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教 育 成 为 享 受

2024-08-08

让 教 育 成 为 享 受(8篇)

1.让 教 育 成 为 享 受 篇一

让课堂成为一种享受

新沂市草桥镇

当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地接受的那种模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快乐的思考、感悟的喜悦、彰显个性的多元化评价,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营造出一份和谐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我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上学生智慧闪耀,灵感凸现,高潮迭起,真正体现了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让我也真正体会到课堂是享受快乐和美的殿堂。

一、享受孩子的灵感。

课堂上,当老师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当课堂弥漫着民主、平等、积极、愉悦的情感,当课堂成为师生交往的平台,当置身于课堂的教师以全部的生命力投身其间,往往可以不时点燃起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激发孩子们的灵感。

例如我在教学《雨点》一课,上课时,刚好下着小雨,我就带领孩子们出去观雨,体验一下下雨的感觉。“你们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雨的词汇”。于是,引出了一连串有关雨的词汇,如大雨、倾盆大雨、毛毛雨、暴风骤雨、细雨„„我把它们一一板书在黑板上,接着问道:“这么多有关雨的词汇,在生活中哪一种雨是你最喜欢的?哪一种雨水是最美丽的?怎样把它表现出来?”孩子们有的说可以用画来表现,有的说可以用诗来表现,如《春夜喜雨》。学生情不自禁地朗诵了起来。我又问:“谁能把春雨画出来?”一位学生上台画春雨,而下面的学生给予补充,很快就形成了一幅春雨图。接着,我又说:“咱们能不能根据这幅画来编一个故事?”于是大家一起编起了故事:“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高兴起来了,布谷鸟也欢快地唱起了歌。„„”我问:“布谷鸟是怎样叫的?”学生模仿着:“布谷、布谷„„”,“你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哎哟、哎哟,风吹来的声音--呼呼呼,细雨的声音--沙沙沙„„”还有雷、大雨以及雨水停了之后等各种各样的声音,学生们模拟得很是相象。

“如此美丽的春雨图,这么动听的大自然的声音,大家有何感受呢?”我问。孩子们可兴奋啦!有的说真想跳起来,有说想唱一首歌《春天在哪里》,还有„„我立即说:"那我们一起给这美好的春雨写一首诗吧。”于是,在《嘀哩嘀哩》的旋律中,你一句,我一句,一首小诗便诞生了:“天上下大雨,哗啦啦哗啦啦;天上下小雨,沙沙沙沙沙沙;大雨哗啦啦,小雨沙沙沙,我们笑哈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思维产生了碰撞,使他们的思维、想象、言语表达都得到了实实在在地锻炼和提高。孩子们在这样互动的课堂内无拘无束地展示自己的才华,相互碰撞,相互回应,相互融合,相互营养,相互创造,使整个课堂显得生机盎然!

这种课堂灵感的引发,使教学远远超越了文本,成为教学过程中最可贵的一部分;也是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渴望得到心灵与心灵间的拥抱。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敞开心扉,为他们提供聆听的耳朵、提供说话的场所、提供锻炼的机会。那样,孩子们的多彩梦才会如轻盈的蒲公英一样,乘着风

儿的翅膀遨游天地。

二、享受孩子的想象。

在人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在教学中如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想象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这也是每一位老师所探索的。琵琶大师刘海德论述琵琶教学时说:“脑袋是教师的,手是学生的,声音还会自然吗?”由此,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绝不能搞“满堂灌”,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对于一些问题,应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在绝对自由的空间下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从而获得满足。

如《狼和小羊》叙述的是狼故意找借口想吃小羊的故事。课文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说着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因此,在课的结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请同学读一读这句话,通过读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一位学生说:“小羊被狼吃掉了。”

一位学生说:“狼扑过去,咬死了小羊,然后一点一点吃掉了小羊。”

我接着两位同学的发言说:“是啊,狼是那么的凶恶,可怜的小羊如果没人帮助,就会被狼吃掉。哎,可怜的小羊„„”我话还没说完,只见一位学生举起了小手,“哦,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请你来说说。”

“小羊可能没有被狼吃掉。”

我笑了笑说:“哦,狼突然变好了,不吃小羊了?”

“不是。当狼扑向小羊时,正好来了一位猎人,把狼打死了,小羊得救了。”

我竖起了大拇指说:“你真棒!那如果没有猎人来,怎么办?”

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

一位学生说:“狼扑向小羊时,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淹死了。”

“小羊在狼扑过来时,一闪,躲过了狼,狼扑了个空,掉到小溪里,小羊就跑走了。”又一个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这时正好来了一只狗,狼怕狗,就逃了,不吃小羊了。”

“母羊来了,救了小羊。”

……

学生众说纷纭,非常热烈。也许,有些并不是最好的答案,但是,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去想。作为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打破思维的定势,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而想象,也可以使学生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中,又超越了课文本身。因此,在平时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去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俗语说:“学起于思。”让学生去思考,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同时,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索的习惯,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这句话让我顿然领悟:如果我们一味的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急于走过场,则很难让学生产生始料未及的体验与思想火花的碰撞。因此,对于在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教师要极为敏锐地捕捉住,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与争辩的机会,从而超越预设话题,引发“真情”共鸣,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孩子们的争论,包含着直觉的情感,听到他们独特的争论,我不由得激动万分!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相信学生,真心实意地听听他们的回答,并善于捕捉对话中引发的创造之火,从而超越预设的话题,使学生在真切地感受中引发“真情”共鸣。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这样一句名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是鹅卵石臻于完美的。”辩论,如春风化雨,有利于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里去,打开他们的心扉,发掘“童心”、“童趣”,体会学生的感受,遵循学生生命发展的规律,踏准学生生命的节拍,引发出创造的灵感和冲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而这种强烈的表现就是用动作来进行表演,由孩子们自己进行以动作为基础的课文表演,能使他们更直接地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激活创造意识,维持乐学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实践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而课本剧则通过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有趣的表演表演,使学生进入意境,想他所想,去体验角色的感觉,通过参与者扮演活动的过程,学生从所承担的角色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和表达,真是妙不可言。

