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漫游奇境简介(12篇)
1.爱丽丝漫游奇境简介 篇一
多丽丝陷入了极度的痛苦。由于自己的执著,她铸成了一个大错。她要到乌干达去一趟,即使见不到自己前夫的骨灰,她也要到自己前夫遇难的地方凭吊。在旅途中,她一直非常痛苦。想着自己和戈特费里德在一起的那些快乐时光。她的一颗心。就一阵阵揪心地疼痛。
她在1949年的秋季,离开丈夫,带着刚刚出生的儿子。从南非来到英国定居。当时,下了飞机的多丽丝,口袋里已经没有钱了。她随身所带的行囊里,只有几件衣物和一本手稿《野草在歌唱》。她在英国伦敦的一家酒吧,找到了一个能勉强糊口的工作。当生活安顿下来。她开始恨戈特费里德。如果不是他背叛自己。搞婚外情人,多丽丝坚信,他们一家三口,会像许多和睦的家庭一样,在南非过着幸福的生活。
为了戈特费里德,多丽丝撇下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和两个孩子。偷偷地私奔。从罗得西亚到南非,她经历了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光。戈特费里德告诉她,从今以后,她就是快乐的天使。他揽下了大部分的家务活,尽量让妻子忙于写作。在假期的时候,他就陪着妻子,到草原或森林里去感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恩惠。
他借助在图书俱乐部工作的有利条件,给妻子借阅了许多书籍。多丽丝的写作,就是在丈夫的帮助和鼓励下,一天天磨砺出来的。一个人的出现,打乱了多丽丝平静的生活。一位叫贝拉的女人,突然出现在她的视野。她几次到家里来找丈夫。她看丈夫的眼神热辣辣的,毫不顾及多丽丝的感受。还有一件事情,让多丽丝觉得丈夫不爱自己。那时候她已经怀孕。挺着个大肚子天天写作。她的写作方式,受到了丈夫尖锐的批评。
这是他们结婚以来第一次吵架,吵过之后,戈特费里德赌气走出了家门。作为一个女人,她从直觉上感到丈夫在疏远她。她在检查丈夫的衣物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情书。倔强的爱丽丝。容不得丈夫的解释。孩子出生还不满两个月,她就匆匆从南非飞到了英国。走的时候,她几乎什么都没带,除了那部小说手稿和几件换洗的衣物。
2.爱丽丝漫游奇境简介 篇二
一、童话视角与成人视角
卡罗尔在《爱丽丝漫游奇境》中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事物, 体验生活, 进行艺术构思, 突破了西欧传统儿童读物道德训诫的刻板模式, 被人们视为完全儿童化的快乐的文学作品。作品中的爱丽丝是一个七岁半的小姑娘, 她天真, 纯洁, 浪漫, 有同情心, 敢对抗权威, 对生活常识和人情世故似懂非懂;充满了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她漫游的动物世界里, 有穿背心的兔子, 有口齿的渡渡鸟, 有疯狂的三月兔和帽商, 有只会讲干燥故事的小老鼠, 咧着嘴微笑并时隐时现的柴郡猫, 伤心流泪的甲鱼, 抽着烟管的毛毛虫, 一个红心王后Q统治下的扑克牌王国, 还有国王可随时杜撰法律“第四十二条, 身高超过一英尺者推出法庭”3来约束会场, 并且在审判过程中国王根本不知道捡到的纸片上的诗的意思, 就信口开河地说“这是目前为止我们听到的最重要地证词了”, 4然后又开始曲解诗句意思等滑稽可笑的故事。卡罗尔为爱丽丝编织了一个浪漫有趣的童话世界, 并让可爱的小女孩在童话的王国中自由漫游。这些故事都是作者以爱丽丝的儿童视角为我们讲述的, 这不仅让我们觉得荒诞离奇、滑稽可笑, 并且也只有在儿童的视角中才会出现如此奇特的故事、如此可爱的小动物, 也才会让人读后觉得和儿童的距离越来越近。
沈从文的《阿丽思中国游记》虽然也采用了《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童话的方式进行构思, 但因这部小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现实指向, 曾为作家招致许多误解和辱骂。就其创作视角来看, 沈从文在《阿丽思中国游记》中采用了是成人视角, 在这个成人视角中表达了作者的忧患意识。上卷描写了阿丽思小姐在上海的经验, 这里的阿丽思十二岁, 较《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爱丽丝大, 并且阿丽思眼中的所见也与爱丽丝眼中的荒诞离奇的童话世界大相径庭。与原文比较起来, 《阿丽思中国游记》中的成人视角是很显著的, 通过阿丽思和兔子傩喜的所见所闻, 展现了古老中国所遭受的创伤。阿丽思和傩喜感到好奇并加以称颂的几乎都是中国传统、落后、野蛮和迷信的一面, 如傩喜先生来中国想到的地方是“那矮房子, 脏身子, 赤膊赤脚, 抽鸦片烟, 推牌九过日子的中国地方去玩玩!”5这就决定文章的视角不仅仅是一个儿童的视角, 而是一个睿智的成人的眼光。当傩喜先生想看热闹的事情时, 茶馆老板却把中国地面打仗的热闹的省份说给他听, 这可见中国人的愚昧, 把自己国家危机的时刻当作笑话来讲述, 这让作者痛心;当阿丽思和傩喜开车出去时遇到了劫车的人, 让人可笑的是这个人不是为了钱, 而是想让外国人把他杀死以结束他的乞丐的生活, 这让外国的阿丽思小姐不可理解, 同时也让作者痛恨, 中国人为什么连自己结束生命的勇气都没有, 反而交给外国人, 古老的中国人软弱无能到了如此地步。作者是借助阿丽思的眼睛来展现当时中国的现实的, 从故事当中批判了中国人的愚昧, 麻木, 崇洋媚外, 借书中人物哈卜君说:“你到中国比到这里还自由许多。中国土匪又都是先受过很好的军事训练, 再去做土匪抢人的, 所以国际礼貌并不缺少。你的国籍便是你的很好的护照, 其他全不会为难。”6“革命是看哪一个打仗赢, 一时谈不到这上面的。这是中国人性格, 这容易感动容易要好的性格也就是中国文化。”7由此可见, 作者深深地为文中的民族落后挨打的被动的局面而感到悲哀, 同时他借助十二岁的阿丽思的“成熟的眼睛”, 详细描绘了一副苗族人卖儿卖女的人间惨剧, 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的痛心、失望与忧虑。这在《爱丽丝漫游奇境》中是没有的。
