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共8篇)
1.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 篇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来参加这个经验交流会,因为在这里能跟在座的各位学到很多东西,取到很多“经”;同时,我也很惭愧,因为我们**国土资源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在全省属于“后进”典型,实在拿不出什么能与大家分享的经验。在这里,我厚颜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情况,不妥之处,望各位多多指正。
**市国土资源局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是:依托先进的传输网络,以建成统一的政务平台为目标,推进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实现政府系统全面信息化。建成连接省、市、县、乡镇的信息网络系统;统一标准建立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成完善的国土资源内部办公系统、信息无纸传输、门户网站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网上审批服务系统等。
一、所作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业务网联网工作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年来,根据省厅部署和要求,我局进一步加大了对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力度,局领导十分重视,把该项工作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经费困难、技术力量薄弱的不利条件下,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局信息中心,局主要领导亲自抓,抽调骨干力量专门负责信息化工作。从拟定工作计划,到研究工作方案,局党组召开多次会议,反复研究讨论。并多次请省厅信息中心技术人员进行专门指导。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及机构,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主管领导亲自带队到各县区局进行现场指导,使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二)统筹规划,拟定方案
今年,在省国土资源厅的指导下,我局出台了《**市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方案》,该《方案》得到省厅认可后,市局要求各县区国土资源局在省市规划方案的框架内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规划方案的编写,大家统一了思想,统一了标准,明确了目标,达到省、市、县三级规划方案相互衔接。
(三)增加投入,努力满足电子政务建设对硬、软件方面的要求
今年以来,我市国土资源系统逐步加大了信息化建设步伐,在连续遭受冰灾、洪灾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努力筹措资金,完善各种基础设施,为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省厅的关心下,我市**被列为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试点县,**区被列为单列县,省厅还给我们市本级、**等县区提供了包括服务器、网闸等信息化建设的必需设备。
(四)服务社会,开通**市国土资源网站
我局今年开通了**市国土资源网站并以建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中心,理顺信息渠道,充分整合与利用已有的土地、地矿、测绘等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服务,向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性国土资源信息服务。市局在建好自身网站的同时,还要求各区县年内都建立自己的网站,目前已有7个县区建好了自己的网站。
11月6日,我局在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试点县**召开了我市第一次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并荣幸地邀请到省厅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亲临会场作指示。会议开得很成功,与会人员都更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一些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信息化工作的基本保障
信息化建设是涉及全局性、基础性的建设工作,如果得不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工作无法开展的。因为,用信息化来规范传统的业务模式是一场革命,会涉及人们的观念,认识,习惯甚至是既得利益的改变,如果没有领导的决心和组织推动是不可能成功的。另外,为了保证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除了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还必须有组织上的保证。早在 年,在市直各单位中,我局率先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信息中心,并要求各县区局成立相应机构,为我市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行政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以业务需求为先导,注重建设效益
经验表明,信息化建设应始终以业务需求为先导,坚持信息化建设要为业务应用服务,不盲目上信息化建设项目,坚持少化钱,多办事。我们认为,一流的技术并不见得完全符合现阶段业务的需求,必须是实用的和业务紧密结合的技术才能推进现阶段业务的信息化,也许并不是化钱很多的技术,小投入也能建设大系统。在网络建设上我们也是因地制宜,对于偏远的国土所我们不强求统一专线联网,而是要求其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传输方式如无线、拨号、adsl等,只要能满足现阶段数据传输的需要就采取拿来主义。虽然这与上次全省市州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主任会议上专家的意见相悖,但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有些国土所确实无法通过光纤联网。
我们认为,信息化
2.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 篇二
以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等为代表的世界经合组织 (OECD) 国家国库信息化发展较为成熟和规范, 分析和研究其发展特点, 对完善我国国库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 OECD国家国库信息化建设高位推动, 信息应用综合性和共享性好
20世纪80年代开始, 政府信息化热浪开始大面积地席卷OECD国家。以意大利、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一批OECD发达国家先后开始将国库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数字政府计划”高位推动。作为数字政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库信息化建设不仅在国家层面上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与人力支持, 形成了严谨高效的组织保障, 同时得益于政府推广的可同时连通央行、财政、商业银行、预算单位的综合性电子行政系统, 实现了国库与外单位业务系统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和利用, 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库的服务方式, 国库信息化建设迅速驶入了快车道。
(二) OECD国库收支系统高度无纸化, 资金运营成本低, 效益高
