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制与和谐社会

2024-08-31

浅谈法制与和谐社会(精选7篇)

1.浅谈法制与和谐社会 篇一

浅谈宗教发展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摘要: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各组成要素和谐相处、有序运行的社会。其中宗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宗教是一种神秘而实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在崇尚理性的时代,宗教曾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一些思想家甚至预言,宗教会随着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走向衰落并最终消亡。然而,当今世界宗教的发展状况并没有兑现某些思想家的预言,宗教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出现了增长的趋势。在我国,宗教也逐渐提升自己的地位,成为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对宗教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才能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关键词:宗教信仰宗教发展和谐社会社会建设

1.导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人心向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统一体,社会要和谐,其内部的构成要素就必须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其中宗教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国现在已有信教群众一亿多人,并且宗教的总体状况已发生变化,宗教信仰者不再只是“愚夫愚妇”,而是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的趋势;也不再只局限于偏远农村,发达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信奉者也在增加。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宗教在我国现阶段的快速发展?宗教能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它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我国当前社会和宗教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2.2.1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建国后这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我国不仅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度增长,而且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物

质文化基础比较落后,使得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都将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转型引发了巨大的心理震荡,人们投向宗教寻找精神寄托与安慰。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日益加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打破了原有的诸多平衡,原来四平八稳的生活方式被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所代替。大量的风险因素、不可抗因素使人们的活动充满着成功的机遇,同时也潜藏着失败的危机。最后,国际国内问题造成人们共产主义信仰的迷失,一部分人转而信仰宗教。过去,人们总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精神信仰,并把它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遭到巨大挫折,使人们对共产主义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信仰危机。再加上国内存在的党风、政风的不正和消极腐败现象,使一部分群众丧失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转而信仰宗教。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和过渡,在这期间,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宗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

(1)信教人数增多,宗教活动场所得到新修和扩建,宗教团体有所发展。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现象,这种状况主要是相对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宗教被人为压制的状况而言的。宗教的快速发展,首先表现为建国50多年来宗教徒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中国现在的宗教信仰者,尽管在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中只占约十分之一,但绝对数决不可以忽视。其次,宗教的快速发展还表现在宗教活动场所的新修和扩建及宗教团体的发展上。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现有道教宫观数千余座;伊斯兰教清真寺数万余座,天主教堂、会所上万余座。除此同时,宗教团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性宗教团体例如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协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这些宗教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人和领导机构。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教务,并根据需要开办宗教院校,印布Jl发行宗教经典,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事业。除了各教自己的研究机构外,社会上新成立了许多宗教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编译出版了大量的宗教典籍、宗教学论著和工具书,并创办了专门的宗教学刊物。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培养了一批宗教学研究人才,宗教课程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2)信教群众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两极化”现象。随着宗教的发展,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群体的“五多”(即农村教徒多、老年教徒多、妇女教徒多、文盲教徒多、病残教徒多)现象有所改观,出现“两极化”现象。宗教信仰者不再只是“愚夫愚妇”,而是呈现年轻化、知识化倾向。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经理人、医务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教师、艺术家、企业家等知识分子也都信仰这种或那种宗教。甚至像北京、上海之类的大都市中,宗教仍然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3)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宗教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混乱现象。根据有关调查,社会上有很多人是通过气功和文人所写的所谓禅学书籍接触佛学的。一部分人就此成为正信佛教徒,但也有一部分人受到误导,流为“相似佛法”或“附法外道”。其次,在一些地区,一些宗教的寺庙发展失控、滥建寺庙、乱收僧尼、私办经文学校的现象突出。除了宗教自身存在无序现象以外,近些年,一些非宗教单位也在利用宗教,搞所谓“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情况不仅千扰、损害了合法的宗教活动,而且导致宗教事务的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3.实现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的措施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既是一种社会生活,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己既是观念的,又是礼制(献祭、禁忌和塔布等)的;既是道德和法的规范,又是物质实体(物神、偶像、圣像、寺庙、修道院):既是为之献身和苦心孤诣的人群,又是教权主义社团、具有宗教倾向的政党、工会和宗教学校,慈善机构„„”[1]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它在社会主义时期仍有两重性作用。对于它的消极作用,过去人们讲得很能多,甚至有些过头,而对于其积极作用,则由于“左”的倾向影响,似乎成为禁区,人们很少讲或不敢讲。今天,我们在理论上拨乱反正,应当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分析宗教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键是要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从以下措施促进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

(1)汲取宗教道德的思想精华,丰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和谐社会重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宗教之所以能够凝聚广大信教者并迅速发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所提出的人类普遍接受的宗教道德的感召力。宗教道德与我国现阶段所提倡的社会道德,虽然不属于同一个层次,存在着许多差异甚至对立,但这二者之间也有共同点或连接点。

(2)参透宗教的人生哲理,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观点,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目的、意义、价值和人生的道路等重大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

期,随着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各种人生价值观念招摇过市,影响着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就是对人生的一种看法,因此人生观在宗教教义中占有要地位。但是宗教对人生观的态度从总体上讲是否定性的。又有其特殊性,我们可以批判地借鉴各教的人生观,吸收其积极因素,为培养公民正确的人生观服务。

