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分析的语言学维度

2024-06-21

观念分析的语言学维度(精选9篇)

1.观念分析的语言学维度 篇一

近年来,随着模糊逻辑的提出和各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关于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性的研究方兴未艾。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逻辑、语用、心理、认知等几个方面[1]19-100,如舍奈尔运用自然语言作为例证从语义和语用结合的角度研究模糊语义及模糊语言的使用和理解,她不仅分析了几类模糊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更值得注意的是贯穿其著作始终的对于模糊语言语用维度的探索。她指出,在日常语言使用中,模糊语言大量存在,人们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不仅需要使用精确语言,而且需要使用模糊语言[2]4;模糊性是语言的内在属性[2]8;模糊语言的使用和理解应该从语义和语用结合的角度来研究[2]20。以上这些有关模糊语言存在的合理性、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根源及其使用和理解,与语言哲学所关心的问题如意义、语言与世界、语言与思维等也是密切相关的。

一、模糊语言与语言的模糊性

对于模糊语言语用维度的关注,不仅是语言学内部的问题,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语言哲学发展的一个映射。语言表达能否具有确定的意义,一直是西方语言哲学家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3]69。在语言哲学发展史上,哲学家们对于语言模糊性的态度呈现出从否定到接受并肯定其合理性的态势。总的说来,以弗雷格、罗素等为代表的理想语言学派的哲学家们排斥模糊、歧义等现象,认为它们是语言的“缺陷”[4]553,追求语言的精确、完美,从形式与逻辑角度分析语言,旨在探索语言研究的科学范式,并力求将日常语言转化成为一种理想语言。而以莱尔、格莱斯、奥斯汀等为代表的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则将关注焦点转向了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并不否认日常语言经常出现歧义、含混和混乱[5]195,而是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维特根斯坦[6]49将模糊语言与朦胧相片比较,认为有时模糊和朦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舍奈尔对于模糊语言的态度及所采用的研究维度都符合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的精神。舍奈尔开篇即明义,指出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对于语言的模糊、歧义、含糊等现象的否定态度过于简单化[2]1,并强调语言的模糊性实际上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得体地使用模糊语言[2]3。她还进一步声明,对说话者和写作者如何在精确与模糊之间转换以满足交际需求的研究是她的主要目的所在[2]4。值得注意的是,舍奈尔对意义的理解与格莱斯的意义理论也有关联,她将其定义为“表示听者能够根据情境和背景知识,从对特定场合、特定话语的合理推断所能得到的所有命题意义”,即意义包括“句子意义”、“命题内容”、“蕴含”、“含义”等所有方面[2]24。换言之,意义等于语义加语用(semantics+pragmatics=meaning),意义是字面意思(whatissaid)加上含义(whatismeant)[2]29。那么语言的模糊性不仅要从语义层面来分析,而且要从语用意义上来理解。她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一个是让受试者对于不同语境中的相似模糊表达式作出推理,结果很有意思:a)…acarorsomethingcameby…b)They’vegotacarandthat…a句和b句中的模糊用语orsomething及andthat这两个模糊表达式字面意思并没有多大差异,但受试者根据不同语境对两者的蕴含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推理。受试者根据动词cameby将车(car)与“交通工具”这个语义范畴相关联,对于其后的模糊用语orsomething给出的最佳例证是与“交通工具”这个语义范畴相关的概念,排在前三位的是卡车、大蓬货车、公共汽车[2]146;而b句中的动词got无疑使人更倾向于将汽车与“富人的财产”这个语用范畴相关联起来理解,而其后的模糊用语orthat则被理解为洗衣机、洗碗机、带三间卧室的半独立式房子等与财产相关的概念[2]128。因此,舍奈尔通过此测试得出的结论是,必须根据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这两方面才能确定一个模糊范畴标记语的范畴指称[2]128。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说,对于模糊语言意义的理解必须结合语境,离不开语义层面的分析和语用层面的推理。

二、模糊语言产生的根源

对于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研究者看法不一,但无不涉及哲学维度的问题,如语言与客观世界、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使用等。舍奈尔[2]5-13回顾了前人关于模糊语言根源的讨论,总结起来主要为以下几种观点:语言的模糊性源于语言使用的现实世界的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内在属性;语言的模糊性源于思想的模糊性,而非语言系统本身;模糊语言的使用是出于语言交际的需要。舍奈尔对于语言模糊性根源的认识则综合了不同看法,首先她认为模糊是语言的内在属性[2]9,是语言的构成要素[2]8;其次,她也认为一些模糊语言源于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或者源于人们感知世界的局限[2]7。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舍奈尔认同克里斯托和戴维的语用观,即在非正式语境中,说话人可能有意选择模糊语言实现交际目的[7]116。这一点在她对模糊语言现象的形式划分上表现得很明确。舍奈尔探讨的模糊语言主要包括模糊附加词、模糊词语及模糊蕴含这三类模糊语言现象[2]18。我国学者对模糊性的根源也做出了一些颇有意义的区分,如伍铁平[8]141-142指出,要区别两种模糊性:本体模糊性(ontologicalfuzziness)和认识上的模糊性(epistemologicalfuzziness,或者叫观念上的模糊性),前者指的是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如颜色词的模糊性反映了客观世界中的颜色本身就构成一个连续系统,各种颜色之间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后者指的是人们头脑中的模糊性,而不是来自客观世界本身界限的不分明。如汉语称谓语“舅舅”反映的是两种亲属关系,壮语则用不同词表达。张乔[1]48则赞同舍奈尔的客观世界存在着一些感知意义上的模糊事物的观点,但不认为客观世界本身有模糊事物存在。正如布莱克所说的,颜色词模糊性的根源“在于语言或不完善的感知:存在颜色过渡的准确点,只是我们没有能力找到它罢了”[8]287。归根结底,学者们考虑更多的是语言与客观世界、语言与思维、认知的关系,没有像舍奈尔一样重视语言使用者的主观能动因素。

