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发展的理论

2024-11-18

马克思关于发展的理论(共8篇)

1.马克思关于发展的理论 篇一

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代表应用化学2班第一组,为大家展示我组的ppt,我组的课题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和剥削理论。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首现,16世纪到18世纪的一两百年间,是所谓的―重商主义‖时代。

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以盈利、掠夺殖民地为目的,不停地打仗,打得民穷财尽,不得已只有发行战争债券。但问题出来了,战争债券到期得还钱啊。如果还不起怎么办呢?那只有―打白条‖了。

当时有几个聪明人献计献策,要还掉―白条‖就得搞个―市场‖,所以就搞了一个stockmarket——―白条市场‖(我们翻译成―股票市场‖)。当时国王问,我怎么让人去买白条呢?聪明人说,―白条‖现在千万不能卖,因为它没价值。国王问,我怎么创造出白条的价值呢?聪明人说白条的价值是可以创造的,你就告诉他们这个―白条‖的价值是取决于未来的现金流。国王说,这个未来的现金流用什么作担保呢?聪明人说用―东印度公司‖(一家以炮舰为前导、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企业)未来掠夺的金银财宝来作担保。因为有未来现金流的保证,于是,gov-ern-ment将白条卖给第一批傻瓜,第一批傻瓜再给第二批、第三批傻瓜……最后―白条‖的价格被炒得无比之高。欧洲发生三次金融危机,是连续发生了三次股票市场大崩盘。包括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英国的“南海泡沫”。

而后。

1720年,英国、法国等国针对当时所发生的三次欧洲金融危机拟定了一个《泡沫法案》。

到这个时候,欧洲各国政府才理解了股票市场官商勾结、内幕交易、操纵股价,以及借钱炒股的本质。我们今天在中国股市上看到的不法事情,在当时都发生过,只是我们不了解这段历史。

1770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新思维,就是政府和国营企业分家,即国营企业民营化。个人总觉得这个怎么这么像我们的改革开放。

工业革命时期资本家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建立工厂,污染环境,现在的中国也有这样的情况,而且一样也不少。

从历史角度来看,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剥削制度。

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的人身和劳动成果。

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农民租地耕作并且交一定的税。资本主义制度在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出售劳动力。为什么劳动力可以出售呢?

劳动力要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是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根据李嘉图的著作,编写了《资本论》。

马克思说:资本的分布不公,原始资本主义受到挑战。以过去的历史来看,工业革命结束封建王朝,而工业革命之后,一个追求公平的共产主义诞生。而工业革命期间,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剥削的。

而什么是剩余价值你?

一般商品的流通形式:商品1—货币—商品2。一般商品流通中,货币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资本的流通公式:货币1—商品—货币2。

资本流通的目的在于货币量的改变,即实现价值增值。剩余价值=货币2 – 货币1。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流通公式中,由于有增值,可是这却不违等价交换的原则。

无论是在购买阶段还是在售卖阶段,交换都严格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否则交易就不可能成功,这说明,单纯的交换和流通本身并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而在流通之外,资本家知同属于自己的东西打交道,资本家把自己的钱从一个口袋拿到另一个口袋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价值的增值既不能脱离流通过程,而又不能完全在流通之外发生。要实现价值的增值,资本家就必须购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能在流通之外的使用本身就能够创造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而它就是劳动力。

而这也是资本家的手段,就是把劳动力变成商品,并且想尽一切方法榨取更多的劳动力剩余价值。

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一般商品一样有生产或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而资本家通过(1)增加工人劳动时间,(2)加大工人的工作强度来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举一个例子。

关于棉纱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首现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但生产使用价值不是目的,资本家的目的在于获得使用价值为物质载体的商品价值,尤其包括商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

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的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了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个一定点,那就是价值增值的过程。马克思说: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账主义生产过程。

所以,劳动过程只是表现为价值增值的手段,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表现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所谓的剩余价值,就是有雇佣工人在剩余时间里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

资本作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规律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以及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

剩余价值规律还贯穿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过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历史趋势。

