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2024-07-25

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共8篇)

1.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篇一

文章标题:贯彻全省建设工作会议情况汇报

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局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贯彻会议精神比较及时、贯彻措施比较有力,确实把省厅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当前我市的城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会议精神指导和推动现实工作比较成功。现将我市的贯彻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1月12日

省厅工作会议结束后,14日我局马上召开专题党组会议,全面学习领会会议的主要精神,并从2004年全省的建设工作横向比较当中看到我市的不足和差距,讨论当前城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难题,对贯彻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任务,分工到个人。

二、措施有力,贯彻部署及时。我局结合1月17日召开的机关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及时地将省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向机关全体员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进行传达贯彻。参加会议100多人。在《**建设信息网》上发布紧急通知,发动全市各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认真学习贯彻省厅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并将贯彻落实的情况、做法和成效及时反馈到我局,收效较好。

1、我局结合建设“平安福建”、“平安**”的精神,立足建设行业实际,于1月26日研究制定了《**建设局关于创建“平安工地”的实施意见(试行)》,确实把省厅会议精神落实到建设工地的安全管理工作上,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2、长泰县建设局积极贯彻会议精神,结合长泰实际,围绕县委、县政府城建思路,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进对接厦门经济特区的产业转移,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拟定今后建设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努力把长泰建设成为生态型旅游县。

3、芗城区建设局围绕会议主要精神,以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明确2005年芗城区城市建设开发工作主要任务:一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拓通金峰北路、丹霞路南段、瑞京路西段、钟法路南段、南昌路中段等五条城市主干道,实施三湘江整治工程一期、二期,新建西区污水处理厂等。二是抓住市区房地产市场持续看好的有利时机,继续推进旧城改造,继续实施府埕文庙历史街区整治保护工程,新建或续建金峰花园、高信花园、鲸天洋花园、大同家园、延安广场、永亨世家、江滨花园、鸿达花园、悦港花园、丽都花园、怡景花园、丽景芗城、滨江丽景、东方明珠、龙江明珠、鑫荣花苑、鑫豪园、九龙城、丽园广场、文元楼、清华园、香格里拉·观园、丹霞华庭、东港花园、福海阳光、福家园、天下广场C区金碧园以及桥南郊柏路嘉鑫盆景园林建设、南山景区开发等34个房地产项目,总投资70.52亿元,2005年计划投资13.61亿元。

4、南靖县及时召开局务会,组织局领导班子全面认真学习贯彻全省建设工作精神,并结合南靖县实际,在原提出的2005年建设工作思路的基础上认真加以补充修改,把省厅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中,把省厅会议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加强“两节”期间安全生产监管,共检查在建工程10幢,发生安全隐患通知5份,提出整改意见13条,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5、龙文、南靖、龙海、漳浦、诏安等县(市、区)建设局结合本实际,研究制定2005年城建工作思路,坚持“五个统筹”,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端正城乡建设指导思想,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加强规划实施监管,强化规划对城镇发展的综合调控,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体系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把省厅建设工作会议落到实处。

三、以省厅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精心组织,计划于2月底召开全市建设工作会议进行统一贯彻部署2005年工作重点、总结回顾2004年全市建设工作。2005年我市城乡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三个基地”和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重大决策,积极参与构建城市联盟,实施“建设新区、开发沿江、改善旧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努力推进体制创新,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具体将工作重点锁定在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带动,加快做大中心城市。通过项目带动,不断延伸城市道路主骨架,拓展中心城市框架,为做大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创造优良人居环境。

2、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根据建设部提出的创建要求,研究对照我市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差距,制定创建的实施方案,重点在组织管理、规划设计、景观保护、绿化建设、园林建设、生态建设和市政建设七个方面下功夫,力争进入国家园林城市的行列。

3、以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为突破口,加快体制创新。继续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重点抓好垃圾处理产业化、污水处理产业化、绿化养护社会化以及公交企业改制、建材生产企业转让等工作。深化建筑业改革,以培育支柱产业为目标,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设项目实施方式改革和建筑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创新应用水平,大力抓好建筑节能工作。

4、以建立厦泉漳城市联盟为契

2.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篇二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总结近几年来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分析加快农村沼气建设面临的形势, 研究安排今年的重点任务, 统一认识, 共谋发展。今天上午, 大家现场参观了华池县农村沼气建设示范点。刚才, 天水市、华池县分别介绍了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省上与各市州和县市区签订了项目责任书。在今天的会议上, 泽巴足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 抓好贯彻落实, 全面推进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下面, 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客观估价全省农村沼气发展形势,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2003年以来, 中央投入国债资金近200亿元支持推广农村沼气, 其中安排我省农村沼气建设投资11.2亿元, 占全国总投资的5.6%, 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全省除少数几个不适宜发展农村沼气的县区外, 绝大部分地方普遍开展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 初步实现了全省整体推进的目标。自2007年以来, 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 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 各地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力推进, 使我省农村沼气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连续五年居全国前列, 得到了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截至2008年底, 已在全省3467个村累计建成户用沼气45万户, 普及率由2002年的不到1%上升到10%左右。回顾近年来我省农村沼气建设, 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立足省情特点, 统筹谋划沼气建设。近年来, 各地立足全省农村能源短缺、消费水平低的现状, 以户用沼气为重点, 注重规划引导, 将农村沼气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扶贫开发、主导产业培育有机结合,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在“一池三改”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了“四位一体”和“五配套”建设。将农村沼气建设融入大生态、大农村、大产业的规划中统筹考虑, 积极推进中小型沼气工程和联户沼气试点工程建设, 组织开展秸秆原料沼气的试点工作, 推动了农村沼气产业协调发展。二是突出质量管理, 注重发挥建设效益。坚持把提高建设质量作为确保农村沼气健康发展的根本, 按照先示范后推广的思路, 加强示范培训、严格建设程序和资金管理, 强化工作措施, 狠抓关键环节, 连续五年计划落实率、资金到位率和“一池三改”完成率均达到100%, 使180多万农村人口受益。三是强化后续服务, 着力构建长效机制。近年来, 各级主管部门着力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 注重综合利用, 注重规模化、产业化建设, 在加快推进“一池三改”的同时, 围绕主导技术、主推产品、主体模式, 积极推进了“三沼”综合利用;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和物业化管理方向, 通过政府引导、典型示范等多种措施, 推进了沼气后续服务;加强日常宣传培训,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报告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推进了沼气安全生产。总的来看, 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四是依托沼气建设, 协调推进节能减排。全省上下把农村沼气建设放在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推进农村节能减排的大格局中来研究、来部署, 大力实施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采取以技术替代资源的发展模式, 积极发展设施种植、着力发展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 推进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和循环农业发展,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五是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工作落实机制。自2003年以来, 按照国家对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三个100%”的要求, 始终将靠实责任作为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来抓, 省上每年都与各市州、项目县签订项目责任书, 实行目标管理。目前, 基本形成了“政府支持推动、农民积极参与、部门上下联动”的农村沼气建设格局, 初步健全了省级定期督查、市级跟踪监管、县级全面自查的项目建设监督机制。每年都对项目计划落实、资金管理、建设质量、公示公开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 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

