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案设计(共8篇)
1.《七颗钻石》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
在教学设计中,抓住让学生感悟爱心的神奇力量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两个重点,以自学、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思维得到碰撞而产生奇思妙想。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爱心的神奇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大胆、丰富的想象、联想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步骤: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已经在课外了解了有关北斗星的知识,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请两位同学讲述后,老师利用多媒体介绍北斗星的知识,和同学们共同了解。)你们可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去了解它的神奇来历。
二、熟悉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听完故事后,请同学们谈谈你此时此刻心中的感受(听力培养训练)。
3.哪位同学能复述一下课文?
三、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探究以下问题:(投影出示)
①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小女孩和她母亲的爱心?
②小女孩的.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是什么力量使水罐有这样神奇的变化?
③课文结尾写到:七颗钻石升到天空变成了大熊星座,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学生独立思考后,分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探究。①小题应抓住水罐的五次神奇变化。)
2.汇报交流
请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适当点拨,得出答案。
四、展开想象拓展思维
1?文中写到:小女孩在一天夜里,拿着水罐出门为生病母亲找水的过程中,累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女孩在睡着后做了一个梦,请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梦中找水的情景。
2.小女孩把水罐递给讨水喝的过路人时,从水罐中跳出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巨大清澈的水流。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个过路人是谁呢?(是真正的过路人,还是上帝……)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奇思妙想
1?托尔斯泰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将北斗七星赋予这样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表达了他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永远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同学们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能为“启明星”的来历创作一个童话故事吗?请同学们试试!
2.请代表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
本教案设计侧重于对目前独生子女的爱心教育,将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让他们懂得将孝心献给父母、关心献给他人、爱心奉献社会是一种美德。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健全人格。
一、引入
请一位同学背诵孟郊的《游子吟》,大家说说理解和认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做为儿女,我们该怎样去爱护自己的母亲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七颗钻石》,去感受母女之爱的神奇和伟大。
二、熟悉课文
1?听录音,谈感悟。
2?再读品味,说说令你最感动的是哪儿?
三、研读重点品味生活
1?课文写了小女孩的水罐的几次神奇变化?它的神奇变化说明了什么?
2?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那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变成了大熊星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3?同学们,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的父母总是对你呵护、关爱备至,请你回忆一下,哪件事或哪一幕给你留下了今生都难以忘却的印象,你能向大家说说当时的情景吗?
4?当前社会中的爱心捐助、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活动、无偿献血等活动,你是怎样看待的?你参与过其中的活动吗?说说你参与后的感想。(自由组合,合作、探讨、交流)
四、迁移
1.自读童话《母亲的故事》,感受母爱的伟大,体会童话想象的特点和拟人方法的运用。
2.请将这篇童话的结尾按照你的想法进行改写,重新写一个结尾。
五、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2.《七颗钻石》教案设计 篇二
生: (读) 很久很久以前, 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师:这次旱灾有多严重, 课文说了几点?
生:说了三点,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师:什么是“干涸”?
生:就是河里井里一点水也没有了。
师:“涸”就是“干”的意思。我们平常一般说“井都干了”, 在书面语里一般说“干涸”。“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又有一个词是“干枯”。
生:“干枯”就是花草没有水分, 都枯萎了。
师:这里的“枯”就是“干”的意思, 平常我们看到花草没有水分了, 说“干了”, 或者说“蔫了”, 写到文章里用这个词———干枯。再往下读, 还有一个词语。
生:“焦渴而死”, “焦渴”的意思是喉咙很干, 渴得受不了。喉咙就像冒火烧焦了一样。
师:这段用三个句子来描写旱灾之大。能不能先说“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再说“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生:不行, 因为最先发生的是“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然后是“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最后才是“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师:这样你就把每个句子的意思、词语的意思都准确掌握了;句子之间的关系弄得明明白白;整个自然段的内容清清楚楚。这样读课文就叫做“仔细理会”。现在请你再读这段, 想象旱灾之大。
(指名读, 齐读。)
师: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写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妈妈去找水, 在这个过程中, 好像有谁在施魔法, 让那个水罐发生了好几次变化。神奇吗?
生:神奇!
师:我们读课文, 体会每一次变化是怎样的神奇。先看第一次变化。
生: (读文中描写水罐第一次变化的句子) 神奇在小姑娘醒来的时候, 发现空罐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什么是“清澈新鲜”?
生:就是水很清, 很透亮。
师:小姑娘觉得特别惊奇, 有一个词写出她的感受。哪个词?
生:是“竟”字。是没有想到的意思。
生:还有一个词语是“喜出望外”。特别高兴, 出乎意料的高兴。
师:读出小姑娘当时的感受。
(学生自读, 体会。)
师:再看第二次怎么变化的。
生: (读文中描写水罐第二次变化的句子) 这次水罐掉在地上, 没有倒, 而且是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
生:还有就是那个罐子里的水应该洒了, 但是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这很神奇。
师:神奇的是罐子里的水很满吗?
