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网上教育

2024-11-13

中国石油大学网上教育(共8篇)

1.中国石油大学网上教育 篇一

附件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求

制作日期2007-11-15

1.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按照所学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围绕本专业、学科选择有一定理论水平与实用价值的具有所学课程知识、能力训练的题目。

2.选题尽可能与科研、生产和实践结合。

3.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要坚持每人一题。指导教师可将大而难的题目分解成若干个子题目,由学生来完成课题。

4.对于与往届重复的课题,严禁将往届毕业设计(论文)借给学生参考,防止出现抄袭现象。

5.各专业可将水平较高的题目列为重点题目。对于工程设计、软件设计、科学实验类的重点题目,必须结合科研生产实际并有实用价值。文理类的设计(论文)重点题目须达到本学科研究领域较先进水平。

下列课题不易安排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

(一)偏离本专业所学基本知识。

(二)范围过专或过窄,达不到全面训练目的。

(三)毕业设计(论文)期间难以完成或不能取得阶段结果。

2.中国石油大学网上教育 篇二

一、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中, 拥有了享誉世界的辉煌, 同样也有“糟粕”。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 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因此, 对这份遗产既不能完全抛弃, 又不能全盘搬用, 必须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批判继承, 推陈出新, 创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化 (《毛泽东选集》) 。

(一) 积极影响

第一, 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大学是人生接受系统知识教育, 形成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经过中学的教育, 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能力强, 也容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大学时期的传统文化教育为大学生修身提供了良好的榜样。想要实现中国梦, 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树立自身良好品格并将这种良好的品格传递给家人、朋友;再将这种良好的品质带入社会, 形成一股以新时代大学生为首的思想素养正能量;最后团结全社会的力量, 实现中国梦。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思想品质。“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豁达;“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为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道等等对于大学生思想素养的形成有很好的引导方向。

第二,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 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一种国家民族危难时深沉的忧患意识;一种以中华民族的兴盛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一种为中华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奉献精神;一种作为中华儿女所具有民族气节与民族自尊[2]。国家荣誉感、国家自豪感是每个爱国人士都能感受到的热烈的情怀。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变的追求, 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的沉淀告诉我们的最动人的故事。“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日知录·正始》) 中国梦的实现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是我们每个现代人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三, 有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在经济、科技迅猛进步的大潮下, 当代社会充斥着一些消极因素。譬如为了个人利益破坏社会规则、一些不诚信的现象等。在物质世界的诱惑下, 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冲击。坚实的思想指导的缺失会让大学生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受到阻碍。未来中国能否实现中国梦与大学生的个人素养紧密联系, 社会的进步有赖于大学生的正确抉择与奋进。

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我们的骨髓, 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正确的思想指导能让大学生在抉择时保持正确的是非观;面对庞大的信息有明确的分析能力;在诱惑面前保证本心。社会进步离不开青年的一代, 坚实的思想素养的培育为青年一代的前途打下近视的基础。

(二) 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封建意识浓厚。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封建统治遗留的家长制、官僚主义等依然影响着青年人的思维。青年本应该是最具有创新力, 最具有活力的时代, 家长制在极大程度上讲禁锢了青年创新思维的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国人保守的作风。受“中庸之道”的影响, 中国人处事保守。然而,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保守的思想并不能更好的实现民族复兴, 创新能力的发扬和培育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能力的发展有两点要求。第一, 大学生对新奇事物的接纳与探索。青年是思想最为活跃、心态最为纯净的时候, 面对新奇的事物, 青年往往有不一样的思虑和考量。然而更深入的了解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厚实的知识基础。第二, 高校教育条件的配备。当代青年生活丰富, 高校应该为大学生的创新道路创造更多的挑战。青年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 良好的竞争环境更利于青年人的创新思维的成长。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 正应该是充满朝气和活力, 充满创新力和奋斗精神的年纪, 保守的思想很容易使青年丧失活力。因此, 为了避免这些消极影响, 面对庞杂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有选择的继承发扬。

二、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构建中国梦

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引领, 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向有着指导作用。中国梦的构建就是要求青年将自己的梦与中国梦相结合, 为了自己和国家的未来不断进取, 最终实现双赢。同时潜移默化的将奉献精神、爱国主义节操、团体荣耀等优秀的品格融入青年的思想行动中, 使社会文化焕然一新。

(一) 建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体制

孔子云“君子不器”而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工具, 学习的仅仅是知识。这种“知识”被视为大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得到工作的唯一机会。而极少注重学生思想素质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应该讲求“德才兼备”高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开拓, 更要重视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培养。薄弱的信念无法支撑沉重的中国梦, 只有坚定信念, 并不断的为之付出努力, 中国梦才能实现。同时, 高校也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环境, 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 发现真善美、往真善美的优良思想。

(二) 引导大学生思想方向

大学生作为活跃的青年群体, 必将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思想观念有助于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助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 网络的普及, 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更加深入。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有新鲜的食物, 还有浮躁的气息。懒惰的思想、逃避责任的做法、不诚信的现实同样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此时如果有着正确思想的引导, 大学生就会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 什么是不可信的。同样也会知道自己应当怎么做。这样导向性的思维会逐渐在大学里形成并发扬, 会让大学生更好的树立自己的理想;更好的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更好的实现中国梦。

(三) 为大学生的行为提供榜样

现代社会, 传统的到的思想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某些错误的思想横行, 在这样繁杂的环境中, 大学生需要榜样给自己指明前进的方向。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 有很多道德高尚, 品行端正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孔子周游列国, 传播儒家思想, 后世尊称为孔圣人;岳飞精忠报国, 虽然奸臣当道, 权臣霸占朝政, 他依然不放弃自己的国家;凿壁借光的刻苦学习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多元的社会要求我们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自己, 保护自己的梦想, 保护我们的中国梦。

思想素养的培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一步, 在科技迅速发展, 信息庞杂的社会中, 思想素养的培育必须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地位, 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紧跟时代的脚步, 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U].扬州大学学报 (社科版) , 99, (6) .

