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通用8篇)
1.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 篇一
以应用技术型为人才培养目标,加快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吉林工商学院转型发展办学工作情况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及教育规划纲要关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健全教育管理体制,我国将开展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高级专业人才。这将为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如何通过转型发展来提高综合办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一、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认识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方式而实现其变革的,这也充分体现着高校服务社会这一重要的职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服务于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迫切需要在一定办学层次或类型中的部分高校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面向不断转型发展的社会需求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根本性变革,并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在办学思路、办学体制、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转型发展是社会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客观要求。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新兴产业、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产生和发展,需要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应用技术类人才为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和服务。而且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将直接引导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类型。
2345678-
〇一四年四月四日
二
2.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 篇二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改革,学术英语
引言
大学英语自其出现就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是高等院校里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尤其在全国推行四、六级考试,并把考试结果与学位挂钩后,大学英语更是关乎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业生涯,甚至就业前景和未来人生。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一直受到教育部的重视,对大学英语进行了多轮改革, 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到达了鼎盛时期。各个高校大学英语的学分从16到20不等,每个大学生必须修读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高中英语迅速发展,大学新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大学英语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被大学生认为是投入最大、耗时最多、但也是最失望的课程之一。“去大学英语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各个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或为“后大学英语时代”[1]。
1.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存在的问题
1.1大 学 英语 教学 目标 不 明确 。
2007年教育部进一步细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考评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改变。《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要求》还把具体的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各个高等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三个要求中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及词汇量的具体要求做出适当调整, 但要特别重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2]。然而,很少有高校能够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
笔者曾在所在学校对35名大外部英语教师和4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很多老师对于《课程要求》和教学大纲不了解,对于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制定随意,导致不少学生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学习英语的目标[3]。
1.2大 学 英 语 教学 满意度低 。
大学英语是大学里规模最大、学生最重视,同时是大学生最失望的课程之一。早在1999年,井升华就把大学英语教学比作“一壶煮不开的温吞水”[4],从此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批判声就没有停止过。戴炜栋[5](2001)认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外语 教材分割 ,内容重复 ,教学衔接 不好和师 资力量不足 、教学规模 扩张过快 ,结果造成 外语教学 ‘费时低效 ’的局面”。
1.2.1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目前的课堂仍然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阵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一直定位在基础英语上,指导思想是“打基础应多多益善,基础扎实终身受益”。本着“打基础”的原则,很多高校一 直围绕大 学英语精 读和泛读 开设大学 英语课程 。2004年的《课程要求》提出 “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一时间各个高校加重了听力课的比重, 但大学英语精读的地位仍不可撼动。加上每个学期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使得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省略了听说环节,纯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课,因此大学英语课变成了高中课堂,老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听。由此很多学生对大学英语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
1.2.2大学英语教学方法陈旧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强调知识,更强调知识的运用。到了大学,学生没有诸多考试的压力,大学英语课堂不再是一味由老师灌输知识的课堂,不是一切以考试为中心的课堂,而应该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课堂,不仅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可现实是由于课堂较大,学生人数较多,水平参差不齐,根本不能让大多数同学参与课堂活动,最终不是老师一言堂,就是个别几个学生垄断发言。
1.3生 源 质量参差 不 齐 ,学习 缺乏 动力 。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 各个高校开始了抢夺生源大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很多学生刚好超过本科分数线,招生时只关注总分及所学专业相关的科目成绩, 因此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不等。以笔者所教的新生班级为例,经过调查,发现学生高考分数有一百二十以上的,也有五六十分的;学生有来自英语教育水平较高的苏南地区, 也有相对比较差一些的苏北地区,更有来自偏远省份的学生,到了大学之后才接触英文讲课,听力完全不懂。经调查,这些学生在高中时期的英语学习完全是中文授课,老师只讲语法规则,英语学习的方法就是背诵和做题。这样的现状对老师来讲是很大的挑战,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兼顾两者呢,往往最后两头都顾不上。
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原因有很多。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人生目标短浅和功利。当实现了上大学这一目标时,很多学生就开始失去目标。有的学生本来基础就薄弱,再加上不能适应大学里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与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很少,最后就完全放弃了英语学习。另外,大学学习任务远没有高中时紧张,很多学生变得懒散,失去了学习动力。
1.4教 师观念落后 ,科 研能 力 薄弱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其中,大学英语教师,特别是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承担了繁重的英语教学任务, 他们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提到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6]。
