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语文《天仙子》教案(精选8篇)
1.选修语文《天仙子》教案 篇一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
教学目的: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朗读背诵全诗。
重点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
课 型:新授
教学方法:朗读、点拨、背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自读全诗,划出不会读的字词
二、 教师范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 介绍写作背景,指出诗中如何体现“家贫”
这首诗大约作于上元二年(761)。这时,杜甫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较安定。诗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过,拜访。相,偏指一方,“我”)
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明确:蓬门(蓬门荜户蓬筚生辉)
四、 鉴赏点拨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1.首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寂寞孤独
分析:但(只)。人迹罕至,整日与鸟为伴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2.“不曾缘客扫”是不是说别的客人来不扫花径?
明确:是说没人光顾
3.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本联用的是互文的手法。例如:
(1) 主人下马客在船
(2) 秦时明月汉时关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联应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 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客人来访,手忙脚乱,欣喜不已。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4.颈联的正常语序应该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 歉疚
这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5.诗人及他的客人是否在乎这些,何以见得?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友情深厚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五、 小结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杜甫《客至》原文和译文
原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译文:
草堂前前后后都是春水,溪水满溢,每天只看见一群群的白鸥游浮在水面上。
庭院中的花间小路没有因为来客而打扫,简陋的大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因为离集市太远,盘中的熟食、菜肴并不丰盛,因为家贫杯中只有未过滤的旧酿酒。
(征询客人意见)是否愿意叫邻居老翁过来共饮,隔着篱笆呼叫老翁,一起干尽杯中酒。
《客至》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2.选修语文《骑桶者》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1、领悟小说的多重主题
2、了解小说的虚构和情感的真实的有机结合
教学重点
1、老板娘到底有没有看到骑桶者
2、骑桶者的形象
课前准备
1、发给学生有关卡夫卡生平介绍的资料
2、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同时完成预习题:(1)你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什么?(2)老板娘到底有没有听到骑桶者的呼喊,看到骑桶者这个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卡夫卡的《骑桶者》。卡夫卡是(奥地利人),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美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那么《骑桶者》表现了现代人的什么困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骑桶者》,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读后感受,你们觉得卡夫卡描写骑桶者这个形象想表达什么?(请学生具体谈谈)
学生可能答的答案:揭示贫困者的窘状和有产者的自私无情;表现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冷酷;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二、主题分析
1、同学们的分析都挺有道理的,但是听了你们的分析,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骑桶者要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呢?
明确:家里无煤,天气寒冷,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显然“飞”着去比“走”着去要快。
2、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明显是虚构的情节?卡夫卡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一个虚构的故事情节?
(1)如果拎着桶走着去赊煤,情节走向必然是怎样的?
明确:“我”拎着桶去赊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作者和读者的态度都是同情主人公的。
(2)卡夫卡让骑桶者骑着桶飞着去赊煤,情节走向是怎样的?
明确: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3)小说中“我”认为老板娘看见了自己,老板娘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那么老板娘到底有没有听到“我”的呼喊看到“我”这个人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理由。(讨论法)
明确:两者皆可。
听到看到的理由:小说中说“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从中可见,老板娘看到了“我”。
没有听到看到的理由:“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老板娘上来后,不可能朝空中看,因此她看不见“我”。如果她看见“我”了,发现“我”骑着桶在空中飞翔,应该会惊讶新奇,说不定会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而老板娘解下围裙扇可能是老板娘觉得围裙上有毛线绒想通过扇这个动作把毛线绒抖掉。而“我”的喊声和钟声混合在了一起,老板娘以为“我”的喊声就是钟声。
(4)如果老板娘的确看到了“我”并且拒绝给“我”一铲最次的煤,那么她的确是一个自私冷漠的人。如果老板娘没有听到看到“我”,那么,老板娘是不是自私冷漠就不一定了。这样,作品的内涵就更丰富了。文中的“我”的确是物质匮乏者,这个物质匮乏者仅仅是想早点赊到煤才选择“飞”去的吗?如果他想赊到煤,完全可以直接骑着桶冲进煤店,这样,老板娘就一定会看见“我”了,说不定,老板娘会被“我”的这种赊煤方式所惊骇,稀里糊涂中就把煤赊给“我”了;或者这个老板娘很会算计,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我”只是在空中呼喊,这说明了“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我”尽管贫穷,但“我”有强烈的自尊心,“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听说“我”没钱付时那种鄙夷的神色。因为贫穷 “我”已经变得畏缩自卑了。
(5)通过刚才的分析,你们觉得小说设计成拎着桶走着去赊煤好呢,还是骑着桶飞着去赊煤好?
明确: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
小结答案:创作意图的角度:
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
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
骑桶者的角度:
自尊心强,畏惧交流
3、“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鄙夷的神色,说明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
4、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也可能是卡夫卡的创作意图。希望骑桶者的困境不要发生在同学们身上,这需要同学们努力营造一种怎样的人际交往环境呢?
明确: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互相关爱的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三、虚构分析
小说中,骑桶者的飞翔明显是虚构的,但是小说传达的情感思想具有普遍性,是真实的,作者是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虚构中的真实”的呢?
