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游戏

2024-09-22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游戏(通用10篇)

1.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游戏 篇一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真正的士兵,他的军队能勇往直前,征服欧亚大陆,靠的就是士兵相信自己是当将军的料这个自信心。可以说,一件事情能不能取得成功跟一个人的自信心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一、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树立自信心。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因此,作为老师、家长,切忌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孩子,不用别家孩子的优势比自家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不滥施权威,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而丧失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家长在学校和老师交流孩子在校情况时,也尽量要避开孩子,让孩子去其他地方玩耍。因此要特别的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发展自尊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二、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鼓励,就好象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没有鼓励孩子不能健康成长。但我们往往轻视对孩子的鼓励,往往忘记鼓励。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不断地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输和训导。

当孩子试着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时,我们应避免用语言、用行动向他证明他的失败。我们应该把事和人分开,做一件事失败了并不意味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一旦技巧掌握,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们采取指责的态度,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这个时候就不象掌握技巧那样简单了。孩子可能永远做不成这件事情。所以,成人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理至关重要。成人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拿孩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尤其是特别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这些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三、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给他一些他一定能完成的任务,比如摆碗、盛饭、给爷爷拿眼镜、到信箱拿报纸等,他做到了就表扬。有时也帮他做一些比较困难的事,如洗手绢、擦皮鞋、整理玩具上架等,会做了更要大为表扬,树立她的自信心。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需要培养,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发扬优点,以己之长,克己之短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游戏 篇二

一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在生命之初, 孩童时代, 我们是通过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因此, 每个家长应注意, 你的孩子是否自信, 与你对他的评价有直接关系。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观念, 教育孩子, 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 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 认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 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 人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在每个人生命之初, 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他能干什么, 他需要身边最重要的人, 特别是父母对他的肯定, 需要家长不断地鼓励和赞扬, 这样他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看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那样的好, 他会鼓起勇气做得更好。当孩子不断被父母批评时, 他会认为自己无能, 无法将事情做好, 于是会看不起自己, 失去勇气与自信。因此, 每个家长, 应改变过去的做法, 从现在起, 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 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 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 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二避免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比较

很多家长, 为教育孩子, 总是拿班上学习好的同学和自己孩子比较, 或拿自己单位同事的孩子比较, 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因为这种比较, 对孩子来讲, 首先, 产生的是他不如人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会让他看不起自己、泄气;其次, 产生的情感是嫉妒, 当一个人把精力用在嫉妒别人上时, 他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次, 即使激发起孩子向别的孩子学习的欲望, 盲目地学习别的孩子, 也会使你的孩子失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 成为别的孩子的复制品, 那么他永远难以赶上或超过别的孩子, 从而产生自卑感, 最终丧失自信心。每个家长应该认识到, 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独特长处和与众不同的个性, 每个孩子只有在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成才。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出他的长处, 发展他的个性。

三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3.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篇三

一、家长要找准孩子的亮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我的孩子表现并不十分突出,成绩在班上也不是很拔尖的,但是他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充满自信的童心值得我骄傲。他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爱好阅读,尤其对历史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每次说起历史人物或是说起某个历史典故来,他便兴致勃勃,津津乐道,这种时候我总是不失时机地称赞道:“你真棒!妈妈都没有你知道得多,以后你要把你看到的说给妈妈听,妈妈可要向你请教了。”儿子听到这番话,掩饰不住一脸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更加主动积极地吸取这方面知识,好在我面前炫耀一番。儿子书法也不错,每次看到他练完毛笔字,我就细细观察一遍,然后指着某个写得较好的字对他说:“嗯!这个字写得特别好,继续努力。”我总是对孩子的行为或进步给予及时的、准确的反映。我知道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正信息,否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负信息。鼓励、赞扬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益的,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增强了,有了自信心,在各方面就会有更大的进步。但鼓励赞扬的话须注意得当,得法,过度地或过于轻易地滥用鼓励和赞扬,会使孩子感到你不真诚,对他的期望过低,或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赞扬的。

