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基本知识

2024-10-26

慢性乙肝基本知识(通用9篇)

1.慢性乙肝基本知识 篇一

第一期

1、什么是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其他症状,病程迁延,易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与感染年龄有关。在1岁以内感染的婴儿中,约90%的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感染;在1~4岁感染的儿童中,20%~50%可发展为慢性感染;而成人感染后发展为慢性感染的比例不足10%。

2、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乙肝主要传播方式有经血(输血或血制品、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等)、母婴和性接触三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或手术、不安全注射、注射方式吸毒、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意外暴露、共用剃刀和牙刷等存在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无防护的性行为、多性伴及性乱者感染HBV危险性增高。乙肝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一般不会传染HBV。

3、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有哪些?

乙肝病毒(HBV)在人群中普遍易感。感染HBV的高危人群有两类,一类是无免疫力的新生儿及儿童,尤其是母亲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新生儿;另一类是其他重点人群,包括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分泌物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性乱或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4、我国乙肝的防控措施是什么?

我国对乙肝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预防方面主要是对新生儿和其他重点人群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策略。首针乙肝疫苗应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尽早接种。除此之外,我国还采取了献血源筛查、控制医源性感染及对患者开展规范性抗病毒治疗等措施。

第二期:

1、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有哪几种?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预防性生物制品,接种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分为: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3种。

2、哪些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易感人群均应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包括新生儿、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其他乙肝感染高危人群中的易感者。其他乙肝感染高危人群包括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分泌物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性乱或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3、乙肝疫苗常规接种几次?婴儿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共需三剂次,按照0、1、6月免疫程序接种。对于新生儿,需要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剂乙肝疫苗,1月龄和6月龄时接种第2及第3剂乙肝疫苗。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h)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4、乙肝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如何?

我国曾是乙肝感染高流行国家,1992年调查显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9.75%,全国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2亿,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人,每年有近30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肝癌、肝硬化等。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开始免费为新生儿提供乙肝疫苗接种,并提出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及时接种。

2006年,我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低于1%。2012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乙肝防控工作综合评估,认为我国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到2012年将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并提前实现了到2017年控制在1%以下的目标。

5、为什么新生儿要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对新生儿实施出生后24小时尽早及时接种的策略主要是因为乙型肝炎主要经母婴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是乙型病毒感染后发生慢性乙肝的主要原因,感染乙肝病毒越早发生慢性乙肝的比例越多,新生儿时期感染更易发生慢性乙肝。研究数据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者,仅4%的不能阻断母婴传播,但在24小时之后接种者20%不能阻断,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越早,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越好。

根据2013年的统计,世界卫生组织195个国家中有181个国家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其中107个国家实施了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

第三期

1、在哪里能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需到具有接种疫苗资质的医疗单位接种,住院分娩新生儿在医院产科接种首剂乙肝疫苗。

2、是否可以先后接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

目前我国用于儿童常规免疫的乙肝疫苗包括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10μg用于常规免疫,20μg用于母婴阻断),这些疫苗在常规免疫中可替代使用。

3、乙肝疫苗的接种禁忌是什么? 乙肝疫苗(酿酒酵母和汉逊酵母)的禁忌为:(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及甲醛过敏者;(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3)妊娠期妇女;(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乙肝疫苗(CHO细胞)的禁忌为:(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以及该疫苗所含的抗生素过敏者;(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3)妊娠期妇女;(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4、乙肝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一同接种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

5、错过乙肝疫苗接种程序的规定时间,怎么办? 乙肝疫苗按照0、1、6月三剂次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如未能按程序接种,后续接种只需补种未完成剂次,第二剂次与第一剂次之间间隔≥28天,第三剂次与第二剂之间间隔≥60天。

6、接种乙肝疫苗前后家长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医生,做好对儿童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等,以便接种医生正确掌握接种的禁忌证。儿童接种疫苗后须在预防接种点留观至少30分钟,如果出现异常,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治。

7、成人如何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成人可本着自愿的原则,对于易感者应到具有预防接种资质的医疗机构接种单位接种乙肝疫苗。

以下乙肝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中的易感者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包括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分泌物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性乱或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2.慢性乙肝基本知识 篇二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慢性乙肝患者, 诊断依据是2001年在陕西西安市召开的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术会议上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随机分组, 治疗组66例, 男49例, 女17例, 年龄21~49岁。对照组32例, 男25例, 女7例, 年龄19~52岁。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江苏天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虎驹乙肝胶囊每日3次, 每次5粒 (200mg/粒) , 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使用江苏中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西利宾胺片每日3次, 每次2片 (100mg/片) , 连续服用3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各测1次患者肝功能、血清学乙肝病毒标志物、血尿常规及心肾功能, 观察患者体征, 临床症状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总疗效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 治疗组显效率56%, 总有效率88%;对照组显效率28%, 总有效率69%, 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两组病例临床症状及体症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见, 治疗组胁肋胀痛、腹胀、面色、四肢无力、小便色黄、肝掌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肝肿大、脾肿大等体征改善两组比较差别不大。

