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2024-10-29

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9篇)

1.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篇一

第一单元 走进新的学习生活

第1课我是中学生啦

1、面对新生活,我们有哪些新感受?

①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新鲜事,都让我们好奇、激动和兴奋,内心萌发出新的期望和憧憬。

②生活在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我们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思想、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时常会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③初中阶段与小学相比,学习科目明显增多,学习内容更为丰富。④新的学习生活带给我们许许多多幸福和快乐,但是对有些同学来说,也许会有一些困惑和担忧。

2、我们应怎样尽快适应新生活?☆

①我们要尽快融入班集体。在新的集体里, 我们做到和同学团结互助,友善待人;真诚地听取老师的指导和教诲,感受师爱;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为班集体增光添彩。

②我们要展示出新的学习风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堂上主动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外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享受学习的快乐。

③我们要认真学习各门课程,不轻视或放弃某门课程,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④我们要努力做到学习上自觉,生活上自理;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把握好学习生活的节奏,使每天的学习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3、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说知识让人生更亮丽?)

①从生活的本领到做人的道理,都来自于学习。

②学习是美好生活的开始。学习丰富知识,学习增长才干,努力学习,终身学习,生命才更具光彩。

③学习可以使我们明是非辨美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品德。

④每个公民都要珍惜和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也有责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这样既能成就自己,又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4、为什么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②每个公民都要珍惜和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也有责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这样既能成就自己,又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5.为什么说 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学习对我们每个人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学习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以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从而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①当我们从学习中逐渐了解世界奥秘的时候,②当我们的好奇心在学习中获得满足的时候,③当我们通过学习发现自己潜能的时候,④当我们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时候,学习的快乐就会洋溢在我们的心中。

6、怎样才能学会学习?

①转变学习方式。我们要将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②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既充分利用时间,又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独立思考:学习是主动提出、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遇到问题应努力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逐步摆脱对老师对他人的依赖;借助网络学习:网络是现代化学习工具,可以利用网络查找、搜集学习资料,观看名师课堂视频,与同伴在网上讨论交流等;从生活实践中学习:我们要主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极参加班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培养能力。

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养成勤学好问、专心致志、勤于阅读、善于观察等习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坚持不懈地重复正确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勤奋。再聪明的人,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都需要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第2课自我新期待

1、为什么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必要性: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处。

重要性(意义):

①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我们知己之长,明己之短, 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

②有利于发掘自身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塑造一个崭新的我。扬长补短会促使我们一步步成长起来。

2、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如何描绘清晰完整的“我”?(①②为方法,③为途径)

①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既要看到自己的外在形象,更要发现自己的内在品质。

②要用发展眼光看待自己。我们应该把自己成长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联系起来,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追求明天的我。

③还要知道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a通过自我观察,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表现来认识和评价自己。b与他人接触、交流和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c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

3、为什么要追求自我新形象?(为什么要有新期待)

①面对新期待。我们进入中学后,会面对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社会等许多期待,这些期待都包含着对我们的要求、鼓励和希望。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取积极向上成长的力量。

②有梦想才有力量。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自我”,每个人都想做更好的自己

10、怎样追求自我新形象?(怎样实现美好的人生目标,理想、新规划、?)①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潜能,了解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确定好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

②根据我们的的新期待,为自己制订一个详细的初中学习生活规划。我们要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法治观念,养好良好品德,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③再美好的规划,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来保证,不努力付诸行动,也不可能实现。

④“今日事今日毕”,珍惜初中每一天,走好青春每一步,坚定自己的目标,去拥抱美好的明天。

第二单元 青春的脚步 青春的气息

第3课

人们说我长大了

1.青春期会发生哪些身体变化?

(1)身体外形急剧变化。(2)体内机能迅速健全。(3)性机能发育成熟。

2、青春期心理会产生哪些矛盾?