《爱丽丝漫游奇境》中是以一个七岁的儿童的视角来描述童话世界的, 叙述的是轻松、滑稽的故事;而《阿丽思中国游记》则格调较为沉重, 是从成人的视角来看世界, 看中国人的, 展现的是一个惨淡的中国世界, 是供人思考的现实世界。
二、游戏娱乐与现实批判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小主人公漫游的世界的, 这是一个充满着惊奇、滑稽的国度。在这一奇特的世界中, 爱丽丝被塑造成了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小姑娘。她在兔子洞中的经历是一个不断冒险开拓, 不断发现新事物的过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游戏性的语言与娱乐性的行为。“当爱丽丝变大之后, 她琢磨着如何给自己的脚一份礼物时, 他的语言是‘致爱丽丝的尊敬的右脚, 地毯, 火炉围栏边, 爱你的爱丽丝’”8这些话语让我们无从理解, 琢磨不透;当爱丽丝被兔子误认为玛丽安, 让她回家找手套和扇子时,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爱丽丝吃蛋糕后变大, 小蜥蜴被摔等, 这些都是带有戏剧性的, 在文中尤其具有游戏趣味的是:爱丽丝可随时变大变小, 这就给文章增加了游戏色彩, 符合儿童的读书口味, 让儿童身临其境, 可以随着主人公爱丽丝自由漫游在奇妙的世界中;在三月兔和帽商的茶会上, 爱丽丝与他们的对话是游戏性的, 他们永远不变的时间观念是滑稽的, 滚烫的茶水不会烫伤睡鼠的鼻子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在王后的球场上, 比赛的场面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没有规则, 没有秩序, 有的只是王后的命令“砍掉他的头!”, 这一荒唐的比赛让爱丽丝觉得实在太难, 想溜之大吉, 同时也让读者觉得不可思议, 任何一个比赛都应该是有秩序的, 然而这一比赛却是游戏超越了秩序, 让爱丽丝不能正常进行下去;在和假海龟探讨学校教育的问题上, 假海龟所讲的学校的状况是和现实截然相反的, 假海龟学习的是旋转与滚动, 还有数学的不同分支——野心, 发狂, 丑化, 嘲弄, 他们所理解的丑化就是把任何东西弄好看些, “他们的老师是条老海鳗, 一周来一次, 教他们蜷作一团, 慢慢拉, 伸展, 在晕倒……”9在爱丽丝眼中动物所学习的知识就是这些, 可爱的爱丽丝在学校学习的和假海龟的一点都不相似, 从反面折射出假海龟学习的都是富有游戏性的知识。爱丽丝在兔洞所漫游到的地方都是与现实世界不同的, 他所经历的这些故事和与动物们的谈话充满了传奇色彩, 爱丽丝本身就是抱着游戏与娱乐的心情来漫游这个动物的王国的, 如当爱丽丝在河岸边上遇到穿背心和会看表的兔子时, 她便撒腿就追, 穿过田野, 跟着兔子就钻进了兔洞, 没想过以后怎么出来。这就显现了儿童的好奇的心态, 也足以蕴含儿童的娱乐游戏的心理, 同时这也与作者创作本文的富有戏剧性与偶然性的目的相吻合的, 这正迎合了儿童的阅读心理。
然而在《阿丽思中国游记》中却没有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阿丽思中国游记》中阿丽思漫游的是中国, 是一个成人的世界。他们来中国的用意就是想了解中国, 因而阿丽思漫游中国的历程处处充满了现实感。作品虽然也有一些游戏性的活动, 如文中对于傩喜先生怎么由穷变富的过程的描写是富有戏剧性的, 当他穷困潦倒坐在草坪上哭泣的时候, 他遇到了一个小地主, 这小地主是怎么来的, 傩喜先生不知道, 然后就跟着小地主回家每天做些家务便可以填饱肚子, 更具有戏剧性的是小地主死后, 傩喜先生继承了小地主的财产, 兔子先生由此便变成了有钱的绅士。关于傩喜先生的故事,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便是:“我已把这只善良和气的有教养的兔子变成一种中国式的人物了。”10但是与《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游戏性是截然不同的, 《阿丽思中国游记》中更多的是中国的现实, 是对现实的批判, 而《爱丽丝漫游奇境》中则是符合儿童审美的游戏。如在第二卷中以“二哥”的口吻叙述了“二哥”的生命与生存困境, 仿佛也是作者从“二哥”的身上折射出自己的人生, 并做了一次深刻的小结, 而且作家孤独忧郁的创作心理也影响到他对人物的塑造:这个阿丽思除了名字与原文的一致之外, 其实已与原文中的没有什么相似性了。原文中的爱丽丝是富有冒险精神的, 浪漫的, 追求自己快乐的小女孩, 她在兔洞中所经历的一切是惊奇的, 漫游历程也是富有游戏和娱乐性的。而在《阿丽思中国游记》中阿丽思却是有着成人化的冷静批判的眼光的, 她想看中国人过年, 因为这个时候是中国大人小孩顶有趣的时候, 她牢记着中国人作揖磕头的风俗, 所以爱丽丝是带着这个目的来中国的, 她的漫游是有目的性的。因而《阿丽思中国游记》的游戏性与娱乐性相对来说就消减了, 有的是对现实的展现与批判, 如对于阿丽思被邀参加的群鸟集会——八哥博士欢迎会, 这是以阿丽思的视角来进行描述的, 群鸟的语言带有强烈的思辨色彩, 这是来嘲讽当时学界的盲目崇拜, 嘲讽那些矫揉造作的知识分子, 这次集会也有游戏的文字, 也有娱乐的表现, 但是更多的是嘲讽, 是对现实的抨击。在卷未阿丽思同“二哥”漫游乡下, 看到卖奴隶的情景, 这让阿丽思陷入深思, 也让我们读者无言以对, 这就是现实, 这就是爱丽丝想看的中国的现实, 这里没有了游戏, 没有了娱乐, 有的更多的是无奈, 是作者对中国的内幕的尖刻的剖析。
《爱丽丝漫游奇境》中存在的更多的游戏的语言与娱乐的形式, 给人以轻松惊喜的感觉, 而在《阿丽思中国游记》中更多地是沉重感, 游戏与娱乐逐步消解, 反映的都是现实, 是对现实的披露, 表现的是作者强烈的现实忧患意识。
三、想象力的奇特与钝化