三、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舍奈尔充分运用了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及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原则,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自然语言中模糊语的使用和理解进行了语用分析。她还专辟一章(第八章)概括性地讨论了模糊语言在会话中的一些典型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2]173-195:1)提供适量的信息2)刻意保留信息3)说服性使用4)词汇空缺5)缺少具体信息6)置换作用7)自我保护8)权势与礼貌9)非正式性及气氛的营造10)女士语言如下例说明了礼貌因素在模糊语言使用中的作用:Couldwe,whenyougiveusouressaysback—andgiveustitles—couldwesortofmeetorsome-thing—because(.)Imean—theremightbethingswewanttoask[2]190学生在向老师提出直接请求后,通过使用模糊语言sortofmeetorsomething,一方面缓和语气,另一方面提供选择,以减轻对老师面子的威胁。按照格莱斯的理论,说话者既可以遵守会话原则,也可以违反这些准则,说话者违反会话原则时,会产生特殊效果,即他称作的会话含义。舍奈尔分析表明,模糊表达式的使用同样能用格莱斯的理论来解释,例如在语言学会议上报告语料提供者(in-formantwork)工作的一篇论文[2]33:We’vegotaboutfiveorsixofthembutI’monlygoingtotalkaboutthreeofthemtoday.显然这位语言学家知道自己的研究中涉及的语料提供者的确切人数,他本可以遵循数量准则,告诉听众确切的数字,而不使用模糊语言。既然他违反了数量准则,我们可以假定他是要传达言外之意,例如舍奈尔将此会话含义解释为:这个人数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即将谈到的这三个语料提供者。品克[9]396指出,使用模糊语言是外交常用策略,他引用了一个有趣的关于女士和外交官区别的笑话:当女士说“不”时,她意思是“也许”;她说“也许”时,其实意为“是”;如果她说“是”,她就不是淑女。当外交官说“是”时,他意思是“也许”;他说“也许”时,其实意为“不”;如果他说“不”,他就不是好外交官[9]396。这个例子不仅表明模糊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而且很好地说明了精确与模糊的辩证关系,精确语言可以表达模糊意思,模糊语言在特定情境下也能表达明确意义。在会话中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很好地实现交际目的。反之亦然,创造性模糊语言的使用也可能带来消极后果,品克也给出了模糊语言使用不当的例子,如某两公司签订的商业合同中的模糊用语导致耗资巨大的诉讼等[9]397。

四、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舍奈尔的研究中贯穿始终的是这种对语用维度的关注,但她却认为,“思想而非语言是模糊的”这种观点,是将问题从语言学转向心理学、将语言分析简单化的一种企图;思想的模糊性并不能排除语言系统本身的模糊性。我们认为,模糊不光是语言的特征,也是思维的重要特征。品克[9]1-2从经济赔偿案角度来分析911事件时,指出event这个概念的模糊性,世贸双塔被袭击到底算一次恐怖事件(oneevent)还是两个事件(twoe-vents)?答案的确认将使得赔偿金额相差35亿美元。姑且不论此争论的道义维度,语言的模糊性此刻不再是单纯的语言属性、认知局限性和语言使用规约所能解释的了。追随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的探索,我们发现,模糊语言和语言的模糊性是日常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灵活转换明确语言和模糊语言能帮助说话者根据语境需要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语言的模糊性在语义层面上是语言的内在属性;在语言使用上,是说话者的目的和意图使然;同时,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也造成了认知意义上的语言模糊性。因此,模糊语言没有好坏之别,只有是否得体之分,语言使用者应该培养根据语境需要合理使用模糊语言的语用能力。然而,我们同时也发现,日常语言学派对于语言使用的关注已经不能解释思维模糊与语言模糊关系的问题。与舍奈尔所认为的相反,心理学及其他交叉学科的研究并不是将语言模糊性研究简单化或将其转移,模糊语言需要从认知和心理维度介入,需要深入研究人的大脑属性是如何影响人的语言特征的[4]557。

2.观念分析的语言学维度 篇二

一.语言文字的记忆和积累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原始素材的积累, 语言积累是形成语感、发展思维、运用语言的首要条件, “胸藏万壑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歙张”就很好地揭示了语言文字积累的重要意义。语文积累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从人的生理发展看, 这段时间是人一生记忆的黄金期, 不但记得快而且记得牢。抓住这段记忆最佳时期, 让学生多读多记, 对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每一个正常的学生, 从出生不久就可能通过不同感官开始最初的母语积累, 而语文教学的基础性任务就是让这种积累从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所谓过目不忘, 关键就在于语言文字记忆和积累的方法得当。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听、说、读、写, 合理展开联想和想象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记忆能力, 帮助学生有效积累语言文字。

二.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品味

如果说第一阶段记忆的成分多一些的话, 那么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品味就是在语文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反刍, 让学生初步体会语文的精妙, 获得感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好教材”, 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 咬文嚼字, 结合具体文章体裁、篇幅、深度、写法的不同, 精心设计, 善于从字、词、句、段等细节处, 提挈全文, 做到课堂学习引导重点突出, 难点突破。比如组织学习传统课文《沁园春·雪》, 我们只要抓住“望”、“惜”及“看”三个关键性的词语, 就不难把握全词的意境;学习《故乡》就应该把着重点放在最后一个部分“老屋离我愈远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把这部分中的关键句与文章中关于大革命前夕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 就能较好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 使教学做到繁而不琐。

