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才优势

2024-08-22

武汉人才优势(共9篇)

1.武汉人才优势 篇一

武汉人才引进 武汉高效服务网是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湖北地区人事人才门户网站和综合人事人才服务实体,本网特聘人事、劳动、法律、法规资深专家解答人事人才方面相关疑难问题。累计代理过千人的各类人事人才事务,快速规范解决各毕业生户籍、档案、派遣等问题。武汉高效服务网办理以下人事代理业务:

1、应往届毕业生档案挂靠、落户武汉;

a、毕业两年内统招毕业生;

b、武汉生源的自考成教类;

c、外地生源的本科有学位的当年毕业的;

2、通过人才引进、干部调动,户籍迁入武汉;具备条件:

A、全日制统招本科有学位证 或专科有中级职称.B、统招统分学历(非成教、自考、网络类学历)

C、学历必须真实有效网上可查。

3、毕业后需要协助回原籍落户;

4、其他人事代理项目

1)党团关系挂靠2)人事外包 3)员工办理社保4)计划生育类

5)户口证明类6)职称评审7)档案迁出类8)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9)湖北省人才10)其他

注:通过本网协助办理就业派遣、人才引进的客户,户档都落在武汉市内的各个人才市场,性质为常住集体户可以在市内自由异常动。

如果您需要什么帮助请直接联系,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为您解答。期待着与您做进一步的沟通!

祝: 商祺!

您的朋友:刘老师

电话:027--51335321 手机: ***Q Q: 2294392647

2.武汉人才优势 篇二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 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仍在持续, 重心则是向东半球转移。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值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 跨国公司的对外转移加剧了这一进程。据美商务部07年统计, 约有2500家美国公司将生产转移海外, 而东半球国家和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相对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 成为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最大承接地。

从我国产业布局的地理区域分布来看, 由于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水平的巨大差异, 在迎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内容上各有侧重, 国内制造业阶梯式转移特征明显。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传统制造业集中地带, 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汽车产业集群, 沪-浙、广州、长春、京津都是属于东部发达地区, 本应该是吸引国际汽车制造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但是更深入地探询东部沿海城市的发展趋势, 我们不难看出东部从长期发展看已逐渐丧失汽车制造业发展优势。

总之, 作为中部最具潜力的发展城市武汉, 无论从内在的区位优势, 还是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必然具备承接国际国内汽车产业转移的优势, 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业中心。

2分析武汉承接制造产业的转移的比较优势

2.1武汉的整体工业基础雄厚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发展至今, 武汉形成了电子信息, 汽车及机械制造, 钢铁, 石油化工四大支柱产业 (见表1) , 产业布局特色鲜明, 分工明确, 以开发区, 工业园区式发展产业集群模式。

数据来源:武汉市统计局

从开发区、城区和远城区发展规划看, 全市的各区之间产业分工合理, 武汉开发区是以汽车产业集群为核心, 邻近的蔡甸区、汉南区、汉阳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东湖开发区与邻近的洪山区, 江夏区重点发展以半导体、消费类电子, 光通信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青山区和新洲区正形成冶炼和钢材深加工的分工格局。因此武汉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链十分完备, 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比较完整, 特别是产业链上的钢铁业和光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是武汉汽车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创新发展动力。

2.2武汉汽车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完备

武汉是继上海、广州以后, 汽车制造综合实力最大的中部城市。整车生产企业显现龙头地位,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在产业链的发展中始终发挥龙头作用。通过引进、合资、资产重组, 已有东风本田汽车 (武汉) 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电动车辆有限公司等4个整车生产企业集中落户在武汉经济开发区, 发挥出企业群的聚集效应, 成为全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工业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较完善, 能有力配合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2.3能源充足是发展制造业的有利条件

武汉市煤炭、电力、石油、液化气等能源供应充足, 价格合理, 完全能够满足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所需。城市煤气已形成三镇各成系统、以管道气为主的基本布局和多种气源并存, 多种供气方式并举的市场格局。

目前, 制造业向内陆转移扩散的原因, 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活动分布过密, 珠三角, 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 油荒, 电荒, 地荒等问题预示着在资源方面, 武汉在吸引制造业转移方面有着更为有利的势头。

2.4科技和人力资源为武汉汽车制造业的提升发展提供动力

武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 是我国最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 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 是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的教育中心, 拥有发达的 教育体系。以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等为首的各大院校, 顺应汽车业在国内的发展需要, 开设了各具特色的汽车制造、机械类专业。

2.5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

数据来源:武汉市统计局

从表2可以看出, 物流、金融、 信息通讯等服务业的发展对武汉迅速成长的制造业提供了支持, 一般来看, 制造业越发展则对服务业的依赖越大, 基于武汉市良好的第三产业势头, 汽车制造业能够与服务业相互依托, 互相促进, 形成三产业部门合理的比例结构, 更利于城市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具体分析

3.1优越的地理优势

开发区位于武汉市区西南, 东经114度9分, 北纬30度29分, 濒临长江, 地处市区中环线和外环线之间。规划面积192.7平方公里, 发展腹地广阔, 区位优势明显。

3.2开发区内公共设施完备, 能源充足

开发区内水电热系统供应能力能够满足基本的工业生产需要。日供水40万吨, 拥有1座220千伏36万千伏安的枢纽变电站和5座110千伏变电, 第一期规模为18万千瓦的调峰电厂已并网发电;供气方面, 区内建有日产14万立方米的煤气厂, “川气东送”天然气已送达开发区, 年供气能力3亿立方米;供热中心一期规模为150吨/小时, 可提供生产和生活用蒸汽和热水;雨水和污水实行分流排放, 雨水就近入湖:污水经专用管道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3.3区内生活环境舒适

居住风格各异的三角湖度假村、东方花园、金色港湾、东风阳光城等小区, 为外商和各类人才提供了 沁心怡人、幽雅恬静的居所。以湘隆广场为主体的区域商业中心, 完善体育医疗设施, 完备的公司及个人金融产品, 配以家乐福、中百仓储等大型商业设施提供全方位生活消费配套。

3.4关于道路通讯方面

位于中国中部的武汉, 已初步形成“水陆空”的立体型、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以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为骨干, 区内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铁路方面, 建有连接京广和京九铁路线的开发区专用铁路线及货站;物流运输方面, 拥有一座年吞吐量为13.9万辆汽车的滚装码头正在建设中。距开发区6.5公里处有年吞吐能力为1000万吨的武汉杨泗港集装箱码头。

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长城宽带、网通、中电等公司在开发区建有光纤宽带网络, 为区内企业、居民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3.5在投资政策方面

开发区制定了良好的税收政策, 创造了浓厚的投资氛围, 企业所得税, 预提所得税, 再投资退税, 采购国产设备退税,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海关税收等项目都是专为引进国外投资制定的优惠税收项目。倡导外商重点投资武汉市的优势产业, 重点产业, 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土地出让费用从高新技术项目, 先进技术性和出口型企业, 到一般型项目逐次升高。

