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与自由》有感

2024-08-08

读《爱与自由》有感(共11篇)

1.读《爱与自由》有感 篇一

读《爱与痛的边缘》有感

这是郭敬明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以前的些许事情。从高中开始到参加新概念作文的路程。同时也从文字中流露出他的真情实感。

现在,他自主创办的《最小说》也成立了大约三周年。在这几年里,有的是辛酸,有的是坎坷不平。但他走过来了。现在的他是一个成功人士,是一个了不起出色成功的80后作家。在这本书中有介绍写作他的父母、朋友、老师等等,也有他的小说,无不体现他的个人才华。高中阶段时期的他,为了家人选择了理科不惜代价的放弃了自己最喜爱的文科。他那种为写文章而无昼夜之分的精神令人倾佩。

从这本书中,我们难免不会发现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孝顺自己的父母,珍爱朋友。既而也让我清楚了: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就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半途而废,迎来更多的是得到自己内心的遣责却不是别人。正如但丁所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啊,处于现在的现实社会中,没有人不戴着面具生活,谁能想的到,在某一天,别人会突然摘下那个和善可亲的真实面目,而露出一副狰狞的面孔,那是深不可测,带有阴谋的将你无情的推入好似无底洞的万丈深渊。因此,我认为只有自己的笔最可靠,它不会背叛你,它也不会终日戴着一副假面具来面对你,它任劳任怨,它是自己最贴心最真诚相伴的好朋友。它会将你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想说却又难以说出口的事情写下来。似称之为秘密写下来后填进秘密本里,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小偷窥视。它仍不会在你无奈之时将你抛弃。虽然它不会说话,只能无语,但是它自己知道它的心。做笔的它当之无愧的可奉献自己终生陪伴有真才实学真水平的好作家。我爱笔,也爱郭敬明的写作语言。曾几何时,岁月如光阴似箭,穿梭远离的无影无终,似秋风扫昏黄的落叶,似江水向东流之的一发不可收拾。我仍回想起《夏至未至》,爱好欣赏他那描写优美环境的语言他的文字,以及他的才华,所有经他写作之需的语言仿佛被用心装饰过,如心般光点闪闪发亮,又如夜空中的星星经他点缀才有了机会在本本记事文章上跳跃,轻松而放肆的快活着,那些闪耀发光的文字在他可爱的笔下而自豪。就如他喜爱张爱玲的文字,安妮宝贝文字的冷傲。想象成为他那样的人,或许只是一个遥不可及,无可触摸的,远不达目的的不凡而缺乏真实的梦想吧!让自己更爱生活,爱父母,爱所有的人吧!

浙江义乌私立群星学校高一:周慧雅

2.读《爱与自由》有感 篇二

关键词:文化设计,人性,自由,极权主义

斯金纳作为当代西方行为心理学学派的卓越代表, 其著作《超越自由与尊严》成为了行为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经典文本之一。他在书中对传统心理学的人文研究路径进行了猛烈批判——一直以来正是人文研究方法让心理学研究的进步微乎其微。在斯金纳看来, 绝对的自由与尊严对人类来说是不可能的, 自由与尊严都是人类自我呈现的假象, 我们只可能是环境的产物。因此, 斯金纳提出必须对整个社会进行相应的文化设计。

同所有的其他传世经典著作一样, 《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中可供挖掘及深究的地方很多。比如所有的价值判断本质上都是事实判断吗?当问题涉及文化之生存时, 个人权利真如斯金纳所说, 仅仅具有微弱的意义么?行为科学家取消自主人之后, 人之为人的目的及意义何去何从?……本文将针对斯金纳所提出的文化设计三个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探讨, 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相关批判。

一、文化设计的主体问题——谁来设计文化

这实际上涉及的是文化设计的主体资格问题。即谁有资格来设计文化?这种主体资格由谁来认定?斯金纳在书中显然回避了这一问题。他转而提出了文化整体设计的三种层次的价值:如果设计者是一个个人主义者, 他会设计出个人利益受着最小限度控制并被当作终极价值的世界;如果他过去曾生存于适当的社会环境, 那么他会为他人利益设计, 并可能以失掉个人利益为代价;如果文化设计者主要关心的是文化的生存这一价值, 则他会着重考虑文化的兴旺发达, 并据此来设计文化。也许可以推断出斯金纳本人极有可能是第三种类型的文化设计者。因为在此之前他在书中这样提到:不论一种文化以何种理由来诱使其成员为它的生存或者它的部分习俗的生存而努力, 只要它这样做, 它生存的可能性便会增大。生存是据以评判任何文化的唯一价值。但是, 即便如此, 也无法认定斯金纳所推崇的第三种类型的文化设计就要优于前面的个人主义者或利他主义者。那么哪种类型的文化设计是更优的呢?或者说最后究竟由谁来进行文化设计?无从得知。这就导致文化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文化设计主体资格认定的难题。

除此之外, 上述任何一种类型的文化设计者都将不可避免地带来道德上的风险。人性之复杂决定了文化设计者既有可能是天使, 也很有可能是魔鬼。同避免文化独裁者一样, 避免仁慈的文化独裁者同样重要。因为历史经验往往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独裁者一开始都扮演着仁慈的角色。一样的道理, 那些宣称要设计良好文化环境的设计者到后来同样有成为文化暴君的可能。等到那个时候, 独裁者对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打击将是摧毁性的。并且更为可怕的是, 文化设计者、独裁者对弱势、边缘文化的破坏还将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他们完全可以宣称之所以破坏那些文化是为了给整个社会设计更好的文化环境。如此高的道德风险对于任何社会来说都显得难以承受。

