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梳理五年级上册

2024-08-29

教材梳理五年级上册(精选7篇)

1.教材梳理五年级上册 篇一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梳理

一、本册教材教学重点及能力培养

本册教材包括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认识时间单位分,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数学广角--搭配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根据情景图列算式以及角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笔算加法竖式的格式,进位加法、减法退位不算漏的习惯、养成正确书写数字、认真检查、认真看图、认真读题的习惯。

二、学段目标: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三、课标对各领域的要求及本册教材各领域知识点

数与代数

【一】课标要求:

(一)数的认识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

2、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3、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4、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二)数的运算

1、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三)常见的量

1、 认识钟表,会看分针,知道1时=60分。

2、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四)探索规律

探索简单的变化规律(参见例9,例10)。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或(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或(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5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

二、培养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口算、笔算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

三、养成的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乘法的意义,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编制乘法口诀,熟背口诀,正确计算。

4、会用乘法,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养的能力

(1)、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三、养成的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

3、 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会看半时,能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几分后的时刻。

二、培养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估计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模型思想

图形与几何

【一】课标要求:

(一)图形的认识

1、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二)测量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4、能恰当选择物体的长度单位。

二、培养的能力

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养成的习惯

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2、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钝角。

二、培养的能力

1、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三、养成的习惯

1、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观察、判断的习惯。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一、教学目标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二、培养的能力

1、借助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养成的习惯

1、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物体,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综合与实践

【一】课标要求:

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

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掌握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

二、培养的能力

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动手能力。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一、教学目标

掌握对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方法。

二、培养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教材梳理五年级上册 篇二

在《鲸》一文中, 多处运用了比较这一常用的说明方法, 使鲸的特点更为突出、鲜明。

一是与人比较。如“人站在它嘴里, 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以人的身高加臂长“还够不着”来表现鲸张开嘴的高度;用“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 还显得很宽敞”来说明鲸嘴张开的宽大空间。由此, 我们可以想象出鲸的头部有多大, 那么整头鲸的体积就可想而知了。

二是与猪比较。如“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突出了鲸体积大、体重沉的特点, 一条鲸舌就相当于几十头大肥猪了, 那整头的鲸该有多重呢?

三是与牛羊比较。一处是“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 生活在陆地上”, 说的是它的生活环境;另一处是“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 说的是它的呼吸特点, 这些都说明鲸与牛羊一样, 属于哺乳动物。

四是须鲸与齿鲸比较。用“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说明它们所吃的食物不同, 吃食物的方法也不同;用“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 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 又粗又矮”说明它们呼气的情形也不同。

比较可以使说明更通俗, 更容易理解。让我们在阅读课文时好好地体会吧!

《新型玻璃》中的过渡

要让两岸畅通, 必须在河上“架桥”;要把文章的上下段衔接起来, 必须运用“过渡”。《新型玻璃》一文就很巧妙地用了过渡的技巧。

1.分类过渡。如第二自然段的开头:“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用“另一种”从第一自然段介绍的“夹丝网防盗玻璃”过渡到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的开头:“还有一种‘变色玻璃’, 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用“还有一种”承接上面介绍的“非常坚硬”的玻璃过渡到介绍“变色玻璃”。这样的过渡承上启下, 使文章的叙述顺当、自然。

2.想象过渡。如第四自然段用“你可能会想, 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 那该多好”作过渡句, 通过设想、想象的句子引出另一段内容来, 把上下两段意思不同的内容连为一体, 使文章的脉胳畅通。这样的过渡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3.设喻过渡。如第五自然段用“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这样的比喻, 讲了噪音不好对付;接着又用“尽管……还是……”的句式来说明“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引到介绍“吃音玻璃”。这样的过渡也是通顺流畅的。

学会给文章的段落之间“搭桥”, 使自己的文章过渡自然, 文气贯通, 这也是一个需要下力气学习的技巧。

《圆明园的毁灭》的“情”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堪称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 却毁于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仅存的残垣断壁, 诉说着百年的耻辱。《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是一篇教育学生树立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好教材。

1.惋惜之情。课文一开始就明确指出,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个“!”, 表现了深深的惋惜之情。而课文以“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作结尾, 首尾呼应, 更是在痛斥侵略者罪行的同时, 表现了圆明园的毁灭, 不仅中国人民而且全世界人民也深感惋惜。

2.赞叹之情。课文中具体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 先讲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再讲圆明园的种种景点, 两个“有……也有……”“还有……”“不仅……还有……”等句式突出了景点之多, 而“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 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等句子充满诗情画意, 突出了景点之美, 说明了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然后介绍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 突出了它的文化艺术价值:“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其中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它的“举世闻名”的确值得我们自豪, 值得世界人民赞叹。

