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后勤保障工作

2024-08-27

新形势下的后勤保障工作(共8篇)

1.新形势下的后勤保障工作 篇一

新形势下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

卢文君

摘要:新课改对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应地,学校后勤工作也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课改形势下,创新后勤工作,需要以科学发展观、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更新服务观念,强化自身素质;坚持正确服务导向,提高管理效能;主动参与课程改革,拓展新的德育空间;勇于接受挑战,抓住机遇,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局。

关键词:后勤管理新课改科学发展观教育教学

本文试就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学校后勤工作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学校后勤工作的现状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我校引入了后勤服务社会工作机制,自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以来,后勤服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它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竞争性的运营特征、合约式的管理模式,唤起了后勤职工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后勤工作一改过去被动服务、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甚至无过即是功的局面,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教育成本,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师生的满意度,从而使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但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尤其是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每所学校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为所有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同时也使学校更具有生命力,促进学校和学生共同发展共同成功,学校后勤工作也逐渐暴露出新问题,开始不能适应满足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全局。主要表现在:

1.社会力量的介入,造成后勤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专业素质上不能与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相协调,尤其是他们工作时很难避免的以自身利益为主的心态,使得社会引入的后勤工作人员缺少服务服从全局的观念,从而与一线师生的联系变得相对薄弱。.后勤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德育内容、德育方式以及德育空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后勤德育的特点在于实践,带有生活教育的性质,它通过生活实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形成。但社会后勤服务以营利为目的,后勤服务人员与接受服务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二者之间不再是传统的毫无营利因素的均服从于整体教育教学工作全局的环节链条关系,而变成了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后勤部门就难以再借原后勤管理的权力,将一些后勤服务工作交由学生无偿完成,从而使学校德育内容缩减或失去传统的重要德育阵地。于是,诸如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吃苦精神、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等,便很难再通过无私奉献和精神激励的途径进行培养。

3.我校原后勤管理者由学校总务工作人员、政教处、班主任等充任,他们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养以及管理经验和能力都是社会引入的服务管理人员难以比拟的,在教师心目中的情感认同程度及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任程度也不一样,加之90后学生人生观、价值取向的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影响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鉴于上述后勤服务工作的现状,在课程改革的的新形势下,创新改革后勤服务工作势在必行。

二、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

《新课程改革方案(实验)》指出:“九年义务教育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的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育是追求卓越的教育,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对教育性质的认定。对普通初级中学不再是为少数学生服务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大众的促进所有学生发展、促进所有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以看出,本次课程改革把培养初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的基本素养作为初中教育的基本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行终身教育置于整个教育的核心。那么,作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全局子系统的后勤服务部门,也必然需要适应这一要求,改革弊端,创新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开展工作,为学校全面成功推行新课改做出贡献。

三、创新后勤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更新服务观念,强化自身素质

为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学校在后勤工作人员的学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社会引入的后勤工作人员均须达到高中或高中以上学历,承包责任人须具有相应专业资格证书。根据社会化服务项目的性质,我们组建了安全、政教、卫生防疫、餐饮、校园文化等学习小组,由总务处总体指挥,后勤主任、政教主任直接负责,每月一次组织员工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并且从派出所聘请了法制副校长,与镇派出所、卫生院疾控中心建立起固定联系,取得它们在法律法规方面对学校后勤工作的支持与监督。同时,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能系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引导督促后勤工作人员转变教育观念、工作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服务观,引导后勤工作人员把育人意识、服务意识、科学管理意识、积极参与意识真正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考试,对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员工,学校责成承包人将其辞退,或使其继续培训,直至考试合格方能上岗。在由学校前勤教师与学生代表对后勤工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引进社会评价机制,通过网络评议、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社会各界对我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真正从思想上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按照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好后勤工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二)坚持正确服务导向,提高管理效能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学校的任何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后勤工作也不例外。后勤工作必须摈弃过去那种将自身工作孤立于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的单纯、狭隘、被动的服务思想,服务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奉献求实、开拓进取的人文精神必须牢牢地植根于所有后勤工作人员的心中。坚持一切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一切为师生服务的正确导向,以师生满意为根本目标,维护师生利益。在新的形势下,后勤服务工作中除了包含传统的管理、协调、配合等职能职责外,还应该蕴涵着积极参与育人的新的职能。因此,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应把服务、管理、协调、配合、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服务,而是在服务的同时,加强管理,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有效协调,充分发挥后勤各个部门的管理、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效能,富有创意地做好后勤工作,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作好物质、思想的充分准备,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主动参与课程改革,拓展新的德育空间

后勤德育的特点在于实践,带有生活教育的性质,它通过生活实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形成。后勤德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后勤德育方式、德育方法、德育阵地的特殊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需要根据后勤德育的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努力寻求后勤社会化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新课改彻底摒弃了

封建的师道尊严观念,需要师生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人格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后勤社会化更使过去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转化为双方法律上的平等关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加进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容。比如健全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在学生中间设立寝室助管员、卫生监督小组、食堂监督岗等学生自我管理机构。这样,既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得到了锻炼,又保证了各项制度的自觉贯彻落实,也增强了后勤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坚守原有的德育阵地(诸如卫生打扫、内务整理、公益劳动等不纳入社会服务范畴,仍由学生义务承担)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拓展新的德育空间,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比如在学校草坪树木,餐饮场所、文化长廊、寝室等处布置各种名言警句、德育格言、规章制度等文字图片,使后勤生活的每一场所,都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利用后勤和社会联系紧密的性质,加强学生与社区的联系,为学生实践提供基地,丰富德育内容。

以上即是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如何创新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新课改对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应地,学校后勤工作也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课改过程中,学校后勤工作所面临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而且,机遇是主要的。学校后勤各个部门,应勇于接受挑战,抓住机遇,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局。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陈旭远,张捷主编.引领高中新课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

赵洪涛.当前我国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科学化探索.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第5期

王绪池.做好学校后勤管理,为新课程改革保驾护航.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第5期

2.新形势下的后勤保障工作 篇二

在这种新时期和新形势下, 学校后勤工作人员如何履职?我的几点实践体会如下:

一、勤服务, 创新服务方式

案例一:

“谭主任, 我班教室的灯泡光线太暗了, 帮我换大一点的灯泡吧?”

“谭主任, 换灯泡的事情, 怎么还没有搞好?”

