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演讲

2024-08-09

气象局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演讲(7篇)

1.气象局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演讲 篇一

加快气象文化建设 推进气象事业发展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映着一个群体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为群体行为提供导向和约束。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广义上的气象文化,是指气象部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群体意识,并在这种意识驱动下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狭义上的气象文化,是指气象部门在长期的业务、服务、科研、管理等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其基本内容包括思想观念、部门环境、部门目标、部门精神、部门制度、部门形象、行业特色标识、部门美育以及部门的先进典型等等。大力加强新世纪、新时期的气象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四个一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深入发展、加强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丹江口市气象局按照 “价值为引领、精神为凝聚、教育为基础、创新为推动、文化为支撑、人才为保障、环境为载体”的理念,结合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气象文化建设,增强了单位的 “软实力”,构建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有利的推动了事业的发展。

一、弘扬丹江气象人精神,大力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长期以来,丹江气象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务实,2008年丹江局党组将“热爱气象事业,真诚奉献社会,服务优质高效,团结求实创新,文明诚实守信,共创一流水平”提练为丹江气象人精神,并在职工中广泛宣讲;同时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讲究诚信,讲究责任,讲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强化业务工作行为规范,杜绝伪造、涂改资料数据等现象。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在干部职工中自觉形成热爱气象事业、遵守社会道德、牢记服务宗旨、无私奉献敬业的良好氛围。

二、以实施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提高部门形象,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多年来,丹江局历届局领导班子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为创建原则,按照“以服务当地建设为中心,以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以打造特色文化为基础,以提高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根本,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创建思路,突出“行业、品牌、特色”,深入持久地开展具有现代气象品位的特色创建,凸现建设效果“四个明显”:职工素质明显提高,行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单位面貌明显改观,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树立良好的气象人形象,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以开展规范化服务为切入点,规范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用语,优化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深化服务内涵。定期进行科普宣传,使社会各界了解气象、关心气象、支持气象、应用气象。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单位干部和社会人士作为行风监督员,定期进行行风评议,搞好行业形象和行业特色标志建设,总结和树立先进典型,向全社会展示新世纪气象人的精神风貌。

自2001年起,丹江口市气象局连续五届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荣获“全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十堰市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和丹江口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并在2010年丹江口市有58家单位参加的行风政风评议工作中名列第8名。

三、建设统一醒目的行业标识与良好气象文化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丹江口市气象局在局办公楼外安装了统一字体的“中国气象”和统一规格的气象行业徽标,按照统一要求制作行业规范(业务技术规范、气象服务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并镶嵌或印制在规定的位置。建成了“三室一场”,即职工文体活动室、老干部娱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职工体育运动场,为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每年开展一次职工乒乓比赛、象棋比赛,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虽然我局在气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气象文化建设尚待进一下完善,精神文明创建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省、市局对基层台站的气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上加强指导,同时加大投入力度。

丹江口市气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2.气象局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演讲 篇二

2008年, 对清远各县 (市) 一些乡村进行了“公众气象信息服务情况调查”, 调查统计发现:目前农民群众较为关注的气象信息服务为“今明短期预报”占40%、“3~5天逐日天气预报”占52%、“灾害性天气预警”占20%等三种。群众获取气象信息途径主要是靠电视和广播, 但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及“12121声讯电话”来获取气象信息总体比例不高, 表明我们对方便快捷的现代化气象服务产品推广力度还远远不够。调查中还了解到, 群众对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具体含义的了解程度不高, 20%选了“不甚了解”。

2 农村气象信息发展缓慢的原因

虽然清远市气象局现已形成了以电视天气预报、“12121”电话气象信息、手机气象短信、网络气象信息、灾害性天气预警、气象保障服务等多种服务体系, 但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发展相当缓慢。

2.1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产品缺少针对性

清远市南北气候差异大, 农村人口居住偏僻、分散且相当多在灾害易发的山区, 现阶段天气预报的内容比较单一, 为农业服务的气象信息产品没有分门别类, 且所预报的时间范围广、针对性不强, 以至于很难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2.2 农村气象信息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农村地区群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狭窄, 加之气象部门到基层宣传气象知识的力度不够, 使得广大农村群众对基本的气象术语、气象常识等方面了解程度不高。

2.3 农村应用气象能力差

在农村地区,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防灾减灾意识、应用科学技术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的能力不强, 即使获取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却没有及时作出有效的防御措施, 造成了气象信息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大大降低。

2.4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不完善

目前,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还比较落后, 难以在整体上促进气象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 突发性的天气预警信息也很难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农民手中, 从而延误了防灾救灾和对突发公共事件采取应对措施的时间。

3 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的发展思路

3.1 发展多样化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精细化的要求, 我们应打破传统、单一的天气预报模式, 针对农、林、牧、渔业生产的特点, 提供专业的气象服务产品, 如对清远沙糖桔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跟踪服务。

3.2 加大农村气象知识宣传力度

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加强气象知识的宣传力度;气象部门要深入基层, 大力开展“送气象科技下乡”等活动, 最直接的向广大农民讲解气象科普知识, 让农民认识气象、了解气象、让气象更好地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

3.3 提高农村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能力

针对农民整体防灾减灾意识不强, 应用科学和技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能力不足等客观实际,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 不仅要把天气预报告诉老百姓, 也要把如何趋利避害的科学措施告诉老百姓。在突发性气象灾害来临时, 使农民及时掌握预警预报信息, 正确运用防灾减灾知识, 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平时在气象灾害频发且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 要积极组织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3.4 加强农村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加快农村气象监测网、气象自动站、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 解决农村在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上存在的信息不畅、基础不牢、效率不高等薄弱环节, 实现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标, 确保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能够及时传递到广大农民手中。

参考文献

[1]林霞.发挥好农业气象信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J].内蒙古气象, 2004 (4) :53-54.

[2]章继华.农业信息化魔方[J].农业网络信息, 2008, (6) :69272.

