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总结

2024-07-19

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总结(精选8篇)

1.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

2010年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市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广泛开展公共信息服务,加快实现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现代化、促进管理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基于对互联网的深刻认识,于200*年建设了**市政府公共信息网,通过明确电子政府信息门户网站的建设宗旨,充分体现“为民办事、办好事,办实事”的思想,将***市政府公共

信息网作为展示整个城市整体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是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一座桥梁。**市政府公共信息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更好的为民服务,扩展其对外宣传、政务公开、咨询服务、网上办事等主要功能。**市政府公共信息网自建成以来访问人数已近***万人次,市政府通过公共信息网这个平台更好的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推动政务公开,更好地为社会公众、为企业提供服务。

一、政府网站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一)指导思想

当前世界环境下,信息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因特网已走进机关、厂矿、千家万户。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的上网人数为2250万,到2004年上网人数已接近1亿,每年上网人数增长近2000万。到2009年,中国上网用户已达到2亿,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用户群。因特网作用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目前,信息和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科技、教育,渗透到政治、军事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据掌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发展,积极投入财力、人力、物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政府部门实现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及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政府网站建设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国务院各部门均已建立了网站,正在大力推进网上办公。在市委领导的关心下,我市的政府网站建设已实现了较大发展,为加快全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政府网站建设与发达地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加快推进政府网站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关职能作用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网站信息访问情况

**市公共信息网自建成以来,日均访问量从最初每天***千个ip,发展到现在已达到每天***万个ip,网民访问量急剧上升,其中“政府信息公开”、“书记市长信箱”等频道成为网民高度关注的焦点。集中精力办好“工业园区”“百件实事网上办”“生活指南”等栏目,并推出“视频访谈”“公众论坛”,加大与网民的互动交流;提升旅游频道质量,加大对我市旅游资源的宣传广度与深度;开设“企业频道”,扩大我市企业的知名度;总之,紧紧围绕建立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主站,以部门网站为子站,形成主站与若干子站集成的网站群体系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使市政府公共信息网成为统一发布政府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二、政府网站建设工作

(一)网站功能介绍

***市政府公共信息网站是面向社会各界发布本市政务信息、提供网上政务服务、反映社情民意,接收社会公众监督的综合性信息网站,是市政府系统网站群体的中心和枢纽,是透视政府工作和了解城市全貌的窗口。立足我市发展情况,市政府公共信息网的基本功能包括:

(1)信息发布

发布政务信息就是向社会公开市政府工作内容,让公众知情、参与和监督,这是政府门户网站的首要功能。以“政务公开”为原则,发布的信息主要有:市政府部门机构组成及其职能,各类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市政府所属各部门的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市政府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等等。城市政府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必须来源可靠,内容准确,时间及时,具有严肃性、权威性。这与各类商业性网站和娱乐性网站有明显的区别。同时,网站首页版面风格应庄重、大方,体现出政府形象的庄严和权威。

(2)网上办事

将市政府面对社会所管理的事项上网,为社会提供服务,一是指示性服务,例如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到政府各有关部门办事指南服务;二是数据查询服务,提供新闻、法规等检索服务;三是互动式服务,例如提供表格下载服务。

(3)网上沟通

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和公众沟通的桥梁,通过建立“市长信箱”、“市民建议”、“网上信访”等栏目,及时反映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要求,听取社会呼声,并及时答复和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从而化解矛盾,密切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4)网上12全文查看

2.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总结 篇二

一、加快财源建设的主要方法

在地方政府财源建设上, 需要对财税政策进行合理应用, 加快财源建设的步伐。

(一) 构建创新科技, 为中小企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很多的政策支持。例如, 对于具有创新性、高新技术企业, 政府应当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上的优惠, 从而使其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促进城市发展。

(二) 通过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加固财源基础建设。振兴工业和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升级, 培育新兴财源的同时要对传统财源进行不断的巩固。对各项结构调整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不断推进, 并且应当将工作的中心放在对新兴产业的培育上, 从而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

(三) 加强招商引资, 提高财源增长点。增加对外开放的专项资金, 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争取获得国内上市企业、集团、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 获得更多的资金。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于服务行业的投资或市场面积达到相应规模的投资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 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费用、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从而最大程度调动投资商的投资热情, 为地方政府财源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 通过多条渠道完成相应的筹资操作, 确保重点财源建设的资金充足。对于投融资体制进行不断完善, 拓宽财源建设过程中的资金路径,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吸附、引导作用, 使重点财源项目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多的资金,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此外, 需要对现代经济市场进行合理应用, 通过发行债权、股票的方式完成融资。

二、财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财源建设中会面临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财源意识差

目前, 我各地政府在财政支出上要确保兜底对象、项目、标准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和扩大, 并且最终通过立法的方式固定下来。但是, 就实际情况来看, 没有类似的政策和法规是针对财政收入的。部分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经济发展的窘境, 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财源结构过于单一, 没有一个长远眼光, 未将精力放在新兴财源上, 这样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一旦市场发生波动, 财源将会发生断层, 由此可见, 基层政府的“生财”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 结构不合理

