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案例(共8篇)
1.认识人民币案例 篇一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教材分析:教材从观察情景图入手,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事情,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人民币的用处;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近,他们在学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接着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认识、交流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再从分类、换钱等活动中深化人民币的认识,从中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目标:、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换钱的游戏活动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及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各种面值人民币票样、零钱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了解人民币的历史,体会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
二、说说人民币的用处
三、认识人民币
、同桌互相认
2、考眼力,指名认识人民币
3、交流你是怎么认的
4、仔细观察,你还能看到哪些主要的图案
四、分类、同桌合作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分类。
2、在实物投影下汇报
五、猜价钱
出示一些文具,猜猜它们的价钱,再出示实际应付的钱,让学生认一认。
六、在换钱过程中体会1元=10角,1角=10分。
、师用1角换学生手中1元,在活动中体会1元=10角
2、唱歌《一分钱》
3、认识1角=10分
七、小小银行,模拟换钱。
(1)师生换钱
(2)同桌练习
(3)指名表演
八、摸袋游戏。
九、全课小结。
课堂实录:
一、故事导入
师:我们都知道,现在在买东西的时候用什么付帐?(钱)可是,古时候还没有出现货币之前,人们是怎么购买东西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播放故事)
老师带着学生回顾这个故事,故事中的这个人想买什么?(船)卖船的人让他用什么买才肯把船卖给他?(羊)他又找卖羊的人,卖羊的人需要什么?(斧头)还好他身上带有斧头,这样他用斧头买了羊,又用羊买了他想要的船。你觉得他这个买法怎么样?(很麻烦)还是现在有了钱便利多了,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说人民币的用处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会用到人民币?
生1:买吃的东西的时候。
生2:买衣服的时候。
生3:买车,给车加油用到钱。
生4:妈妈发工资。
师:老师这也有些例子,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
、上车投币;
2、到超市购物;
3、到柜元机提款。
三、认识人民币
师:刚才我们说了人民币有这么多用处,那你认识它们吗?、同桌互相认人民币
师:老师给你和同桌准备了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你和同桌一张一张的往外拿,每拿一张就互相认一认。(老师巡视并提醒边认边说说是怎么认识的?)
2、汇报交流
(1)师:老师这也有一套人民币,想考考你的眼力,你能快速认出他们吗?
依次出来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学生认。
(2)师:你们可真厉害,是怎么认的?
生1:我是根据颜色认的,我知道100元是红色的。
师:你说得很多,那是不是只有100元是红色的呢?只根据颜色认行吗?
生2:我是根据大小认的,大点的是100元的,小点的是1元、2元的。
师:那差不多大的怎么区分?
生3:我是根据上面的数字认的?
师:只看数字行吗?那1元和1角都写着1。
生4:除了看数字还要看上面的汉字。
师:数字后面都有哪些汉字?
生:有圆、角、分。
师板书:圆(元)角、分,这就是人民币的单位,一齐读一下。
(3)你们静静地观察这些人民币,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小秘密?
生1:我发现上面有毛主席的头像。
生2:我发现上面有花卉。
生3:我发现上面有国徽。
师:“国徽”你找到了吗?它是什么?(它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所以我们在使用人民币时一定要爱护它,不要乱写乱画)
四、分一分
师:你们看,这些人民币这么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乱了,咱们给它分分类整理一下吧。
(1)先自己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再和同桌商量商量,一起在桌子上把它整理好。
(2)集体交流(实物投影演示)
生1:是按钱上的数字的位数。
师:你的想法真独特。
生2:是按纸币和硬币分的。
生3:是按元、角、分分的。
师:同学们整理得都不错,不过小朋友们要注意,因为人民币有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会留下病毒和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小朋友们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好习惯。
五、猜价钱
师:我猜你们平时一定去过文具店,你知道一些文具的大概价钱吗?我这有几个文具,猜猜它们可能会是多钱?
依次出示:一支铅笔、铅笔盒、书包让学生猜,再出示钱让学生认。它们分别是3角、6元5角、35元。
师:我们现在了解了这些文具的价钱,又认识了钱,以后再买文具时我们就可以不用爸爸妈妈带着了。
六、兑换人民币
、1元=10角
师: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多少钱?(1角)现在我想用手中的1角钱换你们手中1元硬币,换不换给我?(不换)我拿两张呢?(不换)为什么?(不公平)你们要多少张才换给我?(10张)为什么呢?(因为10张一角钱才等于1元钱)板书1元=10角
2认识1角=10分
师:咱们又认钱又换钱一定很累了,一起唱首歌休息一下吧。放《一分钱》
师:歌中的小朋友捡到钱能主动交上来?要是你能做到吗?我们都要做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歌曲中还提到了一分钱,我们现在已经不用了它是面值最小的人民币,不过我们可以几少成多嘛。瞧我这有几个一分钱,咱们一起数一数吧,(跟着一起数)10分就是多少?板书:1角=10分
七、小小银行,换钱游戏
师:你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个信封,里面装得是什么?快打开看看。现在你们手中有这么多零钱,能不能给我换点钱?现在你们就扮演银行的营业员,我就是顾客。看谁是最佳小营业员?
