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述职报告

2024-10-08

军旅述职报告(共10篇)

1.军旅述职报告 篇一

《苦难辉煌》军旅忆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军用15年时间倾情著写的《苦难辉煌》,为我们再现了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在这本书中金一南教授以其全新的视角、鲜活的语言、激越的精神、深邃的思想,把那段错综复杂、变革深刻、波澜壮阔的沧桑历史生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在畅游文字海洋的同时感悟那一份厚重,一份悲壮,一种精神,一种辉煌。

“„„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相较,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幸福起来的人们于是不想承认自己曾经是奴隶,也不屑于承认曾经有过英雄。不知不觉中,自己那部热血奔涌、震撼人心的历史被荒弃了、抽干了,弄成一部枯燥、干瘪的室内标本,放在那里无人问津。„„”每次读到这一段,心底都会产生一股共鸣,体会一种心酸。不历苦难与磨砺,哪有辉煌;未经奋斗与挫折,难得胜利。

纵览全书,我们都能感觉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全书中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当我们党在最困难的时候,前景最黑暗的情况下,革命先驱们依然坚守的那种信仰。正是这样一种信仰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摧不毁,打不垮,战不胜,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在和平和发展作为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纷

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实际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我们前面并没有一条洒满鲜花的道路,需要踏过一片片荆棘,迈过一道道门槛,甚至是前人从未遇见过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依然是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而作为一名军人,我们要牢记革命先辈的教诲,传承他们不怕牺牲的精神,继承他们的信仰,完成他们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过去相对现在是历史,现在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2.别样军旅“生活”情 篇二

我叫杨蕊静,是成都军区空军某通信总站四连的一名女士官。在连队里,我与王丹林、文传艳、排长王燕是同年兵,关系好得不得了,天天粘在一起,别人都说我们是四连的“四朵金花”。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喜欢看《解放军生活》,经常拿着连队里仅有的一本争来抢去。《解放军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们之间友谊的纽带。直到有一天……

“快来看,杨蕊静上杂志了!”星期天一大早,王丹林拿着一本2004年第7期的《解放军生活》,兴冲冲地在连队里嚷着。我还以为她逗我玩,走过去一看,杂志上还真刊出了我的照片,那是两个月前宣传干事给我拍的摄影小说《知道缘》,担任主角的我都快忘记了,没想到在我最喜欢的杂志上刊发了出来,我高兴得有些不知所措。

看一看杂志上自己的照片,再望一望镜子中的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正当我沉浸在这份甜蜜之中的时候,王丹林推门闯了进来,用她特有的大嗓门说:“还臭美呢!”我心中不禁有一些恼火,“你嚷啥,这么大声!”丹林感觉到了我的不快,伸了伸舌头,退了出去。

从那以后,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闲置已久的化妆袋也派上了用场。一有空就对看镜子“端详”自己的脸,跟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也少了许多。终于,去年8月的一天傍晚,排长王燕非常严肃地对我说:“瞧你,眉毛越修越细,嘴唇越涂越红,哪像当兵的样子!”我又羞又气,一句“你这是嫉妒!”冲口而出。听到这句话大家都愣了,没想到一向开朗大度的我会说出这种话来,王丹林在一旁气鼓鼓地不说话,文传艳冒出一句:“上了一回杂志,就真以为自己是模特了。”听到这话,我再也受不了了,跑回房间蒙着被子哭了起来,我不明白我的战友们都怎么了?

第二天的早上,我装病不起床,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们。了解我的王燕排长知道我在装“怪”,主动来到我的床前。看到她,我委屈的泪水差点又夺眶而出。王排长半开玩笑地说:“眼睛都变成小桃子了,看你还怎么臭美。”见我没理她,转而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知道条今为什么规定女兵不准化妆吗?穿上绿色的军装,那种英姿飒爽,是能画出来的吗?我们女军人追求的是自然美、健康美,而不是刻意雕琢出来的美。都是老兵了,怎么这点都不懂。”听了这一席话,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这时,文传艳轻轻地推门进来,晃着手中一本新的《解放军生活》说:“好不容易抢来的,就先让你饱饱眼福吧!”我笑了,从床上坐起来,阳光爬上了我的脸庞。

化妆袋被放回了储藏室,连队里又看到了我们四个亲密无间的身影……

3.我的军旅生涯 篇三

2009年12月,我带着儿时对军营的无限向往,带着美好的从军理想,带着献身国防的追求,带着无限的遐想与期盼,告别了父母,告别了生我养我的地方。来到无比神圣的军营地,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

曾经当过兵,终身是军人。

从部队复员回来已有将近一年,当年战友的一颦一笑,依然历历在目,两年的军旅生涯更是使我终身难忘。

军营中的文化生活虽单调却乐着,记忆中最为深刻的就是“拉歌”了。新兵连的训练任务繁重,从早到晚个个累得筋疲力尽。“拉歌”最能提神,最能鼓舞士气。偌大的训练场,几个连队有秩序地列好方阵,夏日的中午,水泥地面灼热,大家席地而坐,烫得龇牙咧嘴。这时候,连长就会大嗓门一喊,双手一挥,全连战士的情绪就给调动起来,放声高歌。“工兵连的要不要来一个”,嗓音一落,整个连队就会爆发出震耳欲聋般“要”的声音。对方连队也不示弱,大家争先恐后,你方唱罢我登场,从《团结就是力量》一直唱到《打靶归来》。此时此刻,分贝是关键,气势很重要。歌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紧张而充实的新兵生活在三点一线的作息和摔摔打打的训练中结束。当连长为我挂好军衔和兵种符号后,我真正的体验到兵肩上责任的沉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日复一日的操练,日复一日的坚守,成为老兵后,我更加体验到兵的真正内涵——时刻准备着。就像歌声里唱到的一样。“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为了这份神圣的坚守,我愿意付出自己的青春。哭的时候没人哄,我学会了坚强;怕的时候没人陪,我学会了勇敢;烦的时候没人问,我学会了承受;累的时候没人可以依靠,我学会了独立…….看着自己的训练成绩不理想,我会去练,看到自己的军事技能不如人,我可以去学。看到自己的作风比较拖沓,我可以去改。

还记得训练场上的挥汗如雨,还记得紧急集合的紧张有序,还记得拉练途中的相互搀扶,还记得演习场上的斗智斗勇。部队的训练艰苦,三伏暑天,寒冬腊月,斗骄阳,战飞雪,磨炼了意志,丰富了经历。两年的军旅生涯让我找到了自己,一个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转变。强壮的体魄,坚强的意志,雷厉风行的作风,机智果敢的能力。只有压力才有动力,原来我可以这么优秀。

岁月的风吹散了一树的秋天,飘零的落叶,枯萎地黄去。我执著于在青翠的梦里,看雄鹰搏击长空,感受霜去寒来。尽管阳光不能定格在我的脸上,我的呼吸却会在黑暗中发出响亮的声响,于是 我相信这段军旅生涯必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美丽的珍藏。岁月易逝,青春易老,往事若云烟,写一段文字,留于清风,献给军营!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不后悔!