这里以及以上所说的资本主义指的是原始资本主义。

2.马克思关于发展的理论 篇二

1 马克思主义对农民问题的探讨

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命题之一。19世纪中后期,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欧洲大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民阶级的状况, 初步研究了农民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以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形成了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理论。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欧洲大陆“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政党要夺取政权“应当首先从城市跑到农村, 应当成为农村中的力量”与农民结成朋友, 得到农民的支持。无产阶级革命, 如果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以上论述表明农民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第二:农民阶级的二重性。马克思、恩格斯在肯定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同时, 也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 把农民阶级视为一个有先天缺陷的二重性阶级, 是介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中间阶级”, 有着保守性。第三:必须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权, 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民, 特别是小农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革命性, 但同时也决定了“他们不能代表自己, 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进入21世纪, 要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必须认识到农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 科学分析和解决农民问题。

2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集体对农民问题

理论的重要贡献

农民问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突破口。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农结盟的思想, 毛泽东结合中国的革命实际, 提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的论断。

他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问中, 深刻阐明了“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认为中国农民是一个革命性极强的阶级。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农民的力量, 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 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 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毛泽东的这一论断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同盟军的理论, 并把这一理论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结合起来, 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此外, 毛泽东同志深入研究了中国农民的特征, 指出农民阶级所固有的分散、散漫、文化素质低以及缺乏政治远见的局限, 提出了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论断。在对教育农民群众的基本内容和途径的研究后, 指出要把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 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农民出身的党员, 把农民从文盲和愚昧中解放出来。

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关于农民问题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理论成果。

3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农民问题的新发展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他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也是从解决农民问题开始的, 而且扩展到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要在经济工作中“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还说“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中的80%, 农村不稳定, 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 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以此为出发点, 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最为重要的思想:

3.1 放宽政策, 进行农村改革, 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反复说过:“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 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 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 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而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则放宽政策, 不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还是农业生产责任制, 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 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 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这样一来就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3.2 重视“科技兴农”战略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 二靠科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将来农业的出路, 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 要靠尖端技术”。从中可以看出, 邓小平认为振兴农村经济, 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 农业的发展应该把精力放在科技进步的重视上。

这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4 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第三、四代党中央对农民问题的新突破

20世纪90年代后期, 党中央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三农问题”) 是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 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党中央和以胡锦涛为代表的第四代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加强“三农”工作的思想和观点, 应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农民问题理论。

4.1 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江泽民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2003年1月, 胡锦涛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更多地关注农村, 关心农民, 支持农业, 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4.2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取消农业税

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 针对农民增收难、农民负担重的突出问题,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减负的政策措施,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际, 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政策,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农业税的全面取消, 惠及亿万农民, 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和农产品国际市场能力, 同时还将引发农民深刻的观念变化, 给农村各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 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4.3 十七大报告: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 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可见, 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农民问题研究愈来愈来深入、具体、全面而系统。

4.4 2008年两会关注“三农”问题

2008年两会上, 各代表非常关注“三农”问题, 如食品质量与安全、农村土地承包、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经进入起草程序, 国务院已经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列入了2008年重点立法项目。在关注民生的大背景之下代表的目光也投向了新的社会群体:一亿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 (农民工) , 农民工面临的住房、就业、养老、医疗以及子女教育等诸多切身利益问题同样牵动着代表们的心。可见, 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了重农建设时期, 农民的历史地位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逐渐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新突破。

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历史性时期, “三农”问题是相互联系, 相互统一的有机体, 尤其是农民问题的解决, 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6.

[3]列宁选集 (第1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4]列宁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5]黄南森,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p259

[6]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2.

[7]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8]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3.马克思关于发展的理论 篇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一级学科设立之后,还处在发展的起始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涉及到很多的东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课程的建设上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也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对于二者的关系,应当恰当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精品课程进修建设,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发展,提高其理论建设的水平,这对于这门学科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

在高校的高等教育中,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是在学科的基础之上的,为了使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就要注重学科的建设,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在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最终要的就是要使学科建设好,队伍建设好,科学研究得到发展,只有这三者共同发展建设,才能使精品课程办好。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门精品课程,这门课不仅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这门课程的设立,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得到陶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和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课程就失去了精髓,没有了魅力,也无从论其精品性。

1.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学科支撑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作为其发展的根基,而国家的相关文件中也说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过程中,起支撑作用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使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其支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是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而建设的。这些例子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是有很多学科起支撑作用的,才能使得这门课程得到快速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支持,它使得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门课程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修养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1.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撑,而这门课程设立的目的是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一种一流的课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的队伍和管理方面,都要做到一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这门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塑造他们的人格,通过向学生们传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这也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目的之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理论原则、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

2.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迫切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精品”体现在这门课程是一门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课程,课程的质量是优质的,教学是一流的。要使得这门课程继续得到发展,就迫切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得到发展并支撑这门课程的建设。