(1)师生换钱
师:您好,我有一张5元钱,麻烦您给我换些零钱好吗?
生1:好的,我用5张1元钱换给你。
师:谢谢。
生:不客气。
师:我这有一张2元钱谁愿意换给我?
生2:我用两张1元钱换给你。
(2)同桌练习
(3)指名表演
生1:您好,我有一张1元钱,麻烦您给我换些零钱好吗?
生2:好的,我用2张5角钱换给你。
师:谢谢。
生:不客气。
师:这个小营业员不仅称职还很有礼貌,这1元钱还可以怎么换?
生3:5张2角。
生4:10张1角。
八、游戏:摸袋
师:我这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想不想玩?仔细听规则。
我这有两个袋,一个上面写着1,里面装着带有数字1的钱,一个上面写着5,里面装有带有数字5的钱,咱们男一组,女一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各从袋子里摸一个钱,大者为胜。
利用分别从两个袋子里随机抽出5分、1角;5角、1元;5元、1分
九、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肯定有很多小朋友会独立到使用人民币了,但我们还是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乱花钱。
课后反思:
课程改革赋予我们很多新思想和新理念,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本节课我正是用这种理念来设计教学的,力争体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
这节课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始的故事引入,使学生了解了人民币的发展历史,从中体会人民币的优越性以及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猜价钱的游戏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巩固人民币的认识,培养他们的估计意识,在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摸袋的游戏是让学生在深化人民币认识的同时,在比较过程中体会到辨认人民币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后边的单位。这些知识都渗透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索学习中来。
在这节课上学生有三次进行了自主合作学习,分别是认钱、分钱、换钱。为了使他们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我首先为他们创设合作的氛围,课前我让他们与同桌交朋友,握握手,为合作创造条件。学习前我让他们明确内容和要求,使他们知道该干什么和怎么干,保证了活动顺利进行。学习时我以朋友的身份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生生互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内化了所学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后来模拟换钱游戏时学生不够熟练,主要是因为为学生提供的时间不够充分,为他们准备的学具不太好辨认,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除了要让他们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倾听交流,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对于教师而言,更要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
为了追求充满智慧的数学教学,我会不断思考、探索、努力……
2.认识人民币案例 篇二
一年级下册68-70页例1、例2, “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加深学生对小面值人民币的认识. 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2. 在活动中知道1元 = 10角, 1角 = 10分. 在用币、找币活动中加强体验,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3.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知道进率.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一) 新课导入
1. 谈话 :同学们 , 许老师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可喜欢过年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 你知道钱可以用来干什么吗?
师:嗯, 钱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真大呀!
追问:我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人民币.
点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
【设计意图:转变:这样的引入有效地检验了学生对钱的用处的认识以及对于“人民币”这一名称的了解, 这里教师及时小结是自然结构提炼成知识结构的方式. 另外从过年引入, 考虑到了此情境的简洁、关键, 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更重要的是与接下来装红包的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体现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高效性. 】
(二)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 认识 1 元
(1) 谈话:同学们认识人民币吗?
师:那好, 桌上的盒子里就有人民币, 取出你认识的一种人民币轻轻放在桌上.
(2) 认识1元.
提问:多少钱? 怎么认的? (相应地出示课件)
师:还有哪个小朋友取的也是1元, 但和他的不一样? 你怎么认识的?
观察:看仔细咯, 这三个都是1元, 但它们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思考:虽然它们的颜色、材料不同, 为什么它们都是1元?
小结:这些人民币我们不仅看到数字1, 还看到有元 (介绍大写的圆) , 元是人民币的单位, 我们一般写这个“元” (板书:元) .
2. 认识 1 角和其他的人民币
(1) (1角和5角) 说说怎么认的? (让学生完整地说)
(2) 出示多个人民币, 进行举手抢答.
(3) 出示:5分、2分和1分.
提出要求:这些呢? 怎么看的?
明确:“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4) 启发:刚刚看了这么多人民币, 你们都是怎么认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 将重点放在数字和单位, 揭示数字和单位合起来看就是人民币的面值.
(三) 单位进率换算
1. 1 元=10 角
(1) 学生活动, 装1元红包.
(2) 提问:你是怎么装的? 这样包怎么就是1元呢? (选择多种装法)
学生回答过程中明确:1元 = 10角或者10角 = 1元.