3.刍议中国大学教育理念 篇三

摘要:学术界对大学教育理念的认识主要分为自组织和他组织两种观点,两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大学教育的某些特点。但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并没有能实行自组织教育相应的前提,同时教育的混沌状态又很难抽象出他组织规律,因而使得两者都无力独自承担起指导中国教育的重担。基于自组织和他组织各自在指导中国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了“自组织前提下的新他组织理论”,以及自组织和“他组织”相结合的大学教育新理念。

关键词:自组织;他组织;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008-01

一、大学教育的自组织和他组织

自组织是没有外界特定干预系统形成的机制;他组织则是组织动力等动态参数来自于系统外部。目前,学术界对大学教育理念的认识主要分为自组织和他组织两种不同的观点。

1.自组织的大学教育理念

一些学者(如卢建筠[1]、李政[2]等)认为,开放的、丰富的、复杂的大学教育应是自发生成的,并最后形成内在动力机制的自组织系统,主要通过自我调节、激发和协同来实现其功能。持这种观点的人秉持的是“人是决定因素”的机体论,他们认为自组织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自由与平等的前提下,在关注生命、生活和生长的基础上,重视个体、独特性和异质性的方法。这种教育理念的表现是:学生的个人体验得到肯定,感悟学习成为重要方式,突现、涌现和脱颖代替了渐现,最终实现教育的质变[3]。

2.他组织的大学教育理念

另外一些学者(如陳桂云[4]等)则认为,大学教育应是他组织的,持这种观点的人秉持的是“人的发展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机械论观点[5]。这种教育理念主要追求规律(普遍性)以及客观性密切的抽象的本质,重视在同质方法下相似小群体的知识和能力的进步,关注短期的、直接的、显现的效应。

二、自组织和他组织理念在我国大学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可知,自组织的大学教育理念和他组织的大学教育理念均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大学教育的某些特点,都对大学教育及人才的培养上起到了相应的作用。但是,自组织和他组织理念在我国大学教育应用中却存在适用性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自组织理念在我国大学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前述可知,教育系统是开放的、丰富的、复杂的,自我协同的自组织机制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但是,这种自组织形成的内在进化机制,可以突变、涌现出良好的教育结果,也可以不变甚至于形成退化的结果。究竟向哪种方向演化,则取决于是否具备形成良好自组织过程的条件和环境,如制度、文化等。

西方的大学教育基本属于自组织演化结果,从最初吸取负熵流(能量、信息、制度、文化等)抵消或部分抵消系统产生的正熵,达到微涨落,但没有突破临界值,从而呈现出平衡、稳定的状态[6],如下图左边的虚框;随着进一步的演化,各种要素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出现大的涨落而高于临界状态[7],那么系统则达到新的教育状态,达到了更高、更有效的有序状态[7]。如下图右边的虚框。总之,西方的教育系统基本上是这种由低层次状态向高层次状态自组织演化过程。

我国的大学教育也想用自组织理念来指导,但缺少形成上述有序自组织的环境前提,即大家认可的法律、制度、文化、教师职责、学校环境等。因此,虽可用西方的自组织理念来指导大学教育,但是形成的机制和演化的结果很难突破临界值,达不到更高层次的教育状态,只能在上图左边的虚框中徘徊、踏步甚至退化。

2.他组织理念在我国大学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他组织教育是在科学和现代范式的前提下,对相似群体客观性的抽象,是一种普遍性和简单性规律的教育。西方大学教育系统可以用他组织理念来指导,其原因也是其存在“大家认可的法律、制度、文化、教师职责、学校环境等”前提下的科学和规律,因此,西方的他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一些人才。但即使这样,这种规律是在忽略教育复杂性、忽视学生自身特性,忽视社会、时代的发展与需求的教育[8],很难生产出胜任“日新月异”环境的人才,也必然造成供需脱节、教育孤立的情况。

反观我国,教育现状较混沌,用西方的他组织理念很难抽象出规律和一般,即使用抽象出的规律去指导大学教育,也很难培养出一般性的人才,更不用说胜任“日新月异”环境的人才。这种他组织教育的结果,不但是“学生和学校在知识等方面的需要和供给不匹配,也是学生和社会间的供需不匹配,更是学生自身在现在和将来间的不延续”。现在大学生毕业及失业就是这种他组织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之一。

总之,从我国的实际来看,由于没有相应的能实行自组织教育的前提,以及混沌状态很难抽象出他组织规律的现实,使得自组织和和他组织均很难承担得起中国大学教育指导理念的重担。

三、自组织和“他组织”相结合的大学教育理念

自组织和他组织理念均来源于西方,既有其适用的前提和环境,更有其自身存在的缺点。因此,单纯的某一理念对我国大学教育的指导都有水土不服的现象。要想使得中国教育能培养出有用以及杰出的人才,应根据中国的实际来选择符合自身的教育理念。