明确:小说中“我”的飞翔,老板娘用围裙把“我”扇走,“我”浮生到冰山区域,不复再见,这些情节是虚构的。“我”的处境,老板伏案写字,老板娘织毛衣,老板和老板娘的对话,这些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些现实生活场景让“我”的飞翔也显得像现实中发生的一样合情合理。虚构嵌入现实,就和现实浑然一体了。
小说还展现了“我”的心灵的真实。小说开头写“我”家里没有煤时,“我”眼中的景物都带上了悲凉的色彩。“火炉里透出寒气,屋子里充满了严寒;窗外的树僵立在白霜中;天空犹如一块银色的盾牌,挡住了向他求救的人。我必须有煤!我不能冻死!我的身后是冰冷的炉子,面前是冰冷的天空。”这都展现了“我”内心的悲凉。“我”骑着桶只是在空中呼喊,不敢冲进店里,展现了“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鄙夷神色的畏缩自卑心理。老板娘没有借给“我”煤时,“我”喊着“你这个坏女人”,表现了“我”对老板娘的憎恨。小说借助飞翔这一虚构情节真实地展现了“我”心灵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也是更为深刻的真实。
四、改写小说结尾
下面我们通过改写小说结尾,再来体会一下《骑桶者》虚构的魅力。假设老板娘走上地窖后发现了骑着桶飞翔的“我”,那么故事会怎样发展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改写小说结局,然后派一位代表用几句话简述你们组的改写方案,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改写。
《骑桶者》全文阅读
所有的煤都用光了;煤桶空了;铲子没有用了;炉子散发着凉气;屋子里充满了严寒;窗外的树僵立在白霜中;天空犹如一块银色的盾牌,挡住了向他求救的人。我必须有煤!我不能冻死!我的身后是冰冷的炉子,面前是冰冷的天空。因此,我现在必须快马加鞭,到煤贩子那里去寻求帮助。对于我一般的请求,他一定会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非常清楚地表明,我连一粒煤渣都没有了,而他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天空中的太阳。我必须像乞丐一样前去,——当那乞丐由于饥饿无力地靠在门槛上,奄奄一息的时候,主人家的女厨师才决定给他喂点残剩的咖啡——煤贩虽然很气愤,但他一定会在“不可杀人”的戒律光芒的照射下,不得不把一铲煤扔进我的煤桶里。
怎样前去无疑会决定此行的结果,所以我骑着煤桶去。像骑士那样,我双手抓住桶把手,——一个最简单的辔具,费力地转下了楼梯。但是,到了楼下,我的桶就上升起来,了不起,真了不起!那些伏在地下的骆驼,在指挥者的棍棒下晃晃悠悠地站立起来时,也不过如此而已。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了冰冷的街道,它的高度好极了,有几次我被升到了二楼那么高,但从来没有下降到门房那么低。我异乎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贩的地下室门前,那贩子正蹲在地下室的一张小桌子边写着什么。为了放掉屋里多余的热气,他把门敞开着。
“煤店老板!”我急切地喊,低沉的声音刚一发出便被罩在呼出的哈气中,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混浊。“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所以我都能骑在它上面了。行行好,一有钱,我马上就付给你。”
煤贩把手拢在耳朵边,“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身问他妻子,她正坐在炉边长凳上织毛衣,“我听得对吗?有一个买主。”
“我什么都没有听到。”那妇人说,她织着毛衣,平静地喘着气,惬意地背靠着炉子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一个老主顾,忠诚老实,只是当下没有法子了。”
“老婆,”煤贩子说,“是有一个人,我不会弄错的;一个老主顾,肯定是一个老主顾,说话才这么中听。”
“你这是怎么了,老头子,”妇人把手中的活贴在胸脯上,停顿了一下,说:“谁也没有,街道是空的,我们给所有的顾客都供了煤,我们可以把煤店关几天休息一下子。”
“可我还在这儿,坐在煤桶上。”我喊着,没有知觉的眼泪冷冰冰的,模糊了我的双眼,“请向上面看一下,你们会立刻发现我的,我求你们给我一铲煤,如果你们能给我两铲,那我就会高兴得发疯。其他顾客确实都关照了,但还有我呢,啊,但愿能听到煤在桶里发出格格的滚动声。”
“我来了,”煤贩子说着便迈起他那短腿上了地下室的台阶,可那妇人抢先一步站在他面前,紧紧抓住他的胳膊说:“你呆着,如果你坚持要上去的话,那就让我上去吧。想想你夜里那吓人的咳嗽声,为了一桩生意,而且是臆想出来的生意,就忘了老婆孩子,也不想要你的肺了。好,我去。”“告诉他我们仓库中所有煤的种类,价格我在后面给你报。”“好吧,”妇人说着,上了街道。当然她立刻就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问你好。我只要一铲煤,一铲最次的煤,就放在这桶里,我自己把它拉回去,我当然要如数付钱,但现在还不行,现在不行。”“现在不行”这几个字如同一声钟响,它又刚好和附近教堂塔尖上传来的晚钟声混合在一起,足以令人神魂颠倒。
“他想要点什么?”煤贩问道,“什么都不要,”妇人向下面大声喊,“外面什么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没有听见,除了6点的钟响。我们关门吧,天太冷了,也许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到,但她却解下她的围裙,试图用它把我赶走。遗憾的是她成功了。我的煤桶具有骑乘动物的一切优点,它没有反抗力,它太轻了,一个妇人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走。
“你这个恶魔,”当她半蔑视,半得意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回店时,我回头喊着,“你这个恶魔!我求你给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于是,我爬上冰山,让自己永远消失
《骑桶者》教学反思
《骑桶者》是卡夫卡一篇现代派小说,在“虚构”这个单元话题之下。《骑桶者》教学活动的失败,让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单元话题对课文教学的干预。
为了紧紧扣住单元话题,这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虚构的内容。目的在于了解小说情节。很容易,没有任何难度。
第二、虚构的内涵。即对小说内涵的解读:沟通的无效造成人的孤独和异化,无法逃避。
第三、虚构的意义。小说为何有如此的魅力,是因为虚构手法的运用。目的在于了解虚构这样一种艺术手法的用处。
教学活动进行中,我发现,如果紧紧扣住单元话题“虚构”的话,有以下几个问题无法解答。
第一、《骑桶者》这篇小说的内涵是通过解读“桶”飞过冰山,消失不见 等隐喻语句而得,对于虚构的提及,少之又少。那么,虚构和隐喻,到底是哪种手法赋予《骑桶者》以魅力呢?
第二、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最起码,都有虚构的成分。虚构是小说的灵魂。哪怕是现实主义小说如《白鹿原》,也是虚构而得。那么虚构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手法,如何说它对于《骑桶者》这一篇的意义?虚构对于《骑桶者》的意义是否与对《白鹿原》的意义无甚差别?相对二者,我想,荒诞才是《骑桶者》特色吧。
3.选修语文《项羽本纪》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 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
3. 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 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课时:2课时
“传记”教学中“选修”与“必修”的不同:
1. 必修课堂教学中有引导学生进行内容概括、归纳的环节,选修教学则可以考虑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课前预习,课堂检查。
2. 必修重点是通过阅读文本认识传主,选修则要求在此之上进一步思考,对传主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人生、对于历史的认识。
3. 必修中是认识、了解传记这种文体,选修中则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写,怎样写更好,由此联系到其它文学形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标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借助字典完成对文本的字面理解;
查阅资料,了解项羽的生平。(可以三四个人合作完成)
课堂上通过提问检查。
二、解读文本,认识人物
分部分阅读文章,注意挖掘细节,分析、概括各部分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分小组讨论。
(一) 少怀壮志
出身武将世家,与楚渊源深厚
少时即胸怀大志,才智非凡,有叛逆精神。但几次学习“不成”、“不成”、“又不肯竟学”
(二) 叱咤风云
英勇非凡,霸气十足。但比较缺乏沉稳,易怒,莽撞。
(三) 垓下悲歌
性情中人,豪气冲天。但在谋略方面欠缺,看不清战争的实质。
(四) 总结
人是立体的,多种性格矛盾而统一地集合在同一个人的身上。而这复杂的性格就流露在人的一言一行中。传记的写作要求作者首先要深入传主的生活,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走进传主的精神世界,在动笔前必须对传主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司马迁穷尽其一生的精力来写作《史记》,在资料的准备上做足了工夫。只有这样,在动笔写作时,才能恰当地将传主真实而全面地呈现出来。虽时隔千年,但西楚霸王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通过司马迁的文字仍鲜活地站立在我们面前。
第二课时
三、关于传记的真实性
关于项羽的《垓下歌》,有人提出项羽及其左右之人都已在突围中战死,即使项羽当时确曾做诗,但也无法流传下来。所以《垓下歌》应是后人所做。中国的中国的史传文学传统,强调历史的真实性,司马迁也非常重视这一点。那他为何要将《垓下歌》写入传记中?