……

每当面对老师这样的质问, 我心里既不安, 有时也很无奈。就说这个换灯泡的事情吧, 上次统一维修的时候, 该班毫无反应;现在看到相邻的班级换好, 才着急了, 马上就找来了, 马上就要你解决。现在请工的工价都比较高, 组织一次全面维修也不容易, 为了一个班, 几个灯泡, 又去请工, 在经济上确实不划算。

最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买灯泡, 架梯子安装, 我只好亲自出马。

作为后勤管理人员, 自然要做到勤为教学服务。但是, 如果面对的是几千人的学校, 东一榔头, 西一棍子, 头疼医头, 脚疼治脚, 就会让人疲于奔命, 造成管理效率的低下, 更重要的是, 长此以往, 容易激化与教职工之间的矛盾。

为此, 这就要求我们后勤工作人员, 必须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管理效能。通过以上这件事后, 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并制订了一套维修管理办法:

首先, 由总务处打印出一本维修登记表册, 挂在教师每天签到的办公桌墙壁上方, 教师或者班级有什么问题, 就能够把需要维修的地方, 及时进行登记;或者, 学校要搞某类维修, 先行通知。然后经过一段时间, 我再把需要维修的问题进行统一的汇总, 根据汇集的问题, 有的放矢制订相应的维修计划。

这项举措, 给后勤管理者与学校教师之间, 构建了一个矛盾释放、缓冲的空间, 一个能够及时沟通、交流的平台, 得到了全校教职工的高度称赞。

二、勤沟通, 更新沟通渠道

案例二:

“向老师, 请把你班今天的学生人数报一下, 因为今年一年级人数多, 我们必须及早掌握确切的学生人数, 及时上报新华书店增订教材。”

“文老师, 你班75 个学生, 怎么只有74 个交了保险费?还有一个学生呢?”

……

现代的社会, 是信息的社会, 谁最先掌握好第一手信息, 往往谁就是赢家。后勤也是如此, 及时更新后勤管理数据, 保证数据的连贯性、准确性, 是开展后勤工作的基础。

就如本期, 一年级新增了三个班, 一百多名学生, 教科书缺少成了大问题!幸好, 我们通过及时掌握人数, 以及预算估评人数, 向新华书店及早预订了书籍, 在开学两周之内, 把所有的教科书都发放到位, 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自然, 也得到了家长的交口称赞。

同时, 为了提高后勤的管理效率, 加强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 去年寒假期间, 我组织总务处人员, 进行了校园信息设备的更新, 在每栋教学楼主要位置, 安装了大功率的无线发射器, 使学校的电脑、手机都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交流;与邮电局进行了沟通, 增大了上网的流量;同时, 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申报, 争取班班通的早日开通。

三、勤学习, 上升理论水平

案例三:

“校门口成了摊贩的小集市, 不仅严重影响卫生, 而且极大地影响交通安全……”在行政会上, 主管学校安全的邓校长提出了这么个棘手的问题。

为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各部门负责人各抒己见。而我从后勤的角度, 主动提出协助解决方案:成立红领巾监督岗, 校门口、楼梯口等流动人口多的地方, 增设垃圾桶;在校园宣传窗里, 开辟一个讲卫生, 不吃零食的专栏等, 会后, 通过几个部门的通力合作, 此种不良现象得到了有力扭转。

在后勤工作中, 如何将后勤管理与学生的德育教育联系起来, 这是我从书本上学习了之后, 开始思索的一个问题。因为在以往的后勤管理中, 我们普遍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 或者说是认识不够, 重视不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并作为必修该课程。而后勤教育的特点, 就在于实践, 即带有生活教育的实践, 它可以通过这种生活实践,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形成。

因此, 作为后勤管理人员, 要适应新形势, 就必须勤于学习, 勤于思考, 在学习中完善, 在学习中提升。

3.新形势下的后勤保障工作 篇三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后勤管理;改进措施

后勤管理是小学管理整体水平的重要呈现,关乎教学的整体质量,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在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中,需要对人、财物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工作量大,内容复杂多变,大大增加了后勤管理的难度。为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小学后勤管理,充分发挥其管理功能,确保后勤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为小学教育教学创造更好的环境,使其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为其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新形势下小学后勤管理功能概述

在新形势下,小学后勤管理功能并不是体现单一方面。首先,小学后勤管理可以提供舒适的教学环境。在小学后勤工作开展中,后勤管理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基础设施的维护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中学习,确保各项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做好铺垫。其次,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根据自身运营情况,合理规划修整学校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在一种“舒适、自然”的环节中放松自己。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护花草的好习惯。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教学情况,及时配备相关的基础设施,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而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最后,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后勤管理工作可以为教师提供必需的教学工具等,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使他们保持愉快的心情,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为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形势下小学后勤管理改进措施

1.制订合理的后勤工作方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学校都要总结、审查、评估上一学期开展的各项工作,总结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经验,明确上一学期教学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综合考虑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制订科学的改进方案,新学期后勤工作方案,避免新学期再次出现相同的问题,阻碍教学水平的提高。还要全方位分析当下学校各方面的运营情况,认真听取教学一线的意见、建议等,制订可行的后勤工作计划,不断丰富后勤工作方案,使其更加合理、规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还要客观地审核、评价制订的工作方案,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确保后勤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人员管理

在后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做到知人善用,也要注重奖惩结合,制订可行的责任制,明确学校每位后勤员工自身的职责,比如,保管员、档案人员、生活老师,明确他们的工作范围,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避免权责不分,实行“人性化、科学化”管理。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多关心他们的思想情绪,提高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正确认识并热爱后勤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要多鼓励后勤人员维护好学校公共财产,注重学生生活、食品卫生安全等,为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3.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后勤服务效率。

在小学后勤管理中,财务管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要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采购人员必须依靠正当的采购途径完成采购任务,确保教学设备等不存在质量隐患,要严格遵守采购规定,不能私自进行采购。财务人员要结合各方面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做好账务处理工作,制订科学化的工作计划,促使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鲜明的精细化特点。在工作中,如果需要临时支出,财务人员必须及时向上一级申请,在得到批准之后才能支出。以此,不断提高学校后勤管理的整体水平。

在后勤管理中,管理人员要经常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给教师配备教学工具等,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在维护基础实施方面,管理人员要多和教学工作者沟通、交流,了解具体情况,制订可行的配合机制,制订可行的保障方案,提高学校基础设施等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更好地投入到使用中,减少学校在这方面的支出,确保学习教学环境更加优质、安全。当然,在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也要注重基础设施等的维护,加强管理,定期进行养护,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隐患,要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其使用更加安全。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学校必须把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放在核心位置,要充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有效解决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效率与质量,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优质”的学习教学环境,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兴伟.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后勤管理的功能与改进措施探析[J].好家长,2016:57.

4.探索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 篇四

在新的形势下党建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只有开创性地工作,党建工作才能有活力,才能体现出我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献策是我们每位党员的义务和责任。身为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根据中仓街道工委决定开展“我为中仓献一策”征文活动,结合我社区工作实际,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党建工作。

一、抓学习,提高社区党员的综合素质

(1)认真学习各个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级有关指示、会议精神。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可以进一步武装党员同志的头脑,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他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的自觉性,树立他们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及社区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2)抓好教育培训工作。一是抓好“党课一小时”理论学习。落实好社区党总支理论学习计划,做到学习有时间安排、有重点学习内容、学习书籍资料、学习记录、学习档案,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二是抓好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学习。结合实

际,组织社区干部开展政治理念知识学习,与时俱进地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以召开党员大会或召开党小组会的形式,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党员同志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带动居民群众踊跃投入到学习中来,建设学习型组织。

(3)抓学习方法创新。社区党员的特点为社会退休党员较多,相对比较分散,要创新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采取集中学、小组学、组织座谈讨论、自学等方式开展学习。要落实好学习日制度,充分利用阅览室、宣传栏等平台开展学习和交流,进一步调动社区党员学习的积极性。

