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余华书评(精选11篇)
1.活着余华书评 篇一
活着的真谛—读余华的《活着》
江苏申源特钢有限公司 柯春华
生活中太多事情都要备忘,如果不作记录的话,很多会忘记。我觉得我有必要把我看过的这本书记录下来。它就是余华的《活着》。
《活着》讲述的是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这一切还只是悲剧的开始,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他陆续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生活中的希望和少许的温情一次一次被死亡撕得粉碎。最后只剩下一头老牛陪着老了的他在阳光的田野里耕作和回忆。
看完之后,我不禁想: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也许平时的我们并没有思考这个问题!
还记得5〃12四川大地震给我带来的震撼。在一瞬间,一片片家园成为了废墟;也就在这一瞬间,多少个鲜活的生命悄然而逝。但是还有一些人在几十天的等待之后迎来了生命的曙光,是什么让他们在无边的黑暗与恐惧之中坚持如此之久?
同样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命不好,前途一片黯淡,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于是他们选择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还有些人,在碰到一点点的困难时,选择了后退,后来他们觉得退无可退时,就与世界说了声“再见”,然后挥手而去了,这又是为什么?
想到这里,我的脑海中突然跳出“希望”这两个字眼,是希望让人能够在绝望中生存,让人在困难中生存,让人在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无所畏惧的迈出一步又一步。
余华是对的,在书中他告诉我们,生命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静静地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为希望而活着,的确,工作、生活、责任、义务、亲情等都是因为“活着”才能像花儿一样绽放。历尽苦难而又坦然自若的活着,其本身就是一种高尚,一种伟大。许多时候,也许我们面对命运完全无助,但只有活着,才能享受日光、星辰、风霜、雨雪,因此,我们只能坚强地活着……人也只有活着才有意义,才有希望,才能创造奇迹与辉煌。
那人活着意义又是什么了?也许余华并没有给我们直接的答案,但是余华通过富贵的形象告诉我们,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心中拥有希望,并向希望一步步走去,即使最终的结果是失败,那生命意义也会像花朵一样绚丽绽放。
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活着的真谛,作为一名企业职工,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管遭遇什么挫折,不管遭遇什么不幸,只要心中有梦想,好好地活着,才能为家人,为企业、为我们美丽的家园--兴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2.活着余华书评 篇二
作者余华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活着, 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 也不是来自于进攻, 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者还说, “作为一部作品,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 《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徐福贵活着, 好像就是为了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的死去。在这出关于死亡的戏剧上演之前, 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不务正业, 终于在一夜之间把祖辈留下来的全部家当输了个精光, 由一个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 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家当之后, 死于由老宅迁往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少爷不懂得伤心, 而破败后的少爷没资格伤心, 他只能租种着曾属于自己家的五亩田地, 过上了农民的生活。此后的日子里, 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七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了, 而他却依然活着。
我觉得, 整篇小说最使我感动也曾使我流泪的地方共有三处。其一, 就是当福贵破败成了佃农后, 他们家以前的长工并且后来已经成了叫花子的长根两次回来探望他们。每看到此, 我都会被长根难得的情义所打动, 甚至到现在我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长根, 形容这份感动。人真的是要经历了, 才能看清楚什么才是最可贵的。其二, 就是福贵想方设法地对妻子家珍隐瞒儿子家庆的死, 所谓患难见真情, 我为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而感叹。家珍是福贵的妻子, 也是他的生存导师。从福贵落难前后对家珍态度的明显变化, 我们看到了福贵的悔悟, 更看到了家珍的善良与可贵。正是家珍在痛苦中表现出来的坚忍和宽容以及家珍和家人对福贵的不离不弃才把福贵从死亡的边缘拉回, 她们用温情唤醒了福贵, 才让福贵有机会感悟生命的责任和意义, 才有了福贵与家珍后来的相濡以沫。其三, 就是七岁苦根的死。苦根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 懂事得让人心疼。当福贵提出要给他买几颗糖时, 作为一个只有七岁的儿童, 苦根却只是说:“买一颗就行了, 我们还要买牛呢!”最后, 苦根却因为吃毛豆过多而被撑死了。在生活富裕的今天,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因为吃多了而被撑死, 那是因为我们还不能理解当年人们生活的苦难和艰辛。于是, 我们除了伤心地落泪, 也只能感叹岁月的苦难了。苦难虽然摧毁了福贵原本舒适安逸的生活, 将他的亲人一个个从他的身边夺走, 同时却也给了他与家人相濡以沫共同生活的机会, 让他在活着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爱情, 让他拥有了爱别人和感受爱的能力。在这种付出和得到的过程中, 福贵的生命也有了质感和张力。可以说, 人间的伦理亲情是支撑他活下来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
苦根死后, 福贵实现了他们共同的心愿——买回了一头牛。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死的老牛, 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 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长了, 但是, 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再哭, 福贵买下了它, 并给它起名也叫福贵。
一晃十年, 徐福贵和老牛福贵这“两个老不死的”居然都还活着。福贵吆喝着老牛福贵犁田的时候, 嘴里也一遍遍地喊着所有亲人的名字, 慢慢咀嚼着对亲人的爱。
我不知此时的福贵在想些什么, 在所有亲人的死亡和生活的苦难的伴随下, 他一个人这样活着究竟意义何在?尽管有许多人对《活着》所阐述的“活着”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但就我个人而言, 我认为既然所有的亲人都已死去, 此时的福贵也许早已麻木了, 他活着也许只是因为“命运”没让他死。
福贵, 显然不是一个命运的反抗者, 而是一个命运的承受着。他在一次又一次灭顶之灾的打击下却并没有否定生活, 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承受中走向了超脱。我们不得不为他这种“为了活着而活着”的精神而打动, 这或许就是余华所谓的活着吧!