二、文化设计的客体问题——人是否愿意被控制

在斯金纳看来, 文化的主要作用就是把个人置于其行为的遥远后果的控制之下。因此, 文化设计不可避免地将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他在书中写道:如果人类要继续发展, 对文化的有意识设计以及它所暗含的对人类行为的控制就是必不可少的。那么问题来了, 首先行为科学家无法知晓社会大众是否愿意生活在一个被设计、被控制的文化环境中, 在未被大众授权的情况下, 文化设计者显然没有权力这样做;其次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自由状态下几乎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行为纳入他人的控制之下。没有人愿意成为巴甫洛夫那只听到摇铃铛就分泌唾液的狗, 也不愿意成为斯金纳箱中通过触碰机关获取食物的小白鼠或者是行为实验科学家装置里的鸽子。

行为科学家采用物理学、生物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类, 试图通过像控制老鼠或鸽子那样来控制人类的行为, 本身就具有将人动物化或机器化的嫌疑。但事实上人是具有能动性的灵长动物, 并不像老鼠和鸽子那样可以任人恣意摆布。物理学、生物学可以在实验室里穷尽实验的所有变量, 但在进行文化设计时, 人之意识、情感、价值判断等都不可能像试管里的化学溶剂一样供文化设计者在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从这个层面上讲, 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家同功利主义者犯了类似的错误, 尽管他们宣称要超越功利主义。边沁等功利主义者宣称要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但是人的生命、道德追求、情感寄托如何能用效用的一串串冰冷数字加以衡量?

三、文化设计的产物——好的文化还是极权主义

斯金纳认为设计文化犹如设计一种实验, 即安排相倚联系并研究其功效。在探讨文化设计时, 斯金纳还对既有的乌托邦文献进行了点评。在他看来, 乌托邦文献是文化设计的汇集, 而乌托邦文献之所以重要, 正是因为它对实验的这种强调。同时斯金纳指出乌托邦著作的简化正是科学所特有的简化, 它很难应用于实在世界。毋庸置疑, 斯金纳对乌托邦著作及实践的批判是相当有力的。但是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家与那些乌托邦主义者犯了同样的错误。事实上, 任何试图通过类似简化实验条件的方式来简化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的实验, 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即使偶尔的成功案例及经验 (极小概率发生) 也不值得推广。斯金纳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他继而在书中为文化设计这样辩解道:“科学发现与发明总是不大可能的, 而这正是发现与发明的涵义。如果说计划经济、温和独裁、完美社会和其他乌托邦式的冒险企图都归于失败, 那么我们必须同时记住非计划的、非独裁的和不完美的文化也遭到了失败……也许我们现在尚不能设计出一种能取得全面成功的文化, 但是我们可以逐步设计出更好的习俗行为, 使文化日臻完善。”

上述这一段极具煽情性的文字表明了行为科学家献身科学真理的崇高追求, 同时也为他们文化设计的失败给出了借口。仔细研读这段话, 不难发现其中暗含一个可怕的逻辑:行为科学家关于计划、温和独裁、完美社会的冒险虽然可能失败, 但是非计划的、非独裁的、不完美的文化也会失败, 并且初衷是对的——设计好的文化。

在这里暂且不论行为科学家眼里好文化的标准是否正确, 也不论他们的尝试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化设计可能给整个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文化设计的产物绝不会如斯金纳所说给整个社会带来好的文化环境。相反, 如果行为科学家关于文化设计的尝试得以实施, 那么迎接我们的极有可能就是极权主义。极权主义领袖们的逻辑与行为科学家多么相似:西方宣称的民主社会那么优越, 但是依然贫民窟众多, 治安混乱。社会上虽然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在最高领袖的带领下, 一定会过上全人类最美好的生活。

没有人会愿意生活在极权主义的环境下, 也不希望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描述的极权主义图景在现实当中上演。但文化设计却让一个社会离这样的场景越来越近。在极权主义体制下, 文化的好坏标准及其产生、传承、消亡都依赖于单个或少数独裁者的自身偏好。个人自身的偏好随着时间推移很有可能发生变化, 不同独裁者之间的文化偏好也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因此, 无论是独裁者自身偏好转化还是政权的轮替, 都会给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带来极大的震荡。

好的文化从来都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全知全能的群体设计出来的, 这一点斯金纳自己在书中也曾提到过:“一种文化并非是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头脑”的产物或“普遍意志”的表达。没有任何社会产生于社会契约, 没有任何经济制度发端于货物交换和工资的概念……每当新产生的习俗行为增进了践行者的生存, 文化便向前发展一步。”但奇怪的是在书的后面他却提出了文化设计的主张。

任何时期一个地区的文化都是长此以往大多数群体自我习得、自我净化更新的产物。好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沉淀、保留下来, 为后世所传承, 坏的文化经由同样的过程被遗弃、淘汰。可能行为主义者会说:时至今日那些不好的文化同样部分得到保留, 因此需要文化设计。但是必须时刻明白这一点:任何时期都只是将来历史的一个节点, 因此每个时期都会传承好的文化, 遗留坏的文化。这是不可避免的。并且, 既然已经意识到了它是不好的文化, 那么可以预见的是这些不好的文化将在一定时期内自然而然被抛弃。一个具备自我新陈代谢功能, 在开放的内外生态中能够完成自我更新的文化系统, 才能创造一个良性的文化环境。