4.论军旅文化 篇四

部队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随着兵员成分的变化和军队使命任务的拓展,“文化管理”这一新理念、新手段,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军现代化管理的实践中。强化军队文化管理,是把军队各项工作纳入科学轨道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

“文化”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军队文化管理不等于“文化工作管理”

军队文化管理,即从文化视角审视军队的一切管理行为,使军队管理者确立科学的文化管理理念,增强管理活动中的文化含量,形成自身科学的价值体系,其政治保障功能与军事管理价值,超越了包括部队文化工作在内的各项具体工作。

“军队文化管理”与“部队文化工作管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概念,后者管理对象是具体的工作任务,前者管理对象是特殊的文化体系。

“军队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军队”是条件。“军队文化”包含多种特定文化概念:“军营文化”重在表述军队驻地区域内官兵生活的特色文化现象;“军旅文化”重在表述军队组织成员即军人军事生活旅程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军事文化”具有更复杂的价值体系,主要表现与军事行为相关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等,体现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军队文化管理是“文化”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它通过科学手段,为价值观念生成积极转化效应、创造可能、提供条件。

就军事管理意义而言,军队文化管理是一项包括了从军人核心价值观到部队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所有具体工作价值观层面的塑模工程。

随着信息化战争制胜模式的转型,战争的认识系统发生根本变化,并促使其行动系统与之同步,呈现出实时化、精确化等外在军事特征。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官兵对各种军事信息的认识与判断能力,使军队的信息力与火力、机动力同步发展,对官兵的文化价值观念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军事博弈中单兵信息判断处理能力的重要价值更为凸显。部队文化管理已不是活动层面单一组织管理,而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从军队文化管理领域,整体反思我军管理工作理论与实践状况,高度重视当代官兵个体文化心理及文化背景与发展趋势研究。

现代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人”。“人”不仅是“人力资源” 意义上的管理对象,不仅具有一般的“物”或“有理性的动物”所具备的规律性,更具有自身特有的规律性。只有切实以尊重人性为基础的管理,才能有效发挥人的决定性作用。军队文化管理价值指向,首先应从人性价值层面发掘官兵生命意志中奋争拼搏的精神资源,引导他们勇于实现生命价值,完成自我超越,追求人生梦想;其次,从社会角色层面定位合格军人的人格标准,塑造当代军人精神风貌;从意识形态层面牢固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充实官兵精神信仰;从文化观念层面对官兵实施精神塑模,营造积极向上的军营文化环境,促使官兵真正确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方法论层面坚守管理科学核心理念,提升官兵人文素质,增强其主体创造的精神、能力。

管理模式的革命性转变——文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带兵方法问题,而是观念转型问题

“文化管理”强调从文化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文化的手段解决问题,突出官兵精神文化心理因素在军队日常管理活动中的科学运用。无疑,这不是简单的带兵方法问题,而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观念转型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学历青年批量进入部队,我军官兵的知识文化结构逐步改观,“文化带兵”成为新时期军队管理研究的焦点话题。去年底,全军近13万大学生应征入伍,必将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更迫切、更现实、更具体,在我军战斗力建设方面更具有科学发展的积极意义。

今天许多新战士入伍到部队,第一件事就是先问能不能上网。当今时代,文化以其特有的生动形态,全方位地影响着当代官兵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理想信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年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强烈。官兵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呼唤军队文化管理达到新水平。广而言之,我军各项管理实践活动将因为管理对象越来越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基础、人文素养,必将更加趋向科学、文明,甚至在管理模式上发生革命性转变。军队文化管理理论包括基础性、应用性两部分。前者从管理学核心价值理念出发,对军队管理行为的精神文化成果,进行系统、理性的逻辑归纳,使其具备政治保障意义与军事管理价值。后者研究军队在不同时机、环境、任务条件下,包括文化工作在内的所有工作中文化现象之本质,科学优化配置文化资源,总结其发挥政治保障功能和体现军事管理价值的规律,实现官兵精神培育目标。

军队文化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以官兵为中心的精神管理和观念管理,这就决定了其管理方法有不同特点和要求。军营文化管理,往往难以立竿见影,只能通过长时间的作用,才能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和支配作用,起到春雨润无声的管理效果。

任何军事组织行为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环境的适应性,来自于该组织与内外环境的整合,在整合中会产生该组织独特的行为模式。这种独特的行为模式系统,显示了该组织的文化个性和生命力。部队管理者应依据本团队的根本价值理念,结合自己的特殊性,整合出一套有本部队特色的行为模式,并以此形成自己的文化个性。通过塑造官兵的个性化形象和集体的特色化形象,来增强官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知胜败矣”。探寻文化带兵的奥义,提高文化带兵的能力,无疑成为各级带兵人的新课题。

通信14-1班

5.《军旅第二天》 篇五

天刚朦朦亮就听到喇叭里发出的号角声,随即听到班长的吼声:“起床啦!动作快点,十分钟后出跑步操!”和我同寝室的战友还有一个一直躺在床上睡觉,我过去推醒他:“起床啦,十分钟后跑步。”他半睁开那双眼睛问我:“兄弟,现在几点了?”我看了一下墙上的挂钟:“还有八分钟六点。”他一听完又闭上眼睛,嘴里还说道:“起床这么早,有病吧。”碰巧这话被刚好过来查房的班长听到,班长走到那人的床边,用手拍了拍他的被子。当时的我们都被吓的楞住了,不知道该怎样去提醒那战友。那战友不知道是班长拍他的被子,突然一掀被子开口怒道:“不要妨碍我睡觉„„。”后面的话他没说出来,因为他看到了班长,看到班长正面目狰狞地看着他。我们心里叹息道:唉,他要受到班长的教训了,不知道班长怎么惩罚他啊?我看到他当时吓的脸都变色了,对班长说话都在打颤。班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他吓的吞吞吐吐地答道:“我„„我叫某某。”班长用手指着他说:“我记住你了。”说完转身就走了。等班长走出我们的寝室,我们才松了一口气。

哨声响起,我们迅速在过道列队站好。班长一声令下,开始出跑步操。在班长的带领下,我们这帮新兵第一次跑了三千米。跑完之后,累的我像正融化的冰激凌一样,瘫软在地上气喘吁吁,大口深呼吸。等我跑完后,我看到还有三个战友在训练场上跑。班长大声吼道:“快点,还有一圈!跑起来,否则别吃早饭了!”那三个战友看得出来,实在是跑不动了。这时感人的画面出现了,一个跑的比较快的广东战友跑过去拉着其中一个跑的慢的战友,带着他一起跑。慢慢的,有好几个跑的快的战友都加入了这项互帮互助的活动。班长看到了,可能心里也被震撼到了。班长在一旁大声地给他们加油道:“快点,跑起来,快到终点了!”那天早上吃饭,班长表扬了我们的团结精神。

上午在班长的带领下,集体在走廊大厅进行新兵第一项训练:压被子。我们将被子铺展在地上,双手抓住木质板凳的两脚,双膝跪在地上,用力将板凳的平面压在蓬松的被子上。时间一长,膝盖疼的真受不了。压了一上午,下午继续压。膝盖早已被磨的破皮流血了。班长在边上看着,不敢起来,只好自己强忍着。班长从我们一个个痛苦的表情中也看出来了,毕竟班长也是这样过来的。班长笑呵呵地说:“现在压被子其实是你们最舒服的时光,要好好享受。等你们开展接下来的训练后,你们会很怀念这段时光的。”我听后,心里一直嘀咕着:赶紧开展训练,不管如何总比跪在这受罪强吧。

6.军旅作家:李存葆 篇六

李存葆,1946年生,山东省五莲县人,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两年,于1964年入伍,1970年调济南军区文工团任编导,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任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1996年调解放军艺术学院任副院长,兼《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主编,1997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写作之初以诗歌创作为主,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以来,在小说、报告文学、电影剧本、散文创作中均有建树,发表作品逾200万字,获全国、全军及省级以上文学奖50余次。著有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长篇报告文学《大王魂》,散文《云自舒卷风自狂》等。其小说译有英,美、法、日、俄等外文版本。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长篇报告文学《大王魂》《沂蒙九章》(与王光明合作)分别获中国潮和全国报告文学奖,散文《我为捕虎者说》获第一届韩愈杯一等奖、全军八一新作奖一等奖,散文《鲸殇》获第六届《十月》文学奖,《大河遗梦》获第二届韩愈杯一等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电影文学剧本《高山下的花环》获全国弟五届电影金鸡奖及最佳编剧奖、《百年老屋》(均已拍摄发行)获全国优秀电影剧本奖。

作品选读一

水之悲歌

江河溪海,雨露霜雪,历来都是文人骚客的审美客体。但在如今的很多地方,水的审美价值已被蒸发掉了。

青海某地。过去这里有清泉,现在成了沙漠。这里的居民,常年靠军车供水,每人每天三斤,包括家畜用水。一天下午,一辆送水的军车照例在公路上行驶,忽然一头老牛冲上公路,拦住了军车。

