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农民夜校工作总结

2024-07-16

村农民夜校工作总结(精选6篇)

1.村农民夜校工作总结 篇一

开办农民夜校工作计划

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明理守法农民,使广大农民群众学习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制订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民科技实用技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全面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精神正能量。

二、教学内容农民夜校教学内容。

围绕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文明礼仪,法律法规,涉农政策,整脏治乱,农村适用技术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1、农业农村实用科技培训。根据农民创业致富的要求,本着干啥学啥、学啥干啥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培训活动。

2、政策法律普及。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学习相关法律和政策知识,让农民做到懂法、守法,并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日常知识普及。普及地灾防治常识、森林防火常识、防汛抗旱常识、卫生保健常识、用电防火常识、环保常识、生活小常识、信息网络知识等。

4、文体娱乐教学。结合道德讲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礼仪传播活动,经常性地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让农民活跃起来、高兴起来、团结起来。

5、信息发布。多渠道收集并及时发布政策、市场、价格、劳动用工等信息,让夜校成为农民致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6、交流沟通。通过各种培训及文体活动集聚农民,使农民便于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引导农民走共同创业、共同致富之路。

7、民主议事。增强村务工作透明度及农民参与度,对村里需要民主决策的事项,组织农民代表进行讨论和表决,真正做到“管理民主”。

三、教学运行机制

1、农民夜校的组织管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培训工作要与乡学校、卫生院、信用社、农业服务中心、司法所、劳保所等部门对接,并要积极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帮助教学,提升办学质量。

2、农民夜校的活动内容和时间,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根据农时农事活动科学安排。要在广泛征求农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年度活动计划,课程表和教学内容做到一月一公布,让农民心中有数,提早准备。

3、农民夜校的活动方式,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在培训方式上,把集中办班与党员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授课方式上,要把专家讲课与当地致富能人现身说法紧密结合起来;在活动方式上,要把教育培训与文体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凝聚人气,寓教于乐。

4、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各村的农民夜校举办工作将纳入乡年终考核,对工作不重视,未按要求开展的村(居)和负责人严格执行“一次通报、二次约谈、三次问责”制度。

四、教学要求

1、教学计划拟定后交乡党政办备案,每所夜校平均每月开展集中学习2至3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

2、每次教学活动后于次日向乡党政办报送信息,信息内容包括教学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主讲教员、教学内容、参加人员规模、取得效果、活动组织的方法经验等,并必须附上现场照片。所报信息作为教学活动小结同时存档。

2.村农民夜校工作总结 篇二

1 农民培训工作中的问题

1.1 培训基础薄弱

据农业普查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在56147.9万农村从业人口中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仅有3258.7万人, 仅5.8%, 小学23665.5万人, 占42.15%, 初中21356.3万人, 占38.04%, 平均受教育年限7.8年 (城镇这一数值为11年) , 纯农业为6.23年。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状况也不容乐观。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 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的占3.40%, 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只占0.13%, 而无任何培训的占76.4%。面对这样的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却只有90万, 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60%左右, 平均万亩土地约0.8个技术人员。大多数农民仍然从事着简单的传统农业, 新技术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普遍较低, 农村整体素质水平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已经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形势的需要, 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1.2 培训效果不佳

近年来, 农业部等部委先后推出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五大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从目前推广实施的情况来看, 这些工程主要是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径进行推广。农民参与培训的整体积极性相对较低, 通过对一部分县、镇、乡组织培训情况的考察我们发现, 认为培训不具有多大意义以及农务繁重无暇参与培训的人数占到了40%左右。这部分人参与培训往往是因为当地主管部门对培训给予了财政支持, 或是将参与培训与某种利益相挂钩。因为这些原因参与培训的学员, 积极主动性不高, 在培训过程中抱有应付差事的心态, 使得培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3 培训内容不足

现有的农民培训, 内容大部分集中在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 大多只是简单的技能培训, 并未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 忽略了对农村留守劳动力的培训工作, 而这部分群体在农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建设新农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 中国农村地区差异明显, 农村人口对于培训呈现多样化需求, 内容既包括传统的家庭种植业与养殖业方面, 也包括非农职业技术服务方面如农产品加工、建筑、运输、服装加工、家政等。但目前培训的情况据调查表明, 有超过80%的农民认为现在的职业技术培训没有合适的内容, 超过70%的农民认为职业技术培训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1.4 培训重点单一

