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的花反思

2024-09-12

茂密的花反思(共6篇)

1.茂密的花反思 篇一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1

上了《茂密的花》这一节课,在磨课的过程中让我想到了很多关于美术教学的一些方法和上课的技巧。这节课我进行了很多次的修改,比如解决重难点,在课前10分钟我还在琢磨。每次课例对自己来说是一场挑战。

在教学中,我就着重教导学生怎样才能画出茂密的花。首先让他们能理解什么是茂密,即非常多的意思,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画出很多很多的各式各样的花来。虽然学生们理解了茂密的意思可并不一定能表现出茂密来,所以,我用两个花园中间已经有了一幅大的花朵,花园里还需要很多,请两个同学上来添加。孩子必须想办法,花也肯定要遮挡起来。这样让他们知道可以依照这种方法画很多东西。

激发学生学习画茂密花的兴趣。出示两幅数量有差别的花让学生判断哪边花朵显得茂密,进而总结出数量多。接着让几位学生拿起老师准备好的花朵表现有无遮挡关系的花朵,让学生判断哪边花朵显得茂密,进而总结出前后遮挡可以让画面显得茂密。(指出问题:前面的花把后面的花怎么了?生:前面的花把后面的花挡住了。师总结:像这样前面的花挡住了后面的花,这种现象叫做“遮挡”。)让学生理解前后遮挡关系并解决教学难点。

在学生实践中,让学生完成一幅有前后遮挡关系的茂密的花,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知识重难点。学生展示作品中通过(自评-

他评

-师评)体现全面评价学生作品的优缺点。

我在上这节课中,课堂设置一切以学生为主,通过学习《茂密的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到画面的表现意境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美术实践。但也有一些不足。今后在教学中还要更突出学生探究式的学。吕彩雨老师对我的课是这样评价:这节课准备到位,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时间都用到了刀刃上,绘画方式新颖,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将美术带入生活。展示评价环节很完整。如果绘画步骤再强调一下,效果会更好。

我想我的这节课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中会越磨越好。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2

本节课,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感悟、绘画,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不同种类花的特点,引导学生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感受。并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讲到“遮挡关系”时,通过两组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到把花画的茂密方法,就要让花的数量多,前后遮挡起来。投影范画时由于时间关系只介绍了花朵的遮挡,没有仔细地演示花业以及花茎的遮挡关系,使学生只知道把花朵怎样画茂密而不是很清楚应该怎样去表现整棵花的“遮挡”。

作业中也存在问题。由于事先预见学生绘画时可能会来不及涂色,但是为了更好的凸显效果,要求画的快的同学可以涂色,后来造成很多小朋友都要涂好色才愿意展示。要是提醒他们可以用彩色笔画,那么就可以省略涂色这一步了,时间跟得上,效果也会很好。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3

美术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感悟,表现和创造能力。《茂密的花》这课就是要求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不同种类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欣赏、交流中萌发兴趣,打开思维大门,积极主动地用画笔表现茂密的花。

虽然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可是上课的时候心里还是不免有点紧张。首先我通过火把变玫瑰的魔术引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有关内容------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到课堂中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然后让他们观察花的组成部分,了解大多数的花都是由花瓣、花心、花枝、花叶四部分组成的。接着让学生回忆不同花的种类及它们的外型特征,再让学生看课件上的图片,加深对不同花外型的认识。解决了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不同种类花的特点。再接着放我们郑州紫荆山公园、郑州人民公园和郑州绿城广场里一些花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和最初单朵花的图片进行比较,除了颜色和外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最后引出“茂密”把课题补充完整。

这一环节我觉得不理想的是语言不够简练,尤其是最后让学生用词来形容的时候,好几个学生都回答不到要点上,耽误了时间。好的地方是当一个学生说到“麻密”而不是我预想的“茂密”时,我立刻把它引回到了课题上。组长对我这一体现教学机智的举动给予了肯定,这也正是我比以前进步的地方。接下来就是解决茂密了,怎样才能表现出茂密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让他们上台做拼贴接龙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拼贴出茂密的感觉。由下面的同学自己评,哪个组茂密?问什么?通过这一探究活动,我和学生一块总结出表现茂密的秘诀是1.数量多,2.有前后遮挡的关系。接着我出示课件,让他们做两个选择题并说出理由,不但考验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部分存在的问题是游戏环节,我叫了一组的学生上去,人都排在前面非常浪费时间,而且每个人贴一朵花就走了,没有考虑构图,比较乱。

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紧接着就是让学生分析作品了,由我先向学生介绍两张,后面的三张由学生自己说,通过观察分析别人的作品和我的示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表现茂密的多种方法和技巧。说明作业要求后,学生就开始作业。随着后面的作业展示和课后延伸,我的课也告一段落。本节课的设计流程并没有大的问题,但是通过上课我也发现了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就是忽略了组织教学在整堂课上的重要性。刚开始在作业以前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还比较集中,等到完成作业,到作业展示的时候多数学生就乱了,任凭我怎么叫他们安静也无动于衷,特别费劲,也导致我后面精心准备的展评和课外延伸没有展示出来。

这是个比较大的错误,我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把重点都放在了整堂课的设计上,只是一味的备课,过少的考虑到学生,没有做到备学生。而且对学生的评价缺少针对性,评价方式不够丰富,忽视了个别较差的学生。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个性特长的挖掘,让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对茂密花的理解,短短的十五分钟,学生完成的作业还是不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虽然有遗憾,但也是给我敲响了一个警钟,在今后教学中还要更突出学生的“学”,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美术实践能力,发掘学生个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新课改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及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另外,多听课,多探讨,虚心请教,及时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从而逐步提高自己。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4

从上周郑主任通知我们这周体音美要讲成长课后,我就开始紧张的选课,备课,上网查资料,看教参,然后写教案,制作课件,一遍一遍的修改课件,制作教具,画花,剪花,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开始试讲,没有学生自己练习,最后到熟练于心。但是我想说的是,由于紧张,课程中的小细节还是没有按照原计划进行,什么时候讲公开课能不紧张呢!