语文课堂教学只有认准目标, 遵循自身规律, 教师才能做到不计一时一处的得失, 赢得教学的高效和整体胜利。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正确指导下, 经过长期的熏陶, 很自然地就形成了对语文的正确语感, 通过准确把握文章重点字、词、句、段的意义和作用, 不难达到快速阅读的效果。

三.语言文字的反思和发现

学生在第二阶段获得的一些语感的基础上, 不难形成语文学习的有益经验, 发扬和提升这种经验, 就需要语文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现象中, 自主反思和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常识和技巧性的东西。比较理科教学, 这些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活动, 往往是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焦点所在, 而偏偏容易被语文教师有意无意的和盘托出, 使饶有兴致的语文课堂, 变得索然无味。比如说, 就语言运用而言, 要讲究“简明”这一常识, 学生被动接受, 绝不等于他真正能做到说话、写文章简洁而明白。而一旦教师通过设置生活情景, 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语言实践中, 经过反思和发现, 探寻到“简洁”不等于“简短”, “明白”也就是“不发生歧义”之后, 学生对“简明”的理解才会入眼、入耳、入心。

通过这一学习过程, 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一是要注意选择时机, 用好启发式教学法, 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同时要强调的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 但不是说不要求他们懂得必要的语文常识和技巧, 知识本身不患多, 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

四.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创新

当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的时候, 教师要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 帮助学生更有逻辑地组织语言文字, 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反映的客观实际不仅有表象描述, 而且有事物本质的揭示, 具有理性的闪光。至于语文运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则要求在语文一般思维能力训练基础上再次拔高, 适当进行求同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

当然,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的要求不宜过高, 切忌把学生引向为创新而创新的极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创新能力切入点适宜选择在字、词、句、段等细节上。教师在指导学生创新实践过程中, 一是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 提出不同的要求, 一个词、一句话、一小段文字的成功都要及时的肯定学生;二是要适当巩固和扩大这种肯定。举办学生美文美句赏析会、开展创新作文 (词、句) 评比、组织户外同题脱口秀等语文实践活动, 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感受语文创新的喜悦, 让我们的教学活动收获更多不可预约的生成之美。

3.语言知识和能力维度的课堂实施 篇三

一、语言文字的记忆和积累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原始素材的积累,语言积累是形成语感、发展思维、运用语言的首要条件,“胸藏万壑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就很好地揭示了语言文字积累的重要意义。语文积累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从人的生理发展看,这段时间是人一生记忆的黄金期,不但记得快而且记得牢。抓住这段记忆最佳时期。让学生多读多记,对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每一个正常的学生,从出生不久就可能通过不同感官开始最初的母语积累。而语文教学的基础性任务就是让这种积累从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所谓过目不忘。关键就在于语言文字记忆和积累的方法得当。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听、说、读、写,合理展开联想和想象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记忆能力,帮助学生有效积累语言文字。

二、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品味

如果说第一阶段记忆的成分多一些的话,那么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品味就是在语文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反刍,让学生初步体会语文的精妙,获得感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好教材”,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咬文嚼字,结合具体文章体裁、篇幅、深度、写法的不同,精心设计,善于从字、词,句、段等细节处,提挈全文,做到课堂学习引导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比如组织学习传统课文《沁园春·雪》,我们只要抓住“望”、“惜”及“看”三个关键性的词语。就不难把握全词的意境;学习《故乡》就应该把着重点放在最后一个部分“老屋离我愈远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把这部分中的关键句与文章中关于大革命前夕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就能较好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使教学做到繁而不琐。

语文课堂教学只有认准目标。遵循自身规律,教师才能做到不计一时一处的得失,赢得教学的高效和整体胜利。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熏陶,很自然地就形成了对语文的正确语感,通过准确把握文章重点字、词、句、段的意义和作用,不难达到快速阅读的效果。

三、语言文字的反思和发现

学生在第二阶段获得的一些语感的基础上。不难形成语文学习的有益经验,发扬和提升这种经验。就需要语文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现象中,自主反思和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常识和技巧性的东西。比较理科教学,这些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活动,往往是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焦点所在。而偏偏容易被语文教师有意无意的和盘托出,使饶有兴致的语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比如说,就语言运用而言,要讲究“简明”这一常识,学生被动接受,绝不等于他真正能做到说话、写文章简洁而明白。而一旦教师通过设置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语言实践中,经过反思和发现,探寻到“简洁”不等于“简短”,“明白”也就是“不发生歧义”之后,学生对“简明”的理解才会人眼、人耳、人心。

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是要注意选择时机,用好启发式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同时要强调的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但不是说不要求他们懂得必要的语文常识和技巧,知识本身不患多,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

四、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创新

当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更有逻辑地组织语言文字,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反映的客观实际不仅有表象描述,而且有事物本质的揭示,具有理性的闪光。至于语文运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则要求在语文一般思维能力训练基础上再次拔高,适当进行求同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

当然,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的要求不宜过高,切忌把学生引向为创新而创新的极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创新能力切入点适宜选择在字、词、句、段等细节上。教师在指导学生创新实践过程中,一是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一个词、一句话、一小段文字的成功都要及时的肯定学生;二是要适当巩固和扩大这种肯定。举办学生美文美句赏析会、开展创新作文(词、句)评比、组织户外同题脱口秀等语文实践活动,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语文创新的喜悦,让我们的教学活动收获更多不可预约的生成之美。