二、强化基础建设,不断挖掘人才表彰先进

(1)我们可以进一步开展“五个好工作机制”和“我为社区添光彩”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丰富活动内容,促进社区党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党员访谈制度,开展支部成员和党员、党员和党员、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谈心活动,结成对子,沟通思想,加深感情,增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

(2)在党员入党纪念日,开展送温暖活动,送上一束鲜花、一声问候、一片期望,使党员有一种“我是党员我自豪”的荣誉感,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具有亲和力、向心力和信任感、归属感的党员之家。

(3)在七一党的生日之际,召开党员大会,缅怀党的丰功伟绩,评选表彰优秀党员。在深入开展各项党建活动中,我们可要求社区内的党员同志结合生活实际,推先进、学先进的高潮,挖掘社区内更多的热爱公益事业的党员及居民群领军人物。为社区的创建工作添砖加瓦。

三、认真研究和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新思路

(1)党建工作与社区工作同步进行,围绕社区党建中心工作思路为指导,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意识。

(2)认真抓好新时期的党组织建设。做好社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及管理工作。纳入计算机系统,建立党员统计信息库,对党员进行动态管理。结合基层实际,建立与党员的信息联系制度。

(3)抓好标准和规划的制定,建立党员管理制度,给党员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对党员建立长期的学习制度、检查制度、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使本系统内的党组织和党员能够明确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及采取的措施,不仅知道要做什么,而且明确怎么做。

(4)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推行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充分保障广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形成生动活泼的党内政治生活。

四、努力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要坚持学习“十八大”的会议精神,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思维模式,把精力集中到社区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上来。对社区党员行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惩处,使每位党员都积极争取做一名忠于职守,勤勤恳恳、开拓创新、群众满意的优秀党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事事处处为社区党总支的形象着想,使之成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和谐氛围。

5.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 篇五

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政是为民之政,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民政工作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任务越来越繁重,地位越来越重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民政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主题,认真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坚持健全制度、优化管理、提升服务、完善设施,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民政工作整体水平。要着力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灾害救助水平,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深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做好双拥共建工作,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殡葬管理工作,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一是发挥好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民政部门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有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养老服务、殡葬服务等事业上,民政部门承担着政策引导、行业监管、市场培育等职责。在推动社区建设中,民政部门承担着推动社区环境不断改善,人际关系逐步和谐,社区资源得到整合,社区服务更加完善的职能。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对完善市场秩序,促进政府职能转换,规范行业行为,提高社会组织程度,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是发挥好民政工作在社会利益关系协调中的作用。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需要不断协调处理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这是民政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直接体现和作用方式。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给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搞好社区服务,满足居民服务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平衡社会发展,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缩小城乡、地区、贫富差距,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源头上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等等。

三是发挥好民政工作在规范社会管理中的新作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和谐社会的关键。围绕“小政府、大社会”目标,“社会事业社会办,群众的事情群众管”是大势所趋。而民政工作的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民 1

间组织管理等内容,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民主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改进和发展民政工作,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促进社会治理方式变革;有助于为创建更加公正和民主的社会积累经验,有效推动现代化进程,使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和谐和美好。四是求真务实,强化民政工作人才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作为承担着社会大量责任的民政部门来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6.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 篇六

一、重要性学习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把抓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个基础工程、重大战略。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很多重要讲话(以“8•19”讲话为标志),也作出了很多批示。总书记说:“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同志,应该旗帜鲜明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责无旁贷承担起政治责任,绝不能让领导权旁落。”他还说:“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2013、2014、2015这三年,中办先后印发了9号文件、30号文件和35号文件来通报部署意识形态的工作。2015年,中央印发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实施责任制,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出制度规定,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管理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最近的在解放军报讲话,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话,更是强调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5个事关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新闻舆论耳目喉舌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不能像过去那样只管从上而下的灌输式宣传,而应更加注意信息传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流动,注意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和互动性,注意信息传播的公共性和服务性,注意信息传播的卖点和炸点,注意信息传播的快发散和小圈子,也要注意信息传播的危害性和不可控

13亿人口的国度,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6亿多的网民,这些基本条件造成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最喧闹、最感性的舆论生成市场。

二、如何理解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一言以蔽之就是维系支撑统治、执政的思想体系。合法性理论

1920年代,韦伯区分了三种作为支配形式的领导、统治和权威的理想类型:1.魅力型权威(基于家族、宗教),2.封建/传统型权威(基于家族、世袭、封建),3.官僚/法理型权威(基于现代法律、官僚体系)。

去政治化的政治汪晖 在20世纪,“中国”是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成为一个政治范畴的,“从中国大陆内部来讲,社会主义政治运动所寄托的是一个解放的理念,这个解放是通过阶级、工人阶级、工农联盟、统一战线、民族解放这一系列的政治构成来实现的。”而在台湾,三民主义和民族统一的政治实践也使“中国”成为一个明确的政治范畴。那时,“中国”作为一个被争夺的政治范畴,在对立双方都是明确的存在;在国际上,左翼都支持大陆解放台湾,美国及其盟友都支持台湾。

但在1989-1991年的巨变之后,中国大陆开始发生“代表性断裂”和“去政治化”,“第一表现为工人阶级政治的衰落,工人国家的衰落,即不存在19-20世纪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了;第二是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的衰落和工农联盟的彻底瓦解,即不存在这两个范畴了,以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形成的广泛统一战线的人民范畴也不存在了。在这个意义上展开的民族解放事业也失去它的效能了。” 所以,现在作为一个政治范畴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成了一个问题。除了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现代中国还代表了什么?更本质的属性是什么?

换个角度,在世界的眼中,1949年成立的这个新中国,其实始终是一个鲜明的政治符号,即使不再对外输出革命,也并未改变其基本底色。中国学者在国内强烈感受到的“去政治化”巨变,在外人眼里,也许只是很小的改变,甚至没有改变。“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更为本质的政治价值

传统意识形态有两个特点。一是传统意识形态夺取政权所需要的舆论和巩固政权所需要的舆论可能不一致。因此,传统意识形态是断裂的,具有滞后性。比如:我国公元前475年,就进入了封建社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统一了中国。但是,到公元前134年以后,董仲舒才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家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传统意识形态在国家权力面前,它是被动的,被选择的。二是传统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辩护色彩。就是为暴力辩护,为国家权力辩护。因此,传统意识形态又具有明显的依附性。