这节课,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感悟、贴画,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种类,花的组成部分以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花的茂密。

导入环节,用学生熟悉动画人物喜羊羊带来去公园拍的花的照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鲜花的美,比较两幅照片中的花有什么不同,接下来请学生欣赏喜羊羊带来的其他花,用学过的形容词来形容看到的鲜花,引出课题。

新授过程,以喜羊羊花园里种的花,让学生学习花的种类,再出示三种花,让小组讨论花的组成部分,老师总结,花由花根,花瓣,花心,花茎,花叶子组成。接着以喜羊羊想画一幅茂密的花,抛出问题,如何表现出花的茂密?在这个环节我一步一步展示出花,花的数量多了,花的种类多了,花有大小,高矮,疏密变化了,花有前后遮挡关系了,最后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仔细观察,总结,更能加深记忆。

在教师示范环节时我分了两步,第一步用两朵花表示遮挡关系。第二步,请同学帮助老师,上台贴出一幅茂密的花。粘贴过程中强调花茂密的方法。这个环节也很多的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兴趣,进一步强化了把花贴茂密的方法。

展览评价环节,我用蝴蝶的身份告诉学生,假如你是一只蝴蝶,哪组花卉更吸引你,以动物的口吻来让学生评价不仅使教师的语言生动化,更能引起学生听的兴趣。

最后拓展环节,让学生表达对人类摘花的想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也提高了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展示的作品都变现出了花的茂密,作品也存在问题,部分小组学生画的花朵较小,虽然在粘贴过程中表现出了花的前后遮挡,但是花的大小表现的不是很明显。这也提醒我在以后教学中多讲解画面构图,让学生把物体在合理范围内画大。再者,在展示作品时应该多选择几组上台,因为在上课时,我看到了有些同学失望的眼神,完全因为我没有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以后的要注意这一点,我觉得展示作品是一个能增加学生自信心的好途径。

整节课我用了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喜羊羊为主人公,串联了整个讲课过程,比干巴巴的直接讲,效果要好很多。以后教学中,我应该多尝试。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5

我认为本课教学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导入较新颖,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花的感受。

世界上花的种类繁多,它们的结构不尽相同,但不同种类的花具有不同的外形特征。因此我以“考眼力”这一游戏环节作为导入,目的是通过分别出示的不同数量的花卉,让学生快速说出数量,在看幻灯片的过程中巩固遮挡关系的处理方法,为学生接下来的欣赏以及绘画作铺垫。

二、有关的课外知识信息量大,开拓学生视野,从多角度了解花、认识花。

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更多关于花的知识,教师和学生课前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有选择性地安排进教学内容。如在教学中的花卉欣赏多为各国的国花、市花,为了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花的美,我有意在教学语言的设计上,尽可能的应用描写花的成语来辅助进行教学,意图使学生通过这些词语来感受花的另一种境界美。本节课在教学语言上用到了“千姿百态、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等成语,既使学生感受到了花的语言美,又让学生了解了描绘花组成的成语。开拓了学生视野,从多角度了解了花、认识了花。

同时图片欣赏容量大,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创造思维,增强对大自然美感的领悟。

三、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后遮挡关系”这一知识点是本课的难点,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时常有渗透,所以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学生们在新的绘画材料砂画纸上快速的用油画棒直接来画各种花卉,然后互相商量着添加大小、高低不同的被遮挡的花朵与叶子。通过合作,共同想办法,找出了表现“茂密”的方法——“前后遮挡关系”自行解决了教学难点。

上课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也正是因为有缺憾,教师才会逐渐进步与成长,而我,也将在这样不断的良性循环中逐渐成长!本节课教学还存在不足和遗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作业评价不及时、不到位。

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的作业缺乏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学生间的互评不够,学生对自己的创作意图介绍得太少。

二、学生绘画时间不充足,导致学生作业半成品居多。

由于这是一节公开课,所以教学内容和学生作业必须要在一课时内完成,但二年级的孩子在绘画水平上相对来说较低,而且绘画内容也比较多,因此在课时结束时还有少部分学生并没有完成课上要求完成的“茂密的花”,或完成的画中“花”还不够“茂密”。以后要注意这方面的时间分配。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6

《茂密的花》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第四册中的一节造型.表现课。根据新课标中对第一学段学生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要求,从课题上来看,本课教学重点是“茂密”的表现方法,表现茂密(“遮挡关系”)作为本课难点,我将学生的创作表现形式定位为绘画表现,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现将我在教学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收获和大家共同分享:

我认为本课教学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导入较新颖,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花的感受。

世界上花的种类繁多,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但不同种类的花具有不同的外形特征,因此我以“猜谜语”这一游戏环节作为导入,先让学生根据其内容,猜猜出花的名字,再由一朵花邀请出一大束花,这就形成了一组对比,体验数量多,然后再这一大束花里面又很多种类常见的花,在让学生来认识感受不同的花,为学生接下来的欣赏以及体会茂密作铺垫。