4.艺术观念中的性相特征与语言选择 篇四

由于不同的“性相特征”须选择不同的“语言结构”方式,其艺术表现因形式、风格而各有不同。绘画与设计,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象,在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互相浸透与整合下,其界限趋于融汇而显得模糊不清。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与设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常常表现为被现代艺术所取代。这种现象的产生,理应归功于时代演进的人性本体精神。如果艺术都要表达个性化了的审美特性,那么不管何种门类的艺术同都属于形式各异且“个性化”了的精神产品,并同时作为客观实在的精神实体而存在。这是人性本体的审美价值取向所决定的。毫无疑问,绘画与设计均属于艺术品范畴。其作品内涵的“立意与观念”,实质即是个体精神价值取向所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灵魂。选择这些与灵魂相匹配的语言、方法与逻辑形式(包括独创),就成了呈现画面审美价值的关键所在,无怪乎在哲学中,有其“观念形态”的名词界定之说。

一、观念与性相特征的关系

“现代艺术”除偶发性艺术、实验艺术、儿童艺术外,只要预先有实现自我精神价值取向定位的艺术作品,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如下问题:一、创造某种客观表象的价值意义何在?二、主观上能否创建某种具有独特性精神价值的表象?三、实践过程中是否能够实现超越自我,即以此来升华自我精神?正是因为被这种纯真的“内在”精神所驾御,那么,意向性的某种特定“观念”则应运而生,如若“观念”有这样一种思考前题,性相问题的特征一经创立,就成了被精神化了的艺术作品。过去,许多理论家有“形象特征”一说,把“形象”特征称之为客观实在的外在表象,我在这里估且以“性相”取代“形象”二字,其实质是因潜藏在“人性本体”的内在精神与“感官知觉”之别。具体地说,“性相特征”则是已被内化了的精神形态(它同时也包含着抽象与具象两种类别)。从“性相特征”出发,我们能够极大地注入客观形象的精神内涵,从而强化“人文本性”的标志性特征。

“内化”了的外在形象,从心理学与生理学、物种学与形态学的角度看来,“性”有别,则“形”各异,犹如倔犟与懦弱、男人与女人、物种之类别、方圆之形态等等差异,大干世界,万物之美,大凡可说均同属于内化之“性质”不同,因而其形态各异。由此,社会现象才显得如此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新、奇、无非在于“观念内涵”的变异。

但是,假若“性相特征”是“人文”所造的价值取向,那么,抽象与具象、写实与变形、理性与感性,就只是一个心理定向问题,可以理解为不同观念下的不同语言表象,出于个人特定的“性相”所造。因此作为“人文”的表现,我们从过去的“自然景观”过渡到目前的“人文景观”,其实质就是一个“质”的`变化,说明人性化了的多元文化与自然文化在表象上有着“人文”特征的差异。因此,确立“性相特征”的标准,实际是在一种多元文化交织中被提取且重新整合的“新人性化”表相,即个人智能与价值取向的内在精神特性。

在实践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体验着艺术的真谛,浸透在美化了的精神实体之中,看起来仿佛是“艺术品”而纯属于唯心主义的产品,但实际是由社会滋润着艺术家个体精神的成长,因而它仍是客观的(客观精神及其产品)。因此内化了的“性相”特征,仍属于社会精神的外延。

二、性相特征与艺术语言的关系

5.雕塑材料语言的观念性 篇五

一、雕塑材料语言与观念艺术

(一) 雕塑材料语言

材料是艺术表现的载体, 是一种可以嫁接、转化、嬗变、演绎的文化符码形式。雕塑材料主要包括土属、金属、综合物料和现成品四类。土属材料包括泥土、石英、石、木等。土属材料让人感受到自然界包容、和谐的特质, 颇有亲切感。金属材料包括铜、铁、钢、铝合金等, 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的材料, 主要因为其具有坚硬和耐用的特性, 且外观结实厚重, 即使表面着色后, 外表仍能经久不变。运用金属材料雕塑, 可以采用铸造法、电解法、锻造法、铆接法、焊接法等。综合物料包括所有化纤合成、塑料、硅胶、石粉、自固性材料等。大部份综合材料取自工业, 由于其方便取材, 因而也便于用于艺术创作。现成品就是人们视觉范围内的任何物质。

雕塑语言是指雕塑家在创作雕塑作品时, 需要运用各种合适的造型艺术表现手段和手法, 这些手段和手法起着与语言作为思维的符号系统相近似的作用, 所以称作雕塑语言。当我们运用视觉去感知雕塑的形象和形式的时候, 首先就需要了解雕塑作品用来和我们交流的那种特殊的语言。但是, 雕塑语言又是一种不同于语言符号的特殊语言, 如体积感、体量感、空间感、视觉冲击力以及由此演化出来的体面转折的方圆关系、空间穿插的虚实关系、团块起伏的刚柔关系、材料加工的肌理效果等。孤立的雕塑语汇如造型、体量、空间、材料等却不代表任何意义, 只有当它们按照造型创造法则去构造出一种全新的创造物, 也就是它们结合到整体形象之中的时候, 才具有表现某种意义的作用。所以严格地说, 雕塑语言符号应该指的是雕塑家精心设计审美意象, 所使用的视觉语汇和起类似语法作用的创造法则。

雕塑材料语言是指雕塑家在创作雕塑作品时, 运用各种合适的材料造型, 用创作雕塑作品来传达一定的社会意识和审美理想的符号方式。材料语言的价值是由于其特有的物质实在性和象征意义而与此社会背景及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心理期待相契合, 成为雕塑家表达观念的依托。此外, 材料语言多样性、丰富性、未知性和新的可能性也为雕塑家表达观念意识提供了便利。