4对武汉汽车产业的思考

武汉汽车产业发展声势迅猛, 产业规模效应和集中化程度在不断提升, 但是武汉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通过分析上海, 和广州成功的汽车产业特色, 武汉值得思考的地方有几点:

首先, 产业配备和产业链, 上海汽车工业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之一, 就是坚持实行整车和零部件同期规划、同比投入、同步发展。大力发展汽车相关的零部件配套业的协调发展。在建设武汉开发区的汽车产业时, 不能只以片面的追求汽车整车规模, 汽车产量, 只有具备齐全产业配备和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形成大且强的产业集群。

其次, 相对于上海引进美德品牌, 广州重点发展日系汽车而言, 武汉的汽车制造就是百花齐放, 法国, 日本, 美国的投资设厂, 外加国内的汽车企业各自为营, 虽然在地域上的集中, 但是产业发展间没有做到紧密的联系,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不过这也表明各国发达的汽车集团在竞争中国市场时开始意识到武汉的巨大潜力。

再次, 要积极推进武汉汽车业信息化发展道路, 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主要是将研发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有效的应用, 实现汽车研发、设计、制造信息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 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化 从而全面提升武汉汽车行业竞争力。

最后, 虽然武汉一直在强调打造车都的形象, 但是武汉的汽车业如何具体发展, 是适合走特色集约发展或者全面化, 似乎暂时定位很模糊。我认为根据武汉整体产业水平的良好发展来看, 武汉更应当向上海学习, 全面发展, 形成齐全的企业配备和完整的产业链, 发展高度集中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集群, 引进国际知名汽车公司, 通过投资并购或重组等形式, 学习国外的企业经验, 并以神龙, 东风等国内企业为依托, 大力自主创新, 发展国产汽车业。

摘要:通过分析武汉的经济发展因素和产业优势等内容, 提出了将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相结合, 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从而振兴武汉制造业。

3.武汉纺大:“四轮驱动”培养人才 篇三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陶辉就培养创新型人才话题接受了《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陶辉向记者介绍,服装学院成立专项课题组,根据服装行业发展与教学改革的需要,从2008年开始,按照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思路,以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为基础,依托特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结合服装行业背景,重新调整了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在知识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

发展“大服装”人才计划

作为最早创办服装专业教育的高校,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注重探索与总结服装人才培养的规律,形成了“大服装”的教育理念,即以艺术、工程与美学为学科支撑,把服装看成是一个“集艺术与科学、技术于一身”,“融历史、文化与民俗为一体”的大系统。

近几年来,服装学院进一步丰富、完善并发展“大服装”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以“艺术、技术、市场、文化”四轮驱动,以“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实践平台建设和课程改革为主线,以科研训练、课外科技、社会实践和国际合作交流为延伸的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陶辉介绍说,服装学院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艺术素养、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六个“转变”,即:教育观念由注重理论的知识传输向面向行业需要的创新能力培养转变;知识结构由单一的艺术模式向艺工贸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复合模式转变;教学理念由重绘画、轻动手的纸上谈兵型向重实践、重能力、重创新的素质型转变;教学模式由验证式、作坊式教学的继承型向教学与学科竞赛、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创新型转变;课程结构由单一、封闭型向模块化、开放型转变。

深入落实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院在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中,重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产、学、研、用”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创新精神、创意思维的四个着力点,其中“用”就是面向市场,是四轮驱动人才培养中“以市场为导向”的一个重要体现。学院完善教学实验教学中心组成校内实践平台;开展校企合作,成立校外实习基地组成校外实践平台;由教师工作室、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校企合作研发中心组成创新实践平台。

为学生零距离面对市场,创业体验提供条件,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项目驱动教学、建立大学生创新园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合作教学,工作坊制,搭建实践教学、科研训练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教育基地。

链 接

武汉纺大开展国际教学合作

武汉纺织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国际合作。目前服装学院已同法国巴黎现代艺术大学、意大利马兰欧尼服装学院、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温切斯特艺术学院、英国伦敦时装学院、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等国际知名服装院校开展教学合作,包括交换生、互派教师、共同开展专题教学活动。与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昆士兰艺术学院开展的专题教学项目的实施不仅加深国际间交流,同时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探索。

学院每年不定期开设大师讲坛多次,定期邀请国外知名设计师和学者来校讲学,通过走近大师,聆听大师的心声,使学生感受到国际时尚的脉动,了解服装的前沿研究以及国际名校的风采,激发学习的兴趣。陶辉表示,目前为止,服装学院已分别邀请了包括巴黎高级时装工会主席戈巴克先生的共四十余人次的海外知名设计师和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4.武汉人才优势 篇四

发布时间:2012-04-24 15:40:04

为充分发挥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政策服务优势,积极配合武汉大学做好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户口、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等校内“一站式”服务,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2012年武汉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方案如下:

一、为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单位不能接受档案、人事关系;准备出国留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创业或准备考研升学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服务。

(一)办理程序

1、签订人事代理协议 毕业生持用人单位和学校签章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出国留学人员持学校签章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出国出境申请表》(一式两份)到武汉大学生就业市场武汉大学分市场(以下简称武汉大学分市场,办公地点:武汉大学人文馆负一楼)签订《个人人事代理协议》(一式两份),武汉大学分市场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主管部门意见栏及档案接收意见栏签章,并向毕业生发放《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服务报到须知》。

2、办理报到手续 毕业生在2012年10月1号前,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原件)、《毕业生集体常住人口登记表》(学校保卫部发放的原件)、毕业证(原件和复印件)、学位证(原件)、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2张一寸照片到武汉大学分市场办理报到手续,由武汉大学分市场代办入户手续。

(二)服务内容

协议期间,武汉大学分市场为毕业生提供以下人事代理服务:

1、办理计算工龄、出具相关档案管理证明 毕业生工作实习期满,武汉大学分市场按政策规定办理档案工资调整和工龄计算核定等相关手续;办理出国(境)政审手续、出具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有关证明;对择业期内变更就业单位的,协助办理就业调整手续;对要求办理转正定级、调动手续的,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出具同意调出意见,办理档案及人事关系转递手续。

2、申报专业技术职称

本科毕业生工作一年期满,硕士研究生工作三年期满、博士研究生工作当年,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并签章,武汉大学分市场可代办初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本科毕业生为助理级职称,研究生为中级职称(费用不包括在人事代理协议内)。

3、党组织关系管理 对用人单位无党组织或非武汉生源的毕业生,办理党组织关系接收,党员转正和党费缴纳、党组织关系转出手续。

4、户口管理 户口挂靠在在武汉大学分市场集体户口的毕业生,协议期间由武汉大学分市场代办入户手续、享受武汉市常住户口待遇,提供户口底页复印件以及协助公安部门出具户口相关证明等。

