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2024-07-30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精选15篇)

1.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与反思

教学背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认识。

同样,教材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也是以学生已有的观察物体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先明确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等知识,自然地由实物图抽象出直观图。在了解棱和顶点的概念,引导研究有几条棱、几个顶点,接着研究面和棱的特征。

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注重用“直观实证”的方式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而对面、棱、顶点之间关系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定义所描述的层次,限制了发展学生空间的观念。如何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深层次构建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也是空间观念建立的关键。也是教学的难点。指导思想和依据:

教学课堂的设计依据《新课标》所倡导的“数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认识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依据:

一:依据新课标理论。

二:依据“体验式”学习理论。三:依据“研究式”学习理论。教学目标 :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2.立体图形的识图。

3.培养学生观察和探何能力 , 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建立长正方体的空间观念。设计概念:

一、通过活动与感受认识长方体

二、以模型为依托,对长方体做几何学分析,发展逻辑思维。教学思路:

总体上思路是由抽象——具体——加深。课堂实录:

一、设疑如题,初步感知

上课准备: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和长方体、正方体。老师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生:老师,电冰箱是长方体的。

老师:很好,那同学们还想到了什么呢? 生:老师,文具盒是长方体的。

老师:很好,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模型,同学们可以相互传阅一下。教学意图:以生活实例引入,从感想知识出发,使学生对长方体有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二:创设情景,发现新知 1.创设情景:

(1)出示萝卜,提出问题:将一个萝卜切成长方体,至少需要切多少刀?(2)假象一个萝卜,想象着切一下。

(3)老师切萝卜,让学生数一下,一共切了几刀。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概括新知:

将切除的萝卜和完整的萝卜相比较,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定点。设计意图:初步感知长方体的外部特征。

师:刚才,同学们动动脑筋,数出了长方体有多少个面和棱边、定点。生(齐):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师:我们的研究不能满足于“是什么”,还要探究“为什么”。生:学生都很疑惑。

师:大家都很疑惑,那我就先来说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边,这些边就是长方体的棱。那长方体就应该有6×4=24条棱,可是为什么只有12条棱呢?

生:老师,这条棱既是上面的一条边,又是另一面的一条边。所以,在计算时,同一条棱算了两次。其他的棱也是这样。师:那应该怎样算呢? 生(齐):6×4÷2=12条棱。

师:很好,那你们现在也能提一些“为什么”的问题吗?

生:长方体的6个面,每个面上有4个顶点,能算出24个顶点,为什么只有8个顶点呢?

师:很好!那你们有答案了吗?

生:指着直观图上的一个顶点,这个顶点既是上面的一个顶点,又是前面的一个顶点,还是右面的一个顶点。也就是说这个顶点计算时被算了3次。其他顶点也一样。所以应该用6×4÷3=8个顶点。

师:真是太好了!刚才我们是由面的个数,根据面与棱、顶点之间的关系推算出棱的条数、顶点的个数。那能不能由棱的条数推算出顶点的个数、面的个数?由顶点的个数是不是也能推算出面的个数和棱的条数?

师:同学们都观察一下6个算式,在利用面、棱、顶点之间关系推算时,有什么规律?

生:都先算出了24。这是为什么?

生:这儿的24表示的是24条边(棱)或者24个顶点。因为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6个长方形一共有24条边、24个顶点。

生:推算时,就要先算出24条边或24个顶点,再看看与要求的面、棱、顶点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出最后的结果。

师:同学们通过看一看、算一算、想一想、量一量等多种方法发现了长方体面和棱的特征。除此之外,有没有其他方法研究面和棱的特征?

生:通过重叠比较,我们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两个长方形完全一样,也就是它们的长和宽分别相等。所以,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师:反过来呢?

生:通过测量,我们发现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而相对面的长和宽分别是两组相对的棱,长和宽分别相等的长方形完全相同。

师:真厉害!看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不仅可以通过操作来发现,更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思考来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索、思考,理解概括知识,有条不紊的表述。

三、巩固加深 1.基本知识:

老师: 长方体有多少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呢?

生: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或者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老师:那么相对的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吗? 生: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老师: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条棱呢?每组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有什么关系呢?

生:有8个顶点、12条棱。每组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教学反思总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几何上它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计算上从面积计算到体积计算,而且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学生在空间方面的认识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对于构建空间能力有重要的帮助。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充分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情景,从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已有的知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验、学习兴趣。例如本课在导入时,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开门见山设计了辨认生活中那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

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在几何形体知识属于直观几何阶段,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等实际操作中,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

3、教会知识,更要教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重点放在长方体的研究上。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得出长方体的特征,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这种过程的设计既留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又教会了一种知识探究的方法。学生学会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教学总结:

数学学习是经验的,也是推理的,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通过归纳和类比进行的推测或者根据已有的某个事实,按照逻辑和运算进行的推理。形式化结果的解释也蕴含着丰富的推理,由面到棱和由棱到面的特征推断让我们看到了证明的原形,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课堂思考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的,课堂上应该促进个体思维深入、群体思维共享。通过提出了有价值的“为什么”的问题,将思维聚焦于利用关系推算数量,从而搭建起一个对原有信息整理分类、分析关系的思维桥梁。这也激活了学生自主提问和思考的方向,学生的思维随着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不断展开,个体思维的丰富成果不断被演化和推广。而后,学生群体水到渠成地“证明”棱的特征、面的特征,更展现出思维的无限潜力。

2.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二

课例回放:

片段一:直观演示,整体感知。

师:(出示火柴盒)同学们,我们今天利用火柴盒来研究一些数学问题,好吗?火柴盒是我们认识过的什么立体图形?

生:火柴盒是个长方体

师:谁来说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生1: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生2: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面围成的图形,有的长方体会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生3: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一样,它上面对下面,左面对右面,前面对后面。因此,长方体的面可分为3组。

生4:长方体的棱也分为3组,长、宽、高各是4条。

师:那么,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请同学们研读教材第33至34页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

师生归纳: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片段二:分类实践,探究算法。

师:同学们,你认为长方体每个面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让我们一起用火柴盒探究!