我国许多城市的财政增长和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较多, 虽然在发展过程中, 中央财政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 但是基层财政收入的增幅却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并且在结构上存在许多问题, 从本质上来看许多增幅都是政府留成。例如, 我国的中西部资源型城市, 政府财政发展快, 但是基层留成偏低, 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根源在于经济运行质量偏低, 结构不合理。

(三) 财政体质约束

某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为工业, 税收征收的重点在烟酒行业和有色金属的采掘和加工。但是, 目前分税制财政体制下, 导致该城市的纳税人数的总量偏少, 这严重制约了市县的财政收入。2014年, 该市的财政中收入约160亿元, 其中约95亿元被省财政拿走, 留给市县的财政收入只有约65亿元。该市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不足5.0%, 与该市所在省份的平均水平相比, 低了约6.4个百分点。省财政收入偏高, 地方政府收入占财政收入总比例偏低, 无法将产业优势合理的转化为地方政府收入, 这对该市的财源建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约。除此之外, 自2013年之后, 国家对营业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进行了不断调整, 这给税收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三、解决基层财源建设问题的合理措施

基层政府要解决财源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在具体工作中需要依据“扩大财源规模, 优化财源结构, 提高财源效益, 增强财源后劲”思路做好以下就几项工作。

(一) 加强招商引资

基层政府在财源建设中很大程度上都依赖招商引资。招商引资中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基层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要树立“招大引强”的正确理念, 增加政府投资, 尽量吸引外地投资, 通过不同的途径拉动当地政府经济稳增长。2、要突出“优秀”二字。项目的服务要由前期服务逐渐向整体服务过度, 并且要主动服务, 由仅依靠政策上的优惠吸引投资, 转变为多管齐下, 从政策、服务、环境等多个方面提高吸引力。3、认清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重点项目, 对于重点项目需要指派人进行跟踪服务, 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如果无法解决, 应当召开会议, 通过探讨找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对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例如, 对于年纳税过百万的大型企业, 扶持要从多方面入手, 使企业做大做强。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应依据地方政府是否可以提高当地财政收入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 项目的引进和筛选要做到有理有据, 尽量引进优质的项目, 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招商引资中, 财政部门要全方位参与到项目前期探讨过程中, 做好决策与参谋, 将项目的财源建设与项目建设的选择合理的结合在一起, 通过政府的合理引导, 最大化项目的投资效益。

(二) 三产服务业的培育

从目前我国分税体质来看, 地方政府发展三产服务业税收贡献与二产相比略有提高。由此可见, 地方政府在财源建设中, 要合理的对工业产业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进行合理应用, 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服务业项目, 推动工业化进程;培养旅游文化产业财源, 在财源建设中, 要坚持走旅游和文化相结合的方式, 打造出属于当地的旅游品牌, 推行受大众喜爱的旅游产品, 最终构成文化产业, 旅游文化产业反哺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格局;着力培育优势产业财源, 积极培育汽车机械、建筑建材、生物制药, 形成多元化具有特点的产业集群;加强对商贸物流产业的培育, 发挥区域经济中心的聚集效益, 地方构建一个物流平台, 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贸易, 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源收入。

(三) 联合体制机制与财源建设

为了解决财政体质对财源建设的约束, 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对财税体制进行深度改革。关注地方税体系在政策上发生的变化, 尽量针对变化提早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提前为地方的发展获取更大的财税体制空间。2、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在收入管理上采取有偿的方式。针对某市的调查结果显示, 该市在2014年, 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总投资约3.2亿元, 市级行政单位的总资源约40亿元, 并且该数值还未包括矿产、土地开发、城市广告等公共资源。但是, 就实际情况来看,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源管理职能并未达到理想状态, 尤其是国有资源整合运营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如果在具体运行过程中, 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盘活或者将其作为投融资平台, 可增收潜力巨大, 并且能够获取不错的经济效益。3、加快总部经济发展, 总部经济发展是经济要素控制中心和现代产业链发展中心, 近几年也成为了地区经济增长的重点, 取得了不错的税后贡献效应, 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该市对总部经济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 从规划、土地、融资、财税等多个方面提供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很好的克服了现代产业人力资源匮乏、配套产业不足, 导致集团总部外迁情况的发生, 很好的促进了当地政府财源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结束语

地方政府财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要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合理的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地方政府在财源建设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在具体建设中, 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从而使财源建设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瑰.二级政府财源建设问题探析——以铜仁市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 2013, 06:85-95.

[2]安彦林, 岳军.济南市地方财源建设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3, 01:92-97.

[3]李忠华.沈阳市财源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4:5-8.