(二) 雕塑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起源于对现代艺术形式的反抗。最早由杜尚提出来的问题使艺术麻木的思维神经开始复苏。在观念艺术看来, 形式主义艺术以形式的方式掩盖并抹杀了作品的观念和思维因素, 它之所以仍被看作艺术, 不过是它貌似艺术作品, 因而是没有精神的艺术。观念艺术, 从广义上说, 包括装置艺术和现成品艺术, 因为装置艺术和现成品艺术作品也在表达技术、视觉形式以及题材等方法论层面上具有某种观念模型。事实上, 在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 装置艺术和现成品艺术并不作为一种纯粹艺术存在, 而是被主流美术机构看作一种反主流的文化形态。虽然, 雕塑家开始大量以现成品和综合材料为媒介进行装置艺术和现成品艺术的创作, 但这种创作方式即使将现成品和综合材料看作一种替代雕塑材料的非架上手段, 或者看作是一种综合材料在环境布置和工艺性上的艺术实验, 也会被看作是一种反主流的文化形态。当代雕塑艺术更多地表现为装置艺术和现成品艺术, 其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实验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现成品和综合材料的材料媒材实验;二是把现成品和综合材料看作是一种传统雕塑形态的替代材料或者文化符号进行使用;三是把装置艺术和现成品艺术看作是一种观念艺术;四是一种以文本为基础的概念艺术实验。

二、材料作为雕塑观念使用

当材料雕塑成为观念被雕塑家独具匠心地塑造成艺术品时, 雕塑已发展到一种完全非材料的程度。“现成品”出现了。对于艺术而言, 最重要的材料只是“观念”。下面通过具体雕塑作品阐述雕塑材料如何作为雕塑观念使用。

(一) 现成品艺术

对于现成品艺术, 要从杜尚谈起, 其对后现代雕塑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泉》, 他直接在一个小便器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作为一件雕塑来展览。这种雕塑材料观的变化, 说明了雕塑创作面向当代文化的转型, 这种转型为雕塑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

(二) 根据材质原有的视觉效果进行创作, 材料成为文化与精神的载体

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中, 雕塑家不仅仅只是考虑选取什么样的材料, 更注重发掘材质的特性, 寻找社会文化含义的艺术语言。作品《结构》是铁与石的连接和对抗, 有着较强的文化指向, 对抗和冲突反映了压抑与反压抑、封闭与反封闭之间的关系。材料已成为视觉文化与雕塑的焦点, 材料的重要性使雕塑家不得不更加关注材料。

(三) 通过材料之间的置换, 使作品情感化

一些雕塑家使用材料得心应手, 将个性于材料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克莱兹·奥登堡是波普艺术运动中最具天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覆盖着美丽皮毛的冰淇淋》《软厕所》《软打字机》等作品, 通过材料的置换, 用软质的材料歪曲了这些物体的本性, 从而干扰了对现实生活价值的解释。作品的智慧在于, 把材料的表现力与现实文化情景以及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得恰到好处, 通过材料之间的置换, 产生新的情感表达, 向传统雕塑告别。

(四) 新的材料和新的雕塑构造方式

从早期的观念艺术中, 我们可以感觉到, 传统物质材料几乎已经成为边缘材料, 除了现成品的使用外, 雕塑艺术家开始使用各种新材料乃至观念和语言。如“软雕塑”以纤维材料的特殊表现力和柔软、温暖的质感, 改变了传统硬质材料雕塑的属性, 开始突破传统的雕塑边界。虽然材料是雕塑作为实体性空间艺术的生命, 但是当代雕塑艺术的材料语言可以超越物质性, 而是作为一种物化的人类情感的载体而存在, 这就形成了新的雕塑构造方式。比如, 《都市山水》以大量的不锈钢器具和不锈钢锻制的山石组成的巨型场景, 表现城市工业化进程, 虽是冰冷的简单重复, 也体现出现代都市的大环境, 充分利用材料语言表现雕塑家的观念。

三、结语

从当代的雕塑作品可以看出, 雕塑家不再狭隘地去理解材料语言。观念艺术产生后, 材料的运用方式更加多元化。材料观的转变使材料从物质性上升到另一个高度——材料的非物质性, 使材料从雕塑中次要的地位上升到不容忽视的地位, 甚至可以用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材料可以说话, 材料传达着作者的感情、观念, 材料即是“观念”。

参考文献

[1]叶庆文.雕塑艺术[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7.

[2]张元.材料与表现[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6.

[3]钱云可.谈雕塑材料与雕塑[J].雕塑, 2007 (2) .

6.观念分析的语言学维度 篇六

一、小数教学语言应准确、得体、完整

准确的语言是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科学性的语言,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怎样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学科中,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来不得半点含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一定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当然,教师语言的准确还体现在读音准,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另外,教学语言的准确还体现为用词准。

二、小数教学语言应简明扼要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精炼,绝对不能拖沓,用最简约、简练的课堂语言表达最丰富的课堂内容。一忌言不达意的废话。二忌不着边际的空话。三忌机械重复的啰唆话。四忌浮于浅表的套话。

三、小数教学语言应注意形象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就是要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让班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的学习热情,以积极的心态全员、全程参与学习活动。

一是声有变化,做到抑扬顿挫。如果教师的声音缺乏变化,声音不高,会如同催眠;声音过高,又会产生疲劳。一位好的教师应该教学语言丰富,声音高低错落有致,令听者如沐春风。

