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解析

2024-08-27

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解析(精选8篇)

1.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解析 篇一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答辩题目

第一题

在空白幻灯片中输入输入文字?

【参考答案】

1.打开演示文稿,新建幻灯片。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横排文本框”按钮。

3.在幻灯片的任意位置拖动鼠标,出现的虚线框就是文本框。

4.在文本框的插入点输入文字,并且设置字体的格式,包括字体大小、格式、颜色、字号等。

第二题

如何在自己的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参考答案】

首先,点击插入菜单。

其次,选择“图片”。

然后,选择“来自文件”,找到目标文件夹。

最后,点击确定即可。

第三题

如何设置艺术字效果?

【参考答案】

第一步:打开演示文稿,选择幻灯片。

第二步:用Word里面学过的方法插入艺术字,并将原有的标题删除。

第三步,移动、缩放和调整版式。

第四题

如何理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应用

【参考答案】

一、信息技术教师明确应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一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二、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第五题

如何调动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

首先,要明确的告诉学生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到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对以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从意识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多设置一些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让同学们都参与其中,使他们感受到信息技术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和趣味性。

最后,教师讲解要深入浅出,难点多举例子方便学生理解。操作课要少讲,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操作。

第六题

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素养决定着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的培养。因此21世纪的教育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道德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高尚的人格素养。

首先,教师的道德素养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来体现的。具体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其次,教师的专业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其中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本体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是“条件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即怎么教的问题。

最后,教师的人格素养,教师作为育人主体,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是作为一个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所以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具备平易近人、没有偏见、关心同学、态度认真、要求严格、具有耐心、言行一致、朴素大方、品德高尚等。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话说信息技术应用》答辩题目

第一题

简述对于“信息”的不同解释?

【参考答案】

1.维纳: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也就是说,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有区别的。同时,信息与物质、能量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现实世界的三大要素。

2.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创建一切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单位是信息。

3.辞海:1音讯2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4.《中国大百科全书》信息 information 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用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

第二题

简述信息的特征?

【参考答案】

1.信息无处不在

2.载体依附性

3.价值性

4.时效性

5.共享性

6.可处理性

第三题

简述体验人工智能的操作步骤?

【参考答案】

第一步:输入网址:_______ 按回车键。

第二步:登录网站,单击小i机器人网页(web)版的“点击体验”。

第三步:进行文字交流。

第四题

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你倾向那一种看法,若两者都不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我认为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教学需要有很深的专业知识功底,因此,教学自然是一门技术;而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需要智慧,整节课就是一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演出,所以说,教学是一门艺术。

第五题

如何调动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

首先,要明确的告诉学生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到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对以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从意识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多设置一些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让同学们都参与其中,使他们感受到信息技术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和趣味性。

最后,教师讲解要深入浅出,难点多举例子方便学生理解。操作课要少讲,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操作。

第六题

教学中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教学中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

1.创设情景法:即教师在导课时根据教材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置身其中,深入体验教材的内涵,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

2.故事导入法:这是指巧妙的运用寓意深刻又幽默、轻松的故事导入新课,将教师的教学语言渲染的绘声绘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小高潮。

3. 兴趣导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授课开始之前,通过一定的方式,巧设疑难,唤起欲望,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网页制作》答辩题目

第一题

描述用FrontPage创建网页的方法。

【参考答案】

(1)从“文件”菜单的“新建”子菜单中选择“网页”命令,打开“新建”对话框;

(2)在“常规”选项卡中选择所需的模板,可在“说明”及“预览”区域查看该模板的说明及预览图。如果要建立一个空白网页,可选中“普通网页”模板;

(3)单击“确定”按钮,系统新建一个基于所选模板的网页,此时,新建的网页显示在FrontPage窗口中,就可以对其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

第二题

如何使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超链接。

【参考答案】

(1)打开Dreamweaver工具;

(2)在Dreamweaver选项的中,选择新建一个Html文件;

(3)在Dreamweaver代码的主界面中,在代码、拆分、设计这三个选项卡中,选择拆分,因为这样可以更好的看到代码与相关设计的表格的调整的问题;

(4)了解Dreamweaver的整体框架,了解在哪里编写代码;

(5)找到设置超链接的选项,进行设置;

(6)点超链接的设置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是对链接进行设置的;

(7)代码程序编写好后,记得保存html文件,Ctrl+S就可以了;