3.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新加坡;廉政建设;启示

随着我国召开十七大,我党逐渐将反腐廉政作为我国未来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有效遏制我国的政府腐败问题,从2002年,我国陆续颁布了多条反腐的政策和法规,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反腐体系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机构较为庞大,一些政府系统中的腐败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为此,我国逐渐通过其他国家的反腐廉政建设经验来对我国的反腐工作建设提供意见,本文介绍的是新加坡廉政建设对我国反腐工作的启示。

1 新加坡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

1.1 对公务员的考核和选拔非常严格

对于新加坡的公务员,其在考核和任用的过程中需要经历非常严格的审核,包括对公务员的个人能力和个人素质以及品德等,通过这些审核能够将一些潜在的腐败人员遏制在源头。然后是国家层面上设置专门的公务员考核委员会,其主要的作用是对公务员的考核和选拔进行审核,这样对公务员的整体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提高,有效限制了腐败问题的出现。通过这种严格的审核制度,加上后期的公务员品德考核,新加坡的公务员队伍素质越来越高。在对公务员的品德进行审核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公务员的个人品德,会将公务员的曾经生活和工作记录等进行严格的审核,然后是后期的行为跟踪调查,这是对公务员工作之后的工作行为等进行调查,然后结合两者对公务员的腐败或者其他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有效的控制了腐败公务员的存在。

1.2 财产申报制度的严格执行

新加坡的公务员在就职之前,需要对公务员遵守的相关规定等进行熟记,然后将自身任职之前的财产进行严格的申报,在任职以后,若公务员的个人财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需要对其进行申报和审核,将财产的变动原因等进行明确的交代。对于新加坡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其制度是非常严格的,不仅需要通过法院的公证,同时还需要将公证资料存放在法院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的保存,而在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完成之后,反腐部门还会对公务员的个人财产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调查,这样能够防止公务员出现虚报财产的问题等。

1.3 高薪养廉制度的执行

这一制度是当今世界上非常独特的一种反腐廉政建设政策,在新加坡,公务员的薪资一直在发生变化,尤其是李光耀执政之后,新加坡的公务员薪资发生了多次变动,使新加坡成为当今所有国家公务员中最高的。对于新加坡的公务员,其薪资水平一般都在私营部门雇员的标准之上,为了保证公务员的薪资水平,新加坡政府还会定期对新加坡的相关行业薪资进行调查,发现公务员工资水平低于其他行业时,其将会对公务员的薪资进行调整,保证公务员的收入足够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且大部分的公务员都能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务员贪污的可能性。

1.4 完备的廉政法律制度

在新加坡的宪法中,对公务员的个人行为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像不得经商等,然后对违反规定的公务员也制定了对应的处罚措施。在处罚条例中,对每一项贪污事件进行了明确的说明,且其处罚程度较重。通过这些完备的反腐法律,使新加坡的反腐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外新加坡的法律平等性较强,任何人违法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无论官员的职位或者地位,且职位较高的官员受到的惩罚更加严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2 新加坡廉政建设对我国反腐廉政建设的启示

2.1 深化政治经济改革,完善廉政制度建设

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其还处在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政府进行主导作用,这种制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问题的出现,但其存在的弊端也很多,一些官员由于具有较大的财务调动能力,往往会滋生腐败现象,同时,较大的经济权利也对官员造成了严重的金钱诱惑。为此,在进行及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尽快将政治和经济进行分离发展,减少政治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大力发展市场经济,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促进。另外,对于政府的权利集中问题,我国也需要尽快对其进行解决,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来降低某些官员的权利集中现象,保证官员的权利能够被全部的人民所监督。

2.2 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通过新加坡的廉政建设过程可以发现,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政策就是全面的监督制度,通过有效的监督使官员的权利行使受到足够的制约,为此,我国在进行廉政建设的过程需要重点对其监督机制进行借鉴。对于我国,监督机制主要是人大代表,但我国的人大代表没有对应的治理权利,且监督过程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导致人大的监督受到较大的限制,为此,我国需要尽快制定完善的人大监督管理制度,使人大代表在监督的过程中能够对官员具有更强的约束性,从而形成一个完善有效的监督网。

2.3 健全选拔和任命机制

同新加坡的公务员选拔和任命制度相比,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和审核等都非常的简陋,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官员在对公务员进行任命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权利,从而根据自身的利益来对公务员进行审核和任命,同时,官员在对公务员进行审核的过程中权利过于集中,为腐败问题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4 完善政府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

为了防止政府官员出现贪污腐败现象,我国需要尽快制定完善的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新加坡,官员的财产申报近乎是一个非常苛刻的过程,其涉及到的审核部门和审核内容非常全面,这使官员的贪污无从下手。而我国对于官员的财产申报已经呼吁多年,但国家还没有制定一个完善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为此,为了不断提高我国的反腐廉政建设,需要尽快晚上对官员财产申报的制度完善。

3 总结

总而言之,反腐廉政建设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且其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包含政治和经济的各个方面,为此,在对我国的反腐廉政工作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反腐廉政制度,并通过对其不断的完善保证我国反腐工作的有效发展,为我国的繁荣富强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家亮,刘稚.新加坡廉政制度建设的特点及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9,31:193-194.