(1)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总是希望别人把自己当成大人看待,有事情总想发表自己的意愿和见解,但是我们又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很多事情还必须依靠父母老师等。

(2)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我们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思想空间,对家长老师等关闭自己的心扉,同时我们又渴望得到他们的理解。

(3)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进入青春期,我们会对异性同学产生好感、好奇,但是在异性面前,我们有时会产生害羞和不自然,回避与其交往,或者表现出对异性的故意疏远或排斥。

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这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我们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

3、我们应怎样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青春期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生理变化是必然的、正常的,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应该:(1)正确认识并坦然接受:认真学习生理卫生常识,主动接受青春期教育;在父母和老师的指导下,掌握青春期常见生理问题的处理方法,减少心理上的混乱和恐慌,促进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

(2)适应成长的节奏。不同的人身体发育有快有慢,同一个人,不同身体部位的发育速度和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适应成长的节奏,不要太在意成长的快慢

(3)学会欣赏自己。我们都可以在某方面找到自己的不足,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体现自己的外在美,更追求自己的内心美。

成长中的我们既要学会悦纳自己又要尊重他人,在彼此尊重、欣赏中进一步体现青春的美好。

第4课 青春多美好

1、怎样消除青春期烦恼,使自己健康快乐成长。

(1)认清缘由。当感到烦恼时,我们首先应仔细分析烦恼产生的原因,分析是自身原因还是外在原因、是生理因素还是心理因素引起的。认清缘由,我们才能消除紧张,有针对性的找到克服烦恼的办法。

(2)敞开自己的心扉。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获取温暖和力量。当遇到烦恼和苦闷的时候,多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与沟通,寻求他们的指导与帮助。他人的安慰、开导可以帮助我们调节情绪,排解烦恼。

(3)丰富自己的生活。消除青春期的心理烦恼,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多读书,拓展自己的视野;多参加科技、文体活动,培养自己的高雅情趣;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享受奉献的快乐。这些活动既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烦恼与困惑,又可以丰富生活,使自己快乐健康的成长

(4)主动寻求社会帮助。当我们长时间陷入烦恼不能排解,严重影响学习、生活、身体健康时,应该主动寻求社会帮助,比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2.怎样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冲动?

青春期出现一些心理冲动是正常的,但若调控不好,就可能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对他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同时也会危害自己。因此,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调控好心理冲动。

6.怎么克服青春期的冲动,排解冲动带来的不良情绪?

(1)把握好自己。我们要努力增强自己的自制力,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2)出现冲动时,我们要想到道德的规范、法律的要求,考虑冲动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及时离开使人冲动的环境,让自己冷静下来。即使发生冲动行为,也要及时终止,避免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3)适时排解冲动带来的不良情绪。我们可以运用换位思考、幽默化解、等方法调控情绪,还可以向亲人、朋友倾诉,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等方法进行有效排解。3.为什么说青春是最美的?

(1)青春,健美。青春的身姿是矫健优美的,我们可以尽情的展示青春的风采、青春的力量。

(2)青春,激情。青春是充满激情的,我们热情奔放,敢想敢干,敢于面对各种挑战,青春充满活力,蕴含着智慧和勇气,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体力充沛。

(3)青春,梦想。青春是多梦的季节,拥有青春,我们便可尽情放飞梦想,拥有充满希望的未来。

4、怎样让青春无悔?

(1)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因奋斗而精彩,我们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激情奋斗、顽强拼搏,为社会做出贡献。

(2)青春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增强责任感。

第三单元

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

第五课 我自尊

我自爱

1、什么是自尊自爱?

自尊自爱,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爱护自己。

①与人相处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②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不仅容貌衣着上修饰自己,也在言行上约束自己;

③在学习、生活中,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或赞扬。这些都是自尊自爱的表现。

2、为什么说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1)当我们的言行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赞扬时,当我们的缺点被别人包容时,我们就会体验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快乐和感动。

(2)自己肯定自己,他人肯定自己,也就是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3)一个不懂得自尊自爱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爱护,也难以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3、自尊自爱的人的表现

(1)一个真正自尊自爱的人必定注重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形象,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激励自己,争取有所成就,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2)一个自尊自爱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能自尊,一个知耻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正。自尊自爱是促使人不断向上的动力。

4、怎样做自尊自爱的人?