二、家长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建议,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建议,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这能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智能和潜力。有三个不到4岁的小孩抢着一辆小自行车,谁也骑不成,旁边的家长让他们想想看,有什么办法让大家都能骑到。一个小孩想了想说,我们一人骑一会儿,轮流骑。大家采纳了他的建议。这种采纳带给他的高兴和鼓励,恐怕不亚于成人在单位所提的合理建议被采用。当孩子向家长提出要求时,我们要判断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孩子的需求是合理的,家长要满足他们。除了采纳孩子建议外,还可引导孩子做对家庭对别人有益的事,哪怕只是让孩子种种花草,买买东西,孩子会感到自己有用,从而信心倍增。记得有一次,儿子嚷着要自己炒饭吃,我本想制止他,但是看到儿子跃跃欲试的动作,转而一想就让他尝试尝试也好,而我就在一边指导他如何做。饭炒好了,我翘起大拇指对他说,真不错,我们的儿子知道做家务了,经常做肯定会做得很好的。儿子别提有多高兴了,特别有成就感。还有一个周末,儿子可怜巴巴地要求我带他去百竹园玩,我因为自己不想动,平时很少带他出游,但是那次看到儿子充满期盼的眼光,便答应了,没想到孩子立即兴奋欢呼得雀跃起来,于是,一路上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这、观察那,而儿子对什么都饶有兴味,而且还发挥他的想象能力,不时地作出惊人之语,回家后,便兴致盎然地写起日记来。可见童心是多么容易得到满足,孩子的一个小小心愿,能够得到家长的重视,他们会很开心,很自信的。

三、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让孩子充满自信心

家长普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与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期望过高。父母对孩子发展所确立的标准要适应,应考虑自己孩子本身的特点和能力,不能主观地总用过高标准去要求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让孩子在行动中获得满足、成就感,让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强迫他实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标,不仅会让孩子感到迷失,更会损害他们的心灵,这实在是大错特错。不要把你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要等着孩子来实现你自己的愿望。应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尽情地成长,完全地自我发展。此外有些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时总想一步到位,急于求成,也是不实际的,忽视了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或曲折的过程。例如,两三岁的婴幼儿要求他们自己吃饭,开始自己吃时经常会撒得满桌,这时母亲不仅不能指责,还应对孩子说:“宝宝真能干,会自己吃饭了!”与此同时,耐心教给他怎样吃就能吃得更好。须知,孩子做事总从不会到会,从做不好到做得好的,这是发展规律,要求过高、过急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四、家长要使孩子体验成功,让孩子建立自信心

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是自信心的自然结果,又是重要成因。完成某项任务,取得某种成绩,都属此例。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激励孩子做某种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不要只是诱之以物质,最好把他们作为已有一定智力和能力的人,以自尊心、荣誉心来激发他们,这样才能保持激励的持久和深入。比如让四岁的孩子自己穿裤子,不要说,你现在自己穿上,下午就给你买雪糕。而只需说,我想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穿上它了。在这样的提示下,他努力穿好了,就会感到自己确实已经长大了,就会在此后每天的努力中巩固。所以当儿子要求我为他系鞋带时,我便对他说:“你已经长大了,自己能够系好了”。当儿子要求我陪他入睡时,我说:“你已经是小小男子汉了,不需要妈妈陪在身边了”。所以父母不能对任何事情都包办、代替,要让孩子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干,体验成功带来的自豪感。

4.孩子自信心培养的方法 篇四

一、尊重孩子。任何有关孩子的事,不管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都要尽可能听从孩子自己的意见,即使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也要尊重他的想法,给出诚恳的建议,从不粗暴地予以否定。

二、让孩子带路。每次出门,不管是拜访亲友还是外出旅游,总是让孩子走在前头,为我们带路。

三、除非对号入座,一律挑最前面的位置坐。不论是开会、听课、看演出,都坚持这样做。

四、经常有意识地与孩子争论问题。自己站在错误的.立场上,让孩子在争论中取胜,然后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千万不能老是让孩子输,更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争论中以老压小,使孩子难堪。

五、练习当众发言,培养当众辩论的能力。

六、经常练习正视别人,用有力的目光注视对方,并且保持笑容。

七、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势,昂首挺胸,两眼看向远方。经常有意识地把走路速度加快。

