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识字比一比

2024-07-14

小学一年级识字比一比(精选8篇)

1.小学一年级识字比一比 篇一

第二课时

一、激起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师生互比年纪、身高,提示学生发现问题,引入课题。

二、开展竞赛活动,复习生字、词语、课文

1.小组间开火车,赛读生字。

2.指名两组比赛开火车,赛读词语。

3.课件示图,师生齐读课文。

三、运用插图、实物进行对比,理解群颗堆的意思。

1.群

(1)看图,比较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引导学生发现一群比一只多。

(2)出示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企鹅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群表示数量多的同类事物聚在一起。

(3)拓展说话:一群

2.颗

(1)观察并比较实物:苹果-枣、西红柿-花生、罗汉果-莲子、乒乓球-珠子,感知颗指较小且近似圆形的东西。

(2)自由展示并说出自己所带的能用一颗表示的实物。

(3)拓展说话:一颗

3.堆

(1)看图,比一比一堆杏子和一个桃子,初步感知堆

(2)小组合作,在桌子上摆一摆、说一说自己带来的可以用堆表示的东西。

(3)指名汇报

(4)拓展说话:一堆_______

四、复习巩固,积累语言

1.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说同桌讨论,指名说,齐说。

2.小组协作学习: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摆一摆,说一说。

五、运用语言积累,仿编韵文

1.齐读课文

2.观看课件,仿编韵文。

情境一:菠萝和梨;情境二:葡萄和桃子;情境三:马和兔。

3.小组合作,自编韵文。

4.指名汇报。

六、写字练习

六、写字练习

1.课件出示生字,伸出食指跟随电脑书写笔划。

2.仔细观察,自主探究: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练写生字,展示评议。

2.小学一年级识字比一比 篇二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 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 但又不习惯, 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 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 独立完成作业, 注意力不集中, 而如此大的识字量也往往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实际的困难。

针对识字教学带来的困难, 应积极采取对策, 把识字教学作为课改年级一项突出的教学内容来抓, 并确定“以培养兴趣为切入点, 倡导识字方法的多样性”的教学思想, 使识字教学取得明显的效果。

一、“美味式”教学

这项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识字。一年级学生年龄小, 注意力不集中,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所以为了让他们享受“美味”, 可采取以下几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识字。

1. 游戏中识字。

精心布置好教室环境, 在教室的一面墙上贴上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词语或图片, 借助这些字词的具体运用情节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 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 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 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2. 在朗读中识字。

学习是一种反复的过程, 一遍遍反反复复是低段小学生最不乐意接受的一种形式, 为了弥补这种反复的枯燥性, 我使用了很多和他们生活贴切的小动物让学生们情景模拟, 一遍遍反复读带有新认识的字的段落或句子。或是在教学中播放录音让学生听。然后随着音乐读课文, 读着读着字在脑海中就有了记忆, 加上跟老师学习课文, 理解字词的意思, 也就加深了字的印象。在教写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填拼音, 更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通过读字词卡片也能帮助牢牢地记住生字。

二、“爱因斯坦”我来当

低年级儿童想象力非常丰富。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识字教学中, 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 引导学生想象, 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 让学生运用想象, 给生字配上动画, 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 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 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

三、“妈妈”也是我的小助手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 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孩子有八个小时可以用来和学校相处, 而分给家长的时间寥寥无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要与家长互动起来, 利用网络交流学习方法将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 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比如说利用放假父母带孩子出游的时候把有趣的东西照下来, 写成小文章, 不会的字请教家长或是小朋友。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 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学生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 剪剪、画画、贴贴, 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把收集到的“课本”拿到学校展览, 看谁认的字多。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动手、动脑, 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 不仅锻炼了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 同时加大了学生的识字量, 效果很好。

四、“磨盘”教学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记得快, 忘得也快。怎样巩固识字是非常关键的, 不然方法再好, 也是一时的快乐。在教学中, 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如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配配对等,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里进行有趣、有效的巩固练习。

五、今天我“做主”

以上的方法大部分是教师与家长处于行动一方, 而孩子属于被动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评价建议中提到了“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 “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全面、准确地领会“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这些阐述, 是我们研究识字教学、优化识字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让孩子自主识字写字就尤为关键了。不同的孩子在学前教育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有的孩子已经认识了一些字, 多的到200字左右, 有的孩子却是一张白纸, 而且孩子先天智力发育也有不同。因此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只要学生能够尽快地记住生字, 方法不求统一。让学生干自己喜欢干的就不会觉得厌倦, 而会觉得是一种乐趣, 一种心理需求的满足。

3.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 篇三

一、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爫、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下面我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编字谜。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孩子们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组字游戏。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小组一份,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然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军组。这样,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

3. 抢卡片。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4.编故事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5.变字小魔术。我结合语文园地中“这样识字真有趣”组织了“变字小魔术”的游戏。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魔术”中,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三、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温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电视、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红蜻蜓”皮鞋、“达利园”饼干、“伊利QQ星”牛奶、“立白”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我们每星期评出十几个“识字大王”的作品进行展览,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4.小学一年级识字比一比 篇四

一、教材简析

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黄牛、花猫的悠闲,有鸭子、小鸟的嘻闹,还有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的甜蜜。琅琅上口的韵文,诵读间会传出一种暖暖的情感。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是一种简单的比较,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在散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跳跃,玩耍的身影,听到孩子清脆的童音……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亅”和偏旁“土”。