很多OECD国家的国库管理部门一直致力于依托发达的电子信息网络, 努力研发无纸化的国库收支系统, 有效提高国库资金运转效率。例如, 美国主要通过EFTPS系统实现了税收缴库的高度电子化, 极大地降低了美国的税收成本;支出管理方面, 美国联邦、各州和地方政府都建立了高度信息化的国库支付系统, 电子信息在联邦机构、区域财政支付中心、联邦储备银行、财务管理局之间传递, 实现电子化资金支付和自动化账务处理。在法国, 法国央行将中央银行的支付系统与商业银行的清算系统直连, 同时不断增强支付系统功能, 于2001年、2002年先后上线了tele T-VA (增值税及相关流转税在线支付申报及无纸化退税电子功能) 、SAFELIT (大企业公司税、工资税、财产税在线支付系统) 等系统, 也实现了国库收支的电子化。
(三) OECD国家政府收入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 国库管理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OECD国家国库管理有一个很明显的共性, 通过运用国库电子化信息系统将税收、非税收、社保基金等所有的资金整合在一起, 统一纳入国库进行单一账户管理核算, 从而大力提升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透明度, 进一步强化其监管实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就是通过FIRM为核心平台, 所有关联系统全部接入联邦政府平台实现网络化, 并能及时快速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和财务信息分类保存。依托计算机网络, 联邦政府还设立公共账户办理, 通过邮局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 授权邮局代办预算收入的收纳, 通过FIRM系统集中同归审核和支付, 因此联邦政府可以随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政府整体财政资金的状况, 实现资金与信息的同步传递, 有效增强央行国库在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有利于促进现代财政与国库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 OECD国家强化安全管理, 信息技术安全性和保障性强
很多OECD国家财政管理相关业务系统 (如美国的EFTPS、Automated Clearing House、Go Direct等) 大都直接运行在互联网上, 对应的信息安全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升级。一方面通过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数字加密和外网隔离等方式来保证系统安全。比如美国对在国库支票右下角印上了由支付日期、金额、收款人等关键信息生成的支票密码, 美联储在办理支票兑付时, 将其与财务管理局支票签发系统的电子信息进行比对, 审核支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无误后, 方可办理相关业务;另一方面, 很多国家政府强化了各类收支信息系统的灾备管理工作。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努力, OECD国家有效确保了国库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五) OECD国家致力于国库收支系统开发, 系统信息分析功能强大
大多OECD国家致力于国库分析系统分析功能的开发, 利用国库电子化系统在收集国库收支信息方面的优势, 开展对国库资金流量和存量分析, 完善了国库信息系统的现金管理功能, 有效降低了公共组织成本, 获取了投资收益, 同时, 为政府公开市场操作及国债融资需求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例如, 美国国库分别为开设在商业银行的每个国库账户核定一个“目标余额” (target balance) 以备使用之需, 对开设在这些商业银行的国库账户, 还要由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FDIC) 提供保险或由其他机构提供保障;当联邦储备银行账户日终现金余额可能低于“目标余额”时, 财政部门在当天或次日上午11时以前, 从商业银行“税收与贷款账户”调入现金补足。
二、OECD国家国库信息化建设经验借鉴
(一) 国家应高度重视, 开发综合电子行政系统
我国国库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 财、税、库、银等单位的业务系统大多都是独立运行, 信息资源共享性不够完善, 作为连接政府、财政、税务、海关, 实现跨部门网络互联的财政资金运行和信息的中枢, 国库信息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与效率以及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的高低, 因此建议参照OECD国家模式在国家层面上高位推动, 由中央政府构建一个综合性电子行政系统, 使其成为财政、税务、央行、商业银行、预算单位业务系统信息交汇中心, 实现跨部门信息的高度共享, 真正克服当前各自为政、共享性差、重复建设、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 加大国库系统电子化的应用范围, 促进成本和效率的提高
我国电子化应用有待提高, 虽然成功实现了国、地税部门电子缴税业务的全方位覆盖, 但很多地方财政及海关税收入库、退税等业务手工劳动仍占主位。因此建议借鉴OECD国家国库收支电子化管理模式, 继续加大横向联网宣传, 进一步提高电子缴税业务占比。积极协调财政相关部门出口退税业务、进口税收业务、财政部门的收支业务的电子化进程, 提高国库资金的收缴和支出效能。继续拓宽国库直接支付业务范围, 将各类财政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个人或政府大宗采购供应商, 实现资金在国库系统封闭运行和点对点直拨, 有效解决资金层层拨付可能导致的延压、挪用、侵占甚至贪污等问题, 让财政预算执行在阳光下运行。
(三) 积极推动政府全部收入全部纳入国库, 促进国库管理职能的提升
我国并不是所有政府收入都纳入国库管理, 因此建议参照OECD国家国库管理经验, 以新预算法出台为契机, 加速将预算外资金、社保资金等政府收入纳入央行国库单一账户统一核算, 有效提高政府、财政部门对非税资金的调配能力, 促进财政收支行为更加公平合理,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库单一账户。
(四) 加强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建设, 确保系统和资金安全
借鉴OECD国家国库收支系统安全管理模式, 建议不断增强系统安全防护技术, 尝试将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数字加密、指纹识别和外网隔离等信息技术嵌入到国库系统中, 提高国库业务系统整体安全水平。
(五) 积极开发和拓展国库系统分析、预测功能, 有效提高国库管理水平
借鉴OECD国家国库收支分析系统强大的特点。建议将国库收支分析TMIS系统信息利用作为后续开发的重点之一, 增强模块数据加工的灵活性, 使其支持用户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利用系统数据, 进而为开展国库分析工作提供更丰富的统计信息, 为财税部门及地方政府及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材料, 提升基层央行形象;同时, 参照美国“目标余额”管理模式, 探索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央行国库现金管理工作。
摘要:国库信息化建设是国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履行管理职能、完成国库业务处理的手段和过程, 是网络时代国库业务发展的方向。近年来, 人民银行通过借力现代化信息技术, 推进了原有国库业务流程的再造与管理模式创新, 一个以“3T” (TIPS-横向联网系统, TCBS-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 TMIS-国库管理信息系统) 为支撑的纵横相联、业务种类丰富的国库信息化系统建设框架已基本成型。当下, 借鉴发达国家国库信息化经验, 积极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库业务管理系统, 有效拓宽国库服务经济社会的深度和广度, 加速构建“现代化服务型国库”, 成为我国国库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国库信息化建设,国际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贵生.现代国库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4.
[2]曹协和.国库电子化的国际趋势及启示[J].金融实务, 2010 (10) .
[3]赵永旺, 刘文卿, 石桂华, 孙士和, 陈璐璐, 田红梅.美国、加拿大国库支付电子化管理及启示[J].中国财政, 2013 (22) .