八、经常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是个特殊人物,将来必定有出息。这样能使孩子经常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对自己也会有较严格的要求,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确实又很重要的作用。

九、即使遇到最大的失败,如高考落榜,也不能用严厉教训或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相反,应该加以特别的关怀和安慰,还要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并用塞翁失马的故事进行开导,使孩子相信有时坏事会变成好事。

5.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最终版] 篇五

1.记录下孩子的长处:虽然谈论和称赞孩子的优点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不过制作一本手册记录下孩子的长处,对于周期性观察孩子的特质来说非常有效。给孩子看优点手册的时候,也能让他们产生自信心。

2.制作孩子的礼物清单:制作和朋友们一起玩耍1个小时、玩玩具、玩游戏等孩子喜欢的活动清单。之后,当孩子实现自身定下的目标之时,就从清单中选择项目作为给孩子的礼物。只是,礼物清单必须由孩子自己指定,而为了获得礼物必须完成的事情也要家长与孩子一同商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礼物而决定目标,尽全力做到最好。

6.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育笔记 篇六

然而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仍任重而道远。在幼儿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比如在游戏中,他们害怕尝试有一定难度、具有挑战性的情节;在活动中,他们缺乏主见,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不敢主动与教师交流。究其原因,恐怕与现在家长的育儿观有很大关系。现在的独生子女一出生就被家长人为地保护起来,家长把他们视为柔弱的个体,总是竭尽全力为其解决各种困难。孩子在这种过度照顾和过分保护中,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因而较普遍地缺乏社会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要他们自己动手解决一些问题,他们总是变得胆小懦弱,凡事都想让家长代劳,当家长不能代劳时,他们便说“我不行,我不会”。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就会更加缺乏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孩子的自信心最初是建立在别人的反应上的,他们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依靠自己心目中的权威人物来评价自己。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用亲切的微笑面对孩子;用热烈的掌声鼓励孩子;用关爱的行为支持孩子。只要有益其身心,不论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成功并由衷地表现出与孩子同样的喜悦,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的评价,只有主要,孩子才会倾注全部的热情去争取新的成功,在成功中体验自信带来的快乐。

7.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游戏 篇七

一、科学评价,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 要多作肯定性评价。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 及时用语言、表情、体态、动作和象征性的奖励 (如:贴星星、积分等) , 给予肯定和表扬。当然, 教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 要多评优点, 少提缺点, 以激发孩子的荣誉感, 强化自信心。

其次, 要多角度评价。“五个手指, 各有长短”, 更何况是一个人呢?出错≠无能!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优点才是“主角”, 而缺点只是“配角”。“配角”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是要学会扬长避短。教师在评价学生时, 可以这样评价:“有了你的帮助, 大扫除做得又快又好!”进行这样的多角度评价, 可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正确看待自己。

二、多一些友好和鼓励,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盖滋说过,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 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特别是注意鼓励学困生, 对他们身上哪怕微小的闪光点, 也要及时肯定, 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迈开自信的脚步。

首先, 教师要绝对地信任学生。当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对学习没信心时, 教师要相信学生, 能看到他们的长处, 找到他们的闪光点, 哪怕是细微的优点。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答题时, 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 说一句信任的话语, 帮助他成功一次, 那他今后在课堂上的发言水平会更高, 学习能力也会更强。

其次, 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 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重视和尊重。“礼多人不怪”, 多使用礼貌用语, 多一份轻松, 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 让他们在和谐的情境中获取知识, 提高能力。

三、体验成功, 使学生获得自信心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动机, 志向水平的高低与学习者的自信心有密切关系。而学习上的自信心, 主要来自学习上的成功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肯定, 适度的表扬。

第一, 要肯定成功。当学生动手做一些事, 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 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 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例1:教师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小朋友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 老师真高兴。”这简短的一句话, 却可以使孩子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例2:课堂上, 某生提出了与别人不同的正确看法, 老师可以说:“你说得真好, 你提出了与别人不同的看法, 祝贺你!”学生便能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