(3)观照宗教的信仰内核,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的法律信仰。宗教之所以被信仰,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宗教满足了人们(至少是一部分人)的精神需求。从某种意义_[讲,宗教是人们精神的归依,是人们精神的家园。人的需求不外乎两个层次,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大凡被信仰的东西都是虚拟的东西,具体的实在之物不大可能被信仰。虚拟的东西之所以可能被信仰,是因为虚拟的东西是人们无法用感觉器官去感知的东西。因而,它可以虚拟得“完美无缺”。实在之物之所以不大可能被信仰,是因为实在之物是能够被人们用感觉器官去感知的东西,能够被感觉器官感知的东西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种不足或许并不是源于实在物的本身,而是源于人们认识评判标准的不一。观照宗教信仰的虚拟性对西方法律信仰形成所起的巨大作用,我国要想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最重要的是把法律作理想层面与现实层面的划分。把法律作现实法与理想法的划分,将有助于在虚拟的基础上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

(4)发掘宗教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我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不顾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动物植物的恢复能力和自然界自净的能力,大肆地掠夺自然资源,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却毁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道教的“物种齐备”理论对今天的生态保护具有独特的贡献。道教的生态伦理原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教中赋含着深刻的生态保护理论。产生于古印度,兴盛于古中国的佛教,在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给予我们许多启迪。如古印度主张的“梵我一如”和古中国主张的“天人合一”都强调主客观内在关系的一致性,这是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伊斯兰教的“和谐观”有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都带有生态环境的深刻印记。尽管各种宗教文化各有特色,自成体系,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尊崇却是相似的。搜集、整理、研究各民族宗教文化中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内容,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对十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6.结论

宗教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还将有着遥远未知的将来。在社会主义时期也将长期存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信仰宗旨虽然没有改变,但其文化品格、社会活动、某些价值取。向等己发生了变化,体现出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特征,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社会动力。在我国宗教的社会政治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宗教不再是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上层建筑的残余,而是社会主义_L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不仅宗教实体、宗教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而且宗教思想体系的积极精神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宗教是一座人类文化的宝库,其内含的优秀道德因子,可以丰富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体系:其孕育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可以帮助我们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其独有的信仰内核,可以成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参照: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谆淳教导,更是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范本。同时,宗教界人士及宗教团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社会公益事业上的积极活动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Widdowson.H.C.The Roles of teacher and Leaner[J].ELT Jounal vol.1987(2):1

[2]王昕亮.当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3).[3]何其敏.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J].世界宗教研究,2001(4):6-17.[4]明月.论中国宗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北方经济,2002(5):30-32.[5]张志蓬.宗教道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探讨[J].理论探索.2007(04)

[6]杨红.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宁夏党校学报.2008(01)

[7]郭清梅.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宗教关系[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5)

2.浅谈法制与和谐社会 篇二

说到“文化力”, 它是文化力量的简称, 泛指文化所具有的作用力, 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有三种力量:一种思想道德建设力量;一种是文化事业建设力量;一种是文化所独具的凝聚力量。思想道德建设力量是“文化力”的核心和灵魂。我们的社会是有各行各业、各种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民族及信仰的社会人所组成的, 在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 要维系整个社会靠什么?就要靠一种共同的认知和规范, 只有在“文化力”的作用下,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统一的认识和道德规范, 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具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良好的社会形象, 才能使一方地域、一个单位、一群人们具有共同的道德精神支撑, 才能使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兴旺发达, 生机勃勃。“文化力”不但是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重要力量, 而且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说,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 “文化力”作为一种社会动力, 它的作用和功能是不忽视的。

一、研究“文化力”, 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在人类社会的各项建设中, 人是诸多社会因素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动力。而人的动力的发挥取决于人的精神思想。一个具有优秀思想精神的人, 他 (她) 们的言行, 则能影响、感染、启迪周围的人们的言行, 形成一种群体的精神思想和素质的提升, 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群体氛围, 在这种精神思想的波及和拓展下, 就能形成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社区、一个村落乃至一个城市的良好精神面貌。只有这样,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我们的社会才能生机勃勃、兴旺发达。这种以“文化力”而繁生出来的精神动力, 能使我们的人民在艰苦的条件和环境中看到光明、看到希望, 使之人们在困难的状况中, 涌现出“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的大庆精神。历史告诉我们, “文化力”的实现和作用是通过各种具体的文化事业的建设体现出来的, 它是一种对文化的、历史的、长期的培育、发展传承和积淀而形成的结果。我们的国家、我们民族, 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风雨而生生不息, 正是由于我们对同一种文化、同一种民族精神的认同和追索, 从而形成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因此,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充分认识“文化力”的重要作用, 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深入人心, 内化为全体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精神动力。

二、运用“文化力”, 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动力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社会已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 在“三个文明”的建设中,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在落实科技发展观的实践中, “文化力”的运用及其所显现出来的作用, 已越来越被社会所证明, 越来越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因此说, 运用“文化力”, 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动力, 就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