(传记的真实性应是本质的真实,历史的真实。由于作者无法亲历传主的人生,所以很多细节是无法证实的。但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细节是必需的。这就要求作者从传主的性格,实际的生活环境等因素出发,进行合理的虚构。)
(举例:《三国演义》小说原著中,诸葛亮在空城计成功之后是大笑,而在电视剧中,诸葛亮则是一声长叹。这一细节肯定是无法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考证,但我们却可以从当时的环境和人物的性格考证讨论其设计的合理性。)
四、评价人物
(一) 你如何看待项羽?(结合课后思考·探究·练习一中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分小组讨论)
(二) 你认为项羽是否应该自刎?(结合课后思考·探究·练习二进行)
五、(提前安排学生观看《西楚霸王》)你认为影片在情节设置上有没有特别精彩的或值得商榷的?演员在对人物的表现上,有没有表现出人物的神,够不够到位?
六、作业:阅读《史记·高祖本纪》,谈谈对刘邦的认识。
《项羽本纪》原文和译文
原文: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勎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译文:
太史公说:我从周生那儿听到过,说是“舜的眼睛有两个瞳人”。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人。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么?为什么他崛起得这样迅猛呢?那秦王朝政治差失、混乱的时候,陈涉首先发难反秦,一时间英雄豪杰纷纷起来,互相争夺天下的人数也数不清。但是项羽并没有一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权位,只不过奋起于民间,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率领五国诸侯一举灭秦,并且分割秦的天下,自行封赏王侯,政令都由项羽颁布,自号为“霸王”。虽然霸王之位并未维持到底,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待到项羽放弃关中要塞而眷恋楚地,放逐义帝而自立为王,反怨恨王侯们叛离了他,这就说不过去了。以功自负,强逞个人智慧而不效法古人,认为自己干的是霸王的事业,想凭着武力征讨来谋夺、统制天下,五年的时间便丢掉了国家政权,自身也死在东城,还不醒悟,又不自我责备,这就大错特错了。却说什么“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荒谬吗?
《项羽本纪》归纳与积累
解释句子中加红色的部分。
1、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2、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3、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4、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5、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6、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
7、籍为裨将,徇下县。
8、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9、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
10、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11、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
12、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
13、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
14、是时,彭越复反,下梁地,绝楚粮。
15、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坑者。
16、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货赂。
17、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18、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19、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20、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而出,驰走。
21、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22、田父绐曰:“左”。
2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24、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25、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26、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27、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28、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29、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30、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31、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
4.选修语文《天仙子》教案 篇四
高一语文组
刘进喜
【三维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
2、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人类的“精神家园”。
3、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深入体验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重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反弹琵琶的写法。【教学流程及内容】
一、导入
要求学生仔细看课本上的图片,从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曹文轩作家也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写下了摄影散文《前方》。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摄影的优势是视觉的直观性,散文的优势是可以自由联想,摄影散文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融为一个整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散文。
二、文本研读
文章从画面切入,但对画面本身并未作细致具体的描摹,而是直接展开联想,写感想,写感触,最后又回到画面上来,由此可看出文章分为几部分?(三部分)1.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几句话。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
其中“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是核心观点。2.关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作者分析了几点原因?
四点:出于古老的天性,外面世界的诱惑,出自无奈,理想的诱惑。3.作者认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各抒己见,明确为11节开头的承上句中。
4.“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中的“实质”能否去掉?你是如何理解的?(讨论)
不能。路上并非都是苦旅,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5.作者认为“人的悲剧性实质”有哪些具体内容? ①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②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③人无法还家。
④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6.“家”如何理解?
双关既实指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义冢寄托与归宿。
7.文章引用了许多表现家园之思的古诗文,而本文作者强调的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并且奇怪的是本文竟然被收入“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那么如何理解离家与归家的关系呢?(分小组讨论)
三、交流、评价学生的评点
四、作业布置
5.选修语文《朋党论》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1、 理解文中重点实词、虚词,能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2、 学习本文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的论证方法。
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对比、举例、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时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因向仁宗献《四论》而得罪仁宗,被贬为饶州知州。欧阳修为此事不平,写信对诬陷范仲淹的高司谏予以斥责,当时的尹诛、余靖也上书仁宗劝阻,结果都为此而贬官,并被守旧势力诬蔑为“党人”。由此,“朋党之论起”。庆历三年,宋仁宗欲进行改革,又重新重用范仲淹等人,命他任参知政事,命欧阳修为谏官。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延用朋党,朝廷内“朋党之论”再起,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欧阳修担心仁宗轻信谗言改变主张,也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所以写了《朋党论》一文,希望仁宗明鉴。
二、突破文字障碍,疏通课文
1、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讙兜huāndōu 饕餮tāotiè 皋陶gāoyáo 颛顼zhuānxū
梼杌táowù 社稷jì 鲧gǔn 讥诮qiào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惟,只;幸,希望。
··
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 贼害:残害。
··
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济,本义是过河,这里指渡过难关。
·
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治,治理好。
·
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 更相:互相;凡,总共。
·· ·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用,因;以,而。
··
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 莫,没有谁;如,比得上。
··
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厌,满足。
·
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迹,史迹,行迹;鉴,借鉴。
·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译文:用它们来修养品德,则彼此目标相同又能够互相帮助;用它们来效力国家,则能够和衷共济,始终如一。
(2)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译文: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陶、夔、后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廷之上,彼此互相赞美,互相推举谦让,共二十二人为一朋党,舜全都任用他们,天下也治理得非常好。
(3)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译文:然而后代的人并不讥讽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所欺骗,反倒称赞舜是聪明的圣人,是因为他能辨识君子和小人。
三、分析课文
1、第一段
分析:欧阳修以朋党“自古有之”,出人意料地肯定“朋党”存在的客观性和理性依据,从而顺利地推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2、第二段
设问: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区别?
明确:君子是真朋,小人是伪朋。从本质上说小人无朋。
分析:本段对朋党的性质进行对比,是在前一段基础上的深入剖析。以“同道”与“同利”的对比引出“真朋”“伪朋”的本质差异,由于小人之朋是从利出发的,所以只能是暂时的,只能是假的;而君子之朋出于对道的共同追求,所以必然能“终始如一”,所以是真的。得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从而强调辨明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重要性。
3、第三段
设问1:本段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明确: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分析:本段广泛列举史实,证明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作者引用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正面例子:尧舜用君子之朋,退小人之朋达到天下大治。反面例子:汉献帝、唐昭宗残害君子之朋而亡国。正反对举的例子:纣不为朋而亡国;周朝为一大朋而国兴。用“进”君子之朋和“退”小人之朋的史实进一步强调辨明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重要性。
设问2:从历史的兴衰来看,明君应该怎样对待朋党?为什么?