生:不是, 神奇的是罐子里的水一点也没有洒, 还是满满的。
师:所以, 你再读课文里的句子, “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应该怎么读?
生: (读) 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重音落在“还是”一词上)
师:这就对了。你理解得准确了, 读得就准确的。再读第三次和第四次变化。
生: (读文中描写水罐第三次第四次变化的句子) 水罐由木头的变成了银的, 又变成了金的。
生: (读文中描写水罐第五次变化的句子。) 最神奇的是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 涌出许多水, 而且七颗钻石升到天上, 变成七颗星星。
师: (拿一个杯子做道具) 谁来讲讲, 许多水涌出来, 是怎样一个情景?
(一名学生演示, 水从杯子里冒出后向四面流去。)
师:对了, “涌出”就是“冒出”, 水向上冒出来, 流向别处。这和课本图画里水向天上喷的情形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要注意。
师:这些变化太神奇了!神奇得让我们觉得好像有个人在施魔法。好像是这个人一路跟随小姑娘, 看着她的一举一动, 在一旁用魔法帮助她。你来想象, 可能是谁在暗地里帮助小姑娘?
生:是一位仙女。
生:一个有爱心的魔法师。
生:是一位有爱心的女巫。
生:是个好心的外星人。
生:是一位下凡到人间的仙人。
师:想象非常丰富。我们先采用第一位同学的说法, 是一位仙女在暗地里帮助小姑娘。现在我们再来读课文。 (请学生A到讲台前读课文) 现在同学们就是仙女, 一边听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为什么帮助她?
生A: (读课文) 一天夜里, 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 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 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师:各位仙女, 你们是什么感受, 为什么帮助她?
生:她不是给自己找水, 而是给自己的母亲去找水, 她这样爱自己的母亲, 所以我要帮助她。
生:“哪儿也找不着水”, 说明小姑娘为了给母亲找水, 去了很多地方, 都没有找到水, 她太累了, 累得倒在沙地上了。她为了让母亲喝上水, 一点也不怕吃苦。所以我要帮助她。
生:我想, 这个小姑娘可能白天也出去找水了, 没有找到, 她在夜里接着出去找水。她为了妈妈真是很辛苦。
生:我从“一天夜里”想到, 她可能是为了不让妈妈为自己担心, 所以她才在夜里, 在妈妈睡觉的时候去找水。
师:于是, 你们决定怎么帮助这个小姑娘———
生: (齐读) 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生A: (读课文) 小姑娘喜出望外, 真想喝个够, 但又一想, 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 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 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 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 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师:仙女们, 你们是什么感受, 为什么帮助她?
生:我从“匆匆忙忙”这里看出她找到水之后非常高兴, 她觉得自己的妈妈有救了, 就赶快往家里跑, 想让妈妈快些喝到水。
生:我觉得这个小姑娘很有孝心, 她拿到了水, 自己也想喝一点, 可是她想到自己的妈妈在家里生病, 她就喝不下去, 她一定要让妈妈先喝到水, 就赶紧往家跑。这一点把我感动了。
生:我也觉得她很孝顺。这么小的年纪摔倒了, 本来应该疼得哭起来的, 可是她为了让妈妈快些喝到水, 她顾不得疼了, 赶紧去捡水罐。所以我要帮助她。
生:我从“匆匆忙忙”这里, 想象到她可能是怕妈妈担心自己, 所以她抱着水罐赶紧往家跑。
师:于是, 你们决定帮助她———
生: (齐读) 她以为, 水一定都洒了, 但是没有, 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 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生A: (读课文)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 小狗把它舔净了, 变得欢喜起来。
师:仙女们, 再来说说这一次你们为什么帮助她?
生:我觉得她很有爱心, 因为天很干燥, 小狗没有水就会死去, 她爱小动物, 自己都舍不得喝的水却给了小狗一点。
生:我也觉得她很有爱心, 她觉得一只小狗也是一个生命, 不能眼睁睁看着它死去。她把小狗的生命看得跟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所以我要帮助她。
师:于是, 你们决定奖励她———
生: (齐读)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 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生A: (读课文) 小姑娘回到家, 把水罐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 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
师:仙女们, 这回可不是小姑娘感动你们, 而是小姑娘的母亲。
生:我觉得母亲很爱小姑娘。母亲都生病了, 快要死了, 这个时候最需要水, 可是她想的不是自己, 而是自己的孩子, 这个母亲真是了不起, 所以我要帮助她们。
师:是这圣洁的母爱感动了大家。
生:我觉得母亲可能是这样想的:我即使死了, 也要让我的孩子活下去。
师:于是, 就在这一瞬间, 你们怎么样———
生: (齐读) 就在这一瞬间, 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生A: (读课文) 这时, 小姑娘再也忍不住, 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 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生:小姑娘也很渴了, 但是她看到那个过路人讨水, 她能体会别人也很渴, 就把水给了过路人。小姑娘心地很善良。
生:她咽了口唾沫来忍住口渴, 却把真正的水给了过路人, 很了不起。
生:小姑娘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 这个人跟她不认识, 她连陌生人都能去帮助。这一点让我很感动。
师:于是, 你们决定这样帮助她———
生: (齐读)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 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 升到了天上, 变成了七颗星星。
师:仙人们, 刚才感动了你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是爱心。同情心。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都要爱谁?