3.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 篇三
五年来,市级和城八区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从建设到运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加强城市部件和事件管理,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首都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首都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首都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开通运行以来,市级平台实现了与8个区级平台、33个城市管理相关委办局、19个公共服务企业、市政府信息平台和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对接,已初步成为全市城市管理信息的展示、交换、共享中心和城市管理事件的市级监督指挥中心,基本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常态化、高效化。在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城市管理资源,对已有的人员、设备、信息等进行优化和整合,发挥了存量资源的效力,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增强了综合管理和应急指挥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构建了相对独立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和处置得到有效监控和监督
通过推行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构建了相对独立于作业、执法之外的城市管理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能够多渠道主动、及时发现城市管理问题,为管理、执法、作业提供快速而详实的问题信息,并对问题处置情况实施有效监督。目前监督渠道和手段,除监督员日常巡查上报外,还包括公众举报、视频监控、专项普查等多个方面。
(二)构建了问题处置的指挥协调机制,使发现上报的城市管理问题基本上都得到有效处置
通过推行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构建起了问题处置的指挥协调机制,实现了问题责任统一界定、问题处置按责任主体流转、问题处置结果有监督和反馈。明确了案件派遣原则,推行了案件分级派遣制度,建立了重要案件快速处理机制,并通过监督指挥平台实现了问题处置的协调联动,使发现上报的城市管理问题基本上都能够得到有效处置。
(三)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考核体系,推动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北京市城八区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监督考评工作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绝大多数都纳入了区政府行政绩效考核,有的甚至纳入了区委组织部门绩效考核内容。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推进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及城市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促使管理、执法、作业单位充分履职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推进提供了保障。
(四)基本摸清了全市城市管理的现状和底数
北京市城八区共划分城市管理网格24850个,覆盖了约1226平方公里的131个街道(乡镇、地区办事处),1826个社区(村),城八区拥有城管监督员3027人,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标准规范了7大类94小类部件和7大类68小类事件,共普查录入361万个城市部件,基本摸清了全市城市管理的现状和底数,建立起了比较完整和准确的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
(五)主动发现和解决了一大批城市管理问题,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年来,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转通畅,在运行中取得显著效果。城八区共处置城市管理问题649余万件,90%以上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与信息化城市管理推行之前相比,整个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质的提升。
(六)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扩展到农村地区,实现了城乡覆盖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朝阳区率先将万米单元网格的范围扩展到城乡结合部以及农村地区;海淀区全面推进农村地区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实现了全区城乡覆盖。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北京市城八区根据本区域各自的特点,赋予了网格化管理新的内涵,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这些成功经验,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有效解决了首都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管理被动滞后、管理缺位和多头管理等“政府失灵”问题,真正建立起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市级平台:采取多种手段推进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
北京市城市综合管理协调办公室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利用电子标签技术对户外广告牌进行统一编制,并通过户外广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从而提高了广告牌信息管理的效率,实现了广告牌身份统一标示、信息统一编码、基础信息跨部门共享。二是开展了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向社区延伸及信息化城市管理社会评价系统的研究工作,探索拓展社区参与渠道,以补充和完善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三是针对户外广告和夜景照明景观等城市管理部件的管理,开展了城市环境立面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示范工作,实现了城市环境立面高效管理的工程化实施模式和流程方法。四是开展了“北京一号”小卫星技术应用,借助遥感手段,对城中村环境及铁路周边环境整治进行动态监测,对新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垃圾卫生填埋场堆体内部积水情况及市重点地区市容环境污染源分布状况实时监测。五是在北京奥运期间依托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了北京市“2008”城市运行监测平台,开展城市运行体征指标监测工作,为市政府全面掌握城市运行状态、快速准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东城区:监督体系“三个独立”确保监督公正
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在“三个独立”基础之上,即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独立、监督中心与被监督部门独立、监督员管理独立。两个中心各负其责、相互制约,彻底解决了监督指挥合一情况下的监管惰性问题,有效避免了遇有疑难案件时,出于结案率考虑可能出现的隐瞒不报情况。
(三)西城区:“四位一体”体现高效统一,实现资源共享
西城区建设了以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为首的“四位一体”城市管理系统,将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应急指挥中心、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四个单位的职能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区级信息化城市管理平台,作为区政府应急指挥、城市管理和为民服务的基础平台,负责对全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日常监督指挥及考核评价。“四位一体”平台拓宽了城管问题上报渠道,使各种渠道反映上来的城管问题都能一并纳入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按照监督指挥中心的办案流程进行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事件的处理效率。
(四)朝阳区:“三化一体系”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朝阳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提出了逐步推进城市管理的社会化、精细化、信息化,推进诚信评价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城市管理新理念。作为推进整体工作的理论指导,朝阳区通过两个“调整再造”来构建现代城市公共治理结构,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首先,调整再造城市治理的主体结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产权主体、责任主体、监督主体、管理主体、执法主体五类法定主体,及其在城市建设维护、管理、监督、执法中的责任。其次,调整再造城市治理的途径和方式。一是推进常态化的城市管理机制。建立了“六个天天”的管理流程。二是实行了精细化和信息化的城市管理方式。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人口、单位、房产等八大数据库和各类电子图层数据。三是推进朝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竞争机制和诚信约束机制引入城市管理。
(五)海淀区:“3+1”模式实现常态管理与应急指挥有机结合