2.1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教学吸引力,迫切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性首先体现在其吸引力上,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吸引力,才能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去,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才会深入学生心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印象,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学中过于抽象,吸引力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研究,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进行授课,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喜欢上这门学科。

2.2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教学影响力,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性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掌握这种理论,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利用它来解决问题,这门课程的真正影响力在于指导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和严格的教学纪律要求,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解决已经无济于事,必然要求上升到学术高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研究,使其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3.结语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起到了基本的支撑作用,要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科学性以及实践性的研究,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雷声.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系——兼析认识与实践中的几种偏误[J].教学与研究,2006,10:5-11

[2]李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间内在关系及其教学衔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宋连胜.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兼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09:19-22

[4] 宋连胜.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兼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7,19:40-43

4.马克思关于发展的理论 篇四

[摘要]交往是人类特有的生存和活动方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作用、互动发展。文章阐述了交往的历史演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分析了交往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希望从理论最终回归实践。诠释马克思交往理论对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人;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交往的不断扩大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深刻揭示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于科学交往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疑具有双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渊源:交往历史演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历史过程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曾指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其作为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更高级的社会,既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也是“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首先,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离不开社会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越丰富,人就越能发展自我、展现自我,从而在更宽阔的交往合作中,不断释放自身的能量,使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第二,人的本质力量即人的素质的不断提升。人的能力和素质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以体力和智力为核心的多方面能力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以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为标志。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通过劳动,人们不但可以全面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而且在劳动过程中的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也让人的能力发展越全面,自主性越强。第三,人的个体需要的全面满足和发展。人是有生命有需要的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是人追求目标和实现自我的本质力量和超级动力。人的所有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本性的需要,所以需要的丰富和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第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就是社会交往与个人相适应,个人对社会有自主性。马克思所讲的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强调人的平等发展、自由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使人的个性发展不再受到社会的压制。

“交往”是贯穿于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范畴。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反复提到“同别人的实际交往”,又从人对自然的依赖问题上提到“人与自然交往”,把人与自然的交往视为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但这部著作没有对交往范畴作出具体界定。在1845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大量笔墨研究了交往问题,多处提到交往、交往形式、交往关系、普遍交往等范畴,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交往与生产、分工的相互关系,以及交往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中的作用,并先后使用了“个人之间的交往”、“和他人交往”、“普遍交往”、“世界交往”等术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频繁使用了交往范畴。可见,交往范畴的内涵非常广泛,将其概括起来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这种活动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从内容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精神、人员等等交往;从方式上看,包括生活中的、生产中的、分配中的、消费中的交往;从范围上看,包括一切个人、民族、国家等处在社会中的相互间的交往。

对交往与人的发展问题的特别关注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是多样的,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对于马克思交往理论内容表述基本一致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交往是人的本质体现,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在人的社会关系中,交往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内容。“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生活在一定的交往关系中,自然地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人们通过交往建立起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这些社会关系又会不断促进或抑制人的自身发展,成为人们交往的动力因素。“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为了实现利益,彼此之间要发生多角度、多层次的交往,并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现实生活中的人通过社会关系网,去实现物质、精神、文化、信息等资源的交换和互动。所以从马克思交往理论关于交往与人的发展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人这样一个主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至高无上的主体作用,也突出了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提醒。

正是从交往的存在方式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视角出发,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类交往的三大历史形态,并通过分析交往的历史演化展示了人的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展的)是最初的交往形态。”这是以人的依赖关系或个人之间的统治和服从关系为基础的交往。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种人与自然界的狭隘关系约束着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表现在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尚处稚嫩状态,个体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的,比如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家庭和更大的氏族。在这一交往形态中,维系交往关系的纽带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封建等级制。这种交往“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限制的规定性”。马克思把第二种交往形态概括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这种交往形态中,人的交往是依赖于物质的。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所以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劳动和生产在这一阶段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发展的助推器。对资本来说,唯一有直接意义的使用价值就是使它自身增值,具有这种使用价值的特殊商品就是工人的活的劳动力。所以资本家通过工人的辛苦劳动获得大量的物质满足需要,而工人却一无所有。这就是资产阶级血的剥削阶段,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人类交往。第三种交往形态是自觉联合起来的个人之间的自由交换,这是马克思设想的人类理想的交往形式。马克思把它概括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很显然,它与第一阶段有相似之处,但它不是简单的对第一种交往形式的复归,它以物质和精神条件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在这种交往形态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劳动本身也摆脱了谋生的手段,产生了人对物质的高度满足和对精神的高度需求,从而使人的交往实践活动表现出人类活动的完整性,表现出人全面发展的丰富性,成为自主活动、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这一阶段的交往活动不再具有约束性,而真正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活动,实现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完整人”的理想人格。

