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运动失败

2024-07-07

乡村建设运动失败(精选8篇)

1.乡村建设运动失败 篇一

中国青年报记者探访了一些因为地方政策措施得力而生机勃勃的乡村学校。这些学校所呈现的面貌以及所取得的教育效果,不仅让我们看到乡村学校能够办好,而且让我们看到教育对于乡村的价值所在。

4月,《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的审议通过,让很多人高呼,乡村教育的春天真的来了。乡村学校日益萧条是客观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除了顶层设计的各项战略举措之外,还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符合乡村学校实际的有效措施。

最近,中国青年报记者分赴四川、甘肃、福建等地,探访了一些因为地方政策措施得力而生机勃勃的乡村学校。这些学校所呈现的面貌以及所取得的教育效果,不仅让我们看到乡村学校能够办好,可以做到美丽且富有活力;而且让我们看到教育对于乡村的价值所在,不仅仅是考大学进城这一个功能。

这所有72名学生、21位教师、9个年级的学校,不同于印象中的某些乡村学校,它毫无破败的迹象,就像这个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就在中央深化改革小组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当天,记者在下午4点多钟来到这所被群山环绕的学校,见到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正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下棋、刺绣、练书法,或者把卫生纸蘸水做成纸浆、染上各种颜色画画。这是他们每天一小时的社团活动时间。、

52岁的廖由荣在这里已做了7年校长,“我们没有自卑感,只有责任感。”他翘着腿坐在一条学生的板凳上说,“小学校要做精致的教育,想办法让学生成长得更丰满”。他身后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纸,显示着谁是上周的文明之星、智慧之星和进步之星,表明分数不是他们唯一的追求。

这里是四川阆中市(县级市)云台中心学校,它践行的是该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下称市教育局)力推的理念:做朴素而幸福的教育。在这里,不需要“跑局钱进”,根据阆中市的政策:300人以下规模的学校按300人拨付公用经费,只有72名学生的廖校长每年有20万元可以自主支配。

师生的学习生活条件逐步得以改善:譬如阆中市及时落实中央政策,给每位农村教师每月补助400~600元;新建或维修师生宿舍、引进天然气取代煤球、把旱厕全部改成水厕,等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云台中心学校,朴素而体面地活着,是阆中市乡村学校这些年来变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每所农村学校都应有块种植基地

乡村教育要有乡村的气息、味道,要培养孩子们对农村的感情

当越来越多的农民远离他们曾经安身立命的土地后,阆中的学校却领着孩子们走了进去。

4年前,成都武侯实验学校校长李镇西在参观了阆中的几所学校后,写文章称赞“在这里看到了真教育,是真正的平民教育”,阆中的学校让他想到了“当年陶行知所倡导的劳动教育,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校园里开辟的苗圃和麦地”。

大约前,市教育局局长汤勇站在天宫中心学校古色古香的门口,看着眼前一片撂荒的土地,对校长说:能不能与农民联系,租用他们的土地来种菜? “乡村教育要有乡村的气息、味道,要培养孩子们对农村的感情。”他说。

此后,天宫中心学校的学生多了一个课堂:近50亩菜地。学校还养了十几头猪,有蘑菇房、豆芽房和小鱼塘,食堂可以从中获得放心的新鲜食材,还能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午餐。师生们把养猪种菜的心得总结成“三字经”,打着快板传唱;把播种、挖地、锄草、擦汗等动作编成“劳动操”。

市教育局把农村学校的校长们请到天宫中心学校,召开现场会,提出要求:有条件的学校都要建劳动基地。他们租用了150多亩土地,其中大部分已被农民荒弃,长满杂草,所以租金不高,10亩地一年不到2000元。有一些菜地纯属人工造田,譬如把废弃学校的操场改造成菜地,或者利用废旧花盆、塑料储物筐种菜。彭城中心学校把修操场挖出的土,堆在教学楼边上的一块荒地上,就有了3亩菜地。

目前,这样的种植养殖基地在阆中市的学校共有34个,它们成了学校最受师生欢迎的场所之一。天宫中心学校八年级的梁滢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们每周都会充满期待地等待星期二的第七节课,因为我们就可以去做‘农民’,轮流在自家的‘开心农场’里上一堂动手又动脑的课。那是我们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刻。”

有基地撑腰,劳技课扬眉吐气。57岁的冯明华是盘马中心学校的劳技教师,工作36年了,他咧嘴笑着说:“如果没有那块菜地,我的地位就下降了,劳动课不好上。”菜地位于学校的运动场和一条清澈的小河之间,大约10亩,许多农民的孩子是在这里首先认识蚕豆苗的,他们还喜欢把从菜叶上捉到的虫子放进玻璃瓶里。一些村民也慕名前来,向老师们讨教大棚种植、黄瓜吊藤、滴灌使用等技术。

未来某一天,阆中的师生们用过的农具有可能在一个名叫“天宫中心学校农耕文化教育体验园”的地方出现。那是一栋回字形的简易建筑,占地约10亩,屋顶盖着厚厚的茅草,里面的96个房间分别陈列着全市96所学校的师生搜罗来的1.6万多件“文物”,包括水车、犁头、蓑衣、油灯、轿子、织布机、粮票等,浓缩了当地乡村社会上百年来的变迁。

体验园的创意出自汤勇,他认为,在农耕文明日益衰落的时代,留住农耕智慧、农耕文化和农耕情怀,既是教育的阵地和责任,也是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记者到访的那一天,看到工人们正在安装印刻在木板上的楹联,其中一副由河溪中学刁胜智老师撰写:“一块腊肉半杯烧酒浅斟慢饮邀北斗;万顷良田千秋老业精耕细作卧南山。”另一副出自木兰乡中心学校陈永灵老师之手:“欲知巴蜀男耕女织农家事,且看天宫春种秋收稼穑园。”