海淀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拓展、完善了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功能,确定了具有海淀特色的“3+1”信息化城市管理新模式。“3”是指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群众事务呼叫中心和科技创安图像信息系统指挥调度中心“三心合一”;“1”是指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区应急指挥中心也将依托此信息和指挥平台,进行应急反应、指挥。这一工作模式的确立,使该区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与社会管理、便民服务、科技创安、应急反应指挥等工作实现了有机衔接、高度整合和良性互动,使各种渠道发现和反映的城市管理、群众诉求、社会治安等问题,都能通过一个系统平台、一个部门进行统一受理,分拣转办,协调、调度和指挥。
(六)崇文区:“建、办、报、专、评”五字做法有效解决疑难案卷
对疑难案卷的处置是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对付此类问题,崇文区有一套独特的做法,可以用5个字加以概括,即“建、办、报、专、评”五字秘诀。每个字分别对应着一套专门的制度做法。“建”指创建疑难案卷数据库。“办”指疑难案卷准现场办公与现场办公制度。“报”指疑难案卷处理情况区长专报。“专”指疑难案卷专项处置资金制度。“评”指疑难案卷处理评价总结机制。
(七)丰台区:两个长效机制,减少部(事)件责任不清,产权不明,减少新生违法建设
一是部件普查和权属确认长效机制,二是新生违法建设管理机制。分六个环节:日常巡查、违法认定、案卷派遣、案卷处理、反馈核查、责任追究。将各相关单位整治新生违法建设工作情况纳入丰台区行政效能考核系统,对不履行职责或履责不力的单位及其负责人追究责任。
(八)石景山区:坚持和完善三级巡查和四级管理机制
石景山依托区市政市容委,充分发挥市政市容委职能整合、综合协调力度大的优势,由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市政市容委联合成立督察组,成员单位包括区城管大队、园林局、环卫局、市政所、市容所等单位,坚持和完善三级巡查和四级管理机制。
三、首都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是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方面不完善,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一些共性问题和全局性问题,事关信息化城市管理的未来发展。
(一)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运行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撑,新模式法律地位不明
由于数字化城市管理还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撑,使得新模式法律地位不明,作为运行管理重要因素的体制机制变革难。北京市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是依据2005年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推广东城区城市管理经验,建立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意见》(京发[2005]7号),该《意见》只是一份规范性文件,其强制力和约束力有限,各区及市属相关部门参与的主动性差别很大。
(二)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缺乏统筹规划和规范指导
北京市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发展缺乏市级层面强有力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和规范指导,各区在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上认识不一致,领导重视程度不同,设立的标准也不统一,整体发展不平衡。
(三)市级平台综合协调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首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管理领域的问题也日趋复杂,各类新问题、新矛盾、新案卷不断出现,疑难案卷在数量上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区属案件结案率普遍在90%以上,但涉及市级单位的案件,结案率不到80%。许多涉及市级相关部门和专业公司的案件,经过长期积累,得不到有效解决成为了疑难案卷。在资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疑难案卷的处理资金往往得不到有效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疑难案件的结案率。
(四)市级监督评价约束力不强,区级监督评价发展不平衡
一是市级监督考核评价体系仍不够健全,对市级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和专业公司的监督考核力度不够。二是城八区大都将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监督考评结果纳入各部门年终考核当中,这从客观上促进各职能部门重视城市管理问题的解决。但各区监督评价发展不平衡,这与各区监督机构的设置、评价体系的设计及评价结果的实际运用都有关系。
(五)现有城管监督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能适应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
城管监督员队伍是监督中心工作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各区城管监督员队伍的建制及管理不尽一致。城八区城管监督员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从40、50下岗失业人员中招聘,这部分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而且很多体弱多病,不能适应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首都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发展建议
首都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已经建设运行四年多,城八区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也由当初的系统建设期逐步过渡到平稳运行期,下一步将从完善体制、健全机制、理顺关系、提高能力入手,继续深入探索和推广信息化城市管理模式,进一步扩展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功能,以求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城市管理。
(一)加快配套法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化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为推进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重要保障。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城市管理立法工作研究,逐步建立起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法规体系。
(二)明确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在当前城市管理中的功能定位和拓展方向
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应用的领域、范围具有很强的可拓展性,具有相当大的潜力。但由于与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创新是涉及到复杂的利益格局和关系调整,因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其覆盖领域的扩张。要科学合理地定位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覆盖范围,对于各方面条件成熟而又不增加系统很大负担的管理事项和功能,可以考虑统一纳入。
(三)理顺城管监督员管理体制,出台统一的监督员队伍规范化建设意见或政策
北京市管理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城市管理监督员人、财、物都由监督指挥中心管理的原则,才能保证监督工作的独立性,监督指挥中心监督评价工作也才会真正有力度,最终形成对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和街道乡镇的有效监督,促进城市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此,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城管监督员管理体制进行统一规范,出台统一的监督员队伍规范化建设意见或政策。同时,建议拓宽监督员的选聘渠道,吸收更多人才参与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以适应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制定科学、合理、权威、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
一是建议各区组建权威机构统筹信息化城市管理工作。二是完善信息化城市管理的发现机制、解决机制、监督考评机制和预防机制。三是完善体制、理顺关系。建议各区组织、监察、人事和督查等部门参与到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监督评价考核中,制定科学、合理、权威、有效的信息化城市管理监督评价体系。
4.信息化建设经验 篇四
“信息化信息化,上头化了我就化。”曾经有人编了这个顺口溜,意思是上面的问题解决了,下面的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果真如此吗?防空旅在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中解剖了一个典型事例:4年前,在一次对抗演练中,由于搜索指挥车的一个设计小缺陷使导弹发射车丢掉了目标信息,导致演练失败。七连士官马海龙等想改进改进,但有人说,上头发啥我用啥,改进装备不是我们要操的心。问题于是被搁置。后来,在旅首长的鼓励下,几个士官加装了一个小装置就弥补了上述小缺陷。摆事实、讲道理,大家感到,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固然是关键,但上面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各级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有很多问题是应该由旅解决并且是可以解决的;如果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不主动去干,什么事都往上推,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原来编顺口溜的同志改了词:“信息化信息化,上下齐动才能化。”
旅党委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在部队信息化建设中,我能做点什么?全旅一下列出了几十个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官兵中很快形成了想信息化、钻信息化、干信息化的生动局面。
埋怨这埋怨那,不如想想能干点啥!