(8)网页文件保存好后就可以预览效果了,在Dreamweaver页面中,按F12就可以预览了。

第三题

如何在网页中插入图片。

【参考答案】

align已废弃于 HTML4.01和HTML5,我们使用vertical-align这一个CSS属性来替代,属性声明了图像相对于它周围上下文的对齐。

alt这个属性定义了描述图像的替换文本。用户将看到这个显示,如果图像的地址是错误的,或该图像不在支持的格式列表中,或者如果图像还没有被下载。

使用说明:省略这个属性表明该图像不是内容的关键部分,但没有等效的文本可用。把这个属性设置为空字符串,表明该图像不是内容的关键部分。非可视化浏览器在渲染的时候可能会忽略它。

4.采用的是什么导入方法,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什么?

我采用的是通过多媒体展示网页的直观导入方法。

采用多媒体导入是因为学生对于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并且让学生观察网站美观的界面,会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对于网站实现的基本过程已经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学会建立站点。通过这样的直观感受过渡到本课的新知,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5.巩固提高环节是如何设置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我采用的是学生自主练习的形式,学生自主为一个网页添加内容,在大屏幕上展示,并说出插入一个GIF格式的动画方法。

通过这样的形式,让班级内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程中。不仅可以检验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6.班级一名学生上课一直自己设置网页,完全不听你讲课。对此,你怎么办?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积累知识,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会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如果班内学生自顾玩乐,长期下去,会导致学业下降,甚至影响他人等不好的结果。因此,对于这种现象我会及时进行提醒。

首先,我会在巡视指导或者学生自主学习阶段,走到这位学生身边,对其进行提醒。如果提醒有效,那么我会按照正常的节奏进行授课。如果提醒无效,那么我会换一种授课风格,如进行一个小活动、小游戏、小比赛的形式开展新课内容的讲授,把这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其次,在本堂课结束后,我会邀请这位学生到办公室进行谈话,询问他自己做的原因。如果是我授课方式问题,之后我会进行改进;如果是学生自身厌学原因,我会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说明学生阶段学习的重要性。

最后,我会课下反思自己备课方面的问题,尽可能避免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比如,授课容量是否恰当,尽量让本阶段的学生在本节课内吸收消化这些内容。授课方式是否丰富多样,尽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既要从学生那里找原因,又要进行教学反思,从自身找原因,根据原因及时想出应对策略,适时调整教学活动,以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解析 篇二

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很大的推广和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也越雷月广泛, 也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就处于落后阶段, 在管理过程中仍能反应出存在的许多问题。

1. 落后的信息技术基础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 我国仅仅是采用单机操作的方式, 并不能利用计算机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因此就无法尽力精准的数据库, 更加无法将信息共享和传递、无法再网络上进行工程管理、材料采购等。很多施工单位忽视对施工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的培训, 造成素质差别异常大, 且很多建筑公司并未建立关于信息技术的规章制度, 在施工现场并未按工作流程规范操作。在一些施工单位, 管理人员意识淡薄, 这一因素也就抑制了信息技术的普及。

2. 落后的管理水平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中采用信息技术的时间较短, 致使手段落后, 管理模式较单一, 也就造成建筑工地的管理过于混乱, 在建筑工程的编制环节生缺乏相应的管理方法, 这一因素也导致信息技术致使反应单方面的问题, 不能表现全面, 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

3. 软件应用不够成熟

虽然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技术已得到很大的发展, 但是相较于国外信息技术仍处于落后阶段。由于很多信息技术软件由外国进行开发研究, 有些在国外较好的软件并不能完全适应于我国施工单位。很多软件采用全英语解说, 即使使用汉化软件进行翻译仍有一定的差异, 且维护成本极高。再加上我国很多施工单位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 这一因素也抑制了信息技术发展。

4. 缺乏普及信息技术的意识

在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仍处于落后阶段, 很多施工单位采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仍然薄弱。较多施工单位并不会定期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这也造成管理人员的意识淡薄。缺乏对信息化管理及技术的掌握, 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在我国部分企业中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也不一样, 这些人为因素也是影响信息技术普及。