生:要爱父母亲, 爱长辈。
生:要爱自己的孩子, 爱晚辈。
生:要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生:要爱动物、植物, 动植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师:在人的一生中, 这几种爱每一个人都要拥有。
师:那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 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北斗七星。在人们迷路的时候, 北斗七星给人们指路。当人类遇到大的灾难的时候, 人们看到这七颗星星, 就能感到, 这星星在告诉人类一句什么样的话?
生:爱能帮人们渡过难关, 爱能为人间创造奇迹。
生:人与人要互相关爱。
生: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
师:到这里, 课文的情节还没有完。那些水流到一起, 在小姑娘家门前形成一个清澈碧绿的水潭。你想, 这时候, 谁最需要水?
生:小姑娘最需要水。
生:小姑娘的妈妈快要死了, 她最需要水。
生:那些小动物最需要水, 那些植物, 还有很多人都需要水。
师:这个时候, 小姑娘会怎么办?请你再想象一个情节, 作为故事的结尾, 拿出笔写下来。这个情节要很神奇, 比比谁最有想象力。
(学生续写结尾, 5分钟。)
生: (读自己写的情节) 小姑娘急忙拿着水罐, 来到水潭边灌了些水, 回到屋里, 把水罐递给了母亲。当母亲把水喝完的时候, 母亲的病居然好了。小姑娘看到母亲的病好了, 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她走出门, 把所有的人和动物都喊来喝水。
生: (读自己写的情节)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 升到了天上, 变成了七颗星星。而那些水呢, 流到一起, 变成了一个碧绿的水潭。人们和那些小动物都到潭边来饮水。来喝水的人和动物越来越多, 而那些水喝完了又冒出来, 总也喝不完。喝完了水的人们都变得很精神, 而且他们的心地也都变得很善良。这个世界也充满爱心。
生: (读自己写的情节) 那七颗星星, 在天上变成了一场雨。雨从天上落下来, 动物, 植物, 人们, 都被雨水淋到了, 都复活了, 万物都复苏了, 地球上又充满了欢歌笑语。
3.《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七颗钻石 情境 背景 童话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79
【教材分析】
《七颗钻石》是一篇经典童话故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曲折动人的情节、清晰有序的脉络、丰富神奇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并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七颗星星的故事。这篇短小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美好的愿望: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课题和故事的结尾凸显了童话的象征意义:爱心是永恒的,它像钻石和星星一样晶莹闪烁,珍贵而永恒,超越时空,普照人间。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左右结构的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唾沫、涌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水罐一次次的变化,梳理故事情节,初步感知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清故事脉络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感受童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学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情景导入。(大屏幕出示星空图片)
你们瞧,夜晚的星空,是那么浩瀚,那么璀璨。小时候,我最喜欢望着星空,听奶奶讲故事。瞧,牛郎与织女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看,这北斗七星像钻石一样闪耀,它的背后有一个神奇动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七颗钻石”。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
教师板书时强调:“颗”是“颗粒”的意思,右边是“页字旁”。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过渡:《七颗钻石》讲了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
1.初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
2.集中识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钻石 焦渴 水罐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舔净 反正 递给 忍不住 唾沫 涌出 新鲜
累 竟 哀 凑 咽
指名认读,正字正音。
(2)(教师出示“咽”的生字卡片)这个字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yàn。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李红被妈妈训了一顿,呜咽起来,咽到咽喉的食物全吐了出来。”(指名读)
(3)(出示“唾沫”的生字卡片)这两个字不容易读准,读音是tuò和mò,如果把这两个字连起来,要读tuò和mo。“沫”单独念时读第四声,在“唾沫”这个词里,要读轻声。(指名读)
(4)齐读本课含有“凑”字的句子。(出示语句,标红“凑”字。)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两个“凑”意思一样吗?(出示字典中的解释,选择义项。凑:①聚集;②接近。)你认为这两个句子分别该选哪种解释?
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同,这就是中国汉字的魅力。
(5)写字指导,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写字要领,学生书空。
“凑”字左边两点水,右边是“演奏”的“奏”。右边的“奏”横画左低右高,中间一横最短,下面是“天”,最后一笔捺要变点。
过渡:“唾沫”这两个字怎样才能写正确、写好看?