第二, 要摆脱失败。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 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 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 获取足够的自信心。例如:有一次, 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背一段最喜欢的诗歌, 在举手的学生中, 我叫了一个平时不常发言的学生来背, 没想到他背得断断续续, 毫无感情, 好不容易背完后, 同学们都笑他, 该生十分尴尬。这时, 我引导同学们评他好的地方, 有的说他声音响亮, 有的说他姿势正确。我微笑地对他说:“你也有很多优点值得大家学习, 下课多练练, 你一定能背得很好。”当即这位学生又露出了笑容。

众所周知, 自信心程度的高低、强弱, 是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因此, 有意识地加强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小学阶段是“播种”自信“种子”的佳期, 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 与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 共同编织培养孩子自信的摇篮。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向前走……

摘要: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品质, 也是一种非智力因素, 即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 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 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小学生,自信心,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儿童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2]许政援:《儿童发展心理学》,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2年。

[3]黄希庭主译:《认知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年。

8.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篇八

关键词:自信 成功

G611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自信使人充满勇气。拥有自信的孩子才能够站在成功的浪尖挥洒豪迈的人生。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里品质,是一种促使孩子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更是一种能使孩子赢得成功的催化剂。缺少自信的孩子会变的退缩懦弱,会放弃自己的美好理想和愿望的争取。缺少自信心的孩子不愿意去做可能有困难的事,他们遇到一点困难就犹豫不决,他们频繁的要求得到肯定。他们常常还没开始就预料自己一定会失败,他们经常寻求别人的帮助,他们经常用消极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孩子做一个有自信的人。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将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分析以下几点:

一 、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孩子,才会有自信。我们都知道。没有安全感的人,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无法产生正常的信任感,对自身价值常常看得很低,人格特征表现出自卑,于是悲观,缺乏创造力。有心理学家称安全感为人的心理免疫系统,当一个人在遇打击的时候,有安全感的人容易从中走出来,可以消化人生挫折。在幼儿时期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因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因人而异。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常常因为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老师和父母的离开哭闹不止。这时,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将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阴影,缺发安全感。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该耐心的引导孩子,带他出去走走,玩玩玩具,抱抱她哄哄她。看看哥哥姐姐在干什么?适时地去关爱他,虽然是个孩子,但他懂得感觉的到你给他的爱,一定的。蹲下来用目光肯定鼓励他,多抚摸他的头,直到他接受你的爱。此外,提倡父母多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听音乐、做手工等。心理学家指出,5岁以下的孩子还是和父母睡在一起比较好,能够让小孩的安全感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二;让孩子在成功中建立自信

成就感就是人在成功后的一种情绪体验,没有成功就没有成就感,要有成就感,就必须让孩子们成功。成功越多越大,成就感就越突出,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会越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浓厚。而 “成功”,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一定是显赫的声望。哪怕是一次勇敢地走上讲台;或一次难得的举手;或一个大胆的设想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成功,都可以给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满足感。因此,成功就在孩子的身边。“成功”会推动和激励孩子寻求知识,探索世界,达成目标。世界成功学之父一一卡耐基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你的生活是由你的心态造成的,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你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培养孩子有成就感的心态,就是为孩子成功的生存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成功会让人赢得财富、自信、人脉、影响力。这些又会给下一次成功增添砝码。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失败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受挫感。打击孩子学习和进取的积极性。试想一下,对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如果他屡屡遭遇“失败”,他会坚持继续第三次,第四次吗?例如:我会在给孩子吃午饭的时候,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洗手,擦桌子,发餐具,放餐具,扫地。 午睡起床之后,我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穿鞋子,自己叠被子等。做的好的孩子我会给他们奖发一张小贴纸。他们也体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带来的快乐与成功。刚开始,小朋友的手不是很灵巧,经常把鞋穿反,扣子扣不好,被子叠不整齐。我会耐心的指导他们。还会举行一些比赛,有很浓的趣味性。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帮助他们在成功中树立自信心。

三、多鼓励孩子

9.浅淡角色游戏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篇九

作者:刘来珍

21世纪是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培养自信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人的自信心不仅可以而且需要通过教育加以培养,为“创造自信”已成为教育的目标和口号。许多实验研究证明,幼儿期在大班期间是自信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角色游戏则有助于这一时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信心。