王海啸[7](2009)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近几年来获得了更多进修的机会, 但现有的进修提高机会仍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薄弱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制约:一是教学任务繁重。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繁重一直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师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大学英语学分缩减、大班授课,但是大学英语教师平均每周还有11节课左右。二是大学英语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大学英语教师一直从事的是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工作。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加上四、六级考试的压力,大学英语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而且很多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发展,感觉自己现有的水平已经完全能够应付现在的教学。很多老师做科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职称晋升和完成学校的科研工作考核量, 并非真正为提高教学水平从事相关研究。
2.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地位
面对全球化进程加速的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对外交往愈加频繁,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强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还应该注意学生的英语基础,增强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帮助他们选择恰当的价值观,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有意于国家的人才”[8]。
《课程要求》指出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各高校教育发展极不平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大纲与考试框架指导下进行的高度规范统一的大学英语教学违背了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原则,束缚了高水平院校的大学英语发展,给层次相对较低的院校带来了压力。因此,必须取消全国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各个学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定位、学生层次、学科专业来制定自己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在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都应该体现个性化、本土化特点。”[9]
与学术型本科院校不同,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以行业需求为本位,具有复合性和跨学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大学英语的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开放式、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实行专业教育和英语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语言基础知识,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能力和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开放式、创新英语人才。
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改革方向
3.1大 学 英 语 改革持续 不 断 。
大学英语改革一直连续不断,几乎七八年一次。大学英语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一门课程,其内容是和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及学生水平息息相关的。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现在,英语作为与世界交流的工具,其教学内容对国家、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更直接。
大学英语基础教育的改革最早始于国家部分重点高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这些学校由于师资精良,学生英语水平较高,具备开设英语选修课程的条件,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了提高综合能力的条件。随着2007年新的《课程要求》颁布,很多普通高校也加入了改革的行列,根据《课程要求》中提出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陆续开设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选修课程。
3.2大 学 英 语 改革最终 方 向是学 术英语 。
进入21世纪后, 大学英语改革的主流就是压缩大学英语学分,增设英语选修课程,一时间全国上下大学英语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 ,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国家对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日益需求、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中国的掀起,以及在各校大力开展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下, 各专业院系对大学生的英语特殊需求, 大学英语再次来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10],一时间,大学英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外语通识教育是用英语去学习中国文化、英美文化和西方影视文化赏析等课程。这些课程固然丰富了学生的人文思想,可并非是学生急需学习的。蔡基刚等[11](2010)从外语专家观点和世界公共英语教学趋势等方面论证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专门用语英语教学(ESP),而非外语通识教育。蔡基刚[12]2014年再次提出“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 ——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学术英语才是真正培养学生开展专业学习的英语能力的教学。尽管学术英语在本科新生中开展有一定阻力,但这是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
3.3应用 型 本 科 院校 大 学 英语 改革最终走 向学 术英语 。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引起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无休止地打基础的英语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英语水平逐渐增长的学生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并能帮助他们的专业学习。
应用型本科不同于综合类高校,它的定位就是培养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在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人才。因此,大学英语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讲,更要满足他们把英语作为工具的需求。根据笔者对所在学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35%左右的学生工作与英语有关,主要涉及看懂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能简单与外国同事交流工作上的事宜、到国外进修、翻译本专业的资料等。65%以上的学生工作与英语不相关, 但其中有不到7%左右的学生有考研对于英语的需求、出国旅游对英语的需求,以及和外国人交朋友对于英语的需求。由此可见,ESP教学已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与时俱进,使英语教学更符合时代的发展。
结语