毋庸置疑环境的强化力量是巨大的, 但这并不能作为行为科学家进行文化设计的理由。行为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操控环境条件让猎犬失去狩猎的意识和能力, 让原本没有该技能的家犬转而成为狩猎能手。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家华生也曾说过, 给我几个刚出生的婴儿, 我可以将他们按照我的意愿培养成科学家、艺术家、医生、律师, 或者乞丐、窃贼, 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 祖先的职业与种族。这番豪言壮语固然表明了行为心理学家的强大研究成果, 但更多的却是对人性自由与尊严的极大挑战。任何人, 包括行为科学家都没有权力控制人的行为及成长, 不论他能否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而华生最终也没有将控制新生婴儿的成长付诸实验, 这体现了人性的尊严及理性的一面。尽管行为科学家们往往否认人性的尊严价值。

我们离控制、文化设计越近, 离自由、人性就会越远。如果行为科学家所倡导的文化设计得以施行, 我们将会长久地挣扎在文化及人性的双重奴役之路上。

参考文献

3.道即自由:读《庄子》有感 篇三

自由是平等的前提。鲲鹏是自由的,蜩、鸴鸠,甚至蝼蚁、瓦甓,都是自由的,因而它们都是平等的。它们的区别只是“大小之辨”而已。大者有大者的自由,小者有小者的自由。造物主造就了各下相同的生命,也就为各个生命赋予了各不相向的自由。造物主是公正的。鲲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值得骄傲的。但蜩与鸴鸠穿梭跳跃于蓬蒿之间,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和幸福。把它们区别开来,并分出高低贵贱,正是人类。当然,由于鲲鹏、蜩和鸴鸠都“犹有所待”,它们都不能进入“逍遥游”之境,它们的自由是相对的。这不是相对主义,而是寓于平凡与简单之中的深刻的辩证法。庄子那博大的心空,给万物洒下了一片爱的甘霖。

泽雉,一种生活在草泽中的野鸡,是享受天赋自由的代表。择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非常渺小,渺小得使人不屑一顾。是的,与鲲鹏相比,泽雉确实渺小,就是与蜩和鸴鸠相比,泽雉也是不幸的,因为泽雉的生活太艰难。泽雉有没有别的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畜乎樊中”,被人关在樊笼里豢养,饮食无忧,舒适安逸。但泽雉硬是“不蕲畜乎樊中”,选择了这种艰难的生活方式。在泽雉看来,“畜乎樊中”,尽管舒适安逸,但没有了精神自由和乐趣。泽雉不满足于“神王”,它追求更高层次的自由。尽管泽雉不可能实现“逍遥游”,但它有自己的追求。因此,泽雉又是高大的。难道我们不应该给泽雉投以尊敬的目光吗?

一味地追求荣华富贵,心为物役,这种人,比泽雉相差得太远。在《达生》中,修养极高的庄子,对这种人,还是忍不住骂了一句脏话:他是猪!

有人认为,庄子追求的是绝对自由,是无政府主义。其实不然。庄子所理想的“逍遥游”,是一种精神境界,或日是一种精神状态。我总觉得,庄子的“逍遥游”与马克思所讲的“自由王国”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当然,我无意作这样的对比。是的,庄子确实说过,他的“逍遥游”是“无几无待”的,他的那位“逍遥者”也是超凡脱俗的,但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如果始终不能摆脱一切羁绊,如何才能得以提升呢。我们更应该看到,庄子认为,人之得道,并实现“逍遥游”,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炼的结果。

就拿我们都熟悉的“庖丁解牛”来说,庖丁解牛,手、肩、足、膝,各适其位,动作协调,声响和谐,竟宛如商汤王《桑林》之舞曲,合于帝尧《经首》之节拍。这哪里是在宰牛?简直是在表演音乐舞蹈。这正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之大美。

在一旁观看的文惠君,完全被庖丁高明至极的技巧所征服。庖丁刚一气呵成地完成那一套协调和谐的宰牛动作,“提刀而立,为之四顾”,还未来得及“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就迫不及待地问:“技盖至此乎?“

我在学校读书时,曾学过这篇课文。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老师的答案简单明瞭:熟能生巧。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看庖丁是怎么问答的:

庖丁认为自己出神人化的技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循序渐进地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初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只能“折”之;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只能“割”之;经过三年的磨砺,庖丁终于“以神遇”,达到了神、行合一的境界,解牛时“游刃有余”。二是遵循了“道”,即“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否则,再怎么练习,也找不到诀窍,徒劳无功。

庖丁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只要“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就可以到达自由之境界。这个“天理”,这个“自然”,就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古往今来,凡是遵循“天理”和“自然”的人,都是自由的人。庖丁在宰牛这个行当里,是自由的,甚至可说是“逍遥者”。如果庖丁在别的方面也能“依乎天理”、“因其自然”,那他在别的方面也一定是自由的。庄子认为,庖丁之道的要害,就是“缘督以为经”。“缘督”就是人的清气循督脉而行,当行则行,当止则止,顺乎自然,切不可伤天害理。

既然庄子发现“缘督以为经”是通向自然的惟一途径,那庄子肯定会在这条道路上跋涉的。是的,为了自由,为了“逍遥游”,庄子一直在作不懈地努力。

——关于生死。生,是自然的。生之形体与和谐,皆是自然赋予的。死,亦是自然的。自然的生,是快乐的;自然的死,亦是快乐的。人们不能选择生,也不能选择死。既然如此,人们既要善待生,也要善待死。既然生,就要生活得幸福,就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既然死,就要豁达地去死,带着幸福和快乐去死。因为,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妻死,他鼓盆而歌。他的歌,是为自然而歌,为天理而歌。他在自己死前,立下了遗嘱:“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庄子不愧是自然之子。

