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的开发与经济建设

2024-11-05

地方文献的开发与经济建设(12篇)

1.地方文献的开发与经济建设 篇一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加人意的地方。

2.1地方文献收藏的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地方文献品种多、类型多、发行机构多、发行渠道多,尤其是大量地方文献属于非正式出版物,缺乏出版和发行信息,使图书馆难以及时征集,客观上造成了地方文献征集和收藏的残缺不全。

2.2地方文献开发和利用有待深化

我国公共图书馆虽在不同层面上对地方文献进行了开发利用,但大都停留在编制馆藏地方文献书目索引、题录、咨询服务等方面,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地方文献的全文数据库建设仅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长期规划和具体措施;地方文献的咨询服务工作尚处于被动服务,缺乏主动参与服务意识。

2.3地方文献的规范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的收集标准、范围上并没有达成共识,收集重点也不明确。在地方文献保管上,除少数图书馆是设专库集中收藏外,绝大多数馆是分散在各个书库之中;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处于一种无序的、各自为政的状态。2.4地方文献工作的交流和研究有待加强

目前,各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工作的经验交流、信息交流很少,特别是学术交流就更不多见。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对提高地方文献的建设和开发工作的质量是很不利的。

2.5地方文献工作的队伍有待进一步充实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共图书馆现有地方文献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某些馆甚至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造成各馆的地方文献收集不力,开发工作也难以提高和深入。

3提高地方文献工作质量的对策

3.1拓宽信息来源、主动出去征集

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非常艰巨的任务。各公共图书馆一定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把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变为一种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呈请政府出台形成“呈缴本”制度的地方性法规,为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提供保障。广东、广西、江西、黑龙江、山西、四川、甘肃、湖南、上海等省、市政府均曾发文给各出版机构和机关、团体,要求他们给省、市图书馆提供呈缴本,他们的经验值得普遍推广。同时,各公共图书馆还应确定地方文献的收藏方针和范围,设置专人,拓宽信息来源,主动与新闻出版单位、修志机构、档案馆等单位以及全市的机关、团体、学校、厂矿企业等广泛联系,主动上门访求,广觅博收,尽最大可能将新出版的地方文献收集齐全。

3.2深入发掘馆藏,充分开发利用

地方文献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方信息资源,如何大力开发利用,服务当代,造福子孙,是各公共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首先我们必须改变被动的服务模式,主动做好需求调研,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其次,拓宽二次文献信息开发的思路,扩大索引的编制范围,甘肃省图书馆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该馆自建国以来编有34个专题书目索引,其中《甘肃省所藏西藏和藏学档案史料目录》、《丝绸之路文献叙录》、《黄河书目索引》颇具参考价值。由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馆牵头,组织17个各类型图书馆参编的《东北地区地方文献目录》是一个创举,具有推广价值。同时,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社会需求,有选择地编辑专题资料、研究综述等等。第三、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以专题书目、索引数据库为重点,再深入到各种专题的全文数据库,并提供自动化网络服务,形成良好的地方文献检索与服务系统。如广东佛山图书馆设计开发的《广东花卉数据库》、辽宁省图书馆建立的《辽宁近当代作家、作品资料数据库》、大连市图书馆的《地方产品样本数据库》就很有特色,值得我们借鉴。

3.3完善地方文献工作人才结构

进行地方文献的建设与开发工作需要图书情报专业与地方文史专业人才的结合,没有双重的人才结构,既不能做好必要的基础工作,更无法做好开发工作。因此,各公共图书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人选进行此项工作,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培养,务求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不断提高地方文献建设和开发工作的水平。

3.4加强交流,完善网络

现代图书馆是一个有机的群体,加强馆际协作协调,发挥整体效益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关键。地方文献如果能在网上实现资源共享,其影响和效果将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健全区域性或全省性地方文献工作协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方文献的征集、书目编制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把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整体优势。那末,地方文献的建设和开发工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黄俊贵 地方文献工作刍议,中国图书馆学报,(1)

2 邹华享 关于地方文献若干问题的思考,图书馆,(6)

3 张武耕 地方文献工作五十年之探讨,图书馆论坛,1999(1)

4 柯平试论我国地方文献事业的几个问题 图书情报知识,1992(2)

〔出处〕 《图书馆论丛》(2)

2.地方文献的开发与经济建设 篇二

一、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项目背景

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建设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简称“生态城”) 项目, 被认为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具体体现。这个生态城建设旨在借鉴新加坡在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经验, 在我国建设一个既能实现经济发展, 又能兼顾环境与社会和谐的城市。2007年11月18日, 中新两国总理共同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在中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这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 中国与新加坡的第二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这个项目意在借鉴新加坡的许多成功经验, 在天津建成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相和谐的宜居城镇,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更强调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和新加坡共和国总理2007年11月18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之间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发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长和新加坡共和国国家发展部部长2007年11月18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之间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发生态城的框架协议之补充协议》, 2008年7月1日, 中新双方签订了合资协议, 共同组建了作为生态城开发实体的天津生态城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该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 中新双方各占50%的出资比例。该合资公司负责生态城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及维护的筹资, 以及生态城内的公用设施建设的筹资。根据合资协议, 合资公司持有的40亿元投资远远满足不了生态城建设的需要, 预计生态城建设整体投资将达到500亿元, 这就需要中新投资双方不断“供血”给合资公司, 以吸引战略性合作伙伴。因此, 生态城的建设离不开天津市地方财政的支持与引导。而如何促使地方财政与开发性金融良好合作、互促互进、和谐发展, 对于解决生态城建设的融资问题极为关键。

二、生态城建设中地方财政与开发性金融的合作

从国内外城市建设的实践来看, 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然而各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十分有限, 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加之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资本市场的功能受市场本身周期性的影响, 因此各地方政府以信贷资金为主的融资格局还很难改变, 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很难实现。在此背景下, 建立开发性金融制度十分必要。开发性金融制度通过组建公司化、资本化运作的法人实体, 并持续向其注入一定的资产和资金, 授予其必要的城市资源, 使其具有独立的承贷、举债和偿债能力, 代表政府行使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出资人职能,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财政和开发性金融各自的优势, 共同为生态城建设积极作贡献。

1. 规划合作, 将金融服务与政府的发展思路相结合, 有利于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开发性金融机构主动参与政府的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为政府的重大项目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开发性金融合作机构除了世界银行和我国的国家开发银行可供选择, 还可选择与其他国家知名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合作。与此同时, 政府提出发展目标, 金融部门提供融资设计, 双方按照规划开展卓有成效的业务合作, 使建设生态城的资金得到有力保障, 从而保证了天津市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 体制改革合作, 将基础设施贷款与经营城市理念相结合, 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通过与开发性金融机构共建融资平台, 培育融资功能, 在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的基础上适度负债, 加大对生态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不仅不会额外增加财政的负担, 而且可推动生态城建设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深化改革, 构筑起天津市财政收入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 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3. 金融创新合作, 将金融中心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建立财政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沟通桥梁。

地方政府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相结合, 鼓励金融创新, 构建资金平台, 开展管理资产业务, 推动信贷资产交易市场建设, 通过金融创新, 以信贷融资为过渡, 拓展生态城建设项目的市场出口, 吸引商业金融和其他社会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从而丰富了地方的金融市场, 有力地提升了天津的金融环境建设水平。

三、生态城建设中地方财政与开发性金融合作的意义

1. 开发性金融是连接政府和市场的桥梁。

开发性金融一般为政府赋权经营, 体现政府意志, 它是把国家信用和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规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的一种崭新金融形式。从其实质来看, 开发性金融与商业金融都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关系, 不可相互替代。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 经济社会的发展都需要这样一类金融机构来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 需要它来完成单纯市场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不能完成的功能和使命。