3.仇恨之情。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 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 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从“他们把园内……任意破坏、毁掉”, 从“凡是……统统掠走”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侵略者的极度贪婪;从“实在……任意……”的句子中可以看到侵略者的极端残暴, 毫无人性。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 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踏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 令人痛恨。

这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狼牙山五壮士》的“壮”

《狼牙山五壮士》全文突出了一个“壮”字。

1.壮气惊人。在日寇“大举进犯”的严酷形势下, 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艰巨任务。五个人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 又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 使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这都展现了革命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壮言动人。面对生与死的抉择, “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一个“走”字, 体现出他的判断之果断, 态度之坚决, 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当子弹打完时, 班长带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大声喊:“同志们, 用石头砸!”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语言, 充分表现了革命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

3.壮形感人。第二段塑造了五壮士痛击敌人的英雄群像: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 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 胡德林和胡福才“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第四、五两段集中描写班长的英雄形象:负了伤仍指挥战斗;把仅有的一颗手榴弹“用尽全身力气”扔向敌群;带领战士以石砸敌, “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 向敌人头上砸去”。这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形象实在感人至深。

4.壮举撼人。狼牙山形状特别像尖利的狼牙, 直指云天。山势陡峭, 尤其是山顶路依山崖, 笔直无底的崖壁令人目眩。而五壮士临危不惧, 舍身跳崖, 显得那样镇静:班长“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 第—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昂首挺胸,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这惊心动魄的壮烈举动, 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

《难忘的一课》中的修辞

《难忘的一课》一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突出了中心思想。

1.三处反复。课文中“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先后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台湾教师“一笔一画地写着”“很认真, 也很吃力”。第二次是“我”和孩子们跟着老师, “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越来越“起劲了”。第三次是“我”和台湾教师握手话别时“激动地重复着”, 心中涌现出无限的感叹。三次反复突出了文章的“魂”———深深的“光复”喜悦和浓浓的爱国情感。

2.两个对比。课文中用日本统治时代“不准许”学习祖国文字、讲祖国语言与台湾教师偏偏认真写中国字、说中国话, 并且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来进行对比;又用礼堂两面墙上“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 而现在是“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来进行对比, 抒发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无比激愤、痛恨之情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钟爱之意。

3.一句反问。课文的最后以“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吗”这一反问句作结尾, 发人深思, 耐人寻味。它从“我”的深受感染出发, 提出问题, 激发读者深思, 从而更加凸现了台湾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在这里, 言语不多含义深, 一句反问力千钧。

《太空“清洁工”》的说明方法

《太空“清洁工”》是一篇科技说明文, 讲的是太空“清洁工”的来历、作用和本领。它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1.数字说明法。如“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 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这里就运用了数字来说明它体积不大, 却花费不小, 价值不小。

2.诠释说明法。文章中对太空垃圾的概念就运用了诠释说明:“太空垃圾是些什么呢?它们有的是完成了任务、已经到了设计寿命极限的报废卫星, 有的是发射失败、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 还有些是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

3.比喻说明法。首先课题就是把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地球卫星比成太空“清洁工”。又如“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的控制, 就像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 横冲直撞”这句话里用“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来比喻太空垃圾的“横冲直撞”, 说明它极大的破坏性。这些都是比喻说明。

4.拟人说明法。如“一旦看到太空垃圾, 它就立刻靠过去, 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清理一件垃圾就得‘牺牲’一个‘清洁工’。”把太空“清洁工”当成人来写, 能够像人一样去“抓”“牺牲”, 同时把太空垃圾戏称为“捣蛋鬼”。

3.教材梳理五年级上册 篇三

在《鲸》一文中,多处运用了比较这一常用的说明方法,使鲸的特点更为突出、鲜明。

一是与人比较。如“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以人的身高加臂长“还够不着”来表现鲸张开嘴的高度:用“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来说明鲸嘴张开的宽大空间。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出鲸的头部有多大,那么整头鲸的体积就可想而知了。

二是与猪比较。如“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突出了鲸体积大、体重沉的特点,一条鲸舌就相当于几十头大肥猪了,那整头的鲸该有多重呢?

三是与牛羊比较。一处是“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说的是它的生活环境;另一处是“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说的是它的呼吸特点,这些都说明鲸与牛羊一样,属于哺乳动物。

四是须鲸与齿鲸比较。用“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说明它们所吃的食物不同,吃食物的方法也不同;用“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说明它们呼气的情形也不同。

比较可以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理解。让我们在阅读课文时好好地体会吧!