达尔文曾说过, “想象力是人类最高的禀赋之一。人类因此得以把积累下来的形象和思想综合起来, 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出奇妙的成果。”11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 理论家丁·托尔金的“第二世界”理论认为, 幻想是人类的自然活动, 幻想的魅力能把我们带到现实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去, 做不平凡的旅行。在那里, 人类的一切梦想都不难实现, 任何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 在第二世界中也可能当作事实来体验。在《爱丽丝漫游奇境》中作者卡罗尔就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幻想的第二个世界。作者卡罗尔是一个极富有“童心”的人, 他从小便有极强的创造才能, “十多岁的时候, 他曾在家中花园里修建了一条游戏铁路;后来他又怀着这天赋童心建造了一座木偶剧场, 制作了一些木偶;他还在雪地上建起过迷宫;此外他也喜欢猜谜, 玩魔术和研究数字……”12正因为作者本身的童心才为我们创造出了名著《爱丽丝漫游奇境》。在《爱丽丝漫游奇境》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更是深深地感悟到了作者的丰富的想象才能, 正是作者的奇特想象才使文章出现虚构与现实之间张弛有致, 相互映衬之美。在文中, 作者可以想象出公爵夫人照看的小宝宝最后竟是一头猪;柴郡猫永远都笑着, 并且可以随时出现随时消失;槌球场上混乱, 荒唐的局面;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经过作者的大胆的想象, 在文末, 爱丽丝说证词时, 她敢于和国王进行反抗, 说出“一派胡言”“偏不”“谁怕你们”13这些话, 这表现了爱丽丝的勇敢, 敢于正视强大的势力, 敢于反抗, 通过作者奇特的想象, 文中才会出现多彩的世界, 世界中才会有会说话的青蛙脸的人, 才会有使人变大变小的蘑菇, 才会有令人琢磨不透的游戏语言, 有只会说“砍掉他的脑袋”这句话的王后, 总之, 《爱丽丝漫游奇境》中作者为我们奉献的是一个拥有作者大胆奇特想象的世界, 文中充满了幻想的意味, 也充满了想象与虚构的意象, 在似幻似真之间, 给我们提供了必要的“审美距离”。
而在《阿丽思中国游记》中, 作者沈从文没有运用卡罗尔的丰富的想象力, 而是多用讽刺, 反语, 大段的议论, 把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对社会的爱憎一泻无遗。因为沈从文是一个注重感性的作家, 他从小就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敏感:“各处去看, 各处去听, 还各处去嗅闻”。14王德威也指出沈从文的小说“具有诗性表达的特征”, 15其中包括“以个人的顿悟或浑然不觉来见证浮光掠影的生命体验”。在《阿丽思中国游记》中他也注重对现实对社会的批判, 同时他也思考着中国被殖民化, 失去自信力, 被奴役, 贫穷落后, 种族之间的隔阂, 不平等等残酷的现实。这些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的议论使《阿丽思中国游记》显得过于透明, 主题更加明确:作者就是借阿丽思的眼睛来批判中国现实的。文中缺少童话故事应有的想象成分, 由于想象力钝化, 消弱了小说的表现力。如在第一卷, 作者借助纯洁的阿丽思的眼睛, 来展现中国现实, 从而指认中国残酷的现实情景及中国人人生的荒诞, 凄凉。写她看到墙后的瘦汉子, 她听到瘦汉子说“我看到他们家中养的有狗, 养的有雀子, 我就说, 让我也算一个狗, 好不好·····街上讨乞的又多, 因为多, 怕送不得许多钱, 就全不送了。虽然不得钱, 冬天又冷, 我不明白我就活下来了。我要活,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活。后来才知道活不了时我们还可以死。”16这就是中国人, 就是被奴役的中国人, 没有了丝毫生活的能力, 没有了活下去的方法, 他有的只是人生的凄凉, 人生的愚昧, 作者没有想象, 只是描述了现实, 从现实中讽刺了可悲的人生。到了第二卷中, 作家更是以“二哥”的身份直接参与叙事, 把自己对社会的痛恨, 对现实的指斥呼之即出, 在大量的议论中挥洒自如。如用破布做成的衣服尽然用了三年的时间, 一个老太太可以认七百二十个以上的干儿女, 成年人做事却不及小孩子精明, 小孩子可以赌博五十种以上, 作者都对这些进行了讽刺, 同时也有对苗人被剥夺了读书机会的忧虑等等。现实中所出现的种种弊病都遭到了作家的抨击, 他的言语中充满了激愤。当作家过于专注于对现实的展现, 对人生的讽刺, 对社会的批露时, 却没有附着应有的想象, 这会使小说失去想象的光芒, 文学的光彩。想象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带着读者在文学的殿堂中遨游, 可以让读者有各种各样的感受, 如一篇文章想象力不充分, 他的文学的魅力也会减弱。沈从文的《阿丽思中国游记》就是这样, 过多的叙述和议论代替了原本中丰富多彩的奇妙世界, 使人物形象过于现实, 理性色彩盛浓。
就沈从文的大量创作来看, 《阿丽思中国游记》是与众不同的, 作家借用一个孩童的视角从童话的框架入手来寄予自己的理想, 但是却在写作中背离了初衷, 文中更多地是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与批判, 它展示了作家强烈的现实情结。这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长见的, 如鲁迅在他的犀利的笔调下流露了对当时中国现实的担忧, 对国民性的强烈批判;冰心用委婉, 柔和的文字表达着她对中国现实的伤感;老舍用幽默讽刺的风格展现古老中国的落后;茅盾用宏大的叙事手法谱写中国民族的封建状态等等。
浅议萧红小说中的动物意象
常彩茜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萧红的文学世界中, 不管是呼兰河畔的生活, 还是生死场上的抗争, 都有黑土地上动物的身影。萧红故乡题材小说中的动物意象构成其小说一道独特的风景, 本文力图在对其小说动物意象的解读中展示萧红创作的独特魅力和思想文化内涵。
【关键词】萧红小说;动物意象;审丑