2. 有利于支持天津经济社会科学与和谐发展。

开发性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可以弥补财政融资链的不足, 有力地支持类似生态城这样的重大项目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进行宏观调控。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 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微观制度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使企业成为按照市场化规则规范运作的主体, 从根本上维护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又积极促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财政与金融的合作, 瞄准生态城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领域, 以融资推进市场建设, 发挥政府、市场、金融和企业的合力, 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开辟融资渠道, 构建融资体系, 从而增加了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 缓解了地方财政资金的压力。

3. 有利于建设健康的财政, 增强天津市经济实力。

通过进行开发性金融合作, 将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相结合, 聚合社会各种资源、力量, 促进生态城项目建设和市场建设, 从而增加税收, 提升市政府的财政能力,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支持天津市政府做好发展规划, 针对政府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综合考察政府可支配财力的基础上, 审慎授信和贷款, 实行信用与投资项目双重评审, 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杠杆作用, 从而扩大了融资规模, 弥补了市政府的融资缺口。二是实行大额贷款承诺制度, 搭建资金平台, 利用综合收益还贷, 注重长期现金流效果, 同时建立市场资金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促进资金实现合理、有效配置和良性循环。

4. 促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有利于建设健康型的金融体系。

开发性金融机构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 注重信用建设, 引导信贷资金带动经济社会深层次观念的转变和社会力量的整合, 以提升信贷资金的效能。这样, 不仅可保持开发性金融机构自身市场业绩的增长, 而且通过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 发展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业务, 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开发性金融机构, 可形成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民间金融和谐共存和共同发展的格局。

5. 形成了生态城建设投融资借、用、还的良性循环机制, 解决了制约生态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

为了确保天津生态城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能够具有举债和还贷的能力, 中新双方就土地管理利用这一重要问题达成共识, 即使土地的商品属性和潜在收益显性化, 使政府历年投入和今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收归政府, 同时规范了资金的拨付流程, 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债权人的利益。正是在这种良好机制的作用下, 生态城建设能够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资金, 从而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生态城建设中地方财政与开发性金融合作必须注意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1.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努力开辟财政收入来源。

在财政资金和开发性金融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 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 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巩固现有财源, 培养和壮大后续财源, 努力扩大经济总量, 使财政收入增长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 从而提高财政资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其中,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合理规划、储备和使用各种土地资源, 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形成稳固的偿债资金来源。

2. 合理控制债务规模,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首先, 政府部门要按照量力而行、审慎适度的原则, 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 合理确定政府债务规模。其次, 政府债务要严格限定使用范围, 负债建设项目属于公益性领域, 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项目建设。再次, 完善政府债务统计报告制度, 建立政府债务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和安全性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及时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 将各项风险指标降至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3.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切实落实还款责任。

按照“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 明确偿债责任单位, 落实偿债资金来源, 并按合同规定按期还本付息。要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责任制, 明确政府性债务的主管部门和责任分工, 将政府性债务情况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范围, 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要加强政府性债务项目财务监督和绩效评价, 全面、及时掌握政府性负债建设项目贷款及配套资金的使用情况, 加强稽核检查, 实行过程控制, 对未按规定举借债务、违规对外担保、截留挪用债务资金、未按合同及时偿还债务的, 要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要牢固树立诚信理念, 进一步强化政府信用意识, 坚持依法筹集建设资金, 严格履行政府承诺, 落实偿债责任, 树立和维护政府良好的诚信形象。同时, 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区分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凡是应当由企业偿还的债务, 不得变相转嫁给政府, 应当依法追究欠债企业的责任。

摘要: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为例, 阐述了天津市地方财政和开发性金融的有效合作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态城建设,地方财政,开发性金融,协同合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实现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协调互动.经济参考报, 2005-06-08

[2].王力.浅谈地方财政与开发性金融的和谐发展.海南金融, 2006;10

[3].“开发性金融研究”课题组.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经济研究参考, 2006;12

3.地方文献的开发与经济建设 篇三

校史是一所学校的建设背景、历史沿革、发展轨迹、辉煌成就、师生风采、学校精神风貌等的集中体现。校史资源的校本性、亲切性、说服力,能够唤起学生对学校历史的追忆情怀和热爱情感,吸引学生对学校的关注和支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校传统教育和优良校风教育,也有利于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宝贵财富。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办学特色和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学校独具的价值意蕴、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是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寻增强软实力的价值理想和精神支撑。

二、地方文化资源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地位

课程资源的开发最重要方面就是对社会资源的经常性和创造性的利用。地方性文化资源是当地人们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它立足于本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有效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能突显课程的本地特色,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认识当地文化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也为学生提供一个灵动的空间,培养学生考察研究地方文化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学生产生爱祖国、爱家乡、为家乡的思想情感。

三、整合学校与地方资源的教育实践意义

纵观惠州文化历史,我校校史既是“观澜文化”的发展史,同时也是惠城区、惠州市的教育发展史。我校校史研究定位在对惠州地区近现代教育史的梳理,发掘地方教育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和风格,梳理惠州学校教育风格形成的渊源及历史走向,挖掘和展示惠州地区的人文历史精神,探讨惠州教育发展对地方文化、经济、政治特色所发挥的反作用力,以及惠州教育与全国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帮助人们关注地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学校发展的设计与规划,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校建设的校本课程,将“观澜文化”和“桥东文化”作为校本课程主题方式呈现,将学校、地区的命运用知识建构的方法联系,原则上以时间为序、纵向设编,以事件和问题归类,更好地展现学校、地区发展及近现代惠州教育的历史脉络。致力使学校成为学生德育与教师继续教育基地,成为社区文化教育历史博物馆,成为惠州桥东文化的展示窗口,成为我校师生记忆童年成长和教师生涯的心灵栖息地,也必将为惠州创建文化名城添砖加瓦,是“教育传承文化,文化成就教育”的最好诠释。

四、整合校史与地方资源,开发建设校本课程

我校将校史研究与当地文化,尤其是学校所在社区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校充分发掘体现观澜精神的历史、人文、物化等实例素材,用显性和隐性的方式进入德育课程,同时在资源整合、文化渗透、科学规划上加强工作,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到一个可实践的新高度,通过搜集、整理本校校史资源和当地教育史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包括文字、图片等,从而汇集形成校本德育课程。而学校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自主发展,从而形成学校德育特色。

(一)科学规划校本课程内容,确立德育课程目标

整合校史与地方资源开发建设校本课程的首要任务是要科学规划校本课程内容,确立德育课程目标。要在尽可能全面搜集、整理的基础上,需要将校史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分年级、分层次确立校本课程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特点,将当地文化渗透校史其中,从而使校本教育具有连贯性、完整性。我校将校本课程规划为课堂教材及生态课程,课堂教材为《校史三字经》,生态课程为校史展览馆和书画社。

(二)加强与社区联系,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1.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充分调动校友及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整体推进。

2. 积极寻求和利用社区的支持,争取家长和社区参与课程的开发,体现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开放性。

3. 立足于惠州历史文化中的“桥东文化”,研究学校“观澜文化”与“桥东文化”的交汇点。

4. 在编订《惠州二小学校历史校本课程》课程规划及教学案例,编写《新三字经·观澜兴学270年(惠州二小办学270年史略)》卡通绘本教材的基础上,出版校史纪念画册,与校友及社区共享。

4.地方文献的开发与经济建设 篇四

地方文献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当地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潜力。是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源。把它开发出来,就成为地方“四化”建设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指出:“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资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见《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开发地方文献资源的目的,就在于占有资料,从中分析各方面的发展形式及规律,使之转化为“四化”建设的生产力。近年,中央一再强调发挥地方优势和作用,各地在进行区域性的规划和建设时,纷纷到图书馆利用地方文献资料。从而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辽宁省图书馆在80年代初,提出要把辽宁省图书馆建设成为辽宁地方文献的收藏和利用中心。为此,建立了地方文献组来开展这项工作。十年来,地方文献组在收集和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