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前后遮挡关系”这一知识点是本课的难点,我先用课件展示2组图片,让学生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再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实践,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若干贴花,创设情境,为绿草地添加五颜六色的花,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想办法,表现“茂密”—“前后遮挡关系”,学生在想办法、拼摆的过程中都表现得很积极,解决教学难点。

三、作品欣赏容量大,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创造思维,增强对大自然美感的领悟。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一节好课,课前准备很重要,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花各具特色的外形及种类的繁多,我在课前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花卉图片,并选择其中体现茂密的摄影作品,最有代表性大师作品,优秀学生作品作为课件的欣赏部分,以此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花的外形的想象和创造,并从中感受花带给人的美感。

本节课教学还存在不足和遗憾,主要有:作业评价不够到位在学生作业评价中,我设计的画展招募环节,画的棒的将会收到神秘邀请卡,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质量和速度.可在评价中,由最佳解说员评价最棒小画家,想做到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由于时间关系,在解说员解说时,略微仓促了点.

今后在教学中还要构建开放型的课堂,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美术实践能力,发掘学生个性。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7

《茂密的花》是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欣赏自然中和艺术作品中茂密的花丛,发现花的大小、高矮、疏密、前后的丰富变化。学习用遮挡关系处理画面,感受前后遮挡在画面中的作用。同时感受大自然繁茂旺盛、充满生命力的健康美,是学生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产生积极的表现热情,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在此课之前我们学习过《谁画的鱼最大》,已经知道用简单的对比关系表现大小、高矮的关系。那这节课就引导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把花朵表现的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并加上前后遮挡。这学期我们刚学习过《会变得线条》,为学生表现花奠定了线的基础。这节课程的反思如下:

1.在导入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们欣赏大量不同花朵的图片,开拓学生视野,并出示每种画的简笔画画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鲜花的美。为我们接下来的创作提供了素材积累,避免学生在创作实践过程中画的花朵太单一。

2.遮挡关系是这节课的重点,我用对比的方法,分别出示有遮挡关系的花朵作品和没遮挡关系的花朵作品,请学生分析那种表现方法画面效果更好,从而引出遮挡关系的重要性。同样用对比的方法分析有大小不同的花和同样大小的花、高低不同的花和同样高低的花。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大小、高低、遮挡的重要。

3.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出六朵不同种类的花,让学生学习借鉴一些不同的花朵画法,丰富学生的绘画语言。可是由于低年级的孩子模仿力较强,在作业中有几个学生画了一样的作品,没有新意。我忽略了这点,没有启发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对花的感受。

4.这节课我要求学生改变以往常用的绘画方法,不允许画平时最常的画白云和太阳,而是让花朵布满画面。同学们的构图各式各样,花朵的颜色也五次斑斓,作品效果特别出彩。

这节课的收获特别大,看到学生们能画出茂密美丽的花朵,改变一些以前画画的小毛病,自己的心情也开心的像花儿一样!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8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花卉的大小,高矮,疏密,前后等变化,感受画面的丰富层次,学习用遮挡关系来表现茂密的花丛。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孩子大胆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花,合理安排前后关系,使画面富有层次感。我觉得课前准备很重要,我精心画了些造型不同的花卉,课前我还布置学生去公园或小区观察花的造型颜色等特点方便我们上课时孩子作画,我在课堂中还播放花卉视频帮助学生回忆花卉的特点,通过欣赏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葵花园》,引导学生体会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感受。

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绘画的步骤,我采用了教师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看到一幅画是怎样一步步画完整的,收交作业时,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我知道,他们已经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他们是充满兴趣的参与到绘画中去的`。来看看孩子们的作品,是不是一片花的海洋呢~~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9

《茂密的花》这课是要求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不同种类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可是上课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紧张。

首先我用鲜花的图片导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鲜花的美,让他们了解大多数的花都是由花瓣、花心、花枝、花叶四部分组成的。接着请同学们准备好自己的“劳动成果”,课前布置学生自己用卡纸制作的一支色彩艳丽,造型独特的花。学生实践操作时大多都能掌握方法,作业效果不错,在短短的十多分钟内画出了一幅幅茂密而美丽的画。可是由于低年级孩子的模仿力较强,在作业中就出现了几个学生都画出了一样的作品,没有什么新意。当然这也是我的问题,我忽略了这一点没能及时地给他们创造一个很好的想象情境,启发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对花的感受。

在评价学生作品的时候,我设计了给好画贴蝴蝶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之中,学习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在延伸部分,让学生观察分析花与人类的密切,教育学生爱护一草一木,爱护鲜花,为我们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今后我还要加强对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平时还需多探讨,多反思,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逐步提高自己。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10

《茂密的花》一课是人美版美术第四册第五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分析与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花的造型特点,并能抓住不同的花的造型特点表现一幅茂密的百花园作品。结合这次综合组教研活动目标细化的研究方向,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在观察、分析、研究、总结的基础上了解不同的花的造型特征,初步学会观察的方法表现出几种不同的花,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如何将不同的花表现得更加茂密,并创作一幅完整的茂密的花图。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体验、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研究如何抓住花的特征来表现各种花不同的特点。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我在教学中,尽量使研究表现方法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参与到探究方法的过程中,可以抓住花的哪些特征?大家一起探讨、尝试,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在这一课题的美术教学中,我比较注重美术技能的训练,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讲,他们天真烂漫,思想无拘无束,孩子会喜欢这样较之以前更为严谨的课吗?从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在第一课时中,如何抓住特征来表现不同的花的方法掌握情况良好,他们知道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观察,观察花的形状、花瓣的数量、花的颜色、花的整体造型等,了解了这些特征之后再来表现不同特征的花。但在表现这些花的时候,学生又出现了眼高手低、不太自信的现象。这跟孩子们以前在绘画课上的表现不太一样。