Abstract:Whether the life on the Hulan River or the struggle on 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 there are always animals which on the black land in Xiao Hong’s literary world.Animal images constitute a special landscape in Xiao Hong’s homeland-themed novels.Through an interpretation of little animals,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display the unique fascin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Xiao Hong’s literary creation.
Keywords:Xiao Hong’s novels;animal images;appreciation of ugliness
杨义先生称萧红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极言萧红的文学才华之高。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女性作家, 萧红创造了她别开生面的诗性文学世界。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里说:“现时的强烈经验唤起了作家对早年经验的回忆。现在, 从这个记忆中产生了一个愿望, 这个愿望又在作品中得到实现, 作品本身展示出两种成分:最近的诱发场合和旧时的回忆。”这在萧红身上极贴切。萧红身处国破家亡的时代, 生活颠沛流漓, 有深刻的人生体验, 对故乡深刻的眷恋之情使萧红对故乡人的情感、生存、抗争、自然、民俗都有过深情描写, 她对与土地息息相关的动物们也格外关照。萧红家乡题材小说中的动物意象暗含的作家情感使得其小说于审美性体验中愈显丰富意蕴。
意象本是中国古典文论中的范畴, 主要是对诗歌批评而言。“诗言情”强调诗歌的抒情和审美功能, 诗歌中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达出来的。”即意象是主客体传情达意的有效方式, 既表现了客观物象的自然属性和特征, 同时又熔铸了作家自身的情感意蕴。随着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特别在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过程中, 引入了诗歌、游记、日记等传统文学样式, 小说加强了抒情性特征, 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小说”, 小说形式更加自由、舒展, 体验性、抒情性在小说中的表现越发明显。因此, 小说中的意象和诗歌一样亦是作家言情的表现。萧红抒情化的小说正是借用动物意象作为小说的抒情方式, 负载了作家的主旨和命题。
一、动物意象在萧红小说中的主要表现
中国作家之所以对国家现实这样关切, 有这样浓厚的现实情结, 这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渲染是分不开的, 在传统文化中占统治地位并且影响绝大多数文人的儒家文化传统里成长起来的文人, 他们都赋予了感时忧国, 关心国计民生的忧患意识和追求人生理想, 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目标, 并成为历代相传的优良传统。现代文学作家也不无例外地继承了这一传统, 他们对于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牢牢记取, 用手中的笔表达着一腔悲愤。生逢现代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 中国现代作家遭遇东方与西方, 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双重夹击, 身陷一种文化与生命生存的困境。当时中国的现实状况和时代背景, 是一个充斥着尖锐的阶级矛盾, 剧烈的民族危机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侵袭的现代中国, 处与这样一个具有复杂的历史矛盾和无比混乱的黑暗的社会现实中, 中国现代作家遭遇史无前例的尴尬的生存困境和精神上的空虚, 已然消逝的传统已无法为其提供精神的家园, 在中国刚露尖角的现代文明也难以让知识者寄托自己的灵魂, 粗暴的战争则带来人生的无尽的惆怅感, 愈加衬托出现代人生的痛苦和凄凉。作家们所无时不忘的是中国社会的困境, 中国人的麻木愚昧, 不争气, 尤其是当时的社会现实, 社会思潮, 更警醒了作家。所以当时重要的作家——无论是小说家, 剧作家, 诗人或散文家都洋溢着爱国的热情。在他们看来, 那些永生难忘的国耻暴露了国内道德沦丧, 没有人性尊严的弱点, 所以在他们的纸上更多的是对现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有许多动物图腾崇拜, 这反映的是原始先民在动物身上寄托的美好情感。古希腊的悲剧也起源于与羊有关的酒神祭祀, 这说明古今中外动物都积淀了民族文化心理的体验。萧红故乡题材小说中的一系列动物意象一定程度上是作者对民族、故乡以及生命形态情感化的象征。萧红故乡题材中的动物意象主要体现在:《生死场》——山羊、老马、狗;《呼兰河传》——鸡、鸭、猪、狗、牛、羊、乌鸦;《牛车上》——牛。仔细读过萧红小说的人, 一定不会忘记那只哀鸣的山羊, 那匹走向屠场的老马, 走在旷野上的牛车, 还有映衬孤寂夜色的家禽家畜, 那些七八月间黄昏后成群结队的乌鸦。萧红对养育过她的土地是虔诚的, 在萧红的小说世界里, 那些生活在北中国乡隅的动物们并非是滑稽、怪诞、邪恶的象征, 而是与黑土地的人们休戚与共的, 一匹马、一只羊、一头小猪的命运就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命运, 诗化的语言里透着一股荒凉, 虽然是用这些并不美丽的动物来营造家乡, 却依然流露出对故土的怀念和追忆。
