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长为题的随笔

2024-06-24

以成长为题的随笔(共13篇)

1.以成长为题的随笔 篇一

以窗外为题的优秀随笔

没事的时候喜欢望窗外,其实外面的景色也没什么太大变化,可就是喜欢看。

我有时也不免自问,到底是什么在吸引我呢?那蓝蓝的天,那依依多情的树,那装饰漂亮的`建筑,还是。。。

今天有些累,回到家里什么也不想做,依旧习惯性地望着窗外。

对面的阳台上出现了一位女主人做饭的身影。看她那娴熟的动作,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也不禁多看了她几眼。

一只小麻雀跳入了我的眼帘,它落在了电线上,欢快地叫着,还不时的左顾右盼,她在呼唤她的伴儿么?

此时太阳正在西落,天边的彩霞很耀眼,嗯嗯,预示着这几天又是大晴天。

想想自己工作了一天,仿佛在狭小的空间里“囚禁”了一天,固定了视觉,更固定了心情,不免枯燥些。

上班,回家,每天都在重复,我的人生就这么过?怎么这么索然无味,可周围的人好像都这样子。

看着窗外,猜想着别人的生活轨迹,其实每个角落都在演绎着绝不雷同的故事。何苦为难自己,试着把自己的身心融入一个新的环境,暂时让情绪得以释放、缓冲、调整。

吼吼,但愿明天有个好心情!

2.以成长为题的随笔 篇二

一、师幼共写随笔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教师无法正确看待共写随笔活动

教育笔记是教师对教育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反思与感悟, 是教师对教育现象的分析与总结, 应该说, 教育笔记记录着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行为, 也是教师心理状况的反映[2]。教师在具体的教育随笔写作中, 尤其是在撰写的开始阶段, 并不能很好意识到教育笔记对于幼儿发展以及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同时, 新教师不知该写什么, 并从何种角度写。有些教师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 大多以流水账的形式敷衍塞责, 甚至认为撰写教育笔记是增加了额外的工作负担, 带有情绪地看待随笔活动。综上情况, 师幼共同撰写教育笔记的第一步便面临困境, 使共同写随笔的价值有所折损。

(二) 教师撰写随笔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在教师撰写教育笔记的中期遇到第二个困境, 教育笔记的撰写内容总是有所局限, 大多集中在幼儿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撰写视野无法打开, 使得教师的撰写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 不但不能全面地记录观察孩子的发展, 也使得自己在撰写过程中产生写作疲劳现象。在教师撰写教育笔记的长期过程中, 部分教师失去了早先撰写的新鲜感, 伴随着工作的疲劳, 教育笔记的撰写重新使得教师觉得带有任务性, 撰写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使得教育笔记的质量以及价值大打折扣。

(三) 幼儿表述缺乏准确性和记录方式单一

3至6岁的幼儿年龄较小, 其记忆正处于以无意记忆占优势, 有意记忆逐渐发展的过程中, 且记忆的准确性较差, 记忆中包含较多想象成分, 因此在记忆中想象较易与现实混淆, 该特征以托班、小班的幼儿更为显著。Ukrainetz, T.A., Justice, L.M., Kaderavek, J.N., Eisenbeg, S.L., Gillam, R.B.和Harm, H.M.[3]等人的研究中, 5到6岁儿童在故事陈述后对故事主题的表述比例达到60%, 但讲故事前可以概括故事内容的比例只有3%。同时, 幼儿的记录方式较为单一, 无法用丰富的文字进行表述, 无法用相机、录音笔等即使的工具进行记录, 大多以语言及图画进行表述。幼儿更多的教育随笔依赖于成年人且效果始终不佳。

(四) 家长记录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色彩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 不具备完全自行记录的能力, 因此此项工作更多依赖于家长的协助。部分家长并不理解师幼共写教育随笔的意义, 因此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一文中指出, 家长对幼儿园课程活动参与得越深入, 越有利于其对课程和对幼儿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事实上, 家长对幼儿园课程活动参与得越深入, 也越有评价课程成效和幼儿表现的愿望[4]。

事实上, 存在普遍的情况是家长的参与度不如人意, 家长总是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对于孩子的反馈不能完全真实的记录, 部分家长只对幼儿正向的表现与感受做记录而不去记录负向的内容, 着重记录幼儿的优秀方面, 刻意回避或者轻描淡写幼儿存在的问题, 难免使得幼儿随笔的真实性降低。同时, 家长对于记录的方式并不了解, 方式的局限也导致了对于记录内容的局限, 并不能最大可能呈现幼儿的真实想法与感受。

二、解决策略

(一) 组织教师撰写的策略

1. 专家引领, 激发撰写兴趣

在教师撰写教育笔记的初期, 我们邀请了一些专家、名师来园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师成长之路。以说说自己的成长故事来感化教师们, 娓娓道来地与教师们讲述在教师职业中撰写教育笔记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性。专家与名师还与教师们分享了自己在撰写教育笔记中的经验, 告诉教师们可以写什么, 怎样去写。与此同时, 还分享了自己在撰写教育笔记中遇到的困难与迷茫。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谈一线教师的问题, 这一方式对于我园教师对于教育笔记的价值以及写作动力提供了很大的鼓励, 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 分层管理与搭建学习平台