每次学习的过程或结束,不能将成果放置一边或束之高阁,还要总结、交流、分享体会和成果。每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以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大家将学习成果以各种形式共同展示出来以互相分享。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与同学们分享成果,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勇于申辩。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成长尤其重要。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评比作品,互相分享成果,并客观地分析作品的优缺点。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总结。通过这种交流和自省,一方面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重要契机,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这样的课堂,师生之间有心灵的碰撞,有充满灵性的感悟,有乐此不疲的探索,有充满激情的进行价值创造,学生的喜悦在体验中被唤醒,在师生上下求索后豁然开朗带来的那份欣喜,所产生的效益带来的那份慰藉,确实是一种享受。

课堂因对话而精彩

新沂市草桥镇纪集小学

王艳丽

十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徐州市教研室举办的“名师教学展示活动”,在活动中,聆听了小学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花钟》一课。于老师上的《花钟》一课,教学设计独具匠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解释花钟”、“设计花钟”、“认花钟”到最后一个环节“填满花钟”,整个教学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美,一种不知不觉的美,一种不露声色的美,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美,这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欣赏。这种“不露痕迹”的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的技巧,更是一种教育的境界。

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的精彩对话,如同轻轻拂面的和风,如同似有若无的天籁,给人一种情感流淌的惬意,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生机。通过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知识环境中寻求人的“适意安居”,课堂中随处可见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氛围。

案例一: 出示课题:《花钟》

师:孩子们,你们看了题目一定感到很奇怪,什么是花钟呢?花钟又是怎样的呢?大家看了课文后,等会儿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分钟。<旁白> 什么是阅读教学呢?《语文课程标准》中作了这样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文本,这是大家早就熟知的,值得研究的倒是“对话”二字。

“对话有什么好研究的!不就是面对面地谈话吗?”

“对话有什么新鲜!我们过去的教学就是用的谈话法,老师问,学生答,不就是对话吗?”

其实,这儿所说的“对话”,已不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是互动的,是双向的交流。通过互动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

生1:用花做成的钟就叫花钟。

生2: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做成像钟一样的就叫花钟。师:大家理解了吗?(孩子们个个豁然开朗)

于老师抓住学生学习的好奇心,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不仅马上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激起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欲望。能够自主解决困难这可是学生最乐意做的事,也是学生感兴趣的事,而自主把问题解决又告诉大家,更是学生引以为自豪的事。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于老师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当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案例二: 师:“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几点钟了”,这句话对吗? 生:错,应该是“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钟了”,是不确定的。师:你很会发现,这句话里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

师:去读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师:“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了”,现在对了吗?(生还是说对)师:(范读第3自然段)发现了吗? 生(豁然开朗):错,应该是“你只要看到花刚刚开放,就大致知道几点钟了。”

师:是啊,作者用词是非常确切的。

在以往的教学中,如果要体会某个词在句子中的确切性或重要性,老师往往拿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而于老师让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辨别,并让学生自行发现句子中的错误、知识点的不科学。同时,这种对话还具有建构意义的功能。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可以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从而完成意义的建构。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钟启泉先生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

教学反思:

那么,应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这种对话式的教学呢? 我认为关键在于调整好阅读教学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教师先通过钻研文本,把文本的内容全弄明白了,然后根据自己的钻研所得写成教案,在课堂上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贯彻自己的教案,将自己的钻研所得灌输给学生。文本学生是懂了,但不是读懂的,而是听懂的,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渠道不畅,这不能称为“对话”,只能算是“传话”。

阅读教学不是教师讲,学生听,不是单方面的灌输。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我们应当以这样的理念来调整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我们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不是单方面地吸收文本所负载的信息,而是学生与文本“对话”。这是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相互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阅读时,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都被读物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基于个人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积累而产生的对文本的理解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可以让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理解,进行平等的、无偏见的、无权威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问、评价,以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小学生年龄小,其阅读活动自然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点拨。如何引导?怎样点拨?关键是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当怎样的角色呢?其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跟文本的作者直

接对话、交流感情。应当留出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该避让的就要避让,不要过多地居间聒躁,喋喋不休。

实施对话教学,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对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沟通等理念。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地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师的眼里,每个学生的意见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如果教师上课还是“一言堂”,学生只是随声附和的份儿,那就根本谈不上彼此之间敞开心扉,实现平等、民主的对话。

二是要正确处理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教师要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本,通过对话去理解文本,发展文本。至于结论,最好像苏格拉底那样,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教师不必包办代替。面对着各不相同的感悟、理解,老师也不要强行统一,最好是鼓励学生通过对话,继续深入进行探究。

三是要正确处理预设与开放的关系。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准备,如认真钻研教材,写备课笔记。然而我们在上课时却不可拘泥于原来设定的程序。按照现代教学论的理念,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辩的机会,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教师应不惜为卓有成效的对话付出大量的教学时间,虽然通过对话也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这才是给予教师最为丰厚的回报。

“阅读是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课堂阅读是学生愉悦而难忘的人生历程。笔者深信,通过多种课堂阅读对话的精心组织与合理引导,就能多途径、多角度地发掘、创生和有效利用多方面的课程资源,建构出学生阅读课堂对话中属于自我生命的精彩。

2.让 教 育 成 为 享 受 篇二

一、兴趣——课外阅读的快乐源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金钥匙。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还会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反之,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浓厚,就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营造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很多学校特设“午间阅读30分”,由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经典童话、民间故事、中外名著、社会百科等,只要学生感兴趣,均可拿来阅读,而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作文辅导书。这一时间,学生可以独立阅读,还可以同桌共同欣赏讨论,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这样创设的自由阅读空间,不仅使学生的阅读时间有保证,还有利于学生主动有效的阅读,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享受阅读的乐趣。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榜样激励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榜样可以是历史上一些爱读书的名人,如伟大领袖毛主席、鲁迅、高尔基、老舍等,还可以是身边同龄的伙伴。以榜样刻苦攻读的典型勉励学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只有认真读书、刻苦读书,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学有所成,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从书籍中汲取精神食粮。