启发:看了这么多种包法, 你有什么要告诉大家的?
【设计意图:转变:1元红包的装法很多, 学生自主装出的1元红包是其原有的生活经验的积累, 但对于其中的道理并不清楚, 这就是我们的课堂需要给予学生的, 在学生不同的装法中通过不断的反问以及不同方法的比较, 学生逐渐意识到原来是因为10角 = 1元的道理. 那么在建立了这样的结构知识之后的启发性地提问: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 给予孩子一个总结的空间, 又是一次知识的提升与加固. 】
2. 猜红包活动 (装相同纸币)
思考并讨论: 有多少张这样的1角? 有多少张这样的5角?
明确:10张1角是1元, 2张5角是1元.
3.出示单位换算练习
在练习中出示:5分+2分+1分=?
再添2分又是多少呢?
引出:1角 = 10分.
【设计意图 :1角=10分的认识突破了以往的教学形式 , 而是将其放在练习中, 由原有的8分再加2分后学生在10分和1角的矛盾回答中知识迁移, 自主发现10分 = 1角. 】
二、用人民币
1. 谈话:认识了部分人民币, 我们一起去小小超市看看.
谈话:你们想买吗? 听好活动要求:
四人一组, 前面的同学转过去, 组长做营业员, 营业员要热情礼貌, 更重要的是收钱找钱时不能弄错. 其他小朋友是顾客, 买东西要按顺序, 可以用红包里的钱, 也可以用盒子里的钱, 听明白了吗?
2.四人小组购物
(1) 提出要求:你买了什么? 怎么付钱的?
师:还有哪名同学也买了铅笔, 但付钱的方法不同? (这里有找钱的知识、不同的付钱方式)
提出要求:除了铅笔, 还买了别的什么?
(2) 还有没有别的付1元钱的方法? (将学生的付法板书)
3.《认识人民币复习》浅尝 篇三
关键词:人民币;复习;能力
【镜头回放】
上这节认识人民币的复习课时,一开始,我先是问学生: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帮助孩子整理知识。然后就开始一系列的练习巩固,我收集了各种类型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复习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整个一节课,学生就开始了做题,感觉学生掌握得还不错,我也觉得很放心。
对于复习课,教师往往缺乏深入思考与研究,总认为复习课就是让学生做做题。而学生提到复习课,也普遍觉得没意思,不断重复做题,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在复习课中不知不觉成了心中难言的痛。细看这节课,既帮助学生梳理了这个单元的知识,并通过练习,巩固了对人民币知识的理解。仔细剖析,我发现这节课存在以下问题。
【现象剖析】
1.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兴趣缺乏
运用传统的复习课模式,让学生做题,以题促回忆、促巩固。这样,学生能在做题过程中达到熟能生巧。而且复习课中,有些练习题的类型,学生在平时的新课和练习课中接触过很熟悉,学生的兴趣缺乏。
2.要求简单,思维发展受阻
复习课,我让学生多做题,多见各种类型的题目,这节课就成功了。这样注重追求“多”而忽视了对“精”的追求,表面上看,学生会做题了,对知识点理解了。其实,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教师目标狭隘,学生建构能力失去发展
提到复习,我想到的是先帮助孩子整理知识,再设计一连串的题目来进行巩固,自认为设计还不错。但是,我觉得这样教师的目标就太狭隘了,千篇一律式的复习课模式,学生的建构能力得不到发展。而且,也不知道教师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练习,这样的练习要达到怎样的熟练程度。
【探索实践】
经过这样一个剖析,我决定借助人民币这一知识载体,和教研组的同事对复习课进行研究,以提高自己对人民币这一单元的知识的深入理解。
1.知识系统整理——系统建构,促进建模
系统整理单元知识内容,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单元知识结构,应用整体原理系统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尤为重要。要重视对单元复习课中的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系统建构。教师上课先引导学生尝试说出这个单元内的所有重要知识,联系旧知识,教师帮助学生沟通单元内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在知识整理的过程中实现记忆系统化,也可以加强易混淆概念的比较,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图式等形式,把单元知识的系统结构呈现出来,实现单元整体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建模。
認识人民币复习课的教学结构主要分为两大块,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和巩固运用、强化提高,从回顾人民币的认识到运用人民币去进行购物,通过这样一条主线,学生对人民币这一单元的知识得到了整体的、综合性的认识。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归纳提炼数学思维能力。
2.精心设计练习——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课堂练习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自己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复习课,又不同于平时的练习课。所以我认为复习课的练习设计要上升到策略指导、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构建数学知识框架。这节课我设计的练习具有如下几个优点:
(1)融练习与新授为一体,练习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我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融合练习,而不是割裂的,做到讲练结合。练习的精心设计并具有针对性。基础性的练习,巩固了对人民币认识的基础,提升性的练习,进行策略的指导、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练习进行交流的时候,基于学情,不面面俱到,做到重点讲解,有的放矢。
(2)练习的环节之间块状呈现、线性串联。人民币的知识多而琐碎,练习的类型多而复杂,面对这样一个情况,剖析教材,基于学情和学生的生活,结构化处理,把整个单元的知识分为两个部分,即回顾对人民币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运用。那么练习的设计,第一块,有基本的数钱、单位之间的换算和换钱,目的是回顾对人民币认识的基础知识。第二块,设计了一些具有思维性的、实际购物的情境,提升孩子对人民币运用的能力。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衔接自然。
3.注重策略指导——形成策略,提升能力
有效的数学教学是过程与结果的和谐统一。让孩子在练习中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思考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的学习不仅是看结果,也要注重过程。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给以学生策略的指导。
(1)经历练习联想的思考过程。设计了两道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1张5角可以换几张2角和几张1角,经历思考的过程。
(2)引导孩子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特意呈现板书:
1张5角可以换1张2角和3张1角。
1张5角可以换2张2角和1张1角。
通过一些提示性的问题、板书,让学生体会到想问题的时候,先想面值大的,再有顺序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方便性,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从而找到方法,自主运用。