《新型玻璃》中的过渡

要让两岸畅通,必须在河上“架桥”;要把文章的上下段衔接起来,必须运用“过渡”。《新型玻璃》一文就很巧妙地用了过渡的技巧。

1、分类过渡。如第二自然段的开头:“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用“另一种”从第一自然段介绍的“夹丝网防盗玻璃”过渡到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的开头:“还有一种‘变色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用“还有一种”承接上面介绍的“非常坚硬”的玻璃过渡到介绍“变色玻璃”。这样的过渡承上启下,使文章的叙述顺当、自然。

2、想象过渡。如第四自然段用“你可能会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那该多好”作过渡句,通过设想、想象的句子引出另一段内容来,把上下两段意思不同的内容连为一体,使文章的脉胳畅通。这样的过渡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3、设喻过渡。如第五自然段用“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这样的比喻,讲了噪音不好对付;接着又用“尽管……还是……”的句式来说明“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引到介绍“吃音玻璃”。这样的过渡也是通顺流畅的。

学会给文章的段落之间“搭桥”,使自己的文章过渡自然,文气贯通,这也是一个需要下力气学习的技巧。

《圆明园的毁灭》的“情”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堪称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却毁于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仅存的残垣断壁,诉说着百年的耻辱。《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是一篇教育学生树立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好教材。

1、惋惜之情。课文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个“!”表现了深深的惋惜之情。而课文以“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作结尾,首尾呼应,更是在痛斥侵略者罪行的同时,表现了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中国人民而且全世界人民也深感惋惜。

2、赞叹之情。课文中具体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先讲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再讲圆明园的种种景点,两个“有……也有……”“还有……”“不仅……还有……”等句式突出了景点之多,而“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等句子充满诗情画意,突出了景点之美,说明了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然后介绍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了它的文化艺术价值:“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其中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它的“举世闻名”的确值得我们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赞叹。

3、仇恨之情。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从“他们把园内……任意破坏、毁掉”,从“凡是……统统掠走”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侵略者的极度贪婪:从“实在……任意……”的句子中可以看到侵略者的极端残暴,毫无人性。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踏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

这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狼牙山五壮士》的“壮”

《狼牙山五壮士》全文突出了一个“壮”字。

1、壮气惊人。在日寇“大举进犯”的严酷形势下,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艰巨任务。五个人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又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使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这都展现了革命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壮言动人。面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一个“走”字,体现出他的判断之果断,态度之坚决,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当子弹打完时,班长带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语言,充分表现了革命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

3、壮形感人。第二段塑造了五壮士痛击敌人的英雄群像: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胡德林和胡福才“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第四、五两段集中描写班长的英雄形象:负了伤仍指挥战斗;把仅有的一颗手榴弹“用尽全身力气”扔向敌群;带领战士以石砸敌,“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形象实在感人至深。

4、壮举撼人。狼牙山形状特别像尖利的狼牙,直指云天。山势陡峭,尤其是山顶路依山崖,笔直无底的崖壁令人目眩。而五壮士临危不惧,舍身跳崖,显得那样镇静:班长“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这惊心动魄的壮烈举动,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

《难忘的一课》中的修辞

《难忘的一课》一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突出了中心思想。

1、三处反复。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先后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台湾教师“一笔一画地写着”“很认真,也很吃力”。第二次是“我”和孩子们跟着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越来越“起劲了”。第三次是“我”和台湾教师握手话别时“激动地重复着”,心中涌现出无限的感叹。三次反复突出了文章的“魂”——深深的“光复”喜悦和浓浓的爱国情感。

2、两个对比。课文中用日本统治时代“不准许”学习祖国文字、讲祖国语言与台湾教师偏偏认真写中国字、说中国话,并且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来进行对比;又用礼堂两面墙上“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而现在是“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来进行对比,抒发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无比激愤、痛恨之情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钟爱之意。

3、一句反问。课文的最后以“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吗”这一反问句作结尾,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它从“我”的深受感染出发,提出问题,激发读者深思,从而更加凸现了台湾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在这里,言语不多含义深,一句反问力千钧。

《太空“清洁工”》的说明方法

《太空“清洁工”》是一篇科技说明文,讲的是太空“清洁工”的来历、作用和本领。它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1、数字说明法。如“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这里就运用了数字来说明它体积不大,却花费不小,价值不小。

2、诠释说明法。文章中对太空垃圾的概念就运用了诠释说明:“太空垃圾是些什么呢?它们有的是完成了任务、已经到了设计寿命极限的报废卫星,有的是发射失败、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还有些是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

3、比喻说明法。首先课题就是把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地球卫星比成太空“清洁工”。又如“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的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这句话里用“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来比喻太空垃圾的“横冲直撞”,说明它极大的破坏性。这些都是比喻说明。

4、拟人说明法。如“一旦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清理一件垃圾就得‘牺牲一个‘清洁工。”把太空“清洁工”当成人来写,能够像人一样去“抓”“牺牲”,同时把太空垃圾戏称为“捣蛋鬼”。