2、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识字和写字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要带你们去个地方:(出示挂图)

猜猜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的同时注意动植物名称的发音是否准确,特别是“黄、苹、红”的后鼻音。“鸭子、杏子、桃子”中“子”的轻声。)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中师适时指出这是一个农家小院。

[设计意图:由园入手,比较形象生动,同时也是为了了解学生发音情况,重在发音是否准确。]

二、创设情景,自主识字。

这是一个丰收的小院,你看了准会喜欢住哪儿的。你们看,这几张卡片就忍不住想跑到他们主人那里去了。(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

1、师生共同合作,把带拼音的词语卡片由学生贴在相应的动植物旁边。

2、师任意指着挂图上一种动植物,让学生读,谁字音读得准,就由谁领读。(词语要读二遍,第一遍读带拼音的卡片,第二遍读把拼音蒙住的卡片,难读的可多读三遍。)

3、师出示卡片,谁会读谁就起立读,进行巩固生字的.练习。(刚才学生读得不是很好的词语要重复出现,读得好的词语可出现一次或不出现。)

[建立汉字与事物的联系,在情境中识字学词,在认字学词中,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4、引导学生归类写动物名称的词和写果实名称的词。

三、自学韵文,学习生字。

小院落的美景让我们赏心悦目,优美动听的韵文,更让我们入迷。

1、借助拼音,自学韵文。

请小朋友自己读韵文,看哪位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段韵文读得又准确又好听,待会再说说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哪位小朋友愿意把韵文读给大家听。(指名二人分别读完。)

[主要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3、小组启思,合作识字。

把自己画出的字词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轮流读一读生字字音,说一说记字办法,如有不同,选出一种记字办法。

4、师生讨论扩展词语。(出示小黑板上生字)

由小组代表汇报记字办法,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好,可争得一颗小红星,别的小组说过的不能再重复。

5、认记偏旁。(“堆”旁“土”)

6、运用游戏,巩固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做开火车的游戏,看哪组火车开得快又没停过的可得小红星。

[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营造展示成功的机会。]

过渡: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不能把韵文念好听一点呢?可当作拍手歌读,配上动作读,伙伴间又对读。

7、指名读韵文。(4人)[在朗读中感受农家小院美丽、温馨。]

8、现在老师和大家合作做一个接读游戏,老师先读“一个大”,小朋友们接读“是黄牛”。老师读“一个小”,小朋友们接“是花猫”,咱们看着图读,看哪位小朋友与老师合作的最成功。(引读1遍)

9、从刚才的接读中你明白了什么?(黄牛大,花猫小……两样东西在比……)

10、是啊,从图上我们能看出东西有大有小,有多有少。那么从韵文中你从哪里可看出鸭子多,鸟儿少,杏子多,桃子少,苹果大,枣儿小呢?(一群与一只看出鸭子多,鸟儿少,……)

11、选择一个或几个量词,说一说。(指名说8个) 一( )……

例一(群)小鸟

12、出示图片:一群小鸡……

请同学位选择一组或几组图片模仿课文中的韵词试着编一编儿歌。

[拓展运用,自编韵文]

板书:

比一比

生字 一群 一只

一堆 一个

一颗

第二课时

一、复习1、运用生字卡片做“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指名说)

2、朗读。

(1)小组赛读韵文。(选其中二组比赛,师生共同评议。)

(2)同桌互读韵文,(选二桌读,评评为什么读得好。)

(3)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儿歌。(自由读——指名读2人,纠音)

我家小院一幅画,一头牛,两匹马,五只母鸡,一群鸭,十棵桃树,万朵花,我家小院一幅图。[在朗读中复习生字,巩固生字。]

三、练习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四个生字。

仔细观察,想一想四个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住的地方有什么相同之处?(竖画都根压在竖中线上。)

2、你能写好哪个字?写好这个字的关键是什么?谁还有不同意见?(学生边说,师边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范写,边说笔顺,生书空后描写1个,再临写1个。

“牛”的竖要出头,“羊”的竖不能出头。

“少” 的“丿”要写得长些。

[养成仔细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3、出示“小”,让学生观察孩子在田字格中位置,然后跟老师一起书写,认识新笔画“亅”,师范写一具,生书写后描写,临写各一个。

5.小学一年级识字比一比 篇五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2个字“牛”、“羊”,和1个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大小”、“多少”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红星贴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老师有一次外出秋游,无意中来到一处美丽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勤劳善良的黄牛,悠闲自在的花猫,有雪白欢跃的小鸭,小巧活泼的小鸟;果树上,香喷喷的苹果,红艳艳的枣;木桌上,圆溜溜的杏子,甜丝丝的桃。门前,一个木偶般可爱的小男孩正在无忧无虑地玩耍着,再加上篱笆,青草,房子,辣椒,简直是一幅绝妙的画面,看得我心旷神怡,仿佛来到天堂。当时,我就情不自禁的拍下这幅温馨和幸福的图画,现在带来与小朋友们共同欣赏。(出示图片课件)

2、图片中有什么呢?指名说,并教大家读,并相机在课件中出示词语。

4、要求把以上词语分成二类,第一类是动物名称,第二类是果实名称。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1、认识了小院里的动物和果实,接下来,我们要学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题目是---(出示课题)抽读,2、谁和谁要比一比?到底比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请你自己读一读吧。(生自由读儿歌,师巡回表扬读得认真的小朋友。)

3、(请刚才被表扬的小朋友起立)刚才大家在读时,我发现这几位小朋友读得最认真,你们愿意为大家再读一读吗 ?(每人一句接读)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同桌小朋友可以互相说说,课文一共比了几次?每次都是谁和谁比?他们到底比什么呢?