3.气象局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演讲 篇三

关键词:气象事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

对于公众,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是值得关注的。沈文海表示,现代通信手段和计算能力,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天气预报是以网格计算为基础,对网格进行精细,精度较高,对高性能计算机的要求更高。目前,从以前的2.5×2.5到0.125×0.125度的计算精度得到了提高,预报结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1商业软件的底层信息的气象测量和报告

1.1软件的组成(OSSMO)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系统

目前,对非航空业务软件是中国的气象观测站基本站使用的软件是软件OSSMO(2004版),OSSMO是安装在微机中的应用软件,主要功能有:可实现采集计算机自动站连接,能实现对采集器的控制;将采集器中的数据实时的调取到计算机中,显示在实时数据监测窗口,写入规定的采集数据文件和实时传输数据文件;对各传感器和采集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负责数据采集并形成自动气象站数据文件,包括直接写入外存储卡的实时数据文件、通过终端微机写入的采集数据文件和实时上传数据文件等等。 。软件是一种综合性强、应用性强的软件,用于气象观测和审计部门的数据的工作。

1.2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

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SAWSS)是自動气象站采集器与计算机的接口软件。其主要功能是对采集器进行控制;将采集器中的数据调取到计算机中,显示在实时数据监测窗口,形成各种规定的采集文件和实时传输数据文件,同时与地面测报软件和传输软件挂接,在气象台站地面观测业务中广泛使用。实时监控各传感器和采集器的操作条件,以及气体表面的预测业务软件组合,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中心站,最终实现自动气象站网络。自动气象站运行时,自动站监控软件是自动站和计算机的接口软件。

2利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软件的问题

2.1气象观测服务软件在运行中的问题

2.1.1保证气象观测业务软件的连续性。当气象观测站采用自动观测方法时,一定要保证气象观测服务处于持续状态,只有气象监测服务处于持续状态,才能实现正常的数据采集和传输。2.1.2维持日常地面数据。日常的数据维护是指日常观察中储存的数据,在文件中进行科学的维护,并在适当的时候输入一些记录在手册中的数据。2.1.3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路径。在正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应每天阅读数据的记录时间,并同时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校准和维护。同时,天气的实际情况,输入的数据不记录在遥感数据,然后将数据保存,最后的初始数据和文件将是一个合理的备份,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安全。2.1.4自动站监控软件。监控系统的要求是能够对CAWS600-B/SE型自动站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对数据有无异常的监控、对网络运行状况的监控、对数据上传状况的监控等。上传到省局的监控处理中心之后,经过省局对监控信息的分析处理,上传到浏览器,可以直观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在对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省局的监控处理中心还会发送短信告知相关工作人员,真正实现CAWS600-B/SE型自动站监控的自动化。

2.2地面气象观测服务软件在运行中的问题

由于环境和技术问题,地面气象监测软件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操作时,需要注意气象人员的科学分析,以保证问题发生或不发生。

2.2.1记录缺失或异常。如果时间出现在守时,首先确定正点前后十分钟内如果有数据可用,如果有前、后十分钟的数据替换守时的可用数据,优先向正点前10min,需要人工补给时间测量,观测项目有:干、湿球,2风向和风速度,气压和降水(定时观察6h降水,降水量的5 3h,缺失数据处理,对应的小时和分钟沉淀不沉淀,沉淀相应的列为不定时的观察是不需要的)和温度(0 ~ 320cm,非一般观察时间40 ~ 320cm元素不是必需的)等自动观测要素应按照缺失数据处理。极端的从一个正常的分钟数据进行筛选,如果不被丢失的数据处理,当极端就选为挣点人工观测值(当正点前后异常数据与人工观测值替代,分钟准时的数据),当极端出现的时间根据缺陷处理的测量。2.2.2降水记录。一般情况下,观察到的菜单有一个选项,以检查压力,温度,沉淀。 一般情况下,实测降水量与自记降水量是相符的,而实测降水量与自记降水量是相对应的,但是,在工作记录中经常出现没有实测降水量却有自记降水量的记录,此数值一般为1mm,这主要是因为降水后雨量计的滞后性所致,也有可能是雾、霜、露等湿度较大的天气状况引起。2.2.3数据的维护和传播中要注意的问题。2.2.4温度传感器被雪覆盖着。当地面温度传感器被雪覆盖时,记得它是没有必要有一个特殊的处理,但根据正常的程序可以记录,但在表中的观察,作出特别说明。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不同的群体、单位对气象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气象数据处理数据不断增加,气象预报人员实际操作遇到更困难。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繁琐而严谨的科研活动。作为观测人员,首先要尽职尽责,还要有过关的专业能力,努力提高观测资料的“三性”,更要不断完善和增强观测方法以提高观测结果的精确性;在遵守场地维护和仪器使用规范的同时,要密切注意环境变化,消除任何可能破坏观测环境、影响观测质量的不良因素。

参考文献

[1] 赖欢,饶君.气象测报地面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10):172.

[2] 田立英,王彬彬.气象测报地面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2(10):154.

[3] 宋英明,吴明江,陈柏堃,孙华.气象测报地面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J].气象科技,2011(05):666-669.

[4]阮玲云,郑莉萍.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

[5]]刘助.地面气象观测概述[J].气象,1975(10).

[6]罗树如,胡玉峰,刘钧,王柏林.自动气象站综合探测网的构建[J].气象科技,2006(02).

4.全县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篇四

“十三五”时期是气象部门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的关键时期和攻坚时期。依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省市级《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编制《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等,对于未来实现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科技前沿,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树立智慧气象、安全气象发展理念,围绕建设“中国一流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坚持“精致县城、秀美乡村、特色景区、产业集群”四位一体发展思路,着力打造温泉养生、四秀休闲、生态体验、客家文化四大品牌等发展大局,以全面深化气象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大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全县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新,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以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福祉安康,以及围绕建设“中国一流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坚持“精致县城、秀美乡村、特色景区、产业集群”四位一体发展思路等县重大战略需求提出的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努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统筹发展。依法发展气象事业、依法履行气象职责、依法管理气象事务,统筹部门、市场、社会力量,形成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格局。统筹协调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科技创新、气象人才体系和气象科学管理。统筹协调国家和地方气象事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气象现代化集约、高效、协调发展。

科技引领。坚持科技引领气象现代化,效益优先,要瞄准省进水平,吸收借鉴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实施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核心攻关任务,着力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加强气象科技基础和应用研究,提高气象科技成果在气象业务、服务中的转化和应用。

创新驱动。坚持气象创新,将创新驱动作为推进气象现代化、推动气象科技和业务紧密结合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人才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为推进气象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转变方式。切实加快气象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规模效益向集约发展转变,从硬件建设向软硬并重转变,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不断提升气象事业发展质量,持续增加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和生态