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民的要求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即在重视实用技术的同时, 也注重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当前的农民培训不能体现农村的特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教学内容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不大, 和群众生活联系不密切, 习惯于传统模式, 忽视了对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培养。这些培训治标不治本, 未能从根本上培养农民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无疑影响了他们未来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长此以往, 必然影响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无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进而使新农村建设进展缓慢。

2 提高农民培训工作水平的对策

2.1 结合地区特点制定培训计划

现在相当地区的农民培训工作缺乏长期的规划与安排, 不确定性大, 计划的实施效果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农民培训工作具有系统性、长期性、有针对性, 并应当配备完善的考察机制, 反馈机制。这就需要以一定地区为范围 (可以自然行政划分为单位, 也可以地缘相近、情况相近的村镇相组合) 制定系统的本地农民培训计划。计划应当将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地区应当有5年以上的长期培训计划, 由于地区政策变化、官员调换等因素很容易影响计划的顺利持续开展, 长期计划的制定就需要有极高的质量, 并且有相关政策规定予以支持, 不至因为非因计划本身和计划相对实际情况变化而影响计划实施。所以长期计划的制定应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制定, 对地区实际情况展开专业的摸底调查, 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明确长期负责部门, 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作出参考性规定。其中培训的内容要结合农民及当地农业经济的实际需要, 分层次分类型的制定。短期计划则需遵循长期计划的指导, 将一定时期的具体培训工作进行安排, 包括内容、时间、方式的具体安排。

此外计划的顺利长期实施还需要长效监督控制机制, 要定期对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进行检查, 对工作展开的实际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工作要客观, 可以委托其他部门或者机构进行。为参与培训农民制定培训档案, 以作为下一步培训安排的一项参考依据, 并注意进行跟踪随访。

2.2 结合农民需要进行培训安排

农业生产具有很强时间性, 加之农村家庭往往人口较多, 家务事繁重, 使得农民对于培训时间与地点都有自己特定的要求。此外, 由于大多数人员基础较差, 难以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 因此在对针对农民进行培训安排的过程中, 要注意考察农民的培训要求, 进行科学的安排。通过对部分农民培训基地的调查, 参与培训的主要人群为30-50岁之间的农民, 作为主要劳动力其参与培训倾向于在农闲时节的较短时期内, 一般为期为一周, 能够接受两周以上周期的培训人员不足10%, 所以培训时间长短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以上问题, 确定适中的培训周期。在培训的地点上, 参与培训农民也倾向于将地点安排在距离住所较近的地方, 针对农作物、畜禽种养殖培训, 其倾向于培训教师入村进行培训。因此培训的地点安排要考虑到本地农民的实际要求。

对于培训的内容, 农民也有自己的要求。总体而言, 农民主动参与培训的主要动机为能够解决自己某方面的实际问题或者满足某方面的实际要求。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81%以上的农民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 具体而言又分为通过农业生产增加收入、通过其他途径增加收入。在知识技术的具体内容上, 较深、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难以调动起农民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 应当以增加收入为宗旨, 具体项目的开设需具有多样性, 满足不同需求。结合本地区农民的实际情况, 开展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 (农资) 营销、农产品经纪人、农村合作社建设、创业等培训。具体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遵循实用、易学的原则, 紧密结合实际, 以实际操作案例为依托, 或者紧密结合本地区相关实际情况展开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培训。

2.3 针对培训对象进行区别对待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于取得良好培训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参与培训的对象要根据其培训需求、知识层次进行区分。按照农民不同需要划分不同的门类。依照前文所述, 参与培训学员主要通过农业生产增加收入的, 应注重针对粮食增产技术、集约化科学养殖技术、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等进行培训, 以提高农业附加值为目的, 并将培训作为推广发展生态农业的窗口。对于希望通过其他途径增加收入学员, 要做好前期课程宣传与介绍, 使学员在参加实际培训前, 了解相应课程, 明确自己的需求做出正确的课程选择, 避免培训课程开始后, 学员才了解学习的目的和运用的方向, 产生不适合自己之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对学员程度进行区分,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采用不同进度、深度的培训。