苦难永远是文学的主题, 也是《活着》反复渲染的内容, 作者余华用最原生态的的生活让我们认识了苦难的真正涵义和活着的真正意义。我想以我现在的阅历可能还无法真正理解作者, 理解《活着》, 或许在许多年后, 我回过头来看我走过的路, 会有同样的感触。
参考文献
[1]、余华, 《活着》.南海出版公司, 2003年1月第2版.
[2]、王庆生主编, 《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3]、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余华, 《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3.解读余华《活着》的生命意义 篇三
关键词:《活着》 生存意义 价值
余华是80年代崛起的先锋小说家,余华的作品充满了大量的暴力、死亡和苦难。《活着》是一部关注人生苦难及苦难中生命个体生存意义和态度的作品。
小说主人公富贵经历了坎坷的一生。他的亲人一个又一个的离他而去,他以平淡的语调叙述了一个又一个亲人们的悲惨命运。看似无所谓,实则内心承载着巨大的痛楚。他在承受了亲人们远去后的悲伤中隐忍的生活着,并且还可以真切地回忆起亲人们的死亡过程,表现了一种面对苦难生活,面对死亡的顽强而执着的生活态度。
一.活着就要学会承受
余华长篇小说《活着》中的所谓“活着”,实际上是在苦难中挣扎,是痛苦地生存,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的承受一生中的不易。突发的、毫无预见的灾难与苦痛只能学会承受。活着不仅要学会承受生命旅程中的愉快与幸福。也要学会承受艰难与苦难。小说主人公福贵的生命实际上也就是说对于世界的残酷,人生的悲剧完全理解、认识了以后,以一种不惊不喜的平常态度、宁静心情来对待生活。主人公富贵看似戏剧性的人生实则充满着很强的真实性。余华在这里警示人们要珍视生命,要包容生命出现的一切苦难,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二.活着就要学会隐忍
主人公富贵在抗战爆发后,输光了家产00亩田地,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父亲在痛骂儿子一顿后,变卖了家产,还清了儿子的赌债,但也因此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念,掉入粪缸死了。不久,母亲重病,福贵在为母亲进城请医的半路上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两年后回到家中时,得知母亲早已病故。医生为了救县长的女人,儿子有庆在献血时因超量抽血而丧失生命。女儿凤霞虽然脑筋不好使,但是勤劳、心底善良,嫁给了城里搬运工的二喜,生活平淡而踏实,但不久却死于难产。不久富贵的妻子家珍也离开他。女婿二喜时常到家里帮忙干活,日子还算清闲,只是好景不长,二喜在工作时意外死亡。而与他最后唯一能相依为命的外孙苦根却因吃豆子太多被活活撑死。富贵在经过命运一次次的打击后仍旧活着。也许他并不像很多伟人那样为社会创造过奇迹,也不曾像有钱人那样活得逍遥,但就像作者余华所说的那样,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就是对生命的尊重。活着本身就已经包含了隐忍的生活态度。
小说全文都被死亡的气息覆盖,让人不禁感受到生存的异常艰难。而主人公福贵都是忍受、都是承担。从一开始福贵下田种地,到最后一人一牛地犁地,福贵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用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用劳动来默默地承担苦难,这种隐忍的生活态度本身就是伟大而令人崇尚的。
三.活着就要学会坚持
富贵的一生是在经受一次又一次生活的打击中度过的,活着有时比死亡更加令人可怕。但是他熬过去了,哪怕年老时仅剩一头耕田的牛与他相伴,可是他仍旧活着,生命原本就是如此的倔强。富贵用他坚持的信念延续着自己的生命,或许有的人认为他活得有些卑微,然而,生命的价值其实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辉煌去铸造,能坚持的度过每一个挫折,坚持熬过每一个磨难已经很伟大。试想,现在有些许的年轻人竟然仅仅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一次事业的不顺就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不显得更加的可悲?于此,生命是需要坚持的,它的珍贵来自于自己的珍惜。富贵用他的坚持告诉众人活着比什么都来得可贵。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只有活着才有奋斗的理由。
从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体味生命的意义,作者用最简单的人的生存方式表达出人生的价值。以生命最原始的状态展现活着的本质,生命归于本真,倔强而执着。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读余华《活着》有感 篇四
假期抽了时间看了余华的《活着》已好久,写一些读后感也是必须的,不仅自己的心放不下那遭遇悲惨的富贵,就是行动上也受到一些削磨。毕竟活着是一种幸福,谁都不想在思考为什么而活的时候搀上死去。于是总觉得没能很好的整理清自己的思绪,至到今天,也只是试着写写自己的感想。
余华认为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除此以外不为任何别的。
那我们先看看“活着”。活着的概念和死去相对,起码有两个意思。一是活着的人类,与人类的产生有关。也只有大自然中出现了人类,人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才成为问题。既然这一问题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产生的,所以它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可以想象在漫漫人类史中一代一代的人不止千次万次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现在的思考并不是第一个,也终将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应该为能成为人而不是其他动物并且思考这一问题而感到莫大的荣幸。
二是活着的人,与人的出生有关。当一个新的婴儿降生之后,决定人类要连绵不断的发展壮大,这一问题也要周而复始的循环于人们的脑际。在婴儿先前的大约二三年以内,即它自己认识不到不需要什么的时候,他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向他人及社会索取的。这种索取只为满足自身的形体和意识,带有纯粹的动物自然性,而恰恰是这种懵懂的自然性在我认为是纯粹的为了活着而活着,真正意义上的为了活着而活着。这种懵懂的自然性在后来慢慢地发展为我们生命延续最基本的东西——习惯,如吃饭喝水,如劳动和睡觉。当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即会执意地说不需要一些东西的时候,他在几乎大部分时间是不在为活着而活着的,这时的“活着”是一种自然存在状态,寂静而不张扬,灿烂而不骄躁,像透明的水,缥缈的气,像太阳东升西落,似流水奔向大海。而除了“活着”这一主题外的其他一切成为人活着的主要目的。他们占据着人的主要思维,活跃在人的意识的最前面。这样的主题有:
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
——高尔基
快乐是个好东西,人们不愿积极主动地去承受痛苦就酿就了快乐的价值。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充满着快乐的音符。这种快乐的人生经历使我们中间太多的人在长大成人以后留恋万分。面对成年后的斑驳复杂的社会现实,无奈更加深了我们对童年快乐的回忆和猎取童年快乐的感受。简简单单就是福,快乐就好。不管是青年期的美好的婚姻还是风烛残年时的瘦骨,快乐是最想得到的也是最不容易得到的。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于稳定之中。
――鲁迅
幸福得的蜜罐挂在小老百姓的心坎上。他们只想安逸地守护者它,任何外来的势力都不能轻视动摇践踏和毁坏它。如果真有那样的势力,要么革命,要么最终还是革命。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曹雪芹
一味为求功名利禄而去执掌权柄的达官显贵王侯将相,最终不是刻在耻辱柱上的秦桧这一类人,就是秦始皇这类人,亦或是和珅那样的金色蛀虫。追求者的这种欲望越强大,最终变成以上人物的翻版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令人发指到遇山山崩见海海枯的狗熊也只会像万世敬仰的圣人贤君一样稀少,少得可怜。几乎大部分求利追名的人都只是揣着这个意思,只是办得多一些的人流芳百世,办得一般多的人默默无闻罢了。
孝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生的偶然与孝的必须组成人类延续的永动机,互相补充的过程中注释天平上的平衡。报答父母,进自己的孝心,本就无可厚非。可以说,不为孝者妄为人。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
爱的荼毒无声无息的裹紧了男人和女人,他们为了它吼断过生死的界限,化蝶双双,捣乱过伦理纲常,爱江山更爱美人,有下辈子再相会的,也有长城边的悲壮。当爱情包围他们的时候,他们没有反抗,有的是为了爱情好好地走向死亡。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不自由,毋宁死)。
美国的亨利一七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于殖民地维吉尼亚议会演讲中的最后一句。殖民者的皮鞭在自由面前耀武扬威,为了实现自由的人们挑起一次次历史转折的重担,纵使皮开肉绽,血流成河也阻挡不了他们的决心。进步,和平,鸽子……
以上主题是活着的人追求的较重要的几个重要主题,除此之外还有义、民主、道德、真善美、信仰以及吃、穿好衣服、住楼房、买汽车等。
这些主题不一定所有人全都经历一遍,也不一定有人就经历这些。但总的来说,这些重要主题基本上是做为人所必为其目的的,只是程度上不同,比如有的人为孝多些,有的人为爱多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为什么而活的形式是多样的,目的是浩繁的,动机是复杂的,表现是胶结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把人生变得奇幻美妙,众多的人们陶醉其中,可这时的人们还有一种活的理由,一个很无奈的理由——活着。
这时的“活着”是人在面临死亡时产生的,它和死亡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它不具有纯粹性,具有的是迫生性。它不同于前面的活着。这时的活着的唯一目的——活着——与死亡是后先关系,即当人在面临可能导致自己和他物死亡,或者一定会导致自己和他物死亡但还没有发生时就产生的唯一目的。
余华的《活着》很明显就是例证。作者先入为主地把富贵至于在现实社会中几乎一定会导致人死亡的悲哀面前,让富贵的父母妻女儿子都痛苦悲惨委屈地离他而去。面临着这些巨大悲痛的富贵实际上是在活着的时候步步紧跟死亡,而富贵最终没有死的结果,只能说是作者的一厢情愿,这时也更接近作者的内心,而不是小说中富贵的内心。余华把自己超脱生死离别的淡然强加于稍有现实具象化的人物富贵身上,实际上使该人物显得力不从心,有点承担不起作者赋予的使命。因此,富贵与为活着而活着是有很长的距
离的。但话又说回来,作者正是认识到在面临重重可能导致死亡的打击之后还活着的人在现实中几乎没有(只有真正的伟大英雄),所以他要在作品中创造一个。然后告诉我们,像富贵那样平凡的人经历了那样曲折坎坷的悲痛之路后都能挥鞭与黄牛,轻然向余霞,我们这些比他境况好的人更应该好好活着。由此可见,作者用心太良苦了。
5.余华《活着》读书笔记 篇五
一位走过历史的普通老人娓娓从容地到来他的一生,《活着》里的故事便在老人平淡的声音里,像是静静的河水般流淌出来,没有哀泣,也没有呜咽。讲述者老人没有刻意煽情,可是波澜无惊的语言里蕴含的故事震动了读者的心,不禁对老人的曲折不幸一生满怀同情。老人在经历了诸多亲人离世,只余孤单的自己凄凉在世后,还能安然平静的向他人讲着自己的亲人如何一个个离开,他最终会做到这样的超然心态,又说明了他经受了人世间极大的痛苦,物极必反,痛苦的不能再痛苦了,只有平平淡淡的活着。
《活着》里讲故事的老人叫福贵,他本是个地主的儿子,有土地,有房产,有身份,有地位,是个堂堂大少爷。可他偏偏是个好赌的败家子,很快就把家里的财产输个精光。他的不争气气死了老子,赔着全家人过起了贫穷老百姓的苦日子。好在万贯家产的消失换来了浪子回头,福贵从此改过自新,勤勤恳恳,本本分分的当起了农民,真好地为这个潦倒的家担起了责任。没过多久,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做壮丁,当兵期间认识了春生,两年后福贵被共产党俘虏,这才有机会重回到家里。福贵不在家的两年里,他的老母过世,妻子含辛茹苦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地讨生活,凤霞有庆都张大了不少,凤霞因为发烧变成了聋哑人。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进行土地革命,实行大跃进,人民公社。熬过了这之后的苦日子后,眼看着好日子是苦尽甘来,命里安排的却是福贵一生厄运的真正开始。钱财散尽方可豁达一笑,因为身边还有亲人的支撑,那么失去了亲人,就是没有了支撑,粉碎了希望。福贵的接下来的后半生,就是在不断地忍受着死神无情的双手将他的至亲从他的身边一个个的夺走,忍受着每次燃起的希望又一次次被掐灭。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都死去了,只留下孤孤单单,凄凉独活的老人……