乡村教育只追求分数,会制造许多失败者

避免学生辍学的一大法宝就是“把音体美活动作为重点”

许多地方的农村学校一味要求孩子们埋头苦读,校园活动乏善可陈,表面上看是被资源所限,实际是为落后的教育观念所禁锢。乡村教育的当务之急并不是提高学生分数,而是要考虑如何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帮助学生们从糟糕的成绩体验之外获得信心与快乐。阆中的农村学校,眼里盯的不再只是分数,而要追求快乐、幸福的学习生活。

“像我们柏垭中学这类地处农村的高中学校,如果再沿用以前的老办法,用穿草鞋还是穿皮鞋来激励学生们拼高考,已经不灵了。”柏垭中学校长戚绍勇说。

随着高中布局调整及农村中学招生计划缩减,这所乡镇中学昔日的高考辉煌已不再,从初中升入这所学校,意味着大部分学生与高校无缘——去年,180多名毕业生,只有10人考上三本以上的学校。阆中市共有8所类似的农村中学,每年毕业生有1000多人,市教育局估算,有望考上三本以上的学生最多110人。“农村中学生源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如果学校只为了这100多人而努力,却忽视大多数学生,那就走偏了。”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平说,他曾是柏垭中学校长。

1月4日,市教育局在柏垭中学召开全市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会议,提出不再给各高中学校下达高考指标,而是重点从教育质量、校园文化、书香校园、课堂改革、课程研发、社团活动6个方面来评价学校办学,其中高考成绩在农村中学只占20%的权重。

汤勇在讲话中直言批评当下教育:“以争第一制造了多少教育的失败者,以反复考练泯灭了多少学生的创造力,以分数至上压抑了多少学生的个性发展,以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多少教师、校长苦不堪言。”

柏垭中学向同行们展示了学校的20多个社团。一名摔断过门牙的女生,因怕遭耻笑,曾不敢与人说话,但想挑战自己,报名参加了“导游社”。学校食堂有一个舞台,每天午饭时,会有10分钟左右的节目表演,由各班轮流组织。一名高三男生在那里展示了他的魔术水平,一举成名,他的身影后来多次出现在当地的婚宴和舞台上。导游社的那名女生也与同学们在这个舞台上,跳过两次舞。她笑着对记者说:“我敢和您说话,是以前不敢想的。”

让每个孩子至少参加一个社团活动,每天活动一小时,是市教育局对全市学校的要求,最终成了一种“标配”。有的校长曾以师资不足为由搪塞推诿,被汤勇黑着脸训了一顿。“要让孩子们觉得学校有趣,能够找到伙伴、自信和尊严。”汤勇说,“如果只为了分数,教育会制造很多失败者。”

张平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老师上的课,而是活动”。他说:“那时候得知学校要组织活动,会兴奋得3天都睡不着。”但很多人成为校长后,很难再想起自己做学生时的感受。

缺少专业对口的老师是乡村学校要长期面对的困难。尽管这10年来,阆中市教育局向农村补充了2000多名大学毕业生,几乎占到了全市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每一个老师还得身兼数职。“要等到有对口的专业教师才搞社团活动,那是不可能的。”汤勇说,没有条件也要上。正如市教育局在一份材料中总结的:辅导老师不专业没关系,师生一起学;设备不理想没关系,有课程有师生就有快乐;没有固定功能室也没关系,食堂、教室也能一室多用。”

思依镇小学是记者在当地见过的规模最大的农村学校,有1100多名学生,20多个社团。这所学校鼓励老师们外出学习“特长”,但要学会才能报销费用。它重视开展科技活动,要求每位老师每年都要交一件科技作品。科学教师的带头人名叫何华清,49岁,原来是教数学的。他利用网络和外出培训的机会学习,领着娃娃们就地取材,利用饮料瓶、酸奶盒、吸管等搞发明创造,4年来,在大大小小的科技创新大赛中拿到了50多个奖项,一名五年级学生设计的“鱼鳞清除器”还获得了省科技创新大赛的三等奖。

这所学校每年有持续一周的科技节,朴素好玩,比如:扔纸飞机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扑克牌搭高架、“鸡蛋撞地球”——看谁能从二楼以上抛下生鸡蛋,不但不碎,而且能做到包装轻巧、设计美观、精准落地。

王兴强老师早年在村小工作时,避免学生辍学的一大法宝就是“把音体美活动作为重点”。他说,孩子和家长在乎升学,但也在乎快乐学习。他后来在河楼乡中心学校任音乐教师,自学过二胡、电子琴、架子鼓等乐器,“学生想学什么,他就教什么”。跟着他学习的孩子,“统考科目都能达到中上成绩,还有不少人走上了专业的音乐道路”。阆中市这些年来的高考成绩,也一直名列南充市前茅。

这些社团活动并不“高大上”,但学生们很喜欢。记者遇到了两位从广东东莞市、中山市转学回来的孩子,一个是天宫中心学校六年级的赵晓雪,另一个是小垭中心学校七年级的邓越芳,她们都毫不掩饰对农村学校的喜爱,用小邓同学的话说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好”。她们讨厌过去在城里那种“基本就是天天学习,除了做课间操,没有别的活动”的生活。

赵晓雪在东莞时曾迷上了网络游戏。现在,她学会了用纸杯做椅子、用纸做玫瑰花、用黄豆和毛线做鸭子,正在学习书法和播音主持。“我在学校天天笑嘻嘻的。”她说自己已经成功打消了父母让她去南充市区读书的想法。

用体面的生活环境留住乡村教师

“没有基本的物质条件,哪有教师的幸福可言呢”