2.4 依据实际需求灵活培训方式

农民培训, 对象特殊, 内容特殊, 应当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手段。培训方式要务求实效。首先, 在拟参加培训的农民中进行评价选择。短期培训由于时间有限, 很难让参与培训的学员在知识能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 长期培训对于绝大部分参与培训农民来说又不现实, 因此可以按农民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区分短期班与长期班。大部分群众性的学员参与短期班。但对于一部分负责人、带头人, 有必要组织长期班, 这部分人也可以通过在县乡政府、村民委员会等中进行挑选的方式, 各部门、村委员会选派的方式参加。其次, 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多方式结合。可以聘请相关专业行业专家、高校教师, 进行课堂教学, 或是进行现场展示, 抑或是根据农民提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实际问题组织专场或直接进驻现场教学。还可以通过下乡讲座、科技赶集等方式对广大难以专门参与培训的农民进行普及式的培训。再次, 集中式培训与咨询相结合。在培训工作中, 我们发现, 随着课程的展开与主讲人的引导, 很多农民在培训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实际问题, 但是碍于有限的课堂及课下时间, 有些问题主讲者无暇解决, 予以回答的部分问题也回答的较为浅显。因此可以在培训的整体时间中安排集中的咨询时间, 放置在集中授课结束之后, 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跟踪反馈。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者的听课积极性, 也能够借助培训的机会解决部分实际问题, 还可以成为培训组织者了解农民目前主要面对实际问题的窗口。

在具体的培训手段上, 需要借助现代教学技术, 综合使用各种手段。这主要是针对参与脱产集中学习的农民。培训的手段多样化有利于学员对内容的接受消化, 以及学习疲劳感的缓解。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将实际状况通过照片、视频展现给学员, 增强培训的生动性;主要内容文字与讲解同步, 便于学员记录。并可以通过远程技术, 将其他地区的成果、经验加以展示, 并请当地实际操作者进行介绍讲解。

2.5 针对培训要求提高教师素质

培训教师的素质是培训效果的重要保证。农民培训对于参与培训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它既要求培训教师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与过硬的技术能力, 又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沟通传授能力。应从多方面入手, 提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农民培训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更新理念和知识构成, 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上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次, 农民培训教师要理论与实战能力双提高。

涉农问题不仅涉及市场、经济问题还涉及政策制度问题, 培训教师要扎实提高所任课程的理论深度与广度, 深入了解农业发展动向、时政热点、国家地方重要文件、市场信息。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下乡实践或岗位实践, 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 夯实教学基本功。熟练掌握现代办公软件的操作与使用, 提高教学语言能力、沟通能力, 不断提高教学技巧, 优化课程, 提高培训质量。第四, 建立参与培训教师的工作档案, 包括专业农民培训教师以及参与培训的行业专家、高校教师。建立教学反馈制度, 将教师教学效果反馈情况备案, 以便对培训教师队伍进行考核筛选。

摘要:发展建设新农村, 提高农民素质水平需要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农民培训目前主要存在着培训基础薄弱、效果不佳、内容不全面、侧重点单一等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 本文试从培训计划、安排、培训方式以及培训教师素质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培训工作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民,培训,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马超, 张义兵.国外农民培训的三种模式及其对我国农民培训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2) .

[2]邵云, 冒美娟.关于新形势下开展农民培训的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 2008, (1) .

[3]张鹏, 郭建鑫.从新型农民的内涵浅谈农民培训的有效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4) .

[4]钱明, 陈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对农民的培训教育[J].农业职业教育, 2007, (5) .

[5]高翠岭, 王德海.韩国农民培训的经验及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6]曾一春.从政府公共服务的角度探讨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J].科普研究, 2006, (4) .