在我读完《活着》后的第一想法是很不理解为什么徐福贵到最后还要好好地活着?他不止一次地面对着至亲至爱从他身边相继离去,又不止一次的希望遭到破灭,这样的不幸接连不断的砸向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肉身,饶是任何一个平常人陷入这般精神打击的连环套中,都可能扛不住如此巨大的折磨,将会濒临精神崩溃。我曾怀疑是不是生活的压力,亲人离别带给他的痛苦,早已超越了他的心理承受极限;怀疑心灵的抑郁已将他压迫的麻木,冷淡,他的心已被吹向茫茫沙漠,干涸到绝望地苟延残喘余生。
仔细回想考虑之后,我发现福贵最终变成一个孤独的老人,心态淡然的活着,是有其中的理由的。人是情感动物,往往对痛苦的记忆比较敏感,而且痛苦的经历总让人印象深刻,一旦沉溺便不容易自拔。所以在读《活着》时,情感就在无形当中被福贵的悲惨经历所笼罩,那么痛苦也就越放越大,因而当我们只将关注点放在福贵的痛苦上时,就忽略了福贵人生里更为美好的东西,比如福贵儿女孝顺懂事;妻子善良贤惠,不离不弃;女婿踏实肯干;小小孙儿也似乎理解大人的苦恼,乖巧听话。这些都是福贵一生最朴实最真挚的收获,是他回忆里值得欣慰的地方。福贵能够活着的力量一方面除了对生活的坚忍之外,另一方面还有亲情的心理支撑。
一、活着是对苦难生活的坚忍。
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里的徐福贵不正是在忍受着现实给他的幸福与苦难,无聊和平庸吗?处于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没有很高的觉悟,尤其像福贵所处的经济落后的年代,广大农民一生当中都在为生计奔波忙碌着。他们起早贪黑,不计劳累,拼命苦干,只是简单为了养家糊口,养儿育女。活着的最高追求就是过上衣食无忧,家人平安的好日子。像徐福贵一样的农民都把亲人和粮食看做他们生命里最重要的部分,他们追求的很简单,眼光和思想也停留于此处,自我意识很低,因而当他们的粮食受到威胁,亲人遭遇厄难时,他们不会抱怨社会谴责老天,只是逆来顺受,接受现实的打击,去忍受生命赋予他们的责任,等到亲人离世,再没有亲人可以让他负责任时,就剩下他对自己负责任了——活着。
其实这何尝不是对生命的一种坚忍,对生活的一种坚忍。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福贵的一生多次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后,却又变成山重水复又无路。他从心底高兴每次似乎已来的幸福,这种平淡的幸福给乐安知足的福贵带来了令人欣喜的希望,可是命运恰恰就像是逮住了他不放,不断地给他开着玩笑。生活带给他的希望,在他还没来得及憧憬时,便毫不留情地夺走他的至亲,将他希望的小火苗生生浇灭,一次次打入绝望的深渊。对福贵这些平凡人而言,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从来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也许在他们的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本源的留恋和执着。
但是活着不容易,活人追忆死去的人又是很痛苦的。福贵的亲人大都又是不愿死去的,无论生活多么困苦艰难,一家人每天在一起也是开心的。即便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带给他超越身体伤痛的近乎使人精神崩溃的精神打击和折磨,他依然挺了过来。余华说:“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这个人就是福贵”。“活着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再回首,一切化作夕阳下淡然的身影,福贵没有表现出无限痛楚,也没有抱怨苍天或谁,这些普
通世人的品质,与淡然心态未必人人都领悟得到,福贵把活着的意义升华了,没有自暴自弃,没有行尸走肉,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沉溺失去亲人的痛苦中,也没有消极地放任生活放弃生命。过尽千帆,这是普通农民经历多次常人无法忍受的生死离别,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锤心之痛后的超然,他在好好活着。
二、活着里的浓浓温情是生活里的欣慰与希望。
《活着》中的世间真情处处可见,小说中的真情贯穿始终,忍受苦难却不孤独,这些真情便是他们活着的信念。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这些牵挂才会有想要活下去的坚忍与勇气。
福贵与家珍的夫妻之情:福贵在输光家产后,家珍并没有埋怨,只是跟他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家珍没有嫌贫爱富,跟着福贵吃苦受累无半句怨言。徐家破亡后,家珍被富商父亲强行接回家里,半年后家珍放弃家里优渥的生活条件,毅然地重返徐家跟着福贵过平头百姓的艰苦日子,日子是好是坏,从不说什么。福贵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勤劳顾家,踏实肯干。家珍和福贵在家衰败后仍能同甘共苦,互相扶持,相濡以沫,无怨无悔,共同走完坎坷苦难的一生也实在难得。
福贵和有庆父子之情:有庆死了,福贵在抱着他回来的路上走走停停,累了想把有庆放在背上,可心里就发慌。生怕他突然醒来他不知道,生怕儿子不知谁背着他而害怕,所以“不能不看着他”。因为怕妻子受不了打击,决定一个人悄悄把有庆给埋了。他用衣服把有庆包好放在坑里,用手把土盖上去,把小石子都捡出来,因为他怕石子烙疼有庆的身子。这浓浓的父爱,这无微不至的父亲情在此刻显露无疑。
福贵和凤霞的父女之情:凤霞因为家穷,有庆上学没钱而被迫送人。在被领走的的那一刻,眼里充满对这个家的不舍。凤霞连夜跑回家再被父亲背着送回养父母家时,福贵在伸手去摸她的小脸时,她也伸手去摸福贵的脸,仿佛要将父亲那张脸深深记住似的,仿佛在对福贵说:爹,我不怪你。福贵在那一刻便决定:“就是全家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凤霞在见福贵背着她往回走一段路后突然紧紧的抱住福贵,因为她知道她可以回家了。那一刻,凤霞是无比幸福的,因为在孩子眼里,没什么可与父母对自己的不舍和关爱相题并论。
此外,福贵与长根的主仆情,与春生的战友情,还有与女婿二喜的半个父子情和对外孙苦根的爷孙情,无不让人感动落泪。命运里的不足用人与人之间淳朴的真情填满,源源无尽的苦难无法枯竭用温暖人情哺育的精神世界。
尽管《活着》给读者展示了福贵悲惨的一生,儿子有庆遭遇意外夭折,女儿凤霞难产致死,媳妇家珍悲痛伤亡,女婿二喜死于工地事故,仅在的小外孙苦根又被撑死夺走小命。这一连串的厄遇都降在了福贵头上,感觉他算得上人世间最不幸的人了。可是整篇小说读下
6.余华《活着》读书心得 篇六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家珍病重,自知时日无多时对富贵说的话:
“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
不想死,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是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只是怕死后再也见不到他们。这朴实的话语所表达的,不正是最真实的最感人的情感吗?