活动一:摆一摆,找一找。

学生分别将火柴盒平放、侧放、立放在桌面上,找一找并指出长方体不同摆放位置时的长、宽、高。

活动二:想一想,说一说。

让学生再次结合火柴盒的三种不同摆放位置想一想,如何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组面的长和宽?说一说,怎样计算每个面的面积?

总结归纳:长×宽=上(下)面的面积

长×高=前(后)面的面积

宽×高=左(右)面的面积

活动三:量一量,算一算

师:同学们,老师要把一个火柴盒用彩纸完全包装起来,请你们动手量一量计算所需要的数据,算一算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彩纸才够?

(学生分组测量并尝试计算其表面积。)

汇报时出现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6个面面积相加的方法;(2)三组相对的面相加的方法;(3)运用分组法(上面+前面+右面)×2计算。随即师生互评,优化方法。[选用方法(3)的学生较多。]

片段三:巩固内化,灵活运用。

1.右图画出了长

方体的长、宽、高,学生据图示想象该长方体并同桌互说,指出所要计算的面的面积及相应的算式。

2.分组计算,男生计算火柴盒外套纸板的面积是多少?女生计算火柴盒内匣纸板的面积是多少?

3.议一议,生活中计算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像火柴盒的外套这样需要算四个面?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像火柴盒的内匣要算五个面呢?

反思:

1.巧选素材,让学生亲近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与数学结下“深情厚谊”呢?教学中我选取农村孩子熟悉的火柴盒,通过对比计算整个盒子的外套、内匣,使学生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直观形象地领会丫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通过回顾、观察、操作,探寻长方体长、宽、高交替变化的过程,明确底面中较长的棱为长,较短的棱为宽,垂直于底面的棱为高,进而探究出每个面的面积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对长方体不同摆放位置的观察、思考、找寻中,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相应面的计算方法,为学生主动建构表面积模型建立了清晰表象。

2.活动引领,寻求主导与主体的平衡。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最近,笔者观摩了几位老师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对长方体盒子展开,结合平面展开图逐一计算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并明确指出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其间的操作,缺失应有探究味,降低了思维含量,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鉴于此,我认真思考了在教学中应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有效引领,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如本课教学就是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运用不同方法计算表面积),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桥梁”,建立长、宽、高任意两因数的积与每组面面积的一一对应关系,弄清了知识的“关节点”,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

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三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本节课中,董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经验中认识、体验、理解数学知识:

1.认一认:课始,董老师从积木说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份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积木)这些积木的形状都不一样,你们认识吗?让学生从生活的经验中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为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打下基础,同时蕴育面离不开题的数学思想。

2.摸一摸:在学生指认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积木后,董老师组织学生摸积木的一个面:在我们的学具盆里老师喂你们都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这三种积木。请同学们拿出一个圆柱,像老师这样(示范摸圆柱的底面)摸一摸(生活动),现在大家摸的这个面就是圆柱的底面。然后董老师请同学们分别拿出这三种积木中的一种摸一摸,看一看,并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我想“摸一摸”这一活动既为学生创造力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初步感悟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也为下一活动“说一说”准备了素材。

3.说一说:在学生充分摸一摸的基础上,董老师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指名多名学生说出自己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初步感觉,促使学生从动作操作向言语描述过渡,提升小朋友的形象感知。

4.画一画:在学生的语言描述中学生已经涌动起进一步操作的想法,董老师适时的站出来:小朋友们想把它们画出来吗?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画在纸上呢?几个学生立即举手发言:印在上面画;看着花!学生想动手的愿望更加强烈,董老师立即组织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积木在纸上画出一个图形,并适时指导少数还不会的同学:不会的没关系,可以看课本16页,仿照书上的样子自己画一个。

5.贴一贴:学生积极画图后,董老师有选择且有序地展示学生的作品,将学生的作品按照形状分成3排粘贴在黑板上(其中包括同一图形不同方位),为学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各自的特征做了自然的铺垫。

6.围一围:在学生自主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一些特征并进行图形的辨认后,董老师有组织学生“围一围”活动:“小白兔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出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你能不能用上刚才学的本领,帮小白兔围一围呢?谁来帮小白兔围一块长方形的菜地?你们会帮它围一块正方形的菜地吗?”

在学生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后,董老师又抛出话题:“能不能围出一个圆形的菜地呢?”班上学生自然分成两派,董老师指名赞成派中选派2人到黑板前进行了演示,学生都没有成功,对结果的探究赞成派中学生更加迫切,但董老师却不再让学生争辩:“到底能不能围成呢,欢迎同学们下课后继续辩论,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自然地将学生探究的越往延伸到课后,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伏笔。

7.涂一涂:“用钉子板围圆形”许多学生探究的欲望正高,董老师又适时的组织学生“涂一涂”:“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我们来帮他们分一分。这里面有哪些图形呢?(指导学生看课本“想想做做”第3题)你会用水彩笔给这些图形分别涂上颜色吗?想一想怎么涂?涂好后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比一比,看谁先涂完”。在轻松地音乐声中,全体学生个个积极动手,从原来的争辩情绪立即转向“涂一涂“的活动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董老师设计的这一系列数学活动就是把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结合起来,以具体的操作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给学生大胆表现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切的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了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本节课董老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动手、勇敢展示,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1.大胆发言:在学生充分操作的基础上,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虽然有些幼稚,但并不缺少学生积极的数学思维火花:

课堂片段1(在学生充分摸一摸的基础上,董老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

生1:圆柱的底面是圆圆的,滑滑的……

生2:正方体的底面是正正的,平平的……

生3:(接着上面同学的话)是方方的……

生4:长方体的底面是大大的,平平的……(学生将自己画的长方形比正方形大理解为大大的呢)

师:  还有跟它一样的吗?

生4:在它的后面和它一样,也是大大的,平平的……

生1:圆柱的底面是圆圆的,滑滑的……

生1:圆柱的底面是圆圆的,滑滑的……

课堂片段2(如何区分长方形与正方形)

师:我感觉正方形和长方形长得一样,你们同意吗?(老师过意挑起话题)

生(齐):不同意!

