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赏析(精选14篇)
1.点亮一盏灯赏析 篇一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在我们的一生之中,需要感恩许多人。感恩哺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恩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渡过难关;感恩钟爱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体验爱的宝贵……当他们身处黑暗和寒冷中时,为他们点亮一盏灯,为他们送出你的光和热。
当然,我们最要去感谢的,还是我们的父母。记得那天,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学习之后终于回到了家。第二天,睡眼朦胧中,“吱……”的一声传入了我的耳中,接着便是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一束微弱的光打在我的脸上,盛米的声音,又是一阵脚步声,关门声,接踵而至。我不耐烦地打开灯,才四点半,又狠狠地将被子拽到脸上。可是,没过一会,“当当,当当……”虽然声音很轻微,但刀与木板碰撞发出的声音还是无情地传入了我的耳朵。我几乎要发狂了,又一把将被子拽了下。
可忽然,透过门窗,在那微弱的灯光下,我看到了一个忙碌的身影。那个身影在灯光下来来回回,其间不时夹杂着洗菜声,切菜声,炒菜声,还有咳嗽声;还有那炒菜时的烟味,菜熟的味道,甚至那淡淡的米香都透过门缝摸索了进来,一直寻到心里……我明白,那是母亲在为即将出去打工的父亲做饭。从我有记忆起,十几年了,母亲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十几年啊!总会有一天,母亲会还在梦中,而我为她点亮一盏灯,照亮黎明的黑暗与寒冷。
而父亲,自从我到外上学后与父亲见面的机会是少之又少,更别说谈心了。在我记忆中,父亲对我说的话只剩下“回来了”“走的时候多拿点钱,以防有个什么万一!”“要吃好啊在学校!”……平常父亲回到家,也总是说不了几句话,便早早睡去了。真梦想有一天,能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点一盏灯,与父亲畅谈,我要好好看看父亲那斑白的鬓角,脸上的皱纹,手上的裂痕,还有那晒得黝黑的皮肤……
父母之恩,我们可能一生也报答不尽。但是,我们要学会为他们点一盏灯,至少可以放在他们心中,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
2.点亮每一盏灯 篇二
“调光大师”的系列作品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的精华,将灯具的艺术装饰性与功能实用性完美呈现。
夕阳渐渐把黄昏的影子拉长。厅堂里弥漫着轻音乐制造的浪漫,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茉莉花茶的香气,柔柔的灯光透出朦胧的诗意。这里虽然听不到桨声,却在斑驳交错的灯影中感受到昔日秦淮河的古韵,灯光把浪漫融入了历史的目光,悠悠古韵透过纸纱灯光仿佛在向我们倾诉千年的沧桑,文化的景深渐渐从这派灯光中清晰起来。
这是“调光大师”对一款“月笼纱”纸艺灯的介绍,在设计师和工艺师的手中,是灯也是画,每一盏灯都有故事。
一盏灯 一首诗
在“调光大师”高管们的手机上,时不时会冒出一段董事长发来的“宋词”,在他们的办公桌上,也时常冷不丁地出现一本古董级的线装书。陈俊村,这位隐身创业的台商,热爱烟花三月的扬州,钟情行云流水的书法,他在百忙中研修北大历史系,还拥有着自己的苏绣博物馆。他的这种古典气质,也深深影响着企业:电梯旁有小桥流水,走廊边摆满木艺石雕;公司藏书很多,每个员工人手一个借书证;甚至每一盏灯,都烙上了他的影子,带有浓浓的中国味。比如影院灯叫“永遇乐”,卖场灯叫“日夜明”,婚庆灯叫“念奴娇”,麻将灯叫“战方城”,床头灯叫“花罗帐”……
在为每个特色灯具命名的时候,“调光大师”董事长陈俊村与董事总经理杨俊松就像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他们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把最具中国特色的古诗古词等文化元素融入到灯具中。当他们给一款灯具取出了一个既贴合产品本身又带有浓厚文化韵味的名字时,会兴奋很久,那种喜悦的心情,只有做过父亲的人才能懂得。
每一盏灯,都是一首诗。比如“月笼纱”纸艺灯,就取自唐朝诗人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其它产品的名字也取自词牌名与曲牌名,例如“永遇乐”影院灯,既说出了人们在使用这盏灯时的愉悦心情,又以永遇乐的古词牌名体现出产品深厚的文化韵味。
他们不仅赋予了灯美好的名字,还给了每一盏灯一个生动的场景。在描绘“藕香榭”厅堂灯时,是夕阳西下,妻子为晚归的丈夫准备好拖鞋,泡好茶水的情景,家的暖辉,为归来的人洗尽一身尘埃!在描绘“女儿红”卧室灯时,是“女儿红,女儿爱红妆,满室红光灯艳艳,画眉为谁,深浅相宜否?”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满堂烛影摇红”的良辰美景。
灯如其名,那种充满着情趣的意韵,如暖暖的灯光,在悠悠岁月里洋溢着优雅,闲适和安享。
“我做的是照明艺术”