一、创设被人接受的氛围,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角争游戏。

幼儿对成人评价的依赖性与他们的年龄成反比,即使是大班的幼儿,他们自我评价的独立性仍然较差,他们往往是将成人特别是教师的评价作为认识自己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活动时,经常运用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如爱抚的眼神及手势、点头微笑、语言夸奖等)方式表扬幼儿的行为,同时多用肯定的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尤其对那些活动能力弱的幼儿,注重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轻易加以否定或批评,这样,幼儿生活在强调优点而不是缺点氛围中,并逐渐学会保持自信。

二、鼓励尝试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

幼儿年龄小,他们参与角色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既要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要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自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例如,在“餐厅”这一角色游戏中,我们有的小朋友选择许多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图形的积塑,他们先是用这些积塑来布置家居的装饰材料,拼成一幅立体画,或是小摆设,但一会儿他们又添上一些橡皮泥、菜和餐具、开起了“麦当劳餐厅”,制作起他们爱吃的汉堡包、薯条和奶茶来了,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选用材料制成中心所想的东西,大家都玩得十分开心。由此可见,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从中获取了经验,选择了自己感到好的方法,这样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拍球技能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和信心。

三、帮助幼儿克服在角色游戏中的两种极端心理—自卑自负 我们在组织角色游戏时,注意淡化好与坏,教育做得好的幼儿不要骄傲;教育做得不好的幼儿不要气馁,帮助他们建立这样的信念:失败并不意味着不能成功,只要不断地努力,总会获得成功的。为帮助幼儿克服自卑感,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积极预防价入手,尽量挖掘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长处,少批评,多表扬;通过比较,让幼儿重新评价自己,认识到各人的长处和

优势,没有必要高看别人,低看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为帮助幼儿克服自负感,我们主要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适当受些挫折教育,使他们摆脱依赖与骄傲。

10.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讲话稿) 篇十

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信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家长究竟要在孩子身上完成什么任务?做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如果这些没处理好,孩子是注定要出问题的。

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

当孩子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作和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的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自尊心是孩子的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臬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他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在乎你的看法,你的批评对他不起作用。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应该说,自尊心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自尊心没有建立起来,就等于孩子的生命之火没有点燃,因此,他不会有成长的动力。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时候,他开始尊重自己,进而他会尊重别人。这样他的“人化”过程才能启动。建立孩子自尊心的第二个重要的方法是无条件地爱孩子。当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自我价值会上升,他开始感觉自己很好,进而会产生寻求更好的动力。

第二个软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辈子的任务,至少是孩子25岁以前的任务。孩子在离开家长之前,家长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建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树立的过程。就是说一个人不能一劳永逸地永远有自信心,他必须每时每刻地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去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有了自信心他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假若打个比喻,自信心相当于电脑进入主运算程序的前置程序。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自信心,当他面对一个习题时,他的大脑进入的是一个子系统,启动的程序是如何解释为什么没做上这题,我为什么不行。而有自信心时可以进入主运算程序,他的大脑的注意力焦点会集中在解题方法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总可以把问题做出来。所以自信心是一个孩子能否做事(即学习),能否把事情做对的核心和心理程序。

诚然,自信不是我们大家理解的挺胸抬头那么简单。它是人们做时的心理运算程序:一个自信的学生,他面对试题时,大脑会深入题的内部去运转,去找条件和结果的因果关系,把题做对;如果没自信的孩子,看到题能上能下上会停留学生题的表面,感受问题带来的压力和焦躁的情绪,然后会想:这题怎么这么难?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我做不出我妈会怎么批我?结果20分钟过去,他根本没有做题,而在想别的东西和感受痛苦。最后他得出讨论:你看我数学不好吧,我还是不行!