效益,实现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开创气象工作新局面。加强与气象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合作,促进全社会资源以及气象信息充分利用和共享,合力推动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积极开展政府向社会购买气象服务工作。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法治体系,形成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以及政府部门主导、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气象服务新格局,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全市先进水平,气象防灾减灾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综合实力、气象创新活力和气象工作贡献力明显增强,气象事业发展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有效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更加规范、高效,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健全。与民众健康、文化、生活等紧密相关的气象服务产品不断丰富和精细,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利用率显著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进社区、农村、学校更加深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气象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达到 95%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 90%以上。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有力。围绕建设“中国一流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在全县主要生态安全屏障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建成生态气象监测网。县级生态气象业务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县生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提升。人

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作业区年降水量增加 15~20%左右。

气象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农业气候区划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率提高 3%。气象保障现代农业减灾减损、发展提质增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直通式”服务。

气象预报预测水平明显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 2~3%。暴雨预报准确率和台风预报能力达到先进水平。24 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 85%以上、灾害性预报准确率提高 4%以上,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 3%~5%。乡镇气象要素预报准确率稳步提高。

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有力。积极实施气象科技创新、推进气象信息化、发展智慧气象,在气象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气象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员结构更加合理。领军人才数量明显增加。人才队伍培训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成长环境更加优化。

气象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气象管理理念和方式实现由部门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依法发展气象事业政策环境优化,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基础坚实。列入政府监管的建设项目防雷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覆盖率达到 100%,重点单位的防雷装置定期检测率达到 95%以上。农村雷电防雷减灾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基层气象台站面貌进一步改善,台站建设达到一流水平

(四)气象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 95%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到 90%以上。

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 2~3%,24 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 85%,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24 小时预报准确率提高 4%,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 3%~5%,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 15~30 分钟以上发出。

气象服务覆盖 95 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产量因灾损失率下降 2%,气象服务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增加 1%。

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点,增加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有效覆盖面,作业区年降水量增加 15~20%左右。

新建区域自动气象站 5 个。列入政府监管的建设项目防雷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覆盖率达到 100%,重点单位的防雷装置定期检测率达到 95%以上,全社会防雷装置应当检测覆盖率达到 60%以上。

气象观测站基本达到“一流台站”水平。

二、重大任务

为实现气象事业发展目标,必须通过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全面拓展公共气象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为农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科学管理,积极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全面提升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福祉安康的保障能力。

(一)大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1、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实施,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健全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分灾种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高气象灾害

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防灾减灾资源整合与协调配合,完善部门联动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机制,提高部门之间灾害防御信息共享水平。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构,完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乡镇气象协理员和村(社区)气象信息员的履职水平。加快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健全气象预警信息快速发布传播的“绿色通道”和全网发布机制,不断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

2、加强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以城市安全、城市运行、城市发展和民生需求为牵引,强化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进建立城市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加强城市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开展连续、滚动和无缝隙的城市精细化预报服务,逐步完善雾、霾天气预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建立技术先进、系统开放、功能实用的城市专业气象服务平台。

3、加强防雷减灾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完善雷电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开展雷电诊断分析、预警方法技术研究和雷电预警产品研发。加快推进防雷检测业务化进程,加强对防雷产品服务市场监督管理,充分运用防雷技术标准,提高已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覆盖面。强化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将农村防雷减灾纳入政府民生工程。

4、加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建设,建立暴雨、低温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专项应急预案。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建成功能完备、要素齐全、安全畅通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平台。配合省、市气象局建成基于 Web-GIS 技术下的拥有灾害性天气识别、监测预警和预警短信生成等功能的短时临近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建设气象灾害移动应急系统,实现气象和政府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建立气象灾害救援队伍,加强标准化应急值班室和培训演练体系建设。

(二)大力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气象保障能力

1、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气象服务信息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工地,促进基本公共气象信息服务均等化。建立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将基本气象公共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事业法人、社会组织等在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信息接收、传播与应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投入保障机制,推动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等,列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运行投入渠道。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监督考评机制,制定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方案,强化监督问责,健全推进机制。

2、增强气象为农业服务保障能力。围绕“三农”工作有关部署,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水平。建立现代农业气象产品加工系统、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传播系统和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服务平台,完善气象为农服务社会组织,提升现代农业增产增效和防灾减灾气象保

障能力。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气象为农业服务新机制。

3、增强重大战略实施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实施,积极开展重大工程气象服务。将气象服务工作,主动融入到经济发展、原中央苏区、罗霄山片区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全方位气象服务。积极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气象服务工作,跟踪、保障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

4、增强决策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决策气象服务支持系统、气象灾害风险和影响评估系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等气象服务技术支持平台。进一步提高决策气象服务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的敏感性、针对性和影响力,重点加强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加强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确保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准确及时、保障有力。

5、增强公众气象服务能力。创新公众气象服务方式和手段,发展更加适应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公众气象服务。加强气象服务品牌建设,强化按需服务、移动式交互、智能定位信息发布,推进新媒体技术在公众气象服务业务中的应用。加强气象信息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开展气象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调查,加强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推进气象科普基地建设,提高气象科普的普及率,重点做好农村和学校的科普宣传,引导和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6、增强专业专项气象服务能力。抓好水利、电力、铁路、公路、旅游等行业气象保障服务。加强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建成集约化、一体化、自动化的省市县三级专业气象服务平台,提供精细化、网格化、数字化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

(三)大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1、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开展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监测业务,对气候变化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林业、水利、电力、交通、旅游、能源、建筑等敏感行业的影响评估业务工作。

2、加强自然生态环境改善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加强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极端气候事件、大气污染等生态安全事件的气象预警,建立生态环境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加强生态环境气象评估和生态安全的气象保障能力。

3、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开展精细化气候区划,推动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和评价应用。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多层次普查和经济开发潜力的评估,为制修订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建立风电场发电量预报系统,做好风电场运行和太阳能发电的气象保障服务。保障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加强城市规划、行业规划和电力、交通、水利、能源开发、化工等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研发,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价机制。

(四)大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

1、加强人工影响天气重点作业区建设。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重点配合建设 1 个防雹保障区(等原中央苏区农经作物生产区),全面提升重点区域内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保障能力。

2、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扩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覆盖范围。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升级更新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催化装备,提升作业装备性能,改善作业点基础条件,提高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效益,全面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和效益。

(五)全面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1、提升气象综合监测能力。进一步完善综合气象观测基地建设,以及乡镇区域自动站升级改造,基本消除气象灾害监测盲区。加快地面观测业务自动化进程,重点推进云、天气现象、日照等项目自动化观测,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率达到 100%,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通过部门合作共建、信息共享的方式,重点加强中小河流、地质灾害隐患区和生态敏感区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实现气象灾害重点区域全覆盖。