最后,对于一些文章,教师还可以发挥个人魅力,节选开头或文章精彩段落,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全文的兴趣。

二、方法——课外阅读的甘甜雨露

吕叔湘先生指出“课外阅读的指导很重要”,新《语文课程标准》也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能力要求。为此,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只有循序渐进地学习掌握并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才能使课外阅读真正实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作用。

首先,以教材为载体,渗透指导阅读方法。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技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载体,渗透介绍各种阅读方法。如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默读、跳读,篇幅较短的文章可以大声朗读;只需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浏览,要赏析优美的文辞或段落可以精读品味、圈点摘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课内阅读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延伸到课外,做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只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才能用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深化课堂学习的内容。如在学习了《景阳冈》后,我又推荐学生用学到的方法阅读《水浒》中的另外几篇故事,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巩固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们学以致用,学生兴致很高。

其次,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外阅读中质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激活思维,敏于发现。大纲中推荐了80篇古诗词背诵篇目,我以其中的几篇为突破口,让学生学习如何在课外阅读中质疑。如曹植的《七步诗》表达兄弟相残的悲痛,我们让学生思考“豆”为何哭泣,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清晰了,这首诗的内涵你就理解了。经过多次训练,大部分学生逐渐学会找关键问题理解全文,逐渐尝试到质疑的甜头,并能灵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三、活动——课外阅读的肥沃土壤

课外阅读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将课内外知识相融合,汲取大千世界的滋养,吸收古今中外的多种文化元素。教师和学校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和收获。有了收获,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阅读才有积极性,从而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首先,学校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布置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学校的文化长廊、教室外的作品展示栏、教室内的黑板报和图书角,都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了机会,使学生在不经意间掌握了知识。比如,有些学校在教学楼间的墙壁上贴上绘有巨大中国地图的瓷砖,笔者认为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布置,参加黑板报的设计出版,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积累知识的动力。

其次,以活动吸引学生自主阅读。一提到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总是兴趣高涨。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故事大王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成语接龙等,创造机会使学生对平时的课外阅读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愉快激励的比赛中进一步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和收获。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家长会、读书周等展示优秀学生的读书成果,如好词好句摘抄本、获奖的手抄、精彩的演讲等,学生的学习得到教师、家长、同学的肯定甚至赞扬,心理必然会产生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外阅读。

3.让阅读成为享受 篇三

关键词:阅读教学;培养兴趣;教会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134-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富的人文魅力,它本应更贴近学生的心灵与情感世界。可为什么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语文并不动人?说起动画片和流行歌曲,学生如数家珍,可为什么在本该热闹的语文课堂上,他们却总是木讷不言?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是不是习惯了只顾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如何掌握枯燥的技巧,而忽视了语文自身的魅力?

学生是活泼的群体,他们喜欢欢快的平等式课堂教学,喜欢充满了启发、诱导、商榷、点拨、鼓励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呆板的师授生听。当下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个多面手:教学诗歌、散文时,他是诗人,引领着学生一起去体悟“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慷慨激昂;教学小说、戏剧时,他是评论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诠释“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意义……当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做到知识渊博、语言幽默、肢体语言丰富,但我们应该明白:人文熏陶所传递出的“相看两不厌”的效应,是其他学科无法媲美的。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使学生在读中乐,于乐中读,已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语文教师应寓教于乐,重视语文的自身魅力,语文课堂才可能是一个蓬勃的,充满生命力的诗样课堂。下面谨以阅读教学为例,谈几点教师可以切实操作的方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说起培养兴趣,自然是老生常谈,但是该如何培养兴趣,却一直让许多教师感到棘手。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运用各种方法,创设各种情景,科学有序地让学生参与到对课文的阅读中,通过阅读来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1、上好阅读课,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阅读课即“读书课”。在我们班,我每星期至少上两节“读书课”,我积极发挥指导作用,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放手让学生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读物的选择上,采用教师推荐,学生自选,学生交换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学校,相互交流着看,这样,他们便广泛阅读到了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从漫画、动画、卡通、小人书、连环画到科普读物、民间故事、短篇小说、诗歌甚至名家名篇都有涉猎。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来感受阅读的欢乐,进而对读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2、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好习惯。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每日一首古诗词的背诵,每天习惯性的好词佳句的记录,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如果學生能认真做到这样日复一日对语言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便是指日可待的事。

3、引导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

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学科本身的情趣。心理学成果表明,儿童最早发生兴趣的是绘画。阅读教学中,我发现让学生动手画画,能促使他们动脑动手,进入主动阅读的境界。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想象家”。的确,在儿童的眼里,他们观察大千世界的独特视角,使他们产生许多奇思妙想,在成人看来虽觉得不可思议,但它也许就是未来世界的蓝图。因此,我鼓励学生们要充满自信,时刻坚信“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让他们大胆地去想像,去思考。只要是自己的想法,就不要轻易放弃,没准,这想法就会变成现实的。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课堂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问题能启发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教师必须善于设疑、激疑,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的初步感受、分析、理解。通过倾听关注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关注学生的兴奋和疑惑,鼓励学生提出异议和进一步质疑,“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还有别的意见吗?”“咱们共同来解决好吗?”征询、诚恳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无限的自由与自信,激起学生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热情。

4、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

每个月,我在班里组织"我是故事大王","读书笔记show","诗歌朗诵之星"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空间和舞台,进一步调动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二、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

古人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如何加强学法指导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让他们从“读会书”到“会读书”将会使其终身受益。引导学生通过读,读出自己的爱与恨,喜与怒,乐与哀,再辅以恰当的“讲”,以讲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读到实处,读到好处。

1、引导学生做好阅读准备工作。

如作者、时代背景、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介绍,与文本有关的文章、资料的了解等,在学习课文时,让查找资料的学生起来读一读,评一评,老师对查得好的学生予以表扬,从而激发学生查阅资料的兴趣和积极性。