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国家的兴起,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历史转型。第一次重大转型发生在近现代,其标志是意识形态成为新的国家制度形成、建立的前提。研究意识形态史的人都倾向于这样一个观点,就是把1776年美国立国看成是现代意识形态时代的元年。1776年7月4日依据启蒙思想的人权原则签署了《独立宣言》标志美国建国华盛顿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而同一年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标志着这一意识形态原则不仅为政治制度立法,也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了合法性。因为,它表明了现代意识形态的两个特点。一是现代意识形态成为一个权力建立、政权建设、国家制度建立的先导。即是说,现代意识形态成为立国的先导。二是现代意识形态成为国家权力体系的核心。即是说,它决定了权力的合法性,决定了国家的形象,决定了国家制度变革的原则和调整的范围。比方说,很多学者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开创人,像葛兰西、卢卡奇等人认为,“十月革命”成功了,而匈牙利革命及其以后的西方国家的武装斗争却都没有成功,究其原因在于,当时,俄罗斯还是一个传统国家。因此,暴力是国家的核心。所以,在把暴力打碎以后,新的国家制度就建立了。但是,匈牙利以后的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成为了国家的核心。因此,哪怕在暴力上打碎了原来的军队,但是如果意识形态没有被打碎,那么,旧的国家政权还会复活。当然,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们还可以讨论。但是,现代意识形态无疑起着国家内核的作用。正是因为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型,决定了在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的瓦解是一个政权瓦解的最关键的内容。所以,苏联的解体从国家政权来说,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崩溃。这也正是今天我们尤其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因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以来的真正革命其实都是意识形态革命。

第二次重大转型是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冷战”结束,其标志是意识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由政治鼓动转向价值渗透、由诉诸逻辑力量转向倚重感性力量。就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而言,随着资本扩张驱动力的金钱本性显现,原来笼罩其上的“新教伦理”信仰激情逐步褪去,经由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和政治幻灭,其实现思想操纵的方式也就从激发未来的热情转向刺激商品消费和生活享受。这一转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大致完成。这次转型表现为意识形态冲突主要由理论形态之争,向以价值观为内核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建构转化,文化战略地位的提升加速了这一转化。表现如下:(1)当代意识形态斗争的聚焦点集中到文化商品的消费以及生活方式的构建上。文化要素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的力量依托和作用方式,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逐步由主要通过政治鼓动,向以文化消费为主要表现的综合方式转变。作为意识形态内核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纲领日益与文化结缘,更多地借助文化和道德的力量获得更加广泛而卓有成效的传播,逐步内化到人们的生活世界之中。(2)学术话语权的争夺和学术话语的构建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方式。意识形态作为政治标准的刚性特征正在逐步被学术研究的价值引领所替代,意识形态日益渗透到学术研究中,通过学术思潮、学术话语等加以表达,通过学科建设和国民教育体系扎根,二者日益融合。(3)网络等新传媒成为意识形态影响力的风向标。文化战略地位的提升与其传媒化的倾向是当代文化发展的特色,因而新媒体成为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载体。西方利用高科技的优势打造现代传媒,使得这一领域成为意识形态争夺的主阵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应意识形态的第二次转型,是向文化学的转向,向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传播方式的转化,这对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扩大了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适应意识形态转型提出的挑战,我们要扩大意识形态建设的范围。在过去,意识形态建设的部门主要是宣传部,现在意识形态建设不仅要求理论建设,还包括文化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学术话语权建设,以及学校的学科建设等。我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有三个依托:一是要依托国民教育体系,与学术话语权和学科建设相结合;二是要依托党的建设系统,党的建设系统和社会组织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公民社会建设、公共空间建设等紧密相关;三是要依托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与社区建设,百姓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建设等联系在一起。这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真正成为全党、全国的任务。

划分:政治大众 大众领域

每个社会都有意识形态,作为形成“大众想法”或共识的基础,而社会中大多数的人通常都看不见它。占有优势地位的意识形态以一种“中立”的姿态呈现,而所有其他与这个标准不同的意识形态则常常被视为极端,不论到底真实的情况为何。哲学家福柯就曾经写过关于意识形态中立性的这种观念。

努力追求权力的组织会去影响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将它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政治组织(包括政府)与其他团体(比如说在议会外游说通过议案的团体)试图透过传播他们的意见来影响民众,这也是为何社会中的许多人通常看起来都有“类似的想法”(think alike)。当社会中绝大部分的人对于某些事情的想法都很类似,甚至忘记了目前的事务可以有其他的选择,这就变成了哲学家葛兰西(Antonio Gramsci)所说的霸权(Hegemony)。政治领域(社会思潮)

关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通报(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

在社会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组用来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并且提供了某些社会秩序的蓝图。政治意识形态大量关注如何划分权力,以及这些权力应该被运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说,20世纪中最具有影响力与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之一就是共产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说为其基础。其他的例子有: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企业自由主义(corporate liberalism)、基督教民主主义(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义、帝国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social-democracy)。

相近概念:

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力、国民的凝聚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等。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1990年,他在《谁与争锋》一书中驳斥了所谓“美国衰落论”,首次将国家的综合国力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他认为,资源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四大因素构成硬实力,这是有限的实力,真正具有无限力量的是软实力。1999年,他对软实力概念予以重新定义: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吸引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获得理想的结果,它让其他人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按照你的设想行事。2004年,他将软实力简化为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能力,这种吸引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

早在1776年,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率先提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用英语表示是Ideology,就是观念科学。现在,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主要是完成两个“巩固”,其中一个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马克思的著作当中,意识形态始终是一个负面词。马克思有一句著名的论断,他指出:“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而这种真正的实证科学,使“关于意识的空话将销声匿迹,它们一定为真正的知识所代替”。按照马克思所说,马克思一生都在向有领导权的意识形态提出挑战,他要揭穿、削弱这种意识形态,使人们不再相信它。什么是意识形态?马克思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所以说,意识形态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是要倾注全部的精力揭穿、削弱、批判的。当然,马克思指的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获得正面意义或者说中立意义,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负面词汇,是从列宁开始的。列宁在与沙俄斗争的过程中感觉到,光批判别人的意识形态不行,还必须要建立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要让工人阶级掌握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但列宁没有提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究竟是什么。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备战的武器,是强大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发展至今,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派众说纷纭。著名代表人物尤尔根•哈贝马斯感觉到,意识形态可能要销声匿迹了。但他在著作中又提出,科技技术、消费主义也是意识形态。他说现在政府治理靠科学,科学技术进步解决了一些问题,而年轻人已经不再信奉思想斗争这些虚无缥渺的东西了,他们更注重实际,更务实,埋头于消费主义。

(二)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

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意识形态建设,要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那么,意识形态包括哪些核心内容?

第一点,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我们党的事业的逻辑起点。如果没有共产主义理想、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党员同志,就会在各种场合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总书记就讲:“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要把共产主义看成是虚无缥渺的东西,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共产党员、我们的领导干部、我们的人民群众一点一滴的进步、点点滴滴的努力,都是通向共产主义明天的坚实一步,我们每天都在为共产主义大厦添砖加瓦。

更为重要的是,共产主义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美好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集中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种美好的价值,值得我们去追求。所以说,理想信念是我们价值观的第一步,是逻辑起点,没有理想的照耀、没有理想的鼓舞,我们就不可能克服困难、超越当下,就不可能迈向美好的明天。

第二点,核心价值观。我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谓价值观,就是原始态度的基本取向。简单理解,价值就是你认为什么值得去追求,什么不值得去追求,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就是一个基本的态度、依据,就是一个根本的标志。应该说,价值观决定制度、道路,决定我们的执政方式。我们有公平的价值观,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什么是社会主义?严格来讲,就是以人为本,大家都能够过上好日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那什么是资本主义?就是以资为本,有资本就有主义,你的话语权和幸福感是根据个人拥有资产的比例来划定的。所以说,核心价值观关乎制度、道路,关乎我们的执政方式。