师:你们是怎么区分的呢?(充分利用儿童想表现自己的欲望)

生1:长方形是长的,正方形是正的……

生2:长方形它有点长,正方形它有点方……

师:对,正方形是方的。

生3:长方形比正方形多半个

……

在学生的自由发言中,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初 步认识就基本达到了目标。

2.积极动手:整节课,小朋友们一直处于各种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摸一摸”、“画一画”、“围一围”、“涂一涂”等学生喜爱的操作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直观感知,也为简单描述特征和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勇敢展示:在学生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进行多次展示后,对能否围成圆董老师2次让赞成围成圆形的同学演示,为学生勇敢表现自己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并将此项活动自然地引入课后,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去探究数学的王国。

4.《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篇四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反思1

“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长方体的特征。

在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墨水瓶盒、牙膏盒、皮球、六棱柱盒等物体中找出长方体,揭示长方体有其自身特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探究新知时,首先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三个要素;然后进行小组自主学习,总结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最后再认识长、宽、高。整节课学生在看、摸、数、量的实际操作活动中探索,探究意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但在认识面、棱、顶点的特征之后,才又以一个环节教学长、宽、高,使教学过程有些重复,如将这一环节放在认识棱可以分成三组的特点之后,则可以过渡自然,可能效果更好。

在教学中,还有几位学生的质疑为课堂带来了活力,如在以一个顶点为例说明长、宽、高后,生1:那么上面那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怎么确定长、宽、高?生2:底面是正方形,怎么确定?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讨论,互动解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想,鼓励质疑是我今后教学中应当给予更加重视的。

《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反思2

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注重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关于长方体和 正 方 体了解了哪些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教学。

2.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摸一摸,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在探究长方体特征时,我先和学生认识面,棱,顶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应用长方体实物在小组里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3.新增了有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特殊长方体。

4.应用网页制作做了课件,让学生目睹了图文并茂在课堂中的作用。

5.在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学生在操作上的时间比较紧张,没有让学生自己再数一数,摸一摸,虽然每个面都设计到了,但是教学还不够扎实,有些学生还不能全部理解,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须改进。

《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反思3

1、以同学发展为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焕德加·富尔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在这节课中我紧扣教学中有利于发展同学思维的因素,在培养同学的学习能力上下功夫。教学时,我先出示平面图形,让同学说出各图形的名称,然后出示一些立体图形的实物,让同学说出各个图形不在一个平面上,是立体的。让同学在对比的情况下,认识立体图形。然后重点让同学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自身所带来长方体逐步笼统出长方体的特征。

2、生活即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引导同学找生活中的长方体、体会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必定联系。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使同学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逐步培养同学爱数学的情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农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地发明条件,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协助同学学习,密切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充沛发挥同学的潜能,善于挖掘教材内容资源,不时总结经验,和时调整教学战略,鼓励同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仔细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同学学习有用的数学。

3、培养同学的空间观念

本课时是同学在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从几何图形的学习转向立体几何图形的学习,在空间观念的发展培养上是一个重要的进展。长方体和正方体对小同学来说是比较笼统的概念,所以这节课从同学原有知识动身,通过看立体图形、实际丈量、制作长方体,进一步巩固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形成空间观念,使同学的空间观念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培养了同学的学习能力。

《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反思4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正面”、“上面”“侧面”以后,我让小组自由讨论“站在不同位置看老师的讲桌,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为了便于观察,我允许孩子们可以自由走动,寻找答案。看着他们在讲台边快乐地转来转去,我沾沾自喜:“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3个面”的正确答案马上就可以水到渠成了。谁知在反馈时有的学生告诉我“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3个面”,而有的学生告诉我“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5个面”,更有甚者,报的数更多,全班学生就这样分成了几派,相持不下。

见局面一时不好控制,我严肃地重复着第二种回答:“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真的最多能看到5个面吗?”这一反问,那些认为能看到5个面的学生顿时一愣,继而默然地垂下了头,虽然有个别同学暗地里仍然不服气地自言自语“没错嘛,就是5个面”,然而更多的则是沉默,不作声,课堂上因为老师严肃的一问全然没有了刚才相持,争论的气氛,我顿觉师威的负面力量,于是我及时调整了心态,微笑着绕着讲台转了一圈,自言自语地说:“看来5个面也蛮有可能的嘛,谁愿意当小老师上来说说到底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于是气氛又活跃了起来,几派学生争着上来讲解示范,就在他们讲解示范的争论中,突然有一个学生发现新大陆似的嚷起来:“老师,我知道他们为什么是五个面了,他们算的是两次观察的和”,学生们顿时恍然大悟:“噢,原来他们算的是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而我们算的是合起来最多能看到几个面,难怪会不一样啦.”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学生激动地喊起来“老师,老师,我也发现了,书本上这个问题提得不好,它没有讲清楚是算一次还是算合起来的。”众生附和,我被这一连串的知道、发现愣住了,再仔细地读了读课本上的那句话“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的确,问题中没强调一次,那就既可以理解为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也可以理解为合起来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当时我一激动,也不管学生的观点是对是错,至少这些学生认真思考,敢于批判书本权威的精神是值得赞赏的,于是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学生。.这时一个学生若有所悟地大声自言自语“原来,书本也会有错啊,以后我可一定要认真思考。”

教育教人求真,学习要先学做真人。21世纪的教育,呼唤思考型的人才,因而教师的职责已转变为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成为孩子们学习的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鼓励挑战权威而不是拿出现有真理的人。至少,我庆幸自己当时没有以师威压人,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硬生生的塞到学生脑中,而是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观察,发表独特见解,从而激发了他们科学批判权威的勇气,并从中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

《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反思5

《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第十册的内容,也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一个重点,这一部分掌握得好与坏关系到将来学习立方体几何图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此之前,学生还没接触过立方体图形,研究过立方体图形。我们五(2)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头脑反应迟缓,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决定让学生结合实物探究长方体的特点。

