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题及答案

2024-06-2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题及答案(共10篇)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题及答案 篇一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领悟()彷徨()()袖手旁观()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 C.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实验的过程仅仅是消积的观察。B.解放军总部授与我一枚荣誉奖章。C.这件事让我不知所措。D.我很容幸被邀请去清华大学演讲。4.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2)最使找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的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彷徨:(3)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激变:(4)新的知识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清谈:

二、强化阅读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6.从文中看出,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7.从选文看,作者要强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因是什么? 8.选文主要用的论证方法是。9.从选文内容看,作者强调对于格物和致知要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主要指什么? 10.令天:格物盈知”的意义是什么? 11.本段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12.“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个相同关系的复句。自信不但是,而且。13.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一.链接课外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咸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做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14.对本文的论点,人们有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D。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15.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议论 B.说明 C.抒情 D.叙述 E.描写 16.引号主要有以下用法,文中画波浪线的①②两句话中的引号各是哪种用法?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①()②()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的称谓 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D.表示讽刺的意思 E.表示否定的意思 17.文中有三句名人言论,请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的括号内画“√”;不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括号内画“×”。①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②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③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18.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参考答案 1.略 2.B3.C 4.D 5.(1)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2)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3)激烈变化。(4)不切实际的谈论。6.对事物的客观探索,探索的过程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7.现在的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8.道理论证 9.培养实验的精神,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10.(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2)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11.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是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2.自信不但是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关键。1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 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14.C 15.D 16.①A ②E 17.①(√)②(√)③(x)18.引证法 例证法

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二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一、导入课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预习展示

1、注音:丁肇()中

不知所措()

2、重点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致知: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知所措:

3、简要介绍本文作者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三、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4)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明确:(1)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五、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4)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五、延伸拓展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诗中哪句话写出了要有实践才有真正的体会。

六、课堂总结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本文的论证结构是什么? 3.论证方法.七、布置作业

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但是面临具体的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想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并把你的 看法写成片断作文。

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三

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3.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以及对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

2.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的特征:表判断的陈述句;高度概括、统领全文的观点。)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三、文本分析。

1.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哪四个问题?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

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四、论证方法。

1.引用古语。

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自然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

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反面事例:

(1)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明“格竹子”头痛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错误态度。

(2)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实际工作却束手无策。

(3)作者在念大学时,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通过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了解竹子的性质。

好处:典型事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

如,中国传统教育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维护社会制度,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好处:正反互陈,发人深省。

五、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

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上。

六、延伸、讨论。

1.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2.有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将中国学子的“不愿动手”归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

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四

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一自然段)。

2、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2~5自然段)

3、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6~12自然段)

4、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极其重要意义。(第13段)论证方法:讲道理、举事例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评析文章

准备:课前预习给出下列三个问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2、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背景下格物致知精神的缺失?

3、怎样理解作者衷心倡导的科学实验精神──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深远意义?

指导学生仔细透彻地研读课文,自行提出问题,多渠道查找资料,编写短文或发言提纲。可以以同观点小组结合的形式,合作写文。

参考提示:对下列每一个问题,你分别持什么态度?是全部赞成、部分赞成还是完全反对?可以用举事例或讲道理的方法来清楚地阐述见解,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A、关于作者的论点: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来说,格物致知的精神非常重要。

B、关于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批判: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阳明格竹子的例子就是明证。

C、关于作者的论断: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课堂实施:

第一步骤:小组交流,选出见解最独到、观点最鲜明、表达最通畅的发言或文稿。

第二步骤:全班交流,相同观点的整合和不同观点的碰撞;鼓励求异思维,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及批判性的阅读。

(课堂讨论、交流,辨明道理,把握文章命意)

教师介入讨论及小结。

四、延伸拓展

1、再读课文,思考一下:培养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5.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范文) 篇五

设计:枣阳市太平三中九年级备课组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人。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

1、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2、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自主预习案】

1、给加点字注音

肇.()埋没.()彷徨..()嘹.望()授予..