1.以自组织教育为硬核

前述可知,尽管自组织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面对“开放的、丰富的、复杂的,也是与社会、时代共同发展的”大学教育,他组织教育则很难应对。而只有以学生和学生的生命活动等为硬核,并与“以学生为硬核演化出的教师及班主任、宿舍、班集体、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产生的协同、自组织,才能产生应对“日新月异”的人才。因此,自组织教育理念应是大学教育的硬核,是大学教育长远发展的基础,是各个主体研究和开展大学教育的最基本设想[9]。

2.以“他组织”教育为环境

西方的他组织是在共同认可前提下的、能抽象出规律的他组织,中国大学教育的混沌现状,很难用西方的他组织理念抽象出规律和一般,因此传统的他组织教育理念不适合作为中国大学的指导(即使抽象出的一般规律,既不具备科学性,又忽视学生生长硬核,因此不能作为中国大学教育理念)。

但是,对传统他组织进行修正后,其可以来解决“中国自组织教育缺乏共同认可前提”的问题。新的他组织应是基于主体内在需要的制度和环境建设,是为了有效实现教育自组织、突变和涌现的前提。如创造自由和平等、相互尊重适宜的、支持性的外部环境;提供具有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造力、自我发展能力的教师;“以学生为内核,建立大学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自己的人生发展相结合”的环境系统。通过这些以自组织为硬核的他组织环境建设,最后能培养学生依靠自身的生命活动去提升其自身的素质,能让学生、教师、课堂、宿舍和班集体、学校、社会等主体和环境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协同的、涌现出优秀人才的自组织大学教育系统。

总之,大学教育的自组织是硬核,是前提;他组织是以自组织为前提的他组织,同时又是为更好的自组织提供制度、文化等环境要素的他组织。整体应采用“自组织和自组织为内核的他组织”共同作用的大学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卢建筠.自组织教育与他组织教育的理论差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1-3.

[2]李政.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等教育系统演进发展研究[J].求实,

2012,(1):254-256.

[3]卢建筠.自组织教育与他组织教育的理论差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1-3.

[4]陈桂云.论物理学习的自组织与他组织[J].广西物理,2012,33

(2):49-51.

[5]詹姆斯.卢格.人生发展心理学[M].陈德民,周国强,罗汉,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37-39,40-42.

[6]史晓平.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新探[J].科学新闻,2008,

(2):39-40.

[7]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24-225,8.

[8]卢建筠.自组织教育与他组织教育的实践差异[J].现代教育论丛,2007,(5):6-10.

[9][德]汉斯·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M].李文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30.

4.浅谈中国大学教育 篇四

前言:犹记得自己从部队复员回校复学后的感受,上课的过程中总有人进进出出,老师只在按着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将书本中的专业知识一一讲述在教室的空气中。

部队作为一个有严明纪律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按章办事、依纪律行事的行为准则不会变。貌似,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思想、行为受到极大的约束。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学会了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做一件不一定对的事情的时候,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会去思考,他是否可行……

而我们的大学教育抱着激发学生创造性,自主性的原则在进行零管制状态的教育模式!对于我们这样的大专院校,课堂纪律性无从谈起,这与老师的约束及学生的主观意识都息息相关。

一个巧合的机会,我有幸走进浙江师范大学,在这里我自主走近浙师大的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室内听了两节课,是会计专业关于债务重组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课程。这样课程的枯燥程度也是可想而知,在听课的整个过程中,老师教学流畅,在推进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交流有效。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学生随意走动,进出,部分同学没认真听课也是安安静静在作着自己的某些思考。

相比较而言,学生的素质、教育的环境是决定大学教育好坏的两个关键因素。

在专科类院校中,学生大部分在中学的时候没有十分的努力和很好的成绩,自我约束能力欠缺,对他人尊重的意识相比较而言较弱。在摆脱中学那种死板的教育、严格的要求的教育制度下,来到大学这片新的天地后,面对自由的课堂纪律,他们大部分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他们的行为很大程度影响身边的同学,教育的方向性并没有体现在学习的自主性上面,而是体现在个人思想的放纵中,行为的解放中。这样一个群体在没有环境的约束下,他们年轻、好动、思想活跃,真正的自主性在学习上占用的比重太少太少。

中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告诉我们:对人的施教要因材而异!不同的个体和群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5.中国石油大学网上教育 篇五

一、用自己的QQ号,加入中国农大张北站管理群。学员可经常上网到“群共享”关注有关领取通知书、领教材、做作业、交课程论文、考试时间提醒等通知。中国农大张北站管理群号222655100(群名称须有:批次、层次、专业和姓名。例如:121本公共管理王辰)。

移动用户可加入飞信,我们通过飞信给学员下通知。另外电大邮箱号是zbxdd5218178@ 126.com。密码是5218178。我们会将每学期学习计划上传到邮箱内供学员参考。

二、登录网上农大主页,经常上网关注“学院公告”,进行网上学习、完成网上平台作业、线下作业及考前模拟试题。具体步骤如下:

1、2、登录农大网址: 输入:用户名、密码。

用户名是“报名号”,在学费确认后,用户名是学号,即“W+报名号”,密码是:身份证号码显示的出身年月(六位数),如:1987073、4、5、6、点击:“登录”。→“我的课堂”。在修课程:开始学习点击:上方的“课程学习”。

完成:“在线作业”,并提交。每次课程考试前,都必须完成在线作业,作业占总成绩的20%,卷面成绩占80%。

7、本学期还增加了“线下作业”。详细情况请上农大网学院公告查看2月

27号的2012年春季学期“线下作业”的考核安排及要求 通知。

8、课程考试前,网上有“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下载打印辅导资料。

9、课程考试时间:每年6月底和11月底,考试时带身份证、学生证、准考证。(准考证从农大网教务---考试预约---考试查询下载打印)。

三、专升本的学员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大学英语B。统考通过后办理课程的免考。统考考试时间为每年的4月、9月、12月。须在网上自己报名、缴费。