(1)肯定自我。①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和作用,肯定自我,看重自我。②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努力把缺点转化成优点,维护自尊自爱的形象。

(2)尊重他人。①自尊自爱的人更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与他人同享自尊的生活和快乐。②尊重他人要做到欣赏他人、接纳他人,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接收不排斥他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③对他人有礼貌,做到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人格。

(3)不做有损人格的事。①自尊自爱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仅不损自己的人格而且不损他人的人格。②与人相处时要有人格平等的观念,不能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③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有损国格的事,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第六课

人生自强少年始

1、为什么要自信?(自信的重要作用)

自信就是自我肯定与自我相信。

①自信的人会乐观地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问题,享受生活的乐趣。

②自信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激励自己去思考、去行动。发觉自身潜。③自信的人会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实现自己的目标。

2、如何树立自信?

①找到自信的“支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善于从不同的方面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便找到了自信的支点。

②在生活中积累成功。成功的体验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每一次进步与成功都会带给我们喜悦,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要积累成功,使自己自信起来。

③弥补自己的不足。缺点和不足是影响自信的重要因素,正视自己的不足,加以弥补,当我们通过艰苦的努力,弥补了不足,变的更有实力的时候,才能更加自信起来。

④克服自卑自负心里。自卑、自负都是自信的大敌,我们要克服自卑,超越自负。

3、为什么要自立?

①自立是一种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提高过程,也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过程。

②一个只会依赖他人,不培养自立精神、锻炼自理能力,就很难在未来社会中立足,我们从小增强自立意识,提高自理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有所作为。

4、如何走向自立?

①克服依赖思想。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先自己想办法解决,但不要完全拒绝帮助、排斥依靠。

②遇事有主见。遇到事情积极想出解决的办法,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也有必要参考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③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自立能力是在不起眼的小事中,在不断的锻炼中提高的。

5、为什么要自强?

①自强是进取的动力。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一个自强的人,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②一个人需要自强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6、如何走向自强?

①要自强就要有坚定的理想,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有了理想目标,就有了进取的不竭动力,为理想而奋斗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

②要自强必须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自强的人不是没有缺点而是能够有信心、决心、恒心和毅力战胜自己的缺点和弱点。

③要自强,就要知难而进、不屈不挠。自强人生就是在战胜一次又一次的困难的过程中走出来的。走向自强,我能行。

2.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二

第七框:青春的情绪

1:情绪受哪些因素影响?

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周围情况的变化。

2:情绪的作用?

影响我们的行为和观念,它可以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止步不前。

3:青春期情绪的特点?

情绪反应强烈、情绪波动与固执,情绪的细腻性、闭锁性、表现性。

4:怎样对待青春期情绪?

体现了青春活力,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学习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

第八框:情绪管理

1:情绪的表达有什么影响?

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2:人际交往中,怎样表达情绪?

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3: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

保持积极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的处于负面情绪,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4:调节情绪,让情绪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

5:调节情绪的方法?

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训练。

6:情绪调节方法有什么作用?

调节情绪,帮助同学和家人

7:如何管理愤怒?

与信赖的长者交流

自我提醒

运用“我感到愤怒,是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

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排解愤怒的运动方式

写一封信

8:如何安慰他人?

为他做些体贴的事、做一份耐心的听众、设身处地,向他表示、帮助他转移注意

第九框:我们的情感世界

1: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情感是逐渐积累的、稳定的。

二者都是复杂的

2:为什么情感是复杂的?情感的种类?

基础情感:安全感

高级情感:道德感

正面体验:爱的情感

负面体验:恐惧感

两方面混杂体验:敬畏感

3:情感的作用?