司机猛按喇叭,老牛仅是抬头望着车窗,纹丝不动。押车战士跳下车来,大声呵斥、推搡老牛,老牛还是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老牛仍用乞求的目光望着车上的水箱。

在这之前,运水战士也曾数次碰到过牲畜拦车乞水的事情,但它们没有像这头老牛这般执拗。后面的车越停越多,几个司机或扭牛角,或拽牛尾,老牛仍是扛着不走。牛的主人闻讯而来,朝着老牛那缺毛露出干皮的脊背上,一阵狂抽。老牛哞哞哀叫着,还是没有离开的意思。

运水战士见状,决计宁愿背下处分,也要给这老牛一盆水喝。一盆清水摆放在老牛的面前,但是老牛没有将头伸向水盆。它扬脖回首哞哞吼了几声。随着这呼唤,一头牛犊从沙梁后面蹒跚跑来,猛地把嘴插进水盆,将水吸了个一干二净。在老牛的眼睛里,似有浊泪渗出。它伸舌舔舐着小牛身上那因干燥而缺乏光泽的茸毛。没待牛的主人再挥鞭轰赶,老牛领着幼仔,走下公路,远去了。

曾经的清泉,为什么消失了?水,都流去了哪里?

罗布泊的大荒漠里,有一座被流沙掩埋了的历史名城楼兰。

当年楼兰,古树遍野,兽腾鱼跃,水肥土沃。也许人们错误地认为,那些动植物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于是便舞动刀斧箭弩,杀伐无度。当绿阴渐次稀疏时,沙龙便张开巨口吸干了河流,楼兰终被埋葬在浩瀚死寂的沙海里成为了生命的禁区。

祁连山下的居延海,三十多年前还是烟波万顷、清丽如画的内陆湖,是各种水鸟及鱼虾栖息的天堂,随着祁连山上流下的雪水被上游无序地“围追堵截”,也随着周围植被受到空前地狂挖乱垦,终使今日的居延海完全干涸,并成为风沙施暴北京的罪恶渊薮。

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盟,向被誉为骆驼之乡。骆驼本是被干旱和饥饿孕育出的有着钢铁般生命的家族。近十年来,由于当地沙化程度日益加剧,骆驼的主要食粮马莲草几近绝灭。骆驼们在经历了饥与渴的极限之后,一批又一批地走进了地狱之门。我在一本画报上,看到一具具横躺在沙漠中骆驼的尸骨,那惨白的化石般的骨架,像架架竖琴,仍在向读者唱着干渴的悲歌。

山西霍泉在唐贞观时建起灌渠,每届春旱时节,洪、赵两县的庶民常因争水而械斗。这年春天骚乱又起。知府速招洪、赵两县令共同拟定了匪夷所思的平乱之策。

一天,知府差人在霍泉旁的水神庙前,架起大油锅一口,掷铜钱十枚于锅底,先将锅中之油烧个滚沸,再命两县各选的壮丁,用手探油锅而捞之,捞得几枚钱,便得几份水。在两大营垒民众山呼般的助威之下,三声响锣敲毕,全场鸦默雀静。但见赵城擢拔出的硬汉,弩箭离弦似地冲至锅边,抢先猛地将手插进滚沸的油锅,一下抓住铜钱七枚。壮汉的右手、右臂被油炸得焦烂……

为赵城赢得七份水的汉子,被该县视为泽被一方的英雄,并为之在水神庙一侧建立了“好汉庙”的生祠。

自“油锅捞钱分三七”后,洪、赵两县为泉水仍屡争屡讼,械斗不断。分水的限水石也屡竖屡砸,两县的水战仍死纠活缠,不绝如缕。至清雍正年间,方换成难毁难拔的铁柱。尽管官府派衙役严守分水亭口,但两县又把战地移至对方渠头,常是彼战摁下破葫芦,此战又炸裂了漏水瓢。因水结下的不共戴天之仇,使得洪、赵两县青年男女从不通婚。直至建国后,赵城并入洪洞,这延续千余载的水战才偃旗息鼓。

地球上到底哪种资源弥足珍贵,答案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水。因为水是生命之源。

纵贯美国西南部七州的科罗拉多河,曾因水的丰沛而称著于世,近几年却因用水量骤增而出现短缺,七个州的首脑不得不坐上谈判桌,去重新修订八十多年前制定的分水协议。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有214条(个)河流及湖泊,早就成为所流经国家之间一触即跳的最敏感神经。

以色列与叙利亚关系的“死结”,在于有着“中东水塔”之称的戈兰高地。该高地是约旦河之源头,以色列百分之四十的用水取自约旦河,如果以方放弃该高地,会让叙利亚死死扼住其生存的咽喉。埃及与接壤的埃塞俄比亚为尼罗河的纷争由来已久,埃及百分之九十七的用水来自尼罗河,但处于上游的苏丹、肯尼亚、乌干达等另五个国家,也都纷纷开发和利用尼罗河水,埃及对上游诸国的超量用水分外敏感,曾多次声称,将不惜动用武力加以干涉。印度与孟加拉国为恒河的纠纷,匈牙利与斯洛伐克为多瑙河的摩擦,土耳其与中东国家为幼有诸多学者指出,如果说20世纪是石油的战争,那么21世纪将会是水的战争。可以想象,一旦水的争夺大战在全世界爆发,那就不是昔年洪、赵两县那样的刀矛相搏,而是现代各种尖端武器最惨烈、最血腥的杀戮与灭绝吧?

(选自《解放日报》2007.3.8)

作品选读二

大河遗梦(节选)

豪雨倾泼过的盛夏,我故地重游,为的是重温大河的神秘。但大河的“河府”里仍空空如也,一览无余。神秘与威严同在,神秘与大美共存。神秘是诱发人类不断追求的因子,大自然的神秘与壮美,也是我们这些困在水泥方块中的现代人那浮躁灵魂能得以小憩的最后一隅。黄河,断流的黄河,你失却了神秘便失去了威严,失去了大美,从而也使我们失去了一

块偌大的慰藉心灵的栖息地。

黄河,面对断流的你,我深信,在你干涸的河床下面,仍有我们民族不竭的心泉。你那滞重的赭黄色的波涛,曾拉弯了多少纤夫的背,曾洗白了多少舵工的须发,曾嘶哑了多少舟子的喉头……黄河,你分娩一切又湮没一切,你哺育一切又撕碎一切,你包容一切又排斥一切。因了你的存在,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潜流与你不息的波涛一起翻卷,流过商周秦汉,流过唐宋明清,直灌入今人的心田。你使圣者垂思,你使圣者彻悟。

黄河,老子从你怀抱里走出,这位睿智无比的老翁,仅用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便诠释了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出了多少“道法自然”的真谛……黄河,庄子从你臂弯里脱出,这位枕石梦蝶的先哲,用外星人一样的耳朵,去闻听我们这颗星球上的天籁地音,用心灵去感悟神秘的自然,那灿若云锦的辞章,那汪洋恣肆的著述,令今人读来扑朔迷离……黄河,孔子从你的波涛中荡来,这位生前四处碰壁的老头,当今已被世界推为十大哲人之首,一部《论语》,曾被多少代统治者奉为“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圭臬……黄河,孟子从你黄土地上站起,这位首先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思想的大儒,把儒家学说推上极致,使孔孟之道,历两千年誉毁而不衰……

黄河,我知道,只有你那气贯长虹的肺活量,才能让李白吟出那飞霆走雷的诗句,才能让冼星海谱出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滂然沛然的乐章……

黄河,当今我们这个民族正处在历史大转型的紧要关口,我们需要黄河大米,需要黄河“毛魛”,需要黄河绒螯蟹,需要你三角洲上那素衣缟服的天鹅……但我们更需要思想,需要智慧,需要精神王国的两大骄子——哲学与诗。黄河,当我们的物质大厦遍地耸立时,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巍峨齐高。黄河,面对这个七色迷目、五声乱耳、连空气中也飘散着物化的浮嚣之气的世界、我不希望因为你的断流,而使我们这个民族的忧患意识消弥,让哲人停止思索;也不希望因为你的干涸而使诗人关闭了那催人奋袂而起的激情的闸门……