明确:应该任用君子之真朋。因为“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4、第四段
设问:本段在论述上,与上文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本段在上文大量引用事实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迫害君子之朋则国亡,信用君子之朋则国兴的道理。
分析:本段先紧接上文对纣、汉献帝、唐昭宗等反面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皆“乱亡其国”的结论;然后再对舜被称为圣人和周能够兴国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善于用君子之朋的重要。本段通过对国君对待朋党的态度进行对比,以及在“治”“乱”与“兴”“亡”的对照中再次强调辨明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重要性。
5、最后一段
照应开头“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希望皇上汲取历史上兴亡治乱的经验教训,大胆信用君子之朋。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四、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富有战斗性的政论,历来享有盛名,为人称道。它充分体现了欧阳修政论的风格和特点。其中有两个特点特别鲜明:
1、层层对比,事理结合,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为了阐明朋党有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作者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全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中。
第二自然段,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对比分析真朋与伪朋的实质,是说理的对比。第三自然段是纵向举例对比,举出历史上几个正反典型实例,说明用君子之党与用小人之党的不同后果。作者比较古代的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及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不同作用,将“治”与“乱”、“兴”与“亡”进行对照,是史实的对比。第四自然段在上述史实基础上作归纳对比,说明仁君与昏君的区别就在于辨析朋党。
通过上述对比,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正与邪、善与恶、是与非、真与伪,国君是否信用君子之朋的得与失、利与弊,则一目了然。
2、运用排比、对偶,增强说理气势。
本文大量运用了对偶句、排比句,增强了说理的气势。对偶句如“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排比句如“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又如第四段中自“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起,连用三个“莫如”,对历史上的昏君予以彻底否定,语气坚定有力。后面又连用两个“莫如”,对贤君给予肯定。排比句对偶句的交相运用,使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行文时徐时疾,张弛有度,充分展现了欧阳修政论的艺术风格。
五、作业
1、积累本文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2、探究:本文对你在写作方面有怎样的启发?试着写一段驳论,500字左右。
《朋党论》原文和译文
原文: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译文: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说法是自古就有的,只希望吾君能辨识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大体说来,君子与君子,是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以暂时利益一致结成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呵。
然而臣又认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小人所喜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货财。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而为朋党,这种朋党是虚伪的。等到他们见利而各自争先,或者到了无利可图而交情日益疏远的时候,却反而互相残害,即使对其兄弟亲戚也顾不得。所以臣认为小人无朋党,他们暂时为朋党,是虚伪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所依据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誉和节操。用它们来修养品德,则彼此目标相同又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用它们来效力国家,则能够和衷共济,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所以做君王的,只应该废退小人虚伪的朋党,而任用君子真正的朋党,只有这样,才能天下大治。
《朋党论》赏析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为人耿直,敢于谏诤,在开明派范仲淹和守旧派吕夷简的斗争中,站在范仲淹一边,受到排挤、打击,屡遭贬官。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_新运动的领袖。他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推行诗_新主张,提倡效法韩愈,在散文、诗、词等各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他的散文具有说理明白、平易流畅、委曲婉转、情文并茂的独特风格。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文学形式。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等。
庆历三年(1043),韩琦、范仲淹、富弼等执政,欧阳修、余靖等也出任谏官。这时开始实行一些政治改革。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相继贬官开始,他们已经被保守派官僚指为朋党。此后党议不断发生,宋仁宗在宝元元年(1038)还特意下过“戒朋党”的诏书。到了庆历三年,吕夷简虽然被免职,但他在朝廷内还有很大的势力。为了反对改革,以夏竦为首的一伙保守派官僚就正式攻击范仲淹、欧阳修是“党人”。
欧阳修当时担任谏官,就在庆历四年(1044)向宋仁宗上了一篇奏章,叫《朋党论》,给夏竦等人以坚决的回击。《朋党论》这篇著名的政沦文,在革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中,同样是很有战斗意义的。
全文共分五段。
先看第一段:“朋党”,指同类人因某种目的而在一起。“自古有之”的“之”是代指“朋党之说”的。“幸”是希望的意思,“惟幸”,说只希望。“其”,代“朋党”,为第三人称“他们”。我听说有关朋党的议论,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只是希望国君能辨别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
第二段:“以同道为朋”,就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朋党,“以”是因为的意思,“以同利为朋”,就是因利害关系相同而结为朋党。接下去,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这里用“然”字转折,问道:我以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那原因是什么呢?“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这是说小人所喜好的是禄利,“禄”是俸禄,小人所贪的是财物。“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党引”是结为朋党,互相援引。这句说,当他们利害相同时,暂且互相勾结援引而成朋党,那是假的。“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及”是到了,“其”代这些小人,“贼害”即伤害。这几句说,到了他们见到好处而争先恐后,或者好处已经抢光了,交往也少了,则反而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能相保。所以,作者重复说:“故臣谓小人无朋,伪也”。再说君子,他们的行为完全两样:“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不然”,即不是这样。“守”,是坚守、遵循的意思。“忠信”,是忠诚、守信,“名节”是名誉、气节。君子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力行的是忠信,所珍惜的是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以之”的“以”,是凭借的意思,“之”,代上面所说的“道义”、“忠信”和“名节”。这几句说,凭借道义、忠信和名节来修炼自身,那么君子就有了共同的道德规范,相助而得益,凭借这些为国效力,那么君子就同心协力,始终如一。接着,作者用“此君子之朋也”一句,强调这些作为与小人截然不同。因此,他得出结论说:“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退”是斥退,罢黜,“用”是进用。这几句说:所以做国君的,,只要斥退小人的假朋党,用君子的真朋党,那天下就安定太平了。
第三段:作者举了大量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共工,驩兜等四人”,都是古史传说中凶狠邪恶之徒,“君子八元,八恺”之“元”,是指善良的人,“恺”是指忠诚的人。传说高辛氏有八个有才德的后裔,叫做“八恺”。舜辅佐尧黜退四凶小人的朋党,而进用元,恺君子之朋党,因而尧的天下得到大治。
舜之时呢?文章写道:“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说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夔,稷、契等贤臣一起在朝中做官。“更相称美,更相推让”的“更相”,是相互的意思,“更”,读第一声。“称美”,是称颂人家的美德二好处,“推让”是谦虚礼让。这样,他们团结一心,舜对他们都加以任用,天下也获得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惟亿万心”与“惟一心”之“惟”,同于“是”字,“亿万”,极言其多。《尚书》说:商纣王有臣民亿万人,是亿万条心,周武王只有臣民三千人,然而是一条心。作者推论,亿万人各不同心,可以说是不结成朋党了。“然纣以亡国”,“以”表示因为,后面省略了“之”字,实际上是“然纣以之亡国”,“之”代亿万人各异心,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民,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而周用以兴”。这里“用”是因此的意思,“以”表示承接,“用以”就是因此而,这句说,而周朝因此兴盛起来。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后汉献帝”是作者的笔误,应作“后汉桓、灵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尽”是全部,“取”,这里抓捕,“囚禁之”的“之”,代“天下名士”。这句说把天下名士全部抓起来并囚禁起来。“目为党人”的“目”,原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看”的意思,“目为党人”就是看作党人。“及黄巾贼起”,讲等到黄巾起义军起来的时候,“汉室大乱”,即汉王朝的统治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方”是才的意思,这几句说,后汉统治者后来才悔悟过来,对党人全部加以解脱而释放了他们,然而已经没有救了。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说唐朝的晚年,渐渐地又兴起了有关朋党的议论。“及昭宗时”,“昭宗”乃“昭宣帝”之误。唐昭宗统治时“尽杀朝之名士”,指篡唐建立梁朝的朱全忠,不肯追随他的朝官都被诬为党朋,遭到杀戮。“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之”,代上文“朝之名士”,说朱全忠一伙把朝中的名士扔到黄河里去,讲:“这般人自称清流,可扔到黄河的浊流里去。”“清流”,是指品德高洁,当时颇有声望的人,他们被加上朋党的罪名,遭到屠杀,唐朝也就灭亡了。