阆中的乡村学校大都依山而建,地形狭长而起伏。在经过若干年的撤点并校之后,形成了以九年一贯制的中心学校为主体的格局,大多数学校的学生在400人上下。记者走访了30多所学校,它们有相似之处,但又会让来访者耳目一新,其中有许多教育局要求的“标配”,比如用学生们的彩色大头照拼成的“笑脸墙”,师生共同绘画而成的“门文化”,一栋保留下来的、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瓦白墙的单层建筑,以及随处可见的书架。

把图书从图书室“请”出来,走到学生身边,也是汤勇的意见。在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眼里,汤勇是一位不多见的有着书卷气的教育局局长。

汤勇觉得许多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师生们不读书。在汤勇的倡议下,开放式书架在走廊上、操场边、餐厅里、树荫下立了起来。彭城中心学校把一片大约300平方米的荒地改造成了花园式的读书角;垭口乡中心学校以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为中心,设立了圆形的读书园;河楼乡中心学校把教学楼一个露天的平台变成了透明的阳光书屋——书籍在这些学校几乎处处唾手可得,课间休息,学生也会拿起书来看一看。

也有校长害怕丢书,最初想应付,只等检查的时候才把书挪出来,整整齐齐地放在平时空荡荡的书架上,被汤勇批评“不讲良心”。实际上,书很少丢,一位校长说,“即便丢了,也不追究,只要学生拿去读,我觉得这不算偷”。

与书香校园相匹配的,是朴素而清爽的环境。汤勇认为做教育就是做文化,他要求师生们自己动手美化校园,他们的雕刻、绘画、书法、剪纸等作品是最好的装饰品。一些学校还有植物墙,挂着一排排雪碧瓶子,里面是学生们种的芹菜、杜鹃等植物。彭城中心学校曾经花了一万多元请广告公司做喷绘,被全市通报批评。

和阆中市区的一些学校比起来,乡下的学校更有韵味,更适合在其中闲庭信步。这不仅在于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还因为保留了乡村建筑特有的味道。

汤勇反对大拆大建,一批曾被列为危房的单层瓦房,避免了遭拆迁的命运,经加固、维修之后,以青瓦白墙示人,有的依然作为教室、有的成为师生宿舍、有的变成了“雅间”似的食堂。

头发灰白的李晓校长48岁,在乡村已工作20多年,目睹了许多教师的来来去去。“要留住他们,必须改善学校条件。”他说。

李晓担任校长的金城乡中心学校距离市区约47公里,地处两县交界处。近3年来,阆中市累计投入改造资金3413万元,59所薄弱学校受益,这是其中一所。

学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师生们开山辟地、烧砖烧瓦,没花政府的钱建起来的。,从乐山师范学院毕业的郭武国以特岗教师的身份来到金城乡时,学校杂草丛生,遇下雨天得踩着石头、纸板才好走路,寝室因为常年漏雨,墙壁上长了青苔。郭武国曾产生过尽快离开的想法,但后来随着学校旧貌换新颜而打消了。

郭武国如今住的是重新做了防水防潮处理后的房子,不用再闻刺鼻的旱厕味儿。学校开辟了以梅兰竹菊命名的4个小园子,里面种植了乡政府赠送的树苗和花卉。“兰亭园”尤其惹人注目,有鱼池,可以垂钓,还有亭台——由原先两间堆放杂物的瓦房改造而成,内置沙发、电视和图书,校长还打算买一台咖啡机,在亭子旁边装上健身器材。

阆中市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住上了周转房,近年来,教育局为31所农村学校建成教师周转房36269平方米,共875套。搬进35平方米左右、配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套间后,“老师们的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不少乡村教师在城里买了房子,但自从住进新房后,一些人都不愿意周末折腾回城了。

周转房里,有教育局免费统一配备的“四件套”:书桌、椅子、书柜和床。去年年初,汤勇走进构溪小学一位58岁的老教师房间,看到他把课桌当书桌,睡的是简易木板床,很心酸。“这是我的失职。”他后来对记者说,“老师们在用心做教育,我们没有做好保障。没有基本的物质条件,哪有教师的幸福可言呢?”他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500多万元,给76所农村学校配置了2400多套“四件套”。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等机构主办的“美丽乡村教育”评选中,阆中市教育局是获得优秀奖的四个教育局之一。此前,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先生来到阆中,在考察了十几所乡村学校后,他题赠阆中教育四个字“妙不可言”。当时杨老师也有疑惑,问汤勇:把学校建得这么好,你们是不是很有钱?

汤勇的回答是,我们不是很有钱,而是把钱用在刀刃上,尽可能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譬如,近4年建了76所乡村幼儿园,其中70所都设在中心学校里,通过资源整合,利用和改造原有的建筑,只投入了2000多万元,要比全部新建同样规模的幼儿园少1亿多元。小垭中心学校用防护网替代围墙,每米的成本仅16元,一共花了2000多元,若建同样长度的围墙需要10万元左右。

2.乡村建设运动失败 篇二

1 贵阳市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简介

贵阳市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于2013年9月27日开幕,为期4天。大会共设武术、射弩、押加、珍珠球、陀螺、蹴球、板鞋竞速和高脚竞速8个竞赛项目。与往届不同,此次民运会的开幕式在市区周边的旅游景区青岩堡举行,比赛项目除了高脚和板鞋竞速安排在高校的田径场内进行外,其他项目均分别安排在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偏坡村、开阳县乐丰乡水头寨、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蓬莱仙界、清镇市红枫湖镇虎山彝寨、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乌当区新堡布依乡王岗村这些民族示范村寨举行。

赛事期间贵阳市民宗委、市体育局、市旅发委、市农委、市文广局等五家单位共同配合,以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各单位分别与承办赛事的民族特色村寨建立了包保机制。因此,本次运动会不仅提升了比赛的观赏性、趣味性,同时也提升旅游档次及品味。相关部门表示本次比赛结束后依然会继续使用这个机制,而市直各部门的定点帮扶单位将会继续关注、扶持这些村寨。