[2]隋立双,赵励宁,刘博识.新加坡反腐倡廉的经验及其当代启示[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3,04:42-44+52.

[3]熊华.新加坡反腐倡廉的经验及其当代启示[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39-41.

4.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篇四

(二)积极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不断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完善了机关发文程序,对规范性文件广泛征求意见,建立了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对超过时限的文件及时申请失效或废止。二是认真完成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照市政府要求,认真完成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今年5月份,对发文进行全面清理,向市政府法制办申请保留《XX市志愿服务管理办法》、《XX市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关于印发XX市获誉立功现役军人喜报送达和奖励办法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老龄办全面建立经济困难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三)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点。积极利用现代科技设备,购买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设备,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管理试点。认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指导民政系统健全行政执法案卷制作、归档、保存和查阅制度。二是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具有民政执法职能的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参加执法证资格考试,建立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准入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所有民政执法人员必须取得民政执法证后才能进行执法。

5.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篇五

一、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规范文化类政府文件制定计划和流程,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审核程序和有效管理,对全年度制定的文件做好规范性文件的评估、修订和清理工作,对发文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和审查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标准化办事事项和办事指南,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全面推广“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材料,缩短办事时间。做好全省办事事项“八统一”梳理工作,完成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的“最多跑一次”事项更新和维护工作。

二、加大执法力度,创新行业管理。2020年,我局全面加大监管力度,维护文化市场稳定。一是推进日常巡查排查。局属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开展各类专项行动48次,出动检查人员1489人次,检查经营单位2507家次。开展文化市场涉恶犯罪线索排查行动4次,排查经营单位125家次。开展文物专项检查11次,检查各类文保单位184家次。全年共办理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件38件。二是创新“双随机”工作。召开文化市场双随机检查启动仪式,联合区级各部门开展“双随机”检查工作,发挥部门合力,全力肃清文化市场。全年组织文化市场双随机抽查行动44次,包括本部门40次及跨部门4次,随机抽查文化经营单位178家。三是实行行业规范化管理。为提高市场监管效率,促进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发展,确保在平安、文明、卫生等各大创建工作中不失分,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对文化市场推行分类规范化建设,实行块状分割,制订管理手册,打造示范模板,成效显著。

二、深化普法教育,狠抓法治宣传。为扩大普法宣传效应,我局在做好日常巡查实地普法宣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开展了各类特色普法宣传活动。一是借助各类媒体平台,播放普法宣传短片。在区城北商业中心电子大屏幕定期播放文化市场宣传短片;借助电影下乡活动,在影片下方滚动播放“扫黄打非”,打击侵权盗版等宣传标语;邀请我区“法治上虞”栏目组,对我区出版物市场监管工作进行现场拍摄、采访执法人员,制成专栏,在上虞电台播放。二是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4月22日,XX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区信义广场隆重举行,参加活动多达400余人。活动现场,100名学生代表签名承诺购买正版读物,发放绿书签1000余份,宣传练习册100余本。现场布置了版权保护宣传、文化创意示范、法律咨询服务、优秀读物展销和非法出版物展示六个展览区,共大家观看学习。三是文化市场宣传走进基层。8月24日,走进陈溪乡虹溪村,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宣传活动,向村民群众讲解“扫黄打非”知识和文物保护要点,并发放“扫黄打非”宣传手册和文物保护宣传册300余份。9月27日,大队执法人员走进丁宅乡学校,举办了“绿书签”讲座活动,200余名丁宅中学校师生积极参加。活动中共向师生分发绿色阅读、呵护未成年人及“绿书签”等宣传资料400余份。此外还组织系统公职人员学法用法考试,确保参学率和考试优良率均达到100%。

四、提升业务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一是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提振干部精气神,抓实工作不松劲,抓深工作创新高,利用周一晚夜学时间,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上级文件及领导讲话、法律法规、经典案例等,提升干部整体素质;严格请销假制度,设纪律检查专员负责上下班考勤、工作纪律督促检查,落实从严教育、管理、监督的要求,加强队伍纪律。二是组织文化市场执法大队队员参加XX市综合执法技能比武。为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质,文化市场执法大队组织三名骨干队员参加XX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经过充分的学习准备和过硬的基本技能,最终上虞取得了团体第一、个人第一“双第一”的好成绩,继续保持了全市执法业务能力领先地位。三是按季度开展业务研讨会。举行季度案卷评析会,评析行政处罚案卷,及时纠正案卷错误;学习办案新规则新思路,探讨执法办案疑难,分析文化市场发展新动态,随时把握执法脉动,按季提升执法本领。