二、必要条件:交往发展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交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的一致性表明,交往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要生存首先就是要物质满足的需要,物质满足自然就离不开生产活动,而生产活动的不断扩大必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更加频繁。有了人与人之间不断频繁的交往,才会让人在交往中得到不断发展,使人的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的需要层次不断发展,人的追求目标、自身发展都要不断适应社会关系的需要,从而在这种交往中不断提高。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人自身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其体力、智力等各种能力不得不全面发展,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自身修养等也不得不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全面提高。同时,社会交往的发展更加强调了人的发展,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不断张扬,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全面发展。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交往能够有序进行的有力后盾。人是普遍交往的实践主体,所以交往发展的范围、发展的水平都与人自身的发展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人的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为普遍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人们产生的社会关系也就不断完善,人们的自身素质也不断提高,人们普遍交往也就成为可能。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交往不断扩大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自身各个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断扩大、不断提高,因为这种需求,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也在不断丰富,随之人们的交往面也在不断扩大。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自由个性的不断张扬也是交往得以有序进行不可忽缺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日益复杂化,人们之间的交往也在不断丰富化和复杂化,只有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这种越来越复杂的交往才能和谐有序地进行下去。

最后,随着人自身发展的进步,社会交往已经跨越到全球性交往。“历史”也转变为“世界历史”。全球性的交往将进一步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全球性的经济交往将使生产力发展世界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在全球性的经济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国际化。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全球性的政治交往也丰富化,政治民主更加成为可能,为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提供政治保障。只有在全球性政治交往中,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才能更有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才更具有现实性。全球性的文化交往融合了各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精华,让人们更全面、更灵活地选择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实现人的知识水平、精神境界、思想素质的国际性发展。同时全球性的文化交往让人们了解了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间的理解和融合成为一种可能,也使得全球性交往成为现实。全球性的交往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的普遍现象,这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平台,同时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深入,全球性交往也必将更加丰富和完善。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和谐人类也将成为一种可能。总之,交往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有机统一的。随着交往的日益普遍化,人的全面发展也在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三、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交往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回归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新阐释新概括,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看,科学发展观是交往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是否充满活力,是否生机勃勃,依赖于交往的发展程度。人类交往历史告诉我们,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靠人们之间的积极交往实现的。没有人们之间丰富多彩的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人类社会是不可能达到今天如此发达程度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并且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切正是适应了交往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全新开放的交往和交往观念打破一潭死水般的社会状态,使全社会的人,组织、机构、部门在一种全新的观念中高速度、高效率地运转起来,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同步,和世界一起发展,让中国沿着文明、科学、进步的大道阔步前进。另一方面,在未来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将会显著提高。这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和极大满足,人们的健康水平、思想素质明显提高,而且还表现在人们因为摆脱了传统的劳动分工的限制,可以支配更多的闲暇时间。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岗位,精神需求可能上升到首要地位,人类整个社会交往活动的品位和层次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的交往活动空间进一步扩大。在这种局面下,随着人们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在未来社会中的不断发展,精神交往关系越来越显得重要也是合乎逻辑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走向缓和、平等、和睦也是必然的。否则,理想社会的实现就是不可思议的。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的精神领域的发展,人的全面解放。这是共产主义理想的需要,也对人类交往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让人的全面解放、构建一个和谐世界成为一种可能。

科学发展观还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就是为了人民,强调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总之一切的发展只有一个宗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发展要依靠人民,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社会的主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的主观能力,发挥人民的创造水平,集中全社会全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成果分配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同享有,走共同富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修养也不断上升,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权益都得到了更全面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惠及到了发展成果,中国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一切问题的中心都集中在人的身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 篇五

摘要:价值问题是同人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要培养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必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关系,处理好义与利相统一的关系,还必须处理好义和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价值取向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概念及其价值观特征