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由处在流动的过程中, 是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的体现。随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 加上生产空间的变化, 很多因素也会随之改变, 例如施工环境、施工顺序等。这就要求建筑工程管理者要紧跟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 不断创新和变化, 以应对和适应新条件。对于绝大部分建筑项目施工周期为一年以上, 气候的变化严重影响施工的进程和强度。为了应对这一制约因素, 大部分施工单位利用建筑工程体型较大等特点, 通过合理利用空, 各施工单位紧密配合, 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进行多层次的立体交叉作业及平行的流水作业。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工程的规模和难度也随之加大。这就要求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加大施工管理水平, 加大各部分之间的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也逐渐渗透到建筑施工领域。建筑施工管理者应着眼当下, 紧跟时代潮流, 加大创新, 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去, 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信息技术水平。建筑施工管理者在应有信息技术时, 应将整体工程放在考虑的范围, 通过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 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及时调整和改进工程管理工作, 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

三、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本文前面提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 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本文从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的完善、信息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 对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加大投入力度及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四个方面进行解析, 并提出自身的建议和意见。

1. 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的完善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内容较多, 数据量较大, 涉及面较广, 这就要求将这些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按照一定标准的进行归纳, 形成完善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管理者在完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时, 还应考虑到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 例如包配、设计变更等。还要注意的是一些不可或缺的要素及不同环节对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的影响。在建立合理科学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时, 管理者应将不同的环节结合起来, 进行良好的沟通, 打破单一环节的局限性, 使得各单位进行紧密的合作, 进而形成全方位的管理系统。

2. 信息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

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的关键核心, 因此这就要求各大建筑施工单位重视对管理者的信息技术的培训。通过信息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上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意识的加强, 做到真正实现工程项目信息化, 进而增加建筑企业利益。还要加强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使得管理者主动加强学习信息技术, 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在建筑工程管理中, 管理者要结合项目的成本、进度、安全等各个环节, 并将各个环节有效结合, 同时能有效控制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 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 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 加大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真正实现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

3. 加大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的力度

本文在上方一提出我国信息软件开发存在落后的现状, 因此各大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大对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的技术和资金的投入, 对人才的引进力度。例如, 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关键工作、机动时间、制约关系等特性显示出来, 再利用网络来控制施工进度, 及掌握施工现场的突发情况。管理者应意识到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关系到整个施工。管理者可以利用质量管理软件, 有效节省处理施工过程出现各种问题的时间, 同时会更加提高处理问题的有效性。还要极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 加大对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力度, 使得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能够快速、专业的得到应用。

4. 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

建筑施工单位在研发和使用信息化系统时, 必须将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作为有效考虑的因素。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 应该改变传统旧观念, 摒弃各部门单一的应用的局限, 将各部门与个项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团队之间、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 实现业务板块的联合监控, 使得各部分都可发挥自身部门的价值, 化零为整, 进而提升整个企业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

总结:

综上所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 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建筑公司领导者紧跟时代潮流, 不断地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转变管理模式即信息化管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这也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者提出一新的要求, 管理者应转变管理模式, 着眼于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战略,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意识的普及和技术的培训, 加强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进而提高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许振龙.关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探析[J].长三角, 2010, 04 (7) :72.

3.解析“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艺术 篇三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艺术

G633.67

自2000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在我们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的时候。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我认为首先要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艺术性。必须重视:认真研究新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建立新型的教学环境,构建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主体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整合其它学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

一、认真研究新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对比新旧教材,我们发现新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以前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的设置则是在高中阶段统一学习必修模块,并至少选修一门选修模块。通过必修模块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升华,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能健康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学习某几个常用软件的使用,通过选修模块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个性发展,让他们能够在高中阶段较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他们感兴趣的某一领域。

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而新课改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交互的;在此前提下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的整合。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可以与音乐、美术、英语、物理等学科内容紧密结合,在加强教学整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建立新型的教学环境,构建新教学模式

(一)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爱因斯坦說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知识,掌握操作本领。

比如,“信息及特征” 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而且这个知识的获取者又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信息技术课堂,寓庄于谐,寓理于谐,能使学生好学、乐学。

(三)整合其它学科,提高主体综合素

1.与德育的整合

Internet是一个知识的宝库,由于它储存容量大,媒体种类丰富,检索容易、快捷,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载体。由此,我们可借用互联网和校园网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品德教育。

2.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与各类学科联系紧密的综合学科,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其它课程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教Word时,可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作文创作和修改;教作图软件时,可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又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进步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学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明确“三个主体即目标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时间安排要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形式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探索、刻苦钻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让信息技术教学永远充满艺术性。

参考文献

4.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解析 篇四

教案解析

第时复制和粘贴文本

【教学目标】掌握复制与粘贴文本的简单操作步骤。

【教学重难点】选定、复制、粘贴文本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过的文《春》里有一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里“盼望着”三个

字重复了两次,要想只打一次而出现两次相同的词或句子或段落该怎么办呢?这就涉及到本节所要学习的 复制与粘贴文本操作了!