对于这一强调技法练习的课程,二年级的小朋友接触较少,虽然通过这节课的观察、分析和总结活动,学生在理论上掌握了观察方法,但在实际表现中,由于描绘对象已经有了参考,学生一方面对描绘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熟练,另一方面,担心自己画得不像,迟迟不敢落笔,即使落笔了,也不太肯定。这么小就接受非常正统的三维立体思维,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益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又想,课上就让学生去想象各种有意思的花,虽然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但对孩子而言,是不是能沉浸在愉快的想象中而获得另一个奇异世界呢?

上课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也正是因为有的缺憾,教师才会逐渐进步成长,而我,也将在这样不断的良性循环中逐渐成长!

茂密的花教学反思11

美术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感悟,表现和创造能力。

小学生对美术表现的渴望与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从他们的认知水平来看来美术活动就是他们观察生活,表现感受的一个重要途径。上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花的知识,感受与自然生态,互动的乐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创造美的形象来表现生活。

新课程中,课堂设置一切以学生为主,通过学习《茂密的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到画面的表现意境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美术实践,同时注意学生个性特长的挖掘,让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对茂密花的理解,构建开放型的课堂,受到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不足,如:评价方式不够丰富,忽视了个别较差的学生,因此,今后在教学中还要更突出学生的“学”,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美术实践能力,发掘学生个性。

2.冯奎:广东需要“茂密的森林” 篇二

信息经济学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美国的新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是21世纪全球经济的两个增长点。自1997年开始,中国的城市化已推行了15年,形成了政府主导、土地入市、债务滚动的城市化发展方式。这种“地”的城市化带来了中国城市化的一个高潮,但并不能推动城市长远的发展。2012年,新一届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这意味着未来的城镇化必然要有巨大的变化。对于中国未来的城市化,特别是广东这样的经济发达省份而言,将有什么样的“新东西”注入城市的发展?就此问题,本刊特意专访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战略专家冯奎先生。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同舟共进》:中央自2012年以来不断地提“新型城镇化”,这里的“新”是什么意义上的“新”?

冯奎:现在讲的“新”不是指哪一个单独的方面,我认为它讲的是一系列转型。从城镇化发展的主体方面看,要推动城镇农民工的市民化转型。从城镇化载体形态看,以往是以小城镇为主,后来是以大城市为主的战略,现在要追求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从城镇化目标看,要从单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为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等多方面的平衡。城镇化的产业动力,过去主要靠工业制造业,现在要更多依靠服务业。城镇化的增长模式,过去比较粗放,现在转向集约、节约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在投融资模式上,以往更多地依靠政府投资,现在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资本各方面形成合力推动转型。所以现在新型城镇化的“新”,可能体现在城镇化的主体、道路、目标、载体、动力等许多方面。应该用一种全局视角看转型,看待“新”。有的地方抓住一点,就说在搞新型城镇化,你不能说这完全不对,但并不全面。

《同舟共进》:媒体的表述中通用的是“城市化”,但在政策语言中使用的是“城镇化”。为什么政策上强调“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二者有何区别?

冯奎:“城市化”和“城镇化”,是我们自己的划分,其实英文里的词就一个:urbanization。有的地方在实践中讲的是城市化发展战略,但中央政策里讲的一定是“城镇化”,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这跟我国城镇化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关。以前我们是城乡二元结构,乡村人口进入小城镇有困难,小城市人口进入大、中城市也有困难。目前我们有19680多个小城镇,新一轮城镇化要解决人口流动问题,也包括小城镇的落户问题。因此,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绕不开的一个问题。

第二,这与我国的城市体制有关。我国是上级城市管下级城市,城市管农村。如果单纯讲城市化,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行政级别高的城市会通过行政权力从下级城市和农村吸纳资源,造成资源过度向大中城市、城区集中。为避免资源过度集中,保障农村和中小城镇发展,我们提“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

第三,中国改革的经验是需要地方突破的。小城镇的规模相对较小,体制机制方面的约束相对较小,改革取得突破也相对容易。1996年,十一部委开展的城镇化试点改革,主要集中在小城镇领域,比如推动了小城镇扩权强镇、农民工入户等。当时的强镇扩权改革直接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现在广东、浙江等地的小城镇发展得这么好,与当初的这项改革有一定关系。

因此,政策文件里抓住“城镇化”这样三个字而不是国际上讲的“城市化”,这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经验。

比如浙江,虽然用了“城市化”这个词,但大家都知道浙江的小城镇发展得非常好。过去我们讨论过“浙江现象”,归结起来就是“制造业集群+专业市场+小城镇”,这就相当于现在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有人说浙江与意大利很相似,指的就是浙江星罗棋布的小城镇非常发达,集聚了各种产业,同时集聚了大量人口。2006年之前,国家统计局评选的中国“千强镇”中,浙江占了差不多1/4,广东占了1/4,福建和山东加起来占1/4,剩下的才被其他东部沿海省份占有。浙江人为什么现在不过分强调“城镇化”,而坚持用“城市化”呢?他们认为浙江省跟别的省不一样,小城镇已经很发达了,县域经济也发展得非常好,但瓶颈是缺乏核心大中城市,缺乏有竞争力的城市细胞。他们认为小城镇应更多地向中小城市进行转型升级。

广东的“专业镇经济”非常发达,实际上这也是广东未来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这些专业镇都能很好地转型升级,集聚人口,那么广东这一轮城镇化就找到了非常大的基础性动力和基础性平台。

思维突破:不同类型城市群的竞争与合作

《同舟共进》:以广东为例,城市圈形成很早,行政层级高的城市和层级低的城市互相竞争发展,这种竞争手段推动了城市竞争力的发展。这是否是比较成功的经验?