2 赛事对承办村寨的影响

往届,大多数民族赛事都被安排在级别较高的体育场馆举行,使起源于民族民间的体育活动脱离了其生长的土壤。贵阳市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突破了以往固有的运动会模式,改革创新,让民族体育与旅游、市民与村民、体育精神与民族文化在互动中交相辉映,成为跨越城市发展和民族村寨发展的助力剂,对乡村的发展有着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2 . 1 促进村寨经济的发展

贵阳市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通过发挥市直各部门的资源优势与助推民族乡村旅游相结合,继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与贵州省委提出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促进民族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无限的商机由赛事的举办而被带到了承办村寨,促进了村寨旅游业的发展。在贵阳市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中承办各项目的村寨都“村村有特色,村村有美景”。例如承办押加项目的民族村寨——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蓬莱仙界,这是一个以生态农业为发展目标的村寨,作为贵阳市农村休闲和乡村旅游的示范点,这里有着不同的园区向人们展示其特色。同是还有布依特色的蜡染、绣品、面具等民族工艺品以及当地特色小吃、美食。游客在竞赛场地观看比赛,在农业园区观赏各类农作物,品农家美食,住民俗民居,吃、住、玩均有特色。据调查,赛后各承办村寨的知名度有所提高,游客大幅度增加,大大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促进了村寨的经济发展。

2 . 2 推动村寨和谐的建设

和谐社会是人们普遍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承载着东方人特有的与自然和谐同步的休闲娱乐观, 她是在各民族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积累和发展起来的。首先,从其起源来看,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当时,人们以祭祀神明等色彩浓厚的方式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富裕,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尊崇,而这些正是表演娱乐活动和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起源。其次,中国传统体育注重于修身养性、保命防身、娱乐观赏,有其独特的伦理观,展现其和谐的竞赛形式。最后,从运动形式上看,民族传统体育注重运动 与身体各 因素之间 的和谐与 适度, 认为“过度”或“ 不及”将破坏人体内环境及人与自然、社会间的整体平衡[1]。实践证明,少数民族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娱乐性,这种特性使得民众之间广泛参与、共同娱乐,促进民族凝聚。可见,少数民族体育赛事进村寨将民族体育这种以追求个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实现最大限度的和谐一致为目标的精神带到了各个承办村寨, 以推动其和谐建设[2]。

2 . 3 对村寨民族文化教育的影响

体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方面,它具有特殊的文化教育功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指出:“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一种财富基石,体育以其特有的特征和方式体现、解读并影响着人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3]。少数民族体育不是单纯的体育活动,而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并被我国独有,它依靠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东方体育的文化之根。20世纪以来,西方体育传入中国,对代表东方文明的传统身体文化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使得传统的体育文化受到压抑[4]而面临着困境。

过去固有的赛事举办形式使少数民族体育赛事主要在体育场馆举行,赛场的封闭性和局限性限制了愿意了解和观看比赛的人们。贵阳市少数民族运动会把大部分比赛放在全市最有特色的民族村寨进行,让各族同胞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的体育竞赛和表演,让起源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田间地头的传统体育活动又回到其生长的土地。例如在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蓬莱仙界举行的押加项目,在比赛进入村寨之前,85%以上的村民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押加项目。调查发现,将运动会放在村寨举行,村民大多对比赛表示关注,激发起对建设村寨、热爱村寨的情感,他们在参观和参与民族体育活动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文化。因此,少数民族赛事进村寨让民族民间体育回归的同时也扩宽了其生存的空间,推动了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

2 . 4 对村寨全民健身的影响

全民健身于1995年上升至国家战略,可见体育之重要。许多民族活动由于其起源就在田间地头,其不受场地、器材的影响,非常适合在全民健身中推广。民族运动会具有民族性与大众性共生,娱乐性与竞技性并存的特征,举办民族运动会可以提高村寨对于全民健生运动的组织与管理水平,为村寨的全民健身运动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本次民运会的武术项目设在被称为“庖汤第一村”的乌当区新乡堡王岗村举行,广大的武术爱好者在此期间进行了切磋交流,也将一直只能在武侠剧中才见到的各类拳术、器械带到了这个布依村寨,很多前来观赛的武术爱好者表示愿意在闲暇之余再次来到美丽的王岗村进行交流和游玩。当地村民观赏和接触到各具特色的表演、竞赛活动,在开扩眼界的同时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另外,承办赛事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在完善场地、器材的同时,也增强了当地村镇领导的健身意识,进而推动村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将少数民族体育赛事引进村寨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这一举措让少数民族体育来源于民间、服务于大众,找到新生的土壤;有利于美丽村寨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村寨的综合实力。

3.2 建议

3.例析“洋务运动的失败” 篇三

——《上海县竹枝词》

洋务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面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清王朝统治基础遭到动摇背景下的一次自救运动,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之一。洋务派顺应了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潮流,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究其原因,我们可整合常见的几类型考题,从洋务运动的阻力角度进行分析:

一、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是洋务运动的外部阻力

例1 “夫华洋风俗不同,天为之也。洋人知有天主、耶稣,不知有祖先,故凡入其教者,必先自毁其家木主。中国视死如生,千万年未之有改,而体魄所藏为尤重。电线之设,深入地底,横冲直贯,四通八达,地脉既绝,风侵水灌,势所必至,为子孙者心何以安?”此语应是( )