3.农民工夜校.开展情况总结 篇三

为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知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对于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率以及工程进度顺利开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农民工夜校”作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形式之一正在普及完善。TJA-1项目分部依据建设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年团中央《关于在建筑工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的通知》文件精神,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公司《关于做好民工夜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的指导意见,结合项目实际,积极抓好农民工夜校工作,现将农民工夜校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办学目的明确。

农民工夜校主要是进行安全方面培训,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教育。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增加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水平。使每一位员工在受到教育后,认识到安全生产重要性。同时向农民工传授新技术,新经验。调动在施工过程中的积极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硬件设施齐全,教学氛围浓厚。

2016年6月下旬,项目分部在观鹿山隧道口建成一套占地约100平方米、能容纳50余人、专一用于组织各类培训的教学实施场所,并购置、配备多媒体工具箱、投影仪等教学器具,建成硬件设施齐全,能全天候实施各类教育培训的工作场所,彻底改变利用民工驻地、会议室等场所组织培训的现象,营造了“农民工夜校”教学浓厚氛围。同时,项目在观鹿山隧道施工现场牵头组织了一次“农民工夜校”教育培训活动开班启动仪式及专场教育培训,全面的向全线参建“兄弟”单位演示了绵西高速TJA-1在“农民工夜校”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期准备,到推动实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农民工夜校在全线试点推广拉开了正式的序幕,并树立了一个全新的标杆。

2016年6月22日民工夜校揭幕仪式

安全教育培训

三、组织保障,职责明确。

为加强对“农民工夜校”的组织领导,项目部成立“农民工夜校”领导小组、“农民工夜校”校委会和管理办公室。

1、“农民工夜校”领导小组 组长:马江

副组长:张泥,刘力源

成员:徐鹏,孙永玖,廖堰玲,罗涛,孙永玖,吴丰,李洪,彭合平,刘利平

“农民工夜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由孙永玖负责日常教学监督管理工作及收集整理教学成果资料。

主要职责:负责整个“农民工夜校”开展的领导工作,主要负责开办“民工夜校”重要事项的决策、人事任免配备、资金投入保障及监督指导工作。

2、教务办公室

“农民工夜校”领导小组下设教务办公室,由项目分部各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日常教学监管工作由安全牵头落实。

教务办公室主任:刘力源。

教务办成员:徐鹏,孙永玖,廖堰玲,罗涛,孙永玖,吴丰,李洪,彭合平,刘利平

主要职责:

1、建立“民工夜校”培训管理制度;

2、制定“民工夜校”全年重点工作计划;

3、制定“民工夜校”培训资金计划,并作为安全生产 费用支出纳入安全计量范围;

4、收集整理、上报 “民工夜校”培训工作报表;

5、每季度对 “民工夜校”培训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并根据考评结果对各教员、学员进行奖罚;

6、将“民工夜校”工作情况汇报作为安全例会议程,检查教学任务要求完成情况,协调处理 “民工夜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民工夜校

民工夜校由项目自行组建,作为对农民工实施培训教育的场所。“民工夜校”校长由项目经理马江担任,参照绵西高速公路TJA标段项目经理部的“民工夜校”模式设立教育管理机构,以保证日常教学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校长:马江 副校长:张泥 教务主任:刘力源

教师成员:徐鹏,孙永玖,廖堰玲,罗涛,孙永玖,吴丰,李洪,彭合平,刘利平

主要职责:

1、根据本方案要求做好“工地夜校”场地规划和必要的 硬件投入,为“民工夜校”培训创造条件;

2、建立“工地夜校”培训师资档案;

3、根据“农民工夜校”重点计划,制定详细的教育 培训实施计划,安排专人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配合授课教师开展培训工作,维持课堂纪律,确保培训课程落实到位;

4、做好“工地夜校”培训记录、人员签到,留下影像资料;

5、搜集学员对“工地夜校”的意见和建议;

6、及时向“民工夜校”教务办公室汇报“工地夜校”相 关工作情况;

7、采购、保管“工地夜校”的各种书籍、杂志、报刊等教材或用具,做好登记和借阅工作,图书管理做到整齐、清洁,发现破损要及时更换、修补;

8、负责场地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清洁,维持室内秩序,对“工地夜校”的后勤保障负全责。

四、方案详实,思路清晰。

绵西高速公路TJA-1项目分部严格按上级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并批准实施了符合项目分部实际的《绵西高速公路TJA-1项目分部<“农民工夜校”教育培训实施方案>》与《“农民工夜校”管理制度》。对“农民工夜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学措施、教学管理、教学对象、管理制度、培训组织、培训内容和考核办法进行了明确,为“农民工夜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理清了工作思路。