地方文献的采访与征集,是文献的开发和利用的前提。如同开发矿藏,首先要找到矿源。地方文献的采访人员,如同地质勘探队员,不仅需要具有识别文献“矿藏”的能力,还要有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和具有善于联络的工作艺术,才能达到采访的目的。 首先要熟悉馆藏,摸清“家底”,做出缺藏目录,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有目标的收集。我馆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收集文献的。一条渠道是采用复印的方法进行补充,如1989年我馆就从黑龙江省图书馆复印了七种本馆缺藏的地方志,使复用率高的地方文献得以常备。另一个渠道就是向全社会征集,社会是蕴藏地方文献最丰富的“矿源”。可以通过宣传、走访和建立网络进行征集。通过报刊、广播等方式,广泛地宣传地方文献的作用和图书馆收藏地方文献的意义,争取社会的支持。我们还向上级领导部门宣传,通过上级部门下达指令性文件,规定省内各出版社上缴地方出版物的样本,作为一种制度贯彻下去。采购人员走访,直接到各部门、企业等基层单位沟通渠道,建立提供资料关系。一般来说,他们的资料都垂手可得,各单位都乐于将他们的出版物交给图书馆收藏,使之宣传并传之后世。

基层单位编辑出版的`资料大都是非卖品,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订购。这些资料面广、地方性强,信息量集中。如近年编写出版的厂矿志、街道志、交通志、地方掌故、地方党史资料、地方人物传记等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为了收集这些资料,我们多次走访和发函东三省省市的政协、史志办及有关单位,请他们协助收集,或将所出版的资料卖给我们。这些做法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辽宁省工商局免费赠送价值千元的《中国企业年鉴・辽宁卷》;大洼县政协文史办主动赠送他们出版的文史资料;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县文史办也与我们建立了提供资料关系。我们建立了各方面的信息卡,借以掌握地方出版物概貌,区别轻重缓急,安排最佳采访目标。为了将全省的征集工作统一起来使地方文献工作制度化、系列化,我们召开专门会议,规定了地方文献征集制度,在全省建立地方文献征集网络,设立地方文献征集办公室。这样,既可以全面进行征集工作,又避免采访人员东奔西跑之苦。

二、地方文献的深加工工作

要把地方文献充分展示给读者,就需要建立地方文献的目录体系。我们的地方文献目录分为三种:基本目录、辅助目录、地方版本目录。基本目录又分为分类目录和书名目录。收入这个目录中的文献,大多是地方信息密度大,专门记载地方事务的文献,是地方文献中的核心文献,如地方志、地方史、地方人物传记等专著。辅助目录分主题目录、地区资料目录和报刊篇目索引。从其他文献中掘挖大量有关地方文献的篇目章节,辑录出来按主题和地区编制成目录,读者一索即得,大大地节省了读者的检索时间,提高了地方文献的利用率。也提高了馆员的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

我们在研究辽宁地方志的基础上,编写了《辽宁地方志考录》、《辽宁地方志论略》二书,论述了历代辽宁省修志情况:考证了志书的作者、版本、存佚及收藏者;揭示了志书的内容特点,为读者提供了了解辽宁省旧方志的依据。我们还分别辑录了旧方志中的农业、矿产、自然灾害等资料,分别编成《辽宁农业史资料》、《辽宁矿藏录》、《东北地震资料》、《辽河大小凌河水灾资料》,这些资料对发展我省工农业生产及防治自然灾害,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省水利局的同志称《辽河大小凌河水灾资料》是发展我省水利建设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为了充分揭示方志中的人物传记资料,东北三省图书馆联合编辑《东北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索引》,此书的出版,将极大的方便读者对东北人物的研究。我们还准备逐步地将方志中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风俗、古迹等资料,分别辑录、整理,呈献给读者。

文史资料的撰稿人大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的参加者,具有史料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近年来,不仅全国,省、市的政协出版文史资料,许多县、区也出版了文史资料。为了将文史资料中有关东北文献揭示出来,我们决定编辑“文史资料中东北文献索引”。旧中国出版的报刊也是我们开发东北文献资源的对象,如1924至1937年在上海出版的《国闻周报》,其中对东北政局记载颇详。对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政坛风云、张学良东北易帜、中东路向题、“九・一八”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来往、嫩江抗战、榆关抗战、热河抗战等均有反映,是研究东北史必读的资料。其“时人汇集”专栏,有许多东北人物的资料及照片,这些资料都需要我们将它揭示出来。

旧中国出版的画报,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我们搜集形象资料的园地。沈阳《新民画报》、北京《北京画报》、上海《中华画报》、天津《北洋画报》等,都刊登了许多东北风情,名胜、政坛人物的照片,都有研究东北史的参考价值。我们将这些照片做成卡片,为读者寻找东北历史的形象资料提供方便。我们编辑的《张学良将军画册》,也多取材于此。

近年来我馆购进不少港台出版物,其中有不少东北资料。如台湾出版的《东北文献》杂志,多为东北籍去台人士撰稿,撰写东北的政治、经济、教育、风俗,文章流露出思乡之情。还有《传记文学》杂志和《民国人物小传》等,其中有关东北人物资料,有的在大陆的出版物中很难找到,一般读者更不易见到。只有把它揭示出来,读者才能广泛地使用。

日本人研究中国东北的资料,是东北地方文献不可忽视的“矿藏”。近百年来,日本帝国主义欲变中国东北为殖民地,成立了机构庞大的情报机构,对东北进行了无所不包的调查研究,出版了大量的图书报刊。除公开出版物外.还有“秘”和“绝秘”的内部资料。现在东北的几家图书馆中,收藏图书有1.2万余种,报刊有九百余种。许多编史修志工作者,已从中收集到许多可供参考的反面资料。比如《盛京时报》,这是日本为侵略东北而创办的一家中文报纸。它从19到1944年,整整垄断了东北新闻报业38个年头,它一方面是日本侵略者的喉舌,另一方面它又对东北近现代的社会有所反映。我们从中选编了《辛亥革命在辽宁资料选编》、《东北抗日联军暨东北抗日武装斗争资料索引》、《盛京时报文学副刊索引》,对研究东北近现代革命斗争史和东北文学起了一定的作用。对于日文杂志的开发利用,已经提到日程。东北三省图书馆达成协议,联合开发,分工负责,大连市图书馆编制《满铁调查月报》篇目索引,辽宁省图书馆编制《满洲评论》篇目索引,吉、黑二省也各有任务。这是一个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工程,需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我们将开发出来的地方文献系列化,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馆藏,方便读者,更在于它为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做准备。将这些内容输入电子计算机,实现电脑检索,图书馆的现代化就大大的前进一步。

总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工作,为了祖国的“四化”大业,我们要以高度的革命热情,把搜集、整理、利用地方文献的工作,纳入图书馆的保存化文遗产,提供科学信息的规划之中,为咨询和科研提供应有尽有的地方文献资料。

5.浅论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篇五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这样一个新时期,势必对以地方文献为基本特藏的公共图书馆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说,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优劣直接影响公共图书馆在当今信息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开发地方文献的必要性

文献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地方文献作为记载本地区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的资料,是可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种文献。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人们身陷浩瀚的文献海洋之中,其需求的特定性与文献信息的无限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是现代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为此,图书馆必须科学地开发和利用馆藏文献,对文献信息进行多类型、多方式、不同深度的加工整理,使无序的、分散的文献变成目标指向明确的有序信息产品。所以,开发的品种越多,越合乎用户的要求,文献的利用率就越高。要立足于长远,坚持不懈地开发下去,建构一种适合于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用户使用的文献交流体系,在用户与文献信息之间建立起快捷便利的联系。只有这样,丰富的地方文献才不至于 “深藏闺中无人识”,才能激活为情报信息,适应信息社会的挑战,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6.地方文献的开发与经济建设 篇六