第三点,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就是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后来提出的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等,是共产党员的方法论,是需要我们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的。

三、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

第一个方面,“总体向上向好”。我们的战略是信心坚定,举措有力,阵地意识明确,主旋律响亮,正能量强劲。具体来说有五点内容:第一个是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第二个是主流媒体、主流声音传播的影响力、公信力增强;第三个是思想文化阵地更加稳固有序;第四个是正面舆论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第五个是海外看好中国的声音明显增多。这就是“总体向上向好”。

第二个方面,“斗争依然激烈”。我们不能麻痹大意,不能因为主流声音已经壮大了,形势对我们有利,我们就放松警惕。

所谓“斗争依然激烈”,第一个就是文化交锋日趋激烈。意识形态斗争总是从文化领域入手的,可以说,文化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晴雨表。随着WTO有关文化的补充协议的签订,现在中国每年引进的美国大片达到30多部,平均每个月有2到3部。而且,不仅中国在放美国的电影,全球的电影院有一半以上都在放美国电影。美国的文化传播得很厉害,所以他有文化霸权。什么是霸权?就是领导权,就是能够一呼百应——他的东西有人要,他的电影有人看,他的声音有人响应。

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我们看一看美国的新闻传播就会发现,我们有时候盲目乐观了。有人觉得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信息铺天盖地,所以暂时可以把传统媒体、主流媒体放一放了,但实际上,在网络时代,美国的主流媒体一刻也没有放松对正规新闻、专业新闻的生产。

我们总有一个错误观点,就是把数据都当成新闻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新闻构成数据,但数据并不都是新闻。社交网络上的大部分数据都是舆情,而不是具有公信力、权威性和舆论领导能力的新闻。正规的新闻靠谁生产?靠职业媒体人。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ABC(美国广播公司)、NBC(全国广播公司)和FOX(福克斯广播公司)这四大广播电视公司所发布的新闻信息是美国之外地区的100倍,是中国的1000倍。在全世界的新闻大数据中,汉语形成的数据仅占5%。也就是说,以汉语字符形成的正面新闻太少了。在全球网站点击率排名前100名中,有94个在美国;13个根服务器有10个在美国。关于这一点,欧洲也抗议,他们说,根服务器是服务全人类的,美国放这么多的根服务器,那不是所有的数据你都可以查看了吗?美国当时就回答说,其他的事情可以商量,但是这个事情不能商量。直到后来,斯诺登事件爆发,美国才松口说,如果其他地方有兴趣,也可以放到其他地方去,但是现在又没有声音了。

像美国之音、自由亚洲、NHK、KBS、BBC、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德国之声等,总共有31个转播台,174个频率,用5种中国方言,围绕东京、首尔、香港、马尼拉等呈半月形对中国形成一个“包围圈”,每天对华进行80小时的广播。每天进行80小时的广播需要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但他们在所不惜。因为这些媒体的背后有很多基金会和NGO(非政府组织)的支持,比如卡特中心、福特基金会、美国民主基金会等。美国国会每年拨款100亿美元支持亚洲发展研究,拨款100亿支持美国之音发展。

第二个“斗争”是指国内错误思潮此起彼伏。具体表现为七个方面。一是用新自由主义解构深化改革,抹黑国有企业,曲解混合所有制,推进社会领域改革的全盘私有化,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二是用西方的宪政民主曲解依法治国。比如,西方总是给你设置一些伪命题——是党大还是法大?司法是不是要独立?搞不搞联邦制?搞不搞一人一票?搞不搞三权分立?这些都是所谓“宪政民主”的概念。

三是用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把你的价值观和西方的价值观划上等号,而实际上我们讲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内涵,跟西方的价值观并不完全一样。

四是用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和歪曲党史、国史、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现在很多人都喜欢重新评价历史,总想不断去发现“新大陆”,甚至对一些英雄、历史人物搞一些所谓的“爆料”。

五是炒作热点敏感话题,制造意识形态事件。像香港“占中”事件,他们抓住这些话题,拨云弄雨,想颠覆我们的政权。

六是抹黑反腐倡廉政策,攻击我们的政治制度。事实上,有腐必反是净化我们的政治生态。严格来讲,反腐倡廉是为我们的发展创造新环境、好环境,代表了新机遇、好机遇。

七是散布新版本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他们宣传中国要么崩溃要么危机,反正中国怎么做都不对。这就是一些公知、大V,以及一些跟西方联系密切的学者在做的事情。

第三个“斗争”是腐朽思想沉渣泛起。现在很多党员领导干部凡事“不问苍生问鬼神”。比如,**曾身为中将,但他却随身携带护身符,乞求上天的保佑。但是上天能保佑他吗?事实上,只要你做了坏事就要被抓,最终锒铛入狱。刘志军作为铁道部部长,因为在狱中表现还不错,得到宽大处理,由死缓变成了无期徒刑。但他在入狱之前,家里和办公室都放着靠山石,自以为有了靠山石就能一辈子不倒,就谁也动摇不了他,最后又怎么样?所以,腐朽思想沉渣泛起更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第四个“斗争”是“颜色革命”蠢蠢欲动。

第五个“斗争”是网络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总书记讲,人往哪儿聚,哪儿就是我们的主战场。现在我们的网民有6.68亿人,手机网民有5.94亿人,网络已经构成了一个新的、强大的舆论场,新闻的获取、信息的获取80%是通过新媒体。所以我们党报现在也要办新媒体,不办新媒体,网络舆论阵地就占领不了,而且网络也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动员力量。微信官方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数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个,而报纸才有1900多份,新浪微博每天新发微博是3.6亿条,腾讯微信每天发布消息121亿条,整个互联网一天产生多少条信息?——300亿条。这是不得了的。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有一个报告,是说新媒体在政治革命、颜色革命当中起多大的作用。新媒体的公信力在40%以下,但它起到了一种团结、联络、互相鼓劲的作用。一打开网络就知道哪有颜色革命,哪里在闹事,然后就知道里面有没有自己的熟人,知道哪有免费的午餐,哪儿能取到茶水。所以,微信的力量、微博的力量是不得了的。像一些所谓的网络大V薛蛮子、秦火火等人就是在那造谣,在胡说八道,这就增加了网络的负面力量,经常把个人诉求夸大为群体关切,本来只是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不大满意,他非要说成全体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都失望了,把发展问题夸大为制度问题,把发展中不可逾越的一些问题、必然遇到的一些问题、世界普遍面临的一些问题说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会出现的问题。比如雾霾。实际上,政府一直很重视雾霾的治理问题,北京也不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在全球20座空气最污浊的城市中,印度就占了13个,新德里排名第一,新德里PM2.5指数一度高达900以上,已经爆表。但是因为他们是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即使这些城市有雾霾也没有事,中国有一点雾霾就是一个大问题,而美国那么多山火没有人炒作,世界上有那么多特大事故也没有人去炒作。所以,网络这个舆论场是不得了的。