冯奎:我同意你的概括。世界上所谓的城市化地区,其竞争主体和根本在于地区内存在的大量大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及小城镇。这样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就形成一个个城市集群。城市化地区可能会有行政边界,比如美国东北部的城市群从北到南纵贯10个州;我国的一些城市群也与行政界重叠。但要认识到,城市化地区的竞争,主要是城市之间、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集聚人口、产业,成为区域的发动机。

具体到广东,很大的特点是在发展过程中,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小城镇,当时是专业镇,后来很多都已发展成为有活力的中小城市。現在广东有建制镇(含街道办)1500多个,镇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0%左右,被认定为专业镇的有326个。多数建制镇和几乎所有专业镇从经济总量、产业类型、财政收入、基础设施、人民生活水平看,实际上都已形成了中小城市发展的雏形。所以广东城镇化的基础层面很扎实。

另一方面,广东有大中城市作为龙头,在城市群中发挥着带动作用,比如“双子星座”广州、深圳。在近年的发展中,广东在一个省里形成了不同发育程度的城市群,我把它叫做“城中有群、群中有圈”。既有世界级的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也有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育程度不同、需要推动的城市群。

这样来看,广东的城镇体系、城市群体系结构比较完善。城镇体系不是简单的行政等级的拼合,而是城镇这种有机体的组合,更形象地说是一片茂密的森林,里面既有参天大树,也有参差不齐的灌木,相互支撑、共同发展,构成一个旺盛的生态系统。如果全部营养都只供给一两棵大树,那就成不了森林。

《同舟共进》:广东这些城镇为什么能有较强的竞争力?

冯奎:在讲竞争力的时候,我们要突出城市和小城镇本身作为竞争的主体。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世界上那些发达的城市和小城镇参与全球竞争,在地理上完全突破了本地的行政局限。这带给我们很大的思维突破。现在一些地方讲发展,仍从行政管辖权的角度思考问题。行政管辖的方向是上下之级,而城市发展的思维着重于横向经济联系。行政管辖权的角度讲究上下级的对应,资源调度权完全归属上级,体现的是比较强烈的计划经济思维,依靠中央政府、上级政府分配资源。这种方式会导致很多基层单位或基层区域失去活力。

广东在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城市初步显示了相互间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这里面分为几种类型:一是大城市之间,比如现在广佛都市圈广州、佛山之间就有竞争与合作。二是一个城市群内部的大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之间,在功能上互补性越来越强,分工协作越来越多。三是不同的小城市、小城镇之间也在联合。四是不同城市群之间也有合作,例如粤西北的城市群与珠三角的城市群之间存在合作。以上这些合作,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正是由于城市作为一个鲜活的主体,它能够不断学习、竞争、模仿而得到大量正向效益。

广东进一步城市化的关键在哪里

《同舟共进》:广东长期的城镇化过程中,类似乌坎征地纠纷这类事件不在少数。城市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过程出现的征地等各种纠纷,涉及农民利益的保障,以及农民自主型城市化能力的培养、城市化产业的培养等许多问题,这些方面广东需要做哪些工作?

冯奎:我个人觉得乌坎出现的问题,包括增城出现的外来移民和本地居民冲突,其实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广东的发展可以说得益于大量外来人口,也得益于基层对自主型城镇化的探索,因而也比别的地方更早遇到问题,或者说问题比别的地方更强烈、更集中。我并不认为这些问题多么可怕,发展必然面临困难。首先应该判断它是否触及了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利益矛盾。城镇化方面的利益矛盾基本属于人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如老市民与新市民之间的矛盾,村民与市民之间的矛盾,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与市民的矛盾等。这些是利益纠纷、资源分配问题,要解决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第一,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角度,应该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很多问题是因为我们缺少社会公众参与,缺少社会组织的培育,缺少信息公开和解决问题的渠道,使矛盾淤积而不知何时爆发。

第二,对于类似广东这样的地区,要更多地从以往经验教训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城镇化道路。要尊重基层村民或者基层组织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自主型的城镇化进行引导、规范。自主型的城镇化发展得好,既能化解不少矛盾,也能很大程度上焕发活力。

第三,加强城镇化过程中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由于城市发展非常快,以往的规则、法制跟不上城镇化发展的现实,所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法制空档,公民法制意识薄弱。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有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

《同舟共进》:过去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推动城市化,以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滚动吸引产业,这种发展路径的经济和社会成本都很大,我们应当建立什么样的新发展方式?