“调光大师”掌门人陈俊村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家道中落,发奋读书,1976年陈俊村考入台湾大学电机系,毕业后服完兵役,做过工程师,办过技术咨询公司。一次酒过三巡,一家照明企业的老总对陈俊村说:“你看这地球每天不停地自转,只要有太阳落山我就有钱赚!”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他的神经。
上世纪80年代末,大陆的家庭照明尚未起步,国有灯泡厂平庸无奇,差距意味着机会,陈俊村显然把眼光放得更远。他决心到大陆从事照明业。这个原本为别人牵线搭桥的咨询红娘,却无心插柳地为自己赢得了先机。
接下来的二十年,他创造了无数个照明行业的第一。他承接了宜家在中国的第一张灯具订单,他打破了节能灯取代白炽灯的最大壁垒,他第一次让节能灯实现自由调光,他第一回让灯具走进苏宁、好又多、家乐福、乐购……
有一次,陈俊村陪客户一同赴美考察。客户的一位朋友对陈俊村似曾相识,他问:“你就是那个做灯管的?”陈俊村突然感到这话有点刺耳,他回答道:“是的,可是我做的是照明艺术。”
20年来,“调光大师”将艺术和科技完美地结合于一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质和特色。市面上目前有很多特色灯具,但通常都是灯与灯具分开来卖,很多都是只卖灯具不卖灯,而且即使有成套灯具卖也都是普通的节能灯,而“调光大师”灯具则是把节能灯调光技术与艺术灯具相结合,它不仅是科技上的“大师”:集智能、绿能、美能于一体,通过节能调光,实现了情绪照明,给人们理想的光环境;同时也是艺术上的“大师”:外观上博采众长,匠心独运,各式各样的艺术灯具,让人眼前一亮,既方便实用,又具有很好的观赏收藏价值。
让冷冷的光变暖
如今,“调光大师”是一个节能灯制造商,但对工艺灯的研发情有独钟。
在国内工艺行业有一个现象,一方面是有工艺没设计,出来的产品题材传统,造型老旧,远离生活,没有市场;另一方面是有设计没工艺,出来的产品工艺低下,缺乏美感,档次不高,同样没有市场。只有将二者完美地融合,才能做大做强。
“调光大师” 的设计师团队来自国内同行业资深顶级设计师,不仅在众多大赛中获得大奖,更重要的是认同“实施绿色照明,节约能源、美观环保”的理念,并为此不断提高自身艺术造诣。他们设计出来的产品品种众多,生产工艺复杂,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特殊要求,每道工序必须有工艺技术人员指导、监督、控制,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正是因为工艺技术人员和设计师的相得益彰,才有了今天的“调光大师”。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居家灯光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比如,寒冷的冬天,我们需要点上一盏温馨暖黄色的灯;炎炎夏日,我们需要一盏清爽柔和的日光色灯;看书、听音乐、睡觉、心情变化,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我们需要不同的灯光。可见,目前普通的节能灯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情绪照明的需要,可调光的节能灯进入普通家庭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手工美化生活”,工艺灯的研发就是为了满足大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灯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美观,还要有风格,有内涵,能与个人品位及室内装修相匹配,更需要灯具的类型要多元化,系列化。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调光大师”研发出24个系列,1200多款产品,供消费者选择,有亦灯亦画的纸艺灯、古朴优雅的木艺灯、玲珑剔透的薄胎瓷艺灯、精致灵巧的竹艺灯、简约时尚的欧风灯、小巧可爱的娃娃灯等。
“陶艺灯艺融一统,遍寻诗句赞神工。中华千古传奇巧,华光质润玉玲珑。”陶瓷灯凭借独特的艺术效果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晚上,瓷艺灯孔中流出来的柔光迷离,一卷书、一盏灯、几只青花瓷茶杯,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古典浪漫仿佛又回到了眼前。白天,调朱和素、华光质润的陶艺灯,立刻化身为居室内皎然夺目的艺术装饰品,时时彰显出居室内的文化气息与主人高雅脱俗的审美品位。
“国内的消费者从小都是等着灯泡亮,但是他们不知道当一个家把灯配好后,会有多么温暖的天人合一的感觉。”陈俊村说,他下半辈子的最大心愿,便是让“调光大师”的制造理念“把冷冷的灯光,变成温馨、有活力、有观赏价值的艺术”,能够真正地赢得内地消费者的认可和尊重。
3.点亮一盏灯作文 篇三
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呀?”爸爸告诉我,我们要参加一个特别的活动,叫“地球一小时”。爸爸告诉我,“地球一小时”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举行,以倡导节能减排为理念。今天,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4千多座城市和城镇将在20时30分至21时30分共同关灯一小时。
20时30分,我和爸爸准时关掉了所有的灯。爸爸带我来到户外仰望星空,今晚的星空美丽极了,一颗一颗的星星,像镶嵌在深蓝色丝绒上的钻石,晶莹透亮;密密麻麻的星星,又好像是渔人撒下的浮标,被海浪摇得一闪一闪的;又像五线谱上的蝌蚪音符,闪耀着、跳动着,正弹奏着一支听不到的小夜曲,在夜空中飘荡着。多么美丽的星空啊,多么美丽的大自然,我不禁赞叹。