将全园教师与管理人员按照教龄每四人为一组, 每月定期在组内进行交流。这样一来, 新教师在教育笔记中反馈的问题, 由于老教师也曾经历过, 因此, 可以与新教师交流并分享自己的经验。而老教师也可以从新教师的视角中扩展自己的思路获得灵感。并且对于每组教师撰写的教育笔记, 也有专人进行有效管理。负责人对每组笔记都做到仔细、认真地阅读。对于优秀笔记进行肯定, 针对撰写中存在的问题与教师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及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具体地, 每月检查中筛选出好文章在园内展示, 这一举措是对写得好、写得认真的教师加以肯定, 让全园教师在阅读他人文章时学到别人观察的视角及写作方法, 吸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也让家长在阅读时了解教师的一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 有利于家园沟通。

3. 多种活动开展, 拓展撰写视野

(1) 在专题学习中找灵感

在专题学习中, 我们集中讨论教师在教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如何组织幼儿的结构游戏、如何观察幼儿游戏并学会纪录、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有哪些、个别幼儿的行为矫治、班级管理的策略……这些问题的讨论引起了教师共鸣, 共同参与讨论, 梳理解决方案。而对于这些问题的研讨有利于教师引起关注、寻找更好的观察角度, 从而获得更多观察幼儿、记录教育的灵感。

(2) 在一课两磨中形成新思路

一课两磨是我园的特色教研活动, 这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基本功的平台, 因此无论是教师本人还是管理者都十分重视。在一课两磨活动中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不断地思考, 在磨课后需要针对孩子的反馈进行不断的反思与修改。将这一整个过程作为教育笔记的记录不但是教育随笔撰写的新角度, 也是利于教师自身成长, 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途径。

(3) 故事会交流, 提高撰写能力

在教师认识到教育笔记的价值时, 提高教育随笔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故事会活动。活动中让教师畅谈自己撰写的随笔, 大家或从中收获或为其改进。在故事会交流中, 教师们从一个个特殊的教育故事中不断提炼, 从而增强对一般教育规律认识与把握。同时, 我们特别关注故事中所隐含的问题, 引导教师们去发现问题, 从而引发更深入的学习。

(二) 组织幼儿撰写的策略

1. 开阔视野, 丰富撰写内容

陈鹤琴先生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一文中指出“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 所接触的环境越广, 所得的知识当然越多, 有了越多的经验, 才能有丰富的创造。”我园课程强调将游戏精神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注重利用实施中的课程引导幼儿去体验, 敏锐地捕捉生活中有趣的事。有时教学活动就是完整的游戏, 如:大班教学活动“挖蚯蚓”、中班教学活动“抓蜗牛”、小班教学活动“和泥”等, 这些活动让幼儿有了更多在实践体验和感知的机会和主动学习的愿望。对于这些印象深刻的活动, 让幼儿的成长日记慢慢丰满起来。

课程中“与主题呼应的生活实习场”、“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彩的各类游戏”也拓宽了幼儿撰写视野。“花朵大卖场”、“美食广场”、“看电影”、“小导游”、“昆虫化妆舞会”……这些活动让幼儿的日记变得丰富多彩, 它们有的是图夹文的记录, 有的是口述给家长听, 家长在记录幼儿的日记后感慨到孩子在活动中的收获。教师也在幼儿日记中捕捉到每位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过程, 让日记变得更有意义。

笔者仅以区角游戏和远足活动为例。区角游戏和角色游戏对幼儿来说有着很大的魅力, 幼儿在区域中探索、在角色游戏中交往, 在这些游戏中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同时他们也将这些收获写在了成长日记中。当家长们每天都能从幼儿的口述中了解到他们学习、游戏的情况, 家长们感到无比欣慰, 同时也把感悟写在了幼儿日记中, 让幼儿的日记更精彩。远足活动是我园的传统活动。它不仅锻炼了幼儿的体能, 还结合季节引导幼儿观察每个不同季节植物、动物的变化。我们带幼儿给植物写生、捕捉昆虫, 观察蚂蚁、蜗牛, 这些活动常常被记录在孩子的成长日记中。

2. 结合评比, 促进撰写深入

我们不仅重视撰写, 更重视日记介绍。在经过幼儿本人及家长的同意后, 托、小班幼儿日记由教师在班级中读一读念一念, 与幼儿共享成长时刻;中大班, 则利用“图加文”的形式, 让更多让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成长日记。同时, 我们定期展示幼儿成长日记评星, 让家长们参与, 为写得好的作品贴星评奖。当家长不断地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点滴, 便促进家长对于撰写必要性的认可及撰写活动不断深入。

(三) 组织家长参与策略

1. 定期召开家长会, 明确撰写目的与方法

由于幼儿不具备撰写能力, 因此幼儿成长的记录就需通过家长才能完成。我们通过调查表了解家长对于记录幼儿口述的想法和困惑, 利用家长会, 让教师通过具体幼儿事例让家长明确记录幼儿日记的积极意义, 并帮助家长解决记录中的困惑, 指导家长如何来撰写随笔。如建议小托班幼儿家长以记录孩子的童言稚语为主, 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复述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建议中班幼儿家长撰写随笔的时候采取引导的方法, 让幼儿聊聊一天中幼儿园有趣的事情或登录班级网站内容观看精彩瞬间的照片回忆, 家长做记录;建议大班幼儿家长让幼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 即让幼儿绘画, 家长记录孩子的话。通过不断地培训, 激发了家长记录的兴趣, 许多优秀日记脱颖而出。

2. 通过网络交流, 激发家长记录的兴趣

我园班级博客已开展了数年, 积累了许多家园互动经验, 家长也习惯利用家园博客与教师、其他家长进行互动。为此每个班级都在班级博客中开辟了“幼儿成长日记”专栏, 家长可以将幼儿的成长日记上传至孩子的小专栏中, 让更多的幼儿、家长、教师分享孩子成长的点滴, 也可在下跟帖进行互动交流。幼儿、家长、教师均在如此方式中感受到师幼共写随笔、共同成长与进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 2007.

