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几种常见墙体裂缝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论文(精选5篇)
1.浅析几种常见墙体裂缝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论文 篇一
空心板梁常见裂缝的形成原因及维修处理措施
赵阳
(吉林市市政设施管理处
吉林 132011)
摘 要:空心板梁是我国常用的小跨径梁体,但其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常出现许多裂缝,本文通过对空心板梁各种类型的裂缝的汇总和成因分析,提出各类裂缝的防治和加固处理措施。
关键词:空心板梁;荷载裂缝;非荷载裂缝;裂缝形成的原因;维修处理措施 引言
空心板梁是目前我国中、小桥上部结构使用最为广泛的结构类型,其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而空心板梁日常使用中最常见的病害就是裂缝,虽然裂缝在规范里是作为正常使用状态中耐久性来评价,但结构损坏乃致倒塌往往是从裂缝的扩展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结构逐渐由安全状态转化为危险状态,因此需准确分析空心板梁裂缝形成的原因,为其养护维修或加固提供技术依据。
空心板梁常见裂缝主要有两类:荷载裂缝和非荷载裂缝,在预应力混凝土梁和非预应力混凝土梁中两者的存在情况也不一样,预应力混凝土中以非荷载裂缝居多,而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常出现的裂缝为荷载裂缝,因此在裂缝分析中需准确测量其宽度和深度,判断裂缝的性质和成因,评价裂缝对结构安全的影响,提出养护或维修加固措施。空心板梁荷载裂缝
2.1 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 2.1.1 梁底横向裂缝
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梁底横向裂缝是最为常见的裂缝类型,这种裂缝通常横
向贯通梁底,裂缝位置基本位于空心板梁,基本位于1/4~3/4跨,这些裂缝是空心板梁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正弯矩裂缝。
此类裂缝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裂缝的宽度,当裂缝宽度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值(《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 99-2003)和《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规定的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宽度限值分别为0.20mm、0.25mm,以下简称规范),不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是正常的荷载裂缝;当裂缝宽度大于规范规定的限值,且梁底裂缝向两侧腹板延伸,尤其是跨中挠度出现较大变形,裂缝宽度扩展至空心板梁理论计算的中性轴高度时,此类病害往往出现在空心板梁对应的桥面铺装出现纵向贯通裂缝,梁间剪力铰遭到破坏,形成单梁受力状态,空心板梁受拉区钢筋处于屈服阶段或受压区混凝土中和轴的高度在不断上移,是空心板梁即将破坏的预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及时进行加固或更换梁板,典型图见图1。
若空心板梁梁底出现横向裂缝且对应桥面出现纵向贯通裂缝,加固措施为人工凿除原桥面铺装混凝土,修复梁间损坏的剪力铰,若空心板梁间铰缝钢筋损坏,须在空心板梁原剪力铰两侧植筋,然后用钢筋钢纤维混凝土重筑桥面铺装,并适当增加桥面铺装钢筋,并增设剪力钉,确保所设铺装层与主梁共同作用。
图1 松江区某桥空心板梁跨中严重下挠,该桥已拆除重建
2.1.2 梁底纵向裂缝
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梁底常会出现纵向裂缝,此类裂缝大多与空心板梁空腔
最低处相对应,裂缝宽度较大,个别裂缝宽度达到0.5mm,往往部分裂缝表面有明显的渗水痕迹或白色结晶物析出,典型照片见图2。
纵向裂缝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空心板梁底板混凝土中钢筋较密,粗骨料不易进入空腔最低处导致细骨料较多,此处也不易振捣(见图3),使空腔最低处混凝土横向收缩应力较其它处大而开裂。裂缝表面明显渗水痕迹表明裂缝已贯通空腔底板厚度,裂缝渗水是由于空心板梁内积水所致,梁内积水是由于梁端堵头板破损,其上伸缩缝止水带失效或桥面连续处开裂,导致桥面雨水下渗并通过破损的堵头板进入梁空腔内。裂缝表面泛白是由于水从缝隙中渗出时将混凝土中Ca(OH)2带出,与空气中CO2作用形成白色CaCO3结晶。
裂缝处治措施:此类裂缝对承载能力并不影响,仅影响耐久性。应先对存在明显渗水痕迹的空心板梁梁底空腔较低处钻孔泄水,然后清洗裂缝表面,风干后涂刷渗透结晶型浆料两遍,封闭裂缝。
图2 空心板梁底纵向开裂并有明显渗水痕迹
梁底纵向裂缝梁底纵向裂缝
图3 空心板梁空腔底部振捣不密实而开裂
2.1.3 腹板竖向裂缝
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跨中腹板也经常会出现竖向裂缝(见图4),裂缝呈枣核形状,即两端细、中间粗,是典型的收缩裂缝,裂缝下端细是由于空心板梁底部配筋量大,上端由于逐渐延伸至受压区而消失,中间粗是由于腹板侧面中部纵向配筋较少,混凝土收缩而使缝宽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空心板梁腹板竖向收缩裂缝下端经常与梁底横向裂缝重合,容易造成收缩裂缝的长度误判为横向裂缝开裂高度。遇到这种情况应根据裂缝梁底横缝的宽度和跨中挠度变化加以区分。空心板梁竖向收缩裂缝不影响结构承载能力,仅影响耐久性,只需封闭裂缝即可。
图4 空心板腹板竖向裂缝
2.1.4 腹板斜向裂缝
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梁端时常出现斜向裂缝(见图5),这类裂缝通常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为中间宽两端细,呈枣核状,与梁体顺桥向呈45°夹角,为腹剪斜裂缝;另外一种为上细下宽,由竖向裂缝引伸而成的斜向裂缝,裂缝从主应力轨迹图上看,在剪弯区段截面的下边缘,主拉应力还是水平向,为弯剪斜裂缝。梁端斜裂缝是由于空心板梁梁端抗剪能力不足所致。裂缝处治措施:裂缝宽度不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时,进封闭裂缝即可;若裂缝宽度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应对梁端腹板进行加固,以提高其抗剪承载能力,通常采用粘贴钢板或梁端增大截面法加固。
图5 空心板梁梁端斜裂缝
2.2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 2.2.1 梁底纵向裂缝
预应力空心板梁梁底端部一定范围和空腔最低处均容易出现纵向裂缝(见图6),梁端一定范围纵向裂缝是由于预应力钢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规定的要求,使梁端混凝土纵向受压较大,横向则受拉,当其拉应变大于当时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即会沿预应力方向开裂,由于大多数预应力空心板梁梁端设有预应力隔离段,所以此类纵向裂缝会在梁端一定范围产生。梁底其他区域空腔正下方纵向裂缝除上述原因外,同时由于空心板梁底板混凝土中钢筋较密,粗骨料不易进入空腔最低处导致细骨料较多,此处也不易振捣,使空腔最低处混凝土横向收缩应力较其它处大,上述两因素导致预应力空心板梁空腔最低处易产生纵向裂缝。