《活着》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是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故事。说它荒诞,是因为这部小说内容是在一段精简化了的历史阶段里将整个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夸张化地集中到一个家庭中来表现;说它真实,是因为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这部小说的许多内容还充满黑色幽默的意味,对官僚主义、XX运动和等方面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如富贵的儿子给县长老婆献血却被抽血过量而死等内容,然而这种讽刺却是绝望的、无奈的、令人心酸的。
至于这部小说的主题与内涵,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小说太过于消极,过于沉重,对读者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会有这样的评论也是难免的,因为的确,这部小说从头至尾都浸没在一种悲剧的气氛中,主人公富贵的一生是痛苦的,悲惨的,他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他生命中那些难得的温情一次次的被死亡撕扯地粉碎。读者读完整部小说,合上书本,看到封面上小说的题目“活着”二字时,都会思索: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否像主人富贵一样,活着就是为了承受活着的痛苦?另外,小说的结局富贵和老牛一起生活,似乎也暗示着一种消极的观点:人和动物的生命价值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是一种“活着”的状态而已。
然而我认为上述观点并不完全准确,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因此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7.余华观看话剧《活着》时一直擦泪 篇七
近日, 年度最受关注的话剧作品之一《活着》在国家大剧院首演, 而一直对改编持放任态度的原作者余华也出现在剧场。“故事我非常熟悉, 但舞台形式却很陌生, 三个小时要想把几十年的故事表现充分, 而且故事不集中, 时间跨度大, 的确很难。但孟京辉用了最恰当的方式, 而没有用那种我们看得太多了的循规蹈矩的现实主义手法, 既有文字叙述, 舞台又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余华说。虽然坦言打动自己的场面很多, 但剧中给余华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福贵从战场奔跑回家以及凤霞婚礼的两个场景, “既有时代的特征, 又把场面解决了。”在余华看来, 19年前张艺谋的电影因为受当时社会氛围的左右, 回避掉了小说中有庆输血死亡的情节, 但这一次则恢复了小说中的处理。虽然能够感觉到对于话剧《活着》余华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但在演出结束一个小时后, 仍旧没有平复心绪的他, 纷纷擦泪, 自称对于全剧自己还需消化消化, 不过对于改编, 余华似乎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 他还调侃道:“我想我和孟京辉之后还会有交流, 但如果他不来问我, 我也不会自找麻烦。”
8.活着余华书评 篇八
关键词:人性;命运;苦难;生存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2
福贵由于赌博从富家阔少爷变成贫穷农民,父亲母亲先后离他而去,他唯一的儿子因为给县长夫人输血而被活生生抽死,本想为儿子报仇的他却发现县长是曾经跟他一起共患难的战友春生,这迫使他不得不原谅了春生。女儿凤霞因为高烧成了聋哑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还没有人来提亲,好不容易遇到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男人二喜,与他风风光光地举办了婚礼,但却在生孩子时难产死去,留下了唯一的孩子苦根。随着凤霞的死去家珍也去了,在苦根四岁时二喜在干活时被两块水泥板夹死,而苦根最终也因为吃豆子撑死了。福贵一一亲手埋葬了自己的亲人,最终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福贵虽然经历了许多厄运,但是他一直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苦难,丝毫没有被苦难所打倒,这对于常人来说是根本做不到的。小说深刻揭示主人公在面对亲人死亡,天灾人祸等各种打击后是如何坚强的活下来的。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余华的《活着》曾在法国、荷兰、日本、英国、意大利、韩国、德国等是多个国家发行。这部小说发表后便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中国文学界的里程碑。这部作品还获得了许多奖项,例如,在1998年荣它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4年在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1998年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0年获得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2004年获得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8年获得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并且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和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而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活着》在1994年法国戛纳电影节获评审团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这部电影正是根据余华《活着》同名改编的。
《活着》讲述的是不仅是福贵命途多舛,从富家少爷到穷苦百姓,父母妻儿孙子纷纷离他而去,最终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一生。屡次遭遇沉重的打击他没有选择死亡去逃避而是在苦难中求得生存,更加体现对人性的礼赞,命运的变化无常以及苦难中顽强的生存意识。