第四段:作者带有总结性地论述:“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夫前世之主”的夫是发语词,没有实义。“莫如纣”的“莫”是代词,为无指代词,代人,当“没有人”讲,代物,当“没有什么”讲。这几句说,前世君主,能使人人不同心不结为朋党,没有人像商纣王那样,能禁止善良的人结成朋党,没有人像汉献帝那样;能杀戮品行高洁、负有时望者的朋党,没有什么时候像那样。这些国君都把他们的国家搞乱了,灭亡了。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士,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这里说,互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生疑心,没有人像舜的二十二个臣子,舜也不怀疑他们而都加以任用。然而后世的人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欺蒙,反而称颂舜为聪明的圣人,是因为他能辨别君子和小人啊。这几句里,“诮”是责备的意思,“以能辨”的“以”是因为的意思。“周武之士,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举”是全,“其”是代词他,即周武王,这句说他全国所有的三千人臣民,全部结成一个大朋党。“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多”是人数多,“大”是范围广,这句说,自古以来,结成朋党人数多而且范围大没有哪个朝代家周朝那样的。“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用此以兴”的“用此”,就是因此。“善人虽多而不厌”说好人虽多而不满足,也就是再多也不嫌多。“厌”是满足。
文章末尾,作者又强调了一下:“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迹”是历史事迹,“鉴”是借鉴。这是说上述的兴亡治乱的史迹,做国君的可以借鉴。很明显地请求宋仁宗纳谏,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伪朋,以使国家兴盛起来。
文章不讳言朋党,而是指出朋党有原则的区别,“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并引证历史来说明君子之朋有利于国,小人之朋有害于国,希望人君进君子之真朋,去小人之伪朋。文章避免了消极地替自己作辩解,而从正面指出朋党的客观存在,指出借口反对朋党的人就结为朋党,说明朋党有本质的不同。这就争取了主动,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文章也由此具有深刻的揭露作用和强大的批判力量,而排偶句式的穿插运用,又增加了文章议论的气势。
《朋党论》在欧阳修的议论文中,也是名篇。
6.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案范文 篇六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长恨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背景知识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难点:初步鉴赏这篇脍炙人口的杰作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u盘、光盘等道具。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围绕老探究所给探究题,有目标地查阅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感受。
一、作者介绍
1、作者生平
篇二: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案例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陈波
课题:《普通话和方言》
一、类属与特征分析:
本堂选修课属于高中选修的最后部分,目的在于了解祖国丰富的语言知识,积累更多的语言常识,同时也能够给下学期开始的高三总复习打下较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年龄和阅历的关系,他们对方言的了解还是很少的,也不一定对这些感兴趣。所以,本堂课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参与与接受,要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也要使他们学有所获。
二、课程构思:
充分利用异地方言发音与本地发音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调动学生兴趣,利用比较教学,寻找不同方言中的特征并对语言有一些较为清晰的了解和印象。
三、课堂准备:
安排学生利用周末回家的时间收集两句方言,学会并带到课堂交流。
课堂实录(简)
一、导语:
大家都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句谚语,谁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个说法?(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入教学正题
师:刚才大家说了自己的看法,总体而言,都还是看得很准,就是人话也好,鬼话也好,总是有不同的交流对象,所以,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总有自己专用的语言,这就是我们要讲的方言。上周的时候安排同学们去寻找不同的方言,我们找几个同学来展示下。生:展示方言??(略)
师:前后我们一共找了十个同学来展示方言,大家觉得能不能听懂?
生:有些能,有些不能。
师:应该是多数都不能吧。
生:(笑)其实说出来的本人也搞不懂,他们发音都不标准。??有些是乱说的,蒙你的。(哄堂)
师:好,看来不同地方的方言不仅和普通话有区别,甚至和我们所说的重庆话也有很大的区别,请大家总结出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生(讨论)?? ?? 师:请各组选一个代表出来把总结出的区别展示出来。
(学生分组在黑板上展示结论)
师:各小组总结得还是很好的,基本囊括了重庆话与普通话的明显区别。接下来,请大家拿出资料书,找到对应章节的训练,马上对所学进行巩固。
(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的时候,很多学生嘴里还在念念有词的重复刚才的方言)
师:刚才大家做了巩固训练,那上面的知识在书上都能找到答案,我们就不花时间了。根据先前所接受的知识,我们都知道各语言的差别体现主要是三个方面,即:语音、词汇和语法。我们学以致用,请大家把检测题拿出来,我们从语音开始,看看平常有多少字的读音是不准确的,也顺便纠正下读音。
(师生互动,逐题探讨)
师小结:从答题过程可以得出结论,我们所用的重庆方言,虽然属于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但和标准发音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尽力的保证自己的读音准确,也可以减少答题时犯低级的错误。
四、课堂收获
选修课的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困惑,严格的说应该是整个年级的困惑,学生面对“选修”二字,总是觉得不重要,而且,由于这里的“选”并不是学生自己选的,所以很多学生对于看来不那么重要又欠缺兴趣的选修课程,就厌烦得很。但是,从长远来看,选修板块又对学生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不能放水,所以,如何调动学生,使之积极的投入,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本堂课也许没有多大的亮点,但我个人觉得它之所以典型,就是这堂课的学生参与性很强,连带着后半堂的一直让学生讨厌的语音练习也能够搞得热火朝天,毕竟是主动性的作用,所以,课堂的设计能够左右一堂课的走向,甚至能够影响一堂课的结果。
篇三:高一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阅读课教案
高一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优化读书效益
教学重点:
探索营造“书香校园”、发挥读书育人功能的具体方略
教学难点:
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调动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带学生到阅览室阅读《欧亨利小说选》《傲慢与偏见》《青年文摘》《天文家的故事》等等书籍 课后要求学生交读后感
教师心得: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阅读课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该课型普遍高耗低效,处置随意,经常被忽略、遭怠慢,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术界关注不够,不少一线语文教师待之草草了事。这可以说是语文阅读教学“少、慢、、差”的一个缩影。阅读课当前现状与其实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它们理应受到与身份相应的待遇。本文客观分析、细致研究了阅读课,认为在新课标背景下,只有认真理清阅读课的教学思路,精心设计一节课和一单元的整体结构,阅读课可以达到有效、有用、可控的效果。
教师处理阅读课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按讲读课上,二按自读课上,三上成训练课。其五,学生对阅读课的认识和表现。学生受教师的影响很大, 1 但总体上不重视。主要表现出四种倾向:被动接受,毫无目的;浅尝辄止,不加思考:身在教室,作壁上观;无可奈何,机械学习。其六,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效果及现状。由于必修课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又侧重于精读课的备课、讲授,忙于抄教案、改作文。阅读课教学便走向边缘化、形式化,效率较低,效果较差。这种状况还在持续着。强调各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重在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达到独立阅读的要求,并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我呼吁,让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橱窗、每一个标记都浸润书香的味道。全校各班级都可利用图书角交流书籍,利用黑板报推荐优秀作品,利用“读书论坛”交流读书心得。学生会还可以定期开设读书沙龙,介绍优秀作品,畅谈读书体会。
有效、有用、可控的阅读课是教师认真负责、精心设计,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的结果,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新课标下,教师要迎立潮头,做新课标课堂的勇敢践行者。2 篇四: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开展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二、评选要求
1.教学理念新颖。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教学设计最优化。是教师备出来、上出来、赛出来的,要好用、实用、管用。3.教学手段使用恰当。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