3.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 篇三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新的结构布局调整时期。在社会转型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自主创新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教育遇到许多新问题。由于我国社会的传统平衡结构被打破,在新旧交替过程中,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人们共同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受到冲击、优良传统缺失等问题。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素以“礼仪之邦”为自豪,但百年来受西方思潮和传统文化结构解体的影响,很多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不甚了解,因而出现了礼仪缺失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失传的危险,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礼仪建设在社会转型进程中的走向如何,这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中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礼仪缺位的主要原因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当代大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意识较强,但普遍忽略自身礼仪素质的培养,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存在各种不遵守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行为,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影响深远,甚至涉及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归根究底,导致当代大学生礼仪缺位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一)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素养
由萌芽、发展、变革到强化、衰落的中国传统礼仪,在孙中山先生及他的同志破除旧弊、倡导民主自由的基础上,开启了现代礼仪的新篇章。随着新时期的发展,由于国际社会的关系密切、交通往来非常便捷,许多礼仪规范日趋国际化。中国现代礼仪正是在明鉴古今中外文明礼仪的基础上兼容并蓄而成的。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强调思想政治的建设而忽略了传统的道德建设,加之电视、电影和大众媒体的流行,造成了官能文化当道、社会价值浮动的生活形态,使得当今大学生普遍轻视礼仪的学习和礼仪素质的培养。且大学生大多为“80、90”后,生长在家人溺爱和物质条件较丰富的环境中,加之家长本身的礼仪素养也不高,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了不讲理、唯我独尊、不负责任等不良习惯,缺乏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诚意和必要的礼仪修养。因此,进入大学后,一旦缺乏合理的引导和教育,他们本身固有的思维意识和沟通习惯会成为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标准,而这些标准明显偏离了人际交往中“无私、平等、尊重”的基本原则。
(二)缺乏传统和现代礼仪实践教育
在应试教育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分数成了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这使得我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忽视了包括礼仪教育在内的道德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教师把很多教学时间使用在说教上,减少了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的时间。因此,中小学生很难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没有将知识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这样的结果是,许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把不文明的行为表露无遗,缺乏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道德素质。且目前各高等院校的礼仪教育,注重道德性的内容而忽略行为实践的内容,虽然大多数学生了解社会公德的知识,但却不知道如何把一般的社会公德主张具体转化为个人实际行为,这使得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在高等教育问题中十分突出。
二、转型期应用型本科院校礼仪内容体系探究
(一)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的美德教育内容体系
中国在世界文明史上有着闻名于世的礼仪文化,但是,我国古代传统礼仪在其发展中,历经了无数的困难和波折。民国礼仪革新时期以来,我国发生了多次破旧立新的政治文化运动,但每次都不同程度地给社会带来了破坏性的后果。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许多优秀的传统礼仪被当成洪水猛兽弃如敝帚,导致全社会礼仪失范、道德滑坡,甚至人们提起礼仪都不知为何物。总体说来,儒家对于“仁、义、礼、智、信”的礼仪主张,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元素是一致的,但其封建等级和男尊女卑观念,又与现实生活的意识形态相冲突,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元素。
实践证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超越传统文化。中国古代以“三礼”为代表的儒家传统礼仪典制,对大到治国治邦、小到个人举止都作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并富有深远的意蕴,使得社会个体在举手投足中均有“礼”可循,其中不乏合理可鉴的成分。在孔孟看来,礼是美德的有机组成部分。《论语·泰伯》中,孔子说道:“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说明礼不仅意味着合宜的规则,也意味着适当的美德。在儒家学者看来,道德行为不仅要符合“礼”的外在形式,还要符合“礼”的内在精神,“礼义”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范畴。儒家学者将有礼有节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看成是“礼”的本质,这也能解释现代礼仪的“礼”的重要内涵。
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主张通过提倡学礼、懂礼和守礼来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通过制定礼制和礼典来规范社会秩序和人们的社会道德行为。当代社会中,礼仪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规则和道德行为规范,依然在社会道德行为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件中指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引导公民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这充分说明了礼仪在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从儒家伦理道德的角度学习礼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以国际礼仪为主的现代礼仪内容体系
现如今,传统的礼仪文化随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进步变得更为多元化。世界各国人民由于国情、民族和文化背景不同,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礼仪习俗,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礼仪禁忌。为避免与之交往和接触时做出不当的举动,引起不快或造成不良的国际影响,甚至产生纠纷,应对这些礼仪禁忌有所了解,尤其是一些国家和民族仍然保留着独特的禁忌风俗,对此应格外重视。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交往也需要一定的规范与准则,因而产生了国际礼仪。国际礼仪是国家与人民所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它的范围包括典礼、应酬、礼貌以及文书规范,这些已被大部分国家和人民所接受。
nlc202309082221
从整个世界来看,由于东西方在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文化和礼仪方面迥然有别,因而各国人民在进行文化交流和交往时的习惯也各有千秋。以西欧礼仪为代表的国家礼仪主流文化,归纳起来有四大原则:生命权、自由权、社交人权及隐私权。主要是通过平等开放、个性自由、简单实用、惜时如金、女士优先等思想来阐述西方礼仪的实质内容。在国际交往过程中,要求参与社会活动的人们,在谈话、服装、外貌和行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餐饮、求职以及涉外活动等方面,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角度体现礼仪的文化内涵。此外,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也要求我们有更全面的文化知识、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良好的民族礼仪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代共存。因此,通过认识、接受和借鉴西方礼仪文明的优秀成果,使东西方礼仪文化有机融合,以提高我国人民的礼仪素质。
三、转型期应用型本科院校礼仪践行体系思考
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是包含理念和实践在内的完整文化系统。礼不仅是价值系统同时也是践行体系,《礼记·礼器》中讲到“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可见礼的双重要素即“本”和“文”,其“本”即道德理念、政治等级,其“文”则是指具体的礼节仪式。礼也经常被分解为礼义和礼仪两个部分:礼义是指伦理价值、道德规范等价值体系;礼仪则是指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的实践体系和实践方式。
礼仪教育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知识体系。礼仪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自我学习和训练获得的,离不开长期知识的积累和实践。传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便是以“礼”为首展开的学习。通过对大学生的礼仪技能培训与实践教育,加深大学生对礼仪规范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行为意识。此外,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