2.3 两组病例肝功能变化比较 见表3。

注:治疗组ALT、TB与对照组ALT、TB相比, 治疗组的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疗效显著P<0.05。

2.4 两组病例乙肝病毒标记物检测比较

表4表明, 治疗组HBeAg (34.7%) 、HBV-DNA (32.7%)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HBeAg (4.8%) 、HBV-DNA (11.5%) 转阴率, 疗效显著, P<0.05。

4 讨论

虎驹乙肝胶囊是江苏天照药业有限公司所研制的国家三类新药, 其由虎杖、蚂蚁、茵陈、黄芪、丹参、柴胡、三七、枸杞、板兰根等十一味中药组成。其作用机理为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祛邪扶正、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主治肝郁体虚, 兼湿热瘀滞之患者。通过药效学研究说明, 虎驹乙肝胶囊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诱导干扰素的生成, 提高巨噬细胞网组织细胞的吞噬功能, 清除免疫复合物等有害物质。能明显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改善症状, 恢复肝功能。对HBeAg、HBV-DNA转阴率较高。本文治疗组中66例患者经过口服虎驹乙肝胶囊3个月后, 总有效率达到88%, 且通过在治疗过程中, 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及心肾功能的检查, 未发现1例毒副作用。其疗效显著, 服用方便, 使用安全, 宜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与西利宾胺的对照, 确定虎驹乙肝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 虎驹乙肝胶囊为治疗组, 西利宾胺片为对照组, 分别观察二组降酶、退黄及抑制病毒复制等作用, 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 两者有显著差异 (P<0.05) , 同时,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临床治疗表明:虎驹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疗效高, 改善症状明显, 恢复肝功能作用显著, HBeAg、HBV-DNA转阴率较高, 服用方便、使用安全, 可广泛应用。

关键词:虎驹乙肝胶囊,西利宾胺,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周锦程.虎驹乙肝胶囊治疗慢性肝炎临床研究 (J) .传染病药学, 1999, 9 (9) :3.

[2]郭德云, 张玉芳.虎驹乙肝胶囊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4, (04) :53-54.

3.正确认识慢性乙肝 篇三

1.与乙肝患者接触就会被传染(错)

乙型肝炎主要经由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比如,健康人用被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污染的注射器、手术器具、剃须刀、牙刷等,很容易被感染。另一个重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即患有乙肝的母亲在孕期、分娩过程中以及哺乳期将乙肝病毒传给下一代。但一般接触,比如共同用餐、交谈、握手以及礼节性的拥抱并不会被传染。

2.血液中乙肝病毒DNA含量越高病情越重(错)

目前认识到的乙肝发病机制是,乙肝病毒并不直接损害肝细胞,而是体内的免疫系统识别了乙肝病毒,并在清除病毒的过程中导致了肝损伤。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说,免疫系统不是一开始就会去识别和清除乙肝病毒,而是需要度过一段免疫耐受期后才会发挥这种识别和清除作用。所以乙肝病毒DNA含量不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它反映的只是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和传染性的高低。乙肝病毒DNA含量越高,说明病毒复制越活跃、传染性越强。如果想要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应该检查肝功能。一般来说,氨基转移酶和胆红素越高,病情就越严重。

3.患者病情越重越应该加强营养(错)

对轻度肝炎患者来说,适当加强营养是应该的,但由于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病情越重肝损伤越严重,所以,病情较重的肝炎患者进食高营养食物会进一步增加肝脏负担,不利于肝细胞修复,有时甚至起相反的作用,诱发肝昏迷。对病情较重的肝炎患者提倡的是清淡饮食,保证一般的营养需要即可,比如吃稀饭、面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并且最好是少食多餐。由于认识不到这一点,许多人喜欢携带牛奶、鸡蛋或蜂王浆等蛋白质含量很高的滋补品探视肝炎患者,这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来说是不合适的。探视这类患者,建议送一些水果,水果中可以首選香蕉,因为香蕉有润肠作用,有助于保持患者的肠道通畅。重症肝炎患者保持肠道通畅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就容易发生肝昏迷。

4.慢性乙肝患者应该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对)

虽然乙肝病毒本身并不直接破坏肝脏,但它的存在是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并导致肝细胞损害的病原因素,所以抗病毒是慢性乙肝的根本治疗原则。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稳定肝功能、阻止或延缓肝硬化的发生、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许多患者及其亲属对此认识不足,再加上抗病毒治疗疗程长、费用高等因素,抗病毒治疗并没有完全普及,许多患者因此而失去了良好的治疗时机。抗病毒治疗是有指征的,也就是肝功能异常、病毒阳性时就可以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抗乙肝病毒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干扰素,另一类是核苷类药物,两类药物有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有抗病毒治疗意愿的患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并结合肝病专科医生的建议做出适当选择。

5.核苷类药物可以随时停用(错)

4.慢性乙肝基本知识 篇四

什么是乙型肝炎?它是怎样传播的?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已确定有五型,即甲、乙、丙、丁和戊型,其中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它主要的传播途径以血液、性和母婴传播为主。一般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染乙肝,例如共同办公、握手、游泳、公用卫生间等。

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传染性吗?