交流:“唾”字的“口字旁”写得小一些,高一些;右边的“垂”字要注意笔顺,中间一横最长,最后一横最短;横画间隔均匀。“沫”字注意右边“末”字上横长下横短。
过渡:把这些字词放到课文里再读一读,想想这篇童话讲了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
三、聚焦背景,感受旱情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这个故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
2.创设情境,体悟灾情。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3.朗读体悟,感受旱情。
你从哪句话看出这是一场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你又从哪个词看出这是一场大旱灾?(“所有、都、干涸、干枯、焦渴而死”)
这些词语和句子让你感受到什么?(十分缺水、水的宝贵、旱灾严重)
谁来读出旱灾的严重?(指名读、评价读、教师范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旱灾场景,就可以读得动情。
小结:真是一场可怕的大旱灾。
四、再读课文,梳理文脉
过渡:在这大旱之年,有位小姑娘深夜出门为生病的妈妈找水。在小姑娘找水的过程中,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
1.再读课文,感受变化。
走进2-4自然段,看看水罐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
2.通读课文,梳理线索。
指名逐段读课文,教师列出提纲。(教师相机板书)
水罐变化:空→满→银→金→钻石、水流→星星
3.梳理情节,概括内容。
根据教师的板书内容,你能完成填空吗?
地球上发生了 。
一个小姑娘 ,累倒后醒来,水罐 ;小姑娘把 ,水罐 ;妈妈把 ,水罐 ;小姑娘把 ,水罐 。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了七颗星星。(指名说)
小结:把文中的重点词句串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感受神奇,体会孝心
1.话神奇,谈印象。
师:在水罐一次次的神奇变化中,哪一次变化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机教学。)
预设:学生觉得水罐第一次变化很神奇,印象最深刻。
3.走进“为母找水”的情节。
过渡:让我们走进小姑娘为母亲找水,水罐由空变满这一情节。
4.感受神奇。
(1)你从哪儿感受到神奇?(指名读)
课件出示句子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2)抓住关键词,体会神奇变化。
课件出示句子2:“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竟”表示小姑娘对这神奇的变化感到太意外了。)
5.体会孝心。
(1)为什么水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让我们看看水罐第一次变化之前都发生了什么。
课件出示以下内容:“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齐读)
(2)联系上文,加深理解。
小姑娘这时出门找水,也许找不到水。为什么?(学生回答)
过渡:可小姑娘为了救生病的妈妈,却毅然决定拿着水罐出门找水。
(3)想象情景,补充说话。
小姑娘会去哪儿找水?结果怎样呢?(指名说)
说话练习:
她来到 ,但 了;
她来到 ,但 了。
是啊,她去过很多地方,脚磨出了水泡,双手被岩石划破了,衣服被荆棘割破了,所有的地方都找遍了,仍然没有找到水。小姑娘太渴了,太累了,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她会做一个怎样的美梦?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你们的想象力,创造神奇的梦境吧。
(4)补充情节,创造神奇。
出示:小姑娘梦见 。
交流:学生说出各自想象出来的梦境,教师随机评价。(小姑娘的孝心感天动地,创造了奇迹。)
(5)抓关键词句体会孝心的可贵。
课件出示句子:“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有了水,小姑娘高兴吗?文中哪个词表现出来?(喜出望外)你们有喜出望外的事情吗?(指名说)请读出喜出望外的感受。(指名读、评价读)
六、学讲故事
1.自由讲故事:请大家试着讲一讲“为母找水”这一片段,大旱灾部分也要讲出来。
2.指名讲故事。
七、课堂小结,质疑思考
1.小结:这节课我们从水罐的变化中,感受到童话故事的神奇和小姑娘感天动地的孝心。
2.质疑:水罐由空变成了装满水,从木头做的变成了银的,后来变成了金的,最后还跳出了钻石,你发现了什么?