5、提供人事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

其中:出国留学人员 出国留学期间由武汉大学分市场按政策规定办理档案工资调整和工龄计算核定等相关手续,办理出国(境)政审手续,出具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有关证明,办理回国后档案人事关系转递手续,出国留学期间由武汉大学分市场办理党组织关系保管和封存手续;户口在武汉大学分市场管理期间由其代办入户手续,享受武汉市常住户口待遇,提供户口底页复印件以及协助公安部门出具户口相关证明等。

(三)收费标准 对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出国留学的毕业生、暂未落实用人单位选择在武汉自主择业或创业以及准备考研升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外地生源应届毕业生,户口需要挂靠在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与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签订个人人事代理协议,协议期一年,收取一年的人事档案人事关系管理费180元/年∕人和户口管理费35元/年∕人。

二、对毕业时暂未落实用人单位的武汉生源毕业生提供自毕业后两年的免费档案托管,两年后人事档案管理费按照120元/年∕人收取。

(一)办理程序

1、签订《武汉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代管合同书》

毕业生持《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户口(武汉生源)复印件与武汉大学分市场签订《武汉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代管合同书》(一式两份),并领取《高校毕业生户档托管报到须知》。

2、办理报到手续

毕业生在毕业2012年10月1号前,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原件)、毕业证(原件和复印件)、学位证(原件)、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2张一寸照片到武汉大学分市场办理报到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手续。

(二)服务内容

1、就业推荐服务

毕业生登陆武汉人才网()加入中国武汉人才市场求职信息库,在用人单位有需求时提供代理推荐服务。

2、档案管理

在协议期间,负责保管档案,不负责行政关系、档案工资服务,可出具因私出国(境)、考研政审及有关民事公证证明材料。

(三)收费标准

未就业的武汉生源毕业生自毕业后两年内可免收档案管理费,两年后按照档案管理费10元/月∕人收取。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2012年04月6日

附:人事代理常见问题解答 人事代理常见问题解答

为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人事政策规定,解除毕业前和就业后关于户口、档案、党组织关系等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现解答如下:

问:哪些毕业生需要办理人事代理手续? 答:办理人事代理协议的对象为: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单位不能接受人事档案、人事关系或准备出国留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创业或准备考研升学的应届高校毕业生。

问:毕业生为什么要办理人事代理手续? 答:按照国家现行人事政策规定,在三资、民营、私营、改制后的国有股份制企业工作,以及事业单位聘用员工档案人事关系应交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为其提供诸如:户档管理、党组织关系挂靠、技术职称评定等一系列人事配套服务,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因此毕业生与上述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须与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如武汉大学分市场)签订人事代理协议。

同样对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以上类型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当年没有户口指标的毕业生,也可将户口、档案、党组织关系放在武汉大学分市场保管。毕业后准备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出国期间也可将档案、户口、党组织关系保管在武汉大学分市场。

毕业时暂未落实用人单位、选择自主创业或准备升学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与武汉大学分市场签订人事代理协议,也可避免户档打回原籍。

问:武汉大学分市场是什么样的服务机构?

答:武汉大学分市场全称:武汉大学生就业市场武汉大学分市场,是由原武汉市人事局和武汉大学共同合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武汉大学及周边高校的毕业生

提供集人事档案、户口管理、党组织关系挂靠、就业培训等校内就业“一站式”服务,是一个常设的服务机构,办公地点在武汉大学人文馆负一楼,联系电话:027-68752073 027-68752067。

问:对与武汉大学分市场签订人事代理协议将享受什么服务?

(一)对与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的毕业生,签订人事代理协议期间武汉大学分市场提供以下五项服务

1、办理计算工龄、出具相关档案管理证明

办理出国(境)政审手续、出具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有关证明;对择业期内变更就业单位的,协助办理就业调整手续;出具同意调出意见,办理档案及人事关系转递手续。

2、申报专业技术职务 本科毕业生工作一年期满,硕士毕业生工作三年期满、博士毕业生工作当年,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并签章,武汉大学分市场可为其代办初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本科为助理级职称,硕士和博士为中级职称,职称初评费不包括在人事代理协议内。

3、党组织关系管理

对用人单位无党组织或非武汉生源的毕业生,可办理党组织关系接收,党员转正和党费缴纳、党组织关系转出手续。

4、户口管理

户口挂靠在在武大分市场集体户口的毕业生,协议期间由武汉大学分市场代办入户,享受武汉市常住户口待遇,提供户口底页复印件以及协助公安部门出具户口相关证明等。

5、提供人事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

问:如何办理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人事代理手续? 签订人事代理协议的毕业生持用人单位和学校签章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出国留学人员持学校签章的《出国申请表》(一式两份)到武汉大学分市场签订《人事代理协议》(一式两份),武汉大学分市场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主管部门意见栏及档案接收意见栏签章,并向毕业生发放《高校毕业生人事代理报到须知》。

问:已经与武汉大学分市场签订了人事代理后,如何办理报到手续?

答:已于武汉大学分市场签订人事代理协议的毕业生在毕业当年10月1号前,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学校毕办发放的原件)、《毕业生集体常住人口登记表》(学校保卫处发放的原件)、毕业证(原件和复印件)、2张一寸照片到武汉大学分市场办理报到手续。

问:办理报到手续的相关材料遗失了,该如何补办? 《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1、由毕业生本人在地市级以上报纸刊登报到证遗失声明;

2、持报纸、毕业证到原毕业学校开具证明;

3、持本人书面申请、学校证明、报纸、毕业证原件到高校就业主管部门补发报到证。

《毕业生集体常住人口登记表》:到学校保卫处补办。

毕业证:到校教务部办理相关证明。

问:中共党员如何办理党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手续、预备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转正手续? 答:对与武汉大学分市场签订人事代理协议的毕业生,按照规定党组织关系需要转入,凭“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办理党组织关系转入,领取《党员手册》并交纳党费。办理转出手续,须将《党员手册》交还给武汉大学分市场,由武汉大学分市场所在支部开具“党组织关系介绍信”转出。预备党员办理转正手续需在转正前一个月提交三份资料:

1、入党转正申请书;

2、思想汇报材料(预备期一年中的思想状况,每季度一次,最好是手写稿);

3、鉴定证明;(在学校入党,目前待业,由所在学院党总支出具一份鉴定证明,如果在学校入党,现在已工作,则需要由工作单位再出具一份鉴定证明),由武汉大学分市场所在支部办理党员转正手续。

问:如何办理档案人事关系异地调动手续?