从实际出发,明确自己该干什么,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是防空旅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某型导弹在野战条件下受地形、气象等因素影响,计算机易产生“掉程序”问题,抢修需要两台保障车花3个小时解决。面对这个问题,有人埋怨装备不好、上级保障不好,旅领导让大家想一想,我们是装备使用单位,打起仗来耽误3个小时意味着啥?埋怨这埋怨那,不如想想我们自己能干点啥!于是,变埋怨为实干,修理营工程师刘战辉领着官兵研究出一种“充程序”的办法。他们拿着图纸上研究所,专家们看了连说:“这个办法行!”双方一起搞出了导弹装备作战设备测试系统,使完成加装程序的时间缩短到几分钟。
在部队信息化建设中,有不少影响战斗力的事,你不干也许没人追究你的责任,要干就要承担风险,恰恰这些事是我们该干的事。某指挥系统与导弹发射系统分属上级两个部门管,在使用中匹配不好,此事旅里不管也没啥错,而管呢可能会“费力不讨好”。旅里的态度是,平时可以推去推来,打起仗来责任往哪儿推?这事要干!他们组织力量开发了“对非典型目标射击控制软件”,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导弹发射全程信息化控制。
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作为。防空旅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梳理论证,制定了《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现在正按照这一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成果颇丰,有些成果令专家吃惊。如防空旅推导出的“弹打弹射击指挥公式”,有较高的实战运用价值,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称赞为“了不起的贡献”。
丢掉“等靠”思想才可以有大作为
近年的实践使防空旅党委深切感到:丢掉了“等靠”思想,才可以有大作为,在信息化建设中,有些事虽然不该旅里干,但可以提出建议和需求,和上级一起干;有些事上头一时顾不上,部队又急需,旅里如果有能力也应该主动去干。凭着这种主动精神,他们围绕提高防空兵信息化作战能力的目标在5个方面努力都取得了成果:
——在防空兵作战理论研究上有所作为。研究如何提高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控制、信息防护、信息攻击的能力,让官兵丰富知识,开阔思路,以研究成果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先导。仅2003年旅里就编辑官兵的研究论文5本,近200篇。近几年官兵有70余篇论文获各类论文奖。其中旅长薛爱国撰写的《野战防空数字情报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被总部编入“九五”规划课题论文集。
——在人才培养上有所作为。适应旅里信息作战需求,重点抓好“四支队伍”建设,即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专家型技术人才和一专多能型士官人才,初步实现了从“装备等人才”到“人才等装备”的转变。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所作为。加大投入,从完善整合现有网络资源入手,开发信息应用软件,拓展信息设施功能,建成信息管理控制中心、综合信息数据库、作战指挥数据库、野战指挥局域网,建起信息化的军官训练中心、模拟训练中心、装备技术培训中心、士官培训中心,提供了信息化训练平台。
——在武器装备信息化改造上有所作为。按照全军统一的标准,解决好现有装备系统功能和组合链接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信息获取能力;通过软件升级,提高指挥控制能力;通过系统整合,提高精确打击能力,加速了信息作战力量的一体化集成。如通过对旅里现编的侦察警戒雷达等观察器材的输出接口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空情获取一体化、实时化,且扩大了空情监测范围。
——在训法战法创新上有所作为。运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拓展训练内容,创新方法手段,加大网络化训练力度,普及模拟化训练,创新基地化训练模式,新训法促进了新战法的研究。
短评:
等靠也是一种失职
北京军区某集团军防空旅的实践证明,各级只要找准自己的舞台,积极履行职责,勇于探索创新,就能在信息化建设中大有可为。
建设信息化军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确需首先搞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但建设信息化军队涉及武器装备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军事理论创新、人才培养、作战训练等方方面面,不论是领导机关还是基层部队,不论是指挥员还是战斗员,都有各自相应的职责要求。但现在有些单位和同志一提搞信息化,总觉得是上头的事,与基层关系不大;还有的认为,部队现有装备信息化含量低,不更新换代就搞不了信息化建设。这种等靠思想不克服,就会贻误部队信息化建设。
5.法院信息化建设经验总结 篇五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我院坚持以审判工作为中心,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加强领导,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法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入大、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系统性工程,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审判管理方式。实践证明,法院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快速发展,关键在于领导同志是否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信息化建设的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找准目标定位,明确建设方针,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院早在开始信息化建设之初,就明确把这项工作看作“一把手工程”,院党组成立了以院长邹吉昌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相关庭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了日常工作部门和工作职责。院党组对信息化建设工作实行政策倾斜,并且经常性地就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困难听取汇报,研究对策,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了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建设。信息化建设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技术密集程度高,设备更新换代快,建设需要不断投入,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因此,在系统建设当中,必须从法院工作实际出发,既要着眼长远,考虑技术应用的前瞻性,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又要量力而行、厉行节约,戒除不切实际的“一步到位”思想和攀比现象。我院在选择技术方案和采购大型技术设备时,都很好地遵循了这项原则,既满足了网络应用的整体需要,又避免了盲目建设造成浪费。
(三)以实际应用为重点,走引进改造之路。在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采用问题上,历来有自主开发和直接引进两种方式。我们认为,法院自主开发软件,周期长、难度大、人力物力消耗多,而且制作完成后的系统稳定性和兼容性具有不确定性,容易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我院在信息系统引进问题上,采取的是引进改造,为我所用的方式。通过对市场的五家法院信息软件进行普遍考察和重点考察,选定了性能好、响应快、技术保障能力强、已经有90多家法院使用的南京通达海E-court电子化法院完全解决方案。并根据拟制好软件引进计划,周密安排了考察、修改、试装、培训、试用、使用工作,拿出适合我院使用的软件修改预案,要求开发公司修改完善后,才最终投入使用。实践证明,采用引进改造的方式,周期短,见效快,能够比较好的满足系统建设应用需求。
(四)强化制度建设,实施规范管理。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要确保信息网络系统能发挥出预期的作用,就必须把网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为此,我院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重视网络安全”的原则,在院办公室设置了单独的信息管理机构--信息科,专门从事信息化建设技术保障工作,并相继制定了《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近期规划》、《计算机网络使用管理规定》、《内部网站运行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网络管理规范,明确了各业务庭室在网络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将网络管理职责完成状况与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挂钩,并认真组织落实。
(六)提高应用水平,形成利用网络工作的良好氛围。