4.教学设计环节完整。要有课后反思,同时对本教学设计提出使用建议。5.引领与借鉴作用大。要真正发挥优秀教学设计的带动、引领作用。6.教学设计要求详案。
三、教案基本要求
1.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高三《考试说明》)的总体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得到有效突出。
2.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选用教学模式和方法。所采用模式和方法,能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3.侧重于课堂活动和问题的设计。要突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关注活动的实际效果。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思维深度,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5.教学流程要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渐进性,环节过渡自然;教学指导语准确、简练、流畅,教学指令清晰。
6.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兴趣、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教案要素结构
1.教学内容:课题、课时、课型、目标。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等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化的描述。
3.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简要描述。4.教学过程:对任务设计、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对课堂教学用语,如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讲解语、总结语要有清晰的表述。5.随堂训练和拓展性素材:要有为达成教学目标所设计(或采用)的巩固性训练题(组)、阅读材料等课堂教学资源。
6.课后作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作业数量要适当,课时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
7.教学反思:根据实施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评选办法
1.本次征集、评选活动,面向所有全市普通高中高一、二年级全体语文任课教师。2.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为课文详案,必须为经过实际的课堂教学验证,具有较高的课堂达成度的课时教案。
3.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必须为教师个人(或集体)独立编制、且与本人所带年级教学进度一致、随堂使用的课时教案。4.参赛教案必须经过层层选拔产生。各高中学校要成立相应的评选组织机构,负责初评;教师个人申报的教案,不纳入评选范围。
5.评审以1周为周期,各单位力争周五完成推荐,下周一上午务必申报完毕。6.市教研室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组织评选,适时公示结果。8.申报的教案应采用电子稿形式,发到指定邮箱。
附件:1.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2.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样案)
附件1: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现代文新授课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结合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作者生评,写作背景等,借助语言、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设计精要的导入语,激发学习兴趣,打开学习突破口。
教师提前布臵预习任务,课堂上检查。预习任务以语言基础知识、文体、作者、疏通文本等方面的内容为主。
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目标的确定以中等学生知识水平为准,要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文本特点从思路梳理、整体感知、关键语段、艺术特点等方面设计探究性问题。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结合学案,组织学生自学。
要特别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度,加强对文本的诵读,初探文意,形成对文本的整体认知。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完成三个基本任务: ⑴语感生成:进行必要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⑵情感萌发:在朗读中体会作品及作者的情感。
⑶思想积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交流、研讨,解决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班内交流发言,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是教师讲解的重点。
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适当引入与文本相关的延伸阅读或升华主题的内容,强化课堂教学内容。针对重点难点,教师“精讲”。讲授的内容要突出重点、难点,讲解问题透彻到位,始终把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学习的品质和创新意识放在首位。
五、当堂达标,拓展提高
选取与文本内容相近、文体相似的作品,文本赏析性作品或同一作者的作品,参照高考阅读题命制题目,以延伸阅读空间,开拓阅读视野,陶冶审美情趣,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认为适当的课堂检测能有效的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进而促生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言文新授课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结合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作者生评,写作背景等,借助语言、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设计精要的导入语,激发学习兴趣,打开学习突破口。
教师提前布臵预习任务,课堂上检查。预习任务以语言基础知识、文体、作者、疏通文本等方面的内容为主。
二、明确目标,安排自学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交流、研讨,解决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班内交流发言,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是教师讲解的重点。
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尽量鼓励学生自己解决文本翻译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把译文发给学生(或者让学生在对照注视互相探讨后,再
篇五:高中语文课教案
高中语文课教案
想北平
语文教研组 李蕊新
教学目的:
1、理解感受老舍先生对北平的眷恋深情。
2、由老舍文章中从小处入手的写作方法引领学生在写作时注意抓细微之处。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流溢在字里行间的怀乡之情。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注意写作是抓住细微之处的能力。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方法:以朗读、讨论、交流作为学习本文的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2、查找有关怀乡的诗文并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台湾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经写过一首名为《乡愁》的诗(背诵)。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余光中先生由“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几个不同的时间段,写出了他一生的不同时期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而结尾处更是由期盼海峡两岸的统一写出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其实类似于余光中的《乡愁》诗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层出不穷,例如咱们曾经学过的李白的《静夜思》
生齐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打对应的诗文幻灯片)
师:外还有贺之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该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打出相应的诗文的幻灯片)
师:另外还有些著名的诗句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是故乡明等。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篇同样是表达怀乡之情的作品,那就是老舍先生的《想北平》。
(打出相应的幻灯片)
二、作者简介:
师:说到老舍先生咱们不得不了解一下有关老舍先生的生平。老舍(1899—1966),北京人,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主要作品《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边说边打出老舍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三、文章背景简介(由对题目的解析入手)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到了文章的题目是“想北平”,既然是想北平,那说明作者当时在不在北平啊? 生:不在。
师:的确。老舍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一九三六年,当时他正住在青岛,那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了对
中国的侵略,北平正处于危难之中,老舍作为这样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他对作为他的故乡的北平的怀念就可想而知了,现在就让我们一块来看一下老舍先生是如何表达他的这种思乡之情的?
四、读课文并思考讨论问题 a)b)作者说他爱北平但是又说不出来,为什么? 作者说他说不出,其实他还是说出来了,他是如何说的,以及说出了北平的那些特点?
爱北平像爱母亲一样 复杂又有边际
动中有静 对北平的布置匀调深沉的爱
说 出 人为之中显自然
书多古物多
物质丰富
四、写作指引 师:通过学习咱们大家估计会发现,老舍先生在文中写到了许多不为人所注意的一些较小的事物,比如长
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水中的小蝌蚪、苇叶上的嫩蜻蜓等,大家不妨回顾一下咱们刚刚学习过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看看他的诗中又写到了那些意象?