(3)小结归纳,形成策略,感受价值。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学生的体会还不是很深刻,于是再通过一个更具有思维挑战性的练习,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20元和几张10元,再次让学生去实践、去体会,由扶到放,整个过程中再进行指导,让学生深刻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感受策略的价值,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研好复习课,让学生思维向纵向漫溯”,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呵护,更是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4.认识人民币案例 篇四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教学背景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中的内容,包括练习P48页做一做第1、2题。例1主要是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例2主要是让学生认识1元=10角,在“做一做”的练习中,让学生体会1元钱能买哪些学习用品和小件物品。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教学要改革单一的传授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应联系生活,从生活出发,深入钻研教材,艺术性地去创设情境,从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以往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主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面值、1元=10角、1角=10分等等。而现在需要老师改变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应该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还要教学生如何合理地去使用人民币,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这节课我主要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整堂课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以活动为主线,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初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元、角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本节课的教学适合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思维组织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课堂写真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小猪存钱罐。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课堂储蓄罐,可以把同学们课堂上的好表现存起来。现在,同学们坐的那么端正,老师奖给你们一颗端正星。
2、师:你们家里有没有这样的储蓄罐?(有)你们用它来做什么?(存钱)你们真懂得节约,老师再奖励一颗节约星。
3、有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
叫什么名字?(人民币)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人民币?(买东西,看病付钱等)真棒!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部分的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思路】:可爱的小猪存钱罐,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通过师生谈话自然地引入新课,寥寥数语,既让学生明白用钱才能买东西,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又向学生进行了注意节约的思想教育。开课揭示人民币的作用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学生能马上回忆出来,再联系主题图,让学生感到这就是自己生活中用钱的经历,可学生对钱并不一定十分了解,实际学生是十分渴望知道的,由此也使学生产生了探究人民币知识的欲望。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认一认人民币,你们准备了吗?四人一组拿出钱袋互相认一认,看谁认的多。
(1)师: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好,让老师来考考你们。请举起钱袋里的一元钱让老师看看,同桌互相看看拿对了吗?请把一元钱放进钱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找出的一元钱。(课件出示新版一元钱)你们是怎么认的?揭示:“元”是人民币的单位。看来,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文字可以帮我们认识人民币。刚才老师看到还有同学拿的是这样的一元钱(出示旧版一元),这是怎么回事?有谁知道咱们现在使用的是我们国家发行的第几套人民币吗?对,这张红色的一元是旧版,是第四套人民币。还有同学拿的是这样的(出示硬币一元)这又是什么?人民币可以按材质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
(2)师:课件出示2元,这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你是怎么认识的?看来有的同学是通过数字认的,有的是通过文字认的。那如果老师把人民币上的文字和数字遮起来呢?(出示被遮住的5元)你怎么知道这是5元?(紫色的)那把人民币折起来呢?你怎么知道是100元?(红色的)看来呀,根据颜色也能认出人民币。这是多少?(出示10元)这呢?(出示20元)。
(3)(课件出示1角)这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你感觉这张钱比之前的怎么样?(小了很多)你是怎么认的?揭示:“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出示5角和2角让学生也认一认)。(出示硬币5角和1角)也有5角和1角的硬币了。
(4)(出示5分,2分,1分)揭示:“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不过现在很少用了。过去,我们的国家还很贫穷,爷爷奶奶们一分钱一分钱的节约了不少钱。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但是仍然要学习爷爷奶奶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能浪费人民币,咱们可以把零用钱攥起来,存到家里的储蓄罐里,将来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5)师:刚才呀,我们通过数学,文字,颜色等认识了人民币,除了这些,我们再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上面还有些什么?介绍有的人民币上有少数民族和毛主席的头像,每个民族都应相亲相爱,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将来长大了建设祖国做出贡献。投影出示人民币上的国徽,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渗透思想教育: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不要故意损坏它,怎么样才算是爱护人民币呢?介绍盲文等等知识。小结:其实啊,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下课之后再去了解一下,好吗?