2、提升气象预报预测预警能力。完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灾害性天气落区预警时间提高到 15~20 分钟以上,预警空间分辨率到社区或乡镇,24 小时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 75%。建立适合气象业务需求的县级天气预报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建立汛期集中降水、极端高温、干旱、低温雨雪冰冻等监测诊断分析业务系统。

3、提升气象信息网络支撑能力。升级改造地面气象广域网络,县级接入速率达到 20-50Mbps,实现广域网核心设备的双机双路由双电

源冗余。实现县级网络管理与监控平台与省市级的互联互通。完善资料传输通信系统,自动站资料 1 分钟内到达预报员桌面。完善地面气象历史资料和实时资料一体化业务,气象观测数据可用率和质控覆盖率达到 98%。升级视频会商系统,实现 1080P 全高清视频会商系统。

4、提升气象装备保障能力。完善装备技术保障系统,增强气象观测设备维修、计量标校能力,观测装备业务可用性达到 98%以上。

(六)加强智慧气象建设

1、开展智慧气象平台建设。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大力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

2、加强数据资源共享。促进气象数据资源集约共享和广泛应用,融合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行业数据,满足跨学科、跨行业的数据融合与综合分析及信息服务的需求,支撑防灾减灾、决策及气象社会化服务。

3、强化智慧气象基础建设。提高信息化标准水平,强化观测自动化、预报精准化和服务的个性化。

4、推进气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推广应用,开发完善移动办公、财务管理、考试管理、应急管理等子系统,实现办公移动化、流程自动化、使用智能化和管理规范化,大力提高科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完善气象外网和政务服务网,实现公众气象服务的便捷高效。

(七)大力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1、加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天气、气候、应用气象、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加强精细化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天气要素格点预报、暴雨洪涝预报、突发性强天气临近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集合预报应用技术研究。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研究。

2、大力提升气象核心业务技术能力。坚定不移地实施气象科技创新战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集中解决气象业务核心科技问题。加强协同创新,强化开放合作,凝聚优势力量,形成科技创新攻关合力。

3、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原则,面向气象现代化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加快建立适合现代业务发展的气象科研和技术开发体系,围绕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气象改革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完善气象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管理机制、投入机制、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科技引进和合作机制等。

4、完善气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对气象人才工作的管理,建立和完善人才开发、选拔引进、使用培养、流动配置和评价激励等工作机制,建立以“开放、竞争、流动”为特点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配合实施优秀气象科技领军人才和骨干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中国气象局“双百计划”、青年英才培养计划。

(八)大力提升基层台站综合保障能力

1、加强“一流台站”建设。按照“一流台站”要求,积极推进台站现代化建设,大力营造气象文化氛围,创建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构建和谐文明行业,全面改善台站风貌。结合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象事业协调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积极转变台站建设理念,统筹考虑台站业务系统、服务系统和基础设施

建设,以及基层台站气象现代化建设,着力提高台站综合保障能力。

2、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加大气象探测环境改善力度,依法加强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切实落实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行政审批,实现台站气象探测环境长期、有效保护,台站气象探测环境综合考核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3、加强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台站职工周转用房,实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对台站水、电、路、围墙、护坡、大门等配套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实现场地标准化、房屋特色化、水电市政化、道路规范化、护坡景观化、院落花园化、园区科普化,适应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和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需求。

三、重大工程

气象局将主动适应新常态,围绕县委县政府组织实施的各项重大发展战略,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的新需求,在气象灾害防御、生态文明建设、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重大气象保障工程建设。

(一)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工程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网,组建“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报送、审核、发布等运行机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县级发布终端,最大程度地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升级区域自动站 15 个,新建旅游景区区域自动站 3 个。完善气象预报、预测、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升级、优化短时临近预报、短期气候预测,以及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制作、发布等气象业务服务系统。配合升级改造全省气象灾害信息网络系统和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全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体系,完善农村公共场所防雷设施。加强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气象探测环境。

(二)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程

配合建设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建设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 1 个,构建区域空地一体化的人工影响天气立体化作业体系。以烟叶产区、赣江源头区为重点,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覆盖面积明显增加。

(三)现代农业发展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工程

加强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系统。以水稻、白莲、烟叶、特色农业为重点,建设覆盖水稻、白莲、烟叶、油茶等现代农业产业的自动化观测站 8 个。加强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能力建设,配合建设省、市、县三级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一体化业务平台,以及“微农”微信公众平台和主要面向偏远山区的甚高频为农服务广播网。全面提升气象信息进村入户能力,建设“五个一”标准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

四、政策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目标责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科学制定实施计划,推动规划顺利实施,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建立本规划实

施的监测评估制度,适时开展对本规划的修订和调整工作。充分发挥重点工程项目对本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多渠道落实 3 个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动态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全面深化气象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和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落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建立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格局。适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积极推进事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完善分类运行机制。加快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合理调整气象业务分工和业务流程,推进气象业务标准、规范和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效益。

(三)加大气象事业投入力度

坚持和完善双重管理体制和相应的资金渠道,将气象事业纳入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明确气象事权和相应的支出责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双重计划财务管理体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落实气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确保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切实加大财政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

(四)进一步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加大对违反气象法律法规行为的执法查处力度,规范和引导中介

组织参与气象社会管理。加强气象法制机构和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管理气象的水平和能力。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气象法治氛围。充分发挥气象法律顾问的作用,引导、促进气象事业依法规范运行。

(五)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

5.气象局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演讲 篇五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有1个市

级电影公司和10个县级电影公司,有农村电影队165个(其中公司直属队50个),参与农村电影放映人员250余人,购买引进16毫米拷贝1000多个、科教影片200多个,90%的电影队采取新光源氙灯设备放映,放映电影36000余场,惠及农民群众近百万人,基本实现了国家2007年提出的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目标,即到21世纪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我市农村电影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领导小组,专门出台了有关加快农村电影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均加强了对农村电影工作的领导,并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周密安排部署。各级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和电影公司均按照“队伍一流、节目优秀、优质放映、注重实效、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总体原则组织实施。

二是整合电影资源。加大了对电影人才物资源、电影市场资源、电影放映广告增值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市、县两级电影公司按照有关要求和准入规定,对参与农村电影放映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登记造册,对影片按照技术等级、题材类型、发行时间进行登记造表,构建了全市放映人员、放映设备、影片资源库。同时,成立农村电影拷贝供应调剂中心,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影片租赁、交换、收购、委托发行等,确保了市场新片供应。