()2理解词义

格物: 致知:

彷徨: 修身:

清谈: 诚意:

正心: 齐家: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家,奖获得者。

4、在文章中找出表明论点的句子:。

5、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二、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

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

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三、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一读

1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结合前面的预习,把你认为重要的生字注好音。

(二)找一找

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提示:先独立做,然后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明确:

﹙三﹚想一想

1、精读课文,把握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 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明确:

2、聚焦论证方法

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明确:

﹙四﹚填一填(提示:学生小结课文)

引论(提出问题):

本论(分析问题): 结论(解决问题):

﹙五﹚议一议

1:联系实际,延伸拓展

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明确:

2:质疑问难,互动交流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同学们自愿组成探究学习自小组,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写成研究小论文,一周后进行成果交流与评比。)

四:教师总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拓展检测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1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2作者主要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3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中心论点的?

4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

二、课外语段阅读

①多年前,中日学生夏令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报道说日生出色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坚韧品质,中国学生显得有些无知与软弱,他们似乎不懂得如何在陌生而艰苦的环境下求得生存。这种状况时刻提醒我们:为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必须学会生存。

②生存,就是生活,学会生存就是延续生命。丰衣足食并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社会性的生存含义已扩展到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生存发展的机会。这样一来,学会生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③学会生存意味着拥有理想,满怀希望地迎接生命的挑战。可以说,生存的理想就是为理想而生存,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过程就是人生价值体现的过程。人们常常用“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来形象比喻生存的意义,而这实际上都是由理想决定的。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懂得生存的重要,才能具备学会生存的决心和动力。

④学会生存意味着尽力实干。将求生存变为会生存,需要的正是实干。俄国作家克雷洛夫曾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有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仅仅树立理想而没有行动,只不过是一位“空想家”,终究一事无成;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积极行动,才能梦想成真。

⑤如果说理想是生存的思想基础,实干是生存的根本途径,那么,经受磨难就是生存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生存的道路布满荆棘,坎坷不平,在重重磨难面前倘若胆怯退缩,轻言放弃,便失去了生存的机会;倘若毫不气馁,迎难而上,便能化险为夷,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会生存的强者。古往今来,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流传了下来,纪念勇者,激励后人。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为生存不惜历经千难万险,终成正果;拜伦天生跛脚,贝多芬中年失聪,他们都为事业不顾身体残疾,奋斗终生,铸造辉煌。正是这些坚强的人用一曲曲千古传唱的生命之歌告诉我们:学会生存意味着要经受磨难。

⑥历史已经步入21世纪,学会生存就需要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处优胜劣汰的社会,适者才能生存。

1.阅读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学会生存”的?

2.结合文意,分条陈述学会生存的重要意义。

3.作者引用克雷达洛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4.作者认为,学会生存,意味着拥有理想,意味着尽力实干,意味着经受磨难。你认为还意味着什么,请续写两个分论点。【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案】﹙三﹚想一想

1(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

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引用论证: 第二段引用《大学》里的一句话 举例论证: 第四段举王阳明格竹的例子

第十一段举中国学生念功课好而做工作却手无足措的例子

第十二段举自己在美国学物理时的例子

对比论证: 第四段的王阳明格竹为反面论证,第七段写应如何格竹为正面论证做对比 道理论证: 第七段 【拓展检测案】

一、1A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提倡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一点必需要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及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服力。4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带有批判性,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篇六

1、了解“格物致知”的的观点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学习过程

一、语文基础

二、整体感知

1.朗读全文,圈划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利用作者的观点说说为什么有的同学高分低能。

三、深入探究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四、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格物:

致知:

(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袖手旁观:

(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不知所措:

2、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7.《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篇七

二是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练。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走向精练,需要经过不断地打磨。因为废话只会降低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准,只会告诉他人你内心世界的贫乏。本人的教学语言还有待继续锤炼,使之言简意赅。

三是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碰到学生在课堂上不想回答问题或回答问题声音很小时,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走向活跃与和谐,还需认真的思索,不断完善课堂上的各个细节。

8.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篇八

丁肇中

教学目的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

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正课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16提问:讨论练习二。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屯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 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什么是实验精神?