地方文献记载着当地人民自古至今历史的发展和演变,确定它的收集原则是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关键的一步。鉴于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的多元化特征,应该坚持时间上古今兼顾,内容上“普”、“专”结合,载体形式上多元并重的原则。网络环境下,网上的地方文献日益丰富,本地介绍、地方新闻、地域历史、当地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地方企业名录、地方风云人物、地方法规、地方大事记等方方面面的地方信息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内容以地方为依托,实效新、更新快,图文并茂,但是缺乏文献的稳定性特点,收藏价值参差不齐,需要进行及时地过滤、整理并使之文献化,因此,对于动态性的网上资料,应该采取每天浏览过滤,及时下载编辑、选择性地打印输出的方式予以保存;此外,我们还主动出击,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和重要景点定期采集数码照片,通过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的变迁来反映地方建设的成就,这种独具特色的老照片特别受读者的亲睐。

2 2 地方史料、地方各学科著作和作品的开发

地方史料和地方著名人士的著述是地方文献的重要来源,在网络环境下,它们的形成具有电子化、无纸化的特点,必须用新的眼光进行判断和收集。南山图书馆地处深圳市的中西部---南山区,是深圳历史的发源地,南头古城自汉筑城以来,一直是深圳府治的所在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博士490多人、作家、书法家、画家、摄影师等280多人,是收集地方文献的.主要源泉。由于网络时代电脑的普及,这些文献大多都在电脑里完成,手稿几乎很难见到,大量电子文本的出现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完整的收藏这些文献,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收集:

2 2 1 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

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工作是一种社会行为,需要个人的合作和大家的配合,靠图书馆一家是难解决的,只有取得政府的支持,由区政府发征集函,向全区域内的重点对象进行征集才能收齐收全;同时,政府有关部门本身也可以提供各种信息资料和历史数据和文本资料。鉴于电子文本的大量涌现,印刷稿就格外珍贵,而且政府发文必须用原件才有效,因此收集时还是要少用E-mail多跑腿。

2 2 2 利用各种信息跟踪收集

建立反映收集进展的电子文档,将各种收集渠道和信息来源及时录入文档和更新,设定收集周期,利用软件的提示、分类、整理功能(目前许多办公软件都具备这些功能)随时收集即时性的地方文献信息。我们通过多方联系,对南山人的著作和作品进行跟踪收集,并建有南山“南山作家档案”、“南山博士名录”、“南山公益讲座文库”等,及时收集他们的最新著作或报告材料,并在比较大的社区建立了“地方文献征集点”,全区目前共有两个征集点(教育系统征集点、蛇口工业区征集点)已经启动。

2 2 3 充分发掘社会力量关注地方文献地收集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网络的触角已经渗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这给我们多视角、全方位地收集地方文献提供便利。南山区即是历史古城又是一个年轻的城区,有很多的文化遗产散落民间,如风俗民情、家谱、特殊宗教信仰等,利用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发掘社会力量,让本地域的民众明确地方文献资源征集的意义,随时向灭亡提供地方文献的线索,将散落在社会上零碎的资料收集起来,也是地方文献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

2 2 4 利用新方志和史志撰写工作加以收集

图书馆积极配合参与地方新方志、史志、企业史志等撰写工作,即可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对编写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也可在编写中发掘出一些新的地方文献资料。如今年南山图书馆与区委宣传部一起撰写《南山文化志》,在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充实文化志的同时,又收集了大量文化方面的地方文献资料。

2 3 报刊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

报刊,它是记载一切事情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文献,内容广泛、祥实、有理、有椐,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真实反映;另外,本地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编制的统计资料、学报、企业报刊等,也是地方企事业单位发展的晴雨表,是地方文献中独具特色的信息源。

我馆对报刊上地方文献资源收集,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收集南山域区内所有公开和未公开发行的报刊,由于现在报刊的制作和发行都已经电子化和网络化,我们在收集印刷版的地方报刊的同时,对报刊的电子版也应予以重视,因为这样可以节约录入时间,将内容直接装载到相应的数据库软件中,便于全文检索和多用途产品的输出。二是有选择性地在全国大型报刊和它们网页上,收集有关报道南山区的重大变革、重大事件及集中报道南山区委、区政府工作及工作成就的新闻和专题报导、南山古今名人佚事等专文,包括综合反映南山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风土人情、自然与人文景观等各方面的报道,及时下载、整理、编辑并汇集打印成印刷型文本进行保存。

2 4 地方老照片的收集

信息时代除了文字以外,还能以各种可视与不可视方法传递信息,有人称之为图文时代,图文时代对照片的利用空间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地方文献载体也必将多样化,照片、图表也成了地方文献收集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照片的收集逐渐成为我馆地方文献收集的重点,深圳特区是改革的前沿,改革开放来,无论政治、经济、地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很多珍贵的记载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景物、人物活动、事件、某一地域等照片,若干年后将成为考察当时当地历史的重要地方文献,老照片勾起人们的怀旧情结,体现了它的史料价值,它的直观、可靠更是文字记述所欠缺的,一幅照片所包含的信息可能是数千字也无法全部描述的。在全国和特区城市建设较快的状况下,照片记录城市旧貌的功能日益明显,今日的地方建筑现状,记录是明日的史料。照片还有艺术价值,比较好的的摄影作品也是艺术品,是人类智慧与物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并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优秀照片是地方文献孜以求的收藏品。我们对照片和老照片的收集途径主要有:向摄影爱好者购入或征集、按主题请人摄影、自摄、网上下载图片、收集社会零散的有价值的照片。目前我馆主要收藏有地域城市变迁、历史古迹为主题的老照片,深圳特区20周年图册、南山改革开放10周年图册和部分老照片,这些照片稍加整理即可上网,它将成为地方文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5 网上地方企业文献资源的收集

7.地方文献的开发与经济建设 篇七

在我看来, 要全面的实现“中国梦”我们的眼光不能还是像过去一样, 只是紧紧地盯在那几个所谓的象征着经济发展的数据上。我们必须明白, 发展经济的初衷是什么, 不是为了某些领导干部的政绩, 也不是为了与其他国家进行盲目地攀比, 而应该是像“中国梦”中所说的那样: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我本次调研的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主要是以装备制造、电子电气、环保节能、机械加工及制鞋服装五大产业为主。作为全市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快, 功能日趋完善, 环境日益优美, 已成为人力流、资金流、信息流相对集中区, 是襄阳市未来发展、经济增长的重要基地。到2015年末, 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实现产值1000亿元, 提供税收60亿元, 提供就业岗位20万个左右。力争在10年内建成产业特色鲜明, 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开发区之一。这样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们乐于看到的:带动地方发展, 贡献实际经济力量, 创造就业岗位。

但是有很多经济发展的模式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很多地方政府采用了不良的招商引资竞争手段。所谓不良的手段主要是指出卖土地和廉价劳动力, 为投资商提供有损本地利益的优惠政策, 为了招商引资, 不惜以减免税收, 降低税率, 降低土地出让金、减少土地使用费等方式。举例来说, 现在很多地方大搞“土地经济”, 即单纯的靠卖地皮来赚取短暂的发展。地方政府利用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 从农民的手中占用农村集体用地, 将大批良田变为国有土地, 然后以极其优惠的政策卖给开发商。暂且不谈这一过程中容易滋生腐败, 很多企业以这样的方式拿到地之后, 并不是按照计划进行开发, 而是盘算着将这低廉成本拿到的土地再转手卖出去。即使按计划建厂开发的企业, 也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着人事和环境的问题, 诸如不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障费用或者某些重污染化工企业不按照要求处理排放物等等。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样的发展方式, 危害极大。不但给继任者留下了烂摊子, 更重要的是让整个地区的老百姓跟着一起受困。赖以生存的资源被占用, 流失, 污染……经济发展到今天, 我们的政府需要提高这方面的意识, 不能仅仅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的目标而盲目撒网。招商引资工作中, 的确要广开门路, 凡是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劳动就业、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提升产业结构的企业都应引进。但作为一项政策推动的加快经济发展的工程, 决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只要有人愿意来办厂, 不管什么项目全都要。对愿意来投资的企业应该既表示欢迎, 更要进行全面的考察。对于企业的产业类型、建设区域、产业布局和相关配套设施都应该进行整体规划。考察合格, 且符合规划的企业才是真正应该招徕的企业。

今天, 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才是政府做任何一件事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政府实现职能重心的转变听起来很容易, 但事实上这需要很多人从观念到行事作风方面彻彻底底的改变。也许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但是我相信一定会在不远的未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国梦”用强国梦、强军梦凝聚精神力量, 用忠诚与能力成就伟大梦想[EB/OL].中国梦, 2013-05-20[2013-05-21].http://www.dreamofchinese.com/news/?5694.html.