——关于得失。有所藏就有所失,无所藏就无所失。“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最安全的办法是“藏天下于天下”,无所得,就无所谓失。

——关于毁誉。对待毁誉,最好的办法就是忘记。“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关于贫富贵贱。贫穷,并不是坏事,而是造物主善意的关怀。富贵,也不一定是好事,一味地贪富求贵,犹如“畜乎樊中”,身心没有自由,甚至有时还惹来杀身之祸。

——关于权力。庄子在濮水边钓鱼,心地坦荡,光明磊落,悠然自得。楚威王派两个大夫来请他出山为相。他“持竿不顾”。反问那两个大夫: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箱笼装着它,用华贵的丝绸覆盖它,珍藏在庙堂之上,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呢?对方的答案当然是后者。于是,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他拒绝了权力,选择了自由。

那么。庄子是否由必然王国到达了自由王国,从而进入“逍遥”之境了呢?我们可以解析一下“庄周梦蝶”。庄子很清楚,他与蝴蝶是有区别的。那为何在梦中,又分不清彼此了呢?这是因为庄子羡慕蝴蝶的逍遥自在,恨不得自己化蛹为蝶,去“栩栩然”。然而,只有在梦中,庄子才能化蛹为蝶。但庄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梦中。现实中的庄子,还不能做到“无己”,因而他离“逍遥游”的自由之境还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之遥也许是一生都无法到达的。

庄子不是圣人。

4.读《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有感 篇四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员工职业技能,给员工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公司于2017年12月建成职工书屋,借公司职工书屋平台,工作之余,阅读了白岩松的《行走在爱与恨之间》。

打开此书,笔者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熟悉但不熟知的国家—日本,此书主要介绍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带着责任与思考走进日本,用新闻的理性和客观让读者们了解:日本靖国神社中极端的“二战”史观,无处不在的防灾国民意识,胜似“小型的印钞机及儿童科技馆”的舞洲垃圾处理厂,减少思考、增多愉悦、排解压力的动漫神话等等。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书中介绍了日本是如何变废为宝,让城市生活垃圾进行100%的无害化处理,同时既能堪称儿童科技馆,实现从“娃娃”抓起的环保教育,又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日本作为一个多地震国家,有防灾意识无可厚非,但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日本小学却能始终如一,安静沉着,保持良好秩序在短短5分钟完成防灾演习,以及深入人心的防灾观念,让我们自叹不如;日本动漫界人物对工作的认真,严谨,热情,也是让人敬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需要我们正确审视自己,了解对方的同时也了解自己,始终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应该先放下爱恨,不能让埋藏在心底的恨意所干扰,不被情绪左右,学习他们是如何把不习惯变为习惯,如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自己缺点,多用别人的闪光点来照亮自己,多学习,多总结,养精蓄锐,时刻对自己充电,补充正能量,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突破自己。

取之精华,去之糟粕。书中介绍了国民反感的日本靖国神社,一部分人对待历史的角度错误,故意有意掩盖自己父辈祖辈曾经犯下的错,不敢正视自己,直面错误,不能客观公正的对待问题,这种错误愚蠢的做法是我们应该摒弃的。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为人处世也是同样的,如果一个人不能正视自己,客观公正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勇敢正确的面对它,处理它,那么你永远停留在原点,不可能更上一层楼,不可能看到远处的风景。

5.读《爱与自由》有感 篇五

马修兄妹两因渐渐老去决定收养一个男孩,帮忙做家务,不料,阴阳差错马修领回来了一个女孩,尖尖的下巴,大大的眼睛,目光里充满了活跃,满头红发,脸上不满了雀斑,虽然有些丑陋但是整个人看起来充满了朝气,没错,她就是安妮一个活泼开朗爱幻想的小女孩。

安妮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但她从不叫苦,把一切想的都是那样的美好,会给景物取好听的名字,来到绿山墙她就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了,因为有一个好“父亲”,虽然不善言辞但对待安妮是是细心体贴,还有他的“母亲”尽管有些严厉,但还是非常的爱她。戴安娜也是明白了友情的可贵。他们的关怀感染着安妮,让安妮最终走上人生的正轨。

这并不是一个悲伤凄凉的孤儿故事,这是人间的温暖,人间的真情,我甚至觉得安妮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有着马修兄妹发自肺腑的疼爱和无私的付出,还有她和戴安娜最纯洁的友谊。

我们也同样在爱与关怀的世界中成长,有父母的细心体贴,老师的耐心教导,有朋友的互帮互助,邻里间的相互谦让。

6.读《自由在高处》有感:盘活自由 篇六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原创:李纯丹

从“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到“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由的向往。然而,站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理解的自由却是不尽相同的:小时候,自由好像就是,想玩就玩,想吃就吃;上学后,发现逃离学校和家长的管制才是自由;步入工作以来,又觉得拥有了足够的金钱就等于自由。但是《自由在高处》一书的作者——熊培云,想要为读者呈现的是:如何超拔于一望无际的物欲与喧嚣之上,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