郑州中大中医肝病医院医生表示,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乙肝病人,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与一般健康人无区别。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大小,取决于体内乙肝病毒DNA水平的高低。由于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乙肝病毒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乙肝病原携带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会对周围人群或环境构成威胁。除不能献血、不宜参加体能负荷超常的特殊训练或职业,不宜担任手术治疗科室的医务人员外,其入托、升学、就业、婚姻、社会活动均不应受限制,更不得歧视。

父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会通过精子传染给胎儿吗?

一般情况下,母婴围产期乙肝的传播机率较高,其中主要是产程感染和产后短期内感染,宫内感染一般仅占2~3%(〈5%),在宫内感染者中仅有极少数可能是父婴传播所致。所以,父婴传播的机率极低。

患有乙肝的男性,其精子中可能检出乙肝病毒DNA,随着精子进入卵细胞,尽管母亲没患肝炎,但这种受精卵在形成胚胎过程中乙肝病毒也在不断增殖,有可能使子代成为乙肝患者或携带者,其传播方式称为父婴传播。

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包括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 HBsAg携带者。慢性HBV携带者表现为病毒标志长期阳性(HBVDNA阳性),但肝功能正常,应作肝穿刺,以进一步确诊和治疗。非活动性 HBsAg携带者,(HBsAg阳性,但HBeAg和HBVDNA阴性),转氨酶一直正常,肝组织无明显病理损伤。他们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无区别,其中少数人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

什么是慢性乙肝病人?

慢性乙肝病人,表现为乙肝血清学感染指标阳性,并且伴有反复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但大部分患者病情进展缓慢,少部分人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DNA阴性,ALT一直在正常范围,一般不需要用药治疗。

哪些因素影响乙肝疫苗接种效果?

影响疫苗接种效果的因素主要与疫苗的剂量有关,还与受接种者的免疫状态、性别、年龄、种族及营养状况等许多因素有关。在一般情况下,接种剂量大,效果好,保护期也长。幼儿对疫苗产生抗体和保护效果的能力比成人强而迅速,年青人比老年人的接种效果好。女性相同剂量、相同条件接种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转阳率比男性要高。有免疫缺陷的机体对乙肝疫苗的应答能力明显降低。经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则抗体持续存在的时间越长,保护能力也相应较长。

按免疫规划要求哪些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1)新生儿。如果父母乙肝检测均为阴性,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立即接种首针乙肝疫苗,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时打第二针,6个月后再打第三针,一共3针,可用5~10微克重组酵母或10微克CHO乙型肝炎疫苗。对于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接种首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HBIG的接种时间在12小时以内越早越好;1月龄时再接种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6月龄时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为100-200IU/针,根据经济承受能力,由家长决定,使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剂量为10微克/针;使用CHO乙型肝炎疫苗的剂量为20微克/针。

(2)15岁以下儿童。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接种史不详者,应进行全程补种,即按照0、1、6 月程序,接种三针,5微克或10微克。接种过1针次或2针次者,按程序补齐3针。

哪些人在接种乙肝疫苗方面属于重点推荐人群?应该如何接种?

重点推荐人群是指某些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同家密切接触者

应进行HBsAg筛查,HBsAg阴性者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即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三针,(20微克/针)。

(2)医护人员(含护工)及其它高危人群

应全程接种乙肝疫苗(20微克/针)。发现表面抗体阴转后应进行加强免疫(1针20微克)。其它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易发生外伤者、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3)大学入学新生

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均应全程接种乙肝疫苗(20微克/针)“

接种乙肝疫苗会不会传染上其他传染病?

接种乙肝炎疫苗不会引起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他疾病。因为现在的乙肝疫苗都是基因工程疫苗,只含有很纯的表面抗原。

乙肝患者有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对由于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二对半”检查表面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但如果这些感染者接种了乙肝疫苗一般也不会引起不良副反应。

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

(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或不产生抗体,被称为免疫应答迟缓或无应答,应重新进行全程免疫接种,(2)重新免疫接种时疫苗剂量要加大,儿童10微克/针,成人20微克/针,或更换疫苗种类,按0、1、6月程序接种。

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抗体滴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从群体角度而言,是否需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取决于疫苗的保护效果。现有数据显示,乙肝疫苗保护效果长达10年以上,疫苗接种10年以内不需要再次接种或加强免疫。从个体角度而言,由于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记忆的存在,既使抗体阴性或抗体滴度在10毫国际单位/毫升以下,疫苗保护效果仍然存在,可不再接种疫苗。但是,多接种乙肝疫苗并无害处,如果测出乙肝抗体阴性或滴度小于10毫国际单位/毫升,高危人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再次接种乙肝疫苗1针或3针。

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接种程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但是乙肝疫苗和其它疫苗要在不同部位接种。