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当前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三个不够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农村沼气建设不仅能够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而且有利于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促进种养业良性发展,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但在一些地方仍未摆脱就能源抓沼气的思维定式。有的地方只建沼气池, 没有搞配套建设, 影响了综合效益的发挥;有的地方沼气池建设与畜牧养殖没有紧密结合, 料源不足, 靠卖原料启动沼气池, 既没有效益又难以实现持续生产;有的地方配套建设不规范、标准不高, 使沼气池不能常年正常运行。二是技术服务不够到位。在目前全省农村沼气大规模推进的新形势下, 还有部分项目县没有成立农村能源机构, 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开展这项工作, 存在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 建设水平低等问题;有的地方沼气生产工数量不足, 没有完全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施工不规范, 埋下了安全隐患。三是后续管理和综合利用不够到位。目前, 个别地方对沼气建设后续服务管理和“三沼”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 既缺乏对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模式的研究, 更缺乏对适合当地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的探索, 没有把后续服务和综合利用放在与建设沼气池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待,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产气轻拓展的现象。部分地方沼气协会形同虚设, 报酬难以落实, 管护工作不到位, 影响了农户建池的积极性。

今年中央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明确提出加快农村沼气建设, 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 新增500万户沼气用户。省委、省政府将“新增30万户农村沼气用户”作为为民兴办的12件实事之一, 向全省人民作出了公开承诺, 并下发了实施方案。全省各级农牧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立足农村能源建设, 着眼农业农村发展, 致力改善农村民生, 突出重点、统筹谋划, 完善机制、狠抓落实, 更好地推进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二、着力抓好关键环节, 全面提升农村沼气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今年国家和省上共投入农村沼气建设资金7.6亿元, 计划建设4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3510处村级服务网点和29处大型沼气工程。新增农村沼气户数接近前几年的总和, 可以说跨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同时工作任务也成倍增加, 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全省各级政府和农村能源部门一定要倍加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 全面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 紧紧抓住建设的关键环节, 真正把农村沼气这件好事办好, 实事办实。

㈠着力落实目标责任, 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是抓落实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对于掌握工作全局, 推动科学决策, 促进任务完成,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 责任不明确只会出问题, 不会出实绩;压力不到位只会出懒汉, 不会出干才。面对沼气国债项目任务量大幅度增加的新形势, 各地要按照明确责任、分级负责、责权一致的原则, 将管理重心下移。省上已与各项目县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各地要把沼气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定期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作为项目负责人, 要与项目所在乡签订责任状。各市、县农村能源部门要细化方案, 充实人员, 精心组织, 搞好服务, 努力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各市州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全面监管的责任, 定期深入项目县开展调查研究, 加强督导检查, 推进项目建设。特别要对工作进展缓慢、“三改”落实不好的县, 进行重点督导, 分析查找问题, 研究解决办法, 加快建设进度, 决不能拖全省的后腿。

㈡严格执行工作制度, 确保农村沼气建设质量靠制度理事, 可以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有步骤、高质量的落实。农村沼气建设涉及千家万户, 工作量大面宽。各地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下达的项目方案, 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 坚决杜绝随意调整项目村、项目投资计划的行为;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切实落实“一池三改”。要坚持职业准入制度, 从事沼气池施工的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沼气建设技术工的职业资格证书;坚持招投标制度, 对省级统一采购的沼气灶具及配套产品, 货物到县必须进行抽查验收, 砖、水泥、PVC管等主要建材要坚持集中采购;要坚持项目公开制度, 做到“三公开一公布”, 切实加强项目户建档工作, 及时在网上公布进展情况, 接受社会监督。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国债资金管理制度,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省农牧厅将进一步加强与财政、审计部门的协调配合, 加大资金跟踪检查力度;各市州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认真监督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进行经常化的财务检查;各项目县要加强警示教育, 做到严格自律, 切实管好、用好项目资金, 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

㈢加强服务网络建设, 确保沼气发挥综合效益健全后续服务管理网络, 推进综合开发利用, 是农村沼气持久发挥效益的关键。各地要积极借鉴天水、定西、华池等地的先进经验, 按照以县级沼气协会为龙头、乡镇服务组织为支撑、村级服务网点为单元、农民沼气服务人员为基础的工作思路, 加快构建沼气物业服务体系。当前, 要把工作重点向乡村延伸,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创新机制、多元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原则, 因地制宜地采取协会领办、个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运行机制, 突出抓好村级服务网点示范建设。每处网点要达到“六个一”, 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每个服务网点至少要配备1名专业技术服务人员, 抓好至少200户沼气用户的管理和服务。今年, 全省要力争建成2个县级农村能源服务示范基地、3510个高标准村级服务网点, 初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功能齐全、运转自如、服务高效的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服务体系。要坚持推进“一池三改”和综合利用, 积极推广“一池四改”、“一池五改”、“四位一体”、“五配套”、“猪-沼-果 (菜、茶) ”等生态农业模式, 带动循环农业发展。要鼓励支持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自主创新, 因地制宜地开展“三沼”综合利用, 不断延伸技术和产业链条, 拓展应用范围, 充分发挥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 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㈣注重建设模式拓展, 确保沼气工程协调推进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 是农村沼气建设努力的方向。今年, 国家将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联户和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作为拓宽农村沼气建设模式的重点, 加大了扶持力度。各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和农业部关于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 督促建设单位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施工合同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 尤其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市县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主动与当地土地、环保、安监、消防等部门衔接, 及时帮助建设单位解决土地使用、发酵产物综合利用、供气安全、沼气工程消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确保建设一处, 成功一处, 努力推进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协调发展。各地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 对建设模式、供气方式、运行办法等进行深入研究, 积极探索总结加快推进我省沼气工程建设的路子, 不断拓展农村沼气发展领域。