裂缝最大宽度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将不利于空心板梁的耐久性,尤其是裂缝渗水,如不及时维修处理,梁内预应力钢筋由于压力腐蚀其锈蚀速率将会更快,当锈蚀严重时会引起承载能力的降低。针对此类裂缝建议先对存在明显渗水痕迹的空心板梁梁底空腔较低处钻孔泄水,然后清洗裂缝表面,风干后涂刷渗透结晶型浆料两遍,封闭裂缝。
图6 空心板梁梁底纵向裂缝
2.2.2 梁底横向裂缝
预应力空心板梁根据规范规定不允许出现横向裂缝,一旦产生横向裂缝说明预应力不足,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进行专项加固,通常对空心板底板采取体外预应力、梁底粘贴碳纤维布加强或体外预应力和碳纤维布相结合,见图7和图8。
预应力空心板梁梁端有时可能出现横向裂缝,如果梁底横向裂缝向两侧腹板延伸,可能是弯剪斜裂缝引起的,这种裂缝通常在腹板的延伸高度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横向裂缝较短,且不贯通梁底,可能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引起的。
图7 碳纤维布粘贴
图8 碳纤维布粘贴位置示意图
2.2.3 预应力空心板梁腹板斜向裂缝
预应力空心板梁梁端腹板偶尔也会出现斜向裂缝(见图9),这类裂缝分为弯剪斜裂缝和腹剪斜裂缝两种,裂缝产生原因都是梁端抗剪能力不足所致。裂缝宽度不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时,进封闭裂缝即可;若裂缝宽度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应对梁端腹板进行加固,以提高其抗剪承载能力,通常采用粘贴钢板或梁端增大截面法加固。
图9 预应力空心板梁梁端斜裂缝 空心板梁非荷载裂缝
3.1 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是用水泥、水、砂、石子等按设计比例配制,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形成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经过化学、物理和碳化等一系列收缩,当收缩受到约束而产生的拉应变大于当时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就会产生与拉应力方向相垂直的裂缝,如空心板梁腹板表面龟裂等。这类裂缝仅需用渗透结晶型材料封闭即可。3.2 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空心板梁由于钢筋锈蚀而混凝土开裂最为常见,这是因为钢筋在潮湿的环境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产三氧化二铁即铁锈的主要成分,其体积是将增大2~4倍,最终导致混凝土被胀裂,这类裂缝的特点是裂缝沿着钢筋走向发展。
要分析钢筋锈蚀的原因首先要搞清楚钢筋锈蚀和混凝土开裂的先后顺序。若先钢筋锈蚀后混凝土开裂,原因有两种:一是包裹在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保护层偏薄,保护
层过早全面碳化,致使混凝土中的钢筋失去碱性保护而锈蚀;二是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超标而侵蚀钢筋,当混凝土中氯离子超标时虽然钢筋周围的混凝土未碳化,钢筋仍然会锈蚀,这是因为氯离子半径小,活性大,具有很强穿透钝化膜的能力,氯离子首先吸附在钝化膜有缺陷处,使氢氧化铁反应成易溶的氯化铁,使钝化膜局部破坏,产生坑蚀。若先混凝土开裂后钢筋锈蚀,要确定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如荷载裂缝宽度过大或骨料膨胀引起混凝土开裂等,导致外界腐蚀物直接锈蚀钢筋。
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虽然是耐久性范畴,但是空心板梁的主筋锈蚀易导致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减弱,钢筋截面减小,进而降低承载能力,尤其是预应力钢筋锈蚀后,应力腐蚀速度很快,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混凝土剥落露筋处钢筋进行除锈,清理干净后用聚合物修补砂浆进行修补,特别应注意的是,在修补之前必须对露筋锈蚀周围起壳混凝土彻底凿除,钢筋完全除锈,否则类似病害仍将再次发生。空心板梁主筋严重锈蚀的应对主筋钢筋有效面积折减后进行承载能力检算,承载能力不足的可采用粘贴碳纤维布或钢板进行补强。3.3 碱骨料膨胀引起的裂缝
在空心板梁病害检查过程中发现,空心板梁混凝土出现环向裂缝,仔细用手触摸,可明显感觉裂缝两侧有高差,沿裂缝凿除混凝土后,发现混凝土呈锥形,破损处出现姜黄色石子,该石子为膨胀源,这是碱骨料反应的典型特征,见图10。碱骨料反应是由于混凝土骨料含有氧化镁、硫酸盐或生石灰等骨料,当含碱量超过一定量(一般控制在3kg/m3之内)时,这些骨料吸潮后膨胀致使混凝土开裂起壳。这类病害往往呈弥漫性,可以说是混凝土的“癌症”。
图10 空心板梁因碱骨料反应,破损区域呈锥形状
碱骨料反应对槽形梁自损较为严重,不仅削弱梁体的有效截面,而且随时间推移,梁体表面出现碱骨料反应的区域将不断增加,影响上部结构的承载能力,要防止碱骨料反应必须把好混凝土原材料关,对已经出现此类病害的,建议对病害部位凿除开裂起壳混凝土,挖除膨胀核心,再用聚合物修补砂浆修补,维修后表面清洗干净,再涂刷渗透结晶型浓缩浆料,以封闭混凝土表面毛细孔,隔绝水分或潮气侵入,以确保结构的耐久性,并加强日常巡查,对新出现的碱骨料反应须及时修复。结语
综上所述,空心板梁出现的裂缝种类虽多,但每一条裂缝都有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本文通过对空心板梁裂缝的分类、对应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各种裂缝处治措施的详细阐述,对桥梁养护人员正确认识空心板梁裂缝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S],人民交通出版社 [2]《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 99-2003)[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S],人民交通出版社 [4]《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S],人民交通出版社
[5] 王欣智,谈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纵向裂缝分析及处治[J],建筑科技与管理,2009,9。
2.浅析几种常见墙体裂缝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论文 篇二
1.1 龟裂裂缝
房屋建筑墙体龟裂裂缝出现在外墙水泥砂浆抹灰层, 龟裂裂缝会产生墙面起鼓, 导致抹灰层脱落, 产生结构和行人的安全隐患。
1.2 材料裂缝
不同材料间会因理化性能和施工技术等原因产生水平分布或垂直分布的裂缝, 一般在填充墙体与梁柱的结合处材料裂缝会有产生的可能。
1.3 温度裂缝
房屋建筑墙体的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差异会产生抹灰面的裂缝, 房屋两端, 屋盖与墙体之间平屋顶、刚性屋面都会比较容易发生温度裂缝。
1.4 沉降裂缝
房屋地基沉降不均匀, 会使房屋建筑墙体由下而上产生三角形裂缝, 一般要等到沉降作用停止, 沉降裂缝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沉降裂缝一般在地基处发生, 然后向上逐渐发展。
1.5 结构裂缝
结构裂缝的出现意味着墙体砌块受压破坏, 在洞边墙和砖柱等部位结构裂缝容易出现。