四、自学反馈、精讲点拨

1、我们一起来看小朋友第一次比的黄牛和花猫,它们到底比什么呢?

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黄牛大,花猫小,它们在比大小,大小是一对反义词。

出示第一句: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黄牛比花猫大。花猫比黄牛小。)

谁会读?指名读。

2、小朋友第二次比什么呢?

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鸭子多,小鸟少,它们在比多少,多和少是一对反义词。群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一只小鸟,说说这是什么?再出示许多只鸭子,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

谁会读?指名读。(第二句)

3、小朋友第三次比什么呢?

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苹果大,红枣小,它们在比大小,大小是一对反义词。

出示第三句: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苹果比红枣大。红枣比苹果小。)

颗是什么意思?区分颗和棵。

学习“颗”字,“一颗枣”的“颗”用得非常好,我们以前学过一个“棵”,一棵树,这两个kē 有什么不一样?谁知道?

指出“颗”一般用在比较小,有点圆形的事物上,想想还有哪些东西用这个颗?学生举例说。(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

“棵”一般用在比较大,形状有点长的事物上。指名举例。(一棵树)

谁会读?指名读。

4、小朋友第四次比什么呢?

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杏子多,桃子少,它们在比多少,多少是一对反义词。

出示第四句: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杏子比桃子多。桃子比杏子少。)

堆是什么意思?

出示一个杏子,看这是一个什么?再出示一堆杏子,想想这要怎么说呢?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随着课件出示“堆”字,认读生字,认识“提土旁”。

谁会读?指名读。

5、比完了大小和多少,让我们连起来把儿歌读一读,好吗?师生一起配动作读全文。

五、巧设练习、检测目标

1、出示图片,谁会说?指名说数量词。(这是什么?一枝铅笔。一块黑板。)

2、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真棒!老师请出了这些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你能提醒大家记住哪个生字的拼音?你来说。我们一起读一遍。

3、小朋友们可能干!老师把拼音宝宝藏起来,看小朋友们还认识吗? 你记住了哪个生字宝宝?你是怎么记住的?和同桌说说。指名说。有的学生说“黄”是我们班黄程宇的“黄”,早就认识了。有的说“猫”字左边的“反犬旁”好像猫弓着腰。“桃”和学过的“跳”很像,因为桃子是长在树上的,所以是木字旁。有的说“红”就是小红的红,我们在做数学题时见过好多次,还有的说“苹果”的“苹”就是我妈妈名字那个“萍”去掉“氵”„„ 集中学习并归纳出“杏,桃,苹”的偏旁相关特点。那我们来开火车好不好。(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4、看,这些红红的大苹果,你想摘吗?游戏:摘苹果。

六、拓展训练、提高能力

1、指导写字:牛、羊,在写字前我们一起来活动一下小手。

2、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写牛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牛:一短撇,上横短、下横长,写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羊:左点低,右点高,三横中间最短写在横中线上,第三横最长。)

3、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要把字写匀称、美观。

5、展评。板书设计:

比一比

大------------------------小

黄牛

苹果

多--少

鸭子

杏子

6.小学一年级识字比一比 篇六

第一课时

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 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了解学校生活,培养初步观察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在数1~10 各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在数数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以感受老师、同学之间的亲切友好,并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听课习惯。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我们是小学生 教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从现在起老师和同学们就要一起在这个校园里生活了,别人也不叫你们小朋友了,给你们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什么呀?

学生:叫小学生

教师:对了。学校和幼儿园里有很大的区别了,你发现有哪些不同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学生甲:幼儿园的小朋友是围圆圈坐的,坐的是小凳子。我们小学生一人一把椅子和桌子。

教师:对,坐法不一样,小朋友们围成圈坐可以一起做游戏,我们小学生在学校要学很多知识,所以这样坐才能认真听课。

学生乙:幼儿园好玩的东西要多得多,像跷跷板呀,摇摇船呀,教室里还有好多玩具,而小学好玩的东西就要少多了。

教师:好玩的东西少了,什么多了呢? 学生丙:书和本子多了。

教师:对,说得真好!同学们上学后。要学很多的知识,书和本子可以帮助我们学很多的知识。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的书本。

学生丁:幼儿园的小朋友不背书包,而小学生要背书包。

教师:这个变化也挺大,小学生就要背着书包上学了。

二、探究新知

(一)口头数数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数学课要和很多数字打交道你们会从1 数到10 吗?数数看。学生:同桌同学互相唱数。

教师:指明同学数数,同时指导其他学生认真听同学的回答,想回答问题时要举手。再请不会数的试着跟大家数几次。

(二)看图数数 出示教学主题图。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 看完图后引导学生讨论,然后请学生发言。

学生甲:校园近处有几棵小树,有2 个小学生在浇花,有几个小学生在打乒乓球? 学生乙:有几个小学生在踢足球。有几个小学生在打乒乓球,还有几个小学生在做飞机模型 学生丙:有教室、围墙,围墙上有小彩旗,还有国旗,国旗前面是足球场?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下面大家能用刚才学到的数字来更准确得介绍一下我们美丽得的校园吗?