一、人性的探索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几千年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对善恶有自己的见解,从余华《活着》这部作品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也可以看到人性可憎的一面。福贵的儿子有庆因为给县长的老婆输血而被医生活活的抽死,当春生登门致歉时家珍因痛失儿子而不让春生踏进家门,到了文革时期,作为县长的春生被定为走资派人人喊打时,他想一死了结痛苦,这时家珍却要他活着。虽然春生最后还是死了,但是家珍为他的死感到非常难过,并宽恕了春生觉得有庆的死不完全怪春生。从这可以看出家珍善良的一面,虽然当时他非常痛恨春生,认为有庆就是因为春生而死的,但当春生要死时她却展现了她的善良,并用儿子的死做要挟不想让春生轻生,她的这种行为让我们感动佩服,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然而家珍的善并不仅仅只有这一点,当福贵输光了家产后,怀着身孕家珍被他的父亲接回了娘家,然而半年后他却毅然决然的返回一贫如洗的富贵的身旁,跟着福贵过着贫穷百姓的艰苦生活,她没有一句怨言,任劳任怨的操持着家务。也正是因为家珍的支持福贵才可以在大风大浪中坚强地活下去。
在闹灾荒的时候,家里什么食物都没有,福贵就和凤霞去地里挖地瓜,就在凤霞好不容易挖出一个大地瓜时,王四却去抢凤霞的地瓜,王四这个人本不坏,在福贵被抓去当兵的时候他还经常帮家珍干活,但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却硬生生抢走了凤霞的地瓜,但一向老实的凤霞也不甘示弱,拿着锄头差点打死王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有些人的善恶并不是本身就有的,有可能是被当时的社会背景逼迫出来的,就像王四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大恶之人,但是因为饥饿不得不去抢凤霞的食物。余华在小说中并没有运用华丽的词藻描写人性的善恶,而是用极为平淡的语言描述人物事件,通过许多小事情来表现人性善恶,然而正是极为平淡的语言却将人性之善恶写的淋漓尽致,深刻的揭示人性善恶。
二、命运的变化无常
人们常说命运无常,造化弄人。有的人认为每个人的命运是老天早就安排好的,你只有默默接受不能抗拒,但也有人认为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没有天定的命运,你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走自己想走的路。余华的《活着》就充分体现了命运的变化无常。福贵本来是城中远近闻名的富家少爷,却因为自己吃喝嫖赌,最终龙二用计将他的房屋、土地都赢了去,自己只能和母亲妻儿搬到破旧的茅草屋里过着贫穷百姓的生活。从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命运是他自己选择的,如果福贵不吃喝嫖赌就不会输光家产变成贫民,他还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的父亲也不会被活生生气死。到了这步田地是富贵自己造成的,他没有好好把握自己的幸福生活怨不得别人。龙二虽然赢得了富贵的家产变成了有钱人,却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在土地改革期间,共产党把他的地分给了佃户,但他死不认账去殴打吓唬佃户,最终被人民政府抓起来当成地主恶霸给枪毙了,临死前他对福贵说:”我这是替你去死啊”。这正是应验了一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如果不是龙二赢去了福贵的家产被定为了地主并被枪毙,那么现在被枪毙的应该就是福贵了。福贵虽然输掉了家产但却保住了性命,这也是值得庆幸的。福祸是相互依存的,你认为的好事可能转瞬间就会变成坏事,而你以为的坏事可能不久就会变成好事。我们不能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是好是坏,只有笑着走下去,平静的对待生活中的跌宕起伏。
小说中的福贵的命运虽说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但也不乏命运的捉弄,他的女儿凤霞,因为一场大病变成了聋哑人,到了出嫁的年龄却没有人来提亲,好不容易找到真爱和偏头二喜风风光光成婚,却在生孩子时难产而死。之后不久妻子家珍也随之去了,但幸运的是凤霞的孩子苦根活了下来,还有二喜和福贵的疼爱,但是在苦根四岁时二喜却在干活时被两块水泥板夹死了,自此苦根失去了父亲,本想着所有的亲人去死去,苦根成了福贵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但更加不幸的是苦根又因为吃豆子撑死了。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捉弄着福贵,从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到外孙每一次都是对福贵致命的打击。虽然经历了这样的打击,福贵还是以坚韧的态度活了下来,面临沉痛的打击他没有选择用死亡逃避,而是更加顽强地活着,余华曾经说过,活着就是忍耐面对所有逆境苦难包括最残酷的,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高兴的、愉快的去尝试克服、度过它。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就在此。命运究竟是什么?到底是谁掌控着命运?人是无法掌控命运的,无形中好像有一只巨大的手操控着我们的命运。在解放战争中,与福贵同生共死的战友春生在上了县长风光了一阵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定为走资派,天天被人游街、严刑拷打,就连妻儿也与他划清界限,最终他选择死亡。这难道不是造化弄人麽?在五八年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的时期,村里请来风水先生找煮铁的好地方,只要他说谁家的风水好谁家的房子就要完蛋了,当他走到福贵家说他家的风水好,福贵以为自己的栖身之所就要被夺走时,幸亏家珍认识那位风水先生才保住了自己的家,虽然保住了自己这间茅草屋,可是村里老孙头的家却替自己家遭了殃。或许命运就是这么爱捉弄人吧,当你以为自己就要大难临头时,其实是命运跟你开的一个玩笑,而当你不以为然时,他就让你重重的栽一跟头。命运虽然无常,但主人公福贵却在种种艰难之中生存了下来,这正是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苦难生活的坚韧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三、苦难中的生存意识
《活着》讲述了人要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有这样一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人只有活着才有意义,有价值,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余华《活着》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存意识是非常强烈的,例如福贵作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家少爷,在输光家产后为了生存,他决定跟龙二去借五亩地养家糊口,可想而知一个富家少爷怎么会种地呢?可是为了生存他不再摆出少爷的架势,而是勤勤恳恳的种地。强烈的生存意识支撑他坚强地走下去,再苦再累也要活下去。在自然灾害的三年,一向老实的凤霞因为王四抢了她来之不易的地瓜,差点用锄头吧王四打死。这也深刻的体现了在苦难中人们的生存意识是非常强烈的,余华正是用这种与人物平常性格完全不同的反转方式来突出人们的生存意识的强烈。