3.思考:水罐为什么会越变越珍贵呢?在小姑娘一次次让水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爱的付出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去寻找答案。
4.《七颗钻石》教案设计 篇四
学习目标
1.认识“凋、罐”等几个生字,会写“钻、焦”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凋谢、小心翼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课前准备
1.能够表现课文第一段内容的课件。
2.课文插图和生词卡片。
3.随文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自读课文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神奇之处及原因。
全班交流
1.请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可以派出代表拿生词卡片当小老师教读全班同学,或组员接读课文,或请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定一生读某个自然段)
2.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
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爱心感动天地)
有感情朗读
1.自己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读读写写
焦渴而死
清澈新鲜
劳累
竟然
哀伤
舔水
反正
涌出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递给
忍住
凑上去
咽唾沫
续编故事
1.(出示插图)同学们,《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仅一夜之间,这个木头水罐就在孝心、爱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动下,变成了银的、金的,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让我们认真观察图画,来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让它更美好,好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板书设计:
交代背景——旱灾、缺水
分水给小狗喝
分水给母亲喝 七颗钻石
发生的故事——
分水给过路人喝
钻石升天
教学反思:
整节课下来,总体效果还可以,学生的参与面比较广,学生很感兴趣,想象得也比较好。
比如,“让学生想象有一位仙人看到了小姑娘的遭遇,她会看到什么,又会怎么想,怎样做?”这里学生比较有兴趣,但是想的还不是很深入。(比如还可以展开想象,小姑娘在找水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怎么克服的)
又如,在让学生转换角色时,学生就是小姑娘,我问:“你为什么这样匆匆忙忙的啊?”这时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他们完全投入在那种情景之中,急着为母亲去送水。
再如,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我问:“小狗会向小姑娘哭诉什么?”“小狗又会向小姑娘欢喜地说什么?”我用亲切的评价语引导学生说,学生非常愿意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我觉得这是我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吧。
5.七颗钻石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重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关爱别人,用爱心对待每一个人。【教学难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2、小组讨论。3、教师讲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七颗钻石》。
2、情感渲染,感受“水”的重要性:
⑴ 师: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老师带你们穿过时空遂道来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这一场大旱灾使人类及所有动物、植物受到了极大的灾难,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⑵ 师:此时此刻,大家最需要的是什么?(“水”)
3、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师:是啊,那个时候,水是多么的珍贵。
《七颗钻石》就是发生在那场大旱灾中的一个既神奇又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
二、整体感知
师提出“第一次读书”的要求:
师:文中写小姑娘抱着空木罐去找水,接下来,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情,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76页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把令你觉得很神奇的地方找出来,用“──”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2、生自由大声读、边划、师巡视、指导。
3、反馈:
生想先说哪个句子,师就先指导读哪个句子,并边板书。
⑴ 例如:“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木水罐变成了银水罐,里面的水还是满满的”
师:水罐变成了银的!(板书“银”)真神奇!可从你的读中老师感受不到神奇,你能再读读吗?
一生读→指导后再读→全班读
⑵ 指导别的“神奇”的句子,理清“水罐的几次变化”:
师:你还找到哪些句子!谁能像我们刚才这样读给大家听。
生依次找出来,并说明神奇在哪?师板书: 4、教生学会提问题:
师:看到空木罐,变成银的,又变成金的,最后还从罐子里跳出钻石,你最想问什么?(如: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等)
三、分段学文
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首先听老师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个故事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呢? 大旱灾严重吗? 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你们体会的真好,能不能通过你们的朗读,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这场大旱灾的严重,残酷。指导朗读
读的太好了,你的朗读仿佛真的把我们带到了灾难中一样。
下面我们来目睹一下干旱的场面,请看大屏幕,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这一段。看,大旱灾多么严重,多么残酷啊!就在这场大旱灾中,小姑娘为了生病的妈妈是怎么做的那? 我们先来读读小姑娘为妈妈找水的这个情节,看看你从哪儿可以感受到小姑娘非常爱她的妈妈。⑴ 自由读: 学生说: 看大屏幕:
① 一天夜里(1大旱、2爱妈妈)
小朋友,看小姑娘的穿着,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或秋冬的夜,那这夜会是怎样的夜?
(寒风瑟瑟风沙弥漫、漆黑不见五指、没有人出来行走、寂寞的、孤单的、害怕的„„)③ 姑娘怕吗?
(不怕,她想着要为妈妈找水,挽救妈妈的生命)
她真的不怕?
④ 确实,她才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和你们差不多,即使害怕也是非常自然的,但正如你们所说,此时她的心里想的更多的是母亲,母亲需要水,我要去找水。这是一份爱的信念。正是这爱,使她充满了力量。
② 找哇找哇,终于(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小姑娘会去哪找水呢?
指导朗读
③ 小心翼翼、一滴一滴(水太宝贵了,小姑娘为了自己的妈妈有水喝丝毫不敢放松)
谁能用“小心翼翼”说句话。指导朗读
看,罐子里终于接满了清澈新鲜的水。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姑娘,你想说什么?
⑶ 我听出了你们的又惊又喜,这真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呀!
点评:水罐里有水了,而小姑娘想到的确是她的妈妈,她多么爱自己的母亲啊!
⑷ 指名读完整情节:
谁把这个情节完整的读给大家听? 指导朗读
谢谢你的朗读让我们再次感受了小姑娘对妈妈的爱。学习3、4自然段: 过度:
师:就在小姑娘抱着水罐回家的路上,水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说:
师:这么神奇的变化让我们来告诉在座的所有人,好吗?
谁愿意将3、4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小姑娘看到小狗躺在地上,伸着舌头,呼呼地喘着粗气。会想些什么呢?
生说:
请看大屏幕:小狗喝完水,朝小姑娘欢快地摇起了尾巴。如果这只狗会说话,它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看大屏幕,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给妈妈喝,有一个动词表现了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谁知道? 生自由读:
带着小姑娘对妈妈的爱,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师 :当妈妈喝完水后,金水罐里还剩下一些水,多么清凉新鲜的水呀!小姑娘也该自己喝一些水了吧,可是到最后小姑娘喝到这些水没有? 小姑娘自己不喝吗? 你从哪体会到得?