A.顽固派反对洋务派的言论

B.顽固派反对维新派的言论

C.太平天国反对洋人的言论

D.改良派反对革命派的言论

答案 A

解析 本题材料背景是李鸿章在1865年提出要开办电报事业,当时顽固大臣以此反驳李鸿章,理由竟是电报“用于外洋,不可用于中国”。

联系所学知识,顽固派与洋务派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但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则迥然不同。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顽固派则坚持中国的封建传统,反对西学。如顽固派反对洋务派推行耕织机器,认为“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反对洋务派开采矿藏,修筑铁路,筹设银行,便利商民等措施,认为“古来圣君贤相讲富强之道者,率皆重农抑商,不务尽山泽之利,盖所称为极治者,亦曰上下相安,家给人足,足以备预不虞而已”。据此可见,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是洋务运动难以开展最直接的阻力。

二、民众对洋务运动的不理解是洋务运动的潜在阻力

例2 《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

A. 洋文学科的增设 B.顽固势力的反对

C.社会观念的落后 D.大家子弟的谨慎

答案 C

解析 京师同文馆是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同文馆完全按正规学校来办,并陆续开设英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日文)馆,这与中国传统教育不同。题干中所反映的是社会观念的落后导致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

洋务运动把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成果呈现在对其茫然无知的中国人面前,企图使民众开始耳闻目睹和亲身体会这些成果的优越之处。但由于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还处于被愚昧迷信和封建礼教束缚的阶段,对洋务知之甚少、毫无兴趣,更不用谈积极参与了。洋务运动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作支撑,结果只能孤掌难鸣,成为历史悲歌。

三、洋务派本身的局限性是洋务运动的根本阻力

例3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下图)。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

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铁厂的选址从成本、利润的角度都应该选在铁矿附近,但看图汉阳铁厂距离铁矿很远,可见其选址主要考虑的是官府如何有效监管。

联系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由此可见洋务派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由此又可见,洋务派本身的局限性是由其所处的阶级性质所决定。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旨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这主要说明了洋务派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全面认识。

对此,各位同学还可以通过以下一段史料加深理解:

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在这个国家里,占主导的仍然是旧式制度。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除此以外,洋务运动还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阻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列强绝不允许中国的独立富强。正是由于受到这些阻力,洋务运动注定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以下图总结本文,方便同学们从洋务运动的动力和阻力两方面直观地理解洋务运动的成败。

F1为洋务运动动力、F2为洋务运动阻力

练习

1. 下图中的人物可能属于( )

A.改良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洋务派

2.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所谓“插柳”是指( )

A. 诱导了民族企业的产生

B. 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C. 培育了近代海防和教育

D.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3. 洋务派关于教育改革的主张及其实践,在开创风气,激励后进,促进科学技术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等方面是不可低估的。顽固派广立钧的一段话正好反映了这种情况。他说:“闻同治年间,朝士懵于洋务,偶有谈效法外洋之便者,群相訾笑”,可是到了光绪十五年,“几于人习其说”了。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A.洋务运动是一种先进的思潮,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B.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改变封建落后面貌,摆脱殖民压迫的愿望

C.这场改革与守旧的斗争,是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

D.洋务派在和顽固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答案

4.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是什么 篇四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因为改革只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但没有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制度,必定会走上失败。

1)领袖见识不足---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只看到西方“船坚炮利”的一面,侧重改革军事,忽略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而且,缺乏全盘计划,彼此又未能通力合作.

2)官僚管理不善---企业建设采用“官督商办”制度,官员管理不善,贪污舞弊,导致企业连年亏损,许多建设的质量都未达标准.

3)顽固势力阻扰---清廷中,慈禧太后对洋务运动加以干扰,而顽固派官员则竭力阻扰,令改革倍感困难.如慈禧挪用海军经费来修筑颐和园,使北洋舰队自建成以后,没有再革新和添置装备.

洋务运动主要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5.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失败原因 篇五

1.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首先,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其次,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再次,义和团运动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

6.乡村建设运动失败 篇六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2、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评价;

3、国民党“一大”召开时间、地点、中心议题、主要内容和意义;

4、新三民主义的作用及其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

5、黄埔军校的领导人、特点;

6、冯玉祥北京政变的背景和结果;

7、孙中山北上宣言和国民会议运动的内容;

8、五卅运动的直接原因、主力、性质、领导机构;

9、省港大罢工的领导机构和特点;

10、两次东征的主力、对象、意义;

11、北伐胜利进军的目的、对象、主要战场及结果;

12、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

13、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的三个惨案和收回的两个英租界;

14、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15、“四一二”与“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时间、地点、发动者、标志;

16、张作霖杀害李大钊;

17、大革命的性质、失败原因、作用与教训。【知识结构】

一、开始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①中国共产党:在 后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必要性)

②中国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 派,比较是真正的 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在 失败后,真诚地欢迎 同他合作,决定改组。(可能性)

③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1921年 会晤孙中山,建议孙中山,创办,同 合作;孙中山接受 和 的帮助,同意以“ ”的方式与 合作,改组。(外部条件)

④中共“三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正式形成): a、时 间: 年 b、召开地点:

d、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 身份加入 ;保持共产党在 上、上和 上的 ;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 阶级、阶级、和

联盟的政党。

e、评 价:中共三大的决定,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没有提出党对 的 问题(成为以后陈独秀犯右倾错误和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2、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①时间: 年初 ②地点:

③中心议题:讨论 问题 ④大会主席:

⑤内容:a、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 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 ;在实际上确立了“、、”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的若干 是一致的,这是国共合作的 基础。b、同意 以 身份加入。

⑥意义:a、标志着 的实现和 的正式建立; b、全国 的 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3、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 纲领;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 阶段,实现 和的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上述内容。

4、黄埔军校的建立: ①条 件: 和 的帮助 ②时 间: 年

③军校领导人: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④特 点:把 与 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 和。⑤意义:为建立 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