4.点亮一盏灯作文 篇四
在我心中,有这样的灯……
鼓励的灯
“下面请听七(一)班的某某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诗歌朗诵。”主持人的话音刚落,我就迈着有点迟疑的脚步走向舞台,心中“怦怦”直跳。我紧张得竟一时不知怎么是好,脸上火辣辣的。台下一双双眼睛盯着我,期待着我的表演。“天啊,我竟忘词了,谁来帮帮我啊?”我在心里无助地呼喊着。
在人群中我忽然发现有一双充满鼓励的眼睛,亲切地看着我。目光那么柔和,那么温馨,那眼神似乎在说:“不要紧张,拿出你的实力来,加油!”我的心里顿时好像被注进了一股力量。之后的一切都进行得异常顺利,我的朗诵在掌声中结束了。
事情已经过去了一段日子,但那眼神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久久不能忘记,因为它为我点亮了一盏鼓励的明灯。
关爱的灯
安静的考场中,只听见笔发出的“沙沙”声。我正在苦思冥想着一道数学题。“呀,我的圆规忘记带了!怎么办呢?”我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都在埋头做试卷,没人注意到我的窘态。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突然,一把圆规递了过来。抬头一看,是她---我的好朋友!心头不由一阵温暖。“太好了,谢谢!”我在心里默念道。满怀感激地接过圆规,我赶紧继续答题。
一把圆规,显出一份关爱;它好比一场及时雨,为我解了燃眉之急;它又像一盏灯,点亮了黑暗中无助的我。
信心的灯
“我回来了。” 随着一声叹息,我有气无力地走进房间,坐在床上发呆。看着一张张分数不高的试卷,泪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考得怎么样啊?”从厨房传来妈妈的声音。“唉!”我能说什么呢,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妈妈走了进来。看见床上的试卷,脸色顿时晴转多云。转身看看垂头丧气流泪的我,妈妈轻轻地说:“哭有什么用?别哭了,这次没考好,下次再努力就是了,关键是对自己不能失去信心。”说完,关上门走了,留下房中的我独自在抽泣着。想想妈妈的话,确实也是,哭有什么用,还不如用实际行动来努力,只要希望在,信心在,就能东山再起。
妈妈,谢谢你,你用简单的话语告诉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让我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你为我点亮了一盏信心之灯。
5.高一作文点亮一盏灯 篇五
小时候,妈妈常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外婆,则会在客厅里留一盏灯,坐在阳台上,往远方眺望,盼望着小区里能出现那个熟悉的身影。我也学着外婆的模样,趴在阳台栏杆上,等着妈妈回来。
终于,清脆的叩门声响起,妈妈回来了!外婆凝然的脸上,顿时放松了许多,连忙起身,驼着背,蹒跚地走过去开门。
“回来啦?你们公司怎么总让你加班?”外婆一脸心疼地说。
“你还不去睡觉啊?你不用管我的。”外婆和妈妈说了几句家常话,便用那长满老茧的手,小心翼翼地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绿豆沙,叫妈妈趁热喝。妈妈望着这碗充满爱的绿豆沙,侧过脸揩了揩眼泪,拿起碗,“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
我长大后,晚上有许多辅导班要上,每次,都是很晚才回家。因为我从小就怕黑,所以走在路上都哆哆缩缩。每当我快到家门时,一抬头,发现家里还隐约透着灯光,原来妈妈还在等我啊,心中顿时充满了勇气,一路小跑着回去。
到家后,妈妈的唠叨又回响在我耳边,这似乎不再是唠叨,而是一阵阵暖流。
橘黄的灯光下,吃着妈妈给我做的小米粥,金灿灿的米粒,轻轻用银勺舀起,荡漾起层层爱的涟漪,放入口中,唇齿留香。这,不仅仅是食物的香味,更是家的味道。
亮一盏灯,等你回来。
在我无助、沮丧时,那一盏灯,便是您那双默默关注我的眼睛。
6.点亮一盏灯,许一个愿望 篇六
培培去肉摊老板吉纳洛那里找工作。他会扫地,会铺上新的木屑,但吉纳洛的肉店生意也一直不好。那个年头,大家都没什么钱吃肉,连拥有肉店的吉纳洛自己,也不太吃得上肉呢。
培培又去了酒吧老板那里。找工作的人居然黑压压排了一长队,显然,每个人都比培培要高大,他们穿着西装,一脸严肃。培培刚刚比柜台高一点。他对老板杜先生说“我会洗杯子!”老板说:“培培,也许等你长大一点,我会请你。”
培培甚至对糖果店的老板娘安太太说:“我可以帮忙做蜂蜜杏仁糖,我还能串榛果。”可是安太太也不需要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而且,工作也不是多到让每个人去做。
有一天,培培的运气好像来了。他在大街上遇见负责点路灯的多明尼哥先生,他听说培培一直在找工作。正巧,多明尼哥先生要回意大利去接自己的太太,那么他离开的这段时间,路灯怎么办呢?不能让大家晚上黑乎乎的啊。多明尼哥请求培培代替自己,每天晚上把路灯点亮。培培觉得,这真是太好了!他赶快跑回家与家人分享。
每天傍晚,天渐渐昏暗下来的时候,培培就会拿着一根长棍子,穿梭在大街小巷。他把棍子高高地伸向一盏路灯,伸进路灯的玻璃罩,点燃芯子。然后,他一盏又一盏,将所有的路灯点亮。
每点亮一盏路灯,培培就在心里许一个未来的愿望。他觉得,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啊!