是呀,既然这么渴,为什么不喝呢?如果是你,在水就意味着生命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那么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学习6自然段: ⑴ 自由读:
我们再自己读一读这个情节,看看这个过路人什么样? ⑵ 指名说:
渴极了。你从哪看出来?(脸色苍白、有气无力)
谁能试着读一读过路人的话?自由读、指名读。
什么是过路人?素不相识的人。
从哪能感受到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更、全都)
出示大屏幕:指导朗读
小姑娘面对这个脸色苍白、有气无力的过路人向自己讨水喝,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这可是大旱之年啊,这一罐水多么宝贵呀!有了它,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啊!可小姑娘还是把水给了过路人。指名读小姑娘的话。谁想读读这两句话?(分角色朗读)同桌练习、指名读。(出示句子)奇迹再次出现了!看大屏幕。
齐读
看来,这一次次的爱心感动了上天,使水罐里一下子涌出了这么多的水。⑶ 大地上有水了会是什么样?
(出示句子)看,你们能试着说一说吗?先自己练一练。
金水罐变成了一个泉眼,涌出了一股清澈的水流,花儿不再──,草木不再──,人和动物不再──。由读。
大地上有水了会是什么样?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大地上又生机勃勃了!)
7、那七颗钻石呢?谁能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读出了你的感受,还有谁想读?
8、我们再看看这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是什么让水罐一次一次变化,最后变成七颗钻石? 板书:
总结板书:正像同学们说的,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而且无私而广博的爱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七颗钻石变成了七颗星星普照大地,这不是爱满天下吗?
五、欣赏朗读,总结全文
1、师:这是个既神奇又让人感动的故事,让我们再一起感受一下它的美好。想不想回家讲给别人听,那就用心记住这个故事。播放“朗读课件”
2、总结:
1、为什么不把钻石留给小姑娘她们,而让它飞上天变成了星星呢?
(让爱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照进每个人的心中;告诉我们,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会发生奇迹,充满希望;播种爱,就会收获爱„„要像小姑娘一样,都有一颗美好的心。)
这七颗星化作了大熊星座中最亮的七颗,组成了北斗七星。我们知道,北斗七星是人们心中带来光明指引方向的星──那么,由爱而生的七颗钻石化成北斗星,就是告诉人们,让爱成为你心中光明的指路星。2、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故事的题目。读题:
你明白了故事为什么要用“七颗钻石”作为题目?
(七颗钻石,化成了北斗七星,给人们带来光明,为人们指引方向。它象征着让小姑娘的爱成为你心中永恒不灭的指路灯,永远拥有爱的心灵。)板:让爱指路
6.七颗钻石教案 篇六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钻石吗?(板书钻石)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世界上最名贵的钻石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PPT)
师:漂不漂亮?(漂亮)
师:同学们,钻石不光漂亮,它还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它晶莹剔透,纯洁无暇,象征着高尚、纯洁和永恒。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和钻石有关,请看老师写课题。
(书写七颗钻石)齐读课题。
师:读课文都是从课题开始的。读完课题,你们的脑袋里有没有什么疑惑? 生:······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这篇著名的童话故事 — 七颗钻石。
师:把书本翻到80页。下面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出示词语:
钻石
焦渴
水罐
反正 绊倒
新鲜
干涸
涌出 递给
唾沫
旱灾 一瞬间 忍不住
匆匆忙忙
喜出望外 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等方式 师:干涸是什么意思? 生:······
师:同学们,注意看这个瞬字,注意看瞬字是什么旁,目字旁,说明它和什么有关?眼睛有关。哪位同学能表演一下瞬的意思?眨眼,瞬就是眨眼,一瞬间就是 一眨眼。说明时间非常的快。师:唾沫是什么?口水。所以唾字是口字旁,沫字是三点水。这两个字比较容易写错,尤其是这个唾字它的笔顺比较容易写错。现在老师就来写一写这个字,看仔细了。唾字右边的垂要先写中间的千,沫字有一横特别短,注意看是哪一横 师:沫字哪横特别短?唾字还有一横特别长。倒数第二横。看得准才能学得像,学得像才能写得好。把这两个字端正的书写在田字格里,写字前要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开始吧。
师:词语掌握了,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词语放在句子中你们还认识吗?
①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hàn)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②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师:第三句,我想请女同学一起读。
③她匆(cōng)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bàn)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
④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shùn)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⑤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còu)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⑥小姑娘咽(yàn)了一口唾(tuò)沫(mo),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师:正确流利做到了,那你们读懂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
三、再读课文,感悟变化
师:那你们读懂了,老师这有一个问题:木水罐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了银水罐?(板书 木 — 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姑娘?是啊,多么善良的小姑娘,她自己得来的水都不舍得喝一口,却舍得分一点给小狗喝,多了不起。是她的善良使木水罐变成银的。再来,这银水罐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了金水罐? 师:不光是这样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罐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师:谁来读?