五、创新培训方法,强化培训效果。

1、首先引入“多媒体”工具箱投入教学,使安全教育培训从传统的说教模式向图像、声学相结合的多媒体动漫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强化参训人员视角冲击,增强了教育培训的直观性和可视性。

2、有奖问答培训教育法

即:在培训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通根据培训进程,结合培训教案,不定时设置问答题,鼓励参训学员积极回答,同时,对能够积极参与答题的学员根据回答情况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让一部分人员先尝到“甜头”,调动参训人员积极性,营造赶、超氛围,可避免出现授课人员专讲,受训人员只听的怪圈。

3、树立典型培训教育法

即:抓住人都是好面子的这个特点,通过在生产施工过程中采集一些遵章守纪和违规违章的生动形象,通过培训教育实施活动,在所有参训人员中树立遵章守纪的学习典范,提高这部分人员的个人形象;同时,对违章违纪人员在全体参训学员面前点名批评,疵疵其面子,损损其形象(通过这种方式,还真没有发现一个把脸后起或把头埋起的现象),灌输存档留名记忆法。

4、过程回顾培训教育法

即:通过采集施工生产过程中一些违章图片,让参训学员查找隐患,反思后果,灌输安全生产观念。

5、鼓励创新培训教育法

即:找一些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一些自制的小发明,运用的小创意,在培训过程中进行宣扬,充分给予肯定,并设置一个创新发明奖或运用推广奖,扬其“威名”,拓展从业人员创新思维(切记:勿以微小而不为,从业人员也需要得到尊重和肯定)。

6、培训到点与到点培训结合培训教育法

即:组织从业人员到夜校里进行培训和学习,培训人员走出去,到民工驻地组织培训。此方法的运用,主要是落实教育培训全覆盖。选用此方法,重点考虑参训人员乘车安全。

7、案例警示培训教育法

即:选择一些在身边发生的一些真实事故案例,用血的教训或身后事案例,向参训人员灌输有命才能花钱的观念。

六、教学工作实效

至农民工夜校开班以来共进行26次培训教育,受教育农民工达420人次,进行现场施工安全测试答卷4次,合格率为100%。发放《班组天地》、《农民工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等书刊共计500余册,主要教学内容有新员工入场安全教育培训、特种设备安全培训、预制梁安全施工教育培训、汛期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高边坡与护坡施工安全教育、现场施工培训教育、环水保宣传教育培训等,在全项目范围内逐步形成了人人讲安全、抓安全、管安全的良好生产工作氛围;现场文明施工形象进一步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农民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全面提升,遵章守纪意识更强,“三违”现场持续下降,操作技能有所提升;民工班组长每天都能自觉的开展班前5分钟警示教育活动,安全事故隐患全面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和明确的工作职责,是做好“农民工夜校”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提。

2、具备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是保证“农民工夜校”教育培训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

3、具有专门和独立的教学培训实施场所,是保证“农民工夜校”教育培训正常开展的条件。

4、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多样性、实际性、方式和方法的灵活性,是抓住农民工眼球和提高农民工参与积极性的关键。

4.农民夜校制度 篇四

一、坚持以政治引领、需求导向、分类施教、注重实效为原则,以“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为基本遵循办学。

二、坚持以省、市、县农民夜校教育培训大纲为依据,围绕政策感恩、法律法规、实用技术、乡村旅游、文明新风、健康教育等为主题制定本校教学计划。

三、坚持课前通过公开栏、大喇叭、村村通等形式发布授课预告、将授课教师、培训时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信息广泛告知群众。

四、坚持每月集中开课不少于2次4课时,也可根据群众需要,适时增开课堂。

五、教育培训坚持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网络教学等三种主要形式。课堂教学采取集中讲解、分片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现场教学采取现场演示、实践操作、实地体验的方式;网络教学主要依托远程教育站点等平台方式。对一些行动不便的群众,可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增加培训覆盖面。

六、坚持课后及时认真收集参学群众和授课教师意见,及时对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时间安排等进行科学化调整。

七、坚持从基层干部、驻村工作组干部、农技专家、学校教师、致富能人等中择优选拨教师。

八、坚持教学过程纪实管理、群众参学应自觉签到,授课情况简要记录,做到工作痕迹清晰可查。

(一)学员管理办法

一、按时作息。按时参加集中培训,按时上、下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课中不随便出入教室,无特殊事情不请假。