6.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篇六

【内容摘要】

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一、工作开展情况,(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是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二)全面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三)不断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一是完善决策机制,(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积极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五)不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是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七)持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考察,(八)努力开创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一是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

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0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司法厅和市司法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 年)》,以建设更高水平法治青山为目标,全力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法治青山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是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根据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精神,我区全面总结,充分展示青山区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重要成效和亮点工作。2020 年月,包头市青山区被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评选为“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旗县(市、区)”。二是精简审批事项及流程。按照包头市整体部署进行多轮审批事项精简,对审批事项的申请材料进行全面清理规范。除法律法规设定的、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申请材料予以保留外,对审批部门自行设定、重复提交的材料全部予以取消,清理规范后,审批申请材料精简幅度达 30%。三是动态调整权责清单。通过建立清单动态管理制度,摸清我区为企业群众办理各类事项的“家底”、理清权责边界。按照“清单之外无审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制定了青山区政务服务清单;按照“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的要求,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设定的各类证明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形成《青山区本级行政审批证明事项清单》。四是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在全市率先实行街镇执法下沉工作,积极推进向街镇赋权审批及执法事项改革,成立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执法下沉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街镇牵头,部门配合、效能督办的全新执法联动模式,实现基层执法的高效便捷。五是优化公共服务。严格执行自治区、包头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按要求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滚动梳理和动态调整,青山区政府采购中心荣获“全国政府采购百强县”荣誉称号。六是建立综合监管机制。推进涉企信息共享、协同监管、联合惩戒。建立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单位之间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机制,将各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以及其他需公示的涉企信息全部归集到相应的企业名下和“一张网”上,实现企业信息的“双归集”,避免交叉多头执法。今年以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16 个批次;区农牧、民政、执法、人社、财政、民委等部门开展联合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11 个批次,累计检查企业94户;完成上级下派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任务共19个批次,检查企业 1808 户。七是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充分调动和鼓励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在全市率先成立副科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全力做好各类社会组织的服务保障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开展三届公益创投大赛,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工作,受益人群达到 4 万余人,实现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承接,居民受益的良性互动。八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应上尽上”,通过在线平台审批办理,审批类项目的办理时限由国家法定的 20 个工作日缩减为 4 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的办理时限缩减为 1 个工作日。今年以来,通过“蒙畅开”平台,企业全流程网办数量为 650 件,全程电子化率达 98%,排名全市第一。九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建立区级领导包扶民营企业责任制,研究制定《青山区支持非公经济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等相关配套措施。制定《青山区帮扶困难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工作方案》。在青山区市民大厅设立企业开办项目投资自主申报服务专区,推行全程电子化审批,极大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十是强化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保护。按要求完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任务。先后制定水资源、森林资源目标责任等相关制度,圆满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及相关水资源保护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二)全面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近年来,我区先后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发、审核等各类制度。对以区政府、区政府办名义制发的文件进行审查。同时,严格按照时限备案各类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均达 100%。二是定期清理规范性文件。按照“谁起草实施、谁负责提出清理意见”的原则,每年定期开展一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形成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清理后列入继续有效目录的规范性文件共 20 件。

(三)不断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一是完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规章制度,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置“政民互动专栏”,畅通公众对我区作出的重大行政决策提出意见建议的网上渠道。二是健全稳控机制。重大项目实施、重大活动开展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维稳隐患,实现维稳工作的关口前移。依靠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风评工作。充分发挥地企联动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多部门联动机制和社会工作联席会议作用。三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按照青山区人民政府政府常务会议关于加快推动法律顾问统筹使用的工作部署。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律师团队,服务范围覆盖全区各单位,实现律师参与审查、修改各种法律文书、行政程序性文件,为重大法律、行政决策或执法决定提供咨询意见,并处理法律纠纷等法律事务。有效防范和避免法律风险,化解各类潜在矛盾。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积极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每年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搭建“青山区行政执法公示信息平台”,第一批公示的行政执法主体单位均已完成信息录入工作,并接入“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智能化一体平台”,逐步完善信息录入。全区各执法单位也根据自身工作实际积极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二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全力打造“一微、一网、两平台”(青山市民大厅微信公众平台、全市政务服务审批网、青山区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平台和青山区市民大厅信息化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点单”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全力打造政务中心“3351”政务服务提档工程(设立“三个服务专区”、实现“三个结合”、启动“五色便民服务”、创“一流政务服务平台”)。三是不断强化执法监督。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规定和全市统一工作部署,我区组织开展 2020 年第一批新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网上培训和实名制备案工作,为下一步及时开展行