三、统筹推进任务落实, 努力开创全省农村沼气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按照国家要求, 2008年批复下达的建设项目, 务必于6月底前全面完成;2009年新增农村沼气项目, 要求于10月底前全面完成, 11月验收上报。据调查分析, 近几年建设农村沼气的农户, 绝大多数积极性较高、家庭收入较好。与前几年相比, 今年全省农村沼气建设面临一些新的困难。一是工作任务繁重, 时间要求很紧, 按期完成任务的难度加大;二是农户建池的积极性没有前几年高, 组织发动的难度加大;三是相当一部分农户收入水平不高, 落实自筹资金难度加大;四是工作范围不断拓展, 指导服务的难度加大。各地要充分认识今年农村沼气项目实施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建设与管理、政府推动与农民意愿的关系, 以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 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 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 积极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当前, 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㈠全面加快建设进度2008年国家批复下达的农村沼气项目, 按计划要求应于2009年2月底前完成全部中央投资。为保证工作进度, 除沼气配件采购资金和服务网点建设补助资金之外, 省上已于2008年12月底将其它中央补助资金全部拨付到各项目县。但在实施过程中, 一些县没有按期完成建材采购和施工合同的签定工作, 有的没有及时进行建材采购资金、技工工资的预支付工作, 使中央投资在拉动内需方面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目前, 随着天气转暖, 全省农村沼气将进入黄金建设期。各地一定要统筹谋划, 积极推动, 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40万户农村沼气的建设任务。

㈡不断提高“三改”配套水平搞好“三改”是农村沼气发挥效益的重要条件。从近年来的情况看, 在项目建设中经常出现建池容易、“三改”到位难的问题。各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 在进一步严格沼气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的同时, 千方百计提高“三改”配套水平。要积极协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提高补助标准;进一步加强与扶贫、卫生等部门的衔接, 积极推进农村沼气与扶贫开发、暖棚养畜、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农村改水改厕等项目的配套建设, 减轻农户的“三改”配套负担, 激发农民的建池热情。

㈢认真落实项目工作经费从检查的情况看, 目前一些地方无项目工作经费或项目工作经费不能足额到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从农村沼气发展的趋势看, 建设地点离中心城镇越来越远, 建池农户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越来越差, 农村能源部门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解决工作经费, 改善工作条件, 不能完全依赖省上。市、县两级都要积极筹措资金, 各县每年至少要安排5万元以上的工作经费, 支持业务部门开展项目建设。

㈣努力提高技工工资水平沼气池建设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根据各地现场作业测算, 按标准施工, 一个技工建一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需7天时间;按每个技术工每日工资50元计算, 单池工资定额要达到350元左右。而目前多数项目县单池工资标准在250元~280元之间, 每个技术工每日工资不足40元, 与在公路、电力等建设工程中打工每天50元~60元的收入相比, 相差10元~20元。一些县区技工流失高达50%, 甚至出现了边培训边流失的现象。再加上建池技工需要参加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短期内很难得到及时补充, 使技工短缺问题相当突出, 直接影响到建设进度。各地一定要结合当地物价上涨水平, 认真分析测算, 在不超过项目规定最高限额的前提下, 合理确定技工工资标准, 改善基本条件, 稳定技工队伍, 确保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

同志们, 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农村沼气建设任务, 我们既面临良好的机遇, 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全省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一定要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深化认识、强化责任, 开拓创新、扎实工作, 积极推进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3.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篇三

房俐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和“三化”统筹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继续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突出示范村功能建设,科学谋划村镇布局,构筑城乡联动的新型村镇布局体系;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构筑城乡一体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提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构筑结构合理的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突出人居环境建设,整体推进村屯环境整治,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生态建设体系;突出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和党的建设,构筑和谐稳定的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完成上述目标任务,今年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在继续深入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推廣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实施百亿斤肉工程、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百户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和人参、鹿业、林蛙、木耳、中药材等新兴战略产业工程及林业产业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加快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加快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并把科技兴农作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措施。

第二,多途径开辟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资金落到基层。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农民内部增收来源。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施好新增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要积极促进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强化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支持。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强化有针对性、有效的就业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开展好“阳光工程”和“春风工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提升农民的增收致富本领。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第三,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十二五”期间,全省要新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新解决4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74万户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行政村宽带互联网通达率达到100%,农村生产用电不足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要着力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尽快再启动两批1000个示范村建设。要结合村屯改造,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制度,加强乡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工作,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切实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切实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要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以深化拓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紧紧围绕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积极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体系,增强服务民生的实效性。要加大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要把切实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王守臣副省长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始终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切实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发挥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创新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的路径,宣示了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为“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迈向“工笔画”注入了强大动力,为xx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增强共建“一带一路”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系统谋划、全面部署“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按照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绘制“工笔画”的精神抓落实、求实效,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要持续扩大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积极培育多元国际市场。充分发挥xx产业基础雄厚优势,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强化合作园区等平台载体建设,加快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着力提高互联互通水平,江海联动、陆海统筹、东西互济,构建海陆空综合性立体化国际运输大通道。切实加强节点城市建设,特别是连云港要充分利用区位、产业以及中哈物流合作基地等平台优势,形成枢纽、做强支点。xx是科教大省、人文大省、开放大省,要打好“特色牌”,深入开展各领域人文合作,密切青少年等群体交流,厚植“朋友圈”,夯实民意基础,促进民心相通。

5.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篇五

议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决策部署,按照XX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总结XX年水文工作,分析当前水文改革发展形势,科学谋划部署XX年重点任务,全力开创全省水文事业改革与发展新局面。

一、XX年水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XX年,全省水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积极实施“大水文”发展战略,切实强化提升服务,努力夯实发展基础,水文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较好地完成了主要目标任务。

防汛抗旱水文测报成绩突出。XX年汛期,我省信阳、新乡、安阳等地出现了暴雨洪水过程,淮河流域淮干、小潢河等部分支流出现了多次超警洪水,林州市出现超千年一遇罕见特大暴雨,南海、彰武水库出现超历史最高水位,双泉水库出现超设计水位,卫河支流安阳河等出现了建国以来第二大洪水。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全省水文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以高度负责和勇于担当精神投入到测报工作当中,班子成员分别在关键岗位指导监督、协调一线测报和后方调度,紧急关头省局采取选派出应急测报突击队,跨区调派南阳、郑州、濮阳等水文测报突击队实施联合测报,由于组织得力,有关市局积极支持选派精兵强将迅速行动,做到了准确测报、科学分析、及时发布预警预报,成功应对了特大暴雨洪水,为省防办防汛调度提供了准确的气象、水文、汛情信息。避免了河道、水库洪峰叠加,保护了铁路、公路及沿线城镇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汛期全省水文部门共收转各类雨水情信息近千万余份,提供雨水情简报26期;向各级领导发布雨水情短信息280期17万余条,发布水情预报27站100余次,预报精度均达90%以上;参与调度会商50多次;向当地政府部门发布预警信息达4609站次,这些都为各级政府科学调度、抗洪抢险、人员转移等提供了及时准确的雨水情信息。尤其在“7.19”暴雨洪水测报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先后两次受到陈润儿省长的表扬。