那么, 我们应该怎样运用好这种“文化力”,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它的建设动力呢?笔者认为, 作为群众文化, 应从两个方面入手来进行把握。

首先, 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化的凝聚力来集聚人心, 组织队伍和活动, 拓展我们的工作。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人们对共同精神和思想的认同, 是人们对共同精神和思想的认同, 是人们对共同文化的一种情结。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 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积淀, 聚合在一起, 便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数千年来, 就是这种文化之魂, 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繁衍和繁荣。时至今日, 人们更加注重文化, 崇尚文化。因此, 我们要充分运用文化的凝聚力, 用先进的文化理念, 用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形式, 用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各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共同认知的文化活动来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从而达到愉悦心情, 和谐人际关系, 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次是充分运用文化的引导力来展示我们的工作。社会的发展, 时代潮流的引领, 除了政治导向的指引外, 文化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种力量。例如, 在我们群众文化刚刚与企业联合, 开展文企联姻搞活动时, 有许多人对它并不怎么理解, 甚至还有人怀疑这种方法对不对?担心与怀疑, 冷言冷语和变相阻拦都有出现, 但我们的群文工作者还是放大胆子“摸着石子过河”去了。由于吃了第一只螃蟹, 使我们真正变革到了梨子的滋味, 如今, 已成为一种开展文化活动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达到了双赢的目的。现如今, 不但拓展了我们工作的领域, 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 涵盖也越来越宽广。这种文企联姻合作办文化的运作模式, 越来越被社会和广大人们所拥戴, 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这就是“文化力”所引导带来的丰硕的社会成果, 有力地推动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3.浅谈公共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三

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自然和谐的社会。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其最重要的体现是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规本身的和谐性。和谐社会是依赖法律法规和道德调节社会利益冲突的社会,法律制度是通过民主政治建立的,道德是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长期积淀基础上的。法律、道德、制度、文化是这个定义的中心内容,我们也可以把这个中心内容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他们的相互关系是多元化的。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而图书馆则是调整这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家庭,它通过传播各方面的知识来培养、引导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共设施、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所以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才成为可能。

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们利用自然为自身谋福利,为人类创造新的更好的有价值的东西。而要改造利用自然就需要去了解自然,懂得自然的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改造自然。而这些书面或用各种形式保存下来的知识,通过图书馆的形式集中在一起,供人们索取。可见图书馆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存储地,人类的百科全书。为适应新形势和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图书馆已拥有相当丰富的馆藏资料,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文献的收藏还在不断扩大。人们通过在这里的学习,就能够掌握对自然的更多的科学调控手段,从而就能更好地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图书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它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解答的理论成果,承接弘扬了中国自古以来“和为贵”的社会理想,同时又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身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它对于图书馆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反过来,图书馆也成为和谐社会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传播者,成为大众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四、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公共图书馆是宣传、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公益部门,是集中传播文明的重要场所,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承担着社会教育、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职能,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信息的集聚地和传播地,是专门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馆藏资料,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只有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五、重视图书馆本身的和谐建设

既然图书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图书馆本身的和谐建设。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尊重关爱人、理解信任人、完善发展人。图书馆本身的和谐建设,不仅需要解决馆内员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问题,还要解决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和横向联系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这对于现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创建和谐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就需要领导和横向联系部门了解并重视这些公益事业的内在价值。只有重视了,才会有支持;只有重视了,才会有发展。要想搞好这种和谐建设,图书馆更应加强其宣传力度,从多角度、多方位主动、及时与领导、主管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横向联系部门沟通,通报图书馆工作取得的成绩与不足,让他们了解情况,重视图书馆建设,并在舆论导向、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支持图书馆,这是图书馆本身和谐建设,也是图书事业推广的关键。

六、努力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

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无阻碍的学习场所,正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所以不论何种阶层、何种文化程度、何种职业、何种年龄的人都可以走进图书馆,成为其忠实的读者,并最终成为终身受教育的受益人,弥补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一些缺失和不足,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因此,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图书馆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上的提高不单只是业务上的提高,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提高,要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作为图书馆员,不能固守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而要在为读者服务与信息资料使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要从现在的简单的借借还还的低层次服务向高层次、高水平的信息服务转变,为知识创新和终身学习提供深层次服务。因此,图书馆员要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除掌握图书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之外,要在某一两个知识领域有所专长,并不断学习和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从事信息管理、开发、研究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图书馆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历史过程,公共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但最主要的还是图书馆自身的努力,我们盼望着这种和谐社会早日能够完全实现。

4.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篇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谐”这两个字,成为了近些年各种媒体和人们日常交往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这说明,中央提出“和谐”的问题,是深得民心的。