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2小时内),越早越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全程免疫。(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为200国际单位以上,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一个月、6个月分别注射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传播最有效的措施,但有一部分新生儿,通过全程注射乙肝疫苗后,不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即对乙肝没有产生免疫力。发生这种情况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疫苗质量:乙肝疫苗属生物制品,需要在2℃~8℃冷藏保存,如果长时间放于常温或高温环境中,可能使疫苗变质;使用超过有效期的疫苗;疫苗长时间放置后有沉淀现象,使用前未摇匀等因素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②接种程序和剂量:目前多采用0、1、6月的程序接种,根据母亲乙肝五项指标情况决定接种剂量和时间,如果接种程序不对、剂量不足同样影响免疫效果。

③接种部位及方法:采取上臂三角肌注射的免疫效果明显高于臀部肌肉注射和其他部位注射。

④与孕妇较高的传染性指标(HBVDNA)有关。有文章报道,母亲的HBV高传染性是导致部分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⑤与HBV的变异有关。

⑥与新生儿自身状况及遗传因素有关。有专家研究后发现被动吸烟,可使儿童体内抗体水平下降较快。肥胖的儿童被感染的几率是正常儿童的3.5倍。挑食的儿童常有营养不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而也不易产生抗体。”

请问打了三针乙肝疫苗后能维持多长时间?什么时候需要再打疫苗?

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1~3月即可产生抗体。对于接种疫苗后抗体阳性的人群,疫苗保护效果长达10年以上,因此10年内不需要加强免疫。目前,全球范围内均不推荐开展乙肝加强免疫,我国也尚未出台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乙肝高危人群,有必要监测体内抗体水平,如果抗体转为阴性或抗体滴度小于10毫国际单位/毫升,则有必要加强接种1针或再接种3针。对于其他人群,如果测出乙肝抗体阴性或滴度小于10毫国际单位/毫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再次接种乙肝疫苗1针或3针。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不是越早越好?

《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指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应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越早越好。

医学研究与实践表明,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时间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关键所在。因为大部分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是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的。此时,乙肝病毒刚刚进入新生儿体内,尚未进入新生儿的肝细胞。如果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就能很快将新生儿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中和掉,新生儿就不会发生感染(宫内感染者除外)。如果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得比较迟,乙肝病毒就可能已经进入新生儿的肝细胞,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就会无效,因为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般是无法进入肝细胞内的。所以,在出生后立即给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非常重要,越早越好。

注射乙肝疫苗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一般来说,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易感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

重点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另一部分是成人重点人群,包括接触乙肝病人的医护人员,直接接触病人血液、分泌物的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多性伴者,经脉内注射毒品者。注射乙肝疫苗前最好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和核心抗体(抗-HBc),化验结果阴性者可以注射,两岁以内的小儿可以不用化验,直接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属于血液制品吗?

乙肝免疫球蛋白属于血液制品,在制备工艺中已增加了病毒灭活过程,没有传染性。

经3次全程注射乙肝疫苗还是没有抗体,为什么?

完成0、1、6月三针乙肝疫苗接种为全程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否产生抗体与疫苗的剂量、受接种者的免疫状态、性别、年龄、种族及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过去成人免疫剂量和儿童一样,也用5微克/针次×3,成人接种后由于疫苗剂量不足不产生抗体的情况较多。成人接种现已改用10微克/针次×3或20微克/针次×3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产生抗体的比例大大增加。儿童接种5微克/针次×3,也有少数不产生抗体的,加大疫苗剂量或改换疫苗种类均可解决。儿童接种10微克/针次×3比5微克/针次×3抗体水平高,免疫持久性长。

新生儿什么时候接种乙肝疫苗,三针接种间隔各为多久?

新生儿第1针应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1个月、6个月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按0-1-6月完成三针接种即为全程免疫。第1针和第2针间隔1-2个月,间隔时间应≥28天;第3针和第1针可间隔4-8个月为及时免疫,12个月内接种完三针为完成全程免疫,超过12个月者应按0、1、6个月重新进行免疫接种。

注射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多长时间可以注射乙肝疫苗?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被动免疫,等于直接注射保护性抗体;注射乙肝疫苗是主动免疫,注射后经过一定时间产生保护性抗体,二者要在不同部位接种但不需要间隔时间。对于职业暴露者或为了阻断母婴传播都要立即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尽早接种乙肝疫苗(职业暴露当天,新生儿出生24小时以内越早越好)。

我是怀孕7个月的准妈妈,我和丈夫都是乙肝携带者,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出生后应该怎样预防乙肝的传染?

男女双方都感染了乙肝病毒,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新生儿,孩子出生后应立即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按照0、1个月接种2针,乙肝疫苗按照0、1、6个月接种3针,接种剂量和种类为10微克/剂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20微克/剂CHO乙肝疫苗。

母亲为乙肝小三阳,孩子出生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检查抗体结果为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均为阳性,这是怎么回事?

孩子检查表面抗体阳性是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说明孩子没有感染乙肝病毒,而且有了免疫力,而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是母亲从胎盘传给婴儿的。母亲传给孩子的抗体一般维持半年到一年便会自然消失。

孩子出生时按程序全程接种过乙肝疫苗,但3岁时检测乙肝抗体五项全是阴性,这是什么原因?应该怎样处理?