二、文明守纪。认真听课,做到上课不讲话,不打瞌睡,不接打电话(上课前关闭手机或将手机铃声设为振动模式),不抽烟,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等;行为文明、不说脏话;守法护法,不赌博、不传谣信谣、不传播淫秽制品、不宣传反动邪教组织、不聚众闹事、越级上访,理直气壮地抵制一切不法行为。

三、努力学习。培训前合理安排工作或家务,保证集中培训时间;培训中,集中精力,认真听课,认真思考,学有所得;培训后认真自学,认真完成作业,力求达成学习目标。

四、爱护公物。爱护教学设备设施,不乱涂抹、乱刻画、乱拆卸、乱搬动,损坏公物一律照价赔偿或恢复原样。

五、讲究卫生。讲究个人卫生,保持公共卫生,不乱丢乱扔,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学点干净整洁,按照相关要求搞好传染病、流行病的防控。

六、团结友爱。师生之间相互支持,学员之间相互帮助,不称兄道弟、拉帮结派、滋事生非、打架斗殴,制造或传播是非,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

七、安全至上。科学饮食,安全出行,注意烟火,规范操作,不动用教学用电设施,车辆出入校园要慢行,到指定地点停放,课间活动,安全有序,确保公私财产及个人人身安全。

(二)学员积分与星级评定办法

为激发农民夜校参训学员的学习热情,提升培训效果,特制定本办法。

一、积分方法

1.学员每参加一次培训获得积分1分。

2.学员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参与活动表现优秀的每次获得积分1分。

3.学员在培训中迟到、早退的一次扣0.5分。

二、积分运用

1.与星级评定挂钩。年终积分在8分以下的不加星级评定。总分在8—12分的评为一星级学员;13-17分的评为二星级学员;18-20分的评为三星级学员;21-23分的评为四星级学员;24分以上且全勤学员评为五星级学员。

2.与物资奖励挂钩。一星级学员奖励食盐一袋;二星级学员奖励洗衣粉一袋;三星级学员奖励土鸡蛋20枚;四星级学员奖励大米一袋(10kg);五星级学员奖励食用油一桶(5kg)。

(三)教师管理办法

一、根据群众素质、农时农事、脱贫攻坚等实际,采用专题讲课、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实践锻炼、文体活动等方式开展全覆盖教育培训。对外出务工、居住分散、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众采取远程教学、上门送学、结对帮学等方式,不断提高参学率和满意度。

二、坚持以政治引领、需求导向、分类施教、注重实效为原则,以“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为基本遵循办学。

三、坚持以省、市、县农民夜校教育培训大纲为依据,围绕政策感恩、法律法规、实用技术、乡村旅游、文明新风、健康教育等为主题制定学习内容,并提前准备讲义。

四、所有讲师不得收取任何讲课费用,必要时培训老师事先应准备好分发资料,供学员课后深入学习、应用。

五、学员根据讲课内容进行评价,必要时对讲课、听课效果建修考核。

六、根据学员培训需求,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

(四)教师考核办法

为提高农民夜校教师教学质量,进一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客观公正评价教师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指标

主要考核教学方式、表达能力、教学效果、总体评价等4个指标。

二、考核方式

每次授课结束后,夜校统一发放授课教师满意度测评表,由参训学员对其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作为授课教师本课题的得分,经授课教师确认后进行公示。

三、考核标准

每一项考核指标设“优、良、中、差”四个等次,考核指标测评为“优”等次计25分,“良”等次计20分,“中”等次计15分,“差”等次计10分。

四、结果运用

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相结合,按授课教师总数的5%—10%评定优秀。对“优秀”教师进行表扬奖励,在考核、评优评先、职务晋升、工作调动、转正定级、经济待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和倾斜。

农民夜校”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

负责人:

管理员:

二、纪律要求

(一)按时作息。按时参加集中培训,按时上、下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课中不随便出入教室,无特殊事情不请假。

(二)文明守纪。认真听课,做到上课不讲话,不打瞌睡,不接打电话(上课前关闭手机或将手机铃声设为振动模式),不抽烟,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等;行为文明,不说脏话;守法护法,不赌博、不传谣信谣、不传播淫秽制品、不宣传反动邪教组织、不聚众闹事、越级上访,理直气壮地抵制一切不法行为。