综上所述,在这个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礼仪建构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切入,分析以“三礼”为代表的儒家传统礼仪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新的文化视角理性审视现代礼仪,揭示现代和谐社会礼仪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实现礼仪与文化、道德与修养的相互贯通。具体而言,面对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素质教育要足于民族之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看待传统礼仪,跟上时代的步伐,深入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指明现代礼仪的发展趋势,做到真正的继承与创新,将知识与品行有机结合在一起,体会礼学的真谛。
(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4.民办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发展 篇四
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经历了从复兴到初步发展、从调整规范到积极拓展的艰辛历程,特别是26所民办本科院校的出现不仅显示了民办高校强大的生命力,也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格局。面对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教育市场竞争的加剧,仅是对民办教育机构盈利的质疑,或是在理论层面对民办院校产权归属的探究,已远不能满足民办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视民办本科院校已有的竞争优势,重新审视民办学校未来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从战术选择到战略规划
提起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仍然有很多学者持怀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不能否认,在民办教育发展初期,一些民办高校利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的严重不足和行政监管的松散,获得了生存契机。如果说,民办高校最初是在不规范中创办的话,那么,民办高校则是在规范中获得了发展;特别是这些民办本科院校从创办到获得独立颁发专科学历文凭资格,进而获得本科授予权,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生存并凸显出来,与其说是靠传销式的招生和粗放式的教学,不如说他们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对稀缺资源的利用做出判断性抉择,把握了发展机遇,开创了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道路。
民办本科院校作为独立组织,是由一系列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组织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组织就呈现出竞争的优势,拥有了一定的竞争力。民办本科院校竞争力的实质体现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要素整合能力。无论是与公办学校相比,还是与其他民办高校相比,这些学校都呈现出超强的市场分析力和主体选择性,特别是在缺乏资金资助和政策支持的条件下,仰赖的是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回应。如创办初期,作为高考补习机构,这些学校通过利用闲置教育资源和市场细分,在课程选择、时间安排、教师聘用等方面,提供更加灵活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作为一种自考助学机构,学校通过借用相关商业理念吸引生源、降低教育成本、提高考试的通过率;作为本专科层次的民办大学,它们在让学生拥有文凭的同时获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透过民办本科院校艰辛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感受到民办院校从招生运作到毕业生就业推广、从专业与课程设置到学生生活服务、从资金的找寻到资源的管理,无不浸透着竞争与改革的气息。
但在承认民办学校原有优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尽管获得本科授予权的民办学校已经赢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可度,但在以往竞争中民办学校更多依靠的是一种战术管理。面对巨大的潜在生源市场,不够睿智或缺乏承受风险能力的学校丧失了发展契机;而那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办者,尽管缺少对大学的理性认识,但敏锐地捕捉市场提供的创新机会,果断地作出决策,征用土地、自建校舍、向银行贷款、组建专职教师队伍、迅速扩大招生规模,凭借着一种锐气,创造了民办教育发展的奇迹。应该说,没有规模的急剧扩大就没有这些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迅速扩张是中国民办高校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主动又无奈的选择。26所民办本科平均规模是1.78万人,三年内增加万人的学校超过一半,甚至有的学校3年内增加两万人,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神话。甚至就目前看,民办本科院校在学费没有上涨空间的条件下,保持较大的规模仍然是民办学校的必然选择。然而,这一神话还能持续多久?规模扩大可以帮助学校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但难以维系学校持续的发展,更不代表学校永恒的繁荣。升本后的民办大学,竞争对手不再是那些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而是普通高校,已有的强势未必是新一轮竞争的优势,甚至原有的很多优势将逐步消失,如灵活自主招生的权利以及灵活的用人制度等;另外,升本后获得的统一招生录取资格也只是形式上为学校保障了生源,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报到率更无法控制流失率。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民办本科院校需要从满足于暂时的竞争优势转变到关注可持续的竞争力,从非理性扩张走向理性规划与管理。从同质化竞争到差异化竞争
一所好的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创办以来,民办大学始终没有摆脱生存危机,更多的呈现出对市场需求的回应,无暇进行更长远的规划,即使有一些规划也或虚幻或功利,升本后的民办高校陷入了新的发展误区。很多院校自觉不自觉地以公办高校或是重点大学作为追逐目标,一方面高喊着办职业教育,一方面盲目地模仿精英教育教学模式,引进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增设科研处、争取硕士学位点等等,然而,与公办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策略的同质化不仅不能给民办本科院校带来任何发展契机,相反会丧失学校原有的优势。
英国学者波尔指出:“只有在多种产品供选择的条件下,选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可以这样说,如果所有的学校都提供同样的服务,那就不会有任何选择。”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繁荣与私立高校多样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美国,既有像凤凰城大学这样的盈利性大学,也有相当数量非盈利性四年制的文理学院,还有哈佛、斯坦福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如果说私立研究型大学是以其培养人才的卓越和科研领先让世人注目的话,那么,盈利性的私立院校则是以开放性课程和灵活的教育服务赢得社会青睐,它们同时吸引和服务雇主与学生,通过向雇主们输送受过最前沿的专业培训和拥有良好工作技能的高素质员工来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凤凰城大学不是培养常青藤大学中的科研精英,而是集中培养社会职业领域实用的专业人才。以本科层次为主的私立院校之所以能够与学费低廉的州立大学竞争,不是由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贡献,而是源于其更实用的专业和更有价值的课程与教学。就四年制私立文理学院而言,不同的学校定位也十分不同。由于规模小、专业设置集中,有的学校是把培养有一定专业基础动手能力强的技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学生从一入校就开始获得专业教育,实践课程坚实,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很深的理解和感悟;而另外一些学校则把为研究型大学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作为目标。总之,科研创新不是这些学校所追逐的,提供高质量的本科教学,给每一个优秀学生或普通学生一对一的关注才是它们的教育理想与教育追求。目前,中国民办本科院校所走的既不是真正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也不是专业基础扎实的学术型本科教育,而是一种畸形化了的所谓理论教育。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民办本科院校缺乏独特的教育理想和正确的办学定位,导致办学短期行为;第二,由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或退休返聘或正任职于公办大学,很少真正来自于行业,对固有的教学模式保持着一种高度认同或是强烈惯性,习惯于沿着既定轨迹运行,短期内,这种惯性虽然使组织维持一定的效率,但从长远看,必定会抑制学校发展。因此,民办本科院校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竞争的环境,克服组织障碍,超越暂时需求,更新办学理念。从外在形象设计到文化内涵的充实
民办本科院校都十分重视硬件投入,在校园规划、建筑风格设计上都煞费苦心。创办者之所以如此关注校园环境建设是因为在教育信息不对称、学生教育选择权不充分的背景下,校园建设是影响学生对学校选择的重要因素。然而,这却带来的组织文化内涵建设和提升的忽视。硬件和软件固然都可以彰显学校组织文化,但更重要的是学校全体成员共有的一个价值体系。所谓组织文化核心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事实上,尽管企业是一种盈利性组织,但却十分强调文化的建设,而且,越是成功的企业越关注员工的生存状态。同一个管理者之所以可以在一家组织取得杰出业绩,而在另一家组织不能取得同样业绩,很大程度上与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组织文化有关。吉姆·科林斯(JimCollins)在其经典著作《基业常青》中,通过案例对比研究发现,许多基业常青的公司都具有极为鲜明而稳定的共同价值观。即通过组织成员对组织价值体系和目标的认同从而自觉自律地消除机会主义行为。