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情感反应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作出行动。

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第十框: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1:如何获得美好情感?

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情感。

2:如何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

帮助他人

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

欣赏艺术作品

3:负面情感的意义?

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4: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的、深入的情感交流,需要怎么做?

学会关心

没有偏见,以接纳的姿态认真倾听或观察

试试运用可能被接纳的方式表示关心

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

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

如果没有被接受,则调整方式,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

5:我们的情感需要什么?

表达、回应、共鸣。

6:怎让让世界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3.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篇三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6.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7.我们怎样当家作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3.人权的主体: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4.人权的内容: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5.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立法方面 ②执法方面 ③司法方面 ④宣传方面 6.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在立法方面是怎样做的?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7.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8.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怎样做?

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9.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怎样做?

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10.怎样做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宣传?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组织国家机构

1.各级国家机关如何产生?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②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它监督”。

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什么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3.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4.民主集中制

(1)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表现:“在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3)含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4)优点:实行民主集中制,便于人民参与对国家的管理,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起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规范权利运行

1.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3.权力如何依据宪法规范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国家权利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要为,法无授权不可为。4.国家机关应该如何行使权力:

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5.滥用权力有何后果?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6.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什么?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7.凡不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8.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怎样?

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一)坚持依宪治国 1.宪法包括的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2.宪法的重要性: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3.宪法规定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4.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的表现:

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5.如果宪法没有权威会怎样?

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 6.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会怎样?

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7.违反宪法的行为有何后果?

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8.中国共产党如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①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③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什么? 9.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依法治国 10.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法治 1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 依宪治国 12.坚持依法行政首先要坚持什么? 依宪行政

13.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什么?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14.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5.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6.普通法律是对宪法的具体化。17.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18.普通法律与宪法相违背会怎样? 就会因违宪而无效。19.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20.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有何意义/作用/原因:

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21.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统帅。22.宪法的规定与其他法律有何不同?

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强宪法监督

1.权力的行使为什么需要监督?/监督的作用/意义: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2.如何监督权力行使?

法律方面: ①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②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

公民方面: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作为公民,我们要学好宪法和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行使。

3.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是什么机关?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4.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的机关是: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5.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什么行使监督权? 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

6.监督权力行使,作为公民怎么办?

作为公民,我们要学好宪法和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行使。7.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②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8.加强宪法监督,需要什么?

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9.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都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10.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11.宪法意识的含义: 是指人们关于宪法和宪法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态度等的总称。

12.宪法意识的重要性:“宪法意识的有无、、、、、、长治久安” 13.宪法意识的有无,宪法意识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什么? 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能否彻底付诸实施。14.国家宪法日:12月4日 15.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③践行宪法: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16.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17.宪法实施的三个方面:①宪法的执行;②宪法的适用;③宪法的遵守。18.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1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怎么做?

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知识点

(一)公民基本权利

1.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政治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3.政治自由

(1)包括: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4.监督权(1)含义/内容: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重要性: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

(1)重要形式: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2)重要方式/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主要途径: 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6.人身自由(1)含义:

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2)地位: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3)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4)人格尊严权包括: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5)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6)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①法律规定: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②对通信进行检查的条件: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

7.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8.社会经济权利:

①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内容:占有、使用、受益、处分。②劳动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③物质帮助权:宪法规定:公民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9.文化教育权利:

①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②文化权利: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③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10.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二)依法行使权利 1.公民行使权利有何限制: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他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④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利益

(1)原因/遵守正当程序的作用或意义: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2)公民应怎样行使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3)公民应怎样维护自身权益?

每个公民都应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4)应树立什么意识: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 3.维护权利的方式:①协商;②调节;③仲裁;④诉讼(1)协商

①特点: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②常见:权益争议——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2)调节——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①调节方式有:人民调节、行政调解、司法调解。②调节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3)仲裁——当事人——仲裁协议——提交仲裁庭审判 ①特点:是解决纠纷的又一方式。

②适用于:公民与其他个人和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4)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权 ①民事诉讼——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 ②刑事诉讼——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 ③行政诉讼——对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

第四课 公民义务 知识点

(一)公民基本义务 1.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保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③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我们要自觉履行。④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2.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1)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怎样遵守宪法法律?