黄河,我还知道,是你的黄涛黄浪黄泥黄土塑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你横向流淌北方的大野,你纵向雕刻了中国的性格。那带剑的燕客,那抱琵琶的汉姬,是你真正的儿女。你既能使“挑灯看剑”的赳赳武夫,高歌“梦回吹角连营”;也能使低呤“绿肥红瘦”的纤纤弱女,赋一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绝唱……黄河,你用黄水养育出青海高原那会唱花儿的娇娃,你用黄风抽打出内蒙草原那剽悍的骑手,你用黄浪冲刷出陕北那满脸都是鱼纹皱的坚韧农夫,你用惊涛铸成山东大汉那青铜色的胸膛,你狮子般的气概,赋予我军营士兵那钢铁般的神经,你一泻千里的奔放,注入我油田铁人那地火般喷突的豪情……

哦,黄河,我历史的河,我文化的河,我心灵的河!当我们这个黄皮肤的民族正把握命运的缰绳,紧攥时代的流速,去际会新世纪的大波时,断流,你怎么能断流呢?

超级链接

听李存葆谈散文

对于散文创作,李存葆先生有着很多独到的见解。他说:“散文是讲究气、韵、趣、味的。气可以是狂涛飞瀑,也可以是平湖静波,总是宜正不宜邪;韵可以是晨钟暮鼓,也可以是蝉噪虫鸣,总是宜雅不宜俗;趣可以是武松打虎,也可以是云中观月,总是宜高不宜低;味可以是熊掌鲍鱼,也可以是黄瓜土豆,总是宜淳厚不宜寡薄。”

近年来,李存葆的笔触由小说转向了散文,原因在于他对生活的观察视角和切入点发生了变化。在他的散文中,“人性生态”和“自然生态”是两大创作母题。他认为,“真”是文学必备的品格,真情实感是一切艺术赖以生存的根基。散文应该更贴近中国人的生活,也应该更关注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与种种困境。散文里应该有情感的浓度,哲学的深度。近年来,各种性情散文、文化散文、休闲散文增添了散文的丰富性,但也出现了一些小情小调的软性文字。李存葆先生认为,这些散文不应该是“主流散文”,他提倡的是充满文化含量的“大散文”。

李存葆先生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篇幅长、分量重,他写作的速度还相当快。当年写作《高山下的花环》,他仅用了十几天,而《永难凋谢的罂粟花》也只是用了二十几天。相比较而言,他写小说速度较快,基本一遍成稿,而写散文的速度稍慢,有时要改动两三遍。因为,对于散文,他倾注了更多的思考。他认为,在中国灿若星河的文化宝库中,散文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在当今的散文创作中,怎样才能拟古而不泥古,鉴洋而不见洋,是散文作家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在散文的语言上,李存葆先生也下过一番功夫,他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他的散文语言比较注重节奏美,尽量不用读者比较熟悉的语言。说着,他拿出自己的散文集《大河遗梦》,随便挑出其中一些语句给笔者看:“哦,太阳老了。月亮老了。历史老了。黄河,你也老了。”

当提及年轻的一代应该如何写好散文时,李存葆先生说:“应该重视古典文学的学习。”他认为,古典文学词章华美,意蕴深刻,流传千百年仍然熠熠发光,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7.军旅部队写作参考 篇七

如今,我穿上军装已半个多月,正在我理想的路上一步一步向前走,向着我心中灯塔指向的方向,不断地迎接着种种挑战,也一次次地战胜困难,战胜自己。曾记得在骄阳下站队列,在暴风雨中训练,在黄昏时长跑,在汗水与泪水的冲刷下,锤炼自己的意志,坚定自己的信念。

起初,带着好奇而新鲜的渴望,走向橄榄绿,踏上军营路,去撞击生命的火花。毕竟是谙世不深的年青人,与亲人故乡的离愁已随远去的站台而逝,取而代之的却是对一个崭新环境的好奇、兴奋与对新生活的向往。方向感也暂时失去了,初升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柔和的霞光羞怯地沿屋角从树间丝丝穿过,慢慢的交织成强弱相间后再渐成一色的网,罩住晨睡的军营。新兵的训练是严格的。不同的文化程度成就不同的理解能力;不同的体格和性格也决定了训练水平提高的进度。军队就是直线加方块,整齐化一的象征。步调一致及站如松、坐如钟的素质是通过新兵训练三个月以及漫长的军旅日常养成所造就。

人生的第一次太多,新兵训练也在我的内心深处打下不可抹灭的印记。当脚步不是歪斜而是铿锵有力;当口号歌声由稚嫩而成雄壮嘹亮;当三点一线枪枪命中靶心;当肃然站立耳边响起《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当亲手为军装缀上军徵、军衔、肩章之时。油然而生的自豪早已洋溢在新兵们的脸上。我们的目光正投向远方。

新兵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新鲜的血液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犹如喷薄而出的太阳,是那样的朝气蓬勃。从立正、稍息、跨立到起步、正步、跑步,完成了一名普通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在“三点一线”、“直线加方块”的队伍里迈着坚定的步伐,抛却思乡的烦恼和离家的伤感,用汗水和智慧描绘着五彩缤纷的军旅人生。

朋友曾问我:“每当你疲惫的时候,你后悔吗?”我说:“我不后悔!而且永远都不后悔!”面对同学高薪的工作,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的冲击,也许我不会有金钱的富足,生活的安逸。但是,不经历军营的苦,便不会体会生活的甜;不经历军营的累,便不会体会人生的充实。是这半年多的军旅生活让我坚强,让我成熟,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也许未来的路上还会有风有浪,通往理想的路上有荆棘有坎坷,但只要理想存在,一切困难都会变成成功的契机,一切苦都将在成功中转化为甜。

半个多月的军旅生活,我觉得充实,觉得欣慰,觉得无悔。我坚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走的路是无悔的,相信军营是我梦想实现的地方。就让那冲浪的小船,载着我的理想,一如既往地在这绿色的港湾里前行!

当兵的苦、当兵的吃亏、当兵的没有……

是的,从一个讲实惠的人的心理来看的确如此。从当兵的第一天开始到退伍返乡,这其中的每一天都在纪律的约束之下,整天摸爬滚打、风吹雨淋、掉皮掉肉,甚至流血牺牲。如果在深山老林守个目标,整年见不到一个人,那么两年下来他会不会变成现实的“人猿泰山”?白白浪费两年时光,不如挣点钱潇洒,一个月几十元的津贴又有什么用?

其实不然,放眼世界,大凡名人都当过兵。这又是为什么?两个字“素质”!在其它地方锻炼不出来的素质、军人特有的素质——勇敢、顽强、正直无私、乐于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为什么他们能在环境恶劣、条件特差的地方一守就是几年、十几年?为什么他们能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危害时挺身而出?为什么他们能在抗洪抢险时冲在最前面?为什么人民称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是军人,是人民子弟兵,他们有军人特有的素质。所以他们才能抵挡住金钱美色的考验,灯红酒绿的诱惑,才能打得赢、不变质。

然而,当你走进军营时你可能会感受到这里并不像你所想像中的那样。生活艰苦、环境恶劣、人烟稀少,你会感到很无聊,很后悔,后悔自己当兵了。但是这正像军中的一句话:“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言必行、行必果,雷厉风行,踏踏实实干工作,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军人铁的纪律和作风,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炼就出来的。在危难关头哪一次不是军人冲在最前面?年初的兵灾和512四川地震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能在这样的地方学习锻炼几年;能在英雄未走完的路上继续前进,能手握钢枪保卫祖**亲,何悔之有?

带着儿时的梦想,带着亲人的嘱托,带着父母的殷殷期盼之情,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地穿上了这一身橄榄绿。回想往日的快乐与“自由”,面对社会潮流的冲击和诱惑,我们心动和羡慕过,但我们感谢生命中有了这无悔的军旅生涯。在团结紧张的军营生活中我们明白了兄弟情深,在摸爬滚打的磨练中我们变得刚毅坚强,在一次次的操练中我们体会到了快乐,在充满温馨的军营中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我们是平凡的士兵,但我们给人民带来了安宁。我们无悔自己的选择和青春!