2 产生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原因
2.1 龟裂裂缝的原因分析
其一, 墙面砂浆的配合比不合理, 干缩严重从而造成龟裂。其二, 施工中抹灰的分层不清楚、不合适, 不密实很可能引起龟裂。其三, 施工人员在表层抹光后或压光同时外涂一层纯水泥膏出现龟裂裂缝。其四, 砂浆层养护不力, 失水过快并引起龟裂裂缝。
2.2 材料裂缝的原因分析
首先, 对材料属性把握不准产生的形体变形而引起裂缝。其次, 未使用特定的砂浆砌筑、砂浆标号低等原因也会产生材料裂缝。最后, 特殊材料受到温度的影响而产生裂缝。
2.3 温度裂缝的原因分析
由于普通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砌体的膨胀系数不同, 因此在彼此之间会因温度不同而产生剪应力和拉应力, 进而导致温度裂缝的出现
2.4 沉降裂缝的原因分析
首先, 房屋基础设计不合理, 对沉降系数的估计出现失误。其次, 地基中渗入地下水, 地基中含水量不正常变化会导致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和开裂。最后, 房屋出现不同部位较大的高程差和尺寸差时, 因沉降幅度不一样而产生裂缝。
2.5 结构裂缝的原因分析
外部荷载超过结构的极限状态, 而墙体内的所埋设的管线破坏了墙体的整体构造, 房屋工程质量的低劣、降低等原因都会产生结构裂缝。
3 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3.1 龟裂裂缝的防治措施
在裂纹较多的墙面, 首先认真检查墙面, 区分墙体上裂纹的种类, 找出缝宽大于0.3mm、缝深1mm以上的裂纹。对龟裂裂纹进行处理和补缝, 可以增强抗剪强度, 修复墙壁。
3.2 材料裂缝的防治措施
将裂缝位置沿裂缝开成深10mm、外宽20mm的V行槽口, 清除装饰胶凝材料至墙体并清洗干净。用底层粉刷石膏铺粘第一遍100mm宽耐碱玻纤网格布, 兼基底找平。同样方法进行第二遍150mm耐碱玻纤网格布粘贴。待第二遍粉刷石膏上强度后再进行刮腻子层, 进行装修施工。
3.3 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
在裂缝墙体两侧用4Φ6@200或Φ6@500钢筋网片, 两侧网片用钢丝固定后, 用水泥砂浆外部抹面处理。
3.4 沉降裂缝的防治措施
一般性裂缝直接采取使用填缝修补或灌浆修补, 材料可以使用水泥砂浆。对于有害裂缝可先敷贴钢筋网片, 再用灌细石混凝土或分层抹水泥砂浆加固。
3.5 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
用空压机吹扫干净灰缝以准备, 用结构胶将φ6钢筋嵌入灰缝中, 在外侧抹上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
4 结语
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是砖混结构房屋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产生是施工技术、管理环节、原材料等诸多环节出现问题的集中性反应, 应该将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分析、防治和处理转化为提高房屋建筑墙体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手段, 通过科学设计、严格施工、控制原材料质量、规范技术运用等一系列措施控制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因素, 阻断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因果关系, 降低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减小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影响, 在提高房屋建筑墙体承载力的基础上, 确保房屋建筑墙体达到设计的质量和功能, 为人们提供更为稳定、安全的房屋建筑。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砖混结构为主体的建筑形式有了广泛的应用, 并且因其造价低、施工简便、结构性能好等优点, 占据了房屋建筑的广阔市场, 并在各地有着大量的施工。砖混结构房屋在结构和性能上表现出抗剪能力和抗拉能力上的弱点, 受到施工、材料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容易在墙体产生各种裂缝, 既不利于房屋建筑的美观, 也不利于房屋建筑的功能, 而且还会形成各种问题和隐患, 影响房屋建筑整体施工和质量, 引发建筑纠纷。本研究立足房屋建筑墙体施工的细节, 在说明房屋建筑墙体裂缝表现的基础上, 分析了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阐述了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施工防治的措施, 提供了施工中处理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方法, 以便规范地进行房屋建筑墙体施工, 确保墙体裂缝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房屋建筑,砖混结构,墙体裂缝,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朱同照.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01) :62-63.
[2]王赫, 全玉琬, 贺玉仙.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3]郑剑飞, 牛宗保.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原因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11) :59-60.
[4]赵喜柱, 曹健.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原因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35) :78-79.
3.浅析几种常见墙体裂缝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论文 篇三
关键词:建筑工程;墙体裂缝;产生原因
0 前言
建筑工程墙体裂缝是建筑行业的质量通病,裂缝的产生不但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严重的还将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危及到人身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从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才根源找到问题的所在,从中结合有效的处理防治措施,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1 工程实例
某办公大楼地下一层,地上4层,局部5层,主体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二次结构墙体为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大楼主体结构于2008年7月完工,2008年11月投入使用,2008年11月25日发现墙体开裂。
通过现场的实际调查发现,每层的墙面几乎都有裂缝产生,尤其是靠近走廊的外纵墙上,裂缝最严重。
整个墙体上,竖向的贯通裂缝由梁顶发展到梁底,如图1所示。同时,所有的门窗洞口都有“八”字形裂缝,如图2所示,个别的梁底与下部的填充墙连接处和框架柱与填充墙连接处有水平向裂缝。
图1 竖向裂 图2 “八”字型裂缝