4.教材梳理五年级上册 篇四

专项部分 阅读

1.《最后的常春藤叶》 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琼珊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在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他为此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下来。文章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种崇高的艺术品格——舍己救人。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4个自然段,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端(1):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第二部分,发展(2—10):琼珊望着窗外的藤叶等待死亡的来临。第三部分,高潮(11—13):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燃生的欲望。第四部分,结局(14):揭示了叶子不落的秘密。写作特点

1.埋伏笔:“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担心地凝视着窗外风雨中的常春藤。” 2.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语言风格:幽默调皮,略带感伤的幽默被称为:含着眼泪的微笑。

4.极具思想性:它既没有惊天动地扣人心弦的情节,也没有更多的华丽辞藻,但它以崇高的思想作为整篇小说的支柱,含义深邃。2.《古诗三首》 主要内容

本课包括三首古诗,《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客至》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中描绘了有客人来访作者时的情景,表现了作者淳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游山西村》将秀美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乡村习俗有机结合,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真挚的赞美之情。三首诗均表现了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写作特点

三首诗均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都表现了诗人质朴的情感,但是手法上各不相同。

xiaoxue.xuekeedu.com

《过故人庄》语言淳朴.清新,意境鲜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致。

《客至》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衔接自然,浑然一体。运用对比等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游山西村》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层次分明,富于哲理。语言风格轻快,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快乐读书屋] 1.《修鞋姑娘》 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写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多少,热情周到地为“我”服务,起初受到我的猜疑,最后“我”被深深感动的故事。赞扬了修鞋姑娘善良.真诚的美好品质。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我”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第二部分(2—14):具体写修鞋的经过。

第三部分(15—16):写“我”继续在长街深巷寻找修鞋姑娘。写作特点

1.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在结构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2.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进行描写,细致传神。2.《信箱里的花束》 主要内容

文章记叙了主人公娜塔娅主动帮助邮递员送信及给女教师送花的故事,赞扬了娜塔娅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24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1—17):娜塔娅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第2部分(18—24):娜塔娅给年老的女教师送花。写作特点

1.语言通俗简单,描写细腻,充满生活情趣。2.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情趣。

3.《我爱大海》 主要内容

xiaoxue.xuekeedu.com

本文是一片借景抒情的文章,作者以时间的顺序描写了海的浩瀚无际,变幻莫测。清晨的大海是沉静的:上午则色彩丰富,变幻无穷;夜晚凄凉而傍晚恐惧。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我爱大海。

第二部分(2—5):分别介绍了清晨.上午.傍晚和夜晚不同时间的海的特点和人们的感受。第三部分(6):我爱海,爱海的浩瀚无际,也爱海的变幻无穷。写作特点 1.首尾呼应。

2.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顺序,正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使文章层次清晰.脉络分明。3.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情景交融。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4.《沧海日出》 主要内容

本文作者以在北戴河东山鹰角亭为观察点,观赏了沧海日出的壮观景色,为我们描绘了日出前的柔美明快,日出时的雄伟壮观,日出后的色彩神奇,表达了作者对沧海日出的热爱与赞美。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在北戴河的24景中,最美最壮观的景致就是在东山鹰角亭看日出。第二部分(2—6):按时间顺序具体描写日出前后天空.海洋.陆地的壮观雄奇。第三部分(7):写作者的感受——沧海日出实在太美了!写作特点

1.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描写,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2.描写颜色的词语富于变化,如朝霞的色彩变化从“粉红”.“橘红”.“鲜红”到“通红”。3.巧用修辞手法,叙述.描写.抒情相结合;想象丰富,文质兼美。4.联想丰富,富有寓意。5.《贱卖海张五》 主要内容

xiaoxue.xuekeedu.com

《贱卖海张五》这篇课文是当代小说家冯骥才的作品。课文通过讲述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智斗海张五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我国民间艺人身上鲜为人知的一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赞扬了泥人张嫉恶如仇.不畏强权和技艺高超的品质。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泥人张技艺超群,他为了捏泥人,常去戏院大观楼和天庆饭馆。第二部分(3—15):不畏强权的泥人张智斗飞扬跋扈的海张五。写作特点

1.语言富有表现力,口语化,生动.幽默。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细致入微。2.运用对比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6.《月光曲》 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简单介绍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第二部分(2—10):详细介绍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整个过程。写作特点

1.文章意境隽永,文质兼美。

2.课文在描写实在事物的同时,加进了人物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使文章感情表达更丰富。

7.《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主要内容

课文先介绍了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然后写了旧中国我们石油工业落后的情景以及大庆油田的开发过程,最后写我国的石油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赞美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2—3):介绍旧中国石油工业落后的情景。

第三部分(4):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大量考察得出“中国是一个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xiaoxue.xuekeedu.com

第四部分(5—7):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为国争光.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终于在三年时间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