二、文本的选定方法

文本的选定,是编辑文本常用的方法,可用鼠标器选定,也可用键盘选定。

采用鼠标器选定文本的方法如下表:

选定

单词/汉字

双击该单词/汉字

一行文本

单击该行左侧的文本选定区

多行文本

在行左侧的文本选定区中向上或向下拖动若干行

句子

按住trl键,单击该句子的任何位置

一个段落

双击该段落左侧的文本选定区,或三击该段落的任何位置

多个段落

在选定区中双击并拖动

整个文档

在选定区中三击鼠标器

键盘的选定可用:Shift+光标来选定或用Shift+He选定光标处到行首的块,Shift+End选定光标处到行

尾的块,Shift+PageUp、Shift+PageDn选定光标的当前页。

三、复制与粘贴

在编辑论文时,常常有相同的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出现,我们在录入过程中,就不必重新录入,只要用复制

功能就可以了。

例:“盼望着”的复制操作。

操作方法一:

①选定“盼望着”;

②单击工具栏“复制”按钮;

③单击目的位置;

④单击工具栏“粘贴”按钮。

操作方法二:使用快捷按钮

操作方法三:使用快捷键

复制:trl+

粘贴:trl+V

操作方法四:使用菜单命令

四、小结:

学会文字、特殊字符的录入是生成小论文的必备条,熟练的掌握复制、粘贴能够提高录入的速度和编辑

5.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解析论文 篇五

21世纪的今天,信息革命的浪潮正悄然融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不断地改进。目前很多高校都已逐渐步入了人事管理信息化的步伐,但在系统的不完善的情况下还需改进与创新,所以需要过硬的现代网络技术,才能在人事管理方面有一定的提升,使其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更好地去服务。长此以往,信息技术引入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会更好地推进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稳妥的进行下去[1]。

一、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育部和国家规定的信息化标准,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一般包括六个部分:(1)用户管理系统:系统可建立多个账号,每个部门都可使用该系统,每个部门都有属于自己部门的操作权限和范围,实现了业务的分工和管理。(2)人事管理子系统,主要是人事管理人员所用的系统,主要是用于组织机构,人员的管理对人员的信息的编辑,年终考核测评信息等。(3)劳资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工资的核算,退休离职手续办理等的应用。(4)职称管理子系统,是处理人事处职称办人员的系统,同时也用于每年一度的职称评审工作。(5)师资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人才工程,基金资助等方面。(6)院系级人事管理系统,用于基本的人事管理工作[2]。

二、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1)促进人事管理部门工作效率的提升:高校人事管理的信息比较复杂,且工作量大,准确率也不高。我们通过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减轻相关的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对数据和信息会有一个合理的分析,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2)促进人事管理工作的流程的规范化。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手来完场,在操作上准确性达不到规范的程度。招聘一些人事管理的技术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达到一定的培训要求即可上岗,通过管理系统的运作会促进各项流程的优化。(3)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高校引入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管理人员方面会使其操作与运作更方便,各个部门查询相关的信息也很省时省力[3]。

三、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重建设轻维护,信息化观念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足

高校对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了解还不是特别成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重建设轻维护”对软件功能的了解甚少,对其功能的了解也比较少,导致运行水平不高,很难处理人事管理的工作。

(2)信息处理能力不强,科学管理制度缺乏

人事管理人员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直接执行者。管理人员的水平素养和人事管理建设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管理人员往往对数据没有进一步的分析以及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四、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因此我们有必要解决其弊端,实现信息的动态维护。

(一)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步骤

(1)做好基础数据建设:相关人员应整理并收集好各类信息库的数据,以便很好地纳入计算机自动管理做准备工作。(2)建立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经常占用管理工作的部门,我们要尽可能地将它们引入计算机系统当中,以便人事管理人员可以很好地处理日常的人事工作。(3)规范人事管理的业务流程。人事管理系统可将具体职位细分,并将其优化,进而体现在系统当中。之后在各个系统中可满足日常现代化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逐步实现信息的智能化,网络化。