一方面萧红把黑土地上人与动物的生存状态紧密结合起来, 使得动物也人情化甚至人性化。从生存方式上看, 萧红用自己的笔触写了动物的原始自然生存状态, 暗示人和家禽家畜一样在北中国都过着平庸、琐碎的生活, 然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自己看来, 那是他们应有的生活状态。呼兰河的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和生存状态没有反抗之意。似乎人生存的意义只是为了吃饭穿衣, 人死了也就完了。就像作者所说:“在乡村, 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 忙着死……”萧红还把动物的旺盛生命力和人类的生育置
3.《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理论解读 篇三
关键词:《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荒诞美 传播 接受
引言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以下简称《爱丽丝》)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故事原形基于1862年卡罗尔为小朋友即兴口述的故事《爱丽丝地下历险记》,后经重新扩充、改写、整理出来,由英国著名画家约翰·坦尼尔插图,1865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作品一经出版就赢得了英美广大少年儿童和成年读者的喜爱,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百余年来,不断有人探讨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的奇特魅力所在,甚至《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条目都认为卡罗尔“把儿童文学的艺术提到了最高水平”。据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也被这部作品所吸引,对其爱不释手。
正如学者赵元任先生在《爱丽丝》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纯艺术的妙在‘不通’的‘笑话书’,是一部‘哲学的和伦理的参考书’”。书中的艾丽丝经历了一系列荒唐的事件,文中人物的对白又多双关、幽默等元素,因此读起来颇费周折,但是细细品味,却可以发现《艾丽丝》的荒诞艺术正是儿童本位视角下极度的想象力和生命力的释放,是作者从成人视角出发对现实世界的反讽和颠覆,让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以无尽的魅力征服了成人世界。
一、作者卡罗尔与《爱丽丝》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因其内容和语言的荒诞滑稽而被看作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大英百科全书》说它“把荒诞文学提到了最高的水平”。的确,和西欧传统儿童文学刻板的道德说教相比,它充满了奇妙的幻想、幽默风趣的语言,更加注重娱乐性而非说教。它将儿童文学幻想性和想象性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爱丽丝追赶着一只穿着背心、揣着怀表并且自言自语的兔子,跟着它奋不顾身地跳下了兔子洞,在那里她不仅经历了身体上的变化,一会儿变大一会儿缩小;还遇见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人和动物:永远微笑着、行踪不定的柴郡猫;吸大烟袋、说话充满哲理的毛毛虫;疯疯癫癫的三月兔和疯帽子;野蛮的红桃皇后和老实的白桃皇后等等。读起来不禁让人感叹作者想象力的丰富。
尽管《爱丽丝》享有如此盛誉,但是它的作者却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童话作家。刘易斯·卡罗尔是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的笔名,是《爱丽丝》的作者,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还是一位逻辑学家;他不仅擅长数学推理,还热爱文学艺术,尤其喜欢绘画和摄影。卡罗尔天资聪颖,幽默风趣,在孩提时代就经常和兄弟姐妹一起写诗和故事,还发明了很多游戏。成年后,卡罗尔依然童心不改,常和孩子猜谜、玩魔术,对孩子有种特殊的感情。
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荒诞之美
《爱丽丝》被看作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其荒诞的美学特征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语言上。卡罗尔是位数学家,可是在语言上也颇有天赋。在《爱丽丝》中,卡罗尔和读者玩起了文字游戏,双关语、生造词、胡话诗、典故等的应用,让故事趣味性大增。其荒诞的美学特征表现在故事情节和叙事方式的荒诞性上。深邃的兔子洞,可以改变身形大小的蛋糕、药水,眼泪汇聚成的泪水池,使唤人的兔子先生,吸大烟袋的毛毛虫,把猪当成宠物的公爵夫人,动不动就要砍掉别人脑袋的红桃王后等,故事情节完全是随着爱丽丝的所想所见发展。这些奇思妙想出来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儿童和成人,满足了孩童天生的好奇心,满足了他们的新奇感。
在《爱丽丝》中,天马行空的情节与棋子的移动巧妙相连。在第2章中,红棋王后对爱丽丝说:“你可以充当白棋王后前面的卒子。卒子第一步走两格。然后,你要用火车一样的高速度经过第三排格子。到了第四排格,你会碰见特威达、特威迪孪生兄弟。第五排格子大部分是水,第六格则是矮胖子的地盘,第七格全是森林——不过一匹马会给你带路的。到了第八排格子,我们就都成了王后……”而在第4章,即是象棋的第四格中,爱丽丝和双胞胎特威达和特威迪兄弟一起碰到了红棋国王。国王睡着了,双胞胎兄弟告诉爱丽丝,国王正梦见她,她只是国王睡梦中的人,实际是不存在的。“要是国王睡醒了,你就消失啦。噗!就像一枝蜡烛!”