[2]赵侠.尊重激励引导沟通——谈园长如何利用教育笔记与教师交流[J].学前教育研究, 2005, 06:48-49.

[3]Ukrainetz, T.A., Justice, L.M., Kaderavek, J.N., Eisenberg, 5.L., Gillam, R.B., &Harm, H.M. (2005) The development of expressive elaboration in fictional narratives.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48, 1363—1377.

3.教学随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教学随笔    专业成长     注意事项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学校、家庭迫切需要高素质教师,教学随笔对教师素质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教学随笔来源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每一次与学生的成功谈话、每一次对教学失败与教训的总结、每一堂精彩课程设计与探索都是教师教育教学成长不可缺少的方面。新教育试验认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当教师将撰写教学随笔、心得形成习惯以后, 将会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一种生活需要,进而会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我的启蒙老师说:如果你每天坚持写教学反思,三年后你绝对是同龄人里的佼佼者;如果你每天坚持写教学反思,十年后绝对是你所在县区的学科骨干教师。这里的教学反思就是隨笔的一种,随笔,又叫随感、笔记。教学随笔形式自由,教学笔记、教学后记、读书笔记、教学札记、教育教学随感录、备课笔记等等,这些都属于教学随笔的范畴。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对上课过程中某个闪光点、某次处理校园网的点滴经验、学生某次上机时学得高效的缘由等记载都对自身专业发展尤为重要。

教学随笔记录着教师的生命价值,钟情于教学随笔的教师,对一次创新、一次感悟、一次反思经过的思索,都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帮助,因此教学随笔是一线教师特有而实用的教育科研资料。中职学校的教师们每天接触新的教学内容,每天都与思想开放的90后打交道,沸腾的生活必将燃起心灵之火,把那耀眼的一瞬记下来,就是随笔。只要我们每位教师真心实意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随时都会发现值得写、值得反思的东西。

一、对计算机教师撰写教学随笔的建议

1.加强理论学习,为教师撰写随笔打好理论基础

一些教师对于撰写教学随笔非常赞同,在实践中积极落实,每节课都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反思。可是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撑,写出来的东西仅仅是问题的积累,缺少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办法。所以一线教师要多阅读教育教学类文章,多注重教育理论的积累,才是提高撰写教学随笔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教育教学刊物加大自己的积累,在写随笔时可以及时应用上去,提高独立撰写教学随笔的质量;在撰写教学随笔反思课堂教学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有针对性地阅读,及时解决教学困惑,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反思,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

2.教研组要加大督查力度,为教师撰写随笔做好制度保障

教研组要充分认识到撰写教学随笔的重要性,需要从业务上加强指导,教研组每月要集中学习一次,教会教师如何去撰写教学随笔;从制度上约束老师,要求教师每节课后及时撰写教学随笔;从评价上督促老师,每次教学检查不能只看次数,应该注重教学随笔的质量;从活动中引导,积极开展备课组的教学随笔撰写评比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师撰写随笔的积极性。

3.可以尝试让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弱化备课量,重点反思

作为一线教师,对于机械的抄教案深有体会,特别是我们专业课教师,教材变化不大,有些教材我都上了几十遍了,但还要面临抄旧教案的现实。所以对教材非常熟的教师,可以弱化其备课量,重点放在教学反思上,将反思写成日记,反思以前写的“反思”,以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教师反思时还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随笔和教学“两张皮”

部分教师把撰写教学随笔作为学校压下来的任务,没有真正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反思,课后即使有一点感触也没有及时记录下来,有时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只有到学校检查之前再从去网上抄一些补充完善,和课堂教学没有契合,写出来的内容没有价值。

2.教学随笔无从下笔

一部分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撰写教学随笔是好的,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是不知道如何去撰写教学随笔,往往是泛泛而谈,不能做到理论和课堂实际相结合。只是记录了本节课的失误,却没有想如何去改进,第二轮上课时问题照出不误。

3.教学随笔只停留在了教案的最后面

4.以专注为题的优秀随笔:干扰 篇四

制心于一处,无事不办。问题是,如何做到制心于一处?如何做到聚精会神?如何专注?如何禅定?如何降伏妄心?

第一,我们明白我们的心该止于何处吗?心无定处,自然就不能制心于一处。我们得清楚,我们该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不清楚,就手足无措,焦虑躁动。首要的,是我们得懂得我们的心具体要附着的事。

第二,我们明白我们为什么不能聚精会神吗?是有外界的干扰?还是自己有妄念,三心二意,妄想太多。人能守一,不得了。精一的能力,是了不起的能力。如何摒除干扰?活在嘈杂的世界里,清楚干扰,可能吗?是否躲个清净,就真的清净了。倘若心不静,外界在安静,又能如何?