四、最近请关注学院公告2月29号的新版“在线作业管理系统”上线安排的通知 和3月20号的关于我院课程重修的通知

五、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张北分校负责人:赵老师、景老师。联系电话:5218178 地址:张北县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办

6.大学之道和中国大学教育的缺失 篇六

一些问题不是中国大学的“地方病”,而是全球大学的“流行病”

今天大学的一些根本问题,如缺乏教育理想、大学被金钱和权力支配、本科教育空洞化、基础理论尤其是文科基础理论研究萎缩、基本没有道德和修身教育、分数贬值、师生之间缺乏深入的交流甚至没有交流、科研产生大堆的文字垃圾,等等,这些都不是中国大学的“地方病”,而是全球大学的“流行病”。

梅贻琦对古“大学之道”的精辟理解

据说是日本人最先用“大学”来翻译西方的university,但这个翻译的确很妙。倒不是因为中国本来就有“大学”这一说,《大戴礼记·保傅篇》上就有“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的说法;更是因为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即《大学》开篇的那几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学记》上还有对“大学之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但按照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的解释,这两段对“大学之道”的解释并不相互抵牾:“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二语,可以为明明德之注脚,化民成俗,近悦远怀三语可以为新民之注脚。”这的确是对古“大学之道”的精辟理解。

不过梅先生并不将它仅仅理解为与现代大学无关,或最多间接有关的古之大学之道,而是认为它也表达了现代大学之道,或者说,现代大学的实质精神。这与近代以来动辄用洪堡、纽曼或其他西人的大学理念来理解大学的流行做法,形成鲜明的对照。梅先生认为:“今日之大学教育,骤视之,若与明明德、新民之义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二义之范围。”大学各系科学术的传授和研究,固然可以格物致知功夫目之,课程以外的学校生活,以及师长持身、治学、接物、待人之一切言行举措,也对学生格致诚正的心理生活不无裨益。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设置,学生课外的社团活动,以及教师以公民资格参与社会的种种活动,学生的实习,树立一种风气等等,都对学生将来离开学校,贡献于社会有所挹注。“此又大学教育新民之效也。”

然而,梅先生又不得不承认,现代大学的实践与此大学之道是有距离的。例如,明明德讲的修己功夫中之所谓“己”,是一个整全的人格,至少包括知、情、志三个方面。但今日大学所能措意而略有成就者,仅有知这一方面而已,“夫举其一而遗其二,其收修明之效,因已极有限也”。更何况今日大学教学,“灌输之功十居七八,而启发之功不得二三”。这样,要学生左右逢源,深造自得,几无可能。此仅就知识教育而言。人格教育方面几乎全付阙如。

由于只重知识和技术传授,学校也基本不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尽力。更何况今日之教师本身也是只重知识传授的现代教育的产物,能孜孜以求于专业知识已属不易,持志养气之道,待人接物之方,对此辈而言是谈不到了。此外,“今日学校环境之内,教师与学生大率自成部落,各有其生活习惯与时尚,舍教室中讲授之时间而外,几于不相谋面„„。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反观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繤远哉!”今日在大学教书者,有谁能说这不是今日大学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之真实写照?稍有不同的是,教学关系是买卖关系在今日大学几乎已成“共识”。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修养是最基本的部分

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学生自身修养是最基本的部分,《大学》八目,此占其五。但却是“今日大学生之生活中最感缺乏之一事”,其原因在梅先生看来有三。一是“五闲暇故”。学生学业繁重,上课太忙。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探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节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付而知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此说一点不错,但当今学子未必都无闲暇,只是很少有人还把修身当回事,这恐怕是梅先生想不到的。

修身的另一个基本条件是“独”。“独”是“知人我之间精神上与实际上应有之充分距离,适当之分寸”,这样才能独立特行,力排众议。但今日学子往往扎堆抱团,拉帮结伙,故“每多随波逐流(时人美其名曰‘适应潮流’)之徒,而少砥柱中流之辈”。《大学》定、静、安、虑、得之五步功夫是谈不上了。修身在现代大学教育中付诸阙如的最后一个原因是“师友古人之联系之阙失”。师友关系已如上述。“友”之一道,于今只是“寒暄笑谑与茶果征逐而已”,更何况尚友古人哉?此不独一般人要与时俱进,“即在专考史学之人,又往往用纯粹物观之态度以事研究,驯至古人之言行举措,其所累积之典章制度,成为一堆毫无生气之古物,与古生物学家所研究之化石骨殖无殊”。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学子很少能理解什么叫“如对古人”。

现代大学在明明德一方面少有建树,在新民方面也乏善可陈。因为明德功夫为新民功夫最根本之准备,前者的缺乏,不能不影响后者。但还不止此。现代大学新民方面之失,还在它只是培养专才,而不是通才。但“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此外,大学传授的社会科学知识也有问题,“或失之理论过多,不切实际,或失诸凭空虚构,不近人情,或失诸西洋之资料太多,不适合国情民性”。这样,大学教育所真能造就者,“不过一出身而已,一资格而已”。也就是文凭而已。大学若要有新民之效,还要有学术自由。梅先生用宋儒胡瑗的话“无所不思,无所不言”来解释“学术自由”。但他认为“无所不思,无所不言”不是荡放。因为“大学致力于知、情、志之陶冶者也,以言知,则有博约之原则在,以言情,则有裁节之原则在,以言志,则有持养之原则在”。在他那里,学术自由归根结底还是隶属于大学之道。