我觉得,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就是代际和谐和家庭和谐,也就是如何对待老年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就会影响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完成。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离不开一个“孝”字。我认为,“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围绕着“孝”,我讲三个问题。一,“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对儿女,出于本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为了儿女,他们甘受千辛万苦,以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诗经》上说:父母生我、养我、出入抱我并且照顾我,长大又教育我,父母的恩德无以言表。山东曲阜孔庙有一篇《劝孝良言》,把父母对儿女的爱描写得生动感人。在这里我节录了一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十月怀胎娘遭难,坐不稳来睡不安。儿在娘腹未分娩,肚内疼痛实可怜。一时临盆将儿产,娘命如到鬼门关。儿落地时娘落胆,好似钢刀刺心肝。把屎把尿勤洗换,脚不停来手不闲。每夜五更难合眼,娘睡湿处儿睡干。倘若疾病请医看,情愿替儿把病担。三年乳哺苦受遍,又愁疾病痘麻关。七岁八岁送学馆,教儿发奋读圣贤。衣袜鞋帽父母办,冬穿棉衣夏穿单。倘若逃学不发奋,先生打儿娘心酸。十七八岁订亲眷,四处挑选结姻缘。养儿养女一样看,女儿出嫁要庄奁。为儿为女把账欠,力出尽来汗流干。倘若出门娘挂念,梦魂都在儿身边。千辛万苦都受遍,你看养儿难不难!”同学们,你看山东曲阜孔庙这个《劝孝良言》,写得多么好啊!

在这里,我再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名字叫《母亲是钟》。是一个成年人为纪念去世的母亲而写的文章。他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没有钟表,上学时不知道时间,所以要经常跑到隔壁的店铺里面看时间。看来看去,店老板烦了,说要看表就自己买一个去,老跑到我这里看什么!他听见了,很委屈地回去和妈妈说。妈妈说:“孩子,我们人穷志不穷,人家不让看就算了,以后上学妈妈给你当钟表,告诉你时间。”到他上中学时,有早自习,妈妈为了不耽误他上早自习,夜里怎么也不敢睡踏实,要看看星星走到什么地方了,鸡叫了几遍,然后让自己的孩子起来上早自习。总的来说,母亲的估计是八九不离十。但是有一个冬天,天阴云密布,看不到星星,也没有听见鸡叫,母亲沉不住气了,就把孩子叫起来吃点东西去上学了。可到了学校一看,大门紧闭,传达室里的钟显示,刚刚凌晨两点。回家吧,山路崎岖不好走,可在这里吧,穷人的孩子穿得单薄。所以,他在校门口一直跑步,跑到五点多校门开了才进了学校。回家后,他给妈妈讲这个事情,妈妈非常难受,抱着他流了泪。第二天他放学回家,看见桌子上放着一个崭新的小闹钟,母亲脸色苍白躺在床上。小妹妹说:“母亲卖了血,买了这个小钟。”

什么叫母爱?这就是母爱。母亲的伟大在于母爱,母爱的伟大在于无私、对儿女的无私奉献。正因为父母对儿女这般牵肠挂肚的爱,所以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赖的情感;长大懂事以后,就想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这个字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在书写的过程中,把“老”字的下部省略了,上面是“老”字的头,下面是儿子的“子”,老子在上,儿子在下,这就是现在的“孝”。《说文解字》说:“孝”即善事父母者。那么,我对“孝”也有自己的解释:在孩子小时候,“父”在上面呵护着他;孩子长大了,父母也衰老了,孩子在下面背着父母,这就是“孝”。“孝”字的构成,体现了父慈子孝,充满了深深的爱,也体现了和谐。

把人们这种亲情回报的纯朴情感,提升到理论即孝道的高度,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圣孔子和孟子的功劳。孔夫子论孝,一个是讲“孝”的意义,他认为,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他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事。再者,是讲“孝”的内容,重点是三条。第一,是“养”;第二,是“敬”;第三,是“谏诤”。“养”就是让父母吃饱穿暖,生活无忧;“敬”就是在人格上要尊重父母。在《孝经》第十五章,曾子问孔子,唯父之命是从,就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从前天子有谏诤之臣,虽然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父亲有了谏诤之子,就不会陷自己于不义。所以,只要有不义之事,就应该谏诤,唯父之命是从怎么能说是孝呢?

可见,孔子并不赞成愚忠愚孝。孟子在孔子提出的“养”“敬”和“谏诤”的基础上,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人们对父母之爱延伸到其他的老年人,这是了不起的发展。孔孟这些对于“孝”的精彩论述,成为高悬古今、照耀世界的真理。我认为,孔孟这些关于“孝”的精辟论述,不仅两千多年前是正确的,现在是正确的,就是到了共产主义,也是正确的!孔孟关于发掘总结人性的真善美并以之教导于民众的伟大行为,使他们成为人间圣贤。综上所述,“孝”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它的本质是爱,有爱就有孝;它的表达方式是亲情回报,是感恩;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家庭和社会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孝”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汉代以后,董仲舒把“孝”提到了不适当的高度,要“以孝治天下”。同学们,光靠“孝”是治不了天下的。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加起来才能把天下治好。文化大革命中,把“孝”踩入地下,大批孔孟之道、孝子贤孙。我认为,把“孝”捧到天上也好,踩入地下也好,都不过是加到纯真的“孝”上的历史的尘埃,丝毫也不能掩盖“孝”这一颗明珠的光芒。因此我认为,“孝”的本意是好的,是纯净的,是人与生俱来美好的品德。应该正本清源,还“孝”以本来面目,理直气壮地加以提倡。