三是构建放映网络。鼓励支持有条件愿意服务农村的单位,乡、村两级以及农民等组建放映单位,按照每个放映单位放映250-300场或服务1-2个乡镇的原则,优化配置放映队伍,构建了覆盖全市、布局基本合理的农村放映网络。

四是创新工作机制。结合电影放映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放映工作,提高放映质量和服务质量。创新管理机制,对全市农村电影放映的单位和放映队伍实行统一管理,并签订放映合作协议书;出台设备更新扶持办法,对进行设备更新的放映单位给予补贴,鼓励淘汰落后陈旧的放映设备;健全技术培训和设备影片拷贝技术年检年审制度,不定期开办技术培训班或轮训班,每年定期对放映单位人员、设备影片拷贝进行年检年审;健全监督机制,制定放映服务承诺,发放电影监督联系卡,建立放映工作日志,放映单位在放映电影后填写的报帐凭证由村委会、观众、乡镇财政所签证,并每月按时录入网上专项统计系统。

五是拓展电影效益。发挥电影网络点多面广、放映场次多、群众喜闻乐见、观众聚集等优势,结合当地农村种养殖业和科技知识安排放映,帮助农民掌握技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影企联姻力度,联合厂家商家开展电影广告宣传专场放映,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和形象,实现双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放映设备落后于时代,落后于观众。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目前全市使用的电影放映机大多是16毫米胶片放映机,少部分属老式放映机,放映效果与农民的需求差距较大。

2、放映人员年龄偏大,电影放映质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我市农村电影放映人员大多是计划经济时代招聘到各乡镇的电影放映员,工资待遇特别是养老保障问题多年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部分老放映员产生思想波动,放映队伍不够稳定。目前,全市农村放映员180人,平均年龄50岁,最大的61岁,农村电影放映员年龄老化,部分放映员不能或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和提高放映技术,制约着农村电影放映质量的提高。

3、适合农村的电影节目不够丰富,科教影片科技含量不高。我国每年电影节目产量大,但真正受农民群众和中小学生欢迎的影片不多,特别是在当前电影胶片向数字过渡阶段,有场无市,影片难求的情形经常发生。

4、农村电影放映的场所条件过于简陋,亟待改善。计划经济时代的集镇影院和村组礼堂等目前大多挪作它用,有的年久失修成为危房,农村电影放映大都是露天放映,在寒冬酷暑、雨水季节难以开展。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做好农村电影工作的思想认识。各地各级要增强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公益意识、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农村电影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肩负起事关宜春400万农民文化利益责任,努力构建公益性农村电影服务体系,切实把实施农村电影工程作为民心工程、文化工程、德政工程抓紧抓实,全

力推动我市农村电影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2、进一步创新农村电影工作体制和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筹建全市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大力推动数字电影放映工作。积极筹备组建以市电影公司为主体,联合县级电影公司,吸纳民营资本组成的新型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以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为基础任务,以市场为切入点,以数字电影为纽带,实行发行放映一体

化。以县级公司为依托,组建县级农村电影服务站,并采取招标竞聘的方式,在全市成立160个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自负盈亏,自谋发展。当前,各电影公司要积极争取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视,落实国家资助数字电影放映设备,不足部分采取与有实力的数字电影公司合作,采取设备租赁等方式,解决数字电影机问题。

3、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电影工作的领导。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一项服务三农,为农村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工程,建议各地将其纳入民生工程和文化工作中进行目标考核,从组织上、政策上、资金上、措施上切实保障农村群众看电影的基本文化权益。要成立农村电影工程管理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农村电影改革发展和放映工作。要切实制定好电影活动方案,部署到乡镇村、电影公司、院线公司和放映队。要制定全市统一的农村电影放映协议书、农村电影技术操作规程、农村电影统计和经费报帐凭证填报规定,统一制作农村电影监督服务联系卡,公布监督举报电话。

6.气象局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演讲 篇六

【发布文号】榕政综〔2007〕136号 【发布日期】2007-05-30 【生效日期】2007-05-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州市

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榕政综〔2007〕13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政文〔2006〕425号)文件精神,更好地发挥气象工作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中的作用,结合福州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十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建立了天气、气候业务和科研体系,提高了气象监测、预报、预测和服务水平,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市气象事业还存在气象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尚未健全,预报预测精细化水平亟待提高,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滞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科技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

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水资源、粮食产量、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应对资源压力,保障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气候资源和空中云水资源的迫切需要。我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既拥有丰富的气候资源,也是气象灾害频发区域之一,每年因台风、暴雨、冰雹、雷电、干旱、高温、寒潮等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0亿元以上,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给城市化建设、防灾减灾、农业发展、生态建设进程等都带来重大影响。建立覆盖面广、技术层次高的气象工作体系,有效提高气象监测、预报、预测和服务水平,对于促进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中小尺度观测基础,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大力提升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支撑能力,为我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奋斗目标:大力实施我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气象预报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气象整体实力有较大幅度提升,基本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到2020年,气象现代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气象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全国省会城市先进水平。

三、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已将《福州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列入其中。气象部门要根据“十一五”规划的原则,强化服务意识,加快建设一个与全国、全省气象大网络、大格局、大思路相衔接,与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基础设施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1、建设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要以提高对气象灾害,特别是突发气象灾害监测能力为重点,在气象灾害多发区、乡村、林区、海岛、岸基、主要城区和交通主干线等布设自动气象观测站,构建自动化、高密度的中小尺度区域气象观测网。大力加强海洋、地质灾害、城市、交通、雷电、生态与农业气象和大气成份等观测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做到统一布局、共同建设。

2、构建功能先进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市、县宽带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建成先进的市级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气象信息的存储、加工、分发和共享能力。气象部门负责协调水文、海洋、地质、环保、民航等部门的气象观测数据共享工作,建立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

3、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以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准确率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台风、暴雨、冰雹、雷电、干旱、寒潮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警报系统,加快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建设,推进预报精细化进程,提高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加强对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建立滚动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重点提高季节预测水平。

4、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服务。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坚持避害与趋利并举,建立由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突发气象灾害和相关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系统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气象部门要切实做好低温灾害、流域洪涝、海洋和交通气象灾害、雷电灾害、城市内涝、空气污染,以及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海事搜救、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服务。开展气象灾害调查和影响评估工作,增强气象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各级党政部门指挥防灾抗灾提供决策依据。