现代大学的实践与大学之道相去甚远

尽管作为当时中国顶尖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清醒地看到了现代大学的实践与大学之道相去甚远,但他认为这是“体认尚有未尽而实践尚有不力耳”。此话或有可商。现代大学作为一种社会创制并不是按照什么人的理想观念产生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先有大学的理念,才有大学。而是相反,先有大学,然后思想家们针对大学的种种问题提出他们的大学理念,以期校正或将其纳入理想的轨道。例如,洪堡的大学理念就是针对当时流行的大学范式,即启蒙时代和专制制度按照国家和社会的实用目的和功利目的设计和建立的大学。同时又是针对英国和法国大学的不足提出的。英国大学在教会的管理下原则上还不承认科学自由,而法国大学则受国家的指导和控制。洪堡自己创办的大学虽一开始尚能贯彻他的理念,但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就不能不与他的理念渐行渐远。

这是因为,现代大学虽然是从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却基本是现代性的产物,它不能不服从现代性的种种意识形态要求和制度要求。关于这一点韦伯倒是看得很清楚。在《学术作为一种职业》的演讲中,他反对崇拜人格,认为只有专心科学工作的人才有人格。人格原则一度是大学通过科学进行教育(教化)的基础,但在韦伯那里却被“客观性”所取代。他明确排除在科学中通过教育实现人格。现代科学只是西方“理性化过程”、即我们的世界通过科学和科学定向的技术在思想上理性化构成的一小部分,它只有在它的进展中才有意义,它参与了世界的“去魅化”,它把存在的东西归结为没有内在意义和规范力量的纯粹事实。这种科学因此也没有意义和价值取向,它不可能是洪堡意义上的教育或教化。因此,把一切教化的因素从科学教育(其实是科学知识传授)中排除是现代性的必然结果。

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机构,大学必须服从经济发展和资本增值的逻辑。这种逻辑要求大学的教学与科研越来越密切与资本和权力结合在一起。要求大学教育越来越以符合资本的要求为准绳,否则它将无法生存。在这种历史的总趋势下,受教育者上大学决不会抱着明明德和新民的目的;以教育谋生者(教师)也不会以此而教。教与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谋生吃饭。纵有像梅校长这样对“大学之道”深有体认、且掌握一定将之实践的权力者,对之也无可如何。眼下许多人热衷谈“过去的大学”或“过去的中学”,似乎它们没有任何今天教育的弊病,这实在是将它们的过去美化甚至变成神话了。无论是“过去的大学”还是“过去的中学”,都从未能贯彻“大学之道”。不但梅先生的《大学一解》可以作证,潘光旦先生也可以作证。潘先生在1936年写道:“近代所谓新教育有许多对不起青年与国家的地方。„„这种对不起的地方可以用一句话总括起来说:教育没有能使受教的人做一个‘人’,做一个‘士’。”(潘光旦:《国难与教育的忏悔》)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受教者和施教者,他们二位对当时中国教育的观察应该是可信的。这并不是否认当时的确有不少教育家和教师力图实践传统的教育理念;但中国现代教育依然按照现代性的逻辑惯性在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美化和制造神话不但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反而会使我们看不到深层次的问题之所在。

全球大学的“流行病”

今天关心教育问题的人中,除了言必称“过去的大学”或“过去的中学”外,还有些人言必称美国的大学。似乎中国教育的问题只是“地方病”,在美国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些人中也许还有人会认为,梅先生虽也曾负笈美国,以传统的“大学之道”来解大学未免冬烘。可美国人一度主流的教育理念似乎并不与之相悖。1945年,哈佛大学的一批教授组成了一个委员会,起草了一份长达267页、题为《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的报告,研究整个美国教育制度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以避免重蹈历史上曾经的文明被毁灭的覆辙。该报告认为,需要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感的成人和公民,同时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认识自我及世界的方法。它指出:“一种成功的民主制度(不仅指政府制度,而且还包括人们的精神世界都渗透了民主思想),需要最大多数的人们共享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这里所表述的教育理念,不也就是明明德和新民两部分目标?

然而,理念归理念,现实归现实。现代大学还是按照现代性的逻辑惯性行事。早在1962年,就有人批评“通识教育变得越来越专门化”,专业教育就更不用说了。据担任过8年哈佛学院院长的哈瑞·刘易斯说,在《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问世后的30年里,“课程的专业性和选择性完全占了主导地位,而二战后提出的围绕民主社会的公民意识,为不同学生提供共同体验的理想则消失殆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1850年,马萨诸塞州的立法机关就敦促哈佛传授有用的知识,指出在选修制度下,“谁需要学习什么课程,就得出钱,凡无人问津的课程就要放弃”。随着学生选择权的扩大,教师也开始随心所欲地选择教学内容。到了19世纪90年代,本科生已经享有充分的选择权,但他们不清楚所学的一切对自己意味什么。1796年,约翰·克拉克在给哈佛读书的儿子的信中写道:“我们的先辈深知学问的旨趣所在。„„他们学养广博,也仁慈地希望科学之光能照亮后代的心灵。我们对实现这一希望抱有足够的信心——只要教书育人的工作在继续,美德和自由的理念就后继有人。”可一百年后,哈佛的哲学教授却认为大学的本质在于组织和发展知识,而不是培养个体的心智。再过了一个多世纪,2006年出炉的哈佛课程的自我评估鼓吹的哈佛的教育目标与此一脉相承:“促进知识拓展和跨学科学习的机遇”。根据刘易斯的观察,“经济动机成为‘象牙塔’教育的主题,我们已经忘记了教给学生人文知识,是为了教育学生怎样成为人;我们忘记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与家庭富裕的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忘记了这样的道理:如果没有美国社会中公民的自由理念,大学就无法教会学生认识自身与全球社会的关系”。结果是美国的常春藤大学迅速从教育机构(ivyleague.edu)变成了商业性机构(ivyleague.com),而哈佛则成了这一进程的引领者。(以上材料均来自哈瑞·刘易斯的著作《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今天大学的一些根本问题,如缺乏教育理想、大学被金钱和权力支配、本科教育空洞化、基础理论尤其是文科基础理论研究萎缩、基本没有道德和修身教育、分数贬值、师生之间缺乏深入的交流甚至没有交流、科研产生大堆的文字垃圾,等等,这些都不是中国大学的“地方病”,而是全球大学的“流行病”。刘易斯的新著《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至少可部分证明这一点。在这些方面,中国大学正被美国大学引领着“飞速赶上”。