我们到底该如何管住自己?我们这个身体不老实,一会儿东瞅瞅,一会儿西望望。刚坐下一会儿,想喝水。刚写几页材料,想去上厕所。刚想设计点原型,又想给朋友发消息。这阵子正在谋划事,忽然又想起有另外一件事得办。

我们能拿自己怎么办?想一出是一出。按下这个瓢,那个瓢又飘起来了。我们一天就被自己这些念头牵制住,让自己奔波劳累。我们不能静下来,只做一件事。这是有问题的。

蔡志忠说,制心于一处,无事不办。他懂得这个真理,他能践行这个真理。他可以连续很多天只做一件事。一直到这件事做出结果。他能够完完全全的管住自己。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有道理的。他这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几辈子都活不来的日子。我们该向他学习。

梵高可以在野外摆个画架开始作画,达摩可以面壁十年。我们该练习自己定的能力,静的能力,专注的能力。放下妄念,管住自己。

5.以今天的我为题目的随笔 篇五

我,七点五十起来。心情不错!

我,上午整理房间。心情压抑!

我,十二点买面粉。心情欣慰!

我,十三点五十沐浴。心情美好、放松!

我,下午看了半个小时的穆桂英挂帅。心情大大美好、放松!

我,十五点二十出门。心情好呀!

我,巧合的与两个大朋友齐聚一堂,再故意的与一个同学朋友齐聚一堂,再故意的与一个同学朋友齐聚一堂。心情特美好,青春的美好!(两个朋友加一个朋友再加一个朋友。)

我,十八点半到家。心情美好!

我,湾的`一个大朋友与我齐聚一堂。心情欢喜。

我,文字绽现,先日记本再短文学。心情美好、有意。

我,二十点三十结束这一天。心情青春的美好!

6.以初夏为题目的随笔 篇六

想提起精神做一件事,去又不知从何做起,如果可以把它归咎天气原因,或许这可以我的精神状况毫无关系。

最近心烦意乱的,无法尽心的干一件完整的事情,班上微电影剧本的事搁置了,尽管时间并不会逼迫我,可我不得不逼迫自己,歌曲制作的事也因不会使用软件而停滞不前,只是将词删删改改,津梁杂志的创办自己的奉献也是极其微小的,文字,偶尔写写,也难成气候。

或许,人生总会有一段时间处于低谷的,而总是站在顶峰的人,根本就没有,烈日下急促的奔跑,是这个季节赋予的浮躁,苦守无果的梦想,再一次引起了悲观者与乐观者的的争吵,而我只是站在一旁,微笑还是没能表露,突然间就想到了功利心,是啊,人心的功利性一旦变得很强悍,他的人生就会变得很柔弱,功利心操纵了我虚弱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到最后还是只能溃逃。

我同时想到了大学与高中,现在的大学生活与预想之中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除了猜中学习任务减轻这一项之外,其他的我都猜错了,我突然间又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高中学习,在课堂上我们会毫无顾忌的指出老师的错误,会与同学因一个问题的解答而争吵不休,会和几个好友作为最后一班人去食堂吃饭,会在谈到自己的未来时激动不已,而这一切却似乎在远离我们,在一个比高中更高级的地点。

已经立夏第三天了,这个时候高考体检应该过了吧,想想那时候,天气也是如此的热,虽然背负着高考这个重重的壳,我们却丝毫也不会浮躁,班主任依旧会上网寻找一些轻松励志的小故事用极度不标准的普通话,得意的念叨的,老师断句不是很好,所以经常会会引起一阵哄笑,会心的笑,多么幸福的感受,简简单单的,然后老师也笑,似乎他可以解救我们所有的烦恼,那表情现在想想还是会忍不住笑的。

夏天用电是比较紧张的,停电的是在学校是不太允许有的,但还是常有,虽然这个说法有点片谬,可事实却是如此,喜欢突然间就停下来的那一种感觉,卸下所有,前一秒我们的心中装着各自的事,但这一秒,我们都抬起了头微笑,互相为各自心中的梦想加油,老师也总是会在这个时候,走进教室,以探视为由,实则是为了镇压那些疯狂举止而来的,却经不住我们的央求,老师会被迫要求讲起自己在大学里的生活,或者是接受为我们高歌一曲的请求,当然同样的我们也会以集体合唱的方式做为回报。

去年的这个时候,每经历一次月考,我们就必定会被叫到办公室接受心灵的熏陶,也许这对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并不会特别的有效,可这在班主任心里却是无比重要,他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奋斗的理由,就算是到了最后关头,他也会抓紧我们,绝不松手。

通常这个时候,高考誓师大会会在操场上上演,校方领导,依次坐好,似乎很是讲究,而我们不分长幼,各找各友,喇叭里激动的话语,鼓励的言词,准确的分析过后,得出了预料之后,就说形势大好,我们都想发笑,其实梦想这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无法插手,但给过温暖的人我们都点头微笑,见面问好,现场的回报,我们暂时能给的只有掌声如潮。

去年的五月,我还是执拗的想要为大学梦想付出所有,而现在的我的心却被一种见浮躁的东西占有,或许,我真的应该把自己的思想好好的修一修。

结束高考,接下来就是大甩卖,除一些写有不同的名字和祝福的纸条还保留之外,其余的.学习资料都被我们低价处理掉,尽管曾经是高价收购,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时间一到,该走的走,该留的留。