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传统媒体要迅速转型,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来铲掉网络舆论产业。像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都在新媒体建设上卓有成效。人民日报的粉丝量已超过一亿,新华社也超过了5000万我们之所以这么努力,就是想在这个真假莫辨的互联网时代,放大传播党的声音,占领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意识形态斗争?我觉得一种意识形态如果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那么它不仅仅反映了政党的利益,而且代表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福祉。与西方的意识形态之争,表面上看是价值观之争、制度之争,实际上是关乎利益和未来的发展之争、生存权之争。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表象是文化,焦点是制度,实质是利益。如果对他们让利,他想干什么你就让他干,别说是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实现奴隶制,他们也是认可的,他们才不管你实现什么制度。

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

意识形态光讲斗争不行,得讲建设。当然,针对错误,要旗帜鲜明、敢于亮剑,但更要丰富自己的“弹药库”,丰富思想理论基础。

第一,要以中国梦教育为核心,巩固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信。总书记对目标、理想、愿景的阐述有好几个层次,中国梦处于中间环节,承前启后,不过于具体,但是也不遥远。共产主义是个远大目标,是人类大同。中国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做到,中国梦在理想信念中处于一个核心环节。

中央对中国梦有很多指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第二,要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凝魂聚气,固本强基。很多人在给文化下定义时,未对作为价值的文化和文化的载体加以区分。文化从本质而言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文学艺术被称之为文化,是因为文学艺术用文字、色彩、造型描写了人类心灵深处的共同欲求;哲学宗教被称之为文化,是因为哲学宗教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人类的归宿;制度风俗被称为文化,是因为制度风俗约定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物质器物环境被称为文化,是因为物质器物环境或多或少地承载了人想要表达的观点、价值和意义。如果山上随便滚来一块石头,你就如获至宝,把它藏起来,别人会说你脑子进水了。所以,文化是一个内在的价值和意义,文化附着在物质载体上,但我们不能把那个载体称为文化,而必须把它内在的价值、意义抽出来,才能称为文化。我们不能直接称讲师、博士、教授为知识,也不能直接称二胡、小提琴为音乐。

区分了价值和载体之后,首先我们要明确,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价值是靠载体传播的。内因的价值非常精致,甚至有时候比较玄妙。文化的价值相当于一个纯情少女,不可能跑到大街上说“我爱你”“我要嫁给你”,即使她看中了如意郎君,也是通过书画传情,通过非常婉约含蓄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价值传播经常是以直接表达、大喊大叫为主,缺少“红叶”,缺少“手帕”。美国的价值传播为什么强大?因为他的“红叶”多,“手帕”多,结合强大的技术和流通手段,他生产制造传播文化符号、文化载体,能自由地把他的文化产品递送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所以他形成了文化霸权。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形成文化霸权是由于他价值先进吗?我觉得不一定。从我的观点来看,美国的文化霸权就是一个载体的霸权,因为他的载体太强大了,太有吸引力了。比如,麦当劳小孩都要去吃。我们弄的快餐,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来设计,快餐就是吃快一点,用一个很粗糙的盒,装点米饭再弄点汤,稀里糊涂吃完了赶火车,这个快餐怎么能成为一种文化。麦当劳叫做快餐,但吃起来一点不快,人们在那赏心悦目,可以听音乐,可以感受氛围,可以品尝汉堡包的各种滋味,这才是文化。所以,这提示我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首要的任务是要创造能够自由流通、跨越、交换的产品。这是硬道理,没有产品,什么都不表达,产品成为“库存”也只是自娱自乐。只有产品多,并且在全世界流通,中华文化才能够形成软实力。

第二,载体只有蕴含价值才是文化产品。我发现,我们对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定义太宽泛了,把那些与价值意义内容不直接相关的产品也大多计入文化行业。有时候我们的数据很好看,百分之十几,俨然文化产业已经是支柱产业,但不表达内容、不表达价值、不传播意义,产值再大,它与软实力也不直接相关。所以,撒切尔夫人在当首相的时候推行私有化、自由化,把铁路、邮局都给私人部门了,但有两样东西不能卖,一个是BBC(英国广播公司),一个是白金汉宫。白金汉宫是英国君主立宪的象征,BBC是他的喉舌,是表达内容和意义的,哪能随便买卖!撒切尔夫人说过,永远不要害怕中国,因为中国只能生产出口电视机,而不能生产电视机里播放的内容。内容是干什么的?内容是塑造心灵、塑造灵魂的。我们没有能力构建内容、出口内容的话,那我们怎么进行文化建设?我们的文化怎么走出去?所以,我们不要把不表达文化价值的产品麻木地统计进文化领域。搞文化就要搞内容,搞内容就要表达价值和意义。

第三,价值和载体不是一一对称的关系。我们不要误解为一种载体只能表达一种价值,或者是一种价值只能靠一种载体来表达。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林黛玉,1000个观众就有1000个莎士比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阅历、知识积累和想象力对艺术对象、文化做出与众不同的解释,每个人都是参与创造的。所以,《诗经》流传最广的就是《毛诗》,《毛诗•大序》中有一段最著名的话:“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一种感情萌发在内心,要用语言把他表达出来;说话写作已经不能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就用长吁短叹来表达;长吁短叹也不行,我们就放声歌唱,长歌当哭,用歌声表达自己情怀;咏歌之不足,就让我们跳舞吧。在古人心目当中,跳舞是最强烈的抒情方式。所以,你看看一种感情有多种表达方式,言语、嗟叹、咏歌、手舞足蹈。这提示我们,对于文化创造而言,要尽可能创造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不要雷同,不要千篇一律,不要枯燥单调。所以,我们现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那么多产品,但实际上我们表达的核心价值只有一个,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的核心价值,通过不同的素材、不同的题材,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社会文化、共产主义价值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

所以,总结一下,所谓的文化研究,就是从载体寻找文化价值的过程;所谓的文化建设,就是为价值寻找载体的过程(能给价值寻找到一个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载体,是了不起的);所谓的文化传播,就是一句话——让价值随载体风行天下。

文化还有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因为文化是特殊品。很多人急功近利,以为文化就是一手钱一手货,今天投入明天产出。不是这样的。文化经常是此时投入彼时产出。2000多年前的投入,今天还有产出,兵马俑不是这样吗,长城不是这样吗。此地投入彼地产出。大剧院建了,实现了收支平衡,但大剧院周边的房子因此而提升了价值。一个城市之所以美誉度高,就是有著名的文化设施,文化给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此种投入彼种产出,投进去的是真金白银,但收获的不一定是这些,特别是我们从事宣传文化事业的,花不少钱的,但我们收获钱吗?不是!我们是收获两个“巩固”:共同奋斗思想基础的巩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巩固。第三,树立大宣传理念,共建美丽精神家园。

现在方方面面都在讲大,但我觉得必须大的应该是宣传,宣传不大不行。

第一个是大家。大家一起上,宣传部门牵头,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一起动手,形成合力。宣传核心是一把手要抓。宣传是一个美丽的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我说一把手抓宣传,很多人以为宣传就是宣传自己那点事,到处嘀咕,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不是,宣传首先是跟党中央看齐,保持一致,传播党的科学理论,这是宣传的第一要义。第二,要重视软实力建设。权力转为权威、转为威信、转化为无形资产。第三,不断追求新知识,善于用智慧来领导大家。如果一把手不会说话,他就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老百姓就不跟他走。一把手讲话前三页都是宣传思想工作,讲意义、讲目标把大家说服了,大家才能跟你一起上。拆迁、举办重大的活动,人齐心不齐,大家对你的做法有看法,老百姓想不通,那你的工程能朝前推进吗?根本不可能。