二是内容有情趣,适当加点幽默。

有一位老师看到同学们在完成“王奶奶家养了5只母鸡和4只公鸡。一只鸡一个月能下28个蛋,照这样计算,今年上半年(6个月)一共能下多少个蛋”这道题时,把公鸡也算了进去,就幽默地对大家说:“我发现有好多同学家的公鸡也会下蛋了。”学生在一笑之后,马上反思到公鸡不能生蛋,而且对“公鸡下蛋”印象深刻。另一位老师在教学《认识整万数》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让一个孩子在黑板上摆“珠子”,孩子把每个珠子的距离摆得很开,张老师把珠子拢了拢,幽默地说:“看来你很大方,但是老师比较小家子气。”教师的语言有效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一时课堂上小手林立,发言踊跃。

三是评点要到位,点燃参与热情。在课堂上教师虽然给了学生更多的参与和交流的机会,但学生因知识储备与认知上的缺限,在表达的准确性上难免有偏差。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到位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与提升,在评点时,要以表扬为主,并委婉地说明不足,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小数教学语言应开启学生智慧

教师的课堂提问也好,课堂评析也罢,都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引领学生的思维,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硬灌给学生,即“授生以渔”而不是“授生以鱼”。

一是活动前设疑。现如今的课堂上合作与探究多了,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内心没有探究的欲望与热情,那这种探究必然会浮于浅表,收效甚微。

二是困惑时导疑。课堂上当学生学习有困惑时,不要忙于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适当地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课堂中,老师的一句“你是怎么想的”这看似简单的问话,却让学生思维上的缺漏之处充分地暴露出来,而其他学生的积极思维帮助大家澄清了认识,收获了真知。

五、小数教学语言应把握好几个度

1 注意少用忌语,多用寄语。从近些年来新闻媒体上报道了一些中小学生,因老师的挖苦、责备、斥骂而自暴自弃,逃学、出走、甚至跳楼自杀寻绝路的痛心事件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师的警悟和反思。由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信,往往是教师一句训斥刺伤了学生,把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打消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发生,往往一句“不中听”的话,甚至能给孩子的一生带来负面影响。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杜绝“忌语”,提倡“寄语”。

2 注意语调的运用。教师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使学生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上课并不是简单的听与被听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如果能够控制好自己的语调,使之抑扬顿挫,时而高昂,时而低沉,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听,当然就不会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了。

3 注意少批评,多表扬,多赏识。这几乎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生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赏识可以让人战胜恐惧和自卑,产生动力,从而改正缺点和错误。赏识并不是简单的表扬和鼓励,而是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父母对子女的赏识也许是一种本能,教师对优秀学生的赏识可能是顺理成章,但对后进生的赏识却并非轻而易举。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渴望被人认可又害怕被轻视。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做一名好学生,用一颗宽容的心,耐心的对待学生的缺点,适时赏识优点,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相信他们会在大家的赏识中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汶罗小学)

7.观念分析的语言学维度 篇七

在借用西方语言理论的过程中,“实用观”表现为尽量地消弥模仿、套用。20年代陈承泽提出“说明的非创造的”、“独立的非模仿的”、“实用的非装饰的”,就是将“实用”与“独立”放在一起来追求的。而后王力、吕叔湘、高名凯、陈望道、张世禄、郭绍虞等一代学人,都朝着这个方向一步步地坚定前进。然目的的达到非一日之功,每当遇有周折,都会引发人们用实用观指导下的“汉语特点”论来反思道路的正确与否。

在80年代,由于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直接引发了汉语语法学有用无用的讨论。这时汉语语法学界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巨大冲击。一是“汉语特点派”的反思。张志公先生说的一段话颇有代表性:“从《马氏文通》直到今天,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从概念、术语到方法,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所引进的这些东西,不论是对某种语言的语法的具体论述,或是对于一般语法理论的探讨,都没有或者很少把汉语考虑在内,没有把汉语作为建立理论的基础。而汉语在世界各种主要语言中,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后来受这一思想明显影响的是以申小龙为代表的文化语言学认同派。

另一是语法研究中语义派的崛起。许多学者对纯形式语法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认为以往的研究“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封闭式的特点:静态的语言事实研究得多,动态的语言现象考察得少;定性的描述多,定量的分析少;纵向的分析性的研究多,横向的综合性的探讨少;长于微观的观察分析,失之于宏观的多维视野。封闭式研究的局限性和语言文字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不能相互适应,这给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带来了困难”。这种研究,“往往过分重视形式而忽略了意义,甚至回避了意义。” “三个平面”理论,被认为是“80年代汉语语法学理论上的一个杰出贡献”,出现在这个时候,是很自然的。“三个平面”理论对语义与语用的强调,实际上也就是在追寻着如何更深入地揭示汉语语法特点,因为汉语本质上是不同于西方语言的少显性形式、多隐性意合关系的语言。

90年代,语法研究又面临着一股新的“实用”动力,这就是计算机语言处理对语法研究提出的需求。它已成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的应用背景之一。“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应在背景清晰定位明确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对用于计算机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的研究”。愈来愈多的语法学家投入到这一研究之中。80年代中文信息处理基本还是计算机界的事,语言学界尚可袖手旁观。到了90年代,语言学界已难再作局外观。计算机时代的来到对汉语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實用观念早已溶入血脉,成为语言研究中贯穿始终的自觉行动。它不讳忌西方理论的传入,“拿来主义”深入人心,但又从引入西方理论的一开始,就努力探求“理论联系实际”。“中国化”、“本土化”、“汉语特点论”、“有用论”,都是实用观的具体体现。语言研究的实用观,与“让语言材料说话”、“例不十,法不立”的方法论,形成了内在的高度默契。应该说,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离“领先的学科”尚离去甚远,然作为对百年中国社会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实用的社会科学,则是无愧的。

(编辑郑云东)