你即你自由

翻看历史的长卷,人类为了解放肉体而宁死不屈,为了解放思想而奋勇向前,为获取“自由”不断经历着“攻击”和“反抗”。为什么“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永恒话题,甚至为了它不惜以血为代价?作者引用了卢梭的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类,作为自然界中最具灵性的生物,在创造之初,就被赋予了高级的思维与精神,然而这种自由精神往往被禁锢在有形有体的物质世界之中不得释放。

人可以自主地生活,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不自由,很多是自我施加。既是这样,作者提出“你即你自由”的观点,你的世界在于你如何选择。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你总还可以做最好的自己,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不久前我认识了一位律师,他人到中年,在律师这个行业已小有声望,但他却跟朋友分享说,当面对世界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改变不了。细想,人有时候是多么的脆弱啊,可能会被别人的一句话打倒;面对环境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可以做环境的主导者?与其忧虑这个社会的走向是不是越来越坏了,不如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才更切实际!

你须寻得所爱,并且为之守望

最近,因为一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把那个曾经在中国广西农村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再一次拉回到大众的视野里。一个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德国人,来到中国旅游之后,毅然决定留在这块土地上,做起了支教志愿者。十年如一日,他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献上了自己的整个青春时代。卢安克感动了许多中国人,当然本书的作者,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熊培云说:“在卢安克看来,现代人大多过得可怜,因为他们天天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然后用钱买回一堆其实并不十分需要的东西来安慰自己。生命长远,但若是为了得到所谓的社会承认而永远要做不愿意做的事,不如生命短暂,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

我还记得当年柴静采访卢安克的画面,柴静问:“你为什么生活?”卢安克不加思索地笑着回答说:“有更大的乐趣,有比能表达的更大的乐趣。”后来他又说,我的命就在这里了,离开这里,就是没命了。距离我看那期采访节目已经过去很多很多年了,但如今依然记得,因为我感受到了一股潜藏的,而又庞大的力量。这力量,现如今我所理解的,大概是执着于信念的力量吧。

人若没有理想,就是一条咸鱼;假若咸鱼有了理想,也能翻个身。没有信念,何来力量呢?如何坚强呢?面对外面世界的时候,心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他就会更强,更稳定。

凡事走到了极端,难免成为毒药

书里提到一种病,作者称之为“物欲症”,这是一个欲望高涨的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物极必反,过度追求物质,最后人却变成了物质的占有品,沦为物欲的奴隶。

事实上,现今社会的极端现象不止表现在物质追求方面。“极端”似乎已经成为大众的思维模式,就拿阅读这件事来说,大众的舆论声中不泛有这样一些言论,什么没有营养的快餐式阅读盛行;大家都在看手机,正经的读书人越来越少之类的观点。记得在一次读书会上,叶兆言老师将阅读比喻成是无用的美好,他说,读书就是一件开心又随性的事情,不要搞得那么刻意,好像多读书是所有人走向成功的捷径一样。科技的进步绝不是要毁掉人类的大脑,读一些手机里的短文章也未必就是件坏事,古时候的唐诗宋词都是短短的几行字,却是中国的文化财富,流传至今。

急功近利,过犹不及,这些极端的毒药,正在毁掉一部分人的自由。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有节制地思考、做事,不必时刻为风尘奔波,静下心来,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欣赏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作者熊培云相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在逆境中(积极)生活或抵抗

书里一直在讲“自由”,在接近尾声的部分,却说起了“不自由”。生活不是文字印在纸上这么简单,早年做过评论员的熊培云再清楚不过了。帕特里克说过,“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却说,“不自由,仍可活。”

这时,举霍金的例子来诠释作者的观点最合适不过了。霍金的身体状况众所周知,2006年霍金访香港时,有位香港青年曾因意外导致全身瘫痪希望能安乐死,有记者以此为例询问霍金是否曾因身体残障而感到沮丧,有时怎么克服的?霍金的回答是:“我有自由选择生命的结束,但那将是一个重大错误。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至此,我更能体会到霍金为什么钟爱《果壳里的宇宙》这一书名了。“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那些认为这个时代不如意的人,同样要调整心态,像一个正常时代一样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便是一种逆境,谁不是被扔到这个世界中来的?所谓“积极生活”,亦不过是超越了被动与困境,在别无选择中,积极选择罢了。

书中有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更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能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你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你才可能是自由的。

灵魂是天空,身体是大地。超脱于一切物质之上的,是至高的——心灵,心灵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可以在你我平凡的生活里的自由。愿在余下的生命里同时守护好自己的灵魂与身体,守卫好一生的责任与自由;愿岁月无负天地;愿此生辽阔高远。这是作者熊培云给予自己和读者最美好的期望!

7.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篇七

在文中,胡适提到了“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接下来举出了年轻时在报纸上发表的与容忍背道而驰的文章进行自我反思。能够反躬自省就是一种容忍,对自己过失的容忍。对于任何事物都应该在充分的认识后才能发表评论。这样的评论才具有时代意义和尊重原创的精神。