好在教育界还有良知在。就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于2006年出版后,哈佛又提出了新的本科教育课程改革计划,“重新强调了哈佛曾经非常缺乏的教育理想”。这些理想在现代性条件下能否实现是另外一个问题,至少人家对大学之道还有坚守的决心。

7.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篇七

一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特点

1以自我为中心, 重视发展主体的自我意识, 轻视集体主义

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步入社会, 参与社会实践, 他们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他们把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大学阶段的重要目标。尤其面向21世纪的教育要求培养出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也就是说, 21世纪的人才, 不仅要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要有独立完善的人格。要关心社会、关心他人, 具有对社会的责任感。但是, 在当代大学生中确存在着不关心他人和集体, 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

2重视物质利益, 轻视无私奉献精神

市场经济遵循求利原则, 它追求利益最大化,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通过对个人利益的肯定, 导致了人们利益意识的觉醒, 另一方面通过制度保证了公民合法利益的实现。社会对物质利益的重视, 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追求物质利益已不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肯定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成功的欲望。但一些大学生却走向追求物质利益的极端, 在实现人生追求中, 一些大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 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 把金钱至上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 淡化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崇尚金钱, 出现了信仰危机。

3注重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 忽略道德品质的提升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知识能使人获得财富, 知识能使人获得强大力量, 知识能使一个民族变得优秀, 变得强大起来, 知识能使一个国家变得繁荣昌盛。?这使得大学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 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 并且在学习中, 力求使自己的各个方面的素质都有所提高。一些大学生开始慢慢去接触社会, 希望早日为社会服务,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却认为, 个人价值的实现, 只决定于个人的知识、能力, 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 故出现了重视知识轻视道德的现象。

二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内容

1要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内容之一, 它是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利益应当服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它强调的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强调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 顾全大局。但是, 集体主义并不抹杀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强调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维护个人的尊严。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集体主义教育。

2要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它对于当代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价值取向上具有重要作用。

3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可以看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当今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大学生只有具有这种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才能产生不竭的动力。

在实践环节中, 大学生的做事态度与思维引领指导着他们在实践环节中的决策过程和行为选择。当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诚信、理想、爱国等这些价值涵盖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与荣耀使命, 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下的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做出了完整的表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专门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2]这是对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作了进一步提炼和功能定位。就目前国内形势而言, 无论是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是我国历来的道德教育, 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仍是好的, 呈现积极务实、健康向上的趋势, 但因大学生对社会不能深刻认知, 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 容易出现复杂、多变的焦躁心理。

三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就目前而言,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和手段仍存在一些主、客观方面的问题, 如教育的方式枯燥、单调, 存在灌输式, 采取现代化、信息化、创新化的方式不足。因此, 要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理念, 更好地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改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 积极探索教育的新模式。

1改进课堂教学核心点

掌握理论基础, 丰富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首先要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知识与核心内涵, 这是必要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是开展价值观教育和传播主导价值观的主要手段。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更要积极寻找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 把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性、创新性、科学性的授课方式放在首位, 增强当代高校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为培养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当代大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教学模式

革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 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课堂上, 既要重视与大学生的互动性、趣味性, 用形象、鲜明、具有代表性的实事及趣事来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理解、掌握理论性知识, 更要引导大学生在课后勤思考、多实践, 鼓励他们勇于发现独自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

3自主培养良性价值观

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和人际价值观有助于推进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良性形成, 前提是要做到加强学风建设。就整个当前社会的浮躁氛围来说,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和人际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 要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克服形式主义、本本主义, 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满腔热情的工作习惯, 在整个社会形成求真务实、不说空话、不谈大话的社会风气。一方面, 有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 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

4倡导、鼓励当代大学生自主投身社会实践

古往今来, 人类的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与当时社会风气的盛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人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应当积极去感受、认知、领悟。人的需求、动机、理念、情感、意识等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也有赖于客观外界条件。营造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环境, 对于其价值观的良性发展能起到根本性作用。

正因为社会风气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 因此,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把在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有效结合起来, 并借助现代社会先进的科技、网络手段,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促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要倡导、鼓励大学生自主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从而为建设更加强大、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做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8.通识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 篇八