信息化建设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是为了促进法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如果建而不用,再好的硬件设施也会失去意义。我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始终注意抓好干警网络技能的培养和学习,通过全员培训、轮训、部门骨干加强培训等方式,大力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使干警们都能够熟练地掌握运用网络开展工作。干警们在运用网络的同时,也逐渐体会到了信息网络辅助办案的好处,增强了信息化办公的意识,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干警们审判、办公和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尽管近年来我院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与全国法院系统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发展进程相比,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部分网络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大量的工作和审判信息沉积在各业务庭室和综合部门,信息的开发利用仍然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对此,我院要求各部门将能够公开的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理,统一输入到统一的信息管理中心和资源库--内部网站中去,并由统一的部门专门负责信息的整合、维护和更新。同时,各部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利用自己所开发的部门网站组织所属人员发布本部门有关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二)网上办案、网上办公有待完善。由于正在进行的新的审判大楼建设工程尚未完成,受目前办公条件的限制,一些信息系统功能还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上办案、办公的效果。在新审判大楼竣工之前,根据现有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借鉴有关兄弟法院的先进经验,我院仍将积极探索网上办案的新途径,逐步实现公审转播由电视转播移至局域网上进行。同时推进网上党组会、院长办公会、审委会等会议的召开。目前,进行网上会议的有关技术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待新审判大楼建成后即可投入使用。
(三)对基层法院的指导力度有待加强。目前我市多数基层法院受经费和技术等方面原因的限制,局域网建设进展不大。我院将根据最高法院关于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省市政法专网建设要求,进一步对基层法院加大指导力度,督促有条件的基层法院按期建成法院局域网,并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基层法院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自去年六月以来,我院已分别对辖区内的三县五区8个基层法院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保密安全工作进行了指导。我市庐阳区法院已经在我院的指导下,引进了E-court法院信息系统,目前已初步具备了网上办案以及网上办公的条件。
6.工商局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 篇六
(三)坚持统一规划与自主开发相结合,是提高信息网络应用效能的有效手段。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一部署,循序渐进,不然就会事倍功半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特别是我局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最小的资金取得最好的效果,是我局首先要考虑的事情。近年来,我局在自治区工商局的领导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讲求实效的原则建立我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做到区局—市局—县(分)局—工商所四级数据传输,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在一些具体的工作方面,我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研制、开发业务管理软件,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如,2000年,在自治区工商局还没有统一实施工商收费软件前,我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了工商管理规费收费软件,在全区较早实现了工商收费的电脑化管理。~年,我局又推出了委托银行代收个体工商户的工商管理费,通过各收费单位与银行之间的联网,可以将个体工商户的缴费信息相互传送,实现了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同时,通过银行代收费,增加了我局收费工作的透明度,有效避免了直接收费中的种种弊端。
(四)提高人员素质,是确保信息化系统运转正常的关键。人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不管多先进的电脑,都是要人来操作的。只有抓好了计算机培训,才能更好地利用电脑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服务。我局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工作也抓得较早。一方面加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派员到区局信息中心和地方有关部门跟班学习等方法,不断提高电脑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加强电脑应用普及培训教育。从1997年开始,先后多次进行全局范围内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经过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局干部都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都能较熟练地操作电脑,为我局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一支较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干部队伍。
7.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 篇七
一、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 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 高标准建设城域网, 实现跨越式发展。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注重制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过去五年中, 全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增强, 千兆校园网、无线局域网、全方位校园电子监控系统、智能广播系统构成了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 同时, 搭建以平板电脑、电子白板进教室为特征, 以“校校通”“班班通”工程全面建设为基础的学校信息化平台, 已经成为我市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标准。2002年9月, 深圳教育城域网建成开通并投入运行, 教育城域网主干环带宽为2.5G, 双环路光纤覆盖全市8区, 实现市区校三级互联互通, 服务于全市150多万学生和教师, 并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 (IPv6出口) 等宽带连接, 成为全国第一个接入国家第二代互联网—IPv6实验网的基础教育城域网。
(2) 制定规范化标准, 促进信息化均衡发展。我市自2001年开始全面启动“校校通”工程, 先后制定并颁布了《深圳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配置标准》《深圳市中小学校园网站应用与安全绩效评估标准》等, 大力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均衡化、规范化。2005年, 全市已有90%的中小学校建成了校园网, 249所公办中小学校的校园网以各种方式接入城域网, “校校通”工程初见成效。截至2010年底, 全市公办中小学校100%建成了校园网, 教室100%配备多媒体信息终端, 学生人机比达到4.7:1, 教师人机比达到1:1, 基本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
(3) 突出重点、扶持弱校, 特区内外学校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在全市8个区中, 宝安、龙岗、光明、坪山4个区属于特区“关外”, 由于地处偏远等原因, 基础较为薄弱。结合推进特区内外一体化进程, 2006年起, 我市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设备设施配置方案, 确定了包括1 680大项、预算金额为17 380.545万元的设备设施配置项目, 完成了原特区外96所薄弱村办小学设施设备的达标建设, 同时解决了原村办小学高速接入城域网的问题, 使地处郊区偏远地段的原村办小学“跑步”进入信息化, 流畅共享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二、搭建共建共享平台, 整合推送优质教育资源
(1) 制定标准、健全制度。我市先后制定了《深圳市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技术规范》《深圳市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施办法》, 构建广泛覆盖的教学资源中心, 在建设过程中, 以强化应用为主线, 以全面整合为重点, 以提高效益为目标, 教育资源库建设取得较大突破。我市建成了覆盖全市的教育资源平台 (www.szer.edu cn) , 通过市资源平台链接全市各区资源中心和中小学校资源网站、专题学习网站, 同时与广东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及部分省市优秀教育资源网链接, 提供快速检索, 为师生提供教学资源共享空间。
(2) 拓展推送渠道, 大力扩大影响。近年来, 推出“网络课堂”, 上线展播千节优质课例;近期与深圳广电集团合作, 在高清互动电视点播栏目推出“电视教育”频道, 通过互联网络和电视网络有机结合, 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推送优质教育资源, 服务教育、服务社会。