政执法证件清理换发工作做好准备。

(五)不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一是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近年来,我区认真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为 100%,满意率达 98%以上。主动邀请区人大常委会、政协领导同志参加政府常务会、区政府全体会议等重要会议。定期向区人大报告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同时,积极接受司法监督。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被起诉机关均严格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二是积极探索公开模式。2020 年,官方政务微信公众平台“青山人青山事”关注人数已达 5 万人,累计阅读量达到 400 万余次。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是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依法、公正、高效地开展行政复议工作,行政复议案件数量逐年增长,今年,共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8 件。二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力量。切实巩固街(镇)居(村)人民调解组织。加强专业性、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市率先成立区级物业纠纷联调中心,包头市物业纠纷诉调对接中心同步落户青山区。坚持每月两次矛盾纠纷排查。青山区便民服务平台办结率 100%,满意度 100%。三是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行社区(村)法律顾问制度。打造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完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充分发挥 jpad 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一体平台的作用,做好矛盾纠纷、法治宣传、安置帮教、社矫人员管理等工作。法律援助案件应援尽援,审判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依法及时办理。

(七)持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考察。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法治培训制度、普法考试制度等。开展领导干部法治知识培训轮训,每年

平均举办法治专题班 2 次。充分运用网络阵地进行在线普法,法宣在线参与率逐年提升。二是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素养。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坚持普法宣传和执法办案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

(八)努力开创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

一是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及时建立由区委书记担任主任的中共青山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成立协调小组,明确工作规则、实施细则。定期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在网上公布,适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强化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落实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了地区发展整体规划。将法治政府工作目标纳入《青山区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深入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和自治区实施细则,加强定期检查、专项督察力度,推动各部门党政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二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现行政执法信息统一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持续加强法治政府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法治政府建设智能化一体平台”和“青山区本级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推动行政执法部门及时录入信息、及时更新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网上考核。

四是推进行政复议和应诉规范化。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功能。理顺行政应诉工作流程,推动各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行政应诉职责,全面落实

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应诉工作。

7.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总结 篇七

通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 我认为要落实好政府采购工作, 党风廉政责任制应重点抓好三项制度、做好五个结合两道防线。

一、坚持三项制度, 牢固思想道德防线

(一) 坚持定期廉政建设学习制度, 充分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在政府采购工作中的重要性

政府采购工作的立身之本就是《政府采购法》, 其立法宗旨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廉政建设。由此可见, 从源头治理腐败是政府采购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而政府采购中心作为政府采购法规、政策的执行机构, 即承担着从源头治理政府采购领域腐败的重要职责, 又是容易由分散腐败变为集中腐败的部门。因此, 搞好廉政建设既是政府采购工作的生命线, 也是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生命线。

针对政府采购中心工作繁杂的实际, 在廉政学习上要克服“忙”的困难, 坚持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学习与自我剖析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多种学习形式, 把廉政学习制度化, 督学经常化, 使大家从思想深处得到教育,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真正做到警钟长鸣, 永不松懈。

(二) 坚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深化责任意识、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按照财政厅制定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 实行行政一把手负总责, 专职纪检员协助一把手主抓全中心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各副主任对分管的各组负责, 各组组长对各组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 并按照职责划分签订相应责任书。同时中心主任还要与每位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 把廉政责任落实到每个干部职工, 从而使中心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于一张无形的“网”上, 有效督促中心每位干部严格执行责任制, 更加突出责任主体、责任人, 做到权责统一、层层有责任、级级抓落实, 构建起科学、完整、使用、有效的监督管理网络体。

(三) 坚持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和诫勉谈话制度

通过健全警示提醒, 诫勉督导, 训诫纠错三项制度, 保证中心班子成员之间、领导与干部之间定期进行廉政谈话, 同时中心专职纪检员不定期的同工作人员进行廉政谈话, 有针对性地提出廉洁自律的要求。通过谈话提醒, 提高大家执行党纪条规和廉洁准则的自觉性, 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二、做好五个结合, 筑牢行为防线

(一) 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政府采购工作相结合

政府采购中心作为政府采购法规、政策的执行机构, 集中采购任务的实施机构, 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把好这一关是采购中心必须完成好的重要任务。为此, 中心在安排部署工作计划、召开办公会议、安排采购项目中都将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 做到有部署、有执行、有落实、有检查, 使廉政建设工作贯穿于每项采购任务、每个采购环节中, 努力做到每项采购项目完成后无质疑、无投诉, 无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二) 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治理政府采购领域的商业贿赂工作相结合

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腐倡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政府采购作为治理商业贿赂的主要领域之一, 应以此为契机, 从加强防范意识、构建防范机制、提高防范能力、加强监督管理等角度全面落实这项工作, 并建立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在具体工作中, 要把治理商业贿赂与规范政府采购程序有机结合起来, 与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结合起来, 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起来, 及时查找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 定措施、定制度、堵漏洞、促规范, 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当事人的自我约束机制, 每个采购项目实施前, 所有参与的工作人员、供应商和评标专家都必须签署“反商业贿赂承诺书“, 以防止商业贿赂和不廉洁现象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发生。