冯奎:对于土地财政这种发展模式,如果简单地在道德层面进行指责,或批判它的发展思路,只能起到很肤浅的作用。应该探讨为什么全国很多地方都在走这个模式,为什么这种模式根深蒂固。这个问题我觉得要进行分析:

第一,对土地财政要有理性的看法。地方如果没有土地财权,拿什么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提供基本服务?土地财政不一定要废除,也废除不了。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比如可以考虑中央政府也要去分享土地出让收益。

第二,要反思央地财税体制。在1990年代中期的分税制改革中,中央政府通过制度设计收了很多财权,从占20%多上升到60%。但同时把很多公共服务责任交给地方,比如教育、医疗等。1990年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城镇化现象。比如广东,是人口流入大省,地方政府要承担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大量支出,这是很不合理的。从国际上看,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从我国中央、地方的权责来看,更应该由中央而不是地方来承担这些责任。如果适当调整财税体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义务权利,我想会有助于解决地方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问题。

第三,要通过改革,帮助地方政府建立起可靠、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例如,可以将现有有关税费收入归并到房产税。这样,这种政府行为才能有所转变,政府才会想通过优良服务吸引人们长期在其辖区居住。因为只有人们长期居住、投资,房产不断升值,政府才能源源不断地从房产中得到收益,如果人们要离开这个地方,政府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这是发达国家的一条经验。

信息化才能造就“头脑型城市”

《同舟共进》:历史经验说明有了现代工业,才有现代城市,未来应该怎样处理这种关系?

冯奎:我们应该追求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关系,促进国家迈向现代化。但两者协调发展需要一些条件,比如不能有明显的制度障碍,不能有重大决策失误,不能有重大的事件中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等。

关于二者关系,我国学界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既然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那么只要把工業化搞好,城市化自然就有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以脱离工业化去发展城市化,依靠城市化带动经济发展,走上现代化道路。

现在看来,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基本上把握住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协调比例关系,不发达国家情况则多种多样。拉美一些国家走的是一条没有工业化支撑的城市化道路。我在研究巴西时发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巴西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处于低水平协调状态。上世纪60年代,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已达50%,但工业化水平只有30%,是一个明显的城市化超越工业化的国家。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却无法就业,只能住在贫民窟,导致社会矛盾非常激烈,贫富差距明显,对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我国有的地方则出现了另一种情况。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广东一些地方,工业化水平并不低,但由于有城乡二元体制的障碍,许多在广东打工的人没有本地户籍,因此难以形成在本地稳定的消费预期,更不用说进行持续投资。他们把钱汇回老家,在两地之间钟摆式移动。如果按户籍统计,我国真实的城镇化水平只有35%左右,“半城镇化”现象相当严重。城镇化质量不高,劳动力不稳定带来经济大规模波动。中央希望借助城镇化拉动内需,不可能建立在这种“半城镇化”的基础之上。

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两种有代表性的做法:一种是认为,工业化发展起来了,自然就有城镇化。另一种是只要“上楼”就是城镇化,不考虑产业发展、就业需求。

《同舟共进》:提到工业化,就不能不提信息化了。信息化革命对城市化发展,特别是对广东这些基础设施较好的省份,会有哪些影响,又应该有哪些前瞻性政策?

冯奎:信息化非常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化。

从城市分工上说,在信息化过程中,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由于信息化更加发达,更加容易成为“头脑型城市”,而那些单纯依靠简单制造业的城市,更容易被边缘化。“头脑型城市”获得高附加值,而工业制造业的城市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从国际上看,信息化过程中,一些城市的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波士顿强调它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服务、工程设施、研究实验室的主要中心;华盛顿强调它是信息化与管理咨询业的集中地。

从城市空间影响上说,信息化使得世界城市的全球影响力更大。从全球看,与信息化深刻耦合的城市就是几个世界级城市,次一级叫国际城市,再次一级叫区域城市。世界城市可以辐射到极边远的中小城市,它们在空间上变得相对“无界”。这一点深刻地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

城市体系在全球系统中是开放的。我们应该利用新一轮信息化浪潮来提升广东,促进广东的城镇化——

第一,要把信息化放在基础设施的首位。那些没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城市,得到的有效信息非常少,会逐步衰落下去。信息化不是一个城市的战略,而是及格线,是需要不断提升的“标配”。广东要在全省各城市普遍提高互联网普及率、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力争建设全国领先的无线城市群。广东城市差距比较大,要避免漠视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落后城市。要全面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水平,使中小城市不至于被过度边缘化,不至于被限制在信息的孤岛上。

第二,要通过信息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我们的城镇化是后进的,但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站在几乎同样的起跑线上。在城市管理上,要全面提升信息化的城市管理系統,将城市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等都纳入到信息化管理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在交通、公共安全社区管理等领域,充分应用信息化成果,建成一批智慧交通项目、智慧社区。

第三,要利用信息化的纽带作用,加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联结,提升都市圈的辐射能力,优化城市群的空间形态。过去我们为广东的城市和小城镇制订规划,侧重于介绍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关系,但主要基于空间距离。现在要意识到在信息化的深刻影响下,“空间流”的城市体系要优于空间相对区位的概念。也就是说,真正重要的已不是两个城市之间、公司之间、工厂与大型购物场之间的空间距离,而是信息流,以及依附于信息流的人流、资金流。未来的都市圈战略,空间流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把都市圈空间流“做”出来,把它的价值发挥出来,广东有优势进行这方面的努力。

3.茂密的花反思 篇三

本节课,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感悟、绘画,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不同种类花的特点,引导学生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感受。并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讲到“遮挡关系”时,通过两组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到把花画的茂密方法,就要让花的数量多,前后遮挡起来。投影范画时由于时间关系只介绍了花朵的遮挡,没有仔细地演示花业以及花茎的遮挡关系,使学生只知道把花朵怎样画茂密而不是很清楚应该怎样去表现整棵花的“遮挡”。

