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语文期末考试

2024-08-03

初一下语文期末考试(精选6篇)

1.初一下语文期末考试 篇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自测题

(十五)作者:谢伟来源:谢伟 博客 时间:2005年12月29日

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素质检测评估试题

期中

同学们,祝贺你们顺利地度过了半个学期。你们适应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吗?我们希望通过以下题目了解你的学习成果和老师的教学效果,请你看清题目并按要求答题。

第一部分:识记的积累与拓展

一、完成1——7题(18分+2分)

1、读下面的句子,请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1)在一瞬 间照亮你的眼睛…… .

(2)我听见有人啜 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3)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 吗? .

(4)溪水因枯涸 见石更清洌了。.

2、积累词语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请你为下列成语填空。(4分)

(1)德高望众(2)返老还 童(3)问心无愧(4)心旷神怡

(5)仙露琼 浆(6)玲珑剔 透(7)绝处逢 生(8)忍俊不禁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内。(2分)

(1)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象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像)

(2)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慷概的决定。(慨)

(3)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会心。(慧)

(4)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是各具风韵,反倒险相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象)

4、课堂上,师生正在欣赏朗颂录音《〈论语〉十则》,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 醒他说:“你怎么把《〈论语〉十则》听成„摇篮曲‟了?”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的自我解嘲道:“ ”(2分)

(1)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你怎么上课时睡觉?

(2)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录音太优美了

5、在“我做过很多很多的梦”后面,接下去最顺当的句子是(D)(2分)

A、曾经给我带来喜悦和希望,也给我带来痛苦和迷惘,各种各样的梦伴我度过每一个夜晚。

B、它曾经给我带来喜悦和希望,伴我度过每一个夜晚,也给我带来过痛苦和迷惘。

C、各种各样的梦伴我度过每一个夜晚,也给我带来过痛苦和迷惘,曾经给我带来喜悦和希望。

D、各种各样的梦伴我度过每一个夜晚,曾经给我带来喜悦和希望,也带来过痛苦和迷惘。

6、吟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请你填写出下面空缺的名篇佳句,注意不要写错字。(6分+2分)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论语〉十则》中孔子关于学与思的关系的论述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由“莺”与“燕”来写春景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你能写出两句关于秋天的古诗句吗?(每答对一句奖励1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与延伸

通过半学期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文章的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

二、完成7——11题。(13分)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昵?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给我极大的,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7、在画横线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D)(2分)

A、跃动 撼动 B、跃动 震动 C、跳动 震惊 D、跳动 震撼

8、文中加点的词语“竟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竟然”一词说明小瓜子的萌芽出乎作者的意料,含有一种敬佩的感情。

9、文中画线处指什么?(2分)

答:

10、作者说“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你认为怎样才是对自己负责呢?(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答:

11、文中以小瓜苗、心跳为例,阐发了对人生真谛的感悟,请用“我要像小草那样

… …”开头,展开丰富的想像写几句话,来表达你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不超过60个 字)(5分)

答: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6题。(16分)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是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的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颂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刚睁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蓬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2、第一段中的“这样”指代的是: ;“美丽如花”的意思 是:。(2分)

13、是因为什么“深深地打动他的老师”的?(2分)

答:

14、“妈妈式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想像出来吗?说说你希望的语文老师是什 么样子的?(4分)

答:

15、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的修辞方法是排比,它的作用是什么?请用这种方法写一段 话,赞美这位老师。(3分)

答:

16、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几句话?(2分)

答:

17、文章是用什么编织的“一个美丽的故事”?读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来。(3分)

答:

四、读文言文可以了解历史,传承文化,丰富语言,提高文化素养,请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18——21题。(13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子曰:“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

18、在语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6分)

19、以上选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选自。(1分)

20、三个语段中,讲述学习态度的是第 段;讲述学习方法的是第 段;讲述个人修养的是第 段。(3分)

21、翻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分)

五、作文(40分,含书写3分)

国庆节期间,你都做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请以“走进自然”为话题,写你的一次游

一次探险活动,一次有意义的观察……题目自拟,语言要生动形象,字数600个左右。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答案

一、(18分+2分)

1、(2分)(1)sh”n(2)chu•(3)hˆ(4)h†

2、(4分)(1)重(2)还(3)愧(4)怡(5)琼(6)剔(7)逢(8)俊

3、(2分)(1)象—相(2)概—慨(3)会—慧(4)相—象

4、(2分)(1)你怎么在课堂上睡觉?(2)我被这优美的声音陶醉了。或:我已被 《〈论语〉十则》倾倒了。(合理即可)