2、从课题入手,抓住一篇课文的线索。

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提问题。学始于思,学生提问能启迪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围绕课题就重点内容、词句,疑惑处进行自由提问。比如教学《不用嘴巴的歌手》一课时,学生提出:不用嘴巴的歌手是谁?它们用什么唱歌?它们的歌声好听吗?这些问题正是他们阅读这篇课文时的线索。再如《一个这样的老师》一文,学生从课题出发提问:这样的老师到底是怎样的老师?为什么说是这样的老师?有了问题,便有了读书的兴趣,带着这些问题,经过初读,他们很快就抓住了全篇内容的梗概。有的课题可以引起学生的疑问和好奇心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大海的歌》,大海会唱歌吗?它唱什么歌呢?这样的问题,学生虽一时不能作答,却恰恰抓住了所要理解的重点。这对养成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的习惯是有好处的。

类似的方法比如从读句入手,抓住一段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读,从而抓住文章的精髓;从重点段入手,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边圈点批注,思考在这儿为什么用这几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久而久之这些便成为学生自己阅读的一种方法,同时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要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

俗话说:不会读书的孩子读完书没有疑问,会读书的孩子读完书总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从整体的感知到部分的体悟,从逐段阅读的基础上,再回到全篇进行归纳总结,这是我们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了解,会对文本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自然便会产生更深的疑问。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第三课时时,我让学生讨论并总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诸葛亮成功的偶然性太大了,他就不怕周瑜暗中派人识破他的计策?他怎么那么肯定曹操不会出兵?我趁机让大家都来讨论一下他提出的问题,课堂讨论如火如荼,成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最终学生明白了,诸葛亮成功是靠他识天时,通地理,知人性,巧安排,靠他的神机妙算和聪明才智。学生通过自己的层层分析得出的结论,比老师一味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4、读书的方法要多样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学生、教师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多样的阅读方法,关注学生的兴奋和疑惑,鼓励学生提出异议和进一步质疑。

(1)扶读。

扶读就是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一步一步地帮着学生读。对于较为浅显的课文先读后扶,以讲扶读,把读贯穿教学的始终。课文读不好常反映出理解上的问题。根据读的情况讲,才能扶到关键之处。学生通过阅读产生了疑点,在学生急切求知时为其解疑。我在教《绝句》时,进行了三次扶读。第一次讲清“含”“泊”等不易理解的词义,让学生更好地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第二次让学生更好地在反复诵读中进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第三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做了富有诗情画意的范读,使学生在练习有表情的朗读中不仅看到了诗人描绘的美丽图景,而且也感受到了诗人热爱祖国大自然的喜悦心情。

(2)议读。

议读法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后师生共议。带着问题读,能加深理解;读后议论,能促使吸收。以读为主,以议助读,议的内容是重点、难点。

(3)引读。

引读法就是运用提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读的方法。对逻辑关系比较明显的课文,可采用引读法。在教《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一文时,我先采用提示的方法引读,即学生根据课后提示,边读边思,理清了文章脉络。接着,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第二次引读,即向学生发问:波斯猫怎样才能找到快乐?学生在读时很容易看出是辛勤劳动,造福社会及他人。这样,老师不用讲解议论,学生在读中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4)朗读。

朗读法是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寓讲于读,披文入情,使学生的朗读过程成为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掌握语言文字的过程。对感情色彩较浓的课文,可兼采用此法。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我曾借助音乐磁带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悲壮的音乐声中,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第三段,引身入境,感受英雄无坚不摧的革命意志。

另外,像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小品式演读等方式,都可以适当地运用到语文课堂中,使阅读教学声情并茂起来。

4.让英语写作成为一种享受 篇四

新袁中学 刘亚平

英语作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检测项目,在中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有很多学生对英语作文束手无策,并认为是件苦差事,不管怎么努力,也很难有出色的表现。然而即使有再大的障碍,也有办法克服。为什么不换一种心态,把这种“痛苦”变为一种“享受”呢?

一、培养英语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必须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人格魅力,主动地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逐渐成为他们心目中平等的、合作的,值得信任的朋友。其次,利用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设情景,使学生有参与和表现的欲望,带着兴奋的情绪去掌握老师希望他们能掌握的东西。把枯燥乏味、孤立的教学内容融入游戏、表演、竞赛中,甚至有的时候在灰谐幽默的玩笑中,使教学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这样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积极性。

二、勤动笔,多积累

许多学生往往在用英语表达的时候,总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绞尽脑汁,半天憋不出几个词来,更不用说有流畅的句子了。所以丰富的信息量,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积累词汇、短语及句型是一个长期又琐碎的工作,必须要做到持之以恒,而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进行识记并学会运用。积累的素材主要来源于课内。学生平时不仅要掌握许多词组,短语和惯用语,如be good at,be engaged in,dream of,come from,be satisfied with,look forward to,compare„„to/with„„等等。除此之外,还需掌握一些常用句型:There be„„;It+be+adj/n+of/for sb+to do sth; It+be+段时间+before从句以及强调句型等等。这些句型容易使用而且也不容易犯语法错误。因为文章必须要体现出它的整体效益,所以根据文章的内容要掌握一些过渡词来反映时间先后,空间顺序、因果关系、逻辑关系等,如:first of all, to begin with, meanwhile, since then, Even so, On the left/right, in the middle of, be cause of, therefore,however, otherwise, after all, Such as, what’s more, further more, as a whole等等。另一个素材来源那就是课外。平时老师可以经常推荐一些课外的学生感兴趣的语言素材,有关新闻、体育、娱乐等都可以,如international common practice(国际惯例),disadvantaged groups(弱势群体),Start a new undertaking(二次创业),solo concert(个人演唱会),Dutch treatment(AA制),Serve underarm or overarm(下手或上手发球)。同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去“显摆”一下,只要是学生,都会乐此不疲的。