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1、冯玉祥北京政变

①背景: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卷土重来,加紧掠夺中国。

b、各派军阀在 操纵下,为争夺 相互混战。自1920年以来,先后进行了 战争,第一次 战争,第二次 战争;北洋军阀政府镇压 运动。②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a、时间: 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

b、过程:囚禁总统,推翻 控制的北京政府。

2、孙中山北上与国民会议运动

①孙中山北上和北上宣言:a、时间:1924年

b、内容:对内要消灭 势力,对外要消灭 的势力。

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支持孙中山的,发起一个对内要求,对外要求、废除 的 运动。③孙中山逝世: 年3月12日在 逝世。

3、五卅运动

①原 因: 年,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反对 ; 等帝国主义残酷镇压罢工工人,在 制造。②主 力: ③性 质: 运动

④领导机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

⑤结 果:a、帝国主义实行高压政策,继续镇压罢工运动。单独退出罢市,被迫退出。(典型的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工人阶级处于 的境地。b、影响最大的是 :领导机构是 ;特点是当时世界上 最长的一次,给 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⑥意 义:是大革命时期 运动的高潮,给 和 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的 准备了 基础。

4、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①背景:军阀 在 和 的支持下准备进攻,推翻。②经过:两次 ——对象是。

③主力: 学生军,得到了 工人和 农民的支持。④结果:全歼 叛军; 统一了广东、广西。

⑤意义: 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为国民革命军出师 奠定了基础。

三、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1、直奉军阀联合,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直系,奉系 ①原因: 运动的发展; 的支持。

②后果:直奉军队一方面进攻 的国民军,迫使国民军退往 地区;一面准备南下进攻。

2、北伐胜利进军(1926—1927年)①目的:打倒,推翻,统一。②对象:、、三派军阀

③主要战场:a、两湖战场:占领湖南,攻克湖北 和,占领 ;消灭 主力。b、江西战场:消灭 主力,占领。

④结果:1927年春,北伐军占领,进攻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 迁到,一时成为革命的中心; 国民政府继续北伐,与 的部队会师 ;从 北上的北伐军占领了。

3、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①原因:北伐战争得到了 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了 的蓬勃高涨。②表现:a、两省工人成立,组织了。

b、为迎接北伐军进入,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第 次武装起义在、的亲自领导下取得了胜利,写下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4、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①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

a、原因: 胜利进军和 的高涨,打击了 的基础。b、惨案: 惨案、惨案、惨案。

②各地人民进行 斗争,成果最大的是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 和 英租界。(这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被侵略的权益)

5、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① 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 :北上扫吴,东进灭孙,最后灭张,统一全国。②广大 的大力支持: 组织工人随军出征; 工人举行总罢工。③ 将士作战英勇,尤其是 起了 作用: 为第四军赢得“ ”称号。

四、国民革命的失败

1、帝国主义的干涉:①原因: 的胜利进军,将挖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墙脚。②表现:1927年 炮轰,制造“ 惨案”。

2、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领导权:“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①中山舰事件,共产党员退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②整理党务案,把共产党人排挤出国民党 领导机关。

③影响:蒋介石夺取了 和 的 领导权,为以后发动 准备了条件。

3、“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①蒋介石的政变准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以后,蒋介石到上海,勾结帝国主义、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与汪精卫密谈“分共” 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a、时 间: 年4月12日 b、地 点:

d、结 果:著名共产党员、、先后牺牲;

1927年 月 日 在 成立了国民政府,与 国民政府对抗。③ 在北京袭击 大使馆,杀害。④“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a、背景: 纵容反动军官夏斗寅、许克祥先后发动反革命叛乱。

b、经过: 年7月15日,在 召开国民党中央“ ”会议,正式决定同 决裂;以“,”为口号,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

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与经验教训

①性 质: 共同领导的 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②功 绩:a、上推翻了 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

b、为 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宣传了共产党 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 中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 ;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

③失败原因:客观上,过于强大,进行联合绞杀; 叛变革命。主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 和 ;以 为代表的 和

代表的妥协退让,在革命后期犯了 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尤其是对 的领导权。④教 训:必须坚持 对革命的 ;必须掌握,坚持。【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1、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的时代特征

①中共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并在实践中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势力,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最终在国民党右派的进攻下失败。②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政府,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③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它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在北伐战争胜利进行中,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于1927年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全面破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2、关于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当时力量还很弱小,国民党是当时中国有影响力的大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种形式容易被国民党接受;有利于共产党员以合法的身份公开领导工农运动;也有利于推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投入革命,从而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四个革命阶级联盟的政党。②“党内合作”不是共产党并入国民党,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保持着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3、关于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手段。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是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正如毛泽东所说:“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4、关于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增加了反帝国主义与反封建主义的内容

①旧三民主义主要是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内容;②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权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主张在反帝反封建基础上的普遍平等。③旧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这样新的民生主义就和“扶助农工”的政策紧密结合起来。④由于新三民主义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其基本原则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即它是反帝反封建的,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结合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5、孙中山一生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1894年-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斗争:创立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发动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领导辛亥革命。

1911年-1912年3月创建民主共和国:建立中华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一系列法令措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布《告各友邦书》。

1912年3月-1922年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1年-1925年3月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1921年同马林会晤;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掀起了国民大革命;创建黄埔军校;1924年底北上,发表《北上宣言》,发起国民会议运动,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1925年3月12日逝世。

6、关于北伐胜利进军的表现

①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张作霖也龟缩到了京津一带。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治基本上被推翻。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北伐胜利进军使帝国主义非常恐慌,他们制造了一系列惨案来干涉中国革命;汉口、九江英租界的被收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气焰。③实现了革命重心的转移。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使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重心。④扩大了革命区域。随着北伐胜利进军,革命区域从珠江流域扩大到长江流域。⑤有力的配合和支持了工农运动。北伐军所到之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农村中成立了农民协会,建立了农民的政权和武装。总之,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主要形式,体现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愿望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思想。