5、(2分)D

6、(6分+2分)

(1)禅房花木深(2)绿树村边合(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4)几处早鸭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5)(答对一处给1分)

二、(13分)

7、(2分)D

8、(2分)“竟然”一词说明小瓜子的萌芽出乎作者的意料,含有一种敬佩的感情。

9、(2分)小瓜子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

10、(2分)好好地使用它,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11、(5分)例:我要像小草那样,不会因为没有树高而自卑,不会因为没有花香而丧气,我会用自己的点点翠绿去装点美丽的春天。

三、(16分)

12、(2分)只能写成三五行的作文 真挚感人

13、(2分)是因为他用真挚的童心表达了自己真挚的感情。

14、(4分)具有妈妈那样的慈祥、细心、富有爱心等特点。(第二问答案略)

15、(3分)既写出了老师激动的心情,也表达了对小男孩儿的怜爱之情。(第二问答案略)

16、(2分)(文章最后一段话)

17、(3分)用爱心编织的。(第二问答案略)

四、(13分)

18、(6分)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诲女知之乎 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19、(1分)《论语》 20、(3分)② ① ③

21、(3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五、作文(40分,含书写3分)

拓展阅读

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篇二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伛偻/佝偻 亵渎/买椟还珠 逡巡/怙恶不悛

B. 拗口/执拗 曝光/一曝十寒 叱咤/姹紫嫣红

C. 稽查/稽首 沮丧/含英咀华 痉挛/不胫而走

D. 倾轧/轧钢 呼吁/长吁短叹 田畴/觥筹交错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昨天皇马与巴塞罗那欧冠之战所引发的纷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今晨双方都向欧足联提出投诉,欧足联也宣布要调查皇马主帅穆里尼奥的赛后言论,并将于5月6日召开听证会。

B. 高烧不退的通胀预期下,央行今年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一次,央行严控通货膨胀的决心可见一斑。

C. 近日,关于退烧药尼美舒利可能会导致肝损害的报道不绝如缕,国家药监局表示,从目前的不良反应监测来看,未出现异常情况,该药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论证。

D. 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对通缉要犯名单上的本·拉登加上“死亡”注记,不过官方对为捉拿本·拉登而悬赏的2500万美元赏金要如何处理一事却讳莫如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从用瘦肉精喂猪、用硫磺熏制漂白食品到在奶制品中加入“皮革水解蛋白粉”,食品安全问题令人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B.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严格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人家庭的保障工作。

C.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立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是大家知道的。

D. 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强化政府的责任和加大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逐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的负担。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外表美只是一种花哨的东西,唯有内心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我们要提倡的美,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克洛德外表非常漂亮,表面上也是一个“好人”,却是蛇蝎心肠,内心非常丑陋,居然采用卑鄙下劣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一点罪恶感都没有。而伽西莫多

这两个人,外表和心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美与丑。

(1)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法国作家

的著名小说《》。(2分)

(2) 请在文中划线部分填上合适的文字,注意内容与上下文相接,语言风格要一致。(4分)

二、 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为司空。于时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狐,积年能为变幻。乃变作一书生,欲诣张公。过问墓前华表曰:“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华表曰:“子之妙解,无为不可。但张公智度,恐难笼络,出必遇辱,殆不得返。非但丧子千岁之质亦当深误老表。”狐不从,乃持刺谒华。

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比复商略三史,探赜百家,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华无不应声屈滞。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此生乃曰:“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言卒,便求退。华已使人防门,不得出。既而又谓华曰:“公门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于仆也。将恐天下之人,卷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深为明公惜之。”华不应,而使人防御甚严。

时丰城令雷焕,字孔章,博物士也,来访华,华以书生白之。孔章曰:“若疑之,何不呼猎犬试之?”乃命犬以试,竟无惮色。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以犬试我,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华闻益怒曰:“此必真妖也。闻魃魅忌狗,所别者数百年物耳;千年老精,不能复别。惟得千年枯木照之,则形立见。”孔章曰:“千年神木,何由可得?”华曰:“世传燕昭王墓前华表木,已经千年。”乃遣人伐华表。

青衣曰:“老狐不智,不听我言,今日祸已及我,其可逃乎?”乃发声而泣,倏然不见。使乃伐其木,血流,便将木归。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

(节选自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5.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狐不从,乃持刺谒华。 刺:名片

B. 华无不应声屈滞屈滞:迟钝

C. 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 披:打开

D. 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 延:邀请

6.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 华不应,而使人防御甚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 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 乃遣人伐华表/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7. 下列选项中,分别表明狐妖才识渊博,心高气傲的一组是(3分)()