经过几年的持续观察,发现墙体的裂缝与季节的交替变化关系很大,绝大多数的裂缝是在墙体施工完毕后的1-3年中每年的春夏季节交替的时候出现。最先出现的是在墙体施工后的第二年春夏季,在之后的2-3年裂缝不断发展,但随后会趋于稳定。比较特殊的是对于干缩裂缝,不是一次完成,会发生二次干缩的现象,经过测算,第二次的干缩变形能达到第一次的82%左右。
而墙体裂缝的宽度,一般都较小,肉眼很难发现,使用裂缝宽度仪观测,最大的宽度不到1mm,这些墙体裂缝对结构的安全没有影响,主要是砌体表面的抹灰由于失水干缩造成的。但是在一些墙体的两侧对称分布的裂缝宽度较大,有的宽度测定发现超过了3mm,其中以斜向裂缝的宽度最大,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裂缝较少且宽度较小。
在调查中还发现在所有的楼层中,又以一层和顶层的裂缝数量较多而且宽度较大。如办公楼一层填充墻大概每隔3m就存在竖向均匀分布的裂缝,在墙角处还有“八”字形分布的裂缝。而顶层的裂缝最为严重,尤其是端部的墙体。办公楼顶层的窗间墙上的竖向裂缝从框架梁上一直延伸到底部,非常的严重,个别墙体还出现了第二条主裂缝,如图3所示。
图3 第二条主裂缝
2 裂缝原因分析
由于填充墙墙体裂缝涉及的原因非常多,如砌体的干缩、外界温度环境的变化、施工不规范,构造不合理等,这些都会对墙体的变形和开裂造成影响,这些原因造成的内力大于墙体的应力极限,墙体就会开裂。所以,研究墙体的裂缝,必须结合材料、设计、施工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2.1 砌体的干缩影响
目前的研究表明,砌体的干缩过大是造成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使用的砌块基本是以混凝土作为原料,而混凝土的干缩较大,对混凝土的砌块而言,必须要严格控制其干缩。
尤其对采用轻集料的砌块,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会逐渐的发生失水的收缩,根据材料和制作质量不同,收缩值在0.33~0.66mm/m之间,收缩随着时间会越来越小。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一般是露天堆放,吸水率很高,能达到16%~22%,在砌筑前还会浇水,导致砌块的含水率一直很高。在后期的使用中,随着水分的蒸发,就会导致很大的干缩。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假如后期再次淋雨或者抹面时浇水,会导致二次干缩,裂缝会加大。
2.2 耐久性的影响
现在国内对耐久性的研究越来越关注,耐久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实验表明,干湿循环和碳化对轻集料的混凝土砌块的影响很大,会降低其抗拉、抗压、抗折强度。
2.2.1 碳化性的影响
实验表明,碳化对砌块的强度和抗裂性破坏很大,如果填充墙的墙体表明未作装饰,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墙体表面会很快发生碳化,导致墙体已碳化的部分,强度减少,抗裂性降低。假如工程的速度比较快,在填充墙墙体施工完毕马上就进行抹灰施工,有了抹灰砂浆的保护,就可以及时阻止碳化对墙体裂缝的影响。假如工程的施工速度较慢,在填充墙墙体施工完毕后,较长的时间都没有进行表面的抹灰施工,容易造成墙体表面发生碳化,导致墙体的强度减少,抗裂性下降,墙体容易出现裂缝。研究表明,采用混凝土作为骨料的砌块,180天的正常碳化深度就可以达到50mm,而且碳化还会引起砌块的收缩,加剧裂缝的出现。
2.2.2 干湿循环的影响
填充墙墙体施工完毕后,外墙受到的主要是雨水造成的含水率的改变,内墙受到的主要是室内湿度和渗漏造成的砌块含水率的改变。不论是内墙还是外墙,含水率的增加,都会导致砌块的砌块降低,而且干湿循环还是产生墙体的变形,变形力大于墙体内部的约束力的时候,墙体就会出现裂缝。
2.3 施工质量的影响
墙体砌筑属于纯手工的施工过程,受到人为干扰的因素很大。尤其是采用新型的砌块的时候,缺乏使用经验,在砌筑时还是按照粘土砖的砌筑方法,也会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填充墙不属于建筑结构,不属于承重构件,对墙体的质量也不重视,施工过程中没有认真的监控,操作的工人没有提前进行正规培训,施工水平很低,墙体出现裂缝也是在所难免的。
通过对大量工程进行调研,发现在施工工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未按《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施工,其中砂浆饱满度,灰缝的厚度,砌块错缝搭接的长度,砌块顶部反砌,局部镶砖等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
因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像粘土砖是实心的,其肋部很薄,即使是采用反砌,上部砌块也是靠20mm的砂浆带与下部砌块连接,导致砂浆饱满度非常低,从受力的角度分析,受压面积也会减小,而且砌块的吸水性比粘土砖大,砂浆的用量本来就少,这样砂浆中的水份被砌块吸走,砂浆自身的水化不能完成,导致填充墙墙体出现沿着灰缝的裂缝。
而灰缝的厚度,现场观测,一般都不能达到10mm,一些甚至只有4~5mm,有时候为了凑模数,还出现了没有砂浆的瞎缝和透明缝,严重的会降低墙体的抗剪强度合砂浆和砌块之间的粘结强度,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但是灰缝的厚度也不是越大越好,现场发现,个别工地的水平灰缝过厚,有些甚至达到了25mm,砂浆的浪费严重,砂浆失水收缩也会加大。实验表明,砂浆的收缩早期较大,假如水平灰缝过厚,会导致墙体出现较大的竖向沉降,墙体与上部的梁板不能紧密的结合,会在结合处出现较大的水平裂缝。水平灰缝过厚,还会增加砂浆的横向变形,墙体受压后受力会非常复杂,导致墙体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产生裂缝。
墙体错缝搭接的长度不够也是现场观测到的普遍现象,《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规定: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搭接长度应大于9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对混凝土空心砌块则要求對孔、错缝:对孔即上皮砌块的孔洞对准下皮砌块的孔洞,使上、下皮砌块的壁、肋比较好的传递竖向荷载,保证填充墙的整体性及强度。所谓错缝,即上、下皮砌块错开砌筑(搭砌)以增强填充墙的整体性。
但是,很多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墙体很难有完全符合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有些还出现了通缝,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的概率增大。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填充墙砌筑到距框架梁底200mm,要用实心粘土砖斜砌挤紧,但是这种砌筑方法施工难度较大,导致粘土砖和框架梁下的砂浆饱满度较小。表面抹灰完成以后,此处的空隙被覆盖,日后墙体产生沉降,框架梁底部和填充墙墙体之间就会出现水平裂缝。
由于砌块的规格较为单一,工人在施工时常常使用断裂的砌块砌筑,有时候直接用粘土砖填塞,出现规范不允许的混砌作业。结果就是不同墙体材料由于各自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以及干缩湿胀性能不同,随着外界的温度和环境的变化,各种材料的变形也不一致,容易造成填充墙墙体出现各种裂缝。
3 结论