三、遣词造句,组织结构

所谓“遗词造句、组织结构”意思就是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整合过程。由词组成句子,句子组成段落,段落组成文章。措词是对词的选择和运用。一般描述还是具体描述,正式表达还是通俗表达都与措词有关。例如形容“一个好人”,我们可以说“a good man”,但也可以用kind, honest, generous, warm-hearted, selfless, honorable等词来形容“好”;当说“笑”的时候,通常就是laugh或smile,若用grin, giggle, chuckle等会更形象。由词组成 句子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拼凑的过程,它是英语写作的关键。要有英语的思维方式,用英语的句式表达。要做到三“确定”:

1、确定句子的主框架(是简单句还是复合句,若是复合句,是什么复合句);

2、确定主语和谓语;

3、确定合适的句型。例如“联合国是一个处理国际事务的组织。”首先“联合国是一个组织(The united Nations is an organization)”这是主句,“处理国际事务”(in charg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是定语。整个句子就是含定语从句的复合句(The United Nations is an organization which is in charg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又如“碰巧我以前读过那本书”,这句话用“It happens /ed+that从句”的句型来表达非常简单(It hampered that / had read the book before)。那么由句子组成段落,由段落组成文章就“水到渠成”了。

四、注重课堂训练、逐步完善写作能力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课堂训练是重中之重:

1、造句以及把握句子结构是做好英语写作的必经渠道。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很多的造句机会,由少到多,由短句到长句,从单词

到短语再到句子。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渐地掌握用学过的单词、词组、语法以及句型进行造句;从口头表达过渡到书面描述,由词、词组、句子逐步过渡到篇章结构做形成。在这个训练活动中,学生很容易品尝到“成就感”的甜头。

2、做课文的“summary”,也就是教师写出一些key words,让学生结合所学课文连词成句。

3、每周做一次范文讲评。在多媒体教室中利用投影机进行。这样既可以省时也方便讲评,老师挑选好、中、差三个档次的学生习作进行展示,先由老师初步点评,然后集体修改,最后让学生评分。有时对范文中的某些句子可以进行拓展训练,例如“It was raining hard;they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s”这句话还可以说“It was raining so hard that they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s”这是一个集体互动的过程,学生往往很享受这样的课型,这种集思广益的训练方法即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写作热情。

五、广泛阅读,全面发展

5.让学生享受完整的教育 篇五

今天,面对极端应试教育的猖獗,人们都在呼唤教育的回归。教育回归的本意何在?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就是让教育回到其本来的功能定位——育人为本上来。

让我们回到东西方教育的源头,看看人类的教育从其本性上是如何定位的。

遥想2500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他教的是什么课程?是语文、数学,还是物理、化学?都不是,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周公制作礼乐以治天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数”的内容。由此可见,孔子当年的教育内容与今天的学科教育相差甚远,接近于现在的教育方针,每个科目都是指向整体育人的。同时,孔子又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说明,孔子是把“学会做人”放在教育首位的。

与孔子同时代的西方哲人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这与孔子的教育主张颇为相似。不仅如此,苏格拉底也主张,教育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再次,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法——“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借此比喻自己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透过孔子、苏格拉底的教育实践,我们看到产生于东西方不同文明背景下的教育,却追求着共同的本质——教人做人!

同时,我们清楚地看到,那时的教育没有当下意义上的分科教育。我想,这与当时人类科学发展水平必然联系在一起。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苏格拉底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他是古希腊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曾被马克思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而恩格斯则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显然,那个时代的亚里斯多德是全才。也许正基于此,那时的教育是整体的、不分科的,处于“混沌的整体教育”阶段。而从“混沌的整体教育”走向现在的“分科的教育”,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但这并不能改变学科教育作为育人手段的基本定位,或者说,学科教育整体育人的性质不应改变。

任何学科都应该是整体育人的。

我认为,没有离开人的教育:或培育人,或扼杀人。只传授知识的教育,只追求分数的教育,是撕裂人的教育,是扼杀人的教育。

今天,从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诉求看,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这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整体育人的根本要求。遗憾的是,或者受制于教育者应试教育的教育价值观,或者受制于教育者整体育人的教育实践能力,在现实的教育中,人们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关注多,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关注少,甚至有意无意地忽视、放弃这类目标。杨守菊老师曾听过一节很精彩的高中生物学公开课——《染色体变异》,但有一个细节却深深刺痛了她。为了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知,执教老师在教学中播放了几种遗传病(猫叫综合症、苯丙酮尿症等)的多媒体视屏。“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发生率为十万分之一,在国内外均很少见。患儿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头中央部畸形,哭声轻,音调高,皮纹改变等特点,并有严重的智能障碍,而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哭声类似猫叫,并因此而得名。面对猫叫综合症患者的种种不幸,很多学生却发出了冷漠的笑声。此情此景,执教老师竟没有做任何的引导!

何看待执教老师对这个教学环节的处理?杨守菊老师认为,换作是自己,会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那些人是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或者我们本身,你还会觉得好笑吗?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相信学生们眼里流露出的更多的会是怜悯。在这里,我想起了世界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谈到,简单而又无比强烈的三种热情主宰了他的一生:爱的渴望,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

苦难的极度同情。显然,那位老师放弃的是对学生同情与怜悯的这种善端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那位老师在剥夺、扼杀对学生的人性的教育。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曾指出: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当作认知体来看待。我认为,不能不说,这种知识本位的教育将人的生命整体单独作为认知体来看待的做法,割裂了人的认知与情感的完整与统一,在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的同时,却在不断地削弱甚至破坏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力系统,进而从总体在降低学生认知发展的效益。正因为如此,我非常赞赏杨守菊老师下面的话:“教育不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其实,当教育具备这些特性之后,当学生进入了人性成长的自然状态,当学生有了积极主动的进取心之后,所谓分数、升学,就是不请自到的自然成果,“无为而治”。总之,在教育中关注完整的人,实施完整的教育,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且是整体效益最好、最大的教育。

远离了“人”的教育,是丢掉了灵魂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如此,教育就没有了激情,就失掉了兴趣,就远离了生命。

