕期健康管理,进行血红蛋白、尿蛋白检测,对孕妇保健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动员孕妇到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产前筛查检测,费用由孕妇自理。重点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孕妇,发现高危孕产妇的异常孕妇,不能截留,必须及时转到县级以上产科急救中心,并随访转诊结果。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产科急救中心或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并随访转诊结果。

(4)孕晚期健康检查。孕25~36周、37~40周各进行1次产前检查。督促孕妇到有助产资质的定点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检查,进行血红蛋白、尿蛋白检测。对检查发现的高危孕妇,必须转诊到产科急救中心或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诊治,并增加必须的检查次数。

(5)产后家庭访视。助产机构以书面告知产妇免费产后家庭访视的信息,并在产妇出院24小时内通过网络把产妇的分娩信息发至贵港市服务器,各定点服务机构每日到贵港市服务下载汇总数据合并到本单位数据库,在产妇出院后3-7天进行产后第一次家庭访视服务(地处偏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服务覆盖不到的产妇,由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通知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进行随访)。

(6)产后42天健康检查。正常产妇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定点医疗保健机构,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保健机构检查。发现有异常的产妇必须及时转至产科急救

中心或县级以上的医疗保健机构查治。

(7)信息收集和上报。各医疗保健机构统一使用•广西妇幼卫生管理‣软件对孕产妇保健工作进行管理,履行孕产妇保健健康管理项目信息上报义务。定点机构在进行产前检查及产后访视后,要及时将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化信息管理网络。县妇幼保健机构指导辖区完善信息管理网络,全面掌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项目绩效考核及项目资金拨付提供依据。

(三)加强孕产妇保健信息管理。

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县妇幼保健信息网络,加强孕产妇保健信息电子网络管理培训。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关于贯彻实施†全国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工作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和•自治区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统一使用•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孕产妇保健信息进行管理,提高孕产妇保健质量。

三、组织与管理

(一)县卫生局统一协调项目的实施,确定符合要求的医疗保健机作为孕产妇保健项目的定点医疗保健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管理项目经费、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绩效考核。

(二)县妇幼保健院配合卫生局对项目实施机构进行管理、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绩效考核,并承担辖区内信息管理工作。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项目实施定点机构,必须按照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及

本方案具体要求,提供规范的孕产妇保健服务,并明确公示和告知孕妇提供免费检查的项目,高危孕妇需要增加的自费检查项目要明确告知,做到知情选择。履行信息上报职责,及时向县妇幼保健院上报信息。

(四)县级以上产科急救中心、医疗保健机构采用多种形式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落实双向转诊,接受高危孕产妇,明确诊断,实施治疗,提供住院分娩服务,及时反馈信息。

(五)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基础信息收集、上报和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指导下,协助开展保健管理工作。

四、考核内容与指标

(一)、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经费使用、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二)主要评价指标。早孕建册率;产前健康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产后访视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居民满意度。

附件6 老年人保健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和卫生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实施本服务项目,重点收集城乡老年人健康相关信息,并对老年人进行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以及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以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慢性病和意外伤害,使老年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11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0%以上,健康体检表完整率达到90%。

二、项目内容

(一)开展老年保健技术培训。

逐级对从事老年保健管理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老年保健人员的培训,并且应在1年内轮训一遍,使广大基层卫生人员包括村医生能熟悉和掌握服务项目的对象、内容、流程和要求,提高其服务城乡居民的能力和水平。培训内容按卫生部•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进行。

(二)免费提供老年人保健服务。

按照卫生部•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应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与管理。健康管理的内容应包括老

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一般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并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1.提供规范的老年保健服务。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1)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

(2)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3)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

(4)健康指导。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

2.加强老年人保健信息管理。

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网络,参照国家有关标准,使用全区统一使用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管理软件,利用电脑网络管理老年人保健信息,提高老年人保健信息管

理水平。

三、组织与管理

(一)县卫生局具体负责本辖区项目的组织管理,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绩效考核,推进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县医院作为技术指导单位,承担项目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工作,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项目师资培训与绩效考核。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为本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保健服务,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计算机,实行电子化网络管理。县中医院、二医院、各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村卫生室老年居民建档及健康管理等技术指导。