学生甲:我向大家介绍图中有1 面国旗,还有1 个小朋友正背着书包上学,围墙上有1 盏灯。学生乙:我向大家介绍图中有 2 个学生提着 2 把水壶在浇花,4 个同学在打乒乓球。? 出示课本第4 页图片,同学们一起结合手指和图片数一数图

出示图片,让学生练习数数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

教师:同学们数的很好。看来我们每个同学都很能干。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用到数字,你能举些例子吗? 学生甲:我叫×××,今年7 岁,家中有5 个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我们家买有1 套房子,家中有2 台电视机,1 个冰箱

教师:他介绍得清楚吗?同学们愿意和他交朋友吗?

学生:介绍得非常清楚,我们都愿意和他交朋友。

教师:这个同学一口气说了多少个数呀?

学生:不知道。

教师:下一个同学介绍时,大家可要注意了。看哪个同学在介绍的过程中还能说出比他更多的数。再抽几个学生介绍后,要求同桌学生相互介绍。

教师:同学们都介绍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从此以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了。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找朋友歌》。同学们可以一边唱一边跳。引导学生边唱边跳: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教师:从现在起,我们就是好朋友了。大家觉得学习数学有趣吗?

学生:有趣。教师:我们一起努力,学好数学,大家有信心吗? 学生:有!

教师:好。请同学们回家以后,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这节有趣的数学课,还介绍一 下你通过这节课认识的新学校和新朋友。

第二课时

比一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 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2.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3.让同学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4.培养同学们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同学们初步的观察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 1.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2.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老师出示课本5-6 页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同时引导学生认识“高矮”、“长短”等字。

二、探究新知

1.高矮的比较

(1)比一比两人的高矮。

师:请小朋友先估计一下,小华和小明两个人,谁比谁长得高一些? 请小华和小明上来,由另一位小朋友做裁判,比一比谁长得高。

师:总结比身高应该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比。

(2)小组活动。内容:前后四人一组,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 要求:小组先商量一下,准备怎样比才能又快又好,商量好以后,再下位比.(在反馈时,得到 3 种方法,A、两两相比;

B、一个人和 3 个人依次相比; C、站一排相比。

2.长短的比较老师拿出不同长度的2 支笔。

教师:谁能比出这2 支笔的长短? 教师:大家觉得他比得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主要应说到:比较的时候,2 支笔的一端要对齐,不能一前一后。)

教师小结:跟高矮的比较一样,在比较的时候,一端要对齐,不能一前一后。

3.大小的比较多媒体出示不同大小的2 个皮球。教师:谁大谁小?有什么办法可以比出来?老师拿出不同大小的2 个皮球。

教师小结:在桌面上一比,小球没有大球高,也没有大球宽。

4.多少的比较(1)多媒体出示教科书上第6 页“多少的比较”第一幅图(苹果和梨)。什么多?什么少?你是怎么看出苹果多,梨子少的?

(2)花盆的个数和小树的棵数怎么比的呢?教师强调::一个花盆放一棵树,刚好放完,所以花盆的个数与小树的棵数同样多。

三、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教科书第6 页“课堂活动”,先思考,再回答。说说比的方法。

2.综合练习(1)比一比,哪条线长?哪条线短?

2)把3 块同样的糖分别放入3 个水杯中,溶化后哪杯最甜?

3.开放练习(1)同桌的两个同学拿出同样的文具,比一比它们的长短、大小和多少。小学资源网:(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我们进行高矮、长短、大小和多少的比较?

四、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教师作全课总结:我们学习了高矮、长短、大小和多少的比较。知道了比较高矮和长短可以把他们一端对齐,另一端长的就高、长;反之就矮、短。注意比较长短和高矮,要在同一个起点。比较大小可以把几个物体放在一起观察看看谁大谁小。多少的比较,我们可以通过数数进行判断,如果数量小就少,数量大就多。

1-5 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 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能认、读、写1~5 的数,会用1~5 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视频展示台,15 个小圆片。学生每人准备5 根小棒,5 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在丁丁上学的图中找到那么多的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些数。在上课之前,我们请同学们准备了多少根小棒和多少个小圆片呢? 学生:5 根小棒和5 个小圆片。教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 到5 的数。板书课题:1~5 的认识。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多媒体课件演示奏国歌、升国旗的情景,最后定格为例1 的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

学生:在升国旗。

教师:大家能从这幅图中找到哪些数?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图中有5 个小朋友在升国旗,国旗上有5 颗五角星。

教师:只能在图中找到数字 5 吗?能不能找到别的数?比如国旗上的大五角星有几颗?小五角星又有几颗?启发学生更深入、细致地找图中的数,如: 学生甲:我明白了。国旗上有1 颗大五角星,周围有4 颗小五角星,一共有5 颗五角星。学生乙:有1 个同学站在升旗台上,2 个同学在奏乐,2 个同学在敬礼,一共有5 个同学。学生丙:

升旗的人中有3 个是男同学,2 个女同学,一共有5 个同学。

教师: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就从图中找出了1,2,3,4,5 这5 个数,真了不起。

2.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能从图中找出1~5 的数,你们会用小圆片摆一摆,并数出1~5 的数吗?