水文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工程全面完成并投入试运行,落实了专项运行管理经费741万元。该项目新建的水文测报设施,在近几年的洪水测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已全部完成打井任务,大部分单井已完成验收,部分仪器已安装完成,计划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大江大河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程、水资源监测能力与饮水安全应急监测工程XX到位投资全部完成,12处水文站土建工程、6个实验室改造工程已完成,仪器设备采购大部分到位。《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二期》技术方案的编制已完成并得到批复,XX投资计划已完成。在项目储备方面,完成了5个重点水文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上报工作,其中《郑州水文实验站实施方案》已获省发改委批复,将于XX年启动建设工作;《xx省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了水利厅组织的审查。

水资源监测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在认真完成水资源水量水质常规监测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我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责任目标落实和考核工作。全年共监测水样8000余个,获得水质监测数据28万余个,比XX年增加23%;地下水监测16000井次,实报率和准报率均达99%以上。同时,完成了水资源公报、简报和地下水通报、水资源质量年报等的编制,初步完成了XX年xx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查评价任务;全省10个水质化验室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资质认定复查评审,认证参数达83项,在重金属和不挥发性有机物等方面的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水文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一是《xx省水文监测管理改革方案》通过批准实施。xx水文局紧跟部水文局和水利厅党组改革的步伐,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历时两年完成了《xx省水文监测管理改革方案》,得到省水利厅党组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水利厅XX年8月18日正式批复实施。根据省水利厅批复文件,将全省18个省辖市划分为66个水文测区单元并成立相应的水文机构,以实现对全省各类站点的精准管理。批复文件中明确了测区水文机构的名称、级别、管辖范围、人员等,机构设置为正科级,配备局长1名,副局长1-2名,要求3-5年完成改革任务。XX年18处县级水文局试点工作已经启动,水文监测管理改革正在有序推进。二是xx省《水文业务定额标准》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实施。经过两年的努力,xx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公告于XX年11月30日实施。《水文业务定额》的颁布实施为规范xx水文监测行为,申请运行维护经费提供了依据,为财政规划编制、业务经费保障和水文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济源等4个新建局的双重管理已分别获4个市的复函同意,其中济源、鹤壁、焦作三个勘测局已经挂牌。

加强了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厅党组的关心支持下,省局领导班子和各市勘测局领导班子已经配齐。省局班子成员中增设一名纪委书记,补充一名副局长,省局监察室升格为副处级并配置了监察室主任。勘测局处级领导岗位分批次进行了充实调整,选拔处级干部16名,交流调整10名;公开竞聘选拔了11名勘测局副局长,交流2名;选拔调整各勘测局科级干部70人。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公开招聘30名大学生,新聘47名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举办了第六届全省水利行业水文勘测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职工教育培训,提升了职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认真完成有关基础性工作。严格执行水文行业的规范、规程,全面完成了国家基本水文站和中小河流水文巡测站的测验整编任务,水文资料通过国家验收,xx省水文基础数据库建设初见成效,向社会各界提供了大量水文数据。完成《xx省水文志》及《xx省水利志》水文部分的编写工作。全省水文系统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按要求有序进行。

推进水文信息化建设和水文科研工作。一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了水文站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任务,开发了综合监控平台;加强水文应急指挥车的运行维护,及时采购了110部北斗手持终端机,解决了水文测站应急通讯问题;建成xx省水文水资源局微官网宣传平台。二是积极推进水文科研工作。与黄委会信息中心联合科研项目《黄河防汛抗旱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xx省人民政府颁发的xx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贰等奖证书,实现了省水文局近五年来水文科研成果的突破。其它四项科研成果获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是积极开展水文援疆、援藏工作,派出技术人员为xq哈密编制了水情信息自动测报实施方案,派出技术人员对xz日喀则水文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工作,加强双方的人文交流,取得了较好得成效。

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一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抓住学、改、做三个关键,取得了显著成效。在xx省直工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座谈会上,我局作为先进单位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二是不断强化党组织建设。召开了自1992年以来的中共xx省水文水资源局第三次代表大会,完成了省局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完成了18个勘测局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目前xx水文系统中省局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9个勘测局被命名为“全省水利文明单位”、9个勘测局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评选出39个“文明水文站”和5个“文明水文站标兵”。全系统多个单位和个人荣获“xx省水利系统五一劳动奖状”、“xx省水利系统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我局还荣获水利系统“六五”普法先进单位、“XX-XX信访工作先进单位”、“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档案工作先进单位”等,展示了良好的水文形象和道德风尚。

二、准确把握水文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目标任务

当前水文事业面临的形势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提出新要求。党中央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总书记最近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些都与水文息息相关。随着国家和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社会对水信息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时也对xx水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xx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

第二,深化水利改革对水文提出新任务。在今年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陈雷部长明确要求: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健全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民生水利发展水平,着力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水文是水利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做好民生水利的重要支撑。我省水文工作要紧跟水利改革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为提高涉水工程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发挥工程综合效益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为统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促进人水和谐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为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生水利保障体系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

第三,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提出新挑战。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降水的变化、冰川雪盖的减少、海平面的上升,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国家和省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明显增强,局部地区强暴雨洪水、极端高温干旱等事件呈突发、多发、并发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能力和科学水平,减少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和省经济社会的影响,是xx水文工作面临的一项新挑战。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水文业务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加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评估和定量分析、对极端水文事件的影响研究、以及对水生态水环境影响的研究,加强应对突发水旱灾害的水文应急监测及预测预报能力建设,为防灾减灾提供可靠支撑。

第四,水文自身改革发展面临新问题。当前,国家和省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水文在经历了一个中高速建设发展阶段后,面临资金投入减缓和运行维护加重的压力,需要加快转变工作思路、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水文测站增加、现代化仪器设备广泛应用,对水文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水文人员编制和人才结构如何适应事业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大水文发展要求水文拓展业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加快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各项涉水工作的需要;随着大水文、大服务的不断推进,传统水文的体制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水文事业发展与支撑水利、服务社会的目标和要求还有差距,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机制体制、优化队伍结构、创新用工方式,为水文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夯实基础、强化能力。

水文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新时期中央和省治水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省水利中心工作和xx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水利,面向全社会服务,以提供全面优质水文服务为目标,以加强水文站网体系和水文监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提高水文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为重点,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强化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水文现代化水平,为全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撑。

目标任务:紧密围绕国家和省水利改革发展任务,持续推进“大水文”发展战略,基本建成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水文业务管理体系,着力构建满足生态安全需求的水文信息服务体系,水文站网布局初步完善,水文测报能力显著增强,水文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不断拓展,水文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三、围绕XX年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全力做好水文测报工作。根据预测,XX年气候形势十分复杂,区域性暴雨洪水和干旱可能重发。我们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责任机制,完善测报预案方案,强化应急措施,从严从实开展好各项汛前准备工作。切实抓好汛前检查、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加强测报质量管理。汛期,认真开展水文测报工作,强化分析研判,着力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加强水情预警发布工作。要高度重视旱情监测服务工作,推进旱情综合分析评估与趋势预测分析,努力为抗旱决策提供优质服务。同时,积极探索水污染联防水资源调度水文支撑机制。要利用报纸、网络、电视、微官网等新闻媒介,加强宣传汛期水文测报预报的作用及效益,促进社会对水文行业的了解和认同。