上课时我先从复习的平面图形入手,再出示长方体物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过许多长方体,所以很快就引出了“长方体”为一名词,顺利进入了新课。

第二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再问“你发现了什么?”“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是什么?”“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又是什么?”。学生根据以上的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互相补充。利用教具、学具,通过教的参与指导,让学生摆弄触摸实物,从整体上观察长方体,直接感知长方体有面棱和顶点三个要素。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深入研究其特点,每个学习小组发一张表格,通过看、数、量、议、想等过程,使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表格的填写。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小组自主互动学习的方法,能够互补知识的结构,有利于“后进生”的促进。

第三步,有了前面的基础,从顶点的特点引出了长、宽、高的概念,让学生再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物体的长、宽、高的长度是多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知识,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关于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五

但是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操作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操作与思维接不上。第二、操作时耗时太长,以至于最后的几道提升练习来不及在课堂上完成,更多的精彩没有展现出来,留下了较大的遗憾。

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长方体实物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把纸盒沿着棱剪开让学生注意展开前长方体的每个面,在展开后是哪个面,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有几个面,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最后指出:“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对于长

6.长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反思 篇六

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积淀,再进行个性化的探究,继而组织充分的交流。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开展进一步的探究,直至将“想法”与“发现”提炼、升华为一定的规律性认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所获得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本节设计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活了课堂。

改变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了课堂研究的气氛。“合作”是一种以情感为纽带,以平等为基础,以相互尊重、交换意见为特征的交往方式,由此改变了过去教学中的学生被动地位,能产生出有效的伙伴效应,伙伴效应的发挥能营建便于探究的心理环境、情绪氛围。这节课学生研究气氛的如此热烈,不能不说是这方面的体现,它使小组的学习形式得到强化,学生间互动交流的频率更高,因而研究气氛更强烈。

7.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七

设计理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图形的开始。从学习平面图形扩展到学习立体图形, 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中的一次飞跃。学生在低年级虽然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 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因此, 教材首先通过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典型的物体, 为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做准备, 接着通过例1的教学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 再通过例2的动手操作活动, 充分感受长方体12条棱之间的关系, 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最后通过多样的练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创设多种多样的操作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中丰富对形体的感知, 形成表象, 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 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与实践活动中,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 (或棱长) 的含义,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并能正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提升数学思考。

3.沟通立体图形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感受其价值, 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长方体特征, 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 老师今天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纸袋, 里面装有好多物品。请各小组的每位同学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学生在组内动手摸, 各小组汇报摸的情况。)

师:刚才为什么这么多的同学一摸就能摸到长方体形状的物品。那么, 长方体到底有哪些特征? (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摸纸袋里面长方体形状的物品这一活动, 让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一摸就准, 有什么秘诀?这一生成性问题, 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为学生学习新知指明了方向, 理清了思路。]

二、组织活动, 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整体感知。

师: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同学们从主题图中找一找。 (课件呈现, 并抽象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直观图。)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用各自带来的长方体形状物品加以说明。)

2.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 小组活动, 动手做长方体。

师:同学们, 老师为各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材料 (长方形彩色纸板、萝卜、塑料小棒和插口、小刀、透明胶等) 。请同学们用这些材料在组内分工合作做1~2个长方体。制作时, 要边观察、边读书、边修正。完成后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学生动手制作, 有的用萝卜切成长方体, 有的用长方形的彩纸围成长方体, 还有的用塑料小棒插成长方体……)

(2) 展示作品, 交流汇报。

师:各小组选一个同学说一说做长方体的过程。 (展示不同的制作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 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学生试着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制作的长方体, 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请代表进行汇报。为学习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做准备。)

随后课件相机呈现长方体直观图。 (演示:先画出能够看到的面, 再勾出不能看到的面。) 师生概括: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 最多只能同时看到3个面。

(3) 引导观察, 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 请再仔细观察直观图, 说一说从某一角度看到了哪些面?哪些面不能看到? (指名学生回答。)

结合长方体直观图, 教师小结: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做面, 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课件同时在图中作出标注。)

师:请同学们结合直观图中的棱、顶点, 说一说它们分别是由哪些面 (或棱) 相交得到的。 (学生思考并摸一摸、指一指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教师用课件分别显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评析: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学生在实践操作与观察中进行感知、思考、分析, 初步得出结论、启示。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教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探究学习材料, 还及时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多媒体课件演示, 在做中观察、探究、发现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这样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3.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 分小组探究长方体特征, 填写“长方体的认识”报告单。

师: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体, 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看看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探究提纲, 引导学生“看一看, 量一量, 数一数, 比一比”, 并在小组内交流, 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填在报告单里。)

(1) 长方体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

(2) 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 展示成果, 交流方法。

提问: (1) 面怎样数不重复又不遗漏?你们是如何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 棱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你们又是如何发现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的? (3) 顶点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交流方法, 展示学生填写情况, 同时课件配合演示。)

(3) 引导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 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 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通常把水平方向的面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 把竖直方向的 (一条) 棱叫做高。 (课件演示。)

各小组拿出用塑料小棒插成的长方体框架横放、竖放、侧放, 并指一指不同摆放下的长、宽、高。

引导得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 分别叫做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儿童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好奇心促使他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动手尝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操作, 使目标明确, 任务具体。交流反馈时老师又一次提醒学生“是怎样数的”、“是如何发现的”, 目的是把握一切机会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5.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师:下面老师再把这个图形作适当变化, 如把它的高拉得跟宽一样长 (将图1、图2动态演示成图3) , 那么, 现在的这个图形还仅仅是长方体吗?请认真观察, 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 先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再请代表汇报。)

师生概括: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那么, 正方体又具有哪些特征呢? (引导学生从面、棱、顶点几个方面分析、归纳。)

[评析: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 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 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 进一步丰富了对长方体的认识, 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为认识正方体的特征作迁移铺垫。同时, 利用图形的变换, 巧妙地设计了“当长、宽、高都相等时, 它还是长方体吗”这一问题情境, 再次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并适时组织学生讨论, 进而揭示正方体的概念, 认识其特征。让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 又培养了能力, 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6.比较长 (正) 方体的特征。