学生:会!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小圆片来摆一摆、数一数。先抽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来做示范,教师说一个数学生摆一个数,再由同桌的两个学生一个说数一个摆小圆片,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摆小圆片学生说出相应的数。也可以让学生用5 个小圆片摆一个美丽的图案,最好能在图案中找到1~5 这5 个数。

学生的图案可以摆成:

学生甲:我摆的小熊图。第1 排有1 个小圆片,第2 排有2 个小圆片,有3 个蓝色的小圆片,第2,3 排一共有4 个小圆片,一共是5 个小圆片。

学生乙:我摆的梅花图。中间有 1 个小圆片,再用 2 个小圆片对着中间的小圆片摆,3 个小圆片是红色 的,四周有 4 个小圆片,一共是 5 个小圆片。最后教师说数学生任意摆学具,如教师说 3,学生可以摆3 个小圆片,也可以摆3 根小棒,也可以伸出3 个手指头,也可以拿出3 本书。在整个拼摆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正确操作。3.教学例3 教师:通过刚才的拼摆,同学们知道3 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3 可以表示3 个小圆片、3 根小棒、3 颗糖、3 本书、3 个学生

教师:3 可以表示这么多的东西,那么1,2,4,5 又可以表示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生活中的1,2,3,4,5 又可以表示些什么呢?比如说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找到哪些用1,2,3,4,5 表示的数? 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后,再把自己想到的在小组里交流,然后抽几个学生回答。

学生乙:1 张桌子坐2 个同学,4 张桌子排成1 排。教师:1,2,3,4,5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些什么? 学生相互说后,再抽几个学生说给全班学生听。4.教学例4

教师:下面我们来写一写这5 个数。教师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 1,2,3,4,5,写完一个引导学生书写一遍,并讲明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会写这5 个数了吗?

学生:会写了。教师:请大家翻开书,看一看例4,谁来说一说题中要求我们怎样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求我们先用手比一比,再画一画小圆,然后读一读这个数,最后写出这个数。教师:同学们会做吗?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抽一个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示范写数“1”。教师:同学们会写吗? 学生:会。

教师:好。大家先给自己的小手和小嘴分一分工,然后再按书上的要求写一写。学生书写时,教师做必要的指导。写完后,抽几个同学的课本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然后请全班同学评一评哪个同学写得最好,请写得好的学生介绍经验。

教师:书上有这样几句话,1 添上1 是2,2 添上1 是3 你能用手指演示来说明这几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演示。(略)

教师:你从中发现什么?指导学生说出:我发现我们学的这几个数一个比一个多1。

5.教学例5

教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这么一小会儿就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现在再看老师手上的小棒。出示小棒。教师:数一数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1,2,3,4,5,一共5 根。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你们手上的小棒,看是不是也是5 根啊?

学生:是。

教师:很好,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把这 5 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同学们拿出你的小棒分一分,能有几种分法? 学生独立分小棒。

教师: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学生小组交流后抽学生边展示边介绍分的方法。教师:小朋友们的分法可真多,现在大家能结合刚才分小棒的过程把书上的表补充完整吗?

学生:能。学生完成后抽一名学生的表来展示。

教师:大家从这个表中可以发现些什么? 小组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5 根小棒可以分成2 根与3 根,1 根与4 根,3 根与2 根,4 根与1 根。

教师:根据刚才分小棒以及填表我们知道了5 是可以分成1 与4,2 与3,3 与2,4 与1,那么最后一个式子5□□,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2、3 题,并分组讨论。

2.指导学生按课堂活动第1 题做游戏。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学生回答。

0 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 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学生:排在1 的前面。

教师:这把尺子是从 0 开始排的,所以 0 在尺子上也表示起点。它是我们学过的最小的数,比 1 还要小。你能说出直尺上的哪个数最大吗?

学生:5 最大。

教师:5 后面还有数吗?

学生:还有。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因为这是一把断头的尺子,后面的数被折断了。

教师:能想到这一点,真不错。

先独立完成第4 题的填空。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订正。

教师:从上往下看,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看或从右往左看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从上往下看,小方格一个一个的在增多;从左往右看,小方格一个比一个多?

教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真不错。

3.教学例3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0,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数。要把0 写好,首先我们看一看0 像什么呀?学生:0 像一个鸡蛋。

教师:所以我们在写0 的时候,要像画鸡蛋一样,两头小,中间大。教师边说边在“田”字格里书写示范,然后请学生在书上书写,边写边读。写完以后,抽两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大家评议。

二、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呀?0 表示什么呢?写0 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你还知道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回答。

相关文档更多>>高考各科考试大纲解读,考前最后冲剌指导,各科三轮复习资料

比较

一、教学内容:9页比较大小,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认识 =、〈、〉,并会正确使用

2、初步培养学生具有辨证唯物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比一比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美丽的春天到了,花园内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儿真镁,引来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瞧,谁飞来了?

师:你能用那些数字表示图中的小动物和花? 学生数并且填在书上

学生用学具摆花儿和动物,并且比较多少。

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自己的摆法和结果

怎样更容易看出物品的多少?