第三个精神软件是“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相互关系时产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当一个人 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痛苦、快乐产生因果联系,自己对这种联系很看重的时候,就生产了

责任心。

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讲话影响其他同学,如果他有责任心就不会在课堂上讲话了。责任心分为对内的和对外的责任心。对外的责任心比如对别人、对家庭、对社会的。我们要讲的是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我们太多的家长没有在孩子心中建立起责任心,没能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然后由我们来看管,来强迫,这样,等于孩子对人生的责任由家长来承担了。家长当了警察,孩子成了小偷,我们不断在后面监督。如果孩子建立起对自己负责任的责任心我们家长的监督职能就可以解除了。责任心没建立,一个孩子是断然不可能去积极进取的!孩子会变得被动,家长推一下他动一下。

第四个精神软件是“主动进取精神”

如果孩子自己要成长,自己要学习,那么教育孩子就是太简单的一件事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特点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状态”才能学习好。如果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孩子是无法学习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我们没有培养出孩子的行动进取精神,那么将来孩子是断然不可能在人生中成功的。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就意味着一个孩子对生命没兴趣、对人生没有兴趣、对自我没有兴趣、对一切都没有兴趣,整个人萎靡不振,那么这个孩子精神上是不可能发育成长的。

第五个精神软件是“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来的,不是天生。所谓兴趣是当孩子在做这种行为的时候,他能感受到快乐,不用意志力逼着自己去做,形成自动反应叫做兴趣。如果孩子在脑的神经系统中,做一个学科的功课会产生条件反射的快乐,学习兴趣就产生了。这种行为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孩子第一次做这个行为是不会有什么快乐的,反复行为,最后能不用意志力,条件反射的把事情做对,再由于家长的表扬、鼓励,孩子找到了快乐,时间长了,形成自动反应了,每次行为孩子能够找到胜地任自如的感觉。此时,所谓兴趣就产生了。

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有意志力,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绝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孩子晚上看书到

一、两点钟,是因为有兴趣看书,不想睡觉,也不觉得累。如果凭意志力,是断然做不到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对于孩子来说,要想使孩子学习好,培养学习兴趣是前提,是第一位的。而学习兴趣是需要家长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的。

第六个精神软件是“好习惯”

习惯即不用意志力就能做出自动反应。好习惯是一个人快速成功的快车道。真正以学习为生的人,比如很多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授,没有人是靠意志来学习的。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他日常的行为,而这日常行为决定了他的成就。

总结上述观点,我们家长的任务就是要在孩子的大脑中镶入这些精神软件。家长好比程序输入员,孩子象刚出厂的计算机,硬盘还没有经过格式化,需要一道道输入程序,然后才可以独立的使用。孩子只有变成独立的人,才得以在社会上正常行走!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指出:“受到母亲无限宠爱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也就是保持着对成功的信心,在现实中也经常取得成功。”对孩子自信的培养只能从小由家庭潜移默化,用母爱诱发出来。一个人可以被别人歧视,但万万不能被自己的父母歧视。

美国父母认为,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前提是家长从小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自信是孩子自立、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的心理基础。美国孩子:遇事积极乐观、好奇欲强、敢尝试、能吃苦、肯动脑。我国的孩子表现:遇事等待观望、缺乏兴趣、不敢尝试、不能吃苦、不肯动脑筋。什么原因呢?原来不同的是家庭教育的方式:第一美国人对孩子鼓励多于保护,鼓励孩子做各种尝试,在做中学、做中练,培养了能力、兴趣,最重要的是 树立了自信心;我们是过分的保护,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使孩子怀疑或失去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正确认识和评价。第二美国人对孩子引导多于灌输。“我觉得„„会好些?我建议是„„,你愿意听听我的看法吗?”等等这是美国家长常对孩子说话的方式。“你还小,听妈的。告诉你这样做怎么不听?错了吧,你看不听老人言听亏在眼前。”等等这是我们的家长常对孩子说话的方式。引导会启发孩子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再做出判断,可能对可能错,这就是成长的过程。灌输对孩子来讲只需被动接受,这样会束缚孩子的自信心。第三美国人对孩子要求全面,我们常常以学习代一切。第四:家长语言的作用。“真笨,这你都不会。”“你看谁家的孩子就比你强。”“我们为了你付出那么多,你怎么能这样。”你能把书念好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这些我们家长有意无意常挂在嘴边的话,影响甚至摧毁了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美国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尊重和理解是培养自信心的土壤,鼓励和引导是培养自信心的最佳养料。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多用赏识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儿童时期,家长对孩子信任、尊重,承认,经常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经常受到家长的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可见,家长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理至关重要。