师:同学们, 对长 (正) 方体的特征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 它们有些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 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然后教师 (或学生) 复述并评议, 整理成下表。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长、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它们的关系又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思考, 小组交流想法, 并请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用课件演示关系图, 渗透包含关系。)

[评析: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成了知识系统。如果学生能在知识的系统中对比学习, 在学习中体会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那么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更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结构。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运用表格、关系图帮助学生建立了长、正方体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经历主动建构的过程, 使学生明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渗透子集思想。表格和关系图的设计把本节的重点内容以图、文、表格结合的形式, 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 使之融会贯通。]

三、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同学们对长 (正) 方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并掌握了长 (正) 方体的基本特征, 老师想考考大家, 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1.课件分别出示练习五第1题、第2题和第4题。 (先引导学生思考, 再回答问题。)

2.想一想 (根据想象回答) 。

若分别改变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形状会怎样改变? (课件动态演示。)

[评析:练习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选练习内容;练习由浅入深, 层次清楚, 有梯度、有层次。通过探讨、研究, 既巩固了基础知识, 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不断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全课小结, 自我反思

引导学生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深化对长 (正) 方体特征的认识过程。

五、知识链接, 课堂延伸

1.小组合作目测 (或步测) 学校教学楼的长、宽、高, 并估算教学楼各个面的面积。你认为教学楼这样设计美观吗?如果你是设计师, 请试着用硬纸设计教学楼模型。 (提示:考虑教学楼的占地面积、高度、校园整体布局等。)

2.分别剪下附页1和附页2的图样, 做成一个长方体 (或正方体) , 然后按第29页 (或30页) “做一做”的要求完成各项内容。

8.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特征,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学生的探究中,要学会加强对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在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没有哪个同学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什么样的图形是正方形呢?

2.通过大家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图形的观察,相信我们对长方形都有一定的了解,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一猜它到底是不是长方形”的小游戏,来了解一下你们关于对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多媒体演示:通过演示一本长方形的书只露出图形的一角,接下来不断地往外抽取,在适当的时候停止,然后让我们的学生来判断是不是长方形。

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看一看这是一个长方形吗?我们利用自己手中的长方形来向学生向学生阐明其中的道理。

②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预设:学生大多会从角上考虑,引导学生再从边来考虑。得出的结论是,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

[设计意图]我们的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对于这两种图形都有过接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课件演示的方式来直接揭示课题,通过这种揭示学习的方式,来让学生回忆他们曾经见到过的哪些事物是这两种图形。

3.对长方形的特征进行验证。长方形的上下边是相等吗?左右边也是相等的吗?下面请每一个同学都用自己手中的长方形来证明一下,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①量:尽管学生在测量数据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出入,这是难免的,可是无论怎样,我们的数据结果都是可以验证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②折:我们在不借助工具的前提下来把长方形的纸进行上下对折,这时候我们很显然可以发现其上下边重合的,那么就足以说明其上下边的确是相等的;通过同样的方法,我们再来把长方形纸左右进行对折,这时候可以发现左右边也是重合的,得出左右边也是相等的结论。

4.通过改变长方形的摆放位置来判断仍然是长方形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感受到在改变图形的位置情况下,是不会改变它本身的形状,仍然是一个长方形。

5.对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行介绍。长方形肯定是一组对边短一些、一组对边长,我们把长方形短边的长叫长方形的宽,长边的长叫长方形的长。

[设计意图]一般来说,学生对长方形的特征的认识都比较浅显,那么我们将如何让他们对长方形的认识由其感性认识引向深入呢?这正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问题。

二、通过介绍长方形过渡的方式,来揭示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一个长方形,并说出它的宽和长分别是多少?

通过在宽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三次对其长边进行缩短,同时分别说出长方形的宽和长分别是多少?

这个时候,我们引导学生来思考长方形的长边再继续缩短下去,会不会变成一个非常特别的长方形?那就是它的四个边都是相等的。我们给这个特殊的长方形起个特殊的名字叫正方形。

2.依据之前给大家介绍的长方形的经验,那么正方形的边和角有哪些具体的特征呢?

3.讲解正方形的特征

(1)正方形边的特征

那么如何向学生介绍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呢?请大家用自己手中的正方形来做一做,并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你的方法。

①通过直尺来测量其四条边,发现其四个边都是相等的。

②通过对折的方式来进行,可以得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

(2)角的特征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讲解正方形的边长

我们都知道:正方形它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正方形每一条边的长就叫正方形的边长。

5.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

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都有哪些方面的特征,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是不相同的?

三、综合运用知识

1.找一找:让学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平常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长方形或正方形,请大家都来找找看。

2.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自己独立地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请说说你画了一个多大的长方形?请每组一个同学来一边展示一边说明清楚。

(3)假如你在所画的长方形中来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呢?同时请你想一想这个最大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呢?

(4)当一个同学来说明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的时候,剩下的学生来猜他画的最大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親手操作,来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较好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

四、总结交流,反思提升

1.我们今天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2.在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方面的收获呢?

9.《长方体认识》教学反思 篇九

我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学,先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生活中的长方体实物(药盒、牙膏盒、字典等)拿出来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比一比,想一想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让学生从实物建立起表象,能够在头脑中形成面、棱、顶点的不同特征信号。

然后再运用多媒体演示,从实物图中抽象分离出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让学生看清实物的长、宽、高与立体图上的各条棱长之间的对应关系,认识到长、宽、高各是相等的四条棱长。在具体知道哪4条棱是长,哪四条棱是宽,哪四条棱是高,在辨认时教师不停的翻转长方体的方向,使学生明白长宽高不是固定的,根据长方体的摆放不同,都在变化。在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时,先找高,再找长和宽比较容易,这样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了长方体12条棱的`特征。

其次认清实物的各个面与立体图上各个面之间的对应关系,知道哪四个面是大小形状相等的,并进行比较,使学生建立起长方体特征的空间观念,为下节课学生探究长方体面积计算做好铺垫。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动中学,在学中用,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到这些知识,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培养空间观念。