8、关于国民革命的结局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总体上是失败的。①阶段性成功的表现: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实现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部分目标。②总体失败的原因:中国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国民党由革命走向反动;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又确立起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

9、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

①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②合作的方式: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的是党内合作方式,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③合作的实现: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三大”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

7.乡村建设运动失败 篇七

圈地运动是欧洲资本主义农业土地制度的改革运动,尤其盛行于英国。圈地运动即把原互不相连的“敞田”和“条田”以及公地和荒地等用树篱或石墙圈围起来,改农耕为畜牧或大农场,以提高生产率,获取更高的利润。18、19世纪,英国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加大,农业技术的加速革新,以及圈地通过议会立法的合法化,英国的圈地运动达到巅峰。但广大底层农民(公薄持有者和短期租佃农)是受害者,他们被驱赶,或被强制终止租佃期。他们的家园被毁,无数失地农民流离失所,或沦为雇工,或涌向城市成为廉价劳动力,或移民海外。历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和经济学界在圈地运动的研究成果大量丰富,以阿瑟 ? 杨、汤因比和泰特等英美学者,以及钱乘旦、阎照祥和沈汉等国内学者,都以历史和经济学视角对圈地运动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他们肯定圈地运动对农业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批评圈地运动造成大量失地农民的流离失所和穷困潦倒。

乔治 · 克雷布(Georege Crabbe, 1754-1832)于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父亲是收税人员。他小时已对诗有兴趣。他从小学医,并移居萨福克郡伍德布里奇。主要诗集有 :《陶醉》(Inebriety,1775)、《图书馆》(The Library, 1781)、《乡村》(The Village, 1783)、《报纸》(The Newspaper, 1785)和《自治镇》(The Borough, 1810)等。其中《乡村》是他广为流传和最著名的诗歌,他不像格雷和哥尔德斯密斯那样美化圈地运动前的农民生活和乡村景色,而是真实地描绘了贫困的农村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 :“穷人的真实图景”,并揭示圈地运动给农村带来了更大的痛苦,更暗淡的前景。

在克雷布看来,农民被命运抛弃,生活难以为继 :“当地的贫穷农民辛苦劳作,/ 烈日当空,阳光火辣辣,/ 照射他们的手臂和头上 ;/ 颤抖的双手,羸弱的心 / 悲叹着命运的不济,只得苦苦支撑”。[1]农民们日夜辛劳,毫无欢乐,一如野生的两栖动物,每张脸上表露出忧郁与悲伤,他们远离城市的尔虞我诈和虚伪应酬。

但即使是如此,有钱人的圈地行为仍然像无形的铁拳砸碎了脆弱的农村生态。诗人把圈地者比喻为 :让原本丰收的稻穗枯萎的“炽热的沙暴”(burning sand),以及占据整片土地、夺走麦子的“野蛮粗鲁的野草”。那些无法无天的商人(the lawless merchant,即圈地者)像罂粟一般,嘲笑着穷人的土地梦 ;抑或像野芥草覆盖庄稼幼苗,把阳光遮挡 ;抑或像野稗草一样紧紧勒住病弱的幼苗。圈地者把农民从土地上硬生生地拽走,剥夺了农民们白天的劳动果实,同时让他们彻夜不眠地劳作。诗人漫步田野,搜寻自然朴实的生活迹象,但见巧取豪夺、违法乱纪和恐怖恫吓弥漫了这个地方,人们胆大妄为,诡诈如云,粗暴乖戾,野蛮之极。于是诗人提出尖锐的问题 :更多的贫苦农民如今安在?答案 :漂洋过海去未知的地方冒险 ;或做挖矿的奴隶,身边虽然财富堆积,但他们更加贫困 ;或沦为农场雇工,起早贪黑,在虚弱、劳累和屈辱中挣扎,直到疾病缠身,遭人鄙视,无人过问,孤独等死。

诗人着重描写一个留守的老者,命运多舛,圈地者们催促他拼命干活,他只得偷偷哭泣,面对刺骨寒风像枯叶飘零,他怒吼 :“何时能够脱离者艰难困苦?年轻人和伙伴们都已经远走高飞,而我飘落到尘土之中,无人知晓。”而他所见到的丰收庄稼和肥硕的牛羊都是他人的财富。这里留守的是更多的弱势群体 :没有父母的孤儿,空巢的老人,被丈夫抛弃的妻子,整天哭泣的寡妇,充满恐惧的残疾人。只有白痴在悠闲地游荡,高兴快乐。

诗歌在感伤中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农村的沧桑巨变,透射出诗人对农民极大的同情和对圈地运动辛辣的批评。

8.乡村运动,乡村如何动? 篇八

当下,蜂拥投入“乡建”怀抱中的主体可谓形形色色,除了地方政府与民间企业外,还有心怀不同理想与抱负的知识分子、乡村旅游开发与有机农业实践者;典型的有尝试用审美修复裂隙,软化偏见,并在禁忌和边界中探寻可能性的艺术家、建筑与规划师;还有各类心怀善意与良知的民间组织。不同的主体都怀抱着各自的夙愿和偏见来到乡村,毫无保留地将各自满满的抱负投入到乡建过程之中。但一厢情愿的努力致使乡建过程中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村民退位成了乡建的“局外人”,并在他们生活的世界中失去了表述的声音。于是一个荒诞的情景又在中国的语境中诞生了:“乡建”异化成一群打着“良知”旗帜的社会精英之间的擂台竞赛,他们过度的优越感与责任心淹没了对村民困惑、焦虑、恐惧、诉求、欲望的耐心倾听和冷静思考。