高考成绩揭晓,一场恶战终了,我没有战死,没能做成英雄,学不了韩信,也做不了项羽,我落魄地躲进江南一个小城里,苦守着最后一丝希望。

我渴望能在大学中结交一群可以为共同的梦想奋斗终生的人,现在虽然卑微,但将来谁又能说得定了。

喜欢一群人一起为同一个目标而奔跑的的感觉,逃离了世俗讽嘲,世界有再多的纷扰,也改变不了心的朝向。

或许,大学的美好在于你可以毫无顾忌的追逐自己的梦想,在这里,你可以只身一人,也可以与一群人,我认为最好是与一群人,有共同志向,谋共同发展尽管有人曾提醒过我与太多的人不好,会有利益的争吵,但我还是固执的认为这样很好。

我想熬过了夏天,等来秋,丰收会如期而至的,而我现在要做的是与坚守等候。

现在的学习地点并不如愿,但这些对有梦想的人是毫无影响的,如果一个地点就可以分出贫贱,那时间也就不会为成功提供那么多的佐证,梦想投错了地点,我们就得用时间去改变。

7.以“难”为题作文分类点评 篇七

“难”这个字,读nán的时候,意思往往与“易”相对。做起来费事叫“难”,使人感到困难叫“难”,不容易、不大可能也叫“难”。和“难”相关的词语有很多,比如,难处、难度、难题、难点、难免、难为、难保、难怪……

请以“难”(nán)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立意】

提示语中“做起来费事,使人感到困难,不大可能等”可归结为“不容易”这一内涵。做起来费事,重心在“费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使人感到困难,重心在“困难”,仍然在“不容易”这一层面。

对“难”做生活(包括工作、学习等)、哲学、审美等层面的解读,均视为切题。在生活方面,比如不向困难低头、挑战难度;在哲学方面,比如与“易”的辩证思考,以“易”写“难”、以“难”写“易”、表面写“易”实则写“难”等,通过对比或者辩证思考突出“难”的主题的,视为切题。

因此,“难”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第一层是因个人(自我、内心)而“难”(感到为难,觉得艰难),个人学业、事业上的困难处境,情感纠结,人生选择的为难,命途的艰难感慨,等等。第二层是因他人而“难”,主要从处理人际关系之难的角度去思考,父母与子女(养育与理解之难)、师生(教育之难)、同学同事(相处之难)、领导与百姓(服务与监督之难)、穷二代与富二代(因差距与歧视而“难”)等。第三层是指因国家(民族社会,大众百姓,历史文化,道德精神)而“难”,老百姓看病难(医保)、出行难(春运买票)、办事难(上头没人)、维权难(不懂法),生活样样都难,越活越难,不活不难。扶起一个跌倒的老人有那么难吗?调查清楚,说清事情的真相有那么难吗?承认错误,担起责任,给公众一个交代有那么难吗?少一些“三公”消费,多买几辆校车有那么难吗?

写作时,要特别注意“难”字在文章中的具体解释。即便用“难”组词,也要将重心放在“难”上。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真实体验,写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或展开具体细腻的情感体验描写,或深入挖掘表达自己对某一领域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见解。写作时应注意一个化大为小的问题,切不可罗列或泛谈各种“难”。其实就集中写家庭关系难协调、农民工买票难、做个好人难、爱一个人好难、自我人生中追逐与放弃之难等,不需要在不同层面和角度都提到一些,展开时又“平均用力”,这样的文章往往没有侧重,表达也不鲜明。应当使文章内容更典型,更有针对性,这样的文章才实在。审题思考时可以放开,具体构思布局时就应收拢,切入角度明确,可以的话加入些辩证思考(难与易是相对的),适当深入拓展一下。

【分类点评】

苏州一考生

我从未在舅爷爷口中听到过一声“难”,无论是调侃还是哀叹。

在他回来的前几年,他常常这样告诉我:“人只要能读书,肚子里有了墨水,天下事都不至于一个‘难’字了事。”说这话的时候他蹲在低矮的红砖平房前翻动着晒在场上的草药,屋檐下吊挂的龟甲轻微地摇晃着。

舅爷爷读了一辈子的书,可读书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他是当年下乡的知青,全村敲锣打鼓送出去的唯一大学生,回来时却只带了满面的风霜和到了如今也养不好的一身瘦骨。

不是没有人背地里说些闲话的,仿佛当初的歆羡如今一股恼(脑)儿地变作了毫无道理的轻蔑。除了闲言碎语,舅爷爷的生活也很不宽裕。几十年在外,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可他从未抱怨过一声“难”,也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凭着在大西北自学的中医,他在医院谋了一份工作,即便上班的路程要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他也乐此不疲。

闲暇的时候,他总爱给我们讲述在大西北的见闻,善于“引经据典”的舅爷爷能将简单的故事润色成一波三折的传奇。待到众人听得唏嘘不已,正神游其中的时候,他便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露出已然稀疏的牙齿。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忽视了漫天的黄沙,忘记了干裂的土壤,也没能在难以下咽的干菜里体味到某种艰难和辛酸。很久以后,我才懂得了那种快意潇洒后到底是怎样的“不难”。

每当这个时候,舅婆婆总会端着做好的饭菜出来,用她带着西北腔的尖细嗓音打断他的侃侃而谈,再讥讽上两句,也不忘送上个白眼。她总爱抱怨舅爷爷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也对他所谓的“读书无难事”的理论嗤之以鼻,却放任他将屋子堆满了书和工具,时不时还会帮忙整理。

舅婆婆越是跟他叫板,他就越是起劲,仿佛在这种“难”与“不难”的争辩里能获得某种快慰。可这种争辩也戛然而止了。在舅婆婆突发脑溢血去世后的那几天,舅爷爷第一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闪烁的泪光,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一度让我们担忧不已。