大力提升水资源监测服务水平。加强地下水、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淮河流域污染联防监督监测、郑州市生态藻类监测等监测服务工作,逐步形成围绕河长制实施开展水文服务的新机制。要做好水资源公报、简报,地下水月报和动态简报,水资源质量年报等的编制发布工作。积极参与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查评价,为建立健全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提供服务;做好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为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监督管理奠定基础;配合做好“十三五”名录国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评价和考核工作。同时,要积极围绕河长制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水文监测站网,加密监测频次,扩充监测内容,深化和拓展水资源监测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及相关考核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为xx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技术支撑。按照《xx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xx省水利厅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水文系统的技术优势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配合完成水量调度、用水总量控制、提高用水效率、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地下水压采等五项重点工作。认真做好河道流量监测,为环境流量考核提供依据;为农村饮水安全和地下水压采有关工作提供帮助。二是承担监测体系、信息共享、环境监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流域水污染防治等有关协作工作。与环保部门共同构建水环境监测体系并实现监测信息共享;完成全省入河排污口台账汇总,做好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和水质监测预警;负责水环境质量监测及其相关督导检查,配合整改工作,承担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关具体工作。

扎实做好水文重点项目建设管理。要加快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统筹做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资源监测能力与饮水安全应急监测、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二期、郑州水文实验站建设以及前坪水库、出山店水库、石漫滩水库水文测报项目等建设任务;上半年要完成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工程竣工验收及移交任务,下半年完成大江大河水文站改造项目尾工及竣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加强对招标、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切实管好用好项目资金,确保工程进度、投资和质量符合上级的要求。同时,要围绕提升城市水文服务能力,积极开展《xx省试点城市水文站网建设规划》的编制;做好《xx省地下水监测工程实施方案》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

稳妥推进水文体制机制改革。水文监测管理改革是今年的重要任务。要结合测区改革,完成开封、漯河水文测报中心,淮滨、内乡水文局等19处水文测区监测改革的任务。我们必须立足现实,着眼大局,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实践和探索,根据当各地水文监测工作实际情况和要求,开展试点示范工作,逐步实现:由点到面监测方式的转变;由驻测为主,向驻测、巡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由水文信息单一服务向社会全面服务转变。在试点示范、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水文改革发展。为使水文监测管理改革工作更加扎实,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工作:明确中心站的人员,加强干部配备;建立中心站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水文中心站目标任务书和监测方案;加强水文中心站的文化建设;明确中心站的工作经费和管理使用办法,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办法和目标任务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水文信息化和实时监控、测流系统,建立水文信息网络;明确水文测报资料和信息的整合方式;开展水文中心站面向社会服务的顶层设计,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

突出水文薄弱环节建设。要结合去年防汛水文测报暴露出来的问题,高度重视水文测报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增强全省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积极协调购置水上遥控监测设备、应急监测交通工具等,增强省级应急监测装备水平与能力。完善建立跨区协作与应急联动抢险救援机制,加强南北相同类型测站之间的业务交流学习,通过传帮带提高全省整体水文测报业务水平。另外,随着近几年较大投资规模的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水文运行维护管理任务日益加重,进一步争取水文设施设备运维经费的及时足额落实,逐步建立水文基础设施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切实加强水文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水文数据库建设,在认真完成XX各项水文资料整、汇编的基础上,探索与测区改革相适应的水文资料整编办法,加强水文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基本雨量站雨雪量计改造工作,并建设相应的应用平台。完成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的升级改造及设备调试,争取汛前投入使用。完成综合办公系统的开发与集成,尽快上网运行,提高办公效率。配合测区改革,完成相应测区水文局的信息网络建设,加强视频监控系统等的建设,不断提升水文信息化服务水平。结合水文工作实际,通过利用高校技术优势和水文技术力量的深度参与,组织开展重大水文科技问题的攻关研究,加速水文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狠抓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水文事业发展的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培训工作,推进管理人才、专业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做好省局机关科级、各勘测局机关副科级和XX年批复的18个县级水文机构及XX安排的19个县级水文机构的干部选拔配备工作;加强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推荐工作;结合测区改革,加强新技术、新设备、新岗位的技能培训,做好第六届全国水文勘测工技能大赛选手的选拔培训工作,推进基层水文队伍建设。同时,要锲而不舍抓好水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使担当、奉献、务实、廉洁的好作风成为广大水文职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完善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评体系,通过量化考核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水文事业改革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全面强化水文系统从严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推进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推动管党治党持续走向严、实、硬。坚持不懈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和日常监督管理,抓好内部审计、专项检查和有关问题整改落实工作,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机制。广泛开展水文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水文宣传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扎实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青妇、安全生产、后勤保障等工作。

6.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篇六

同志们:

刚才,省高校纪工委书记、驻教育厅纪检组组长李功勋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对教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个报告是经过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研究同意的,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搞好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年,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保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政治任务,摆在重要位置,与业务工作统筹规划,共同研究和部署;坚持围绕教育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大局,有力推动了中央和我省教育重大决策部署与惠民政策的落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具有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特别是有效开展了“查风险、筑防线”活动,将反腐倡廉建设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推进了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坚持以规范办学行为、收费行为为重点,加强行风建设,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坚持预防和惩治并重,在加强教育、注重预防的同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坚持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部门各负其责,构建了多方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保证反腐倡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为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们在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一)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迫切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20**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召开了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去年省九次党代会从战略的高度,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元月召开的省 “两会”上对教育工作作了新的部署;元月13日,教育部与省政府签署了《加快河南教育发展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这一系列的会议、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会议精神的贯彻和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全面启动,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经费使用管理的难度和要求也在加大,面临着管好钱、用好权的风险和挑战;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推进,教育要有效融入、有力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面临着保证质量、提高质量的问题和挑战;随着教育惠民政策的全面实施,教育资源配置的不断调整,党员干部、教师队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会发生新的变化,在旧的体制破除、新的发展模式孕育形成时期,面临着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依法行政的风险和挑战;同时,教育作为培养人的重要阵地,随着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广泛和加深,社会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东西将会侵蚀我们的学校师生、侵蚀我们的党员、干部,教育系统自身的风气面临着风险和挑战等等。所以,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以优良的党风、党纪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应对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挑战迫切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教育系统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是国际敌对势力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处在抵御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前沿,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影响深远的今天,如何既不断扩大教育对外交流,又有效抵御渗透破坏;既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又摒弃腐朽思想文化,保持党员干部的纯洁性,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维护学校的稳定,是教育战线反腐败斗争面临的严峻考验,迫切要求我们采取措施,有效应对。