答:对在外地工作的毕业生,获得外地人事部门调动指标需要办理工作调动,按照以下程序办理①由调入地(人事主管部门或人才服务中心)开具“(人事或干部)商调函”或“干部调动通知”给调出地管理人事档案的人才服务中心;②由调出地(武汉大学分市场)根据调入地“商调函” 或“干部调动通知”的有关要求,核准调出的条件,对具备干部调动条件的办理档案转递手续,开具干部行政关系介绍信和工资转移证,对户口在武汉大学分市场保管的,一并办理户口迁出手续。问:签订人事代理协议,收费标准如何?

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出国的毕业生、自主择业、创业或准备考研升学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签订一年期的人事代理协议,一次性收取人事档案管理费180元/年和户口管理费35元/年。

未落实用人单位的武汉生源的毕业生档案可自毕业时间起免费托管2年,2年期满后按照人事档案管理费120元/年收取。

问:户口和档案托管超期了,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回来续费,会不会被打回原籍? 答:不会被自动打回原籍,在武汉大学分市场托管到期后,凡未办理转出手续的,视为继续托管,学生应及时回来补办相关手续。人事档案:15元/人∕月,户口:35元/人∕年

问: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网址和武汉大学分市场的联系方式?

5.武汉人才优势 篇五

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树立正确人才观念。“人人皆可成才”,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内涵。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防止对人才标准的曲解和人才评价的跑偏,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质、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让人才术业有专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打破僵化的评判标准,为各类人才提供公开、平等竞争的平台,把实践作为检验和评判人才的根本标准。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聚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来。

重视人才的教育培养。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打造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再具体工作中,深化学习教育,壮大人才队伍,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考察学习方式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利用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党员远程教育、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培训,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在项目一线,着力增强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意识。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号召党员建言献策,教育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内生动力。

6.让人才优势成为发展引擎 篇六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前,很多地方和企业正处在深化改革、促进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强人才建设,培养造就和吸引凝聚一大批各类人才。近年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让人才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日益发挥“第一资源”作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不断释放人才红利。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践中,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胆解放思想、转换机制,毅然决然地抛弃等、靠、要等“老国企”的传统僵化思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自主创新,依托人才优势加快走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实现了老国企向新国企的转变,步入实现新发展的快车道。十年间,一大批沈飞人矢志报国、埋头奉献,实现企业年年都有新型号、经济效益年年跃升的骄人业绩,铸就了国有企业新的辉煌。

托举沈飞走上新型工业化之路的,正是不断汇集的人才优势。肩负特殊使命的沈飞在发展中,将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走出了一条依托人才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其一,在人才培养上,注重提高全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公司平均每年吸纳数百名投身祖国航空事业的高校学子,鼓励本科毕业生从事技能操作岗位,构建起“双师型”技能人才队伍,“蓝领”早已不是体力劳动的代名词。高端人才纷纷加盟沈飞,引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博士生已达两位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日益规范,一项项高端课题已经转化为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科研生产,实现了“智力流动,来去有序”的柔性方式。订单式人才引进,拓宽人才的绿色通道,按照企业未来发展人才需求,将企业要求融入到学校教学计划,公司派出兼职老师参与教学,为公司战略发展储备各类所需优秀人才。

其二,积极选送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国内外高校、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锻炼。对专业技术及技能人才采取了委以重任、产学研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培养。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沈飞培养锻炼了一批技术专家、高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一批专业带头人、金牌工人、蓝领精英脱颖而出,涌现出众多青年人才的杰出代表。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迎接新时期航空高科技领域竞争创造了条件。

7.充分发挥企业人才优势 篇七

企业发展务必重视人才管理

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 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企业对人的认识已经走过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管理和人才管理四个阶段。1997年, 麦肯锡公司在《人才战争研究》中首次提出“人才管理”的概念, 但在21世纪的全球化竞争时代, 各国之间的距离拉近, 联系增多, 人才管理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 人才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 借鉴发达国家实践经验,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 符合企业实际的人才管理模式, 是目前的重要战略管理决策。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国际竞争, 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科技的不断进步,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市场经济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角逐上。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谁就有了成功的基础。因此, 加强人才管理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

现代企业创新管理的趋势是从对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管理, 人既是管理的手段, 又是管理的内容;既是管理的对象和客体, 又是管理的主体和动力。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 科学管理体制的创立, 归根到底要靠一大批企业的优秀人才来实现。针对我国企业的人才短缺、人员素质不均衡现状, 加强人才管理, 实行民主、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管理方面, 从内部的人才需求到内外部的人才供给, 从吸引人才到用人留人, 从培训开发到补充晋升, 从考核评估到薪酬激励等, 企业的各个岗位, 都要有明确的标准, 以保证为员工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

大型企业人才管理案例

通用电气领军人才管理

通用电气作为业界人才管理的标杆, 拥有与众不同的人才管理模式。他们注重对人才的了解, 不仅高层之前联系紧密, 而且上下级之间沟通互动也很频繁。他们通过会议形式, 颠覆层级制度, 开放式交谈, 并在激烈地讨论中产生很多新思路、新理念。此外, 这种群策群力的会议评估方式既加强员工之间的了解, 也帮助高层掌握不同员工的特点, 因材适用。此外, 通用电气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 除了从外部邀请专家讲课辅导外还会安排后备人才到各个部门历练, 积累经验。这个公司的人才储备库里都是掌握多个部门技能, 拥有丰富经验的人才。

宝洁培养优秀的领导者

宝洁公司一直是人才培养的先驱, 几十年来宝洁培养了许多领导者。宝洁拥有完善的人才评估程序, 可以让高绩效和具有领导潜力的员工通过评估程序获得发展机会。除此之外, 每年会有40几位高层管理人员专门到公司的总部讨论人才评估情况, 分析各自员工的特质, 并把员工个性与宝洁的战略经营和关键成功要素联系起来, 有针对性的建立不同发展渠道。在培训上, 除了聘请外部专家讲授外, 公司高层会亲自对员工授课或旁听他人的授课, 这种总经理式的培训体制既能帮助员工掌握来自高层的实战经验, 也能帮助增进上下级的沟通交流。

宝洁也有一套自己的人才数据库, 公司一直秉承“资料透明化”的管理理念, 让人才管理从质的管理转化成量的管理, 通过数字说话, 让绩效考核更具有导向性, 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真正运用到管理过程中, 从记录员工的基础资料, 到记录员工产生的每一笔业绩, 从最初的“你认识谁”转变成“你觉得谁是最好的”。因为丰富的人才储备, 宝洁能很好地安排工作交接, 在172年的历史中, 每一位CEO多少从公司内部提拔上来的。

海尔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让企业崛起

在国内, 海尔是至今唯一被搬上哈佛大学讲坛加以探讨的中国企业。这家十多年前亏损一百多万、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 一跃成为中国家电行业领军角色的企业, 产品已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 其成功与其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密切相关。在海尔看来, 企业不缺人才, 人人都是人才, 关键是将每一个人所具备的最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正如总裁张瑞敏所说:“你能翻多大的跟头, 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这无疑给每个员工提供了一个任其充分发展的广阔空间。