这盏灯是为妮娜点的,希望她拥有自己喜欢的那件衣服。
这盏灯是为安娜点的,希望她可以有很多手套来缝。
这盏灯是为安雅点的,希望她在学校能把英文学好。
这盏灯是为爸爸点的,希望他的病能早点好。
培培许了很多愿,他为每个姐妹和身边的亲人许了愿。他自己也在一盏灯亮的时候许愿了,他希望能够一直帮多米尼哥点灯。
漆黑的夜晚,大家都看不清对方。培培走过的地方,路灯亮起,借着灯光,大家才能继续在黑夜中活动,培培给大家带来了光明。
爸爸并不为培培找到了工作开心,他觉得自己千辛万苦来到美国,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去点路灯的。有一次培培回来的时候,爸爸冲着楼下大喊:“你这么喜欢大街,就在那里多逛一会儿啊!”
培培等所有的人都睡着了,才偷偷地钻进棉被里哭了起来。第二天早上,姐妹们都安慰他,当他要去工作的时候,妮娜提醒他:“培培,走路的时候,要抬头挺胸。”培培一直很努力,可是当他回到家的时候,爸爸甚至不愿意看他。爸爸一直抱怨,培培这辈子都不会有出息了。
渐渐地,培培对自己说,这是一份烂工作。他也觉得,邻居们整天都在嘲笑他没出息。他不再在点灯的时候许下未来的愿望了。有一天晚上,他甚至没有出门去点灯。就在这天晚上,最小的妹妹安雅没回家。小意大利城里漆黑一片,每个人都在问:“点灯的培培在哪里?”
“我的小女儿在哪里?”爸爸十分担心,在黑暗的小城里,安雅迷失了方向,她怎么找得到回家的路呢?
最后爸爸请趴在桌子上的培培去点灯。培培不敢相信了,爸爸居然会让他去点灯!他重复爸爸以前说过的话“我不能去点灯,你们把我带来美国,不是让我一直待在大街上,长大以后变成一个乞丐。我要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我要去读书。”可是街上是那么暗,连路都看不清楚,可怜的安雅,她一定吓坏了。今天晚上点灯,也许是很重要的工作。爸爸说“拜托你,培培,去点灯吧,我为你感到骄傲!”
培培默默穿上外套,拿起点灯的长棍子,伸向高处。第一盏路灯亮了。接着,一盏接一盏,培培走过的地方,都有了光芒。培培每点一盏灯,就轻声说“希望安雅平安。”在街区的最后一盏路灯下,培培找到了安雅。她缩在路灯下面,因为怕黑,不敢乱动。
“你今天晚上为什么不点灯?”安雅问。“对不起,安雅。”培培说。
“等我长大后,也要像你一样,每天晚上都去点灯,这是美国最棒的工作了。你拿着点灯的棍子,把黑暗都吓怕啦!”
培培紧紧地把安雅抱在怀里。他帮助安雅拿稳点灯的长棍子,他们一起点燃了最后一盏路灯。回家的路上,抱着安雅,培培不觉得重,他抬头挺胸。
六个姐妹都过来拥抱他们。安雅在培培的怀里睡着了。然后,爸爸也来了,他把手放在了培培的肩膀上:“培培,点路灯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为你感到很骄傲。”这是很久以来,爸爸第一次抚摸他。
后来的夜晚,培培又去点路灯了,像以前一样,每点一盏灯,他就会对着小小的火光,许下一个未来的愿望。
那个年代每个前往美国的人,心中都抱着一个希望。培培点灯,边点边为自己许下一个个未来的愿望,点燃一个个希望,这是个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这本书的作者,也是千万个前往美国的外国人的后代,她讲述的是她爷爷的故事。她的爷爷从意大利的小镇移民到美国,在街区上经营一间鸡肉铺子。可以说,她的爷爷,就是当年的小培培。后来她读了大学,根据爷爷的故事,写出了这样一本书,书中每一个人的名字,都是她家人的真实姓名。所以在书的开头,作者写道把这本书献给我的祖父母和我的父母。爷爷怀抱的自由、平等、过更好生活的梦想实现了,他的后辈,过着比他更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梦想着,为将来许下美好的愿望,每个有梦想的人,都是点灯的培培。这是一本向梦想和寻找梦想的人致敬的书。
7.点亮一盏灯作文500字 篇七
突然,一个人物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定睛一看,原来是那位送牛奶的中年妇女。我们家一直订卫岗牛奶,每天她都推着装满奶瓶的三轮车到我家楼下,风风火火地爬到六楼,又气喘吁吁,一步三个台阶的赶回三轮车旁,日复一日。
一个冬天,我在楼梯道里碰到了她,她热情地说了声:早上好,和同学出去吗?好好玩呀!虽然只是几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语,可还是温暖了我的心。她穿着黄色的羽绒服,洗的发白的牛仔裤,脚上穿着很久没有洗的红色布鞋。因为爬了几层楼,额上冒出了黄豆般大小的汗珠,眼角也因日夜的操劳布满了皱纹,头上有了几根银丝。我停下脚步,想告诉她离见同学的时间还早,却发现她拿着奶瓶的手上全是冻疮,红肿得活像一个熟透了的红萝卜。看到这儿,我马上跑回家,翻箱倒柜,妈妈问我干什么,我不答。我找出了一瓶护手霜,塞在了她手上,说:送你了!她不要,我说:就当谢谢你一直给我们家送牛奶。她这才欣然接受,拿着护手霜直对我说谢谢。