“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容忍与自由》)这里将不容忍的根源讲出来了。“喜同而恶异”是人性中的普遍现象。所有的争吵也都是因为与己所持意见相左而产生的。然而中国自古就有“宰相肚里能撑船”,试想,人的肚子里怎么可能装下一条船呢?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了。但是的确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容忍的思考。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上层阶级是极不愿意听到正直的柬言的。所谓“忠言逆耳”,太多的大臣就是因为直言上书为自身乃至家族招致祸端。《赵氏孤儿》中的赵循就是不懂得向皇帝献媚、说好话,不懂得和那些小人勾搭成奸,使得被奸臣“恶异”,最后被诬陷,放恶犬咬死,满门抄斩。这是权臣奸臣的“不容忍”。而后来赵氏孤儿对杀父仇人的报复绝不能说是不容忍。这是原则问题,当了18年的义父又如何?一个人连道德都沦丧了,和他谈容忍又有什么意义?相比之下,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杀人案,却能够得到更多的谅解。他的道德被室友逼到了极限,毫无自尊可言。穷是他的错吗?那些人凭什么耀武扬威,对他人格侮辱呢?他们太过自由的行为将马加爵的容忍极限打破了。这里如果说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那就是马对于他们的言行太过容忍了。他的案例值得我们永远思考和反思。

一个王朝的兴衰与否,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帝王是否愿意察纳雅言。但是,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尚且不易,何况帝王乎?中国人一向注视面子工程,比如,晚辈不能忤逆长辈的意思。那九五至尊的皇帝就更加不可能那么容易的接纳不同的意见了。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便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唐太宗虽然有时对于魏征太过耿直的性子气得牙痒痒,但是对于魏征正确的且对国家有益的建议还是会欣然接受。唐太宗还是非常大度的,至少对于帝王来说。因此更可以看是容忍是自由的前提。如果唐太宗也听不得逆耳之忠言,那大臣的自由进谏之风遍不可能开启,那对于国家的治理一定不是一件好事。

容忍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容忍不等于纵容。容忍是建立在每个人不同的价值取向上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度。在这个度之内可以自由的驰骋。要学习容忍,首先可以从广泛阅读经典开始。学会容忍不同的思想,这才是真正的容忍,这样才可以活得真正的自由。

8.读《爱与自由》有感 篇八

弗里德曼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强烈抨击政府过度干预市场,这与当时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凯恩斯主义格格不入。“离经叛道”的弗里德曼凭借自己对美国经济的深刻体验,清醒地看到凯恩斯主义所面临的理论危机,他慷慨激昂地宣扬自己独到的经济见解,为维护真理而与他人争辩。

历史在经过数十年沉思之后,终于向弗里德曼折服了。他的货币主义理论与永久性收入理论得到了经济学界的广泛认可,并被美国政府当作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由于他在实际经济中的伟大成功,他与凯恩斯并驾齐驱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自由选择》一书更是他理论的典型代表作,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自由开放。

弗里德曼探讨人们持有货币的原因采取了与凯恩斯不同的方法,他不再具体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而是将货币作为构成财富资产的一种。通过影响人们选择资产的种类来保存财富的因素来研究货币需求,实际上是资产需求理论在货币需求理论上的应用。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是债券、股票、商品的替代品,货币需求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及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预期回报率的函数。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发展相对,认为价格和利息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称为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之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该学派的最典型代表人物正式弗里德曼。

严格来说,在经济思想史上,《自由选择》一书其实不是学术著作。他是在一个电视片的解说基础之上扩充而成,并与弗里德曼同期在美国《新闻周刊》上发表的一系列专栏文章一起,作为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夫妻向公众宣传自由主义经济学主张的通俗读本。但这丝毫不意味着这本书因此而贬值。相反,因为它使得原本属于象牙塔内的高深货币主义理论升华成自由主义诉求走向美国民间,从而直接推动了70年代中期开始自由主义思潮在美国的复兴。

尽管书名及数的开头所宣传的“将平行地论述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很容易让带有“主义”眼光的人想到意识形态问题,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此书的主题是探讨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其最核心主旨是新自由主义者所念念不能忘怀的“有限政府论”。

关于政府,历来有两个神话,:一个使人们相信政府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区别于经济人是为私人利益服务,因此政府官员应该有比常人更高的道德,用弗里德曼在书中的话说,这是对“好人政府”的迷信;另一个是人们认为自由市场具有与生俱来的缺陷,即“市场失灵”,而政府的功能正好可以弥补自由市场的缺陷,尤其在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外部性以及促进平等方面,用弗里德曼的话讲,就是对“有效政府”的迷信。“外界的”或“邻居的”影响会使“市场失灵”,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让受到影响的人得到补偿或付出代价,因为这样做费用太大;第三者被加强了不自愿的交易。

我们做任何事情,几乎毫无例外地都会对第三者产生一些影响,不论这种影响是多么微小或者受到影响得人距离我们多么遥远。结果咋看起来,似乎政府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是正当的,都是亚当斯密的第三项义务所允许的。但这纯粹是误解,政府的措施也会对第三者产生影响。“外界的”或“邻居的”影响不仅可以使“市场失灵”,而且也可以使“政府失灵”。如果这种影响对市场交易是重要的话,那它对于政府采取的旨在纠正“市场失灵”的措施多半也是重要的。私人活动对于第三者的影响之所以意义重大,主要是因为难以弄清给外界带来的损失或好处。在不容易弄清谁受到损失,谁得到好处而且损失、好处各有多大时,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用自愿交易代替不自愿交易。

我们的社会是我们自己建立的。我们可以改变各种制度。物质的和人的特性限制了我们选择的余地。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这些都是阻止不了我们去建立这样的一个社会,它主要依靠自愿的合作来组织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它维护并扩大了人类的自由,把政府活动限制在应有的范围内,使政府成为我们的仆人。