不可否认民办学校在获取外部资源、规划校舍、健全学校制度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但是,作为学术性组织机构,更应该重视组织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建设。哈佛大学三百多年的历史昭示着几代“哈佛人”的价值追求,同样,美国一些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拥有厚重而持久的文化内涵。民办学校需要从注重学校外在形象设计转向从更深层次思考学校的未来,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根植于组织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基础也最具魅力的部分。当组织行为出现疑惑或者冲突时,核心价值观可以使组织成员主动调整自己,抑制冲突。核心竞争力一经提出,很快从企业管理拓展到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很多学校认识到:现代化校园、低成本规模扩张、兼职教师队伍、“注水”的就业率无法让它们再现辉煌,更不能彰显个性,甚至越来越难以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支撑。纵观中外教育发展史,引领私立大学持续发展的不是资金、不是制度,更不是创办者的个人魅力,而是一种组织文化和价值追求。学校的精神文化对组织成员行为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只有通过共同的价值追求才能把不同个性和有着不同追求的教师凝聚在一起,才有助于学科、学术职业和院系之间的交汇与协调,也才能真正树立组织形象、提升组织声望。为此,民办本科院校要尽快从家族式经营转向制度与文化管理,激发组织创新能力。从人事管理到人本管理
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高校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其高效率的管理。无论在有形资源配置上还是在人事管理上都呈现出很高的效率。然而,作为一种学术性机构,理性化的管理难免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学校长期共存的信念。杜拉克说管理之道不在管人和物,而在管理知识。因此在第二代知识管理中,并非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系统,把人套牢挤出知识,而是以人为主轴,让人来主导知识的经营,形成一个人人愿意奉献知识的管理系统。美国著名的钢铁公司Nucor实施知识管理,所倚重的不是资本,也不是信息科技,而是一套鼓励员工不断创造价值的制度。马立兰大学的Gupta教授称之组织生态。即由人直接控管与操作的社会环境。人力资源是每一个组织最关键的竞争性资源,学校是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地方,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营造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
民办本科院校创业成功与教职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高校专职教师更加关注学校的发展,特别是创办之初,因规模小,加之创办者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职工之间彼此协作意识很强,工作尽职尽责。随着学校快速扩张,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组织管理部门与和各种岗位的激增,校长、董事长直接管理监督教职员工被科层架构所取代。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内部管理似乎规范化了,考核目标也得到量化,但管理收益却没有随着目标的精确化而提高,教师们越来越对组织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组织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种惰性,教师滋生出一种职业倦怠。很多教师尽管也钦佩创办者的办学魄力,但在他们潜意识中挥之不去的是学校是创办者赚钱的机器;而在创办者看来,教师是打工者,是为了薪水而来。因此,薪酬被作为调节和改善教师工作态度的唯一杠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固然有教师个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学校没有让教师感受个人的价值,更没有使其获得成功体验,教课只是他们谋生的一种手段而没有成为一份事业,教师们缺少激情与创新精神。
从理论上说,只要支付给教师基本可以满意的酬劳,教师就应该努力工作,并产生令人满意的绩效。但随着教师对环境的熟悉和自身素质的逐渐提高,情况就会变化,这种假设所产生的作用依然存在,但其所占的比重会逐渐降低,有数据表明,薪金待遇在所产生的绩效中所占的比重不足50%。塞基欧万尼指出“对于教师来说,更大的动机需要是,能感受到职业上的自我价值、胜任和尊重;越来越被人们认为是有成绩的人,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是有影响的专业人员,今后成为有机会发挥更大能力的有发展前途的人”。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感、发展的可能性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激励因素。
对于民办本科院校来说,从人事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轨,不仅意味着强调管理中人相对于物的优先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重视对人本身价值的挖掘,提升教师学术和精神的追求。为此,首先要尊重与关注教师,让其焕发出激情;其次,重视对教师潜能的挖掘,赋予其充分的权利;第三,改进薪酬激励制度。管理的目标不应是教师完成工作量的多少,而是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和对学生需求的满足。第四,完善竞争机制。自由与约束是不可分割的,既要让教师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又要让他们在不断竞争中攀登更高的目标。
总之,如果说民办教育的整体发展取决于良好的制度环境,那么,民办学校自身竞争优势的获得则首先决定于它对市场的适应,民办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取决于对大学理性的认识和教师精神境界的提升,需要他们在适应中有所超越。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项目《民办本科院校竞争优势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编号为EIA060219。
http://baike.baidu.com/view/2568461.htm?fro
参考文献
[1]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进程
[2][3]教育机构的战略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4]苗雨君,等.新经济下企业的冲突管理[J].改革与发明,2002,(12).[5]漫谈企业文化
[6]传统产业如何从事知识管理
5.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 篇五
2013-12-31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负责人答记者问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等组成的课题组开展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历时近一年,近日正式发布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对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推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近日,本报记者就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有关问题采访了课题组负责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
记者:据了解,课题组已经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进行这项研究的背景是什么?
孙诚:主要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实体经济的回归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心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并且主题是“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我国曾为“制造大国”,然而,随着我国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的上升,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低端制造业市场正加快向成本更低的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因此,加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化,是我国在国际制造业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当前,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级技工荒”难题凸显;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发展,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因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2012年全国有近700万名大学毕业生,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要把新建本科院校作为转型研究的对象?