(三) 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中心内部制度建设相结合起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工作事业发展的保证, 是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十分强的工作, 随着政府采购的法制化进程逐步加快, 涉及政府采购的法规、规章和政策相继出台, 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 要做到依法采购, 廉洁采购, 就要在健全、完善中心各项制度的同时, 把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放在重要位置, 制定中心工作人员廉洁行为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要不断完善行之有效的采购项目双人责任制, 任务下达、采购实施、项目验收的三分离制度。同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廉洁、高效“的宗旨不断修订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使中心各项工作有据可依, 有章可循, 并将这些制度汇编成册, 做到人手一册, 对照执行。

(四) 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中心规范化管理相结合

廉政是政府采购工作的生命线, 规范是政府采购工作的保障。因此要将“规范”作为政府采购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规范化管理促进廉政建设, 以抓廉政建设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保障。一是完善采购中心内部流程。制订和完善《采购中心采购工作规程》、《采购中心采购工作规范化要求》、《采购中心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管理制度, 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使各项采购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积极做好政府采购标准化文本工作。组织专门力量对中心的常用公文和采购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制定涉及货物、工程、服务三大类多品目的采购通用格式文本, 统一在评标过程中的各种表格。同时要建立格式化的公文流转格式以及各类公告文件格式。通过规范上述文件格式, 可以避免招标文件编制中的随意性、倾向性。通过与采购单位之间用制式文件的传递, 可以明确双方责任, 防范法律风险, 有效预防不廉洁行为的发生。三是积极推进中心内部办公网络建设和政府采购软件开发工作, 推行网上采购, 规范询价采购程序, 减少询价采购中的人为因素。四要加大政府采购工作中的信息发布力度, 通过将有关法规制度、采购信息、采购结果在网络、报纸及政务大厅公告栏等有关媒体的公布, 广泛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不断加大采购评审、专家抽取和供应商质疑投诉处理等重点工作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力度, 确保采购结果的公正公平。五在抽取专家环节, 要让位于采购单位。由采购单位在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审专家, 采购中心的工作人员不再参与, 这样可以将采购中心工作人员从抽取专家有倾向性的误解中解脱出来。

(五) 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干部轮岗交流相结合

常言道:“常在河边走, 哪有不湿鞋”。采购中心的工作人员身处采购一线, 经常与采购人和供应商打交道, 时间久了难免产生麻痹、松懈现象, 这就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轮岗。通过轮岗, 一是可以促进干部多岗位锻炼成才, 整合人才资源, 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可以保护干部,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如2007年初, 中心对内部机构设置进行了重大的调整, 将原有的四个部门改为七个组, 即一个综合组和六个采购组, 人员全部重新组合。各采购组职能设置与厅各个支出处室归口管理部门相对应, 各组负责归口部门所需货物、工程、服务类各项目的采购, 各组之间分工协作, 互相协助。这次内部调整既体现了人员轮岗的要求, 又使服务对象相对固定。方便了采购单位与中心工作人员的沟通联系, 缩短了采购环节所需时间, 提高了中心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调动了采购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中心带来了新气象, 受到了省级部门的一致好评。

但是, 仅仅只在内部调整局限性大, 因此, 建议对采购中心干部在更大范围进行轮岗交流, 以便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内部业务运作能力, 更好地服务采购人和供应商, 构建和谐的政府采购环境, 打造一支廉洁、高效、勤政、务实的采购队伍。

三、加强检查落实, 切实把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8.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总结 篇八

政府重塑;从电子政务到电子政府

如何看待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本质区别。必须对“政府”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传统政府是随着工业化发展起来的,代表工业文明的政府形态;而电子政府则诞生于一个信息化与网络时代,是一种信息文明的政府形态。这两种政府形态的差异性,在于信息化及网络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是人类文明形态变革。基于网络技术,使所有行政事务都网络化,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众可以查询到除去国家机密以外的其他所有文件和信息。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又使政府的行政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从政府内部来讲,在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下,政府各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信息沟通上存在严重不足。在网络背景下,政府各个部门的协调性大大增强。因此,从传统政府向现代政府改革转型,面临的是重塑政府。

对电子政府建设的国际比较发现:虽然对新技术的敏感、信息通讯技术文化在各国的成功形成都是重要的变量,可是电子政府的整体进步并不必然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相对应。政府决策、政治愿望、对国家与民众的责任心,公民的参与热情等等,以及政府对电子政府的判断力都对它的进程产生巨大影响,而对电子政府本质认识的深刻性是这种判断力的重要内容。

重塑政府的构架借鉴了企业再造的理论与实践。这些理论被移植到公共行政领域,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方法论,产生了“以公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核心价值观,以重塑为本质的的电子政府整体框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法理基础,即改革的目标是切实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从“以政府权力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转变为“以公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这一核心价值观也是人类文明的跨越式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一些国家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时提出的“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成为电子政府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决定着电子政府体系的创新、设计与建设。