要让教育回归本质,就必须让孩子享受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培育完整的人。而完整的人的教育,有“三根支柱”:人、生活与交往。

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教育者必须尊重人。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在执教“基因的表达”这一课时,杨守菊与学生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杨老师问:“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相貌都不同?”生答:“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双眼皮和单眼皮,哪一个更好看?”“双眼皮。”“那么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比控制单眼皮的基因要好吗?”“只要不是致病基因,就没有优劣之分。”“是的,只要是正常人,相貌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表明,任意挑选两个不同民族的不同个体,其基因的序列差异不到0.1%。但正是这极少数基因上的序列差异,才形成了地球上千差万别的芸芸众生。在这茫茫人海中,我们拥有他人没有的遗传信息和相貌特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你就是你,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有。你在世界上是绝对独一无二的。”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而可贵的,都是值得人们尊重而必须尊重的。

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教育必须回到学生真实的生活。罗素早就指出: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杜威更明确地提出,“教育即生活”。陶知知则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天才生物教师,两年之后就会出现10个禀赋高强的少年生物学家,他们爱上了植物,在学校园地上入迷地进行试验和研究。”每每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这一段文字,杨守菊老师总是心潮澎湃。她憧憬着,学生们不必拘泥于课堂,禁锢于教室,走进生活,融入自然,兴致盎然地观察和实验,津津有味地学习和思考,在习得生物知识的同时,感悟生命的内涵,实现自身的成长。杨守菊老师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了解、实验、思考——校园里我和学生一起开辟了“生物园”,种植时令作物,开展生物小实验;节假日带领学生参观生物工程公司,亲手体验“植物组织培养”;考察盐生植物园、湿地博物馆、自然保护区,感受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教学中,她总是引领学生回到生活;《黄河三角洲生物与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唤醒了杨老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精神。在蹒跚地探索中,杨老师的生物课堂不再局限于“压缩在黑板上的世界”,从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必须充分地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彼此对人生的体验。请看一位同学的“生命誓言”:“感谢爸爸、感谢妈妈,感谢你们当初把我生下,给予我珍贵的生命。感谢家人、感谢社会,感谢你们教我学习、培养我成长,让我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生命是朵珍贵的花,她的绽放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在这里我要向所有关心我的人说,生命来之不易,我会好好把她珍惜。我会孝敬父母、关爱家人,以感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以回报社会对我的关怀。我会珍爱生命、迎接生活的挑战,让我的生命之花开得最美、最艳、最久!”

6.让 教 育 成 为 享 受 篇六

郑州轻工业学院附属中学曹琳娜

[摘要]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深化素质教育,灵活地运用教授内容,注重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调动中学生英语的学习激情,充分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享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快乐、发展趋势、大型化、专业化

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身为一线英语教师除了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需求外,还需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深化素质教育,灵活地运用教授内容,注重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调动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激情,充分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享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我在多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融洽的氛围,营造激情的课堂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都已证明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良好

1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合作支持、相互帮助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使教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造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共同钻研运动技术的空间,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一条重要途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每个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的良好开端和最佳切入点,使他们能够在多种教学策略的指导实施下,快乐地学习英语。

疯狂英语的开创者李阳说:学习英语要达到激情。激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怎么促进教学呢?教的职责在于帮助,教的本质在于引导。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心中充满着学习英语的浓厚乐趣和无比勇气。让学生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属于主体地位,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如重点词汇、重点语法,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者查字典或者查阅参考书或者网上查询。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很强,那教师就给他们搭建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像老师一样走上讲台讲解,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展现,学习不再处于被动的状态,而是积极主动的探究。当然,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迫使他们去做。当量变产生质变时,他们对学习也就有信心了,继而进入了良性的循环发展。当老师把什么都讲得非常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的探索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取消了学生能力的获得。

二、丰富英语学习实践活动,增强趣味性

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认为英语教学中的趣味性问题是头等重

要的问题。研究表明,在学业失败的因素中,缺乏兴趣占35%;一个人只有对英语有了强烈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钻研并运用它。培养学生的兴趣,老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这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在课堂上,老师就必须抓住这一时机,创造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针对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组织学生开展集灵活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活动。其次,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放手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共同思考,共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英语学习的提高。如注意字母、音标和日常会话教学的合理组合;注意学生学习的情绪变化,学生一旦出现错误,不应大加指责,而是耐心的指点、纠正,并教给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各种口诀、顺口溜、英语的语法规则、词的用法等常让学生困惑,练习,试卷中经常出错。这些学习技巧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纠错能力。

三、开展竞赛.建立兴趣小组,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参与意识。随着近年选秀节目对中学生带来的影响逐渐加深,我开始将带有竞争性质的练习贯穿于教学之中,采用各种各样的竞赛形式:个人赛、分组赛,口头赛、笔赛等。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情绪饱满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

竞赛可以调动学生潜意识中争强好胜的欲望,在紧张的竞赛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竞赛可分很多形式,如:单词记忆、默写,课文的背诵等。而兴趣小组的建立,能使每个学生都以愉快的心情,主动

参与学习。

四、带着赏识的眼光,对学生做激励性的评价

评价是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促进全面运用语言的能力,使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适当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作为教师不应该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即使学生在考试中没考好,也不能一概否定学生,要看到他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进步的一些方面。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在平时的授课中,我就有意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留心他们的优点,譬如,有的孩子单词记的多,有的学生发音准确,有的模仿力强,有的上课聚精会神,有的善于发言积极性高等。随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特别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寻找适当时机,创造合适机会,有意让学生在班里展现他的优势,出风头,尔后夸奖一番,还让全班学生为他鼓掌,为他喝彩。

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7.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快乐享受 篇七

关键词:语文,学习,快乐

快乐语文是一种全新的理念, 而不是一种模式, 所以, 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来实现“语文学习快乐化”这一目标。