事后,我告诉了妈妈这件事的经过,她笑了笑说:做得很好嘛!还以为你当时要干什么,原来是要找东西送给她。不错,有进步。说完,她摸了摸我的头。
8.点亮一盏灯作文500字 篇八
诚信,犹如一把利剑,斩断了那恶的欺骗,它为我点亮一盏灯,在无边的诱惑下保持诚信,谨守自己那薄弱的底线,让我具有人的那份本性……
在生活中,每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浪时,你会守住自己的本分吗?我希望你会,因为诚信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是与人交往的应用,是事业的基本,是成功的典范,是友谊的建立,是爱情的成功。在禁忌之前,诚信会明辨善恶黑白,分明欺骗与触犯,它很重要,无论如何它都会向人们证明,证明它是对的,它是无论怎样都必须坚持的。
有些时候,欺骗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欺骗同样也是一种信念,一种坚持,一种美好,在善意的谎言下,人们会心地善良,心胸豁达开朗,可以升华灵魂,调和情趣,对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一种慰藉。
闪闪发光的,永远是人民记在心上的是那种无畏的诚信,那种直率,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看那些成日欺骗自己,花天酒地的公子哥们,真令人恶心反胃。而那些新床单衣的人,总是把心里话讲给信任的人听,那么他的世界就永远不会寂寞,但头脑始终要保持清醒,不能将所有事情抛之于外,向一些有心机的人说,让那些人不再有可趁之机。
诚信为我点亮心中的灯,照亮了前方黑暗的路……
诚信,为人们树立模范,为人们带来了信念……
9.伸出手,就能点亮一盏灯 篇九
“老师,老闫的正式作业又没有交。”小组长撅着小嘴,无可奈何地对我说。
“老师,他上英语课时,又在说话,老师让我告诉您一声。”英语学习委员接着小组长的话。
“老闫的写字书上一个字也没写……”语文学习委员也不示弱。
“上周,老闫迟到了三回,还和(4)班的一个同学打架……”值周班长很不满意地告他的状。
(“老闫”,其实是我们三(3)班的一位调皮小男孩,今年不到9岁。不知什么时候,一节语文课上,因为他回答问题见解独特老道,我就顺口叫他“老闫”。)
本周一的例会,简直成了“老闫”的专场告状会。
会开完了,办公室里,我和数学、英语老师谈起了“老闫”。
“语文课上,‘老闫对问题的见解,是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可是……唉!”我摇了摇头,也不清楚在夸他,还是在埋怨他。
“这孩子有数学天赋,思维活跃,反应很快,如果能好好教育教育,一定很有发展前途。”数学老师眼里放着光。
“他的英语基础也不错,发音很准的。只是……”英语老师也叹了一口气。
事情就这么巧合。中午放学护送路队时,我碰见“老闫”他爸。“这孩子,就是调皮。”“老闫”他爸边说边掏出了香烟,“还要麻烦你呢,我在家里没办法,他只听你们老师的话。唉……”我谢绝了香烟(因为我向来不吸烟的)。“老闫”他爸显然对儿子无可奈何。
“好棘手的孩子。”我暗暗地下着决心,“我一定要和他‘周旋到底!”
自习课上,孩子们都在认真地做作业,“老闰”又开始了他的“副业”——玩卡。他玩得那么津津有味,连我在他跟前站了好一阵子都不知道。
我咳嗽了一下。他猛地抬起头,那么惊恐万状。既而,见我微笑着,他就红着脸低下了头。
我说:“能给我让个座位吗?”
“老闫”咧着嘴,眼里充满了不解,怯怯地站了起来。两只手不知怎么放才好。
“你要站着了?”
“没事,老师。你坐吧。”
我说了声“谢谢”,坐在了他的座位上。真是小孩子,他站着才和我坐着一样高。
我伸出手,想和他握手。他本能地往后一退,把手缩了回去。我拉来他的手,放在我的手心里,双手攥住了他的小手。
“老闫”再没想着缩回手,只是乖乖地站着,眼睛不时地看着我。
我依然微笑着,大手紧紧握着小手。
“来,我们俩坐一条凳子,好吗?”我说,“你坐在我前面。”
“老闫”的脸又红了,就像个通红的苹果。
很明显,他和我坐一条凳子,很不自在,总是要往前挪挪。
我抱着他,说:“暖和吗?”
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重重地低着头。
我笑了,伸出了小拇指,“来,咱俩拉个钩,好吗?”
他腼腆地伸出了小拇指,我们一大一小两个小拇指套在一起,来回拉动:“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拉钩是什么意思呢?”我问他。
“说话算数!”他声音很小,但听得出来,很坚定。
我说:“知道我为什么和你拉钩吗?”