(三)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状况迫切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省教育系统有一支庞大的干部队伍,同时,还要面向全省两千多万师生实施管理和提供服务,管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量大。同时,干部教师队伍的素质形象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培养塑造,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在目前的干部队伍中,有一大批干部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许多同志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复杂环境的考验。在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社会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各种腐朽思想影响仍然存在。教育在为社会提供服务,学校在不断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社会上各种消极思潮、浮躁情绪、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教育系统,影响到干部师生。如何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行业作风建设,是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中一项迫切而又非常艰巨的任务。可以说,教育系统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清正廉洁,保持“象牙塔”的高洁,维护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切实把保持党的纯洁性贯彻到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中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切实把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理念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纲领性文献。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纪委九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胡锦涛的重要讲话,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保持党的纯洁性。我们要深刻理解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抓手,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必须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中,体现到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中。学习贯彻中纪委、省纪委全会和全国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去谋划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切实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重大实践相适应、与教育改革发展重要步骤相一致、与教育改革发展重大举措相配套,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用领导方式的转变,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着力加强监督和严明纪律,切实搞好对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首先要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加强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和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和把握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晰、立场坚定,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要着力维护高校稳定,加强对学校课堂、论坛、讲座和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的管理,认真做好应对、处理、控制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工作。其次要加强对我省教育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重大教育项目、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跟踪管理,跟踪问效。教育纪检监察工作还要加强对重大改革试点和发展项目的过程性督查,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和完善。其三要加强对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切实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建立健全决策公开、财务信息公开、人事工作公开等配套措施;积极推进党务公开,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权力界限,规范权力行为,实施阳光治校。

(二)着力保持思想纯洁,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各地各高校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真正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增强抵御西化分化的能力。要坚持不懈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党员意识、政治意识,自觉把个人价值融入到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中;要坚持不懈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理解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自觉做到忠诚履职、尽心尽职、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引导党员干部保持思想纯洁,坚守精神家园,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强警示教育,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切实构筑崇尚廉洁的校园文化。

(三)着力保持作风纯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保持作风纯洁,群众路线是“指南针”,群众利益是“试金石”。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首先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制止乱收费。要在深入调查研究,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上下功夫,要在取信于民,凝聚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教育上下功夫,要在深入细致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上下功夫。其次要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我们教育系统在作决策、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尊重师生意愿,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防止因决策不当损害群众利益。要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不断扩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规范权力运行。高等学校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要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防止个人独断、决策失误和权力失控。其三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学风。目前,有些在学风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的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却败坏了学术风气,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要大力倡导淡泊名利、科学严谨的学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要认真执行《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加强学风建设的体制机制,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师德师风的楷模、学术诚信的表率。要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勤奋好学、诚实守信、踏实严谨的好习惯。各单位各高校要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有效形式,努力把优良学风内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为。

(四)着力保持队伍纯洁,切实促进清正廉洁。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关键是“练好内功”,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各地各高校要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开展“查风险、筑防线”活动。各级领导班子要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主要领导要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带头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监督;要自觉承担起抓班子、带队伍的政治责任,对干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勤政廉政、生活作风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要早打招呼、早提醒、早教育;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严禁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要严厉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案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案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涉及的失职渎职及背后的腐败案件;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形式的“小金库”。要强化科研经费使用监管,强化高校物质采购监管,强化基本建设监管,强化校办企业监管,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管,确保权力正确行使。领导干部不仅要廉洁自律,还要勤于政事。卢展工书记在省纪委全会上反复强调,消极也是一种腐败,而且这种腐败现象是无形的、潜在的,对发展的影响、对党和政府形象的损害往往比一些违纪违法案件更加广泛、更加深层。要坚决反对不思进取、慵懒散漫,大力倡导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政风。要坚持低调实干、科学运作、有效运作、锲而不舍,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谋发展上,努力以务实作风体现党的纯洁性,以务实发展保持党的纯洁性。

三、强化责任,完善机制,切实把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当前,我们的教育事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很大。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抓好反腐倡廉建设任务的落实,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完善机制,真抓实干。

(一)强化责任,形成合力。搞好反腐倡廉建设,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同向,凝成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一要强化责任意识这个关键。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领导班子要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做到管业务工作与管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认真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二要强化责任考核这个重点。要搞好责任分解和检查考核,探索完善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要强化解决问题这个根本。要认真查找并纠正本部门、本学校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从师生最关切的方面抓起,从群众最急切的方面做起,从群众有意见的方面改起,明确责任措施、工作目标和工作时限,力争取得实际效果。四要强化责任追究这个手段。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不力、以致职责范围内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不良影响的,对本学校、本单位发现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疏于监督管理、致使领导班子成员或者直接管辖的下属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等情形的,要严格追究有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责任。

(二)注重创新,完善机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认真研究、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大力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一要完善调研机制。要增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指导性,要深入研究影响制约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突出问题,摸清底数,找到症结,制订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要善于用调查研究成果指导实践,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二要完善协调机制。反腐倡廉建设既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放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去思考、去谋划、去部署、去推进。要自觉把反腐倡廉的要求体现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政策制定中。要建立完善纪检监察部门、业务监管部门推动工作的沟通协调机制,做到业务工作延伸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主动协调,有效协调,不断完善信息交流、情况通报、工作衔接,将反腐倡廉融入到人事、财务、教学、科研、后勤等业务工作和管理流程之中,增强工作的整体合力。三要完善落实机制。抓好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任务艰巨,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落实机制,善于抓主要矛盾、抓重点工作、抓关键环节,以重点工作推动全局工作;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促进工作落实。

(三)提高素质,树立形象。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纪检监察部门承担着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的重要职责。要按照省纪委提出的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要求,以“规范执纪、端正作风、树立形象”专题教育为载体,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要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培训力度,增强干部队伍的整体功能和生机活力。要建设学习型纪检监察组织,不断提高全面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各高校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做好党委、行政的参谋助手,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能。纪检监察干部要以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严格的操守、更加严格的运作、更加严格的纪律,模范遵守中央和省委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切实树立和维护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良好形象。各地各高校要一如既往地重视、支持纪检监察工作,切实解决一些纪检监察机构力量不足、人员配备不到位、待遇经费不落实等实际问题。

同志们,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任务重、责任大,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求真务实,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7.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篇七

主要目标是:正常年景粮食总产稳定在110亿kg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 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财政安排农业部门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增长幅度达到20%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760亿元;2 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一批“一县一业”基地县完成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改造中低产田13.34万hm2, 改造盐碱地0.67万hm2;新发展设施蔬菜1.34万hm2;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场) 600个;新发展合作社3 000个、省市县三级示范社1 600个;培训农民100万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完成3 0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任务;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以上12项工作目标, 基本涵盖了我省农业重点工作的各个方面, 是经过我们反复讨论、慎重考虑确立的, 既立足我省现阶段农情省情, 又着眼于全省“十二五”规划和农民收入翻番目标任务;既充分研究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又全面分析了蕴含的机遇和条件;既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也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需要我们用敢闯的勇气、大胆的实践“跳起来摘桃子”。今天会上向各市颁发目标责任状, 就是要给各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压担子、加压力。希望大家认真履职, 共同努力, 向省委、省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围绕上述目标, 2012年重点要抓好以下9项工作:

一、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程, 全力夺取粮食生产好收成

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 是我们农业部门的基本职责所在。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努力挖掘增产潜力, 巩固和提高生产能力, “稳定面积、主攻单产”, 力争全年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继续组织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 形成部门联动、上下协同抓粮食生产的工作格局。要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开展粮食稳定发展工作绩效评估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考核评价, 逐级分解粮食生产任务,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措施落到实处。对粮食增产多、贡献大的县, 继续加大工作激励和政策支持, 调动地方政府、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要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程, 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创新经营方式、集成技术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等措施, 在全省建设130个万亩 (666.67 hm2) 粮食高产示范片, 同时继续巩固1个县10个乡镇整建制创建试点。

要加大杂粮开发力度。2012年省里要启动实施杂粮产业振兴计划, 通过加大研发推广力度, 发展杂粮主食工业化, 优化品种品质结构, 培育大型龙头企业, 整合打造知名品牌, 建设商品生产基地等措施, 重点发展谷子、荞麦、燕麦、马铃薯、红芸豆、绿豆、高粱等7种优势杂粮。各地要按照省里的统一规划, 抓好本地优势杂粮的开发, 进一步提升山西杂粮的生产优势、比较效益和市场影响力。同时, 要统筹抓好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 开展棉油高产创建, 扩大主导品种种植面积, 推广节本增产增效技术, 促进各类经济作物稳定发展。

二、咬定农民增收目标,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 奋力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的决定》, 紧紧咬住“十二五”期间实现“一翻番、两高于、一消除、一前移”的总目标 (即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 000元, 2016年超过万元, 实现翻番目标;农民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基本消除农民人均纯收入5 000元以下的县;农民收入水平在中部地区和全国的位次前移, 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 坚持多策并举, 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要不断优化农业结构, 提升农业效益, 挖掘种养业增收潜力, 集中打造畜牧、杂粮、蔬菜、干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 依靠产业发展促进家庭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工程, 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 鼓励农民外出打工, 支持农民创业就业, 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要认真落实中央和我省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强化政策宣传, 规范操作运行, 加大监管力度, 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基层, 兑现到农户。有条件的市县要围绕主导产业开发给予农民多种形式的补贴, 努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要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 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此外, 还要推动减负惠农政策的落实, 继续开展重点领域乱收费专项治理, 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大力推进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 强化政策扶持和宣传引导, 培育发展一批观光农业示范点, 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进一步加快农业对外开放和外向型农业发展步伐, 不断深化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 稳步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 努力为农民增收争取更大的空间。

三、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要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切入点, 以农产品加工“513”工程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抓手, 坚持工业化理念, 实施产业化运作, 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强势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要以2 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一批“一县一业”基地县为重点,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谋划产业发展项目,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省里将设立专项资金, 通过奖励、补助等多种形式, 扶持整村整乡整县特色优势农产品开发, 加快形成特色明显、规模集中、具有市场潜力的产业基地。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本级财政和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的扶持, 加大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的投入力度, 确保年底有一批专业村和基地县达到建设标准。要精心选树一批先进典型, 通过巡回报告、现场观摩、媒体宣传等方式, 带动和引导全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健康发展。

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把大同、晋中、运城三大示范区、10个示范县和太谷、大同南郊区、运城盐湖区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建设重点, 加大工程项目建设力度, 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种养业专业示范园和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综合示范园, 以示范区引领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农垦土地等资源优势, 大力推进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养殖示范场建设, 加快垦区高效特色农业发展。

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513”工程。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直接投资或参股投资山西省龙头企业建设。积极支持省内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引进战略投资, 实现企业规模快速扩张和企业素质快速提升, 打造一批营业收入过10亿、50亿、100亿的标志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地要加大协调督促力度, 进一步落实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 努力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创造良好投资发展环境。

切实加强特色农业产业化支撑项目建设。按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原则, 抓紧谋划推进一批加工、基地、流通、园区等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支撑项目, 制定产业支撑项目指导目录, 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动态的项目筛选、管理、发布、招商、评估制度。省里将增加和统筹各类涉农资金, 并在财政超收部分中划出一定比例, 主要通过贴息的办法, 引导银行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产业支撑项目。

四、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 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要着力抓好畜牧、蔬菜、果业生产, 建设菜园子, 丰富菜篮子。着力抓好畜牧业生产, 满足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深入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转型、跨越和升级, 启动实施振兴畜牧计划,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 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小区, 打造鸡鸭、生猪、牛羊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加快省级原种猪场、祖代种禽场和种羊场建设, 推进改良站点标准化建设, 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2012年省里要召开全省畜牧大会, 全面安排部署畜牧业振兴工作。

着力抓好蔬菜生产, 打造产业基地。深入推进百万棚设施蔬菜建设工程, 重点抓好蔬菜标准园建设和集约化育苗场建设, 加强蔬菜技术培训和推广, 打造一批设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创新示范基地, 辐射和带动全省设施蔬菜产业提档升级。突出抓好寿阳县、新绛县、曲沃县、清徐县、榆次区、夏县、应县、阳高县、盐湖区9个国家级蔬菜产业基地县建设。加强与京津地区特别是京津大农业集团的合作, 牢牢占住增量市场, 努力抢挤存量市场, 按照全国先进、循环生态、畜饲菜结合的发展思路, 努力把晋北基地建设成为京津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着力抓好水果生产, 实现提质增效。要大力实施水果双增工程, 在适宜栽培区积极引导扩大苹果、梨等果树种植面积, 深入推进标准化果园建设, 加大果园间伐减密和高光效树形改造, 大力推广果园施肥和果实套袋技术, 全面提高果品质量, 全年力争新增水果面积1.34万hm2, 改造中低产果园2万hm2。

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 推动现代农业跨越

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 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全年“三农”工作的重点, 按照农业部要求, 认真组织开展以“科技进村入户, 助力增产增收, 农业转型跨越”为主题的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实施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行动。

一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制定出台《全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 启动实施省、县、村三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逐步建立和完善省级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县级综合试验站、村级服务点三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积极争取资金, 尽快全面启动17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农科教、产学研一体运作模式, 进一步推进农业厅长、农大校长、农科院长“三长”联席工作制度, 统筹协调全省各类农业科技资源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加强种养基地、科研繁育中心和检测中心建设, 提升科技引领和服务水平。加快重点领域技术集成创新, 围绕我省玉米、小麦、小杂粮、干鲜果、蔬菜、畜禽等产业需求, 加快推进前沿性技术研究, 争取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农业产业化技术研发和组装、农产品深加工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取得一些自主创新成果。