孩子出生按0、1、6月的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后,如是酵母疫苗接种剂量均为10μg保护期可达10年左右,但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保护期有所不同。3岁时乙肝五项检测全阴的原因可能是孩子为乙肝疫苗无应答者,接种乙肝疫苗后没产生抗体;或者孩子接种乙肝疫苗产生了抗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滴度逐渐下降,到3岁时抗体下降到现有检测方法不能检出的水平。如果属于前者,建议增大疫苗剂量(可用10μg疫苗)或更换疫苗种类,按照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如果属于后者,可加强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最好于接种后1个月时检测一下抗体滴度,如果抗体滴度较高,证明有细胞免疫,疫苗保护效果存在。如果抗体滴度较低,建议按免疫程序完成3剂次疫苗接种。

孕妇化验乙肝抗体结果为表面抗原、e抗原阳性,现在怀孕7个月,目前需要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吗?

不建议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理由是:①对孕妇本身健康不利,因为接种后可以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体内脏器上,对脏器或关节有潜在危险;②对阻断母婴传播无明显作用,孕期接种免疫球蛋白后,血清中测不出抗-HBS,只能中和少量病毒,作用不大。

什么是澳抗阳性?

所谓澳抗阳性即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他们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但不一定是乙肝病人,也包括携带者。

什么是乙肝两对半?什么是“大三阳”和“小三阳”?

乙肝两对半是指临床上为了检查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所作的化验指标,即乙肝五项,俗称两对半。病毒感染者按血清中有无衣壳抗原(HBeAg)而分为两种类型:对e抗原阳性伴表面抗原、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者,俗称“大三阳”;对e抗原阴性而e抗体阳性、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者,俗称“小三阳”。二者都具有传染性,“大三阳”传染性较强,“小三阳”大多数传染性较弱。

二者都可以表现为长期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也可能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的肝炎状态。认为“小三阳”没有传染性或“小三阳”优于“大三阳”,或者认为“大三阳”病情一定很重、预后一定很差,“小三阳”病情一定很轻的看法是不科学的。

检测乙肝五项单纯核心抗体呈阳性,有什么临床意义?

检测乙肝五项单纯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表明是乙肝病毒的既往感染者,也就是说本人以前感染过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已消失,表面抗体尚未出现,即成为单纯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单纯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人,传染性很小或者传染性即将消失。

注射乙肝疫苗后,出现表面抗体阴性和核心抗体阳性,这是怎么回事?

注射乙肝疫苗后经过1~3个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结果阴性,说明尚未产生表面抗体,对乙肝病毒还没有免疫力。核心抗体阳性可能是检测试剂产生的假阳性,也可能是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体内已经清除了乙肝表面抗原,留下核心抗体这一感染标志物。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疫苗非常安全,注射疫苗是不会导致人体内出现核心抗体的。需要重新接种大剂量乙肝疫苗或更换新的疫苗品种,使其产生乙肝表面抗体。

接种乙肝疫苗后,化验检查结果为表面抗体、核心抗体呈阳性,与接种疫苗有关系吗?

一般情况下,接种乙肝疫苗后化验结果应该是表面抗体阳性,不会出现核心抗体阳性。如果出现以上情况表明此人过去曾经隐性感染过乙肝病毒,而且产生了免疫力,与接种疫苗可能无关。

乙肝大三阳的母亲,小孩可以母乳喂养吗?

经血传播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目前,尚无明显证据表明乙肝病毒可通过母乳传播。对于大三阳母亲所生新生儿,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但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母亲乳头是否有破溃,婴儿口腔黏膜是否完整。一旦母亲乳头有破溃或婴儿有口腔黏膜破溃,应及时停止母乳喂养,待破溃恢复后再继续喂养,避免经血传播的可能。如果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有人工喂养的条件,为减少担心,也可以不进行母乳喂养。

乙肝大小三阳者能办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吗?

5.慢性病防控知识常识 篇五

五年级(2)班

2014年12月

第一课时

慢性病防控知识

主要慢性病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 恶性肿瘤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病四种主要危险因素

吸烟、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过量饮食 高危人群

慢性病高危人群包括超重肥胖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升高者和现在每日吸烟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为满足以下情况之一者:

1、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

2、血压水平:收缩压130-139或舒张压85-89mmHg

3、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为5.2≤TC≤6.2mmol/L

4、空腹血糖受损:6.1mmol/L≤FBG<7.0mmol/L

5、现在每日吸烟者。高血压知识

1、血压分级

收缩压/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80;

正常高值120/80~139/89

高血压≥140/90 诊断为高血压的血压水平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 备注:①安静休息时测量的血压值。

②非药物状态下2次或2次以上。

③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

④同时排出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

2、高血压预防

①控制油脂、限盐(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②戒烟限酒 ③减轻体重 ④适量运动 ⑤心理平衡 ⑥自我监测血压 ⑦良好习惯从儿童抓起 第二课时

怎么样预防糖尿病

1、糖尿病知识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诊断标准:

正常值: 空腹血糖3.9—6.1mmol/L 糖尿病(有症状任意一项)任意一次血糖≥11.1 mmol/L 空腹血糖≥7.0mmol/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h≥11.1≥11.1 mmol/L 糖耐量降低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7.8-11.1 mmol/L

糖耐量不良 空腹血糖601—7.0≥11.1 mmol/L

2、怎么样预防糖尿病?