“嗯——”他拉了个调子,没说一句话。显然,聪明的他,已经会意了。
我就小声把语文、数学和英语老师对他的评价,都告诉了他。
老闫笑了,这是他和我“周旋”了这么长时间的第一个微笑。
但,我又把周例会上同学们对他的评价也毫无保留地重复给他。他的脸色明显发生了变化,一阵愧疚,一阵不好意思,复杂的情感,充满了他幼小的心灵。
我起身走了。
没走几步,等我回头再看他时,他的眼眶里浸着泪花。
第二天早上晨读时,值周班长拿着厚厚的一叠卡,说:“老师,这是‘老闰上交的卡。”
语文学习委员汇报:“‘老闰的写字书交上了,全写完了。”
我批阅完语文作业,发现他的正式作业今天得了100分。
时间很快,又两三周过去了。告“老闫”状的人,显然减少了。
“喂,李老师吗?我是×××(‘老闫的爸爸),孩子最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家庭作业根本不叫人催了,邻里的孩子都夸他进步很大。这孩子乖了许多哩。真是太感谢你了。”我不知道他感谢我什么。但我分明觉得,这个孩子变了。
是啊,课堂上,“老闫”出奇地聪明。“《狮子和鹿》一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上《狮子和鹿》一课时,我最后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全班哑然。“老闫”思索片刻,手举得老高。“再美好的东西都有它的短处,再难看的东西,也有它的长处。”我不禁带头鼓起掌来。
10.点亮一盏灯作文800字 篇十
跨出外婆家门的那一刻,与身后的光亮彻底隔绝。忽然觉得自己是那样无助,像一个被光亮遗弃了的孩子。
外婆家离我家不远,只是几百米的石子路。沉沉的夜色中,几棵树稀稀落落地伫立在路边,沿途没有什么人家,仅有的零星光亮远远地闪烁着,丝毫照亮不了脚下的路。
深吸一口气,双手死死攥着衣角,我壮着胆子向前走去。全身的细胞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两眼瞪得铜铃般大小,狠狠盯着路面。我甚至不敢略微向旁边瞄一瞄,似乎身边站着两列张牙舞爪的凶神恶煞,只等我一偏头,就蜂拥而上。
寂静无声。“沙沙”“沙沙”,只有脚步声孤单的低吟。
黑色太过神秘。它像浓雾一般到处弥漫、掩盖一切。在它深不可测的背后,总像是藏着什么东西,让人莫名地恐惧。一颗心总是悬着,急急地向前迈步,家却依旧遥不可及。
跑吧,我对自己说。
头发被夜风轻轻扬起,我大步迈开向前跑,只想把无边的黑暗远远地抛在身后,快点躲回家中温暖的小窝。路旁的孤树飞快地掠过,家近了,近了,近了……
远远地,已能望见家边上那棵葱茏的树,微微的光亮映衬出它高大的黑色剪影。但是,怎么树下还隐隐约约有个人影?莫非……
我又跑近了些。那人影忽然动了,随后直直地朝我走来。“怕不怕?到家就好了。”夜风捎来了那我再熟悉不过的声音。果然是妈妈,柔和、平缓,却在此刻带上了几许掩盖不住的焦急。我连忙快走几步,一下扑到她怀里。“好了好了,现在不是到家了嘛。”妈妈抚着我的背,有一股让人安定的力量从她的手心透过来。我这才看清她的脸,那张往日平静的脸,早已澜翻絮涌,嘴角里、眉宇间,满是欣喜与焦急掺杂。一股感动从心头泛起,原来妈妈一直在等着我,一直都在!
周围像是亮了许多,黑暗在慢慢隐退。挽起母亲的手,家中柔和的灯光就在不远处。此刻,我知道,是母爱点亮了我心中的那一盏灯,让我从此不再惧怕黑暗。
11.点亮一盏灯作文650字 篇十一
但,不管它与我有没有关系,它,还是来了。此刻,我静静地坐在电脑前,听着潮起潮落的曲韵,心中也难免有种孤独和寂寞涌上心头。七夕,传说中的牛郎与织女泪隔光年,终于又盼来了重逢的一天。虽然这种等待是如此的煎熬,但他们却还是依然坚持着、执着着,依然年年期待到鹊桥走上一回,只为见一眼那张爱着的容颜。
七夕,真的来了。年年有七夕,年年都是独自默默走过。摸一摸眼角,好似已添了小小的皱纹。心底的痛,再一次不受控制地偷袭了我。七夕,是中国人的情人节,浪漫的人可能已经开始计划了,计划这一天的浪漫,计划这一天的玫瑰……天上的织女不知道是否还能按捺住,这种相会的喜悦?不知道是否已沉浸在相会的欢愉之中……
七夕,真的来了。一个人独立于夜色之中,心,开始飘零;思绪,开始游离,我的十指不知该如何落下?每年,总要等到别人提醒,今天是七夕,才会蓦然惊觉,又是一年相思痛。那坛用孤独酝酿的桂花酒,在这样的一个节日,再痛饮千杯,醉了那千年的等待,也醉了那千年的相思……
一个节日,总能让人回忆起很多的云烟来。一种失落,总会给人带来很多反思。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让人知道了,曾经的失去是多么的宝贵!佛语:“与谁路遇,与谁接踵。与谁相亲,与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来。”是的,我信命,我相信,我就是当年的那颗彼岸花!