为什么说“孝”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呢?第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夫子,就把“孝”这种情感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第二,我们的法律是双向的,父母必须抚养子女,子女必须赡养父母,而西方的法律是单向的,只规定父母对子女的义务,所以,“孝”也是我们中国的特色。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带着一批部长到澳大利亚作访问时,给澳大利亚的华侨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当时有不少白头发的老年人没有位子,温总理说:“请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举手。”然后,温总理要求坐着的部长为这些老人让座。这件事在国际上传为美谈。中国的总理是敬老的。但是我认为,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和周围的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在对孝道的认识和实践中,是有差距的。

二,当今时代需要“孝”。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人们惊奇地发现,我们对“孝”的需求是那样迫切。我们的老年人需要“孝”。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达1.59亿,占人口总数的12%。中国的老年人是全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亚洲的二分之一。从总体上讲,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而且,中国的老龄化以每年3.3%的速度在增长。目前,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医疗条件也有改善,但一些人认为,人老了,不中用了,是包袱累赘,因而对老年人冷漠歧视。联合国世界老年人大会要求人们公平友善地对待老年人。2004年3月,预防年长者自杀亚太地区会议在香港召开,根据保守的估计,一年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5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准老年人占了20%,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在我国老年人自杀原因中,家庭原因是引起自杀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自杀成为他们最后的也是无奈的抗争。所以说,老年人需要“孝”。我们的青年人和儿童也需要“孝”。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应当精心培养,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我国不得不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家里形成“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人们由于爱幼的本能而且隔代更甚的规律,我们的儿童往往被娇惯溺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以我为中心、淡化亲情回报、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冷漠的人。这对孩子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是很不利的。因而,我认为应当以

孝道为切入点,加强儿童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做一个有良心的人。

对同学们讲孝道教育,不必讲什么大道理,古代孝老敬老的故事就是好教材。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教育的“教”字,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先学孝道,再学文化,这就是教育。在《孝经》里面也能找到根据。孔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首先是德育,其次才是智育。我认为,青年人进行孝道方面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同学们,个个都要当孝敬父母的好青年。应该是“爱与知识同在”。学生应该讲“三心”:第一是感恩之心,二是危惧之心,三是要有进取之心。有感恩之心,才有道德良心;有危惧之心,才不敢胡作非为;有进取之心,才能奋发图强,有所作为。“三心”之中,感恩之心是基础。我们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千千万万的社会工作人才,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要从爱自己的父母做起,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我们的党,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然后,我们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的社会需要“孝”。我们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诚信法则。但目前情况是,市场上假冒伪劣的东西仍然猖獗,诚信成为亟需解决的大问题。对此,一方面要依法惩治,另一方面要加强诚信教育。我认为,诚信和孝道是相通的。诚信要求在市场交换中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孝道讲求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真诚回报。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在市场经济中一般是不会作假的。因此,在国民中进行诚信教育,对于形成健康的市场氛围,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的国家也需要“孝”。要把国家治理好,不仅需要法制,还需要德治。德治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家庭美德方面,第一条就是孝敬父母。我认为,关心下一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关心上一代则苍白无力。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孝子不一定都是国之栋梁,但国之栋梁必定都是孝子。

三,弘扬孝道需要广做宣传。

大家知道苏州有个寒山寺,寒山寺建寺三百年,一直无声无息。但到唐朝有个叫张继的人,写了一首《枫桥夜泊》的诗,这首诗把寒山寺的夜晚描述得美妙

绝伦,这样,寒山寺从此才闻名遐迩。所以说,宣传的作用是很大的。那么我们搞孝亲敬老,也需要宣传。所以,我们总结了十条

第一条,孝亲敬老,是人的高尚品德的一面镜子;

第二条,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第三条,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

第四条,怎样关爱自己的儿女,就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父母;

第五条,只有像关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爱公婆,才有可能使自己的父母得

到同样的关爱;

第六条,第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爱无言,父母的大爱常在无言之

中,做儿女的应该细心体会才是;

第七条,中华传统,尊师如父;

第八条,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时,我今不敬老,我老谁敬我?