四、考核内容与指标

(一)督导考核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经费使用、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二)主要评估指标。

1.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2.健康体检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健康体检表数/抽查的健康体检表数×100%。

附件7 慢性病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为积极推进我区各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开展,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和卫生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进一步加大乡镇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积极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纠正居民不良生活方式,逐步降低社区人群中慢性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控制慢性病发病和死亡上升趋势。

(二)通过项目管理与实施,使基层卫生人员能熟练地掌握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工作技能,在日常工作中推广慢性病社区干预管理卫生适宜技术。

(三)通过健康筛查,重点对高危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提高居民对合理膳食、身体活动知识知晓率和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率,并有效地维持健康体重,控制血压和血糖达标。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4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

二、项目内容

(一)高血压患者管理。1.常规开展血压筛查。

重点对本辖区35岁及以上居民开展首诊测血压;居民

诊疗过程测量血压;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测量血压;通过项目健康教育让患者主动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联系测量血压;在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开展人群高血压筛查。

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2.逐步建立和完善慢病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对本辖区服务人群的健康信息收集,建立社区居民慢病重点人群健康信息库和电子档案,逐步完善社区慢病管理信息系统,最终实现信息电子化网络动态管理。

3.定期开展随访评估与健康指导。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是否需紧急转诊。在询问病情、症状过程中,对患者的体重、心率等进行测量,并了解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情况,并对其吸烟、饮酒以及运动、摄盐和用药等进行健康指导。

4.实施分类干预。

(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

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5.进行健康检查。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健康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二)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1.空腹血糖筛查。

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服务对象。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一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2.逐步建立和完善慢病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对本辖区服务人群的健康信息收集,建立社区居民慢病重点人群健康信息库和电子档案,逐步完善社区慢病管理信息系统,最终实现信息电子化网络动态管理。

3.定期开展随访评估与健康指导。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每次随访要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是否需紧急转诊。在询问病情、症状过程中,测量患者的体重,计算BMI指数,检查足背动脉搏动,并了解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情况,并对其吸烟、饮酒以及运动、主食摄入和用药等进行健康指导。

4.实施分类干预。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5.进行健康检查。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三、组织与管理

(一)县卫生局具体负责本辖区项目的组织管理,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绩效考核,推进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和卫生监督等专业机构作为技术指导单位,承担项目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工作,配

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项目师资培训与绩效考核。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为本辖区35岁及以上城乡居民提供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指导服务,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计算机,实行电子化网络管理。县中医院、二医院、各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村卫生室服务对象的建档及健康管理等技术指导。

四、考核内容与指标

(一)考核。督导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经费使用、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二)主要评估指标。

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病总人数×100%。

2.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

3.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

4.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糖尿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病总人数×100%。

5.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6.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附件8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实施方案

为落实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精神和自治区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通知‣(桂卫规财„2011‟34号)的要求,参照卫生部关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建立覆盖全区城乡、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统。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达到30%以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

(二)通过培训和项目实施,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对重性精神病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市、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队伍。

二、项目内容

(一)开展项目培训。

1.培训内容:重点培训卫生部•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的技术。

2.培训对象:县卫生局和疾控机构管理人员;县级医疗机构精神科专业医师;个案管理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社区警察、居委会/村委会卫生协管员、残联助残员和病人家属等)。

3.培训方式:开展逐级培训,县级负责对乡镇、乡镇负责对村级培训。

(二)在辖区内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 1.服务对象: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2.服务内容。

(1)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时,除需由家属或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机构提供疾病档案信息外,还应同时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填写居民健康档案和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2)随访管理。

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及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臵或转诊。具体内容如下: 1)危险性评估:

0级:无符合1-5级中的任何行为。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抢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抢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和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杀、自伤。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众场合。

2)分类干预:

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和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以下分类干预:

对病情稳定(危险性评级为0级、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状态、服药依从性良好)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按时随访。