今天,我们要学会一个一个对着摆的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多少?

(二)、探索

1、比较同样、多

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花和蜜蜂,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老师:蜜蜂的只数3,花儿的朵数也3,3和3 同样多,我们就说3等于3,用3=3表示,中间的符号是等号,学生练习读并且书空

练习:老师摆4个圆,学生摆同样多的三角形,说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

你能在说一个几等于几的式子吗?

2、比较多与少

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蜻蜓和蜜蜂,你发现了什麽?

蜻蜓的只数是4。蜜蜂是3,4比3多,我们就说4大于3,写做

4〉3,中间的符号是大于符号。学生练习读,并且书空

蜜蜂3。蜻蜓4,3比4少,就说3小于4,写作3〈4,中间的符号是小于符号。

学生读并且书空

3、观察讨论

4〉3〈4,你发现了什麽?

(三)小结:蜻蜓比蜜蜂多,4大于3,蜜蜂比蜻蜓少,3小于4

花儿和蜻蜓的比较方法一样,你会吗?

练习:(1)摆3个圆,5个三角形,比较大小

(2)11页1,图上画了什么?比较小狗和小毛的数量,在填一填

三、巩固练习

1、填空,13页4

2、卡片游戏,11页2

3、开放练习,13页5

7.小学一年级识字比一比 篇七

音形义是打开识字教学的金钥匙。在一年级上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识字教学中, 笔者有意识地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体会发现规律的成就感, 鼓励学生运用规律进行创造性识字, 体验创造带给自己的快乐。

一、在夯实字音中体验发现的快乐

【教学片段1】

1.PPT出示本课生字词:

2. 请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词语, 边读边想你发现 了什么秘密?

3. 发现字音规律。

师:谁找到了字音的秘密?

生:第一排的生字分别是平舌音和翘舌音;第二排是前鼻音和后鼻音;第三排是轻声。

4. 齐读词语。

【反思】

(一) 设规律突出字音特点

根据字音可把生字分类为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轻声以及其他, 除此之外, 多音字、同音字、音近字也是生字字音中常见的类型。在本课的生字中, 笔者发现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轻声占了多数。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发现这一现象和更好地掌握字音重难点, 笔者有意识地把本课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排列成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轻声以及其他四行。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笔者在多媒体课件中将生字字音用红色字体标出, 使得引导的方向更加明确。如既是前鼻音又是翘舌音的“什”, 后鼻音“兴”和“得”“么”两个轻声是本课生字字音的难点。这样有规律又醒目的排列, 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发现和掌握这几个字音难点。

(二) 用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字音的规律编排在成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但在一年级学生的眼里, 能够发现这样的秘密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老师的及时肯定和夸赞能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认同, 内心的学习激情会在此刻迸发而出。在上述教学片段中, 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字音规律后, 教师对学生的思考做出及时反馈, 通过“你的眼睛真亮, 发现秘密能帮我们把生字读得更准”这样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评价肯定了学生的回答, 又用“其他也发现秘密的同学请举手”这样的评价激发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三) 明确目的, 提高识字效率

不少教师在执教字音环节时更多地是让学生读, 出现错误时再进行纠正, 或者是读完了后出示难读或易读错的词语让学生反复读。这样不仅浪费课堂时间, 而且机械式地让学生读, 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在以上教学环节中, 教师只设计了两次读, 第一次是由四位小老师分别领读四行词语, 其他学生边读边发现规律。第二次是发现字音规律后再齐读词语。每一次读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也减少了课堂中不必要时间的浪费。明快的教学节奏让学生激情迸发, 在兴致盎然中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二、在感受形美中体验发现的喜悦

【教学片段2】

1. 象形字“瓜”的教学

①出示生字卡片“瓜”。

②扩词:你们见过什么瓜呢?

生:西瓜、冬瓜、南瓜、哈密瓜……

师:你们知道的瓜类可真不少。

③识记“瓜”字。

师:你们知道吗?在这个“瓜”字里面就藏着一个圆圆的瓜, 谁能找到这个长得像瓜的笔画呢?

生:瓜字里面的一点就是一个圆圆的瓜。

师:是啊, 你真聪明, 这个点就像一个瓜。 (师画一个南瓜)

师:那这里的横撇、竖撇和捺你们觉得像什么呀?

生:像瓜藤、叶子。 (师画瓜藤和叶子)

④感受汉字的有趣。

(师出示“瓜”字的演变过程)

师:我们古代的人们就是看到瓜和瓜藤的样子造出了“瓜”字, 慢慢演变成现在的“瓜”, 你们觉得古人聪不聪明?