学生回答: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
五、布置作业:
师:结合课文的学习咱们根据本课的学习,写一篇作文,具体要求如下:请以思乡为主题,写一篇800字
左右的文章。注意要从细微处入手,小切点,深挖掘。
教案说明:
文章中老舍先生先说他说不出对北平的爱,后又将北平与伦敦、巴黎、罗马等古代历史都城相比较,写出了北平的特点,其实就是变相写出了对北平的情有独钟和满腔热情,抓住由说不出到说出这个问题也就将整篇文章的脉络把握清楚了。所以授课时将对文章的理解的重点就放在了这两个问题上,即老舍先生爱北平但又说不出,这是为什么?以及老舍先生说他说不出,其实他还是说出来了,他是怎样说出来的,说出了北平的那些特点?
2、本课的学习分为六个环节来进行:首先是导入,由台湾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以及回顾以往学生学过的相同主题的诗句来引入,旨在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学习情境,以便使他们融入到老舍先生所营造的这种思想之情中;其次是对老舍先生的简介,老舍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其相关的文学作品;再次是四文章写作背景的说明,文章的写作是建立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以及与作者相关的人生经历和心态上的,并且也与之息息相关,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第四就是让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讨论问题,使学生熟悉课文,并通过这种手段进一步深化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达到有效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第五步安排了将课文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对比,一则意在在写作上找突破口,二则使学生也有一个整体的单元意识,在写作上找突破口主要是抓取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小切口,深挖掘,并以此作为情感抒发的媒介。最后是根据文章的学习布置作业,以达到有效锻炼承前所学内容的目的。
教后感:
课后通过有关老师的指教以及自我的反思,对《想北平》的课有以下几点感想:首先,整体来说整篇文章(生齐读课文,然后讨论问题,进行归纳并总结)
7.选修语文《送魏万之京》教案 篇七
1、看注解,发挥想像,理解下列加线词句
2、交流
(离歌:离别的歌。
云山况是客中过:何况你途中要经过重重云山。
催寒近:催得寒气越来越近。
向晚:傍晚。
空令岁月易蹉跎: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3、请整体理解,补出跳跃的内容,用现代语言译写
(早晨听你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初下微霜你刚刚渡过黄河。心中惆怅听不进去鸿雁的哀鸣,何况客中要经过重重云山。函谷关的树色催得寒气越来越重,冬天已经近了,长安城中傍晚时分捣衣的声音分外多。不要把长安看作行乐的地方,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四、赏析
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
李颀《送魏万之京》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请从叙事、写景、抒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这首诗的炼句之妙。(课文思考题)
《送魏万之京》原文和译文
原文
送魏万之京①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②。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③。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④。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⑤。[1]
注释译文
【注释】
①魏万:又名颢。上元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②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的歌。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③“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 客中:即作客途中。
④关城:指潼关。曙色:黎明前的天色。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砧声:捣衣声。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⑤“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蹉跎:此指虚度年华。[2]
【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
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
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树色催促寒气临近京城,
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
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送魏万之京》诗歌鉴赏
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天宝十三载,因慕李白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魏万比李颀晚一辈,然而从此诗看,两人象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
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为什么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8.选修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篇八
一、导入新课: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门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溪”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州沿岸种了很多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二、简介作者及有关内容
【作者】看注解,补充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柳宗元的诗文俱佳,就散文说,形式多样化,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寓言(《三戒》、《传》、《罴说》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都很出色。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
【体裁与背景】
本文名“传”,实际上时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时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三、教师范读全文(或放录音),边听边思考:作者把一个什么道理寄寓于了个什么故事?
——郭橐驼“顺木之性,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
学生讨论并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大意
——1.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
2.转入正题,道出过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3.郭橐驼谈种树经验
4.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
5.写问者的意外收获及做传目的。
四、分析文章
【第一段】
(1)本段传什么?(介绍人物身世)
(2)介绍身世侧重介绍名字,“驼”并不雅,为何驼要自称?(豁达——身残而自信)
(3)驼自信什么?
【第二段】
(1)橐驼种树本领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A、所带际遇——争迎取养 B、技术全面——两种人均能满足;C、技艺高超——不怕“移徒”, D、他植者莫能如也)
(2)本段写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
(侧重于侧面描写)
【第三段】
(1)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过树后应采取什么态度?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如何评价的?
(2)其他种树的人往往怎样做?结果如何?
(3)本段用了什么方法传驼?(对比、映衬)
(4)本段分几层意思?(讨论)
【第四段】
(1) “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2)橐驼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
(祸——呼、鼓、聚、击、召)
(3)“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
【第五段】
1、指明学生翻译本段,师生订正
2、提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传其事以为官戒)
四、总结全文
1、指明学生归纳主题:本文讲……(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治道)
2、怎么明理,用了什么方法?(写作特点归纳)
(1)对比与映衬
(2)婉约而多讽(板书)
小结:
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中国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治道,但文章却不是进行理论上的辨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通过驼介绍养树的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的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和译文
原文: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译文:
郭橐驼,不知(他)原来(叫)什么名。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起地弯着腰走路,好像骆驼的样子,所以乡里的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驼”。橐驼听说起外号的事,说:“很好。给我取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于是舍弃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有钱有势的人(种树)作为观赏游玩以及卖果的,都争着迎接(他)培植。察看橐驼所种的树,即使移植,没有不活的;而且硕大茂盛,早结果并且(结得)多。其他种植的人即使暗中观察效仿,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的方法),回答说:“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活得久而且长得快啊,能顺应树木的天性从而尽它的本性(生长)罢了。大凡种树的特点,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它的土要原来的,它的捣土要紧密。已经这样做了,不要(再)动不要忧虑,离开后不再去看。那栽种像慈爱,那搁置像抛弃,那么它的天性保全而它的本性(就)具备了。所以我不妨害它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高大茂盛(的本领)啊;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早(结果)并且多(结果的本领)啊。其他种植的人却不是这样。(树的)根蜷曲并且土更换,他给树培土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假使有能与此相反的,那么又爱它太深,忧它太多。早晨察看并且晚上抚摸,已经离开却又回来看。严重的,用指甲抓破树皮来检验它的生死,摇动树干来看它的松紧,因而树木的本性一天天地远离了。虽说是爱它,其实是害它;虽说是为它担忧,其实是以他为仇:所以不如我啊。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移到当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而已,治理(百姓),不是我的职业啊。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做官的好多发政令,好像很怜爱百姓,却终于因此使(他们)受害。早晚官吏来喊道:‘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作,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抽你们的丝,早些纺你们的线,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猪。’打鼓来集合他们,敲梆来召唤他们。我们(这些)小民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用什么增加我们的生育并且安顿我们的生命呢?所以(我们)困苦并且倦怠。像这样,那么和我从事的(种树行业)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咦,不也很好吗!我问植树,得到了养民的方法。”记载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的鉴戒。