政府网站:电子政府平台最佳选择

政府门户网站作为现代政府与互联网相连接的出口,今天已经越过“门窗”阶段,实质上已成为一级政府体现其执政能力的重要平台。一方面,政府通过电子政务提供的公共管理服务职能,需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这样的公众门户来提供;另一方面,公众也能通过这样一个开放平台,获取政府信息,享受政府服务,参与公共事务,评价政府效能。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政府运行的绩效表。

无论是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和平台提供社会管理和服务,还是建设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政府本身,都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对接。目前各类电子政务向政府门户网站的集成,体现了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的核心平台,其开放性、服务性和公共性,也客观上彰显了政府门户网站作为建设中国电子政府的现实路径。因此我们认为,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应该是一地电子政府的总前台;既是公众办事的平台,也是政府办公的平台;是承载实体政府电子政务的总集成,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网一站式政府。

从服务途径上来讲,政府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例如办事窗口、邮递、电话、传真及互联网)提供服务。但如果服务途径的管理欠缺长远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在传统的服务途径之外增设服务选择,并不会带来提高效率和减省营运成本等理想的效益。电子途径通常是最有效率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服务途径,适当的服务途径管理策略和提供必需的鼓励措施,将有助鼓励公众转用电子途径。而政府门户网站正是这一种高效的电子服务途径管理策略。

从功能上讲,政府门户网站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服务为导向的一个总的服务平台,承载着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服务和民主参与的重要功能。它首先改变了公众和政府信息不对称,具备权威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其次能為公众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服务,有效降低政府和公众的办事成本,再次,也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互动参与渠道,能够方便公众更好的参与公众事务,监督政府运行。

从应用上讲,政府门户网站在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中已经打下了牢固基础,“政府上网”工程已经使得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最为重要的电子政务平台。“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中,强调要使“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也正是对政府门户网站核心平台的确认。

因此,需要进一步将政府门户网站明确为电子政务的核心平台,基于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电子政府。这并不是说内网、专网等平台不重要,而是因为政府门户网站及其提供的服务,才是二者的价值依归。也只有确立政府门户网站为核心平台,才能有效破除信息孤岛等困境,在电子政务网络上,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提供统一完善的公共服务。

u型模式: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府

我们提出的电子政府U型模型体系,是基于政府门户网站,将电子政府的四个概念主体:技术、信息、政府与服务,以及四个对象:企业、公民、公务员、政府融合一体,以服务为导向,为公众提供规范化、便捷化的公共服务为目标,最终实现虚拟政府的一个业务模型。 从一级政府的层面来看,电子政府的U型模型主要表现为,公众/企业为模型的一端,政府为模型的另一端,两者之闻通过统一的一站式公共服务供给来连接,电子监察贯穿在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从而实现服务模式零距离、服务效能零延时、服务库存零监管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u型体系描述为:基于政府门户网站建立统一集成的公众和企业各类诉求采集平台、经由智能调度平台调度,由政府各个部门及应用系统办理,再由政府门户网站集成的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到达公众和企业,电子监察贯穿整个流程,基础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模型包括采集平台、调度(处理)平台。发布平台、电子监察系统和基础支撑平台。其中,采集平台就是政府及共组成部门通过各种公共采集终端(包括手机、网络、短倍等),或者经由其他通信平台到达公众信息接收终端的方式,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和格式规范,从公众或其他组织机构中收集和获取与公共服务需求或供给有关的信息;发布平台就是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将经由部门加工处理后生成的面向社会公众的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或者与某个公民或组织机构直接相关的公共信息、服务,通过有效的公共发布终端或者个人信息接收终端发送给社会公众或者服务相对人,调度(处理)平台,就是政府机关或者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将采集到的公共服务需求或供给相关信息,按照职责分工、行政层级和管辖范围等交由单个或者多个职能部门分别办理,或者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加工生产新的公共信息,电子监察系统,是政府行政监察部门、社会公众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公众信息采集、公共服务调度(处理)、公共信息发布等信息处理的过程节点进行监督管理,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社会公正公平,基础支撑平台,为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公共服务调度(处理)等平台提供信息化/数据支撑的系列基础设施。

政府门户网站按照电子政府U型模型来设计,可以实现“一站采集、一网办理、一口发布、一路监督”。以某级政府门户网站为例,如果按照电子政府U型模型框架来设计,政府网站就需要遵循“两头在外、内部调度、监督协同、整体支撑”的思路,只有这样,政府门户网站的电子政府架构,才可以成为一个优质的公共服务系统,通过门户网站这个统一的技术平台,系统对外面向公民与法人统一采集信息和发布信息,对内面向政府机关为公民与法人服务的业务部门,中间环节就是调度和监察等相关部门依靠一个整体服务网络对节点和过程进行监督。

上一篇:小学语文四年级公开课下一篇:德国城镇规划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