A. 子之妙解,无为不可/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

B. 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天下岂有此年少

C. 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

D. 披风、雅之绝旨/老狐不智,不听我言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斑狐因为年深日久而能幻化为人形,不听华表木的劝告坚持要去拜谒张华,结果被张华用燃烧千年枯木的方式识破真身,落得被煮的可悲下场。

B. 斑狐幻化的书生年纪轻轻,风流倜傥,举止从容,顾盼生姿,在张华面前纵谈阔论,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引来张华的嫉妒,便怀疑他不是人是妖。

C. 华表木预言,张华才智气度非凡,难以控制,前去拜谒定会遭受屈辱,还有可能有去无回,跟后面斑狐不但惹火烧身,还殃及华表木形成照应,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严谨。

D. 千年妖狐太过锋芒毕露,不懂得隐藏,行事随心所欲的个性导致了他悲剧性的结局。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 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3分)

答: ②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3分)

答: ③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4分)

答: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1) 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关键,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 这首词首尾写现实情,中间写昔日景,两片之间有多处照应,请举出三处。(3分)

答: (3) 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3) 时维九月, 。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登滕王阁序》)

(4)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李清照《声声慢》)

(5)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球,国色天香。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原文有删节)

12. “牡丹的拒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3. 结合全文,由物及人,简要概括作者要赞美人间的什么品格?(6分)

答: 14. 作者在写“牡丹的拒绝”之前为何要盛赞牡丹的美?(6分)

答: 15.对划线句子“况且洛阳牡丹……而名声大噪”,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古代文人被贬的实例来谈。(7分)

答: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向文化奴隶致敬(节选)

吴静男

印证米开朗基罗“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的事件之一,就是他在西斯廷教堂800平方米天花板上,经过四年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在一千多个日子里,站在脚手架上的米开朗琪罗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仰起头颅,举笔上指,以致《创世纪》完成后,有关部位的关节僵硬变形,再也恢复不过来。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强迫和奴役。

王安忆有一个发现:中国文人的感情本身就是小体积的,我们的感情总是那种一触即发状态的,是即兴的,像我们感情那样细碎,有一些小结构的体裁,就足够对付了。比如,中国古代诗词,讲的是“深哀浅貌,语短情长”,即所谓“空灵”,这种意境具有高级的心智和机巧,使我们认同了这种审美理想,专注于此。然而,这种趣味使那些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痛苦,还有崇高壮美的欢乐,全都温和化,委婉化,并且享受化了。如果米开朗基罗也有中国文人“空灵”的趣味,他的《创世纪》就不必画得那么扎实,减下来的笔触也许让他四个月就能完成创作。他的感觉一定更温和。

逃离或者说背叛,有时又有另一种表达:改变或者说革新,是我们消费时间的一种方式;专注或者说坚持,是我们消费时间的另一种方式。但巨大的制作却要求从始至终对所创作的对象保持“慎终如初”的状态。这是一种很不温和的人生,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很容易让人想起强迫状态下的奴隶。如果不是受到某种强迫,谁都不愿接触这样的人生战斗,也没有信心和技术赢得这样的战争。

所以,像运河、长城、金字塔那样的鸿篇巨制,让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大批奴隶的作品,因为它们也意味着巨大的身体及心灵的冲突,丝毫没有中国文人式的婉约与温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壮怀激烈”,也只是强迫下的结果而非自由意志的表达。我们这样晦暗地去揣测那些伟大工程的制作者,实际上是我们的经历与之截然相反,这样就可以文饰我们的婉约与温和式的享受,它是多么光明正大!

然而,那些堪称奇迹的鸿篇巨制是多么地震撼人心,那是一篇篇恒定的专注对转瞬的背叛的胜利宣言,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境界。让我们仰视它们吧。没有这样的毅力便不可能创世纪!支持米开朗基罗在脚手架上数年如一日去创世纪的,不是一种相同的激情么?在“耐心”逐渐放逐于当代文化词典的今天,还能够像米氏那样消费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让从众的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

(摘自《文汇报》)

16.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按照王安忆的观点,中国文人的感情体积过小,过于即兴,过于细碎,不足以支付对鸿篇巨制的创作所要的感情。

B. 作者认为,人们把运河、长城、金字塔看作是大批奴隶的作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光明正大文饰我们的婉约与温和式的创作态度。

C. 作者在文末点题,对缺乏“耐心”的当代文化创作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对“文化奴隶”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引人深思。