弗里德曼理论体系中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政府对待通货膨胀的态度及其处理措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和德国发生了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一夜之间上涨一倍或一倍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发生了恶性通货膨胀;在巴西,1954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00%;比上述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了1973年智利阿连德政府倒台和1976年阿根廷隆政府的倒台。回顾世界历史,每一个通货膨胀都是印刷机带来的现象。用弗里德曼理论来阐述: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货币量比产量增加得更快造成的。弗里德曼说:“历史上还没有这样的例子:没有一场严重而持久的通货膨胀,不伴随着大致相当的货币增长速度;也没有这样的例子,货币数量的急速增加,不伴随着大致相等的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意味着,人们原先持有的钱现在只能买到比原先少的东西。为了在手头积存足够的钱,能够购买从前那样多的东西,他们不能不节省开支,把一部分收入用来抵补这个差额。而政府增印纸币无异于对人们持有的货币征税。如果新增加的货币使物价上涨1%,那么每一个持有货币的人实际上缴纳了一笔税款,数额相对于他持有的货币总数的1%。他现在必须持有额外的纸币以达到同从前一样的购买力。这些额外的纸币同他口袋里或保险箱里的其他纸币都成为了税款的依据。因此通货膨胀自动提高了实际税率,从而间接地增加了政府收入。

医治通货膨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弗里德曼认为,因为货币量的过度增加是产生通货膨胀的唯一重要原因,因而降低货币增长率是医治通货膨胀的唯一方法。政府必须有决心地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货币量增长的速度。其次,因为高额的政府开支是造成货币过度增长的一个原因,所以减少政府开支是减少货币增长的另一个因素。否则当通货膨胀加速发展,对社会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带来大量的不公平和痛苦,最终会导致真正的公众意志会发展起来,对通货膨胀采取强制措施。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较高的失业率和缓慢的经济增长是医治通货膨胀的方法;我们必须面对的选择是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或者较高的失业率;政府当局已安于或正在积极地促进较慢的增长和较高的失业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弗里德曼在结合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而平均失业率也上升的实际经济形势得出,缓慢的经济增长和较高的失业率并不是医治通货膨胀的方法,而是医治通货膨胀凑效时产生的副作用。

9.读《反对自由主义》有感 篇九

前两天偶然间看到毛爷爷的作品之一——《反对自由主义》,内心有几分好奇,自己认知中的自由主义应该有一种身心皆得到解放的味道,应该是很好的,为什么毛爷爷要反对自由主义呢?经过仔细地拜读,也算是明白了几分。

人类离不开社会,社会存在着各类集体,每个人都是会生活在一个个集体中的。当你在集体中生活时,就应该坚持集体生活的原则!不能因为是熟人、同学、朋友及认为关系还不错的人,明知不对,还不与他们做原则上的争论,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只为保持一团和气。这样,既有害于集体,也有害于个人。所以这种自由主义是要不得的!每当心中有想法时,不当面说出,只是在背后胡乱言论;或当心中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时,也不在开会时表露出来,只是会后七说八说。这种没有集体原则的自由放任也是要不得的!在集体生活中,出现了某些状况或者事情,也不关心,冷漠以待,认为与自己毫无关系;或者发现了别人某些事情做得不对,也不指出,只为明哲保身。这类自由主义同样应该遭到反对!无视组织纪律,任意妄为,不服从命令,认为自己意见才是最好的。此种自由主义同样应该遭到摒弃!在进行意见交流时,并不是因为改善或更正意见而争论,只是意气用事,或是为了泄私愤而争论。这种自由更是应该被拒之于门外!偶尔听到了不正确的言论也不与之争论,纠正其言论,甚至于听到反革命分子的话却无动于衷,亦不上报。这种自由主义应被相当地摒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之时,见到群众不做任何反应,漠然置之,完全把自己当做

一名普通老百姓。这类自由主义也是应当遭人摒弃的!见到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劝告,不制止。这种自由主义理应被反对!而办事的时候,不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并且没有任何计划、任何方向,敷衍了事,过一天是一天。此类自由同是要不得的!自己知道自己错了,但是又不想改正,就那样放任自己。这类自由主义更是不能不被反对!自由主义在小资本主义上表现为自私自利、个人利益为主。而自由主义者以抽象的教条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即既有自由主义,也有马克思主义,只是,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而行的却是自由主义,对他人是马克思主义,对自己却是自由主义。但自由主义事实上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它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冲突的。它可以让我们内部变得懒散自由,故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应该严于律己并以工作和集体利益为第一生命,襟怀担白、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正确的原则,反对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巩固集体内部的团结,认真负责的做好本职工作。而要想旗帜鲜明的反对自由主义,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严格要求自己。一是反对自由主义要树立从点滴做起的思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反对自由主义就要从日常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更要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培养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作风,更要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要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培养廉洁从政的高尚品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培养以上优良的作风,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二是反对自由主义要有严于解剖自己的勇气。“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都难免产生不对的思想苗头,难免遇到困难和疑虑,面对不正确的倾向,个人要及时向党组汇报,及时与领导和同志们交流,征求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加以改正。平时要积极参加各项专题讨论,在工作实践中联系自己的思想,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三是反对自由主义要不断加强理论的学习。我们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因此,平时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不折不扣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四是反对自由主义要树立从我做起的决心。反对自由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在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10.读《爱和自由》有感心得 篇十

一、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而且儿童思维需要时光,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甚至显得“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结合书中描述“正常儿童”的其他论述,着实反传统。传统中人们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聪明孩子就应是“活泼机灵”的。应对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会打断他,叫他的名字,企图将其“唤醒”,抱怨其“反应迟钝”。如此一来,反倒宽心了。