8.感受军旅生活 篇八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磨炼学生意志,培养他们从小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校于5月7日,请来部队军人到我校给同学们讲他们的军营生活。同学们听了兵哥哥们的故事,触动很大,树立了自主、自立、自强、自信观念,竞争观念,时间和效益观念,拼搏和进取观念;不仅了解了祖国的国防建设,目睹了军人的风采,而且增强了爱祖国的情感;不仅增强了组织纪律性,而且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在教官的言传身教下,同学们懂得了如何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这次活动,是我校办学思想的真实体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9.爸爸的军旅包 篇九

此后,女儿脑子里想的都是爸爸:爸爸的样子有没有变?爸爸几点钟到家?会不会在自己上学时已经回来了?所以她每天放学回到家,连书包都来不及摘下,就要把每个屋子都检查一遍,那个仔细劲儿,就像爸爸会藏起来,不让她见一样。

女儿已经三年没有见过爸爸了,只经常在电话里听到爸爸的声音。女儿盼望爸爸早一天回来,盼望坐在爸爸腿上,偎依在爸爸怀里,倾听爸爸大笑时心脏的跳动声,欣赏爸爸说话时嘴唇的蠕动和眼睛一眨一眨的样子,更希望爸爸还能背着那个军旅包,而且里面鼓鼓囊囊地装满了东西。这个军旅包,三年前女儿见过,只是里面装的都是爸爸平时的生活用具,比如牙膏、刮脸刀什么的。

这次会装些什么呢?一定是城里孩子最喜欢吃的各种食物。女儿住在偏远的山村,而且家里很穷,没有见过城里孩子喜欢吃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但在电视里见过,有的只能说出样子,却叫不出名字。妈妈说,爸爸这次回来就不再走了。那么,军旅包里面装的肯定不会再是牙膏、刮脸刀什么的,一定是送给女儿的最好吃的食品!

爸爸回来了。

女儿和妈妈去车站接爸爸。

爸爸果然背着三年前背过的那个军旅包,鼓鼓囊囊的,里面显然装满了东西。女儿只看了一眼,就被爸爸的亲情遮盖了。女儿相信军旅包内都是好吃的,因为牙膏和刮脸刀不能让军旅包那么鼓。爸爸抱着女儿,斜背着军旅包,一边和女儿说着话,一边迈着军人特有的矫健步伐,向家里走去。

回到家,妈妈忙着做饭做菜。爸爸将军旅包放在凳子上,又将女儿抱在腿上,一边轻轻地给女儿梳着头一边询问她学习情况。女儿陶醉在父爱的氛围里,先是认真地回答着,渐渐地有些心不在焉起来,眼睛不由自主地瞥向那个孤独的军旅包,想着里面那么多好吃的,不知不觉流出口水来。

“爸爸,怎么不打开军旅包哇?”

女儿在心里希望着,但没说出来。爸爸刚刚回到家,女儿要做出大孩子的样子,可不能给爸爸“小馋猫”的印象,那多丢人哪?然而,心里却忍不住地想,眼睛忍不住地直往那边瞥,口水依然忍不住地往外流着。

“亲近够了没有?吃饭了!”外屋传来妈妈清脆而甜美的声音。

爸爸抱着女儿来到外屋,放在餐桌旁的凳子上。女儿看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却一点儿食欲也没有,心里只记挂着那个军旅包,暗想:妈妈做的菜再多,也是乡下菜;妈妈做的菜再好吃,也是乡下菜的味道,怎么能和军旅包中的食物相比呢?那可是从大城市里带来的,那可是大城市里的孩子喜欢吃的东西!

女儿做出特别喜欢桌子上菜肴的样子,张开大口,偷看爸爸妈妈,趁他们不注意,轻轻咬一小口,而且很快就放下碗筷,说是吃饱了。女儿想:现在一定不能吃饱肚子,否则,等一会儿爸爸拿出军旅包内那些好吃的东西,就不能尽情品尝了。

妈妈奇怪地看了女儿一眼,好像看懂了女儿的心思,轻轻一笑,什么也没说。爸爸以为女儿平时就吃这么多,便让女儿快去写作业,还说过会儿一起去看爷爷奶奶。

女儿忽然想:爸爸之所以不打开那个军旅包,原来是要背到爷爷奶奶家,是想让自己和爷爷奶奶一起品尝那里面的东西。妈妈常说,爸爸是个孝子。

可是,爸爸并没有背着那个军旅包去奶奶家。

女儿又想:那里面一定是只有小孩子才喜欢吃的食物,不适合爷爷奶奶吃,心里更加高兴起来。于是,在爷爷奶奶家待了不多久,就以作业没写完为由,闹着回到家里,拿出书本假装写作业,眼睛却不停地向军旅包瞥去。

爸爸忙着和妈妈一起做家务,好像把什么都忘记了。

女儿哪有心思写作业?肚子“咕噜噜”一响,口水又流出来,更加渴望爸爸打开军旅包。“爸爸呀,快点打开您的军旅包哇!”女儿在心里呐喊着!

忙完家务,妈妈过来检查作业,发现女儿做了六道数学题,结果错了五道。女儿平日学习成绩很好,尤其数学方面更为突出,从来没发现这么多错误。妈妈忽然想起了什么,走过去拿来军旅包——女儿的手停止了,眼睛盯着妈妈的手——妈妈从军旅包内拿出来的,竟然是女儿寄给爸爸的礼物——各种节日贺卡、千纸鹤、成绩单、获奖证书,还有给爸爸写的信……

军旅包一点点瘪下去,女儿的失望一点点多起来。

军旅包完全空了,女儿完全失望了。

妈妈的眼睛潮湿了:“女儿,这些在你看来不重要的东西,在你爸爸看来却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爸爸把这些东西保存得多好!这是对你的爱呀!”

女儿忽然明白了什么,呼喊了一声:“爸爸!”跑出去扑进正在扫院子的爸爸怀里。

10.军旅情怀 篇十

前几天和几个战友在一起聊天,天南地北地侃了一阵后,不由自主又拉起了当兵的话题,直到临近中午都没有散去的意思,老赵说干脆我们打平伙,这个提议就象打磕睡的人碰到枕头正中下怀,七八个战友齐奔农贸市场剁肉买鱼拿到旁边饭馆加工,自带了二瓶烧酒,扯开桌子就着酒菜,一个个扎手撸脚,海喝胡侃,聊兴更浓,直喝得面红耳赤,晕晕呼呼才尽兴而回。是啊,部队生活虽然紧张艰苦,单调枯燥,但二十多年过去了,只要一想到当兵的那些经历,就象放电影似的一幕一幕在脑海中闪现,令人魂牵梦绕,难以释怀,有些事就象烙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离家的时候

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当兵是我们那个年代热血男儿的理想和追求,尤其是已经下乡两年的我,父母亲都是既无权更无势的教书匠,要跳出农门唯一的出路只有当兵。那年公社二十几个应征青年经过五关斩六将式的挑选,最后确定四人,收到红彤彤的入伍通知书的那天,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仿佛幸运之神从天而降,眼前展现一条通往理想王国的康庄大道。