D. 本文开篇提出“强迫和奴役”的话题,接着对比论述其难能可贵,在阐析其“震撼人心”过程中表达出对文化奴隶的敬意。

17. 谈谈你对“没有这样的毅力便不可能创世纪!”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18.作者向“文化奴隶”致敬的原因有哪些。(5分)

答: 七、 作文题(70分)

19. 请以“复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70分)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人:赵小和)

参考答案

1. B(B项,ào/niù bào/pù zhà/chà;A项,lǚ/lóudú qūn/quān;C项,jī/qǐ jǔ jìnɡ;D项,yà/zhá yù/xū chóu)

2. C(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A项,愈演愈烈:指事情、情况等越来越恶化。B项,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D项,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3. B (A项,“防止”与“态势”搭配不当。C项,结构混乱,后一分句杂糅。去掉“是大家知道的”,或者在“为主”后加冒号和“这”。D项,成分残缺,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后面加“服务”)

4. (1) 雨果 巴黎圣母院(2分)(2)示例:虽然是独眼龙、驼背、还跛脚的丑人,但是他内心却非常美丽善良,他用自己的所有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爱着爱斯梅拉达,并愿意为她做一切事情。(4分,句式不要求一致)

5. C (“披”在此处解为“揭示”)

6. B(A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凭借;后一个“以”是连词,因为。 B项的“而”均为连词,表转折,却。 C项,前一个“其”是语气词,表反问,难道;后一个“其”是语气词,表揣测,大概。D项,前一个“乃”是连词,于是、就;后一个“乃”是副词,才)

7. C(A项,后一句是张华的感叹;B项,是张华对他杰出才华的赞赏;D项,是华表木的无奈)

8. B(张华并无对斑狐幻化书生的嫉妒)

9. ① 张华看见他年纪轻轻,风流倜傥,肌肤洁白如玉,举动从容不迫,转眼回望风姿横生,所以十分敬重他。(“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此处指他年纪轻,1分。“容止”:动静举止,威仪,1分;“雅”:副词,很,1分)

② 您应该尊重贤能的人才,宽容普通的百姓,嘉奖聪明能干的而同情没有能力的。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普遍地爱天下的人,他像你这样吗?(“贤”、“善”词类活用,1分;“不能”:古今异义,1分; “矜”:嘉奖,1分)

③ 把华表木点燃了来照书生,竟是一只花狐狸。张华说:“这两样东西如果不碰上我,过一千年也不可能被发现。”于是他就把狐狸煮了。(“以”:表目的连词,“来”,1分;“乃”表判断,译为“是”,1分;“值”:遇到,逢着,2分)

10. (1) 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2分)另一方面,领起下文,引出对西湖美景的描写。(1分)(2)别来与长忆;钓鱼竿与钓鱼舟;水云寒与正清秋。(1个要点1分)(3)情景交融。钓鱼舟三三两两,悠然闲散,自由自在,雪白的芦花,雪白的鹭鸟,泛舟垂钓,(2分)以高洁、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以及急于归隐的情感。(2分)虚实结合。起首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怅想,结尾两句写收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抒现实情,是实;(2分)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描摹往昔的西湖美景,写昔日景,是虚。(2分)

11. (1)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序属三秋 烟光凝而暮山紫 (4) 如今有谁堪摘 (5)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2. 洛阳的牡丹在天寒情况下未按时绽放。

13. ①不畏强权 ②矢志不移 ③壮烈高贵(意思接近即可)

14. ①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②引出下文,由牡丹的美引出游人去洛阳观赏牡丹; ③在与下文写“牡丹的拒绝”的对比中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了牡丹的坚守与高贵。

15. ①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不要埋怨,而要立足当今,创造条件,战胜困难与挫折,去开辟美好的未来。②唐朝文学家柳宗元被贬至偏远的永州,却写下了“永州八记”及其它散文,这些作品成了文坛上的不朽之作。

16. A

解析:A项中王的观点只是条件之一,另外一个条件是国人专注“空灵”意境。属于片面判断。

17. 米氏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便没有《创世纪》的问世。(2分)我们如果不能恒定地专注创作并忍受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就出不了鸿篇巨制,也不可能创出自己的世纪。(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作为文章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语,我们在解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多义性。要多角度理解“毅力”和“创世纪”。毅力包含“恒定地专注创作并忍受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创世纪”既是特指米氏作品,也是泛指。作答时易忽略泛指。

18. 要点一,文化奴隶的工作态度是专注和“慎终如初”,让人尊敬。要点二, 缺乏“耐心”的当代文化创作中,被艺术强迫浪费时间已经是一奇迹,让人仰视。(要点各2分,结合文章阐述1分)