(二)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1)经费问题。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地对其进行优化,这就需要资金的投入。因此经费的投入对设备的改进与优化有很大的联系。(2)技术问题。技术对于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技术的改进与更新对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与推进作用,相关的技术人员要不断地去更新其软件程序。(3)管理问题。管理对于信息化建设也是重要的部分,管理设施的使用就会出现问题,我们要对它每隔一定的时间段进行相关的维护与管理。如对资源以及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三)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处理的关系

(1)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的关系。管理系统一般都要服务于校园网,所以确定硬件配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基础设施的配置与软件使用,才能使管路系统能够很好地运行下去。(2)建设发展与规范管理的关系。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稳定地发展下去,我们就要有规范的管理,使信息技术科学化,制度化,规范的管理才能使其建设发展下去。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作人员也是一个很大的调动与培训。对于这次重要的变革,我们要以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管理方面上要进行创新,充分认识到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提出合理而又有效的建议,使人事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6.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解析 篇六

()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5.以下不是XX“互联网+教育”特色应用的是()分值5分  名师工作室  云校家  腾讯文档 回答正确 +5分 6.云校家最终实现的是()三位一体协调教育。

分值5分  学 校  家 庭  社 会  个 人 回答正确 +5分 7.未来教育是实体学校和()相结合的新形态。

分值5分  A.虚拟学校  B.社会  C.家庭 回答正确 +5分 8.PowerPoint演示文档的扩展名是()。

分值5分  ppt  pwt  xls 回答正确 +5分 9.希沃白板中在什么地方插入音视频()分值5分  点击多媒体  点击云课件  点击学科工具 回答正确 +5分 10.教学助手中同步备课制作的课件的扩展名是()分值5分  ppt  edux  seewo 回答正确 +5分 11.网络学习空间用户既是优质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优质资源的制作者。()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12.线上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以录课为主的一种形式。()分值5分 +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13.人工智能的缩写为()分值5分  AI  AR  VR 回答正确 +5分 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

分值5分  2015  2019  2016 回答正确 +5分 15.“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可以概括为:云、网、端。()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16.”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17.”互联网+教育”的核心在于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18.通过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账号同步时,看到“宁夏地图”就算同步成功?()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19.“互联网+减负”指的是()分值5分  学校减负  教师减负  学生减负 回答正确 +5分 1.基于XX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创建的网络学习空间不能为以下哪种学习提供支持()分值5分  A、网络学习 B、传统教学  C、移动学习 回答正确 +5分 2.网络学习空间不包括以下哪个模块()分值5分  A、互动交流  B.休闲娱乐  C.信息与通知  D.分享信息 回答正确 +5分 3.在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中,()为主体,()为主导 分值5分  A、教师;

学生  B、教师;

教师  C、学生;

学生  D、学生;

教师 回答正确 +5分 4.希沃白板中关于课件分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值5分  A、手机号分享  B、链接分享  C、二维码分享  D、随机代码分享 回答正确 +5分 5.当你需要随身携带大量的图库数据时,你可选择将数据存储于下列哪种存储器中?()分值5分  A、软盘  B、U盘  C、硬盘  D、主存储器 回答正确 6.微博、微信、QQ等软件平台都属于那类网络平台?()分值5分 +5分  A、网络课程平台  B、网络资源平台  C、网络互动平台  D、网络教学平台 回答正确 +5分 7.对课本拍照后照片颜色大小不合适时,利用PPT工具软件进行的处理是什么?()分值5分  A、转换为灰度,加强对比度  B、调整分辨率  C、图片裁剪  D、自由旋转 回答正确 +5分 8.以下不是学习评价方法有()分值5分  A、表现性评价  B、自我评价  C、学习档案评价  D、随意性评价 回答正确 +5分 9.下面哪一个是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 分值5分  A、鸿合  B、Photoshop  C、PPT  D、希沃5 回答正确 +5分 10.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学习主要运用网络的以下哪个特点()分值5分  A.共享和交流  B.开放性  C.信息容量大  D.信息传播交互性 回答正确 +5分 11.一体机可以直接拔掉电源进行关机。()分值5分  对  错 回答正确 +5分 12.在教学中,多种媒体的交互使用可以显著优化教学效果 分值5分  对  错 +0分 13.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建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小组学习决定成败。