(3)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提升帮扶成效。我市2010年启动“百校扶百校”行动, “一对一”帮扶结对,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等载体, 多次开展远程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 开展优秀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和辅导资料等交流, 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发挥名优学校引领和带动作用。
(4) 推进电子政务, 提升服务能力。着手打造基于教育城域网的教育电子政务平台, 先后建成网络中心与数据中心, 保证了城域网的稳定运行, 提供节点接入、出口安全、数据存储及多种增值服务;制定多套教育信息化的规范与标准;完成数据交换, 在数据层面上完成全市应用的整合, 为教育电子政务后期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 我市对深圳教育门户网站、教育信息网站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进行了更新, 开发市、区、校三级公文交换系统、行政审批系统, 以及深圳市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义务教育就读和免费资格审核系统、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高考网上巡考系统和教育视频会议系统等。全市各区均建设了功能较为完备的教育门户网站, 教育门户网站功能进一步完善, 通过开展中小学校园网站安全与应用绩效评估活动, 首次评出99所学校网站为三星级以上的星级网站, 促使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进一步规范。
三、注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分层培训, 扎实提高教师能力。近年来, 我市注重健全市、区、校三级信息化组织管理机构, 分门类分层次, 认真组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目前, 全市学校信息技术管理人员100%获得省级培训考核合格证书;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普及率达到100%, 培训成绩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90%以上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 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合理高效地创造优质课已经成为了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流, 不断提高全市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 发挥实验校示范效应, 形成区域信息化特色。我市致力于推动市、省、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创建, 形成结构合理、示范辐射作用明显的国家、省、市级实验学校体系, 区域信息化特色明显。目前, 我市省级、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达到126所, 它们在信息化环境建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课题研究的开展、教师队伍的培养、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整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 课题引领, 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近年来, 我市学校全面参与“多媒体组合语文教改实验”“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区域性整体推进模式研究”等课题研究, 促进了教育综合实力的提升;通过开展“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 最后结题时增建了60多个专题学习网站;“儿童八岁能读会写”实验对革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做了较深入的探索, 获得广泛好评。“十一五”期间, “IPv6实验网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中小学教育装备使用效益研究”“基于远程网络平台的东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网络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等多项国家、省级教育技术重点课题研究取得明显成效。
(4) 率先自编教材, 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 我市率先在全市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中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小学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达到100%。2005年, 我市对信息技术教材再次进行全面修订改版,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向全国出版发行。新教材采用模块化教学, 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 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 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并注重与其他学科学习整合。
(5) 坚持举办学生网络夏令营, 以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2003年至今, 我市已成功举办8届学生网络夏令营。2010年, 全市有351所学校的56 642名师生参与, 共收到参赛作品近两千件 (篇) , 成为我市优质网络资源的重要内容。夏令营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日益深远, 效益越来越明显, 网络夏令营已成为我市中小学生每年期待的网络盛会, 2011年, 我市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国际学院合作启动学生网络夏令营国际分营, 利用远程平台开展创新作品国际交流。
(6) 开展师生远程互动, 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市利用区域优势, 学校师生广泛参与国际学校联盟项目、“手拉手”远程协作、深港一体化等, 开阔了师生视野, 提升了应用能力。此外, 我市还承担了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等多个项目试点, 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校园电视评比等项赛事中, 我市代表队表现不俗, 取得佳绩, 赢得好评。
虽然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在新形势新要求下, 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信息化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不平衡, 校际之间的差距较大, “重硬轻软”“重建轻管”, 特别是“只建不用”等现象仍然存在;二是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还不能很好适应信息技术创新人才、拔尖人才的培养;三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滞后、“信息孤岛”严重, 缺乏数据统一标准和高效交换机制, 制约教育资源共享效率;四是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应用与城市高科技产业优势地位不相称, 信息技术教育国际化水平滞后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需要。
目前, 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 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应对挑战、再创辉煌, 就必须用以质取胜的新理念引领发展, 以“深圳质量”为新标杆指引方向, 全面建设“智慧深圳”。我市教育局确立在未来五年内, 使全市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达到国际先进城市水平, 建成覆盖全社会的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智慧校园, 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现代化, 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让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现代化先进城市的主要标志。我们要着力抓好六大工程:
(1)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工程。第一, 以应用为导向, 采用物联网、云计算、无线技术、虚拟化技术等先进和主流的技术, 构建“班班通”的教育城域网和数据中心, 加快教育信息网升级, 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第二, 搭建全市虚拟教学平台, 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 形成以知识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虚拟仿真、互动教学、项目创作、探究实验等学习环境。第三, 大力推进“金教工程”。深圳是我国率先运行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城市之一, 我市将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更新力度, 到2013年率先建成覆盖全市100%学校的IPv4/v6互通兼容宽带教育城域网, 感知监控网络得到有效整合,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备, 依托城市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 实现高速安全、多层次、立体化网络全覆盖。第四, 加快公、民办学校数字化校园智慧化改造, 提高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安全设施等智能化装备水平, 构建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网络学习空间。