第九条,当官不敬老,不是好领导,当官又敬老,人人都说好;

第十条,忠和孝都是人爱心的表现,孝是小家之爱,忠是大家之爱,孝是

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升华,当忠孝不能两全时,为国尽忠,也就内

涵了为父母尽孝之德。

5.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 篇五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科学定位,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讨论和谐社会时必然要重视现阶段存在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而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社会保障无疑是可以化解社会问题与社会冲突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因此,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保障,社会保障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两者相辅相成并相得益彰。

一、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直接相关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展成就巨大,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劳动关系日益失衡、农民工受歧视、城乡之间差距的持续扩大、效率与公平的失衡等多种社会问题也在持续发展甚至不断恶化,这些大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残缺直接相关。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化解现实中的各种社会问题,而要化解各种社会问题又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国际上凡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均是能够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国家;凡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国家,其国内社会问题必然日益恶化。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与和谐社会构成了正相关关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指标。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意几个不等式

和谐社会作为一个需要经过艰巨努力才能达到的理想的、良性的社会发展目标,以公平与正义为核心价值追求,全体社会成员有安全保障并可以快乐生活则是其追求目标。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注意如下几个不等式:

1.和谐社会不等于政治口号而是一种非常具体的客观实在。和谐社会必须用具体的指标体系来反映,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指标,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与否、覆盖人口的多寡、对收入再分配的调控力度,以及国民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安全感,应当是其中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2.和谐社会不等于现实社会而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是一个从不和谐走向和谐的进程的同时,还必须承认现阶段确实存在着贫富之间、劳资之间、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固定户籍人口之间的利益冲突等等众多日益尖锐化的可能产生社会分裂和社会对抗的不和谐因素。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回避现实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逐步地缓和、化解乃至消除已经和将要出现的不和谐因素的进程,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健全完备的过程。

3.和谐社会不等于消灭差别和平均主义,而是将差别调控在社会各阶层都能够接受的程度。和谐社会不是大同社会,它不仅允许差别存在而且需要存在差别,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差别有利于形成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动力机制,但这种差别必须控制在社会各阶层都能够接受程度的社会,并能够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快乐地创造和生活,即高收入阶层能够生活幸福,低收入群体也能够快乐生活,而社会保障显然是调节和润滑这种差别的必要且合理的机制。

4.和谐社会不等于不要增长与效率,而是在追求增长与效率的同时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和谐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没有可持续的增长与效率,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但增长与效率的目的却一定是为了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当前这个时代,仍然应当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做大财富蛋糕,同时根据公平、合理、共享的原则来分配好财富蛋糕,而公平、合理、共享的收入分配体制必须借助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公平不等于劫富济贫而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这一核心价值追求不容置疑,它强调机会公平与平等,实现的是全体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共享发展成果,它很自然地要求一部分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实现社会公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社会保障,因为社会保障天然追求社会公平,它创造着起点公平,维护着过程公平,缩小着结果的不公平。

6.社会稳定不等于社会和谐而只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表现。和谐社会一定是长久稳定的良性社会,但社会稳定不一定等于社会和谐,社会和谐较社会稳定更上升了一个层次,是由控制层面进化到良性发展的状态。运用非社会保障手段也可以带来短暂的社会稳定,却不可能实现长久的社会安全,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却能够带来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单纯的社会稳定可以忽略社会保障,而和谐社会却必须高度地重视社会保障。

三、用社会保障制度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者构成了和谐社会的根本。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国家努力追求的目标,公平与正义是其核心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以缩小社会不公平和确保社会公平为天然职责,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并保障、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与基本目标。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社会保障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工具,社会救助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社会保险可以化解劳资矛盾,社会福利可以让全体国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可见,构建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历多年,成就巨大,但困难与问题还不少,它在总体上依然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保障不足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是这一制度的客观现实。这种滞后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无益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日益负面的影响,迫切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来解决的许多民生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解决,有的制度还在制造着新的不公平或者破坏着社会公平,不协调的社会格局正在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中国特别需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只有建立起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文明才会不断进步。

6.校园安全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六

学校[1]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2]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学校各类伤害事故不断发生,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校园的要求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应该对这些事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是从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看,学校伤害事故可分为:学校责任事故,学生或未成年学生监护人责任事故,与学校有关的第三方责任事故,学校不可预见和防范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及监护人管理以外的责任事故,自然人违法犯罪导致学生伤害的责任事故,混合责任事故。

二是从引发的原因看,可分为:学生游戏打闹活动引发的伤害事故,化学实验引发的伤害事故,体育运动和体育设施引发的伤害事故,校内外劳动引发的伤害事故,“校园暴力”引发的伤害事故,饮水饮食中引发的伤害事故,交通安全事故,火灾、水灾引发的伤害事故,地震、风暴、雷电引发的伤害事故,学校建设不达标和下楼拥挤造成的伤害事故等。

三是从直接和间接造成的伤害看,可分为:显性伤害(生理损伤、精神紊乱等)和隐性伤害(包括隐性身体病症、精神污染及长期心理压抑造成的渐进性伤害等)事故。

以上各类事故,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是偶有发生的。这是学校建设和管理、创建平安校园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难题所在。而纵观所有校园事故,学校不可预见和防范的校园伤害事故包括学生老师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和本校学生自身导致的伤害事故最容易引起社会各界大的影响。

下面简单罗列最近发生在我国的一些由校外人员导致的校园恶性伤害事件:

3月23日,福建南平一名疑患精神病男子在南平实验小学校门口挥刀乱捅,至少造成小学生8人死亡。据悉,凶手是一名被辞退的社区诊所医生,疑似精神病患者。[3]