记得离开家的早晨,雪下得特别大,天气非常寒冷,父亲因身体不好在床上都没起来,我到床前告别时,听得出他的声音带着哽咽。母亲送我一起先到公社,然后到了县里,全县180名新兵安排在县政府招待所集中,一到就发放新军装,哇噻,好激动哟,每人发了一大包,迫不及待地把从家穿来的从里到外换了个底朝天。因为是去北方的兵,发放的是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棉帽,军装不太合身大了一号,裤脚都要扎起一圈,穿上后活象一只园滚滚的绿皮冬瓜,左瞧瞧右看看,同伴们穿上这身军装后也好看不到哪去,特别是戴着那顶毛绒绒的棉帽,象换了个人猛的一下还都认不出来,中午吃饭集合排着队进饭堂一片绿色,感觉有点怪怪的。下午没事穿着新军装和母亲上街,在当年县城唯一的照相馆先和母亲合照了一张母子合影后,几个哥们拉着一起合影留念。照完相陪着母亲在不大的县城街上走着,那年头当兵比读大学还吃香,走在街上招来不少姑娘羡慕的眼光,我发现有的还回过头来偷偷地盯着我看,感觉挺威武挺神气,一下连走路怎么迈腿都忘了,整个人轻飘飘的。在十字街的副食品商店,母亲称了三斤国光苹果全给我,叫带着路上吃,那时苹果是很金贵的东西,都是论个买,有时大人一次最多买二三个回家还得切开和妹妹们分着吃,没等偿到苹果味就没了,看到妹妹手上的馋得直流口水,母亲这次这么大方舍得一下买几斤是件稀罕的事,我随手抓出几个让带回去给妹妹们吃。

第二天早晨,天上依然飘着雪,天空一片灰蒙蒙的,七八辆卡车好象是夜里就开来了,帆布棚上堆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在招待所楼前一字排开等待启程。就要离开家乡了,当时的心情特别象一只刚长硬翅膀的小小鸟,望着那雪花飞舞、广袤无垠的天空,渴望飞得越远越高越好,虽然不知道今后的前程如何,命运将把自己抛向何方,但全身充满年轻人特有的冲动和对部队生活的强烈向往。上午八点半,车队启程了,前来欢送的学生队伍在招待所的大门路口两旁夹道欢送,一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车队在雪地里缓缓前行,猛然间,我看到母亲夹在欢送的人群中向我招着手,眼中噙满了泪水,这时才联想起吃早饭时就看到母亲的眼睛红红的,儿是娘的心头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啊,想必一晚上都没睡好,我赶紧朝着母亲挥手,望着站在寒风中母亲渐渐远去的身影,觉得鼻头一酸,一股热泪夺眶而出,泪水模糊了视线,这时车箱内不知谁带头唱起“我是一个兵”的歌,一下就被这慷慨激昂,刚劲有力的旋律感染,冲淡了一时的儿女情长,一股壮士出征的豪气涌上心头,“再见了!妈妈”,“再见了!故乡”。

我的老班长

一个月的新兵集训总算结束要下连队了,心里多少有些按捺不住地激动,那天一早大家打好背包,收拾好随身物品等着集合,都企盼着分个好点的连队。那时做梦都想当个汽车兵,你想想穿着军装开着汽车有多神气呀,真是羡慕死了,要不学点技术什么的也好。人要走运想什么来什么,我却怕啥来啥,这不被分配到了二营机炮连82迫击炮班当三炮手,干的是背着一块几十斤重的钢铁座板,手拿一把铁锹的活,任务是先用手里的锹挖个坑,再将背在背上的座板摔进坑,座板摔坑里的作用是承受火炮发射时的后座力。你说我倒霉不倒霉呀,这活比在乡下干的农活还不如,成天手上拿把铁锹,背上背一个跟乌龟壳似的玩意儿,象咋回事呀,跑这么远当兵就干这,唉!什么理想希望全泡汤了,当时的心情糟糕透了,情绪低落到了极点,连写信都不好意思告诉父母、朋友,这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哟。

与我分在同一班的还有二名来自河南渑池县的新兵,班长带了二个老兵前来以标准的军人礼节迎接我们,你还别说我一见到他就被深深的吸引住,班长叫钱宏,比我早二年当兵,浙江杭州市人,不到一米七的个子,四方大脸,轮廓分明,浓眉大眼,炯炯有神,理着一个小平头,脸色黑里透红,那天他穿着一身洗得有点发白但十分合体的军装,干净利索,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间充满着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和典型的军人气质,我暗暗为能在这浑身充满军人气的班长手下当兵感到庆幸。

到连队还没几天,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别的原因,我因长智牙造成牙冠发炎,先是痛后来发展到肿胀化脓,右边的脸肿得象包子似的。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命这话我算是那时就领教了,班长见我脸肿得象猪八戒似的怪吓人,急得不行,又是到连队卫生员那里拿消炎药,又是到伙房给端病号饭,忙前忙后的照顾,想方设法地想把我脸上的肿快点消下去,弄了几天还是不行,不仅是脸越肿越大,还发起了高烧,这下班长没撤了,赶快送我到团卫生队去看军医,到团卫生队一检查军医说要住院治疗,班长又赶紧跑回去帮拿来洗漱用具还买了些水果什么的说你好好治病吧。卫生队军医对这牙病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是慢慢来,天天打针吃药,退烧消炎。牙痛这病开始发作时这人受不了,用药控制住了也就不怎么难受,在卫生队住院悠闲自在,早上不用出操,白天不用训练,晚上不用担心紧急集合,伙食比连队好,我是每餐吃得饱每晚睡得香,快活极了,这逍遥的日子过得快,一晃就是半个月,病症减轻了但炎症还没消清出不了院,我是乐不思蜀,巴不得在卫生队住着不走,班长可沉不住气了,有事没事总来医院催我出院,还不断地在我耳边吹风说别人班的新兵训练怎么怎么的,手榴弹投多远啦、单双杠动作做到了几练习啦等,一句话怕我拖了班里训练的后腿,快点出院跟他去训练,不得已再赖了几天开了点消炎药只好出院。

回到班里一下就进入到紧张的训练,训练的主要课目是操炮、投掷手榴弹、单双杠、跳马、队列等,只训练了一段时间我还真行,手榴弹一投就是四五十米远,单双杠、木马动作规范,立正、稍息、行进姿势标准,班长看我这么来事笑得合不拢嘴,不仅住院没拖全班的后腿,还给他长脸,时不时地表扬我,说城镇兵就是接受能力强,脑子灵、反应快,说得我洋洋得意,心里美得不行。再看我班里那二个河南新兵,家都是农村的,虽然训练比我刻苦,但接受能力差,灵活性差,见了木马心里发怵,跑到跟前又缩回就是不敢往上跳,力气大只会用死力,投弹一扔最远三十多米,还老把胳膊拉伤疼得直绉眉,单双杠更是不行,上去象一块腊肉挂着不会动。但农村兵也有他们的优点,厚道诚实、劳动卖力,细小工作主动,帮洗衣服,抢着扫地,到小生产地拉粪种菜什么的,特勤快,但班长好象不太喜欢。

人有得意时必有失意处,操炮训练可是个苦力活,尤其是我这个三炮手更是苦不堪言。河南商丘那地方属北方气候,到了冬天水塘里结的冰有几寸厚,地面泥巴冻得得象石头,挖座板坑用锹是不行的,得用十字镐,军用十字镐一镐下去就象打在石头上敲出个白点,震得两手发麻。一天上午进行操炮训练,在连续挖了七八个座板坑,累得人直发抖时班长又下达架炮的口令,我赶紧背起几十斤重的座板,拿着锹和十字镐跟着跑,到达架炮的地点费了吃奶的劲好不容易挖好坑,弯着腰刚把座板摔下去,突然屁股上重重地挨了一击扑通栽倒在地,摔了个狗啃泥,趴在地上一边吐嘴里的泥巴一边纳闷,就听到有人在骂娘,边骂娘边说“你是吃干饭的呀,还高中生,挖个坑都不会,你看座板偏向哪去了”。这时我才明白了原来是排长在我的屁股上踹了一脚,在骂我的娘,还用这么难听的语言当着全班战士羞辱我,打从娘肚里出生起都没受过这等窝囊气,瞬间一股热血直冲脑门,爬起的我张着血红的两眼从地上操起一把铁锹,班长预感会出大事,没有丝毫犹豫一个箭步冲向来迅速把我扑倒在地,并死死地压住任我挣扎纹丝不动,一直到我安静不动了才松开,当时我象一滩烂泥似的瘫坐在训练场地上两眼发呆,脑袋一片空白,久久地说不出一句话。回到营房心口仍堵得难受,晃晃忽忽,中午饭也没吃,班长见我这样放心不下,象大哥哥般守候着我不离寸步,并不断地开导安慰我,处于孤独无助,伤心至极的我此时感到班长就象远在家乡慈祥的父母那样疼我,再也忍不住象孩子般扑在班长身上嚎啕大哭,是啊,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我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说班长要不是你当时死死按住我,就把那个狗排长活劈了,他不是人。班长用毛巾一边帮我擦泪一边说,我们当兵的都是这样过来的,谁没受过委屈挨过训呀,部队就是一座大熔炉,好钢就要经得住烈火炼,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不仅要摔打出忍受超出自己体能和耐力的能力,还要磨练出经得起超出自己精神承受能力的打击,在战场上死对军人都算不个啥,还有什么难得住军人。因为这件事对我的心灵剌激实在太大了,以至于后来我到连部当文书,那个排长升了副指导员,同住连部,但我一看到他那双吊眉眼,听到他那江苏泰兴的苏北腔就恶心,怎么也跟他拢不到一块。