总之,要想控制墙体裂缝的产生,重点在于防治,并需要从设计、施工等过程中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裂措施,加大主动控制的力度,才能提高建筑质量的可靠性。只要严格执行规定,做到设计与施工紧密配合,控制裂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实践证明,过去许多工程凡是采取了控制裂隙措施的,一般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芳.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
4.墙体裂缝的种类及处理方法1 篇四
砌体裂缝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常遇到的一个质量通病,引起这的通病裂缝原因是多方面,既有设计上的原因,又有施工方面的因素。但一旦出现的砌体裂缝往往施工单位无从着手,设计单位拿到后感到措施贫乏,该维修的裂缝不修,不该修的裂缝作处理,修了裂、裂了修,反反复复,施工单位与设计方面常常引发争议。住户在准备做装璜时,认为房屋有质量问题,能理解的住户只要作维修,遇到不太理解的住户提出种种理由。至于什么样的裂缝需要处理呢?我们在这里借此一页与同行们探讨,关键在于裂缝的性质及其危害程度要有专业性鉴别。例如,砌体因抗压强度不足而产生竖向裂缝,是构件达不到临界状态的重要特性之一,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固或卸荷;而常见的温度裂缝,一般不会危及结构安全,通常都不必加固补强,只在其砌体表面维修即可。因此,鉴别裂缝的不同性质是十分重要的。
一、裂缝性质鉴别
砌体最常见的裂缝原因是温度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这二类裂缝统称为变形裂缝。荷载过大或截面过小导致受力裂缝虽然不多见,但其危害性往很严重。由于设计构造不当,材料或施工质量低劣造成的裂缝比较容易鉴别,但这种情况较少见。因此,本文重点阐述鉴别裂缝的方法和根据,下面主要经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从裂缝位置、形态特征、开裂时间、发展变化、建筑特征、使用条件和建筑变形方面,以下介绍三类裂缝的鉴别方法,供参考:
二、砌体裂缝是否需要处理的界限
(一)标准规范的规定
1.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对砌体裂缝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但有一节“防止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以往设计中虽在构造措施上作了规定,砌体裂缝依然屡见不鲜。
2.《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中,对砌体裂缝是否需要处理的界限作了规定:
(1)受力裂缝:当砌体结构或构件已出现明显的受压、受弯、受剪等受力裂缝时,应采取措施处理。
(2)变形裂缝:当砌体结构或构件因温度、收缩、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裂缝时,应处理和必须处理。
3.建设部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有关砌体危险构件的规定:
(1)砌体裂缝长超过层高的1/
2、缝宽大于20mm的竖向裂缝,或产生缝长超过1/3的多条竖向裂缝。
(2)梁支座下的墙体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柱体产生多条水平面裂缝。
(3)门窗洞口或窗间墙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竖向裂缝或水平面裂缝。
(4)砌体柱身出现水平裂缝,或产生竖向贯通裂缝,其缝长超过柱高的1/2。
(二)砌体裂缝处理界限的建议
1.根据裂缝鉴别的依据,正确区别受力或变形两类不同性质的裂缝。
2.当确认为受力裂缝后,由原设计部门根据砌体的实际强度和尺寸进行验算,作出“应进行处理”或“必须处理”的结论。
对于明显的受力裂缝均认真分析,尤其是受压砌体的竖向裂缝,梁或梁垫下的斜向裂缝或竖向裂缝,柱身的水平裂缝。只有在取得足够的依据时,可不作处理。
3.当确认为变形裂缝时,应根据结构特征、环境条件、使用要求和可能造成的危害作适当的处理。对已经稳定的变形裂缝,一般不作结构性修补,而仅作恢复建筑功能的局部修补。对造成柱断裂或产生水平错位的裂缝,必须及时加固处理。
4.墙体出现明显的交叉裂缝时,必须认真分析处理。
三、裂缝处理原则
(一)基本原则
1.查清原因:从消除裂缝因素着手,防止再次开裂。如控制荷载,改善屋盖隔热性能等。如有人字形屋架或屋盖,采取加固措施,减少下弦伸长值,降低屋盖对墙或柱施加水平推力等。
2.鉴别裂缝性质:重点区别受力或变形两类性质不同的裂缝,尤应注意受力裂缝的严重性与迫切性,杜绝裂缝急剧扩展而导致倒塌事故的发生。
3.观测裂缝变化规律:对变形裂缝应作观测,寻找裂缝变化规律,或确定裂缝是否稳定,作为选择处理方案的依据。
4.明确处理目的:如对裂缝封闭、地基加固、结构补强、减少荷载等。
5.选定适当的处理时间:受力裂缝应及时处理,地基变形最好在裂缝稳定后处理;温度变形裂缝宜在裂缝最宽时处理。
(二)具体原则
如我们经常遇到的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和荷载裂缝等,可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
1.温度裂缝:一般不影响结构安全。经过一段时间观测,找到裂缝最宽的时间后,通常采用封闭保护或局部修复方法处理,有的还需要改变建筑热工构造。
2.沉降裂缝:绝大多数裂缝不会严重恶化而危急结构安全。难过沉降观测和裂缝变化状态,对那些沉降逐步减小的裂缝,待地基基本稳定后,作逐步修复或封闭堵塞处理;如地基变形长期不稳定,可能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时,应先加固地基,再处理裂缝。
3.荷载裂缝:因承载能力或稳定性不足或危及结构物安全的裂缝,应及时采取卸荷或加固补强等方法处理,并应立即采取应急防护措施。
---------------------------------------
填充墙体截面缝的预防与修补
填充墙体的界面裂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新老建筑中都存在,尤其是用某些收缩较大的新型墙体材料,且未根据新型墙体材料的特性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建筑中,界面裂缝较为多见。
l 界面裂缝及产生原因
常见于填充墙墙体与混凝土梁、柱等结构构件之间的结合处。当墙体材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材料养护期、设计和施工未根据其特性,而处置不当时,在施工后一定时间内会产生一些裂缝。
裂缝的产生和材料的抗拉强度与材料内部的拉应力有关,当墙体的抗拉强度大于拉应力时,不会出现裂缝;当墙体抗拉强度小于拉应力时,产生裂缝,且裂缝必在拉应力大于抗拉强度处产生。
凝土砌块和混凝土砌块,都是含水的硅酸盐制品,都经过带水的养护,制品从较高的含水量至平衡含水率,是一个水份减少的过程,随着水份的减少,制品产生收缩;水化硅酸盐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质物,会与大气中的CO2进行碳化反应,碳化反应的结果释放出水化产物中的水,也会引起制品的收缩,新型墙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收缩,当墙体的两端受约束,随着墙体的收缩。在墙体内部产生拉应力,在墙体中两边的应力小,中间的应力大。当墙体与柱子的连接强度大且墙体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小时,在墙体的中间的位置呈拉应力>抗拉强度,变形在该处体现出现裂缝;当墙体与柱子的连接强度较小且墙体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大时,变形出现在界面处,产生界面缝。