(6)教师:(课件出示)同学们看,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币,多不整齐。老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这些人民币按规律进行分类。你们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四人一组交流、汇报:
①按单位分:元、角、分。师:你们看,这样是不是好多了。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②按材质分:纸币、硬币。师:看来,同学们很会思考,应该奖励一颗星。③按新版、旧版分。
【设计思路】:人民币在制作时是有一定标准的,设计“分一分”的活动恰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也使认识各种人民币的活动真正地落到实处,师生在交流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归纳和延伸,在活动中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同时因为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是真币,也可以及时渗透讲究卫生的教育。
师:你们是群爱动脑子的孩子,通过给人民币分类,相信大家对人民币的认识更深了。下面老师和大家做一个换钱对对碰的游戏,谁想参加呢?
2、教学例2:
(1)师生互换:老师手中有2角钱,可以换()个1角?谁愿意上来和我换?5角可以换()个一角?这次谁和我换呢?
(2)(课件出示一元=(?)角)同桌讨论得出:1元=10角10角=1元(板书,学生读一读)。
(3)生生互换:师:刚才同学们和老师玩了换钱对对碰的游戏,想不想自己也玩玩?请打开书本48页,看看”做一做”的第一题,小组同学动手换一换,然后在书本上填一填。
【设计思路】: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认识元、角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让学生在换一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为什么两位同学换得不一样?”一个同
学换的是一张2角,而另一个同学摆的却是2个1角。认识到:一张2角与2个1角相等。后面在探究“1元等于几个1角”等时,如果再用相同的方法学生会觉得没有兴趣,尝试让同桌自主探究,由学生自己换钱,从而探究出1元=1角,更具有挑战性。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留给孩子质疑和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状态。
四、知识应用,体验生活。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人民币,不仅学会了换钱,还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带着这些新知识做一个活动,同学们想不想参加?(想,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
师:老师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小商店,商店里有同学们想要买的东西,待会同学们拿着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钱,到商店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选5名售货员,开始自由活动。(老师也参与到活动中,听学生汇报)
同时渗透:购物时要讲文明,守秩序,用过钱后洗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了约的好习惯。
【设计思路】:在课堂的结尾设计的实践活动,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知道数学在生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从而去喜欢学数学,这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六七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设计必要的活动,化“静”的知识接受为“动”的过程,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数学学习。同学在活动中通过汇报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付钱,这样也拓展了学生的多重思维。此时教师成了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得到了很多星,请看,有端正星,智慧星,积极星„„这都属于我们一年级三班的孩子,这就是我们存储的好习惯,好表现,这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这节课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联系生活,激发兴趣。这节课的设计,无论是导课还是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认知过程,都是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一个个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小组学习,合作交流。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如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帮助认识这些人民币,说一说是怎样记住各种人民币的,把人民币进行整理等。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生生互学,教师导学。在经历了换钱,模拟购物的游戏活动后,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的不仅是买东西要付钱了,也不仅是生活中该怎样合理使用人民币,而是把学到的知识在自我的感知中迁移内化,使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上向口语、向品格、向生活、向社会延伸。
5.认识人民币 篇五
儋州市那大第七小学蒲金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P46—48。学情与教材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社会经验,虽然经常接触人民币,但对要用钱才能买到物品等交换原则只有初步的认识,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币之间的关系。
3、经历分布,换币、付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
4、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爱护人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认只各种币值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元位是元、角、分。
教学难点:理解元、角、之间的进率关系及互化。
教具准备:人民币、多媒体课件、圆珠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⑴ 超市图。(购物也要用到钱)
⑵ 售票图。(我们买车票也要用到钱)
⑶ 积攒零用钱。(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用它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出示第3幅图)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办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教师:同学们,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教师补充: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教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可能会说几块、几毛、几分,师须引导:平时说的几块、几毛、几分在数学上还可怎么说?从而引出元、角、分。)
板书:人民币的常用单位是元、角、分。
⑵、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课件展示1张1元钱币)它的面值是多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课件展示国微在前中的位置。)
渗透思想教育:在人民币上,国微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不要故意损坏它。
教师:(出示1元硬币)它的面值是多少?它和刚刚的那张1元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生:(略)
师:对,它们制作材料不同,只是这张用纸做的叫纸币,这个用金属做的叫硬币。师: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47页,观察,比较生活中和书上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投影显示说明:像这样,在人民币的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用来买东西的。)
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多种面值人民币?(如:颜色、大小、图案数字等。)师:(课件出示全套人民币)零零散散的人民币,很不整齐,老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人民币按规律进行分类。你们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四人一组交流、汇报。
① 按单位分:元、角、分
② 按材料分:纸币和硬币
③ 按新版、旧版分。
④ 按数字分。
⑤ 按币值分。
2、人民币兑换
⑴ 角、角互换。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那么多人民币,还知道了人民币的常用单位是元、角、分,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课件展示:一张2角可以换张1角
一张5角可以换1角
⑵ 元、角互换
师:(手拿着一枝圆珠笔)这是文具店里卖的圆珠笔,它的标价是1元钱,老师想把它买下来,可是老师身上没有1元钱,只有很多张1角,该怎么办呢?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换钱的过程?