这种“寄情以梦”的梦幻叙事方式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也产生了推动作用,因此有人称刘易斯·卡罗尔为“无意识流动的大师”。《爱丽丝》也被看做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把荒诞文学提到了最高的水平”。《爱丽丝》奠定了怪诞、奇幻的现代童话基调。从写作方法上看,它有力地推动英国幻想儿童文学的发展;从内容上看,更是对传统儿童文学的颠覆。
三、荒诞中的童趣
无数的孩子和成人都为艾丽丝荒唐的境遇和奇妙的经历所痴迷,《爱丽丝》的荒诞性还体现在其语言的捉摸不定。赵元任也在自己的序言中写得:“……这部书里的笑话另是特别的一门,它的意思在于没有意思。……可以算‘不通’笑话文学的代表。”这表明了原著中大量双关、笑话、荒诞诗(赵称之为“胡话诗”)在整个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卡罗尔在原文中有一首打油诗,而考虑到打油诗的特点,赵元任的中在尊重源语作品的基础上,注重用词和韵律,不仅选用孩子们熟悉的语言,如“片片”和“笑眯眯”等叠词,还使用了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儿话音”如“洒点儿”和“小鱼儿”,读起来非常亲切自然:
小鳄鱼,尼罗河上晒尾巴。
片片金光鳞,洒点儿清水罢。
笑眯眯,爪子摆得开又开。
一口温和气,欢迎小鱼儿来。
《爱丽丝》中张大嘴巴等着鱼儿入口的快乐小鳄鱼代替了忙忙碌碌的小蜜蜂,描绘出大自然中怡然自得的快乐捕食者的画面,轻松而自然,充满童趣,完全没有了瓦茨诗中勤勉自律、服从训诫的说教与劝导。
《爱丽丝》第五章中艾丽丝为毛毛虫背的另一首荒诞诗《威廉师傅,你老了》则是对浪漫派诗人罗伯特·骚塞的说教诗的戏仿。在赵元任翻译的中文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卡罗尔笔下的威廉师傅变成了一个荒唐滑稽但富有生活情趣的老头儿,他满嘴胡话,行为怪异,还倒立、拿大顶,可以连骨带肉地吃掉一只鹅,在鼻尖上竖起一条鳝鱼。这种戏仿之举在当时宗教说教之风盛行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是颇为大胆的,卡罗尔的数学家身份使他对宗教持犹疑的态度,这也是他敢于戏仿宗教作品的潜在原因。而正是这个荒诞滑稽的老头儿张扬了童心世界中最大胆、最疯狂的精神,使得这些“胡话诗”呈现出极富吸引力的荒诞之美。
结语
卡罗尔的《爱丽丝》用梦幻般的笔调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离奇的想象世界,变化莫测的情节,违背常规的思维,荒唐奇妙的故事,难以捉摸的语言,种种荒诞透露着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内涵,童趣与反讽的水乳交织让孩子与成人都为之着迷。作品在中国的旅程中继续其荒诞艺术的同时又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异,在现实状况与作家生存的双重影响下,少了些浪漫的狂想,多了些与中国社会的融入,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英]刘易斯·卡洛尔.赵元任译.艾丽丝漫游奇境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爱丽丝漫游奇境》读书笔记 篇四
刚翻开这本书,我就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住了,一但有时间我就把它拿出来看。
故事中的主人翁是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她有一双浓眉大眼,一头美丽的长发。爱丽丝在一个闷热无聊的夏日午后,陪伴着姐姐在下河边的树下读书。突然,一只手上带着怀表.身上穿着衣服的小白兔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前跑,爱丽丝很好奇,就跟了上去,却掉进了一口无水的井里。在这井最深之处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童话王国。
在这个世界里她喝下了使人变小的药水,变成了一个小人;她哭出来的眼泪汇成一汪深深的池塘,差点儿被淹死;后来她变得巨大无比。她遇到爱说教的公爵夫人.神秘而爱笑又会隐身的柴郡猫.会跳舞的鹰头狮和素甲鱼.总要砍人头的扑克牌红心王后.她还参加了一个疯狂的茶会.一场用动物做的槌球赛,还有一场古里古怪的审判会,还与王后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时,爱丽丝这才发现是一场梦。
5.《爱丽丝漫游奇境》读书笔记 篇五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面描写了小姑娘爱丽丝追赶一只会说话的小白兔,钻进兔洞,坠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里,吃一小块蛋糕可以使人变成巨人,再喝一口水可以使人变得跟望远镜一样矮小。她后来又和许多小动物掉进了自己变大后哇哇哭的“泪池”,之后游出了“泪池”,看见了那只会说话而被自己追赶的小兔子、趴在蘑菇上的毛毛虫,爱丽丝与它朴朔迷离的回答在多次遇见那若隐若现的柴郡猫,后来,难看的鹰头怪又把她带去看了爱瞎想的假海龟,听它讲了故事……他还遇到了一群稀奇古怪的人和动物,并和他们结成了朋友,比如:三月兔、疯帽商、渡渡鸟,还有神气活现的扑克老k与红桃王后等等等等。在这个疯疯癫癫的世界里,爱丽丝是唯一保持理性头脑的人。历尽艰险之后,爱丽丝猛然苏醒,原来是自己躺在草地上睡着了,一切奇遇不过是梦幻而已。
这个故事由于大胆离奇一起的想象,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不但孩子们喜欢,就连当时的英国女王也对这本书看得津津有味。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主人公爱丽丝,虽然她有时候爱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领,别人老是反驳她,但他是一个活泼开朗、有知识、爱问为什么的小女孩。
爱丽丝漫游境是一本很好看的书,希望会有更多人看着本书!