界面缝一般是安全的
填充墙是自承重墙,与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无关。墙体与柱、梁等结构构件有拉接筋相连等构造措施,能经受一定量的侧向力、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界面缝的出现,一般不会对结构安全产生威胁,仅仅是影响美观。
界面缝的测试及观察结果
为了解决新型墙体材料作为填充墙时的界面缝问题,按目前常用的材料和常用的方法进行试验,其中部分试验为选具有代表性的墙体材料,砌成填充墙,测试界面处的变形情况和观察裂缝的生成情况。试验选用的墙体为: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按现行规范,砌筑成高2.8~3m的填充墙,柱子的间距为3.3~3.4m,砌筑砂浆为M5.0砂浆,砂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专用粘结剂砌筑。砌筑完成28天后,做外饰面,共计有4种方法:(a)抹1:4:0.01(水泥:砂:AD4002稠化粉)砂浆;(b)抹l:3(砂泥:石膏)砂浆;(c)覆石膏板;(d)覆防火板。
为比较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解决裂缝的效果,选择下列四种方法对填充墙体与混凝土柱的界面的对应部位作了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a)在对应界面位置的水泥砂浆中加钢丝网。(b)在对应界面位置的石膏砂浆中加玻纤网格布或钢丝网。(c)在对应界面位置的水泥砂浆表面采用AD4005弹性腻子作柔性连接。(d)在对应界面位置的覆纸面石膏板和DF防火板,界面缝与板的拼缝采取对缝和错缝二种方式。板缝采用弹性腻子、柔性腻子。变形的测试:
在每条界面缝位置的两侧埋测试头子,间距5~7cm,长度方向共同4对,早期每隔一周测一次,中后期每隔二周测一次变形。
经一年半的测试和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现象,分析结果如下:
(1)界面缝的产生与材料本身的收缩值有关,并与施工时的状态和环境有关。砂加气墙体裂缝较小,多孔砖墙体裂缝较大:砂加气采用专用粘结剂砌筑,水份较小;多孔砖墙体采用砂浆砌筑,砌筑后第二天,墙面者昕艮潮湿,水分较多。
砂加气在温度湿度变化较小的一楼裂缝较小,在温度湿度变化较大的二楼裂缝较大。
(2)界面缝产生后,缝的大小随着温湿度的变化而变,阴雨天裂缝较小,晴好天裂缝较大,主要为热膨冷缩和湿胀干缩引起。
(3)当变形>0.2mm时,采用刚性材料处理的位置都出现了裂缝。即在本试验中所用的几种刚性材料,抗变形的能力都小于0.2mm。不采用增强材料的刚性材料处理部位,产生一条连贯的裂缝;采用钢丝网或玻纤网格布增强的刚性处理部位,产生多条不连贯的小裂缝;主要原因为增强材料分散了变形引起的应力所致。
(4)采用柔性处理时,变形≥l mm时仍未见裂缝。柔性材料的相对变形较大,在该部位柔性材料的绝对变形能力大于缝的变形量。4界面缝的预防
根据界面缝的特点,产生原因及试验得到的结论,对解决界面缝提出下列一些预防方法与措施:
(1)减少卜墙时墙体材料本身的收缩值。对加气混凝土砌块注意出釜适当的时间、存放时注意防止淋雨,使砌块在含水率较低时上墙;对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多孔砖,注意材料的配比(有些厂家的制品不用石子做骨料,收缩值偏大)和一定的养护期。
(2)减少墙体的收缩,尤其是粉刷后的收缩尽可能少。砌筑前砌块浇水会增大收缩,故不应浇水;加气混凝土可采取=F作业法,用专用粘结剂砌筑;砌筑后间隔较长时间再做饰面;加气混凝土砌块可用批嵌方法做饰面,减少饰面后的收缩。
(3)减少墙体的绝对收缩值,释放墙体的应力。减少构造柱间距,控制墙的长度一般为2.5~3m;对收缩较大、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构造柱不设马牙槎。设马牙槎使构造柱对墙体的约束力加强,绝对收缩值增加不利于拉应力的释放,实际使用中采用马牙槎的墙体有在离构造柱一米左右处出现纵向收缩裂缝的现象。
(4)墙体材料与梁柱采用发泡聚氨酯连接。
(5)在对应界面接缝处的表面采用柔性连接。根据界面缝是安全裂缝,仅影响美观,可在表面进行处理。表面处理的方法和所用的材料,按界面处的变形情况而定,如果变形小于0.2mm,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石膏砂浆,并在砂浆中加入钢丝网片或玻纤网格布。钢丝网片或玻纤网格布的加固,虽对抑制墙体的变形没多大的作用,但可使墙体变形时在该部位产生的应力。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分散,提高砂浆层的抗变形能力。当变形大于0.2mm时,应采用柔性连接,采用性能较好的弹性腻子和合适的施工方法可解决较大变形的界面缝。柔性连接的方法为:
(a)在对应混凝土与砌块接缝处的粉刷砂浆表面,留一个宽40~50ram,深3—5mm的斜槽;
(b)在中间部位涂隔离剂,宽20mm左右;
(c)分二次将斜槽填平,前一次填忱粥厚度,干固后填第二次;
(d)弹性腻子干固后,批AD4008柔性腻子使表面光洁;
5界面缝的修补
已建成的房屋如产生界面缝可进行一些修补:裂缝的修补,关键不在于裂缝的大小而在于裂缝的变形,应根据变形情况选择修补材料和方法,曾见修补不当裂缝由一条变成两条和修补材料因裂缝变小而鼓出。如果裂缝稳定不变形,在裂缝上批嵌建筑腻子即可;如果裂缝变形小于0.2mm,可去掉原饰面层,在裂缝处抹水泥砂浆或石膏砂浆,并用钢丝网片或玻纤网络布加强。水泥砂浆中不宜用玻纤网格布。石膏砂浆中不宜用普通钢丝网片,以免砂浆对加强材料的腐蚀;加强材料应靠近砂浆的表面层,这样有较好的抗裂效果;如果裂缝变形较大,可在裂缝处的表面采用柔性处理,并估计裂缝变形的大小,根据弹性腻子的性能,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弹性层在一定的相对变形范围内,保证有较好的美观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墙体裂缝修补:
(1)清理裂缝两边,使产生宽30~50mm,深2~3mm的斜槽;
(2)裂缝变化较大时,斜槽深3~5mm,中间涂隔离剂,宽20mm左右;
(3)其他与柔性连接相同。
柔性处理方法,已在多个工程中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结语
(1)一般主要由墙体收缩引起界面裂缝是安全的。
(2)新型墙体材料因本身收缩较大,抗拉强度较小,作填充墙时,较易产生界面缝。
(3)可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产生界面缝,已产生的界面缝可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修补。
(4)裂缝的处理,关键是变形,变形小于0.2mm时,可采用刚性材料处理,变形大于0.2mm时须用柔性处理
---------------------------------------
框简结构的,裂缝是砖块与钢筋混凝土之间出现的,因为砖与混凝土吸水率和伸缩率不同造成的,应该是开槽2CM,先用弹性腻子填上,再用石膏批上,干贴一层牛皮纸,有是批一层石膏,湿贴一牛皮纸,再做含901胶的腻子,必要时要加钢丝网。
对于墙体上的施工洞的填充墙与墙体接口处的裂缝处理,应将裂缝两边的基层铲除约150毫米,用膨胀螺栓固定钢丝网,分层抹灰到原墙面基层厚度,干燥后再进行饰面层施工。
---------------------------------------