同学们,小姑娘费劲千辛万苦得来的水自己不舍得喝一口却全都交给了自己的母亲,这是多么的孝顺!而母亲为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女儿,宁愿自己被渴死也要把水留给女儿喝,这是多么的慈爱!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深情的朗读这段话,把这子孝母慈的感人一幕定格在我们的脑海当中。
师:同学们再来思考,这金水罐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从中跳出了七颗钻石,这七颗钻石又升上天空变成了七颗星星的呢?(板书星星)
师:看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水罐,一个空空的水罐由于小姑娘的孝心竟然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一个普普通通的木水罐再因为小姑娘的善良竟然变成了银的,一个银水罐又因为子孝母慈变成金的,一个金水罐又因为小姑娘在极度焦渴的情况下把水罐递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竟然又从中跳出了七颗钻石,继而这七颗钻石又升上天空变成闪闪发亮的星星。这是多么的神奇,同样这也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刚刚定格在我们脑海当中那子孝母慈的一幕已经让我们特别感动了,而最让老师感动的是小姑娘一个小小的一个动作,那就是她咽了一下唾沫。知道老师为什么为这个动作感动吗?
师:大家都来咽口唾沫。人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咽唾沫。是啊,小姑娘在这么口渴的情况下却舍得把水给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喝,这就是令老师感动的原因啊。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感人的一段。
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神奇而感人的一幕吧。
7.从《七颗钻石》教学说开去 篇七
天使在宗教里是神灵的代言人,代表圣洁和良善,来帮助需要拯救的人。她的形象是美好而高贵的。令笔者吃惊的是李凤老师的课堂如“清水出芙蓉”般的润泽,却芬芳怡人;播撒文化,却不凿痕迹。在学生的眼中,她更是一位天使,她的课堂“美在自然”,“美的源泉是人类最深心灵与他的环境世界接触相感时的波动”,“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她的课堂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我们都是语文老师,但是,当我们拿起课本和学生一起读《窗》,一起读《枣核》,一起读《七颗钻石》的时候,我们是否留意过“金盏草”和“睡莲”的故事,是否关心过“七”这个“普通”的阿拉伯数字呢?或许谁也没有。可又有多少语文老师知道,学生需要这些,也喜欢这些。他们厌恶枯燥的白纸黑字,拒绝平庸的讲授方式。平日里的语文课,于他们而言,或许就是一种被迫和煎熬。当笔者从李凤老师那里如梦方醒般地“学艺”归来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现学现卖”起来。
陶先生不是说在口为语吗?这样设计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对课本的解读后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位特级教师甚至说:有趣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权衡利弊,还是决定采用这一板块:克隆人正渐渐进入人类科学研究的视野,美国、意大利等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开展克隆人的研究,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正试图打开一个有关神秘的克隆人的研究大门。作为年轻一代,你们支持克隆人技术吗?哪知正反方人数比是1:5。要不要帮助?帮助是对于弱者,你怎么能以人数的多少武断判定强弱呢?当同学们你来我往,口争舌战,不以人少而气短,不以人多而持强,妙语连珠,见解独特而深刻时,当听课老师们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时,笔者知道这一设计是成功的。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呼唤更多的人文性,呼唤师生展现独特的魅力和活力,那种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独到领悟的课堂(也可以延伸至课外)的精彩生成,就越发显得活力四射。语文课堂只有通过“生成”才能走向和谐,学生作为语文课堂的主动构建者,用自己的主动生成,将语文学习作为自己成长的台阶,必然能看得更高;用自己的主动生成,将人生体验汇入语文学习的长河,必然能走得更远。好的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的食物吃过之后齿颊留香,好的课堂给孩子留点什么呢?对,课尾用一组图片展示克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当“今天”展示完的时候,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张张神奇的图片:大象穿上了青蛙的迷彩服,老虎留起了狮子帅气的络腮胡……孩子们一个个睁大好奇的眼睛,全场不断发出惊奇之声,好吧,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本节课就到这里吧。
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扇风点火”的能力还不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教学与反思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让语文课堂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双甸中学(226404)
笔者和学生们聊起了《寂寞沙洲冷》(周传雄的一首歌),说到了意象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联想到了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我们一起想象苏轼面对温超超的坟头,低徊踯躅的情形……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笔者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不需要笔者强调什么,也勿须声嘶力竭。学生们已然领会了“寂寞沙洲冷”的妙处:无论是周传雄“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的思念,还是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万分愧疚与悲愤,人物的心境犹如广寒宫一样的冰冷。寂寞、孤独、悲怨向全身袭来,形象而生动。此时,我也仿佛成了天使。之后,我们又聊起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提到了黄巢的《不第后咏菊》,讨论了菊的象征意义及它在电影和诗歌中的作用,甚至探讨了《不第后咏菊》的风格特征。最后发现,诗如其人,先抑后扬,豪情万丈。电影主题与诗人的经历也是惊人的相似,同举造反义旗。学生们的热情不减,更让笔者坚定了一个信念:语文老师应该成为天使。