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提升农业技术应用和服务水平。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落实中央“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 即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与当地事业单位的平均水平相衔接,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 (市、区) , 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所有乡镇。启动全省“一乡一站、一村一点”全覆盖工程, 每个乡镇 (或区域) 建设一个农技推广站, 每村建设一个科技服务点。大力实施“双百”科技转化工程, 主推100个新品种和100项新技术, 加快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引导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农技推广, 构建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 其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

三是加大现代农作物种业推进力度, 全面提升种业发展水平。今年要把加快种业发展作为“农业科技促进年”的重要着力点, 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启动实施现代种业推进工程。制定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省级规划要做好与农业部的衔接。各地要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分作物、分区域、分阶段提出今后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要积极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 通过市场机制优化和调整种子企业布局, 着力培育屯玉、潞玉、大丰、强盛等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龙头。要加强农作物种子基地建设, 打造一批“一村一品”种子专业村和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 全面提升种子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水平。全面推进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不断提升市场监管和服务能力。

四是加强现代农业人才培训, 提升科技素质和技能。制定完善省市县农业农村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 启动第二轮中高级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 选拔一批基础好、素质高、贡献大的农技人员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学历教育。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 整合各类培训资源, 大力实施“百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重点搞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植物疫病防控,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以学习宣传《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为契机, 认真贯彻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会议和全省食品安全责任监督工作现场会精神, 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重点抓好禁用高毒农药、兽药、“瘦肉精”、三聚氰胺、问题乳粉等的清查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和监督抽查制度, 提高监测频度, 扩大监测覆盖面, 对生鲜乳生产收购、农兽药和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实行全过程监管。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 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 提高预警预报水平。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 进一步完善落实农产品产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制度和措施。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加快制定一批符合我省农产品生产实际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大规模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活动。加大“三品一标”认证监管力度, 精心培育特色农业品牌, 支持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山西省著名商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监管机构, 加快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 确保年底全省所有乡镇基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着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 保障执法工作经费, 改善执法条件和手段, 充分发挥好现有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的作用, 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处工作, 切实提高农业依法行政水平。

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健全动物防疫责任体系, 推行政府领导、兽医主管部门监管、养殖生产经营者为主体的强制免疫模式,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新城疫实行强制免疫, 应免密度达到100%。开展禽流感、口蹄疫、布病病原学专项监测, 开展重大人畜共患病和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行动。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落实队伍、资金、技术、物资储备, 提高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省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和乡、村测报网点, 形成覆盖全省的疫情测报网络。加快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 强化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 提高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综合服务能力。加强植物疫病防控工作, 以落实机构、编制、经费为重点建立健全市、县农药管理体系, 继续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 搞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 全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 进一步提升防控技术水平。

七、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搞活农产品流通

重点是强化监测预警, 改善流通设施, 搞好产销衔接, 着力提高生产者营销能力, 进一步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要健全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体系, 完善价格信息采集和发布制度, 搞好蔬菜、畜产品、水果、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监测与发布, 为防范市场风险和宏观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依托“金农工程”、“三电合一”项目建设成果, 深入开展“12316, 信息进农家”活动, 增强信息服务能力。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改造力度, 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和农产品产地、销地批发市场。鼓励支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收集、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施, 发展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大力推进“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场超对接、场厂对接”, 减少中间环节, 降低流通成本, 实现互惠双赢。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农产品交易展销活动, 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积极推进京津晋农业区域合作, 努力扩大我省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在京津两地的市场份额。逐步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设立山西特色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办好第二届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

八、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资源保护, 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继续加强以中低产田改造和大同盆地盐碱地改造为重点的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积极发挥牵头作用, 协调财政、国土、水利等部门, 整合资金项目, 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渠道不变、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 完成13.34万hm2中低产田、0.67万hm2盐碱地改造任务。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0万hm2, 粮棉高产创建示范片和果菜标准园必须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认真搞好已完成较大规模土地整理项目的调查工作,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 规划建设一批较高质量、较大规模的土地整理项目, 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做好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 在适应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前提下, 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按照“多能并举、综合利用, 建管并重、稳步发展”的思路, 注重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同产业发展相结合, 同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 倡导和扶持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发展猪沼果、猪沼菜等循环农业, 2012年力争完成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化、生物质炉、吊炕、太阳能路灯等10万户可再生能源建设任务。

加强草原建设保护, 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山西省半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风沙源治理、草地建设等工程, 加大草原鼠虫害防治和“三化” (沙化、碱化、退化) 治理力度;强化草原监理机构建设, 加大对草畜平衡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提升草原管护水平。同时, 要加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 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大力推进以秸秆为重点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九、着力创新农业经营形式, 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认真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 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探索形成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办法和工作规程。要结合登记试点工作, 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互换并地”, 探索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的有效途径。以政策扶持为杠杆, 以集中连片流转为重点, 依法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管理和服务,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登记、鉴证和合同备案制度, 规范流转行为。全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体系, 加强调解仲裁员培训和管理, 推进调解仲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 按照“数量质量并重, 一村一品一社”的思路, 继续推进“358”示范社建设行动, 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和跨区域联合社。研究出台推进草原承包的指导性意见, 按照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位的要求, 分类推进草原承包工作。2012年先行搞好试点, 三年全面完成承包任务。

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是篇大文章, 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是时代赋予“三农”工作的新任务, 是建设新山西的必然要求。面对今年农业农村经济繁重艰巨的任务, 全省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思路, 抢抓机遇、转变作风, 不断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现在, 立春已过, 全省春耕备耕工作即将由南到北全面展开, 各级农业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 组织农业干部和科技人员进村入户, 深入田间地头, 加强工作指导和技术服务, 一手抓小麦春管, 确保夏粮取得好收成;一手抓春耕备耕, 确保春播粮田面积稳定和农资市场供应平稳。

同志们, 今年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 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努力、百倍的干劲, 奋力攻坚, 真抓实干, 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实现新突破, 为全省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8.全省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篇八

3月13日,2009年全省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组长张少农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省长、省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副组长辛维光主持会议。省老教办主任、贵州老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赵强通报了2008年全省老年教育工作并作会议总结。

张少农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全省老年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就做好今年全省老年教育工作提出了意见。他强调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研究探索老年教育工作规律,把老年教育这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做好老年教育工作,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推进老年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委老干部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教育廳、省民政厅等13个省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各市(州、地)党委分管老年教育工作的负责人,各市(州、地)老年大学(老教办)校长(主任),省军区、省直机关、高校、省属企业老年大学负责人,贵州老年大学各处室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上一篇:抓党建促发展微经验下一篇:翻译硕士应用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