孙诚: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其中尤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典型。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新建本科学校646所,超过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50%,2012年培养的毕业生占全国非“985”、“211”普通本科高校的45%,已经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因此,推动这类学校向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最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记者:你们刚介绍了这类学校的转型基础,相对于老牌本科学校,这类学校的历史比较短,他们的转型是否还存在很多困难?
孙诚:是的,这些学校的转型还存在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既有外部制度因素,也有学校内部原因。外部因素主要有:一是我国教育体系顶层设计的欠缺,主要是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贯通机制、高职与中职之间的衔接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现行评价机制的制约,新建本科学校评估采用的是普通高校评估标准,与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标准区别不显著;三是现行政策制度的制约,如招生制度、教师聘任制度、专业设置制度等;四是国家各部委之间缺乏信息联动,学校缺乏清晰的市场劳动力需求信息,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
学校内部原因主要有:一是办学理念上,部分院校还没有明确往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才是学校的出路;二是学科与专业设置,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三是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不大,课程体系建设是转型高校未来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核心,但当前多数新建院校的课程设置较为陈旧,与传统的“学术型”课程体系区分度不明显,也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四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从我们调研来看,多数学校“双师型”结构教师比例在30%以下;五是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框架较多,但实质性合作不强,不少还停留在表面。
记者:那如何帮助这类学校克服困难,推动他们的转型发展?
孙诚:欧洲的应用型大学给我们的新建本科学校转型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结合欧洲经验,立足我国现实,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必须依靠政府和学校双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为学校转型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立法,明确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扩大招生自主权,提高地方院校的生源质量,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二是以经费保障转型,研究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该共同设立转型示范学校专项资金;三是以信息促进转型,收集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及时发布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建立就业预警机制,为高校转型提供信息支持;四是以评估引导转型,建立符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特点的评估标准;五是以试点带动转型,采用阶梯式分步走的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的办学基础条件较好的院校先行试点,探索新建本科院校的多种转型路径。
学校自身也要积极响应转型发展:一是进一步明确应用型本科定位;二是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推动“双师型”结构队伍建设;三是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提高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四是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形成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和良性循环。
6.转型后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研究论文 篇六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强调基本功训练是提高学生弹奏水平的前提。因此严把基础教学,发挥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能力较强的优势,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讲授弹奏方法、基本理论、动作要领为主体,使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内涵和应用领域,从而达到更有好的教学效果。由于高职高专的音乐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是专业音乐院校范畴,在招生中没有专业加试,因此大多数学生没有钢琴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功的训练,使其弹奏方法趋于规范,让学生懂得基本练习是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的关键。而钢琴演奏中表现的音乐内涵、音乐形象、音乐的意境都是从基本的音阶、琶音、和弦、八度、踏板的正确运用中获得的。要在钢琴弹奏中使学生获得一定能力的提高,得心应手的弹奏钢琴曲,为歌曲伴奏、即兴伴奏、边弹边唱等必须坚持专业理论基础的支撑和严格的基本训练,方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式教学质量的保证。由浅入深的选择练习曲、乐曲,熟悉作品上各种术语和符号表示。教师在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注意随时向学生讲授音乐常识,引导学生将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音乐史、作品分析等专业理论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包括相关的文学知识运用到钢琴学习中,达到对各科知识的相融。对个别进步较快的同学要求他们注意与之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拓宽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的弹奏水平和综合艺术修养。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用性技术训练
钢琴弹奏、即兴伴奏、边弹边唱、是从事小幼音乐教育所必须的专业技能,是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课外活动、社会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兴伴奏是一门有实用价值的专业课,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因此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用新技术训练使学生走向社会,能否胜任广泛音乐教育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因此:
(一)示范歌曲进行不同伴奏形式的弹奏与分析
都要引导学生仔细倾听、辨别与分析和声进行,感受和声效果,分析音乐中和声与旋律的关系,以提高学生对和声和伴奏类型的认识及应用。
(二)在教学中选用比较典型的乐曲和歌曲让学生分析、理解的过程中体验并牢记各种隐性特点
学会根据不同的乐曲风格、不同的歌曲题材以及不同的情绪特点,采用恰当的伴奏织体,同时把前奏、间奏、以及典型片段作为练习的重点。熟练弹奏二十四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原转位连接。特别加强常用调的练习,如:C、F、G、D、bB等,从而使学生达到熟悉各调的键盘位置。并在键盘上较为迅速建立为歌曲编配伴奏的调式音阶和和声连接等。
(三)从师范教育特点出发
掌握主要一些伴奏手法后,让学生大量接触简、线谱不同的歌曲,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歌曲即兴伴奏,并要求学生边弹边唱。让学生结合声乐课教学内容,互相伴奏,以达到强化学生实用型技术训练和创作能力的提高。
三、融汇钢琴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观念
钢琴是起源于欧洲的键盘乐器在几百年的历史演变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材体系。在教学中拓宽教材范围,引导学生学习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及20世纪新民族乐派的钢琴作品。通过世界各国民族音乐改编创作的钢琴作品的学习,不仅了解了各个国家的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又能熟悉各国家民歌的旋律特点,同时又可以了解世界各国的音乐历史、文化、民族特性。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在接受外来优秀音乐文化的同时,要了解和熟悉中华民族伟大的优秀音乐文化成果,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学习外国钢琴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弹奏中国优秀的钢琴作品和其它音乐作品。可将中国作品列为每学期的考试内容之一,毕业时掌握一定数量的中国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通过长期的民族音乐的熏陶,使学生增加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热爱,逐步形成民族音乐的审美意识。可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四、培养学生音乐辅导能力
近年来,社会上涌现了各个层次人士学习音乐和钢琴,由于专业的钢琴教师有限,高职高专院校的音乐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和社区上承担了音乐和钢琴教学的兼职工作。在教学中选择具有典型音乐风格的不同时期钢琴作品,包括古典时期、浪漫时期、近现代钢琴作品、通俗钢琴曲等。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在学生弹奏作品时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内涵,真正掌握每首作品的技术难点和音乐表现手段,达到独立对作品的艺术处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如有条件应开设钢琴教法课,讲授钢琴教学原理、教学心理、教学方式、方法等知识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经历为例,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使学生即懂理论知识有学有所用,具备初、中级钢琴教学辅导能力。
参考文献:
7.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思考 篇七
一、高等院校新一轮改革的背景分析
从1999年扩招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严重背离,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699万, 被人们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中国社会, 正面临着高校毕业生数量过剩、就业压力过大的问题。与此同时, 身处制造业转型关口的大量中国制造业企业却遭遇着无法招到高素质工人的困境。2013年3月7日, 全国政协委员段敦厚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发言时提出:全国技工的供需缺口在2200万人到3300万人之间,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是当务之急。由此可见,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差较大。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区分