可能我和班长同是血性男儿,性格和个性投缘的缘故,通过这件事后班长越来越喜欢我这个兵,他处处关心爱护我,给我以他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训练时他有时让我也换换干二炮手,一炮手的活,学会全部操炮技术;晚上轮到我站哨时会悄悄晚十分钟或半小时叫醒我,替我多站会儿,夜深了,有时会轻轻起来帮我掖好被角;早餐连里小米稀饭管够,馒头按人定量,班长分馒头时总会多给我一个,说三炮手活最重消耗大,中午吃二米饭(小米掺大米)经常会不够吃,开始我不懂第一碗便装得满满的,等吃完再去饭桶边没了,班长悄悄说:傻冒,第一碗少装点,几口赶紧扒掉,第二碗压紧装满慢慢吃。在班长的悉心呵护和关爱下,我渐渐地适应了军营生活,再也不会轻易哭泣,轻易掉泪,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象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班长是城市兵,而且是大城市的,没有丝毫城市人的那股娇柔气,有的却是军营铁骨硬汉的坚毅和豪气,那天,我们班代表连里参加全团组织的十公里武装越野跑步比赛,负重标准是一个步兵班的装备,我们炮兵平时哪背过那玩意,扛着根枪十分别扭,刚跑五公里一个老兵中署晕倒,这时我也气喘嘘嘘,心想班长可能会宣布退出比赛吧,正想着耳边传来班长如同雄狮般的吼叫,给我跑!还指着我要我和他架起晕倒的老兵继续跑,军令如山,我只得赶紧上前和班长一左一右架起老兵拖着往前奔,路边的老百姓见这场面惊呆了,有人甚至惊呼:“不得了,当兵的发疯了,在玩命啊”!临近终点的最后几步是我这辈子感觉最艰难、最遥远的路,那一步一步是班长逼着我和他一起在用热血博、在用生命换啊。班长的军事技术特别过硬,曾获得迫击炮射击指挥全团比武第一名,队列动作准确到位、干脆利索,尤其是单双杠科目更是漂亮,全套动作一气呵成,更绝的是他的单杠大回环舒展飘逸,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孤线,潇洒极了。随着和班长接触时间增长,我觉得他更加帅气,按照现在流行时髦的话来说简直就是帅呆了、酷毙了,加上班长这个兵头将尾的头衔,在我的眼中活脱脱的就象是一尊军中军神。

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我和班长情同手足,朝夕相处不知不觉快一年,到年底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开始了,看到班长在作退伍的准备觉得茫然,不会吧,这么优秀的兵部队怎么会舍得让退伍呢?我问班长他说是真的,不是部队不留他,部队都准备给提干,也不是他不留恋军营,是家里父母亲不同意,原因怕在部队干久了到时转业回不了杭州,再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已经超期服役一年了,也该回家了。欢送老兵的那一天,我一早就到老兵排,久久地依在摘了领章帽微的班长身边,心里涌动着恋恋不舍的离别之情,眼中噙满着泪水,就在班长登上汽车的最后一刻,我面对着他叭的一声立正,以军人最简捷、最庄重的方式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表达对班长敬重、感激和那份难以割舍的战友情,我流着泪的双眼肃然地注视着随车渐渐远去的班长,那只抬起敬礼的右手中指紧贴在太阳穴上直到发酸都久久地不愿放下。

是啊,战友的分离是那么的刻骨铭心,永生难忘,而一旦分离或许是终生难见。班长退伍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联系,十年前有一次我到浙江省江山市出差,任务结束返回的那天中午,江山市委政法委一个副书记请我吃饭,席间我提起我的老班长,这个副书记也在河南当过十多年的兵,随口说他认识老班长而且知道他的下落,当时我真是欣喜若狂,要他赶快告诉我,谁知他先卖关子,说喝了这杯酒再说,就这样喝了一杯又一杯还没说,我觉得有点不对劲他在撒谎,但当时面对这种引君入瓮的善意谎言竟心甘情愿地跟着入套。那天老班长你知道吗,我实在是太想你了,就象是同你在一起喝酒,一起干杯,感觉特别爽,特别痛快,直到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有首军旅歌曲《我的老班长》唱红了军营,唱红了歌坛,唱出了退伍老兵的心声,唱出了我对老班长的深深思念,多少次听到这首歌忍不住泪流满面,情不自禁,它深深地打动我的心,勾起对那已经久远却又难忘的当兵岁月绵绵无尽的眷恋,此时此刻的我又难以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忍不住伴着那熟悉动人的旋律再次深情地唱上一遍,遥寄我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和美好祝福。——“我的老班长,你现在过得怎么样?你还会不会想起我?好久没有收到你的信,我时常还会想念你,你说你喜欢听我弹吉他,唱着我们军营的歌,我一直记得你的话,谢谢你给了我坚强,天黑我已不会再害怕,再苦也不会掉眼泪,我已经练成真正的男子汉,这些年你的家乡变样了吗?这些年你的愿望实现了吗?嫂子她长得是什么模样?能不能寄我一张你俩的结婚相,让我祝福你们夫妻恩爱久长,再给你抽根家乡的烟,我真的好想再跟着你,我要为你再编一支歌,弹起你爱听的吉他,等到我们再重逢的那一天,一起放声把歌唱,啦啦啦……”!¬

悠悠战友情

往事如烟随风去,最是难忘战友情。二十周年战友集会时,一位仕途发达,已在省直机关从政的战友特地从省城赶回,在会上他感概万千,一往情深地说,人这辈子朋友可以不断的交往,同学有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同学,甚至有的人老婆也可以多次变换,惟独战友只有一次。此言一出,立刻获得满堂喝彩,好啊,说得实在是太好了、太经典了,随即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把战友集会的气氛推向高潮。是啊,战友是什么,战友是朝夕相处、亲密无间、患难与共的兄弟,是遥远军营想家时故乡的一缕袅袅炊烟,是战场生死撕杀中命与命的相托,这种感情是生死之交,如血浓于水,它比爱情更热,比亲情更真,有着无数充满男人豪情和烈性的难忘故事和美好记忆。

岁月如歌,人生如梦。如今每当回味起那段在军营热血沸腾,激情燃烧的岁月,犹如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那些尘封的往事仿佛发生在昨天,一件件历历在目。那年,我们同一个公社入伍的四个人成了最早的战友,四个人中三个是知青,一个是应届高中生,我们三个知青是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现在又一起穿上绿军装,自然关系更加亲密,这不,我母亲买给我带路上吃的那三斤宝贝似的国光苹果一来二去还没半天就一个不剩,当然,我也没少吃了他们带的煮鸡蛋、花生、红著片什么的。同样的青春热血,同样的绿色军营梦把四人紧紧地连在一起,大家亲密无间,不分彼此,相互照应,感情一下升华,一夜间成了四个亲兄弟,从踏向部队征途的那一刻起就拉开了一场演绎刻骨铭心,永生难忘战友情的帷幕。