第五部分(8):继大庆油田之后,我们又相继建成了许多石油基地和天然气基地。中国,终于甩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8.《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主要内容

本课是一首叙事性诗歌,以深圳特区这样一个“小村庄”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用“我”的口吻,通过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变化的惊喜,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分段及段意

全文一共有8个小节,写了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1—2):改革开放前,农村贫穷落后的模样。第二部分(3—7):描写了特区奇迹般的变化。

第三部分(8):点出特区飞速发展的原因以及特区明天的美好春光。写作特点

1.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手法,语句灵动,简洁优美。2.诗歌的节奏感强,韵律美,内涵十分丰富。9.《桃花心木》 主要内容

本文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撰写的一篇散文。记叙了种树人种树的方法,以及和“我”的交谈,使“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人要有独立自主的心,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分段及段意

全文一共13个自然段,写了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1—2):介绍桃花心木这种树木。

第二部分(3—6):写租种“我”乡下老家屋旁的空地,种桃花心木树苗的人,他管理苗木的方法让“我”感到奇怪。

第三部分(7—11):写种桃花心木人的一番话,不仅解开了“我”对他管理方法的谜,而且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xiaoxue.xuekeedu.com

第四部分(12—13):写桃花心木蓬勃生长的事实,证明种树苗的人种树道理和方法都是正确的。写作特点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物喻人,寓意深刻。

2.哲理通俗易懂,清新平淡之中饱含深远的意味,具有教育意义。10.《“美极了”与“糟透了”》 主要内容

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对此的评价是“美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透了”;作者在“美极了”的鼓励中,在“糟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同时作者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7个自然段,写了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1——14):“我”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说“美极了”,父亲却说“糟透了”。第二部分(15):几年后“我”重读那首诗,觉得确实是一首糟透了的诗。

第三部分(16):“我”成了著名作家,“我”为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伴随着我成长而感到幸运。

第四部分(17):母亲的“美极了”和父亲的“糟透了”出发点都是爱,是这种爱使我在人生道路上奋勇直前。写作特点

1.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

2.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11.《三峡之秋》 主要内容

本文作者方纪先生用他的亲身感受,向我们描画了雄伟壮丽的三峡秋之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通过对三峡橘柚树树叶颜色绿得发黑,累累果实由青变黄,散发清香的描写,总体上写了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xiaoxue.xuekeedu.com

第二部分(2—7):按时间顺序写中秋这天不同时间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写作特点

1.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2.作者抓住了不同时间的典型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三峡之秋的特点,而且也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

5.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篇五

白银区七小 高东钰

一、新旧教材内容的调整

北师大版教材02版分为七个单元,主要内容及编排分别是倍数与因数,图形的面积

(一),整理与复习

(一),分数,数学与交通,整理与复习

(二),分数加减法,图形的面积

(二),尝试与猜测,整理与复习

(三),可能性的大小,数学与生活,总复习。

北师大版教材03版也是七个单元,主要内容及编排分别是:小数除法,轴对称和平移,倍数与因数,整理与复习,多边形的面积,分数的意义,组合图形的面积,数学好玩,可能性,总复习。

把原四下的小数除法后移到五上,把分数加减法后移到五下,保留了倍数与因数,图形的面积单元,增加了轴对称和平移这个单元,删除数学与交通(把方程思想后移),数学与生活(迎新年、铺地砖),分数单元增加了分数的再认识

(二),解决了学生对于分数单位认识不够的不足,让学生明白原来分数也是一个数,可以一个一个数的,就像度量面积的面积单位一样它们也是有单位的,在《分数与除法》中增加了“试一试”,通过两个量的比较沟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增加了公顷,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的换算,解决了以前学生对于这两个面积单位认识不够,无法理解的难点。

可能性单元的要求降低了,原来是要求用分数表示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按可能性要求设计活动方案,现在只是分《谁先走》(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设计公平的规则)和《摸球游戏》(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两节。

把原来的“综合与实践”改为“数学好玩”,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原来的旅游费用改为设计活动方案,把纯数学化的、要求较高的,改为有趣的、综合性强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删去了原来的看图找关系,把原来的点阵中的规律改为图形中的规律,增加了摆三角形。保留了以前的尝试与猜测,但是在设计环节上也作了很大的调整。

“整理与复习”以前是“你学到了什么?请你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与同学交流”。“根据学到的知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学交流”两个板块。

而现在的教材分为“我学到了什么”,“我的成长足迹”,“我提出的问题”,和“巩固应用”四个板块(本册书中还有“我的数学日记”)。“我学到了什么”帮助学生通过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来整理学习内容。“我的成长足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束后提出新的问题。“巩固应用”参照独立练习的设计,题目维度包括知识技能、数学理解、解决问题和练习拓展。在表述上也由第二人称“你”改为第一人称“我”,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且内容比以前丰富多了,以前是一个表格,现在都有学生整理的作品展现,对于学生自己整理与复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凸显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两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的数学理解,要求学生把自己悟到的东西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学会用数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样设计非常符合人的天性: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