1. 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及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困惑
目前我国全日制高等院校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高水平学术研究型高校, 主要是985、211院校及部分省属重点高校;第二类为应用型本科高校, 主要以各省属本科院校为主体;第三类就是众多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少量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要, 在不断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 自身发展形成的一类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 现阶段一般包括所有的本科第二批、第三批录取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高等专科教育学校的主体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此类学校目前是我国最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从2008年起开始与本科院校合办本科层次专业的试点) 。
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但并非职业教育体系办学。为适应近年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应用型本科高校陆续开设了部分面向社会需求的新专业, 对于已有专业也实施了应用型课程的教改, 但这些局部的改革措施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看, 应用型本科高校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没有太大差别, 但从近年来两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实际就业率远高于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处于上不着天 (基本没有发展成为学术研究型大学的可能) , 下不着地 (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来看, 向下竞争不过高职高专院校) 的尴尬局面。事实上, 从整个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来看, 只有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的区别, 而普通高等教育就是从事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没有应用型本科高校这样一个角色定位。因此, 回归高等职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合理发展路径。
2. 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区分
从名称上来看, 两者似乎没有太大不同, 但是实质上有根本的区别, 前者归属于普通教育系列, 后者归属于职业教育系列。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 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我国普通教育系列包括基础教育 (含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 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系列主要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仅限于高职高专 (学历为专科层次) , 近两年来只有极少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试点合办高职本科专业。因此, 我国实际上缺乏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层次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一条断头路, 这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有明显不同。
从上文来看, 所谓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指普通教育系列中从事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层次的高等教育, 因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又区别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而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指职业教育系列中从事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层次的高等院校。显然后者的出现是对我国职业教育系列的完善。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1. 全社会应摒弃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 则意味着教育系列 (类型) 的转型。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全社会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认为职业教育是低于普通教育的, 只有学习成绩差, 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才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孔子言有教无类, 教育本身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包括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和家庭在内全社会都要消除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陈旧观念。事实上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规模与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规模相差很大。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权威组织的统计, 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的比例仅为20%, 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则是职业教育, 并以此走上工作岗位。正是成功的职业教育, 为“德国制造”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 也成为德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职业教育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设置应用技术型高校, 增加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层次职业教育正是为了弥补我国多年以来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缺憾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链。从长远来看, 这将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层次, 有助于扭转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不良印象。
2.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放下思想包袱, 深化改革主动转型
首先, 普通高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是法律明文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 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因此,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放下思想包袱, 积极主动地投身于高等职业教育事业。2012年, 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145所;高职 (专科) 院校1297所。普通本科、高职 (专科) 招生688.8万人, 比上年增加7.万人, 增长1.1%, 其中, 普通本科招生374.1万人, 普通专科招生314.8万人, 本科和专科招生之比为54.3:45.7。近年来,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和普通本专科招生结构保持基本稳定。随着出国留学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出国留学人员的低龄化以及我国人口出生规律, 今后若干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一定会相对缩小。应用型本科高校特别是2000年以后升本的本科高校, 几乎都在为前十多年高校扩招而盲目扩大学校规模, 进行新校区建设, 部分学校负债累累, 大部分学校至今尚未还清银行贷款。面对今后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相对缩小的发展趋势, 如果不能主动求变, 必然会出现一部分高校招生面临困境, 甚至出现生存困难。投身高等职业教育, 可以充分利用可能相对过剩的普通高等教育资源, 化解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生存困境。
在放下向职业教育转型的思想包袱之后, 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深化改革, 为转型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目前高校行政化色彩较浓, 一般省属高校校级领导 (副厅级以上) 职数配置多在十人以上, 各类行政机构十多个以上;处级干部 (含副处级) 人数近百人, 副处级以上干部占教职工的比例不低于10%。显然当前我国高校管理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做法, 比照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而行政化、官僚化的管理队伍, 会导致管理效率的低下, 管理资源的浪费, 产生行政机构式的腐败。因此, 高校应加快去行政化改革力度, 大大压缩行政干部队伍和行政机构, 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予办学, 建立真正的校董事会, 改变学校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保留精干的管理机构, 转变意识, 以为师生提供服务为其主要职能。
其次,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以专业建设为中心, 课程建设为重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抑制学院升级为大学, 单一性大学升级为综合性大学的内心冲动, 要真正认识到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是立足根本。放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 以专业建设为中心, 课程建设为重点, 人才培养目标应致立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素质。要加大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改革, 比如改变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等课程所占课时比例过高等不合理现象。
第三, 要打造满足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职业教育尤重言传身教, 一名合格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 除了要胜任课堂教学, 还需要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的了解, 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 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高校应积极探索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 大力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同时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为此, 高校应建立起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兼职甚至轮岗的培养培训制度。必要时, 高校还应聘用来自企业的、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兼职教师。