因此,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赏识和鼓励,应尽量找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用些非语言性的及语言性的激励。比如:孩子做事之前,家长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当他们进步时,我们要给予肯定,并及时表扬、赏识,说些诸如“你果然做到了,你真棒,真了不起,我真替你高兴”的话。当学习退步的时候,也不要说“笨蛋”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说:“你学习虽然有点退步,但是你敢于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可嘉的,我觉得下一次你一定会赶上去。”如果你给与他们激励性的评价,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慢慢的就有了信心去做事;如果你一直说他不行,说他没出息,那么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做什么事都不行,从此即失去了做事的信心。但要避免不符合实际的夸奖。

二、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对孩子来说,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是取得良好成绩、维持学习热情的重要条件。只有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求知欲,只有在强烈的求知欲下才会激发学习动机,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感受到“天生我才必有用”,从而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

三、帮孩子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发现自身长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建立在充分估价自己的基础上,认识不到自身拥有的潜力或低估自己都不利于自信心的确立。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必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拥有的巨大潜能和广阔的

发展可能性,使他们深信:只要自己在某些领域的努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

做出比较突出的成绩,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现代心理学早就发现:除极少数低能、白痴以外,绝大多数儿童都具备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潜力;同一个人各方面的发展潜力也不尽平衡,大多数人都有在某些方面相对占优势的发展潜力。如果一个人能在人生早期就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及早采取措施,扬长补短,努力挖掘,则就很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家长要帮助孩子获得这方面的认识,使他们学会善于分析自己遗传素质的长处和短处。同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优势,帮助他们及早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用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形成顽强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

四、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成功期望值,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人的潜力很大,只要充满自信,努力奋斗,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成才,在某些领域有所成就。但人们的天赋及后天条件毕竟存在差异,不能期望人人都拿世界冠军,都得诺贝尔奖……对孩子来说,也不能期望人人都成绩优异,出类拔萃。家长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合理的成功预期,教育他们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因期望过高而又难以实现从而遭受心理挫折。年纪较小的儿童往往耐心不足,急于求成。家长在让孩子看到美好前景的同时,要让他们明白:不经过脚踏实地的、点点滴滴的艰苦努力,甚至是多次的挫折、失败,再美好的前景都是难以实现的,使其不是空寄过高期望,而是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

五、通过鼓励孩子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勇于展现自我,是人生的价值所在,是每一个自信的现代人所应有的品质。孩子通过展现自己获得成就感,对于他们树立自信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都不好,同学瞧不起他,老师不喜欢他,说他不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头脑中形成一定“不行”的思维定势,他们总是以失败者的心态出现在集体中,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还有些孩子由于胆小、害羞和缺乏自信不敢表现自己。

因此,家长应调整教育方法,为孩子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鼓励孩子勇于表现自己。学习成绩不行并不代表他其他的能力(如体育运动、文艺水平)也不行。例如,有些孩子在体育比赛中是“佼佼者”,或是文艺演出的优秀演员,我们可以从他参加竞赛中取得的好名次方面去表扬、鼓励他,指出其有过人的特长,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进取的内在动力,希望成才的热切追求,成功者的心态。再如,对于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孩子的成功体验越多,自信心就越强。

六、要学会用爱心沟通和倾听梦想,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实践中,家长可能试过许多方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可是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收效甚微。一些孩子认为家长很唠叨、烦人,听不进家长的劝告,使家长心灰意冷,放弃教育。轻易放弃,妄下结论是不对的。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只要我们用一颗赤诚的爱子之心,多与孩子沟通,去感化孩子,以伟大父母之爱,广阔的胸怀,相信一定会打动孩子那颗冷漠之心。让他燃起熊熊的希望烈火,满怀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

当然,沟通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让孩子成为自己的知音。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