(二)强化公共服务功能,拓展气象事业发展空间

1、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工作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各级政府要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开设和办好广播电台、电视气象栏目,报刊气象专版(专栏),加强海上、社区、农村、学校和企业的气象预警系统建设,在公共场所、交通要道、重点渔区、大型居住社区等建立气象信息播发设施,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各媒体、网络和通信部门要依法积极配合气象部门做好气象信息的播发工作,提供畅通的传播渠道,确保气象信息的播出时间,并及时插播预警信息,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时效性。

2、加强海洋气象服务。为满足福州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需求,加快我市海洋气象监测预警报系统建设,力争2009年基本完成项目建设,并不断完善。建成市级海洋气象台和海洋气象综合观测基地。积极开展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港口建设、滨海旅游、海上搜救和海上环境保护等气象服务,为海洋经济、海上安全、两岸通航和海洋资源开发等提供保障。

3、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加强对影响农业的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林业病虫害、森林火险、作物产量和粮食安全等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生态农业气象保障工程,开展农田、森林、海洋、设施农业等典型生态系统气象监测预测和评估。各地要充分应用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等新成果指导种植结构的调整,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农业气象适用技术,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供优质服务,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

4、深入开展专业气象服务。建立健全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城市、旅游、建筑、公共卫生等专业气象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交通、旅游气象服务工作,重点抓好高速公路道路结冰、降雪、大雾和能见度预报服务,旅游景点的晴雨预报服务。加强城市和公共卫生气象监测,气象、市政、公安、环保、卫生等部门要建立高效灵活的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渠道。开展城市交通、城市建设、城市渍涝、城市能源、城市空气污染、城市生态环境预估,重大社会活动和重点工程建设的气象服务决策咨询。

(三)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

1、做好气候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建立气候资源区划和开发利用服务系统,开展风能、太阳能等监测、普查、评估和区划工作,积极开发和推广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应用技术,为我市可再生能源的规划、建设和运行提供气象服务。市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组织对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重大区域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为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建立稳定可靠的人员、经费和设备保障机制。建成资源性与应急性相结合、功能完备的市、县两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作业体系。完成市、县、作业点三级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指挥作业系统,逐步实现可视化。建立人工影响天气研究示范基地,将作业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根据抗旱、水库增水和特种农业生产的需要,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积极开发和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拓展人工影响天气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作用。

(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1、建立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各级科技部门要重视气象科研工作,将气象科研内容纳入当地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建立持续稳定的气象科技投入机制。加大对气象科学研究课题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气象开放实验室、野外气象科学试验基地、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建设。增强气象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气象、农业、林业、水利、海洋、环保、地质等部门间的科技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气象科普场馆建设,广泛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公众防御意识。

2、加强气象科技重点项目的实施。在实施重大科技计划中重视气象领域的科学研究,给予气象科研稳定的投入支持。在重大气象工程建设中,设立气象科技研发专项资金。加强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围绕台风、旱涝、区域性致灾暴雨等预警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集中攻关,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四、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统筹规划与管理。各级政府要在将气象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实施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的原则,统筹编制和实施重要气象设施、气象台站布局与建设规划,推进气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要进一步改进行业管理,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将相关部门自建的气象观测设施纳入总体布局,由气象部门实行统一监督、指导。

2、推进气象依法行政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气象法》、《福建省气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度,落实气象行政执法经费与装备。各级政府及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等部门要依照《福州市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规定》,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力度,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范围纳入城市、乡镇和开发区规划,及时制止和纠正违法行为。在审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时,要事先征得气象主管部门的同意,防止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受到影响和破坏。要进一步加强雷电灾害防御的管理,加大农村防雷减灾的工作力度,严格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认真落实防雷装置的安装和检测等安全措施。广电、通信、建设、安监、公安、消防、民航等部门要积极支持气象部门依法管理气象信息发布、防雷减灾、人工影响天气、施放气球等活动。气象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强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3、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按照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和财政投入分级负担的原则,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增强地方气象能力的项目建设投资和相应的运行经费纳入同级财政专项经费预算。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气象部门职工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工作。

4、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各级气象部门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引进气象人才,加强气象教育培训工作,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人事、教育等部门要进一步关心和支持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将气象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纳入当地计划。要切实保障气象部门干部职工享受地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待遇,为稳定气象队伍创造良好的条件。

5、切实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气象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摆上重要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气象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和措施,加强指导,抓好落实,扎实推进我市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二○○七年五月三十日

7.我国气象事业总体布局 篇七

1.公共气象服务业务

——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家和省级,气象灾害信息收集、气象灾害普查和调查、气象灾害应急保障和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由国家、省、地、县承担,城乡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集中在省、地、县级。

——决策气象服务:由国家、省、地、县四级承担,省级及以下气象机构应当在上级指导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天气气候特点和决策气象服务的实际需要,提供决策部门需要的气象服务产品。

——公众气象服务:由国家、省、地、县四级承担,省级及以下气象机构应当在上级指导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天气气候特点,提供精细化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

——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由国家、省、地、县四级承担,省级及以下气象机构应当在上级指导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天气气候特点和专业气象服务的实际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气象服务及国防和军事安全气象服务等专项气象服务主要由国家和省级承担,地、县级在上级指导下开展针对性服务。

2.气象预报预测业务

——数值模式业务:国家级组织研究开发和运行全球和区域性数值模式、气候和气候系统模式及集合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区域气象中心参与国家级组织的数值模式系统研究开发,运行高分辨率区域中尺度或专业数值模式系统。省级重点开展基于全球和区域数值模式预报动力统计释用的客观要素预报系统,开展动力气候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

——天气业务:中短期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集中在国家和省级,地、县两级负责补充订正。灾害性天气及相关灾害中短期预报由国家和省级负责制作,短时预报由省级制作,临近预报由省和新一代天气雷达所在地两级负责制作,县级负责补充订正。雷电预报警报业务由国家、省两级承担,地、县级负责补充订正。延伸期天气预报主要由国家级负责制作,省级和省级以下对上级开发的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和检验。区域气象中心在重大气象灾害联防与信息共享、预报预测技术总结和研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气候业务:月、季(汛期)、和年际气候预测业务集中在国家级和省级,地和县两级负责解释应用。气候业务预测质量检验与评定由国家级承担。气候监测诊断、气候影响评价、气候应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业务由国家、省、地、县四级承担。