一到部队理想与现实大相径庭,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回事,新兵连的生活刚开始,就进入了紧张艰苦的训练,早晨寒风剌骨,没等天亮五点多就出操跑步,一跑就是五、六里,白天队列训练,立正稍息、齐步正步跑步、行军礼,还要完成几百个俯卧撑、仰卧起坐,累得人筋疲力尽,两眼发黑,我清晰地记得一天晚上睡得正香,睡梦中我正躺在慈母的怀中,向她尽情诉说军营的磨难与艰苦,母亲慈祥地搂着我,突然一阵急促的哨声划破静静的夜空,紧急集合!甜甜的美梦瞬间被打得粉碎,黑灯瞎火,手慌脚乱穿上衣服,打好背包跑到操场集合,跟着队伍还没跑出几步,背包就散了架,只得两手抱着被子跑,简直狼狈极了。哎,当兵了,才知道部队比农村更苦,在农村自由自在,而在部队二十四小时都不属于自己;当兵了,才知道部队的新兵训练是魔鬼式的,不把手练得拿不动筷子、不把腿跑得肿起来、不把人累得尿血,就不算真正的训练;当兵了,才知道人的自尊心可以完全打碎,打碎了以后才能重新建立适合部队的自尊;当兵了,才知道周末外出两个小时,要写请假条班长、排长批准,回来迟到一分钟就要写检讨;才知道还有大多的才知道。

后悔,悔不该当兵是当时非常突出的心态,每天象架在火上烤似的难受,满脑子的就是想回家想爹妈。在这倍受煎熬的日子里,不知不觉地感到有一股暖融融的战友情,兄弟爱在军营涌动,它象一泓清泉流入荒芜的沙漠,滋润浇灌着我对前途暗淡的心灵,重新点燃起希望。在部队这个大家庭中,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热血男儿走到一起,不带世俗偏见,没有高低之分,毫无功利色彩,朝夕相处,同甘共苦,在共同的军旅生活中相互了解,相互激励,正是这种战友情给严酷冰冷的兵营,给艰苦枯燥的从军生活带来一丝丝生气和春意。

那时最惬意的莫过于星期天请假出去会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见到老乡拉拉家常,邀着一起到商丘市逛逛街,看场电影,上饭馆撮一顿什么的。还有最煽情、最心跳的就是分享战友的情书,当时连丈母娘都不知道在哪里的我,过足了看情书的瘾,也饱足了看姑娘照片的眼福,看到各式各样的情书中火辣辣的情呀爱呀,弄得心猿意马,情醉神迷,羡慕得不得了,真后悔当兵前没找个女朋友,弄得现在佬佬不疼舅舅不爱。当然这情书不是白给看的,每次看后都拉着一起琢磨怎么回信,往往为了一个华丽动听的词句绞尽脑汁,搜肠括肚,可以毫不夸口地说,当时要是有心把所有情书中的情话收集汇集成册,足以编成一本情书用语大全,可惜现在全忘了。最实惠的就是师汽车连炊事班有个老乡,运输连的军车帮地方搞运输甚至运点私货有钱,他们连的伙食全师最好,经常吃肉包子什么的,我们在一个大院离不到一里地,只要碰到吃肉包子,他老弟近水楼台地偷偷藏起十来个,那包子皮薄肉多,现在想起都口水直流。

记得有次去师部大康农场夏收割麦,部队驻地到农场有四五百里路,也许是为了节省经费,也许是为了锻炼部队,采取野营拉练的形式前往,每人背伏几十斤的物资装备,骡马驮着火炮,一路上是夜行昼息,几天连续每晚步行八九十里,走得满脚是血泡摞血泡,头发晕脚抽筋,连里二排有个老乡,是县里省属厂入伍的上海人,他身材单薄,白面书生样的实在吃不消了,把一件雨衣交给我帮他背,在这节骨眼上我也够呛,但还是一咬牙接过一直帮背到目的地,时至今天,每当提到这件小事我这战友总会感概万千,是啊,人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哪怕伸过去的是根稻草也是救命的绳。

那年中越自卫反击战的炮声隆隆作响,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瞬间紧张得连空气都令人窒息,成箱的实弹装备到连队,士兵们枕戈待发,并不时有人员抽调补充到先期参战部队,我们连马房班一个同乡战友被选调提前参战,临行的头天晚上,这位平时不善言语,憨厚老实当马夫的战友倾其所有,拿出仅有几十元钱请了七八个老乡,在部队边的一家小饭馆辞行,席间大家相视无言,气氛十分沉闷,临要散席时他再也忍不住说出了请客的目的,边说边掉泪,说从小就没有母亲,是父亲一手把他拉扯大的,如果这次上战场遭遇不测,拜托战友们回家时代他看望一下从小相依为命,含幸茹苦的父亲,不等说完已泣不成声,失声大哭,所有在场战友都被这揪心的场面深深感染和震撼,无不为之动容,大家一下相拥而泣,七八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不约而同一起发誓,如若谁在战场上牺牲,活着的就是他父母的亲儿子,代为尽孝,养老送终,永不反悔。二十多年过去了,只要想起当时的情景,就会情不自禁地为自己人生中曾经拥有准备为共和国慷慨赴死,为牺牲战友尽孝这段充满男儿血性豪气的经历而振奋、自豪。

当过兵的人可能都会有这种感觉,第一年不适应部队生活觉得过得慢,第二年觉得快,第三年想回家了又觉得过得慢,尤其是最后这个月回家的念头越发迫切,每天扳着指头过日子。临退伍前我和师运输连那个战友通过师医院老乡关系,弄了三张去开封市军部医院看病的条子,其实根本就没病,就是想一起到开封市玩玩,去邀前面提到那位仕途发达的战友时,他怕影响留队没有同去。那是一个非常想当将军的士兵,特别要求上进,军事素质也特强,当兵第二年就当班长后来代理排长,是块天生当兵的料,俗话说树大招风,人杰招嫉,正是他的太出色招来麻烦,引起连队干部的妒忌和排挤,日后与其共事必将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因此宣布退伍命令时出人意料地有他的名字。在解甲回家的旅途上他怎么也想不通,闷闷不乐,茶饭不思,一路上我时刻关照着他,在军列的闷罐车上两人睡一个被筒,到兵站帮打饭,还想方设法说笑话逗他开心。事后,他十分感激在这段人生暗淡失意,心灰意冷时对他的照顾,不然的话当时跳车的念头都有,难怪战友集会时他会动情地发出人生一辈子战友只有一次的感叹。

退伍后,这种战友情仍在不断的延续发展,回家后开始我在县食品公司做小秘书,有个在部队提了干的战友回家探亲,小伙子长得帅气,当时商业系统姑娘多,我自己都还没找对象就张罗帮他做起了红娘,漂亮的姑娘介绍了一个又一个,都因他家的条件差没谈成,倒是有几个姑娘打听到我这个毛头小伙还没找女朋友很是中意,但这顺手牵羊,对不住战友的事咱不能干,坚决拒绝,弄得有限的资源白白浪费。在食品公司工作了一年多就调去派出所当警察,那年“严打”有个战友的弟弟因抢劫被刑事拘留关押在看守所,战友回家探亲时,十分想见弟弟一面,找我想办法帮忙,虽然明知这是违法的,但碍于战友的情面,结果还是利用办案的便利条件和局里另一战友从看守所将案犯带出,安排他们兄弟俩见面,见完面回号子时正好开午饭,这小子不吃,牢友们纳闷了,这在牢里坐牢一天就望着这三餐饭呀,岂有不吃之理,谁知这小子牛皮吹开了,说公安局他有人,今天带出去安排和他当兵的哥哥见了面,桃酥饼、罐头吃饱了,现正帮他活动不久就要出去了。在押犯私见家属这还了得,事情很快传到检察院驻看守所办事人员耳中,向院领导汇报后责成立案查处,幸好我们承认错误的态度诚恳和造成的后果不严重最后不了了之,不然的话轻则挨处分,重则丢饭碗。

上一篇:两争一创活动方案下一篇:伯牙绝弦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