海尔有一套科学的用人机制。公司实施了全方位的跟踪管理, 从细节入手, 倡导“日事日毕, 日清日高”, 以求把问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解决在最短时间, 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海尔通过这种管理方式让员工时刻工作在竞争环境中, 去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 使每个人能在企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在培训方面, 主张“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 急用先学, 立竿见影”。培训形式多种多样, 岗前培训、换岗培训、个人价值观培训、职业生涯培训、实操技能培训等, 提供了员工多方面发展平台, 提高了员工个人素质。

在考核上, 海尔改革了原有的用人方法, 采取全方位的考核评价标准, 通过上下级的“市场链”及本人、同事、领导的客观评价, 力求使考绩完全符合公平、公正、公开。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树立自信, 海尔采用了即时激励, 使考核激励效果不流于形式。

华为拥有高效的激励机制

华为最初成立于1988年, 经过21年的艰苦创业, 建立了良好的组织体系和技术网络, 市场覆盖全国, 并延伸到香港、欧洲、中亚。目前华为有员工8.1万余人, 85%以上国内各大院校的大学毕业生, 员工的平均年龄仅为27岁, 但华为的技术能力发展迅猛, 销售能力突出, 全都归功于华为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自由雇佣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体系, 不论是雇佣还是干部任用都自由流动, 只要有能力有业绩都有机会发展, 让员工在压力下, 提高个人素质及工作能力。鼓励员工轮岗, 加强内部竞争机制, 最大限度挖掘员工潜力, 促进人才有效配置。除此之外, 华为还采用了其他的激烈手段调动员工积极性, 例如高付出高收入, 提供国外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培训, 员工持股等, 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 保证了企业的稳定。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有待解决

在绩效考核上, 国有企业通常把业绩放在首要位置, 权利掌握在企业的核心管理者手中, 层级制度明显, 控制大于尊重。考核评估过于形式化, 不能反映实际问题, 没有竞争压力, 无法调动员工积极性, 管理者喜欢通过“平均主义”避免矛盾。

在薪酬管理上, 贫富差距比较严重, 各层级之间浮动薪酬及福利待遇标准差距较大, 上下级之间的薪酬体系并没有做到完全挂钩, 这也是影响绩效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职业发展上, 没有合理的人才发展通道, 人才管理体制太过单一, “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发展模式, 让大部分员工困死在大环境下。

在培训上, 形式大于实效。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 没有做到按需培训, 培训的形式单调乏味, 通常是集体授课形式, 无法吸引员工眼球, 整体效果不明显。

种种体制上的不合理, 让员工失去士气, 无法为企业发挥能量。一项分析国有企业员工心态的报告表明: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正在下降, 只有35.8%的工人愿意超产, 只有25%的工人表示愿意接受困难任务。只有32%的员工任务自己对企业兴衰有责任, 64.2%的员工不愿意关心本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 67.5%的员工简单损害企业利益的事时, 不能出来制止。

因此, 很多有激情、有能力的人才都被外资企业或是大型民营企业挖走, 这些人才带走的不只是资源、手段, 还带走了员工的向心力, 以及企业的发展动力。

人才不仅是企业的资源, 还是企业发展的种子, 人才的管理关系到企业的成败。首先,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就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任何组织都无法忽略人才的核心地位, 只有制定正确的人才管理流程, 才能挖掘员工潜能, 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 包括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培训等无不服务于企业的人才培养建设, 从而让企业的人才为生产经营贡献他们的光和热。从前面分析的国内国外大型企业的人才管理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很多相同之处, 就是他们从最初的选人、分配、评估到最后的继任都形成了一套规范的体系。例如在培训方面, 都会将被培训者按不同层级、不同需求、不同专业等情况分类, 对于不同类别的员工给予各自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在人才储备上, 他们都有公司内部的人才储备库, 将后备人才集中统一管理, 当有职位空出来的时候, 可以相对公平开展人才评估, 确保人人都有竞争的机会。这些公司把员工与组织紧紧绑在了一起, 他们给员工提供足够的发展平台, 让员工本身感受自己在企业的成长、收获及存在价值, 而通过这些员工的努力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发展壮大。

8.武汉人才优势 篇八

钟海青说,《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的政策,以及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对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及事业发展工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广西民族大学作为自治区政府“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两所省部共建高校之一,担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责任,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用足用活国家人才政策,认真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大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力度,完善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创新团队的组织新模式,增强培养和集聚人才的能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第二,积极推进质量发展战略,着力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质量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努力把各民族学生培养成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模范;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主动融入广西对外开放事业,立足东南亚国家,面向东亚、南亚和欧美国家,加大与国外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积极探索合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促进中国—东盟合作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9.武汉人才优势 篇九

http://www.jy365.net

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

刘明福

国防大学原军队建设研究所所长、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最近我们中央出了一套书,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套案例选编,这套书有10本,这套书编得很好。其中有一本就是关于《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我今天这一课,就是围绕着《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这一本书谈几点学习体会。这本书,就是中国《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这个书,简单说来集中一点就是最主要是研究中国的民生问题,也可以说是研究21世纪中国的民生工程建设的问题。我今天汇报的大题目就是以民生为大,得天下人心——推进中国特色民生工程建设。

一、为民生服务,是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要求

这一课我讲三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就是为民生服务,是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工程——民生工程,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七大提出民生工程建设,实际上就是提出了一个“五有”的目标和要求,学有所教一个有,劳有所得一个有,病有所医一个有,老有所养一个有,住有所居一个有,五有,就是要在中国建设一个大工程,这个工程就叫民生工程,这个民生工程就是要实现十三亿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工程。我们说,中国古代有长城工程,万里长城,那是一个国家安全工程,后来我们又有运河工程,大运河工程,那是一个水上运输交通工程,21世纪的中国,我们要建设一个幸福13亿人的民生工程,应该说这个工程还具有及其伟大的战略意义。下面关于为民生服务这第一个大问题,我就准备讲三层小意思。

(一)民生工程是生命工程、人心工程

第一层意思就是民生工程,是生命工程,是个人心工程。自古以来,民生工程都是人民的生命工程,是人民的幸福工程,是国家的一号工程,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工程,真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工程。这里面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民生工程也是执政者的一个人心工程。如果你这个国家民生搞不好,出去民不聊生,这个社会就不可能稳定,民族和国家也不可能振兴,政权也不可能巩固。

所以我们说民生问题,是一个社会的底线,守不住这条底线,民众是要造反的,社会是要崩溃的,政权是要垮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民生是一条生命线,它是老百姓的生命线,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也是国家政权的生命线。