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之弊端的现实道路。

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的大学教育正进入现代性中

现代性境遇意味着今日的大学独立自主的地位难以维持,大学理念在根基处被撼动了。

上个世纪,著名物理学家布里奇曼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发现一个词的真实意义,就应当了解人们用这个词做什么,而不是对这个词说了什么。”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对于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通识教育,也同样是适用的。

人们尽可以对“通识教育”下种种不同的定义,而且展开漫长的争论,但这些争论并无实质的意义。我们更应当关心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个词?我们准备拿它来做什么?或者,我们实际上正在拿它做什么?我今天的话题,正是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得来的。

“通识教育”的到来,其本身就意味深长,它是在今天的时代处境中重新追问大学之本质的一种方式。时代把我们全都逼到了这个追问之中。我们或者提问,或者被提问,不管怎样,我们在这样的追问中,都感到了尴尬。这种尴尬有其来历,这来历或许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今天,中国的大学教育正进入现代性之中”。

今日中国的大学,一方面处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另一方面处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这两个方面交织在一起,形成种种张力,又呈现各种机遇和可能,这就使中国的大学在今天的生存和发展面对新的时代境遇。这一时代境遇可以用两个特征来标示:其一,产业化要求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资本运作为核心,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大学的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已成为一个主导性的社会发展原则。其二,当代知识产业的兴起、大学资源的全球性流动,迫使中国大学进入世界范围的竞争。这样的境遇意味着,今日的大学相对于社会经济体系的独立自主的地位难以维持,在近代传统中形成起来的大学理念在根基处被撼动了。

我们今天对“现代性”这个词所表示的那种状况已经有了比较深切的感受。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说:如果一种机构,它的行为的组织方式严格地按照某种理性的逻辑来设计,而这种设计的全部理由,只在于它能够实现最大的效益,尽可能地排除妨碍效益的因素,除此之外别无理由。那么,我们即可以指认这一机构处于“现代性”之中。今天中国的大学,在此意义上,正愈益迅速地进入现代性。

对于大学教育之进入现代性状况,我们是把它作为一种进步来认可和欢迎呢,还是把它作为某种失落而感到悲哀并予以拒斥呢?如果我们回答说,人类本已处在现代性状况之中,因而,大学除了适应,别无选择,那么,上面的问题自然不必提起。但是,如果我们恰恰是站在大学的立场上反思现代性状况的,而这样的反思恰恰又属于大学的使命之一,那么,大学又如何能够回避对于自身的现代性状况的反思呢?

或许,人类的现代性状况已经在根本上修改了大学的使命,从而,我们对于大学的使命应当另作表述?

在我看来,问题的这一提法,才涉及到了事情的根本,使我们无从躲闪,无可回避。

二、大学不应成为社会机体的“功能性器官”

守护民族文化自觉的最后阵地,原本就是大学。

对于大学的使命是否已被修改的问题,无论是作肯定的回答,还是否定的回答,都不是一个主观上的价值选择问题,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它是一个在人类的当代命运中发生的问题,因为,这里谈论的是教育,而教育是一个进入民族命运的历史事物。

受教育者从来都不是一种有待按照某种标准将要被制造成功的产品。把“主体面对客体”的模式引入对教育的理解,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谬误。受教育者绝非一个空洞的容器,当他步入大学时所携带着的全部困惑,即已说明他并不是一个你可以在其中随便装什么东西的容器。他的困惑本身,来自他的社会环境、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对某种精神价值的最初领会。一句话,他已经是一种精神的存在、精神的状况。

任何人,只要不否认这一点,就在一开始便能看到,关于大学本质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可以被当代社会的现代性状况所消解的问题。

大学教育的过程,究其实质而言,从它的第一个环节起,就处在“正在成长的精神”与“已然成熟的精神”之间的关系中。整个教育过程,即是这个关系的体现。大学,作为一个民族的思想事业的载体和科学研究的共同体,是在历史和传统中“已然成熟的精神”。并且,它只有作为这样的精神,才有真正的资格去迎接“正在成长的精神”。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精神,对于大学本来有着精神上的期待。

对于教育的上述理解,在原则上否定了任何单纯功能主义的教育观。即使功能主义教育观把大学教育抬到很高地位,抬到了对于维护和发展整个社会来说是最重要的功能这样一个地位,它仍然是一种错误,因为它误解了教育的本质。

单纯把大学看作是整个社会机体上的功能性器官,这就在根本上遮蔽了社会本身的精神维度。

自从人类世界进入近代以来,从社会生活的世俗化运动中产生了大学教育作为文化精神传承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对于任何一个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的民族来说,其社会生活的精神中心都发生了向大学的转移。大学不仅是近代以来所发生的科学事业的共同体,它还是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者,即便它有时明确地采取了对本民族的某些传统的批判态度,它也还是通过这样的批判担任了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凝聚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对于天人之际的领悟和体验,表达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命自觉。这种生命自觉,历史地展开为中国的文化生命道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处在这一道路之中。这绝不是我们的不幸,恰恰相反,它证明了我们是一个有能力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的民族。今天的全球化进程所要求的一切“进步”,不应当被理解为我们从这个道路中的出离。

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先进文化也不等于西方文化。在此问题上,疑惑正多,其实质是如何看待本民族的文化。我在此无法展开对这一重大问题的讨论,但有一个基本认识,是我思考这个问题的出发点,那就是:我们不可能以西方文化价值体系来重建我们民族的生命理想。汉语以及在汉语中凝聚的中国人的基本的人生体验和世界经验,使我们无法把西方的世界观内化到我们的心灵深处。中国文化精神源自中国古代贤哲所开启的智慧境界,是对体现在人民的生命实践中的大道的领会。正是在这种领会中,我们中国人始终是有“家”的,即使这个“家”在今天是多么严重地被遮蔽了。经济全球化不会导致西方文化的全球化,后者一定不会是人类的前景。所以,对包含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思想和智慧的传承,应当是今日中国大学的重要使命。