对病情基本稳定(危险性评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处于“病情不稳定”和“病情稳定”之间)的患者,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可在现用药物基础上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或在精神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治疗,经初步处理后观察2周,若患者症状趋于稳定或虽然明显但比上次已有好转,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若初步处理无效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对病情不稳定(危险性评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失,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对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协助下,2周内随访。

3)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和其家

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3)健康检查

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的同意,每年对患者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糖、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心电图。

(4)技术指导。自治区级、市级技术指导组分别定期对市、县(市、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技术指导。

3.服务要求。

1.从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的工作人员,应接受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相关培训。

2.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及时为辖区内新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档案并按时更新。

3.患者的随访可采用门诊、电话和家庭访视相结合的方法。

4.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

三、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形式。

1.卫生局全面负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的组织实施工作,财政局负责核拨经费和资金管理。

2.卫生局成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负责当地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的管理与协调及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指导。

(二)职责与任务。

1.卫生局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培训、督导和宣传工作。

2.疾控部门负责质量控制和考核验收等工作。3.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开展病情评估、技术指导。

4.乡镇卫生院负责为本方案的具体实施单位,村卫生室接受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管理,并承担相应的服务任务。

四、考核内容与指标

(一)考核评估内容:重性精神病患者建档情况、进度与质控、随访表完成率及经费使用等。

(二)主要评价指标。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

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稳定率=最近一次随访时分类为病情稳定的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

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每年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

附件9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与处理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和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推动全区规范实施传染病报告与处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协助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臵。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法监管辖区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并对医疗机构进行指导;保障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

(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机构建立健全传

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使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门诊日志登记本、出入院登记本、实验室检验记录本等,各种登记本的基本项目均达到卫生部和自治区卫生厅的相关要求。

传染病疫情报告率、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卡录入一致率、及时审核率均要达到100%。

二、项目内容

(一)各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机构。1.培训。

定期对本单位医护人员(包括进修生、实习生)进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每月例会时以会代训包含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工作内容。参加由自治区、市、县疾控机构组织的关于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诊断标准的培训。

2.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3、发现、登记。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或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应立即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初次报告);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填写时要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

4.报告。

(1)报告程序与方式。

①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通过电话或传真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核实后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②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

已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人员应及时收集、检查报告卡,发现填写不完整、不准确、或有错项、漏项,应及时通知报告人核对完善报告卡内容;而后将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及时、准确、完整的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暂时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在规定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代报;同时,应对报出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登记,每月至少与代报单位核对1次,并签字确认。

(2)报告时限。

①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获知信息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②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

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3)订正报告和补报。

发现报告错误、或诊断变更或病例死亡时,应立即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订正报告),并严格按规定时限和程序报告。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进行补报。

5.处理。

(1)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按照相关病种的规范要求,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急救,及时转诊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书写医学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2)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协助开展传染病接触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追踪、查 50

2.肃南县卫生局2011年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 篇二

为进一步丰富藏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动藏区文化、科技、卫生事业发展, 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藏区稳定, 根据省委安排部署, 由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厅等部门主办的四川省2015年 (夏季)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欢乐藏区行”暨“法律七进”活动于6月25日启动, 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尹力出席活动行前会并做重要讲话, 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潘海平出席活动行前会。全省180余名科技、卫生、法律专家和文艺工作者将分成4个小分队于6月26日至7月10日深入到小金、金川、阿坝、松潘、新龙、理塘、白玉、石渠、木里县等地的乡镇、牧民定居点、寺庙开展为期半个月的三下乡活动。

省农业厅在充分对接了解藏区县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按照一县一策的模式制定了工作方案, 从厅植保站、植检站、草原工作总站、畜牧总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草科院、畜科院等单位和第二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蔬菜、麦类、水果、玉米等创新团队中派出13名种养殖专家和专业人员参加活动, 并筹集种养殖业宣传资料5000余份, 青稞、蔬菜、芒麦、燕麦、草种等种子3 500千克, 金属注射器、疫苗冷藏箱、防护服、机动喷雾器等器械设备700台套, 高端新型肥料30余袋, 除草剂10余箱, 物资价值计34.5万元。

3.肃南县卫生局2011年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 篇三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团委: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也是我校“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及给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回信的重要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把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决定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党旗引领实践,红色点亮青春