师:像这样的字还有, 你们看——

2. 象形字“燕”的教学 (略)

【反思】

(一) 追根溯源, 突出象形字的特点

笔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发现“瓜”和“燕”字形较复杂, 是本课生字字形的重难点。而这两个字是非常典型的象形文字。“瓜”字是古人根据藤蔓和挂在藤蔓上的瓜这样的画面演变而来的, “燕”字是根据燕子身体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利用这两个象形字描摹事物形状的方法来造字的这一特点, 笔者对这两个生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巧妙设计, 使得学生能够展开联想并有根有据地猜测汉字的演变过程, 让学生从根源上理解汉字, 也加深了对这两个象形字的印象。

(二) 展开联想, 品尝发现的快乐

1. 联系生活, 认识生字

在教学“瓜”字时, 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联想生活中见过的各种瓜来认识“瓜”字, 由此, 学生对“瓜”字有了初步的印象。

2. 找准切口, 展开联想

教师的启发能让汉字学习变得有趣有效。在教学中, 教师用“瓜”字的点作为切入口, 设计问题“在这个‘瓜’字里面就藏着一个圆圆的瓜, 谁能找到这个长得像瓜的笔画呢”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的思维也从这个有趣的问题开始运转。

3. 结合经验, 引导发现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 马上能找到与圆圆的瓜形状相似的笔画是点。在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赞许后, 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 教师再结合简笔画图让学生找出“瓜”中对应藤蔓的笔画。这样, 在轻松愉快的思维过程中, “瓜”字字形记忆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4. 举一反三, 实现迁移

学习完“瓜”字, 再由“瓜”字拓展延伸到同类字“燕”时, 已不需要教师一步步引导, 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文字和图画相对应的基本规律, 很轻松地把学习“瓜”字时按照生字中的笔画联想相应事物的构造运用到“燕”字上, 知道了燕子的头、身体、翅膀和尾巴分别对应该字中的哪些笔画。这样的趣味记忆, 不仅更加深刻和持久, 而且这一思考的过程还引发了学生无限的遐想, 促进了他们的形象思维的发展, 催生了他们的创造性, 让学生在创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 了解内涵, 感受汉字的美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 要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本课中对“瓜”和“燕”的教学是对中国汉字来源历史的寻踪追溯, 教师用简单又不失趣味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体会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智慧。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汉字最原始、最真实和最本质的内涵, 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语言文字和祖国文化的热爱, 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学习祖国渊博文化时的快乐!

三、在趣味猜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教学片段3】

(出示四个生字:什、仔、样、细, 并认读)

师:接下来, 老师要变魔术了。我把这四个字变成图片, 看谁能看到图片就猜出是什么字。

1. 出示“木”和“羊”的图片

师:这张图片里面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生字宝宝, 谁猜到是什么字了?

生:我猜是“样”字。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木字旁就代表树, “木”字和“羊”字加起来就是“样”字。

师:你真聪明。我们也可以这样想:木头做的羊就是供大家看的样品。

2. 出示图片:十个人排排站 (什)

生:人就是单人旁, 十就是十个, 单人旁加十字就是“什”字。

师:在古代的军队中, 每十个人排在一起, 叫一“什”, 表示有多个人。

3. 出示图片:一个人背着儿子出去玩 (仔)

生:一个人我猜就是单人旁, “子”就表示儿子。

师:大人背着小孩子, 说明孩子还小, 需要仔细照顾。

4. 出示生字“细”

师:谁能给“细”配上一幅简单的图?

生:画一块田, 上面有一条条细线落下。

师:你为什么这样画呢, 能跟大家说说吗?

生:因为绞丝旁就表示丝线, 然后右边一块田。

师:我们以前学过绞丝旁, 知道了绞丝旁跟丝线有关, 你能把学过的知识用起来, 真不错!

【反思】

(一) 化繁为简, 用图画优化识字, 便于学生发现

笔者发现本课生字中的“什、仔、样、细”都是由左右两部分组成的合体字, 且偏旁和右边的独体字的意思与整个生字的意思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只是呈现四个生字, 让学生说一说这几个字分别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用加一加的方法去记住它们, 这样的学习会显得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继续保持对识字的兴趣, 笔者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猜一猜”,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猜测中快乐学习汉字。

(二) 变变魔术, 猜猜图片意思, 引导学生发现

1. 看图猜字,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什、仔”是会意字, “样、细”是形声字, 但在教学中, 笔者没有把“左边表形, 右边表声”等汉字的概念灌输给学生, 而是通过合体字分解成学生熟悉的字, 通过画面的展现让学生自然地把图和字联系在一起, 在联想猜测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师“用四个生字变魔术”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使每个学生迫不及待地渴望大显身手。在教学“仔”时, 教师通过一张一个大人背着小孩的图片让学生猜出图片里藏着什么字。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 知道单人旁跟人有关, 猜出这幅图中的大人表示单人旁, 小孩子表示“子”字, 由此, 学生会立刻联想到“仔”字。学生如何会不喜欢这样的识字方式呢?

2. 丰富内涵, 提升识字的意义

如果识字只停留在字形层面上, 教学中就容易出现一种看似热闹却偏离汉字教学本质的现象。汉字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文字, 所以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 , 要给他们讲述汉字的含义, 这样学生会更感兴趣。在学生根据提示猜出“仔“字后, 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出“仔”含有“仔细、细心”的意思, 指明“仔”可以理解为大人背着小孩子, 说明孩子还小, 需要仔细照顾, 那学生对“仔”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这也是学习汉字的意义所在。

(三) 动手画画, 画出字形, 充分展示发现

在教学“什、仔、样”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图画猜出生字。为了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通过文字来联想对应的图画的方式来学习生字, 教师在设计学习最后一个字“细”时, 让学生画出与“细”相应的简图。通过前面三个字的学习, 学生已经明确了这一组字的共同特点是生字的两个部分分别代表着具体事物。在已有的对绞丝旁的认识的基础上, 学生知道绞丝旁与丝带有关, 于是便画出了丝带和一块田, 再由教师进行进一步把丝带引申为细雨的意思, 整个生字意思就更加完整了。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自主识字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体验到无限的快乐。