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乃是传承者和发展者与社会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和必要的张力。对这个必要的距离和张力的否认,就是对大学的否认。在这样的否认之后所剩下的东西,其实只是因循了“大学”之名称的高等职业培训所。

这里并无危言耸听;平心而论,倒可以看作是对于目前正在发生的大学方向转变的一个事实描述。如果一所大学颁发的毕业文凭的价值,直接地由它曾经为社会所提供的职业人才的优秀程度来衡量,大学自然就卷入了市场的竞争之中,努力通过其市场效应而追求其声誉。这样的目标,将从根本上重组大学教育,其中包括专业科目的重新设置,教学计划和本科课程的重新制订,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我的看法是,必须抵制这样的重组,即使这样的重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为自己辩护的理由,它仍然必须被抵制。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种适应性关系。在单纯的适应性关系中,大学所承担的反思社会、引领社会的使命就被取消了。

大学担当反思社会和引领社会的使命,是一个民族自身的精神存在的证明。在我们今天这个由世俗化原则所规定的时代中,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存在的最大威胁,恰恰来自大学自身的现代性状况。被现代性状况所压抑着的东西,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而守护民族文化自觉的最后阵地,原本就是大学。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大学在它的现代性趋向中所包含的根本困境。

三、打破知识传授中的工具理性态度

通识教育根本的意义,在于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形成和思想感悟力的提高。

若愿意承认大学的现代性趋向是一种困境,那么,提出“通识教育”的意义就昭然若揭了。我们准备用这个词做什么?一言以蔽之:寻回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

无疑,大学教育是有专业区分的,专业知识的获取也肯定与未来的职业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切都无需怀疑。问题的实质在于:知识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价值是否在知识的传授中被丢失了?知识是否成了一种货币般的东西,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把它成功地放到学生的口袋里,以便使它在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实现其在市场上的兑现价值?这一切看来也没什么错,如果大学只是一种产业的话。

然而,产业本身也有一个自身再生产的问题。知识会在如此的传授过程中被消耗殆尽。大学不得不转而求助于从外部去复制新的知识以作补充。这样,大学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科学共同体的生命也就消失了,而大学的真正自主地位也就随之丧失。

为了阻止这一过程,大学的专业教育在其本科阶段,就必须从工具理性的教育态度中摆脱出来,在专业基础教育的领域中充分渗透对科学探索精神的展示。这就是说,应当充分理解到任何专业教育,只要是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活动。一切知识最深刻的基础总是思想和智慧。在这里,我们无疑可以看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一致性。

为解决波粒二象性难题,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量子力学领域中提出互补原理,这是有深刻的哲学思想作为其基础的。1937年,玻尔访问中国,中国的道家思想使他意识到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性,以至于他以太极图作为自己族徽上的图案,还在上面刻了“对立即互补”的铭文。这个富于意义的事例证明了中国的大学在自己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活动中,不应当忽视中国思想和中国智慧的深厚基础。

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不仅仅是一个对人文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有意义的命题,对自然科学的教学也有同样意义。自然科学的学习,需要贯彻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而怀疑态度与批判精神的发源地,正是在中、西思想境界上的比较与会通。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对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的培养。

对通识教育的意义,不应停留于皮相的理解。通识教育不仅是为了扩大人才概念的外延,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一些良好的文化趣味。其根本意义乃是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形成和思想感悟力的提高。

通识教育的探索任务艰巨,它意味着要在课程中寻找一种思想传承的途径,以便对专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形成一种范式渗透作用。

四、重建大学的文化自觉

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在全球化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影响。

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是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具有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做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当然,在大学之外,仍然可能生长出我们说的知识分子,但这将以民族文化精神的自我放逐为其先行的代价。大学在精神上的萎缩,其后果是可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需要真实的精神载体,这载体,在今天就是大学。

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地遮蔽了。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竺可桢先生当年说道:“诸君到大学来,万勿存心只要懂得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大学不是西方大学的预科,虽然势头未减的留学潮本身并非坏事,一个开放的中国当然要对整个人类的学术事业做出贡献。但是,在留学潮背后所隐藏着的中国大学的实际地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明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做出贡献。

点评:“文化自觉”是一个哲学命题

熊思东(复旦学院院长)

当下,有关“文化自觉”的话题不绝于耳,但将其与现代大学理念、大学通识教育相关联却鲜见。王德峰教授的讲演,就是对该命题的一次深刻探究。

文化自觉作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来历、形成过程及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有充分的认识”(费孝通),不仅被认为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通道、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桥梁,也可认为是一种新的执政理念。然而,文化自觉不会自然而觉,而现代大学必将“是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者和民族文化自觉的最后阵地”。因此,大学不仅要成为“近代以来所发生的科学事业的共同体”,更应自觉地承接民族文化自觉的重任。为此,中国大学推行通识教育可能是“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寻回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的根本之路。

毫无疑问,文化自觉不仅关乎文化本身,也必定涉及大学教育,更是哲学命题。王德峰教授在复旦是肩负全面推行通识教育重任的复旦学院的副院长,是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思想者、践行人。其有关“文化自觉-大学理念-通识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源自自然,系于自觉。其理论深度和实践宽维自可想见。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下一篇:寻甸县水务局公务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