3.我们为什么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9.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教学过程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课文

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生字。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 huáng)(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学生讨论,明确:举例论证,列举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 道理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述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二、延伸拓展,开阔视野;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例如: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

教师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三、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五、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板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5)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6—12)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10.《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 篇十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徐 杰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大都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举步维艰。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启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哪位同学来说说,什么叫“格物致知”?

生1: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

师:你的解释来自于课文注解。老师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或者短语,来解释“格物致知”的,大家愿意试试吗?

(学生读课文,寻找,交流。)

生2:我找到的短语是“实验的精神”,还有“实地实验”、“实地探察”

生3:我找的是句子“我们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生4:我找的短语有两个:“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

师:你能够把第二个短语修改一下,与你找的第一个短语结构一致吗?

生4: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生5:还有,“积极的探测”

师:恩,“探测”!我觉得在“探测”这个词语前面除了“积极”以外,还可以找到几个修饰语,你能够试试吗?

生5:有计划的、有目标的?

师:很好,读书很仔细,你把第9小节中的关键词语给找出来了。还有其他的短语或句子了吗?(学生继续浏览课文,寻找。)

生6:我发现第11小节中,有一个词语“动手”,不知道算不算?

师:大家说算不算?

生(合):算的。

师:为什么呢?

生7: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靠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是不行的。

师:你的理由好象来自于课文?(作寻找状)

生(合):第7小节。(板书:重动手,戒清谈)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和思考,弄清楚了什么叫“格物致知”,下面,我们继续来读书。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许多的观点,请同学们将作者漫谈的观点找出来,做上记号。

(学生读书,寻找,做记号,交流。)

生8:“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研究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师:你找的可真准确,有补充的吗?……我们就一起来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这些句子虽然表述内容不同,角度不一,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你能说说这些观点中的共同点吗?(学生读这些句子,思考。)

生9:都围绕“格物致知”来说的,都论述了“格物致知”也就是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师:这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啊。(板书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同学们,在一篇议论文中,作者要论证自己的观点,都要运用一定的论证方法,大家说说,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10:摆事实。

师:仅仅是事实的堆砌,能够成为有说服力的文章吗?

生11:还要讲道理。

师:对,“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一般的也是最常用的论证方法。(板书:摆事实,讲道理)请大家继续读书,说说作者摆了哪些事实,讲了什么道理?(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12:主要摆了两个事实:一个是王阳明的例子,还有一个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

师:摆这两个事实,作者有什么意图?

生12:举王阳明的例子,是为了论述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举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为了论述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的。

师:还有什么补充吗?

生13:还有,写了通过实验来了解竹子的性质。

师:摆这个事实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13:是为了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的道理。

师:是的,如果像王阳明老先生那样,只是面对竹子想上几天,结果除了头痛之外,将一无所获。所以,为了获得新知识,只能……

生(合):实地实验而得到。

师:其实,作者为了引起我们当代学生对格物致知新的认识和思考,还摆了一个事实,大家能够找出来吗?

生14:中国学生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师:你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生14: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师:哦,中国的学生要学好自然科学,就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刚才,老师注意到,你在读11小节的事实的句子时,似乎漏掉了一个词?

生14:(不好意思)恩,漏掉了一个“往往”。

师:同学们认为,去掉“往往”这个词,句子的意思有变化吗?

生15:“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师:他说的对吗?……老师觉得,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非常重视谴词造句的,类似的用法的词语,大家还能再举几例吗?

生16:“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一句中的“大都”。

生17:“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一句中“最”和“唯一”。

……

师:可见,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板书:语言准确严密)

上一篇:初三以换位思考为题目的作文800字下一篇:慰问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发言稿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