8.观念分析的语言学维度 篇八

一、当代影像的观念性呈现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影像艺术的发展态势,与转型期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理想、观念转变、实验取向以及语言变革息息相关。受后现代图像理论和最新电子技术的支持,大批摄影和影像作品的问世为当今中国社会个人和集体的生活提供了全新的叙述方式。摄影自发明以来又一直是人们寻求自我表达、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媒介,其自觉性的记录表现一直伴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成为近两百年来摄影历史构成的一支主脉。到了六七十年代,摄影才在世界范围内脱胎转换为一种新型的影像艺术,由原先的摄影记录功能转变成自觉的、具有独立方法论的艺术媒介,这种从“手段”到“目的”的转变意味着摄影作为艺术在观念上的根本性转化——摄影从此具有了不同以往的观念诉求。在这种观念化的摄影作品中,摄影的审美功能理所当然地让位于作品的观念的表达,它所激发出的艺术思维早已不是传统的造型框架所能承载的,并且大大地拓展了固有的摄影概念,打破了我们固有的观看方式和认知方式。

二、当代影像的语言表述

当代影像艺术的方法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创作实践中,因此笔者通过三种带有普遍性的手法进行一些分析与研究。

其一,对传统的戏仿挪用。挪用,是与传统展开对话的一种形式,当代影像艺术中挪用的价值体现在把已有的图像、符号从原来的语境中抽取出来,使其陌生化并置入新的语境,产生新的意义。将传统绘画与数码方式结合是这几年来被大家所关注的,艺术家把传统的绘画用数码的方式做了处理,使其看起来既不是绘画,也不是摄影,而是处于交叉地带的文本。挪用不是目的,挪用的背后是有戏仿为支撑点的,戏仿的明显功能是讽刺。乌尔利希·韦斯坦因说:“戏仿和讽刺往往紧密相连,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因此,挪用并不是生硬机械的外观形式套用,而是一种机智的呈现,是一种寻找更深地介入现实、深入到表象背后、争取更大自由度地自我表达的新利器的过程。对传统资源的戏仿与挪用体现了当代影像艺术不同于传统摄影的特殊性,显示了它思维的深刻性、视角的多样性、方式的混合性。

其二,对现实的造景摆拍。对于当代影像新观念的表达,摆拍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实际上,摆拍从摄影诞生开始就与之同时存在。肖像照、全家照、团体照等等也都具有摆拍的性质。随着摄影的纪实性功能被强调,摆拍虽然在人们的照相活动中是一个很普遍的行为,但它作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方法,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甚至被忽略。当代影像艺术的摆拍是要实现某种意义的,没有理由或道理的摆拍是没有意义的,艺术家如何找到一种自己的独特方式去传达某种当代观念,就成为摆拍影像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国际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的视觉艺术家进入到摄影领域进行创作,中国的艺术家从90年代开始大量借鉴这种摆拍方法,正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采用摆拍方法,使得当代影像具有了强烈的主观性和观念表达的自觉性,摆拍成了当代影像的重要特征,也成为如何看待摄影的本质问题之一。

其三,新媒体技术应用中的观看拓展。新媒体技术直接介入摄影,使艺术家进入了从客观经验转入主观经验以及个性化图像创造的新路。传统摄影也可以在暗房或计算机里合成各种影像,但它毕竟是以人的现实经验和光化学为基础,而新媒体影像既可以是拍摄的影像,也可以是纯粹的无源制造,尤其以利用3D数码技术为代表的成像方式极大地动摇了传统摄影的两大基础——光学和化学。这一切使得摄影与非摄影划分标准日趋模糊,但是拓展了新的影像生长空间,使其形式更为多样。摄影观念、主题开拓、叙事方法以及阅读方式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异,有了新的发展。因此,观看视点的延伸实现也同样得益于新科技的成熟发展。时代走到21世纪,新媒体的虚拟手段不但在技术方面成为艺术家的超级助手,它也改变了艺术家的视点并成为新思维的导航仪,丰富了当代影像艺术自觉地以观念造像的实践。

三、当代影像的现实意义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从艺术发展的创新性要求看,是最具当代性的艺术样式。它成为了思考、反思当代社会变动的手段与媒介。通过它也为摄影实践的自身发展开拓出一个新的空间,同时也确立了一种呈现社会实践的景象与景观的新视觉体裁与新手法。有价值的当代影像艺术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的条件:其一,图像自身所具有的独异观念应有较强的辨识度。其二,观念的表达清晰并具备逻辑自足性。其三,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参与性。当代性的意义应该更多地指其思想性,当代影像如果不能勇敢地回应现实,以丰富的艺术方式对社会生活进行参与,那么这种影像是不配真正的当代性的。当然,作为美学的影像艺术发展具有自足的内部方法嬗变要求,但如果它失去历史现实生活的依托,则缺少震撼人心的力量,其方法的当代性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还会掉进工具学的陷阱。因而当代影像艺术在中国是一种正在进行时的艺术潮动,在不断变化、发展,以多维的态势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影响着人们对以往摄影与艺术的概念的看法。

结语

9.职业教育制度功能的多维度分析 篇九

制度之所以被“创造”或者“选择”出来,是因为它具有满足人们(可能是不同利益集团)需要的功能。教育制度一方面是进行社会化和地位分配的工具,一方面是社会整合和文化传递的必要手段,职业教育制度也概莫能外。职业教育制度包含着使职业教育秩序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制度总和,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制度体系[1]。从根本上讲,职业教育制度就是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服务,最终目标就在于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和健康地发展,从多角度对职业教育制度的功能进行审视,可以有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1 规范职业教育活动的秩序