——气候变化业务:年代际以上尺度的气候(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检测、趋势预估和影响评估以国家、省两级业务为主,省级主要在国家级指导下开展解释应用业务。上述气候变化预估业务质量检验由国家级承担。——应用气象业务: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由国家、省、地、县四级承担,以国家和省两级为主,地和县级主要开展农业气象监测评价和解释应用,生态气象业务由国家级和省级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和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主要在国家级开展,突发污染事件的气象监测由省(区、市)气象局负责组织,污染物扩散预报由国家和省级承担,大气环境评价由获得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人影作业条件预报业务主要由国家、省两级承担,解释应用由作业单位负责;太阳大气、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空间天气的监测分析、短期预报、中长期预报和警报,以及其预报质量检验业务主要在国家级开展;海洋气象、水文气象、交通气象、航空气象、电力气象、健康气象、能源气象等专业预报业务主要由国家和省级加工制作,地、县两级负责补充订正,省及省以下级根据当地实际服务需求选择开展相应的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

3.综合气象观测业务

以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卫星观测系统和移动观测系统为观测业务的主要平台,形成满足宽领域业务需求的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

——国家气候观象台:主要依据中国气候系统委员会关于中国气候观测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确定的重点气候观测区,结合世界气象组织(WMO)对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和区域气候站网选择原则,在原有国家级观测站基础上择优选址确定。平均站间距约为200千米,以原国家基准气候站为基础,择优建设,并兼有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功能。

——国家气象观测站:国家气象观测一级站平均间距为100千米左右,分布相对均匀,优先考虑关键地区和敏感地区。二级站主要根据各地业务服务需求进行布设,重点补充西部地区,进一步改善国家级观测站网布局的密度、覆盖度和均匀性。除全部开展地面常规观测外,部分站根据观测布局要求,开展多普勒雷达、探空等项目观测。

——区域气象观测站:根据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典型空间和时间尺度特征,参考国际中尺度地面观测网的设计思路,并综合考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积、观测要素需求、年平均降雨量和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确定。

国家级业务负责全国观测业务运行监控,承担全国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处理、评价和全国范围的观测产品制作,组织实施观测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设备研究和新观测产品开发、业务化试验和考核。省级业务负责本省观测业务运行和监控,组织应急观测,承担本省范围的观测数据汇集、质量控制、评价和观测产品的制作。地县级业务负责本地区观测业务运行、质量管理和气象观测站的观测环境保护。

四、发展任

(一)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任务

1.构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

——开展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区划。针对风险区划确定的重点防御地区实施重点防御区标定,突出防御重点,明确防御目标,提出灾害风险规避防御措施。根据灾害分析情况、易发区、主要致灾因子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等级,结合GIS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各级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开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制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办法,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实现气象灾害灾前、灾中跟踪和灾后恢复的定量化评估。组建气象灾害评估专家队伍,建立气象灾害专家评估制度,出现重大气象灾害时进行灾情会商,赴灾情现场进行灾情评估。

——强化气象灾害的普查和灾情调查。建立以省、市、县为骨干,街道社区、乡镇村庄为基础的气象灾情调查收集网络,设立气象灾情收集热线。完善气象灾情直报制度,升级全国灾情直报系统,加快气象灾情信息收集时效。建设全国灾情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和分析处理能力。加强气象灾情现场调查,提高灾情信息的准确性。

——建立城乡气象灾害防御网络。建立承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调查与灾情上报、气象灾害救援和疏散等任务的城乡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在城市各社区、街道、企事业、学校、车站、码头、港口、医院等重点单位设置1名气象应急联系人。在各乡镇建立1名兼职气象协理员,下属每个行政村、自然村设1名气象信息员,定期组织对气象灾害防御队伍的专业培训。加强社区、农村重大气象灾害避险场所选址、布局、功能、结构和标准研究,开展减轻气象灾害安居工程工作,完善民房设计防灾标准,建立符合防御气象灾害社区、乡镇认证机制。

——增强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完成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健全国家、省、地、县四级应急组织机构,建立气象应急队伍,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业务流程,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移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应急移动气象台和灾害性天气现场直播系统。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国家、省、地气象部门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公民素质培训基地和科普教育网站。与科协合作,在大中城市科普馆设立气象展厅。与教育部门合作,在中小学开设气象知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课程,普及气象防灾减灾教育。设立宣传站和热线电话,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咨询服务。国家、省、地、县气象部门要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气象灾害防灾避险知识,制作气象灾害防灾避险电视宣传片、知识挂历、宣传卡片、小册子等。

2.进一步强化决策气象服务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结合当地天气气候特点,深入分析当地防灾减灾形势,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多渠道沟通协作机制,加强对政府决策部门的需求分析,制定和完善《决策气象服务方案》,明确决策气象服务关注重点,确立各时段固定上报的决策服务产品,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敏感性。认真研究和把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面向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安康的重大发展问题等方面决策的需求,研究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新点,增强决策服务的敏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综合性。重点加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气象灾害防御、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人工影响天气、资源开发利用、雷电防护等方面的决策气象服务。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综合性,服务内容包括气象实况监测分析、预警预报预测预估、极端事件检测、灾情与灾害分析、环境现象影响评估、灾害风险与防御、适应与减缓、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推进决策服务向直接提供决策建议转变。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时效性。建立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至政府决策部门的电话、传真、网络、影视、短信发送渠道,建立传输专线和专网,建立专人专送制度和文件交换渠道,实现中国气象频道直通中南海,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时效性。

3.全面加强公众气象服务

——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加强暴雨洪涝、台风、山洪、地质灾害、干旱、高温热浪、雷电、冰雹、雪灾、低温冷害、雾、霾、酸雨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面向社会制作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等事件信息。

——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精细化。依托精细化预报产品,加强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逐步实现对各种时空尺度大气现象和各种要素的精细化服务。改变以预报产品代替服务产品,建立预报与服务分离的工作流程。

——实现公众气象服务高频次发布。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提高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布频次,增加天气预报发布频次,实现预报预警信息的滚动发布。到2010年,最终实现每天为公众提供未来7天天气预报,其中24小时以内为6小时间隔,24-48小时内为12小时间隔,并提供逐时天气实况的目标。

——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广覆盖。充分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扩大公众气象服务覆盖面,2010年使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常规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现公众气象服务信息“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