(三)努力学习。培训前合理安排工作或家务,保证集中培训时间;培训中,集中精力,认真听课,认真思考,学有所得;培训后认真自学,认真完成作业,力求达成学习目标。

(四)爱护公物。爱护教学站公共设备设施,不乱涂抹、乱刻画、乱拆卸、乱搬动,损坏公物一律照价赔偿或恢复原样。

(五)讲究卫生。讲究个人卫生,保持公共卫生,不乱丢乱扔,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学点干净整洁,按照相关要求搞好传染病、流行病的防控。

(六)团结友爱。师生之间相互支持,学员之间相互帮助,不称兄道弟、拉帮结派、滋事生非、打架斗殴,制造或传播是非,努力营造稳定和谐地学习环境。

5.农民夜校教学计划 篇五

一、组织培训形式

1、项目部选派一名主要的管理人员全面负责“农民工夜校”事宜,另外配备一至二名讲课老师。

2、各施工队要安排一名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对的施工人员的日常学习培训工作。

二、培训内容:

1、国家、省市级有关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相关标准规范、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相关文件;

3、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4、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5、《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手册》、消防安全知识等。

6、公司、项目部制定的文明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

三、培训学时

1、对每一位农民工培训的时间为每月、每人不少于二次(四个学时),并做好记录。

2、每月1-4日晚7:00-9:00对木工、瓦工培训。

3、每月5-8日晚7:00-9:00对钢筋工、焊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4、每月9-12日晚7:00-9:00对水暖安装、电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5、每月13-16日晚7:00-9:00对油漆工、抹灰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6、每月17-22日晚7:00-9:00对教授级搭设人员、起重及机械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四、组织管理

6.蓬溪县农民培训工作成效显著 篇六

蓬溪县是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 2010年蓬溪县与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签署了合作培训框架协议, 联合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截至2010年11月底, 已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 940人, 开设工种15个。蓬溪县农业局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 贯彻“项目实施四个围绕、项目管理四个办法、项目监管五项制度”的要求, 通过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培训方向、突出培训重点、重新认定培训基地、狠抓项目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等, 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项目和农民创业培训项目, 取得了突出成效。

在阳光工程培训方面, 通过培训, 保证参训农民均掌握一项专门技术, 提高了综合素质, 增强了就业能力。一是促进了农民增收。据调查, 接受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民, 月均增收200元, 年均纯收入增长8%。二是促进了产业基地逐步壮大。巩固了优质粮油基地, 扩大了特色种植基地, 高效林产业发展迅速, 生态养殖基地提质扩面, 绿色水产基地初见成效。三是促进了产业经营明显提升和农业品牌建设。目前全县已培育县级龙头企业60家、市级17家、省级1家, 新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11家、外资企业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全县3.4万公顷耕地整体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 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2个, 绿色食品4个, 有机转换产品3个。四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2010年阳光工程就地就近培训, 减少了农民流动的盲目性, 促进了农民工有序流动,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农民创业培训方面, 2009年蓬溪县作为全省农民创业培训试点项目县, 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取得了好经验、好效果。2010年蓬溪县以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中心, 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为目的, 深入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工作。以创业理论、创业实践、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为内容, 依据农业产业方向和参训农民具体需求, 着力培养“食用菌—香菇”创业型农民, 帮助农民提高创业能力, 引导和扶持农民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管理水平, 创办农业企业, 推进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通过政府和龙头企业共建食用菌农民创业科技示范园, 共同培养食用菌农民创业人才。选派40名有一定基础的创业农民赴崇州锦兴菌业生产基地, 开展为期3个月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学习;学成后, 引导学员自主创业, 独立承包经营食用菌大棚, 逐步引领他们走上创业之路。通过农民创业培训, 促进了农民增收, 优化了农民创业环境, 提高了农民创业意识。参训学员先后自主创业, 建成蓬溪县原生态鹅养殖示范基地、蓬溪县九叶青花椒种植基地、蓬溪华亨泰丰立体现代农牧生产基地、蓬溪县宝龙精品蔬菜专业合作社。培训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上一篇:4学校家长委员会秘书长职责下一篇:三八活动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