1.价值的概念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价值是表示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功能之间的关系范畴,它表示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如何。价值的主体只能是人,任何价值都是对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价值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指自然、他人和社会。因此,价值可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其中人的价值最为重要,人有创造价值的价值。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类劳动的两种尺度的思想。他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已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人类劳动的两种尺度即是物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说明人的需要的尺度即价值尺度。由此可见,价值是由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两个要素构成的。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主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确立的对客体的肯定意向,它是价值观在德育优化灵魂过程导向作用的具体体现。价值取向的基础只能是社会实践。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的价值观,都是以私有制为土壤,以个人主义为核心,都不承认或者任意贬低劳动人民的价值,具有虚伪的一面,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肩负着历史赋予的最终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推翻一切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伟大历史使命。在与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斗争实践中,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工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无产阶级自身的历史责任逐步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各种价值观中的合理因素,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其特征:一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社会性。二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阶级性。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奉献性。四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进步性。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基本理论

1.人的价值只能是现实人的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从事生产劳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只有现实人才具有价值,抽象的人是无所谓价值的。因为,第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此,个人的理想、抱负、个人的自我设计,只有从现实的条件出发,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得以实现。第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社会关系,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规定着人的生活条件、活动范围、活动方向。因而,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就不能说明人的价值。第三,人是活动的人,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想的真理性,人只有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2.人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做贡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现实的人”和人的“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第一前提;另一方面“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这就说明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没人个人就无所谓社会;人是不能孤立的,不能脱离社会,而社会又是个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有机整体。因此,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总体上是相向互补,共生、共长的关系,具体而言,社会的总体价值增长,一方面有赖于每一社会成员的价值创造和增值。另一方面,社会的生产目的并不是为生产而生产,为积累而积累,其根本价值目标在于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人应该为人类社会多作贡献,人的价值就在于为人类社会作贡献。如果一个人只依赖于社会生活而不为社会作贡献,那他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3.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表现出来

人的价值可以分为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两类。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有机统一的。一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互为前提。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用的人必须是一个自尊、自强的人,而真正自尊、自强的人,必须同时是关注社会和关爱他人的人。另一方面,自我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价值。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才能有高度的成就感,才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当然,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作贡献,但并不因此而否认人的自我价值。因为人只有经常不断地加强学习和锻练,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因此,说一个人实现了他的社会价值,无非是说他为社会做贡献的潜能得到了发挥,满足了他人或社会的需要,实现了他人或社会的利益。

三、如何培养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

1.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我们现在提倡正当的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目的在于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力,缩小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现在有的人将个人利益与西方个人主义等同起来,认为两者都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代名词,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我们提倡的个人利益并不完全等同于个人主义,是因为我们所说的个人利益是以集体主义为导向,以集体利益为根本的正当个人利益。因此,我们所说的个人利益是正当的个人利益,是在集体主义框架中的个人利益。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利益需求,这是人之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的,重视实现个人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最终目标,我们提倡的个人利益之所以与个人主义所说的个人利益有完全不同。首先,它是以集体为核心,强调代表国家、社会、人民利益的集体利益,具有优先性,是在集体利益框架内的个人利益。其次,个人利益应当具有正当性,其正当性在于不以损害集体和他人利益为代价。而是应符合法律、道德规范。如果个人的道德修养更高,在利己的同时也应当利他。在此基础上的个人利益正是我们提倡的个人利益,因为与个人主义的个人利益有着本质的区别。

2.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关系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人在追求自我价值时往往只注重个人发展、个人利益,而忽视了社会价值和整体利益,甚至将二者截然对立起来,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个人的志向要远大,并努力去为之奋斗;二是个人的志向要正确,要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并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他的自我价值才能够得以实现。由它所支配的人生才真正有价值、有意义。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关系。

3.正确处理义与利相统一的关系

义和利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建立“义利”统一的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内在要求。“义”作为道德价值是指人们在处理和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利害关系中所呈现的正或善的价值。既对社会和人民群众整体利益、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肯定及维护;也是对正当的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尊重和维护;对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尊重和维护以及全社会范围内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发扬。“利”作为物质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它包括社会整体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因此,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更要注重把义和利有机统一起来,做到见利思义。要正确处理和把握二者的关系,就是要求人们在各项活动中,必须把义放在首位,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参考文献:

6.马克思关于发展的理论 篇六

论文关键词:卢卡奇;晚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时代价值

乔治·卢卡奇(GeorgLukacs,1885~1971),匈牙利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奠基者,19加入匈牙利共产党,1923年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被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代表作,1933年起侨居苏联,1945年二战结束后回到匈牙利并创立“布达佩斯学派”。卢卡奇晚年(1945年一1971年)所著的《民主化的进程》、《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及其谈话,阐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思想(也被称为马克思主义革新论),他指出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掌握马克恩的辩证方法,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加以发展和运用,而不是拘泥于个别结论,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意,并为无产阶级制定新的斗争策略提供正确的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卢卡奇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一是批判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偏见;二是对现实提出的新问题,不靠经典作家“无可置疑的”引文。

1.回到马克思的方法

卢卡奇既反对苏联的“官方马克思主义”,又反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潮,而提出要回到马克思的方法,复苏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不在于对其某个论点的信仰,而在于唯物主义辩证法,它的本质是总体性。总体性指的是“总体对各个环节在方法论上的优越性。”“只有在这种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坤这样做并不否定各个环节的差异性。总体性的方法是一种在思维中再现现实的方法,它离不开现实,但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对现实进行加工、处理的结果。

所以总体陛的方法既与唯心主义相对,也与庸俗唯物主义相对。从根源上讲,总体}生范畴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批判地继承了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将总体性范畴提升为本体论上的支配范畴,并被纳人了逻辑主义和等级的框架当中。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将总体性范畴从逻辑主义的框架中解救出来,赋予了它现实的内容。卢卡奇认为:“只有利用马克思所揭示的方法对现实加以客观地观察并经过整理加工,才能达到既忠于现实又忠于马克思主义。”

2.根据时代的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晚年针对修正主义,特别强调回到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的学说,决不想偏离它、改进或改正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注重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留下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大量正确无误的真理,许多对它的继续发展富有成效的提示;我们如果不深人地掌握和运用它,在科学上就不能前进一步。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

“如果不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把非洲、阿拉伯、南美等地的不同发展归源于它们现实的经济基础,如果不根据它们真买的发展路线对它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那么,任何从理论上解决‘第三世界’问题的企图都必然流于空洞的套话。第二,根据实践的需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本人还没有来得及研究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以具体和真实的历史性为基础,当代复兴马克思主义在其中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为实践制订有效的理论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根据实践的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的应有之义。卢卡奇认为,“在当前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需要回答人的真正的合类性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问题,为此,必须要研究这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嘲。”第三,采取开放的态度,吸取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果。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能和外界相隔绝,固步自封,要留心当代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卢卡奇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两点思路:一是进行自我清理和自我批评。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建是一个共产主义运动复活的问题。然而,如果共产主义运动想要其脚下有坚实的基础,它就必须选择自我更正的道路。尽管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复兴将来自这种自我清理和自我批评。二是在反对多元主义的前提下允许不同流派的存在和争论。卢卡奇认为,在通往真理道路上的多态现象是正常的,大家的意见可以不一致,但是每个问题只能有一个真理。“然而,如果我们接受错误的资产阶级概念,把多元化看作某种理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它既可以是唯心主义的又可以是唯物主义的,既可以是因果论的又可以是目的论的,既可以是这样的又可以是那样的,那就非常不好了。”

7.马克思关于发展的理论 篇七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意义

由于马克思所在时期跟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相比,变化巨大,要想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中贯彻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首先就需要熟练掌握该内容,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马克思的发展理论,从而早日实现新时期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发展动力论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推动社会整体发展和进步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因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基本矛盾运动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需要利用各种具体的直接动力因素来表现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将所有因素汇集在一起便形成了合力,整体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二)社会发展主观论

马克思强调,由于人承担着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体,所以可以将社会发展的逻辑点和历史都归类于人类的活动,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物质生产活动。然而社会发展属于客观规律性跟主观能动性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矛盾过程,若两者的关系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将会对社会发展进程产生阻碍。

(三)社会发展趋势论

马克思成功辩证了社会进步的相关论述,他认为在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推动下,从整体上看社会发展呈现出不断向前发展的总趋势。

(四)社会发展规律论

虽然人类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但这并不能证明人的主观意识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转移作用。马克思认为,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因素为经济因素,但是所有的社会基本动力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矛盾,在这些矛盾的综合作用下,人类社会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进而前后共经历了5 种不同的社会形态[1]。

(五)现代社会批判论

马克思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帮助人们探寻到一条可行、现实的道路最终实现自由和解放。