①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②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护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③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3.公民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5.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6.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国家荣誉;维护国家利益 7.依法服兵役

(1)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2)我国的兵役制度: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3)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8.依法纳税

(1)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2)偷税的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依法纳税与什么有着密切联系? 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及企业、单位、个人的直接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9.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其他义务: ①劳动的义务; ②受教育的义务;

③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二)依法履行义务 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力的实现

②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③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权利的实现依赖于义务的履行。

④公民的某些权利也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2.公民权利的实现,有何作用/意义: 3.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有何作用/意义: 4.怎样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5.法定义务

(1)法定义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2)为什么必须履行?/原因:

①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②依照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做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3)如何依法履行义务?

①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斗争;

②配合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工作任务提供便利条件; ③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一切侵略、占领国家领土的行为;

④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行为。(4)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有:

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5)承担的责任:

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①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 ②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 ③违反刑事法律——承担刑事责任 6.履行公民义务,要求我们怎样做?

①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7.后果:

(1)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有何后果: 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2)实施法律禁止的行为,有何后果: 实施法律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一)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我国正处于什么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 4.公有制经济包括: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国有经济

(1)生产资料所属: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2)作用

(3)国家政策: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6.集体经济

(1)生产资料所属: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2)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3)国家政策: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7.非公有制经济

(1)地位/重要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4)国家政策: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二)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①②③④(3)优越性:①②③④(4)怎样坚持和完善?①②③④ 2.人大代表(1)权利(2)义务 3.区分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权力机关

人民大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基本政治制度

1.为什么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什么决定的?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 3.各民主党派

(1)在我国,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民主党派。(2)民主党派的含义

(3)性质: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4)有哪些: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人民政协

(1)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5.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分布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2)原因/重要性: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3)内容:

①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②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县、自治县三级。

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4)优越性: 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含义

(2)自治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3)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的不同(4)内容:

①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重要事务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

②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管理 ③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公,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5)意义: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一)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1)产生:A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5)地位

(6)职权:①立法权;②决定权;③任免权;④监督权(7)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8)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

(二)国家行政机关 1.行政机关(1)含义: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2)组成: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3)与权力机关的关系:

①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报告工作

(4)职责: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5)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

(6)职权: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①县级以上

②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行政职权(1)如何行使?

①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②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2)由谁实施: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施。

(3)容易出现的问题: ①履职不力;②监管缺失;③失职渎职;④徇私枉法。(4)如何监督?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三)国家司法机关 1.人民法院

(1)性质: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2)组成: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3)职权(4)工作原则(5)职权的行使 2.人民检察院

(1)性质: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2)组成: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专门)(3)职权

(4)职权的行使(5)工作要求

(6)工作人员的三个忠实于: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一)自由 1.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2.自由为什么要受必要的限制?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3.拥有自由的意义: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4.如何理解法律之内的自由:

①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②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③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5.自由主要指的是什么?

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6.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是什么?

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7.法治与自由有何联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地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有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8.我们应怎样珍视自由?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9.作为公民怎样珍视自由?

(二)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1.含义: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地位/重要性: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意义 5.如何践行平等?

①反对特权;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④落实平等原则。

6.每个人都有平等的什么权利:

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7.怎样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d—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8.特权

(1)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2)表现

(3)特权:是平等的大敌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一)公平

1.含义: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①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②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③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3.重要性: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4.如何坚守公平?