6.《爱丽丝漫游奇境》读书笔记 篇六
影片情节跟爱丽丝的表情一样波澜不惊。本以为把原著改编得体无完肤的结果是让我们耳目一新,谁知新的元素呈现不多,倒发现了不少俗套。像缩小药水和放大糕点,从哆啦A梦到喜羊羊的时间段已被广泛使用。小胖子半斤和八两的对着干的喜剧效果浅薄,佩剑小老鼠除了莽悍和傲慢外其拟人化效果没给人留下多少印象,爱丽丝被红桃兵围困时观众就等着长毛怪冲出来。接近尾声终于要屠龙了。可爱丽丝又不是超级英雄,但乱挥几刀加逃跑防卫足以让用了一个多小时铺垫出场的龙归西,我并不抱有得到视觉震撼的希望。
幸好还有两队不伦不类的士兵在撕杀。可这战斗场景纯粹是充人数,何况这堆CG产物也带来不了丝毫动作美感,还拍了个骨牌镜头来充笑料。当龙头滚下阶梯时,我默默祈祷红桃兵们别做傻事。结果他们还是选择了扔下武器。BOSS败后部下扔下武器,正是以少胜多的战争片和科幻片的必备烂结局。
毫无疑问,蒂姆伯顿+约翰尼德普=天马行空。选择观看此电影的人大抵是受《查理的巧克力工厂》的吸引,何况爱丽丝的故事提供了更好的玄幻场景,凭伯顿的鬼才头脑,演绎一段烂漫绚丽的童话故事并难度不大,但技术蒙蔽了他。
《看电影》如此评价:《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出现宣告了当代电影已经完全被挤占了叙事和表演,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已经不在,新的电影模式正在形成。显然,《爱丽丝梦游仙境》接过了《阿凡达》的3D接力棒,然而故事却如此单调乏力。实际上,靠技术包装也不见得有多大视觉看头。
除了爱丽丝掉入兔子坑时凌乱的.3D效果,龙轰炸白王后村庄喷发的绚丽火焰,还有那只呲牙咧嘴的猫提供的移形换影的一丝神秘感,仅有几段奔逐戏的恢弘配乐引起兴奋,其他印象平平。接着我们回想爱丽丝刚进入仙境时给两只像龙一样的昆虫的一个特写时,顿觉造作而好笑。
7.爱丽丝漫游奇境简介 篇七
关键词:《艾丽丝漫游奇境记》;文学作品;双关语;翻译
作者简介:杨庆华(1976- ),女,汉族,四川安岳人,四川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研究、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双关语更多表现的是语言的模糊之美,是一种文字游戏,体现了作者的智慧及幽默,英汉是两种不同的文字体系,两者间翻译过程中如何很好地保留这种模糊之美是一个问题,将双关语的修辞效果更好地表达出来是翻译者的目的。翻译者要想做好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翻译,首先就需要了解双关语的种类,并结合实际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探讨。
一、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翻译——以《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
英美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是通过谐音双关机词义双关来创造一种双重语境,达到语言幽默诙谐的效果,两种类型双关构成不同,产生的修辞效果也不同。
(一)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指使用完全不同的谐音词如同音、近音及音似等来构成,例如Civilization is syphilization!,这句话中主谓语单词发音是相似的,但是具有不同的意思,分别是“文明”与“传染梅毒”的意思,这两个单词构成了一种谐音双关,将“文明”与“传染梅毒”放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讽刺效果,借指貌似文明的资本主义世界其实就像“传染梅毒”一样,充满着人欲横流、性病猖獗等现象,言语虽然简练,但是起到了很好的讽刺抨击效果。再如《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Mine is a long and a sad tale!”said the Mouse,turning to Alice,and sighing.“It is a long tail,certainly,”said Alice,looking down with wonder at the Mouse’s tail;“but why do you call it sad?”, tale与tail属于同音异义的双关语,译者使用双关修辞手法会这样翻译:“我的故事又长又凄惨!”老鼠转过头来叹了一口气对爱丽丝说。爱丽丝回应道:“你的尾巴确实很长,可是你为什么会说它很惨呢?”译者保留了这两个在中文中没有联系的词语,在注释里再进行补偿性说明,突出了原文及原作者的语言美,忠实于英语原文,使用双关文字游戏达到一种幽默效果,比较适合英语爱好者。
(二)词义双关
词义双关指的是使用一词多义的特点构成言语表面及里层的意思,例如《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There’s a large mustard—mine near here.And the moral of that is一 ‘the more there is of mine,the less there is of yours.’”这里涉及到的一词多义双关,这个单词是“mine”,虽然是同一个单词,但是在翻译时,根据语境及实际情况,它被翻译成了两种意思:“这儿附近有一个很大的芥末矿。其中的教训是—我的东西越多,你的东西越少。”这里采用的是直译,“mine”既能解释为字面意思“我的”,在这个语境中也可理解为“矿”,这样这个英语单词就具有了词义双关,这样就能解释上面的译文了,读者从中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幽默诙谐,在中英文对照阅读时,能更充分地感受原作者的幽默风趣。上述句子还可以翻译为:“这儿附近有一个芥末矿,由此可见—所旷愈多,所学愈少。”这里运用了“旷”(课)与“矿”(物)这个同音异义字,比较成功地再现了原作者的文字游戏,读者也能体会到译者及作者的良苦用心[2]。
二、从《艾丽丝漫游奇境记》分析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翻译方法
双关语属于中高级修辞手法,翻译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英汉两种语言语音不同,因此其语言表达方式及手段也是不同的,从一些翻译史及上述例子,我们能够总结归纳出双关语的基本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也就是双关译法,文学作品原文中双关语如果能够在译文中找到相匹配、对应的双关语时,可以使用直译法,也是最好的翻译方法,例如将chill译为“青椒”,cool译为“清凉可口”。
(二)意译法
作品中一些双关语民族语言特色较为浓厚,在译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双关语,那么只能放弃双关译法,翻译出其基本的意义。意译法又分为完全意译,意译为主、考虑相关因素,本义寓意分译这几种方法。
(三)翻译加注释法
还有许多双关语用上述方法较难处理,通常情况下只能译出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需要在文外加注释解释说明,翻译哪一层意思好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与意境。
三、结语
英美文学中的双关语翻译是一件较难事情,双关语是一种级别较高的修辞手法,加之英汉语言的结构语音等不同,使其更加困难,但是这类词语翻译还是有方法有技巧的,翻译者首先要了解清楚双关语的种类,然后结合实际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分析,这里我们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几种基本的翻译方法来破解翻译难题。
参考文献:
[1]石纯瑶.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双关语的翻译——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中译本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4.