12.点亮一盏灯赏析 篇十二
“开口说话”,通俗地说就是“语言描写”,就是进行 “对话教学”。众所周知,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运用了对话这一表达形式。儿童文学更是以对话描写为最主要的方式:《夏洛的网》全书就是围绕动物间的对话来展开故事的;《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以“我”和“姐姐”的无数次对话来丰富故事情节……纵观我们的语文教材,到处都是对话的篇章,几乎是课课有对话,所有的人物都会“开口说话”,这为作文起步阶段的孩子学会“开口说话”提供了大量学习的材料。对话在儿童的世界中具有极其真实的、直观的作用,是一种最贴近孩子生活的表达方式之一。孩子作文的起步从 “开口说话”入手,是帮助小学低年段孩子学会写话的一盏明灯。
一、理解“开口说话”,大量积累对话
人教版二年级教材中,对话描写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最佳的学习范本,以确定读懂“开口说话”的学习篇章,并且一旦发现了这样的最佳学习内容,一定要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来对待。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3课《坐井观天》是本册教材中最早、最好的学习“开口说话”的范本之一,文章结构非常简单,全文就是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但是仅仅这三次对话,就把寓意表达得很透彻,孩子们读起来也明明白白,这就是“开口说话”的独特魅力所在。因为这篇课文对话的提示语都在话语之前,孩子们读起来、理解起来非常便捷,这种最常见、最简单的对话表达方式很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和模仿。
在孩子们的初步口头表达中,就出现了大量的“我说……妈妈说……爸爸说……老师说……”,这些就是“开口说话”的初级阶段。对“开口说话”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后,我们就应该开始告诉孩子们应该用怎么样的格式来表达这些对话。《坐井观天》很好地利用了对话分段写的这一写作格式,这一点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对段的概念还不是特别明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练习来帮助他们确立“对话分段写”这一写作格式。
比较段落一: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比较段落二: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这么一比较,孩子们立刻就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对话分段写的作用——清晰、美观,同时通过比较也帮助孩子们在脑海中对于“对话分段写”这一写作格式有了定格。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引导孩子们关注对话,渐渐地学会对话的其他几种形式。在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中,我们需要特别理解这么几句对话——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
读懂这两句对话,需要理解当时男孩为什么会头也不抬,一边回答,一边捡鱼的原因,他没有时间顾及别的,他想让更多的小鱼回到水中。但是他又是在第一时间对于“我”的疑问进行了回答。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顺势告诉孩子们,一般我们很急于告诉对方答案的时候,常常会选择把提示语放在后面。
在《父亲和鸟》一文中,我们又会发现不出现提示语的直接对话,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让孩子们来分辨这分别是谁说的,并且能够初步体会到不用提示语的主要情况。
“鸟也有气味?”
“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捂得热腾腾的。”
像这样的“开口说话”,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文本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对话,明白对话最基本的几种表达形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开口说话”学习,孩子们积累了不少对话。
二、模仿“开口说话”,观察生活对话
我们都知道:人类最初习得的知识和经验主要靠模仿。二年级的孩子有了第一学期“开口说话”大量的语言积累与理解,这个时候就可以适时地进行“对话”的片段模仿了。可以先从最初的课堂内创设的对话情景引导观察,最终实现学生自我观察与写作。这种情景式的人物“开口说话”对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的好处在于,来源于生活,对话无处不在,为孩子的作文起步提供了非常天然的写作内容。其次,写“对话”很容易让文章变长,这也是这一阶段的孩子心灵上最大的需要。因为在作文起步的开始阶段,写长文章就是轻轻松松地让他们感受到了写作的“成功”。事实证明,这对于实现“从对话式的口头言语向独白式的言语发展”的目标是十分有效的。
虽然模仿“开口说话”容易让人觉得是陷入了作文从“形式入手”而不是从“内容入手”的误区。但孩子们在观察对话,记录对话,模仿写对话的时候不正是从写作的内容入手了吗?例如他们的“餐桌上的对话”、“床上的对话”、“课间十分钟的对话”、“我和蚕宝宝的对话”等等,内容极其丰富。恰恰相反,是对话,一开始就把我们的孩子带进了一个无限丰富的写作内容中了。
三、创作“开口说话”,灵活运用对话
从模仿到创作,是写作的一大飞跃和转折。模仿可以说是一台“复印机”,是把说过的话,听到的话真实地进行记录,是一种对话纪实。而创作“开口说话”就要做到有所取舍,要懂得哪些“对话”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我们先来看看文本中对话的取舍:
二年级下册中《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最后的结束语就是鹿弟弟的一句话——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最大的书》一文的结尾——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三个儿子》用老爷爷的话来点名中心——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这些对话的结尾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又是能够点明文章中心的,这并不是故事的最后一句对话,不是人物的最后一次“开口说话”,但是因为有了文章的整体性和突出重点,用这样的话语来结束课文,这就是“开口说话”的创作魅力。
对二年级孩子的作文起步训练中,我们也可以尝试有主题,有目标,有关注重点的 “开口说话”创作。比如:突出妈妈的急躁,突出爸爸妈妈对你的爱,请你观察或者取舍一段妈妈和谁的对话。这样的对话训练对于接下来的人物写作做了比较好的铺垫。请看我班孩子的作文:
我想去旅游
城东小学二(8)班 王昱力
马上要放暑期了,我一直想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海边吧!
爸爸问我:“你为什么要去海边?”
“因为大海很漂亮,夏天很热,我可以穿上漂亮的游泳衣在大海里游泳,海边有很多椰子树,口渴了就能摘下一个来尝尝。海边的沙滩上还有许多贝壳和海星,又多又漂亮!”
爸爸又说:“这么美丽的地方,我要和力力一起去!”