①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②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

③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怎么办?),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5.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公平的途径:

①在家庭里尊老爱幼,保持地位平等; ②同学之间平等地交往,互相帮助; ③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维护公平; ④在竞争与合作中遵守相同的行为规则; ⑤正确看待自己的利益,尊重他人权利。6.制度如何保障公平:

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

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二)正义

1.内涵: 凡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弱者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2.正确认识正义: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3.正义有哪些要求

4.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何意义 5.社会制度与正义的关系

①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②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全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③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6.我们怎样守护正义?①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②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

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7.司法如何维护正义?

d—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8.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司法 9.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怎么办? 10.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②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4.九年级道德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四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

5.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6.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7.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伟大传承发展。

8.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双创”)

9.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10.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世代传承。

1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13.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14.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的人民。

15.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16.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7.伟大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8.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25.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5.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篇五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8.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9.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11.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12.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14.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路实做人。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

新的特点:

①增速趋缓, ②出生率低。

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⑤城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我国的资源现状有哪些特点?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6.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7.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8.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9.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6.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教学工作总结 篇六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学期任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仔细地学习教学目标和纲要,一丝不苟地做着教学准备,并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渠道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和课程资源,这一环节我从没马虎和懈怠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都积极参与,都来做学习的小主人,甚至都可以来当小老师,我不给他们框框里的学习内容,不限制掌握知识的范围,可以随意的自由的摄取知识营养,大胆的富有创造性的进行作业和实际生活演习。我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角色互换,大多数时间里我都不以教师身份自居,常常是知道也装不懂的去请教学生们,这样一来就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勇于表现自我。

在课堂上,每一次教学活动的结束都是我反思的开始,我下课以后都要问自己:我的活动策略有没有纰漏,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补充,我应该怎样进行活动延伸和课外辅导?作为一名教师我做没做到镇定自如、充满自信、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仪态大方、声音响亮、带有童趣的去和孩子们交流?对于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一面我由衷的赞赏了吗?对于他们的不足我及时的引导了吗?这些都是我课下需要反思的。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7.九年级上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七

第1课 沁园春 雪

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 惟:只。(2) 须晴日 须:等到。

(3) 略输文采 输:差、失。 (4) 俱往矣 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 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 雨说

一、重点字词

田圃pǔ 禁锢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

斗笠lì 襁褓qiǎng bǎo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第3课 星星变奏曲

一、重点字词

朦胧méng lóng 覆fù盖 冻僵jiāng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

第4课 外国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qī) 栖息 (xuān) 喧响 沉(jì) 寂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2、《夜》的作者是叶赛宁,俄罗斯诗人。

第5课 敬业与乐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赦shè 旁骛wù 佝偻gōu lóu 承蜩tiáo

亵渎xiè dú 骈pián进 强聒guō不舍

2、解释下面词语。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写出下列句子的出处并解释句意。

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出处:《论语·阳货》 解释: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出处:《论语·卫灵公》 解释: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3、主一无适便是敬。

出处:《论语·学而》 解释:主一无适,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出处:《庄子.达生》解释: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5、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出处:《礼记·中庸》解释: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论语·雍也》解释: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处:《论语·述而》 解释:他(孔子)做人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

第 6课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陨yǔn落 诅咒zhòu 灵柩jiù 睿ruì智

怜悯mǐn 恪kè尽职守

2、解释下列词语。

(1)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2) 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

(3)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4)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l、《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

2、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等。

8.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篇八

一、易读错的字

慈(cí)爱 毕竟(jìng) 一行(háng)

停泊(bó) 鸣蝉(chán) 指南针(zhēn)

垂(chuí)下 忠(zhōng)实 帮助(bāng)

稠(chóu)密 一盏(zhǎn) 宇宙(zhòu)

稍(shāo)微 浴(yù)室 倒(dào)退

二、易写错的字

岭:右边是“令”,不是“今”。

荷:注意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垂:一共有四个横,不要漏掉一横。

导:注意上面是“巳”,不要写成“已”。

三、会写词语

湖水 莲花 荷叶 绝对

山岭 雷雨 乌云 乌黑

压下 雷声 垂下 闪电

窗户 房子 迎接 扑上去

天然 帮助 指点 北极星

杯子 特别 积雪 生活

宇宙 失去 地板 容易

浴室

四、多音字

行 xíng(步行) háng(银行)