多懂点、少吃点、勤动点、放松点 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四大基石

一、合理膳食

★食不过量,粗细搭配,合理营养,规律用餐。

★一般情况下,健康成年人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不宜超过25~30克。★WHO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正常人每天应喝多少水?1200ml

二、适当运动

★每周5~7天,每天累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活动。★生活出行加运动,每天累计6000步。

三、戒烟限酒

不吸烟,不敬烟,不送烟,吸烟者尽早戒烟。饮酒应限量,倡导文明饮酒,不过度劝酒。

四、心理平衡

6.慢性病政策知识问答 篇六

一、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及报销标准是什么?

答: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及其报销标准为:

1)、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做血液透析,补助不超过2000元; 2)、肝硬化,失代偿期,补助不超过2000元;

3)、恶性肿瘤患者的放疗、化疗、中医及对症治疗,补助不超过2000元;

4)、糖尿病合并感染或有心、肾、脑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者,补助不超过300元;

5)、泌尿系结石体外碎石,结石在0.5cm以上,补助不超过400元;

6)、乙型病毒性肝炎,补助不超过500元; 7)、精神病,补助不超过500元;

8)、脑血管病后遗症,补助不超过800元;

9)、原发性高血压,Ⅱ级以上,补助不超过300元。

二、门诊特殊慢性病由哪家医疗机构认定?

答:患有以上9种特殊慢性病的参合患者均可在杨凌示范区医院相应的慢性病诊断小组进行认定,并由相关医师向患者开具慢性病门诊病历;泌尿系结石患者可以选择在杨凌示范区医院、杨陵仁和中医院、杨陵常乐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家医院中任何一家进行泌尿系结石病的认定;精神病可以选择在杨凌示范区医院或杨陵精神病院进行特殊慢性病认定

三、门诊特殊慢性病在哪些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可以报销?

答:患有特殊慢性病参合群众持合疗证和慢性病门诊病 历到以上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就诊医院应在病历上填写诊疗记录,并提供门诊处方和门诊发票,所发生的费用方可得到报销。

四、门诊特殊慢性病怎样办理报销手续?

答:门诊特殊慢性病补偿实行年终集中办理,每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为集中办理期,参合患者持相关材料在杨陵区合疗办办理补助手续。

五、门诊特殊慢性病需提供哪些材料?

答:参合患者办理门诊特殊慢性病补偿手续,需提供:

1、合疗证及缴费发票

2、户口本及身份证、3、慢性病门诊病历、处方

4、门诊费用发票

六、门诊特殊慢性病有没有办理时限?

答:患有特殊慢性病的参合群众在年底集中进行办理。参合患者应持报销材料于当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区合疗办办理补偿手续,过期不予办理。

7.综合治疗对慢性乙肝的效果观察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某院传染科室的80例的病例做必要的观察分析, 可以将其中的病患进行分组, 其中年龄范围是在12~4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34岁, 其中男性患者有43例, 女性患者有37例, 其中病程一般为6个月~9年之间, 平均的病程为2.6年。其中依据中医进行分型, 有肝胆湿热型12例, 有气滞血瘀的有22例, 肝郁脾虚的有34例, 肝肾阴虚的8例。

1.2 方法

用ELISA法进行血清检测, 主要测的指标有HBV-M, HbeAg, HbsAg, 抗-HBs, 抗-Hbe。治疗前后标本都是由专人进行检测, 并且保证检测标准都是一样的, 肝功能采用改良过后的赖氏法进行检测。治疗方法:其中转移因子为扁桃体的提取物, 用肌注的方法每周1支;用肝炎V号, 每次服用5片, 2次/d (肝炎V号是以黄氏为主的药制片, 每片含有药物指的是生药0.5g) , 再利用复方灵芝干糖浆来冲服, 2次/d, 然后进行定期观测, 1个疗程的时间为6周[3]。

1.3 疗效标准

分为4个标准, 分别为临床治愈、显效、好转以及无变化。其标准分别是临床治愈是指主要症状消失, 肝功能检测连续2次是正常的, 肝脾肿大消失或者说有明显的回缩。显效是指主要的症状消失或是明显好转, ALT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下降, 并且数值在50U以下, BiL正常或者是明显下降;好转是指主要症状有所好转, 肝脾肿大没有太大的变化, ALT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下降, 并且数值在50U以下, BiL正常或者是明显下降;而无变化是指症状体征化验的肝功能没有变化[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平均±方差 () 表示, 并且采用t检验, 所有计数数据然后采用χ2进行检验, 并且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80例病人在1个疗程治疗之后的疗效结果比较, 详见表1。 (2) 用2项免疫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转归, 一个是植物血球凝集素皮试, 就是PHA皮试, 还有就是E玫瑰花结, 即E-RPC, 详见表2。 (3) 8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HBV-M检出情况, 详见表3。