总复习部分原来就只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三个部分的习题,而现在把数学知识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名称上发生了变化,还增加“回顾与交流”的板块,“回顾与交流”设置了“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两个栏目:“独立思考”提出本册书相关知识的一些思考问题,供学生在讨论问题中整理所学知识:“相互启发”主要选择“独立思考”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启发,鼓励学生对其余问题进行讨论,是合作学习、共同分享的过程。

保留了原有的“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问题银行”。“问题银行”是鼓励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自己发现和提出的但暂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存入银行”,有些问题伴随着学习过程就得以解决了,有些问题将留待以后解决。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的版面变化

原来一课时2页的内容是正文1.5页,练习题0.5页,现在是正文和练习各1页,原来2课时2页的内容是正文1.5页,练习题0.5页,现在是正文1.5页,练习题1.5页,正文与练习题的页码比例达到了1:1。增加练习题解决了我们以前一线教师觉得练习不够的不足。“练一练”按照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三个层次设计,题目比例大致为7:2:1.其中基本练习、变式练习作为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练习为问号题,不要求全体学生完成,更不做考试要求。变式练习从问题变式、情境变式、方法变式等角度设计。

三、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上的变化

每个教学内容都是按“情境+问题串”的基本叙述方式编排,将思考、分享与提升体现其中。其中“情境+问题串”就是将情境和问题串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的作用是“启学引思,导学引教”,我想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可以说整个教材都是以问题促进思考,通过交流分享,反思、提升,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教学思考、问题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1、主情境

小学生的学习是基于情境的,为此教材设计了有趣的、现实的、蕴含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多样化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认识数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比如:在探索三角形的面积一节,原来的主情境是计算一张三角形彩纸的面积,现在改为“如何求出这面流动红旗的面积?”说一说你的想法。在试一试部分也有以前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改为“一块三角形交通标志牌”。又如在《认识底和高》一节(以前叫动手做),现在是由“一条限高4.5米的隧道”展开的讨论,你认为限高是指的哪一条线段的长度?画一画。

2、问题串 教材围绕情境提出一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目标、按照一定的结构精心设计的,通过一个个问题指向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实现学习目标。教材或从一个情境引出一个问题,围绕这个核心问题不断追问,从而产生问题串;(如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节,在“公园准备在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空地上铺上草坪”这一主情境下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求这块空地的面积?说一说你的想法和理由”。围绕这个核心问题教材先是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乘宽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用两个邻边长度相乘吗?引发学生的思考验证,可以借助方格纸数一数,比一比,然后才提出“你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这一问题,转化之后再探索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最后才提出问题“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或围绕一个情境从多角度引发思考,提出一序列问题(如认识底和高一节就是一序列问题,先初步感知梯形的高,然后说一说什么是高再认一认,最后是画出给定底边上的高?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实现学习目标);或呈现多个情境下的问题,组成围绕核心内容的问题串,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理解。体现了从头思考和由浅入深、由儿童粗糙的数学现实到数学王国的数学化过程。

3、分享和提升

教材在每个问题的下面,呈现了学生多种角度的思路,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分享到不同的想法,也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和理解。比如:在探索三角形的面积一节,第一个问题下面就有两种思路:

1、画方格,数一数;

2、能把三角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吗?第二个问题下面又有两种转化的思路: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通过画高转化为长方形。原来的教材就是拼,还有割补,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这两种方法学生都很难想到,通过画高转化为长方形学生倒是很容易想到。在这里部分学生通过探究没有想到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分享丰富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教师要把握本套教材的特点,一切本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更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学方法。

1、教材弥补了前面3版教材的不足,即:以前的教材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还比较“粗放”,给教师预留的空间比较大,针对这两点,新世纪版教材加强了对于学生学习过程指导的设计,这样就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很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一节中,新版教材就是先由“鸡兔同笼,有9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这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入手,通过三个问题“

1、与同伴说一说你的想法;

2、笑笑是这么做的,你看懂了吗?与同伴交流;