泊 bó(漂泊) pō(湖泊)

都 dōu(都是) dū(首都)

要 yāo(要求) yào(需要)

倒 dǎo(跌倒) dào(倒水)

觉 jiào(睡觉) jué(觉得)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做和作用法与区别知识点:

“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现代汉语里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吕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作”、“做”二字的用法做了如下补充:“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

1、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文”和“白”,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一、预习。

低年级预习分为这样几个流程:

一圈,即在课文中圈出一类生字——双线格中的生字;

二拼,即拼读出圈出的一类生字;

三标,即在双线格上标出一类生字的拼音;

四读,即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三遍。

这四件事情都做好了,请家长在课题的左上角签上:“已预习”。随着年级升高预习工作还会加两个步骤,到时再说。

二、识字。

低年级课文识字量很大,怎样帮助孩子将一个个看似呆板的字记在脑海中呢?这里有几个方法可以借用:

1、借助拼音识字。

2、根据熟字认识生字,如在熟字的基础上减一减、加一加、改一改等。

3、练习物体形状识字,多用于象形字,如:“山”“火”“田”等。

4、自己编儿歌、编谜语、编故事识字。如“夫”字,有孩子编的谜面是:“两个人”,“汗”字,有孩子编的是:“水流干了”,不管编的如何,只要是孩子自己编的,他自己能用来帮助记忆就行。

5、根据画面或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出示生活中的实物,帮助记忆。

三、写字。

只有田字格中的二类生字才要求书写正确并听写正确。孩子写字之初一定要指导她们借助田字格将字写端正、写漂亮。重点关注汉字的间架结构以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目前在生字本上的书写格式要求是:带拼音写四个,空一格,组一个词(打上括号),注意括号要打得美观,不要太大。每次写字都不要忘了鼓励孩子身体坐正、脚放平(胸离桌面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正确握笔(手离笔尖一寸)。

四、复习。

平时做到一课一复习,分为三步走:

一背诵:将课文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准确背下来。

二听写:正确听写二类生字(田字格中的)并组一个词。

三练习: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

9.上学期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篇九

【错例1】29×[3328÷(32×105-3328)]【错因分析】多位数乘除法不打草稿

【错例2】75+125÷25×4【错因分析】违反运算顺序,乱用性质简便。

=200÷100=2

2、简便运算,对算式没有整体把握和辨析不够,数感不强。对定律、性质、技巧的辨析能力弱,造成错误。另外由于审题错误,符号、数据抄错现象时有发生。

【错例1】96×36-32×108【错因分析】数感不强,96可以用乘法分

=3456-3456拆成32×3,32为公因数,

=0再用乘法分配律简便。

【错例2】4×(125×25)【错因分析】应该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

=4×125×4×25律简便,辨析能力差,与乘法

分配律混淆。

【错例3】558-(34+888÷3)【错因分析】数据抄错,计算习惯差。

=588-(34+888÷3)

【错例4】185-75+25【错因分析】应该按运算顺序做,乱用

=185-100减法性质简便。

=85

3、应用题未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解题方法不得当。

【错例1】爷爷今年65岁,比小丽的5倍还多5岁,小丽今年几岁?

错误列式:65÷5+5或65÷5-5

【错因分析】没有画线段图,应该先从65中减去5,求出5倍数,再求1倍数。

正确列式:(65-5)÷5

【错例2】用一批纸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8页,可以订200本。如果每本16页,可以多订多少本?

错误列式:18×200÷16

【错因分析】审题不清,问题求可以多订多少本?而不是可以订多少本?

正确方法1:现在订的`本数-原来订的本数=多订的本数

18×200÷16-200

正确方法2:相差的总页数÷现在每本的页数=多订的本数

上一篇:后勤工作下一篇:冬至的由来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