4月28日,广东雷州男子校园内砍伤师生16人,广东省湛江市下辖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血案。一名男子冲进校园,持刀砍伤15名学生和1名教师,有一名学生逃跑中受伤。4月29日,江苏泰兴中心幼儿园持刀行凶事件5儿童伤势较重,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持刀行凶事件。该事件中受伤的人员一共为32名,其中学生29名,教师2名,保安1名。

4月30日,山东潍坊一男子闯入校园打伤5名学生后自焚,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尚庄村村民王永来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点燃汽油自焚。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县圣水镇幼儿园发生凶杀案,犯罪嫌疑人吴焕民持菜刀闯入幼儿园砍杀,致使7名儿童(5男2女)和2名教师死亡。

从3月23日到4月30日,不到40天的时间国内发生了5起轰动社会的校园血案,残忍的歹徒将凶刀伸向了柔弱善良的孩子们。许多家长都不放心把子女放到学校去,因害怕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害怕灾难哪一天会不会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我们不得不质疑,学校为何成了社会上一些“特殊”群体的发泄之地?就因为幼小善良的孩子们

手无缚鸡之力?

另一方面,大家在关注幼小孩子们的人身安全的同时也在忧心着大学校园的安全。一直以来大学都被人称为“象牙塔”认为大学校园中的我们是远离世俗和社会丑恶的天之骄子,可是不但我们已不是天之骄子,我们的校园也越发不安定。

最受大家关注的话题之一便是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2010新年伊始,就有几起大学生自杀事件“频惊”校园:

1月8日晚9点20分左右,宁波的浙江万里学院一名商学院国贸专业大四学生,卢斌将皮带悬挂在操场单杆肋木架上上吊,虽被夜跑的两名女生发现,仍抢救无效死亡,自杀原因尚不得而知。

1月12日,温州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小王,留下一份带着泪水的遗书后,在洞头一风景区跳崖身亡。就在前一天,他因为被怀疑在超市拿了一支28元的牙膏没付钱,在学生公寓楼下与人争执。

1月13日,23岁的湖北孝感籍大学生余杭,在杭州自己的租住屋内,用做饭的菜刀割断脚筋、手筋,然后挥刀割向颈部。当年轻的生命随着鲜血一滴一滴就要流尽的时候,他“想妈妈了”,于是向房东求救。

1月15日10时左右,南阳师院正在参加考试的大一女生退出考场,跳楼自杀。

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26%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而另一项确切的统计是,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仅在2009年的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了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经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此外大学生杀人事件以及被卷入传销组织,被骗被盗等大学校园安全事件也不胜枚举。就拿我们学校来说,种种因素导致的大学生自杀案件已有多起,校方开始加深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但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学校的盗窃事件频发,无论是在宿舍电脑被盗还是在校自习室和图书馆书包被偷都是我们越来越担心校园的安全度。而在学校周边公交车上猖狂的小偷在我们看来与强盗已无差别。面对两三个体型剽悍的“小偷”就算我们发现又能怎样?而大多数人更是会采取不制止的态度,怕“惹祸上身”。

因此,我们更想呼唤的是社会的和谐。只有整个社会的人都有了团结和谐的意识,社会上的正义感压倒了罪恶的一方,那么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和谐。校园安全也一样,对于校园内的偷盗事件,需要学校保卫科严加打击外还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不能否定这些盗贼中没有我们在校大学生。因此校园的和谐也需要我们提高大家自身素质,同时关心身边的“特别”的同学。无论是偷窃行为还是自杀或者伤害行为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更需要自立自强。我相信只要大家力量一致,大学会真正的如大家所称之的“象牙塔”。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决定》的重要文件,明确提出要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创设平安和谐的理想社会是我们人类共同的不懈追求,建设小康社会更是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好,和平共处。创建和谐社会这充分体现了全中国十三亿人民的共同心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指导教育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创造平安健康的育人环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确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

设和谐社会,向社会各界都提出了要求,家长们渴望孩子们在健康平安和谐的校园中茁壮成长,既要学到知识,更要保平安。

提高建设平安健康和谐学校的能力和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维护校园平安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健全制度,不断完善规范、科学、严密、长效的防范机制。

(三)开展教育形成共识,确立维护学校安全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

(四)适当组织演练,不断增强自护自救能力

(五)检查监督,未雨绸缪,及时排除隐患,有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7.道德与和谐社会 篇七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的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 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 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 都离不开思想道德支撑。本文从道德与和谐社会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阐述了道德对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道德与和谐社会的含义

道德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对于个人、民族、社会、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十分强大的力量。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国人历来崇尚道德, 有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传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路径的道德理念。西方著名哲学家康德也有名言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另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所以, 古今中外, 都把道德作为立身之本, 治家之要, 为政之道, 立国之基。