3、从上面的列表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与同伴交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鸡兔同笼,有9个头会有哪些可能,这么多可能怎么解决?引出列表法,然后展现逐一列举,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列表的好处,对照表格,学生还能发现一些规律,为后面的跳跃列举,折中列举奠定基础。然后才提出《孙子算经》中的原题,让学生解决,有了前面经验的积累,学生在这里做着做着就会发现如果逐一列举会很麻烦,因为情况比较多,可以跳跃列举,中间省掉一些情况,自然就会逐步优化列举的方法,这样处理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建议老师们在教学时也尽可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这个问题学生会怎么想,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会怎么想,把学生的思维特点,思维方向把握准了,才能够走进学生,这样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我清楚的记得在潘湾小学执教的《鸡兔同笼》一节,我的设计和新世纪版教材的这个流程差不多,课堂上孩子们表现非常好,整个课上下来非常流畅,期末考试题里面就有一道是考察鸡兔同笼的题目,孩子们答题的效果非常好,全班53人,答对的有49人,1人没做,3人做错,正确率达到92.5%,而在一小我自己班上的正确率只有36.5%。事实证明一堂好课能让孩子们终身难忘,受益终身。

2、本套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四个过程一致”,即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一致。为此,我们教师就特别需要给孩子空间,特别需要走进孩子,欣赏孩子们的创造,分享孩子们的智慧。我们的课堂应该是鼓励孩子们探究,只有学生自己经过思考、探究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老师们在操作的时候可能会想,我班上的学生想不到书本上提供的方法,怎么办?比如:在探究三角形面积时(学生就很难想到用两个三角形来拼,老师可以有意识的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让学生拼),没有想出来也没有关系的,我们可以通过分享达到目标,试想我们的学习除了直接经验也还有间接经验,很多都不是自己想出来的,有的是从书上学到的,有的是向别人学到的。还有老师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放手让孩子们提问题,有时候他们的问题会让我们一时不知所措,(比如有一个孩子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七巧板为什么没有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只有立体图形才能站稳”),我认为这都不要紧,可以让孩子们把这些问题存放到问题银行里面去,伴随着学习过程有的就可以得以解决。我要说的是学源于思,只要孩子有了提问的习惯,学生有了探究的意识,您的课堂有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时间长了您的孩子肯定就会有很多您意想不到的方法和思路。到那时候您的课堂上就再也不用担心学生想不到。如果您让您的孩子们获得了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自信,愿意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学会了思考,您就是一名成功的教师!

3、教师要想办法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好玩,数学有趣。

试想,一个孩子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对数学学习没有了兴趣,甚至厌恶,那是多么的可怕。本套教材也在培养学生兴趣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情境图尽量更贴近儿童生活经验,还兼顾了农村与城市,通话世界,儿童日常经验与社会生活,科技发展等的平衡。比如在探索三角形面积中就增加了流动红旗河交通标志牌,认识高的时候也增加了隧道限高的情境图,还专门增加一个数学好玩板块,目的都是为了激趣。

4、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

6.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教案7 篇六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生活中各式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在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为体现这一思想,本单元安排了两个情境活动:在“组合图形的面积”中,重点探索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在“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中,主要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通过这些内容的安排,让学生形成解答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能力。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在学习本单元知识前,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有:面积与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行、面积的计算方法;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和高的认识及面积的计算方法。本单元将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为以后学习圆面积计算方法奠定基础。

三、单元编写特点和建议:

由于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平面几何直线型内容的最后章节,因此,教材所安排的内容除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外,更注重将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考渗透在教材编写的内容之中,力图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本单元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点:

1.能从多角度思考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

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成的一种图形,但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每个图形均可分为不同的几个部分,因此,学生在解答中,也将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这是教学组合图形面积的内容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教材75页的“组合图形面积”,呈现了一个较为简单的组合图形,教材中仅展示了三种方法。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割,计算方法将大大超出教材呈现的内容。这一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化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好题材,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思考与解答习惯,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当然,在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后,我们希望他们能从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及时地吸取好方法,从而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2.在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以往的小学数学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的内容仅局限于计算规则图形的面积,但《标准》中则增加了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增加这一内容有两个的思考:一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这种现象,学生要解决现实问题必然会接触到,因此,借助课堂教学的平台,给学生一些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二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需要,对学生来说,会计算图形的面积固然重要,但形成较强的空间观念,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因为生活中存在大量不规则图形,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估计能力,即能根据图形的形状,会用各种方法迅速估计出这个图形的面积,甚至能直觉地估计面积。而这种能力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验积累基础之上的。本单元安排的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内容主要集中在利用方格 1 图作为背景进行估计与计算,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此类内容,所以希望借助方格图,能帮助学生建立如何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使他们会运用这些方法去进行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四、〖教学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3.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难点:

1、估算的技巧。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突破重点、难点关键:教学中注意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七、〖课时安排〗 内容 建议课时数 组合图形面积 2课时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步印 2课时

7.教材梳理五年级上册 篇七

从“低位加起”是笔算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之一, 这在课改之前的人教版教材中均很明确。实践证明, 这一规范对提高笔算进位加法的正确率及学生的计算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却对此做出了修改, 把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改为“既可以从低位加起, 也可以从高位加起。”