4.逐步完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体系

——发展专业气象服务。建立各行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依托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联合有关部门构建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开展与行业结合的预警、评估和咨询服务。拓展专业服务领域,培育专业用户群体,重点加强农业、林业、水文、海洋、交通、旅游、航空、医疗、电力、体育、保险、盐业、渔业、仓储、物流等专业气象服务。面向林业、农业生产、建设和保护,开展森林草场火险预警、植被监测等服务;面向航空、水陆运输、旅游等,开展导航、交通疏导等天气气候和环境气象服务;面向盐业、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开展生产调度、存储、运输和销售服务,提供养殖品种、养殖最优时机的服务信息;面向大江大河、湖泊水库水文,提供重点流域面雨量和汇流、重点江河冰情、凌汛监测和预报服务以及重点城市的积涝预报和地表水资源定期评估分析等服务。面向公共卫生安全,开展流行性疾病预报服务等。

——发展专项气象服务。加强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制定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方案,确定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任务和服务重点,建立气象保障服务组织机构,健全运行机制,明确服务流程和分工。重点做好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气象服务任务,提升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水平。加强国防和军事安全气象服务。建立和完善军地联合协调运行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发展空间气象、海洋气象预警服务,开展国防建设、卫星和航天器发射等军事活动的气象保障服务。

加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气象服务。开展南水北调、天然林保护、生态省建设、铁路、公路、水电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为国家区域发展、主体功能区划等方面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在重点流域、大型水库、干旱地区和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开展以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人工增雨抗旱、河流和水库增水增雪、防雹减灾、机场和公路消雾、森林草原防火扑火服务以及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加强雷电防护气象服务。针对防雷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电力、航空航天、林业)和重大活动保障等需求,开展雷电防护服务。按照雷电防护标准和规范,定期开展防雷装置检测,开展雷电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积极开展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为决策部门防范应对极端事件提供服务。分析气候变暖对农业、粮食安全、交通、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造成的影响,制订科学的战略对策,为提高我国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服务,为气候变化外交谈判提供决策支持。加强区域人口、经济、水资源、交通、能源等气候承载力分析,提供气候变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安全的影响和适应措施。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评估,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和节能减排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服务。加强农业和生态气候区划,研究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气候资源利用途径及农业生产力布局。

——发展能源气象服务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面向公用事业、城市能源(电力、热力、油气)和水供应企业,建立气象条件对能源和水供求影响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生产、调度

和降低损耗的气象服务。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普查,建立气候资源数据库,提供资源开发利用气象条件预报服务以及风电场气象保障服务。

——发展大城市气象服务。建立和完善大城市突发气象灾害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城市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率,充分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中的各种手段,尤其是气象预警信息手机小区广播系统,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个市民手中。建立城市气象服务系统,重点开展针对城市浑浊岛、热岛、干岛、湿岛和雨岛效应的城市气象服务。开展城市规划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科学确定不同城市的气象灾害防御设防标准,根据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合理规划城市防台、防洪排水管道,大型工程建筑防风抗灾能力标准建设,对现行规划、建筑设计、人居环境等涉及气象参数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气象服务。提高农村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率,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尤其是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卫星数字语音广播系统,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个农民手中。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和农林病虫害气象服务。开展作物产量气象评价和预报服务。开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种植业与养殖业等专业化气象服务。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气象咨询服务。加强水体、耕地、草地、林地等生态系统监测评估。积极推进兴农网建设,不断扩大为新农村服务的领域。

5.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平台

——建立和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信息收集系统。强化公共气象服务所需的相关气象常规观测与非常规资料收集和整理,建设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建立和完善气象灾情信息收集上报系统,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和分析处理能力,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气象灾害数据库,开发气象服务综合产品信息库,建立服务产品交换和共享机制及流程。开发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共享平台,实现国家、省、地、县之间的信息共享,开发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服务提供支持的社会经济数据库,开发用户信息数据库。

——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建立基于GIS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实现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与气象信息融合、服务产品显示与综合集成、统计分析检索、数据挖掘、服务产品生成功能以及辅助决策支持等功能。

——完善服务产品制作规范和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建立源信息接收质量规范、服务产品文件结构和命名规范、服务产品数据规范、服务产品图标规范、服务产品用语规范、服务产品制作流程规范和服务产品传递程序、时间规范等。建立健全农业、水利、航空、林业、国土资源、交通、环保、公共卫生、旅游、保险、能源、电力、仓储、物流、盐业等专业气象指标。

——建立公共气象服务响应与反馈机制。开展定期气象服务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各级政府、公众和专业用户的潜在需求。在明确评估重点行业基础上,制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案,采用多种方法定期评估气象服务效益,逐步发展建立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与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定期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加强对用户反馈信息收集,根据用户反馈改进气象服务。建立用户定期培训机制,通过培训帮助用户学会正确使用服务产品。加强重大过程服务总结和气象服务质量考核工作。

6.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建立完善各种手段综合运用、覆盖城乡社区、立体化的信息发布渠道,做到“土洋结合、群专并举、多管齐下、迅速高效”,实现气象预警信息“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进学校”。——建设气象预警信息卫星数字语音广播系统。利用卫星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技术,建立覆盖全国及相关海区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卫星数字语音广播系统(China Weather Radio),实现自动播报语音和报警功能。逐步扩展基于DAB的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功能。

——建设气象预警信息手机小区广播发布系统。开展基于GIS的气象预警信息分区群发与综合管理平台的开发,建立气象预警信息面向手机用户的广播发布系统,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对指定区域所有手机用户的实时传播。

——建设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门户网站。建设服务产品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时效性强、连续滚动、多媒体化的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门户网站。统一公共气象服务信息网络发布出口,保证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加快中国气象频道落地和节目插播工作。加强与广电部门的协商与合作,实现中国气象频道在各地有线与无线电视网络中的开放播出,扩大中国气象频道的公众覆盖面。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气象节目定时播发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即时插播制度。提高中国气象频道及各级各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质量,丰富节目内容,全天候提供权威、实用、细分的各类气象服务信息。

——完善其他发布渠道。继续加强手机短信、电话、农村有线广播前端接收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逐步设立气象电子显示屏。继续发挥海洋短波气象广播电台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媒体、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发布资源(公共电台和电视台、楼宇电视、公交移动电视、宣传车、电子显示屏等)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7.加强气象服务机构建设

——组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机构。以中国气象局影视宣传中心为基础,整合国家级网络公众气象服务及面向专业用户的专业气象服务等气象服务资源,组建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承担国家级公共气象服务任务。

——组建省级公共气象服务机构。各省(区、市)气象局在整合本单位影视、网络公众气象服务等气象服务资源基础上,组建专门公共气象服务机构,承担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任务。

上一篇:生态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下一篇:通用机械设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