苦难,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人只要活着就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苦难,只要活着就要勇敢地去承担苦难。苦难不仅是对肉体的折磨更是对精神的折磨,有的人可以忍受这样的折磨,在这样折磨的过程中不断历练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无坚不摧、刀枪不入。而有的人却无法克服,最终选择死亡来逃避一切。《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和他的战友春生就形成了最好的对比,福贵从阔少爷变成贫民,被国民党抓去当兵,战场上死人如麻枪林弹雨,痛失双亲、妻子儿女、女婿外孙这一切的一切,如果换做别人可能早已经崩溃,但福贵却没有,即使它经历着肉体的折磨,精神的摧残,他还是选择微笑着活下去,他选择以一种乐观的精神状态去直面苦难、人生、死亡。而春生则不如福贵那样坚强,他在经历战争后先是当上了县长风光体面了一阵子,但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却被定为走资派,天天被人拉到街上游街示众,最终他忍受不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选择以死来解脱。余华曾经说过:“活着就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生命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中主人公福贵就很好诠释了他的这句话。
在苦难中要想生存下去不仅要靠顽强的生存意识,还要学会忍耐。落魄的福贵因为没有钱给有庆上学,为了让聪明的有庆上学,他不得不忍痛割爱将苦命得凤霞送给别人家去,这是忍耐;当富贵因为赌博输光家产时,他的父亲只是将他训斥一顿后还是决定变卖家产为他还赌债,这是忍耐;自己唯一的儿子为了给县长夫人输血而被活活抽死,而县长却是自己当年的战友面对春生他也只有忍耐;自己一一亲手埋葬了自己的亲人,白发人送黑发人,他还是忍耐。所有的一切他都默默的忍耐。是忍耐塑造了他坚忍,宽广的性格。
余华《活着》一直用苦难渲染主题,描写一个小人物如何面对苦难,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深层揭示了苦难的普遍性,不仅是小说中的人物会遭遇苦难,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遭遇苦难,在苦难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去承受,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我们要学会直面人生中的任何苦难,不要轻易放弃,要以豁达坚韧的乐观态度面对人生。人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活着人生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华著.《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5.
[2]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9.读余华活着有感 篇九
我的心灵为之颤动――峭壁上石缝间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读余华《活着》有同感。作者以一种娓娓而谈的语言,似清清流水的小溪,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田。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只为活着而活着?活着是如此的艰难,活着是如此的沉重。活着就是要与恶劣的环境,人生之险恶搏斗着、对抗着、挣扎着,争取好好的活着。
活着,就要战胜自我,征服死亡。在逆境中,以死来逃避现实的人是一时的勇士,死需要勇气,生更需要坚强;在逆境中,能忍辱负重,顽强地活着的人,方显英雄本色。
徐福贵年轻时依赖父母,游手好闲,梦想靠来发家致富,结果是倾家荡产,一贫如洗。面对人生大起大落的逆境,徐福贵没有死,象石缝间的一棵野草活了下来。命运作弄他,厄运接二连三地打击他,先是丧父,接着丧母、丧子、丧女、丧妻,最后丧孙,老来形影相吊,与老牛相依为命,他把自己对亲人的思念,都寄语给了老牛:“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看似平常语,满纸辛酸泪。
10.活着余华名句 篇十
1、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2、……发现自己像个孕妇一样步履艰难了。
3、看后我反复思索着好象就站在那边土地上。
4、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5、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
6、月光象盐一样,洒满了小路。
7、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来当和尚。
8、鸡长大了就变成鹅,鹅长大了就变成羊,羊长大就变成牛,乌托邦长大了就变成共产主义。
9、死了的人已死去,活着的人继续好好的活着。
10、我全身变得越来越硬,只有一个地方变得越来越软。
11、我丈人当时的脸就和松花蛋一样。
12、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13、出乎其外,情理之中。()
14、她走路时两片大屁股就像挂在楼前的两只大灯笼,晃来晃去。她躺到床上一动一动时,压在上面的我就跟睡在船上,在河水里摇呀摇呀。我经常让她背着我去逛街,我骑在她身上像是骑在一匹马上。
15、一条毛巾挂在身后的皮带上,让它像尾巴似的拍打着我的屁股。
16、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就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
17、真正的作家只为内心写作。
11.活着余华书评 篇十一