应随意地责骂和讽刺,否则会打击孩子尝试和创造的勇气以及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变得胆小而不敢有所作为和突破,对孩子的自信更是重大打击。因此,对孩子的过失,家长要正确认识,切实了解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多与孩子沟通,耐心地解释孩子的错误原因以及改正方法,使孩子在失败的基础上走向成功,在失败的挫折下重树自信。从而达到增强孩子自信心的目的。同时,要学会倾听梦想。即使你认为孩子说的是梦想,也要耐心倾听,并尽可能创造条件帮助他去变为现实。

七、要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自尊心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心理品质,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进取的动力,向上的“能源”。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孩子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孩子相处,用真情实意为孩子创设民主、融洽、和睦、协调的家庭环境。作为家长切忌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孩子,不用其他孩子的优势比自己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不滥施权威,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知识,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

八、运用榜样教育和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在中外历史上,乃至孩子的身边,都有很多天赋平平或身处逆境但不甘平庸,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顽强拼搏,终于取得成功的人。利用青少年崇拜英雄,模仿力强的特点,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众中选取具存深刻教育意义的生动事例介绍给孩子,并注意引导、帮助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增强其自信心提供活生生的依据。运用榜样示范法,将一些抽象的教育理论人格化、形象化。运用得当,可以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在具体做法上,既可列举成功的正面事例,也可列举一些虽有优越的天赋条件和良好的成才的外部环境,但是由于自信心不足而导致自己打败了自己的反面事例,来证明白信心对一个人的成功或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积极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家长是孩子的效仿榜样,因此,在孩子面前更应有自信心,乐观的性格,有魄力,自强,办事不怯懦。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和良好的精神氛围,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也是形成孩子自信心的因素。

九、根据孩子个性,对症下药,让孩子找到自信。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个性。比如对那些开朗的孩子,家长说话行事就可以粗放一点,而对那些敏感、心胸狭窄的孩子,说话行事则需要细腻一些。当然,对敏感、心胸狭窄的孩子,家长在讲究艺术的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帮助孩子改变这种个性。还有一些问题是孩子自己努力、别人帮助也不能马上就能改变的,比如外貌欠佳、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等等。那么,家长就应该让孩子明白,世界上的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通过人的努力就肯定能变好的。但是,“上帝关上了这扇门,总会打开那扇窗户。”要让孩子学会正视问题,接纳自己,并善于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找到自信,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十、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加强孩子的自信心。

在实践中,正确对待自身成功或失败,也是形成孩子自信心的基础。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讲,人生之路绝不会一帆风顺,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甚至相比之下;逆境还有能更多一些。在早期的顺境中通过体验成功而培养起来的自信,并不一定能保证其经得起人生的种种考验而成为生活的强者。对于那些只能经历成功而不能承受失败的孩子来说,仅靠几次成功建立起来的自信心,难免不被以后的失败所冲垮。要使孩子将来有所建树、有所成就,就不仅要让他们在人生之初体验成功,更要让他们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适度地承受挫折。

持久顽强的自信心,是在挫折和失败中磨炼出来的。只有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品味”失败,引导他们在成功和失败的交织影响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挫折和失败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丧失斗志,一蹶不振。只有那些能够不断超越和战胜自我,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

十一、调整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孩子。

孩子与家长间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自信心程度,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首先应检查一下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否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如果孩子感到父母喜欢他、尊重他,态度温和,孩子的感觉很好,往往就活泼愉快,积极热情,自信心强。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训斥多,粗暴,态度冷淡,孩子就情绪低沉,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

同时,家长要正确评价孩子。家长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比较,更不能拿其他孩子的优势比自己孩子的不足,而是多拿孩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尤其是特别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这些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此外,我们还可心帮助孩子,发扬优点,以已之长,克已之短的方法来培养、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上进心。

十二、通过加强家校联系提高教育合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中,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和家长配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的好坏。有的家长由于自己素质低而一味埋怨、批评孩子,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家长要通过学校家长会,上门家访,平时的电话沟通,“校讯通”等交流平台,及时向学校了解和反映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双方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家校密切配合,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养,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秦观《画堂春·春情》下一篇:实习日记第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