如今他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健谈,又似乎比往日更多话,有点喋喋不休,也不像以前那样妙语连珠。

只是他仍然不说一个“难”字,或许是不知说给谁听。

我去看望他,最后在告辞的时候,他依然告诉我:“要读书啊!就没什么是难事。”说着,眼里有泪花在闪动。

【评 析】

文章摘取了舅爷爷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段,如舅爷爷年轻时坎坷艰辛的经历,舅爷爷返乡后对自己的“传奇”的描述,以及舅爷爷与舅婆婆对“读书无难事”的争辩,一层层地引发了读者对“难”的思考。同时,细节描写精炼传神,如“便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露出了已然稀疏的牙齿”,“闪烁的泪光,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一个不畏艰难、重情义、豁达乐观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文章语言朴实真诚,字里行间汩汩流动着家庭成员间的亲情。舅爷爷的口头禅“要读书啊,没什么是难事”在文中反复出现,既串联全文,使文章衔接自然,浑然一体,又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加深了讀者对“难”的感悟。总之,此文写出了有血有肉又有性格的舅爷爷这个人物。综合评分:68分。

徐燕笑

当青少年争相推崇名牌效应,当青少年对“快男超女”顶礼膜拜,当青少年对中性越来越痴迷,如何恢复青年的豪情壮志已成为难题。

是的,如何恢复青少年的纯洁已成为难题。

青少年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早已经不起物质的诱惑而迷失了自我。他们对耐克、阿迪趋之若鹜,极度追求物质享受。据说,有位年仅17岁的孩子,仅因为要买一部苹果手机而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尼采曾说:“成功只会在远离市场的前提下才会产生。”试问,这样的青少年,还会取得怎样的成就?还能担当得起祖国的未来吗?

是的,如何找回青少年的壮志已成为难题。

我们迷失在“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柔情中,失去了目标,找不到方向。我们是父母眼中的珍宝,富裕的生活让我们不必为温饱而奔波,于是“富二代”“官二代”出现了,于是有了“郭美美炫富”“我爸是李刚”等事件。青少年的志向坍塌了,那么,中国的明天又会在哪里呢?

是的,如何找回青少年的霸气已成为难题。

我们沦陷在“人似黄花瘦”的婉约中,早已没有了“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豪放。当年“五四”运动中激情澎湃的青年,当年高呼“内争主权,外惩国贼,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青年,如今又在哪里呢?

是时候了,青年们,起来吧!做一个像谭嗣同一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做一个“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战士。

nlc202309010829

如陈嘉庚一般,有“敌未退出我国土,有敢言和者,以汉奸罪论处”的豪情,有温总理“吾身虽瘦,必肥天下”的壮志。

在《敬告青年》百年之后,我要写下:

战争的而非妥协的;

激烈的而非婉约的;

精神的而非物质的;

热情的而非柔媚的;

在死亡到来之前,

让生命与日月争光辉!

【评 析】

文章抓住提示语中的“难题”展开论述,针对当今青少年中存在的缺乏“豪情壮志”的现象分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批驳,立意准确,切中时弊,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文章脉络清晰,内容旁征博引,语言热情洋溢,震撼人心。文章的不足在于对“难”缺少进一步的正面解读,内容略显单薄。同时,结尾部分还可适当点题,最后几行语意欠明。综合评分:58分。

沈 烨

世上之事,有难易之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难,如前进途中的绊脚石,绕过它,也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难,如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难,如穷途末路的悬崖峭壁,退一步则海阔天空。

因此,我们要愈挫愈勇,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吳。前进途中的绊脚石不可避免,但不论多难,只要不放弃,坚定信心,就可克服那道难关。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成就“史家之绝唱”——《史记》;孙子遭到陷害,膑脚后写下《孙子兵法》;左丘明失明,写下不朽著作《国语》;孔子四处游说不成功,编著《春秋》。这些人无不遭遇难关,可他们不畏艰险困厄,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留名千古,为后人敬仰。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楚霸王项羽,兵败逃至乌江仅余二十八骑,乌江亭长为其准备一小舟,助其渡江,可他却说:此乃天之亡我也。遂于乌江自刎,留下无限遗憾。试想,若楚霸王渡过乌江,重见江东父老,那他与刘邦的鼎力之势,也许会更为长久,胜负输赢更是一个未知之数。因此,我们不应被眼前的难关吓倒,而应放眼未来,抓住机遇,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历览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文明,其间困难重重,可中国毅然挺了下来。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长期封闭的大门,西方的物质文明开始进入中国,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道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一代代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走上民族复兴之路。抗日战争之中,全民族心手相连,共同抗日,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只有不畏难,才能赢得自由。

难与易,不在客观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自身。只有不畏艰难,奋发自强,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彼岸。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评 析】

本文从“难”与“易”的辩证关系入手,围绕面对“难”该怎么做展开文章,切合题意。但文章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文章思路混乱,从“要愈挫愈勇”到“末路之难”再到“中国的不畏艰难”,各分论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层次感。其次,文章素材的使用不够典型,同时因为对材料分析不够,有硬贴标签之嫌。综合评分:45分。

8.以成长为题的作文 篇八

妈妈指着一张在南京森林公园的小树林里的照片给我看:一个白白的小胖脑袋,一对翘起的小辫子,蓝色的裙子,胸前的一个小白绒球挂下来,一副惹人喜爱的样子。妈妈笑着说:我觉得这张最可爱。我看着照片不禁笑了起来,一张张可爱的、调皮的照片在你面前跳动,你能不笑吗?