3 结语

从表2可以看出尽管转归的不同, 但是机体内细胞的免疫水平还是有所提高, 表内均为平均值。从表3中可以反映综合治疗对清除抗原物质, 促进抗体的形成有显著的作用。

4 讨论

TF治疗慢性肝炎作用机理是:TF是属于外周血中可以致敏白细胞中的一种小分子的提取物, 是在1954年发现的, 因为是由于转移供体迟发型的变态反应产生的, 所以被称为转移因子。转移因子携带有致敏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信息, 能够将特异性免疫信息递呈给受体淋巴细胞, 使受体无活性的淋巴细胞转变为特异性致敏淋巴细胞, 从而激发受体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转移因子具有广泛的免疫学调节活性, (1) 可诱导免疫细胞活化,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2) 它能够将特异性免疫能力传递到其他动物, 激发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转移因子是小分子物质, 不会被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分解, 也不会被胃酸破坏, 可以口服。无毒副作用, 无过敏反应, 无抗原性。使用剂量小, 起效快, 药效持续时间长[5]。

当机体被HBV感染后, HBV侵入肝细胞内复制, 多余的抗体就会出现在肝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或者附近, 能识别此类抗原的T细胞就会以免疫过程破坏受染肝细胞, 使HBV被释放出来, 进而感染其他的正常肝细胞, 如果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话, 那么释放到细胞外病毒就会立即被机体清除, 然后感染就会趋于终止, 如果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欠的话, 病毒不能被清除则造成持续感染或长期携带病毒的状态。

综合治疗与辨证的关系:辨证施治是属于祖国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祖国医学的“虚”与“实”则是反应疾病的盛衰以及机体的抗病能力强弱客观指标。本组80例病人分为四型总的来说是没有脱离虚实两端。祖国医学所概括的“气”主要指机体内脏的功能但是慢性肝炎病人因病程长, 久病的话就容易体质虚, 再加上脏腑功能多有减弱, 就更容易虚弱了。TF具有益气扶正的作用, 主要用来提高免疫功能, 我们辅以黄氏、灵芝的话就有益气扶正作用临床观察近期效果满意, 但是患者人数尚少所以仍需进一步扩大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乙肝的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80例病例作为研究的对象, 选用转移因子即TF, 肝炎V号以及复方灵芝糖浆的综合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 通过进行对比试验来做出必要的效果观察。结果 80例的病人其中有11例HBsAg转阴, 占13.7%, 有9例抗HBs形成, 大概占到11.67%, 12例HBeAg转阴, 占15%, 抗HBe的有15例, 占18.7%。结论 综合治疗可以对清除抗原类物质, 以及促使有关抗体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治疗,慢性乙肝,效果观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内科杂志, 2001, 40 (1) :62~68.

[2]薛爱玲, 胡益民, 高宗玲.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肝纤维化标志检测及其意义[J].中国医药, 2004, 11 (4) :453~454.

[3]张立新, 高世文.丹参粉针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25) :3950~3951.

[4]谢仕斌, 姚集鲁, 郑树森, 等.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肝组织纤维图像分析的关系[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 (4) :203~205.

8.慢性乙肝患者如何投医治疗 篇八

庄 辉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主任委员,多次获国家级、卫生部和省级科技进步奖。

我国普通人群中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比较高,但绝大部分属于感染后不发病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即化验检查仅有乙肝病表面抗原阳性而没有其他异常发现(包括肝功能正常),所以这部分人只需定期检查“两对半”而无需治疗。感染乙肝病毒后发病的有以下几种:急性乙肝、慢性乙肝、重型乙肝、胆汁淤积性乙肝、乙肝肝硬化等,第一、三、四种在整个乙肝患者中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小,而且由于病程相对较短,患者也能较好地与专科医生配合。惟独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问题较多。这是因为:一则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高,慢性乙肝患者的绝对数比较多;二则慢性乙肝的病程长,适宜在门诊就医,患者普遍求愈心切。所以有一段时期,社会上对慢性乙肝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存在混乱现象。患者在投医治疗方面出现盲目追求“转阴”,一些不实的医疗广告也让患者走了不少弯路。为了让患者对慢性乙肝的正规治疗方法以及要达到的目的有较清楚的认识,我想分几点来谈这个问题。

首要选择:正规医院肝炎专科

慢性乙肝的诊断、分型与治疗方案的确立,虽然受制于许多因素,但首先必须做到选择设有肝炎专科的正规医院。因为这类医院在设立肝炎专科时,不仅配备了专科医生,还有一整套诊断病毒性肝炎的设备,以及对治疗效果的监测手段。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正规医院肝炎专科的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升级,日益完善。此外,专科医生判断肝炎的治疗效果不是单凭患者的主观感觉,而要结合客观的化验和检查结果,有时甚至需要进行反复化验,动态观察并检测一些重要的指标,作出比较科学的判断,才能为患者正确制订或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乙肝的特点是病程长,存在病毒复制,有明显的肝炎和(或)肝外症状,有程度不等的肝功能损害,而且病情常有反复。另一个特点是患者的症状、化验结果有时与肝细胞实际的损害程度并不呈平行关系,即有时肝脏组织损害比较明显,而患者的自我感觉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由临床经验丰富的肝炎专科医生来把握,才有可能弄清病变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把选择医院和专科医生视为慢性乙肝患者接受正确诊治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走错了,以后难免步步不到位,甚至越走越远。