[2]徐双敏.行政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11) .

8.地方文献的开发与经济建设 篇八

1.国内外研究闽南方言概况。近三十年来,闽南方言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仅表现在闽南方言研究人数多,研究范围广,还表现在研究种类齐全,研究成果显著。这些研究成果对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闽南方言研究工作还很不平衡,还有些空白点等着我们去填补,如研究人员多数是高校语言学教师,其研究成果多用于专家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学术价值很高,但实用价值略显不足,这些成果目前还较少运用到当地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

2.国内外中小学闽南方言教学概况。在学习闽南方言这个方面,台湾比我们开始得更早。2001年,台湾就开始开设乡土语言课程,要求在全台湾的国小中开设每周一节的乡土语言课,并对担任该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其中开设闽南语课程的学校最多,达到了2098所。但是台湾的闽南语课程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缺乏统一的教材,使得闽南语教学中用字与注音方式都不规范;强调注音、音标,使课程枯燥无味;任课老师多是兼职,虽经历过培训但并不一定能说好、教好闽南语等,因此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综上所述,各地区、各年龄层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教学对象以青少年教育为主;教学内容以童谣、诗歌、歌曲为主;教学目的以激发学生对闽南语的兴趣,让学生了解闽南文化为主。而课程开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注音方法与用字的规范性。

二、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旧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基于厦门地方课程开发的需要。闽南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建南部、闽西龙岩市区与漳平一带、闽东宁德市的福鼎一带、浙江南部部分地区、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及海陆丰地区、广东西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群。闽南语的形成融合了上古时代“百越族”土著语言和古代中原的汉语,加上地区闭塞,因此保留了很多中原地区的上古音,称得上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同时,作为大陆与台湾共有的方言,作为联系大陆与台湾的纽带,闽南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讲好闽南语,发扬闽南文化,才能更好地体现两岸同宗同语系的事实,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另外,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中,也普遍使用闽南语,将闽南语作为沟通的媒介,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因此,闽南语课程的开发和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看,开发统一的闽南语课程能够规范如今闽南语教学的混乱局势,找到最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闽南语的传承。从实际上看,系统的闽南语课程有利于闽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闽南语的音韵系统研究古代中国的音韵学;同时还可以促进闽台在文化上的联系,促进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交流。

3.基于厦门中考的需要。近几年,厦门中考语文卷和政治卷上频频出现关于“如何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的探究题和材料分析题,《闽南方言与文化》这一地方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习了解并掌握相应的知识。

三、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开发课程的内容,二是开发规范的用字、注音体系,三是如何更好地运用于学校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于学校教学方面,要特别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母语学习习惯和接受闽南语的情况等等。

2.本项目研究的创新点。将闽南语中的俗语和唐诗的吟诵有机结合,使闽南语课程既有作为方言的生活化、通俗的一面,又有作为古语的诗意、传统的一面。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闽南语中的文读与白读,同时还与语文教学产生了紧密联系,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规范用字、注音体系。使这套教材中的注音能涵盖闽南语的各种韵母声调,用字能有一定的标准,同时又适合学生理解记忆。

9.地方文献的开发与经济建设 篇九

地方省情资料,作为一种特定区域的“乡土信息”,以其丰富的内涵,包容了文件、文献、地方法规、各类史料、统计资料、动态性资料和大量结合实践的论文。它是全面反映特定区域政治、经济、科教文史的知识宝库和信息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地方省情资料在信息资源总体系中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日益明显。它对特定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咨询决策作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搞好地方省情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把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各级领导机关决策咨询、服务各类经济部门、服务教学科研单位作为系统建设的出发点;把改变手工管理方式的原始落后状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作为系统建设的着眼点;把搞好当前的开发工作作为系统建设的立足点。通过地方省情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认真探索出一条地方文献资料管理现代化、服务科学化、文献加工信息化的现实途径。

2.在总体设计上,一要充分吸收各种分类法的长处,按照分类主题一体化的思路,形成本系统的分类主题表;二是形成系统整体结构的各个子程序模块,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简便易行,功能互补;三是便于使用,即便于数据的存贮、组合、转换、检索、统计、修改和打印,用户都可以上机操作。

3.在应用软件的程序设计上,一是要从实际出发,要能够适应大部分单位经费不足的矛盾,硬件的最低配置只需一套386微机(内存2MB,286微机内存在2MB以上也可以运行)以及一台打印机;二是配套软件DOS版本只须在3.3以上并有一套当前流行的汉字系统就能开展工作;三是数据管理方面采用多功能设置方式,以确保用户多样化检索需求的实现,有效地解决日益增多的庞大数据量同内外存设备不足的矛盾。

4.应用软件系统要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能较好地开发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所提供的省情资料索引从范围上包括省地市县,行业上包括党政军民工农学商,系列上包括政治、经济、科教文史。所有操作功能界面友好,中文菜单简洁明了,屏幕提示充分,便于选择,实用性强。

5.数据检索应采用多功能互补的方式,手段比较完备,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使用户只要选取局部关键字或词输入就能进行模糊检索从而收到满意的检索效果。检索入口的选择丰富多样,操作方便简单,容易掌握,只要具有计算机的初步知识,会使用简易的汉字输入方法就能够胜任。

6.能通过目录编辑形成5种省情及地市县情报刊资料索引,作为常规性的检索工具书,以满足对省情资料和地市县情资料最普遍、最系统的咨询需求。

7.系统应具有通用性,便于移植、改造、扩充。根据各自的需要,只需对分类主题表和分类主题代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充,就能形成一个新的管理系统,即既可以建成各自的省市县情管理系统,也可以建立起一套社会科学信息管理系统或者是专题资料管理系统。

二、关于系统的结构框架和模块功能

下图是地方省情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

地方省情资料信息管理系统分为7个功能模块,具体的功能是:

1.数据增加模块。其功能是录入省情资料数据,即把经过分析标引的省情资料题录工作单中各个字段的内容输入计算机。每输完一条数据,系统会自动地赋与固定的随机记录号,显示完整的数据内容,并提供随机修改的手段。输入数据的基本格式包括:题名、责任者、出版者、刊期、日期、页码、分类主题代码、自由词、馆藏号等。

2.数据维护模块。其功能是对已经建立或经过使用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修改、删除、重组或制作备份。由数据修改、数据删除、序号(分类主题代码)更换、整批修改、数据备份5个子模块组成。

3.目录编辑模块。其功能是以批处理的方式,按照固定的模式编制五种版本、三种类型、两种格式的书本式地方省情资料索引二次文献。五种版本分别是:地方省情资料目录索引、地方省情专题资料目录索引、地市县情资料目录索引、地市县情专题资料目录索引、地方省情资料要目索引。三种类型分别是:常规型,即能比较集中地反映总体情况的互不交叉的二次文献数据,“地方省情资料目录索引”和“地市县情资料目录索引”属于这种类型;专题型,即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各个方面情况的相互交叉的二次文献数据,“地方省情专题资料目录索引”和“地市县情专题资料目录索引”属于这种类型;报道型,即“地方省情资料要目索引”,它是从信息发布的角度,提要式地报道分年度地方省情资料的主要内容,集中反映了本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的基本情况和省情研究的新进展。两种格式是指打印出来的二次文献分成面向用户的通用型标准书本格式和内部使用的管理型非标准书本格式。