第二个是大尺度。全过程、全覆盖、全媒体。

全过程。不要把宣传思想工作理解成在大楼里看看电脑、敲敲键盘、发发文件。宣传思想工作的一线在宣传管理的一线,信访办、街道办、拆迁办都是思想工作的第一线。我们经常把宣传思想工作理解为是一个出了事,然后想到宣传部长了,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我们必须在谋划发展的时候,在安排资金的时候,在安排重大工程的时候,必须把利益关系搞清楚。你别看这个是行政任务,他关乎你的价值观。搞规划看似是一个空间规划,但实际上是一个利益的规划。你把老城区的平房拆了,是给富人建花园,还是给老百姓建安居房,这个是不是价值观。在哪里建,建什么,补多少,这都是价值观,都是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所以说我们不能把宣传思想工作与经济社会进步截然分开。

全覆盖。我们在搞宣传思想工作的时候,资源有没有整合起来。另外,我们还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宣传有没有辐射到他们。所以,要想办法,实现全覆盖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要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各种机制把我们的宣传力量投送到每一个角落,把大家都联系起来。

全媒体。报纸、电台、报刊、网络、新媒体,而且包括黑板报、标语。不要小看标语,标语是最原始的板块。长征的时候,我们就到处发标语。各种手段都要上。我们现在有一个误区:发展新媒体被很多人理解为传统媒体转变为新媒体,或者是媒体融合,不是这样的。新媒体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媒体、社交媒体,是一个大家一起上的媒体。我们有这么多的党员领导干部,这么多的部委办局,大家一起发声,微博、微信,众志成城,真正形成我们的网上长城。第三个是大众化。理论教育不能空对空,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大专家讲老百姓的话,要让原理变道理,方法变办法。一句话,就是要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做好看不见的宣传。把你的动机、态度、主张、价值倾向巧妙地隐藏在故事背后,让人感动地潸然泪下,然后若有所思,久久回味,这才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最高境界。我们对于看的见的宣传比较擅长,大声亮明自己的观点,搞一个大的活动仪式,都是我们的拿手好戏,但是,对于柔软的宣传、看不见的宣传这方面经常不到位,这是需要我们补课的地方。

2012年,卡梅隆来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聊到高兴处,卡梅隆讲,他说中国人很喜欢3D电影。理由就是他说我的《泰坦尼克号》3D版在中国卖出去的票房是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我认为,中国人喜欢《泰坦尼克》绝对不是因为你的电影是3D,3D技术的确起到了一定的驱动作用,但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喜欢这个悲情故事。一句“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成为世界上的最强音,很多人为之落泪。中国人有吊儿郎当的,有不讲道德、不讲法律的,但是中国人是一个群体,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灾难到来的时刻,恰恰是考验我们的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总能够众志成城,众多的抢险救灾、抗震救灾英雄层出不穷,就证明了这一点。

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曾经播出过一个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地震发生时,唐山开滦煤矿吕家坨矿深井1000多米处,还有1万多工人在作业,领头的叫做贾邦友,是一名转业军人。地震袭来,一阵剧烈的晃动,断电、停风、停水,眼前一片漆黑,老贾知道大事不妙,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把自己1000多个兄弟安全地疏散出去,他找了身边的几个人做了两件事,第一个是成立临时指挥部,自任总指挥,第二个成立临时党支部,自任支部书记。指挥部和党支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几个议题,其中一个就是怎么撤离,撤离的顺序是什么。经过简单的讨论,老贾决定,首先让从外单位到吕家坨矿帮忙的工人先撤,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客人。第二,让一线采煤的工人先撤,为什么?因为他们最辛苦。第三,让井上到井下临时帮忙的干部先撤,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懂得井下生存的技巧,然后是一般员工,最后是总指挥部,最后是老贾自己。

撤离的时候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年纪大的同志一定要有年轻人陪伴;第二个,女同志一定要有两个男同志前拉后推,互相扶持,一个都不能丢。我们想象不到当时撤离的艰难,就是走到深井处,因为地震,机械升井已不可能,最后只能攀爬临时救急的垂直100米的铁梯,那个铁梯如果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即使是专业电工爬到一半也会双腿发抖,有可能掉下来。很多女同志爬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尽管有前拉后推还是要下来,经过反复几次最后才升井。在老贾的指挥下,撤离有条不紊地进行。7.8级大地震,在深井1000多米下,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把生的机会让给普通群众,让给老人,让给女同志,党性、人性齐放光辉。

真实的泰坦尼克是什么情况呢?根据一些乘客保留下来的记录进行核算,当时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有乘客319人,200人幸存,幸存率是63%;二等舱乘客有269人,117人幸存,幸存率是43%;三等舱是669人,172人幸存,幸存率是25%。泰坦尼克号是当时全球最大的豪华游轮,生存的几率跟金钱、地位、所处舱位是划等号的。而在唐山7.8级大地震时,在深井1000多米以下,我们把生的机会都留给了普通人,留给了最辛苦的人,留给了客人,留给了女同志。所以我们在搞宣传思想工作时老怕找不到素材,讲不出道理,实际上素材就在我们身边。

7.新形势下的后勤保障工作 篇七

一、建立高效的后勤组织管理体系

高校自身具有特殊的社会职能, 发挥着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的作用。为了能够让高校拥有完善的人才开发和培养能力, 后勤的保障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后勤保障能力的高低, 归根结底要看高校后勤能否有一个完备的能够高效率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

新形势下, 高校后勤的作用也不再是以往单一的提供物资作用, 还同时具有提供技术服务和生活服务的作用。当前高校后勤工作的思路也应该拓宽, 不能固守成规, 仅仅是根据以前的工作经验来办事, 要积极接受新鲜的工作思路, 推陈出新, 改革创新, 力求找到更加高效率和全面化的工作方式, 形成一个有序的后勤组织管理体系。在此提供一些思路:

首先是要在后勤工作人员中培养系统工作、整体协调的工作思路, 改变以往听从指令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 积极和其他人员合作, 积极进行信息交流, 提高工作效率。在这其中, 要发挥信息社会各种工具如电脑软件等的作用, 让现代化的工具为后勤工作服务。

其次, 要在后勤工作人员中灌输积极工作的理念, 提高工作人员能动性和自主性, 变以往的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 一个完善的后勤工作体系的建立就相对会轻松很多。

二、开发和更新高效率的后勤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高校后勤管理中也越来越加入了信息化的元素, 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已经在现代高校后勤管理系统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但是信息化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信息平台的建立是一个设计多门学科的工作, 而且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定期维护, 另外一些关键性的工作流程在平台中还经常需要人工的改进。当今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后勤管理系统缺乏完善性和整体性, 往往不能同时将其他关联单位的工作需求考虑在内, 忽视了兼容性, 导致各个单位系统之间整合难度很大, 彼此难以协调。现在高校的后勤管理系统中性能相对较为优良的是MIS系统, 这个系统是通过J2EE、Microsoft.Framework技术平台开发的。虽然跟旧的高校后勤管理系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当今高校后勤管理的复杂需要, 实际应用性不高, 难以满足软件开发中的客户至上的宗旨。