浅析轻质砌块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轻质砌块作为一种新型墙材产品,以其容重轻、保温隔音好、施工方便等优点,被普遍采用,用作框架结构房屋的分隔和填充材料。轻质砌块主要包括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砼砌块、粉煤灰砌块等。目前,在山西太原市建筑工程当中应用较多的是加气砼砌块,使用量占新型墙材使用量的85%以上。然而,轻质砌块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墙体抹灰后出现了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裂缝。作为一名墙改工作者,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对生产、设计和施工等多方面做过调查,想就轻质砌块填充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一番探讨。砌体裂缝的原因分析
1.砌块本身材性产生的问题。一是由于砌块本身的性能即它的收缩性引起的裂缝。轻质砌块收缩率比黏土砖大,在自然收缩过程中,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缝;二是由于砌块单体体积大,灰缝面积小,砌体的抗拉、抗剪度低,仅为黏土砖的1/2,容易沿灰缝方向产生裂缝;三是填充墙自身收缩而产生裂缝,这主要是由于砂浆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而引起的收缩。再者,是由于砌筑砂浆凝结硬化时会产生收缩;四是砌块强度达不到要求产生的裂缝。由于非承重填充墙主要承受自重受压荷载作用,因此这种裂缝多为垂直裂缝;五是因不同材料差异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如框架柱、梁与填充墙之间、填充墙与剪力墙之间的裂缝。这种裂缝实际上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由于填充墙和钢筋砼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得温度变化时两种材料的收缩量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在两种材料结合处的裂缝。
2.设计构造产生的问题。设计单位对轻质砌块材质、性能认识不足,缺少经验,考虑不周,在设计中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造成一些设计缺陷。主要问题有:一是当墙体尺寸与砌块规格不配时,难以用砌块完全填满,造成砌体与砼框架结构的梁、柱、板部位空隙过大,容易开裂;二是在设计中对单片墙体水平长度超过5m的砌体未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三是房地产商为了室内的美观,采用将大量的管线凿墙暗埋的方式;四是在门窗洞及预留洞边等应力集中区,未采取有效的拉结加强措施时,会由于撞击振动引起开裂;五是砌筑砂浆设计强度过低,会使墙体刚度不足,也容易引起裂缝。
3.施工引起的问题。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中未能严格按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程操作,对轻质砌块本身的性能及特点认识不足,措施不力,从而造成一些裂缝问题。主要有:一是施工前不做砌块的排列图设计,砌块无错缝对孔搭砌,日砌高度过大,均容易引起墙体开裂;二是使用了龄期不足或雨期淋过雨的砌块;三是砌筑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灰缝不饱满,削弱了墙体的抗拉、抗剪强度,而引起墙体开裂;四是砌块与砼柱或剪力墙连接处及施工洞口填砌处理不当;五是在不同材料的接口部、新旧砌体连接处及开槽位置,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可因起抹灰层的开裂;六是开洞槽埋管线后,填塞及抹灰层面处理不当往往引起局部开裂。
防止裂缝产生的措施引起轻质砌块填充墙体裂缝的原因较为复杂,因此,防止裂缝的产生应该从材料的生产、设计、施工3个方面入手。具体措施有:
1.严格控制砌筑材料的质量。对龄期不到28天或淋过雨的湿砌块不得马上使用。另外,砌块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和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并且要有出厂合格证。要强化生产厂家的管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工程上使用的砌块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测和备案。
2.严把设计关。设计单位应根据设计和技术规范,结合具体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本地区的实际,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墙体的开裂。
3.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一是砌筑前应根据砌块的尺寸编制排列图,并考虑墙体的上下搭接长度不小于块高的1/3,也不应小于15㎝.必须镶砖时,应分散布置。二是砌筑时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尽量对孔搭砌。砌筑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以确保墙体的质量。三是为了避免砌体沉缩变形过大,日砌高度严格控制在1.8m以内,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有小于一皮轻质砖高度的空隙。待砌体沉实(约5天)后,再用斜砌法砌实。四是砌体和钢筋砼柱(或剪力墙)要拉结。沿柱(或剪力墙)高度方向约每隔500mm~600mm(应按砌块高度调整)预留两根Ф6mm拉结钢筋,其拉结钢筋深入砌体内的长度不小于500mm.五是当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3m,单片墙体长度小于4m,在墙体中间应加设一道50mm~60mm厚的水平砼板带;当墙面高度超过3m时,长度超过4m,在墙中间应设置构造柱及现浇砼板带。六是轻质砌块填充墙在砌筑后应尽量让墙体有一定的稳定时间,保证墙体有充分的收缩变形,而后再进行抹灰。七是在填充墙与梁、柱的接合处钉钢丝网或贴麻片,墙体材料的强度较高时应钉钢丝网,强度较低时应贴麻片。八是为了增强抹灰砂浆和砌体的粘结力,外墙抹灰前基层表面必须做处理,在施工中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具体操作时要严格按施工程序,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九是抹灰完后必须加强对抹灰面的养护,防止砂浆收缩过大。
5.浅析几种常见墙体裂缝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论文 篇五
经笔者多年来的实践发现, 构成住宅墙体的材料不论是用粘土烧结的普通砖砌筑墙体, 还是用混凝土多孔砖、粘土烧结多孔砖、轻质墙板、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构成的墙体, 若其防渗漏处理不当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渗水现象。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渗水
框架填充墙渗水多见于框架梁、柱与填充墙相衔接的部位, 尤其在砖墙砌体顶面与顶楼屋面梁底接壤处容易产生裂缝, 成为渗水的常见部位。这是由于砖砌体与混凝土两种材料拥有不同的温度线膨胀系数, 在同等温度作用下会产生不同变形值从而导致衔接部位裂缝的产生, 进而致使风压推动雨水沿裂缝渗入屋内。此外, 顶楼钢筋混凝土的屋盖与相接墙体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温度变形差, 加之砖砌体与屋面梁底接壤处没有钢筋连接, 致使其在填嵌不密实、湿度变化、温度变化以及砌体收缩等因素影响下, 极易产生裂缝, 成为渗漏的通道。
1.2 砌体外墙缝隙引起的渗漏