二、儿童只对能够成长自我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玩具没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会舍弃“高档”玩具,而选取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个孩子希希自小喜欢形体富于变化,玩法多样的玩具,如小熊换衣、磁铁拼图、立体造型组、磁铁钓鱼组、积木等,对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却反应平平。有次妈妈出差没有给希希买毛绒玩具,而是买了个“魔板”,希希很喜欢,反复摆弄,在变化中寻求快乐和成就感。儿童是最明白自我的,他会根据内在成长的需要选取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项工作后,孩子会对自我的成果进行观察和思考,大人需要持续沉默,不要急于提醒孩子“归位”。的确如此,结合我园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就应也是需要一点时光来思考和回味刚才的操作的。

四、“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决定,儿童用心灵感受,虚假的信息儿童用心灵立刻能感觉出来。”

五、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不断透过行动来构建自我。国际上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律师、牙医的收入一齐位居社会前三,很多博士毕业后就去幼儿园带孩子,因为0—6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将最好的资源带给给了这个阶段。

六、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书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关于“顺从”的论述,这一点书中出现多处,第一句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这个顺从的含义比较深刻,不仅仅仅是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感觉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如果一方请另一方帮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么这一方必须会很顺从地去做,顺从中充满了爱恋、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儿童和成人表现出来的就就应是顺从。当我看到“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成人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七、关于神游。比如一个人下岗了,他明白自我需要重新鼓足勇气,经过在培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我这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是,实际中他每一天只会在家里唉声叹气,一边想着上述的种.种计划和过程。这个人的心和力被分开了,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看来,这种状态在很多成人身上明显存在着。

那么,回归到儿童时代呢?儿童是最明白自我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透过幻想来实现自我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构成。仍是书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而这些,不是就应被反思的吗?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我,成长自我,首先做一个正常的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礼貌之父”这句话太好了!

11.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篇十一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开学已经三周,常规性的东西早已贯彻给学生了,平时也有检查评比,可就是达不到预期效果。检查卫生时,总会发现位子底下有很多纸片。怎么办?“重症需用猛药”?

在周一的班会课上,我列举了一长串学生的名单,有意识的问扔纸次数最多的朱腾,“老师天天强调,你为什么还经常扔纸?”他脸红红的,半天才告诉我他不是有意的。又问了几个同学,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的同学说,某某不捡拾地面(每一排都有一个学生专门负责捡拾),还有一些学生说,不知道纸是谁扔的,找不到人……

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同学们的责任意识不强,好习惯还没有真正的养成。于是我从学校信息平台上检查记录的分数全校最低谈起,讲到了集体荣誉,讲到了好习惯的重要性。然后我的话锋一转,说:“有的同学不把老师说的话放在眼里,就是因为他没有得到惩罚。大家认为要不要惩罚?”其实我这一问也就是走过场,果然,学生顺着我的意思说要惩罚。怎么惩罚,大家意见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同学认为应该重重的惩罚,这样才能长记性,比如,凡是扔纸抓住以后,先写500字检讨,在罚扫一星期的楼梯。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不要太重,完成不了,等于没有惩罚。少数孩子没有表态。

这里大概就有三类学生,一类习惯很好,从不乱扔纸,一类不太好,偶尔扔纸,没表态的学生大部分习惯不好。我虽然不赞成重罚,但想到惩罚不重学生可能就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跟学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你不乱扔纸,你就不会得到惩罚,所以我们采用第一方案。

下完班会课,是学生扫地时间,紧接着上第四节小自习。我立刻就进行了检查。很不幸的是抓住了两个学生,一个是比较踏实能干的王梦莹,另一个是平时表现也很好的徐友虎。学生说,按我们的惩罚措施对他们俩进行惩罚。徐友虎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其实那只是一丁点纸,不注意的话是不会发现的`。我在心里也替他们着急。于是我不动声色的向全班学生求情,说以他们俩当个例子,像他们这种情况就应该惩罚,至于他们俩这一次就不惩罚了。

第二天,教室卫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下课后甚至有学生拿笤帚去扫自己的责任区。

可是另一个问题来了,负责监督的卫生委员,每一天都会记录很多“乱扔纸”的学生。看来老师的话在孩子心中占有多么重的有分量啊!其实,我的本意并不在惩罚谁,只想制止乱扔纸的现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再说这么重的惩罚学生根本就完成不了。卫生委员怎么就不懂我的意思呢?我很着急,给卫生委员专门开了“小会”,把我的意思再一次表白,并且告诉他们可以给学生提醒,如果提醒没用再记不迟。

等到下个星期一又一次班会课时,两个卫生委员已经记了20多个名单了。怎么办?真的要惩罚这些学生吗?上个星期教室及卫生区卫生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学生差不多每个课间都要捡拾,作为班主任的我全都看在眼里,我怎么能忍心去惩罚他们呢?!可我们已经形成了规定,不按规定办,学生会不会认为我说话不算数,以后再说什么事学生会不会就不信服我了呢?看来我只能用缓兵之计,我告诉同学们说,第一、二组学生的名单放在办公室了,第三、四组等找到名单以后再一起惩罚。

当我走出教室的门,一个念头跳了出来,惩罚不是目的,我可以撒个慌,告诉同学们第一、二两组学生的名单丢了,这样就都不用惩罚了。同学们还不会说我说话不算话。

上一篇:卧龙山镇中心小学学生乘车安全协议书下一篇:幕墙结构验收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