这一修改, 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 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就此进行了教学实验。实验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 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进位加法。实验规定, 在二 (1) 班教学时, 按照教材编排, 同时教学两种算法, 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二 (2) 班虽然也教学两种计算方法, 但必须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算法的优劣, 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规范:“笔算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

在课堂上, 由于知识正向迁移的作用, 两个班的学生都能由不进位笔算加法“既可从个位加起, 又可从十位加起”之经验, 很快得出了进位加法的两种计算方法。在 (1) 班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对两种算法的优劣没有倾向性意见, 最后选择从“高位加起”的学生占60%以上。在 (2) 班教学过程中,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关于两种算法的优劣比较, 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笔算进位加法从高位加起的不便, 最终确定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为“从低位加起”。

一天后, 我们进行了课后测试, 发现 (2) 班除了个别学生因忘了进位出错外, 无其他错误, 正确率为98%, 而 (1) 班的学生除了犯有 (2) 班同样错误外, 还出现了15+27=312类的错误 (学生因先算高位, 个位进位的1不知如何处理, 直接写在了十位与个位之间) , 正确率为85%。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笔算进位加法如果从高位加起, 有两种算法。其一是先写好高位相加的结果, 当低位相加需要进位时, 再修改高位上的结果, 这种方法无疑是不方便的。其二是先算出高位相加的和暂时不写, 同时心算低位是否产生进位, 如果有进位, 加上进位得出高位的和。这种方法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不适合二年级小学生。当学生选择用“从高位加起”进行笔算进位加法时, 往往会因思维能力不足, 而先写好高位相加的结果, 当低位相加进位时, 有的就顺手在高位结果的后面写上了低位相加的和;有的则是对计算法则理解不清, 当低位相加进位时, 不知如何处理, 而把低位相加的和直接写在了高位和的后面。

为了进一步探究笔算进位加法的教学模式, 我们又对其他几个学校任教二年级的教师进行了调查, 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笔算加法“从十位加起”一般都避而不谈。

教材安排此教学内容的目的, 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发挥学生在计算方面的个性, 开发学生的智力。然而实践证明, 这种做法可能会事与愿违, 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反而给学生的计算思维造成了混乱, 也不为一线教师所接受。鉴于以上情况, 我们建议教材对此内容进行修订:在编排不进位加法的教学内容时, 出示“既可以从个位加起, 又可以从十位加起”, 而在编排进位加法时去掉“可以从十位加起”的说法。这样, 一方面可引导教师在进行不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开发学生的智能;另一方面, 可引导教师在进行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中, 开展两种算法的比较和讨论, 使学生经历算法由多样化到规范化的过程, 达到既提高学生计算水平, 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二、“用数学”的题材选择正确吗?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2~6的乘法口诀”例6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图片来呈现的 (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例题的教学要求:在收集数学信息的基础上, 理解并掌握用乘法来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而刚刚上过的例5 (见下图) 也是一道用图片呈现的实际问题, 且涉及的数学知识为乘加、乘减两步计算。

教材怎么会把难的例题编排在前, 而把简单的、基础的例题编在后呢?《教师用书》是这样解释的, 例5属“式题”, 例6属“用数学”。“式题”与“用数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我们一时感到迷惑, 《教师用书》也没有具体说明。

当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后, 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例5及其配套练习题全部是用图片呈现的, 图中反映的信息对列式有很大的引领作用。学生在解答练习题时, 面对着图片,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是“几个几在相加”, 而且问题的答案是可以从图中数出来的。学生在解题时的思维属于直观形象思维, 由此可见, “式题”就相当于传统教材中的看图列式。

在例6的配套练习中, 虽然不少题目仍然是以图片为载体呈现已知条件, 但图片仅仅起着引起学生注意, 使题目形式活泼的作用。学生在解答练习题时, 需要通过想象、分析来确定其数量关系是“几个几”相加, 问题的答案更不可能从图片中数出来。解题时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抽象思维来分析思考, 所以“用数学”就相当于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教材先安排“式题” (例5) 再安排“用数学” (例6) , 其编排思想是完全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由直观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发展的脉络, 其目的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和努力体现数学的运用价值。然而虽然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 但“用数学”例题的题材选择却过于直观, 致使教师如不深入钻研教材, 将难以把握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 (据调查, 对于二年级“用数学”的教学, 90%的教师都是就例题教例题的) ,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

课改之后, 为了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教材留有较大空白, 这本身无可非议。但一方面由于教师平常事务繁忙, 用于钻研教材、开发教材的时间与精力都很有限;另一方面有不少教师尚不具备开发教材的能力。为此, 轻视教材的作用, 盲目强调教师钻研教材、开发教材的做法极有可能会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是不可取的。

上一篇:回民小学关于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系列活动的汇报材料下一篇:最新圣诞节给朋友的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