这是从社会学视角对职业教育制度功能的认识。之所以制定职业教育制度,就是因为认识到职业教育制度可以保证职业教育活动能有序运作。职业教育制度就是用来增进秩序的“规范体系”,就是用来调整“各种关系”的中介,为各种关系和相关主体的协调合作提供条件,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职业教育制度就是这样的“规矩”,它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或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或什么不应该做以及用什么方式做或不用什么方式做。就是因为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在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才有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不仅从规模上而且从质量上都取得了举世注目的不菲成就。从另一面来看,也正是因为存在相关制度的缺位、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脱节现象严重,职业教育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广大人群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比如职业教育吸引力低,广大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参与热情不高,个体被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情形比例多;校企乏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不足,没有建立有效地利益补偿机制;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设施落后,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要求;民办职业教育步履维艰,中外合作办职业教育的有效机制没有建立;招生市场虚假信息泛滥,秩序混乱,等等。以上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职业教育制度对规范职业教育活动的秩序的重要作用。

2 降低职业教育活动的交易成本

这是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职业教育制度功能的认识。交易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康芒斯将“交易”概念和“生产”概念相对应,认为“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经济活动。在他那里,“生产”活动是人对自然的活动,“交易”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然而,康芒斯并没有将经济学方法用于分析制度及其运行。在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学者那里,对交易费用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科斯就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阿罗认为,“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包括信息费用和排他费用、设计公共政策并执行的费用。巴泽尔把交易成本定义为与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有关的成本。可以认为,某种程度上交易费用是直接投入到‘生活活动”中的费用之外费用,它同样是一种机会成本,可以分为可变与不变成本两部分。在后来的制度经济学家那里,交易的范围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扩大到政治、文化和道德等社会领域,对象也不限于可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而是扩大到权力、历史认同、良心等。也就是说,以此推演,在所有领域的活动中人类之间的交往活动是有成本的,职业教育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这里,生产成本可理解为是直接投入到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活动中所花费的成本。交易成本可理解为为了创造接受职业教育的个体发展的条件所花费的全部成本,包括职业教育中的人员管理和协调成本、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管理成本、获取与教育相关的信息的成本、各种相关机构之间的社会协调成本以及职业教育制度的维护成本等。正是因为职业教育活动中存在交易成本,人们才会试图进行恰当的制度安排,以提供给人们关于职业教育活动最佳行为模式的信息,从而减少交易成本。这既是最初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时进行相关制度设计的原动力,也是后来人们在职业教育活动中进行制度设计的主要动力。《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就是以减少交易成本为主要目的的典型实例。

3 激励和约束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

这是从管理学理论视角对职业教育制度功能的认识。管理学意义上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组织外部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行动影响的任何相关者。在企业中,所谓利益相关者,是指凡是与企业产生利益关系,从而与企业发生双向影响的个人和团体,如股东、雇员、顾客、供应商、零售商、社区及政府等个人和团体。作为对传统股东至上主义的挑战,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的目标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和价值,企业不仅要为股东服务,而且要为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企业是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系统,它与企业活动提供法律和市场基础的社会大系统一起运作。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对企业的治理应是一种动态的共同治理。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以来是公办的学校职业教育占绝对主体,由政府委托的各级各类相关代理机构(主要是各级教育主管机构)实施管理,由这些代理人决定目标、制定政策并加以实施,而大量与职业教育利益悠关的个人和群体似乎被排除在制度之外。职业教育中引入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其主要意图在于对我国一直以来由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制度进行反思和批判,有助于摆脱仅从政府利益出发对职业教育进行决策的意识,重建体现以伙伴关系形式共同参与理念的职业教育制度。借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框架,在职业教育活动中,不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其管理人员、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及其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是利益相关者,而且行业企业、经济和贸易部门、劳动和人事部门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社区、下岗失业群体、大量亟待向城市转移的农民工等也是利益相关者。因此,不仅要视前者为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要视后者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因。职业教育制度通过制定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鼓励什么或压抑什么的规定,借助奖励或惩罚的强制性措施得以监督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职业教育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调动所有这些利益相关者各方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励他们以不同的形式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活动之中,实现各界的共同参与,创造有利于各方合作的条件,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方的顺利合作,明确其责任和权利。

4 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

这是从文化学视角对职业教育制度功能的认识。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作用就是减少不确定性。希克斯在《经济史理论》一书中读到他这样的观点,即商业经济制度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如何找到减少风险的途径问题。制度可以为交易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能够为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方便交易。职业教育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各种环境变化及其不确定性的工具,旨在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人们行为的不可预期性,促使个人或团体之间易于产生信任、易于协调,从而为人们提供较为固定的预期。任何一项职业教育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从而使人们在不同范围、程度和层次上成为人们共同接受和认可的做法,产生共同的意识,久而久之,经过无数次重复后,这将演变成为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从而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活动发展的文化氛围。因为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较差,相关制度的缺位、越位以及不到位问题严重,由此导致诸多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比如企业及各界参与、多渠道经费投入、统筹规划以及人们的认同等)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从根本上说,任何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创造最终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服务的。职业教育制度是确保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极为重要因素。这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特征所决定的,也是职业教育制度区别于一般意义上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又一个重要属性。

摘要:职业教育制度目标在于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和健康地发展。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职业教育制度的功能包括规范职业教育活动的秩序、降低职业教育活动的成本、激励和约束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制度,交易费用

参考文献

[1]张社字.教育平等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3,(11):72.

[2]张涵.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J].职教论坛,2008,(23):42.

[3]孙玫璐.职业教育制度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

上一篇:施工企业演讲稿下一篇:十项民生文化体育工作自查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