4.《茂密的花》教学设计 篇四

通榆县明德小学

李晓敏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观察、记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关于花的基本造型知识以及如何在画面上描绘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2)能初步表现出不同形状花的特点,用数量多、前后遮挡等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大胆作画,激发绘画创作的激情。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2)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肯定自己的成绩、虚心倾听他人意见,体验合作的快乐。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花的美感及简单外形的不同特性,以及茂密的花的不同画法、不同表现方法和前后关系。

三、教学难点

掌握表现不同花的方法、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画好的花图片、范画、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画好的花图片、绘画用的彩笔、油画棒和胶棒等。五.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2分钟)

师: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想听吗?好啦,刚才我听的这首歌曲,歌中都唱到了什么、谁能来告诉我?(学生回答)随着天气的变暖,这些花啊即将开放,下面我们提前欣赏一下这些花。

生:回答歌曲中唱到的花,说说自己知道的花。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3分钟)

师:随着天气逐渐变暖,这些花也即将开放,下面我们提前欣赏一下这美丽的些花。师:瞧,翠绿的叶子与白色的花朵相配,显得那么宁静。美丽的草坪上点缀着什么颜色的花,你们看见了吗?都有什么颜色的花呢?各种各样的花交织在一起,百花争艳,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些花以外你还见过什么花?他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呢?(展示图片)

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2、学生展示介绍画好的花(4分钟)

师:课前我让同学们在家观察了花,并且画了花,现在咱们在小组里展示一下你画的花。谁愿意把自己画的花给大家介绍一下呢?

生:展示准备好的材料。

师:咱们准备的花非常漂亮,你想不想用一个词,或者成语来赞美一下这些花。

生:踊跃发言(百花盛开,五颜六色,争奇斗艳,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姹紫嫣红,国色天香,出水芙蓉)

3、遮挡关系讲解(5分钟)

师:你们看看老师这里也有一朵花,这朵花自己在这里生长了一段时间,可是这多花在这里生长的会感到什么呢?怎么样让他不再孤独呢?有一天呢果然来了一朵花来跟他做伴。他们就做了前后邻居。你看好了,哪一朵花看完整了,哪一花没看完整。

生:前面的花看完整了,后面的一朵花只看到了一部分,是因为别前面的挡住了,这在美术里面叫做遮挡关系。

师:你会不会用这种方法再画一被挡住一部分的花?谁愿意试一试?

生:大胆尝试。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让你去表现,你会怎么去画呢?后面的怎么没画画呢?挡住的部分就不画了,他们就成了前后邻居。这三朵花就成了好朋友,其他的花也非常羡慕他们,这时候又来了两朵花,一高一矮,他们说啊,要和他们左左右邻居(示范画画)。

4、贴花练习,化困难为简单(5分钟)

这里的花已经开的很热闹,可是你手里的花还很孤单,那么你想不想也给他找到小伙伴呢?有什么办法?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张大纸,我们每个小组的花都分别贴在一起,让你的花也变得不再孤单。随后展示贴好的作品。

5、交代课题(1分钟)

你愿意给这一课起个课题吗?生回答,教师板书:茂密的花。

6、出示范画(2分钟)

展示老师的作品,学生赏析,总结作画步骤。

(三)提出要求,鼓励创作(15分钟)今天我们就来画画茂密的花,好,开始。

六、展评总结(3分钟)

师:看看你喜欢哪一副画,你有什么建议? 生:生生互评,生自评。

5.《茂密的花》的教学设计 篇五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同学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与交流,使同学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和如何在画面上表示出茂密的花,培养同学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能力目标:能够初步表示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花的美感和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难点:如何表示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学具:白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督促检查用品的准备

二、课题导入

1、播放视频:花开的慢动作以及各式各样的花。“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场景,谁来说一说你的感受?”

同学们,今天我们欢聚在二年级三班,这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各种花竞相开放,我好想闻到了花香,孩子们,喜不喜欢花啊?(喜欢)。漂亮吗?(漂亮)。它美不美啊?(美)。 它为什么这么美这么漂亮?我们用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万紫千红 ……

同学们说的真好,用的词汇很丰富,能够用这么好的词汇描绘大自然的花,说明我们同学平时都很注意的积累,热爱生活,了不起。花的作用很大,它不只可以供人们观赏,陶冶情操,还有药用价值。例:君子兰它不只外观美丽大方,夜间还可以协助人们输送氧气,调节空气,减少疾病,使人正常进入睡眠,他还是我们长春市的市花。山菊花阴干,沏水可以降压。冰凌花阴干,沏水可以治疗心脏病。还有每一种花都有花儿的寓意。那谁知道我们中国的国花是什么花?(牡丹花)、市花呢(石榴花)真聪明,了解的真多,牡丹花是中国的国花,它象征着我国繁荣兴盛。石榴花寓意和谐吉祥。

2、板书课题: 茂密的花

三、探究新知

1、(图片出示)像树木一样可以长年开花的木本花卉如梅花、月季花;

根部像球状物的球根花卉:水仙、郁金香;

生活在水中的水生花卉:荷花、莲花

说一说你知道的花,看它是什么种类的

2、谁能告诉老师花是由几局部组成的?(根、茎、叶花、果实)花是由花瓣、花芯、花萼组成的。

3、花和叶子最接近哪种形状?(椭圆形、圆形、三角形)

设计花朵,从刚才讲到的三个部分入手,花蕊有卷曲的、长垂的;花瓣有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花萼有圆的、方的等

4、那盆花显得茂密,为什么?(数量多,拥挤,又多又密)

5、(出示图片)这两盆花中的花都很多,你认为哪盆花中的花更茂密,为什么?(前面的花把后面的都遮挡住了)

6、下面我们欣赏一下教材中画家和小朋友的画他们是如何表示遮挡的?(是用前后遮挡的方法)小朋友的作品有的是用线画的.,有的是用线和水彩相结合画的。

(准备两张画,一张只有零星的花,成并排 ; 一张画相对茂密出现遮挡关系)

师:同学们,有一个画家呀,画了两张画,可是很遗憾他都没有符合我们今天的题目―茂密的花,现在请同学们拿着手中的花,将这两幅画添的更茂密吧!