砌体结构的外墙砂浆灰缝不饱满是造成墙体渗水的重要原因。框架填充墙结构的外墙, 未按规定设有拉结钢筋造成墙柱之间留直茬作法, 所以框架填充墙和柱子之间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此外, 由于未接规定和操作规程施工框架梁底最后一层砌块的砌筑不但竖缝及水平缝难以饱满, 在梁底还存在由于砌体沉降引起的缝隙。玻璃幕墙结构的外墙墙顶部与女儿皤之间不锈钢铝合金压顶封闭不严, 如螺丝孔、压顶塔接处不打胶或打胶不严密, 都会造成渗水。隐框玻璃幕墙玻璃之间打胶不严密, 有些打得太薄、有气泡、针眼、少数国产胶粘结性不良, 适应变形能力差, 易老化, 也会造成渗水。另外, 墙体砌筑施工中, 固定脚手架的铅丝洞、脚手洞等填塞不实落水管铁箍、悬挂等处的扒钉、电线绝缘插架或其它穿墙管线等部位塞灰不严密, 都易留下渗水通道。
1.3 门窗四周渗水
外墙塑钢窗框或铝合金窗框四周渗水主要集中在窗框及其顶部、窗台两侧边与外墙衔接处, 其中以窗台渗漏最为常见, 其渗漏的主要原因在于窗台吃口、窗台倒坡、窗框与墙体衔接不严以及密封胶封堵粗糙甚至已经脱落。运用喷淋式试验检查门窗四周渗水情况发现, 外墙雨水是由于外墙抹灰层与窗框之间产生裂缝而渗漏到室内的。
1.4 给排水管道安装引起的渗水
在安装给排水管道时, 施工人员往往只重视管道之间连接处是否密封完好, 以及安装后管道是否牢固, 而忽视对穿越外墙进入室内的管道部位处的洞口进行填嵌密实;在外墙面安装空调器时通常会在墙面进行钻洞安设支架, 但是当支架安装完成后往往忽视对洞口进行妥善处理, 致使洞口由于没有填嵌密实或因填嵌材料老化而造成雨水从细缝处渗入。
2 住宅墙体渗水的处理方法
2.1 抓好墙体砌筑质量
砌体质量是外墙防水的先决条件。砌体的水平缝、竖缝中的砂浆必须饱满密实, 从根本上杜绝渗水通道。
2.1.1 严格控制填充墙的沉缩裂缝。
砌体与框架柱间的缝隙要用砂浆填嵌密实, 框架柱中伸出的拉结筋要砌人砖缝中。当填充墙砌至接过梁、板底时, 留出一定空隙, 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 再将其补砌挤紧。2.1.2采用揉压法砌筑。采用揉压法砌筑, 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揉压砌砖的技术, 用“三一”砌砖法, 即一铲灰, 一块砖、一揉压的操作法砌筑。
2.2 外墙渗水的处理方法
外墙渗水的处理方法应遵循以排为主、以防为辅、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并用、防排结合, 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等原则。按照此防渗漏原则, 采取具体防治措施。
2.2.1 控制墙体的裂缝。
外墙无论采取什么结构形式, 很难完全避免裂缝的产生。另外, 外墙还有大量的门洞、窗洞、脚手洞、窗楞洞等, 这些部位都是防止渗漏的薄弱点。2.2.2提高墙体材料的抗渗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密实度, 但同时也增加了墙体的自重, 降低了墙体的保温性能。2.2.3加强墙面排水。加强阳台、雨棚、落水管等部位排水及检修可以有效地防止由此引起的外墙渗漏。2.2.4瓷砖贴面粘贴外墙瓷砖, 可有效防止外墙渗漏, 应注意面砖粘结剂的选用和勾缝处理, 避免外墙砖脱落以及灰缝进水引起的温差渗透。2.2.5用涂膜防水涂料。采用外墙涂膜防水材料在整个墙面形成一层完整的无缝防水层, 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对外墙的保护效果。只有形成一定厚度的弹性涂膜才能保证涂膜防水性能以及对基层微小缝的适应性。
2.3 窗框四周的渗水处理方法
2.3.1 在外窗台处安置砼压顶, 遵循外低内高的设置原则以避免形成窗台返坡。
2.3.2在安装窗框前对窗洞口进行仔细检查, 严格按照50线进行安装, 若发现尺寸偏差较大的情况应及时予以处理, 以保证窗框周边缝隙大小适当, 确保抹灰层吃口。2.3.3当窗框被固定好后, 先将窗框与墙体接触处清扫干净, 不允许留有残渣和异物, 而后用发泡聚氨酯将填嵌处加以密实。2.3.4在对墙体进行装饰抹灰时应对窗楣设置滴水槽, 从而保障及时将外墙积水分散疏导出去。2.3.5上外窗密封胶时, 应将窗框及其周围墙体清理干净, 使密封胶均匀、饱满、顺直地附在被密封处。
2.4 堵塞墙体一切渗水通道
外墙装饰施工前, 由专职质检员检查墙体上的空头缝、孔洞, 填充墙上口的缝晾、门窗周边的缝隙和脚手架的穿楞洞等, 并记录其位置和数量, 安排有经验的技工按要求逐一堵塞。待检查合格后, 方可进行外装饰施工。
2.4.1 堵塞墙体的空头缝和孔洞。
清除空头缝中酥松的砂浆, 瞎缝要剔凿, 宽度大于8nm, 深度大于30mm。铲除脚手架穿楞洞中的砂浆。堵塞孔隙前先用水泥浆涂刷一遍, 随即用掺10%UEA膨胀剂的1:2.5水泥砂浆嵌补密实, 深度大的孔隙要分层嵌补, 每层厚度不大于8mm。施工脚手眼补砌时, 灰缝应填满砂浆, 不得用干砖填塞。2.4.2填充墙上口的缝隙填嵌密实。框架结构的柱边、梁底缝隙处, 先要削除灰疙瘩, 洗刷干净, 随即用干硬性1:2.5水泥砂浆填嵌密实。
3 结论
总而言之, 住宅墙体若防渗处理不当势必会造成渗水的现象发生, 进而对墙体强度造成严重影响, 甚至会损坏墙体内部装饰, 导致墙体发霉污染空气, 威胁人体健康。因此, 深入探究住宅墙体渗水的发生原因, 进而针对原因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是解决住宅墙体渗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摘要:在普通多层住宅楼中墙体渗水已经成为多发现象, 不仅影响到住宅的使用功能, 而且对房屋美观性也会造成严重破坏。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应从技术层面分析墙体渗水的原因, 并根据具体原因针对性地实施处理方法, 提高外墙防渗漏的质量, 彻底解决墙体渗漏质量通病。对住宅墙体渗水的发生原因及其处理方法进行浅析。
关键词:住宅,墙体,渗漏,原因,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洪霞, 顾春喜.论住宅墙体渗水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1) .[1]杨洪霞, 顾春喜.论住宅墙体渗水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1) .
[2]许艳来, 王丽娟.小议防治住宅墙体渗水的设计施工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5) .[2]许艳来, 王丽娟.小议防治住宅墙体渗水的设计施工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5) .
[3]付增辉.高层住宅外墙渗水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2009 (26) .[3]付增辉.高层住宅外墙渗水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2009 (26) .
[4]赵艳军.浅谈房屋墙体渗水与防治[J].科技风, 2010 (19) .[4]赵艳军.浅谈房屋墙体渗水与防治[J].科技风, 2010 (19) .
【浅析几种常见墙体裂缝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论文】推荐阅读:
浅析钻孔灌注桩缺陷成因及处理方法11-06
砖混结构住宅常见裂缝分析及预防措施09-04
浅析现代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11-06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07-11
腻子常见问题及原因11-04
常见渗漏及处理方案09-17
几种常见函数的单调性08-16
浅析农民工讨薪难的原因及预防对策09-26
atm常见故障及处理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