民生的“生”字,有生命的含义,有生产的含义,有生活的含义,也有生机和生气的含义,抓民生就是抓老百姓的生活,抓老百姓的生存,抓好了民生,社会才有生命力,政权才有说服力,国家才有凝聚力。

我们过去常常把民生概括为四个字,叫衣食住行,那么今天我们党中央抓民生大工程,提出一个“五有”大目标——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20个大字,应该说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就业和工资、卫生、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六大领域,就是“五有”六大领域。可以说,这个民生工程是覆盖人民生存、生活和发展的一个全面的大工程,是一个全覆盖,这就大大拓展了中国传统民生的内涵,可以说它是一个现代化中国特色的民生工程,这第一个大问题。

(二)既要抓民主建设,更要抓民生建设

我要讲的第二层小意思就是,我们既要抓民主建设,更要抓民生建设。民主、民生这四个大字,两个方面都要抓好。我们现在执政党,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把民主建设、民生建设要协调发展。有的人把我们国家的民主建设形象地说成是发选票,给老百姓发选票,又把民生建设形象地称之为给老百姓发钞票,发选票是给民主,发钞票是给民生,抓民生。我们说人民群众当然是这两票都需要,人民需要选票,人民也需要钞票,但是比较起来,现在的中国人民对于钞票的要求比选票的愿望更迫切,正像有的群众说,选票不能当饭吃,所以要把民生建设摆到战略位置,要让中国人民手中既有选票、有民主,又有钞票,有民生,有好生活。

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个为人民服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任务不同、内容不同。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胜利之后整体上是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应该说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使人民获得了民主。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还要继续加强人民民主建设,学会怎么当家作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加速人民民生建设,要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因为在革命胜利之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就是说如何迅速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新社会的主要矛盾,过去在一个长时间内,我们忽视了这一点,我们批判唯生产力论,搞无休止的政治运动,不重视抓生产、不重视抓生活、不重视抓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方面抓基层的民主建设,一方面抓国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计民生,民主、民生两手抓、一起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包括两个方面的服务,一个方面要为人民的民主服务,通过不断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要为人民的民生服务,通过不断改善民生,为人民排忧解难,提高人民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水平,为人民创造日新月异的生活。

应该说民生方面的服务,是更经常、更大量、更复杂的服务,人民群众不能整天去搞选举,不能整天去搞投票,你大量接触的,你是和钞票接触得更多、最多。所以更经常、更大量的服务是民生服务。

实际上,不要说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就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搞革命、夺政权,也不是只搞政治斗争,而是抓住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残酷现实之中的状况,通过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在革命的同时直接改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以此来教育和发动群众,团结和组织民众,就是把人民群众求翻身、得民主的斗争,同他们分田地、得民生的愿望,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共产党才有力量,人民军队才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和支持。

(三)心系民生,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特征

好,这是第一个大问题的第三个小问题,就是心系民生,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特征。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一些胸怀天下、心系百姓的仁人志士,这样一些仁人志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强烈的民生情怀,把老百姓的生活、把人民群众的民生挂在心上、装在心里,他们都是从民不聊生的痛苦现实中反思国家政治,老百姓为什么生活这么苦?灾难这么多?由此由民生反思政治,反思了国家政治,又从改善民生、解救民众的使命感中产生了要变革、要革命的强烈愿望。

我们知道,孙中山当年搞辛亥革命,提出三民主义,这个三民主义其中第一个是民族主义,就是争取民族独立,打倒满清王朝,求得民族独立,不受帝国主义欺负;第二个主义是民权主义,就是打倒封建专制,实现人民民主,这是民权主义,人民群众要有主权、要有权利、要有自由;第三个是民生主义,就是要打倒贫困和落后,改善人民的生活。应该说在孙中山的革命纲领中,民生主义是和民族主义、民主主义三足鼎立的。大政治家没有一个是不关心、不重视老百姓的民生问题的。

为什么要搞民生主义?我读孙中山的选集和他的传记,我就感到他对民生主义,对老百姓的民生,他有一种深厚的感情。情系民生,这方面他有很多的论述,在这里我选一段读一下,孙中山关于中国老百姓的民生,有这么一段感人肺腑的话,中山先生1924年4月4日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上有一个演说,他在这个演说中说了一大段话,都是讲中国老百姓民生之难、民生之苦,这段话虽然长一点,但我觉得讲得很好,我在这里给大家读一下。中山先生说:“像我们革命党主张民生主义,造成这样的国家,才真是替人民谋幸福,才真是为人民的幸福来打算。人民有了这样的好国家,一生自幼到老,才可以无忧无虑,才可以得安乐。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没有哪一个是长年可以得安乐的,没有哪一个不是忧愁的。如果不忧愁,能够过安乐的日子,便是没有长成人,不知道有世界上艰难辛苦的事。若是成人之后,年纪大了,便有忧愁。诸君不信,可以回家去问问老父老母和兄长姑嫂,一年到头,处心积虑,是一个什么样子。我想他们的长年思虑,若是家穷的,不是愁每月的油盐柴米和房租家用没有着落,就是愁儿女的衣食学费没有办法。就是家内富的,不是忧子孙的书读不好,就是忧子孙没有事做,没有职业;并且忧自己老了之后,家当靠不住,子子孙孙不能长享幸福。无论富人穷人,只要是稍为有阅历的人,便一年到头总是有忧愁,总是不得安乐。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忧愁呢?有忧愁就是受痛苦。因为以前的国家不好,人民真是受痛苦,所以才这样忧愁。我们革命党在十三年前革命,推翻满清,创造民国;现在革命,建设民国,是为什么呢?就是要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要四万万人都可以享福,把中国变成一个安乐国家和一个快活世界。在这个国家之内,我们四万万人不是一代可以享幸福的,是代代可以享幸福的。这是什么国家呢?这就是将来的中华民国。”

孙中山把他要建立的新国家看成是一个让人民群众世世代代都幸福这么一个国家,就是一个重视民生、幸福民生的这么一个国家。我们从上面孙中山先生的这段话就可以看出,孙中山这个大革命家,他确实是具有强烈的民生意识,也看出孙先生实践民生主义,建设幸福中国,为人民排忧解愁的高尚情怀,所以我们说不重视民生政治人不可能是真正的政治家,不重视民生的领导干部不是有良心的领导干部,在今天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力发展民生事业,积极推进民生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是我们执政党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基本实践。

二、民生建设——检验执政能力

好,下面我讲第二个大问题,民生建设——检验执政能力。这个国家民生建设的水平怎么样,实际上是检验、反映和表现这个国家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怎么样。第二个大问题我想强调四点。