《种树郭橐驼传》鉴赏
本文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照样使民不聊生。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又不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如果我们了解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知道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则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进步意义。这是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的。
本文共六段,每两段又可合为一大段。第一大段是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 第一小段看似闲笔,却生动有趣,给文章带来了光彩色泽。这里面要注意三点。一、在《庄子》书中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的具有畸形残疾,如《养生主》《德充符》中都写到失去单足或双足的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有的则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运斤成风的匠人,承蜩的佝偻丈人等。柳宗元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可见柳宗元不仅在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继承了《庄子》的观点,连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灵活地吸取了《庄子》的写作手法。二、橐驼即骆驼,人们称这位主人公为橐驼,原带有开玩笑,甚至嘲讽性质。但这位种树的郭师傅不但不以为忤,反欣然接受。柳宗元在这里不着痕迹地写出了这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善良性格。但作者这样写仍是有所本的。在《庄子》的《应帝王》和《天道》中,都有这样的描写,即人们把一个人呼之为牛或呼之为马,他都不以为忤,反而欣然答应。这同郭橐驼欣然以橐驼为名是一样的。这种描写实际上也体现了老庄学派顺乎自然的思想,即认为“名”不过是外加上去的东西,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实质,所以任人呼牛呼马,思想上都不致受到干扰波动;相反,甚至以为被人呼为牛马也并不坏。三、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一个形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的敲钟人,这个艺术形象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近年电视剧《女奴》中的花匠也属于这一类型。其实,这种把外表丑陋而心灵美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描写,在我国,可以说从《庄子》就开始了。柳宗元所塑造的郭橐驼形象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不过柳宗元是把“丑”和“真”(他思想上认识到颠扑不破的真理)统一起来,雨果是把“丑”和“善”统一起来,略有不同而已。
后一小段写郭橐驼种树的特异技能。他种树的特点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孳”。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种树的移栽易活的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的这一面。其实这是省笔。盖善植者必善移树,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所以这里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点到而止。在这一小段的收尾处还布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读者从这儿必然急于想知道郭橐驼种树到底有什么诀窍。而下文却讲的是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可见郭并不藏私,而是“他植者”的修养水平和掌握规律的深度太不够了。从这里,作者已暗示给我们一个道理,即“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这个道理从下面两大段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第二大段的两小段是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上下两节是正反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进行对比。究竟什么是树木的本性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他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这就回答了上段的问题,他们“莫能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标不学本。继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乍看,好像将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实上,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正是最佳的管理,没有像疼爱孩子那样的精心培育,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他植者不明此理,思想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这两层对比写法,句式富于变化。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用押韵的辞句,使重点突出,系从《庄子•马蹄》的写法变化而出。从介绍橐驼的种树经验上可以看出,柳宗元的观点同老庄思想还是有差别的。柳是儒、道两家思想的结合,他并不主张一味听之任之的消极的“顺乎自然”,而是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的积极的适应自然。他要求所有的种树人都能做到认识树木的天性,即懂得如何适应树木生长规律的业务。把种树的道理从正反两面讲清楚以后,文章自然就过渡到第三大段。
第三大段是正面揭出本旨,实为一篇之“精神命脉”。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遥相呼应。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最后以“问者”的口吻点出“养人术”三字,这个“养”字很重要。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生养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说的“涵煦之深”。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综观全文,我们应注意三点: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
一、解题
本文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它是“稗官之属”,把它当作小说来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则更进一步说它是“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柳宗元参加的“永贞革新”的先声。“永贞革新”是以王叔文为首的官僚士大夫为打击宦官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斗争,柳宗元、刘禹锡是这一革新运动的核心人物。虽然王叔文集团执政仅146天,参预者均遭贬斥,但他们实行的改革措施,如罢宫市、出宫女、限制进奉、减免租税等,在当时是深得人心的。柳宗元为他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被一贬再贬,年仅47岁就死在柳州任上。
柳宗元和韩愈早年相识,交往甚密。但他们在政治上属于对立的派别,韩愈反对“永贞革新”。主张“文以明道”,反对骈文,共同倡导“古文运动”,维系了他们良好的个人关系。柳宗元死后,韩愈写了《祭柳子厚文》和《柳子厚墓志铭》,表示深切的怀念。
在古文理论上,韩柳有着相同的见解,但他们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韩愈以一代宗师的身份,振臂高呼,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而柳宗元则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并身体力行地参加社会实践,以改造社会为己任。
二、内容分析
第1段,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
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名已无人知晓。他“病瘘”而驼背,相貌不如常人,却名闻乡里,以致有绰号流行。称他为“驼”,是指其病而为号,并不雅,但显得很亲切。最为难得的是,驼竟放弃自己原来的名字,也这样自称起来。作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豁达的性格,令人猜想在这豁达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自信,也就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第2段,转入正题,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乡在京畿,名曰丰乐,颇有些传说色彩。作者先说橐驼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再说他身手不凡。说欢迎他的人,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一是搞观赏游玩的(精神方面),一是种树卖果的(物质方面)。这两种需求所种之树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暗示出橐驼技术的全面。说他技艺高超,点出了两个方面。一是他种的树不怕“移徙”,有“树挪活”的神奇;二是他种的树具有全优的品质,枝繁叶茂,早熟多果。最后,用“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点染一笔,更增加了玄妙气氛。
第3段,橐驼谈种树经验。
面对好奇的询问,橐驼化神奇为平易,用谦和的语气娓娓道来。“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是总括种树经验,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在这以下,从几个层次上作了具体论述。先谈“木之性”,从理论上进行说明;次谈种植方法,从实践上进行总结。然后中间插入议论,重新强调了顺其自然的观点。接着,又从反面申述,批评“他植者”违反树木天性的做法,特别指出顾虑重重、过于用心的危害。最后,以“吾又何能为哉”发为感叹,在自谦中再次表明“种植之术”并不高深。
第4段,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
如果说在上一段中,问者的身份还比较隐晦,酷似一个求艺的人,那么在这一段中,他就渐而露出了作者的身影,表现出“别有用心”,以一种咨询的语气,根本扭转了话题。在这种默契的问答中,橐驼仍谦逊如故,明确表示“理,非吾业也”,然后以“外行”的身份试探着用他的种树理论衡量官吏的所作所为,比照之下,自然得出繁政扰民犹如勤虑害树的结论,从而将旦暮而来的官吏打入“他植者”的行列。这样,前面批评种树人的话,如“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等,自然也可以“移植”到这些扰民的官吏身上,而又尽在不言中。悍吏来乡,闹得鸡犬不宁,橐驼对这一场景的描绘细致入微,也不妨说他是一个以种树为掩护的政治观察家。
第5段,写问者的意外收获及作传目的。
如果将这一段比作一出戏的尾声,那么,郭橐驼完成了使命,从旁门下场了。作者在形式上仍保留了问者的独立身份,写出了他“问养树,得养人术”的欣喜。结语“传其事以为官戒”,实际上表明了作传的真正意图是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承平之世
【选修语文《天仙子》教案】推荐阅读:
选修语文《在桥边》教案08-16
选修语文《老子》四章教案06-29
高中语文《木假山记》教案 苏教版选修07-10
高中语文选修文言文06-16
高中语文古诗文选修06-21
高中语文 3.13《柳永词二首》教案之教材梳理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07-07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课堂教学新范式研究》开10-07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1课《王维诗四首——观猎》教学设计08-19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