小结:根据这两个同学的换钱我们可以知道1元=10角,10角、1元。
板书:1元=10角让学生读一读:(1元=10角,10角、1元)
三、知识应用,体验生活。
1、“开银行”游戏。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很多人民币真了不起,下面看同学们能不能当好银行的工作人员。假如,我们教室就是银行,我们在座的每个同学都是“小工作人员”(课件出示画面“熊猫妈妈”拿着5角钱来我们换零钱,应该怎样换?
(学生可能有5张1角,2张2角的加上1张1角,1张2角加上3张1角的等)师:如果“熊猫妈妈”拿着1张1元钱来换下面这些零钱,我们又该如何给她换呢?(课件展示)
2、购物活动。
师:(课件展示)今天“小小高店”开张了,有很多优惠的物品,欢迎小朋友们一起来买东西,老师当售货员。
⑴ 出示实物图反单价,由小组派代表来买。
⑵ 活动彩访。
四、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课后调查,到商店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六、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单位:元、角、分1元=10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因此在导入中创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猜谜语,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通过“购物图”,“认一认”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并对人民币上的数字、图案等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最后开展主要用元、角为人民币单位进行各种购物练习,使学生在简单的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6.教案《认识人民币》 篇六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P46-P48例
1、例2。
【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的开放的、创新的、多样化的教学,倡导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把《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设计基调定在游戏中交流,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生成,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1元=10角,懂得兑换人民币。 能力目标:
经历使用人民币的实际过程,发展、提高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
1.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从小懂得爱护人民币,知道节约地合理地用钱。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人民币买卖东西,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目前正在流通的人民币若干套;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文具若干。【教学设计】: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知。
1、师:小朋友们,你们自己去商店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带上什么呢? 也就是用什么去买呢?
2、(课件出示太空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世界各国的钱都有自己不同的名字,美国的钱叫美元;日本的钱叫日元,;澳大利亚的钱叫澳元;香港的钱叫港元;......中国的钱叫什么?(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3、师:谁来说说人民币有那些用处?(买玩具、买车票......
4、(电脑出示主题图:用钱购物的场景)。归纳引入:可见,人民币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快乐学习,认识新知。
(一)认识1元、5角、2分
1、自主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多媒体出示人民币图片)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的面额有这么多种呢!其中有些是用纸做的,叫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打开书本47页,好好欣赏一下!
欣赏完了这些人民币,老师相信小朋友,对人民币就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先研究小面值的吧。”
2、认识面值1元的人民币
(1)师:下面请小朋友看好了:(电脑演示1元的正面)这是面值多少的人民币?(1元)对,这是1元人民币的正面。(电脑演示反面)这是1元人民币的反面。
(2)接下来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请小组长从信封里拿出两张1元的人民币摆好,仔细 观察它的正面和和反面,互相讨论一下,1元人民币上都有哪些字和图案?
(3)汇报:师:先看正面(师演示放大图),谁来说一下,1元人民币上都有哪些字?(板 书:(数字:1(壹)、单位:圆(元)(在这里跟元的意思一样的是人民币的单位)、中国 人民银行。)有哪些图案?(花、国徽、头像)
(4)师:再看反面(师演示放大图),谁来说一下,这张反面人民币上有哪些字?(数字 1)有什么图案?(这三个是石塔,在杭州西湖、它建在湖里水位最深的地方,被称为“三 潭印月”,非常地美!)
(5)好了!1元的人民币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颜色,什么颜色?
3、认识5角
(1)你们认识这张人民币吗?你是怎样认出来的?(板书: 5(伍)、角、颜色)
(2)刚才我们看到1元和5角的人民币,它们的图案都是不一样的,其实,在我们国家 每张人民币上的图案都有特别的意义,下课后,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 小伙伴或老师,好不好?