10.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十

在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特征的讨论过程中,首先抛出“怎样去观察这样的两个长方体?它的特征可以怎样分类去研究?”也就是首先解决怎样做的方法问题,这里的讨论价值在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让每个人都能做得聪明获得成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富有成效。在教学中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全体学生认识到只

有按“面”、“棱”、“顶点”进行分类观察,分类整理,然后再归纳,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它的特征。一改以往学习活动无序,结果照本宣读的低效状态,真真将学生的思路打开,能按照自己的设想一步一步地去解决面对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观察和归纳的能力。

(二)学生体会到方法的迁移使学习活动是那样的轻松愉快。

在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时,让学生回答:“能不能用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去观察思考?”的问题,顺势将发现长方体的特征的方法迁移到发现正方体的特征中来,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学习活动是那样的轻松愉快,一方面有效地调剂了当时学生学习的疲劳情绪,另一方面比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方法迁移能力。

(三)让学生体会到列表整理知识的数学方法的价值。

当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分类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找出来以后,面对这么多的知识点,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用列表的方法将它有条理地、清晰地呈示出来也就顺理成章,不是一件难事了,让他们比较深的又一次体会到运用列表的方法一一列举的数学方法的价值。然后通过对表内数据进行分析,学生比较容易地找到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了他们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较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11.“圆的认识”教学对比与反思 篇十一

教例A:

1、认识圆心。(1)检查预习结果。出示准备好的圆。(2)动手操作。先对折。再打开。重复三次,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什么是圆心?如何表示?(4)画出圆心,并用字母表示。

2、认识半径。(1)动手测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发现了什么?(2)归纳小结什么是半径?如何表示?画出半径,并用字母表示。(3)讨论:同一圆内有多少条半径?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认识直径。(同上)

4、探究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5、自学圆的画法。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练习画圆。

教例B:

1、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圆的知识。(1)半径、直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画圆。(3)生活中圆都用在哪些地方?有什么好处?

2、讨论:想先解决哪些问题?说说理由。

3、参考学生的意见,重点解决下列问题:圆和球的异同;圆上任意一点的含义;半径、直径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圆规画圆时注意的问题;如何测量一个物体的直径;离开教室,生活中都有哪些画圆的方法……

4、概括圆的特征,小结圆的方法。

5、学生用圆设计漂亮的图案并展示。

对比与反思

布鲁姆说过: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已有的知识。对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圆的知识绝不是一张白纸。在教例A中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完全置之不理,可以这样说,在教师的观念中。凡是书本上有的、本节课要学习的都被认为是新知识,必须按部就班从头学起。教例B则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先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圆的知识,即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学生已经清楚的知識不必再讲,模糊的、有争议的、有待讨论的,未知的内容则需要重点研究”。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却常常被我们忽视。

从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处理方法折射出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两个教例都试图体现探究和发现。教例A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统一组织下的活动。从折纸找圆心,认识半径和直径,发现直径和半径的特点,虽然学生也有发现和思考的成分,但是教师主导的痕迹十分明显。在这样的设计中,问题的答案基本是在教师的意料之中,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教例B,教师恰当的把握了接受与探究,封闭与开放的关系。学生从观察和体验中获得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生成讨论“半径、直径”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合理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了动手操作,经历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感知了数学的魅力。

实践表明,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摒弃传统的接收式学习,正确对待孩子的认知基础,创设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变得主动,才会有所发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了主动探究者。

12.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十二

1.本课以简单、直接的问题引入开始, 通过问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见到很多长方体、正方体纸盒 (如牙膏盒、粉笔盒等) , 那么大家知道在制作这些纸盒时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呢?”从而诱发学生思考“表面积”的涵义, 进而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

2.创设一个“制作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生活情境, 通过提出问题:“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信息才能进行?”注重引导学生从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入手, 借助教具, 激活学生的旧知识;然后通过教师引导、自己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主动获取新知识,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信学生的能力, 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 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由学生合作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肯定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能使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 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学生中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方法:一个面一个面的面积依次相加;二个面二个面的一对对相加;先求出三个面的面积再乘以2;把展开图形中间的四个面看成一个长方形求面积, 再加上左右两个面的面积。这些算法都倡导了数学思路的多样化, 给学生明晰了数理的应用, 开放了学生的思维, 进一步渗透了计算公式的思想素养。在这一过程中, 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多种算法的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 培养创新意识。

4.根据实际, 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公式。在学生掌握了求六个面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后, 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怎样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实物, 如粉刷教室、无盖鱼缸等, 要求它们的表面积, 该怎样做呢?是不是每次都要计算出6个面的总面积呢?从而让学生明确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生搬硬套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看看实际生活需要我们求的表面积到底是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5.笔者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 注重分析、解题方法的指导;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中, 始终坚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 让学生在生生互动的环节中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自己悟出学习方法, 学得主动积极、生动灵活。

6.练习设计有层次性, 紧密联系生活, 让学生运用新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体会数学与人及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而在学生反馈练习中充分利用错误资源,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课堂教学出发, 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评价, 让学生从改正错误中领略成功的喜悦, 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总而言之, 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而在本节课也让我再一次认识了自己的不足, 如:把握教材方面、教学方法上, 不够注重细节;特别是语言的教学评价方面, 形式单一, 可在今后的课堂中适当调整课堂评价方式, 改善自己的评价语言, 等等。这些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学习和注意的!其中, 让我触动较深的有以下两个地方:

1.在创设情境时, 让学生解决“要用多少硬纸板来制作长方体纸盒”这个问题, 从而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 虽然也达到一定的效果, 但上完后感觉差强人意。事后回想起来, 是因为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学生动手操作不够。事后回想, 如果能让学生四人一组准备好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学具, 大胆放手, 鼓励学生大胆从立体和平面两方面来获取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那样或许更能激起学生的主动性,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气氛也会更活跃。归根结底, 也是自己在备课这环节没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够精心。而实践表明, 只有深入研究、充分预设的课堂教学才能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才可能出现意外的惊喜和美丽的风景。所以, 在以后的教学中, 我将在课前加大研讨分析力度,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要学会等待, 因为它也是一种教学机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在抛出问题“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后, 我并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讨论, 而是急于引导学生去回答一系列的问题, 不善于等待, 有点“拔苗助长”的感觉;以至于学生在汇报想法时, 并没有出现从“立体”方面去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而学生在反馈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闪光点, 可都因为我的不善于等待而错失了课堂上的精彩瞬间。如在学生汇报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 有学生想到了把展开图形中间的四个面看成一个长方形求面积, 再加上左右两个面的面积这种比较特别的方法, 可我并不是很重视, 一带而过, 也没有给予孩子适当的评价;其实在这里完全可以给孩子掌声, 表扬她的独特想法。

这其实也是我们常见的教学现象, 反映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独揽大权”, 并且过早地作出了评价与完整的阐述, 剥夺了学生的探索空间。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首先提出了“延迟评价”原理, 该原理认为: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现在思维的后半期;思维启动过程中的过早评价, 往往会成为思维深入的抑制因素。因此, 无论学生的想法合理与否, 教师首先应认真倾听, 不要过早地作出倾向性的评价, 而是应采取迂回、周旋等延迟性的评价策略, 给学生思维的展开和探究的深入提供更为充足的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延迟评价的教学方式。而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 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 只有把“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真正融入到教学中, 融入到教学评价中, 才能促进数学教学充满生机, 用“评价”点击孩子心灵的鼠标, 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评价功能,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这才是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追寻。

1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十三

《长方体的认识》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一个重点,这一部分掌握得好与坏关系到将来学习立方体几何图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此之前,学生还没接触过立方体图形,研究过立方体图形。我们两个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头脑反应迟缓,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决定让学生结合实物探究长方体的特点。

上课时我先从复习近平面图形入手,再出示长方体物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过许多长方体,所以很快就引出了“长方体”为一名词,顺利进入了新课。

第二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再问“你发现了什么?”“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是什么?”“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又是什么?”。学生根据以上的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互相补充。利用教具、学具,通过教的参与指导,让学生摆弄触摸实物,从整体上观察长方体,直接感知长方体有面棱和顶点三个要素。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深入研究其特点,每个学习小组发一张表格,通过看、数、量、议、想等过程,使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表格的填写。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小组自主互动学习的方法,能够互补知识的结构,有利于“后进生”的促进。

第三步,有了前面的基础,从顶点的特点引出了长、宽、高的概念,让学生再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物体的长、宽、高的长度是多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知识,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4.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十四

教师:杨明义

教学要求 :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用具 : ①教师准备:教材第27页图中的各个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并将教材第145页的长方体展开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备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后回答: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平面图形)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立体图形)2.实验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装600毫升的水。然后往其中一只里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这只量筒里水面的变化情况?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一概念。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 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投影出示)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正方形)围成的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 相等。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三、课堂实践

1.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2.练习五的第2题。3.练习五的第3题。

四、课堂小结:由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口诀: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教师:杨明义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体的认识》是五年级下册第13—15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以及时对长方体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即将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础,又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开始,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他们的空间想象还不够丰富,本节课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会运用教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难点: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教具准备:

长方体实物、长方体框架。

六、教学过程:

七、(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因此,在引入之前,首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出示几个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巧妙的引出立体图形的概念,揭示课题。(板书:长方体的认识)(设计意图:这样可使学生的认识由平面过渡到立体。)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体观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有什么发现?平平的。(板书:面)

(2)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感觉?感觉很直,是一条线段。

师指出: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

(3)再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感觉?感到它很尖,很扎手。

师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4)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正方体,指出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2、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具体特征。

这一部分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通过操作,运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等形式出现,然后交流汇报,逐步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中发现,在讨论中明理,在合作中体验成功。)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出示一个长方体框架,先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汇报。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

4、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立体图

先让学生把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上不动,变换着角度去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然后动手画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立体图,同时指出,看不到的部分要画成虚线。

(设计意图:从直观形象入手,强化感知过程,清晰学生的表象,有效地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想象力,突破难点。)

(三)拓展应用,实践创新。

1、基本练习:

①几有几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的立体图形都是长方体。()

②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③相交于三个项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2、看图想象。

先给出长方体的一组长、宽、高,根据要求想象。

3、挑战尝试。

你能切一刀,把一个六面体变成长方体吗?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题的设计,既练习了重点、难点之处,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总结评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认识的教学反思

教师:杨明义

教学中渗透给学生数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使用各种学具,教具,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不光理解了知识,同时还掌握了一些数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向指路创设情景,提供信息、资料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用“试一试”、“比一比”、“做一做”等体验方法,将“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再现”,使之成为丰富思维的活动。学生正是在这种“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体验性学习中,由于每个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都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思维是独立的、独特的,很容易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其创新的潜质有条件得到开发。在体验性学习中,通过交流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新的思想方法,每个学生又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学生的思想、能力、个性都是发展的。每一个学生又都在不同的学习层次上得到自我实现,学生的体验也是发展的。这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需要一些方法和策略,从而在使用方法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15.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认识与反思 篇十五

一、加强教师、学生、教材的有机结合

新课程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新课程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提高了。教师应积极探索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应设计生动有趣,适合学生水平的现实情景,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不仅应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我们认识和解决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教师要全面地面向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学生心智、健全人格形成)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让学生采取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媒介,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多样化课程资源,使学生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空间。

二、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整节课下来很疲惫,而新课程则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走出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使他们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实现,感受到学习的欢乐与幸福,从而变信心不足为充满信心,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著名人才学家王通讯认为:“我们过去强调共性较多,强调个性较少,对个性凸显者往往缺乏宽容。这就有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我们应用一颗爱的心去保护孩子个性,而不能用统一模式来评价孩子个性的发展。”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问题,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真正地实施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应设计或让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实行分组讨论,通过讨论,开展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智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发挥自己高超的教学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师要少讲一点,少包办一点,保证学生能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凡是学生能自主学会的内容,能探索到的结论,最好不要再讲了。教师应在关键地方精讲或引导,讲学生之所想,讲学生之所思,教学形式可多样化,可以讲解、自学、讨论交流,自学、讨论式的学习效果短期内可能并不明显,一旦形成习惯,学会了自学方法,将终生受益。”