二、活动内容

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青年学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各学院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企业帮扶、农村支教、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环境保护、医疗服务等活动,充分展现我校学子独具特色的“钢铁品质”。今年学校将重点组织以下服务活动:

1、“十二五”规划纲要宣讲服务

组织学生全面掀起学习“十二五”规划,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潮。通过开展社会调研、理论宣讲、社会服务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在活动中将所学知识与“十二五”规划热点问题及群众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相结合,使暑期社会实践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2、社会观察和调研活动

结合国家战略部署、时事热点和群众关注的问题,鼓励大学生进行深入的社会观察,开展如何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学生就业创业、城乡医疗、文化、教育、生态建设发展状况、新农村建设等主题的调查研究。积极开展寻访大学生村官、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等社会实践工作。

3、支教服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回信中,对大学生通过支教扶贫实践丰富阅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各学院可组织学生深入师资力量薄弱的贫困地区,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中小学生开阔视野,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社会,坚定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信念。

4、医疗卫生服务

依托我校医学类专业的学科优势和丰富资源,充分发挥医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组织他们深入农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疾病治疗,开展义诊服务、基层医药卫生人员培训、卫生知识宣传、咨询,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向家庭贫困的农民赠送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5、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

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寻找不同时期的优秀党员,学习优秀党员事迹;重走红色革命路线,体验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员不畏艰险、献身理想的革命精神;引导大学生学党史、知党情,正确认识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和热爱,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6、大学生和谐社区建设服务团

组织大学生深入街道、社区,利用所学知识,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通过开展党的理论宣讲、科普知识讲座、健康知识宣传、医疗卫生讲座、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环保宣传、文艺演出等活动,对贫困家庭、孤寡老人、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进行帮扶,为和谐社区的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7、硕士、博士研究生服务团

积极组织硕士、博士研究生以教研室、课题组、实验室等为单位组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人

才技术优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农村支教、企业帮扶、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活动,在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同时,锻炼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素质。

8、其他

各学院要积极开拓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与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基地作用,组织学生进入基地开展见习和实习,为专业学习和工作积累经验。动员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假期,立足自身专业,进行课题调研、资料查找,确定科研项目及撰写调查报告等,积极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三、相关要求

(一)申请学校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支持的实践团队应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如实填写《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并附有关证明材料。各学院要严格遵循学校安全问题相关规章条例开展立项工作,各实践小分队要落实安全措施,明确安全责任人,做好应急预案。

(二)为使更多的社会实践团队得到学校社会实践专项经费的资助,并保证学校资助的经费产生预期的成果,每个学院报1-3个校级项目、院级项目不限。院级项目由学院审核,报校团委备案;校级项目由校团委协同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未申报的项目不进入社会实践评优。通过审核的校级项目团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拨付项目经费。

(三)各学院请在6月17日下午5:00之前将本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项目申报书及相关材料证明报送校团委办公室。校团委协同相关部门将对所有申报实践活动项目进行审核,确定立项项目,并对通过立项的校级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希望各院团委积极调研、认真准备,踊跃申报活动项目。

特此通知

4.xx年卫生下乡工作总结 篇四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卫生下乡工作总结

工作做到团结协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增加了主观能动性,做到“热情服务、主动服务”。下面将这一年工作总结(一)以服务为宗旨,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一、技术装备管理1、充分发挥技术装备的效率。由于去年教育技术装备过程中时间紧,有些设备没有完全到位,今年初催促中标单位将相关设备及时到位,并将教师的办公电脑做了更新,并投入了使用。

2、做好校产的登记工作。将所有技术装备中到位的设备都进行了登记。领用手续齐全。

3、做好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为了更好的发挥技术设备的作用,我们将各项技装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4、充分发挥技装设备的作用。如利用网络系统为网络培训报务,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校舍维修管理

做好校舍的维修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春天下雨时发现综合楼的下水道有问题,楼顶积水,雨水不能从池水孔流走,造成部分办公室进水,全体后勤人员冒雨查找原因,并及时进行了处理。