回忆童年那坐在婴儿车的时候,那在幼儿园的大型玩具之间快乐地穿梭,与小朋友们快乐的嬉戏,画着一张张充满欢乐的童年的画。那与父母在外地旅游时的心情总是那样的欢天喜地,闹着拍照片,做出一个个讨人喜欢的动作或是一些逗人发笑的滑稽的post。

还有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在家骑自行车、滑板车还要拍照;会洗自己的袜子就觉得自己可以自立了;在床上流着口水和偌大的玩具来一个热烈地拥抱(小时候)。在学校里和小伙伴们蹦蹦跳跳,扑在慧慧的身上,让她起不了身,坐在萍萍的自行车后座上和他一起去赶集贩贩贩

成长是多么快乐,让人回忆起来充满欢欣和喜悦。

9.以成长为题的作文 篇九

多少年,似乎可以数过来的时间,数不过来的煎熬。有那么一瞬间,多少委屈化做眼泪的瞬间,散落砸到痛的心尖。谁会发现,相遇的时间却是错误的起点。因为冲动的奢侈,就让最初的错一错在错吧,延续任性的坚持,增长错误的重量。安慰自己,算是爱的无谓和伟大,心里却清楚的知道,这无谓和伟大的背后的承受和伤害。是不是选择了就不应该后悔,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和我一样,选择后同样会说一声:如果没有曾经,如果没有那个冲动的奢侈。

多少年,维护着一个坚持,成长自己的一个理想,发展的选择,努力的学习,规化生活的坐标,如大海中奔腾的无数浪花,努力的荡起,潇洒的落下成滴,骄傲自己的骄傲,微笑着自己的微笑。多想与其分享和享受这一刻。即使也会感到累,哪怕累的只剩自我,只剩时间。

多少天中的这一秒,疯狂的想拥有一个温暖充实的肩膀,让我靠一下,让时间停一下,思念着多想念的思念。又多想一切停下来,不在思念,不在有痛的昨天,不在似影随形,不在让泪水和微笑结伴同行。多想如爱一样洒满阳光的微笑,洒脱宽容,洒脱理解。

多少年,如往寻找的这一刻幸福,或许在这一秒开始,又或许在下一秒结束,即使这样,也会激起我在次拥抱幸福的欲望,即使馈赠伤害,馈赠难忘。最最想念的不在是简单的淡淡轻香,最最留恋的不在是一个拥抱,一段烟香。最最遗憾的不在是分在各方,而是时间不曾淡化的爱着,这或许就是生活,无法掌握生活的宽度却可以无限的称重生活。

10.以成长为题的作文 篇十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令我难忘的人——他们或脾气火爆如一点燃即炸响的鞭炮,或内敛沉稳如同一杯白开水……他们让我体会到了真挚的友谊、温馨的亲情和珍贵的师生情。如果要细数那一位位陪我走过成长之路的人,我可以列出一串长长的名单。其中,我特别想提到的一个人是我的奶奶。

我不想过多描述奶奶对我真诚又质朴的关爱,因为那都点点滴滴地体现在生活中的细节处。我想说的是,奶奶与我走在完全相反的道路上——我在走向美好的未来,而奶奶却不可避免地走向生命的尽头。

看着奶奶脸上越来越深的皱纹和越来越消瘦的身体,我逐渐明白,一个人在生命中遇到的大多数人都是过客,停留的时间或长或短。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许在下一个路口,他们便会和我们挥手告别。

成长伴随遗憾,它无情地带走我们的童真,用一个叫现实的枷锁深深禁锢了我们的思维。我无意中翻到一篇小学一年级时写下的作文,大概内容是那天是阴天,太阳没有出来,我以为太阳公公病了,还想和同学们去看他。当我艰难地辨认出那些歪歪斜斜的字迹时,几乎不敢相信这充满童趣的语句曾出自我的笔下。

其实,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美丽的,每个成长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得轻轻放下,放下对于过往的不舍。

我须重重提起,提起伴我前进的行囊。

11.以那些日子为题目的随笔 篇十一

时光如流水,不觉已近不惑之年。而那段书墨飘香的日子让我无限向往,时时勾起回忆。

上中专时,正值十七、八岁,人生中宝贵的年华,蓬勃、向上,无限活力而又无限憧憬。书海畅游,在书中领悟了许多至理,思想一次次被感染,被升华,从一个境界不断提升到另一个境界。那时心情是善变的,也是很复杂的,又是很矛盾的。可目标是清晰的,不管前方是风雨相伴,或者灿烂如霞,向上的心依旧不变,仍要一心往前飞。

诗人流沙河曾说:“理想是石,会激起希望之火;理想是火,会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会指引我们走向光明。”十七、八岁的人生是富有理想的人生,是不甘平庸的人生,是充满活力的人生。

“天道酬勤”,经过几年的努力,又迈入了大学的门槛,另一种境界,另一种生活,另一种追求又姗姗而来。虽有初到陌生环境的无助,但慢慢的适应又重新点燃了激情。广播站的.“书生义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留下了一些梦,记下了一段情,又发生了许多故事。大学校园里同龄人在一块的高谈阔论,纵酒而歌,倾情而作,增添了几多生活的趣味。各种活动中的人声鼎沸,欢声笑语,让人忘记一切,只有心贴心的投入。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短暂的四年还没有好好品味,却又要匆匆收拾回家的行囊,从此就要各奔东西,寻找自己的归宿。于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同桌的你”还没有在校园里唱够、唱完,便忽然而止。

求学之路从此了结,飘着的心渐渐下沉、下沉。

现在常常想,师范里那操场上的五星红旗是否又该我们的班级冉冉升起;晚上的男生宿舍里是否又不断传来阵阵笑语;校园里是否依然飘起那《回家》的萨克斯曲;校门前小清河的水是否现在又清了几许;那一园鲜花是否春来时还依然鲜妍;宽敞的礼堂里是否在周末又演绎着点点滴滴。

求学的日子一去不返,但往事不断闪现,让人浮想联翩。

12.以三月恨为题目的随笔 篇十二

雨一滴滴的下,消失了.