8.读《爱丽丝漫游奇境》有感 篇八
主人公爱丽丝是一位有着奇思妙想的小女孩。她的梦稀奇古怪,里面有许多奇怪的动物,离奇的事情,充满了各种奇特的幻想:能够变大变小的身子,能够组成王国的扑克牌;能穿入的镜子世界;使人忘记名字的小树林……这一切就像一个小孩子的五彩梦,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突发奇想,编织出一个个神奇的梦境。
在公爵夫人的厨房里发生了一件特别搞笑的事,每每读到这里,我都忍俊不禁。在那个乱糟糟的厨房,到处充满胡椒的味道,由于公爵夫人和厨师针锋相对,吵的不可开交,爱丽丝手中抱着的孩子竟变成了一头猪。
9.读爱丽丝漫游奇境有感 篇九
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同情心和求知欲。她,就是这本书的主角爱丽丝。她拥有各种奇特的幻想:通往奇幻王国兔子洞、能变大变小的身子、组成王国卫队的扑克牌、随意现身的切舍猫、永远停在午茶时分的老怀表、会唱歌的假海龟……这一切就像一个五彩的梦,美妙而神奇,充满了童趣和幻想。爱丽丝身上有很多优点,如:乐于助人等。当然,她也有缺点就是她总会惹事。我也从她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如: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与别人相处等等。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集,掉进兔子洞。这集讲述了爱丽丝在大树下看见一只身穿礼服,戴着手套的大白兔。她很好奇,便跟了过去。走着走着,爱丽丝踩了个空,掉进了兔子洞。奇怪的是,降落的速度非常慢,过了好长时间才落地。这集很有趣,建议大家去看一看。总之,我喜欢《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
来源:作文 m.1409019798/
分享本站内容wap.,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10.爱丽丝漫游奇境小学作文 篇十
爱丽丝发现自己变得非常大,头已经碰到天花板了。她伤心的哭了起来,结果,她的眼泪成了一片池塘。这时她看见那只小兔子,就和小兔子讲话,没想到小兔子吓坏了,丢掉小手套和一把扇子,急匆匆的跑了。
爱丽丝用这把扇子,又把自己变小了。可是她太小了,不小心滑进了眼泪池塘,这可是自做自受呀!她先是遇见了一只老鼠,后来又遇到一只蓝色毛毛虫。看了这章,我觉得很有意思,可以和小动物们对话,真是件有趣的事!如果我也可以和动物们对话就好了。
11.读爱丽丝漫游奇境有感 篇十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书,里面的文字都让我觉得身如其境,文中的人物更是让我过目不忘。故事讲的是主人公爱丽丝为了追到一只穿着衣服的小兔子而掉进了一个无底洞内。她看到桌上有一个小钥匙,对面有四扇门却都用钥匙打不开,这时爱丽丝发现墙角旁有扇40厘米高的小门,看见有座花园,花园里有什么事情发生呢?后来又怎么样了呢?呵呵你自己看吧。她还遇到了小白兔、蜥蜴比尔、废话十箩筐的毛毛虫、奇怪的柴郡猫、脾气暴躁的女王……爱丽丝长大后,将会把小孩子叫过来,给他们讲很多奇异的故事,甚至包括很久以前的漫游奇境的梦,让他们的眼睛也变得明亮热切。她将分担孩子们纯洁的烦恼,分享他们天真的快乐,永远怀念自己童年以及那些愉快的夏日……希望你们也能读一读它,看一看它。
12.爱丽丝漫游奇境读书心得 篇十二
你知道一个小女孩的梦有多么荒诞离奇吗?有可以变大变小的饮料和点心,有可以搭成皇宫的扑克牌、会说话的猫,还有同毛毛虫谈话许多奇妙的事情......是谁经历过这些奇妙的事情呢?原来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主人公爱丽丝呀!这个有趣而又奇妙的梦,正是我们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孩子的五彩梦。我也常常幻想自己是一位美丽的公主,住在金碧辉煌的皇宫里,穿着最漂亮的衣服在皇宫里开心地玩耍。
我觉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本书很有趣,最有趣的的地方就是爱丽丝和青蛙仆人对话的情景,她们的对话总是让人发笑。其实爱丽丝并不聪明,重要的是她有一颗纯真、美好、善良的心灵,能辩清是非,还有同情和怜悯之心。爱丽丝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她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对一只小鹅都彬彬有礼,不管是对长辈还是晚辈,都很有礼貌。听妈妈说这本书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可是依然在孩子们的心中闪着耀眼的光芒,那个可爱的小爱丽丝依旧在我们心中。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爱丽丝,也有了这样一次美好而又神奇的冒险旅程......
【爱丽丝漫游奇境简介】推荐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书心得相关优选07-11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书心得个人书评07-14
名著《爱丽丝漫游奇境》经典读后感09-10
爱丽丝漫游仙境读后感200字08-06
《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300字09-24
寒假《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600字11-02
小学生《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200字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