又如,在雨天时发现教学楼的走廊有积水等问题,就及时进行了相关处理。

2及时办理零星维修事项。如教师办公室空调,教学楼的饮水机,卫生间的供水,及时修理损坏的自来水龙头等。还为各教室安装了窗帘,确保多媒体正常使用。

三、财务工作管理

财务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的财务制度,坚持执行上级规定的收费标准,不乱收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精打细算。

2.做好学校的一切经济收支、往来账目的结报、核算,及其他相关的统计、调资、公积金、各项保险、发放、申报、年审、变更等等有关事项、的预算和决算及编制说明。

3.在经费使用中,分轻重缓急,尽可能的合理安排。在教学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使教学设施得到充分的改善,使得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4.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做好财产登记工作,定期对校产进行清理与核对,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清查与资料上报。

5.收集,整理,装订好各类档案资料,并妥善保管。

四、常规的教学服务管理

校舍、水电、车辆的摆放的常规管理:我们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本学期我们对学校所有的直饮机进行了两次清洗维护,让大家喝上放心水;对学校广场开学进行了一次彻底全面的清理,进入校内的车辆进行有序的指挥摆放,使校园广场的环境更整洁。

2.教室卫生的常规管理:我们做到多媒体的开/关,上课教师的茶水服务到位、课桌凳摆放整齐、教室无蜘蛛网,门窗玻璃明亮、教室用一次清扫一次;今天做的事决不拖到明天办,使我们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有了卫生学校的自豪感;厕所也做到天天打扫清洗,基本没有异味,所有老师吃苦耐劳,脏活、累活抢着干,对工作认认真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3.校园环境:今年我们着重抓了校园的环境卫生整治,本学期开学前我们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发动所有总务处工作人员清理校园环境,整治卫生死角,大家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清理广场的杂草,工具使不上就用手拔;“英语角”过去是杂草丛深,清理后变成了小花园,特别是在今年的学校购买了一些苗木花卉美化了校园,乔迁庆典节我们升起了国旗,插上了彩旗,又有花卉的衬托,我们的校园像个花园,这里渗透着我们总务人的汗水我们的辛勤汗水就换不来我们今天这样的校貌。

范文仅供参考

5.肃南县卫生局2011年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 篇五

渠口农场医院2012年卫生下乡工作总结

卫生局、各科室:

开展卫生下乡活动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疾苦、增进农民健康、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体现。根据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卫生下乡”工作文件的精神,我院2012年上半年以来先后到渠口农场太阳梁管委会各村进行免费义诊、免费治疗、发放科普宣传材料等活动,着力解决了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院将开展卫生下乡活动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成立下乡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切实保证卫生下乡活动落实到实处。今年我院卫生下乡的主要任务是:

1、宣传防艾知识;

2、宣传“降消项目”;

3、宣传卫生科普知识等

二、实行农场医院对移民村支援

按照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农场医院对太阳梁管委会各村进行卫生帮扶,从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整体业务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帮扶,对提高太阳梁管委会各村的医疗服务水平及让各村移民真正得到医疗实惠,有现实的意义。

三、开展送医送温暖活动

开展向广大农民提供医疗保健咨询、健康检查、赠送健康资料等,提高了农村群众预防疾病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卫生下乡”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关怀,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我院将该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成立下乡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会同有关部门一起,将该项惠民活动长期地、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让局党委放心,让农民群众满意。

6.肃南县卫生局2011年卫生三下乡工作总结 篇六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市属73家公共场所进行办证、复证前卫生监测, 按统一制定的记录表登记监测结果。