美国作家爱伦·坡在谈论小说创作时,曾说道:“聪明的艺术家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纳入他的情节……他所做的一切都将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实现预先构思的效果”。[1]通过对余华老先生诸多作品的研究分析,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位用灵魂行走的作家那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关注现实批判现实的伟大精神品质,以及那颗与现实世界矛盾的心灵。余华先生通过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所描绘的人物与叙述的故事,让我们找到了与他内心世界的共鸣,他独特而犀利的观察世界的视角,对人生深刻的体会、感悟以及对生活细节巧妙的把握,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从《十八岁出门远行》以稚嫩的眼观察社会,到《活着》里以沉淀的心“看”生活、品人生;从《许三观卖血记》里“毫无存在自觉的被动生存者”,到《现实一种》“从噩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每一部作品都渗透着作家心灵的感悟,每一部作品都给予我们心灵以震撼。他以一个真正的作家的眼观察着世界,以一个作家的心体味生活,更以他那支作家的笔来向我们展现他所观察的他所理解的世界。同时,他也是用笔来引发我们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他的作品是凝结着生活哲学的智慧结晶,更是指引人生航向的火把,引领着我们在人生的迷途中找回方向。或许这就是一个作家所承担的责任吧,而余华用心将它担起。
一、为活着而活着的意义
从余华先生的《活着》,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悲惨的一生,一个人经历了生活的暴雨风霜的摧残而坚持寻找活着的人生真谛的执着。福贵并不是没想过死,可死之后又能有什么?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过是肉体的终结罢了,可是相对于死,如何寻找生的意义,寻找活着的动力与勇气才是最为重要的。福贵在他的一生中不断追寻着这样一种东西,从浮华的物质追求到家庭亲情的珍惜,从命运的不断抗争到阅尽世事的淡然,最后连那头与自己同样快走到生命尽头的老牛也成了他生存下去的依靠。余华先生用这个悲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如此之多深邃的关于人生本质的东西,《活着》是对人的一生本质的思考,是对生命本质的拷问。有人说这完全是一个悲剧,悲剧的年代、悲剧的社会,悲剧的一家人,是啊,正是那个悲惨的年代,才有孕育这种悲剧的土壤,正是悲剧的现实才会激发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层次感悟和思考,才能挖掘出最为本质的东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自己是和现实矛盾的,进行着激烈的抗争,没有此,作者就无法写出这般深刻,这样有力度的作品,这是他给我们的用他的眼睛看到、用心灵感悟到的,最真实心灵触动。看福贵的一生,先是因自己赌博输掉家产气死了老爹,接着又在被抓壮丁给人拉大炮的时间死了娘,后来好不容易回到了家,而且又逢家乡解放,本以为日子会好好的过下去,可偏偏儿子有庆又因为抽血过多而死去,好好的家再一次遭受打击,可是上天似乎并没有让这个饱受苦难的家庭得到解脱的打算,又似乎是惩罚福贵,接下来女儿凤霞难产死掉,妻子家珍悲痛欲绝加上患病又离他而去,剩下仅有的两个亲人女婿和外孙,可女婿死在了建筑工地,外孙因吃多了炒豆而撑死,就这样,上天在给予福贵一次次希望的同时又让他一次次的绝望,有人会说,这完全是他自找的,年轻时不好好的,当败家子,到家产让他败光了才知道悔悟,晚了,这是他的报应。然而作者真正想让我们看到的、体悟的绝不仅仅是这些,不是这些需要批判的东西,而是他落寞时的担当,是他在经历了家破人亡,送走一个个亲人后对待生活,对待命运的态度和感悟,那是一种洗尽铅华的达观,是超越了肉体和精神的坦然。固然,福贵年轻时的行为确实令人愤恨,可是即使是如某些读者所说的报应,那也应该足够了,而且罪不及他人,要惩罚也应惩罚福贵一人,由此可见,作者通过福贵想要告诉世人的绝不仅仅是所谓的因果报应,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感悟,它要通过苦难的锤炼才能更完美的展现。
二、悲剧人生之外的人性温情
初读者很多人都可能会认为这应该是一部悲剧作品,然而,在这部作品里,除去主人公福贵极其悲惨的人生经历之外,我们同样也能感触到人世间的情暖,比如村长、村民、春生,以及老全,这些人是福贵在落魄之后的一系列遭遇中出现的,有些了解福贵,而有些并不了解(如老全,春生),但他们在福贵十分落魄(可以说以后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再如意)的时候,在这个混乱而悲惨的年代里,却依然保有纯真善良的心,这让我们看到了这部悲剧里的一点儿温馨,而且,从福贵这个小说的主角来讲,他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生离死别之后仍然坦然的活下去,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感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如此说来,我们或许就不能单纯地把它当成一部悲剧来读,而要看到它温情的那一面,更要看到他积极向上的那一面。
语言是建构的而非透明的传达思想的工具,也存在审美价值,这种认识标志着现代批评的特点。作者用他那富于乡土气息的笔触,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富于乡土乡韵的世风图,从这里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世风人情,看到了那个时期的人间悲苦,更看到了生活对于一个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困苦,最终依然还要忍受岁月打磨的农民的真正意义,正如书的名字,活着,是啊,活着,活着这两个字对于那些未曾经历人生的初生牛犊而言,不过是两个那么普通而又再普通不过的字罢了,可是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真正明白那两个字的重重的含义,它夹杂着他一生的泪、血、欢乐,无奈……一切的一切,有如那头陪伴着他的老牛,只有经历了由牛犊的倔强、壮年的方刚,才能在老年了的时候在晚风夕阳中安详悠闲地慢慢咀嚼生活的味道,我们可以体会,那每一次慢慢的一嚼可都是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的体味。这时我们或许可理解为什么福贵能将他一生的经历讲解得那么透彻、那么明析,那是因为每一件事都在他那颗已经苍老的心里刻过一道深深的痕,那痕不会因为时间的变迁而消磨掉,反而会一点点加深,深入到了骨髓,深入到了灵魂,更深成了永恒。
结语
余华先生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位主人公形象,深刻而多方向的展示了他的人生哲学:活着就是忍受着苦难与痛苦之后的为更加坚强的忍受苦难与痛苦而坚强。正所谓:世事是皆休,人人忍之道,唯有更加坚韧,才能经受生活的磨练,才能体味生之义。
【活着余华书评】推荐阅读:
余华活着创作意义06-26
读余华《活着》后感08-07
余华《活着》心得体会09-15
活着余华读后感1000字07-17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09-15
寻求另一种真实--浅析余华对真实的解读06-22
活着就是幸福读活着有感09-02
电影活着分析06-21
文学评论活着09-20
朴树《活着》歌词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