3. 国家应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引领应用型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乃至推动整个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 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个方面, 国家应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 国家要加快进行高考制度的改革。既然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就不应选用相同人才选拔方法。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要分开, 相应的高中教育也要作调整。
其次, 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不搞一刀切, 不要运动式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第三, 制定合理的高等院校分类管理标准, 改革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职称评审办法。2003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建立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 并于2004年8月成立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对于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采用相同的教学评价标准, 显然有失公允。如果对于转型后的本科院校还要实施类似评估制度, 则非常不利于其发展。同理, 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与普通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素质要求并不相同, 其职称评审办法也应有所区别, 现行职称评审制度非常不利于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
最后, 国家要尽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要逐步改变高等职业教育国有制局面, 可以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灵活的办学体制。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改革关乎未来中国走向[N].南方都市报, 2014-3-24.
[2]堂吉伟德.职业教育的偏见不仅是教育命题[EB/OL].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6/05/content_1509042.htm
8.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 篇八
摘 要:目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已成必然趋势。然而,转型发展之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分析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经验欠缺、师资差、实践教学薄弱等问题,明确转型发展的必然性,探索一条自政府层面到高校自身的改革之路是必然要求。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转型
自《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阶段。在此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于2013年7月由各地方本科院校发起建立;国务院于2014年2月29日举行的常务会议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特别是要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为技术型高校。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时遇到的问题
与一些底蕴深厚的资深大学相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起点低、资历浅,追赶和提升的任务异常艰巨。许多学校成为本科院校后,在探索本科教育以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办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区域优势不强
多数新建本科院校为专科或者成人院校,当地经济欠发达,有些学校甚至是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区域优势较弱、生源质量不理想、高水平人才吸引力小等问题成为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通病。
2.办学经验欠缺,特色定位模糊
相比高职院校办学体制灵活、实践针对性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鲜明的优势,新建本科院校因由高职高专升格而成,从原来的资深专科级的“老前辈”变为本科大家庭的“新人”,导致多数学校在摸着石头过河,不能准确把握办学定位,甚至照搬其他高校的办学经验,故常造成“水土不服”的症状。这种变化就是高校的转型。
3.师资整体实力偏弱,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对于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大多没有强制要求。有些高校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双师型师资的认定标准,且企业与高校间的交流活动也存在政策上的层层障碍。
4.实训设施不完备,学生缺乏实践
良好实践实训环境是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保证,但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以来学生人数激增,所需基本设施的需求加大,因此学校无力更新教学设备,导致学生的实践实训环节与社会生产脱节。
5.缺乏政策扶持,办学经费紧张
当前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需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转型建设中去。然而,由于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能为其投入的转型发展经费及扶植政策更是少之又少。
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必然之路
1.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各行业因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与调整,对引进人才的规模、结构层次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麦肯锡全球教育研究院的一则报告指出,我国到2020年对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将骤增,如若不提高高等人才的技能水平,将会导致超过2000万的岗位空缺。地方高校如能成功转型,将会很快融入到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生产建设的行列中,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2.转型发展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布局
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具有了明显的区域性,培养与地方经济相适应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便成为了地方高校的战略布局。因此高等院校要及时调整当前教育结构,积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
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
1.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前提
政府要扮演好“掌舵者”角色,通过强化行政责任,制订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1)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建设目标。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高校数量还是发展难度都较大,必须在国家整体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在制度政策上明确目标,要鼓励一些学校大胆去创新改革,创立一个良好的转型发展环境。
(2)匹配帮扶政策,建立评估体系。政府必须为转型发展匹配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既体现引导功能,同时保证高校规范发展。政府一是要引导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人才培养,对校企合作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二是制订符合应用技术大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评估指标体系,专业设置权下放到各院校,由学校根据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自主设置专业。
2.高校自身改革是根本
(1)明确办学特色,坚持应用型培养。许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由侧重于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发展而来,过去的实践教学资源和传统恰恰是它们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因此,这类院校应在保证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下,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优势和特色,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2)深化校企合作,共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与真实生产环节相联系,积极应对现代技术对人才的规格要求,注重实践应用,将教学方式与方法结合起来,要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将科学研究、实践教学、技术应用及创新创业四个层面整合起来,尤其要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和科研成果转换环节,这些环节要与企业应用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周世厚,江芳.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歧途”与“正路”——基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审视与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2012(8):50-54.
[2]夏建国,易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路——上海机电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探索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4-4-21.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推荐阅读:
应用本科工程改革09-07
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07-01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自荐信08-15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认知实习》指导书08-02
微时代“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8-18
应用型人才08-17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