古代人的“和谐”本意指音乐的音韵和谐、适中, 用以表达人们对匀称、适当、适中和协调的追求。老子讲过“上下同欲者胜”, 孔子也说“以和为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是一种“配合得适当而匀称”的关系, 它包括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衷共济关系。自然界万物的和睦相处,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处, 组成了文明进步的世界,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三、道德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 道德是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和谐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 人的全面发展又离不开道德滋润的人心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的力量是强大的, 它能潜移默化, 深入心灵, 内化于心, 外表于行, 深刻影响着人的性格、品行和意志, 甚至影响着人的一生。道德能左右人生的价值, 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和社会, 确立人生的目的的意义, 唤醒人们的良心、良知, 具有羞耻感、内疚感、责任感, 促使人们克服愚昧、贪婪、自私、懒惰等人性的弱点, 逐步形成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努力成为正直、善良、勤劳、勇敢、高尚的公民。

和谐始于内心, 良好的心态, 健全的人格, 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在现代社会中, 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 竞争压力加剧, 人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 这既能够激发人们奋发进取, 顽强拼搏的精神, 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 特别是当个人遭到某种挫折时, 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这些不健康因素, 一旦形成极端行为, 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古人云:“人之情, 心服于德而不服于力。”加强道德修养能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是实现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道德修养, 可以养成乐观、豁达、宽容、善良的心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季羡林老人曾说:“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想得开”, “内心要和谐”。中国古代医疗典籍《黄帝内经》中曾经指出:“大怒伤肝, 暴喜伤心,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人生道路漫长而曲折, 面对个人的得失、成败和荣辱, 要胜不骄, 败不馁, 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辩证地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人生不如意事, 十之有八九, 对待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和挫折, 要有“荣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看云卷云舒”的心态, 要有“车到山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心, 要相信“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 会打开另一扇窗”。要以海纳百川, 有容则大, 心灵似海, 平和博大的胸襟, 实现人的自身内心和谐与安宁, 达到诸葛亮在《戒子书》中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境界。

(二) 道德是实现人与人和谐的基本准则

人是社会的主体, 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 社会和谐最本质要求, 就是人与人的和谐。中国传统观念中强调人与人的关系是“以和为贵、和睦相处”为道德标准的, 这也是实现人与人和谐的基本准则。一个好的社会, 应该是人与人相互支撑、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环境或系统, 如我们常说的“两人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政通人和”等。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既需要利益的协调, 法律的调解, 也需要道德的约束和行为的规范, 在广泛意义上后者更为重要。

古人说:“唯宽可以容人, 唯厚可以载物”。有人说, 宽容是一种品德, 是一种境界, 是一种修养, 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也有人说, 宽容是一种理解、一种体谅, 是一种宽广的胸怀, 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要学会宽容, 严于律已, 宽以待人, 做到“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 扶贫济困, 礼让宽容的新型人际关系。

马克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 你就怎样对待别人。人与人的和谐要从尊重做起, 尊重别人的人格, 尊重别人的劳动, 尊重别人的信仰、尊重别人的权利。只有尊重别人的人, 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要在全社会培养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感情, 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处事原则, 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的矛盾调解机制, 建立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良好人际关系, 形成“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 使全体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展其才、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 和谐社会是诚信社会, 一个社会和谐与否,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上来反映。俗话说, 人无诚信不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 为人忠诚、做事实在、讲究信用的人, 在任何环境中都会受到欢迎。而那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弄虚作假、见利忘义的人和行为在什么地方都是最为可耻的。如“三鹿奶粉”事件, 就是企业不讲信誉、见利忘义、道德沦丧和良知泯灭的表现。当前, 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公民诚信教育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打造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塑造友爱诚信的社会道德规范, 建立诚信有序的社会关系, 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进步。

(三) 道德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正确理念

世间万物, 和谐为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中国人崇敬大自然, 提出“天人合一”的自然道德思想, 这个“天”就是指的大自然。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3大要素, 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 人类离不开大自然, 需要大自然, 需要洁净的空气、清澈的水, 喜欢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但是, 由于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和人口的膨胀, 人类对自然界无节制、无休止地开采和利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枯竭、土地沙化、气候变暖等,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既然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大自然培育了人的生命, 而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仅有一个地球, 这就要树立中国古人在自然万物面前, 始终认为天地万物与我们人类一样, 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都应受到爱护和保护的哲学思想, 要求人类再改造在自然的同时, 以感恩的心承担起呵护大自然的责任, 为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而努力。如中国针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 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 在全社会树立循环经济观念, 建立绿色生活、适度消费、环境友好、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 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科学发展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泰勒博士曾认为, 自然界的每颗树、每块石头都是具有灵魂的有机体, 同时是整个自然界有机体的一部分, 所以, 我们要把世界看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大花园。智者爱山, 仁者爱水。重建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就是要改变人类社会不正确的发展观念和生活方式, 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 尊重客观规律, 热爱大自然, 精心呵护大自然, 感恩回馈大自然, 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花更香、水更美, 小鸟更自由地欢唱, 给当代人类和后代子孙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四、结束语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 而智慧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缺陷。”道德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又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 经济越发展, 社会越进步, 道德对社会和谐和社会文明越显重要, 良好的道德通过规范个人行为, 协调社会关系, 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社会不断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N].人民日报, 2006-10-24.

上一篇:员工激励的作用下一篇:办公室工作职责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