(2) 实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完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第一, 建立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数据标准, 以应用为导向,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建设。2011年, 将应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海量数据管理等云计算技术, 完成教育基础数据库的设计和建设, 构建涵盖学生、教师、校情、安全4个子库的教育基础数据库, 实现动态的预测、预警、干预、指导功能。第二, 构建高标准高质量的教育信息服务门户。我市将围绕服务对象需求搭建教育信息公共服务门户, 加快建立电子政务、教育管理和教学服务三大应用体系, 为师生和市民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教育政务信息获取、网上办事、家校互动、学习机会管理等各种社会教育服务。探索使用“电子书包”, 推动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外学习和探究, 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第三, 制定“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计划”。以国家和广东省基础教育资源库、深圳市教育资源网、深圳市高清互动教育电视栏目、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数字化实验室为基础,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工具, 建设开放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心、结算中心, 完善机制, 搭建网络学习资源推送平台, 建立现实和虚拟的网络学习社区, 提供按需定制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和网上课程服务, 激励全社会参与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3) 实施学校智慧应用工程。校园数字化应用已经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校园的智能化建设和应用, 为变革学校的管理模式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采用无线电子化教室教学、多媒体课外教学等基于物联网的网络教学手段, 全面、实时采集教育教学信息, 提升学校监测、分析、预警、干预、决策能力和智慧化水平, 提高学校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程度, 增强突发和重大事件的应对能力。围绕数字化校园智能化应用, 以及建设智慧教育目标和构想, 通过方案征集、方案答辩、专家论证等方式, 选择100所办学特色鲜明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创办虚拟教育城应用示范基地, 结合学校办学优势, 进行网上虚拟实验室、虚拟德体艺场馆、体验中心等建设, 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社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移动学习等研究和实践, 实现优秀学科带头人资源网上共享, 力争到2015年,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智慧应用有重大突破。
(4) 实施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模式创新工程。第一, 建设虚拟教育城, 拓展网络教育教学空间。利用现代物联网、云计算、IPv6、智能化、虚拟化、多媒体、3D、互动平台、数据挖掘等技术, 构建包含虚拟学校、虚拟实验室、虚拟图书馆、虚拟研究合作教学平台、虚拟互动游戏教学平台、虚拟体验中心、虚拟展场馆、虚拟个人空间的网络虚拟教育城市, 在虚拟和实时背景下, 建立真实世界模型, 实现网络化的学习。到2015年实现全市80%的师生积极参与网上虚拟教育教学活动。第二, 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是创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过程、转变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市要率先建成“随时随地随需”的终身教育网, 推动电子学分互认, 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5) 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相结合, 建立深圳市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营地, 通过国内国外两个相互对接的计算机实验室, 构建远程学习平台, 借助国外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 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课程远程培训、实时课堂观摩、专题研讨等, 引入国际信息技术创新领域最新成果, 开阔国际视野, 引导教师应用教育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提升教师在备课、教学、学生个性化辅导等方面的信息化素养,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整体水平。
(6) 实施教育信息技术研发与创新工程。要充分利用深圳信息技术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 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设立教育信息技术研发中心, 以应用研究为重点, 面向教育领域的关键问题, 组织重大应用项目攻关, 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广泛的教育信息化成果。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中国 (深圳) 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平台,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成果交易, 将深圳建设成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发、孵化、推广应用基地和成果交易中心。
8.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 篇八
本次会议共设置一个主论坛和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资源建设、联盟课程共享、支撑条件建设、教学管理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六个分论坛。邀请了20余位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和国内部分高校的专家做报告,主题涵盖翻转课堂教学、信息化与教学创新、远距教学、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内容丰富,反响热烈。
会议还安排了在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学生事务大厅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基地的现场参观。华中师范大学搭建的云课堂、未来教室、信息化学生事务管理系统等受到与会代表高度评价。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教学经验现场交流会”是在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召开的新时期教学改革的一次重要会议。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和“两岸四地”教师教育MOOC平台重要参与单位,以及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牵头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将“信息化”列为学校发展战略,启动全面教学和管理改革。2015年,华中师大首次举办“教学节”活动,会议主题定为: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教育创新。希望通过“教学节”的活动营造“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推动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理念和学习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变革,引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未来教育”,培养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教育教学需求的“未来教师”等创新型人才。
华中师范大学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建有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计划——中学数字教师培养计划。
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坚持运用信息化推动新一轮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教育部简报》2015年第29期以《华中师范大学以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为题专题刊发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教学改革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