解析:要求答出文化奴隶致敬的根据,我们只要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为几个论证方面,选出文化奴隶的积极因素,然后整理要点得出答案。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公元290年~306年)任司空。当时燕昭王墓前有一只花狐狸,因为年深日久而能使自己变化莫测,于是便变成了一个读书人,想去拜访张华。它去问墓前的华表:“凭我的才能相貌,可以去见张司空吗?”华表说:“您善于辩解,当然没有什么不可的。只是张公的才智气度,恐怕难以控制,你去一定会遭受屈辱,可能还会回不来。不但会丢了您修炼千年的体质,也会让我深受其害。”狐狸不听华表的劝告,就拿着自己的名片去拜见张华。

张华看见他年纪轻轻,风流倜傥,肌肤洁白如玉,举动从容不迫,转眼回望风姿横生,所以十分敬重他。于是他就论列起文章的优劣成败,分别评判各个作家的名声和实际,张华还从未听见过这样的评论。等到他再商讨《史记》、《汉书》、《东观汉记》等三部史书,探求诸子百家的精微义理,畅谈《老子》、《庄子》的玄妙之处,揭示《诗经》中《风》、《雅》的非凡意旨,张华无不应对迟钝、甘拜下风。张华于是叹息说:“天底下哪会有这种年轻人!如果不是鬼魅,就一定是狐狸。”于是就打扫了床榻挽留他,并留下人防范他。这书生便说:“您应该尊重贤能的人才,宽容普通的百姓,嘉奖聪明能干的而同情没有能力的。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普遍地爱天下的人,他像你这样吗?”说完,便要求告辞。张华已经派人守住了门,书生没能出去。过了一会儿他又对张华说:“您门口部署了士卒挡道,该是对我有怀疑了吧。我真担心天下的人,将会卷起舌头不再和您说话,足智多谋的贤士,望着您的家门而不敢进来。我深深为您感到可惜。”张华没有理睬他,反而叫人防守得更加严密了。

这时候丰城县县令雷焕,字孔章,是个广闻博见的人,来拜访张华,张华把书生的事告诉了他。雷焕说:“如果你怀疑它是鬼魅或狐狸,为什么不呼猎犬来试探一下呢?”张华就呼猎犬来试探,那老狐狸竟然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狐狸说:“我生来就有这样的才智,你反把我当成妖怪,用狗来试探我,尽管你千方百计来试探我,难道能伤害我呢?”张华听见后更加恼火了,说:“这书生一定是真的妖怪了。听说鬼怪怕狗,但狗能识别的只是修炼了几百年的怪物,至于修炼了千年以上的老精怪,狗就不能再识别了。只有搞到千年的枯木点燃后照它,它的原形才能立即显出来。”雷焕说:“千年的神木,在什么地方能搞到呢?”张华说:“人们传说燕昭王坟前的华表木,已经经历一千年了。”于是张华就派人去砍华表。

3.期末考试语文初一作文 篇三

我平时不仅只读小说,还会看《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名著。我也深深敬佩《齐天大圣》《诸葛亮》《宋武》等英雄机智的人物。就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了保护“大师”唐僧的安全,他去西方取经的时候,不仅一路辛苦,还多次被“大师”误解。他在非常生气的同时,还试图解释,暗中保护主人的安全。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书里的知识无边无际,我渴望得到一切。每次看书,我都用心看每一个字。恐怕我漏掉了一些细节。写的时候会想很久才写,不是因为不熟练,而是想用哪种方法写出最好的文章。每次上语文课,我都会听老师讲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写法。因为写作毕竟是关于语文知识的,我要为儿时的梦想努力。

有人说语文是甘甜醇厚的酒,清凉可口的泉水,新鲜可口的果汁,香浓的咖啡……但我说语文是写作的灵魂!

4.初一语文期末考试作文 篇四

每个人都很喜欢他的班级。记得有一次他讲到西游记。为了写实,他找了四个同学分别扮演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玄奘。而我就是其中之一。我演孙悟空这个角色。

老师在独白,而我们按照他的话表演。虽然不是很好,但是让全班都笑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我自己。

除了生动的讲课,他还特别鼓励同学。我同桌是个不爱说话的人,每天坐在座位上一句话也不说。但是到了语文课,他就像变了一个人。原来语文老师和他私下谈过,不过这些变化真的很好。

5.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篇五

徐婷

本次初一语文期末试卷为六枝特区统一考试试题,满分为100分,先就本次语文试卷的特点、学生的成绩反馈、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整改措施做以下分析和总结。