殊不知,要成为一位天使,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语文老师毕竟还是要教书的,离开了书(教材)似乎是万万不行的。因为我们总不至于天天“在生活中学语文”。最终还是要返璞归真,面对“白纸黑字”。难道只有枯燥,只能平庸吗?天使是为拯救人而生的,语文老师也应该为学生而生,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向光明。
“守得云开见月明”。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充满探究的动力,具备专研的能力,让他们在思考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对学习生活始终充满情趣。
“白纸黑字”也是美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发现美的眼光。朱自清的《背影》不美吗?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不美吗?当我们学习《春》的时候,大家都在探讨文章的语言美,可是手捧着《背影》,总觉得平淡了许多,逊色不少。难道朱自清的语言风格发生了变化,变得朴素自然了?认真研究文本后发现,并不是语言风格的变化,而是“怎样的语言环境下说怎样的话,表达怎样的感情”,即“合适”表达。《背影》的语言美就在于“说合适的话”。
背影的主题也是美的。《背影》主题的理解应与《我的母亲》有所区别:除了至爱亲情的主题之外,《背影》更能够让大家明白“理解”的意义,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是有隔膜的,包括父子亲情。但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在某一个环境之下,感情融通,便体现为一种理解。作为教材,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最合时宜的。
在我们看来,教师如果能将这些不同寻常的“美”,通过前后的学习联系起来,必将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念想,必将令他们的学习生活始终充满情趣。
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时,关于主题的理解,老师们通常的做法是要求学生仔细比较分析语言的特点,并作调换式的推敲,而学生们几乎没有什么反应。或许,学生毫无兴趣,亦或是学生对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的理解是有难度的。毕竟,他们受到生活、学识、思维和想象力等因素的限制,缺少情感的真实体验。一味地推敲只是徒劳,怎么办呢?这时,你何不采用留白的方式让学生去想象这句话说过之后的场景——笑。淡淡的笑,爽朗的笑;一个人笑,两个人同时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不同的笑,表达不同的心境,可以是苦笑,也可以是一种自适,即自我排遣。或许,就在这一“笑”之后,学生也会“自适”许多。
“学生在课堂中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增长,不是刻意而为之的,而是顺应学生原有的基础,使他们自然地成长”,这便是智慧延伸的美丽瞬间,也正是堂课生命的节点。而能敲响这生命节点的人,正是我们的如天使一般美丽的教师。请相信,只要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拥有一份自信,并孜孜以求,你就是学生们喜爱的天使。
8.《七颗钻石》教案 篇八
[教学要求]: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倒)及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3、了解水罐的四次变化原因,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体会有爱才有幸福。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2、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心型书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给我们一种神秘感,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会想到什么神话故事呢?那么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而着迷。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了解一下它的来历,你们愿意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吧!(板书,指出钻是多音字)
二、读题质疑
1、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创设情境
1、看动画,听故事(不用录音,配乐教师讲故事)
2、交流: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吗?
四、初读课文
1、提要求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求助生字表,或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2、根据读书三个层次自测,分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读音、听感情,然后评价。
3、读好词语
4、读关键句子、排列句子顺序
五、再读课文
1、我们把这些词语和长句子读得这么好,那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要做到正确、流利应该不难了吧?(对)嗯,老师绝对相信你们的能力。所以这次读书我把难度提高了一点:请你快速读课文并思考小姑娘与七颗钻石有什么关系呢?
2、交流:为什么说小姑娘的心像钻石一样闪亮呢?你能用读书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吗?
六、细读课文
1、随机指导学生读2、3、5自然段
2、教学第一自然段:这一切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啊?用读书的方法告诉大家。
(1) 抓住重点词进行字词教学
3、引出第六自然段:在那么一场旱灾里,我们认识了这位小姑娘,她的心像钻石那么透亮,故事里说:“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
六、填空小结
很久很久以前,( )发生了( ),一个小姑娘虽然自己( ),但还是把水( ),小姑娘的心就像( ) 。
七、指导写字:银(动画展示,学生临描)
八、课后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故事情节画成几幅连环画,并在下面用文字作简单说明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二、来当导演:
1、如果你是导演,要拍好这个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最重要的道具该是什么?简单说明理由
2、速读课文并思考:小姑娘的水罐有什么特点?它发生了几次变化?
3、交流
4、看画面回顾主要情节,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情节是哪一个,说明理由。
三、我来当演员
1、每一小组选择最喜欢的情节,反复朗读后进行表演。
2、表演交流,评点感悟
3、思考:什么让小女孩的水罐变得如此神奇呢?
四、小结:同学们通过当小导演和小演员,深刻地体会到了小姑娘有一颗像钻石一样的心,并故事中明白了爱是帮助,爱是互相关心,爱是一种行动,当我们拥有爱心的时候,就会感受幸福,拥有快乐。
五、课后作业
a) 制作一张爱心卡送给你想关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