8.小学一年级识字比一比 篇八

一、看图演示识字

汉字是方块字,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画。因此,将识字同图画联系起来,恰恰是回归于造字的源头。(1)结合字理图识字。汉字是六书造字,造字时,或象形,或指事,或会意,大都与某些具体事物密切相关,因此采用字理图识字,不光晓字形,更能明字义。同时,采用这种字理图识字,学生会感到十分有趣。(2)结合简笔画识字。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寥寥几笔,勾勒画面,就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果。

新课程提高了儿童的识字量。但是如果不注重激发儿童的兴趣,儿童的识字往往会感到机械枯燥。因此,采用演示识字,往往会使儿童出其不意,从而焕发儿童的识字热情。 (1)借助手势识字。如“手”、“又”、“友”、“有”这四个字的字理都是和“手”有关的。教学时,教者用手做动作,让学生来猜:五指分开的右手是“手”;右手五指并拢,微微弯曲做拿东西状,是“又”;右手里面真的有东西是“有”;两只手重叠在一起,引申为友好,是“友”。(2)借助表演识字。为了区分“走”和“人”的字理,教师让一名同学到前面表演。当他用“人”字的姿势(两腿并拢)做“走”的动作时,孩子们哄堂大笑,说他像僵尸,不是“人”。正是这种表演,增强了儿童识字的积极性。 (3)借助实验识字。一位老师在教学“日”字时,别出心裁,将一个鸡蛋打碎在盘子里,当孩子们通过投影仪看到盘子里那个圆圆的金黄的“太阳”时,一下子就明白了“日”就是日头、太阳的意思,可谓妙趣横生。

二、 谜语儿歌识字

识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编猜字谜,激励他们观察字形,展开联想,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如猜猜“大雨下在横山上,什么字?(雪);一口咬掉牛尾巴,什么字(告);十张口,一颗心,动脑猜猜什么字?(思);一个猪槽两头通,六头小猪两头拱(非);城里住着十万人,八万人去打仗,二万人守城门(界)”等,学生在笑声中猜,在猜谜中记,效果事半功倍。

念顺儿歌,巧记字形。在识字教学中,有些汉字可以根据偏旁部件相同的字编成幽默风趣的儿歌,读来琅琅上口,激发了儿童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帮助儿童记忆字形区别字形。如:带有“包”字的字,可以编成: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再如为了记住带“厂”的字,厉、厅、厌、厢、厕、厘等字,可以编成:万字进厂人严厉,丁字进厂大厅宽,犬字进厂人讨厌,相字进厂车厢满,则字进厂蹲厕所,里字进厂厘米短等。

三、生活识字

利用好双休日、节假日。在双休日之前,先找几个孩子谈话,问问他们星期天都去哪里,准备做些什么。我会根据他们的回答,给他们制定小小的任务。如:准备上街买东西的同学,要记住从哪个商店里买的,或者把你买的东西的名字记下来,可以看商标,问家长。要出门坐车的同学,把车站或车名记下来。不出门的同学,在家可以看动画片,记住你看的动画片的名字。孩子们都表示愿意完成任务。于是在班上就布置任务:比一比,谁记的最多,谁就是这周的“星期小博士”,老师就在他的名字下面画上一顶小博士帽。他们自主识字的愿望被激发起来,就会愿意去学、愿意去交流。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如:让学生将自己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通过每天从课外书、电视节目,或其他地方看到不认识的字,写在本子上,回校交流。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游戏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对于识字的效果也会降低。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开火车的游戏法。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方法游戏。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地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通常,在识字一开始,我会运用开火车的形式,了解一下学生对这些声字的熟悉程度,这样就可以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巩固的环节上,我也会使用开火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和及时的补充。在游戏方法上我也进行了“改良”,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往哪儿开?”“火车火车往这儿开!”,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单轨火车、双轨火车,还有环城火车、翻山火车等等。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法,给识字过程带来了乐趣,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

欢乐对对碰的游戏法。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例如:在第二册《识字——1》中,在巩固阶段,我出示了“亻”和“也、木、本、火、半、主、立”,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把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亻’和‘火’一碰,伙伙。”学生也还可以自己进行拓展,比如“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亻’和‘门’一碰,们们。”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了识记效果。

字卡游戏。字卡游戏简单方便,可以灵活使用。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邮差送信:可选一位学生扮邮差,将生字卡片当成书信,随意发给多个孩子,然后读生字,手执所读字字卡的学生必须快速将字卡贴在黑板上,大家齐读生字。利用字卡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五、计算机辅助识字

电化教学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它具有“形、声、光、色”等特色,是得天独厚的先进教学手段,正确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识字,为识字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教师在“看”和“听”的环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演示生字的正确读音、汉字部件、间架结构、笔顺笔画等,并让学生“说”、“写”、“打”、“想”,使学生手脑并用,全面参与,通过人机交互,立即反馈识字效果,从而有助于明确汉字知识的意义,实际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上一篇:海底捞国外市场策划书下一篇:沪江日语 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