治疗目的:阻断乙肝病毒复制

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轻重程度和表现不一,说明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乙肝病毒复制(繁殖),这也是病情反复的重要原因。如果病毒复制处在高水平状态,多表现为重症肝炎(此时需要住院治疗);处于低水平时,症状虽不明显,但肝脏内有炎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反复。这两种过程经常反复发生,使病情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展。所以,阻断乙肝病毒的复制是慢性乙肝治疗的根本目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五个方面的好处:①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②改善肝功能;③减轻肝组织损伤;④减少或阻止肝纤维化以及由硬化所导致的肝癌;⑤提高生活质量。那些盲目追求将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疗法”,是没有把治疗目的建立在阻断乙肝病毒复制的基础上,只是追求暂时、表象“好转”,是不够全面的。

治疗方案:强调用药个体化

前面我们谈了慢性乙肝的病情复杂多样,其严重程度和表现不一定一致,需要医生在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药物或剂量,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治疗要个体化。如果患者主动放弃复诊,医生就不能系统地观察病情变化,也就不可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些患者爱与别的患者作比较:为什么同样患的是慢性乙肝,给他用了贵的药,给我却用了便宜药?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当你了解了个体化治疗的意义后,就会主动配合,使自己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9.慢性病健康知识教案二 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慢性病的特点 2.了解慢性病的危害 3.了解慢性病防治原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调查当地常见慢性疾病,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慢性疾病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慢性疾病的预防观点。通过对慢性疾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教学重点:掌握慢性病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慢性病的危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的、喝的越来越好,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各种富贵病也日益增多,现在我们就看看都有哪些疾病?

1、(出示幻灯片)

⑴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⑵胆囊炎、胆石症;⑶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⑷肠癌、乳癌等。

2、哪些疾病是由吃引起的呢?(生发言)

二、哪些行为对人们的健康有影响呢?(生发言)出示幻灯片:

⑴吸烟;⑵饮酒过量;⑶不恰当的服药;⑷缺乏经常地体育锻炼,或突然运动量过大;⑸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饮食无节制;⑹不接受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⑺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⑻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三、吸烟

1、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⑴烟草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导致肺癌、冠心病、气管炎等多种疾病;⑵吸烟污染环境,危害子女及他人健康;⑶浪费金钱,也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

2、吸烟可引起哪十大癌症?

⑴肺癌;⑵喉癌;⑶口腔癌;⑷胃癌;⑸食道癌;⑹肝癌;⑺膀胱癌;⑻胰腺癌;⑼直肠癌;⑽乳腺癌。

3、吸烟可引起哪九种疾病?

⑴慢性支气管炎;⑵肺气肿;⑶肺心病;⑷高血压;⑸冠心病;⑹脑中风;⑺胃炎;⑻消化溃疡;⑼神经衰弱。

4、什么叫“被动吸烟”?

吸烟者喷出的烟雾和从纸烟直接燃烧出来的烟雾使不吸烟者也受到伤害,成为不吸烟的吸烟者。

四、高血压

1、什么是高血压?

在查不到引起血压增高的其他疾病或原因的情况下,安静休息时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持续≧90毫米汞柱。

2、怎样预防高血压?

⑴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精神紧张,保持情趣稳定、乐观;⑵坚持适度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⑶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⑷控制食欲,防止肥胖;⑸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多吃新鲜蔬菜瓜果。

五、冠心病

1、何为冠心病?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2、怎样预防冠心病?

⑴预防和控制高血压;⑵低盐低脂饮食;⑶适当节制饮食,控制体重,多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⑷不吸烟;⑸定期去医院检查。如果患有高血脂症、糖尿病要及早治疗。

六、怎样预防脑中风?

⑴首先要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及时、正规治疗;⑵不吸烟,不酗酒,低盐饮食,勿暴饮暴食,多吃新鲜蔬菜瓜果,保持大便通畅;⑶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睡眠,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文娱和体育活动;⑷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⑸遇事不怒,心胸豁达,避免情绪激动;⑹每年定期检查一次胆固醇和血脂,出现中风先兆时应及时就医,以避免中风的发生。

七、怎样预防糖尿病?

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⑵肥胖和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的成年人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血糖,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⑶肥胖者要节食、减肥、控制体重;⑷多吃新鲜蔬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八、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慢性病,及其预防的方法。在课上,同学们积极讨论,大胆发言,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板书设计:

慢性病基本知识

一、常见的慢性病

上一篇:XX年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稿下一篇: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