一、学生成绩反馈

本次参考学生共163名,除缺考学生外,其中最高分为81分,最低分为12分。其中七年级1班的实考人数81,均分51.2,及格人数20人;七年级2班实考人数78人,均分49.3,及格人数16人。总体而言,从参考人情况来看,平均成绩有所进步,但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优秀人数少,仍有很多同学不及格甚至低分。今后对于及格的同学在学法上进行指导,50-60分的同学注重考点的指导,50分以下的同学注重字词、课内阅读的练习,加强作文训练。

二、试卷分析

本套试卷重点难点突出,基础知识考查全面,难易程度适当,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能力,适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读写、理解等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一)积累与运用

在积累与运用的考查中,本套试卷既回归了课本,有强化了学生基础。第1题与第6题分别考查了学生的规范字写法及古诗词的背诵默写情况,这将对学生的规范字书写以及引领广大学生背诵古诗文及名篇名句。2、3、4、考查学生对字词字音的辨析、语病以及语序的排序问题,一增加学生对语言的辨识度。第7题中名著导读,加强学生对名著的了解及学习扩展能力,加强了学生学习名篇名句的学习兴趣。

(二)综合性学习

考查学生对月亮的雅号、含月的成语以及由月联想到的比喻句,试题紧密结合月而扩展开来,培养了学生对中心问题的解决产生思维联想,比较有创意。

(三)阅读理解

选文精当,文质兼美。本试卷第一篇选文是写人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七年级学生接触较多的问题,对于记叙文的学习情况在本文中均可体现。

10、11题考查结合文意语境对词语的掌握,12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认识,13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的知识点掌握情况,14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点语句的理解,15题衍生拓展写颁奖词,限定“母亲”这个群体,有较明确的针对性。

第二篇选文来自教材中的原文,回归课本,很好的反馈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反馈,考查的问题也均是教学目标内容,很好的让学生提高对教材的学习认识。

第三篇文章选自教材中所学的文言文,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如重点字词的解释、古文阅读的节奏、重点语句的翻译、以及从古文中学到的道理。这进一步的推广了学生学习古文的重要性。

(四)作文

本次的作文为半命题作文,这样的作文可以减少考生的审题时间。这种形式有开放性、选择性,又有限定性。以“有▁真好”为题,内容可根据考生的生活积累来进行构思写作,记叙文的限定问题也为考生的无限遐想限定文体,有助于学生增大发挥空间。

三、存在问题

1、知识的掌握还在存在一定的问题。某些最基础的字词文学常识掌握不扎实,如选择题里、阅读理解中需要掌握的字词都没有很好的掌握;读题不认真,思考不深入,如阅读理解中所问的延展性题目都有些答非所问,导致失分;丢提落题,答题找不到切入点,没有掌握答题技巧等等。大部分同学在考到课文中学过的文章时,总是是懂非懂,没有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导致丢分。

2、综合阅读分析能力较差。学生缺乏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准确的表达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在阅读上丢分最多,尤其是现代文的阅读。

3、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以及行文上都存在问题。此次作文选材比较宽松,贴近生活,学生应该感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部分作文思路不清晰,所选内容比较小学化,无新颖感,作文缺少对事物的具体描写。书写上,大部分同学都马马虎虎的书写,字迹潦草,字数不足,甚至有学生根本就没有顾及到作文。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更加明确的看到学生在语文学习素养、语文学习态度,语文学习习惯以及语文学习方法上都有诸多问题。

四、整改措施和打算

1、学生立足教材,从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夯实语文基础,包括汉字书写、字词积累运用、古诗文积累、名著阅读等方面内容。

2、强语言表达,口头语、书面语基本功的训练,让他们能准确、顺畅、有创意的表情达意。

3、语文本来就是语文难以突破的瓶颈和顽石。阅读需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进而向课外阅读延伸,尽量训练到位,少灌输多点拨,少讲解多训练,少责备多激励。

4、作文基本功的训练。作文要有指导,有多种形式的练笔,要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反馈。

6.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 篇六

一、积累与运用(8小题,26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啜泣(chu?)栖息(qī)澄清(chéng)擎天撼地(qíng)B、小憩(qì)枯涸(hé)禀告(bǐn)猝然长逝(cù)C、洗濯(dí)雏形(chú)泯灭(mǐn)绝处逢生(féng)

D、匍匐(fú)厄运(è)迸溅(bèng)抖擞精神(shǒu)

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朗润 小心翼翼 险象叠出 B、诅咒 获益非浅 闲情逸致 C、点缀 多姿多采 萧然起敬 D、伫立 轻飞曼舞 梦寐以求

3、把下列人物与文学作品或创作主张对应连线。(2分)