第一点,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是执政能力中的核心能力。这不是个小能力,是个大能力,核心能力。民生工程,本质上是一个民心工程。抓民生就是抓民心,抓民生才能得民心。所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以我们说过去说抓民生得天下,抓不好民生则要失去天下,这是个规律。我们看一看,中国从秦朝以来,历朝历代凡是治国安邦的盛世,天下太平的、蓬勃发展的时代,都是民生富足、老百姓安居乐业;而天下**的时代,绝大多数都是在民生上出了问题,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我们看秦始皇,那是何等的雄才大略、气概山河,他重视修筑保卫国家安全的长城工程,但是他不重视修筑改善人民生活的民生工程,长城修得很好,但是民生工程没修好,所以导致二世而亡,第二代就亡了,十几年就亡了。所以解决民生的能力是一个核心的执政能力。

第二层意思我想讲的就是,围绕民生谋求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成功经验。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得民心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得民心呢?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就是因为我们党在执政的理念上坚持执政为民,为民的重点又在于民生,就始终紧紧围绕着改善民生搞改革,紧紧围绕着提升民生水平搞开放,始终围绕创造幸福民生,怎么叫老百戏过上好日子,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设计国家的发展战略。

我们说中国改革开放抓民生,首先是抓温饱,一步一步来,第一步是抓温饱,得吃饱饭;第二步是解决了温饱之后,咱再奔小康,生活再上一个台阶;奔了小康之后,我们在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小平讲人均收入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让中国人民更幸福。在温饱、小康的基础上,进入更幸福的境界。所以我们党中央谋划国家建设和发展,就是始终围绕民生,始终不脱离民生。

我要讲的第二个大问题的第三层意思,就是民生上不去,是苏联共产党垮台的一个重要教训。抓好民生,是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苏联共产党执政74年,为什么最后轰然倒塌失去执政地位?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长期不重视抓民生,人民生活改善缓慢,陷于停止甚至是倒退状态。这里有个数据,就是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1917年十月革命,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30多年之后,苏联人均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人均肉类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十月革命胜利36年了,从1917年你夺取政权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结果你苏联老百姓那个人均粮食的数量水平和人均吃肉的水平,你还没有沙皇时代的多,说不过去。苏联在1913年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是540公斤,到了1953年下降为434公斤,少了100公斤,这是粮食。苏联在1913年人均肉类产量是31.4公斤,到1953年人均肉类产量才30公斤,比原来还少了一斤多、一斤半。革命胜利以后,40年的建设粮食和肉类的总量和人均共有量不增反而降,不单是人均的,总量也降,这不是说后来人多了以后人均少了,而是总量也少。这里也有个数据,苏联1913年粮食产量8600万吨,到1953年粮食产量减少为8250吨,总量还没有沙皇时代多。所以民生不改善,民生还倒退的社会主义,它怎么能吸引群众?我们说在当代发达国家,凡是抓不好民生的政党,肯定是不能连续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执政的政党。

现在我们看美国奥巴马的连任之路是越来越窄,越做越窄,为什么?经济搞不上去,民生搞不上去,美国的就业率上不去,民生很重要是个就业问题,就业率不去,失业率居高不下。所以说奥巴马的连任之路,民主党下任政权,民生上不去,就很难继续执政。

好,下面讲第二个大问题的第四层小意思,就是中国的民生,现在处在初级阶段,任重道远,我们改善民生的任务还早着,路还长着。我们党最近30年抓民生建设成就很大,这大家有目共睹,吃的都比过去好了,穿得比过去好了,兜里钱也比过去多了。但是目前我们差别很大。

最近30年中国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500万以下,应该说这是个很大的一个成就,改革开放3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解决温饱奔小康,脱贫致富确实成绩很大,但是中国贫困人口脱贫,还是个标准很低的脱贫,拿到国际上去真正一衡量这差距很大。我们中国规定的绝对贫困线,绝对贫困的一个线,贫困线,咱们规定的是786元,就是人均一年在786元以下就是绝对贫困,786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100多美元,平均就是每天是0.274美元。2009年中国政府把绝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标准合一,贫困线又重新定了一下,贫困线就是提高了,贫困线定位年收入1067中国元,在这之下的也就是贫困,贫困户,1067中国元大约相当于150美元,就是平均每天0.41美元,你达不到这个标准,你就是贫困户,这是中国标准。而世界银行《2005世界发展报告》中规定的贫困标准是,每天每人生活费不足1美元,在1美元以下贫困化,这个标准适应世界各国,包括非洲国家。联合国2006年按照这个世界标准来计算,中国的贫困人口是2亿3500万,占全国总人口18%,中国现在按照世界贫困线标准,我们还有2亿3500万人属于贫困人口。民生问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它都将严重困扰中国人民,贫困的中国人民,很大一部分中国人民在贫困中。民生问题严重困扰着中国政府,解决这么一个庞大贫困群体脱贫致富,不要说致富了,脱贫都非常困难。所以中国的民生,就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现在处于初级阶段,咱们改善和提高民生这个道路后面还长得很。

我们说中国在民生建设上,面临严峻挑战,就是今后二三十年,这是中国民生建设矛盾最突出、任务最艰巨复杂的时期,这一个阶段中国在整个民生问题上要还的历史欠帐太多,而这个阶段人民对于改善民生的要求空前强烈,而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标准也在提高。矛盾特别多、复杂,解决问题难,比方说住房问题,现在有的专家讲,给青年人指路子,说中国这个房子20年之后,现在是最贵的时候,20年之后肯定要大降,房子要过剩,你现在先别买房,到20年之后你再去买,那时最划算、最便宜。但是有的青年人就讲,我们现在就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要成家,要结婚,都30岁了,要结婚,你要生孩子,没有房子怎么行?我们等不了20年、30年,再等20年、30年以后那时房子是便宜了,但是我们的青春又过去了,青年人也老龄化了,不能等、等不得、等不起,所以这样就带来问题就是说,最近这二三十年是中国住房矛盾最突出的一个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在住房问题上,是住房危机时期,经济危机,美国是金融危机,我们现在很多青年人婚恋危机、住房危机、就业危机,住房这个危机很突出。所以这个阶段中国民生工程中的房地产工程,必然是一个火烧眉毛,要大干快上这么一个时期,你这个住房保障如果跟不上去的话,人民群众就会怨声载道,所以中国的民生建设检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也从根本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你能不能把民生建设抓上去?这就看你的执政能力强不强,你抓好了就巩固你的执政地位,你抓不好,老百姓怨声载道,就削弱你的执政地位,所以问题很严峻、很严肃、很严重。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国民生大业