7.医院信息化建设技术解析 篇七

1 医院信息化建设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医院对信息化建设技术的重视度不足

医院作为一个医疗组织,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医院的各个部门,不但需要医院最高领导重视,更加需要医护人员和中层领导的认可和重视。就目前医院具体情况而言,无论是底层的医护人员还是中高层的管理人员,都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能很大程度上优化医院的工作流程、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1.2 医院信息化人才匮乏

医院信息化建设需综合素质比较高的技术人员,但是,我国医院信息化建立起步比较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培训机制,无论是从解决目前医院的需要,还是从医院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都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作为基础,所以,医院目前首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系统,源源不断地为医院输送高素质人才,保证医院信息化能顺利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多医院并没有重视人才培养,很难招聘到计算机技术和医学知识两方面过硬的人才,导致医院信息化人才越来越匮乏[1],使得医院很多信息化的知识得不到落实。随着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医院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实市场竞争最关键的就是人才竞争,如果医院没有信息化技术相关的人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尽管很多医院都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和信息培训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的学历和能力有很大提高,但是,远远满足不了信息化建设需求。医院的重心是医疗机构,而不是信息培训中心,很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把很多精力都放在医疗器械的维护和保养上,对医院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关注比较少,导致人才资源浪费。再加上医院薪资水平比较低,而且工作量比较大,很多高素质人才在选择医院时,往往会选择大型医院,导致人才流失。在我国医院中普遍存在铁饭碗的观念,进入医院工作以后,只要正常工作,就能长时间留在医院,而不需要完善信息化建设,导致很多信息化的政策落实比较困难。

2 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技术水平的措施

2.1 遵循“一把手”原则,做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要想解决上文提到的医院对信息化建设技术重视度不足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医院领导人对信息化的认识,保证他们能具有长远的眼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这一过程中遵循“一把手”原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把手”原则就是医院的一把手要亲力亲为,并且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和主持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制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规划和实施并不是一成不变,要根据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在实施前要制定出详细的工作方案,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

2.2 树立正确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观念,把思想和行动落到实处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到来,彻底颠覆了原有的管理模式,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业务流程的改变、管理模式的改变、绩效考核的改变、运营发展模式的改变等。总之,信息化时代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带来深远影响,医院也不例外,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对医院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改变原来落后的思想观念,以及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甚至还能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更好地为我国人民身心健康服务。医院信息化建设不同于教学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综合项目,包括:医院治疗方式、管理方式、业务流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等[2]。要想树立正确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观念,需要医院不同的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信息化建设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很多科室和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任务都发生了改变,需要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支持医院信息化建设。

2.3 设置信息化专业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管理优势

在医院中设置专业的管理部门,能对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进行良好的监督和管理,保证信息化建设更加顺利,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全体部门人员参与,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平台,能保证医院制定出更好的发展战略决策和规划。在医院中设置信息化专业管理部门不但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管理优势,而且还能促进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一旦设置了信息化专业管理部门,就需要赋予其更高的管理权力,能够调动医院更多的资源,为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还能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处理业务流程过程时,要应用信息化技术,不要让信息化技术成为摆设,充分调动医院各部门和医护人员应用信息化的主动性,以便很好建设信息化[3]。

2.4 加大信息化部门人力资源投入,提高信息化人才待遇

信息化人才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要成立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中心;其次,要建立医疗知识培训中心,在信息化时代中只有精通计算机技术和医疗知识的人才,才能保证医院信息化建设顺利展开,信息化才能在医院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所以,医院要适当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待遇,保证信息医疗人才的薪资待遇要超过医护人员的薪资。同时定期邀请一些信息医疗方面的专家和权威人士使复合型人才接受继续教育,保证其不断接受新鲜知识,在提高信息医疗水平的同时,提高计算机和医疗设备的维护能力。

2.5 调整信息化人才的工作模式

医院建立信息中心,主要是为了参与和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同时建设和维护医院内部的局域网络,防止不法分子进入医院系统窃取和篡改相关资料信息。医院信息化建设还承担着相关业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还要负责对信息化建设的网络系统保密工作投入足够的精力,从而保证医院相关信息的安全。除此之外,医院要重新划分信息部门的职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要把重点工作从医疗设备、信息网络维护,逐渐转向信息化建设和相关软件开发上,以便更好地适应医院信息化的要求[4]。

2.6 构建全方位的以病人核心的信息化平台

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病人就医的效率和舒适度,所有医院信息化建设要体现在医院对病人的服务质量上。所以,要建立起如图1所示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建设要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通过采用电子病历、LED显示屏,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如图1所示,在病区、护士站、急症室等区域建立无线局域网,以便使得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能更好交流,从而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同时医院要加大对移动终端信息技术的开发,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以便更好地为人们服务[5]。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不同的城市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所在城市的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本文根据在医院中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得出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所以,医院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并且按照制定的计划一步一步实现,才能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更路,王爽,张胜发,等.医院信息化建设技术探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0):207-208.