A、马致远 a、创立儒学,主张德治,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B、朱自清 b、元朝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汉宫秋》是其代表作。

C、孔子 c、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有“人民艺术家”的美誉。

D、老舍 d、著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班长李杰学习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B、她总是津津乐道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

C、这份试卷中的②一句话写出与这个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梗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推荐理由(2分):

7、按要求默写(8分)

(1),要留清白在人间。

(2)洛阳亲友如相问。

(3)咬定青山不放松。

(4)好雨知时节。

(5),花重锦官城。

(6)七八个星天外。

(7)孤村落日残霞。

(8),夜静春山空。

8、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2分)

上课铃响了,一位同学还慢悠悠地往教室里走。进教室后,又不紧不慢地回到座位上。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某某同学真听话,上次在教室追打同学,老师教育了他,现在稳重多了,上课铃打了这么半天了,都不快走两步。”

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你是这同学的好朋友,你会怎么说?

(1)言外之意:

(2)你说的话: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阅读文章,然后答题(13分)

人体里的“军事学校”——胸腺

在人体的胸骨后面,有一对颜色灰红、质地柔软的长梭形器官。这时还不到两重的“家伙”到底于人体有何作用,多少年来医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直到60年代末,随着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胸腺的功能才逐渐被揭开。原来,在人体防御“外敌”入侵和平定“内奸”战斗中,它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医家冠以“免疫中枢”之美称。

很多人知道,人体内有一种淋巴细胞,是保护人体健康的主力军。当它们发现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时,便会立即同入侵者展开殊死搏斗,直至把入侵者消灭为止。但说来使人感到惊奇的是,当这些淋巴细胞刚从骨髓里制造出来的时候,七年级语文

都是完全没有战斗力的,新生的淋巴细胞必须进入胸腺这所“军事学校”,接受严格的“训练”后,才学会识别敌我友的本领。

由此可见,胸腺对于人体健康是生死攸关的。老年人的胸腺逐渐萎缩,胸腺机能衰退,抵抗能力日渐低下,容易患上各种疾病。笔者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用手术的方法切除了一批刚出生的小白鼠的胸腺。几个星期后,大部分小白鼠因感染疾病先后夭折了。有两只虽长至成年,但后来都患上癌症,终归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胸腺对保障健康和维持生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人体内还经常会有一些越轨的细胞,它们常常“改头换面”,无视人体的统一指挥,占山为王,无休止地生长。这些变异的细胞是酿成肿瘤的隐患,如果不把它们及时消灭的话,那是会危害生命安全的。而经过胸腺“培训”的淋巴细胞,除能消灭入侵之敌外,还学会了识别内奸异己的本领,它们游弋全身,癌细胞即 使乔装打扮,它们也能发现,及时把这些“叛逆者”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不会患肿瘤的原因。相反,据调查,在大部癌症病人体内,这种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都是低下的。

以上事实给了医学家们很大的启示——能否通过增强这些淋巴细胞的功能来治疗肿瘤呢?他们从动物的胸腺里提取出一种叫胸腺素的物质,用作肿瘤患者的实验治疗,现在已取得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效,这给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胸腺”被医学家冠以“免疫中枢”之美称的原因是

2、作者对下列具体内容是用什么作比喻的?

(1)病原微生物 :

(2)变异细胞 :

3、引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

4、“用手术的方法切除了一批刚出生的小白鼠的胸腺”,“一批”能否改为“三只”“五只”为什么?

5、“大部分小白鼠因感染疾病先后夭折了”,“先后”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6、“据调查,在大部分癌症病人体内,这种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都是低下的”。句中的“数量”和“功能”的次序不能颠倒,因为_________.(二)阅读《春》选段,然后答题(16分)

①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_____(A、绊 B、伴 C、拌)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

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____(A、嘹 B、缭 C、.

燎)亮地响着。

14、请给①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1分)

15、解释②段中加点的词。(2分)

(l)卖弄:

(2)宛转:

16、在②段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内,它们分别是()()(2分)

17、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a句:

b句:

18、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中的杨柳风指的是什么(2分)?