(3)好的,小朋友们请看!人民币的单位除元和角外,还有一个就是分,现在我们很少用到。(板书:分)
(4)你们看,在我们的人民币中除了壹和伍还有以下这些数字,(课件演示2角、10元、100元)(板书:2(贰)、10(拾)、100(佰))
(二)认识全套人民币
师:不同的数字配上不同的单位就组成了各种人民币了的面值了。请大家用我们学过的这种方法来看看老师手中的人民币面值是多少?(师用投影展示)(先指名说再集体说)知道的同学都可以自己站起来大声回答。(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元、100元不同版本)
师及时表扬:你们知道这么多真了不起。
(三)质疑
同学们请看这里的人民币,跟我们手中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
(四)、游戏
同学们表现的真棒,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人民币的游戏,屏幕上的人民币只看到一角,你能猜出它的面值是多少吗?
课件演示,学生抢答。
(五)、人民币互换活动,渗透新知。
教学1元=10角
(1)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已经能够很快地判断出了人民币的面值,接下来,老师想 跟小朋友们玩一个人民币互换活动(就是按要求跟老师换钱),请小组长小心地把钱倒在桌面上。
(2)(师出示电子书48页)
这张人民币是多少的?(2角),1张2角能换几个1角硬币?谁愿意来换?(师出 示2角纸币),老师能跟他换吗?为什么? 这个硬币的面值是多少?(5角),1个5角硬币能换几个1角硬币?谁来换?(师 出示2角纸币)
(3)打开书48页,学生独立填写后师出示正确答案
(4)(课件出示1元硬币)这个硬币的面值是多少?能换几个1角硬币?(10个)为什么能换?(一样多)在数学里一样多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所以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生齐读1元=10角
(5)(师出示电子书48页做一做)小朋友,你会换钱了吗?请大家根据要求想一想该怎 样换钱之后把答案填在48的页书上,注意不能换多了,也不能换少了。老师要看哪个小 组的小朋友最快!
(6)个别汇报
(7)师小结:不管是纸币还是硬币,面值相等就可以互换。
三、购物,应用新知。
(1)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不但学会了判断人民币的面值,还学会了如何换钱,那你们现在想不想自己去买东西呢?老师手中的玩具小狗1元钱,谁上来买?
(2)你们想买吗?这里就是商店的货架,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售货员,谁先来买呀?(一学生上台购物,师提醒学生使用礼貌用语)你来告诉大家,你用了多少钱买了什么?当售货员的职责是什么?
(3)要求:看来,当售货员要注意顾客付的钱够还是不够,要不要找钱;当顾客的喜欢买什么都可以,不过要排队一个一个地去买;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安静有序,文明有礼。买完的同学回到座位上小声交流,现在组长打开信封,给每个顾客发一些钱,另外,由于顾客太多我们还要再请两个售货员才行,活动开始。
(4)(课件显示存钱图)
思想教育:这么少的钱就可以买这么多东西,我们真不能小看这一元钱,那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
(5)小结:因为积少可以成多,所以大家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哟。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有一颗爱心,还可以把自己积攒的钱捐给希望工程,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重返校园出一分力。
六、全课总结,拓展新知。
(1)(课件显示图)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课余有时间让爸爸妈妈带你到商场,亲身体验购物活动,或上网查查资料认识其它币种。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数字:壹、贰、伍、拾、佰 单位:元、角、分 1元 = 10角
7.《认识角》教学案例 篇七
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主题是“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有效引导, 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 教师精心组织各种生动有趣并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去经历、去体验, 力求使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探究中不断发展的理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 逐步从实物中抽象分离出角的几何图形,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 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实际,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发展创新思维。
2.通过找一找、画一画、摸一摸、认一认、标一标、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
3.结合生活情境,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学生准备三角板、小木棒等。
【教学内容】第1 课时 (共2 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师:今天, 陈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神秘的图形王国里参观, 大家想不想去呀?
生:想去。
师:参观了神秘又美丽的图形王国后, 老师想考考大家, 同学们, 你们认识它们吗?
生:我知道那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师:同学们真棒!知道的还真多,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新朋友, 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它就藏在这些图片中,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看看它是谁?
课件出示一些实物图, 闪烁“角”的部分, 引导学生欣赏。
师:有谁知道, 它叫什么?
生:角。
师:对呀, 这些物体中都有角,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世界———认识角。
【评:从学生熟悉的图片知识入手, 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联系生活, 探索新知
(一) 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找一找自己的周围, 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
让学生找找。
师:哦, 生活中到处都藏着角, 角无处不在, 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评:从“摸生活中实物找找角”学生可知、可感的生活实例, 紧紧地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找到了图形周长的生活原型。】
(二) 认识角
1.在学习卡上画一个角。
师:同学们,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生活中的角, 接下来, 我们一起去学简单的画角方法吧?