教师布置的练习题一定要适量、适当,要全面、典型,还要有层次性,留给学生多回顾、多总结、多反思、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三、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

要重视高一、高二的教学,高中数学两年半教学两年完,新授课过快、习题过多,教师又往往补充一些课外内容,教学要求往往一步到位,如高一学习函数一章时,刚刚学习完新课,就补充许多相关高考题去做,加上高中学习的不适应,这时往往晕头转向,心中无底,学生有时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却认为很简单。因此教师应学点心理学。

四、构建数学学法教育框架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

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1)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五、强化集体备课,打好整体战

备好课是上好课、讲好课的前提与关键。很难想象一个教师课前准备不足,上课时靠临场发挥能够将有关问题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因此,可以说,充分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在这里我想主要谈谈关于集思广益、强化集体备课的问题。教育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一个教研组整体教学成绩的高低,与集体智慧、群体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一人有一技之长,十人就有十技之长。如果我们能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备课组每个成员的优势与特点,群策群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那么我们就将拥有了不起的力量。俗话讲,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想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集体备课,不是由某一个人备好课,写好教案后,大家一起用,而是在先进行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由备课组长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成员分工负责的单元“说课”制度。如:某节课或某单元的重点、难点、关键是什么?这部分主要题型都有哪些?可预见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都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都有哪些?等等。教师可采取分工协作、设立中心发言人等措施与方法。同时,强化听课、评课制度,提倡和鼓励备课组成员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评课要一分为二,要切实评出优缺点,优点发扬,缺点纠正,那种只谈优点、不谈缺点或只谈缺点、不谈优点的评课方法,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特别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来说,更应该经常去听听骨干教师的课,多参考参考他们的备课笔记。有三点建议:第一,建立邀人听课制度。经常邀请备课组其他教师,特别是骨干

如何解决后进生学习高中数学的非智力问题

王银贵

(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贵州毕节

在教学中我发现,后进生中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后进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美的各种形式的感受,能使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愉快的体验。从这一点上来说,美的一切最容易唤起人们的记忆。高中数学中的文字、图形和大量独特的符号看起来缺乏联系,让人不容易看懂,有些生硬,让人望而生畏,不易接近。其实不然,我们真正走进数学之后,就会发现数学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多彩多姿的大千世界,是人类思维高原上开出的灿烂花朵。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的美,就能充分激发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展示数学的美呢?数学教学是语言的艺术,为了通过数学语言创设美的情境,教师要在讲课中尽量体现出数学的学科特点,做到精炼恰当、准确严密、有理有据、逻辑性强。对后进生进行讲解时,教师应尽量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做到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才会让他们容易接受。

二、重视情感教学

数学后进生之所以数学学不好,很大程度上是不喜欢数学教师,师生关系不和谐。我接过一个班级,一名学生刚开始时数学成绩很差,但由于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名学生由喜欢我进而喜欢数学这门学科,数学成绩上升很快,还在数学竞赛中获了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搞好数学教学。究竟如何融洽师生关系呢?一方面,数学教师对后进生要有爱心,要心里真正装着学生,不要用漠视的态度对待,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学生,要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师生情感互动的源泉。教师对后进生要有一颗帮扶之心,做到不挖苦、不抛弃,学生从心底里佩服你,才能“信其道”,愿意学好数学。另一方面,数学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大,焦虑、依赖、畏惧、厌学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从多方位去关心他们,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他们成为良师益友,让他们从师生真挚感情中吸取向上的力量,从而克服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增强自信心,成为乐学之人。

三、坚持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中应要求适当,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入门阶段,应多花课时,先慢后快,降低难度,千方百计激励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否则,入门处受难,见其门而不得入,学生就会失去信心;讲解新课,降低坡度,夯实双基;遇到难题,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寻求解决,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大的特点,教学时采取分层设标,分类推进。一是分层设置教学目标,分类推进;二是作业训练,分层达教师来听听自己的课,让他们多给自己提出改进意见。第二,将授课进度适当放慢1—2节,听完课、改完教案再讲。但不能抄教案,必须在自已先备好课的基础上,参考骨干教师的教案,再去听听他们的课,最后修改完后再上讲台,这样可加快我们新教

标;三是反馈———矫正,评价调控。这样因材施教,能达到人人有所得的目的。重点与全面辅导相结合,对优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追求;对后进生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基础题,逐渐提高,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受到激励。这样,就能不断使学生增强数学兴趣和信心,产生新的自我要求,形成乐学—学会—会学—更爱学的良性循环。

四、研究学科教法

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是少不了的。“补差”只停留于查缺、补漏、改错是远远不够的,在数学教学中还要培养和提高后进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只有后进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相互联系,协调一致了,才能真正学好数学。由于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虽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但新旧知识总是零乱、孤立地贮存在头脑中,出现知识点不分主次、不知该用哪一个的现象或产生没学过的念头。为了避免后进生进行过多的盲目的思考,消除后进生由于多次无效的思维所造成的倦怠情绪,教师要进行注重启发、细心引导的教学,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解,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深入浅出的分析不仅能达到使学生解疑的目的,而且能让后进生把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融会贯通。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后进生能掌握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联成一个整体,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去掌握和学习数学。

五、实施成功教育

学生数学成绩不好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由于在学习上屡遭失败,他们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不断成功,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逐步转变失败心态,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如实施成功教育,创设成功教育情境,为数学成绩不好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事实上,每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不过因各种原因冲淡而已。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后进生在教师的“成功圈套”中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信心,进而感到经过努力,自己是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倘能从培养非智力因素出发,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本领,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以提高概括力为基础,以教学思想方法训练为主线,以培养逻辑思维为重点,以培养思维品质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将数学教学与思想观念教育有机结合,寓思想教育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上一篇:微笑的力量叙述作文下一篇:基层党组织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讲义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