一、创设快乐情境, 让学生充满学习语文的快乐期待

要实现快乐语文课堂, 首先语文教师要是一个快乐人, 要善于创设快乐情境, 让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快乐的期待。心理学研究表明, 教师身心是否健康, 心情是否愉快, 思想是否端正, 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 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要以自己阳光的心态去影响并感染学生。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愉快情境, 让学生觉得语文课堂中有许多“朋友”可交, 有许多活动可玩, 有许多知识可学, 语文学习有趣好玩, 语文课堂轻松快乐, 语文教师和蔼可亲……让学生充满学习语文的快乐期待。语文课上我常用的快乐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故事性情境。故事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孩子爱听故事, 各种和课文有关的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文中学习。这其中常见的就是作家的小故事, 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 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 自己去寻找作家的作品来阅读。如在教学课文《死海不死》时, 我给学生讲述一个有关死海的故事, 这就迅速引起学生对死海不死之谜的学习兴趣。结合教材内容和学习需要适时穿插一些简短故事, 能增加教学诱因, 强化学生感受, 有趣的故事情节能使学生情绪迅速调动起来, 让学生更爱语文课, 更爱学习语文。

2、音乐性情境。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体会感情, 感受意境。音乐与文学本就都属于艺术, 有许多相通之处。两者互有长短, 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完全可以在有的时侯利用音乐的长处与文字的优势, 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文本,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而且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更多妙趣。

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 课前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 学生们凝神屏息地听着, 他们的兴奋点都集中在这美妙的琴声上。这时, 老师望着学生用庄重而舒缓的语调说:“同学们, 一百多年前, 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 叫贝多芬。他曾经这样说过‘我的音乐只应该为劳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 该是多么幸福’, 他的一生谱写了许多曲子。我们现在听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叫《月光曲》。”片刻, 老师把音量放小, 接着说:“《月光曲》是怎样谱写出来的呢?”美妙的琴声和教师动情的讲述, 叩响了学生的情感之弦, 营造了一个和谐的, 富有暗示性的美好情境, 也为课文定下了情感的基调, 取得了好的导课效果, 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期待。

3、游戏性情境。学生爱动爱玩, 且最爱玩游戏, 语文课上的小游戏激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4、激励性情境。创造激励性情境, 能更好地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因为真正的愉快自于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来抵消学习中的紧张和疲劳。此外课堂上教师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评语, 都会渗入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充满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运用幽默语言, 让学生陶醉在语文学习的快乐体验中

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气氛可以使学生精神放松, 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一个具有幽默感的语文老师一定更受学生的欢迎, 他的语文课一定更多智慧, 更多趣味, 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更集中, 学习一定会更有效果。语文教师如果能通过一些机警的妙言、警句、格言, 以及生动有趣的描述或评论制造出幽默的效果, 配以眼神、表情的变化, 适时的做出一些比较夸张的动作, 会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从而陶醉在语文学习的快乐体验中。在教学《背影》一文时, 有的同学在处理新生字词过程中, 举手提问:“老师, ‘蹒跚’一词的意思我有些不理解, 既然腿脚走路缓慢, 为什么还会摇摆?”面对这么简单、机械的提问, 我灵机一动, 大声回答说:“这位同学在学习生字词时, 能认真思考, 开动脑筋, 值得表扬。其实, 大家想想, 腿脚走路缓慢, 为什么就不会摇摆呢?鸭子走路的姿势是怎样的?”提问的同学会心的笑了。接着, 我又因势利导幽默地说:“作者朱自清也真是的, 为啥说自己的父亲走路像鸭子似的蹒跚, 而不说像虎豹一样身手矫健, 雄赳赳、气昂昂呢?既然腿脚已经蹒跚了, 为什么还花那么多的笔墨写父亲吃力的爬过月台的狼狈样呢, 这有什么作用或目的?”随着提问的出现, 学生思路活跃了, 课堂气氛活泼了, 就在轻松、幽默的情境中, 他们既掌握了知识, 又受到了鼓励, 听课更带劲了, 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语文课堂上巧妙地运用富有感染力的幽默艺术的语言, 能带给学生更多快乐的体验, 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开展有效提问, 让语文课堂更多精彩更有趣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某种教学提示, 引领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 获取知识, 形成技能的一种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是有效课堂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催生学生智慧, 触动学生灵魂, 点燃学生创新火花, 让语文课堂更多精彩更有趣。我认为有效提问要注意三点:

1、注意层次。课堂教学全过程中都可用到提问, 但提问是有时间层次的。一般说来, 大概有:开讲时提问引入新课, 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过渡或转折时提问, 将教材结构和知识系统联系起来;小结归纳时提问, 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在关键处提问, 将兴趣和知识重难点结合起来;总结规律时提问, 将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具体讲授过程中, 不宜边讲边问, 边问边讲, 一问到底。

2、注意停顿。教师提问后, 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学生只有经过充分思考, 才能回答所提问题。提问结束即要学生回答, 学生来不及思考, 既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又容易形成畏惧心理。

3、注意整体。提问仅仅是教学方法之一, 它只有同其他教法有机配合, 才能显示整体功能。哪些地方需要提问, 提问什么, 怎样问, 抽那类学生答问, 什么时间提问, 等等, 都应同其他教法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事先设计好。

有效的提问, 巧设的疑问一定会让语文课上有更多的智慧生成, 更多的精彩展现。

四、实施激励性评价, 让语文课堂充满温情阳光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仅在传授, 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激励性评价, 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尝到学习语文的甜头,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每天生活中无比向往的精神享受。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更要注重艺术的使用激励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真切地使用一些赞美、激励、启发性语言, 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活跃课堂气氛, 还能刺激学生中枢神经, 强化学生的行为,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温情和阳光。

1、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应尊重学生

语文课堂上, 真正的激励应该是对事实的肯定, 对精神的唤醒, 对行动的鼓舞。真实的评价需要教师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 给予实事求是地分析, 恰如其分地描述;肯定该肯定的, 尊重学生自己的感悟与理解, 引导该引导的, 对出现的错误进行价值引导。这样才能体现对学生的真正尊重。