现在在高校后勤管理中比较实用的是X3平台管理系统, 基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达到整体布局、随时改变需求、用户主动操作等后勤管理中必须具备的系统功能。X3的全称是Justep X3, 其优良的性能得到了很多高校后勤工作者的认可。高校后勤管理应用X3协同管理系统, 选择SQLServer2000的数据库, 同时应用数据库的设计工具为ERWIN3.0, 可以开发一系列的管理模块, 如资产、水电等。Justep X3后勤管理服务平台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集成的、可扩充的工作运行环境, 让平台用户享受到平台服务的便捷, 更可以让用户实现在短时间内迅速创建高复杂度的业务系统的需求, 给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效率带来了非常大的实质性提升。

三、采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我国现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大多是以往的旧体制, 后勤管理没有独立的法人, 没有独立的财产, 完完全全成为了学校的一个执行计划的工具。没有自主权就没有责任感, 更没有社会化的能力。而现代企业制度具有明确的产权, 高校后勤管理中就正需要这样的管理制度, 可以给高校后勤管理带来工作效率的极大提升。在高校后勤管理中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让高校后勤明确自身产权。产权分为两类, 第一是出资者学校在后勤管理的资产拥有权;第二是后勤管理的独立财产权。保证了这两个权利的明确知悉, 才能让高校的后勤管理有效地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让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为高校后勤管理带来质的飞跃。

四、后勤管理市场化、科学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已经走入正轨,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 也应当有走市场化道路的思想, 从而适应我国经济整体市场化的现状。市场化的前提, 是要有一套科学的高校后勤管理体系, 否则即使市场化, 也会因为高校后勤自身的工作能力不足而限制高校后勤管理的工作发展。高校后勤管理市场化, 也是高校后勤管理不断提升自身企业能力的一个基本途径。市场化为高校后勤管理企业的发展带来非常多地机会, 是一条非常值得选择的发展道路。

五、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

虽然现代高校后勤管理应用了企业模式, 明确了权责, 采用了很多信息化的高效平台, 但是高校后勤管理仍然需要工作人员的统筹和操作。高校后勤管理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为高校后勤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对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人员, 非常有必要进行必要的思想素质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 让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担负的管理责任, 能够拥有更高的工作能力, 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

总结

我国当前高校的后勤管理能力层次不齐, 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方式亟待改进。高校的后勤管理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后勤管理水平的高低, 关系到高校各项工作运行的效率和后勤管理运行的成本等。高校的后勤管理应该从实际入手, 积极改革创新, 提升工作效率, 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接轨, 为高校的综合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邢和祥.浅谈在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职能的几点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 2006 (04) .

[2]王振声, 付作奉, 徐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高校后勤党建工作[J].中国轻工教育, 2009 (S1) .

8.新形势下的后勤保障工作 篇八

高校后勤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低下的后勤职工无法给师生提供服务。 对于高校后勤部门来说,其存在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给师生提供服务,满足校园师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学习需要,另一方面是给校园提供服务,满足校园日常整洁需要,功能需要和工作需要,后勤部门主要是由各类后勤职工所组成,这些后勤职工的种类不一,工作内容不一,例如我们常见的食堂阿姨们,他们也是后勤职工的一员,他们为我们的一日三餐提供保障,如果没有这些食堂后勤职工的存在,我们甚至无法及时吃上饭,还有校园维修维护的后勤职工,校园内的垃圾全是由他们来打扫,校园内的花草园林绿化也全是由他们来打理,当你正在上课时突然没电了,也是由他们来维修,然而,随着学校不断变革和发展,一些后勤职工思想政治觉悟无法跟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最终导致这些后勤职工思想政治觉悟低下,进而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以至于无法给予师生提供服务,例如,一个思想政治觉悟高的后勤职工人员在其工作中也是积极向上的,你像他索取服务时,这些思想政治觉悟高的后勤职工会以更加优异的服务给师生们提供需要,而思想政治觉悟低下的后勤职工,由于工作不积极,可能就会一拖再拖,导致无法及时的给师生们提供服务,所以说高校后勤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必要的。

思想政治教育低下的后勤职工可能会对师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低下的后勤职工来说,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不积极的消极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不认真负责,对待师生无法及时的提供优异的服务,甚至有可能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消极对待工作而产生逆反心理,对待索取服务的师生产生劣质的服务态度,例如河南某高中,由于后勤职工无法提供优质的服务致使学生暴乱,事情经过主要是因为负责食堂的职工在工作过程中不细心、不耐心的生产食物,导致很多事物变质,甚至有的食物中出现虫子,我们都知道高中的学生们由于面对高考,很是辛苦,对一日三餐的需求远远大于正常成年人,无论是食物的质量还是数量的需求都远远大于成年人,所以面对后勤职工这样的工作态度导致学生们集体暴乱,打砸校园,殴打后勤职工。如果后勤职工能够积极的面对工作,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件,之所以后勤职工不能积极面对工作,就是因为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不彻底,所以出现这类的事情,这就足以体现高校后勤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后勤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大致意思就是实事求是的告诉后勤职工们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诚实的告诉后勤员工们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要求后勤职工们需要全部学习,并且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要改掉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后的工作里,加强思想政治觉悟,积极向上的对待工作,对待师生的服务要真诚等等,后勤职工的年龄普遍偏高,学习认知感较差,学习接受能力也较差,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领导班子实事求是的布置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以实事求是的务实态度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教学为根本,落实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后勤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做到实事求是为原则。

坚持平等信任的原则,加强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平等信任的原则,在对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对这些后勤职工平等公平,并且相互信任,建立起民主、团结、平等、有爱、互助的关系,以平等态度对后勤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待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对于这些后勤职工来说,普遍的文化水平较低,生活工作在高校的这个氛围中,难免的会存在一些自卑的感情,所以,在对这些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当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以平等互爱的角度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平等信任的关系,与后勤职工们打成一片,教育切不可以一副为人师表的态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一个平等的朋友关系进行教育工作的开展。

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加强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待后勤职工,不能冷言冷语相向,更不能时刻以一种领导的姿态去教育别人,对待后勤职工,应当以一种引导加疏导的方式,让他们尽快的去接受教育,而不是强制性的要求其去接受教育,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只会让这些后勤职工对待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更加的反感,毕竟后勤职工的年龄普遍偏高,已经过了学习的年纪,对待一些新能力的掌握也没有年轻人那般的得心应手,所以,在我们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就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对这些后勤职工苛刻,应该温言温语的去疏导引导这些后勤职工,让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理解思想政治,否则只会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加艰难。对待后勤职工来说,如果想要不受阻拦的开展好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就需要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进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就是言传身教,教师讲解,学生理解,然而后勤职工们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文化素养也较低,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异于对牛弹琴,所以,尽量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采用引导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上一篇: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下一篇:初一必背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