19、②段用诗句开头在文段中有何作用?从那个角度写出了风的特点?(3分)

20、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色的,但作者却将春风描绘得有形有味、有声有色,请从原文中找出这些语句填在横线上。(至少两句,2分)

(三)、阅读《我喜欢书》(作者:白夜)然后答题(15分)

①题目叫“我喜欢书”,但是想起来,最初我看到书时,并不喜欢。

②大约在我4岁的时候,我的祖父教我念书。可真难受了,我坐在那儿念天地人,山水田,一点儿意思也没有,仿佛小鸟给关在笼子里。等到祖父说了声,出去玩一会儿吧!我就像脱缰的小马,高兴极了,跑到草地上,又是跳,又是唱。

③然而,我渐渐喜欢书了,大约在5岁时,有一天,我随父亲到9里以外的马厂街去。在街头地摊上,父亲买了一部石印绘图本《三国演义》。我拿起书,一面看,一面走,一面参加刘关张三兄弟的活动。当然,也碰到不少拦路虎,我就绕过去。一路上什么也没看到,一直走到家里,我才放下了书本,离开了三兄弟,我母亲说,这个孩子入了迷了。

④我是入了迷了,不看书,我在家里是个小孩子,不得参加各种大人的活动。然而,打开书,我就像个大人,可以走到各种各样人物面前,眼看他们表演,倾听他们谈话。我从他们那里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⑤后来,我在西南的塘沟集市上,买到一本石印的《千家诗》。我又入了迷了,又读了一路。书中每页皆有插图,同诗对照起来看,实在有意思。我完全进入诗配画的意境中去,什么烟雨楼台呀,红杏出墙呀,完全忘记了周围的生活了。

⑥到了上中学时,碰到的书太多了,要看得快,才看得完。我记得,我在半天内看完了一本《鲁滨孙漂流记》,真是走马看花了。古人能一目十行,我想,我大概也能一目十行,觉得很高兴。于是,我就喜欢一目十行读下去,读了好多书。

⑦年纪大了,我渐渐发现,有些书一目十行下去,没有真正读懂,必须仔细读下去才行。读一遍不行,再读二遍;读二遍不行,再读三遍。有些书甚至要常常读,越读越读出其中的味道来。《杜诗镜铨》,我就看了五遍;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我就看了五遍;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就看了七遍,如此等等。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⑧要知道书中说些什么,这是比较容易的,然而,你要把书中的财富,变成自己的,那就要费功夫了。比如说吧,我把书合起来,复述书中的一段情节,只能复述大意,如果详细复述也不如书中的精彩。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要缩短这个距离,就得认真读啊,读啊。

⑨然而,书真是太多了,也不能光埋头在几本书中,又要多看。总之,既要多而博,又要少而精。我的读书经验是,多看要一目十行,而。

21、作者说“最初我看到书时,并不喜欢”,请根据文章内容,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不喜欢”的原因。(2分)

22、第③段写到“ 打开书,我就像个大人,可以走到各种各样人物面前,眼看他们表演,倾听他们谈话。”

① 请用一个词语概括这种阅读感受:(2分)② 尽管那时“我”还小,可是对书为什么却能如此“入迷”?(2分)

23、第③段中“当然,也碰到不少拦路虎,我就绕过去”一句中的“拦 路虎”指(3分)

24、根据作者的读书体会,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① 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② 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

25、请根据语境提示,仿照前句,试将文章末句补充完整(2分)

“多看要一目十行,而。”

三、作文

课余时间:有人喜欢读书,有人喜欢看电视,有人喜欢散步,有人喜欢垂钓,有人喜欢聊天、游戏,有人喜欢下棋、打球??各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因此,我们的生活也就变得丰富多彩。请以“课余,我喜欢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说真话,抒真情;③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A

2、D

3、A----b B------d C-------a D-------c

4、B

5、C 6 D 7—9略

二、10、(每空格1分)①自己②同丘③喜悦的样子④用鞭子打

11、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各1分)

12、(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省略的主语未写扣1分,“为”要翻译出来。)

13、原因:细致观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有一颗童心(前两点必须答,答对一点得1分)

14、春花争艳图(1分)(1)有意显示、炫耀。(2)形容声音抑扬动听。(2分)

16、B A(2分)

17、a、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各种花争相开放的情景。b比喻、排比,生动地表现了花色的鲜艳多彩。(4分)

18、春风。(2分)

19、生动。通过触觉写出春风的温暖轻柔。

20、略

21、因为小时侯读的书没有意思,不符合儿童阅读口味,教育方式也单一,束缚儿童天性,所以不喜欢。(意思对即可)

22、①身历其境(意思对即可)

②一方面书的内容形象生动,对儿童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我能驱谴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感受书中的无穷乐趣,欣赏到书中的艺术美。(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23、指书中不懂之处

24、①受年龄和阅历等的影响,有些书暂时是不能全读懂,而要经常读甚至一辈子读才能读懂、②我不能完全领略书中的精彩、之处。(意思对即可)

上一篇: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办法(试行)下一篇:20xx员工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