好,下面我讲第三个大问题,就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国民生大业。中国民生大业“五有”,中央提出“五有”,六个大的领域,这是一个民生大业、改革大业、建国大业、建党大业、建军大业,我们现在还有个民生大业,要推进民生大业,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这个民生大业应该说是史无前例的,古今中外独此一家,这么大的工程,因为把当今世界所有福利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口你加在一起,也不过中国人口的一半,不就是欧洲3亿多人,不到4亿人,美国3亿多人,它也不到4亿人,欧洲和美国加起来,所有发达国家加起来,也就是中国14亿人口总人口的一半,所以我们要把14亿人口的民生工程要把它民生大业,要把它建设好,确实是一个世界奇迹。这牵扯到世界人口1/5,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5。中国的民生大业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极富挑战性,你看现在无论是教育、就业、工资、卫生、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这些问题都是当今世界困扰发达国家的热点、难点问题,美国解决起来也很难,欧洲现在也很难,比咱们还难,咱们中国这么多的人就更难了,所以需要发挥改革创造精神,才能推进这个大业,解决中国民生问题。好,关于第三个大问题,怎么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国民生大业,具体我强调三小点。

(一)抓民生需要口号,更需要行动

第一小点,就是抓民生需要口号,更需要行动。我们要好的口号振奋鼓舞群众,同时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民心,抓民生需要口号,更需要行动。推进中国民生大业,必须要有实践精神,就是要真正抓落实,不能停留在思想和口号上,你比如说我们那个口号喊了多年了,叫科教兴国,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口号很好,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什么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呢?实际的情况是在一些地方,我说的是一些地方,特别是在一些风气不是那么纯正的地方,它实际上是再苦不能苦官员,再穷不能穷政府,比方说我们把中国地方政府的办公楼和学校的建筑比较一下,然后再把发达国家政府的办公楼和学校的设施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我们比发达国家的领导作风差在哪里。

2008年秋季,我们国家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免费,这个事情办得很好,大受欢迎,但是由于长期我们对教育投入不足,这方面的情况仍然与我们的口号差距大。1993年,我国就提出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据说到2012年才能达到4%。

我们看美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是2684美元,中国是42美元,美国是中国的63.9倍。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是人均GDP的0.82%,美国是6.1%,日本是4.28%,韩国是3.01%,俄罗斯是1.87%,巴西是2.29%,我们才0.82%,太低了。

德国政府重视投资民生,政府大量的财政支出是用于补贴民生。德国最大的三项支出是补贴农业、补贴住房建筑业、补贴交通业,这三大块补贴占财政支出的35%,如果把其他补助加起来就接近50%,另外20%用于国防、外交,20%用于教育、科研,只有不到10%是用于公务员开支。所以我们政府抓民生,切忌最怕口号的巨人,喊口号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行动上是矮子,这个反差很大。

(二)提高民生收入,加大民生投入

好,下面我讲第三个大问题的第二层意思,提高民生收入,加大民生投入,就是老百姓的民生收入要高一些,各级政府对民生的投入要多一些、要大一些。现在中国不仅在民众中有贫富差别过大的问题,而且中国国富民穷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反应比较强烈。我们现在看到中央现在提法过去说是富国强军,富国放在先,现在你看中央都已经变了,与时俱进了,把民富放在前面,民富国强,以民为先,以民为本,民富国强,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我们过去这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是比较大的。

1994年以来,中央财政集中度开始提高,财力大量向中央集中。中国政府全部收入到底有多少,专家估计有的说是GDP的30%以上,财政部说是25%,政府的全部收入只能是社会剩余产品总价值的一部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通过10年情况分析,认为中国剩余产品总价值占GDP大约在31-33%之间,而中国政府全部收入占GDP的28%。政府就拿走了社会剩余产品总价值的87.5%,留给社会的只有12.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降低到45.1%,最近10年英国的这个比例是60%,美国的是68%,巴西是50%,美国政府有时候还因为经费断档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而面临关门歇业的危险,所以美国人就攻击我们说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政府,是最有权利也最有钱的政府,他们这种做法是别有用心,是对我们的攻击。因为我们的政府和他们有本质不同,美国政府再穷也是资本家的资本主义政府,中国政府一旦能富裕一点或者是再富,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府,所以根本立场和态度,我们必须要有。但是一旦涉及国富民穷的问题,确实要重视、要研究、要改善,一方面要相信各级政府一定会利用自己强大的财力和权力改善民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创新,尽快改变国富民穷的状态,使我们国家真正变得民富国强,对此人民充满期待,人民也充满信心。

我们说推进中国民生大业,要引导社会把更多资源整合到为民生工程服务上来,要加大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对民生建设的投入。比方说现在在中国出现的建造摩天大楼高潮,不好,很值得研究。什么叫摩天大楼呢?美国人这个摩天大楼的标准是152米叫摩天大楼,152米之上就叫摩天大楼,我们中国现在有这样大楼有多少呢?已经有了300座,目前正在建设的还包括200座,未来三年中国每5天,平均每5天将有一座摩天大楼在中国神州大地峰顶,而且中国还规划,在规划超过300座摩天大楼,五年之后中国摩天大楼的总数将超过800座,和美国做一个比较,五年之后中国摩天大楼是美国总数的4倍。我们说中国需要建造那么多的摩天大楼吗?我们这个国家现在的第一需要是摩天大楼?还是居民的普通住房?安居工程?其实中国现在千千万万人民更需要的是住房,普通的住房保障,我们应该把造摩天大楼的资源更多地投入民生住房,这样更有价值,对我们国家更有好处。

(三)缩小民生与“官生”的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好,我讲第三个大问题的最后一个小问题,缩小“民生”与“官生”的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里有一个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怎么生活,还有一个官生的问题,就是你这个政府和官员你怎么生活、怎么生存、怎么发展,这个民生和官生是相对比而存在的。咱们这里提出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基本公共服务是为整个社会提供服务,所以现在中央提出一个“均等化”概念很重要,你就是要均等,不能差别太大、过大。现在中国老百姓民生可以说是很艰难,困难多,艰难化、困难化,这与中国一些官员,不是所有的,一些官员官生的特殊化,官员生产生活的特殊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必须努力缩小贫富差别,要努力缩小官民差别。

推进民生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公平正义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实现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反腐倡廉的过程。抓民生要和去特权、反腐败、倡廉洁要紧密结合起来。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我们看,在民生领域这个腐败和不公平是人民群众最痛恨的腐败,因为民生问题和老百姓衣食住行直接联系在一起在这个领域中搞腐败老百姓最恨。政府官员在民生问题上脱离群众,也是最影响官员和政府威信。比如现在一些官员享受特权多,卫生部原来有个老领导说,有个国家投入的卫生费用,实际上只为20%的人提供卫生服务,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的80%,仅仅为850万党政干部享受,其中50万人又享受了这80%中的50%,就是说50万人享受了国家整个医疗费的40%,这不脱离群众吗?这不需要改革吗?所以现在我们的卫生部门,国务院也在抓这个问题,卫生部门、卫生部也在推进问题的改革,这是很受人民欢迎和支持的。所以,中国的民生保障和中国的公共服务是大有可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大业,“五个有”、六大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大业将造福13亿中国人民,将为中国人民创造一个幸福人生。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诗歌简短的诗歌下一篇:民族理论学习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