4.数据检索模块。是应用软件系统面向用户的主要功能模块,是人机对话的窗口。它是由分类对应、题录、自由词、省情数据、省情专题数据、地市县情数据、地市县情专题数据、馆藏号、题录字段复合检索等9个子程序检索模块组成。

地方省情资料信息系统

1、数据增加

2、数据维护

数据修改

数据删除

序号更换

整批修改

数据拷贝

3、目录编辑

省情目录编辑

省情专题目录编辑

地市县情目录编辑

地市县情专题目录编辑

省情要目编辑

4、数据检索

分类对应检索

题录检索

题录字段复合检索

自由词检索

省情数据检索

省情专题数据检索

地市县情数据检索

地市县情专题数据检索

馆藏号检索

5、数据统计

数据总量

专题数据

责任者

书、报、刊

要目统计

自由词

馆藏号

6、数据打印

7、数据库连接

分类对应检索模块为用户提供了三个检索入口:一是按分类主题表即通过分类主题代码检索数据,二是按中国图书分类法对应分类主题表检索省情数据,三是按中国档案分类法分类号对应分类主题表检索省情数据。

题录检索模块采用的方式是把组成题录内容的各个字段分解成题名项、责任者项、书报刊名项、刊期项、日期项、页码项组合版面的方式,并提供了单项、双项、多项选择功能,比较灵活地适应用户多方面的数据需求。

题录字段复合检索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对题名项、责任者项、刊名项、刊期日期页码项进行组合型模糊检索,它的特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最精确地检索出用户所需的数据。

自由词检索模块的功能是通过输入自由词(题外关键词)来检索相关内容的省情数据。

省情数据检索模块、省情专题数据检索模块、地市县情数据检索模块、地市县情专题数据检索模块均应采用滚动菜单方式,用户只需对号按键,就可以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

由馆藏号检索模块入口检索到的数据提供了所需数据文献载体的准确馆藏位置,以及相应馆藏位置的所需文献的数据总量。

5.数据统计模块。其功能是对数据库常规类型的数据量进行统计,统计的`内容包括数据总量、专题数据、责任者数据、书报刊名数据、要目数据、自由词数据、馆藏号数据7种。

6.数据打印模块。是对数据检索模块、总目编辑模块功能的补充和完善,具有屏幕显示、统计数据总量和打印数据的功能,选择打印数据的方式灵活多样,便于用户方便地使用各种数据。

7,数据库连接模块。其功能一方面可以调整数据库容量,便于灵活地组织数据库,另一方面可以适应多样化检索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数据服务。

三、地方省情资料分类主题表的标引方法

地方省情资料,作为一种“乡土信息”,它既区别于一般的图书资料,也不简单地类同于新闻剪报资料。因此,根据地方省情资料的特点编制的分类主题表,应更贴近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集中反映特定地域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历史、地理等情况。为较好实现地方省情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必须做好省情资料数据信息的前期处理工作,搞好分类标引。

1.地方省情资料分类主题表的标引方式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按实际主题分类对号标引,相关主题分类号排在其后,顺序一般可按主从关系排列,这类材料主要是指全省性,即面上的材料。

(2)按复分主题分类号对号标引,实际主题分类号标引必须放在其后,此类材料主要是指地域性材料和专题交叉的行业性材料。

(3)按第二种类型方式处理的材料中,对那些具有面上典型意义的材料应采用第一种类型方式进行处理,复分主题分类号可根据实际情况排在其后适当的位置。

2.地方省情资料分类主题表部分栏目分类标引规范。

(1)政治类资料。本类资料中所收录的政策、法规、文献,应是省级领导机构发布或转发的文件、文献、政策、法规;其中地方法规这一主题栏目中也包括政府及有关政府的职能部门公诸于众的行政法规;在领导人言论这一主题栏目中,领导人的范围即省级领导机构的正副职。政治类材料的标引除报刊言论、领导人言论外,一般均采用第二种类型方式处理。

(2)城市经济和地方经济类资料。这两个类目中的所有栏目均以地名作为分类主题标识,因此它具有城市复分号和地县复分号的功能,但在标引过程中要注意凡属市带县的材料,应标入所在市的专题分类号。

(3)历史、地理类资料。其所分属的地方志、地理、地名、区域地理等栏目宜采用第二种类型方式进行标引,风俗民情、行政区划、地方风物等栏目采用第一种类型方式进行标引,其它栏目按时期、主题、地域顺序对号入座。

(4)社会科学类资料。本类资料所属的学术活动这一栏目凡属省级以上材料均采用第二种类型方式标引。

3.地方省情资料分类主题表标引分类主题项的控制。具体资料在经过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标引,标引项一般控制在5个以内。

4.题外关键词的标引。在分析标引过程中,如有发现分类主题表尚不能包容相关资料的部分主要内容,对这些内容应选择适当的主题词(即题外关键词)以汉字词语的方式进行标引,与此同时,应建立相应的主题词档案。

5.功能号的标引。功能号分为馆藏项、刊类项、层次项、密级项、功能项和准备项6个,功能号的标引一般采用批处理的方式进行。

10.地方文献的开发与经济建设 篇十

1.2 利用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发掘古代文化遗产。镇江面积不大,但文化沉积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是国家级文化名城之一。镇江山青水秀,是名符其实的山水城市。历代名人歌咏镇江山水之作多不胜举,名城因名人而提高了镇江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挖掘这些诗词歌赋的内涵,以及对这些名人的考证,编辑成书籍出版,一方面能使人们了解镇江,另一方面也宣传了镇江,提高了镇江的知名度。几年来,由我馆馆员利用地方文献编辑出版的书籍就有。《镇江书话》、《镇江书史》、《南山诗征》、《镇江南山史话》、《名城镇江》、《镇江人物大辞典》等。

1.3 建立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因为镇江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往今来,许多名流学者。或祖籍镇江,或旅居镇江。他们在镇江国下了许多下朽的伟大著作和璀璨的 篇章。如: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梁太子萧统的《昭明文选》、宋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至今仍有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镇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故乡,刘勰祖籍山东莒县,他的先辈因战乱举家南甫下,一直住在京口(今镇江),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化名人,有关部门专门在镇江的风景区建设了以“文心阁”为主体的“文苑”,并于204月,由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和镇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但在会上就收到国内外著名学者学术论文56篇。与此同时,“中国・镇江《文心雕龙》资料中心”在我馆挂牌。我馆工作人员采取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发函征集、上门查阅、复印、计算机网上查阅、学术光盘检索和会议上搜集等方式,目前共收到论文余篇,港台论文1692篇。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搜集到这么多的资料,倾注了工作人员大量的心血和付出艰辛的劳动。为此受到了专家的好评,也为完善我馆地方文献做出了很大贡献,《文心雕龙》资料中心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类、装订,然后陈列上架供借阅。同时为方便读者查阅和对外交流,专门建立了《文心雕龙》信息数据库。目前已录入信息2033条,信息数据库按分类、篇名、出版地、出版时间、著者等条目录入。这样读者就可以根据需要检索、查阅有关资料。

目前我馆建立的第二个地方文献信息数据库是“镇江信息数据库”。这个库建于,主要是录入《镇江日报》上刊载的镇江当日发生的动态性信息,按分类、题名、著者、主题词、出处、日期等条目录入。目前已录11000余条。读者来馆查阅19以来刊登在《镇江日报》上的重大新闻,可以通过电脑,快捷简便地检索到相应的内容,不再一页一页地去翻报纸,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2 我馆地方文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几年来,我馆在开展地方文献工作中取得了下少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笔者认为:

2. 1 没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文献工作机构,没有专职人员全面负责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保存、开发、使用等业务。长期以来,我馆即没有地方文献室,又没有专职人员负责,都由兼职人员做。他们除了做地方文献工作,还要兼职其他工作,这佯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这项工作,顾此失彼,必然会使这项工作受到影响。另外,地方文献的分编工作,都是由采编部门做,因为采编的工作量本身就很大,也很繁杂,有时就有可能将地方文文分编送到其他部室,这样就造成了地方文献在馆内的流失。

2. 2 地方文献搜集的范围不够广泛。杜定友先生在很早就说过:“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的一切资料。”很明确地指出了地方文献的范围,其载体有图韦、杂志。报纸、图片、画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会议文件、电影拷贝、电视片、录像带、照片、多媒体文献等。目前我馆收藏的范围不够广泛,仅局限于书籍、杂志、报纸光盘牟如上所说的其他收藏可说寥寥无儿,这就使许多有价值的其他载体的文献漏存。

2.3 地方文献采访方面的问题

由于采编部门人员少工作员大,完成正常的工作已经很吃力,再难以投入更多的人力去从事地方文献的专门采集。有一些书籍就会漏购。目前我馆还没有建立呈缴本制度。本地区的出版部门没有形成向图书馆呈缴地方文献的意识,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更不好催缴,只能凭情面去征集。

3 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要做好地方文献工作,有许多重要的因素,如:地方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工作规划和组织工作人员素质,数据库建设,整理开发,服务方式等等。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地方文献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发挥地方文献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在区域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我馆目前地方文献工作笔者建议:

3.1 建立地方文献专门机构,承担馆藏地方文献所有业务工作。由其专门负责地方文献的采集、分编、保存、读者服务等各个环节,并把地方文献各项业务工作,纳入正规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管理轨道,由专人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开展工作,这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保证。

3.2 尽快建立呈缴本制度。尽快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达成共识,以市政府或市人大的名义,签发有关出版单位无偿向图书馆缴送新出版物的通知,然后加强催缴工作。并要采取一方面接受呈缴本,另一方面给地方文献工作人员以采购自主权的两条腿走路方针,使新书的搜集得到有效的保障。

3.3 扩大收藏范围。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结合本区域经济、人文和科技发展实际情况、地方出版物和地方人士著述,不论其是否与本地有关均可视为地方文献,作为重点收藏,不论何种载体,均在收藏之列。

3. 4 注意出版动态,加大访求力度。采访人员在加强与地县图书馆联系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最新文献的出版动态,特别是院校和出版发行部门,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以达到互通有无。

3. 5 经常开展书展和图书征集、交换活动,是地方文献藏书补充的有效措施。定期将本馆收藏的有影响的地方文献,有重点的分批进行地方文献作品展,一方面让读者了解馆藏、利用馆藏,另一方面加强市民对地方文献收藏的意识。对赠书者发放“收藏证”,并凭此证在本馆提供优质服务以提高“收藏证”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经常组织本地作家签名售书,以扩大地方作者的知名度。

3.6 加强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有计划地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建立多种类型地方文献数据库,充分发挥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的优势,标准化著录地方文献,编写本地区联合书目,建立本市各馆地方文献数据网络,真正达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姚奎荣 嘉定县建立县内出版物呈缴本制度,图书馆杂志,1991(1)

2 图书馆目录学资料汇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11.地方文献的开发与经济建设 篇十一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传承着我们民族数千年以来延续至今的文化血脉,它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并代代传承。语文学科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它从呈现形式上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从2014年3月开始,临潭一中开展了“校本课程‘临潭民俗文化的开发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民俗文化”的补充与扩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开发构想

1.开发基础

临潭县地处祖国大西北甘肃南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会处,是一个汉、回、藏等多民族聚居的县。这块史称“西控番戎,东蔽湟陇”、“南接生番,北抵石岭”的战略要地,创造了民族融合、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茶马互市的独特历史文化。这里有磨沟齐家文化遗址、有“劳绩与郑和亚”的侯显、有已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万人拔河”活动、有蛮声海外的洮州花儿、有艺斋瑰宝洮砚、还有独具魅力的江淮遗风……

开发“临潭民俗文化”校本课程意在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形成和发展。

2.校本课程标准的制定

“教师应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临潭民俗文化”校本课程标准主要由专题内容、梳理探究、相关链接三部分组成。其中专题内容包括:洮州卫城与《洮州赋》,新城端午节龙神庙会文化,临潭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巨龙流动闹元宵——临潭万人拔河,西北之魂——洮州花儿,艺斋瑰宝——洮砚,独具魅力的江淮遗风,临潭李氏家族文化,多姿多彩的“洮州八景”。梳理探究包括:探究本地端午节龙神庙会文化,考察陈旗磨沟齐家文化,考察洮州花儿,探究李氏家族文化,走进临潭民间歌谣等。相关链接包括:临潭民俗文化节,洮州花儿,四大名砚,江淮遗风,洮州八景等。

二、实施途径

1.课程实施前的师生准备

在校本课程实施前,教师下发了“临潭民俗文化”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本县民俗文化的关注程度以及对当地民俗事象的了解状况。参考人教版“中国民俗文化”模块编写内容,收集资料,撰写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前要做好以下准备:一是填写“临潭民俗文化”调查问卷,增加对临潭民俗事象的了解;回顾高中语文“中国民俗文化”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撰写令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本地民俗故事。二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报纸、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临潭民俗文化的资料。

2.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给学生临潭特有的民俗文化,如专题之一“临潭万人拔河”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明朝临潭驻军中开展的强身健体的“教战”活动,此后流入民间,成为民间“占年岁丰歉”的一项民俗活动。该活动于每年元宵如期举行,是世界上绳子最重(8吨)、长度最长(1808 米)、人数最多(近十万人同拔一根绳)的比赛。该活动于2001年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洮州花儿是在临潭地区汉、回、藏各族人民传唱了数百年的民歌。洮砚与端砚、歙砚、澄泥砚并称为中华四大名砚,洮砚石料出产于洮河流域,有“洮河石贵双照璧,汉端溪歙砚无比色”之美誉。洮州八景之一“石门金锁”横亘与迭山,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1938年考察临潭时曾为迭山石门赋诗一首:“雪压南山是叠州,石门金锁望中收。白云锁住石门里,添的雪山几个丘。”

3.合理开展课堂教学

“临潭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分为九个专题,主要采用“问题——阅读 ——课堂探究”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即先以问题引入新课,如用“你从哪里来?我从南京来,你带的什么花儿来?我带的茉莉花儿来。”临潭没有茉莉花,但几百年来,为什么人们传唱着这首江南民歌?引入“独具魅力的江淮遗风”这一学习内容,然后阅读校本教材,课内探究江淮遗风犹存的临潭女性服饰特点、临潭“白墙青瓦”的江淮风格建筑等,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4.实地参观考察

在“临潭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本地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实地参观考查民俗事象。“端午龙神庙会”在新城举行,距学校100多米,考查方便。“李家坟遗址”(200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洮州卫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都与临潭一中近在咫尺,带领学生参观方便。“万人拔河”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在县城举行,学生都比较熟悉。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亲身感受家乡民俗的独特魅力,提高了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5.展示学习研究成果

学习研究成果的展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让学生办家乡民俗文化板报,主要包括参观考察活动专题板报和专题学习板报,并在学校橱窗张贴宣传。二是组织学生对临潭民俗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6.课程评价方式

由于“临潭民俗文化”为校本选修课程,我们的评价原则是不仅注重目标完成的结果,而且注重课程实施的过程;不仅重视结果的书面形式,而且重视学生内在的收获与体验。根据《临潭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的要求,不安排书面考查,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考勤(占20%)、课堂表现(占50%)、课外作业(占30%)进行。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校本课程‘临潭民俗文化的开发与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4] GHB0264】