师:同学们, 你能利用工具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吗?
学生活动, 教师做指导。
2.摸角并感知角。
师:刚才同学们都能利用三角板来画角, 都说三角板上就有角, 老师想请大家找出自己三角板上的一个角, 跟着老师做, 用手去摸一摸三角板上的一个角。你们也可以从自己学习用具中找一找角, 并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3.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生:有一个尖尖的点。
生:还有两条长长的线。
师:同学们, 请你们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 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
生:尖尖的, 有点刺, 还有两条边。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刚才我们用手摸出三角板尖尖的点, 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师:你还摸到了什么?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师:一起来看看, 图中的这些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让学生发现结果) 全班齐读
【评:为了达到活动的省时高效, 我大胆开放课堂时空, 操作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材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给学生充足的时空。】
4.读一读、记一记。
师:为了便于区别这两个角, 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比如第一个角, 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 用一个小“) ”线把两条边连起来, 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1。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 读作:角1。
师:剩下的这个角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 读一读。
【评:教学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感演示, 抓住角的本质属性,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 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 再通过摸角、画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的特点。这样, 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 层次分明, 过渡自然, 学生容易接受, 顺利突出本课重点。】
三、总结评价, 内化延伸
师:同学们, 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呢?
师: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 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吗?
学生介绍角。
学生同桌交流, 互相介绍
【评:联系实际生活, 说出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结束:同学们, 角的用处很大, 角的秘密还有很多,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 找到更多的角。
【板书设计】
8.认识人民币债券国际化及其策略 篇八
随著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日增,人民币在亚洲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民币相关衍生金融商品渐进在国际市场间流动,也带动了人民币债市筹资不断升温。
近期,全球最关注的金融话题,就是人民币汇率不断创下波段新高。虽然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大陆低成本的优势逐步消逝,但在全球化经济体的发展作用下,也使中国大陆必须考虑,在维护自身经济成长的同时,仍须兼顾其他国家利益。
由於市场聚焦的作用,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日渐成為举足轻重角色时,对外流动的速度也在这一两年裡悄悄地加快,这一点可从人民币债券在国际市场发行的进展中窥见一二。根据彭博社统计,2009年中国大陆债券销售总额由2008年的9810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1.96兆元人民币,除了受到大陆要求企业降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外,适度并渐进地让人民币相关衍生金融商品在国际市场间流动,也带动了人民币债市筹资不断升温。
随著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日增,人民币在亚洲区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而审视现今全球各个金融中心,紧邻大陆的香港正好是人民币向外开放试温的最佳区域。香港除了拥有与英、美等国相似的金融制度与监管体系外,投资者手上拥有的人民币也最多,因此,金融法令的开放除了吸引亚洲区内其他政府和企业来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外,更进一步促使人民币成為亚洲区的主要债券结算单位。若能藉此发展出完整的,以人民币為主要结算单位的金融体系,便能有效促使人民币日后全面自由兑换,加速达成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目标。
早期,中国大陆开放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政策仍未允许境外参与者,过去唯一例外,就是在2005年世界银行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在债券市场上发行11.3亿元人民币债券﹐即所谓「熊猫」债券。但这几年情势已逐渐改变。人民币债券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当国际知名企业能顺利在金融开放的香港市场中建立人民币筹资管道时,相对也增加了投资人参与人民币商品的机会,提早完成资產规划,坐享未来人民币升值收益。从过去几年人民币债券发行演进过程来看,可以将企业在香港募集人民币债券之发展划分成下列四阶段:
1 . 中国大陆企业於香港发行
人民币债券。
国家开发银行2007年在香港发行首支人民币债券,金额為人民币50亿元,从而成為首家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内地金融机构。
2 . 香港企业於香港发行
人民币债券。
一开始以金融业為主,2009年5月中国大陆首次向外资企业发行人民币证券敞开大门﹐批准了两家外资商业银行向海外投资者发行人民币债券。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 PLC)和香港东亚银行(Bank of East Asia Ltd.) 。
3 . 中国大陆於香港发行
人民币国债。
大陆於2009年9月28日,国庆六十周年前,在香港发行了60亿人民币的国债,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在香港发行国债。藉此让香港一般投资人和机构投资者都有机会认购大陆国债。
4 . 外国企业可全面性在香港
发行人民币债券。
【认识人民币案例】推荐阅读:
冀教版认识人民币教案10-26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07-26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08-13
“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08-21
《秒的认识》案例分析、反思06-19
社区人民调解案例记录07-17
建筑学认识的实习报告案例06-24
人民调解典型案例规范格式10-05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