2、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应有时效性

人都有喜欢听别人赞扬自己的话, 孩子的这种心理更加急切, 语文课堂上的赞赏、激励性的评价, 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激发上进心。如果教师及时适时肯定孩子回答中的闪光点, 说得激情满怀, 且语言真诚、语调亲切, 让学生感到你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赏, 那么, 孩子会爱上语文课, 爱上语文学习。

3、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应认真倾听学生

在课堂上, 教师首先要仔细倾听孩子们的发言, 对于孩子们的发言与表现要适时适当而且正确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不能错用乱用。我觉得语文课堂上的激励性评价可以这样去做:在学生缺乏信心时:“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同学, 不要害怕出错, 因为你举手就说明你是聪明的孩子”;在学生取得成功时:“说的真好, 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在学生迷茫时:“还有不同的吗?展示你的不同, 展示你的精彩”;在学生答错时:“真好, 你读得声音响亮, 口齿清楚, 只是有一个字你读错了”。教师的这些动情的话语, 真正让语文课堂充满温情和阳光。

8.让写作成为一种“享受” 篇八

关键词:习作 现代信息技术 享受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往往不从学生年龄小、生活积累少的实际出发,而推崇以形式为中心的“作文训练”,所以学生在写作时经常绞尽脑汁地“编”作文,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完成的却是干瘪、缺乏灵气的作文。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引导、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活动与学习经验的有机整合,促进学生写作由虚假向真实、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使写作练习由“苦差事”变成一种享受。

一、让学生乐于感知、乐于表达。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新颖、感染力强、可视性强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指导三年级学生写《春天来了》这篇作文时,教师先播放CAI课件,伴随着春天的音乐,屏幕上出现配乐朗诵的画面:冰雪刚刚融化,大地铺上了翠绿的地毯,山河穿上了碧绿的衣衫,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图像展示情境,音乐渲染意境,朗诵描述场景,学生很快沉浸在对春天的向往中,兴致盎然地谈论起春天。

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其次,要巧妙地将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一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二要鼓励学生大胆说。也许,学生第一次说时会语言不连贯、不完整,想像也不够丰富,但教师和同学可以“你一言我一语”地纠正补充,也可以大家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良好听说习惯的培养,如提醒学生:别人发言时要凝神注视或轻轻点头,学会倾听既是彼此的一种尊重,对发言方也是一种鼓励;自己发言时态度大方,说话有礼貌;关注不大喜欢发言的同学,让他们多说话等等。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会形成较为连贯的语言表达。

课外,可以通过网络论坛、电子邮件等,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部分学生克服表达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浓厚的读写兴趣。学生为了明确、顺利地表述自己的思想,会自觉地注意标点、语法和词语的选用,自觉地炼词、炼句、炼意。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设计并提出课题,如根据课文写课本剧等,鼓励学生自由组成不同的小组完成课题。

总之是要使习作内容和训练形式符合学生内心的需要,把学生潜在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尽情地释放出来。让学生觉得写作不但不难,而且很有趣: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表达自己愿意表达的情感。

二、指导学生用心观察,大量阅读,真实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提高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如指导学生写小动物“猫”时,课件对猫的头、脸、身子、脚、尾巴分别放大显示。学生在进行细致观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懂得观察要按一定顺序。接着分别展示猫在吃食、玩耍、睡觉等不同时候的动作及生活习性的动画或声像材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全面了解猫。如此,学生写起来既生动形象,又有条有理。

大量课外阅读能培养语感、丰富语言,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支持学生课余进行个性化的网络阅读(如中外名著等),当然,为防止“信息过载”引起“信息迷航”,教师最好提供与习作主题相关的资源,方便学生查找、选用。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走进生活、体味生活,应该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捕捉文学、感受生活的心。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便欲望逐渐萌动,教师再进行恰当点拨或触发他们的某种灵感,使学生不可抑制地“不吐不快”,写出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例如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辟学生习作区专门发表学生习作,对访问量大的佳作加精、加分等等,鼓励学生多写多练。

三、采取多种形式,开放习作。

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教师改出来的,而是他们自己练出来,悟出来的、语言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作文水平主要是通过自己大量的写作实践提高的,而且,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当学生的认知水平、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之前,即使教师指出了他的错误,他还会再犯,直到他超越了这个阶段。所以,学生作文的批改不应该完全由教师一手“包办”,而应该采取开放的形式由师生共同参与。

课堂上,学生用电脑完成习作,以自己的姓名为文件名存于教师机。请学生自由组合,找到并打开教师机上对方姓名的文件,互相批改作文。要求:在好词语、好句子下面添加彩色的波浪线,不妥之处不要推倒重来,要尊重原意进行修订。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欣赏,发现文章中所有的闪光点;学会细心,找出文章的全部不足,哪怕是用错一个标点符号。然后两人交换作文,品评对方的批改。引导学生坦然面对、虚心接受,有分歧可以讨论交换意见,必要时请教师仲裁,取得共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生修改后,教师要以赏识的心态来评价学生的习作,不要吝啬笑容,不要停住赞扬,仔细挖掘出其中微小的闪光点,要夸得十分具体,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既对全班做了一次很好的指导,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形成良性循环。

借助网络,师生之间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交流。学生随时把习作发给教师,教师及时将意见或建议发给学生,共同探讨。这样,学生能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帮助,教师也可动态地掌握学生习作的情况。如在习作论坛上,片段练习可以作为主要的训练形式。写作时,体裁内容不限,可长可短,可以是身边生活的精彩捕捉,可以是时事热点的有心关注,也可以是自我天地的心情写真。学生贴上自己的习作,评论别人的习作,吸取别人在BBS上提出的有建设性的意见,修改后再贴上……使学生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养成自评自改的习惯,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包括写作在内的各种学习,是一种时代所需的学习方式。但同时,也不能弱化教师在学生习作训练中的指导、点拨作用。当学生感知、理解后,教师要及时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好语言,享受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写作。

【让 教 育 成 为 享 受】推荐阅读:

上一篇:二年级学困生情况分析下一篇:中国梦我们的梦演讲稿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