[2]康敏.试论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J].中国卫生产业,2015(4):88-89.

[3]彭琳,蒲立新,曲建明,等.基于医院信息化系统的IT智能运维平台的设计和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14(4):58-61.

[4]邓真理,莫伟.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医院信息化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3):128.

8.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解析 篇八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概念特征及类型划分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概念特征。所谓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在各种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活动中,所需要运用到的多种技术和手段。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和具体化体现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概念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若想在新时代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就应当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而二者结合最具体的结合形式,就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学课程当中。信息技术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手段,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课程的教学中,这既是处于教育本身的发展诉求,同时更具备时代性特征。第二,科学性。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由最初运用简易投影仪到如今各种多媒体手段综合运用,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不断走向多元化。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将其运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更新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使课程教学可以沿着科学轨迹继续向前发展。第三,必要性。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教育只有实现与时俱进,才能够力保国家长盛不衰。而具体地说,教育若想实现与时俱进,就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多种手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开展多种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进而实现教育的振兴。

(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类型划分。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不再是陌生的名词。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使得信息技术的运用得到更好地推广。信息技术与可课程结合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以知识为中心的封闭式结合。在这种结合类型中,信息技术通常只是作为知识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手段。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网络教学,运用互联网对特定的知识进行丰富,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将丰富扩充后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封闭式的结合,其实仍然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不凸显。第二,以资源为中心的开放式结合。这种结合方式,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更高层次的发展。信息技术被更多地运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但用于教师教学的辅助,更多地是调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积极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当重点和难点制作成微视频,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学习,之后再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不断充实论证,从中自己掌握学习方法,体味学习的乐趣。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具体实践

(一)充分准备好可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育结合初期,教师需要课前将重点内容写在透明塑料板中,然后借助简易投影仪放映出来,供学生记录或者思考。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工具被运用到课程当中。投影仪更新换代,使教学资源播放更加流畅,声文图表俱全,影视资料也更加丰富。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也带动了平板电脑的广泛使用。

(二)准确选择信息技术和课程的结合点。信息技术和课程,二者并非毫无结合点。而正是因为二者具有一定的结合点,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更加巧妙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准确选择信息技术和课程的结合点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虽然具有和课程结合必要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者需要完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凡是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充分展示学科课程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信息技术,都应当被恰当地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来。

(三)把信息技术和不同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课程教学涉及的学科种类繁多,因此要实现信息技术和不同课程的有机结合,不能够一概而论。例如,理科课程需要涉及大量实验。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够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教学实验器材,完成较为简单的科学实验。其余的大部分科学公式只能通过反复记忆进行把握,不利于学生自主納入知识框架。而信息技术则能够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共享机会,使需要开展实验活动的学生不必拘泥于课堂有限的知识量。而是能够打开眼界,去接触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享受更多的高层次科学实验机会。而语言类课程学习,则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享受更多体验异域文化风情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可以信息技术提供的大量视频资料扩充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和不同课程有机结合的重要体现。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多门学科的综合教学。当今时代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特点,就是跨学科知识的发展。各门学科不再是单一孤立的个体,而是借助双方结合点实现协同发展。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科交叉重叠内容的研究更为普遍。特别是在教育处于领先水平的地区,多门学科的综合教学开展较早,尝试范围也较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多门学科的综合教学,使信息技术和课程以及各门学科之间都建立起有机的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借助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扩充语文教学的丰富图文材料,也可以展示灵活多变的数学之美。在教育国家化的发展趋势之下,英语教学借助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融会贯通,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二)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创新发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固守陈旧,闭门造车,思想僵化,填鸭式教学,都是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压制。信息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应试教学,旨在调动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去发现世界,创新世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不断转换,由教导转变为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与思考。传统的课堂,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学生很难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而信息技术则对这一现象发起挑战。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相结合,学习的主动权回归到学生手中,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创新发展。

上一篇:学校教学楼文化策划下一篇:优秀孩子培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