12.地方文献的开发与经济建设 篇十二

伴随着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强劲东风, 2002年9月, 我校开始着手开发校本课程《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当时是基于这样几个方面的思考:

其一, 开发《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旨在促进学生情感与智慧的和谐发展。

也许是上苍特别的眷顾, 小小金湖竟然三面环湖, 河、汊、港、荡、桥、涵、闸几乎随处可见。这里充盈着水, 浸润着水, 氤氲着水气, 就连天空也是那么蓝莹莹水灵灵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水乡的特质赋予了金湖人特有的灵秀。他们在这片膏腴的沃土上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形成了颇具水乡风韵的金湖地方文学, 又叫“湖城文学”。利用这个丰富的资源, 对学生情的感染、美的熏陶、智的启迪, 都是大有裨益的。

其二, 开发《金湖县地方文学作品选读》旨在增强学校文化中的“人文”内核。

学校文化的本质是“人化”, 其功能是“化人”。在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 进行课程的合理构建, 即开发的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道融注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之中,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张扬个性, 生成智慧, 发展创造能力, 真正地成为学校文化中的一道风景线。金湖地方文学作品反映的是家乡的历史和现状、人文和物产、风土和人情等地方文化。开发《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意在让它成为学校文化的品牌, 在学生心灵中播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

其三, 开发《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旨在为进一步增强学校“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提供“抓手”。

众所周知, 校本教研是近年来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兴起的学校教育的一种新范式, 它具有学校教育科研的基本特征。开发校本课程《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 势必要求我们以学明理, 以理导行。在开发《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实践中, 我们确立了以课题研究来引领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 采用以观察、访谈、案例、行动、反思等研究方式, 并与学校内部的教研活动相结合, 既保证校本课程《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编写质量, 又提高“校本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 突出了研究的“草根化”。

二、编写《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构想

当我校决定开发《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时, 并不是一开始就组织人员编写教材, 而是边选编边开设, 边开设边选编。我们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创新, 逐步形成编写《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构想与思路。

1. 编写指导思想

在现代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我们试图让《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成为学生学习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而不是其他课程的附属。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以接受地方文学作品熏陶为支点,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锻炼他们的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

2. 编写体例

《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分三大部分:阅读课文、自读课文、附录。

阅读课文文体多样, 有小说、诗歌、散文、通讯, 还有民间故事、民歌、楹联等。按主题划分单元, 每个单元有一段简短的主题词,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学生引入阅读实践的学习情境。每篇课文前编有“阅读引导”, 它并不是引领学生对课文主题、写作特色的思考, 而是从欣赏的角度导引学生感受课文的家乡文化情韵与内涵。课文后的“注释”较为翔实, 其中题注除交代课文出处、介绍作者外, 还说明本文的写作缘由、主要特色;文中难认的字、生词、地方特色的词语, 也作详细的注解。学生借助这些助读系统, 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获得比较全面的把握与理解。课文后还设有作业题, 它与语文教材中的“探究·练习”不同, 不是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设题, 而是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方式让学生走近作者, 走近家乡某一地方、某一人物, 侧重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自读课文课前有自读提示, 不设作业, 由学生自己设题, 自主解答, 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附录中的课文主要是反映金湖地方有特色有代表性的三种文艺样式, 以使学生对金湖地方文艺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3. 教学建议

《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供七、八年级学生按规定的校本课程课时, 在一个或两个学年中使用。老师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 不一定按教材顺序来教学。阅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只是一个相对的划分, 教学时也不一定有什么明显的区别。采用活动式教学, 让学生通过访问作者、观察家乡实地实景实物、搜集相关材料等活动来学习这门课程, 使学生在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中增强感性与理性的认识。

三、《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实践

《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这门课一开出, 便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感到新鲜———金湖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文学!感到惊讶———金湖还有这么一批文学作者!他们阅读到的都是身边人, 身边事, 身边的景物, 身边的历史;感受到的都是家乡的情, 家乡的意, 家乡的襟怀, 家乡的抱负。他们感到既熟悉又亲切, 学得有味道有兴趣, 学习热情十分高涨。语文老师们对此课程的教学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教学课型。

1. 欣赏课型

《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中有很多反映水乡佳景的文章, 文质兼美, 教师一般采用欣赏法来教学。比如《入江水道放歌》, 教者和学生代表在广播电视局找来“话说金湖入江水道”的电视风光片, 让全体学生欣赏入江水道上连洪泽湖、下接高邮湖, 贯穿金湖大地的自然风光;带着学生到横跨入江水道的金湖大桥观看滔滔淮河之水经入江水道下泄的壮观场景;让学生赏读课文, 了解入江水道工程建设的历史以及对金湖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话观看感受, 画入江水道泄洪图, 谈金湖人修入江水道的艰苦奋斗精神, 对雄奇瑰丽的入江水道有了深厚的情感。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欣赏活动。在语文组的打磨下, 这一节课在向全市公开教学中受到听课老师的普遍好评。

2. 实践活动课型

《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中介绍家乡特产的文章, 教师常常带着学生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一位老师在教《家乡的蒌蒿》时是这样安排教学活动的:首先组织学生讨论, 确立研究课题“金湖蒌蒿的采收与制作研究”, 接着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 分别走访县内几家蒌蒿厂、县招商局、县环保局、县农业局等十多个单位, 采访本文的作者, 生产蒌蒿的农户及相关科技人员。学生们根据所掌握的信息, 发挥自己的想象,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按照方案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成果汇报会上, 学生提出很多独到的采收与制作蒌蒿的设想与措施, 他们的成果汇报发言, 以及对专家、老师提问的解答, 无不显示出创造性的才智, 他们的课题研究实验报告闪烁着情感与智慧的火花。

3. 沙龙式课型

《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中叙述凡人风采、古韵情悠的文章, 教师往往采用沙龙式的教学法。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尧乡金湖》一文时, 将本书中的《忆北阿古塔》《塔集八景随笔》与之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教者邀请了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县文化馆的有关研究人员、“尧生塔集”的考证人员等, 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他们聊文章中的故事, 也聊与文章有关的故事。如:尧生金湖塔集是怎样考证出来的?塔集古镇为何叫北阿?我们如何打出尧乡品牌来加快金湖的发展?学生在沙龙式的愉悦氛围中了解到了金湖的某一方面的人文与历史, 增加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责任感。

四、开发实施《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成果与体会

我校开发实施《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已经六年多了, 从最初的一张张充满油墨香味的讲义, 到2006年10月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书, 凝结了我校语文老师们的心血和汗水, 特别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他们坚持“在学习中研究, 在研究中实践, 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创新”,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有五位老师使用《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课程面向省内市、县兄弟学校公开教学, 受到普遍赞誉。中央教科所的詹万生一行专家组对《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开发与实施予以高度评价, 认为是我校新课改的一个亮点, 是为达成新课改目标的一项新举措。2006年, 在省教研室举办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评比中, 我校“《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开发与实施方案”获二等奖。2008年, 县宣传部、县文联、县教育局及社会各界人士对《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出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专门召开了这本书的首发式, 观摩了这课程的教学现场, 并向全县推广我们的经验与做法。

开发实施《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第一, 这门课程的开设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走进“新”课堂的意识,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尽管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 课堂上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课堂教学的开放度仍还不够。而《金湖地方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是一种学生完全自主且学习方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任教的语文老师, 不仅教学行为不断更新, 而且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认真钻研教材, 研究教法, 力争使每一课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不是墨守成规, 才能真正地使课堂充满情感与智慧, 才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才能使课堂更有实效性。

第二, 这门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学生情感与智慧的交融发展, 带来了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

这门课程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并没有设计那些阅读训练题, 而是力求与学生的生活结合, 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习地方文学作品, 潜移默化地积累知识, 积累智慧, 积累情感。

第三, 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上一篇:护工承包协议书范本下一篇:湘潭市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