乡建速动,乡民被动

时刻浸泡在城镇化进程和发展规划下的乡村,成日面临着政府征地、拆迁、投资和建设胁迫下的村民们,在丧失了土地,信仰、主体与尊严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在夹缝之中祈求生存。很多村民都希望尽快将自己的村子打造成旅游村,能尽快发家致富。所以在乡建进程中,村委会和村民几乎都愿打开自己的大门,甚至是想方设法将知识精英或艺术家“请进来”,尽快打造一块响当当的乡村文化产业,从而利用自己半真半假的“青山绿水”和“古村老宅”来吸引游客,带领村民迅速致富。

我们在乡村的实践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危机。很多商家投资人和怀揣各种梦想的城里人初到乡村都很兴奋,急切想介入到乡村的抢救和建设当中,并宣称要给予许村更多的发展资源与机会。然而这类居高临下的想要“给予”乡村发展机会的想法,无疑带有一种善意的欺骗,一种实则对村民主体性剥夺的帮扶。尽管他们的愿望与初衷可能是“善良的”,但他们介入乡村的行动却与他们自称的善意背道而驰,他们的介入从一开始就取消了与村民推心置腹的交流,取消了倾听村民对各方力量介入的不满与意见,而导致这类只会一味“给予”却从来“不闻不问”的优势姿态的原因,就建立在一套不平等的无意识假设上,在还没介入乡村之前,就已经将“村民”列入到愚昧人、小学生、无知者或不需要说话的人的行列。也正是这类顽固的偏见与行为方式制造了乡建过程中“村民的不动”,造成了知识精英与村民的价值偏差与冲突。

然而,我们所做的艺术介入乡村的行动是从修复乡村文化生命力开始,以重建地方主体性为目标的。持有相似理念和目标的台湾大学城乡所做得很好,他们给了我们很多的经验和启发。他们认为:“如果在对一个乡村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仓促下手,结果必然会两败俱伤,就会产生像前辈梁漱溟先生说的“乡村运动,只有我们外来的知识分子动,乡村的主体村民不动,他们不但无动于衷,并且还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但另一种过度的深入参与,我们的行为如果控制不好,触犯或干预地方主体的文化禁忌,很容易挑起族群矛盾与家族纠纷。这是由于不了解中国近百年来乡村的问题症结,不了解具体乡村的现实与矛盾,而一味认为乡村是落后的,农民是愚昧的偏见所造成的。

乡村怎么动起来?

乡村动起来也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外来力量催促着动,被外力鞭策和激励,一种是村民自身觉悟和苏醒。大多数地区的乡村,一般只有基层政权和村民这两种关系存在。随着农业税取消以后,政府在村民当中的掌控力和影响力也逐渐减弱,再加上外出务工的农民逐渐增多,乡村中基层政府和村民之间的合作关系减少,留守在乡村的部分村民,各自依靠自己的选择,来决定自己的经营和生活方式。这时候,乡村如何靠政府支持发展和市场促进发展,这是新时期的一个难题。一些离城镇很近的乡村经济发展很快,就出现了城镇化带来的问题和后遗症。简单粗暴的开发模式,虽然看起来变化很大,但遗留的问题和隐患也多。找到一个村民和基层政府都认可的有效方式是需要我们在介入乡村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的。

nlc202309081330

那么乡建到底应该“如何动”?当务之急就是尊重乡村传统中的社会秩序与文化空间,在开放式的对话、争议、交流中,达成对中国乡村文化与村民生活夙愿的重新理解,而不是把他们绑上集体主义的发展战车一路狂奔。梁漱溟和晏阳初的经验在今日未必可行,一味强调以村民为主体、以村民的日常生活为主线,在高度制度化掌控的乡村未必有效。如果以艺术介入许村作为一个不是完美无缺,但却较为可观的案例来看,许村在艺术介入过程中呈现出精神复苏的迹象。经过艺术家、当地乡村政府和许村村民之间持续的互动与碰撞,经过长时期的沟通与努力,许村的地方主体性不但得到修复,而且许村的社会机制与文化生态恢复了活力。不言而喻,许村是动起来了,而且动的还很优雅,它保有温度。笔者尝试归纳许村复兴过程中的不同力量相互间的联动关系:

? 政府认可——和顺县政府的支持和肯定

? 许村基层政权——村民委员会

? 村民中有民宿经营权的组织——农家乐协会

? 许村留守的大部分村民

? 外来艺术家组织——许村国际艺术公社

在乡建中如何让乡村动起来,谁先动,谁后动,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乡村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争论的双方都没有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乡村的问题不是要快速致富,也不是保留民俗和乡愁,而是要寻找在乡村中失落的信仰,从中找寻乡村的主体价值。“许村计划”实施的过程,正是艺术家与当地政府、村民、民间企业、民间组织互动和构建关系的过程,这种“动”建立在相互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从我帮助许村修复老房子和老街的理念开始,到带领村民改造艺术公社;从帮助村民制定文明手册,到自己带头在许村捡垃圾的行动,都获得了作为许村主体的村民的响应。最能感受到许村动起来的事情非两年一度的乡村艺术节莫属了,在夏天最美的季节,许村张开双臂,迎来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客人,但更多的是本地的乡里乡亲,他们对自己家乡由衷的认同和自豪,赞美着家乡的复苏。有些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来了,许村的村民很自豪的告诉我们,“我们许村也不比县城里的人差了”。当代的文化为古老的许村增加了活力,为传统的许村历史空间的文化再造,找到了艺术的原动力。

总之,“乡村”是一个巨大的坐标,我们要在这个坐标中找出乡村的核心价值。如果不建立起这个坐标,那乡建就会偏离方向,也会无从下手。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说的最多的是:坚持和努力,妥协与忍耐。就是外来的乡建者和村民主体之间要相互认同和理解。(文章整理自渠岩老师在首届中国古村大会演讲)。

上一篇: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下一篇:体育教师教学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