1.2 方法

按GB/T 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8204.1-18204.3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对龙岩市市属公共场所卫生进行检测。按GB 9663、9664、9665、9666、9667、9670进行评价分析。采用TY-Ⅲ公共场所检测系统 (北京天跃) 、二氧化碳分析仪 (台湾泰仕TES1370型) 进行检测。采用南京三爱公司制造的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进行公共用具监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本年度共计监测各类公共场所73家, 合格48家, 合格率65.75%;总计监测5 414项次, 合格5 264项次, 合格率97.23%。其中监测游泳池4家, 合格3家, 合格率75.00%, 美容美发监测项目合格率100%, 旅店业监测项目合格率98.30%, 娱乐场所监测项目合格率96.58%, 商场 (书店) 监测项目合格率96.12%, 公共浴室监测项目合格率95.56%。温度监测651项次, 合格615项次, 合格率94.47%;湿度监测452项次, 合格417项次, 合格率92.26%;风速监测731项次, 合格731项次, 合格率100%;照度监测579项次, 合格562项次, 合格率97.06%;噪声监测623项次, 合格572项次, 合格率91.81%;一氧化碳监测697项次, 合格690项次, 合格率99.00%;二氧化碳监测775项次, 合格775项次, 合格率100%;菌落总数监测775项次, 合格744项次, 合格率96.00%。

2.2 对龙岩市城区旅店业进行发证、复证前监测29家, 合格20家, 合格率68.97%, 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噪声、温度、湿度。其中, 菌落总数监测29家, 合格21家, 合格率72.41%;菌落总数共监测363项次, 不合格31项次, 不合格率8.54%。二氧化碳监测29家, 合格29家, 合格率100%;二氧化碳共监测363项次, 合格率100%。监测公共用具27家, 合格27家, 共检测用具464件, 合格率100%。

2.3 娱乐场所监测6家, 合格4家, 合格率66.67%, 不合格项目为湿度和噪声。其中, 菌落总数监测6家, 合格6家, 合格率100%;菌落总数共监测78项次, 合格率100%。噪声监测6家, 合格5家, 合格率83.33%;噪声共监测78项次, 不合格1项次, 不合格率1.28%。

2.4 商场监测20家, 合格8家, 合格率40.00%, 不合格项目为温度、湿度、照度、噪声、一氧化碳。其中, 菌落总数监测20家, 合格20家, 合格率100%;菌落总数共监测290项次, 合格率100%。一氧化碳监测20家, 合格16家, 合格率80.00%;一氧化碳共监测290项次, 不合格7项次, 不合格率2.41%。

2.5 美容美发监测7家, 公共场所现场监测合格7家, 合格率100%;公共用具监测7家, 合格6家, 合格率85.71%, 共监测50件, 合格46件, 合格率92.00%。公共浴室监测3家, 合格2家, 合格率66.67%。

2.6 对龙岩城区4家, 进行水质抽检, 共抽检水源水4份, 监测项目20项, 全部合格;抽检泳池水4家, 合格3家, 合格率为75.00%, 不合格原因是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各监测12份, 结果各合格9份;其余pH值、浑浊度、尿素、大肠菌群等监测项目全部合格。

2.7 2011年龙岩市公共场所监测结果, 见表1、表2。

3 讨论

3.1 本年度所监测公共场所合格率65.75%, 合格率不高。总监测项次合格率97.23%, 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温度、湿度、噪声及菌落总数, 应加强公共场所的通风以及通风系统设施的管理, 如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等, 及加强旅店等场所的通风等。

3.2 对商场的一氧化碳超标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一家书店旁有较多民房, 生活煤气燃烧废气影响, 书店内通风不畅, 导致书店内空气一氧化碳超标。有两个超市在市场内制作熟食销售, 煤气燃烧废气在市场内积聚, 加上排风不足, 导致一氧化碳指标超标。应及时发现、消除污染源, 加强场所通风, 保证公共场所的安全。由于煤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和由于通风系统设置不当, 而使客房内CO增多发生中毒事故者国内也有报道[1]。这对本次书店及商场CO超标问题有借鉴意义。娱乐场所存在噪声超标现象, 要加强娱乐场所音量的控制。

3.3 游泳池游离余氯监测12份, 合格9份, 合格率仅75%。保持游泳池水余氯浓度, 确保游泳池水的消毒效果, 防止介水传染病发生, 是游泳池卫生管理的重要措施。今后应加强对游泳池管理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加强对游泳池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确保游泳池卫生安全。

今后, 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管理工作, 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通风设施、空调使用等卫生硬件设施建设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管理, 确实加强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三十年聚会致辞下一篇:凛冽的近义词及造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