根据两张图,揭秘如何画的茂密呢?

板书: 1 数量多 2 出现遮挡关系

7、讨论、讲解克里姆特《葵花园》以及书中四张学生作品中对画面整体的处理方法;

分析、讨论画家、小朋友如何利用前后遮挡关系当手法,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茂密的花的美

四、这么美这么漂亮的花,我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幅啊?赶快动手吧,把我们的大自然打扮的更美一些吧!用线描的形式画一幅茂密的花。

要求:多样的外形,丰富的色彩,不同的姿态

同学作画,教师指导。

学生按要求开始进行绘画,自己设计,体会设计绘画的乐趣

有问题及时解决。引导、鼓励学生进行有个性的创作,巡视

五、展示。

互评与自评结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点评要以突出画面重点为主

六、小结:看到这么漂亮的作品,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呢?(花儿草儿是有生命的,假如你伤害了它,它会哭的;我们不只要维护花草树木,还要保护环境;我们的学校因为有了鲜艳的花朵,绿色的草地才美丽,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 )。

板书设计:

茂 密 的 花

1、数量多 学生作品

6.美丽的花课后反思 篇六

设计时注意纠正以下几点问题:

1、过于追求形似不敢大胆取舍;

2、应强调整体,减弱局部,添加细节要慎重;

3、以线、面为主,点为辅,要注意线、面对比关系,注意点、线、面几何形的应用,是对自然束缚的最好突破 各式各样的花

1、增加趣味性很重要,附加了一个任务,“御风轩”的老板给大家发来了一个邀请涵,请大家参加一年一次的创意鞋大赛,并给大家带来了历届获奖作品作为参考,由此导入引入欣赏各种材料的鞋。最终接到邀请函的班比未接到的班更兴奋一些,制作起来更投入。

2、从原始鞋引出鞋的式样发展与装饰发展本身就是创意,将鞋的文化与式样、花纹三个部分揉到一个环节里,解决了最终式样单调的问题

3、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应当是每节美术课都要渗透,强调的。学生越善于发现自己的特点,就越能将之表现出来。引导学生要接受并喜欢自己的特点,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材设计。强调当自己的特点与活动结合起来时,就会出现出其不意的效果。团包手工 本堂课的节奏把握还不够紧凑,以至于结尾仓促,失去了展评小结的精彩环节,课堂不完整,今后这方面还需要精心推敲。本课难点突破的不够到位。

一节成功的好课体现了教师把握教材重难点的能力和驾御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以及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在遗憾中反思求索。深钻教材,把握课程主旨,精心备课;满怀激情融如课堂,与学生同呼吸共欢乐;走出课堂,寻找不足,在反思中成长。为了教育的梦想,我们辛苦者且快乐着,成长着。

化平凡为神奇

设计意图:作业要求体现了层次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背景音乐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学生了解歌词内容,能够从中受到鼓舞!梦幻的城堡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我充分搜集了相关教学资料,并查阅和借鉴了网络上的关于本课的一些资料,通过对三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决定采用情境法教学。学生对城堡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识。正因如此,我觉得利用欣赏图片更能给学生以想象和创作的空间。

我设计的自行车

首先,在措词方面,我没有去细细推敲。面对低年级学生,应该尽量语言通俗化。而我在课件中使用到了“结构”、“功用”、“发展史”等词汇,尽管进行了解释,但依然从书面上提高了难度。

另外,在最后的评述阶段,因为时间,只请到三位同学讲述自己的设计创意,而后没有进行集体展示。没能够给更多的学生这样的表现机会,非常遗憾!并且在对学生的评价没有达到全面性,未能关注全体学生,对学生评价语言也不够丰富。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都将引以为戒,从这几方面去努力,从而更加完整的去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新颖的电脑

本课教学目标是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通过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会响的玩具

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学生表现很积极,但是由于时间不充足,导致学生在制作过程时,好多学生没有做完。让学生的作品没有得到展示评价,所以在我小结时,好多学生没有听老师在讲什么,只顾自己做手上的玩具。对于课后的延伸我也没有说到位,让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发展。电脑美术 画画布

本次活动中体现了活动性的原则。首先,在活动中,充分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探索设计花布,让幼儿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印出不同的花布;其次,及时肯定幼儿的创作,不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手段。new.060s.com 美术小记者

不足之处: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虽然学生对新闻工作的认识加深了,但是在理论的学习上还有些模糊,学生以报刊形式制作的新闻报道,可能因写作能力问题,内容上不是过于繁琐,就是过于简单化,过于繁琐就显得重点不突出,主题不明确。过于简单化,就显得没有生机活力,没有可读性。迷人的动画片

上一篇:市委书记在市人大召集人会议的讲话下一篇: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