我还想去哪儿?去新疆吧!
妈妈问我:“你为什么要去新疆?”
“因为新疆的水果很多,特别是那里的葡萄,又美又甜,我到了那儿,一定要吃个够。还有新疆的小姑娘很漂亮,舞也跳得好。”
妈妈摸摸我的头发,说:“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也要和力力一起去。”
我盼望暑假快点到来,可以去那美丽的地方,和爸爸妈妈一起。
王昱力,这个班级的一个语文学习相对困难的孩子,这次,她善于把父母的对话记录下来,并且运用到写作中来,以对话为表达所用,成功地迈出了“写话”的第一步,相信她会十分顺利地跨进写作的大门。
四、评价“开口说话”,给足孩子信心
起步阶段“开口说话”的写话标准就是真实性。语文特级教师王金石认为,作文教学中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育的底线应该是让人说真话,做真人,应该必须尊重孩子的视角。孩子只有在把心里话说出来的时候得到肯定,孩子才敢说真话。
二年级学生 “写话”的重点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利用好“开口说话”这一把作文起步阶段的钥匙,能让二年级的孩子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文章拥有一定的字数,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会写“长篇”了!因此,在写话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尝到写作的乐趣,让孩子们体会到写作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开口说话”就可以帮助孩子轻轻松松写出长篇大论,这很大程度上给写作起步阶段的二年级孩子以自信。
小学二年级,在作文起步阶段对孩子进行 “开口说话”训练,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为他们的写作之路点亮了一盏灯。用好“开口说话”,利用对话教学,我们可以轻轻松松把二年级孩子领进写作的大门!
(责编 钟 岚)
13.为他人点亮一盏灯美文摘抄 篇十三
我又说:“如果你愿意让我帮你干这些活,你会生活得更好的。”他终于同意了。于是我给他打扫了屋子,又把他的衣服洗干净了。收拾东西时,我发现杂物堆里扔着一盏漂亮的油灯,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不知道老人有多少年没用过了。
我问他:“怎么把这盏灯扔着?你以前用过它吗?”
他回答:“没用过,从没人来看我,用不着它,我点燃了它给谁看呢?”
我又问他:“如果我的姐妹们每天晚上来帮你收拾屋子,你愿她们点燃这盏灯,让你的屋子亮一下吗?”
他毫不犹豫地答道:“我当然愿意了。”
从那以后,我和慈善会的姐妹们每天晚上抽空到老人家里,帮他收拾屋子、洗衣做饭。我们把老人的这盏油灯擦得干干净净的,每天晚上来时,姐妹们就点亮它,每到这时,老人会非常高兴。
不久,我离开澳大利亚去了别的地方工作,渐渐地忘记了这位老人。两年后的一天,一位姐妹来看我,对我说:“你还记得澳大利亚的那位老人吗?在我临来时,他对我说:告诉你的朋友,谢谢她给我点燃了这盏油灯,这让我的生活都亮堂了起来,现在这盏灯每天晚上还都亮着!”
14.点亮一盏灯高一作文 篇十四
前几日,我被一则“快递小哥被打”的事件震惊了,你的电动车和一辆名牌车发生了轻微的剐蹭,在你几次诚恳的道歉之后,那个衣衫整洁的“文化人”仍旧不由分说地打你甚至辱骂你。我明白,为了不耽误其他顾客,你要抓紧时间派送快递,不能与他人发生冲突,只能点头微笑,任由他侮辱你。男儿有泪不轻弹,在那短短的几分钟里,你是怎样忍受屈辱,憋住夺眶而出的泪水呢?我要为你点亮一盏尊严之灯,用温热的烛光愈合你的伤口。
你的工作是极具危险性的。每辆车要装载一百多件快递,摞起来比你还要高出一截。为了准时将快递送到顾客们的手中,你驾驶着摩托车飞驰于柏油马路上,稍不留神便会出意外,承担的医疗费用要送五百件快_递才能补回。我要为你点亮一盏平安之灯,为你祈福。
我曾见过你把车停在大学校门的旁边,将上百件快递按类别整齐地码放成几堆,等待着步履轻盈的学生们取件。春意正浓,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学生们从花丛中走来,犹如色彩斑斓的油画。而你,虽与他们年龄相仿,却要不停地奔波,只为赚得血汗钱。我也见过你在深夜里倚着车酣睡的样子,突兀的一声汽笛也无法唤醒你。我要为你点亮一盏小桔灯,让这清香伴你好眠。
如今的我不再网购,鲜能见到你的身影了。当你我有缘再见时,我会在炎炎夏日为大汗淋漓的你递去一杯清凉的矿泉水;在寒风刺骨的冬天为手背皴裂的你送去一瓶护手霜;接过快递时微笑着对你说一声“谢谢”;目送你走进电梯再轻轻关上房门,以示对你的尊重……
【点亮一盏灯赏析】推荐阅读:
顾城《我们去寻找一盏灯》赏析11-17
点亮一盏心灯五年级作文07-15
阅读点亮人生07-18
点亮友善之灯09-23
理想点亮人生抒情散文09-15
理想点亮人生征文—2000字06-30
书香点亮人生优秀作文07-29
点亮微心愿实施方案08-05
书香浸润童心,阅读点亮童年10-20
科学《点亮小灯泡》听课心得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