花儿一片片的开,凋谢了,人一个个的`来,又远去了;路一条条的走,泥烂了,爱一圈圈的回来.又丢失了,情浓浓的化不开,却遗忘了.

缘生缘灭,三月里只有恨,把心都刺伤了.

一世浮生,梦都碎了.

你来或者你不来,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去或者不去,情就在那里,不生不灭;你恨或者不恨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爱在三月成了恨。

三月里,绿叶何必妒红颜?红叶已随春风去,爱恨两茫茫.

河堤上,杨柳今日发新枝,昔日人面今已去,为奴消的人焦悴.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愿君多采摘,莫待花落空折枝.盼君日惜惜.

三月里,扫墓去.一堆荒草一堆泥,音容笑貌今何在?功名利禄是浮云.尘归尘,土归土,一堆烂泥埋故土.罢了,罢了.

纸一张张的烧,香灭了,蜡烛也流尽泪雨,灰冷了.泪痕挂在脸上,风吹过,雨打过.祖辈已成了故事,我们还要活在当下.活过,走过,路过,看过,吃过...走完了.看完了,吃完了,我们也活完了.

人,来到世间真是悲剧,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美丽还是平凡,无论你年轻还是年老.爱让我们追求一生,幸福让我们挣扎一生,痛苦让我们纠缠一生,后来,我们都成了故事,传颂或者不传颂,故事就在那里,不生不灭,爱或者不爱,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恨或者不恨,情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三月里,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山花烂漫泪未尽,独留三月恨.

三月里,三月恨,天上雨纷纷,路上人欲绝.

三月里,三月恨,年年清明今又是,何人悲,悲声凄凄如夜啼.古人已去留今人,何所依?长堤外车声急.打湿你的是哪滴?

13.以随笔到底怎么写为题的高中作文 篇十三

两个星期。十四天。其实准备的时间已经足够充分,但懒惰使我往往是拖到最后一天甚至最后一秒。我深知这样是不好的。不仅对组长的统计还是对自己文章的构思,都是匆忙的。或许这就是我一直写不出好文章的原因吧,我也只能如此暗自思忖着,以时间不足为借口,以为有足够时间就能大笔一挥把文字挥洒得洋洋洒洒,并还以此聊以自慰引以为豪着,着实是件可悲至极之事。

周围也不乏文字铿锵激昂的朋友。每每至此也会向他们询问意见。总结起来,其实也不过是几个字便能概括的——“观察生活,留心细节”。说的容易做的难,这也是众人皆知的道理了。或许是我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也或许是我在给自己的慵懒找借口——因为我总是这么说——每天都太忙了,根本没时间观察什么东西啊,就这些推卸掉,仿佛自己蛮有道理一般,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可是到头来,不会写的还是不会写,写不出的也还是写不出。或许自己询问时也根本没想过要从他人那里获取什么灵感,只是矫情做作地表达倾诉着自己的某些烦恼,试图传达给人“我有在努力地写随笔啊”如此一般的信号。

这么说来,说不定还能以“匆匆”为题写一篇文章,来表示自己对学习的热爱和生活的匆忙?顺带感慨一番时光流逝之快与人类的渺小——不是开玩笑,说不定下下周写的就是这个。

作文也好,随笔也罢,到底是什么概念的东西呢?小小的方块字以排列组合的形式阐述着种种耐人寻味的人类的真知灼见,或许和蛋白质氨基酸中的含氮碱基相似,无数种排列方式就有无数种可能。但明明,同为汉字,为何有的文章耐人寻味,让人百读不厌;而有的文章——像我的一样,或许看得下去的部分仅有一小段,苟延残喘着试图用新颖却不锋利的笔触勉为其难地刻写琐碎无常的小事,听起来更像是一场令人作呕的作秀。这时就会提及所谓的文化素养——素养高的人,提笔落笔行云流水,文章或是备受世人赞叹,或是流芳百世。相对而言,写不出东西来的人也就更显可悲。或许已竭尽了全力却依旧是乏味无常陈词滥调。

这时也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接下来的该考虑的问题——如何提高文化素养?这方面的问题归根究底还是要依靠大量的阅读和积累。语文的学习不管是哪方面都要有深厚的沉淀,也算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虽说高中学业繁重,但没时间看书实则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只要有心,何处无语文?何处无阅读?这也确实是自己应当反思的地方了。扪心自问,我真的愿意花心思好好写随笔吗?即使愿意,又真的认真去做了吗?

对于随笔的反思即是如此,或许终归只是我为自己写不出随笔而找的借口罢了。但对于阅读和语文学习的改进方法倒还是真诚的。

作者|邹芳琳

上一篇:软件工程师优秀的自我总结下一篇:五年级三百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