二、马克思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当代意义

(一)必须采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当今社会发展问题

跟其他理论一样,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也是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这就需要世人合理运用并牢记其社会发展理论,并通过研究跟马克思相关理论作品来促使社会发展理论得到创新和发展,还我们还必须利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社会发展理论,将社会当作是一个不断前进的人,其在逐步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此,社会才能够不断趋于完善。另外,我们还应该利用社会平台来发展自我,促使自身进步,利用自身的闪光点去营造社会的大光环。当前,我国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伟大战略,其实这也是紧跟时代发展的结果。

(二)将科学性和价值性有效结合起来,推动社会发展

马克思通过将科学性和价值性有效结合起来,洞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进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被社会主义社会取代,其主要是因为跟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多。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社会主义社会重视生产力发展,充分意识到生产力是保证一切社会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因此主动发展生产力必然是实现发展的关键所在;二是社会主义可以避免两级分化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严格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并且将共同富裕作为长远的奋斗目标,如此便成功避免了产生两级分化,营造了和谐共生的局面。

(三)马克思所设想的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完全吻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人向往和追求的美好社会形态,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共产主义社会得到实现的希望。首先站在物质角度来看,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知不断趋于成熟以及应用各类先进技术,人们在当今时代能够创造的财富总和已经达到空前状态,再加上人们的这种能力还处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相信彻底消除私有制将指日可待。其次站在精神方面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跟世界各地之间的合作和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因而在这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人们的文化思想也得到更为广泛交流和传播,如此便可以让人们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人们自身的视角也更加开阔,这些均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因此,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就应该为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早日实现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发展的理论,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它提供的并非是现成的教条,而为当下继续研究提供了办法,有助于我们更加合理地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在当前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运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将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我国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贞平,陈春燕.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1-2.

8.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 篇八

关键词 社会发展理论 发展 内容 趋势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萌芽

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会影响这个人今后的工作职业的选择,我们并不能选择我们想要去的工作岗位,它要受我们的能力,社会的环境,社会上的关系影响,这也是马克思从初中时注意的社会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在某种程度上社会的关系总是会影响我们今后的抉择,有时这种影响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对于普鲁士专制制度与书报的检查令的抨击,通过个体性的方式批判了反民主、反自由的虚伪本质,只有通过取消书报检查制度才是真意义上改善了书报检查制度,这也是马克思在1842年发表的文章中所写的,针对如何整治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德法年鉴》中《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最为重要的两篇文章体现了马克思思想发生改变的过程。

这也是马克思首次论述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共产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这样解释的,它是一种摒弃自己私有的财产,具有政治性、废除国家、未完成性、将私有财产通过异化的方式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争占,同时具有积极性,非负面的特点,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亲手渐渐地进行社会改革,将社会进行与人调整到复位的状态,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纵观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历程,不难看出,马克思表现出了对社会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成熟

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世界观发生了第一次转变,即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从这以后 始,他的世界观上发生了第二次转变,即向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转变。在《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中,马克思系统阐述了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规律以及趋势等,这标志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形成。

在《神圣家族》中,针对鲍威尔把世界发展的原因归结为“自我意识”和“实体”的对立,藐视群众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物质生产出发的角度,有力地论证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还从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以及私有制自身的矛盾运动等角度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如果说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对“人”的阐释还带有人本主义痕迹的话,那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则把“人”从“抽象”彻底拉回到了 “现实”。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观点,从现实人出发,科学阐释了人,特别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使其社会发展理论中的社会发展主体得以真正确立。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则明确的提出了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思想。马克思对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深刻揭示,标志着其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动力论基本形成。

在社会发展规律方面,他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的发展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而是在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这样,马克思的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就被建立在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确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生产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关系的基础上,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在进一步阐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同时,还揭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从而完整的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的规律论得以基本形成。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发展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就其基本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两大层:一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即历史观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是阐述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些最基本的观点,着重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二是具体的社会发展理论,即以特定社会为对象的发展理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前的著作中系统阐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而对具体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则是从《资本论》开始的,主要表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和东方社会以及古代社会的探讨中。从对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的研究到对具体社会发展理论的探讨,使得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社会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等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结构的认识,发现了 “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把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运动规律推向了具体。到了巴黎公社时期,马克思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总结,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其国家学说,并且指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形式。巴黎公社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进一步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预测。到了晚年,马克思转向原始社会史研究,写下等重要的笔记和一些书信,系统研究了东方社会和古代社会的所有制问题,提出了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科学的阐明了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从而使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生命的颜色”话题作文及点评下一篇:人员升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